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日落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日落

相关日志

云端日落
rczeng 2020-8-26 00:22
2020年8月21日 上午11:30还未等会议结束,匆匆离开饭店。 14:00 坐山航航班从南宁飞青岛,途中在贵州遵义茅台机场中停。前方青岛下雨,机场流量控制,飞机起飞晚点2小时左右。 18:00登机后不久,等待一架飞机降落,然后从茅台机场起飞。 至青岛计划时间19:05,飞机实际落地时间为21:14。 航班 延迟却也带来 片刻的读书时间和意外中 的景致,算是对这段11小时辛苦旅程的补偿。 在候机厅里,离洗手间最近的一角有一间小书店。两张并列的长条形广告“ 书香中国和读书片刻”吸住了我的眼球。走近一看,里面几列小字“真正做到不走回头路,避免您频频原路返回,不浪费时间,拒绝疲惫不堪的旅程,让您在同等时间里涉猎到更多的美景及民族风情”。另一幅则是横写的几行字“读书,学术的态度;学习本应有严肃的态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其中有一行小字:“人生与追求因读书而有根据,一旦找到此类书籍就应读熟,作为行为根据。”来到这间几平米的小店里,几个展柜中仅有为数不多的书籍,终于找到一本时代经典,徐志摩所著的《再别康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康桥”;“以诗作践行毕生的理想与追求—自由、爱与美”。胡适先生对诗人的评价“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广播反复播放前方流量控制的通知,估计很晚才能到家,赶快就近在面馆点一份汤面。面还没有准备好,广播突然通知登机。真有些措手不及,还好,服务员马上送来面条。三下五除二,匆匆吃完面条,我排队时,已是最后一位。 航路上晴空万里,机身下白云织就的峰峦起伏,构成地球表面第二圈地貌。与地面固定地貌不同的是,云层则是变幻莫测的,千奇百怪。置身于自然缥缈的画廊之中,想象的翅膀一下打开。当年悟空按下云头, 一个筋斗 十万八千里,这是何等超然自在。看遍天下美景,是何等诗意的人生。 不知不觉间,已是日落时分,云迹线附近的太阳和晚霞给人以新奇和火烧连营之感。特别是太阳透过舷窗(照片5)带来的时空穿越感,令人称奇。 一段航程只是人生之旅的 短暂片刻 。前途或有未知,静观其变,顺其自然,或有不同的遇见,或有一种闲情雅致,或有一种诗意般的体念。 1. 18:05 2. 18:09 3 4 5. 19:20 6 7. 19:23 8. 19:26 9. 19:27 10. 19:28 11. 19:29 12. 19:29 13. 19:31 14 15 16 17 18. 19:34
个人分类: 国内游|2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徘徊栈桥边,等待看日落
热度 4 zhengyongjun 2018-10-17 19:57
玩不起单反,看见美景手痒痒,掏手机咔咔乱拍,不管拍得怎么样,厚着脸皮老是想上图,俺这是啥毛病?
个人分类: 好摄之图|3042 次阅读|9 个评论
日落西山暮
nyj 2018-5-10 16:31
在单位西南方向 1 0 ~15千米处,是昌乐县城东面的几座石灰岩山体,天气晴朗的时候,从办公室窗口向外看去,清晰看见。 2017 年11月底12月初,有几天天气晴朗,下班前可以看到日落西山的情景。 2017 年11月23日 傍晚,西方天空有几缕白云,晚霞灿烂。从16点41分53秒至47分56秒,在6分4秒的时间内用手机拍了22张日落照片,日落角度在中恒大酒店和保时捷中心东的那栋烂尾楼之间。 11 月24日 傍晚,西方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从16点43分13秒至47分48秒,在4分36秒的时间内用手机拍的日落照片。 同时用相机拍的日落照片。 半小时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12 月 1 日 也是一个好天气,但日落时分西方天边有云遮挡,没拍到日落时刻。从 16 点29分07秒至44分16秒,在5分09秒的时间内用手机拍的日落照片,日落角度已经很靠近中恒大酒店了。 同时用相机拍的日落照片。 12 月 8 日 天气非常晴朗,万里无云。从 16 点34分08秒至44分28秒,在10分11秒的时间内用手机拍的14张日落照片。快要落山的太阳正好在中恒大酒店上部,很像佛焰。 12 月 11 日 傍晚,西方天空有云,晚霞很美。从 16 点35分57秒至46分59秒,在11分03秒的时间内用手机拍的日落照片,落山的太阳已被中恒大酒店全部挡住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以诗作写日落
热度 1 suqing1961 2018-4-28 00:38
有关日落的诗,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不仅描绘了祖国北方山河的辽阔、壮丽,还抒发了自己博大高远的胸襟抱负和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古往今来,不同心境的人观看日落,感受自然迥异。和 “ 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 的王之涣不同, “ 怀才不遇、抑郁寡欢 ” 的李商隐则认为,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他看来,无限好的夕阳,毕竟很快将走向没落,只能使人更加惆怅。到了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的马致远的笔下,“夕阳”则和“古藤、老树、昏鸦”一道,共同构成了 “断肠人在天涯” 的凄凉画面。而对正过八十寿辰的叶剑英元帅来说,刚刚经历了打倒“四人帮”的欣喜若狂, 1977年4月28日,他在《八十抒怀》一诗中则吟出了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的感奋佳句。 我看日落,则喜欢想象。日落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落日的辉煌、晚霞的灿烂、天空的绚丽,转瞬之间消失殆尽,之后就是漫漫黑夜的降临。这期间,云与霞的变化莫测,昼与夜的奇妙更替,都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并由此生出了无尽的观感诗篇。记得是2017年初春的一个黄昏,我在中国科协密云绿化基地参加学习培训,课后爬上山顶,看金乌西沉,红霞满天,明月升起,仿若太阳、月亮天际幽会,相亲相爱相拥,正孕育着新的一轮朝阳次日升起。于是乎,一首“渔家傲·山顶观日落”油然而生: 北风少寒彰春意, 长空如洗无霾迹, 金乌归巢会月去。 谁高语? 惊羞红霞飞天际。 云翻山浪掀彩衣, 乾坤拥吻朱染地, 登高窥破宇奥秘。 雄鸡啼, 一轮朝阳明升起。 \0 我们知道,晚霞乃是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大气光象,它是阳光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被其中的大气分子和悬浮微粒散射后再通过云层反射而形成的。这些大气分子和悬浮微粒本身并不会发光,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从而使得其自身都成为一个个散射光源。日落时,太阳接近地平线,阳光在大气中穿越的路程变长。