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事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各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livingfossil 2011-10-2 21:36
古植物学的故事( 138 期) 关于中国的古植物学术社团(之八)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各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供职单位皆略去) 1983—1987 年第一届 名誉主任: 徐 仁 主 任: 李星学 副主任: 周志炎、米家榕、朱家柟 秘书长: 赵修祜 委 员: 冯少南、田宝霖、米家榕、朱为庆、朱家柟、李星学、李浩敏、何德长、周志炎、周慧琴、赵修祜、徐福祥、黄本宏 1987—1992 年第二届 名誉主任: 徐 仁 主 任: 李星学 副主任: 周志炎、米家榕、朱家柟 秘书长: 赵修祜 委 员: 王仁农、朱为庆、田宝霖、汪明洲、朱家柟、李星学、李浩敏、沈光隆、杨关秀、杨学林、周志炎、周慧琴、赵修祜、张 泓、黄本宏、周慧琴、赵修祜、徐福祥、黄本宏 1992—1997 年第三届 名誉主任: 徐 仁、李星学 主 任: 周志炎 副 主 任: 赵修祜、沈光隆、朱家柟 秘 书 长: 刘陆军 副秘书长: 杨关秀 委 员: 王仁农、王自强、刘陆军、李承森、李浩敏、朱家柟、沈光隆、陈其奭、张 泓、郑少林、周志炎、周统顺、郝守刚、赵修祜、梅美棠 1997—2002 年第四届 名誉主任: 李星学 主 任: 周志炎 副 主 任: 孙 革 秘 书 长: 刘陆军 委 员: 王庆之、王 怿、邓胜徽、卢宗盛、孙 革、刘陆军、米家榕、伍绍祖、沈光隆、李承森、陈其奭、张 泓、郑少林、周志炎、周浙昆、孟繁松、郝守刚、胡雨帆、商 平、耿宝印 2002—2006 年第五届 名誉主任: 李星学 主 任: 周志炎 副 主 任: 孙 革 秘 书 长: 王 军 副秘书长: 邓胜徽 刘陆军(特聘) 委 员: 丁秋红、马 洁、王士俊、王 军、王 怿、王德明、邓胜徽、卢宗盛、孙启高、孙 革、孙柏年、李旭兵、周志炎、周浙昆、商 平 2006—2010 年第六届 名 誉 理 事 : 李星学、周志炎 理 事 长: 孙 革 常务副理事长: 王 怿 秘 书 长: 王 军 副 秘 书 长: 邓胜徽 刘陆军(特聘) 理 事: 丁秋红、王 军、王 怿、王 琪、王德明、邓胜徽、卢宗盛、孙启高、孙 革、孙柏年、冷 琴、周浙昆、金建华、苗雨雁、 商 平 2010—2014 年第七届 名誉理事长:周志炎院士 理事长:孙革 副理事长:王怿(常务)、孙柏年、孙春林、周浙昆 秘书长:王军 副秘书长:邓胜徽、金建华 理事:邓胜徽、丁秋红、冯卓、金建华、苗雨雁、商平、孙柏年、孙春林、孙革、孙启高、王德明、王军、王怿、王永栋、王祺、俞建新、周浙昆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英文名称: Palaeobotanical Committee of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的前身为“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1983 年。该分会曾用名“中国古植物学协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每 5 年或 4 年召开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理事会,代表科研、教学、地质、石油及博物馆等部门。 孙启高 2011 年 10 月 2 日
个人分类: 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4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各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livingfossil 2011-10-2 21:14
古植物学的故事( 137 期) 关于中国的古植物学术社团(之七) 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各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供职单位皆略去) 1978--1983 年第一届 负责人:徐仁 1983--1988 年第二届 负责人:徐仁 1988--1993 年第三届 主任:朱为庆 副主任:郝守刚、孙革 委员:朱为庆、郝守刚、孙革、 李代芸等(共 5 人) 1993--1998 年第四届 主任:朱为庆 副主任:郝守刚、孙革 委员:朱为庆、郝守刚、孙革、 李承森、孙克勤、李代芸、崔金钟、徐兆良 1998-2003 年第五届 理 事 长:李承森 副理事长:朱为庆、孙克勤、邓胜徽 秘 书 长:王士俊 副秘书长:孙启高 理 事:朱为庆、李承森 、 陈之端、王士俊 、 王宇飞、孙启高 、 徐兆良、崔金钟、刘裕生、冷 琴、周浙昆、李代芸、邓胜徽、孙克勤、孙春林、金建华、马清温、刘艳菊 2003-2008 年第六届 理 事 长:李承森 副理事长:孙克勤、王宇飞、邓胜徽 秘 书 长:孙启高 副秘书长:金建华、扆铁梅 顾 问:朱为庆、姚兆奇、王宪曾、郑少林、刘本培、田宝霖、米家榕、李代芸、张锡麒 理 事:李承森、王士俊、王宇飞、孙启高、邓胜徽、冷琴、马清温、孙克勤、孙春林、周浙昆、金建华、刘艳菊、冯广平、扆铁梅、赵良成、阎同生、李小强、徐景先、李俊德、孙柏年 ( 注: 2007 年 3 月增补王永栋和李跃卓,任期为 2007—2008 年 ) 2008--2013 年第七届 名誉理事长:李承森 顾 问:朱为庆、王宪曾、郑少林、刘本培、李代芸、张锡麒 理 事 长: 王宇飞 副理事长: 孙克勤、 邓胜徽、赵良成、马清温 秘 书 长 : 姚轶峰 理 事 : 程业明、邓胜徽、冯广平、蒋洪恩、金建华、寇香玉、冷 琴、李承森、李俊德、李小强、 李跃卓、刘秀群、 刘艳菊、马清温、宋晓彦、孙柏年、孙克勤、孙春林、王士俊、王永栋、王宇飞、徐景先、杨健、姚轶峰、扆铁梅、赵良成、周浙昆 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原名为“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1978 年。成立时间虽距现在不甚遥远,但是很多历史资料难以查考。我们期望学会组织要加大力度收集、整理和保管历史档案工作。关于中国植物学会及其古植物学分会的基本情况,请参阅《古植物学简史与我们的使命》第 126—129 页。 孙启高 2011 年 10 月 2 日
个人分类: 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5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不要伤害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25 19:41
中国每年有800余万例人工流产 重复流产达50%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程利南24日在北京介绍2011世界避孕日最新调研结果时指出,我国每年平均有800余万例人工流产,重复流产率高达50%,女性流产后保健服务工作亟待加强。 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今年的主题是 “爱,不要伤害”。 这一全球性公益纪念日是由国际妇女儿童联合会、人口理事会等6家国际非政府组织联合发起,我国于2009年加入这一行列。 流产次数越多的女性,流产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越高。研究显示,在继发性不孕不育女性中有88.2%的人做过流产手术,经历过重复流产的女性在正常生育时发生流产的几率是无流产史者的2.5倍,早产率是1次人流者的5.44倍。 导致我国女性重复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群避孕意识淡漠,或对避孕方法的认识存有误解,且我国尚未全面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14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方科大:以更强大的行政化来颠覆行政化!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1-7-19 12:50
