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河南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河南大学

相关日志

zz:由《河南大学章程》的序言说起--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周年
热度 1 wangjs04 2014-12-21 13:26
我的母校不出名,但我一路走来,对母校感情日深。尽管有些人不屑于提这个非211985师资曾经落后的学校,我介绍时都会说我是河大毕业的。 我大四时在操场外遇到两个和蔼老头,想经过操场,我告诉他们说可以钻大洞过去,老头笑笑说我们才不钻呢。后来知道老头是李润田前校长。第二次遇见他 是我毕业不久,还打了招呼,老校长带个鸭舌帽,给 我说去指导研究生。 他早就忘了我,我还记得他。这就是母校的感情。 台湾来过一老教师朋友,我带他去河大校园转,他 很吃惊,这校园这么美。我很自豪。 http://news.henu.edu.cn/special/content/specialid/48 作为词汇的“河大”——为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三十周年而作 (郭灿金,2014-12-19,288) “河南大学”缘起缘续 (时 勇,2014-12-19,241) 亲亲母校,万福——写在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周年 (王发曾,2014-12-19,469) 三十年 往事并不如烟——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三十周年 (张召鹏,2014-12-18,1547) 关爱和:由《河南大学章程》的序言说起--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周年 (关爱和,2014-12-17,3738) 今年是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年。 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在河南大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改革开放大潮刚刚涌动的年代,校名的恢复,对积蓄力量、渴望发展的河南大学来说,是久旱而逢甘霖。恢复校名之后的河南大学,如同千回百转的长江冲出夔门,一路无可阻挡地奔腾向海。当年为恢复河南大学校名而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前辈先贤,他们的名字应该和创办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林伯襄一样留在河南大学的校史上。 2014年的岁尾,在纪念恢复河南大学校名30年之际,恰逢学校正在修改制订《河南大学章程》。《河南大学章程》序言第一段对河南大学的历史作如下描述: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初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选建于中国科举考试终结地一一河南贡院旧址,汇聚河南大学堂等校文脉。1923年起,历经中州大学、河南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成为国立河南大学。1952年起,先后易名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200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河南大学。 这是102岁的河南大学对自己经历最简略最平静的自述。自述中的每个字节,对熟悉校史的读者来说,都隐藏着巨大的感情风暴。河南大学102年的历史中有几个重要节点:一是1912年创立,那是一个极具眼光和魄力的壮举。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的激情中,在中国科举考试的终结地,举办一所留学欧美预校,在家门口为中原儿女打造一个出国留学的基地,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业。二是1923年由预校升格大学。大学设文、理两科,延聘国内名师,形成“南近曹门,北及铁塔,东依城垣,西环惠济河”的校园规划。三是1930年、1942年的省立、国立河南大学。省立河南大学以中州大学为基础,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于内,设文、理、法、农、医5大学院,并在抗日战争的流亡途中擢升国立。四是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恢复是因为失去。失去的原因是1952年起的院系调整。一个具有良好学术生态、拥有文、理、工、法、农、医六大学院的河南大学,被无形的力量粗暴地拆分为若干单科性学院。如果说1952到1956年的国家调整是建设者非理性者的狂热,那么1956到1962年的河南省内调整,则近似一场游戏者的自虐。后来校史的描述者苦中作乐地把这10年的校史概括为“折枝成林”,“折枝成林”的概括中包含着多少痛苦和无奈。一个辛亥革命之后建校,寄托着河南乡民人才之梦、中原之梦,几代有志之士精心打造的河南高等教育航母,却在共和国的建设者非理性的狂热和自虐中拆分。若干年的时间里,河南大学的称谓仅仅保留在校史的叙述中,保留在台湾校友会每年的聚会中。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河南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综合性大学。在学校和海内外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恢复河南大学的事情被提出并得到批准,河南大学开始突破师范学院文理学科的框架,按照综合大学学科设置,加快自我发展。 30年间,河南大学把敬畏与低调植入心底,把骨气与自信融入生命,把迎接挑战、逾越难关、奋力前行作为常态,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不懈努力,化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赢得了河南大学又一个最为珍贵的黄金发展时期。我们的奋斗和前辈们的奋斗,叠加在一起,凝练成为《河南大学章程》序言中的第二段的自我评价: 建校以来,河南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致力于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形成了植根中原文化沃土、打造区域人才培养高地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大学与中华民族共同经历20世纪的风风雨雨,并在艰难曲折中形成了卓越的品格和成熟的心态。她以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贡献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中原。她根植中原大地,香飘五湖四海,是一所赢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中国名校。不必抱怨河南大学有名气而无名分,河南大学的名分在中华复兴,在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中。中华复兴不能没有中原复兴,中华崛起不能没有中原崛起。中原复兴、中原崛起不可能没有河南大学的参与。这就是河南大学的价值所在,也正是河南大学的底气所在。不犹豫彷徨,不左顾右盼,脚踏实地,力戒空谈,耕耘今天,收获未来,这才是河南大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有理想、有贡献、有办学的底气,还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确自我的发展道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对河南大学未来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河南大学章程》序言中的第三段话对学校的办学精神、办学宗旨与发展道路的描述如下: 河南大学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服务国家和人民需求为办学宗旨,坚持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的发展道路。 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描述河南大学的办学精神,已得到大家的认同。以国家一流、区域引领、中原风格作为河南大学的发展道路,是建校100年、恢复校名30年办学历程和办学经验的必然结论。国家一流是国立河南大学时期我们曾经达到、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以来已经接近的办学目标,向先进看齐,做河南最好,争国家一流,应该是学校发展道路的必然延伸。区域引领,是方向,也是责任。作为河南创办最早、学科最为齐全、被称为衍生大学的大学,河南大学在过去的100年国家独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及文明进步的引领,在今后民族复兴、中原崛起的伟大事业中,更应该发挥其对区域发展、文明进步的引领和在大学建设群体中的示范作用。中原风格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就是民族精神、世界眼光。中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现代大学精神与制度的建立,又须对世界有所学习借鉴。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融合,应该成为河南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目标追求,成为河南大学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价值核心。 在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年之际,恰逢新版《河南大学章程》修订完成。《章程》序言凝练了学校的办学历史、精神品格和发展使命,我作为河南大学近30年发展的亲历者、建设者,对《章程》序言作以上解读,并以此文为河南大学恢复校名30年作贺!
个人分类: 学校生活|51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山东理工、聊城大学、河南大学、潍坊学院的部分撤稿情况
zhpd55 2013-12-16 21:44
山东理工、聊城大学、河南大学、潍坊学院的部分撤稿情况 诸平 Retraction ofarticles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traction of articles publishedin Acta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between 2005 and 2009. After further thorough investigation (see Harrison et al. , 2010 ), articlesare retracted as a result of problems with the data sets or incorrect atomassignments. Full details of all the articles are given in Table 1 . Table 1 Details of articles to beretracted, in order of publication Title Reference DOI 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3 -malonato- -pyrazine-dinickel(II)] (聊城大学) Liu Ying , Dou Jianmin , Wang Daqi , Li Dacheng Liu et al. (2005 ) 10.1107/S1600536805026358 catena-Poly - -pyridine-2,6-dicarboxylato] tetrahydrate] (聊城大学) Liu Ying , Dou Jian-Min , Wang Da-Qi , Zhang Xian-Xi , Zhou Lei Liu et al. (2006 ) 10.1107/S1600536806038141 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4 -4,4'-carbonylbis(benzene-3,4-dicarboxylato)]tetrakis(1,10-phenanthroline)dipalladium(II)] dihydrate]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 Wang Su-Wen;Zhang Qian;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e ) 10.1107/S1600536807039050 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3 -malonato- -pyrazine-diiron(II)]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Liu Ying ; Zhang Qian;Yu Xian-Jin Li, Liu et al. (2007 ) 10.1107/S1600536807038743 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3 -malonato- -pyrazine-dimanganese(II)]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f ) 10.1107/S1600536807039773 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3 -pyridine-3,4-dicarboxylato)cobalt(II)] monohydrate]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g ) 10.1107/S1600536807040275 catena-Poly - -pyridine-2,6-dicarboxylato] tetrahydrate]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a ) 10.1107/S1600536807041657 catena-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2 N,N')iron(II)]- -5-carboxy-4-carboxylatoimidazol-1-ido- 4 N 3 ,O 4 :N 1 ,O 5 ]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h ) 10.1107/S1600536807042122 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3 -pyridine-3,4-dicarboxylato)nickel(II)] monohydrate]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b ) 10.1107/S1600536807046466 2-(Benzyliminomethyl)-6-methoxyphenol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i ) 10.1107/S1600536807042134 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3 -pyridine-2,4-dicarboxylato)palladium(II)]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c ) 10.1107/S1600536807047575 -Oxido-bis{chlorido iron(III)} bis(hexafluoridophosphate) (聊城大学) Liu Ying; Dou Jianmin; Li, Dacheng ; Zhang, Xianxi Liu, Dou, Li Zhang (2007 ) 10.1107/S1600536807049665 -Oxido-bis({4,4'-dibromo-2,2'- diphenolato}manganese(III)) (聊城大学) Liu Ying; Dou Jianmin; Niu Meiju; Zhang Xianxi Liu, Dou, Niu Zhang (2007 a ) 10.1107/S1600536807051008 Bis iron(III) perchlorate monohydrate ( 山东理工大学 ) Li Zhong-Fang; Wang Su-Wen; Zhang Qian; Yu Xian-Jin Li, Wang, Zhang Yu (2007 d ) 10.1107/S1600536807048556 -Oxido-bis({4,4'-dibromo-2,2'- diphenolato}chromium(III)) (聊城大学) Liu Ying; Dou Jianmin; Niu Meiju; Zhang Xianxi Liu, Dou, Niu Zhang (2007 b ) 10.1107/S1600536807057996 -Oxido-bis{chlorido chromium(III)} bis(hexafluoridophosphate) ( 河南大学 ) Sheng Li; Shou-Bin Wang; Fu-Li Zhang; Kun Tang Li, Wang et al. (2008 ) 10.1107/S1600536807061296 -Oxido-bis({4,4'-dibromo-2,2'-ethane-1,2-diylbis(nitrilomethylidyne)]diphenolato}iron(III)) (潍坊学院) Meng Qingguo; Wang Lintong; Liu Yanzhen; Pang Yan Meng et al. (2008 a ) 10.1107/S1600536807063143 catena-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N 3 )palladium(II)]- -benzene-1,4-dicarboxylato- 2 O 1 :O 4 ] (潍坊学院) Meng Qingguo; Wang Lintong; Liu Yanzhen; Pang Yan Meng et al. (2008 b ) 10.1107/S1600536807065051 Oxalatobis(propane-1,3-diamine)manganese(II) chloride monohydrate (潍坊学院) Meng Qingguo; Wang Lintong; Liu Yanzhen; Pang Yan Meng et al. (2008 e ) 10.1107/S1600536807065361 -Oxido-bis{chlorido manganese(III)} bis(hexafluoridophosphate) (潍坊学院) Meng Qingguo; Wang Lintong; Liu Yanzhen; Pang Yan Meng et al. (2008 c ) 10.1107/S1600536807066512 Bis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3 N,N',N'']manganese(III) perchlorate monohydrate (潍坊学院) Meng Qingguo; Wang Lintong; Liu Yanzhen; Pang Yan Meng et al. (2008 d ) 10.1107/S1600536808000287 Diaquabis(pyridine-2-carboxylato- 2 N,O)cobalt(II) ( 井 冈 山大 学 ) G. S. Huang Huang (2008 ) 10.1107/S1600536808010507 Tetra- -2,5-difluorobenzoato-bis (河南大学) Sheng Li; Fu-Li Zhang; Kun Tang; Yuan-Fang Ma Li, Zhang et al. (2008 ) 10.1107/S1600536808023507 catena-Poly " word_im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style="background:url(/static/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word.gif) no-repeat center center;border:1px solid #ddd" /> 2 N,N')nickel(II)]- -oxalato- 4 O 1 ,O 2 :O 1' ,O 2' ] (河南大学) Sheng Li; Xing-Lian Yan;Shou-Bin Wang ;Yuan-Fang Ma Li, Yan et al. (2008 ) 10.1107/S1600536808028389 catena-Poly - -5-nitroisophthlalato] (聊城大学) Liu Ying; He Qingpeng; Zhang Xianxi; Xue Zechun ; Lv, Chunyan Liu et al. (2008 ) 10.1107/S1600536808038178 Diaquabis(pyridine-2-carboxylato- 2 N,O)iron(II) Xia Sun (2009 ) 10.1107/S1600536809005765 catena-Poly - -6-carboxynicotinato- -pyridine-2,5-dicarboxylato] dihydrate] (河南大学) Sheng Li; Yue Chen; Hong-Mei He; Yuan-Fang Ma Li et al. (2009 ) 10.1107/S1600536809008836 Phenyl-3-(2,4,6-trimethoxyphenyl)prop-2-en-1-one (聊城大学) Liu Ying; Zhang Xianxi; Xue Zechun; Lv Chunyan Liu et al. (2009 ) 10.1107/S1600536809040227 References Harrison , W. T. A., Simpson, J. Weil, M. (2010). Acta Cryst. E 66 ,e1-e2. Huang, G. S. (2008). Acta Cryst. E 64 ,m685-m686. Li, S., Chen, Y., He, H.-M. Ma, Y.-F. (2009). ActaCryst. E 65 , m411. Li, S., Wang, S.-B., Zhang, F.-L. Tang, K. (2008). ActaCryst. E 64 , m2. Li, S., Yan, X.-L., Wang, S.-B. Ma, Y.-F. (2008). ActaCryst. E 64 , m1258. Li, S., Zhang, F.-L., Tang, K. Ma, Y.-F. (2008). ActaCryst. E 64 , m1142. Li, Z., Wang, S., Zhang, Q. Yu, X. (2007 a ). Acta Cryst. E 63 ,m2438-m2439. Li, Z., Wang, S., Zhang, Q. Yu, X. (2007 b ). ActaCryst. E 63 , m2604. Li, Z., Wang, S., Zhang, Q. Yu, X. (2007 c ). Acta Cryst. E 63 ,m2642. Li, Z., Wang, S., Zhang, Q. Yu, X. (2007 d ). ActaCryst. E 63 , m2781. Li, Z.-F., Liu, Y., Zhang, Q. Yu, X.-J. (2007). ActaCryst. E 63 , m2315. Li, Z.-F., Wang, S.-W., Zhang, Q. Yu, X.-J. (2007 e ). ActaCryst. E 63 , m2312. Li, Z.-F., Wang, S.-W., Zhang, Q. Yu, X.-J. (2007 f ). Acta Cryst. E 63 ,m2360. Li, Z.-F., Wang, S.-W., Zhang, Q. Yu, X.-J. (2007 g ). Acta Cryst. E 63 ,m2373. Li, Z.-F., Wang, S.-W., Zhang, Q. Yu, X.-J. (2007 h ). ActaCryst. E 63 , m2445. Li, Z.-F., Wang, S.-W., Zhang, Q. Yu, X.-J. (2007 i ). ActaCryst. E 63 , o3930. Liu, Y., Dou, J., Li, D. Zhang, X. (2007). ActaCryst. E 63 , m2722. Liu, Y., Dou, J., Niu, M. Zhang, X. (2007 a ). Acta Cryst. E 63 ,m2771. Liu, Y., Dou, J., Niu, M. Zhang, X. (2007 b ). ActaCryst. E 63 , m3032. Liu, Y., Dou, J., Wang, D., Ma, G. Li, D. (2005). ActaCryst. E 61 , m1834-m1836. Liu, Y., Dou, J.-M., Wang, D.-Q., Zhang, X.-X. Zhou, L.(2006). Acta Cryst. E 62 , m2794-m2795. Liu, Y., He, Q., Zhang, X., Xue, Z. Lv, C. (2008). ActaCryst. E 64 , m1605-m1606. Liu, Y., Zhang, X., Xue, Z. Lv, C. (2009). ActaCryst. E 65 , o2724. Meng, Q., Wang, L., Liu, Y. Pang, Y. (2008 a ). Acta Cryst. E 64 ,m63. Meng, Q., Wang, L., Liu, Y. Pang, Y. (2008 b ). ActaCryst. E 64 , m133. Meng, Q., Wang, L., Liu, Y. Pang, Y. (2008 c ). Acta Cryst. E 64 ,m204. Meng, Q., Wang, L., Liu, Y. Pang, Y. (2008 d ). ActaCryst. E 64 , m332. Meng, Q.-G., Wang, L.-T., Liu, Y.-Z. Pang, Y. (2008 e ). ActaCryst. E 64 , m170-m171. Xia, G. Sun, Z. (2009). Acta Cryst. E 65 ,m315-m316. Acta Cryst (2012). E 68 , e14-e15
个人分类: 新观察|6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大学以已故校长名字命名的路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5-8 14:01
个人分类: 图论|3526 次阅读|3 个评论
在河南大学讲课不插电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3-5-5 13:28
   周末闲着,就到河南大学给研究生们讲次课:《现代风险与应急管理》。    本来还想用PPT来着,后来想,何必每次都PPT呢,来次不插电行不?!就开始使用板书,粉笔灰哗哗的...........    俺们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是最大的创新讲起,随后是对机理的解释,我对不同种族的不同思维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给出了德国维、印度维、日本维和中国维四个分区,随后还引入并发展了吕乃基老师对于人与自然(人)博弈的说法,当然,最核心的还是俺们提出来的机理分析方法,包括四层次三阶段的分析方法,此外,还特别给孩子们讲了经济与管理学中的建模为什么多用1,2,3次多项式,而四次以上则很少用到,还对突变论引入了4-8次的多项式进行了剖析。    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就又开始讲述管理机制设计的问题。如果说俺有两个创新的话,那么,机理分析方法是较小的,管理机制设计就是较大的那个。    今天下午继续讲,会说到管理中风险与应急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4020 次阅读|19 个评论