根据瑞利散射原理,太阳光谱中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容易发生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等颜色的光不容易发生瑞利散射,便透射出来,直射云层和大地。因此,日落时太阳看起来是红色的或金黄色的,周围的云也因反射太阳光而呈现红色、橙色或金黄色,形成了美丽动人的晚霞。这番景象,诚如白居易《秋思》中的佳句所绘: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气象条件合适时,落日与彩霞当交相辉映,仿如核弹爆炸,喷薄四射,光芒万丈,耀眼夺目,烧红半边天,甚为壮观。有道是,山顶一声吼,要啥啥都有。此时观日落,怎能不触景生情、诗兴大发? 平地一声起惊雷, 核弹爆炸显神威。 蘑菇云升光辐射, 半天烧透彩云归。 我将这首短诗连同当时拍摄的落日照一同发微信朋友圈,竟有人以为我国又恢复了核爆炸试验,连忙问我何时在何地进行核试验,怎么跑到现场观看去了?一笑。 日落给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绚丽的色彩、壮观的景象,如果联想到位,日落的情景还会让你觉得颇有情趣。2017年年底,我赴摩洛哥参加第45届国际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门委员会年会,从卡萨布兰卡机场出关乘车赶往首都拉巴特时,已近黄昏时刻。沿途晚风吹拂,看车窗外断断续续的棕榈树时不时地撩拨匆匆的落日,忙碌了一天的太阳似一顽童欢快地坠入大西洋。于是乎,一首《卡萨布兰卡看日落》现代诗应景应情脱口而出: 忙碌一天终于累了 枕着霞云懒洋洋地瞌睡 晚风和棕榈 偷偷地胳肢 太阳笑得前仰后合 一头跌进大西洋的海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攀桃映落日,折柳向春天。” (明·李梦阳) 壮哉,落日!美哉,春天! ——2018年4月4日 \0 \0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7650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边日落-马鞍山
kongling814 2018-2-8 17:4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甩不掉的恐高
热度 2 iron038 2016-12-12 22:53
这是今年的第四次北京之行,对于一个有轻微恐高症的人来说,坐飞机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每次经历起降过后都是四蹄如水渗。虽然 昨日的成都 依旧被雾霾笼罩着,我也更宁愿呆在蓉城吸霾也不愿去经历那种紧张的过程,可是,可是......。 原本要晚点两小时才起飞的飞机,通知时只说晚点一小时,好吧,登机后再让你在机舱里坐上一小时再飞。即使是这样,我还是为国航点了个大大的赞,不过我不知道这个赞是为国航的忽悠技巧而点还是为他们的厚颜无耻而点。 第一次坐飞机是十年前,可能是因为目的地是西藏和加之好奇心作祟的缘故, 那时好像没有太明显的恐高感觉。要知道那时的西藏在我心里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圣地,因为大二时读了那本 《消失的地平线 》而对西藏无比向往,记得那段时间曾疯狂地扎在图书馆里把所有关于西藏的书籍通通读了个遍 , 跟我当初看了电视剧《孽债》后而拼命寻找有关知青的书一样痴迷 。不幸的是那时图书馆里关于西藏的藏书太少 ,不然我可能就在 大学毕业时跟着同宿舍的赵先森一同去了西藏支教。 如今再谈起西藏,我已不会再像十几年前那样激动,但内心却还是澎湃的。当然,这种澎湃不是因为对感悟的向往,而是高原对心灵带来的震撼。那年我们爬上4600多米的山脊,坐在数百万年前的冰川沉积土上,在没有风的午后,除了心跳声证明自己是活着的生物外,再无其它任何声音。山脚下淡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蜿蜒远去,远处的雪山犹如一盏圣灯,在云中时隐时现,折射出耀眼的白光,那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你会情不自禁地想一直就这样坐着,用心看透自己,看透世间万物。 喜新厌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我们都会有过对某件事或某个地方甚至某个人疯狂痴迷的经历,但当过了一段时间或被某种新的实物吸引后,就会慢慢淡化,甚至忘却。如今的西藏对我亦是如此,若让我再次坐飞机去西藏,我可能就会有恐高的感觉了。毕竟不是所有美的东西你都能 一生 拥有 ,在我们短暂的生命里,总会有许多握不住的缘分,转瞬即逝。 每次乘机之前我都会想,我这种对飞机起降时的失重或超重的恐惧是否也会突然间消失呢?可每次它都永垂不朽。昨日飞机起飞时我又一如既往地让自己失了望,我从飞机一起动时就让自己紧贴在椅背上找到踏实的感觉,一直等到飞 机冲上云端完全平稳后才放松了下来,从包里拿出书,想通过阅读来尽快分散那种紧张的余劲。可情况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手掌依然保持着湿漉漉的状态并且持续了一段时间,以至于我的书页都被渗出来的汗给浸软了。要不是旁边坐着人,真想给自己两巴掌,一是可以从发自内心的鄙视中找回自我,二还可以趁机把手上的水珠给甩掉 。 虽然原本两个半小时的飞机足足飞了四个半小时,但我还是很庆幸这次晚点让我 在万米高空邂逅了一场人生中最美的日落。合上书,躺在椅背上喝着加冰的可乐,看窗外的夕阳在无边的云海里铺洒,薄厚相间的云层时而像金色的纱笼,时而似安静的湖面,在傍晚的激荡下波澜不惊,如梦如幻。 我喜欢看着透明的冰块在深褐色的可乐里漂浮,然后慢慢与其融为一体,这不但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品尝。 可乐和咖啡都是我的最爱,或许是因为它们都有着相近的颜色,那是一种最能让我安静和思考的颜色。每次出差我都会在包里带着咖啡,就连儿子在知道我要出差时经常都会问我带没带咖啡。 记得第一次在山顶看日落是在很多年前的昆明西山顶上,或许是时间太过遥远,那次日落的很多细节都已模糊,只记得西山上的风很大,吹得两眼生疼,我们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一边用手搭在额前遮风,一边歪歪斜斜地在地上垫来垫去。记得那时的西山某个地方有个动物园,我们野外实习时刚好经过那地,动物园里有个猴园,里面有很多猴子,它们被很高的钢筋网与外界隔离开来的。就在我们兴致勃勃地逗着猴子时, 一只猴子(或许是长臂猿)突然从拦网里伸出长长的手臂,一把扯过我手里的地形图,一溜烟就上了树梢,冲着我呲牙。 出发前带队老师曾郑重地给我们交代过,人在图在,人不在了图还要在 。那一下可把我吓得不轻,加之同学的起哄,我真差点没哭出来。 我至今都还记得 那时的场景大概是这样的:猴子在树上淡定地看着我们,我在树下急 得挠头转圈,旁边还有一群起哄的同学,我相信那时很难说清楚谁是猴,谁是人。 还好,在动物园管理人员的努力下,用几个香蕉才把 猴子爪里的地形 图给换了回来,我也因此而逃过了一次批评 。 离天越近,时间就过得越快,在我还没过足日落美景之瘾时, 夜幕就已降临。此时的天空没有了五彩斑斓,似乎一下 变得很安静, 一弧半圆的新月挂在窗外,淡淡的月光抚着冬夜, 如我在贡嘎山下看到的月色一般,清澈得看不到一点杂质。透过窗户往下看, 此时的人世间早已万家灯火,五彩斑斓,灯光在空气中折射出一个暖色的光罩,把所有的建筑和人都紧紧拥在怀里, 在夜里显得格外耀眼,这就是我们进化了数万年才换来的文明。 昨夜的风吹走了这个城市的雾霾,北方的天突然就晴空万里,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惊喜。就如我们曾以为的那样,客观世界一直主宰着我们的取向,殊不知到了今天,我们突然发现,科学竟然证明了主观意识的存在。