  我觉得南方科大象我博客里比较喜欢的玩具似的,过几天不玩它了就会有点手痒。   好在这个玩具还是经常创新的,所以玩法可以更加多样一些,谢谢朱校长。   南方科大的理事会的衮衮诸公们都出来亮相了,老大是深圳市市长。   其实说实在的,也没啥,你如果能请动温总理去当理事长,岂不更好?!      俺们觉得,朱校长是深知中国行政化的要义,他本人正是被行政给“化”出来的,所以,对行政化是怀念颇深,在他的脑海里是挥之不去,尽管他说要挥之,可是当真要“去”的时候就会抓紧挽留回来。   朱校长深深地为理事长是深圳市市长而五体投地,并发表了“ 市长任南科大理事长是现实下必要选择 ”,“ 如果不由市长当理事长,理事会的权威可能有所削弱 ”等振聋发聩的讲话。   其实,我个人是越来越理解朱校长了,有人很失望说:“这不更行政化了嘛?!”   “笨蛋!”我对着这个虚拟的意见呵斥道,“岂不知中国一向有以毒攻毒的光荣传统,朱校长深知行政化的毒素深入体内太过,所以,一开始估计就准备了以毒攻毒的具体做法,而且还要再多加点砒霜,而随着南方科技大学的校史在延长,这个砒霜策略也就愈发地要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我力挺我们伟大的朱校长,并预祝他“以深圳市的行政化来取代教育部的行政化,以更强大的行政化来颠覆行政化”的做法取得圆满成功!
个人分类: 物论|5036 次阅读|14 个评论
南方科大将设党委会
热度 13 boxcar 2011-7-17 17:40
请看下面的新闻。 简单点评几句: 1 )南方科大的理事会终于在“千呼万唤”之后“始出来”了,在厅局级领导占据了一半席位的情况下,以后如何运作,如何“去行政化”,大家可以持续关注。 2 )这所大学究竟由谁来“治”(谁说了算)、具体采取何种体制( XX 负责制)?请大家继续关注。 3 )党员师生们终于找到组织了。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17/154422828972.shtml 南科大首次理事会召开将设党委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7日15:4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备受关注的南方科技大学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昨天(16日)召开。有媒体报道,出席南科大首届理事会的20名成员中,一半是政府官员,另一半是大学校长和企业家。南科大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备受关注的南科大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昨天在深圳召开。虽然是闭门会议,现场“戒备”森严,但是许多媒体还是从不同渠道获知了会议的相关内容。据《羊城晚报》报道,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会上首次向理事会成员报告了南科大的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在学校招生及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朱清时在报告中提到,首届教改实验班学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由学校安排统一的理工科基础课教学及教育部要求的其他课程。大三开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   朱清时在报告中还提到,南科大将设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党委会由党委书记、副书记和若干委员组成,在校内设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协助校长决策行政事务,学术委员会协助校长决策学术事务。而这次会议之后,备受瞩目的南科大的副校长的人选依旧是悬而未决。   南科大可以说是在人们关注的目光中起步的,他每走一步都得到了舆论的普遍关注,今天,南科大理事会也再次登上了百度新闻热搜词的排行榜。新闻中还提到,这次出席会议的南科大理事一共20名,包括政、商、学界人士,其中有一半是厅局级以上官员,还有6名大学校长和4名企业董事长,这也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有网友认为,各界人士加入理事会有利于南科大吸取各方意见,在具体实践中也能得到多方的帮助,但也有网友担心,理事会成员中,超过一半是官员,会有违南科大筹建时的初衷。不过还是有不少网友对南科大的未来充满信心,有网友说,人们之所以对于南科大保持热切关注,是因为南科大寄托了人们太多的希望,而南科大引发的种种争议也都饱含所有人对于教育改革的热切期盼。   问题不能回避,争议必须继续。但无论如何,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某一方面。争议应该更多推动我们对自己的反思,如何尽量帮助这所学校,让他有足够顽强的生命力破土而出。这才是争议各方以及围观的我们所需要认真考虑的。(中国之声编辑韦雪)
个人分类: 教育|5342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全国数学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
热度 1 lysyxcs 2011-5-6 10:45
全国数学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5月3日选举) 理 事 长: 曲安京 副理事长: 冯立升 韩 琦 宋乃庆 王青建 汪晓勤 秘 书 长: 冯立升 秘 书: 袁 敏 常务理事: 代 钦 冯立升 韩 琦 李仲来 李铁安 陆书环 曲安京 宋乃庆 田 淼 汪晓勤 王青建 王幼军 理事: 陈惠勇 陈传钟 程 钊 代 钦 段耀勇 范忠雄 冯立升 傅海伦 韩 琦 韩祥临 侯 钢 黄燕苹 李国强 李铁安 李仲来 刘洁民 刘芹英 刘献军 陆书环 潘亦宁 曲安京 任辛喜 萨日娜 宋乃庆 唐 泉 特古斯 田 淼 汪晓勤 王青建 王光明 王幼军 徐传胜 杨春宏 杨 静 姚 芳 袁 敏 张 红 张维忠 郑振初
192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将于6月25日推出《2010年世界社
renquane 2011-1-30 16:11
教科文组织媒体稿编号2010- 28 巴黎,6月10日 – 在社会科学领域,西方国家继续拥有最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但亚洲与拉丁美洲,特别是中国和巴西正在迅速崛起。在撒哈拉以南非洲,75%的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是由南非、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学者发表的。而在南亚,除了在印度的一些优秀研究中心外,社会科学作为整体普遍得不到优先发展。这是教科文组织《2010年世界社会科学报告:知识鸿沟》的部分主要发现。这份报告将于6月25日(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第九会议室)发布。 这份由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共同发布的报告,首次对社会科学领域最近10多年来的概况进行了全面介绍。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科学家为报告的撰写提供了专业领域的协助。届时,包括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主席古德芒德•赫尼斯(Gudmund Hernes)、联合国非洲经济发展和规划研究所主任阿德巴约•奥卢寇什(Adebayo Olukoshi)、委内瑞拉科学研究所主任埃贝•韦苏里(Hebe Vessuri)在内的许多专家将出席报告的发布仪式。 “社会科学家创造了极为出色并极具应用价值的工作成果,但报告表明,越是那些最迫切需要社会科学知识的地区,这一领域的发展程度却往往最低,”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 “而偏向于英语及使用英语的发达国家的倾向,更显示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不足。错失了探索根植于其他文化与语言传统中的思想观念及模式这样一个良机。” 正是这样的“知识鸿沟”构成了《2010年世界社会科学报告》的主题:在不平等的条件下,面对不同的发展趋势,社会科学将如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正如报告所强调的,为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重大挑战,如贫困、传染病以及气候变化等,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社会科学。