【陈氏行踪】今下午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报告:管理中的终极问题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4-16 11:44
再次来到刚刚消灭了几千只鸡的开封,准备下午给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报告如下题目: 管理中的终极问题:管理机制设计与失效分析 地点在工商管理学院楼509会议室。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3310 次阅读|8 个评论
天下:政治校长刘季洪
kexuechuanbo 2013-2-21 20:28
政治校长——刘季洪 (2012-09-07 14:44:13) 转载 ▼ 标签: 河南大学 西北大学 校长 赖琏 刘季洪 西北联大 西北大学 杂谈 分类: 《天下》2012年 本刊上期《世事纷纭说赖琏》一文中,提到1944年,赖琏辞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职务,接任者为刘季洪。和赖琏一样,刘季洪也是“官员办学”的典型人物,1946年,西北大学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学生运动,刘季洪动用军警进行了镇压,但在他本人的回忆录中,对这次学生运动竟没有只言片语的记录,这是为什么呢? 1 1903年,刘季洪出生于江苏丰县,1916年考入设于徐州的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1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毕业后,他曾在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北平孔德学校短暂任教。1927年,刘季洪担任江苏省教育厅督学,在南京主持南京通俗教育馆,1929年,受命在镇江筹办镇江民众教育馆,推动社会教育运动,此后,刘季洪对社会教育一直颇为关注,在海外留学之际,对美国等国的社会教育进行过考察,还写过专著。他所鼓吹的社教运动,效果如何,由于笔者手头研究资料匮乏,不得而知,不过根据解放前中国民众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这一结果来推测,效果应该不大。 1924年,刘季洪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他成为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及江苏省清党委员会和南京市清党委员会委员,参加了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清党运动”。不过,与赖琏在回忆录里渲染自己的清党经历不同,刘季洪对自己的“清党”工作,只是一笔带过。 1930年刘季洪到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研习教育,获教育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教育哲学,又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教育,前后时间三年多。回国后,他任教于江苏教育学院,不过时间不长。 2 1935年到1938年,刘季洪担任河南大学校长,在他任校长期间,河南大学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他离开河南大学到教育部任职之后,他还对河南大学格外关照。具体来说,他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1、 裁撤冗员,整顿校风。刘季洪刚接长河南大学之时,由于前任校长超额发了不少聘书,教职工冗员严重,导致学校办学金额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刘季洪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职员重新聘任,经过一系列措施,一下子裁掉了50多人,使学校办学经费收支相符,同时留住了一批有水平的教职员,比如罗章龙,1934年到河南大学任教,1935年兼任经济系主任,直到1938年才离开。针对河南大学校风松散的问题,刘季洪进行了整顿,比如,河南大学医学院规定女生必须参加护理实习,其中包括对病人大小便的护理等。此规定遭到全体女生的反对,并以绝食抗议。学生绝食大半天后,刘季洪在晚饭前召集学生训话,说明护理经验对医生的重要性,并亲自陪同学生一起进餐,很妥当地处理了这件事情。 从以上几件事情可以看出,刘季洪办事果断,同时像裁撤教职员这样的事情,没有引起大的动荡,也可看出他具有很强的行政能力。 2、 接受东北大学学生来校借读。“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迁往北平。1934年东北大学农学院停办,其师生来到河南大学农学院借读。1936年国民政府又决定将东北大学整体南迁,由河大接待。同年夏季,东北大学500多人到达,受到刘季洪的特别照顾,不仅让东北大学的学生吃住无忧,而且安排最好的老师上课。1937年,东北大学由开封迁往西安,有部分学生不愿意随学校前往,河南大学将他们收为转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 促使河南大学由省立升级为国立。这是刘季洪离开河南大学几年后为河南大学办的一件大事。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原危急,河南大学准备迁校,刘季洪主张将河南大学迁到重庆万县,但河南省政府不愿意河南大学离开河南,而是决定将其迁移至鸡公山及镇平县一带,1938年夏又迁往豫西伏牛山区嵩县潭头镇。刘季洪与河南省政府发生了矛盾,于是他在河南大学迁往镇平之际,辞去了河南大学校长的职务。虽然离开了,但刘季洪一直对河南大学念念不忘,1942年,他在教育部担任社教司司长,这年夏天前往豫陕视察教育,特地到嵩县潭头镇看望河南大学师生,视察回去后,他向教育部报上河南大学申请国立的材料。同年,国民政府通过决议,将省立河南大学升为国立。 1944年,日军攻打嵩县,河南大学师生上百人被日军俘虏,十几位女生投井自杀。当时,刘季洪在西北大学担任校长,闻此消息,非常痛心,也为自己当年没有坚持将河南大学迁到万县自责不已。 3 1944年到1947年,刘季洪在西北大学当了三年校长。事实上,早在1941年,西北大学当时的校长胡庶华辞职之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就曾想让刘季洪去接任西北大学校长的职务,但被他推辞,最终陈石珍代理西北大学校长,后由赖琏接任。1944年,赖琏辞去西北大学校长职务,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委派刘季洪接任。 对于在西北大学的经历,赖琏称之为最愉快的回忆,刘季洪则称之为最辛苦。此话值得仔细玩味。 据刘季洪在回忆录里称,他来西北大学,首先解决的是师生的生活困难问题以及振奋他们的精神生活。当时西北大学设在城固,粮食、柴火以及照明用的汽油等的筹措都比较困难,尤其是柴火,必须从几十公里外的洋县山区购买,运输很不方便。西北大学校长有一辆专用的黄包车,供其代步所用,但刘季洪认为自己用不着,特命将其改为运柴的架子车,供学生食堂使用。(关于西北大学校长的这辆黄包车,曾经闹出过风波,陈石珍代理校长之时,住在校园之内,住家与办公地点几步路之远,但他还是每天坐黄包车上下班,为此遭到了一些师生的嘲笑,有学生甚至将他的这个行为编成段子,在舞台上公开演出,后来在一次学潮中,学生曾烧了陈石珍坐的黄包车。)在振奋师生的精神生活方面,刘季洪规定学生必须早起,每天必须参加升旗仪式,他自己每天都是五点起床,和学生一起参加升旗仪式。他还鼓励学生多组织课外活动,比如成立平剧社等,为此,他竟然低价从军方库存里购买了一些戏服等。虽然刘季洪从军方购买戏服提供给学校的平剧社这样的行为,有作秀、甚至讨好的成分在内,但也可看出一片苦心,他是努力想在西北大学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的。 在教学和科研上,刘季洪也费了一些心思。平津两地高校的教师到西北后,教学科研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向,对西北地区历史、地理、气象等的研究显著增多,对此,刘季洪继续支持鼓励。1944年,他将王子云领衔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吸纳进西北大学,成立了西北文物研究室,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的全部文物也归西北大学所有,大大丰富了研究资料。 刘季洪接任西北大学校长之时,日军正发动打通在华南华北大通道的豫湘桂战役,意图支援太平洋战场,国民政府在压力倍增以及急需高素质兵员的情况下,发起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号召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参加抗日青年远征军,刘季洪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号召,组织西北大学学生参加青年远征军,西北联大有数百名学生入伍参军,甚至有教授参军(本刊上期在郁士元与高启伟的相关文章中对此有详细的介绍,读者可参考阅读)。高启伟当时是西北大学地理地质系的学生,他在入伍前成婚,证婚人即为刘季洪,高启伟老人对笔者谈及他对刘季洪的印象,说他“文质彬彬的”。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西北大学即着手将学校迁回西安的准备工作,刘季洪为迁建委员会主任,为迁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关于校址的问题,因当时原东北大学流寓西安的旧址为一战区军官总队占据,他就多次与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陕西省省主席祝绍周协商,最后确定原东北大学旧址为西北大学永久校址,即今天的西北大学太白校区(该校址原为陕西农业学堂旧址,1911年春并入西北大学农科,1912年三秦公学借此址办学,1914年复归西北大学,1916年改为陕西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址,1923年再并入西北大学。1936年2月东北大学寓居于此。1937年9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文理学院数学、物理、化学三系,教育学院体育系及工学院与东北大学共处于此)。1946年5月,西北大学自汉中城固迁回西安,离别城固之时,刘季洪在校本部立《国立西北大学侨寓城固记》碑,以资留念。可惜的是,此碑现在不知所踪。西北大学迁回西安之后,刘季洪主持对学校进行了建设,使其有了基本规模。 4 如果仅从以上几件事情来看,刘季洪在西北大学是一位有作为的校长,应有一个好口碑,但他在1946年动用军警镇压学生运动,却成了他在西北大学的一大恶行,建国以后大陆出版的相关资料中,都将其称为“反动校长”。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刘季洪本人在其回忆录里,对此事没有一个字的记录,但如果要全面评价他在西北大学的工作,这件事情是绕不开的。 先讲大背景。赖琏担任西北大学校长以来,竭力打击校内的左倾进步势力,在他长校期间,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和有进步思想的学生先后被迫离开了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没有发生过什么学生运动。刘季洪担任校长后,继续赖琏对进步组织的高压政策,进行特务统治,虽然允许学生成立平剧社等,但严禁成立学生自治会之类的社团。但即便是如此,还是有地下党员进入了西北大学,秘密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诸如“真理卫队”、读书会之类的社团,后来又在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工委领导下、并在“民主同盟”西北总支部帮助下,成立了以卫佐臣为负责人的“西北民主青年社”,简称“民青”,是一个党的青年学生外围组织,著名诗人牛汉即为其中的成员。也就是说,在刘季洪当西北大学校长期间,学校内实际上潜藏了一部分进步力量,只要有机会出现,这种力量就会迸发出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各高校组织学生进行反苏大游行,当时,刘季洪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在重庆参加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虽然不在城固,但他通过打电报等方式,指示亲信在城固进行反苏大游行,校方即以全体师生的名义,发布了三个反苏通电。此举遭到一些进步师生的反对,季陶达等六位教授公开发表声明反对,校方随后解聘了这六位教授。针对这种情况,中共地下党员、“民青”组织负责人决定成立学生自治会,反对反苏游行,并要求结束国民党在学校内的特务统治。在国民党组织反苏游行过后,学生自治会组织进步学生举行了反帝爱国游行。 学生自治会成立后,校方并不认可,开除了几位进步学生,学生自治会于是决定罢课,同时派请愿团到重庆和刘季洪谈判。刘季洪表面答应“好说好说”。回到城固后,他采取措施:允许学生自治会成立,但要在校方指导下进行,意思是要对原先成立的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但是,改选后的自治会,其主要干部仍为原来的人员。至此,刘季洪彻底宣布校方不承认学生自治会,同时威胁如果不解散学生自治会,进行复课,就要停发贷金,甚至宣称为此不惜解散学校。 刘季洪此举引起了学生自治会更大的反抗,学生自治会主席团成员决定接管校政,把刘季洪赶出学校。他们冲进刘季洪办公室,牛汉等人下了校警的枪,同时没收了校印,刘季洪当天离开学校逃到汉中。 离开学校后,刘季洪即向国民政府教育部、陕西省政府及汉中警备司令部求援,要求对学生运动进行镇压,他组织起了由国民党、三青团学生构成的护校团,在军警配合下,逮捕了包括牛汉在内的学生自治会的一些成员。刘季洪又对拥护学生自治会的学生采取停发贷金和拉拢等两种手段,实行分化瓦解,重新控制了西北大学。至此,西北大学的这场学生运动被镇压。 5 通过以上几件事情的叙述,似乎可以理解刘季洪为什么说他在西北大学的工作经历“最为辛苦”这句话了。 首先,在他的任期内,西北大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比如迁校,他作为主要领导,面对的工作是具体而繁重的。 其次,他作为一校之长,动用军警对学生进行镇压,虽然他对此没有提及,但如果说这件事情没有在他的心里引起波动,也是很难想象的。他所说的“最为辛苦”这句话,笔者推测是有这件事情的成份的。 1947年,刘季洪辞去西北大学校长职务,随后在国立政治大学任教。大陆解放前夕,刘季洪与妻子和最小的两个孩子去了台湾,另有五个子女留在了大陆。 到台湾后,刘季洪先后担任了正中书局的总编辑、总经理及董事长。正中书局可不是一般的图书机构,而是陈立夫所创办的、控制思想宣传的机构,同时承担印制中小学教科书的任务,在刘季洪的经营之下,正中书局靠印刷教材赚了很多钱。1959年,刘季洪接任国民政府政治大学校长职务,该学校原为国民党党校,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夕改为国立政治大学,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刘季洪在政治大学一直工作到1973年。撰写此文时,本刊编部联系到台湾政治大学秘书处,其工作人员提供了刘季洪在政治大学的一些资料,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刘季洪的报道。1959年政治大学只有三个学院十二个系、四个研究所,刘季洪长校十四年后,已扩充为文理、法、商三学院二十二个系、十六个研究所。学生也由二千四百五十人增加为五千八百四十五人。刘季洪对师生生活颇为关心,哪位教授家里负担重,需要补助费,他比三个学院院长更要了解,因此,有“大家长”之称。1973年到1984年,刘季洪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在此要职上工作了11年。1989年,刘季洪病逝。 刘季洪任考试院院长期间,八十大寿之际,有江苏同乡及弟子要为其祝寿,而他为“避寿”,以“私人考察”为名,与夫人前往日本。刘季洪对子女教育颇严,其子刘万航留美期间,不花父母给的生活费,而是利用假日周末在一家中国餐馆打工挣钱,以致于后来,他能在五分钟内分解几十只鸡的骨和肉,单手可以捧起高及天花板的杯盘。刘万航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主持科技室时,曾替台北故宫博物馆安排过菜单。 刘季洪一生著有《各国成人教育》、《教育统计学》、《教育生涯漫谈》等著作。为了了解这个人物,笔者四处寻找他的著作,经历周折,最终只是在河南大学图书馆才找到了一本他的《教育生涯漫谈》,购买了这本书的复印本。 6 在此,对刘季洪的一生及其办学做一番总结。这个总结,不妨与赖琏做对比进行。 1、 虽然刘季洪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工作,也写过《各国成人教育》这样的学术著作,但和赖琏一样,他并不是一个教育家,他的办学,也是官员办学,即重视贯彻国民政府的教育战略,维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当这种稳定的秩序遭受到挑战之时,他会不惜一切手段来维护,这就是在西北大学爆发学生运动之时,他要动用军警进行镇压的原因。而前任西北大学校长、时任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面对学生运动,对学生采取的是保护措施,原因在于胡庶华本质上是一名教育家。 2、 刘季洪和赖琏都是行政能力很强的人,办事雷厉风行。不过,在赖琏任期内,西北大学没有发生过一次学生运动,而在刘季洪任期内,西北大学发生了规模很大的学生运动,这是大势使然,是大格局决定小格局,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所依赖的国民政府当时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正走向没落,这是他所不能控制的。 3、 为什么赖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大谈特说他的“清党”经历和对进步学生的高压手段,而刘季洪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却对自己动用军警镇压学生运动只字不提呢?这里当然有个性方面的原因,但笔者推测,更大的原因可能与他们各自的教育背景有关,虽然同有美国留学背景,但赖琏学的是工程技术,工科教育是不太管价值问题的,在政治上,跟定了一个政治组织,就一直跟着走,然后用技术性的手段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清党”也罢,对进步学生采取高压手段也罢,在他看来,是在解决技术问题,在内心和价值观上没有什么冲突,所以他什么事都敢讲!刘季洪不一样,他是学教育出身的,有价值观念,他是清楚自己动用军警镇压学生是没有道理的,但职责所在,又不得不做,他的内心是有冲突的,因此,他只做不说!Ω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旧中国河南大学近二百位海归教师名录(河大校故整理之一)
热度 1 berlindwh 2013-1-6 11:04
旧中国河南大学近二百位海归教师名录(河大校故整理之一)http://tieba.baidu.com/p/1964054173 豫籍: 丁德合:河南新乡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早逝 李敬斋:河南汝南人,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工程学士,曾任南京政府地政部部长 张鸿烈:河南固始人,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哲学硕士,曾任山东省建设厅厅长 凌 冰:河南固始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中国驻古巴公使 张仲鲁:河南巩县人,密苏里矿务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商科硕士,曾任煤炭总局副局长 杨震文:河南南阳人,柏林大学文学硕士、副教授,著名翻译家 王广庆:河南新安人,日本私立法政学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田培林:河南襄城人,柏林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南京政府教育部次长 姚从吾:河南襄城人,留学柏林大学研究蒙古史,曾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冯友兰:河南唐河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 徐旭生:河南唐河人,留学巴黎大学哲学专业,曾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傅 铜:河南开封人,伯明翰大学哲学硕士,师从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任西北大学校长 张金鉴:河南安阳人,斯坦福大学行政学硕士,被誉为“中国行政学鼻祖” 方振中:河南唐河人,巴黎政治学院外交系硕士,曾任香港《工商日报》总编辑 王毅斋:河南杞县人,维也纳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河南省副省长 杜 俊:河南汲县人,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代理校长,曾任河南省银行行长 王广森:河南开封人,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西安统计学院院长 秦 瓒:河南固始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西南联大教师 王拱璧:河南西华人,留学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 王敬芳:河南巩县人,留日教育学硕士,曾参加同盟会,和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 于赓虞:河南西平人,留学剑桥大学 杨震华:河南安阳人,巴黎大学心理学博士,参加北京五四运动 刘海蓬:河南某地人,柏林大学教育博士 陈仲凡:河南汝南人,留学柏林大学哲学系 王徵葵:河南罗山人,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员 许逢熙:河南某地人,密歇根第楚乐大学心理学硕士,曾任河南大学教务长 冯景兰:河南唐河人,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张清涟:河南南阳人,科罗拉多矿冶学院冶金硕士,曾任东北大学冶金系主任 赵松鹤:河南方城人,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 秉 志:河南开封人,康奈尔大学动物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张春霖:河南开封人,法国生物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一级研究员 程锡年: 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 郭 暄:河南项城人,康奈尔大学水利博士 王尚济:河南商丘人,巴黎大学理学硕士,曾任北师大数学系主任,早逝 曹理卿:河南固始人,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硕士 赵树萱:河南荥阳人,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 刘蔚同:河南太康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 上官悟尘:河南光山人,美医学硕士 吴忆鲁:河南固始人,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学士、柏林大学林学硕士 赵连芳:河南罗山人,威斯康星大学农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王直青:河南安阳人,佐治亚大学农学博士 路葆清:河南辉县人,爱阿华州立农工大学、美领菲律宾大学研究科毕业 郭须静:河南唐河人,巴黎凡尔赛园艺专门学校毕业,曾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早逝 田叔民:河南上蔡人,凡尔赛园艺学院园艺学硕士 贾瑞生:河南信阳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毕业 鲁祖周:河南新野人,比利时鲁文大学毕业 陈孝治:河南汝南人,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科毕业 孟守真:河南安阳人,留学法国农科 郭培学:河南孟津人,留学美国农科 王一蛟:河南某地人,留学美国农科 本校学子留学归来: 高济宇:河南舞阳人,伊里诺伊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化学会副会长 闻 诗:浙江人,法国郎西大学理学博士,河南大学数理系主任 左任侠: 蒙城大学心理学博士 张励铮:留学伦敦大学、巴黎大学、柏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 余协中:安徽人,美国科尔盖特(Colgate)大学政治学硕士,曾任东北大学校长,子余英时 朱佛乐: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毕业 朱亦松:江苏人,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硕士 吴德培:江苏人,伊里诺伊大学经济学硕士 邹宗彦:天津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 毛 起:上海人,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巴黎大学哲学专业 萧鸣籁:江苏人,日本庆应大学文学学士 王翰芳:湖北人,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卒业,法学院教授 萧一山:江苏人,访学剑桥大学,曾任台湾大学教授 吴士栋:江西人,芝加哥大学学士,哈佛大学哲学硕士,曾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 仇春生:浙江人,美国葆灵大学硕士 余家菊:湖北人,留学爱丁堡大学,国家主义派骨干,中央研究院院士 毛礼锐:江西人,密执安大学教育学硕士 刘亦常:湖北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 陈梓北:山东人,留学东京大学,是中国珠算协会创始人 宋谋欧:四川人,英国布里斯脱大学教育学士 李廉方:湖北人,教育家,留日,曾任鄂军都督府首席秘书、河南大学教育系主任。 樊映川:安徽人,密执安大学理学博士 薛 愚:湖北人,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朱鹤年:江苏人,美生物学博士 严 恺:福建人,水利学家,荷兰副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 刘光文:浙江人,爱阿华大学水文硕士,曾任河海大学水文系主任 唐风图: 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 李燕亭:河北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硕士,曾任河南省化学会副会长 郭庆芬:山西人,伊里诺伊大学化学硕士,曾任江西师范学院院长、江西省政协副主席 林一民:江西人,尼不拉斯加大学化学硕士,曾任台湾农学院院长 周焕章:湖北人,密歇根大学化学硕士,一级教授,曾任武汉工学院院长 胡学渊: 留学柏林大学化学系 郑乃清:河北人,密歇根大学理学士 李立藩:四川人,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学士 陈祖炳:湖北人,柏林大学物理系毕业 李先闻:四川人,康乃尔大学遗传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涂 治:湖北人,明尼苏达大学植物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杨庆门:浙江人,耶鲁大学林学博士肄业,曾任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黄希周: 美国博士,曾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 彭 谦:湖北人,威斯康辛大学土壤学博士 吴绍骙:安徽人,明尼苏达大学农学博士,曾任金陵大学教授 萧位贤:广西人,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林学系毕业 吴景美:福建人,爱阿华大学农学士 陈 植: 留学东京帝国大学林学专业 林世泽: 美国爱沃瓦农业大学农学硕士 栗耀岐:山西人,东京帝国大学、九州帝国大学林学毕业 李达才:江西人,东京帝国大学农学毕业 陈显国:广东人,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国际著名的土壤学专家,旅台 许振英:山东人,康乃尔大学农学学士、威斯康辛大学硕士 陈振铎: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学硕士 杜洪作: 华盛顿大学农学研究生 沈学年:浙江人,康乃尔大学农学硕士 林渭访:浙江人,留学德国塔林郎林业大学研究院,台湾大学森林系主任,林学泰斗 何一平: 美国萨瑞苦斯大学农学硕士 邵德伟:鹿儿岛大学农科 钱养浩:东京帝国大学农科毕业 谷子俊:留日,东京大学农科 黄以仁:留日,东京大学农科 栗显倬:湖南人,留美,农科 陈佑进:留美,农科 李赋京:陕西人,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 朱德明:浙江人,哥廷根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河大医学院教授 刑 荣: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 杨光第:湖北人,德国杜宾根大学医学博士 韩明炬:湖北人,柏林大学医学博士 安石如:留美,文科 夏一图:留瑞士,医科 张孝宗:留日,医科 褚葆真:留德,医科 段春和:留美,医科 谢景魁:留美,医科 王毓琛:留日,医科 杨 初:留德,医科 (不完全统计)
