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目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非微震监测的应用目标
edward3 2010-8-16 13:43
南非微震监测的应用目标 结合南非矿山微震监测的应用实践,个人认为微震监测目标可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1. 救援 监测并定位出破坏性微震,评估震害,监测余震为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救援措施提供基础; 2.监测岩体工程响应协助动态设计和施工 将监测结果同预期岩体响应做对比,结合数值模拟等方法,实现动态设计和施工; 3. 震害分区分级管理 运用统计地震学、工程地震学等方法,定量评估矿震活动性,进行震害时空分级分区管理; 4. 预警 寻找微震活动性时空分布异常规律; 5. 反分析 - 对严重的岩体失稳事件进行系统全面的反分析,积累经验。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要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cenwei 2010-8-14 18:49
浙江多名高考生被指参加少儿游泳赛获加分///////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是教育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吗? 是教育人为了成功,不需要公正公平吗? 是教育人在人生重要的关口,可以去撒谎作弊盗窃甚至是违法,来达到目的吗? 他们不觉可耻不需要负责任,他们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个人分类: 感述评论|369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特点与目的
icstu1 2010-7-19 10:17
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是推动科学活动的动力,是科学活动永无止境的精神源泉,其内涵十分丰富。中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探索。我们认为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求知精神。这是科学探究的首要特征,没有它就不会有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无穷探索。日出日落,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季节变换,大自然中绚丽多彩、变化万千的现象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寻求其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去探索,试图理解自然时,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历程,并形成了所谓的学术传统。因此可以说,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人们进人科学的大门。第二,进取精神。这是假设得以建立的前提,而没有科学假设也就不会有科学验证活动,进而就不会有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当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或发现新现象时,他们既立足于己有知识,又不囿于传统的理论框架,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积极大胆地提出新思想或假设。可以说,正是这种进取精神,使科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唯书、不唯上,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和长官意志,也不迷信任何权威和现有理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大胆假设,勇于创新。第三,求实精神。探究活动要保证其科学性,假设就必须是可以被检验的,并经得起检验。对于人类的其他事业如文学、艺术或宗教,人们可以提出各种假设,它们可以具有高度创新性或神秘性,这也许没什么不合适,但在探索宇宙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现象的假设,如果不通过检验证明它们是否有效,就无科学探究或科学活动可言。科学假设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需要科学实验来检验。经过科学验证,合理的科学假设被确立,错误的科学假设被抛弃。正是这种科学探究的求实精神,才使得科学假设或理论的真理性得以保证。也正由于此,它也成为科学之所以是科学、科学区别于宗教迷信和非科学的惟一标准。
个人分类: M 用图表或数据呈现的成果|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比赛的思考,制度设计的另类思考
windlight 2010-5-14 09:52
我在 制度经济学的一句话 以及 天道?人道? 思考过一些内容。 这几天看到热闹的博客比赛,觉得除了上面两文提到的问题。也在关注富士康八连跳事件,以及众多的校园伤害案问题。以及工资占gdp连续20多年下降问题。 有些另类思考特记录于此。 中国的医闹问题,我之前思考是中国的医疗制度保险制度缺失,通过原始的竞争手段来削弱癌症体制的实力,是一种天道的表现。 博客比赛是一种人道制度设计,马太效应也好,赢者通吃也好,对科学网的宣传,对参与者表达能力的锻炼,对团队精神的鼓励都好,应该都是一些正面的目的,是鼓励竞争的。但制度的过于简单,和管理技术的缺失,会让人看到劣币驱逐良币的表现。中国人最善于应试,各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屡见不鲜。 正如电脑还不能取代人脑,总没有尽善尽美的制度,需要人来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曾看到一个文章,这个社会需要一个大致的三三制体系才稳定合理,其中好人,坏人,裁判者各占三分之一,裁判者只要能脱离好坏的定义即可,他可以缓和稳定这个体系。而这里的好人,坏人,裁判者不是特指和固定的,就一个角度来说存在即可以。 博客比赛在制度和技术角度肯定也有完善的空间,但人员配置上,是不是也设置一下公平竞赛委员会来做一个第三方,监督评判协调一下,比赛举办方,评委,选手之间的矛盾,对于制度设计之外的冲突可以有所调节。这个委员会可以多人参与,各个相关利益方都有参与,决策和讨论公开,但限时出面裁定。 管理和技术角度可以改善的建议说点题外话: 我本人遇到如下的问题,在个人博客管理界面有会议管理,我曾经试图发布一个会议,结果费了20多分钟,发现发布不了,填了一堆的东西都没了,也没有个反馈意见,告诉我问题出在哪里。 我遇到了网页设计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没有返回或链接到相关主题首页问题,我在会议管理相关界面找不到任何会议首页的内容。曾简单提问给编辑部,说会议管理好像有问题。但回复说正常。对于编辑部来说,界面的联系跳跃,因为他们很熟悉,可以找到这个界面,但对用户来说,不熟悉整个科学网,就根本不知道会议主题页面的位置。这需要在相关页面设计时考虑进来。正如 深图可以按图索书有图版 所涉及到的问题, 网络本身还是电脑 ,需要设计者给出可以时空定位的出口,否则就需要使用者有足够的内化的知识来使用,就如五笔字型输入法,需要使用者有足够学习和翻译体系,才能完成一个正常的人机交互。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也说明了文章的高低评比比较难。出了一个sci,大家都对因子有所了解,但各个领域不同,因子高低也不具有可比性,解决办法就是小领域的pk,你发的文章是自己领域的top5期刊的,说明你在这个领域的领先能力,折算成自己学校可以打分的标准。这也是一些大学对sci因子的进一步科学应用。这应该更符合实际情况。 网文的pk,又跟学术pk不同,丁香园也有很多人抱怨,网文发了自己高影响因子的内容,但应者寥寥,版主也不给打分。这里的评价机制又有很大不同,我想组织者应该会根据自己的目的酌情给予处理的,首先是自己的原则问题,然后才是个案的解决方式。
个人分类: 思辨|2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绩效考核之我见:一家之言
zcgweb 2010-4-20 22:08
绩效考核已成为时下中国科研最hot的名词,近十余年以来大抵如此。 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还正在发展阶段,类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谁都不知道在这个时期,有哪种规则可以让一批新秀,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脱颖而出。虽然数字化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众多的行政管理官员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折不扣地类似于当年人民公社的工分制来估量科学家的价值。 我无意对此进行争论,毕竟发展过程存在多元化是完全可以允许的。然而,此处我的观点是,任何考核体系都与主观要求和主观需求有关。列为看官可待堂主慢慢道来。 绩效考核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任何一个事件,无论是否将成为历史事件,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官员需要政绩作为铺垫,科学家需要业绩作为工资乃至养家糊口的基准和参考,所以说,绩效考核在任何时代、任何年代都会存在,不要幻想其灭亡,即便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绩效考核都将一如既往地用于搞科研的人员身上。有时候是显性的,有时候是隐性的。当年我国进行两弹一星研制的时候,应该是典型的隐性(以报国为崇高情操),而目前则是典型的显性。不要以为什么时候绩效考核会消亡。永远不会,只不过绩效考核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和展示而已。任何主张绩效考核消亡的人员都无疑于螳臂挡车。这一点是注定不可能的。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父母养育孩子还要图谋子孙的回报呢。 换一个思路,问一个问题:将一颗种子和一个树枝放在一起进行绩效考核,哪个价值更大呢?就比热值而言,显然一个树枝能够通过燃烧获得更多的热卡,而一个小小的种子则不行。但是,一个种子可以通过孵育、孵化、繁殖长成一个参天大树甚至一片森林而产生巨大的热值。显然,这可不是一个枯枝所能够实现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难道能仅仅使用热卡值来评价一颗种子和一片枯枝的价值吗?前者是希望,后者是历史。 因此,不难看出,绩效考核绝非一日之功。倘以一时之快为逞勇之举,致后世年轻学子无奈而致国殇(国家科研之殇),岂不冤乎哉?久而久之,诺奖则将渐行渐远。 是为记,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CZ @ 2010.04.20 22:04:21
个人分类: 生活态度|422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每次试验都当做最后一次
ouqiaoming 2010-4-14 20:55