然而,由于在研究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社会科学做出的贡献并未达到它所能够给予的水平。 报告在描述性章节中,提供了社会科学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与传播状况的事实及统计数字;在阐述性章节中,报告考察了社科研究在当今世界的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情况;报告的思考性章节由一系列论文构成,就一些基本观点及区域关注事项进行探讨。 报告的各章节还涵盖了以下内容:社会科学和全球性挑战、各地区的社会科学概况、研究能力与人才外流、国际化、知识社会中的竞争以及政策制定等。报告的最后一章提出了加强社会科学研究的种种途径,如更多资金投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加强传播以及推广多语种和多学科的方法。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指出,“报告重申了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发展社会科学的决心,以及制定一个新的全球议程的愿望,即提倡将社会科学作为促进实现国际普遍认同的发展目标的宝贵工具。”
1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本不该走得这么早
热度 8 sqdai 2011-1-22 10:43
上个月 13 日,我在博客里痛悼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崔尔杰院士遽然辞世。本周四我出席中国力学学会召集的会议,遇到了不少朋友,了解到崔先生罹病及逝世的一些细节,更使我感到格外惋惜,连连叹息:他本不该走得这么早! 崔尔杰 先生在我国力学界他的同龄人中,属于身体壮实、精力充沛之列:一位“山东大汉”型的学者,干起活来不要命。去年,他的心脏有点不大对劲,经医院初步诊查,认为问题不小,建议他住院治疗,准备进行装支架或搭桥之类的大手术。可惜的是,他本人太不在意,表示把手头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告一段落后再遵医嘱住院治疗,这就耽误了诊疗他心脏疾患的最佳时机! 到了去年年底,他承担的重要工作有了眉目。他对人说,可以腾出手来治病了。 12 月 13 日 之前,他感到腰酸背痛,且有感冒症状,到医院看门诊,还验了血,医生的结论是:常规性感冒!这一回,他的病让医生给耽误了! 12 月 13 日 下午,在家中坐着休息的崔先生突然踉踉跄跄地站起来,想找些什么,他老伴李老师问他找什么?他说,胸口发闷、疼痛,想找急救药服用,李老师让他服了药,他还是感到心脏部位剧痛,最后终告不治。 一个月以前我在中科院力学所的一位老同事来访,她和她的老朋友当时就认为,事发之前,崔先生就已呈现心梗前的典型症状,若及时住院治疗,病情有可能得到控制。我们联想起另外两位院士的类似情况。一位是北大的郭仲衡院士, 1993 年 9 月,北京大学校医院就警告郭仲衡先生,他的心脏情况非常糟糕,建议他立即住院诊治,郭先生说,他要把手头的要务处理一下,次日住院。谁知就在当日深夜(严格说来是次日凌晨)他突发心梗, 20 分钟后急救车到达时已经回天乏术了,他走时才 60 岁!另一位是中科院的林同骥院士,事情也发生在 1993 年,当时林先生正在美国的女儿处探亲。有一个周日,他还设宴请了他的大舅子,那时已有“感冒”症状,情况与崔先生非常相似,他自认为得了感冒,还让外孙女注意与自己隔离,谁知过了一两天,林先生就因心脏病突发而撒手人寰!消息传道国内,当时还健在的卞荫贵研究员叹息道:“实际上,林先生说的那些‘感冒症状’都是心梗前兆!”卞先生得过心脏病,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在深深惋惜的同时,我想说下面这几句话: ——老年学者必须珍重自己的身体,该服老时得服老。做任何工作不能干得太猛,必须劳逸结合。 ——老年人的身体发生某种异常时必须及时诊治,有必要时应毫不犹豫地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情,入院治疗,切不可耽误时日! ——身负重任的老年学者是瑰宝,他们的身体有异常时,相关组织和医院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写于 2011 年 1 月 22 日晨
4306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利用粮食作为武器 洛克菲勒粮食大劫掠
sheep021 2011-1-18 21:10
2010年08月06日 17:41 环球财经 环球财经 记者 黄杨 整理 洛克菲勒绿色革命的实际目的,在于通过粮食生产控制主要发展中国家,而名义上却是“自由市场的有效性”控制世界的开端——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是通过粮食生产控制世界的开端。 约翰·D·洛克菲勒Ⅲ(John D. Rockefeller Ⅲ)在1953年成立了自己的农业发展理事会,主要关注于亚洲和拉丁美洲。洛克菲勒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介绍“ 现代 化的”农业方法来增加农业产出。 20世纪50~60年代,洛克菲勒理事会的诺曼布·劳格(Norman Borlaug)来到墨西哥,主要从事抗锈杂交小麦和杂交玉米品种研究。1966年墨西哥政府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共同成立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致力于一个20世纪4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的育种研究的小麦计划。 他们在粮食与农业方面的努力在当年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宣布了一项P.L.480项下美国向发展中国家粮食援助的草案,指出获助国家只有同意一些前提条件才能得到援助,其中包括同意洛克菲勒开展在该国的农业发展日程。这使他们的人口控制项目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为美国投资者敞开了大门。 1970年诺曼布·劳格获得诺贝尔奖。有意思的是,他获得的是和平奖而非生物学奖,与若干年后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获得的一样。他们两个都是有影响力的洛克菲勒圈中的佼佼者。 约翰·H.·戴维斯(John H. Davis)在20世纪50年代曾任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农业部长助理。他在1955年离开政府去了哈佛大学商学院。当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并不是农学专家常去的地方,戴维斯之所以去那里是因为他有一个策略在胸。1956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出“不经过拖沓的政府计划来彻底解决农业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从传统农业向商务农业的转变”。不过当时很少人支持他的观点。 戴维斯、哈佛商学院教授雷·高柏(Ray Goldberg)和俄罗斯籍经济学家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组建了一个哈佛团队,二战时列昂惕夫曾工作于美国劳动部和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服务办公室(OSS)。 1948年,列昂惕夫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的一笔为期4年、金额为10万美元的奖金,设立了哈佛“美国经济框架下的经济研究项目”。一年后美国空军加入到项目中,这个军事团体的加入当然很蹊跷。很快, 福特 基金会也加入到了项目中。 多年后,大家明白了,这个哈佛项目和商务农业,都是洛克菲勒基金会一个宏大战略的一部分,若干年后他们投资的转基因植物的发展研究也属于这个战略。 巨大的影响力网络 1960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约翰·D·洛克菲勒Ⅲ的农业发展理事会经过一系列演变,最终形成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是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会议中心——意大利的彼勒基奥(Bellagio)举行的一系列私人会议中形成的。