个人分类: 大学|3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sunbukuan 2012-9-27 10:34
河南大学庆祝建校百年 9月25日上午,河南大学百年校庆庆典活动在河南大学校园礼堂举行。在大会上,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河南大学一直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现代教育的伟大历程。 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表示,今日的河南大学,植根中原文化沃土,继承百年办学传统,现有文、史、哲等12个学科门类,34个学院(部)、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生达5万多人。
1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南大学校长讲话庆祝建校一百周年
tangminqian 2012-9-26 13:03
李莉 的科学网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blog-738143-616707.html 人民网·河南频道 频道首页 新闻 校庆动态 正文 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12/09/25/644302.html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在百年校庆上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河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这是一个令所有河大人永远难忘的时刻。我代表河南大学,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河南大学诞生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里,成长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历经百年沧桑,成就世纪辉煌。      百年河大,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启者,汇聚河南大学堂、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三支文脉,植根中原文化沃土,传承华夏古老文明,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铸就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这些文化传统,体现中原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是百年河大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折枝成林的建国初期,无论是在恢复发展的改革时期,还是在繁荣振兴的当今时代,每逢机遇降临,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河南大学自强不息;每当危难来临,总有一种意志在支撑,使河南大学百折不挠。这就是河大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永不停步、奋勇向前。      百年河大,见证了现代教育的伟大历程。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艰难初创,到冯玉祥将军的改办大学,从省立大学的初具规模,到国立大学的空前鼎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从本世纪初的再度繁荣,到百年名校的全面振兴,河南大学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民族命运相连,历经数次重大分合调整,但每一次都以宽广的胸怀顺利实现融合,形成新的优势。目前,学校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代表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建有多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百年名校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      百年河大,培养了治国兴邦的栋梁之才。河南大学延揽名师、培育英才的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哲学大师冯友兰、历史学家范文澜、语言学家郭绍虞、经济学家罗章龙、考古学家董作宾、两弹一星元勋党鸿辛等,都曾在这里传道授业,辛勤耕耘。建校以来,河南大学培养了40多万缤纷桃李,他们遍布大江南北、神州内外。毕业生中英才辈出,各显风流,有院士、学部委员56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150多人,侯镜如、赵九章、赵毅敏、袁宝华、王国权、尹达、邓拓、白寿彝、梁光烈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还有更多的河大学子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铁塔牌”学子的精神风貌。河南大学已经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人才汇聚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百年河大,奠立了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诞生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之中的河南大学,建校之初,即开风气之先,内聚青年才俊,外纳先进西学,以三分之一的外教和西学课程,掀开了前瞻开放的历史首页。随后,学校一直把开放办学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的同时,自觉走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与10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为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广泛开展中外校际交流,联合举办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在美国设立了孔子学院,在郑州建设占地2000余亩的国际化校区。正是这种持续的国际化办学实践,赋予了河南大学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世界眼光,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原儿女走向世界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      百年河大,铸就了爱国奉献的历史丰碑。建校伊始,河南大学便秉承“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的办学宗旨,不断谋求强国富民之道。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关头,河大师生以“读书不忘救国”的历史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怀抱复兴希望,弘扬民族正气。在各个历史时期,河大儿女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从北京火车站的设计到动力气象学的开创,从青霉素的研制到甲骨文的研究,从两弹一星的研制到文学巨著的创作,无不浸透着河大师生辛勤的汗水,闪耀着河大师生智慧的光芒。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在植物逆境生物研究、特种功能材料研发、造纸黑液污染治理、中原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奥运气象保障、高校统编教材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以及黄河文明研究、军工科技研发、天然药物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河南大学用责任与担当,铸就了一座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巍峨丰碑。      在庆祝河南大学百年华诞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一百年来为学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不会忘记在院系调整时期独立建校和融入其他高校的人们,更不会忘记海内外广大校友和一百年来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河南人民。在此,我代表河南大学,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百年华诞,是河南大学发展的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我们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深刻反思问题和不足,紧紧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取得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实现百年名校的全面振兴。      校庆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河南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办好河南大学,我们责无旁贷;振兴中原教育,我们义不容辞。      办好河南大学,核心是培育英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今日之河大,要能够培养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一代代新人,使他们在道德上具有独立人格,在学术上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行动上能够脚踏实地做出创新成就。      办好河南大学,定位是服务中原。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拥有能够折射本民族文化精髓的一流大学;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地区,也必然拥有能够代表本区域的著名学府。文脉即国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河南大学位居中原,中原经济区是我们报效社会的宽阔舞台,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肩负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      办好河南大学,重点是学科强校。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学科积淀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要按照国家科技战略,凝练学科方向;按照一流大师成长规律,汇聚学科队伍;按照科技前沿的水准,构筑学科基地;牵手国内外名校,营造国际合作学科发展氛围。      办好河南大学,方略是高端突破。我们要强化优势,彰显特色,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中原社会发展,融入行业科技进步,打造高峰学科,延揽大师人才,共建高端平台,共享创新成果,提升国际合作层次,使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大学的标准。      办好河南大学,关键是社会支持。中原经济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务院“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明确要求,河南省政府实施《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与河南大学的互融共生,百年河大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文化底蕴,都为河南大学提供了持续提升的发展环境,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我们要把良好的成长生态,转化为师生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只要政府和社会为河南大学提供政策、机会和舞台,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喜的巨大成就。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同学们!历经百年风雨的河南大学,创造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不是历史的赠予,而是无数先辈上下求索、不懈开拓的结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神圣职责,落在了我们这一代河大人的肩上。新的百年,新的希望,新的期待,我们一定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把河南大学办成一所让党和政府满意、令中原人民自豪的一流大学!      谢谢大家! 2012年9月25日 相关阅读1: 百年河大校庆 网站 首页 学校概况 河大概况 http://www.henu.edu.cn/hdgk.htm 河南大学概况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100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1903、1904年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20世纪初的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这所大学。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建校近百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学部委员73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扩大招生、新校区建设等,在提高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先后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河南大学现设有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淮河临床学院、东京临床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民生学院、国际汉学院、欧亚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研部、公共计算机教研部等学院(部),87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4000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12人,教授、副教授11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近200人。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4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办有出版社和多种学术刊物,图书馆藏书400余万册。校区总面积40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所具有厚重历史的高校,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几年,江泽民、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吴官正、陈至立、李岚清、蒋正华、罗豪才、王文元、张思卿、周济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我校,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2004年7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并比照“211工程”项目学校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又进一步明确了“把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高校”的建设目标。据此,在中共河南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教育国际化程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省部共建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大学协议签署,使这所历经风雨沧桑的百年老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河南大学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百年的风雨和磨砺,百年的奋斗与辉煌,河南大学正乘风扬帆,充满信心,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方向迈进。 (2012年5月21日更新) 相关阅读2: 百年河大校庆 网站 首页 学校概况 历史沿革 http://www.henu.edu.cn/lsyg.htm 历史沿革 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首任校长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 20年代初,河南督军冯玉祥将军应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创办大学的要求,决定从查抄军阀赵倜的财产中拨出专款作为大学的筹备基金。1923年3月3日, 在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1927年6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 决定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1928 年9月增设医科。 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惨重,但仍办学不辍。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办学经费有了保障。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 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以河南大学一批进步师生为基础在宝丰筹建中原大学,范文澜任校长。11月,将中原大学迁往开封河南大学校址办学。1949年,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主要系科成为今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主要基础。同时,河南省人民政府以中原大学医学院、教育系师训班500余人和河南行政学院400多人为基础,接回迁徙到苏州的河南大学1200余名师生,重组河南大学,省政府主席吴芝圃任校长,下设文教学院、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4个学院。河南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并发展为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医学院独立并发展成为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大学行政学院独立,现为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河南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原有的院级建制均改为系级建制。1953年8月6日,国家教育部和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河南大学与平原师范学院两校合并,统称为河南师范学院,在开封、新乡两地办学,分称一院、二院。1955年8月16日,中共河南省委对河南师范学院进行调整,决定将文科集中在开封办学,理科集中在新乡办学。1956年11月,河南师范学院一院、二院分别独立为开封师范学院和新乡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地理、外语4系。1959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我校,新增物理、化学、数学、生物4系,后又增设政教系和体育系。1962年7月,河南艺术学院并入,建立艺术系;河南体育学院并入体育系;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地理系。至此,学校有中文、历史、政教、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10个系。 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增设教育系。1984年5月恢复为河南大学。学校也由师范院校逐渐发展成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在河南人民会堂签订省部共建河南大学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目前,河南大学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设有33个学院(部),83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生达4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近200人。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及河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办有出版社和多种学术刊物,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校区总面积36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校区(金明校区)已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 建校九十多年来,先后培养了40多万各类专门人才,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如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郭绍虞、高亨、蒙文通、罗廷光、嵇文甫、罗章龙、毛礼锐等先后在校执教;不少学生,如尹达、邓拓、白寿彝、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杨廷宝、高济宁、姚雪垠、吴强、周而复、马可、王鸣岐、李秉德、梁光烈等均已成为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2011年11月11日更新)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南大学化工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tangminqian 2012-9-26 12:45
