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千佛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重阳节与千佛山
热度 13 fdc1947 2014-10-3 07:43
重阳节与千佛山 今年的国庆与重阳两个节连在一起了。重阳是传统节日,自有许多民间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登高。 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呢?梁代人吴均在《续齐谐》里面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汝南郡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着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让他赶紧回家,带着家人把茱萸放在绛紫色的小袋子里,系在胳膊上,登高处饮菊花酒。可消此祸。桓景照着费长房的办法,全家登山。到晚上回家一看,“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费长房告诉他,这些“鸡犬牛羊”替他们全家死了,他们家就从此安全。 这当然是古人的故事。我们想象,如果桓景到官府去报案,“警察叔叔” 首先怀疑的对象就是那个费长房,费长房当然有投毒的嫌疑 。不过,桓景并不去报案,他一心相信费长房。不管怎么样,后来大家都相信桓景的故事,到九月九日那天一齐去登山了。 重阳登山是一件很好的活动,到了重阳节前后,秋高气爽,在风和日丽之下,举家出行,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平日紧张的神经,实在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重阳登山当然主要是城里人的事情,还要当天去,当天回,因此,人们所登之山必定离城不远,也不必有多高。千百年来,离城不远的山大多会有些名胜古迹,名人的逸事传说,古刹道观如此等等。全国最有名的这种小山莫过于苏州的虎丘、杭州的灵隐。历史上的名人在那里留下了不知多少诗文。 从各方面的条件看,济南的千佛山(原称历山,到了隋代,山上刻了许多佛像,才改称千佛山)完全是第一流的登高好地方。 首先,它离城池很近,距离济南南门不过4里地光景。 天气晴朗无风的时候,就在大明湖北、有名的“四面荷花三面临”的小沧浪处,还能够看到它在大明湖中的倒影,这就有名的佛山倒影。多年以前的一个下午,本人就曾经见到过这一景色。这足见千佛山离城之近。当然,如今湖南边的济南城里高楼林立,倒影恐怕再也难以见到。 第二,它景色优美, 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描述说:“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的屏风。” 第三,它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说。这在全国的大城市里是最悠久的,绝对的No1。南方人举出数十百个文人才子,山东人用一个孔夫子把他们都压倒了,而这里的却是孔夫子的“偶像”——大舜。 史书上说:“ 舜耕历山, 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 ”对于历山在何处的争议,宋代曾巩曾经说,耕、渔、陶、作什器这些事情,都是大舜早期的活动,应该彼此相距不远, 雷泽、河滨、寿丘、负夏这些地方都在“鲁卫之地”,“耕历山在齐,皆东方之地”。 他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何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济南就称“历下”,西汉初年,就成了历城县,那时候还没有各地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争名人的事情。 所以,从文献上看,如果历史上真有大舜这个人,他耕于济南历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有舜耕历山这样有根有据的历史传说,有隋代石刻佛像那样真价实货的历史遗存,在加上有《老残游记》那样生动活泼的文学描述,千佛山确实是一个登临游览的好地方。 虽然我数十次去过千佛山,但是,在重阳节去千佛山却只有年轻时去过一次。原因是重阳节前后那里去的人实在太多了。 据说至少从元代开始,千佛山的重阳庙会就远近闻名了。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曲艺、杂耍都汇集于此,各地的土特产品、民间的各种手工业产品和工艺美术品琳琅满目。