彼勒基奥会谈的出席者有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乔治·哈拉(George Harrar)、福特基金会的福瑞斯·特希尔(Forrest Hill)、世界银行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acnamara)以及洛克菲勒家族的国际环境组织者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莫里斯·斯特朗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理事,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组织了联合国地球峰会。 为了确保影响力的最大化,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还吸引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世界银行的加入。 可以看出,洛克菲勒经过精心策划,为推广美国的商务农业创建了一个非常珍贵的影响力网络,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研究所与研究中心网络,已经逐渐为控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约翰·D·洛克菲勒Ⅲ的农业发展理事会,还雇佣了美国大学的一些教授来选择一些亚洲大学来培训新一代科学家。选出来的最好的科学家会被选送到美国读农业科学的博士学位。这个精心建造的网络,在日后洛克菲勒基金会传播基因工程农作物的战略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骗局初露 当绿色革命的自我推销渐渐平息了之后,它的真实结果与预期有很大的不同。大量使用新型化学杀虫剂引发了很多问题,通常都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单一品种的新型杂交种子降低了土壤的肥力,也逐渐降低了产出。开始时的结果很让人震惊:一些农作物如小麦和玉米产量提高了两到三倍,然而后来逐渐降了下来。 绿色革命过程中也伴随着大型灌溉工程。这些灌溉工程通常是由世界银行投资建立的大型水坝,冲毁了大量的居住地和丰腴的农田。同时,所谓的超级小麦通常是由于向土地施了大量的肥料从而提高了产出。这些肥料的原料为氮和石油,都是洛克菲勒旗下的主要石油公司的产品。正如一个分析家所说,绿色革命实质上仅是一场化学革命。这些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也支付不起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的巨额支出。他们从世界银行获得贷款,或者由美国政府担保从 摩根大通 银行(Chase Bank)及其他纽约市的银行得到特别借款。 以国家名义获得的借款,大多数都归大地主所有。因为越贫困的农民情况越是不同。贫困的农民自己不能担负化学肥料等支出只能外出借贷。 而开始时各种政府的计划都试图提供给农民一些贷款以便他们购买种子和化肥。不能从政府渠道得到借款的农民只能从私人渠道借款。由于私人借款高昂的利息,一些农民并没有从高产出中获利。收获之后,他们不得不卖掉大部分的 农产品 来偿还借款和利息。他们开始依赖于贷款人和交易商,结果通常是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绿色革命也为耕作引进了新的机器。最值得一提的是动力中耕机或者叫做机动旋耕机(power tiller/turtle tiller)。这种机器搅匀了稻田中的土壤,同时也破坏了土壤本身的结构。 种子公司出现 杂交种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再生能力的缺乏,它的基础在于保护抑制增殖。它们与普通种子不一样,不会与上代种子有类似的产出,它们下代的产出会比上一代少很多。 逐年降低的产出也就意味着农民每年都要购买新种子来保证高产出。同时,二代种子的低产出性,也遏制了种子生产商在未经育种者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出售种子。这样可以防止经济作物的种子在中间商中二次分配。 一旦大型的跨国种子生产公司控制了种子的生产,将没有其他竞争者或农民可以生产该杂交种子。 绿色革命和杂交种子为美国的商务农业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可控的市场。弗莱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的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Henry Wallace)鼓励有选择性地研究增加杂交种子产出和降低其负面特征,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第一个杂交种子公司——先锋良种国际公司(Pioneer Hi-Bred)。这促进了商品种子公司的发展,也为日后西方商务农业巨头的转基因种子专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化学工业也承认只有通过化学产品的帮助农作物产量才会提高。美国政府通过美国国际发展署(USAID)和其他政府援助计划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说服发展中国家政府来支持这些产品。这也就滋生了一种现象,即一些国家政府官员不再考虑传统的增产方式。如果某些研究对他们高化学投入的方式提出挑战,国际化学工业公司通常会干涉并压制这项研究。 印度之殇 1959年美国农业部的一个团队发表了福特基金会的一项印度粮食危机和应对措施的报告(Report on India’s Food Crisis and Steps to Meet It)。报告中并没有把重新分配地主土地和财产作为提高印度农业发展效率的基础,而是强调技术变革,包括改进种子、在可灌溉地区小范围使用化肥农药等。这显然就是绿色革命策略。 福特基金会甚至把印度的县集约农业计划(IADP)作为该战略的试验案例,向可灌溉地区的富裕农民给予投入补贴、可观的信贷和价格激励。世界银行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向该项目表示支持。 不久后,印度政府推行了洛克菲勒—福特基金会的绿色革命,“收效甚佳”。水稻和小麦的指定生产地区迅速种植了新的杂交品种并施入了大量化肥。印度政府不再把土地改革、租赁制度改革、废除高利贷制度等提上日程,并且再也不会把它们提上日程。 (节选自威廉·恩道尔《粮食危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 次阅读|0 个评论
AOCABFE 2010年第2次理事会召开
wangyk 2010-6-7 11:41
王 应 宽 2010-06-07 Beijing, China AOCABFE 2010 年第 2 次理事会召开 2010 年北京时间 6 月 5 日临晨 4 点(美国中部时间 6 月 4 日周五下午 3 点), AOCABFE 通过 FreeConference 召开了 2010 年度的第 2 次理事会。会议讨论通过了上次理事会的会议纪要,同时按照会议议程逐项的研究讨论了相关的事项。本人作为 AOCABFE 的中国区负责人( China Regional Director )和期刊 IJABE 执行主编参加了会议。除了向理事会汇报了期刊的最新进展以外,还提出由 AOCABFE 参与协办 2011 年在山东淄博举办的 2011 农业工程新技术国际研讨会的建议。会议通过了此建议。兹将此次会议的议程和上次会议的纪要转帖于此,留此存照。 