河南大学新闻网 河大新闻网 学校新闻 正文 http://news.henu.edu.cn/news/index/id/20654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协同创新 河南大学化工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新闻作者: 万合利 王振国图:万合利 周伟 9月23日上午,由校科研处和化学化工学院共同主办的河南大学化工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在我校金明校区计算机大楼报告厅举行。成立仪式上,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共同探讨大学、政府、研究所和企业的协同创新之路,并为河南大学百年华诞献礼。河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黄布毅,开封市副市长陈国桢、马璞,省科技厅、发改委、工信厅、审计厅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校领导关爱和、宋纯鹏,创新联盟各企业、研究所和大学代表,以及化学化工学院回校校友、全体教师、学生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等与会。仪式由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王明钦主持。 校党委书记关爱和代表河南大学全体师生向来自省内外的化工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和广大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在简要回顾了我校走过的100年发展历程之后,关爱和说,现在河南大学正坚定不移地朝着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努力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发展目标迈进。化学化工学院作为河南省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在产、学、研、用方面与各地企业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化学化工学院与知名研究所和企业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发起成立的河南大学化工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必然会有效地促进社会创新资源整合,进一步推动我省化工行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黄布毅在回顾了 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 之后,她表示,创新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协同创新”思想的重要举措。她希望联盟各方能贯彻“协同创新”思想内涵,找准切入点,以创建一流为目标,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扩大协同创新联盟的影响力,促进创新联盟的可持续发展。她还表示,河南省科技厅将会全面支持创新联盟的发展,以服务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陈国桢表示,开封市人民政府将加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协同创新意识,改善协同创新环境,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协调产学研各方利益,使开封市在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科研处处长苗琛与联盟各参加单位的代表在联盟协议书上签字。河南大学化工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由17家化工企业、科研机构和河南大学共同组建,根据初步协议,联盟企业将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资助创新项目、设立奖学金、委托人才培训等方式,出资1100余万元,支持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展。 黄布毅、陈国桢、宋纯鹏等共同为由河南大学与开封市化工行业协会共建的“化工设计与发展战略研究院”揭牌。宋纯鹏向河南省煤化集团中原大化董事长陈国平等四人颁发了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聘任证书。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蒋元力教授,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广斌教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教授作为协同创新联盟企业代表、研究所方代表分别发表讲话。他们相信协同创新联盟的成立必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另悉,在此仪式上,化学化工学院86级校友、江苏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杨建等校友,化学化工学院退休教授李丙寅还分别捐款,回馈学院,表达爱心。杨建代表校友及捐赠方发言,深情回忆了母校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1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南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汇总)
lily201268 2012-9-25 20:26
按:今天是河南大学的百年校庆,祝福我们的河南大学! 祝福河大师生共奋进,发展越来越好! 河南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汇总) 9 月 25 日,坐落在千年古都开封的河南大学隆重举行建校 100 周年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河南大学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刘云山,刘延东,梁光烈,路甬祥,韩启德,陈奎元,陈宗兴等国家领导题词或发来贺信,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 70 多个国内好友单位和兄弟高校也一同发来贺信。 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 : “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郭庚茂,河南政协主席叶东松,教育部副部长顾海良等领导出席河南大学建校 100 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大会上,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全面总结了河南大学的百年历程,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见证了现代教育的伟大历程,培养了治国兴邦的栋梁之才,奠立了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铸就了爱国奉献的历史丰碑,办好河南大学,定位是服务中原,重点是学科强校,方略是高端突破,关键是社会支持。他强调,把河南大学建设成国内一流大学,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河南人的嘱托,更是河南大学广大师生和校友的心愿。河南大学校党委书记关爱和指出,植根中原文化跃土,继承百年办学传统,以省部共建为契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挺起河南高等教育的脊梁,打造中原地区人才培养高地,已成为河南大学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 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深情致辞母校:我不仅是河南大学的一名教师。我,还有我的儿子,也都曾是河南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因为河南大学,给了我人生最初的信念和憧憬,正是凭着这份信念与憧憬,我踏上了追求梦想的征途。从这里,我找到了坚实的支撑,从这里,我走向了三尺讲台,从这里,我找到了生活的价值,从这里,我发现了生命的精彩。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片充满信念,充满憧憬,放飞理想的土地,一片精神栖息的净土。“明德新民,止于止善”的大学精神随着时间的淘洗而历久弥新,成就几代人一贯的、不变的坚守。今天我站在这里,最想要说的两个字是喊着——感谢母校的培养。 据介绍,此次大会共有来自国际 17 国家和地区的 70 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活动。据悉, 9 月 25 日晚,河南大学将在金明校区图书馆前举办庆典晚会。该晚会从文学脚本到导演,到演员全部是河南大学校友和师生,他们将用自己的真情演绎河南大学百年历程,展示百年河大辉煌。 1 、蒋树声强调大学精神寄语河南大学希望 “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是温家宝总理对河南大学的嘱托。在河南大学百年华诞校庆盛典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强调要发扬河南大学人文精神。   蒋树声说,百年华诞,是河南大学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希望河南大学一定要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以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为关键,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蒋树声强调,进入新的百年,还一定要牢记弘扬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多年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包含了大学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形成了一种学术自由、知识创新和严谨治学的学术环境。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在校园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虽然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弘扬大学精神,继承和发扬各自的优良传统,对抵制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侵蚀大学校园是非常重要的。 2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在百年校庆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河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这是一个令所有河大人永远难忘的时刻。我代表河南大学,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河南大学诞生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里,成长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历经百年沧桑,成就世纪辉煌。     百年河大,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大学精神。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启者,汇聚河南大学堂、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三支文脉,植根中原文化沃土,传承华夏古老文明,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铸就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这些文化传统,体现中原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是百年河大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折枝成林的建国初期,无论是在恢复发展的改革时期,还是在繁荣振兴的当今时代,每逢机遇降临,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河南大学自强不息;每当危难来临,总有一种意志在支撑,使河南大学百折不挠。这就是河大精神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永不停步、奋勇向前。     百年河大,见证了现代教育的伟大历程。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艰难初创,到冯玉祥将军的改办大学,从省立大学的初具规模,到国立大学的空前鼎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从本世纪初的再度繁荣,到百年名校的全面振兴,河南大学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民族命运相连,历经数次重大分合调整,但每一次都以宽广的胸怀顺利实现融合,形成新的优势。目前,学校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代表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建有多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百年名校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     百年河大,培养了治国兴邦的栋梁之才。河南大学延揽名师、培育英才的办学传统薪火相传,哲学大师冯友兰、历史学家范文澜、语言学家郭绍虞、经济学家罗章龙、考古学家董作宾、两弹一星元勋党鸿辛等,都曾在这里传道授业,辛勤耕耘。建校以来,河南大学培养了 40 多万缤纷桃李,他们遍布大江南北、神州内外。毕业生中英才辈出,各显风流,有院士、学部委员 56 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 150 多人,侯镜如、赵九章、赵毅敏、袁宝华、王国权、尹达、邓拓、白寿彝、梁光烈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还有更多的河大学子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铁塔牌”学子的精神风貌。河南大学已经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人才汇聚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百年河大,奠立了开放办学的优良传统。诞生于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之中的河南大学,建校之初,即开风气之先,内聚青年才俊,外纳先进西学,以三分之一的外教和西学课程,掀开了前瞻开放的历史首页。随后,学校一直把开放办学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在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的同时,自觉走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与 100 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成为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广泛开展中外校际交流,联合举办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在美国设立了孔子学院,在郑州建设占地 2000 余亩的国际化校区。正是这种持续的国际化办学实践,赋予了河南大学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世界眼光,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中原儿女走向世界开启了一扇重要窗口。     百年河大,铸就了爱国奉献的历史丰碑。建校伊始,河南大学便秉承“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的办学宗旨,不断谋求强国富民之道。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历史关头,河大师生以“读书不忘救国”的历史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怀抱复兴希望,弘扬民族正气。在各个历史时期,河大儿女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从北京火车站的设计到动力气象学的开创,从青霉素的研制到甲骨文的研究,从两弹一星的研制到文学巨著的创作,无不浸透着河大师生辛勤的汗水,闪耀着河大师生智慧的光芒。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在植物逆境生物研究、特种功能材料研发、造纸黑液污染治理、中原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奥运气象保障、高校统编教材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以及黄河文明研究、军工科技研发、天然药物研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河南大学用责任与担当,铸就了一座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巍峨丰碑。     在庆祝河南大学百年华诞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一百年来为学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不会忘记在院系调整时期独立建校和融入其他高校的人们,更不会忘记海内外广大校友和一百年来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河南人民。在此,我代表河南大学,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百年华诞,是河南大学发展的里程碑,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我们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深刻反思问题和不足,紧紧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断取得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实现百年名校的全面振兴。     校庆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河南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办好河南大学、振兴中原教育”。办好河南大学,我们责无旁贷;振兴中原教育,我们义不容辞。     办好河南大学,核心是培育英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今日之河大,要能够培养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一代代新人,使他们在道德上具有独立人格,在学术上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行动上能够脚踏实地做出创新成就。     办好河南大学,定位是服务中原。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拥有能够折射本民族文化精髓的一流大学;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地区,也必然拥有能够代表本区域的著名学府。文脉即国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河南大学位居中原,中原经济区是我们报效社会的宽阔舞台,要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肩负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     办好河南大学,重点是学科强校。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学科积淀是学科发展的基础。要按照国家科技战略,凝练学科方向;按照一流大师成长规律,汇聚学科队伍;按照科技前沿的水准,构筑学科基地;牵手国内外名校,营造国际合作学科发展氛围。     办好河南大学,方略是高端突破。我们要强化优势,彰显特色,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中原社会发展,融入行业科技进步,打造高峰学科,延揽大师人才,共建高端平台,共享创新成果,提升国际合作层次,使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大学的标准。     办好河南大学,关键是社会支持。中原经济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务院“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明确要求,河南省政府实施《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与河南大学的互融共生,百年河大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文化底蕴,都为河南大学提供了持续提升的发展环境,值得我们倍加珍惜。我们要把良好的成长生态,转化为师生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只要政府和社会为河南大学提供政策、机会和舞台,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喜的巨大成就。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志们、同学们!历经百年风雨的河南大学,创造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不是历史的赠予,而是无数先辈上下求索、不懈开拓的结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神圣职责,落在了我们这一代河大人的肩上。新的百年,新的希望,新的期待,我们一定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把河南大学办成一所让党和政府满意、令中原人民自豪的一流大学!   谢谢大家 ! 3 、 1.5 亿元社会捐助注入河大 记者从校方获悉,作为我国首个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在校庆前夕共接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 1.5 亿元社会捐助。   2011 年 9 月成立的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性非公募基金会,是我国首个地方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公立高校聚集社会力量办学趟出一条新路。   基金会获得的 1.5 亿元社会捐助资金,包括捐赠资金和合作建设项目资金。据了解,基金会成立一年来,已落实款项 6000 余万元。根据捐赠人意愿和实际需要,基金会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奖励、学生奖助等方面设立基金项目,如蓝天奖学金、本科生创新与科研基金等,均收到良好效果。 4 、河南大学概况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 100 年前,这里是河南贡院的所在地, 1903 、 1904 年全国会试曾在这里举行,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这里划上句号。 20 世纪初的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孕育催生了这所大学。 1912 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 1942 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 6 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 1984 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2008 年 10 月 17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建校近百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董作宾、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 40 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学部委员 73 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 150 人。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扩大招生、新校区建设等,在提高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扩大发展规模、办学空间、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 12 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先后与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世界大学联合会和亚太大学联合会成员。河南大学现设有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淮河临床学院、东京临床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民生学院、国际汉学院、欧亚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研部、公共计算机教研部等学院(部), 87 个本科专业, 42 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 18 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2 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 10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 4000 多人,其中专兼职工作的院士 12 人,教授、副教授 1100 多人。全日制在校生 41000 余人,其中研究生 6000 余人,留学生近 200 人。学校拥有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特种功能材料、植物逆境生物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实验室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 个。建有国家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 4 个国家级教育、科研基地。办有出版社和多种学术刊物,图书馆藏书 400 余万册。校区总面积 4000 余亩,建筑面积 100 余万平方米。其中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所具有厚重历史的高校,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近几年,江泽民、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吴官正、陈至立、李岚清、蒋正华、罗豪才、王文元、张思卿、周济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我校,对河南大学的发展寄予厚望。 2004 年 7 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时亲笔书写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河南大学办成全国一流高校”的题词。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也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并比照“ 211 工程”项目学校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又进一步明确了“把河南大学建成全国一流高校”的建设目标。据此,在中共河南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到 2020 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教育国际化程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在省部共建的基础上,争取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大学协议签署,使这所历经风雨沧桑的百年老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河南大学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百年的风雨和磨砺,百年的奋斗与辉煌,河南大学正乘风扬帆,充满信心,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方向迈进。 5 、著名校友 王拱璧 杨廷宝 张鸿烈 冯友兰 李敬斋 林伯襄 李俊甫 严 恺 张伯声 张 劭 张纯明 张静吾 徐旭生 曹理卿 刘敬宜 郝象吾 许心武 范文澜 刘季洪 张仲鲁 赵毅敏 李廉方 冯景兰 樊粹庭 刘潇然 侯镜如 袁宝华 王国权 尹 达 邓 拓 白寿彝 杨廷宝 高济宇 姚雪垠 周而复 吴 强 马 可 赵九章 梁光烈 6 、校庆公告    2012 年金秋时节,河南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在此,谨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河南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及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一百年薪火相传,一百年弦歌不辍。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河南大学虽然数易其名,几度变迁,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办学传统薪火相传,以文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格局传承至今,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 2008 年 10 月,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开启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春华秋实。经过历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空间日益拓展,办学实力稳步提升,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 12 个学科门类、 50000 多名在校生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中原地区人才培养高地,先后培养各类人才 40 多万人,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发展基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学校正按照“坚持一条主线,实现两大突破,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振兴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行。   为展示成就、振奋精神、汇集力量、谋划发展,学校决定于 2012 年 9 月 25 日举行建校 100 周年庆典。这将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里程碑,重铸辉煌、再展风采的历史新起点,我们热忱期盼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各位校友关心和支持庆典筹备工作,并盛情邀请各位届时齐聚古都开封,共襄百年盛典!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7、河大全景 (1)历史见证 (2)时代特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526870102e2ww.html