课题组的交流会如期举行。主讲的师兄侃侃而谈,把以前试验的思路,目的,方法,经验教训一一托出。他的试验设计很好,确证一种细菌在一种疾病中的作用,建立模型,生化测定,组织切片,电镜观察均有涉及。在我的眼里,他的实验做得蛮成功。 在演讲中,他也做了很多回顾,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年的试验,从实验动物日龄的选择,试验分组,采集样品,到对结果的旁证,还是有一些遗憾在里面。如果现在来做这个试验,又会怎样设计更好,又会采用什么更优的方法,又会采用何种更有说服力的手段。但是试验已经过去,论文已经写就,课题结罢,他又有教学任务,再来补做这些试验显然不可能了。那么,有些遗憾与不足,只能留在他的论文中,留在听众的记忆中,作为经验传承给下面的师弟师妹们。 在销售员培训时有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这样一个励志项目,让我们来思考这一天怎样度过。联想到自己的试验,结合师兄的经验,可否也可以这样借鉴:把每一次试验都作为最后一次试验来准备,来设计,避免一些弯路,多快好省的的出结果。每一个试验从最终发论文,从回顾的角度来设计。这样也许可以避免试验做完,发文之时,毕业在即却发现有很多小遗憾在中间。回头补做,费钱耗时坏心情。这里并不排斥某些试验要重复几次的情况,认真对待每一次试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达到这样的境界,要导师的高屋建瓴,自己对文献深度与广度的把握,对实验室条件的通盘考虑,要自己的认真思索,要与同学的广泛交流。 我虽未达到这个层次 , 却一直朝这个方向在努力,老博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个人分类: 未分类|9 次阅读|0 个评论
搞研究的目的即究竟是什么?
whitesun 2010-4-11 13:31
回顾过去十多年的科研历程,细细想来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做出来,也就发了几篇不入流的论文,这实际上浪费了不少自己宝贵的时间和间接浪费着国家以各种途径用到我身上的科研经费。不过只从科研方面统计花在我身上的钱,顶多10万,这主要包括论文版面费、差旅费、电脑购置费等;若从时间方面统计,扣除学习基本课程、教学和开发项目等后,十年来投入到科研方面的时间,应该超过8*300*6小时,不过这里所说的科研时间投入包括看论文、讨论,听报告、写各种申请、写论文以及做实验等;从科研带来的回报方面看,我当上了大学老师,可以从事本科教学工作,能完成科研工作量,由此而带来的可量化的收入也就是3万吧。按上述估计,可这样理解,一个人花了 10万,投入六年时间,衣食住吃开销另算,干了六年的,只给自己增加了3万元的个人收入,如果从公司运作的角度看,我就亏大了。显然,我科研的目的不能简单考虑成为了挣钱,否则我太傻了,也怪不得周围的同事、同学都不怎么科研。 说到此处,就可以谈谈科研的目的了。回想自己上研究生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何开博?
kingroupxz 2009-12-25 18:59
我开博客为啥来? 曾在MSN和QQ上都开过博。起先是MSN,因为与国外的一二老同学联系,所以有一搭没一搭地写过一些东西,后来看看也觉颇为有趣。再后来,发现年轻的兄弟姐妹们很少用MSN,相反都是QQ来来往往,为了免于被孤立于圈子之外,便来了一次彻底的搬家。来这里开博,直接的原因就是要加入复杂网络科学圈子。因而,套用一句流行语,哥我开的不是博客,是寂寞! 然而科学网之名义下的博客,如果不与科学有关,似乎就像是冬天菜场上的大白菜,普通而没有特色。但是说起科学,竖子无名,在此实名开博,难免陷入无边无际的大网这中,因而此举无疑是颇需要硕大斗胆的。所幸的是我本领不大,胆子却也是不小,头发不多,想法倒也不少。不过,用理性的眼光来看,我是颇多了些胡思乱想,与科学素来之严谨相悖。 也罢,记录些痕迹,也不去管是不是会如流星划过黑黑的天幕。
个人分类: 感慨或牢骚|3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BS以“牙”还牙之人
zhengyanfei 2009-12-25 10:05
我一直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下苦功夫学好语文,因为自己无意间因口误伤害到某些人,我在此郑重申明,小女子我所说的P话您老全当我是放P,无须放在心里,如果您是聪明人并且熟悉我的为人,您就应该用智慧的头脑以及博大的胸怀原谅我,而不是再次降低自己的档次用恶俗的方式企图通过我的再次受伤来帮您解恨,您目的是为了让我尝受一下受人讥讽之苦,恭喜您,您目的达到了,我现在尝受到了,心也非常疼痛,而这个伤痛会带来哪些不可预测的危害,将持续多久,我不敢想象,或许是一天,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一辈子。。。。。。 不管您是有心还是无意的,我现在默认您对我的讥讽是经过大脑思考的,您不要试图告诉我,是想以和我之前无意间说错话伤害到您一样,只是告诫我一下而已,我告诉您,您错了,错得很幼稚,错得很离谱。。。。。 解决矛盾的方式很多种,何必要以这种低俗的方式!!!! 因为内心对您还是很敬仰,本来对您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现在。。。。。 首先,我对自己的无心之过道歉,其次,我对你的以牙还牙的行为很失望。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再一次验证了这个真理。。。 %_%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读文献的基本步骤和目的
icstu1 2009-12-7 14:23
通过对前辈文章的研读和总结,自己归纳得出了看文献的一般步骤和一些要达到的目的。请大家多多指教。 读什么? 论文的命题(假说)是什么?什么背景? 1、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这个问题重要吗?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读这篇文献? 是否有人做过? 自己会怎么设计方法来解决? 3、A 通过图表,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B 图表说明什么问题?能否说明该问题 自己要得到这张图会用什么方法? 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 C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吗? 4、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假设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 这些方法是否符合论证命题的需要? 通过这个方法,你觉得大概能得到怎样的结果? 是否有能得到更好结果的方法或更加简单的方法? 他为什么这样设计试验?是怎么想到的?有什么创新?你为什么没有想到? 5、A这些设计能否满足需要?为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缺陷或进一步需要阐明的地方? 结 果分析统计方法有什么缺陷 B这些试验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每项试验都有什么意义?哪些是 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C如果是我得到这样的结果,我会得到什么结论? 6、A 文章的结论是什么?和你想的差异在哪里? B 结论可靠性如何?对原来的结论有什么支持或变化? 你如何评价? C 讨论中是如何从已知的知识得到结论的 7、A试验结果是否支持文章的结论 问题、设计、方法和讨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达到目的的?有哪些哲学思想和技巧? B 还有哪些不确定采用的是推测的地方?为什么不确定?我能否进一步确定? C 文章是如何描述结果、如何解析图表趋势,论据如何组合,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8、和同类文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9、和以前的文献,作者思路上有什么变化,下一步是什么?我能否有进一步改进或者加入? 10、别人还有哪些地方没做?要是我接着此方向继续做,哪些是在我所在工作条件下可以做的,哪些必须要做,哪些别人肯定比我做得更好更快? 看introduction 回答问题1和2 看图片 回答问题3A 看结论和abstract 回答6A 再看图片 回答3B和3C 图片和结论相结合 回答6B和6C 阅读abstract和结果 回答问题4、5A和5C 比较结果和结论 回答7 比较以前的文献 回答6B和9 比较同类文献 回答8 回答7B和10 最后全部问题过一遍
个人分类: D 种种最爱的知识(概念)列表|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实与理想
xu782219 2009-10-10 18:24
现实与理想 人要生活在现实中, 还要生活在理想中。 生活在现实中, 活在当下,是基础,踏踏实实; 生活在理想中, 向往未来,是目标,寻寻觅觅。 两者结合,有近有远,是人是仙。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发达国家鼓吹“全球变暖”与限制“碳排放”背后的真正目的
famingkuang 2009-9-6 23:05
昨天在看杨学祥老先生的博为文《 未来地球变暖还是变冷? 》,不由得想到:如果杨老师博文中的观点正确即全球在慢慢的变冷,那么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却一味的大唱全球在变暖呢?他们的目的何在? 我想: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限制碳的排放量来达到阻止或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步伐,以达到他们长期对整个世界霸权的目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经历西方当年走过的路,只要他们将这条路堵死了,发展中国家便飞天无门。所以鼓吹全球变暖,进而限制碳排放正是西方霸权主义妄图阻止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 个人认为:就算全球真的在变暖,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就行了。事实上如果海温上升,那么海水的蒸发量就会加大,而增高了的气温又能携带更多的水,这些潮湿的空气有望到达世界各大沙漠上空,在那里洒下大里的雨水,沙漠也就慢慢的变成了绿洲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对整个地球生物都是利大于弊的。对全人类来讲也是用局部利益换取整体利益。 另外在网上搜得一文很有意思现全文转载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8d2520100ekol.html 全球变暖和碳排放背后的阴谋 顾秀林 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10 年来被西方主流媒体说成是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第一位头等大事;可是把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说成全球变暖的第一因素是不科学的,在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中,极可能包含着打压我国和其他后发国家长期发展的巨大谋略。 全球变暖假设中隐藏着重大的根本性科学谬误: 西方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模型(以极短的 150 年的数据为基础――假定是工业化和历史上的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没有包括太阳活动的影响;其实太阳活动和太阳周期,才是影响地球大气变化的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但这又是一个完全不可能预知的变数。