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科介绍—地史学
GeoSHAO 2021-6-14 09:59
研究地球(主要是地壳和上地幔顶层)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又称历史地质学。地史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地史学主要是建立地层系统、确立地质时代,研究范围主要限于大陆部分。从60年代以来,地史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大洋海底和地壳深部,研究方法也由涉及更多学科而有较大的改进。地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沉积发育史、生物演化史和构造运动中。对地史学的研究可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8世纪发展史 在18世纪中期,德国的J.G.莱曼(1756)和意大利的G.阿尔杜伊诺(1759)将成层岩石分为原始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等。1787年,德国地质矿物学家A.G.维尔纳将地层归纳为原始层、过渡层、覆盖层和冲积层,大致分别相当于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19世纪20~80年代,法国的A.布龙尼亚,英国的R.I.莫企逊、W.D.科尼比尔、A.塞奇威克和C.莱伊尔相继把古生代和中生代划分为纪,把第三纪划分为世。美国的J.D.丹纳(1872)和S.F.埃蒙斯(1887)又分别提出了太古代和元古代。大体上形成了较完整的地质时代表,与现代使用的相似(见地质年代学)。 19世纪发展史 从19世纪初,英国的W.史密斯提出根据化石划分地层的见解以来(见化石顺序律),人们对各地质时代的生物面貌逐渐有所了解。地质时代中代一级的命名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就是根据生物界的总体面貌而言。 20世纪初 英国的A.霍姆斯等利用同位素衰变过程的特有稳定性,测定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物和岩石的形成年龄,从而确定地层形成年代,使地质时代表有了纪年数据。50年代以前,海水进退和海陆变化的研究不仅只限于大陆地区,而且对海陆分布基本上也局限于固定论的认识。60年代,古地磁的研究和板块学说的提出,使地史学的研究扩展到海洋和地壳深部。 虽然远古人类就有关于地层、化石等方面的知识,但地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还是主要起源于18-19世纪欧洲的英、法、德、意等国,特别是英、法两国。 18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些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调查了巴黎盆地的大量化石和地层,他们以特殊的沉积岩和生物化石划分了反映地理环境的海滨相带和深海相带的界线,对巴黎盆地地层层序作了系统研究。后来,又有学者系统研究了维拉雷山脉的地层和化石,提出存在着由老到新的五个层序,这些,成为用化石和沉积物的性质恢复过去环境的地史学的基本方法。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的史密斯调查研究了威尔士到泰唔士河广大地区的地层和化石,绘制了大面积地质图、地层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用地名命名不同层序,如“伦敦粘土”、“里阿斯层”等。他又出版了专著《用生物化石鉴定地层》,从此奠定了地层学、地史学的基础。在他之后,地质学家们尝试以化石为基本依据,确定地质历史时期的大的时间单位和地层单位,先后建立了志留系和寒武系,又将二者间重复部分单独分出建立奥陶系,以及后来的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系”代表地层单位,相对应的时间单位是“纪”,于是就有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雏形。 到了19世纪中期,英国地质学家菲力普斯将寒武、奥陶、志留、泥盆、石炭、二叠几个系合并称为古生界;将三叠、侏罗、白垩三个系合并成为中生界;将第三系与第四系合并称为新生界,从而产生了第一个地层系统表或地质年代的顺序。更古老的地层单位是在美国产生的,地质学家洛根根据对北美大陆大量不含化石的古老结晶岩、片麻岩的研究,建立了“劳伦系”和“休伦系”。后来,地质学家丹纳称劳伦系为“太古界”;地质学家万海斯又称其上的休伦系为“元古界”。 地质历史上的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就是这样产生的,它们是地层单位,与它们相应的就有五个“代”(年代单位),每个“代”都包含着不同的“纪”,以古生物化石作为划分依据。一般说来,太古代和元古代只有很原始的、特征不清的生物;古生代具有古老的、多数现已绝灭的生物;中生代具有中等复杂程度的生物,并与现代生物有若干相似;新生代具有高等生物,并与现代生物大多雷同。 研究内容 ①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 研究地壳表层岩石的形成年代、生物群的特征以及地层划分与对比。生物演化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地史中的生物演化着重于生物界在地球历史各阶段的盛衰和演替,特别是各生物门类自低级至高级逐步出现和演变衰亡的过程。当然,古生态的研究可以协助确定沉积环境,生物地层的研究一直是确定时代、进行对比的主要手段。自从30年代霍姆斯等测定地层岩石矿物的生成年龄以来,地质年龄测定与生物地层划分相结合,使地质年代表有了具体的年龄值。 ②古地理学 研究地层的形成环境及不同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个地层学系统就是地球历史上沉积作用的物质记录。沉积物的性质反映了物质来源、沉积作用和形成环境的特征。沉积物的分布则反映了剥蚀区和沉积区的轮廓以及海陆分布的特征。把不同时期地层沉积和分布轮廓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古地理格局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所以沉积发育史也就是古地理的发展史。 ③历史大地构造学 根据地层的沉积类型、物质组分接触关系以及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等,推断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和这些构造条件在地质历史上的时空演变。沉积特征和古地理轮廓的变化实质上是地壳各区段构造运动的反映。构造运动一直是地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8世纪末,J.赫顿发现了地层间的不整合现象,并以造山或构造运动予以解释。从那时以来,人们通过地层的不整合关系认识了许多造山运动期和与之相伴生的岩浆侵入及变质作用。根据地层组成的组分和厚度不同,根据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程度不同,人们逐步建立了构造活动程度的概念。大陆地区可分出构造上的活动区和稳定区,即传统的地槽区和地台区。两种地区的构造发展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就是构造运动史。根据各区构造运动史的不同,将地壳各区段分为不同的构造单元,分出不同的构造阶段,就是历史大地构造分析。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日益成为地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二十一)
taodeng 2020-10-10 22:22
远山呼唤(日志二十一) 全天赶路,所以想早一点出发。但江达也是山谷中的县城,只是比德格稍微宽敞一点,房屋分布在字曲两岸。 7 点半日出,到了 8 点半仍然昏暗,太阳光只能照到山巅。县城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店铺开门,我们也就吃不上早餐。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是 9 点半上班上学。好嘛,再等等。可到了 9 点半,还是静悄悄的。再一打听,为纪念昌都解放 70 周年和举行第六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全市从 10 月 9 日至 15 日继续放假 7 天。 我们终于上路, 317 国道依然是一条风景线,幽深的峡谷、碧绿的扎曲,不仅有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森林草地,还可以沿途观察地层。在前往昌都的路上,红色的侏罗纪地层绵延不绝,异常醒目。虽然车行很快,我还是努力睁大眼睛,希望能在岩层面上看到有恐龙脚印。之前在这套地层中发现的蜥脚类恐龙脚印最长达 1.8 米,被鉴定为雷龙足迹( Brontopodus )。巨型的恐龙在水边漫步时,在泥泞的地面留下脚印。 不仅有化石,现代的动物在这样高寒的地区依然活跃。那些大型的鸟类,金雕、蓑羽鹤、天鹅、斑头雁都被观察到飞越过珠峰,更不用说鹫了。一只胡兀鹫( Gypaetus barbatus )的通体黑色的幼鸟停在河滩上,它还在练习生阶段?胡兀鹫是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名,这只幼年个体的胡子还不太长。它需要 5 年才能完全成熟,那时候不仅有长胡子,头部的羽毛也变成淡褐色。胡兀鹫的一大技能,是为了取食腐尸上其他食腐动物不能消化的部分,会把骨头从高空抛向岩石打碎。我们就看见这只幼鸟扔 “ 炸弹 ” ,可惜它还学艺不精,扔到水里了,溅起好大一团水花。 我们在路边休息时最容易见到的是棕颈雪雀( Pyrgilauda ruficollis )和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雪雀在草地和溪边活动,喜欢站在突出的石头和裸岩上鸣叫,一点都不怕人。我要拍一只雪雀,它直接蹦蹦跳跳向我靠近,弄得来我把长焦镜头缩到最短都无法对焦了。拍鸟时最常见的情形是 “ 鞭长莫及 ” ,没想到今天反而近到手足无措。棕颈雪雀与高原鼠兔可以说是一对好搭档,雪雀不仅经常在鼠兔的洞中活动,甚至把巢穴建在被鼠兔废弃的洞内。 高原鼠兔身材浑圆,尾巴短到没有,体色灰褐,善于隐蔽。它们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数量特别大,只要你朝土质绵软的草地甚至土壤疏松的坡地走过去,就会惊动一群东奔西突的鼠兔纷纷逃回洞去。有时候谁慌不择路跑进了其他鼠兔的洞穴,还会被撵出来。由于鼠兔打的洞太多太长太复杂,因此被认为是草场退化的元凶,一直被当作鼠害消灭,虽然它们属于兔形目而不是鼠类的啮齿目。 中午过后我们赶到昌都,这里已经发展成为西藏东部的大都会,其建设规模与内地的城市相比毫不逊色,并且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70 年前的 10 月 6 日,昌都战役的序幕拉开后,解放军在高原上纵横跨越四川、青海和西藏三个省区,最终于 10 月 24 日结束战役,解放了昌都。五星红旗从此在雪域高原冉冉升起,成为西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西藏各族人民筚路蓝缕,在世界屋脊上开拓着现代文明的奇迹,我们今天在昌都看见的就是一个充分的展示。 下午我们向南继续赶路,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温度也在逐渐降低。中午在 3200 米高度的昌都还在体会夏天似的炎热,傍晚到达 4300 米的八宿县邦达草原就完全是一派冬天的肃杀和寒冷了。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7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十六)