1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母校“河南大学”100年校庆
热度 4 yanghualei 2012-9-25 07:16
祝母校“河南大学”100年校庆
今天是本科母校河南大学的 100 的生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这一百年,有骄傲的时刻,也有失落的时刻,也不知道该怎么祝福,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祝福。就为其浅吟下至今牢记在心中的那首校歌,依然铿锵有力。 河南大学校歌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风雨一堂 继往开来扬辉光 四郊多垒国仇难忘 民主是式科学允张 欹欤吾校永无疆 ! 欹欤吾校永无疆 !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393 次阅读|8 个评论
恭祝河南大学百年华诞
热度 1 Geeli 2012-9-24 20:53
恭祝河南大学百年华诞
“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 ” 每当这旋律雄浑、苍劲的河南大学校歌响起时,就会在河大人的心中激起澎湃的波涛,乃至巨浪,乃至眼角淌出的热泪。这波涛、这巨浪、这热泪,对于河大人来说,丝毫不亚于法国人听到《马赛曲》,国人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所产生的心潮澎湃。在母校河南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时刻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和绵绵的思绪,写下如此博文,以祝福我的母校——河南大学。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她曾经辉煌过:曾经的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曾经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 她也曾经因为建国后的高校调整落寞过:曾经的开封师范专科学校 …… 她可以跻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册的“世界著名大学”,却进不了 211 工程大学。但她今天已经遍地开花!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工学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医学部,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都有她留下的烙印!这里有 985 高校,也有 211 工程大学,而河南大学如今只是省部共建高校,还有所谓的小 211 工程高校 …… 作为一所省属地方性高校,尤其是在曾经的院系调整中被调得只剩下文科的地方高校,河南大学在所走过的悠悠一百个春秋中,毋宁说是在艰难而执著地前行着。我们感叹于她在任何境况下的踏实坦荡、宠辱不惊;感叹于她虽无华美的头衔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履行自己神圣的使命,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了几十万名有用之材,在中国浩瀚的高校之林中巍巍屹立,毫不逊色;也感叹于她虽没有令人欣羡的优厚经费资助,却能克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中进行艰苦卓绝地探索,并以厚重的成果惠及中华一方土地。这就是我的母校 —— 河南大学。 或许,地处七朝古都开封,给了河南大学一种悠深的文化定力;也或许,远去的大宋王朝给这里的生活底色定下了厚重悠远的基调;也或许,当年的多彩繁华,清冷地透过岁月的篇章,悄悄然留给这一方水土绵绵若存、用之不竭的力量。 2012 年 9 月 25 日,母校河南大学将迎来她百年华诞。在这风风雨雨、坎坷蹒跚的一百年中,有抗战前期声名显赫之时,有战火纷飞中的颠沛流离之境,亦有建国后寂寞无闻却苦心孤诣之际,然而无论沉浮升迁,河大人总能以 “ 日三省吾身 ” 的态度发奋自强, “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 是其不息的追求。百年来,河南大学先后培养了 40 多万各类专门人才。范文澜、冯友兰、郭绍虞、高亨、蒙文通、罗廷光、嵇文甫、罗章龙、毛礼锐、李廉方、董作宾等先后在河大执教的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以及尹达、邓拓、马可、白寿彝、侯镜如、袁宝华、杨廷宝、高济宁、姚雪垠、石璋如、吴强、周而复、王鸣岐、赵九章、李秉德、梁光烈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学子们,是河南大学百年辉煌的见证,也是河南大学百年来绵绵不绝的生命活力与牵挂。 在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愿古老而永远富有朝气的河南大学蓬勃发展。愿她在世事的繁杂中,永保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品性,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 漪欤吾校永无疆! 河南大学老校区正门 雄伟壮丽的大礼堂 古朴典雅的历史文化学院
个人分类: 随便唠唠|270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河南大学80后在读研究生 捐赠母校150万元
lily201268 2012-9-12 16:44
大河报讯 昨日,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的河南大学在第28个教师节这天收到一份来自学生的礼物该校在读研究生张晓亮向母校捐赠了50万元现金和价值100万元的纪念石等礼品。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创峰表示,为母校捐赠这份礼物的学生张晓亮,是该学院2010级研究生。据了解,张晓亮的另一个身份是企业家,本科期间就开始创业,目前拥有酒厂、矿泉水厂等多家公司,此次为河南大学捐赠的现金和礼品来自他个人创业经营所得。“今年母校迎来百岁生日,我想借教师节这个机会向母校表达感恩之情,毕竟我现在有能力这么做。”张晓亮说。 据了解,身为“80后”的张晓亮还是一名慈善家,早在2005年,他便将自己创业所得的约100万元全部捐出,并因此被省慈善总会评选为首届“河南省十大慈善新闻人物”。 http://www.100zp.com/show_article.asp?id=18354
1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最“悲情”的三所老牌大学
热度 3 duke01361 2012-8-2 11:19
中国最“悲情”的三所老牌大学 我觉得中国当前最“悲情”的三所老牌大学应该是 : 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和 山西大学 上述三所大学虽位列“中国大学100强”但并不在国家“优先”、“重点”、“985”和“211”任何一类大学序列之内。她们分别建校于 1912年(河南开封)、1921年(直隶天津)和1902年(山西太原) 河南大学 河北大学 山西大学 (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天津工商大学,教会大学)( 山西大学堂 ) ( 100年校史 )( 91年校史 ) ( 110年校史 )
个人分类: My Ideas|50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微博:说起河南大学,我想起了中正大学!
热度 8 xcfcn 2012-7-24 21:54
微博:说起河南大学,我想起了中正大学!
姚小鸥老师谈起河南大学百年悲喜, 其中重要的一页就是1952年的瓜分。这让我想起了国立中正大学,她虽然建校于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但发展凶猛!可以说,与现今的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相比,也毫不逊色!可是1952年也惨遭蹂躏!大家可以看看中正大学的年表。有人哀嚎,经此遭难,江西高等教育从此一蹶不振!
个人分类: 杂论|572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百年河大----河南大学百年校庆(1902-1912)
热度 1 wpmai 2012-7-24 19:56
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 ——转自百年河大校庆网站,作者魏千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它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开始创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宣布废除,总共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之久。而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两次会试,都是在我们校园这片土地上举行的(当时我们校园是河南贡院所在地)。一次是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一次是在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之后,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所以我们的校园,就成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是乡试和会试(当然,殿试也很重要)。而这些考试,都是有定期的(恩科除外)。清承明制,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规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殿试以三月。但至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又改为会试三月,殿试四月,遂为永制。乡试在省城举行,会试在都城举行,殿试在宫中举行。   何谓“子午卯酉年”?何谓“辰戌丑未年”?可能有许多人还不太清楚,这里我需要作一简要的解释。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是公历,而在古代中国,则是用干支纪年的。“干”就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也叫“十干”。“支”就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等六十组,称为“六十花甲子”,用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农历,仍然是以干支纪年的。   以“子午卯酉年乡试”,就是在干支纪年中,凡出现子、午、卯、酉字样之年,即举行乡试。以“辰戌丑未年会试”,就是在干支纪年中,凡出现辰、戌、丑、未字样之年,即举行会试。下面,我以与我们的论题有关的年份为例,来加以说明。根据干支纪年法,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己亥年,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是庚子年,二十七年是辛丑年,二十八年是壬寅年,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是癸卯年,三十年(公元1904年)是甲辰年,三十一年是乙巳年,三十二年是丙午年。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光绪二十六年是庚子年,二十九年是癸卯年,都是在举行乡试之年。光绪二十七年是辛丑年,三十年是甲辰年,都是应举行会试之年。由此也可知,乡试、会试都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以下问题:   一、前面说在开封举行的两次会试,一次在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一次在光绪三十年(甲辰年),而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并非会试之年,为何在这一年举行会试?   二、会试为每三年举行一次,为什么在光绪二十九年、三十年却连续举行?   三、会试的地点是在都城,而清朝时期开封并非首都,为什么最后两次会试都在开封举行?   要回答上述这三个问题,还需要从当时的国内局势谈起。   本来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是辛丑年,应该举行会试。但当是中国却发生了一个重大事变,那就是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二十一日黎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在隆隆的炮声中,由德胜门仓皇出逃。当时慈禧太后穿一蓝布夏衣,装扮成乡间农妇,光绪皇帝也改换了服装。由于事发仓猝,来不及准备交通工具和日用物品,“两宫皆乘道旁骡车,王公内待皆步行”,“卧具皆不及携,是日勺水未入口”,情状十分狼狈。慈禧太后等经怀来、宣化、大同、太原等地一路奔逃,至九月初四日到达西安,才算最后安顿下来。慈禧太后等在西安住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1901年9月7日),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慈禧太后等才又耀武扬威地起程返回北京。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等车驾发西安,十月二日至开封。在开封住了一个多月。十一月五日离汴渡河北上,二十八日回到北京。   由上可知,当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应该举行会试之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等正在逃难之中,对该年的会试当然也就无暇顾及,也根本没有条件举行。为了弥补辛丑会试未能举行之缺,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诏展会试于癸卯年”,也就是将辛丑科会试推迟到癸卯年(光绪二十九年)举行。这就是癸卯年并非会试之年而举行会试的原因。同时,由于当时北京贡院已毁于战火,所以清政府决定“癸卯会试,权移河南贡院举行”。第二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元1904年),乃是例行会试之年。这样,癸卯科和甲辰科的年份,就前后联在一起了。   行文至此,我想前面所提出的那三个问题,应该是可以得到解答了。   癸卯科和甲辰科这两次会试,除了都在河南贡院举行这一特殊情况之外,在考官任命的时间上,也与往届大不相同。按照惯例,考官都是在开始考试的前三天任命的。而且一旦任命之后,当即进行隔离,连家人也不得见面,以防舞弊。具体说,会试要考三场:第一场的时间是三月九日至十一日,第二场是十二日至十四日,第三场是十五日至十七日,这是定制。因此,考官一般都是在三月六日任命。而癸卯科和甲辰科考官的任命,在时间上都要早得多。   先说癸卯科。在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的二月初一,也就是在开始考试的一个月前,清政府就任命大学士孙家鼐为会试正考官,兵部堂书徐会沣、刑部尚书荣庆、吏部右侍郎张英麟为副考官。乍看起来,这似乎不可理解。一反惯例地这么早就加以任命,有这个必要吗?难道就不怕出现舞弊行为?但细思起来,这样做是完全合乎情理的。因为癸卯科会试的地点不在京城,而是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开封。由于当时交通条件的局限,从北京至开封,单在路上就要很多天。如当时慈禧太后等由开封回北京,在路上就整整走了二十四天。再加上行前的准备,实际上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不算太宽裕。上一次会试(戊戌科)的正考官就是孙家鼐,大约事情办得出色,所以这一次又被委以重任。但这次主考,孙家鼐办砸了:策题书写错误。结果当会试结束后,孙家鼐等人都被“交部照例议处。”   甲辰科会试的考官也是提前任命的,不过这次没有再任用孙家鼐等人,而是换了一班新人马。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初六,清政府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裕德为会试正考官,吏部尚书张百熙、都察院左都御史陆润庠、户部右侍郎戴鸿慈为副考官。任命的时间与上述癸卯科相比仅晚五天。   在这里我还想进一步说明,即不仅中国科举制度史上的最后两次会试都是在开封举行的,而且清廷所在地的顺天府的最后两次乡试,也都是在开封举行的。一次在光绪二十八年,一次在光绪二十九年。   前面曾谈到,根据清朝政府的规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也就是说,在每科会试的前一年,各直省都要举行乡试,以选拔参加会试的人才。具体到清朝光绪末年来说,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是庚子年,本该举行乡试。但如前述,在这年的七月间,侵华的八国联军已经攻入了北京城,乡试未能举行。因此,清政府决定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补行庚子乡试。但北京贡院已毁于战火,所以清政府决定顺天乡试也权移河南贡院举行。按照规定,乡试的日期是在八月。但到时顺天要举行乡试,河南也要举行乡试,而河南贡院的号房有限,势难同时并举。于是清廷决定河南乡试给顺天让路,即顺天乡试正期于八月间举行,而河南乡试则展期到十月举行。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是癸卯年,亦为乡试之年。在这一年中,河南贡院最为忙碌。前面已谈到,辛丑科会试要于这年三月在河南贡院补行。而八月和十月,又要迎来顺天和河南的乡试。一个贡院,一年三试,这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恐怕是仅有的。   因为要推行学校教育,清朝政府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宣布,自丙午年(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为始,停止乡试、会试。这样,在中国封建社会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制度,就寿终正寝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封建科举制度行将就木之际,河南贡院扮演了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在清光绪二十八至三十年间(公元1902年至1904年),短短的三年之中,在河南贡院就集中上演了四次乡试,两次会试。一时间,河南贡院成为中国科举制度表演的精采舞台,同时也使我们校园这片土地成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地。
2966 次阅读|1 个评论
河南大学百年悲喜
热度 22 BMK 2012-7-24 17:14
2012年7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B-03版《学林》刊旧照片,内容是河南大学水利、财经两系调往武汉时与校领导合影。其说明文字如下: 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河南大学多年学科和四分之三曾留学英美的知名教授被调整和调入到其他学校。其中,农学院组建成当时的河南农学院(引者按:现在的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组建成河南医学院(引者按:即后来的河南医科大学,现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组建成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信阳分院成立信阳师范学院,理科迁往新乡设置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财经系并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化工系并入当时的郑州工业大学(现并入郑州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系并入河南师范学院二院,调整后的河南大学仅保留文、法两学院(引者按:似未保留全部专业)。为新中国大学的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生产大学的大学。 我刚开博不久,即上传了一篇短文,名为《到河南大学去》(2009-11-29 10:26:33)。文中提到: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河南大学是国立大学,国军撤退的时候,原计划迁台。师生步行到苏州,被渡江的解放军追上了,多数人返回,只有少数人去了台湾。这些人后来大多都有成就。母校在院校调整中被肢解为六,元气大伤,重新发展到今天,和旧时虽不可同日而语,也算不容易了。 从1912年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算起,河南大学百年了。国民政府时期,无论国家多么困难,学校总是在步步前进。大陆易手时,政府整体迁台的高校有十所,河南大学是其中之一。现在排名跌出100开外,是新政权成立初期报复性迫害造成的后果吧。
5553 次阅读|61 个评论
河南大学校园及其中的孔先生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2-7-8 07:04
河南大学校园及其中的孔先生
一,图书馆 二,综合教学楼 三,孔夫子 四,近一点 五,细雨中 六,青春,变成石头
个人分类: 论游—走遍中国|4583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共和国 你要河南考生怎么做?》
shuimu0702 2012-4-13 20:10
一模一样的卷子,河南理科一本线582,江西理科一本线531还没河南的二本线高,吉林理科一本线548比河南的低34分,宁夏一本线486,比河南一本低96分,比二本还低45分,新疆就不用提了,黑龙江估计是510多,山西的还不知道。。祖国对的起河南百万考生么?!同样的卷子我们文科二本都比宁夏一本高15分啊!!!!我们理科一本比宁夏一本高了快100分!吃河南人的粮,骂河南人的娘,坑河南人的爹,苦河南人的娃。河南分数崛起了。。而中国,你怎么让中部崛起?中国崛起?...坑爹啊!..河南的孩子,中国你伤不起!!! 当我们很早就培养起来民国五大名校之一——河南大学时 你们说为了国家需要 将河大的专业拆分到湖北等地 导致河大实力迅速下降。 当我们想荐河大申请为211时 你们说河大实力太差了 反倒是当年从河大拆分到湖北的院系都已经成了“211”了。 当我们想自己建设我们唯一的211院校郑州大学时 你们批评我们郑大占地面积太大了 当我们一本录取率仅有百分之3,是全国最低时,你们说我们的录取率已经大幅度提升了。 当我们要留在本省上一本时 才发现我们省就一所一本。 当我们近百万考生完全学到疯狂只为出省上大学时 你们给我们的出省率又是全国最少。 当我们卯足全力要申请211时,你们终于在最后一批名单上出现了一所郑大(因为国家规定每个省都至少要有一个211) 尽管如此 河南人已经很感激你们了 当我们要申请985时,你们连看看或考虑也不考虑就给予否定。 当我们打开地图时发现,西边的陕西7所211,南边的湖北7所211,东边的山东985都2所,北边河北有石家庄陆军学院 当我们把知识改变命运贴在桌子上时, 你们说还是继续当农民吧。 地还是要有人种的。 当我们90多万考生中70万上的都是大专时, 我们不会忘记你们说的教育公平, 当我们一本二本三本艺术本科相加还不如人家的一本录取率时 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说的人人平等。 当我们同样分数人家上本科我们落榜时 他们从具有大学水平的考生变成了民工, 然后同样的付出一个是大学生 一个是民工 再然后你们又说河南的民工太多了, 我要问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 当我们看到人家的录取率时 我们心里的痛苦谁知道?当我们老师一句一句说着要摆脱河南宿命时 你们用录取率 分数线将我们留在了河南 当我们... 亲爱的国家,亲爱的你们, 你们到底要我们怎么做? 我们已经疲惫了, 厌倦了, 我们不想再被奴役了!