海洋中出现的暖水区域――艾尔尼诺现象,用太阳活动变化可以较好地解释; CO2 -大气变暖派不去这样解释这个现象,只是说无法解释。在全球变暖的喧嚣中,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和已经出现的变冷的现象被主流媒体和美欧刻意掩盖;其实在欧洲已经发生了连续两个冷冬,但是这个数据没有被加入大气变化的预期模型。 更加合理的思考是:大气的变化由太阳活动主导,全球很可能在太阳周期中导致了一个变暖周期,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了冷周期;而在今年底哥本哈根大会上,将要决定后发国家必须承担和支付莫须有的控制气候变化的成本,此时变暖问题自身已经开始减弱和消失了。后发国家再次被美欧大玩一把(也许要等很多年后,下一次开哥本哈根大会的时候去改变碳负规则吧)。 CO2 确实有温室功能,但是它是大气成分中比重最大的一种成分,工业生产燃烧能源排放的 CO2 ,会在大气中有限度上升,随后一定会逐渐下沉,或者随着大气团的运动而升降分散,最终覆盖在地球的土地表面,为绿色植被提供光合作用原料。另有科学研究证明,全球海洋表面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超过人类活动的排放总量。谴责人类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的理论,不能解释(也不去解释)为何 CO2 事实上没有升到万米高层空间、形成保温层,去阻挡地面温度向宇宙空间散发,却发生了地面和大气温度的难以解释的变动(大气对流层的厚度是 5-8 千米)。关于全球变暖的 700 科学家倡议书,事实上只有 4 个人真正签署了名字,这个事实应该能够说明非常多的问题。 碳交易是掠夺后发国家财富的最新的大阴谋:毫无悬念。 有评论者(如叶檀)指出,碳交易的国际市场发展速度极快,非常可能在几年之内(不超过 10 年)就在交易的规模上超过巨大无比的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前景极有可能是巨大的陷阱,而不是维护全人类持续生存条件的举动。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 2003 年出现了气候期货指数 CCX (背后是华尔街大银行),至今已经交易多年。国际机构如 WB 和 IMF 、金融巨头如高盛等抢先规定,后发国家如中国不许自行在企业之间、不许同他国自己进行碳指标交易,必须首先得到他们的允许、通过他们指定的公司和机构(在中国由北京、上海、天津三处产权 / 环境交易所代理),必须用他们的规则和由他们定价,等等。欧洲市场的吨碳价格( 20 欧元 / 吨)是中国的两倍以上,已经抢先介入中国碳交易的高盛等公司,可以轻松预期最低 100% 的回报率。最近有报道(新浪),高盛已经出资 400 万美元注入北京环交所进行碳交易,其中的 200 万被指定用于新疆青海等中国西北内陆区域的绿碳计划,植树种草,它们将顺便插足当地经济政治,一旦进入就永远不会离开――这一笔区区 400 万美元的举措,应该当作为重大战略行动看待。我国被指定的三大环交所非常乐意从事碳交易,从表面和短期来看,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是我们的环交所充其量只是芝加哥期货市场和 CCX 的三级代理,日后当我们自己的几大环交所开始互相竞争的时候,芝加哥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美国从 1997 - 2003 年来,始终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不仅仅是自私自利,还因为他们深知底线: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气变暖的说法,只是用来哄骗不知情的国家和人民的。美国作为最大排放国,对碳排放的长期后果毫不担心;只待碳交易市场成长到足以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的规模之时,美国就要批准京都议定书,利用碳交易谋利了:现在―― 2009 年――正当其时。所以今年年底要召开哥本哈根大会了。 对于后发国家――以致全球,真正的长期威胁,是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关于石油生成有另一种理论,认为石油不会很快耗竭)。哥本哈根大会并不准备讨论这两个问题。中国许多地方的环境污染已实现了断子绝孙的水平(如陕西凤翔查明 615 名儿童血铅超标),我们自己也不去管,反而去跟风碳交易。 低碳在技术的方向上总体是正确的,但是从地缘政治和全球发展谋略的角度看,倡导这个技术的真实目标,是遏制后发国家的工业成长速度――伪全球化 30 年,把中印等国的经济活力调动起来,现在快要构成对美欧工业的威胁了。让我们低碳(后发国家研发低碳技术的能力远不如发达国家),或者把落后的高碳技术送 / 卖给我们(这是常态),让我们交碳税(美国国会今年 5-11 已经通过了《碳关税法》),就可以使我们永远快不起来、永远追不上去。 我国在跟着哥本哈根的框架推进低碳技术(完全有必要)的同时,必须思考更加全面和长远的工业发展战略和技术战略。 值得我们兴奋的是, 2009 年 8 月 10 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教授带着他的两本新书《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和《金融海啸》来到中国,为我们讲述了更多全球霸权背后的真相,提醒中国的读者大众:用地缘政治这个视角来重新审视一下 200 年全球史,用注重事实的心态来思考我们的未来,而不是延续跟风主流的积习,不要让心怀叵测的美国霸主继续操控全世界人民的命运。目前,威廉恩道尔的地缘政治系列丛书( 4 本)中译本已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金融海啸:一场新鸦片战争》。 感谢李小文提供的链接: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htmlnews/2009/9/223098.shtm 现在我把这篇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丁仲礼院士谈气候变化谈判议题:用科学数据捍卫国家发展权 [科学时报 王静报道] 2009 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本次会议将是一次对各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会议,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将以气候变化为话题,继《京都议定书》之后通过谈判对温室气体的减排作出新的安排。 CO2 减排的方案,实际上是对各国经济发展结构或格局进行的一次调整。在这次谈判中,中国将面临巨大压力,需要应对来自发达国家越来越高涨的要求减排的压力。而中国正值经济发展高峰时期,目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不可能创造一夜之间减排的神话,若承诺减排,势必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乃至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因此,在本轮谈判中,中国在减排问题上作何姿态?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来自多方的减排谈判围剿?又该怎样争取排放权,赢得国家的发展权?最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撰写了《 2050 年大气 CO2 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一文(发表在《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 2009 年第 39 卷第 8 期 1009 ~ 1027 页),不仅找到了发达国家 CO2 排放各历史阶段的详尽数据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为本次谈判争取我国的发展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排放权即发展权 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工业的高速发展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而工业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 CO2 的大量排放。 丁仲礼课题组查证发现,有史以来,发达国家都出现过人均 CO2 排放的高峰期。美国在 1973 年、英国在 1971 年、德国和法国在 1979 年分别达到人均排放高峰。其后,开始略有下降或基本保持不变。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美国在 1901 ~ 1910 年的人均 CO2 年排放增长率平均为 5.04% ,德国在 1947 ~ 1957 年为 9.89% ,日本在 1960 ~ 1970 年高达 11.98% 。也就是说,任何国家从不发达进入发达这一发展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一个人均 CO2 排放高峰期的现象。因此,要发展就难免不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排放权即发展权。 然而,如今正值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经济的时代,发达国家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便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提出了 CO2 总量减排的方案,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背景。 人们或许不知道, IPCC 关于 CO2 浓度的升高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2.5 ℃的预估,只是一部分气象学家通过多个模式模拟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这种可能性在科学界尚存在诸多争议与质疑,并非一个公认的绝对肯定发生的事件。如有地质学家认为,地球温度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关,与地球经历的冰期和间冰期也有直接关联等等,并非完全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即人类活动不是地球温度升高的唯一起因。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真正弄清楚了地球温度升高所有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但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得到了广泛宣传,并为全社会所接受,从而成为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议题。 丁仲礼说:将温度升高与大气中的 CO2 浓度严格对应起来,在科学上缺少坚实依据。 发达国家何以将气候变化需要减排 CO2 作为谈判话题?何以将一个在科学上存在争议的问题推上谈判桌?醉翁之意不在地球温度的升高,而在控制他国经济形态。其真实意图为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固化全球各国现有贫富格局,从而为本国谋求更多利益。国人有必要在更深层次了解情况,只有在谈判中争取更多的排放权,才能捍卫国家的发展权。 