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作业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时代变了?学生变了?还是我该变了?
热度 33 lijianguo531 2016-6-27 10:29
这学期带了两门课,其中一门在独立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两个学分的课程要做六次作业(作业的量还是挺大的),我都给学生本布置了,不是枯燥无味的客观题,多是有意思的根据自己体会和认识的主观题。怕学生集中到最后一起写太累,我就隔两周布置一次。但是到最后收作业的时候依然有学生不交。这在我做学生的那个时代真是不可想象。而且这次不交作业的这个学生还理直气壮,“老师,我作业本丢了。”我问了三周,他就这么回答了我三次。我在郁闷之余求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最后的处理,都是老师做出了妥协。选修课的话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通过。但是我的牛劲还是被点起来了,坚决不给通过!给他了学分,他会觉得你的学分便宜,知识不值钱,付出不值得,决不能惯着。我的学分不能说值钱,但是你必须用自己的努力去换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付出努力,绝没有回报。这就是社会铁的定律。现在不知道,以后还要付出更多惨痛的代价才能学会知道。更有甚者连试卷都不做。我的考查课考查方式是作业加考试(开卷),竟然有一个学生交给我一个大空白卷,上面涂涂写写加起来也就 38 分,最后总成绩还不足 51 分,果断不通过!这还是一个女学生!!!! 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在想什么?你可能会说现在的教育体制僵化,学校培养方向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之间有巨大的鸿沟。学生不知道在学校学的有什么用,所以会懈怠。但是我要说的是不学是肯定没用。至少现在看来,大部分的认真学习的同学成才的机率要更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科学网上看到很多现在的大科学家,他们在读初中、高中和大学时候的笔记,那都是非常工整和细致的。在学校学习认真,到社会上才能认真做事,认真做人,这和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平时练出来的。有的人会说,那比尔 ▪ 盖茨、扎克伯格那种在大学时候就不走寻常的奇才,当时在大学时候也不就是渣渣嘛。你可能会抹杀一两个奇才。我要说的是如果是奇才,一门课不通过不耽误 ta 成为奇才,但是因为一门课的养成的懈怠让 ta 成为了以后满腹闹骚的抱怨着,我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做作业比较妥当。大学教育是照顾大多数人的集体教育不是贵族家庭里的私人兴趣培养。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摸索,但是绝不能把你的兴趣当做借口,破坏大学的立世之道。现在,我们看准了比尔和扎克伯格的成功,却忽视了他们同班那些刻苦学习的人也成为了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这就不也同样是成功,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价值了吗?我们在社会舆论上看到听到的多是对社会财富的褒奖与追逐,却忽视了对于真理和科学的探索。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成功之道——科学需要敢做冷板凳的坚持与耐心,而财富的创造需要机遇和果断。我们在当今这个社会的舆论引导下接回了白雪公主,而忘却了她身边的小矮人。现在的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如此,也许上个世纪八十年那种一夜暴富的场景更适合现在学生的迫切心理。 那为什么整个社会的思想导向都会混乱?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社会的主导需求是吃得饱穿得暖,说白了就是财富积累。大家的思想很一致:脱离贫困,努力赚钱,创造更多的财富,走出农村束缚到环境更好的城市生活是大家高考、上大学、学习中各种努力的原动力。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伴随着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扩招浪潮,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被大大放低,大学生的荣誉感和大学的新鲜感让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基本上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高认可度,既是基于对传统大学生身份的思维定势,也是大学生社会资源的稀缺造成的,大学生的工作不是问题,所以在大学安心学习也理所当然。而现在这个时代,是个转型的时代,传统的经济模式正面临崩塌,新的网络经济模式异军突起。我们都快忘了张瑞敏、黄光裕,记得的是网络主播月入 20 万。。。。。,校园的浮躁之风越刮越烈,连人大的老师都下海搞考研培训了,就不要责怪学生不想学习了。 但是盗亦有道,学校是学习的圣地,有想法的可以跟比尔学,但是既然留下来就得好好的学习,不能坏了风水!