特别是山东各地的农副产品和风味小吃,吸引着看山会的青年男女和孩子,往往把山北一带绵延十数里路挤得水泄不通。有时候是真正的寸步难行。 当然,这样的重阳盛会之中,流氓小偷、不法之徒自然也少不了。在1979年拍成电影的吕剧《逼婚记》,说的就是明代国舅爷 洪彦龙 ,在重阳节千佛山庙会上,看中了济南才子兰中玉之妹。洪彦龙以赏菊吟诗为名,将兰中玉骗进府中锁在客厅,逼其代妹应亲。兰中玉逃出客厅,但被发现,洪府紧闭院门搜查,兰中玉无处躲藏,逃上了洪彦龙妹子的绣楼,受到青睐……。1979年的时候,全国一年也没有几部电影上映,所以每一部电影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我是一个图清净的人,对那些商品也不感兴趣,所以在重阳节就再也不去凑这样的热闹了。 几十年来,千佛山公园比原来扩大了许多倍,新建了许许多多游览区。 新建成的旅游景点虽然吸引了许多游人,往往粗俗而同质,但是,在千佛山下,有一处景点却完全与众不同,我很喜欢那里,那就是大舜石图园。 大舜石图园在上山主道的东面,在一片600平米大小的圆形石质地面上,矗立着九根巨大的方形石柱,每根约三层楼房那样高。石柱为四方形,黄冈石质,给人的印象是原始的未加琢磨的石头。中间三根排列呈品字形,三根石柱上方顶着一块长方形巨石,上刻篆书大字“大舜石图园”。这三根石柱粗糙的表面上,分别雕刻着皇帝战蚩尤、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以及东夷族的图腾百鸟朝凤的图像,图像粗旷而古朴。 其余六根石柱围绕在周边,分别雕刻着尧舜相见、命禹治水、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修缮仓禀、浚井出险、象酒下毒、东巡诸侯、潇湘遇难等大舜的生平事迹,都是仿原始的摩崖石刻。 围绕这圆形石质地面的,是约3000平米的翠竹和花木。在花木丛中也分布着若干根较矮的方形石柱。整个环境显得古朴而自然。 来这里游览的人极少,偶然路过几位也是看一眼就匆匆而去。我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阳光和安静。 去年,在这里增加了对图园的说明,都是白话的,浅显而详尽,但是,好像仍然没有什么人对此感兴趣。这与西边一二百米以外的卧佛、观音以及财神等边上的人声鼎沸、香烟缭绕形成明显的对比。 看来,要使人们对于这样粗糙的石头和古朴的图画感兴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5725 次阅读|28 个评论
再登千佛山记
热度 4 nyj 2014-7-28 14:39
7 月 2 日 早餐时坊子区的侯同学问我早上去哪儿了,我说爬千佛山去了,她让我也领她们去爬一次,于是定下 7 月 3 日 早上去。 其实我原定于 7 月 3 日早上是去登英雄山的,之所以爽快答应再领她们登一次千佛山,一方面别人请求不好拒绝;另一方面,从千佛山顶看过英雄山,实在是不高,也没大有多少景观;最重要的一点是 7 月 2 日早上天气不好,照的照片很差劲,心有不甘。 7 月 3 日 早上起来一看,还是阴天,不过东方天边云缝中偶尔也能露出几点霞光来,不知待会儿能不能开晴。 4 点 50 分,领着市里李领队、坊子侯同学、诸城史同学、王同学等四位女士从酒店出发。 按照昨天回酒店的路,应该沿佛山街向南直通千佛山正门,于是领着她们向西走,第一个路口左拐向南。走了不远发现不太对,一看路牌是朝山街。原来佛山街与泺源大街交叉口中间有隔离护栏,怪不得走过了都没发现。于是,向南走到文化西路路口后再向东。 路的南侧是一条排水沟,沟中的水臭气熏天。正好看到一位老者也向东走,便向他打听。他说再往前走就是千佛山路了,可以直通千佛山。千佛山 6 点半之前不要门票,不过可只能是济南人才行,门口要查验身份证的。 5 点 32 分到了千佛山正门,果然看见门口有人在查验身份证,于是我们向东从东门进入公园,然后再向西回到登山主道。 天依然阴,但光线比昨天强些,上山时就可以拍照了。 主登山道路西的栾树。 主登山道路中间那棵老国槐树。 导游图。 主登山道路西面的观音园。 主登山道路东旁的酸枣树。 这棵朴树小枝顶端也有不少小球。 在东西登山路口处,因为昨天走的是东路,今天就走西路了。向西不远就是唐槐亭,从唐槐亭再向南拾级而上。 唐槐亭,据说秦琼曾在这棵槐树上拴过马。 抬头看天,似乎要晴天了。 再向上,迎面就是齐烟九点坊了。 路边山坡上的金银木。 向北看,不见齐烟九点,只见雾气弥漫,近处的高楼影影绰绰。 再向南是云径禅关坊,坊下南面墙壁上镶嵌的就是乾隆御碑。 再南边的悬崖下有一个山洞。 山洞下的一小块平地上有四座石塔。 向东向上就是兴国禅寺西门,门两旁的对联为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进得兴国禅寺,南面悬崖下的黔娄洞,乃后人为纪念黔娄子开凿。黔娄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死后其妻子更是留下了“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的名言。 