人均累计排放最体现公平、正义原则 地球空间无疑是人类的一个公共系统,大气则是人人享有的公共资源,其中任何物质的使用或分配亦属天赋人权,包括向其中输入的成分,也应体现人人均等,方可体现世界的公平与正义。因此,大气中 CO2 的含量,有必要算一算历史账,看一看各个国家人均累计排放的数量,才能确定各国未来应怎样控制排放量。 丁仲礼课题组统计研究显示,各国人均累计 CO2 的排放量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发达国家在 1960 年,人均累计排放量已很高。其中,美国为 234.48tC (吨碳),英国为 177.17tC ,加拿大为 149.49tC ,法国为 73.56tC 。而中国从 1900 年到 2005 年,人均累计排放量为 24.14tC ,大致相当于美国或英国 1900 ~ 1907 年这 8 年的人均累计排放量。 与此相对应, 中国截止到 2005 年,人均 GDP 值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在 1960 年已达到的水平。日本虽然到 1960 年的人均累计排放只有 22.31tC ,但与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步,人均累计排放到 2005 年已增加了 4.16 倍。 如果大气温度升高与 CO2 排放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控制大气中 CO2 的浓度是每个国家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也应落实《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责权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大气中现存 CO2 排放中,约 70% 至 80% 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富裕国家在排放总量中占主要部分,从工业化时代开始所排放的每 10 吨 CO2 中,约有 7 吨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英国和美国的人均历史排放量约达 1100 吨 CO2 ,而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平分别为 66 吨和 23 吨。因此,一个自然的结论是:发达国家的历史排放直接导致了地球气温的升高。 可是,发达国家在向地球空间排放了上百年温室气体后,导致了一个预想的可怕后果,现在却强烈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其一起共同承担历史责任。众所周知,美国作为长期碳排放的第一大国,拒绝了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且表示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重返谈判桌必须携带附加条件:中国提出减排目标。英国紧随其后,在 2008 年 6 月 27 日,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主持的《打破气候变化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在日本东京发布,报告指出:为了避免极端气候风险,所有国家都应调整其国民经济结构并减少 CO2 排放量,仅仅有发达国家的承诺是不够的。 完全不承担历史责任,何等霸道! 国际谈判的责任体系是配额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 CO2 ,造成大气浓度的升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设定一个排放控制的浓度,人类排放的 CO2 额度即可设定。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减排方案,都应该在这个额度中做文章。 丁仲礼介绍,国际上对控制大气 CO2 浓度的途径,目前有两大类观点,一类强调减排,另一类强调排放配额分配。前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宣传。虽然这两种途径没有本质区别,都以降低排放强度为目的,但在操作层面上,二者有很大不同:减排以某年为基准,此后逐年减少排放量;排放配额则以某个时间段为单位,分配此时间段内各国可排放的额度,至于如何实现最终排放不超过此额度,则可由各国灵活掌握。谈判中,如果以减排作为谈判议题,并由此构建国际责任体系,就势必会掩盖各国历史排放与人均排放的巨大差异。只有把排放配额分配作为谈判议题,才能在公平正义的原则下,充分考虑历史和现实诸因素,才能体现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和公平正义准则。 谈判桌上的话语表达,其背后是各国经济利益的保护措施,而谈判策略与技巧来自于科学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丁仲礼课题组研究表明,当国际气候框架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出现冲突时,气候政策亦开始了以保障国内经济发展和企业利益的调整,美国关于全球变化的研究也针对这些调整,不断修正研究方向和关注重点。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领导者,并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但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美国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开始改变:老布什政府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行动迟缓;克林顿政府所实施的是在国际上积极、国内消极的气候政策;而小布什政府在全球变化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犹豫,在国内指示有关部门开展有关全球变化与全球变暖是否真正存在、《京都议定书》将大多数国家排除在协议之外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是否可以有《京都议定书》之外的把全世界纳入减排事务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等研究,从而构建起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京都议定书》的替代方案《晴朗天空与全球气候变化行动》。 故此,中国有必要争取在谈判桌上用配额说话,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G8 方案隐含极大不公平 2009 年 7 月,在意大利召开的 G8 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一份温室气体减排宣言,提出到 2050 年全球 CO2 排放量减少 50% , G8 国家则减少 80% 的方案。表面上看发达国家的减排力度不小,但其中隐藏着一个极难被人觉察的真正的不公平。 丁仲礼课题组通过计算发现,这项建议从百分比看, G8 国家对于碳排放目标似乎贡献很大,可如果以 1990 年为基准,并以人均累计排放计算, G8 国家 1900 ~ 2050 年的人均累计排放总共为 356.58tC ,其他国家人均累计则只有 59.95tC ,差别达 6 倍之多。 1990 年,全球总排放为 5.79GtC ,其中 G8 国家排放 2.87GtC 。到 2050 年,全球排放将减到 2.895GtC ,其中 G8 国家为 0.574GtC 。 1990 ~ 2005 年, G8 国家已累计排放 46.83GtC , 2005 年他们的总排放为 3.06GtC ,如果他们从 2005 年的 3.06GtC 均匀减到 2050 年的 0.574GtC ,则将累计排放 80.49GtC ,因此, 1990 ~ 2050 年的累计排放为 127.32GtC ,如果以 2005 年的人口计,人均累计排放为 146.94tC 。 用同样方法计算,其他国家 2006 ~ 2050 年将累计排放 150.62GtC , 1990 ~ 2005 年已排放 54.08GtC ,则 1990 ~ 2050 年的累计排放为 204.70GtC ,人均累计排放为 36.24tC 。也就是说, G8 国家 1990 ~ 2050 年人均累计排放将是其他国家的 4 倍。 丁仲礼认为, G8 国家的这个建议如作为国际公约生效,必将成为历史上罕见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不妨主动出击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旺盛,减排难度不小。这是发达国家发起攻击中国的一个目标点。但在谈判中,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有必要担负起大国的责任,则可要求以人均累计排放配额为议题展开谈判,并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 丁仲礼课题组还根据 1900 ~ 2050 年的应得配额数、 1900 ~ 2005 年的实际排放量、 2005 年的排放水平、 1996 ~ 2005 年排放量平均增速这 4 个客观指标,将全球大于 30 万人口的国家或地区分为 4 类进行了研究计算。 一为已形成排放赤字的国家,美、加、澳、英、德、法等发达国家在此列,其中还包括一些产油国和前苏联国家。 二为排放总量需降低的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但日、韩、意等国在此列。 三为排放增速需降低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尼等在此列。中国 1999 ~ 2005 年平均增长率达 8.81 %,但占全球 2006 ~ 2050 年总排放配额的 30 %以上,这是中国手中掌握的最有利的一张牌。 四为可保持目前排放增速的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在此列。 丁仲礼说:如果以 2005 年人均排放和 1996 ~ 2005 年人均排放增长率为出发点,计算结果为:中国到 2035 年达到人均排放高峰,人均年排放达日本 2005 年的水平 2.62tC ,中国 2005 年的人均排放为 1.15tC ;如果从 2035 年到 2050 年,中国的人均排放降到法国 2005 年的水平 1.69tC ,并考虑人口增长率,中国 2006 ~ 2050 年的总排放量模拟值为 126.97GtC ,超过应得配额不多,可以用生物圈固碳抵消,而且这个估计留有余地。因此,在谈判中,中国若以人均累计碳排放发言,完全可以做到进退有据。 丁仲礼课题组提供和计算的这些数据,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清了某些发达国家暗藏的杀机,也看到了全球各国碳排放的未来空间。如果国际社会真正能在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下,通过配额控制碳排放,中国既可以争取更多的排放权,也可以在谈判过程中主动出击,以攻为守,破解某些国家难为中国的游戏,从而在国际事务上,树立严谨、负责的大国形象。 《科学时报》 ( 2009-9-7 A1 要闻 )
个人分类: 反思|1613 次阅读|17 个评论
美国华裔部长到中国的目的:帮助国人,还是忽悠国人?[转]
刘玉平 2009-8-11 10:55