taodeng 2020-10-5 22:48
远山呼唤(日志十六) 穿过两边各立有一座巨大画像石的门户,我们仿佛是进入了托尔金( John R. R. Tolkien )中土世界的阿苟纳斯(The Argonath)。确实,我们前往的格木盆地在群山环抱之中,沿途一条条溪水有的向北流、有的向南流,我们不断穿过一座座分水岭。远远望去,高山湖泊在阳光下静静地闪耀着翡翠般的色彩。河谷里是开阔的绿色草地,黑色的牦牛、褐色的马匹自由自在地觅食嬉戏。山坡上是苍翠的针叶林,上空有猛禽在翱翔。村庄就散落在山水间,而最大的居民点是格木乡的乡政府所在地。由于山上有一座寺庙,过去的文献中也把这里称为格木寺盆地。 我们正在行进中,前导车突然一个急刹,所有车反应敏捷,全都刹住了。对讲机里传过来急促的声音: “ 兄弟们,谁车上的意大利炮呢? ” 原来一队高原山鹑( Perdix hodgsoniae )正在横跨公路。我们停下来一方面让它们安全通过,另一方面赶紧操起长焦镜头拍摄这难得一见的美丽鸟儿。高原山鹑具有醒目的白色眉纹和特有的栗色颈圈,眼下脸侧有黑色点斑。它们的上体黑色横纹密布,外侧尾羽棕褐色,显得暗淡和斑杂,在秋天的衰草和花岗岩块的背景下是很好的保护色。它们在高原上可能也怕累,能走就不飞,所以幸运地被我们拍到了。 逐渐接近目的地,路旁出现了红色的地层,是胶结较为松散的碎屑沉积,我们立刻就判断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始新世地层。队员们开始工作,很快倪喜军研究员发现了第一件化石,大家的兴奋溢于言表,工作起来更带劲了。 但我们还不能操之过急,要履行正常的程序。昨天我们已在理塘向县政府通报了考察队的工作计划,县里及时告知格木乡我们今天将要前来。我们到乡政府,值班的干部热情地与我们进行了接洽,就可以顺利开展工作了。 格木乡位于察卡曲旁,不仅流水奔腾,还有温泉注入。一靠近温泉就有很强的硫磺味,在附近也有厚层的泉华堆积。流出的热水汇聚成池,成了牦牛洗澡的地方,它们的待遇真不错。高原上地势较为平坦地方,这些河流都形成九曲十八弯的曲流,教科书上的河流地貌一应俱全。 在察卡曲两旁的山地就是红色的始新世地层出露剖面,我们分散开来在各个露头上仔细搜寻,主要集中在西岸。剖面与前辈的地层描述完全能对上,但他们的剖面是在晒桌曲旁,其顶部的齐根山向藏族老乡打听,他们也不知道,可能是在藏语翻译成汉字的过程中有误差吧。从地图上查看,晒桌曲在东面邻近的沟谷中。也有队员看见察卡曲东岸的剖面非常好,就赤脚淌水过河,将两岸的剖面进行对比观察。我们还在剖面上看见有古地磁取样的钻孔,说明格木盆地的研究受到不少同行的重视。 秋天已经过半,寒冬很快就要来了,尤其是在高原上。但我们观察剖面的山头溪边一点都不单调,百草还在争奇斗艳。这个时节开得最灿烂的就是龙胆( Gentiana scabra )繁若星辰的蓝色花朵。还有鳞叶龙胆( G. squarrosa )的白花以及马蹄黄( Spenceria ramalana )和金露梅( Potentilla fruticosa )的黄花。而酸模( Rumex acetosa ) 将叶子染成赤红,真是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啊! (工作照片由史静耸博士拍摄)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5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十)
热度 1 taodeng 2020-9-29 21:07
远山呼唤(日志十) 结束了在尼西乡叶卡村的工作,一袋一袋从山上扛下来的总共 4.5 吨砂样也通过快递运走了,我们对这个地区新生代晚期的生物和环境有了新的认识。今天的工作中又在剖面下层采集到更多的鱼类咽喉齿化石,结合沉积特征,说明其环境应为湖泊相而不是河流相。在早更新世形成的崇山峻岭、沟谷纵横的地貌中,分布着一些的湖泊,湖畔是鬣狗、后猫、狼、马、鹿、羚羊和牛等动物繁盛的乐园。 即使到了新生代晚期,由于处在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地区的构造活动带,在剖面下部的新近系地层发生了明显的褶曲和断裂。在从远处观察一个漂亮的背斜时,我注意到白色的悬崖上好像放置有人为加工过的原木段。难道是悬棺?从未听说过这里有悬棺的报道呀。赶紧跑过去观察,结果闹了乌龙,那是当地老乡为吸引岩蜂而为其制造的巢穴。采集野生岩蜂蜜曾是云南山区少数民族重要的经济来源,但过去用藤蔓制作绳梯或徒手攀爬悬崖的方式非常危险,而且用烟熏驱散岩蜂以采集其蜂蜜的手段既原始又粗暴。现在这样的人工巢穴与家养蜜蜂相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这套发生强烈构造变动的地层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是因为其中含有两层褐煤。在云南禄丰和昭通的新近纪晚期褐煤地层中都曾发现过古猿的化石,在同一个地区自然而然会让人产生联想。不过,尼西的这套含煤地层此前并没有哺乳动物化石证据指示其准确的年代,是新近纪的上新世还是中新世都不能肯定,这正是我们今天采样希望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们已连续工作了 10 天,又渐近国庆和中秋佳节,但考察队员们的干劲丝毫不减,在海拔 3000 多米的高原上,似乎刚刚完成热身。确实,大家没有什么高原反应的问题,在气候变化多端的情况下,也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我们工作的地点,下雨的时候山峰顶上都戴上了积雪的白帽。一会儿雨过天晴,温度又会上升到将近 20 ℃,队员们不仅撸起袖子加油干,小伙子们甚至只穿短袖了。