AOCABFE 2010 年第 2 次理事会议程 Agenda for AOC board conference call in June 4 2010 1. Call to order 2. Approval of the meeting minutes of last conference call 3. Amendment to the AOC constitution: AOC official Chinese Name (Qiang Zhang) 4. AOC annual meeting preparation: business meeting agenda and award banquet agenda, etc. (Ruixiu Sui) 5. AOC student paper competition and achievement awards (Naiqian Zhang) 6. AOC Career Awards (Zhongli Pan) 7. Election of new board members and president (Zhongli Pan) 8. Treasurer's update (Yanbo Huang) 9. Impact update (Zuping Sheng) 10. Technology database update (Changying Li) 11. IJABE update (Roger Ruan) 12. AOC co-sponsorship for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echnolog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Yingkuan Wang) 13. SAC activities AOCABFE 2010 年第 1 次理事会纪要 Minutes of AOC Executive Board Teleconference Prepared by Yufeng Ge, Secretary, AOC Friday, April 092010, 3:00 to 4:50 PM Central Time Present Xiguang Chen, Yufeng Ge, Yanbo Huang, Yubin Lan, Changying Li, Jude Liu, Juhua Liu, Zhuping Sheng, Ruixiu Sui, Lingjuan Wang, Naiqian Zhang Call to order AOC President, Dr. Lingjuan Wang, called the meeting to order at 3:00 PM Central Time. Approval of Minutes The Board approved the minutes from the last Board Teleconference February 08-2010). AOC business meeting and banquet Dr. Ruixiu Sui, AOC Vice President, discussed with the Board about the AOC business meeting and banquet planning at the upcoming ASABE meeting. Items being discussed were AOC and student membership, venue of gathering, banquet expense, multi-media facility for the banquet, and invitation of ASABE officers and guests. Dr. Sui suggested making a gavel and flag for AOC and the suggestion was favored by the Board. IMPACT the AOC Newsletter Dr. Zhuping Sheng, Editor of IMPACT, planned to release the next issue of the newsletter before the 2010 ASABE annual meeting. He requested information from all AOC members. AOC awards Seven members, Ruixiu Sui, Jude Liu, Juhua Liu, Changying Li, Yubin Lan, Lingjuan Wang, and Yufeng Ge, were identified by Dr. Naiqian Zhang to serve as judges for AOC student paper competition. Since Dr. Zhongli Pan was not present at the teleconference, discussion on other AOC award categories was tabled. AAAE/CSAM meeting The AAAE (Asia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nd CAMS (Chines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ety) will have a meeting in Shanghai, China, Sep. 16-20, 2010. A motion was made by Dr. Yubin Lan for AOC to sponsor this meeting and seconded by Dr. Ruixiu Sui, which was then carried over unanimously. Technical support database Dr. Changying Li, discussed with the Board abo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al databases. Dr. Li indicated tha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was incomplete. Dr. Lingjuan Wang made suggestions to include Nor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e database and put the technical support database on the AOC website. Student activities Mr. Xiguang Chen, President of SAC, reported to the Board about revis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m for student membership. A new form will be drafted by Xiguang and then will be reviewed by Dr. Naiqian Zhang. Xiguang also suggested adding new officer positions (secretary, treasurer, website developer for example) so that SAC can function more effectively. Xiguang also encouraged more students to join in the AOC student activities. Adjourn The meeting was adjourned at 4:50 PM Central Time.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3972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烈祝贺七位中国学者被推选为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会委员
wangyk 2010-5-29 02:15
王 应 宽 2010-05-28 Beijing, China 祝贺七位中国学者被推为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会委员 今天收到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 (CIGR) 主席 Soren Pedersen 教授就中国推荐的 CIGR 常务理事成员和 CIGR 分会理事成员发来了一封正式信函,正式宣布 CIGR 主席团会议结果: ( 1 )推荐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担任 CIGR 第四分会的理事会委员,任期 2010-2013 年(第四分会主席即任主席 Dr Dr. Janusz Piechocki 支持此提议)。 ( 2 )推荐来自中国的李树君教授出任 2009-2013 年 CIGR 执委会,代表 2014 年北京 CIGR 世界大会; 推荐王应宽教授担任 2010-2013 年 CIGR 执委会委员,代表 CIGR Ejournal 。 