个人分类: 观点点评|9385 次阅读|37 个评论
说说抄作业
热度 4 sunnanping 2014-12-31 09:45
改作业是件非常熬人的事情。现在都是上合班课,二个班是最小组合了,110左右个学生。作业本沉甸甸一大袋,粗码码改一遍要好几天。曾经和同事聊过这事,羡慕以前有助教协助答疑、改作业、改考卷。同事们表示,帮你答疑、改作业、改考卷的工作量怎么算?况且现在起点是博士,哪还有助教?说的没错。 量多还不算什么,更熬人的是抄作业。大量一模一样的答题让人改得心烦。你无法判断谁是原创,谁是抄袭,只能耐着性子改,然后定性地批评抄袭的,表扬原创者。那些抄袭的,对于老师的批改意见,也未必会看。学生不过脑子抄,老师改了没人看,对双方都是浪费时间,做无用功。怎么早点结束这种作秀式的把戏? 有学生说,有中学老师告诉他们,考试时能抄到一分是一分。愕然,不知说什么好。分数是实在的东西,可以获奖、升学,道德成了有害的雾霾,妨碍不当获利。说什么管用? 这学期给新生上专业导论课,试图促使孩子们一进大学就建立诚信意识。特意下载“在美国作弊之后--心路独舞”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644407.html在课堂上讲读,并发给每位同学,让他们课后阅读。讲后部分同学反应强烈,表示受震惊了,跟人家没法比等等,大部分同学似乎没什么表示,深沉莫测的样子。 搞专业技术的迟早要写论文。有鉴于有些孩子大学毕业还不会写论文,这次让他们写论文结课,也可以早日融入论文时代。论文严格按科技论文格式写,内容我定。详细讲解了科技论文的要点和格式,并发给每个同学格式范文。快到交论文期限时,问题纷纷来了,多为格式、字数之类。一次有七、八个同学气哼哼地质疑我:你不让我们抄,我们是大一新生,什么都不懂,不抄我们能写什么? 又愕然。确实考虑不周,不抄能写什么。只好打圆场:1、尽量自己写;2、把需要引用别人的文字重新组织成自己的语言写;3、引用别人文字按规定方法标注参考文献。 课程论文顺利完成。还是大量雷同。不过大多标了参考文献,标法奇特,例如: [1] 网友,百度 扭曲容易,扳过来难。尽力吧。
个人分类: 杂说|4771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奖
热度 2 xuyingxiao 2013-1-15 10:40
回国了,继续在国内从来抽不到奖的传统。年终聚餐,其他桌都近半的中奖率了,我们这一桌竟然一个奖都没中到,连牙刷、梳子之类的末奖都中不到,无奈,只能拿个阳光普照奖回家了。 回家,中奖了,收到女儿和她同学联合制作的生日礼物。女儿熬不到生日那天,提前拿出来了: 像诸葛亮的羽扇,只是电视里诸葛亮的羽扇似乎是黑白的,我的是彩色的。 扇子是作业本上的一页纸裁剪的, 羽毛是从操场上日积月累捡来的羽毛,很环保。 俨然我是诸葛亮了,潜意识中似乎真有诸葛亮情节,那我的刘备呢?往前追溯,十来年前,到真是有刘备来三顾茅庐,还提了箱苹果。只是那时还不知道珍惜,前前后后近一年的犹豫和反复,最后一刻还是以做学问的名义放弃了。 再 往前追溯,十多年前的年终聚餐,我倒真是得过一次大奖:一辆自行车。但不是抽奖抽中的,而是聚餐中的压轴节目:一个有关猫和老鼠的即兴演讲比赛。大概因为 女朋友在场的缘故,平日素不开口的我竟然举手参加了这个即兴演讲,而且是第一个上场。那是我在国内效果最好的一次演讲,充分把我的创新思维表现出来了,一 边讲一边延伸思维的触角,一边不断体验到满堂喝彩的感觉,效果好得让我不相信自己。大家都说第一个出场的这么精彩,让后面几个没办法讲了。最终的投票,我 以绝对优势胜出,得到了那辆自行车。事后,从小领导隐约的话语中领悟到,原来这次演讲不光是年终聚会的娱乐,而是精心选择的用来考察员工领导才能以便选拔 人材的节目。 有了刘备,诸葛亮才能成就为诸葛亮,否则隆中对的内容只能停留于空想。诸葛亮抓住了机会,而且刘备三顾茅庐后和诸葛亮共同奋斗了16年才驾崩。
个人分类: 生活|194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孩子小学二年级新学期第一天
hurrah 2012-9-5 11:09
同学孩子在一家重点小学读书。九月一日报到,惟一的内容是领书和作业本。 九月三日正式开学,下午放学带回一张纸条,内容如下: 1. 光荣 bang (三声) 2.zhun (三声) bei (四声)一个日记本 3. 作业本的 shi (三声)用 4. kao (三声) shi (四声) 5. 改错 卷面分析 签字 6. 口算 每天写一分中 30 道 爸爸,当天的作业是: 数学 预习 p1 - 3 语文 生字三字三拼三词 3 - 5 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3 - 5 句描写的句子。 纸条上,唯一勉强有感情色彩的是“爸爸”和“秋天”。
2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师张丽莉的演讲稿
热度 1 zw373737 2012-5-16 14:34