此栏博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以供借鉴 * * * 美国华裔部长到中国的目的:帮助国人,还是忽悠国人? 黄卫东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adfee00100feqo.html 7 月 5 日中国新疆发生了暴徒屠杀平民百姓事件,造成 156 人死亡, 1080 人受伤。其幕后主持人是美国支持的热比娅,参见附录 1 和 2 ,下图是美国总统布什接见热比娅照片。在美国支持下,热比娅近日又到美国的盟国日本、澳大利亚,到处频繁活动,企图分裂中国。 然而,美国同时又派出一批华裔精英到中国来,打亲情牌,大谈合作。在 7 月底中美经济会谈之前,派出了两位担任美国部长的华裔精英和一位前任华裔部长。美国第一位华裔部长,前任劳工部长赵小兰在 7 月 9 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英语作了一场名为《 Chinese Heart, American Mind, Global Dream 》 ( 《中国心,美国思想,全球梦》 ) 的演说(附录 3 ),宣传美国的自由主义。 7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联袂访华,向中国精英宣传温室效应的危险性,推销美国要实行向其他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附录 4 , 5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前 斯坦福大学 物理学和应用物理教授,在我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清华大学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演讲稿见附录 6 ),极力渲染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要中国人民行动起来,同时替美国要实行向其他国家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寻找理由。两位部长第一次表示向中国免费出口技术,为中国提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高技术。 美国资本家派出几位华裔精英来中国免费送技术,是否就说明美国就转变了它们对中国的敌对态度?人们根据近年来美国对中国所作所为来分析,不能不怀疑美国的用心。网友们根据美国近期行为,明确断言,他们肩负的是 美国 国家使命(附录 7 )。本文通过分析温室效应来源,来谈谈两位担任美国现任部长的华裔精英到中国的目的。 首先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有什么危险?这里给出的解释,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 David MacKay 在其科普著作《可再生能源――消除温室效应》(附录 8 )中阐述的,下面简要解释: 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上升; 其中燃烧化石燃料发电占近一半,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2、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吸收来自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热能),向四方散发,一些热能又重新回到地面,减少了地表热能排放,象被子一样有保温效果。因此,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 3、 增加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浓度,就会增加大气温度,导致其他很多效应。例如,如果我们不加控制,一百年内,格陵兰岛冰盖会逐渐融化,海平面上升 7 米; 过去 10 万年,地球从没到达这样的温度,可以想象,生态系统将显著改变,我们正在享受的农产品将不再存在。 50 年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 290ppm 增加到 390ppm ,特别是近年来,增加尤其迅速。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科学家们预计灾难就很可能会发生。假设这个逻辑是正确的,人类就应当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作者应用科学家们结论,指出,即使从现在( 2007 年)开始行动,最大的努力,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发生严重温室效应的可能性。作者说,谁应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谁应当为气候变化负责?作者认为,这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有关各国利益的问题。也就是说,各国可以去争取自己的利益。 要讨论各国如何合作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能维护我们的利益,我们就应当搞清楚,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是谁排放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环境问题,是事关全世界所有人生存的环境问题(如果科学家们结论正确)。在环境治理方面,西方国家早就发展了一整套治理原则和方法,那就是,谁排放污染,谁就应当治理,减少污染,或为他人治理工作付费。我们不能想象,甲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我们却要求乙掏钱治理甲排放的污染物。 2000 年左右,全球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约等于 34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里使用二氧化碳当量,是因为还有一些不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科学家们将它们折算成产生同样温室效应的对应二氧化碳数量。这个数字难以置信。但我们用它除以地球上的人口,约 60 亿,得到每人每年排放约 5.5 吨。 上图是 2000 年主要国家排放二氧化碳情况,其中横座标是各国人口,纵坐标是一个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长方形面积代表了一个国家在 2000 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均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世界平均水平 4 倍以上,是中国人均水平 5 倍以上。这还是现实情况,如果我们考虑历史上各国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差就更悬殊了,因为西方国家早就进入工业化,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从总量上看,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现在中国和美国是最接近的,这是因为中国有 13 亿人,而美国不到 3 亿人。于是西方的媒体,包括一些政治家据此要求中国也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我们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应当首先行动起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要吸进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氧化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与此同时,就产生了二氧化碳;人类为了抵御恶劣天气,必须燃烧燃料获得热能,抵御严寒等,从而也会排放二氧化碳,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实。每个人都必须排放二氧化碳,才能生存。幸好自然界中植物和藻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划分为生存所必须排放的和奢侈生活排放的。然而,西方国家工业化后,为了享受奢侈生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远远超出了自然界存在的逆过程的能力,打破了这个平衡,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如果以总量来要求各国减少排放,那就是等于要 4 - 5 个中国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于一个美国人,如果要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能维持一个美国人生存,就意味着中国大部分人都不能生存了,这无论如何不符合美国的普世价值吧?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附录 9 ),仅仅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就是这个道理。《京都议定书》规定,第一阶段,到 2010 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 6 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 1990 年减少 5 . 2 %。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 2008 年到 2012 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 1990 年相比,欧盟削减 8 %、美国削减 7 %、日本削减 6 %、加拿大削减 6 %、东欧各国削减 5 %至 8 %。各国都批准了《京都协议书》,使之在全球生效。但是,美国却是例外。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 4 %,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 20 %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 1998 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 2001 年 3 月,布什政府以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 和 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 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协议书》。《京都协议书》第一阶段快要结束了,美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前,美国前付总统戈尔拍了一部纪录片,到处宣传气候变化危害,推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到中国;戈尔先生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后来,美国人发现,戈尔先生的 豪宅能耗奇高,是美国人平均水平近 20 倍(附录 10 ),戈尔也被批环保伪君子。美国作为国家,也是这样,明明是世界人均排放污染物二氧化碳量最多的国家,却不采取行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理由是影响经济发展,却到处要求大家去做。 中国的国民产值 40 %出口,换来美国印刷的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排放的 40 %二氧化碳,实际是为美国生产商品产生的,换来的美元无法换回中国需要的资源和技术,不少购买了美国的垃圾债券,如两房债券,美国人搞了一个金融危机,就赖掉了这些债务,使中国当时出口美国的商品成了免费生产了。