这是 一个 多么天大的惊喜啊!据说量子纠缠的发现还不在于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价值,而是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主观意识存在的合理性。科学的发展曾经让我们的客观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科学的发展又将会让我们的主观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真是很难说清楚,谁是合理的,或许笛卡尔早就回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没人Care而已。 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折腾,但毕竟我们人类一直都在进步,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必须坚信。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3279 次阅读|2 个评论
日落辰山
热度 3 huailu49 2016-5-15 13:56
个人分类: 城市园林|246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彩色的日落
热度 7 mdzhao 2015-9-26 15:1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 维《 使至塞上 》上两句非常有名的诗句,这次的西北之行,我一直很期待能看到大漠落日的景色,可惜在鸣沙山没看到日落,幸运的是在张掖的丹霞山看到了日落,那天天特别好。为了等这个日落,我坐在山脚的路边整整有2个小时,因为山上实在人太多了,不允许你占着那个位置等日落,而西部的太阳落下的时间很晚,晚上8点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呢。这大概是第一次那么安静花那么多时间在那等日落,虽然丹霞山的日落并不是我想的那种大漠日落,与我们看到的山上的日落差不多,而且因为没在最高点上看,视线的开阔上还是受了点影响,但丹霞山那些彩色的山却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而我坐在那里,就看着那些山随着太阳一点点往下落,被落日的光照得斑斓绚丽,而且不断变换着色彩,直到成为黑色的剪影,这个过程相当享受。 日落的照片因为基本是在同一个位置,所以显得略为有点单调,但却是从太阳还在高高的天上到躲到山后连续记录的,只可惜最后太阳落山的照片我们因为要去赶最后出景区的交通车而没有拍。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388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松花江日落
热度 10 lixuekuan 2015-8-17 10:50
前面在《 城市印象 》已经发了几张手机拍的松花江日落,这次发卡片机拍的松花江照片。 感觉还是卡片机的效果好。 照片按倒序的方式发表。 1 2 3 4 5 6 7 8 9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428 次阅读|26 个评论
飞机上看日落
热度 9 lixuekuan 2015-8-12 10:50
吉林与长春公用一个龙嘉机场,有动车相连非常方便。以前去吉林市总让厂家接送,很麻烦,现在动车半小时就可以按点达到龙嘉机场。 一次去吉林在飞机上看到了美丽的日落,尽管不能直接拍太阳,可以拍拍日落时地面的景色。 这些景色应该是在长春附近。 照片按倒序发,因为后面的景色更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所有照片都是小卡片机所为。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01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城市印象
热度 9 lixuekuan 2015-7-31 09:55
对一个城市的印象也许是第一眼就决定了的。 吉林市有山有平原有丰富水源在中国城市里很少有那么好的地方。 据说这里是满族人的发源地,松花江在城市里画出一个完整的大S,S的上下半圆里分别有一座山,吉林人经常自豪地说,吉林市坐落在一个八卦图里。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去吉林,经常住吉林石化的雾凇宾馆。 在雾凇宾馆住可以每天看松花江日落(当然,阴天不行),步行几步就可以登神圣的龙潭山。 为什么说神圣哪?因为这里有 高句丽 时期的古城龙潭山城, 还有 清 乾隆 帝北巡至此,封的“神树”。 对吉林市印象很好,不仅仅是那里的山美水美,还有那里的合作伙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以上照片都是手机拍摄。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005 次阅读|24 个评论
松花江日落
热度 19 lixuekuan 2015-2-1 11:09
松花江在吉林市画了个完美的大S,吉林市人自豪地说:我们吉林市坐落在一个八卦图上,不缺水、不缺山,人杰地灵! 这次去吉林可惜没有看到雾凇,有点遗憾。 连续两天欣赏到美丽的日落,也算有点补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所有片子都是卡片机和手机拍摄。 很早以前去吉林市,使用卡片机拍过一次雾凇,想看请直接点击: 雾凇奇观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296 次阅读|38 个评论
日升日落是一个反自然的说法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4-11-5 04:22
日升日落是一个反自然的说法 蒋继平 2014 年 11 月 4 日 我经常在吃过晚饭天黑以后在小区内的街道上散步。 我也经常利用这样的机会观察天象。 当然, 我注意到天上所有的星星都像一双双的眼睛在看着我。 我这样说读者们是不会相信的。 因而, 我也不多说这方面的事。 不过, 我经常注意到, 在太阳已经“下山” 很久了。 但是, 高悬在头顶的月亮却是上半部分非常明亮,反射着太阳的光辉。 我一开始注意到这个现象, 非常难以理解。 我的头脑中不断地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太阳已经在西边的地平线“落”下去了, 而天空中的月亮仍然是上半部分发着亮光, 证明太阳在这个时候仍然比月亮高悬在空中。 这似乎很矛盾。 经过一番严密的思考, 我觉得我的这种感觉是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来在于两个方面: 1 。 文化的影响, 2 。 认知的局限性。 首先来说文化的影响。 我从小就会唱“东方红, 太阳升,。。。”, 还有“日落西山鸿雁飞。。。”, 以及“太阳上山又下山”。 除了这些流行歌曲外, 中华文化中关于日升日落的说法很多。 即使到了美国, 西方文化中也充满了“ Sunrise” 和 ”Sunset” 这样的说法。 这种文化说辞给我的感觉是: 太阳在运动, 太阳有升有降。 再来说自然现象和人的认知的局限性。 我们在早晨看到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来, 在晚上从西方的地平线上“落下”去。 这是自然现象, 是我们的视觉看到的。 因而, 我们的感觉是: 太阳在“升降”。 