放飞师爱,在我青春年华 ——张丽莉2009年演讲   教师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教师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或用文字,或用音乐,或用画笔,或用镜头……虽然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但师爱那无私深挚的感情却永恒不变。   小时候,经常怀揣羡慕,偷偷地阅读爷爷案边那一本本已被翻旧泛白的教科书,翻看一摞摞用红笔批改过的作业本;渐渐地,懂事了,家中总会充斥着从书房内传出的,爸爸与爱徒们谈至兴起时的喝彩声;后来,长大了,我将师范类院校的名字写入了报考志愿表中的第一栏;终于,要真正走上我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急切地恳求他们赐予我一剂能够成为优秀教师的灵丹妙药,然而,两人却只是言简意赅地告之——为师,别吝惜你的爱,将师爱放飞。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身为一位80后的青年教师,在学校面对的是一群90后的学生,你们的关系会是怎样的呢?”他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件趣事儿——一次课后,一位男生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末尾还附了一张精美笑脸的小贴图。我莫名其妙,不知他因何事向我道歉。我笑着向他招手,他走到我面前带着歉意说:“下午上课你给我们讲课结束时,要求课代表明天早自习就收作业,我当时捏着嗓子说了一句‘这是为什么呢?’,下课同学们都说我,‘看你把老师说得脸都红了!’我向你道歉。”一时间,一股暖融融的东西在我心中流淌……想到这里,我微笑答道——课堂内,我用知识孕育成长,用智慧开启心灵;课堂外,我用真诚呵护纯真,用信赖聆听稚嫩。亦师亦友的我们,携师爱同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两年来,我已渐渐明白,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因此,我时时刻刻都在用心诠释“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用自己诚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这爱中有耐心的倾听,有不懈的希冀,有真心的鼓励,有深厚的情意……这种能超越一切的爱,如同剪不断的脐带,紧紧地牵系着我们;化作甘霖,洒落在学生的心田,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一棵生命的幼苗。   作为教师,如果孩子们期盼一缕春风,那么,我愿献上整个春天;如果渴求一滴海水,我愿倾其一片海洋;如果要撷取一片红叶,我愿给予整片枫林……而我所需要的,只是在青春年华,放飞师爱,伴着我可爱的孩子们,风雨兼程,一路同行! ☆    心怀师爱,温暖你我 ——张丽莉2010年演讲   时光如白驹过隙。似乎眨眼间,我便由三年前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青涩学子,成长为如今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战线上的一分子。这三年中,我一直在用行动,阐释着自己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解;一直在用爱心,陪伴学生们的成长。   而那一次,更让我深深地感到,当你心怀师爱时,被温暖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的心!   还记得,在去年结束新初三暑期课程后的短暂休整,正准备以最佳状态进入初三的备战阶段时,因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接到通知被调至新初一接手班主任工作,那时候的我,心中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要当班主任了,这可是学校对我的信任啊,可我还什么都没有准备好,怎么办?另外,我又该如何与已经亲如一家相处了两年的孩子们解释?说好要一直陪伴他们走到最后的,他们会原谅我吗?心中的问号堆成了山,不安之情也随之越加浓重。于是,我在自己的空间里为我可爱的孩子们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刚刚接到通知的时候,头脑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全都是你们,那一张张正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脸庞。脸孔上那无法掩饰的真实,记录了两年来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亲如一家,由开始的防备到现在的用心相处。其中间杂的小冲突,穿插的大幸福,无一不牵动着我内心的不舍。所以,谢谢我最爱的孩子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你们的存在,两年来,我才拥有真实的喜怒哀乐!祝福你们,独一无二、青春无敌的你,你,你……   本只是为了自我安慰一下,不想,很快在我日志发表后的当晚便收到了孩子们众多的回复,其中一条这样写到:“老师,我们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时光飞逝,竟没想到你没有陪我们走到最后,我们之间有太多的故事,可是这最后一年,你却走了,上课没有你的身影,不知道什么感觉,突然少了一大块,一块我们都习惯的部分,虽然我们舍不得你,但是,我们不能耽误你的事业,所以,我们都理解,希望你记得我们这群青春无敌的孩子,对不起,曾经那么不懂事,如果你累了,请回头看看,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还有我们!”   从那以后,我便怀揣着这颗被孩子们温暖的心,带着那份难舍的责任感,将教书育人列为自己“任重而道远”的理想,将“见贤思齐”作为自己身为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途径。