在昼夜温差的巨大变化下,可以看见不同的种类的树叶也在逐渐变红,秋色正浓。 今天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或者说是奇遇。早上我们在盘山公路一处拐弯的地方看见一只鼠兔在路旁活动,这不算太惊奇的事,因为这里是高山鼠兔的分布区。而当我们下午返回时,一条蝮蛇被压死在这个弯道。考察队里的蛇类专家史静耸博士下车去采集来制作标本,没想到蛇的肚子鼓鼓的。回来解剖后发现,蝮蛇刚吃掉一只鼠兔就殒命了,该不是早上我们看见的那只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也好,剥制后我们就增加了蝮蛇和鼠兔两件标本,作为研究化石的对比材料。 往返尼西的途中,每天早晚会两次经过纳帕海。纳帕海像一路过来看到的程海和拉市海一样,是一个湖泊,但却叫 “ 海 ” 。而云南面积最大的湖叫滇池,蓄水量最大的湖叫抚仙湖,都不叫海。这个季节是纳帕海水位最高的时候,但随着雨季的结束,湖泊会渐渐干涸,到明年春天就将变成一片茂盛的草甸,换了一个名字,叫做依拉草原。实际上,这是雨季和旱季气候模式下湖泊和草原的拉锯战,每年都会上演。有人说: “ 北京一下雪,就变成了北平 ” ,这似乎没有什么逻辑关系,仅仅是意念吧。但在这里却可以说: “ 依拉草原一下雨,就变成了纳帕海 ” 。不准确把握这样的气候,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还是在去尼西的路上,可以看见宏伟壮观的高山滑雪场,当然现在是静悄悄的。但即使到了冬天,也还是静悄悄的。因为中甸在 11 月至来年 5 月是旱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 10 ~ 20% ,没有足够的降雪,而人工降雪又入不敷出,滑雪场因而已关闭了。 9 月的雨季不仅时常下雨,空气湿度也非常大,我们洗的衣服几天都干不了。正好,在野外还是想偷点懒,衣服就不要老换了。外套没事,就算是粘上了泥土,过一阵干后就自己掉了。衬衣总不能不勤换吧?然而完全没想到,穿了一天衣领看起来没有明显弄脏,就再穿一天,也还行,这在城市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一查空气质量,中甸的 PM2.5 只有 12 ,而且白天我们都在野外的森林里,空气就更洁净了。尽管我们取样时会掀起沙土,但那是 PM250 ,不会沉淀在衣服上,而可吸入颗粒物和可入肺颗粒物比城里少多啦。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9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五)
热度 1 taodeng 2020-9-24 23:53
远山呼唤(日志五) 我的家在四川宜宾,岷江和金沙江在这里会合,会合口的地名就叫合江门。更重要的是,合江门以下正式称为长江,或者说狭义的长江从宜宾开始。之所以有狭义的长江,就是古人并不清楚长江的源头是哪里,或者是说有错误的理解。最重要的是,《禹贡》上说的 “ 岷山导江 ” ,被解释成岷江是长江的源头,这一观点误导了古人三千年。古代学者因拘于《禹贡》的神圣地位,甚至班固《汉书 .地 理志》中已有绳水即今金沙江、若水即今雅砻江 等的记载,这些河流都较岷江为长,但岷江仍被尊为正源。直到徐霞客写下了 “ 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 ” ,才发生了重大的改观。 而金沙江为何在石鼓发生了 “ 发卡弯 ” 一样的大拐弯,又直到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丁文江在 1914 年亲自考察后才认为,原来自北向南流的古金沙江,被至东向西溯源侵蚀的古扬子江袭夺,不仅大角度转弯,并从此东流入海。近年也有新的观点,认为古金沙江在更早的时代由于构造隆升而阻断了南下之路, “ 大江歌罢掉头东 ” 、 “东将 入海随烟雾 ” 。而这些观点的争议,很重要的是要确定哪些地层由古金沙江形成?这些地层的准确年代是什么?地层中保存的古生物化石证据对此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早上从丽江城内出发时,又在下雨。我寻思我们是否还是有这样好的运气,到工作地点天就晴了?果然,快到石鼓时已看见远处云蒸霞蔚,更重要的是白色的云带缠绕在山腰,这不正是小学课本上学过的 “ 有雨山带帽,无雨云横腰 ” 吗?我至今还记得。 抵达石鼓,阳光已经倾泻而下,我们立即向金沙江大拐弯凹岸一侧的荒山上攀登,寻找最佳的观察位置。近来的雨水使小路上长满了青苔,通过时得下心翼翼以免滑到。但路上也有奖励,秋天成熟的板栗落了满地,我们捡起来剥开吃了,一股清新的山野香气立刻弥漫开来。我们终于登上了山腰的平台,清晰地对大拐弯的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成为讨论问题的基础。 石鼓也在红军的长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大拐弯对长江的意义相似, “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 。 1935 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取得大规模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后,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王震等率领下,主动退出湘鄂川根据地。 1936 年 3 月 30 日于转战云贵途中,奉由朱德总司令签发的“北渡金沙江,北上抗日”的电令,这一路红军旋即从贵州盘县出发,开始了以抢渡金沙江为目标的战略行动。 4 月 25 、 26 日红军分别经丽江县城和九河镇抵达石鼓,迅疾从五个渡口昼夜不停神速抢滩对岸,至 28 日 18000 名官兵全军胜利渡过金沙江天险。 我很喜欢读哈里森 . 索尔兹伯里( Harrison E. Salisbury )亲历长征路后撰写的《长征 —— 前所未闻的故事》,此行也在行李箱中带着这本著作。