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家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公布 中医家底究竟有多薄
热度 3 dongzg101 2011-9-15 22:37
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公布 中医家底究竟有多薄 CFP 中医院西化、中医发展水平不高……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到底有多少?以往笼统的感觉,如今有了详细的数字做支撑——9月14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公布。中医“家底”究竟如何? 投给中医的社会资源有多少? “调查发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在地区间和省际间不均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说,“以对中医机构的投入为例,人均财政拨款最高的省(区、市)为63.41元,最低的仅为3.79元,差出16.7倍!” 于文明表示,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在不同省(区、市)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每万人口中,中医床位数最高的省(区、市)为6.87张,最低仅为2.3张,差出三倍之多;每万人口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最高的省(区、市)为5.65人,最低的仅为1.45人,最高是最低的近四倍。” 除此之外,农村基层中医医疗服务网点还不够健全。于文明说,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农村居民中医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但是目前尚有33.5%的乡镇卫生院和42.5%的村卫生室,不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跑到中医院为啥看西医? “现在的中医院的西化现象特别普遍。”患者郭京说,“如果在中医院,得到的依然是吃西药、打点滴、做手术等治疗手段,那我们还不如直接去看西医呢!” “由于补偿机制不到位、利益驱动等多方面因素,一些中医院大量引进西医设备,而针刺、灸法、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熏洗等常用中医疗法反而被‘边缘化’。”于文明指出,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里,中药饮片处方仅占两成左右,中成药处方仅占三成左右。 难道是公众对中医药没有需求? 事实上,与中医院里中医药不受“待见”的情况相反,在很多综合医院里,西医开中药处方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日益加强,很多人会自行购买各种中药、中成药,有些人在家使用一些中医手段养生保健。 有资质的中医大夫有多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中医开设“微博”,在网上进行健康咨询,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查德忠表示,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与热爱,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公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当前,具有中医类别执业资质的人员明显不足,每万人口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仅为3.06人。”查德忠介绍说,本次调查的医疗机构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约占两成。 村卫生室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约占5%,以中医药知识为主的乡村医生约占12%,能中西医结合的乡村医生占36%,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及民族医人员约占3%。2006—2009年,中医类别医院新进卫生技术人员10万人,其中中医、中药专业不到1/3。 此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中医类别医院里只占35.3%,在综合医院占不到两成。 中医“家底”为何如此薄? “此次调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医现状调查。”