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身为青年教师,虽然在工作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但我会继续用心工作——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用耐心期待学生的成长,用信心见证自己从事教育事业时最初的诺言——心怀师爱,温暖你我! ☆ 用无私师爱,滋润学生稚嫩心田 ——张丽莉2011年演讲   去年的寒冬,我还没有品尝到丝毫将为人母的喜悦,就因深夜中毫无预兆的阵阵腹痛被家人送入了医院,在第二天的早上,被医生毫不留情告知“因为怀孕初期身体超负荷,运动量过大导致流产,需在家静养……”听不见医生常规般的嘱咐,看不见家人担心我的神情,我的大脑快速搜索着医生刚刚提到的流产原因——是那天我领着学生在冬日的操场上练习了一节课跑操吗?还是那个周四我连上了一下午的课?可是,这都是我作为班主任最常规的工作啊!难道就因为这些,家人期许已久的宝宝就这样与我们擦肩而过?也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吧?!想到这儿,我的眼泪顾不得家人的感受,冲出了早已充满血丝的眼睛……   接下来的日子,虽然没有了之前的忐忑不安,却再也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希冀与期盼,剩下的,唯有身体恢复所需的一日多餐。内心的伤痛似乎就在那样的日子里被渐渐地淹没殆尽,也慢慢地因对学生的思念而又有了新的牵挂——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孩子们表现得怎么样呢?那几个活跃分子肯定会趁我不在的日子里尽情逍遥!班级卫生会不会依旧按时清理打扫?上课纪律会如何?这回的期末考试,班级的综合成绩还好吗?一大堆关于班级学生的问题催促着自己——快些养好身体,早日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是,将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家人后,却遭到了一片斥责之声!“还要带班吗?你这身体不养好了,以后还怎么要孩子?”“你的那个班儿就只能你一个人带吗?别总心里不惦记自己成不啊?”……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所以希望我能够稍微自私些,能够多一点点的为自己考虑。可是,班级中那65个孩子,是我从他们刚入学时候陪伴着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刻入了我的心里。况且,现在正值初二的重要阶段,如果半路因我个人的身体原因换了班主任,这些孩子要适应多久?孩子的父母们又该多担心呢?想着想着,我的头脑中闪现出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正在思忖着,我多日以来刚开机的电话里蹦出了一条条孩子们发来的短信,其中一条最让我温暖: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晚又梦到您的身影,醒来才发现只是一场梦!每次走过办公室,见到空荡荡的座位,心里总是有一种酸楚。看到您在作业本上批的一个个‘好’字,我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年多来最令我难忘的是您的微笑,照耀了我们每一个人。我落泪不仅是对您深深地思念,更有埋藏在心底的感恩!您永远是三班学生的妈妈,讲台上永远留有您的位置,因为您是最爱我们的丽莉老师!最后,愿我们爱着的您早日回家!”   那一刻,我的心坚定了下来。   当重新回到班级的第一天,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学生这样的一张纸条,“丽莉老师,我真荣幸当您的学生!您的教导,每一次我都很受启发;您无私的奉献,必将成为我不竭的学习动力!因为有您,即使学习再苦再累我也会尽全力做到最好!由您当我的班主任,是我最大的幸福!谢谢您对我们的不离不弃!目前没有任何事情能比这更令人高兴!谢谢!”   当晚,我把那一段段令人感动的文字发到了空间日志里,之后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无私的爱,不仅换来了学生那一句句真心的评价,更滋润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稚嫩的心。” ★   (《光明日报》2012年05月16日 星期三 03版:综合新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nitzschia 2012-2-11 17:54
伊朗的孩子都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完这部电影许久仍然能感觉到阿默德的眼睛在我面前闪烁。低成本小制作,这部一个小时多一点的电影情节十分简单:阿默德和默罕默德是同班同学,默罕默德屡次没有把作业写到统一的作业本上惹得老师非常生气并警告他下次再不把作业写到作业本上就开除他,放学后回到家写作业的时候阿默德发现他不小心将默罕默德的作业本带回来了,他记着课堂上老师对默罕默德的警告,于是就想法设法把作业本还给默罕默德。这在大人眼里也许只是一件小事,可是阿默德觉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不顾母亲的责难、爷爷的无理取闹踏上了找寻默罕默德的征途。 