他在 1984 年沿途乘车访问了当年红军男女战士们完全徒步走过的地方,并写到: “ 金沙江附近一带道路十分崎岖,甚至到现在离金沙江大拐弯处 20 英里之内还没有一条南来的道路。如果长征老干部或历史学家想重访这一昔日的战场的话,他们也只能步行或骑骡子。 ” 但现代的道路已四通八达,经过石鼓的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中,人民的生活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石鼓镇也俨然在山间水畔展示出全新的面貌。但江水滔滔、悬崖壁立的地形地貌仍然使平整的路面现象环生,我们的回程就被塌方堵住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感谢工程抢险人员的努力工作,排成长龙的车流终于得以通过。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0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远山呼唤(日志四)
taodeng 2020-9-24 00:33
远山呼唤(日志四) 在濛濛的秋雨中出发,在瑟瑟的夜雨中归来,而天气配合着我们的工作,在白日里留出了多云的时间,让我们在轻风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早晨又经过木家桥,就在近旁的徐霞客纪念馆的主人特意等着我们,因为他收藏了几件丽江人遗址的哺乳动物化石。纪念馆在古色古香的纳西族庭院内,我们没有时间欣赏精美的建筑,直奔主题,结果发现太巧了,但也是科学的规律。丽江人遗址在 60 年代曾出土了 3 种哺乳动物化石,剑齿象、斑鹿、水牛,而纪念馆只有 3 种化石,就恰恰是这 3 种,说明它们是当时的优势种群。 我们此行的长途跋涉,正好跟徐霞客心心相印,还是惺惺相惜呢?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 年 ),徐霞客为考证长江之源,远游西南来到丽江,在丽江盘桓的 16 天时间里,饱览了丽江的风土人情,与木氏土司结下深厚的友谊,留下了一段有趣的经历。根据徐霞客日记记载,他在丽江已经确切了解到金沙江从西藏境内南流,到石鼓后转东北,绕过玉龙雪山而南返,再从鹤庆、宾川与永胜之间东下,最后进入长江的情况。 我们今天也从丽江出发,下降到永胜县的金沙江一带考察。驶离木家桥,先沿机场快速路的方向,朝鹤庆进发。鹤庆县属于大理市,处在与丽江毗邻的另一个盆地,或者用云南的称呼叫坝子。这个季节正是稻谷快要收割的时节,田野一片金黄。 据说鹤庆坝子原为湖泊 , 有成群白鹤栖息,初建古城楼竖梁柱时,有双鹤飞至,象征吉祥,乃取名鹤庆。 鹤倒是没有看见,但有成群的白鹭在稻田上方翻飞,稻子太密集了, “ 白鹭飞来无处停 ” ,一派丰收的祥和景象。 离开鹤庆,向东沿金墩乡至中村乡的公路急速向金沙江河谷下降,海拔不断降低,气候环境发生明显的差异,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一丛丛的芭蕉树,显示出干热河谷的属性。盘旋曲折的公路虽然看着壮观雄奇,但抬头仰望似乎摇摇欲坠的悬崖峭壁不禁让人心惊胆战。好在我们确定崖壁都是坚硬的海相灰岩,稍稍稳定了不安的情绪。 我们一直到达金沙江的龙开口水电站,这是介于上游的金安桥水电站和下游的鲁地拉水电站中间的金沙江梯级开发的众多水电站中的一座,其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海拔 1298 米,说明我们足足下降了一千多米。金沙江在这里分隔了鹤庆县和永胜县,也就是大理市和丽江市的分界线。我们越过大坝下的桥梁,溯金沙江而上,前往永胜县的板桥乡。 我们今天的目的是考察三叠纪灰岩地层,在顺州镇板桥村的峡谷两岸峭壁都是这套地层形成的剖面。徒步攀登到半山腰的工作地点,降低的海拔让大家增添了均匀的呼吸,一个个队员都健步如飞。山谷中苍翠满目,一座座白色楼房散布的村庄就错落其中,好一派田园风光啊!不过,通过与当地老乡的谈话,知道他们的生活还是相当的艰苦,因为这里主要靠种植玉米,并不能获得足够的收入,很多年轻人甚至中年人都出去打工了。 回程没在走重复的路,经过程海沿攀枝花 - 丽江公路方向前进。据介绍程海位于断裂带形成的盆地底部,古为程河,为金沙江支流,后陷落为湖。如何陷落?从我们在山顶俯瞰的观察结果看,似乎它是由地震造成两侧山体崩塌形成的堰塞湖解释起来更为合理。 程海充足的水源使沿湖一带成为丰产的农区,在历史上就是边屯的重地。边屯文化,是永胜自明代以来的一种紧紧依托于农耕生产、体现农耕文明的农耕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洪武年间实施的 “ 寓兵于农,屯民实边 ” 政策,即 “ 洪武调卫 ” ,调派大量军户、民户进入永胜屯田戍守,开创了永胜农耕文明史的新纪元。直到今天,我们途经的永胜县三川镇依然是著名的滇西米粮仓。 在金安桥又过金沙江,我们开始沿353国道的盘山公路不断攀升。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看不见外面的地形,但学生在对讲机里不断报告着通过第几个 “ 发卡弯 ” , 16 个、 17 个、 18 个……, “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 山路十八弯 ”, 都不止啊。等我们回到丽江,已经快到饭馆打烊的时间。等我们回到旅店,已经过了 11 点,赶紧写下今天的日记吧。 (部分图片由史静耸博士拍摄)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3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星高清照片:显示火星上曾有流水和构造运动
maoxp9 2020-3-6 21:35