2 次阅读|0 个评论
抱歉,连贴六篇行踪报道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2-4-6 21:28
  因为上个月连续出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先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后去郑州河南工业大学的工大讲堂和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室,随后返回北京再“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高级研修班,最后去南京的江苏警官学院分别进行了五天的课程讲授,两次半天的报告,半天培训课程,以及一天的交流和报告。   今天晚上将校、院等的相关报道贴了一通。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861 次阅读|17 个评论
陈安博士在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学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2-4-6 21:23
【 http://grs.henu.edu.cn/a/xuekejianshe/dongtaixiaoxi/2012/0323/254.html 】 应工商管理学院邀请,3月15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博士来院进行了为期5天的讲学。工商管理学院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聆听了讲学。 陈安博士的讲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介绍了管理科学的几个里程碑,引出了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思路。第二,从现状、问题、概念到理论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应急管理的几个关键词:风险、干扰、危机、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第三,重点讲解了现代应急管理中的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概念、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的机理分析体系以及现代应急技术、系统与应用。最后,陈安博士结合实例提出了如何进行应急管理机制设计的思路。 讲学期间,陈安博士和同学们进行了真诚、深入的交流,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陈安博士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在香港、澳大利亚、葡萄牙等地高校进行学术访问,研究领域为应急管理及其应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理事或委员;参加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组织过7届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任大会主席。在科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4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电子学术期刊《应急管理汇刊》主编,中国应急管理研究网创办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各类科研项目。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4725 次阅读|3 个评论
3月将在河南大学讲授的“应急管理与管理机制设计”课程内容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2-2-28 07:20
第一部分 一,导言:管理科学的几个里程碑 二,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思路 第二部分 三,风险、干扰、危机、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从现状、问题、概念到理论体系 四,非常规突发事件与现代应急管理 五,应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的机理分析体系 六,现代应急技术、系统与应用 第三部分 七,机制设计理论简介 八,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从组成元素到设计模式 九,典型管理机制设计举例分析 第四部分 十,讨论:未来中国应急管理往何处去 十一,讨论:未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往何处去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02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河南大学物理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talentblog 2012-2-7 15:20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创办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和国立河南大学等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河南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2012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就加快河南教育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共同合作建设好河南大学,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河南大学物理学院拥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河南省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另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光伏材料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物理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子陶瓷与器件校级重点实验室、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微系统物理研究所、计算材料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实验室面积7000多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省级特聘教授3人,黄河学者和校级特聘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1人。为加快发展速度,特向海内外诚聘各层次英才。 一、招聘条件 1.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获得者或具有海内外博士后经历,从事科研工作五年以上; 2.研究成果应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担任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水平与协调能力; 3.恪守科学道德、学风端正、诚实守信,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二、招聘方向 1.理论物理各方向; 2.光学、光学工程各方向; 3.光伏材料与太阳电池(硅基薄膜、有机聚合物、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薄膜等)研究; 4.铁电、介电、压电、热电材料及物理研究; 5.有机光电子器件如OLED和有机电子器件研究; 6.氧化物电子学和磁电子学研究; 7.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器件。 三、个人待遇 1.根据个人学术水平分别聘为特聘教授/黄河学者、教授、副教授; 2.薪酬、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费等除按学校规定执行外,对优秀者待遇面谈。 四、应聘者需提供的材料 1.个人详细中文简历(含基本信息、学习及工作经历、主要业绩、详细联系方式等); 2.研究计划; 3.其他证明本人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材料。 五、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475004,开封市金明大道1号河南大学物理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王老师 E-mail:phwfzhang@163.com,wjj@henu.edu.cn 网页地址: http://www.henu.edu.cn
2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国有大型企业总裁退休后的打算
热度 2 BMK 2012-1-31 00:53
从2005年开始,每年的大年初五晚上,在郑州的河南大学1982年入校的研究生同学(包括春季入学与秋季入学的两届)都聚一下,由李自豪同学作东。我去年和前年接母亲到北京过冬,没有参加,其他的都参加了。今年坐在我右手边的是S同学,有机会和他多聊了点儿。 S同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毕业后,在省政策研究室工作了十来年,接着到Z粮食交易市场这个经济实体干实事,一干就干到退下来,最后的位置是总裁。S兄比我小一岁,在“退下来干什么”这个问题上和我有共同语言。他告诉我,明斋兄请他回母校教书,带带研究生。明斋兄研究生和我们一届,与S一个导师,都是周守正教授的学生,现任母校河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是我们省知名的经济学家,他请S兄回学校教书,可以说公私两便。S说,研究生就不一定带了,愿回学校给开一门可以定名为“期货市场”的课。我听了以后,连声轻轻叫好。 S兄原来任总裁的Z粮食交易所,是直属国家发改委的中国五大交易所之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国有大企业(其他四个是上海粮食交易所、大连粮食交易所、上海股票交易所和深圳股票交易所)。中国是粮食贸易大国,Z粮食交易所在献立兄带领下,取得了不少粮食品种的定价权。这些业绩,我过去都陆续听到过。S兄开“期货市场”这门课,一定是有心得的,同学们至少能够听到从其他老师那里听不到的许多生动案例。这是我叫好的原因之一。 S兄是一个低调的人,他客气地说,从理论上,他不一定能够讲出多少东西来。他告诉我,打算在讲课之外(实际是在这门课中)请来一些知名的国有大企业的老总到校讲座。S兄为人诚恳,在总裁的位置上干了多年,与这些老总们公私交往都不错,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S兄这个国有大企业的老总,即使过几年全退下来,肯定也不愁吃喝。但他和我一样,不愿简单地退出历史,还想以各种方式在为社会服务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孔子讲过,人的一生要:少而学,壮而仕,老而教。S兄和我一样,年少之时赶上大革文化的命,没有机会学习,但他有机会壮而仕,现在又要老而教,庶几实践了夫子的教导。 附:S兄低调,听说我写了这篇博客,不愿做张扬,故我将其名隐去,学习鲁迅,以拼音字母代之。
3519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2年是河南大学100周年校庆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2-1-15 13:36
  昨天,河南大学的朋友过来,一起聊了下,发现河南大学也已经到了100周年校庆了。   河南整体上说,依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所以,河南考生优秀的都去了外地的大学。教育部弄211,教育不太发达的省份顶多只能有一个名额,河南选了在省会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就很落寞。   我由于在河南大学推动成立了一个应急管理研究所,所以一直关注河南大学的事情,觉得其实还是有一些优势学科,或者可以建设一些优势学科,成为引领者的。只是,作为河南省政府来说,真的需要好好下点功夫了。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想在3月4月,我也会在河南大学推动一些国际性的交流活动,看是否有希望成立一些跨国的研究中心。
个人分类: 事论|3630 次阅读|7 个评论
头像故事
热度 1 BMK 2012-1-3 00:29
头像故事
我的博客头像是本人在清华荷塘的一张留影。用这张照片,是因为有一点点故事在里面。 我所服务的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的东边,清华大学在北京的西边,两校相隔很远,但因为各种机缘,我多次到过清华。每去,常看看荷塘。2007年秋季学期,古代文学新一届研究生的方法课例由我来上,学期中间,我带同学们到清华大学听过一次课,从照片的记录来看,时间是2007年10月17日。 我所以带同学们到清华听课,有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我知道李学勤先生在给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同学上甲骨学课程。我读硕士时,李先生到河南大学讲学,我听过他的课,知道他的课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而且语言干净风趣,能够吸引听众。其次,同学们都来自外省,多数没到过清华,我想让他们见识一下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那天,我还招呼读研二的我自己的研究生王克家等四名同学也去了。 李先生的课安排在上午后两节。我们赶到时,离上课铃响还有十来分钟,教室里已座无虚席了。李先生看到我带来的学生没有座位,招呼人到楼下搬来一些椅子加在教室的过道里。那天的课,李先生在讲卜法时连带讲到筮法,叙述中国古代占筮术所用蓍草的时候,特别讲到河南淮阳太昊陵后所生蓍草最为上品。说到这里,李先生笑着指指坐在第一排的我说,八十年代初期,我和姚小鸥教授一起到淮阳,亲见这种蓍草,真是名不虚传。我赶忙站起来,回身向听课的同学们说:当年我是研究生,那次是李先生带我们到豫东进行考古学的田野调查。 李先生的课,不但同学们受益,象我这样已经当了教授的人,听后有收获。比如,有关战国竹简中的占筮记录,我原已注意到,并在2004年发表于《文艺研究》的《招魂赋体文学说》一文中有所引用,但听了李先生的课,又加深了印象,进一步联想到一些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觉得可以对相关问题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我带同学们来清华的主要目的来说,具体知识的汲取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让他们见识见识真正大师的风采,以免为我辈所误。 课后,我带同学们到清华大学食堂就餐。清华的公共食堂对外来人员发售就餐卡,二十元一张的卡,可以有十八元用于购买饭菜,另二元钱是工本费。我觉得同学们分别买卡就餐不合算,就自己买了若干,大家一起吃,算是我请同学们。饭后,我对大家说,顺便在清华转转吧,同学们都很高兴。转到荷塘边时,同学们兴致愈加高了起来,因为他们在中学里都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久闻其名。在荷塘边上,武姝君同学和卢奕同学提出要与我合影,近年来,我在旁人留影时有当陪衬人的义务,更不能扫同学的兴。合影以后,我对担任摄影的王克家同学说,给我个人也来一张吧,自从1966年文革中第一次来清华,还没留过影呢。王克家同学摄影技术不错,大家都满意。 2009年,王克家同学帮助我开博客,我说头像用什么呢。商量的结果是,就用清华荷塘的这张吧。上传后,王克家同学忽然感慨地说,当时只顾给她们拍照了,没想到和老师在那儿拍一张。 附记:这是多年前的事。现在讲教学正规化,带同学们外出听课,就无法应付查课的学校督导组,所以这类事儿成为绝响了,值得记录下来。 与武姝君(右)、卢奕(左)同学合影于清华荷塘·2007年10月17日 摄于清华荷塘——王克家同学摄·2007年10月17日·头像所用 留影于清华荷塘·2007年10月17日·王克家同学摄
3965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年12月25日应急管理团队讨论班纪要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12-28 06:12
时间: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上午10:00 地点: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大楼801房间 参加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博士、迟菲博士、张昊宇、王光辉、刘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燕 河南大学:杜帅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萧楠 整理人:张昊宇   2011年12月25日上午10:00 ,应急管理创新团队讨论班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801会议室举行,本次讨论班由陈安博士主持。      本次讨论班围绕大家近期要撰写的论文展开汇报。      首先,由迟博士作题为《Rescuability Assessment Model and Application in Emergency Management》的报告。在报告中,迟博士详细介绍了应急管理中的可挽救性评价模型以及应用。报告的一开始,迟博士首先介绍了应急管理中的可减缓性、可挽救性以及可恢复性评价三个概念,并指出三个评价都是针对未来的评价策略。接着,迟博士借两个小故事分析了“可挽救性”的重要性。在可挽救性模型的介绍中,迟博士主要围绕可挽救性的特点、原则以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了针对“物”和“人”的可挽救性模型。      第二个进行报告的王光辉同学,他报告的题目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报告主要分为序言,机制与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应急机制的分类及其研究(十大机制),应急机制的评价及其失效分析等几部分。他首先在序言中分析了“机制”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我国“一案三制”的内涵,即四组成应急预案、四功能应急体制、四过程应急机制和四层次应急法制,接着详细分析了不同的应急机制,即监控机制、指挥机制、协调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补偿机制等。      接着报告的是张昊宇同学。他主要报告了自己对于硕士毕业论文的想法和撰写大纲。他的硕士毕业论文将继续围绕博弈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进行应急管理中博弈论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技术路线等,第二章为研究综述,主要围绕目前博弈论以及进化博弈论在应急管理中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基于博弈论的两方、三方博弈模型,以及基于进化博弈论的我国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模型,最后一章为论文的结论和展望部分。      第四个报告的杜帅楠同学。她汇报的题目是《管理机制设计理论中的关系研究》。汇报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她对不同领域中关于“关系”的研究对了系统的分类介绍,指出,目前学者对于关系的研究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种关系或是某种关系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和阐释,而鲜有对管理机制中的所有关系进行综合阐释;第二部分对管理机制中“关系”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作用进行阐述;第三部分是关于关系设计模式的研究,她提出了主客体关系模式、主客体与介质之间的关系模式以及加入时间规制,空间规制和动力与约束机制的关系模式三种,并对每一种模式都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      最后一个进行报告的刘霞同学。刘霞同学报告的题目是《管理机制失效的类型以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关于机制失效研究的框架,主要包括机制失效分析的目的,失效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类型及分类标准等;其次是机制失效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管理机制失效分析目前还停留在描述层面;最后,她提出了一些关于下一步研究的想法。      在报告结束后,大家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本次讨论班于12:00左右结束。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41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河南大学之冬景——百年校庆献礼
热度 2 henuxhyang 2011-12-23 23:06
河南大学之冬景——百年校庆献礼
虽然是冬季,不过在太阳暖暖的照耀下,心里也暖暖地很舒服。漫步在学校老区,看着那些我们河大人为之骄傲的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建筑,很有些感动,2012年9月25日,河南大学即将迎来100周岁生日,这组照片就当作百年校庆的礼物喽! 校门 大礼堂和后面的铁塔 黄河文明中心 博雅楼 贡院碑遗址——中国科举考试的终结地 环绕校园的古老的城墙和铁塔湖 以茶迎客 ^_^
650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河南大学副校长 宋纯鹏:努力打造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原学派”
tangminqian 2011-12-23 10:11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2日 第八版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首页 》》 资讯 》》 “繁荣计划” http://www.sinoss.net/2011/1223/38834.html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地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这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意见》,围绕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出的系列工作部署之一,是继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2011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成绩和经验,对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现将九个单位交流发言摘编刊登,以期对推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有所帮助。 努力打造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原学派” 河南大学副校长 宋纯鹏 宋纯鹏 河南大学以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凝练学术方向,打造优秀学术团队,培育学术精品,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挥科研创新平台载体作用,辐射和带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例如,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整合地理、经济、历史、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力量,形成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特色研究方向,构建了“黄河学”的学科基础,而且深入参与黄河治理的决策咨询。 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团队,文学、历史、英语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已涌现出一批学术领军人物。例如,王立群教授长期致力于《史记》、《文选》等方面研究,其成果通过央视《百家讲坛》向大众深入浅出地宣讲,受到广泛好评;中原神话研究团队致力于中原神话起源和流变研究,搜集整理出大量民间口头流传的“活神话”,创立中原神话学派,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等著作20余部;在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由十几名中青年学者构成的研究团队在继承和光大任访秋等老一辈学者研究理念的基础上,承担了1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获得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立项。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加大应用学科的培育和扶持,主动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很多学者和团队的研究都围绕着区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展开,有些直接对接省、市政府或部门。例如, 区域经济学科 的专家长期 致力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论证与研究,提出一系列政策咨询报告,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社科重大课题立项。组建了一支由历史、地理、文物保护、旅游等多学科协同配合的专业规划咨询团队,为省、市、县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景区规划等200余项,多项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2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停住,地球仪!