至此,共有 7 位中国专家被推选担任新一届 CIGR 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CIGR 执行委员会委员 李树君,代表中国主办 2014 CIGR World Congress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 王应宽,代表 CIGR Journal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CIGR Journal 主编, IJABE 执行主编,《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 CIGR 第一分会(水土工程) 主席:黄冠华,中国农业大学 CIGR 第二分会(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 委员: 李保明,中国农业大学 CIGR 第三分会(机械装备工程) 委员:方宪法,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CIGR 第四分会(农业能源工程) 委员:朱 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 CIGR 第六分会(农产品与食品加工工程) 副主席:李树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 CIGR 第七分会(信息系统) 委员:应义斌,浙江大学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CIGR) President 2009-2010 Sren Pedersen 27 May 2010 Dear Prof Lanfang, In recent weeks communications took place between China and CIGR Secretary General in regards to the tardy inclusion of new members in the CIGR Executive Board of 2010-2013. This issue was discussed during the CIGR Presidium Skype Meeting held on May 20 th 2010. This was placed in the meetings agenda because we received a number of late proposals to modify the proposed boards for 2010-2013 after the official deadline as defined in the CIGR Statutes. In addition, two members in the board from the same country was considered to be an extraordinary situation resulting from the CIGR Journal and the CIGR Congress being hosted by China . The CIGR presidium evaluated member representation in the board and found it logical to include representatives for the CIGR Ejournal and the CIGR Congress 2014 in the Executive board 2010-2013. As a result, I am glad to inform you that the presidium is making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that affect Chinese members. Section IV We recommend that Prof. Ming Zhu, China , president of CAAE and CSAE be included as board member in Section IV 2010-2013. (The proposal is supported by the incoming chair of Section IV, Dr. Janusz Piechocki). Executive Board We recommend the following inclusion of the two members below in the Executive Board of 2010-2013: 1) Prof. Sjujun Li , China , as representative for the CIGR Congress in Beijing 2014 2) Prof. Wang Yingkuan, as representative for CIGR Ejournal. Thank you, Soeren Pedersen President of CIGR 2009-2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rhus University , Facul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Biosystems Engineering. Mail address: Soeren Pedersen, Birketoften 1, DK- 8700 Horsens, Denmark Mobil: 45 2548 7761, Private: 45 7561 3047, Email: soeren.pedersen@agrsci.dk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4287 次阅读|1 个评论
英国大学理事会(董事会)如何设?
lgmxxl 2010-5-27 08:42
2010 年教育部的两项重点工作之一是探索在大学中设置理事会(董事会)。这在中国应算一个新生事务。虽然中国现在有 200 多所大学设置了所谓的理事会(董事会),但没有一所是真正意义上的理事会,最多是大学联系社会的一个中介协会。在世界一流大学里,大学理事会是大学治理结构的主体,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关键。英国大学治理结构设置指南对理事会设置的“指南”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英国大学董事会主席委员会( The Committee of University Chairmen’s , CUC ) 2004 年 11 月通过了英国高校治理结构设置指南( Guide for Member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ing Bodies in the UK )。“指南”对理事会的诸多事宜进行了原则规定,概括起来包括: 1 、理事会是当然的学校重大事务的最终决定者,理事会实行集体领导。 2 、理事会要确保对大学的高效管理和战略规划。它是大学发展状况的最终负责者,应对大学所有事务负责。 3 、理事会应该下设有大学评议会( Senate ),大学评议会对大学学术事务负责。大学评议会经大学理事会授权,对事关学术发展的资源和经费具有分配权。大学评议会要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 4 、理事会应该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应该少于 4 次。理事会成员应该积极参加法定会议。 5 、理事会应该具有确定的人数,一些会议应该规定参会人数。 6 、理事会成员的个人信息特别是财产信息应当公开。 7 、理事会成员人数一般不应该超过 25 人。 8 、理事会成员中的校外人员与校内人员数量大体平衡,甚至外部人员应该多于内部人员,以确保理事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应对大学的所有事务。 9 、理事会中应有职工代表、学生代表。 10 、理事会应该有开除不合格理事会成员的权力。 11 、理事会的会议日程、内容应该尽量公开,以确保大学师生的知情权。 12 、理事会要经常对自己工作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这种周期不应该多于 5 年。 13 、为了确保理事会主席的工作效率和效果,理事会主席不宜从事太多的日常工作。 14 、理事会应该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并以书面形式公告出来,理事会应该说明完成这些职责的主要手段。 15 、理事会要确保大学资金链的正常运转,制定相应制度确保大学基金用在合理的地方。 16 、要有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监督理事会的工作,审计委员会应该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 。