微信里转了凤凰卫视的一个视频,为火星高清照片,我将它截了下来,并做成了PPT,可以下载观看,慢慢分析: 火星高清照片.ppt ,这里展示部分感兴趣的图片(解读不一定正确) 这是主角,后面这些图片应该是它拍摄的: 大型交错层理发育 没有河流水的冲刷,形成不了这种大砾岩,磨圆度很好,风是吹不出来的。 大量交错层理(左)、水平层理(右)发育,岩性估计为薄层砂岩 也存在构造现象,垂直裂逢发育 这是古河道,风沙形不成这种形状,有人说干冰,但干冰也形成不了这种形状 还能分出多个沉积旋回,有粗有细,和地球上一样: 如果火星没有构造运动,这些成了岩的是如何抬升并暴露在地表的?成岩作用需要一定的温压条件的 能看出水流冲刷的痕迹,有点象灰岩,看右上角易碎,左下正面似乎有溶蚀作用,肯定不是来自于深部的含铁镁质的火成岩了。 似乎是厚层状的砂岩,分选很好(估计) 这里曾经有山有水? 火星车压过的轨迹: 更多的照片请下载前面提到的PPT。
2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断代:中国新近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taodeng 2018-12-23 17:44
地球断代:中国新近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当我们在 2001 年 9 月前往山西省保德县进行野外调查时,在招待所的电视上目睹了美国 911 事件的发生,那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我们在保德的地层调查工作则是要挖掘地质历史中的标志事件,为中国新近纪时间框架的建立提供精确的约束。在古生物学上,保德是中国新近纪最著名的一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从 20 世纪早期就开始进行科学的研究。在保德发现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成为《中国古生物志》中一系列三趾马动物群专著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材料,从而也使保德这一著名的新近纪化石地点闻名世界。 新近纪是新生代的第二个纪,过去与古近纪共同组成第三纪,因此曾经分别被称为新第三纪和老第三纪。新近纪生物界的总面貌与现代更为接近,开始于距今 2303 万年前,一直延续距今 533 万年前,它进一步被划分中新世和上新世。在地质年代中,比 “ 世 ” 更低的级别是 “ 期 ” ,而与 “ 期 ” 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是 “ 阶 ” 。 裴文中院士等在 1963 年命名了保德阶,虽然没有正式指定层型剖面,但所指明确,即山西保德含三趾马动物群的这套红粘土地层。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最新组织的 “ 中国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 中、英文专辑中,我们对包括以保德动物群为依托建立的保德阶等中国新近纪年代地层系统中的各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在国际地层委员会的有力领导下和全球地层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最近 30 年来的地层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以海相地层为基础的国际地层年代框架已经建立。得益于对地中海沿岸地区海相微体生物化石的细致研究,新近纪的年代地层工作在这一进展中表现得相当突出,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新近系的 8 个阶已有 6 个建立了底界层型,余下的兰盖阶和布迪加拉阶也有精确的底界年龄。以海相地层为标准,各大洲广泛分布的新近纪陆相地层可进行很好的海陆对比。 中国的新近纪地层以陆相沉积为主,在 1978 年以前侧重于对哺乳动物化石的描述。邱占祥院士等在 1979 年回顾总结了中国中新世哺乳动物群的研究工作,首次提出了这些动物群的年代排序方案,此后更多的学者相继建立和修订了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期的划分方案。自 2000 年以来,中国新近系的建阶工作得到极大推进,在哺乳动物分期的基础上依据《国际地层指南》的原则,将中国的新近系划分为中新统的谢家阶、山旺阶、通古尔阶、灞河阶、保德阶,以及上新统的高庄阶和麻则沟阶,这一方案已应用到《中国地层表》中。 在欧亚大陆上中国比欧洲更具备建立精确的新近纪生物地层层序的条件,因为欧洲新近纪的陆相盆地沉积不那么发育,很多著名的哺乳动物群均发现于裂隙堆积中 ; 此外,由于古地磁测年方法在中国新近纪地层中的广泛应用,同位素年龄测定较少的缺陷已得到有效克服。 谢家阶为中国新近系下中新统的第一个阶,得名于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乡谢家村。地质部青海省地质局石油普查队在 1978 年命名了西宁盆地的谢家组,李传夔和邱铸鼎在 1980 年将在谢家组中发现的一批以小哺乳动物为主的化石命名为谢家动物群,这是在中国发现的第一个早中新世哺乳动物群。随后,李传夔等在 1984 年以谢家动物群为代表命名了中国新近纪分期中的谢家期,时代为早中新世。 1999 年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正式提出建立 “ 谢家阶 ” 的年代地层单位。 谢家阶的候选层型剖面位于谢家村北的车头沟内,从坡脚到山顶依次发育马哈拉沟组、谢家组、车头沟组和咸水河组。谢家组与马哈拉沟组和车头沟组均为整合接触。谢家动物群以小哺乳动物化石为主,包括兔形目、啮齿目,以及奇蹄目和偶蹄目等。根据定义,中国新近系下中新统谢家阶应与国际地层年表中的阿基坦阶对比,其底界的年龄为 2303 万年。这条界线位于谢家组下部的棕红色块状泥岩连续沉积中,距谢家组底部 14 米。 山旺阶为中国下中新统的第二个阶,得名于山东省临朐县上林镇山旺村。