事实呢? 自从哥白尼和伽里略发现太阳中心说以来, 经过科学的反复验证, 我们所处的地球是围着太阳运转的, 而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运转。这是真正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而不是我们感觉上的“自然规律”。 那么, 我们文化中的日升日落就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是一个反自然的说法。这种说法给人一个非常错误的概念, 就是太阳在动, 太阳在围着地球运动。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觉呢? 我个人的认知是: 这是因为人类总是从自己的立场来看问题, 把自己当成中心。 还有, 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处于这个封闭系统内, 对于高速运转的本身是感觉不到自身的运动的。 事实上, 太阳相对于地球是不运转的, 地球相对于太阳是高速运动和转动的。 所以,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地在转, 山在转, 我们人也跟着在转。当我们转到早晨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到高悬在东方的太阳, 当我们转到晚上的时候, 地平线挡住了我们看到太阳的视线。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太阳仍然在那个位置, 而是我们自己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 我不知道读者们看到我的这篇文有什么感想。 要是您不理解我的说法, 请您在晚上仰望星空, 看看月亮的相位, 也许您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4119 次阅读|4 个评论
洛杉矶圣莫妮卡海滨观日落
热度 1 guanky 2014-10-9 10:29
这几天到洛杉矶办了一些私事,昨天(当地时间10月7日)傍晚得闲去了著名景点圣莫妮卡海滨。由于太平洋位于西侧,那里自然是观看日落的理想之地。果然,天气不错,基本晴天,而且在太阳落海的方向稍有些浮云作为点缀,增加了一些色彩与情趣。拍了几张供大家欣赏。
3598 次阅读|3 个评论
横贯澳洲——珀斯日落(perth)
热度 1 liuhuiyingcn 2014-5-10 20:19
本次澳洲之旅,本来想从悉尼看日出开始,到珀斯看日落结束。但是在悉尼的时候,由于三个小时的时差,每天起床都很挣扎。这样一个人就很难行动了。忽悠师弟,师弟,刚刚二十岁,还没有懂得欣赏日出日落的年纪。转过身忽悠我们老师,琢磨着老板要是想去,师弟也不好说不去吧。结果老师说,我都看过很多次日出日落了。表示没兴趣。anyway,悉尼的日出,我看过不止一次,也只能如此安慰一下自己了。 从 alice springs 到珀斯,时差一个半小时。珀斯和新加坡、北京采用相同的时间。 到达珀斯的时候是中午。这个机场很小,飞机没有停在闸口,停在停机坪上。从台阶上走下来,觉得有国家元首出访下飞机的赶脚,有一种要挥手致意的冲动。 然后坐公共汽车去市区。 很饿。找到一家店,看见收银台上面写着“cash only”,看了一眼菜单,很庆幸自己手里的澳元还够吃饭。然后很激动的点了餐。点完就意识到,澳元已经不够坐公共汽车了。 下午,先去西澳博物馆。此次旅行的一个特点,就是走到哪里都去博物馆。漏掉的是悉尼的博物馆和 alice spring 的博物馆。西澳的博物馆,实在是太无聊了! 出来后决定出发去看日落。然后,手里的澳元不够坐公共汽车了,如果找地方换钱,万一找不到,可能就不能去海边了。犹豫了几分钟之后决定走路10公里去海边! 于是我就走路10公里去海边,然后又走路10公里回来。 从海边走路10公里回市区。走到腿很痛!脚也磨出一个泡。 第二天,下午的飞机,上午闲逛。 圣诞节,走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都会说“happy christmas”!圣诞节,商店都不开门。看着漂亮的裙子不能进去买,唉!只能在街上走走拍拍了。 这一家四口的袋鼠雕塑很有爱。 下午飞机。5个小时,回到新加坡。在飞机上很幸运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了闪电!壮观!没有照片。
个人分类: 游记|64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托林夕阳 2012-07-10 07:35
taodeng 2014-2-25 10:54
西藏 札达 托林 象泉河畔的砾石阶地上,殿宇林立、佛塔高耸的托林寺已历经沧桑一千年,阿底峡进藏就住锡在这里讲经著述。它是古格王国在阿里地区建立的第一座佛寺,凝结了印度、尼泊尔和拉达克工匠的心血,其名称的含义是期望飞翔空中永不坠落。落日映照下,转经的人群吟唱出古老的梵音,那些粗糙古朴却又风格鲜明的建筑闪耀着璀璨的艺术光辉。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落抚仙湖 2008-03-22 16:12
taodeng 2014-2-6 20:48
云南 澄江 万海 抚仙湖是我国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水湖泊,最深处达155米,所以湖水也被凝成厚重的蓝绿色。湖名的由来,附会是两个仙人流连这里的美景,抚肩而立,不忍离去,最后化为山石。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抚仙湖确实像一颗高原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水气澹澹,波光粼粼,恰是一幅色彩怡人的山水画卷。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千字:玄武湖日落
热度 4 zuojun 2013-10-13 21:55
个人分类: iPhoto|3251 次阅读|6 个评论
《风入松.山前翠落入清江》
热度 4 lixia1962 2013-10-7 08:17
国庆节回到了老家几天,在桂江游了几次泳。现在已经是水温较凉的时候,很少在这个时间游泳的。 在这个时节,由于上游没有下雨,桂江水位比较低,但十分清静,江中基本没有人游泳了。 在水中有一种难言的体会。冷是从脚板慢慢入骨的,仿佛两岸青山也会倒吸一股凉气。 前一阵科学网几个诗人写了《风入松》,现在也借机写一首: 《风入松.山前翠落入清江》 山前翠落入清江,细语话秋凉。 随波寻影轻烟里,无声处、浪隐帆扬。 日落还差三尺,孤芳远在一方。 春花总要比春长,何处是幽香。 潮来潮去平常事,多情在、梦里潇湘。 但问青山无语,谁知路向何乡。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黎夏2013年10月6日于梧州 科学网诗人有关《风入松》作品: 1、《风入松》 陈湘明 兰舟一叶远清江,千里沐新凉。 沧流邈处青霞里,笛声起,思入悠扬。 借问云中飞韵,随风飘去何方? 长空不见彩虹长,桂雨著醇香。 春秋总载匆匆去,中秋梦,犹系潇湘。 但共清风明月,他乡亦是吾乡。 2、《风入松》 卫军英 (次韵湘君中秋词) 玉壶冰魄冷秋江,向晚浴清凉。 山形依旧湖边路,柳丝细、拂水轻扬。 幸有平生留恋,西溪外两三方。 荷花归去梦魂长,又是桂花香。 愿纫蕙芷长为佩,菊含露、沅水潇湘。 竹径疏林行遍,性情处处随乡。 3、《风入松》 钟炳 中秋寄旅兼和湘明兄 秋霜秋露冷秋江,秋雨透新凉. 梧桐院落黄昏月,怎禁得、思绪飞扬! 望断云罗天远,渐行渐向何方? 云萍湖海客愁长,归思绮罗香。 黄花肯共关山醉,问乡梦、几度潇湘! 此地苍茫何处,为谁更向他乡?