BMK 2011-12-22 19:15
小学二年级下期以前,家住开封,因为经济原因,看电影很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有三个卡通片(那时候叫动画片)。现在回忆起来,一个是伊索寓言,讲的是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那葡萄一定是酸的”,让同学们十分开心,影院里一片笑声。记得那个电影是在一个名为大众电影院看的,不知道这个电影院现在还有没有了。第二个和第三个电影也是卡通片,是连在一起看的,观看地点是河南大学大礼堂。那时候家里不给钱看电影,小孩子都是以各种方式溜进去,这个电影记得是大孩子带着从礼堂西边的窗子爬进去的,比较惊险,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用现在的话来说,第二个卡通片是讲环境保护的。内容是一个外国大胖子,钱很多,花钱雇人砍树,卖了更多的钱。结果大风时,吹来没树可以挡风了。正当这个大胖子得意洋洋地数着赚来的钞票,狂风吹来,把他的钞票都吹走了。记得他望着漫天飞舞的钞票,大叫“我的钱!我的钱!”神态非常搞笑。 第三个电影和本博文的话题有关,虽然当时在孩子们的眼中看来也非常滑稽可笑,但现在想来,其创意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背景。电影的整个情节记不清了,只记得似乎是讲一个神话式的卡通哲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其中一个情节是,这位神话哲人操纵着一个地球仪。当地球仪正常转动时,地球上的一切都正常进行。当地球仪停下来时,一切都静止了。比如说,正要掉到地上的玻璃杯,停止在半空。当地球仪倒转时,时光倒流。比如摔碎发的玻璃杯逐渐恢复完整。在整个电影中,情节都十分轻松,我只记得有一个令人可怕的情节。似乎是发生大火之类的灾难(或类似的灾难,记不很清了)时,卡通哲人大叫:“停住,地球仪!”于是灾难过程中止了。 我虽是学文科的,但有机会接触过一点相对论。那是198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滞留东北师大,不能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生计出现问题。当时为了挣稿费,接了一个世界十大科学家传记之类的活儿。书因故没出,但我却学了点科学知识。我凡事认真,为了写这个书,把能找的和各种版本的爱因斯坦及玻尔等人的传记都找来看,还看了一些有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类的科普书。所以我现在回忆,那个电影人物的神通涉及时间与速度的关系。相对论没有学通,儿时的电影也记不全了,但这一点点印象写出来,也许能引起和我一样喜欢忆旧的朋友们的一点兴趣吧。
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大学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talentblog 2011-12-12 10:42
河南大学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河南大学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4月由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组建。实验室依托化学、基础医学和药学等河南省重点学科及博士、硕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河南省大宗天然产物、特色中草药以及免疫分子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开展天然药物分离、活性成分结构修饰、新药设计和抗体工程等方面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实验室已经基本建立了有特色的实验模式体系,培养了一支以中青年为学术骨干的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承担过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点支撑计划、 国家“86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重大研究课题。为促进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现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科研人员若干名,欢迎四海英才加盟我们的团队。 一.招聘岗位 1、黄河学者/特聘教授 2、科研人员(教师岗位) 3、博士后 二.招聘条件和要求: 黄河学者/特聘教授 1. 已获得肿瘤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等方向的博士学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优先考虑),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 2.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主要期刊上系统性地发表过具有较高影响的学术论文,或在本学科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果。 3. 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学风,有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能作为牵头人组建课题组开展研究。 科研人员 1. 肿瘤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等方向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或“985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以及特殊专业国内一流高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2. 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主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3. 身心健康,勤于钻研,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博士后 1. 已获得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博士学位。 2.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论文。 3.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作热情。 三.薪酬待遇 薪酬、住房和科研启动经费等按河南大学有关规定执行(详见河南大学人事处网站 http://rsc.henu.edu.cn )。 特别优秀的人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不限学科与年龄,待遇面议。 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本人简历发送至:3200@henu.edu.cn;符合要求者,将于近期安排面试。 联系人:甘莹 电话:0378-2864665 通讯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天然药物与免疫工程重点实验室,邮码:475004。 实验室情况请浏览: http://tryw.henu.edu.cn/index.php
3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滥发垃圾论文,是否也属学术不端行为?
热度 44 lionbin 2011-12-6 13:08
滥发垃圾论文,是否也属学术不端行为?
为了写这篇博文,我在网上用“垃圾论文”和“学术不端”作为关键词查了一下,但并没有找到二者的关联。虽然发表垃圾论文,早就被大家所不屑,但估计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学术不端行为,我一直也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考虑,直到刚才,我看了科学网的新闻《 河南大学副教授被曝三年发表各类论文273篇》 ,天呀,比我们发博文的速度还快!这才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 【新闻摘录】: 河南某大学的副教授被网友奉为“学术超人”。网友“枉教学术”罗列他273篇论文的目录,包括作者、单位、刊名、年期、题名。其中,发表于2009年的有123篇,2010年的有105篇。论文大多发表在各地大学的学报上,如《燕山大学学报》、《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等,发表期刊遍布全国各地。记者同时注意到,在这273篇论文目录中,部分文章虽然发表的时间和期刊不同,但标题是一样的。期刊网上显示,大多数文章的被引用频次为0,被下载次数也不多。作者自己也承认,自己四分之三以上的文章都属于政治宣传性的文章,包括对党的政治的解读,对党的精神的宣传等,“这些文章严格来说都与学术有一定距离”。既是宣传性文章,为何能作为学术论文刊载于各地学报?作者自己介绍说,按照要求各地学报都必须有这一部分内容,在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只要是愿意写宣传性文章的教授,其所发表的文章数量都不会少。 那我们再看看学术不端的定义。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互动百科的定义)。 也许,我们在评价学术不端行为时,更关注了这个定义中所举的一些例子,比如捏造数据、窜改数据、剽窃、一稿多投(也可归为自我剽窃)、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而对大前提的定义“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可能没有仔细思考。从上述这个例子来看,说这位“学术超人”败坏学术风气和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而且,大量垃圾论文能够这样发表出来估计是一个系统错误,也就是说评价体系、作者和杂志社都存在问题。而关于这方面的问题,科学网已经讨论颇多,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但从作者自己来说,其主观错误不容忽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根据学术不端的定义,我觉得应该将类似的“大量发表垃圾论文”归为学术不端进行考察。虽然这么说,但操作起来确实还有一定的麻烦的,首先需要定义什么是“垃圾论文”,其次要定义多少属于“大量”。而且,这会不会导致打击面过大,伤及无辜?在这个考察中,我觉得朱大明《 论文剧增并非只因量化评价》 一文很有参考价值: 只要是经过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评议和编辑把关并由正规期刊发表的论文,即使没有被引用或尚未发挥实际效益,也不应一概指责为“垃圾论文”... 学术质量相对平庸甚或存在研究缺陷的论文不宜泛泛斥为“垃圾论文”,而那些只为职称、学位或奖金或应付考核而重复发表、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产生的毫无学术创新和应用价值的所谓“论文”才是真正的“垃圾论文”,其不仅仅浪费了科研和出版资源,更严重污染、败坏了学术环境。“垃圾论文”的真正原因是科研无作为、唯利是图和道德、法规观念淡漠。要提高论文质量、遏制“垃圾论文”,一方面取决于作者扎实的科研工作,同时,要依靠科技编辑认真把关和同行专家严格的评审;而目前最重要的是,必须强化对学术违规者的监督和惩处力度。对学术论文,我们追求杰作,也可以容忍平庸,但绝不允许违规。 对此,我们不妨一试,也将之作为一种学术不端行为教育我们的学生。 相关博文 垃圾论文不分文科理科:驳《都是科技论文,文科论文=理科论文 》 图片来自网上,仅供欣赏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17138 次阅读|99 个评论
朱宪华大哥与我的第一次大连之行
热度 1 BMK 2011-11-12 10:16
朱宪华大哥与我的第一次大连之行
2011年11月11日下午,4点多钟,我收到了一条短信。当时正在路上,未及阅读。晚上,看到这条短信,是我的老朋友沪成的家人发来,告知沪成的大哥朱宪华先生上午去世的消息。旁边的学生们看到我的神情,有所疑问。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在大连的那张几照片就是他拍摄的。 我对宪华大哥的记忆,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觉得很有必要为他写点什么。在一般人的眼中,宪华大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惊人的事迹,但为一个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人,他值得我的纪念。 我认得宪华大哥大约是在1954年。当时他的父亲朱秋林教授从上海受聘到河南大学医学院工作,全家随迁至开封,和我们住一条街。他的小弟沪成在中班时转入开封市北门大街小学附属幼稚园,和我同班。早上,我常找沪成一同上学,可能就在那时就见过他。不过,我对他的第一个印象,似乎是在一两年后。那时,我们游梁祠街上的小孩放学后常在街道上一起踢球。一天,该吃晚饭的时候,他来呼唤沪成回家。当时宪华大哥大概是一个初中生,温和稳重,对幼稚园小朋友来说,已经是一个值得敬重的有身份的人了。 20世纪60年代,宪华大哥从北京铁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大连铁路分局大连车辆段工作。我第一次到大连,就是因为他的关系才得以成行。 我年青时极爱旅游,出行的方式多样。由于经济原因,也由于时代因素,我总的出行原则是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大串连时,我曾经从郑州步行到北京。大一的暑期,我曾从商丘步行到兖州,然后到曲阜、泰山、济南等地。不过一般来说,我还是利用交通工具。那次到大连,去时坐火车,回来时乘轮船,经历了惊涛骇浪抵达天津,转道北京回家。我记得是乘坐的三等舱,票价七块九毛钱。 当时我刚参加工作,工资很低,加班调休去那么远的地方游玩,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是太过奢侈了。我选择到大连,一是它因小说《旅顺口》而令我神往,二是有宪华大哥在那里,能为我提供免费的工人宿舍和铁路员工食堂的廉价伙食。实际上,宪华大哥对我的惠泽远不止此。到了大连后,我住在他们的宿舍里,晚上值班,有时他会带上我到值班房。值班房里有取暖用的铁炉子,到了半夜,宪华大哥在火炉的铁篦上为我烤小海鱼干吃,很有风味。多年后,我们聊天时,他还提到这事。可见这对他来说,也是有生活趣味的小插曲。我一生中唯一吃高粱米饭也是在他们饭堂。在大连,我停留了十来天,其间,宪华为我安排了很好的旅游日程。他亲自陪同我到大连的老虎滩、星海公园游玩。那些地方当时还没围起来收费,玩得很尽兴。宪华大哥还陪我到大连的五一公园去过,在大连海滨和五一公园,用他的莱卡相机为我拍摄了不少照片。这些照片常常使我回味起坎坷的少年时光,有几张为我的孩子和学生们喜欢。前几天到日本讲学,我在课堂上放给同学们看,也受到欢迎。在大连逗留期间,宪华大哥陪我到卖处理商品的市场去逛。在那里,我买过几个一磅的小保温瓶,质量很好,每个一元,带回家去,母亲非常喜欢。夸我说,知道为家里买东西了。 在大连车辆段的时候,宪华似乎是担任一些技术员或者工段长之类的初级管理工作,有时也看到他拎着检车锤到现场干活。他待人诚恳,和工人们的关系密切,我看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如何与工人打成一片,而受到工人们的尊重。 宪华大哥的夫人宋姐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附属眼科研究所的护士,记得她原籍河北安国,也是一个性格温和善良的人。她所在的研究所当时重点研究防治砂眼的药物,我曾受惠于此。文革后期,宪华大哥调回郑州,八十年代,他曾被委任为郑州铁路局郑州车轮厂的副厂长。当年号称重用知识分子,宪华大哥学术出身好,工作勤恳,本有腾达的机会,可他为人清高,不知什么由头,很快就不干了,以普通工程师的身份工作到退休。宪华大哥和宋姐都是老实人,他们的两个女儿也都很本份而努力。大女儿留学法国,承祖业从医,听说老二的工作也很不错,多年没见,不知都长成什么模样了。 1969年摄于大连五一公园·朱宪华摄 1969年摄于大连五一公园·朱宪华摄
446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室人员将参加2011年河南省物理学会学术年会
zchvictory 2011-10-13 11:44
2011年河南省物理学会学术年会将于10月15-16号在开封举行,河南大学承办。 我室有关人员将参加学术年会,并作报告。【 PDF 】
个人分类: 新闻信息|2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河南分数线~~~
热度 2 pingcn 2011-7-7 11:46
元首的愤怒:(不笑你找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KdQaNXnJ_g/ 一模一样的卷子,河南理科一本线582,江西理科一本线531还没河南的二本线高,吉林理科一本线548比河南的低34分,宁夏一本线486,比河南一本低96分,比二本还低45分,新疆就不用提了,黑龙江估计是510多,山西的还不知道。。祖国对的起河南百万考生么?!同样的卷子我们文科二本都比宁夏一本高15分啊!!!!我们理科一本比宁夏一本高了快100分!吃河南人的粮,骂河南人的娘,坑河南人的爹,苦河南人的娃。河南分数崛起了。。你怎么让中部崛起,中国崛起...坑爹啊..河南的孩子中国你伤不起!!!   当我们很早就培养起来民国五大名校之一——河南大学时 你们说为了国家需要 将河大的专业拆分到湖北等地 导致河大实力迅速下降。   当我们想见河大申请为211时 你们说河大实力太差了 反倒当年从河大拆分到湖北的院系都已经成了211。   当我们想自己建设我们唯一的211院校郑州大学时 你们批评我们郑大占地面积太大了   当我们一本录取率仅百分之3 全国最低时 你们说我们的录取率已经大幅度提升   当我们要留在本省上一本时 才发现我们就一所1本   当我们近百万考生完全学到疯狂只为出省上大学时 你们给我们的出省率又是全国最少   当我们卯足全力要申请211时,你们终于在最后一批名单上出现了一所郑大(因为国家规定每个省都至少要有一个211) 尽管如此 河南人已经很感激你们了   当我们要申请985时,你们连看考虑也不考虑就给予否定   当我们打开地图时发现,西边的陕西7所211,南边的湖北7所211,东边的山东985都2所,北边河北有石家庄陆军学院   当我们把知识改变命运贴在桌子上时 你们说还是继续当农民吧 地还是要有人种   当我们90多万考生中70万上的都是大专时 我们不会忘记你们说的教育公平   当我们一本二本三本艺术本科相加还不如人家的一本录取率时 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说的人人平等   当我们同样分数人家上本科我们落榜时 他们从考生变成了民工 然后同样的付出一个是大学生 一个是民工 再然后你们又说河南的民工太多了 我要问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   当我们看到人家的录取率时 我们心里的痛苦谁知道?  当我们老师一句一句说着要摆脱河南宿命时 你们用录取率 分数线将我们留在了河南   当我们...   亲爱的你们 你们到底要我们怎么做?   我们已经疲惫了 厌倦了 我们不想再被奴役了,看过的是河南的就转。 *尾续* 某些人,好容易从那里出来,竟然又要回去…… 说不定将来孩子会嗔怪说“你当初咋想的!啊?”