杨钟健在 1936 年创立 “ 山旺系 ” 一名,其内涵是指覆盖于 “ 青山系 ” ,即现在的牛山组玄武岩之上一套富含动、植物化石的含凝灰质砂、砾岩及薄层硅藻土页岩,时代定为早中新世或中中新世,后改称 “ 山旺系 ” 。随着工作的推进,山旺盆地一带新生代地层被三分,上部为尧山组,中部为山旺组,下部为牛山组。李传夔等在 1984 年以山旺组所含的山旺动物群命名了山旺期,并把江苏泗洪和方山等动物群归入这一时期。 1999 年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正式提出建立 “ 山旺阶 ” 的年代地层单位,其时限与中国陆生哺乳动物分期的山旺期对应。 由于山旺阶被定义为与国际地层年表中的布迪加拉阶对比,底界年龄应为 2044 万年。不过,由于地层缺失,山旺组的底部年龄为 1800 万年,与其下伏的牛山组之间有沉积间断,因此在山旺剖面上并不存在山旺阶的底界。甘肃临夏盆地和内蒙古中部地区有下中新统沉积出露,并有山旺阶最底部的化石和适合于古地磁分析的沉积物,因此是有可能建立山旺阶底界界线层型的有利地点。 通古尔阶为中国新近系中中新统的阶,得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赛汉高毕苏木东南 15 公里的通古尔台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三中亚考察团的 Spock 在 1929 年将这个台地上的地层命名为通古尔组,名称来自此处一口叫古尔通卡拉乌苏的水井名字的前半部分颠倒。通古尔组主要由河流相沉积构成,最大厚度接近 80 米,可以分为两段沉积:上段主要为灰白色砂岩和杂色泥岩,偶夹灰色泥灰岩,在通古尔台地北缘和西缘出露良好;下段为相当均匀的红色或褐红色泥岩,中夹一层河道砂岩,出露在台地南缘的推饶木,在台地北缘的阿勒特希热剖面下部也能见到。两段地层都富含化石。 李传夔等 1984 年以通古尔动物群为代表建立了中中新世的通古尔期,而通古尔阶的层型剖面位于通古尔台地东南缘的推饶木,该地点只有通古尔组出露,未见下伏地层,其上被第四纪的黄色砂砾掩盖,剖面厚 35.6 米。推饶木剖面的沉积序列清楚,岩性由上部的红色泥岩、中部的河道砂岩和下部的红色泥岩组成。上红泥岩颜色较浅,偏向桔黄,含有较多由古土壤形成的彩色条带;下红泥岩颜色较深,岩性均一,缺乏水平条带。通古尔阶底界的年龄为距今 1500 万年,以戈壁跳兔和葛氏铲齿象的首次出现为其生物标志。这条界线在推饶木剖面位于下部红色泥岩的连续沉积中,距中部砂岩的底部 7.6 米。 灞河阶为中国新近系上中新统的第一个阶,得名于流经陕西省蓝田县的灞河。蓝田地区沿灞河分布的沉积地层是中国最好的上中新统生物地层剖面之一,刘东生院士等在 1960 年命名了灞河组。灞河组主要由棕红色泥岩和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和砂砾岩组成,底部为砾岩。不整合于下伏中中新统寇家村组之上,与上覆上中新统蓝田组也呈不整合接触。李传夔等在 1984 年创建灞河期。对蓝田地区的古地磁测定结果显示,灞河组的底界年龄为距今 1100 万年。将灞河阶底界与海相的托尔托纳阶底界 1163 万年的数据对比,则蓝田地区的灞河组并未包含晚中新世最早期的地层。 甘肃临夏盆地的柳树组岩性均一,为褐红色粉砂质泥岩,即典型的红粘土沉积。柳树组下部的大深沟动物群与灞河动物群相似,而柳树组底部的郭泥沟动物群含有晚中新世最早期的化石,且下伏通古尔阶地层,剖面连续。灞河阶底界层型剖面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那勒寺乡郭泥沟村北一条冲沟内,地层出露良好,下部为中中新统下部东乡组、中部为中中新统上部虎家梁组、上部为上中新统柳树组。郭泥沟动物群代表了灞河沟阶最底部的动物群,包括不少首次出现的化石属,对灞河阶的底界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在古北区的陆相地层中,上中新统的底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三趾马的首次出现作为标志。郭泥沟动物群中的东乡三趾马是中国已知最小的三趾马,其首次出现作为灞河阶和上中新统的底界生物标志,层位年龄接近 1163 万年,是欧亚陆最早的三趾马化石地点,而且这一界线年龄恰好与海相的托尔托纳阶底界一致。 保德阶为中国中新统的最后一个阶,其层型剖面位于保德县腰庄乡冀家村南主沟南侧支沟中,三趾马红土共分 13 层,总厚约 60 米。保德阶底界被确定为与海相墨西拿阶底界一致 , 年龄为 725 万年。这条界线位于冀家沟剖面第 9 层之内,恰好在化石层之下,首次出现的福氏三趾马可以作为保德阶底界的生物标志。 保德期盛产三趾马动物群化石,主要为大、中型哺乳动物,以鼬鬣狗类、大唇犀类和中等体型三趾马为典型代表。小哺乳动物的始鼠科、山河狸科和林跳鼠科继续衰退或绝灭,跳鼠科有所发展,仓鼠科和鼠科出现了高度分化,种类和数量达到空前的繁荣。 高庄阶是中国上新统的第一个阶,得名于山西省榆社县云簇镇高庄村。德日进和杨钟健在 1933 年发表了有关榆社的第一个地质报告,发现华北地区的三趾马化石除在红土中有丰富的赋存外,也产于河湖相沉积中。邱占祥院士等在 1987 年研究榆社盆地的三趾马时,建议将榆社群划分为 4 个组,自下而上为马会组、高庄组、麻则沟组和海眼组,其时代分别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晚上新世和早更新世,并首次提出了高庄期 / 阶的概念,用以代表中国的早上新世 / 下上新统。 高庄阶的层型剖面位于榆社盆地桃阳 - 高庄 - 赵庄,总厚 340 米。高庄阶与国际地层年表中海相的赞克勒阶对比,同时高庄期也与欧洲陆生哺乳动物分期的路西尼期对比。赞克勒阶的底界年龄为 533.3 万年,高庄阶的底界与其一致,这条界线的精确位置在榆社桃阳剖面高庄组桃阳段第 5 层的土黄色块状砂岩近底部。原始长鼻三趾马在榆社盆地高庄组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其首次出现的位置最接近高庄阶底界,因此是重要的生物标志。 麻则沟阶是中国上新统的第二个阶,得名于山西省榆社县云簇镇赵庄村和白海村之间的麻则沟。