所以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得到的好处,很大部分给美国人了。 治理污染,不管是什么先进技术,都要增加投入。美国所谓的先进技术,自己不去使用,却来忽悠中国人使用,那里安了什么好心。二氧化碳污染,不同于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它是跨全球的,美国人排放的二氧化碳,其产生的污染对美国的影响和中国的影响是一样的,反过来说,中国花费人力物力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美国同样收益。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水污染,空气中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们不会扩散到其他国家,只会对中国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我们的环境已经恶化到令人不能忍受的地步了。我们的城市上空很少能看到蓝天,我们的河流和湖泊,不是枯竭,就是被严重污染,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威胁。而美国,早已将自己的环境治理得如世外桃源。 然而,在美国的忽悠和威胁下,某些精英却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积极行动起来,关闭自己的电厂,再新建电厂(附录 11 )。最近又出台政策,国家补贴建设每度电成本达 2 元人民币的太阳能电池发电(附录 12 ),而现有电厂发电成本仅每度电 2 角。我们不去解决自己的环境问题,却去为美国人的排放的污染让全体老百姓付费治理。美国人虽然免费提供技术,却不会免费提供服务,也不会免费提供技术的载体设备,更不会为治理设备的运转付费,只会趁机高价出售设备,狠狠宰中国一把。 美国人忽悠中国人去为美国排放的污染物买单,不是美国遭遇了困难,也不是需要中国人去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利用武力控制了全世界的资源,印制美元就能获得世界各国资源和财富,一场金融危机,又抢劫了各国大量财富,中国在这场抢劫中,就损失不下 4000 亿美元,美国现在正处在顶峰阶段,不存在什么困难。美国是美国印刷出来的,需要多少就有多少。美国金融市场上,一年运转的美元是 600 万亿元,金融市场开市的每一天都超过 2 万亿。中国拿着那点美元,能起什么作用?想当年,蒙古人凭借武力,席卷全球时,不事生产,不照样统治了各国。中国拿着 2 万亿美元,如果真能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那还不简单,将美国市场上粮食都买回来,能够购买美国农业两年产量了,美国人还不喝西北风了,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某些精英却相信所谓的市场理论,美国那有什么狗屁自由市场。 美国人加大忽悠中国的力度,是因为美国资本家认为,再努力一把,就能在中国重现苏联崩溃一幕。这是因为,依靠西方金融大亨解决我们的银行问题,将银行股份低价贱卖给美国等西方资本家,让它们指导银行管理,从而了解了中国银行的槽糕状态,于是,从 2008 年到现在,我们的各种故事不断。他们引发了包括金融危机,强迫人民币汇率上升,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外资企业逃离中国,西藏动乱,奥运火炬事件,售武台湾等多项事件。国内的汉奸们也积极配合,抛出了 08 宪章,粮食红线,反对新劳动法,降低工人工资等。目的是产生大批失业人员,使中国陷入动乱。 中国当前最大的困难是老百姓收入低,没有福利保障,导致购买力低,使生产过剩,当西方减少进口以后,我们对外出口的 40 %产能就无法开工生产,这些工厂的工人只有失业,从而收入减少,购买力降低,导致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和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增加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保障,从而增加购买力,减少产能过剩。但是,我们的精英却南辕北辙,不是提高老百姓收入,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减少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一个时期以来,在错误的路线上越走越远(附录 13 )。最近,又要提高自来水价,由于自来水是人人必须消费的商品,提高水价,必然增加老百姓支出,从而减少老百姓购买力;又要修改工伤范围,在上班的路上受伤将不属于工伤,从而让老百姓增加刚性支出,减少老百姓购买力,这些行为,只能增加过剩,加重危机。 早有网友根据国家统计资料,指出普通老百姓中 20 %低收入者是借债度日,比他们收入稍高的老百姓也日子不好过(附录 14 ),房子、教育和医疗三座大山,早已压得他们无法消费了。继续减少收入,增加象饮水这样的刚性支出,他们如何还有购买力,只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工业商品过剩。富裕阶层早已消费了能消费的商品了,手里还有大量花不出去的收入,继续增加他们的收入,对解决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然而,危机以来,我们继续增加政府人员收入,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路线已刻不容缓。 附录 1 、《库尔班大叔见到毛主席》和《热比娅大妈见到总统布什》 http://blog.sina.com.cn/s/indexlist_1421043303_2.html 2 、 疆独分子热比娅与美国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907/92912.html lian 3 、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昨日在肥演说 http://news.ustc.edu.cn/zh_CN/?article=00020057 4 、 温家宝会见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 http://www.gov.cn/ldhd/2009-07/16/content_1367434.htm 5 、 骆家辉访华第一日现场 http://finance.qq.com/a/20090716/001944.htm 6 、 朱棣文清华演讲中英文版幻灯片下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824 7 、冷静看待美华裔部长联袂访华的 亲情牌 http://ckxx.org.cn/public/public2009071902/ 8 、 David J.C. MacKay. Sustainable Energy without the hot air. UIT Cambridge, 2008. ISBN 978-0-9544529-3-3. 该书电子版是免费的,参见 www.withouthotair.com . 本人正在翻译,将放在: http://blog.sina.com.cn/u/150457520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C%E9%83%BD%E8%AE%AE%E5%AE%9A%E4%B9%A6 9 、京都议定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C%E9%83%BD%E8%AE%AE%E5%AE%9A%E4%B9%A6 10 、豪宅能耗奇高 戈尔被批环保伪君子,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1/7/3/10031737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317372 11 、 www.gov.cn/ldhd/2009-06/05/content_1333057.htm 12 、 逐字逐句,大家来共同探讨新出台的国内补贴政策 http://bbs.solarzoom.com/viewthread.php?tid=71982extra=page%3D1 13 、 经济已危如累卵,对策却错误百出 ,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12614 14 、避免危机波及中国的唯一途径是大幅提高穷人收入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10/55549.html
个人分类: WD视点|4033 次阅读|2 个评论
正确处理目的、标准和方法之间的关系
liuximing 2009-7-10 09:20
关于这个题目的研究,觉得很有现实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1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做科研
ripple 2009-7-4 22:28
当今社会,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偶尔静下心来想这个问题。每个人在选择科研工作的时候,相信都曾经有过自己的考虑和理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自己当时的答案和自己原来的目标。 自己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也绝没有天降大任于己的狂妄自觉。大学毕业选择成为科研工作者,只为靠技术生活,寻求以工作业得到相对公正的评价。工作几年后,渐渐的觉得比个人所受评价更重要的还有许多,在出国选择继续科研道路的时候,追求的是对国家科研的贡献和对个人能力的挑战。国外为学位而战的日子里,崇高的目标一度变得抽象和遥远,只有决不认输的坚持支撑着科研道路上的苦行。或许是现实和目标脱节太多,途中又有曾报国无门的失落,直到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想起过这个问题,科研变成了一种简单的生存手段。这几年,随着科研经历的丰富,又开始逐渐的去思考这个问题。而这时的答案已经变得更加现实和平凡,科研的目的应该是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以后随着身份的改变,科研的目的更具体到为决策层指明事业发展的方向,给员工以技术领先,事业成功的保障和希望。换言之,就是给科研资金提供的决策者和创造者以回报,给他们的生活发展以保障和希望。 对于纯粹的科研来说,目标也许应该是为了追求真理的答案和心灵的纯净,这是最高境界,在现实社会中,研究者利用社会资源从事研究,有接受也必然要有所贡献。因此,给为自己服务的人服务,为他们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持。就是为什么做科研最为朴实和贴切的答案。为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人们,为社会广大的纳税者,为需要科学技术帮助的人们,为大多数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这就是为什么要作科研的最好的答案。
个人分类: 科研思考|7319 次阅读|1 个评论
“以人为本”的科学诠释