阿默德追着骑驴商人那一段非常生动,阿默德在商人与别人的对话中听出了商人的名字叫做默罕默德,他以为他就是默罕默德的父亲,于是他再三问他到底是不是默罕默德的父亲,但大人们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哪顾得上一个孩子弱弱的询问,他完全听不见阿默德在说些什么,完成交易后兀自走了,阿默德一路小跑跟在他后面希望可以找到默罕默德的家,但最终发现他不是他要找的默罕默德。如果那个商人肯花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听一听这个孩子在说些什么,就会避免让他走那么多冤枉路啊,这个情节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大人们就认为孩子的声音是那么微不足道呢?贫困家庭的孩子的成长路线大抵就是如此的吧,父母整天忙着生计,填饱肚子供你上学就不错了,根本没有闲情跟孩子谈心,让孩子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我基本上也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因为没有听众,从小也就沉默寡言,因为没人重视,慢慢地就习惯了独处。 到底哪一种孩子生活得更幸福呢?或者到底哪一种孩子长大了以后更成功呢?是从小就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还是怯懦而又坚忍的阿默德?作为一个成年的阿默德,我可以诚恳的告诉大家,小时候的我幸福吗?是的,很幸福,没有大人整体对我指指点点告诉我应该做这个做那个,我也不用整天告诉大人我将来要做什么,导致了我后来上学后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怪胎,经常跟大家的想法不一样。这是一种bless,同时也是一种curse,因为长大后的我并没有成为艺术家,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眼光来看世界固然是好的,但很难说我是一个成功的人。在阿默德身上看到小时候自己的影子,顾影自怜,孩子再坚持下一吧,长大了就可以不太在意别人会说些什么或者自己的说的话有没有人再听了。
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放下,放下!不要等到跳下才放下!
dongzg101 2011-10-24 04:42
放下,放下!不要等到跳下才放下! 已有 31 次阅读 2011-10-23 23:39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记得小学时,要求用“与其...不如...”造句,俺一高兴就在作业本上留下了“与其好死,不如赖活着”,第二天得了个大红叉。自己哈哈大笑一番,还拿着大红叉给同学看。 该放下的就放下吧,累了思考一下放下点什么,其实,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记得去年我的一个读了三年的博士生选择退学,我劝了劝,但没有阻止。我只是帮他分析,但不能带有倾向性。做老师的,私心有的,但更多的是负责的态度。不适合没关系,路有很多,谁能保证选择的路一定适合呢?其实他做出决定时已经思考了很久了,为了他的这句话我信任他的选择。 做老师的,最担心的是“跳下”。刚刚看完跳下的博文,就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孩子(俺的博士生)找不到了,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还好,喝醉了躺在宿舍里。搞得我到现在一点睡意都没有。 我想,或许他最近压力太大,或者家里有什么烦心事,还好,选择了酒。喝酒就是为了放下!
1160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初中化学老师
热度 1 blz0533 2011-10-17 15:56
我的一位初中化学老师,姓崔,50多岁,进教室前,总是将满头银发用手梳理整齐,检查一下讲课资料,整理整齐,将粉笔握在手心里,推门走上讲台。班长喊了“起立”,崔老师目视全班同学一周,很认真的点一下头,班长接着喊“坐下”,于是,全班的桌椅板凳哗啦啦响一通,随即安静如黎明,崔老师便开始上课。 我记住崔老师,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经历。好像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捉了蚂蚱,用毛毛草茎穿过蚂蚱的背部,长长的一串,小心的用作业本包好。这些蚂蚱,大的有一扎(音zha,拇指与食指张开的长度),小的也有一指,肥肥的,满脑子想着放学后蚂蚱的烤香味。突然,同位和十几个同学齐刷刷的看着我,我这才注意到讲台上已经有3名同学在等待默写作业,崔老师正大步走向我,崔老师一句话也没有,用满是粉笔末的右手捏紧我的左耳,借势逆时针旋转90度,我的第一个本能反应跳似的站起来,一边咧开嘴一边熟练地伸长脖子,小跑着被提溜上了讲台,开始了化学分子式的默写,10个分子式,其他3位同学错了1个或是2个,我唯一能写出的一个是碳酸钠,写成了NaCO3。崔老师手握黑板擦,指着我:你、你、你......,于是,我和崔老师手中的黑板擦发生了严重的空间争夺,我的战利品是满眼的金星。也就是从这一次经历开始,我开始了学习,后来上高中,考大学,读研究生。 崔老师,早间是天津南开大学学生,快毕业了,因为一句话,下乡改造,20多年后,落实政策,当了老师。现在我的同学,有的做房地产、办工厂、当教师,有的务农、养鸡,相聚时每每说起,都有一段关于崔老师的回忆。
332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