黔娄洞东面的洞天福地石坊。 路边的石刻。 兴国禅寺上边的观景平台及悬崖根的小蓄水池。 从观景平台向北望济南城。 再向上,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一段路比较陡。 因为要等同行人, 6 点 10 分登上山顶,用时近 40 分钟,几乎没出汗。 山顶东部的赏菊阁和飞来石。昨天那位黑衣女子也上来了。 向南看佛慧山。 向西看极顶。 极顶向西北看。 极顶向西看。 极顶向西南看。 正面偷拍:自拍正嗨的美女。 极顶向东北看。 极顶向东南看佛慧山。 山顶上的人们。 向东看赏菊阁。 千佛山南坡,旅游路在千佛山与佛慧山之间穿过。 极顶向西北看望岱亭。 今天上顶上蝴蝶更多了,是拟稻眉眼蝶吗? 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山榆。 正在开花的黄荆。 向西回望极顶。 山顶路北侧的山榆。 赏菊阁上向西看极顶。 赏菊阁上向北看千佛山北坡。 赏菊阁上向东南看佛慧山。 赏菊阁上向东看。 山顶东面的下山路。 历山院东门外。 向北看济南。 向南看山顶。 历山院内北面的一览亭。 历山院内南面的揽月阁。 历山院内北面的古柏,枯死的树干成了爬山虎的乐园。 历山院西门外的老国槐,倒是生机盎然。 沿上山路下行,很快又到了唐槐亭。 再向下,又到了登山道中间的老槐树处。 6 点 51 分出公园门口, 7 点 20 分回到了酒店。
个人分类: 足行天下|416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初登千佛山记
热度 4 nyj 2014-7-25 16:27
千佛山即古史书中记载的大舜在其下开荒种地的历山, 春秋称靡笄山,战国称靡山, 南北朝 称 舜 山、庙山、 舜耕山 。到了隋开皇年间,佛教逐渐盛行,佛教徒在山上开凿了很多尊佛像,此后便称为千佛山了,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千佛山就在济南城南边,经十一路、经十路在山脚下穿过,离山东粮食大厦才两公里,因此,我早就有趁此机会爬山的打算。 7 月1日 上午到酒店报到,办理好住宿手续后,首先看了一下培训指南。白天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的,还有两个晚上安排了考试。好在早餐时间7点到8点,8点半开始培训,夏天天亮的早,看来早上早起爬一次千佛山是没问题的。 7 月2日 早上4点40分起床,掀开窗帘一瞧,阴天。不管了,还是按原计划去试试吧。洗漱完毕,出酒店门口4点50分,向东200米到历山路口,然后向南沿历山路过文化西路路口,5点06分到达经十路路口,总行程1500米。5点07分,到了山东省文化馆,这时有一女子跑步超越了我,我看她打扮像是上山锻炼的,赶忙向她打听千佛山情况。她说6点或者是6点半前不要门票,反正她天天上山都不要门票的,可以给我带路。于是继续向南300米到经十一路口,然后向西沿经十一路行100米,路南就是千佛山公园门口,进门果然没有人管。后来下山出来我才知道这是东门,正门还在西边200米远处。 5 点11分进公园门,距酒店近2公里,用时21分。门口牌子上写着门票30元,学生票15元,但没有人值守,随便进。进门后,那女子告诉我她要沿东边的沥青路上行,西边是登山台阶,问我走哪一边。我想主要景点肯定是在登山盘道边上,所以谢过她向西走去。 5 点13分到了登山主道。天气阴沉沉的,登山道上已经有不少晨练的人了,大部分是上山的,偶尔也有几位下山的。南面山上喊山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5 点17分,到了一个宽阔的平地,左面向东通往万佛园,右面路边有一巨大卧佛,头东脚西,为释迦牟尼侧卧像。 再向南不远,在登山台阶路中间有一棵老国槐,不甚高,树枝向四方伸展,树干树枝上缠满了红布条,花序满枝头。 5 点21分,到了听雪轩。再向南,路分两岐,窄者沿一排水沟直南上,宽者先向西再南上。我觉得直南上的应该近,于是沿台阶直接向南攀登。路两边树木高大,树荫遮天,脚下台阶陡峭。 5 点24分,路又出现了一个岔口,一向东,一向南。决定沿向南路继续攀登。 5 点26分,到了兴国禅寺东门,向东为历山院。向南,路中间有一棵高大的白蜡树,继续向西拐,再向南,然后到了一悬崖下,贴着悬崖根向东向山顶攀登。 5 点28分,到了一处观景台。这时光线终于亮些了,向北拍了一下济南市区,云雾弥漫,不能远观。 观景台南边是一面悬崖,悬崖根部有一东西狭长的小蓄水池,池水了了,几欲干涸。 继续向上,台阶愈发陡峭,浑身大汗淋漓。 5 点33分,终于登上了山顶。按从进公园门算,用时22分,按从到达登山道算起,用时正好20分钟。千佛山从山脚到山顶相对高度一百七、八十米,按照我以往登山平均每分钟爬高10米的速度,应该用时不到20分钟。因为开始有一段比较长的平缓道路用了不少时间,所以今天速度还在正常范围内。 