6285 次阅读|7 个评论
巴厘复活之旅——海神庙日落
liuhuiyingcn 2013-9-26 23:08
玩过漂流之后去海神庙看日落。 海神庙日落据说是世上最美的日落之一。而日出、日落都是我所爱。等着看日出时,是盼望,是等待,是一种有如重生般的激动!而看日落时,更多的,是一种宁静,一种祥和。 玩儿漂流耽搁了一些时间,于是去看日落的路上有点儿赶。车子奔驰在原野上,看着太阳慢慢的落下去,我就知道在日落前赶不到海边了。到达海边,太阳果然已经落下去了,只剩下万丈霞光。不过用导游的话说“还来得及”。导游带着我,拍了几张照片。或许在他看来,如果赶不到海边,就是他的事故,我就可以投诉他了。赶到了,就属于尽到责任了。 不过,他不知道,我的目的不在于拍几张照片,或许,他不能体会日落时那种岁月静好的心情。Anyway,出来玩,开心最重要,我也不想抱怨什么,也不想批评指责导游和司机。太苛刻了,结果其实是让自己不开心的。 贴几张图,虽然错过了日落,霞光还是很美的。 最高开始日落,是源于《小王子》,忧郁的小王子,酷爱日落的小王子。小王子一个人住在一颗小小的星球上,他的小星球,小到他挪一挪椅子,就可以再看见一次日落。于是,小王子曾经在一天内看了几十次日落。 小王子说: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会格外喜欢看日落…… 狐狸对小王子说:驯服,也就是建立关系。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的生活很单调。我捕捉鸡,而人又捕捉我。所有的鸡全都一样,所有的人也全都一样。因此,我感到有些厌烦了。但是,如果你要是驯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一定会是欢快的。我会辨认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其他的脚步声会使我躲到地下去,而你的脚步声就会象音乐一样让我从洞里走出来。再说,你看!你看到那边的麦田没有?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我对麦田无动于衷。而这,真使人扫兴。但是,你有着金黄色的头发。那么,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 小王子对玫瑰花说:你们一点也不象我的那朵玫瑰,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小王子对她们说。“没有人驯服过你们,你们也没有驯服过任何人。你们就象我的狐狸过去那样,它那时只是和千万只别的狐狸一样的一只狐狸。但是,我现在已经把它当成了我的朋友,于是它现在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罗,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除了留下两三只为了变蝴蝶而外)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个人分类: 游记|3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风起 日落 人走
coke 2013-9-4 19:57
与你 不是擦肩而过 弯弯的风 刻意停留 似是遇见故友 落日顶不住哭泣的泪水 离我远去 相聚 定是前世的约定 终归要别走 岂能永远拥有 只盼他日再见 叙叙淡淡的的忧愁
2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雷峰塔上观日落
热度 2 soar1120 2013-7-11 19:51
290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围山下观日落
热度 1 nipy 2013-5-26 11:28
大围山下观日落 — 大围山采风之四 从大围山峡谷瀑布下山,已近下午六点,正好太阳落山,虽然没有带三角架和长焦镜头,也还即兴抓拍了几张大围山下日落夕阳红的照片与大家共享。 1. 聚焦前景树丛,隐蔽太阳光芒,呈血红色背景 2. 聚焦太阳,前景模糊衬日落,靠近太阳边外采光,呈夕阳红 3. 类似图1的另一大树前景 日落西山夕阳红,可惜没有一丝云彩 没有长焦镜头,如何拍出大太阳? (最大图像精度,大光圈、高速快门、裁剪放大) 落下一半啦,假长焦的背景还是有些噪点 明晨再见
个人分类: 摄影爱好|3208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出日落
热度 19 dmi2007 2013-4-20 04:07
强迫自己闭关一周,但并没有停止关心世界。 过去的一周出了许多事。在这个多风多雨的春天里,仇之种在萌芽,恶之花在开放,悲剧频频发生。 其实,这正是这个无常世界的宿命。我已经没有太多的话想对这个糟糕的人间说。 惯看秋月春风,唯一不变的是,太阳每天仍在升起和落下。我希望它能驻扎在大多数人的心中! (1) (2) (3) (4) (5) (6) (7)
个人分类: 摄影|4430 次阅读|44 个评论
青岛海滨日落
热度 2 rczeng 2012-10-12 21:38
青岛海滨日落
国庆期间,来八大关游玩。下午5点刚过,天色渐暗,恰在花石楼时,太阳开始下山了,红彤彤的太阳如挂在天边的灯笼。前方伸入海中的堤坝上游人渐渐离去,海风从海上徐徐吹来,撩拨着女士飘逸的长发,岸边树影婆娑摇曳。 1 2
404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万米高空看日落和日出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2-7-8 03:00
万米高空看日落和日出
万米高空看日落和日出 俺在 4 个小时内,观察了日落和日出。 (照片上的时间对应以上的北京时间坐标)
个人分类: 闲情和逸致|3581 次阅读|3 个评论
走过看过之彩虹那边
热度 6 zhangt10 2012-5-27 08:07
走过看过之彩虹那边
美国国殇节的长周末,公路上好些小卡车拖着一个Camper,公园里的营地也满登登的,篝火,炊烟,原本平静的度假区一下热闹起来。这一阵房市略有起色,过来和代理谈下计划,开回城里的路上得到一道美丽的彩虹伴随。最美的是在开过Hood Canal Bridge的时候,彩虹的一头落在海里,一头升入云间。可惜雨点太大没法停车,只有在彩虹的另一边停车拍拍夕阳和雨云了。 唔,这个咖啡+ Wifi的地方选得不错吧。。Pleasant Harbor Marina, WA 一路彩虹伴我归~ 正开着时速60Mile就只能拍这样了 彩虹的另一边。桥上那正是瓢泼大雨呢。。。Hood Canal Bridge, WA Puget Sound上的回程轮渡。 夏时制9点半了天还没黑哦。手机拍的,将就看看。。。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459 次阅读|6 个评论
海边日落印象
热度 11 xinyumri 2012-1-29 10:03
海边日落印象
第一次见到大海,是小学四年级的暑假。那一年父母随单位去参加上海石化总厂的建设,当时的金山卫还是一片荒滩,他们属于第一批开拓者,不能带家属,于是外婆带着我和弟弟住进了上海奶奶家。到了暑假,第一批宿舍楼盖起来了,父母接我过去小住。 从上海狭小的弄堂乍一来到大海边,让我感觉说不出的开阔。宿舍的阳台正对着大海,白天父母上班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在宿舍里读浩然的“西沙儿女”,读累了就放下书望着大海出一会儿神。东海岸看不到日落,要想看日出就得起早。我跟父亲提过几次要看日出,但每次父亲都说我睡得太死,叫不醒。所以一个暑假下来,我到底也没能看到日出。 这辈子我只等过一次日出,是大二爬黄山的时候。天不亮起床,租了军大衣,一行人摸着黑来到光明顶上,哆哆嗦嗦等上一两小时,但因为云层太厚,什么也没看到。据说有人在黄山等了一个月也没能看到日出,所以我们这一日之劳也不算太扫兴。 看日出的确是件不易的事,要起早不说,往往还没有结果。所以能看到日出的,都是勤勉能吃苦、又有 等待的耐心和毅力的人。 看日落则容易多了,择一个晴天往海边奔就是了。但是也有一个边界条件,就是要在西海岸。所以我虽然在东海岸住了很多年,看日落却是不能。夏威夷的日落我到是见到过,两次开会都在 Waikiki 的会议中心,从王子宾馆的窗外望出去就是大海,但 Waikiki 的海滩人气太旺,高楼林立,岸边泊满了船,少了份野趣。( 夏威夷的落日 ) 加州是个看日落的好地方,绵长的海岸线上,散布着人迹相对稀少的海滨小城,许多沙滩都是看日落的好去处。于是去年春假去南加州度假的时候,特意提前了一个小时,跑到离旅馆不远处的沙滩去看日落。( 加州的落日 ) 但据说 Key West 的落日才是最著名的。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说法:没有看过 Key West 的落日,就不能算是去过 Key West 。我们自然也不能免俗,在那里的两个晚上,虽然天气并不理想,但全用来看日落了。尤其是第二天,因为答应了小朋友们要带他们骑车,结果紧赶慢赶地到了观日落的景点,只剩下半拉太阳了。 因为著名,日落时分的海边挤满了人,更像是在过节。帆船的生意也很发达,可以在日落前带你在近海一带游弋,日落后方归。而对于在岸上的人来说,这样的景致便多了一份“ 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归 ”的诗意,这大概就是天涯海角的观日落文化罢? 1. 2. 3. 4. 5. 6. 7.