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全国高校总排名(前100)
zhao1198 2011-6-19 07:19
1 复旦 52项 2 北大 47项 3 南大 46项 4 人大 44项 5 北师大 38项 6 吉大 36项 6 厦大 36项 6 浙大 36项 9 华东师大 34项 9 武大 34项 11 山大 32项 12 中山大学 30项 13 川大 29项 13 南开 29项 13 西南大学 29项 16 中南财经政法 28项 17 湖南大学 25项 18 对外经贸 24项 18 江西财大 24项 20 上海师大 23项 20 南京师范 23项 20 华中师范 23项 23 华东政法 22项 23 湖南师大 22项 25 兰州大学 21项 25 华南师大 21项 25 上海交大 21项 28 黑龙江大学 20项 28 南昌大学 20项 28 中央财经大学 20项 28 中国政法大学 20项 28 江西师范大学 20项 33 中央民大 19项 33 上海大学 19项 35 云南大学 18项 35 暨南大学 18项 37 河南大学 17项 37 东北财大 17项 37 华中科大 17项 40 苏州大学 16项 40 中南民大 16项 40 安徽师大 16项 43 郑州大学 15项 43 河北大学 15项 43 山西大学 15项 43 上海财大 15项 47 西北民族 14项 47 陕西师大 14项 47 山东财经 14项 47 中南大学 14项 51 福建师大 13项 51 湘潭大学 13项 51 安徽大学 13项 51 东北师大 13项 51 徐州师大 13项 51 浙江师大 13项 57 贵州师大 12项 57 湖南商学院 12项 57 湖北大学 12项 57 济南大学 12项 57 西南财大 12项 57 清华 12项 63 重庆大学 11项 63 西北大学 11项 63 新疆师大 11项 63 安徽财大 11项 63 北外 11项 68 石河子大学 10项 68 广东外语外贸 10项 68 天津师大 10项 68 大连理工 10项 68 南京财大 10项 68 首都师大 10项 68 哈师大 10项 75 重庆工商 9项 75 长沙理工 9项 75 内蒙古大学 9项 75 河北师大 9项 75 天津财大 9项 75 河南财经政法 9项 75 东南大学 9项 75 西安交大 9项 75 华南理工 9项 75 山东师大 9项 85 青海师大 8项 85 西北师大 8项 85 河南师大 8项 85 武汉理工 8项 85 扬州大学 8项 85 广州大学 8项 85 北京工商大学 8项 85 同济 8项 93 烟台大学 7项 93 深圳大学 7项 93 河海大学 7项 93 华侨大学 7项 93 上外 7项 93 三峡大学 7项 93 西南政法 7项 100 北邮 6项 101 北航 5项
个人分类: R_基金|1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4月24日应急管理讨论班纪要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4-27 04:17
时间: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17:00 地点:中科院政策与管理所大楼713房间 参加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陈安、迟菲、李季梅、张昊宇、王光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赵燕 山东大学:武艳南、刘霞 首都经贸大学:陈士青 河南大学:杜帅楠 整理人:迟菲 2012年4月24日晚上17:00,“应急管理研究团队”在研究所新大楼713会议室进行了讨论班,讨论班由李季梅主持。 会议首先是学术讨论环节,由张昊宇、陈士青和杜帅楠三位同学做了报告,大家围绕三个主题的报告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张昊宇做了主题为“对于应急管理中进化博弈理论应用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从进化博弈理论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理论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现实分析、 对应急管理研究的几点思考 等几个角度做了讲述。传统博弈论是基于“理性假设”,而进化博弈理论是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具有“最优反应动态机制”和“复制动态机制”。采用进化博弈理论,对我国某三家监管机构的监管协调行为进行博弈分析以及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现实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处于低效率状态,监管各方在博弈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现象;2、金融监管合作与否的收益初始状态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3、优化金融监管协调的制度环境是提高监管协调效率的根本途径。因此,需要创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制度环境,形成监管协调的乘数效应,促进金融监管协调进人高效率状态。最后,张昊宇在报告中提出了进化博弈理论对应急管理研究的几点思考:可以为机制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以及分析现阶段应急管理体制及机制设计的合理性。 陈士青做了主题为“应急物流研究综述”的报告。首先,介绍了应急物流的总体研究概况,我国应急物流的研究是从2003年非典过后开始重视。接着,介绍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包括应急物流管理的现状、体系建设、保障机制、风险评估、资源调度、设施选址、路径选择等。在应急物流管理现状的研究方面,学者主要从应急物流定义、特点、现状、问题、对策等角度研究应急物流的现状;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研究方面,学者主要探讨了应急物流系统的组成;在应急物流保障机制方面,学者主要探讨了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组成、存在的问题等;在应急物流的风险评估方面,学者主要探讨了风险评估的指标、方法与模型等;在应急物流的资源调度方面,学者主要探讨了资源调度的效率与优化问题;在应急物流的设施选址方面,学者主要探讨了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原因以及建模分析;在路径选择方面,主要探讨了评价指标以及路径优化问题。最后,陈士青提出,目前应急物流的风险识别问题研究较少,以及应急物流是根据实际情况协调管理的一个动态过程,但目前的研究只侧重于一方面并视为静态过程。 杜帅楠做了主题为“社会公众应急能力”的报告,论述了什么是社会公众应急能力、社会公众应急能力的现状、影响社会公众应急能力的因素、社会公众应急能力的作用、社会公众应急能力与事中评价的关系、提高社会公众应急能力的措施等,并举了唐山大地震的案例进行分析。 最后,团队成员就各自负责的一些事情向陈老师做了汇报与沟通。 20:00,本次讨论班结束。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42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地方军”生存空间渐窄
tangminqian 2011-3-22 13:09
作者: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1-3-22 11:39:26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5295.shtm 一位大学校长的“良心债” 高校“地方军”“游击队”生存空间渐窄 期待更多机会 “学生平均占地60平方米、教学实验行政用房人均20平方米、住宿生人均7.5平方米,每个学生100册图书……这是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标准,达不到就不合格。按照这种标准,现在每招进来一个学生,我都得算算学校会赔多少钱。”日前,在全国政协民盟界别联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给在座的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算了一笔账。 事实上,对他来说,这样一串数字早就烂熟于心,每次碰到省政府、教育厅,还有教育部的领导,他都会把这本账翻出来诉苦。“很无奈。”他坦言。 娄源功说的情况是现在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娄源功把高校分成三类,一类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高校,他称之为中央军;一类是地方高校,在当地实力还算不错,他称之为地方军;还有一类是市级财政拿钱,他则称之为游击队。现在的他自嘲自己的学校为地方军,而在此前,他也曾有过游击队的经历,在他看来,这两支“队伍”日子都不好过。 对于娄源功的“苦水”,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副院长韦苇有着同样的感受。在他所在的陕西省,部属和省属高校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生存状态,前一种是发愁怎么花掉自己的科研经费,而后一种则是学校经费捉襟见肘。 “就像刚才算的,学校要支出那么多钱,但是我们又没有财政补贴,学费标准也不高,这样学校怎么能不负债呢。”在娄源功看来,自己这个地方军还不如有些民办学校。“他们学费高啊,每个学生每年1万~1.5万元,而我们则是3300~4000元。” 这样一本账让娄源功觉得每天都在背负着一笔良心债。“本来应该实行小班的大学教育,现在只能上大班课,一个班动辄就几百人。”对他来说,这是教育的一种缺斤短两。当然,他也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但是我们也没办法,老师不够,我们也想多引进点人才,可是缺钱啊。”这样的状态又让他觉得有点无可奈何,有时候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来维持学校的运营。 娄源功希望教育部门对这些非重点高校多一些扶持。 在他看来,现在的制度仍然有些不合理,有些非重点学校在办学实力和教学科研方面并不弱,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和其他“地方军”不能有机会享受到和“中央军”一样的待遇和支持。而更让他觉得无奈的是,自己的学生也要背着“地方军”的印记,在就业时受到“牵连”。“我总觉得对不起学生。”他说。 “希望教育部门能给我们一些机会,让我们公平地获取一些教育支援和财政支持。”他说。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也注意到了地方院校的生存困境,“这也是我们极力想解决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经将这方面的内容包含进去了。” “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度。”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这样的内容,娄源功只有期待。 更多阅读 高校间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二本院校同样不可替代 光明日报:地方高校勿成人才洼地
1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恨不是开封人——那一碗浓香的胡辣汤呦
热度 13 陈安博士 2011-2-9 02:36
  我和河南大学的关系很深,这倒不是说我在那里就读或者生活过,而是我收下的第一批研究生全是来自河南大学的,其中,算是我第一个研究生的小赵在去年生了一个胖胖的男孩,我这40岁的人顿时有当了爷爷的错觉。   因为河南大学的缘故,我才去过开封,否则,真不知道啥时候才有这样接触七大古都之一的机会。   在七大古都里面,从影响上看,开封算是比较靠后的一个,它现在的经济发展也不如一样处于河南境内的另外一个古都——洛阳,不过,似乎要比殷墟所在的安阳还要强一些。   在吃的方面,洛阳一直以“水席”著称,我虽然去过一次洛阳看龙门石窟,当时却没有机会去品尝洛阳水席,前年在开封组织应急管理的全国会议,我的几个弟子倒是去了洛阳,时间充裕,也就好好地尝了尝一下水席,回来后还和我就“水席”有所争执。   我一直以为水席就是“流水席”,就是吃饭的过程很长,一直不断溜地上菜,从上午吃到晚上。最厉害的水席就是满汉全席,那属于北京特产,据说一吃好多天都不住嘴的,我的天,这“水”流得时间真长。   而学生们回来说,洛阳水席其实就是端上来的每个菜都是带汤的那种。   究竟孰对孰错,我不敢下结论,不过至今我都无法承认自己错了,只是猜测也许今天的水席已经改了基本特征,实在是办水席的人家已经没时间也吃不起那长流水的席,而办水席挣钱的商家更是不会给你不断填饱肚子的机会。      相比洛阳,开封自然也有自己的特色吃食,应该说,还挺多。去过几次开封,差不多吃了各种各样的开封风格的饭食。我说在福建喝功夫茶,可以在喝的过程中感受时光的流逝而不自觉,在开封吃饭,如果不是有急事,这样的感觉也一样有,不过,开封人把这样的感觉说成是“ 皇城根气氛”。   什么叫“皇城根气氛”,我一下子也说不好,一定要总结特点的话,那就是比较注重“吃”,而且人们都有点慵懒。      当然,既然慵懒,那似乎不适合吃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过,开封的胡辣汤确实开封特色的一大吃食,而且,在众多“大菜”中间,我更愿意以胡辣汤作为开封的主要吃食特色。   四川吃辣的原因是成都上空挥之不去的云朵,这使得整个四川盆地湿热难耐,在这样的天气下过日子,只有吃辣才能将蕴积在身体里的潮气挥散出去。孔明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就牺牲了很多将士的生命,原因就是所谓“瘴气”,这些并非四川本地的士兵们,或者竟然是四川盆地的本地人,和山区的藏羌一带的人相比,胃口还是更加娇嫩一些。      好在开封胡辣汤的辣并不过分,如果不是胃口过于娇气的江浙人,喝下一碗之后只会感觉到那么一点有刺激的意思,而不需要以口不断“斯哈斯哈”。我个人见到的中国最辣在海南,说是“涮辣”,就是一锅汤只需要拿只辣椒在里面涮下立刻拿出,而汤已经奇辣无比了。后来又听说海南最辣的小辣椒们的辣度如果是1万的话,那么印度最辣的辣椒的辣度是2万。什么湖南、新疆、四川、重庆,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的,都不是印度辣椒的对手。      开封的胡辣汤里没有辣椒,只是胡椒罢了,所以才叫胡辣汤。 而辣椒和胡椒都不是中国出产的东西,胡椒 ( piper nigrum ) 从其名称上看就会认为并非中原一带产品,根据网上搜来的知识,说是其 原产地在印度西高上山脉的热带雨林里,早在 2000 年前已栽培,而 从汉代至唐代的七种书中,有“天竺”、“波斯”、“西戎”、“南番诸国”四种产地之说,很有些扑朔迷离了。但是不管怎样,都说明这个东西不是我国所特产。      好在世界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在古时就有了交流,而最初交流的目的就是吃喝穿,中国主要供应茶和丝绸,其他地方则把各类特产食品交换到中国,所以,胡椒也就慢慢通过这样的渠道来到了中国,不知道它是何时落脚于开封的,不过,开封的胡辣汤是遍地开花,早餐的时候,你几乎可以在任何卖早餐的小饭铺里喝到胡辣汤。    开封胡辣汤分三种味道,据说那还是清朝中期的故事,说从周口项城淮店来了刘氏弟兄三人(回族),结果投亲不成就自行落户于开封洪河沿街,三人认识了龙庭后一卖胡辣汤的老汉,从而得了这手艺。老大后来在老头传授的基础又改进了工艺, 以稀汤加了香油和味精,这就是开封老味胡辣汤;老二又在老大的基础上增加了桂皮、橘子皮等材料,味道更浓更香,这就是所谓的州桥胡辣汤;老三的生意做到了大相国寺,那一带普通市民多,所以要求东西一要便宜,二要快捷,三要禁饿,聪明的老三了解了这些基本需求后,就弄了一个常热的大锅,里面煮汤,而外面则摆了粉条,这样大家可以盛汤下粉条,汤就可以做到插筷子不倒了,喝一碗弄个半饱没问题。   而随着开封的逐渐没落,老三主打的百姓特点成为开封胡辣汤的主流,我在开封吃过的几次胡辣汤都是这个类型,粘稠且里面有粉条。当你要来一碗的时候,拿着小摊上的碗走到大锅跟前,胡辣汤老板就会取过你的碗,拿起他的大木头勺子,从大锅里盛出一勺,然后在锅沿上“抹”一下,以掐断可能会沥沥拉拉的粉条,然后再盛入你的碗中。就这么一“抹”的功夫,那胡辣汤里带有的开封气息扑面而来,是浓浓的中原乡情。    当然,除了胡辣汤,你还需要吃几根油条,而油条配胡辣汤并不是黄金搭档,煎包和胡辣汤才是绝配。至于煎包,那就是下一篇文章要写的内容了。    至于何时再喝上一碗胡辣汤,应该在6月了,那时候我将前往开封讲授现代应急管理,早餐已经想好了,每顿都喝胡辣汤。
个人分类: 论游—走遍中国|5933 次阅读|24 个评论
王立群:河南大学亏死你了?
zhouxueyongt 2008-12-25 13:30
王立群:河南大学亏死你了? 王立群成了《百家讲坛》的名人,凡是熟悉这个栏目的观众,必然会熟悉王立群。 2006-2007 我曾数度观摩,确实讲得好。为了解开心中疑惑,我还 和王立群 老师通过电话。我钦佩王立群,但最近网上的一则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王立群在 北京第一次录像之后,见了制片人万卫、总策划解如光。解如光见到王的第一句话就是: 王 老师,你呆在河大亏死了。王立群的回答则姿态高一些:不是我亏死了,是河南大学呆在开封亏死了。我们河大要在北京何至于那么艰难呢?我早就成京城名嘴了。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先说王立群本人,他和易中天一样,以高中生毕业生身份直接考取的研究生。假使他毕业后留在北京,以他学历上的先天不足,能够按下心来读史记吗?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他肯定要混个博士,然后在设法去海外转一圈,教授的职称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是否要疏通关系解决本科缺失的问题,还未曾可知。总之,他呆在北京肯定要面临浮躁环境,史记也就读不下去了。而开封就不一样了,研究生毕业你就可以安心教书,研究自己心爱的史记,正是有了 40 年不变的追求,才成就了今天的王立群,则么能收河南大学亏死你了? 不过我们也要看出他们对话的现实性。毫无疑问,王立群认为北京利于高校发展,解如光则认为北京成就事业的机会多。这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当然得承认。我早在 2005 年就说过一句话:北京、天津为什么人才似乎多而科技经济并不最发达?原因在于人才定位的缺失。来北京的大多数人才并不是考虑自己能干什么,而更多的是考虑子女的北京户口,以便在高考中获得优惠。本来 40 多岁的人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而我们中国人则考虑子女了,为了子女这个并不确定的前途,不少人舍弃了在内地较好的工作环境,来到津京来博弈。由于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当然不能发挥作用。这也是人才浪费。为什么国外的大学,不论在首都、省会还是地级市,地区差别不会太大呢?原因在于我们还是一个等级社会,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缘故。 其实,北京人也清楚,人才并不都在北京,不然百家讲坛为什么还要在全国遴选人才呢?我劝告广大学子和知识分子,安心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的破铜烂铁也不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617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