胡业生 2009-3-21 22:40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14日 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作者:李晋江 编辑:fjskyfass 阅读:590 【字体: 大 中 小 】 摘 要: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人性和人的本质,这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其外延就是指所有的人。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包括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实质是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作者简介:李晋江,泉州师范学院教授。 以人为本已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什么?其范围是指人民,还是指所有的人,理论界的看法仍然有分歧。以人为本中的本是什么?现己有许多文章作了阐述,但有待于深化。总之,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一、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 要深入理解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把握这个概念。 (一)人就是指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扬弃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在肯定人的自然性、吸取人道原则的同时,批判其唯心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眼1?演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人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眼2?演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从事活动的现实的人。这是理解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就是以现实的人为本。 (二)现实的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 现实的人作为系统概念,可分为人性和人的本质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就是人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这是一切人都具有的特征。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所以,也可把人性分为二个方面,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包括生理属性以及食欲、情欲,自然保护等心理属性。马克思认为,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不但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是社会存在物。自然属性包含于、从属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社会的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特性。如需要、劳动、语言、意识、道德、民族感、美感等。马克思从来不否认人性。他在《资本论》中指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眼3?演恩格斯也肯定人性的存在,他指出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眼4?演这里所说的共同点,就是指人性。 第二层次,就是人的本质。把握人性只能把人和物、神区别开来,还不能把人和人区别开来。只有把握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才能把人和人区别开来。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同一时代、同一社会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有共同性,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同时由于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彼此之间也有不同的特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具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具体性;三是历史性;四是实践性。 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历史上没有严格区分。马克思在早期,如《1844年经济哲学手搞》中,使用人性、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一般说来是没有严格区分;后来,在《资本论》中对这两个概念作了辩证区分。在他看来,人性是一种直接性的范畴,它与人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即直接表现于人类区别动物的各种特性。而人的本质则是间接性范畴,属于反思的概念,是人相互区别并区别于动物的间接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包含了人性,离不开人性,但不能完全包括在人性之中;人性包含了人的本质,人性离不开人的本质。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本质和人性又互相转化。 由此可见,在阶级社会里,人既有人性的一面,又有阶级性的另一面。二者是互相区别的,不能把人性说成只是阶级性,也不能以阶级性来否定人性。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一方面,阶级性包含了人性,离不开人性,另一方面,人性包含了阶级性,离不开阶级性。在一定条件下,阶级性和人性又互相转化。资产阶级冲破封建主义对人性的束缚、压制,提倡人性、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性,但由于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其所提倡的人性、人道主义是片面的、狭窄的、虚伪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人性是统一的。无产阶级的本质,决定其所主张的人性、人道主义是全面的、广泛的、真实的。 (三)现实的人是包括所有的人 首先,最根本的是人民群众。用以人为本的视角理解人民群众,其内涵更为丰富。不仅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且指他们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人民群众应注入人性化的理念和关怀,应充分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反映在人权层次上,应充分享受宪法所赋予的一切权利。第二,还应该包括人民以外的人。对反对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严重违法犯罪分子,无疑必须实行专政,只有如此,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反映在人权层次上,对其民主政治权利,则要加以限制和剥夺,但也应实行人道主义原则。只要其罪恶还没有达到判处死刑,对宪法所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则不可剥夺,要尊重其合法的权利。这也有利于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建国初期,成功改造了战争罪犯,就是典型的实例。今年,北京高校首次允许招收曾犯罪的学生,就体现了人道主义原则。第三,在国际上,有利于超越阶级界限来思考和解决全人类共同性的问题,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都是无产阶级本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使命所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先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创造条件,向无阶级社会过渡。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所有的人。这比以民为本的外延更广泛,更具包容性。不过,要注意从不同层次去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 二、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本 本就是根本的意思。相对于神和物而言,人是根本的。这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 首先,肯定人类社会历史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的交互作用的产物。?眼5?演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眼6?演这就从整个历史过程中肯定总体的人在社会历史中地位,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这是一般性总的命题。但更深入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区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与非决定力量,就可认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具体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特别在当代,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劳动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突出。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永不枯竭的源泉。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总体上讲,人类全部精神文明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3、人民群众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决定力量。政治文明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但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必须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而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主力军。同时也肯定了个人在历史的作用,尤其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一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们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这是由人的本性和本质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眼7?