个人分类: 走马观花|5701 次阅读|27 个评论
美丽而奇特的梦娜湖
热度 29 xiaoxiongshen 2011-12-30 14:20
美丽而奇特的梦娜湖
梦娜湖( Mono Lake ) 有 超过百万年的历史,是北美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它的 奇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地理环境很奇特 这座湖本身所处的地理是火山口洼地,旁边围绕的是沙漠火山地形,是 几百万年前火山形成的内陆湖 ,湖的面积 相当大,有 65 平方英哩。 2 . 含盐的浓度是海洋的两倍半 湖水来自周围高山春季融雪形成的暂时性小溪流,水流进了湖内,一路上带来了少量的盐和其他矿物质,这些也都进了湖里。不过这湖没有其他河流出口,所以湖水基本上是只进不出,蒸发是唯一的出路。水被蒸发掉,盐和矿物质却不断累积,百万年来浓度愈来愈高。含盐的浓度是海洋的两倍半,而碱性物质含量更是海洋的八十倍。 所以人要是不小心掉进水里,应该可以轻易的浮在水面上。 3. 独特的湖内生态系 梦娜湖是个鱼生存不了的地方,湖 里有一种独特的生物小虾( Brine Shrimp ),另外加上湖面上另一种独特生物蝇虫( Alkali Fly) , 虾和苍蝇吃这儿的海藻,海藻又吃被分解的 水鸟 尸体, 湖周围有许多季节迁移性水鸟,都是靠这两种生物过活 ,于是乎形成单一又脆弱的食物炼, 支撑了整个生态系。 4 .美丽的湖中岩石 最具特色的則是矗立在湖中的各種 岩石柱, 也形成了特异的地质景观。数千年来 含钙丰富的淡水涌出,遇到含碳酸盐的湖水,便形成一座座凝灰岩 石柱。 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到 1982 年时 梦娜湖 已经比 1941 年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原本沉在水面下的 岩 石柱 就冒出水面,有些甚至变成在陆地上。水位下降造成地形和生态系的改变,经由许多团体的努力,从 1994 年以后湖面高度终于开始缓慢但稳定的上升。 1. 先看一下 梦娜湖的卫星地貌图 2. 湖面如镜。 3.各種岩石柱美不胜收. 5. 这里的日出和日落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6. 7. 8.水位下降造成地形和生态系的改变,岩石柱甚至变成在陆地上。 9. 盐水湖在寒冷的冬天也不结冰,可是附近的淡水湖早已冰冻三尺。 10. 在湖的不远处,有著名的滑雪场。 11. 山中空气清新,夜间星光灿烂。这是我深夜拍摄的星光轨迹。各种星体似乎都在围绕北极星旋转,形成一圏一圈的同心圆轨迹。如果用超广角镜拍会更好。 祝各位新年快乐! 点击下面的地址欣赏 苏德辰 老师的博文: 梦中的仙境——梦娜湖(Mono Lake)
4511 次阅读|76 个评论
(二)夏威夷的夕阳
热度 12 xiaoxiongshen 2011-8-1 14:42
(二)夏威夷的夕阳
夏威夷夕阳下的海滩和山岚 1 2 3 4 5 6 7 8
2151 次阅读|41 个评论
东游西逛之大岛日落
热度 3 zhangt10 2011-7-29 20:41
东游西逛之大岛日落
都是去夏威夷大岛看火山,那里的日落也不错哦。 深刻的教训是,走火山岩一定要穿正确的鞋子。我的一双走过天涯的坡跟凉鞋被烤得断成两截。走回车子的路那个痛苦啊!! 日落时的神庙 日落 岩浆流的硫磺雾 新土地新生命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493 次阅读|5 个评论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有图有真相,附赠物理分析!)
热度 25 boxcar 2011-7-28 19:37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有图有真相,附赠物理分析!)