于文明表示,调查中发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由于体制、机制问题,有的是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有的是中医药自身规律和特色优势没有得到尊重和发挥,有的是在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于文明告诉记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和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据介绍,此次调查前后历时两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被调查机构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疗养院等,获得了全国中医发展基本现状的第一手信息。这次调查的指标、数据等,今后将会纳入到卫生部的卫生统计中去,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115 次阅读|5 个评论
另一只眼看惠台、汇率和访问学者
热度 3 xuyingxiao 2011-5-25 22:41
刚出国时的感想,不是很全面准确,但也是一个看问题的角度。现在的感想有些变化,以后再写。 地球村住着两大旺族,老龙家和小鹰家。老龙家历史悠久,人丁兴旺,但比较穷。小鹰家历史不长,人丁不多,但很富强。 惠台 老龙家的内部为谁做家长打得不可开交,最后一个叫湾湾的想当家长的娃被赶到了祖房中最偏僻的一间房里去了。但还是硬撑着说自己才是老龙家的家长。 闹了几十年,还是在为谁是老龙家的家长争吵较劲。突然一天湾湾变了想法了,仗着小鹰家撑腰,说分家了,我自立门户,不算老龙家的了。老龙家祖房我不 要了,但我占着的这间房也不是老龙家的了。老龙家渐渐没辙了,说只要你承认我们都属于老龙家的,什么都好谈。为了挽留湾湾的心,老龙家说我们家底大,看你 们家条件也不好,送点东西给你们吧。可湾湾还假装扭扭捏捏的,拿了东西还嫌不好,尤其心里嘴上都依然不肯承认自己是老龙家的。其实按人均算,湾湾家族每个 人都要富多了,但还要老龙家的兄弟节衣缩食讨好湾湾,就这人家还不领情,老龙家也没什么其他好办法。 汇率 老龙家尽管穷,但人都很勤劳。老龙家出一点点称为¥的白条,就有很多人起早贪黑卖命做了很多衣服鞋子、挖了很多矿产给小鹰家用,小鹰家打了很多称 为$的白条给老龙家就心安理得地享用老龙家的服务了。老龙家收了很多$白条,想买小鹰家的东西,但看中东西的人家不肯卖、人家肯卖的东西又看不中,只能把 白条搁着。 老龙家一个孩子看中了小鹰家的东西,得用$白条去换,于是找自家家长用自己的¥白条换$白条。老龙家说,你拿7张¥白条我才换你一张$白条。本来老龙家的人就都很穷,这样一来就更买不起了。小鹰家说这不行,你多换点给他呀,老龙家说我家的事干嘛要你管,我自有考虑。 老龙家选拔理发师,手艺很高的理发师被留下来,他对老龙家衷心耿耿,每次为老龙家的人理一个发,老龙家就给他打20元¥白条,好让他可以用这个白条在自家换其他东西。 被淘汰的理发师去了小鹰家,每次给小鹰家的人理一次发,小鹰家给他打20元$白条。他可以用这个白条在小鹰家换其他东西。 时隔多年,去小鹰家的理发师带着小鹰家的一堆$衣锦还乡了。不过这个$白条要换成老龙家的¥白条才能换东西。老龙家说,你一张白条我换七张的¥白条给你吧。于是这个理发师就比老龙家的理发师富了7倍,一举跨入中产阶级了。 访问学者 二十年寒窗苦读,老龙家也培养了不少人才、高手,各怀绝技,都想为老龙家做些事情,报效老龙家。 先去找纵爷吧, “纵爷,我们有XXXX绝技,丝毫不比小鹰家的人差,我们想做XXXX,给我们一个机会吧” “你老大是谁? ” “呃,初来乍到,还没老大。” 纵爷眼睛一斜:“先学会跑部进京吧”。 等得头也花白了,还是去找横哥吧。 “横哥,你们缺什么东西,我们啥都能学,啥都能做” “你们和我们老大熟么,酒量大么。” “呃,不熟,酒量不大。” 横哥眼睛一闭,“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不是人才,是岗位。” 老龙家家长发话了:“我们老龙家虽然到处都需要建设,但山头太多,你们没关系施展不开,还是去帮小鹰家干活去吧。” 众高手:“不行,老龙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得为老龙家的建设出力。” 家长:“我们老龙家项目都在各位老爷的手上,紧俏着呢,派一个活有好多人盯着抢呢,得有关系才能攀得上啊。” 众高手:“凭什么各位老爷呆在家里吃香的喝辣的,却要我们背井离乡去老鹰家去啊。” 家长:“这样吧,留爷那里的$白条是专款专用给你们去老鹰家长期干活的,没人和你们争,你们去领点到小鹰家义务干活去吧。” 众高手:“切,这点钱到到小鹰家还不到算贫困线。” 家长:“这样吧,你们到小鹰家呆个一年后如果还回来的话,再多给你们一点。” 众高手散去,于是出现了穷人家拿血汗钱送自己的孩子给富人义务干活。有人想开了,在小鹰家马放南山,四处游玩去了;有人不愿荒废绝技,真的义务为小鹰家干活了;也有的人干脆在小鹰家拿工资了;有的人则流连忘返,一心留在小鹰家了。不过换位思考的话,老龙家的家长其实也很无奈,这笔钱给留爷至少可以让一部分人开了眼界,总比留给有些老爷浪费掉好呀。
个人分类: 思考|304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