演这就与见物不见人、以物为本的错误观点划清了界限。按对象区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人性区分,结合当代人类生活的现实情况,有以下五个基本需要。 生存的需要。这是指人为了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人的自身生产,生命安全,人身自由,离退休生活保障以及适合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情感需要。这是指人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对客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要求。这是每个人始终不可缺少的基本需要。人总是有情感的,即使在阶级社会,情感有阶级性,但也有某种共同的情感。要培育、发扬热爱祖国的深情,追求事业的热情,男女之间的爱情,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真情。 享受的需要。这是指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过舒适的幸福生活的需要。满足正当的享受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的进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享受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 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包括社会服务的需要以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需要。社会服务的需要是指人们之间平等互利互助的需要。经济生活主要指有劳动权、财产权、继承权、物质帮助权。政治生活主要指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义务。文化生活,主要有受教育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生活活动的自由。 发展的需要。这是指人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人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来衡量。突出强调德、智、体、美、情、技等各方面发展,是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都包含在其中。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追求发展就逐渐上升为人更重要的需要。社会进步的最终成果表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 人具有目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手段或工具(为社会创造价值)两重属性。就人类整体而言,个人和社会、目的性和工具性是直接同一的。就人类个体而言,个人和社会、目的性和工具性不是直接同一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人作为有组织的集体就是社会。集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人所组成的集体。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人所组成的集体的性质也就不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区分虚幻集体和真实集体。前者指历史上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集团。这种集体对于被支配阶级来说,是虚幻的。这种虚幻集体除了历史上表现形态,也表现于今天的现实生活。如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由于手中握有权力,以代表集体自居,行徇私舞弊之实,这种集体也是虚幻的。后者是指社会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真正统一于自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人所组成的集体是一种现实的集体。它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及由人民当家作主、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国家、社会。这种集体相对于虚幻集体,是较理想的集体,但又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真实集体,又有差距,不能把这种集体说得完美无缺,从而忽略这个集体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失误。 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利益是需要的实现和满足)的辨证统一;在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使二者和谐共生,同步实现。 要达到上述要求,一是要靠国家正确调节,二要靠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客里科学无异于缘木求鱼---兼谈科博的的任务
famingkuang 2009-2-26 18:43
一批批的博主冲着科学网三个字,带着满腔热情来此开博,希望能一展抱负。来后才发现这里与自己原来想象中的美景相去甚远,于是一些人就带着失望和伤心暗然离开,王志明就是这一类的代表。 虽然在科学网开博的博主大都是学识渊博的人,但学科分工使每个人的知识面已经很窄了,稍微偏离自己的专业便与门外汉无异,所以想在博客上谈论真正的科学问题是很困难的事情,无人问津也是极为普遍和正常的事,能有几个人欣赏那已经是万幸了。如果是原创性的问题更别指望有很多的点击与评论了。 自己关心的话题不一定有很高的点击,众人关心的话题才能得到更多的推荐机会与更高的浏览量与评论,而这样的问题科学含金量是几乎为零。 所以一个准备献身科学的人就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过一种寂寞而孤独的学者生活,这一点,我想科学网上的资深博主们比我有更深的体会。诗词派的人本身并不是以诗词为生,绝大多数都是理工科的,之所以写诗就是太明白博客只是娱乐这个道理了。 在博客里,你只能找到娱乐,找不到真正的科学。你也别指望能在这里一展你的科学抱负。想在博客里科学无异于缘木求鱼。 博客的目的是娱乐 --- 娱乐自己、娱乐他人,或者兼而有之。 科学网博客的任务不是把科学网博客做成科学的殿堂,而是吸引更多的科学家、科学工作者、科学爱好者来此博客、交友、聊天、娱乐,科学网的任务就是提供这样的大舞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85 次阅读|13 个评论
研究目的与方法的价值取向
fxf 2009-1-12 15:46
研究的目的与动力不是一回事,混淆了它们,后果很严重。研究的动力多半与兴趣有关,研究者也非常重视对于兴趣的培养与维持。兴趣如同一个源头,为研究者提供着断断续续的动力,使研究在摇摆中行进。兴趣对人有着强烈的诱惑,致使部分研究者在摇摆的行进中,逐渐把兴趣当作了目的,可叹的是,兴趣有时候会淡化或消亡,这样的实际情况,自然会使研究者感到失落和迷茫。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更不在于研究者热情的消退,而在于研究目的的模糊和迷失。需要明确的是,兴趣绝不是我们的研究目的,兴趣只是发起者或助推者,研究目的应该始终与我们的实际有关,或者是我们生活状况的实际,或者是我们学科状况的实际,也就是研究对象的实际。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或改变这些实际。这样的目的,能够恒久吸引研究者的注意力,也能够有效动员研究者的兴趣。 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如同拉磨的驴,多半会围着我们的实际转圈,始终不能为解决实际状况,做出大的贡献。许多研究者的精力,就是在转圈中耗费殆尽,在这种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浪费,更是巨大,更是可惜。 只有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我们才能真实地、勇敢地面对我们的实际,而不是在无论中外的前人文献中,寻找着理由和依靠。在有创造性的研究中,前人的文献主要起着背景作用,对于前人的成果的学习,意义也在此。就普通的研究者来说,希望在现实中有所依靠,希望有高人在前面带路,冷落或忘记了自己的能量、努力和梦想,冷落或忘记了自己眼中的实际,多半会一事无成。从而,有许多研究者之所以老大徒伤悲,不是因为少壮不努力,而是因为努力的方向偏差了。 综观现有的各种研究方法,多半来源于对已有方法的归纳,即使如今风行一时的方法,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只是很好地归纳了人类已有的方法,并没有多少真正具有独特意义的方法创造。无论我们如何地变换了名词,丰富了哲学上的流派,提出了多少所谓的新方法,终究不过是,对已有方法部分特征的突显。当然这样的归纳,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发展的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多少价值,即使这样的归纳,已经成为一个显赫的哲学流派甚嚣尘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拥有如此众多的方法,而我们的实际依旧破碎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真正不同的新方法。 新方法的产生,必然与新的概念体系提出有关。新的概念体系打开的不是所谓的新视野,而是彻底地以崭新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实际,这种态度是人类前进的标志,这种态度会带来工具世界的突变。新的概念体系,只能是新的研究者面对新的实际的智慧结晶。这种概念体系的提出,不是简单地对已有概念体系的颠覆,而是与已有概念体系的一种并列,因为任何颠覆的东西,只不过是旧东西翻了个身,它原本就在哪里。 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对这笔财富的学习和继承,绝对不应该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以前人的智慧做土壤,长出自己的花,结出自己的果,因为我们面对的实际,是崭新的,是属于我们的时代的。 研究目的严重影响着研究方法的选择,脱离正规的研究目的,必然崇尚在已有的方法中归纳。新方法的诞生,不是文物收藏意义上的捡漏,只能是再造。对于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价值取向,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对于我们的实际,需要我们饱含热情地关注。否则,会有多少聪明的脑壳,会迷失在语言本身的魅力中,会用语言编织一个与实际隔离的世界,而自以为是地推理、自洽,最终陶醉一生,无用一辈。
个人分类: 关于学者|3847 次阅读|1 个评论
教育,使人不死于无知
entropy 2008-12-23 16:23
人不能死于无知,第一听说是在一位老教授的健康讲座中. 今天,在哪个博客里看到教育,教会人生存. 翻阅2001027的笔记,得到自己当时记下的一句话: 教育=使所有人不死于无知.对你权利的侵害,你不动声色-也是无知,你不知道那是自己的权利. 不知当时为什么写下这样的话.
227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