本周的前三天,远赴广东出差。此行不但顺利完成出差的工作任务,还有幸顺路走马观花地游览了肇庆的七星岩风景区和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在广州见到了久仰的曹广福老师,领略了曹大侠的豪爽酒量和优美歌声。因为这几天一直出门在外,所以没怎么写博文,也没能积极参与科学网组织的“解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在线访谈,只在从肇庆回广州的大巴上通过无线上网给接地专家小 ^_^ 提了个小小的问题。 昨天傍晚,我按照预定计划乘地铁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准备搭乘当晚 18:30 分起飞的航班返回哈尔滨。我早早地办理完登机手续通过安检通道后,来到 A132 号登机口附近候机。先是坐在朝向跑道一端的落地窗前看飞机的排队起降,然后靠在背包上小憩。手表指示的时间已经快到 17 : 30 的时候,有一架飞机滑行到了 A132 号登机口,一看飞机的垂尾,让我大失所望——这是一架海南航空公司的飞机,按照该登机口的屏幕显示,这架飞机已经误点了。按照以往历次乘机的经验,一架飞机停到登机口到重新起飞,起码需要 40 分钟的时间,所以我知道这次我乘坐的飞机肯定要误点了。 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接近我乘坐的航班起飞时间,我看到的还是“该来的没来,该走的没走”,我只好靠在座椅上继续小憩。海航的飞机的乘客已经在登机的时候,我恍惚听到广播声音,赶紧睁开眼睛,看到原来旁边座椅上的乘客们正离开座椅向远处走着,这时听清楚,我们的航班的乘客被“抱歉地通知”,登机口变更为 A15 。因此我们这 100 多人需要下到一楼,去 A15 登机等候摆渡车。时间已经到了预计起飞时间 18:30 ,摆渡车还是没有来,这时,远远地看到一个形象上和嗓音上都很东北的老爷们儿开始向着柜台里面的一个戴着眼镜、形象上文质彬彬的胖小伙发飙,小伙子打了两个电话后,终于开始检票,待我们又在柜台和玻璃安全门之间等候了几分钟后,一辆空着的摆渡车终于来了,把我们拉到了停机坪上,经过一个挺古老的露天的扶梯车走上了让我们等候已久的飞机。 此时的时间早已经过了预计的起飞时间,当所有乘客完成登机,乘务员帅哥和美女拿着计数器来回反复清点了几遍乘客人数后。客舱门终于关闭,广播里传出“滑梯预位,交叉检查”指令,头顶的小电视放下,开始播放安全须知,然后飞机被推出停机坪,滑行到跑道一端去排队等候起飞,此时,时间已过了 19:10 ,飞机晚点约 40 分钟。坐在 C 座位上的我从小小的舷窗向外望去,一大片暗灰色的浓云下面,夜幕即将降临,在听到发动机的一阵轰鸣之后,飞机终于离开了地面,经过上升转弯,调整到朝向正北的航向后,穿越云层飞向万米高空。 此时,我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今天是不是又有机会在飞机上看到并拍摄到日落或者“日出”?我敢说,想在傍晚时分看日落的想法,很多博友和网友都会有,因为这确实是个看日落的好时候(恰好是日落时分)和好地方(碧空云海)。但是,要在日落时分却想看“日出”,却绝对是很匪夷所思的一个古怪想法。这次很幸运,因为一次意外的晚点起飞(或许是因为头天曾经在曹大侠的安排下和迟菲通了次电话,结果返程的航班果然迟飞了),还真的让我利用飞机这个平台,又一次观看到了空中日出的美景。上一次空中看日出,还是在从伦敦到北京的国际航班上,地点在贝加尔湖上空,太阳是按照我们所熟悉的方式,从东方冉冉升起的。而这一次,太阳却是从西边出来的,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看到了,也拍到了。有图有真相! “太阳从西边出来”这样的“怪事”,能否有个科学的解释?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地球是以 0.0000727 弧度 / 秒的速度自西向东匀速自转的(其实还有个更低的公转速度)。因为这种转动,我们看到了每天的日出和日落。粗略地理解,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光线与我们所处的地表相切,如果我们所处的观察点离开地面,再高一些,日出会变得更早,日落就会变得更晚,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地面看到日落后却看到高楼顶端还有阳光照射,空中的云朵也还可以显得很亮。当我们乘坐在万米高处的飞机上巡航的时候,日出时间会提前,日落的时间也会推迟,这些不奇怪。然而如果我们乘坐的飞机正处在快速上升阶段,此前起飞机场所处的地方刚刚日落,而最终达到的巡航高度(约一万米!)处还没有日落,就会看到西方日出的反常现象! 显然,看到这种“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怪现象,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地面日已落和空中日未落这个基本前提(在纯粹的白天或者黑夜是绝对不可能看到日出的)。这就要求飞机是在刚刚日落时分起飞,早了晚了都不行! 第二个,还要求飞机上升速度与其到日光与地球表面切点(也是不断变化的)的比值(暂且称之为“上升角速度”)要远大于太阳相对地心转动(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72.7 微弧度每秒)。这个条件其实不难满足,飞机爬升阶段的上升速度可以很容易达到数十米 / 秒(例如 30 米 / 秒),按其道切点的距离为 30 千米 (日落后约 1 分钟)计算,飞机“上升角速度”约为 1 毫弧度 / 秒,即可满足看到日出的条件。但是,如果日落 15 分钟以上,此时“上升角速度”已经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了,就完全无法看到“西方日出”了。我拍照片的时候是 19 : 21~19:24 之间,昨天广州的日落时间是 19 : 12 ,恰好满足了所有的条件,所以让我很幸运地看到了“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奇景。 以上,就是我对我的“太阳从西边出来”奇遇所作出的物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作的计算只是比较概略的估算。鄙人照相技术不好,相机也很差,舷窗又太小,摄影大家们拍砖时请轻一点儿,别砸坏了俺的相机镜头。
个人分类: 科普|10203 次阅读|76 个评论
飞丹佛
热度 1 xuyingxiao 2011-7-27 12:52
从哥伦布市区边上飞过 穿越云朵。 一个湖,远方的云朵像雪山。 云的影子印在平原上,像一个个池塘。 一边晴天,一边乌云密布。 丹佛国际机场。迷你悉尼歌剧院? 出租车上看丹佛市区。 第二天,景观房中看日落。云彩的层次非常丰富。可惜拍不出这种层次。
个人分类: 旅游|3582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岛日落
热度 1 rczeng 2011-7-12 21:55
海岛日落
续上篇,傍晚时分,同事们在在烧烤,我则拿起照相机,站在公路边,对准即将落下的太阳,足足拍了半个小时。落日在天空描绘了华美而绚丽的色彩、成群结队的海鸟吹着哨声,留下一串串音符。
3593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上日落——霞光四溅
热度 2 neilchau 2011-5-3 08:17
海上日落——霞光四溅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叫《海上日出》,“海上日出”我是没看过,“海上日落”倒是亲眼目睹过。一个词形容“ Amazing ”, 有下面的照片为证: 我们常说,蓝天碧海.天是蓝色?海是碧色?不!这里天是金色,海是蓝上镀金. 背对金海,春暖花会开吗? 长天共秋水一色?不!陆海天金一色. 谁家的小女孩?在寻找神马? 脚踏金海 笑得那么灿烂,脸上贴金了? 落日入海(1)-霞光满天 落日入海(2)-霞光满天 落日入海(3)-霞光满天 落日半入海 落日全入海? 捕捉到了神马?