审计委员会中的内部成员也应该是没有行政职责的独立人士。 17 、要有专门的薪酬委员会对理事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的资深成员的薪酬进行评估。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应以外部人员为主。 18 、理事会外部成员的提名工作应该由专门的提名委员会来完成。这个委员会以外部成员为主席,以外部成员为主,其内部成员中至少应该包括一名大学学术人员。 从以上设置指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原则要求: 第一,科学分权 理事会虽然是大学中的主要治理主体,但其权力不能过于集中,除实行集体领导外,还应该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进行合理的区隔。一般认为,大学学术权力能否科学行使是大学治理结构完善的标志之一。 第二,严格监督 国外大学治理结构中普遍遵行“没有监督的权力等于腐败”这一政治学宝典。对理事会工作,英国大学董事会主席委员会要求必须进行审计和监督。 第三,信息公开 阳光下才能没有阴影。国外大学相信只有师生有知情权,治理结构核心层成员才不会贪腐。为此,理事会必须把自己工作内容进行公开,对个人信息和资产进行公开。以使人们相信理事会工作没有私心,没有为自己谋利益。 第四,内外结合 吸收外部成员加入理事会是美国董事会的做法。这一做法越来越受到各国大学的重视。英国是一个以内部成员治理大学为主的国家,可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外部成员的参与,以使大学的决策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建立更为顺畅的联系社会机制。 第五,依法治校 理事会是依法设立的(一般是依大学章程设置),它的设置、运作必须依法进行。从人员的构成,到开会的程序,到议事规则,一切的一切皆有法可依,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分类: 国外高等教育|7727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单位的三元五行治理结构
arithwsun 2010-3-29 00:18
这一年多来,思考大学建设的宏观问题,在科学网博客上留下很多文字。 其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关键岗位的关键责任人保持住逻辑正确和诚实守信。 在本科生哲理讨论班上学生们的刺激下,重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这是从柏拉图就开始思考的问题。不仅叹道,西方哲学和文化,为此准备了千年,才有今天的胜果。 我们今天的讨论,如果能被今天的年轻人看到,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择其精华,用于实际。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实际上,一二十年这个尺度,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我醒悟到这点后,逐渐把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推向更高的抽象度,因为只有原理上想清楚,抽象度高,方能经验时间的变迁。 从十七八岁开始,自发地产生抽象思考的本能,从二十岁开始,好好学习和研究,修身、齐家、平天下,正好是在走着中国传统文人之路,虽然材料有所改变,但精神相通,哲学相通。 这种路,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相当的自信,这也许是除了懒笨之外,我没走海外寄居之路的另一大原因。 总结前面很多思考,我写下一个框架性的文章 教育单位的三元五行治理结构 大概意思,有点像三权分立,不过将其中两权,又一分为二,成为五行。正好,也能对得上五行的基本哲理,这种冒碰对五行,我已经不是遇见一次两次了。 因为,只是尝试性思考,不敢自误误人,所以点击这个Google Doc链接时,不能立刻看到文章内容,而需要登录后 request access to this document .  ,在收到电邮后,您可说点什么,表明自己对这些问题,也思考过一点,即会再次收到阅读权限的电邮。 这篇文章,可能是我的Book-W框架性章节的最后一部分,其他的,已经写完了,不少内容,已经在现实中实践了若干年。有点遗憾的是,在首师大,学生层次毕竟弱一些,真正喜欢走古人修齐平的学生太少,所以估计将来真正写出来的Book-W,将会带有我过多的个人色彩,而缺少白居易那样的妇孺咸易。算了,很多事情,只能如此。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去行政化”的改革中,选举方式很重要
arithwsun 2009-8-18 07:40
目前,国内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看来将会形成潮流。这个潮流是否能产生实质的改革,而不是流于形式,往往会决定于一些技术细节。 譬如选举方式的问题,就很重要。正是因为选举方式的不同,才产生了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区别。 本文试图提出一些猜想,可请政治学方面的教授进行专家指正。 在去行政化的过程中,有两个职位非常重要,我们以学院为一个单位做例子吧,即该学院的院长,和理事会会长(现在还没理事会这个东西,现实对应物是“学术委员会”)。 吉林大学的改革,着重于将这两种职位分开,一人不能身兼二职,作为去行政化的分水线标志。而我在前文中说过,这个规定本身,是反“选举精神”的,若选举出来,大家就是愿意让一个人同时身兼二职呢? 所以,这个分水线即不本质,又不符合其所代表的大势,即引入“选举”这种西方政治法则,让其在中国某一局部生根成长,大学,作为社会的象牙塔,成为试行单位,是很合适的。 真正的分水线,我前文认为是透明化程度,即行政系统必须达到最大透明化,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甚至可以达到完全透明化。而将那些不能透明化的部分,交给教授会,或其核心---理事会。 本文,讨论的是选举方式,任何一个单位,领导人的作用是巨大的。现在,我们就谈去行政化中的两位领导人,学院院长和学院教授理事会理事长的选举。 下面的说法,很多靠我的直觉而来,未经过学术性、专业性的学习和检验,所以,政治学专家教授的意见尤为重要。 A1. 院长的选举,采用直选制,由教授会所有成员(全院教授和永久工作人员)投票产生。 A2.理事长的选举,采用间接选举制,采用先由教授会选出理事会,再由理事会成员投票产生。 我还不能很清楚地表达道理所在,仅直觉上感到这样做较好。实际上,很可能现实中的改革操作,也大概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促进大家讨论和思考。 譬如,直选制是一人一票,相当于是按每人的直观心意投票。而间接选举制,则是由理事会成员代理投票,相当于是理事会成员代表了一类人群的想法,进行投票。 那么,关键就在于理事会成员的选举方式,采用何种方式为好呢? 当然,在所有的选举中,透明化原则是最重要的。如竞选人的材料公布,竞选纲领,演讲答辩,如果没有演讲答辩的选举,不是真正的选举,因为其透明度程度,已经低于一个合格选举的标准了。 除了政治学中、现实中已有的选举方式外,对于大学院系理事会成员的选举,我现在提出一种新的设想,事在人想吗,大家请看: B1. 理事会成员在竞选时,需提交自己的竞选纲领和竞选博客,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工作主张,并做尽可能多的演讲答辩。以此减少信息不对称,让人知道这人若选上去要干嘛。 B2-a. 第一种选法,选民们在候选人名字上划圈,圈的个数有限额(数目小于待选理事会成员数目),最后计票即可。这跟以前的做法并无不同。 B2-b. 第二种选法,投票时,多重投票制,即规定一人限投几票(数目是不是应该小于待选理事会成员数目,不知),注意,这里与众不同的“多重”,指的是,投票人名可以计算重数,即你可以将限投的那几票,都放入到一个候选人身上,允许重复计算。 B2-c. 第三种选法,每个候选人给每个理事竞选人最多只能投出一票,但是每个候选人的总投票数,不做限制。 B3-a. 第一种竞票法,取前几名票数最高者,进入理事会。 B3-b. 第二种竞票法,候选人票数超过指定额度后,即当选为理事会成员。 虽然技术细节上,在B2,B3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可能选择,但,只要坚持先选出理事会成员,再选理事长,就会在本质上产生跟直选制完全不同的机理和效果。而不同的技术细节,只不过是加强或弱化了其机理和效果而已。 