山顶东面有一座二层阁楼,即赏菊阁,阁下西面有一块大石头,石头的西南面上书“飞来石千佛山”。极顶在西面,还要高出好几米,于是右拐向西,5点34分登上极顶。 山顶上凉风习习,顿觉神清气爽。 极顶向北望。 极顶向西北望,前方山上凉亭为望岱亭。 极顶向西望。 极顶向西南望,前方的山为金鸡岭。 极顶向东南望,前方的山为佛慧山,大约有两个千佛山高。 极顶向东望,前方为赏菊阁。 极顶面积并不大,也就二、三十个平方的样子,较平,纯石无土,岩石为碳酸盐岩。在这绝顶处,居然有好几只蝴蝶在翩翩飞舞,是一种颜色较深的眼蝶,不知是否拟稻眉眼蝶。 极顶悬崖边上的山榆也挂了不少红布条。 这位黑衣女子就是领我进公园门的。 不少人在拍照留念。 锻炼的人。 从极顶下来向西回望。 同心锁。 山顶平台南边悬崖边上的灌木。 千佛山南面。 向东看赏菊阁。 爬到山顶路口的指示牌。 爬到山顶的路口。 飞来石。 赏菊阁。 赏菊阁上向西看极顶。 赏菊阁上向北看千佛山北坡。 赏菊阁上向东看。 赏菊阁登阁台阶上向西看极顶。 赏菊阁下东面东高西低的倾斜岩层。 向西回望赏菊阁。 山顶东端向南望佛慧山。 山顶东端向东望。 山顶东端下山路,远处可见弥勒胜苑中的弥勒大佛。 5 点49分,开始沿着山顶东端下山路下山。 路边的卵叶鼠李。 历山院的东面是盘山公路终点停车场,南边公厕旁有一棵很大的白蜡树。 四个老头在扔沙袋。 向南望山顶,绿化不错。 历山院东门。 站在护栏边向东北看。 站在护栏边向南看。 历山院东门北墙外的滑道入口。 历山院东门内向东看。 历山院内向西看。 历山院内向南看。 历山院内北面的一览亭。 历山院内北面的长廊向东看。 历山院内北面的长廊下的酸枣树。 在历山院内北面长廊偷拍的肥臀美女背影。 历山院内南面的尧天舜日阁。 这株小叶朴很奇怪,不少枝条上鼓起成小球状,不知是不是虫瘿。 再向北远望济南,仍然雾气蒙蒙。 历山院内南墙上的国槐。 再次抬头望山顶。 历山院内向西看西门。 从历山院西门向东看。 从历山院西门向西望兴国禅寺。 从历山院西门向西北看,两株刺槐的叶色呈现鹅黄。 兴国禅寺东门。 从此向北,沿着来时上山路下山。 东、西岔路平台处的古侧柏。 主登山道路东旁的酸枣树,还结了不少。 主登山道路西面的观音园。 主登山道路东面的滑道出口。 回望主登山道,路两边古侧柏不少。 这就是主登山道路中间那棵老国槐树。 主登山道向东通往万佛园的路。 指示万佛园向东走。 万佛园大门口,门票15元,大门紧锁。于是向西往回走。 从万佛园大门口西侧向南望千佛山顶,可以看到半山腰的历山院和山顶的赏菊阁。 各式各样晨练的人。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人多了,总会有几朵奇葩。 这就是卧佛,长10米,重50吨。 导游图,看不清。 卧佛处的宽敞平地。 向北看主登山道,一路向北下坡,快到正门门口了。 主登山道路西黄色花序开满枝头的栾树。 主登山道路东的财神殿,香烟缭绕,世上还是爱财之人多啊。 主登山道路西的三清观。 主登山道路两边的十八罗汉石雕像。 向北看到正门石坊了。 向南回望主登山道路。 从公园内向北看正门石坊。 正门石坊下的盆栽荷花。 6 点36分,出公园门口,向南看正门石坊。 然后向北沿千佛山路过经十路、文化西路,继续沿佛山街北行至泺源路,再向东到酒店,正好7点整,2.2公里,用时24分。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东门。 佛山街路东的一个小餐馆。
个人分类: 足行天下|550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千佛山的大佛
热度 10 mdzhao 2013-7-21 16:51
印象中看过的大佛有很多,当然大多数都是人工建造的,今年春节的时候在无锡便看了著名的灵山大佛,那是铜铸的,也看过龙门大佛、 云岗大佛,那是石刻的,而说“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是指的四川乐山大佛,应该是这些大佛中最神奇的,没想到在千佛山居然也有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大佛,而且更奇特的是这尊大佛仅头部有人工雕刻过,身子却完全借助自然的山体,身披天然袈裟,与乐山大佛相比更有天然的奇趣。另外让人难忘的是,这是我见过的大佛中最亲切的一尊,整个神情便是个慈眉善目的长者,用那笑眯的眼睛低头看着人世变迁,而整座山好像大佛张开的巨大怀抱,拥抱着前来朝圣的人们,让人心生祥和亲近之感。 慈祥的大佛 大佛远景 特写 大佛对面的未来寺 石刻 千佛山的凳子也很有佛性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5259 次阅读|22 个评论
千佛山的石竹
热度 7 huailu49 2012-6-7 08:08
千佛山的石竹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729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千佛山