个人分类: 分享生活|12183 次阅读|5 个评论
卫星图像:国际空间站上一天,从日出到日落
pony1984621 2010-6-28 23:21
资料来源:美国航天局 编译:马志飞 位于地球上空 354公里高空的国际空间站以27700公里的时速、每92分钟完成环绕地球一圈的航程,宇航员在一天里会经历15或16次日出和日落。 自 1998年11月20日曙光号控制模块发射升空之后,现已环绕地球运行了66500圈(截至2010年6月27日),曙光号控制模的轨道倾角为51.65 ,这就意味着,它最北能到达英格兰伦敦所在的纬度,最南能到到福克兰群岛所在的纬度。 这几张以时间为序列的照片显示的是该空间站沿轨道运行半圈的情形:从 2010 年4月28日的北欧日出到当日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日落。照片左上角是在STS -131任务中负责与空间站对接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尾翼。国际空间站一直越过 冰雪覆盖的挪威(图1顶部)、日德兰半岛(图1中心)、云层覆盖的中欧(图1底部)、乌克兰、 俄罗斯东部、伏尔加河,经过俄罗斯 草原,然后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众多 湖泊点缀其间的青藏高原和喜玛拉雅山(图 2),再经过蓝宝石一般美丽的南中国海,而后到达广袤的印度洋,最后到达红色的澳大利亚,此时日落临近, 云影渐长,夜幕开始慢慢降临。 图 1:拍摄于2010年4月28日的北欧 图 2:拍摄于2010年4月28日的青藏高原 图 3:拍摄于2010年4月28日的澳大利亚 高清图像 拍摄于2010年4月28日的北欧 拍摄于2010年4月28日的青藏高原 拍摄于2010年4月28日的澳大利亚
个人分类: 卫星图像|5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落之美,无以言表
chrujun 2010-4-2 22:12
美是说不出的感受。 幸好可以摄影,将美丽的瞬间留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13 次阅读|4 个评论
日出和日落
Polebear 2009-10-19 09:19
两张日出和日落照片,不太好分辨那张是日出或日落 云南宾川鸡足山日出 弥勒县人工湖日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挑战创新思维极限:日出与日落有区别吗?
famingkuang 2009-10-3 06:46
red sea sunup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111/261656475_f4a2f6b3a6.jpg?v=0 Sundown on the Carribean Sea http://icons-pe.wunderground.com/data/wximagenew/m/MrSafetyToo/1.jpg 日出与日在中午时,由于光线斜射与直射的原因,使我们看上去觉得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而我们所见到的光线也是有所不同的,早晨的偏红,中午则是白色。 日出与日落是我们每天之所见也,那么,您有没有想过它们会有所不同否? 科学需要创新,科学需要与众不同的视角才能发现它的真面目。什么是真正的科普?科普不只是有限知识的堆砌,是开启大众的智慧之门的钥匙。 来吧, 挑战您的创新思维极限 请您判断与回答: 日出与日落是否有区别(以我们的感观为准)?为什么(说出科学依据)?
个人分类: 挑战智力极限|11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秋分的落日
sheep021 2009-9-27 12:11
影像提供及 版权 : Tamas Ladanyi (TWAN) 秋分的日落 说明: 日落时分经常能给人以震撼,或者让人陷入片刻沉思,这或许是能拍射到最普通的天文事件。但是这一不寻常的美丽落日影像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拍摄的,这一天是 9 月 22 日 秋分。当天是天文学上季节变换的日子,地球上的居民在这一天能感受到 12 个小时的白昼与黑夜。太阳光经平静的湖面反射,影像轮廓中出现的是巴拉顿湖上静止不动的帆船,太阳正在西下,并且她已经跨过了赤道正朝南运行。背景是匈牙利蒂哈尼的本笃会修道院。 翻译: 北京天文馆 (郭霞);编审 (陈冬妮)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院的天空(第二季)
邵宇飞 2009-6-5 16:55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秦皇岛海边看日落(2009年4月21日)
黄安年 2009-4-23 21:25
在秦皇岛海边看日落 (2009 年 4 月 21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23 日发布 2009 年 4 月 20 日下午 1 点 ( 韩国时间 ) 是韩国行仁川港登船返回秦皇岛的时间 , 由于潮汐和风向变化 , 开船时间改为 18 时,预计抵达秦皇岛的时间是 21 日 19 时(北京时间),这样就有机会在秦皇岛港湾附近看到日落 ,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 下面是即时拍摄的 15 幅照片。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6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黄海看日落(2009年4月15日)
黄安年 2009-4-23 20:41
在黄海看日落 (2009 年 4 月 15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23 日发布 2008 年 3 月 , 我在加勒比海世纪游轮上多次看到日出日落。这次乘坐新郁金香游轮自秦皇岛驶向仁川港 , 在由渤海驶向黄海之际时钟已经指向 19:30 分左右 ( 韩国时间 ), 我们正在饭厅晚餐看到日落在浩瀚大海边上很快地滑下地平线,于是急忙上甲板,拍难得的夕阳西下的场景。 下面是即时拍摄的 5 幅照片。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拍摄日出和日落
zilu85 2008-12-24 11:01
如何拍摄日出和日落 今天是圣诞节前最后一天上班,真的很累了,就找了一篇关于摄影的小短文翻译一下。就是玩玩吧。 原文出处为:http://blog.webshots.com/?p=811,原来页面上有很多图片,这里没有复制过来。 一年之内,拍摄日出和日落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乐事,所以啊,如果您新年打算让更多的阳光照进入你的影集,以下几个技巧让您轻松上路 . 行前须知 你可以全凭运气做事,不过,如果你想一鸣惊人的话,我建议你还是事先准备一下为好。从提前选定拍摄地点开始,并寻找能制造出一个有趣的前景景物。例如,棕榈树和游泳池的水可以增加拍摄的深度。下一步,要注意从您所在的位置看到的太阳升起的位置,听天气报告,晴空万里当然不错,但云彩、甚至污染(尘埃粒子)会产生一个更加壮观的颜色带。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和拍摄 ! ) 在拍摄的当天,至少在日出或日落之前 30 分钟到达地点,这样您可以从容架设相机并捕获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请记住,一般是太阳在地平线以下(日升前或日落后)能拍摄最丰富的色彩,所以不要收工太早或迟到! 换档加速 拍摄日出和日落照片的时候,您可能会采用长时间的曝光,所以要带上三脚架。拍摄的时候,架好三脚架,设置光圈优先模式( AV ),如果你没有 快门线 ,就用计时器设定几秒钟。如果您使用取景器,请注意直接对着太阳非常危险。 下一步,把光圈设置到理想的景深, 我建议使用 F/8 , f/11 , f/16 或 f/22 镜头,然后让相机为您设置曝光。随意使用曝光补偿按钮 (+/-) 增亮或变暗你的拍摄。对于类似这样需要准确曝光的拍摄,不要完全依赖于相机的 LCD ,最好使用 包围曝光 。此外,如果你想获得暖色调,一定要关闭自动白平衡。 创作杰作 构图的时候,牢记 三分构图法 。具体对于日落和日出照片而言,你可以采用剪影的方式,这是很流行的聚焦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给画面添加了环境和情感。使用轮廓边框可以增加构图的深度。其他建议还有:把地平线偏离中心可能产生更有趣的效果,但要提防地平线弯曲,务必使它们在画面上呈直线。 收尾 如果你拍照的人在日出或日落的前面,打开闪光灯,并和拍摄对象保持几英尺的距离,以使闪光接近来补偿背景光过强。 我也很喜欢 渐变中灰密度滤光镜 ,使得顶部变暗和底部变亮,并有不同的密度。这此类过滤器不添加颜色,而只是平衡的曝光,使前景的细节能够记录下来。
个人分类: 休闲|6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