譬如,有一个主张,很多普通教授都同意,但若是愿意代言此主张的理事候选人只有一个,则将来理事会中伸张此主张的人数,反而会少。 这样做,合理吗? 我以为,是合理的。谁叫没人愿意出来代理这种主张呢,没人愿意代理的主张,就不是真正的主张。这种理事会选举机制,将会有效地避免此种“假民主”主张。 如果这个主张真的合理,看到这个主张不能得行,那就多站出几个代理人竞选理事会成员吧,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设定。 另外,这种设计,还能推动多元化主张的生成,不至于让一些“少数派”主张彻底失去声音,因为只要这个“少数派”推出足够数量的理事会竞选人,尤其是在B3-b这种设计下,只要过指定额度,即能登堂入室。 简言之,院长直选制,是按“人头"定票数,理事会选举制,是按"主张"定票数,愿意代理特定”主张“的教授越多,符合这种“主张”的理事长候选人越容易当选。 这种情况下的民主选举制,精英集团就仍有可能“打败”大众(注意是加引号的),因为前者的代言积极性,往往比后者要高。我感觉,在大学这种高智力单位中,理事会的选举方式上采用这种,可能会更好。 为什么,谈不太出来特别清晰的言辞,仅是直觉。可能,就是因为多加了一层变数,从而创造出一种阴阳相济,具有矛盾性格的选举机制出来。 至于,院长的选举,即使采取直选制的话,也仍然存在可能的技术细节: C1-a. 一人一票制,每个投票人只能投最多一票,票高者得。这个比较传统了。 C1-b. 一人两票制,每个投票人最多只能投两票,两票上的人名,可以不同,也可以重复,按重数计票,当然,也可以只写一个人名。 C2-a. 一次选举制,即最高票数者得票。这种情况下,最高票数可能不超过50%。 C2-b. 多次选举制,第一次选举,选出前几名,在C1-a中,是选出前2名(据说,这就是两党制的由来),在C1-b中选出前3名。第二次选举,最高票者一般来说,票数肯定会过半,尤其是C1-b这种选法,最高票者的票数比例一定很大,不过它尚未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出现。 种种不同的选举大势和技术细节,都将会决定了我们将来采用什么样的民主方式。其实,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施行,很多以往不可能的做法,现在都可以低成本地运行。譬如,可以预先将不同的选举方法,放到网页上,由该单位有选举权的教师们选项,选出来哪种,该单位就是用那种选举方法。这样,即使是同一个大学,数学系的选举方法,也有可能跟工程系的选举方法,在技术细节上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当前的改革,不光是要选人,而且还要选“选举机制”,这个“选举机制”本身,最好也是由投票产生才好,而不要由领导或少部分人决定。当然,如此又会产生出“选举机制”的选举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在网络出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选举机制”本身的推选问题,有点类似于院长选举,其中牵扯到的C项的组合,总共不过四种而已,那就都做出来,生成四种网页,让成员们按四种标准,对“选举机制”本身进行选举。多选几次,根据迭代效应,四种选择方式基本上会收敛于同一种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就会帮助教授们选择出合适的“选举机制”,也相当于在真正的人员选举前练兵。 现在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的呼声很高,相关的“教授会”的改革,在各先进学校均是箭在弦上,对此有研究的科学家们,应该从速献计,以免错过改革之机。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5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shangsh 2009-7-11 15:44
今天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了北京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本届理事会由31名理事组成,来自北京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和企业等,专业领域包括经济、管理、信息、法治、军事、资源、农业、城市等,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杂烩,这也反映了系统工程学科的特点综合性。 附:北京系统工程学会简介 社团名称:北京系统工程学会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Beijing )   北京系统工程学会是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于1984年成立,北京市社会团体行政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的学术性群众团体。   北京系统工程学会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接受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业务指导。   宗旨:团结有志于研究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本学科理论研究,运用其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化管理中的问题,面向经济建设,为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达到繁荣系统科学事业,促进系统工程的普及与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促进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维护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创立时间: 1984 年 8 月 16 日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4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帖】08年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会名单
quaternary1 2008-9-20 10:36
中国科学院同意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会换届,2008年1月23 日科发资字 17号决定聘请下列同志组成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暨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 会理事会 组 成 名 单 主任 (理 事 长): 丁仲礼 副主任(副理事长)(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 骏 傅伯杰 刘燕华 秦大河 张培震 郑洪波 周卫健 常务委员(常务理事) (按姓氏拼音排列) : 柴育成 陈发虎 陈 骏 丁仲礼 方念乔 傅伯杰 郭正堂 高 抒 高 星 韩家懋 李铁刚 刘丛强 刘 武 刘燕华 刘 禹 秦大河 沈 吉 石建省 王会军 王 建 王 涛 吴能友 肖举乐 姚檀栋 袁 靖 张培震 张小曳 郑洪波 周力平 周少平 周卫健 朱照宇 委员(理事)(按姓氏拼音排列) : 柴育成 陈发虎 陈 骏 陈木宏 陈中原 丁仲礼 方念乔 方小敏 傅伯杰 高 抒 高 星 郭正堂 韩家懋 侯书贵 黄春长 翦知湣 蒋复初 金昌柱 康世昌 李长安 李立华 李培英 李盛华 李世杰 李铁刚 李献华 李 炎 李院生 林秋雁 刘丛强 刘广山 刘 武 刘晓东 刘小汉 刘秀铭 刘燕华 刘 禹 刘再华 鹿化煜 吕厚远 罗 勇 马海洲 莫多闻 穆桂金 秦大河 邵雪梅 沈 吉 石建省 石学法 宋长青 谭 明 田明中 汪永进 王会军 王 宏 王 建 王建力 王金生 王世杰 王 涛 王锡魁 吴能友 肖举乐 效存德 谢周清 徐晓斌 许清海 姚檀栋 姚玉鹏 于 革 余克服 袁 靖 岳乐平 张美良 张培震 张小曳 张云翔 张兆群 赵 华 赵景波 郑洪波 周力平 周少平 周卫健 朱 诚 朱照宇 秘书长: 肖举乐 副秘书长(按姓氏拼音排列): 韩家懋(常务)郭正堂 金昌柱 吕厚远 莫多闻 周力平 朱照宇 司 库: 谢翠华
个人分类: 高校研究所信息|10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