huailu49 2012-6-7 08:04
千佛山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3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千佛山黄金周
热度 5 杨学祥 2011-10-12 04:33
有感于千佛山黄金周 杨学祥 千佛山门日日开, 善男信女年年来。 挥金如土黄金周, 一生辛苦化尘埃。 路满车,车满载, 人流接踵观人海。 诚心反被无心恼, 垃圾非物是心衰。 点评:少则为宝,多则为患。垃圾满山,诚心何在?建议自带垃圾下山以表诚意。 千佛山黄金周迎客46万 山会天天清垃圾三四十吨 2011-10-09 07:35:00 作者:王光营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山会 清理垃圾 千佛山 黄金周 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千佛山共接待游客近46万人次,其中重阳节当天就达到了11万人次游客,这已经大大超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而每天光垃圾就要清理30-40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5822
个人分类: 诗词|266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千佛山黄金周迎客46万 山会天天清垃圾三四十吨
杨学祥 2011-10-12 03:34
点评:少则为宝,多则为患。垃圾满山,诚心何在?建议自带垃圾下山以表诚意。 千佛山黄金周迎客46万 山会天天清垃圾三四十吨 2011-10-09 07:35:00 作者:王光营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山会 清理垃圾 千佛山 黄金周 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千佛山共接待游客近46万人次,其中重阳节当天就达到了11万人次游客,这已经大大超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而每天光垃圾就要清理30-40吨。 ?保洁员正在清理垃圾 ?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摄 ?   本报10月8日讯(记者 王光营) 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千佛山共接待游客近46万人次,其中重阳节当天就达到了11万人次游客,这已经大大超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而每天光垃圾就要清理30-40吨。   “重阳节本想陪着父母去爬山,看到人挨着人,只好半路放弃回家了。”重阳节当天,市民吴女士打算陪父母逛山会、登山祈福,没想到竟然有11万人次的客流,面对山道上黑压压的人群,她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   千佛山第二十九届重阳山会适逢国庆黄金周,每天都吸引大量游客,整个黄金周期间共迎来了46万人次游客。而在重阳节当天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约是同期游客数量的4倍,创下近几年山会单日接待量之最。   “现在好多了,重阳节当天忙得不得了,光大门这一段就清理了五大车垃圾。”8日,保洁员孙师傅正在千佛山公园正门清扫杂物。黄金周过后,山会上的客流已经明显减少,这也让保洁员们稍微能松口气。孙师傅告诉记者,他们四五个人负责正门附近的卫生,游客多的时候每天都要清运出五大车垃圾,每车都200多斤。而在卧佛附近,已经67岁的周和起在清扫垃圾之余也能伸伸懒腰了。“重阳节那天人挤人,我连下扫帚的地方都没有。”周和起表示,他原本在绿化科,是临时被借调过来的。虽然负责的范围只有短短5米,但每天都要清理20编织袋的垃圾。   “整个黄金周,我们每天都要清理出30-40吨垃圾。”据千佛山景区管理处园容科李科长介绍,为了保证园区卫生,园容科专门派了30多个保洁员分片负责,每天早晨6点上班,一直干到晚上7点才结束。   据介绍,园区内原有2个垃圾大箱,除了常规的垃圾箱,又在山道上布置了20个垃圾桶,即使这样也都装满了垃圾。为了减轻压力,景区垃圾都要做到“日产日清”,按照每天清理30多吨垃圾计算,整个山会十天时间要清理出三四百吨。 高娜 http://sd.dzwww.com/sdnews/201110/t20111009_6676865.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