邱占祥和邱铸鼎在 1990 年分别以榆社盆地的高庄动物群和麻则沟动物群作为早、晚上新世的代表,后来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中国上新统的年代地层单位高庄阶和麻则沟阶,分别代表下上新统和上上新统。 麻则沟阶的层型剖面位于榆社盆地赵庄 - 大马岚剖面,总厚度约 95 米,麻则沟组下部出露较好;位于大马岚西北约 7 公里的西周村北剖面出露麻则沟组上部地层。整个麻则沟组是一套厚约 175 米的以黄砂和紫红色粘土互层并逐步过渡到以粘土为主的沉积。麻则沟阶与国际地层年表中的皮亚琴察阶对比,后者的底界年龄为距今 360 万年。在榆社赵庄 - 大马岚剖面,麻则沟阶的底界位于第 6 层麻则沟组下部紫红色粘土层中部,麻则沟动物群产出这条界线之上。在榆社盆地有精确层位的小哺乳动物化石中,恰好在 360 万年界线之上出现的种类是张洼沟姬鼠并有对应的晚中新世最晚期的更原始的谱系种邱氏姬鼠,因此张洼沟姬鼠的首现可以作为麻则沟阶底界的生物标志。 中国的新近纪地层划分对比工作结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充分利用各个沉积盆地,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丰富哺乳动物化石记录,目前已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年代地层框架,并已被国际同行广泛接受为代表亚洲地区的核心方案。实际上,自 2012 年起,中国新近系以陆生哺乳动物为依据建立的年代地层框架就已被作为亚洲标准与北美和欧洲的划分方案并列。 不过,由于中国新近纪地层的划分对比主要依据陆生哺乳动物化石,与海相地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哺乳动物本身在分布上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在数量上过度稀少,且大多残缺不全,使得陆相地层的划分在原则、方法和工作程序上都有别于主要依据无脊椎动物划分的海相地层。陆相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在地层划分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际地层指南》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缺少国际性规范的结果,各大洲不得不各自建立单独的陆相地层划分体系。 因此,我们将继续以《国际地层指南》为工作原则,对中国新近系已建立的以哺乳动物化石为依托、以阶为基础的年代地层框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只要我们遵循《国际地层指南》的基本原则,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即以哺乳动物化石为主要生物标志,以磁性地层学为主要测年手段,严格进行海陆精细对比,这一任务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完成。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10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石永恒 书籍常新
热度 5 taodeng 2017-6-2 15:26
化石永恒 书籍常新 我的眼前放着两本书,一本是 1978 年出版的《 化石漫谈 》,它在我的书架上已差不多 40 年;另一本是译者刚刚送给我的《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还依稀散发着油墨的清香。虽然相距了悠远的年代,但两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同样的两个字:喜欢。 中学时代的《化石漫谈》曾经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使我成为今天的一名古生物工作者。当时那本书的印刷和装帧都非常朴素,但依然让我爱不释手,是因为它的内容对一个热爱自然的中学生具有何等神奇的吸引力。而那时如果有如此精美的《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捧在手上,不用翻开书页,仅仅是斑斓的封面就足以让人对远古生命着迷了。今天的读者是否确实已经被迷倒一大片呢?我知道是的。 《化石漫谈》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由来倍感兴趣,祖先和家谱是最常被谈论和探讨的,但这仅仅是最低的追求。于是,人们想知道人类的由来、灵长类的兴起、哺乳动物的出现、脊椎动物的登陆,直至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诞生,不一而足。这两本讲解化石的书中都回答了这些问题,而由于古生物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和推陈出新, 2017 年翻译出版的《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中当然就涵盖了更多更全更为可信的结论。 由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福提( Richard Fortey )原著的这本介绍化石的书第一版在 1984 年推出,与《化石漫谈》的出版时间相距并不太远。福提并不满足于介绍经典的古生物学知识,他不断追求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修订完善他的这本书,以至于已经出到第五版。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生命演化的永恒印记,似乎在不少人看来就像是凝固的古物一样,为什么福提会让他的书籍保持常新的状态呢? 其实与很多人将古生物学混淆为考古学不同,研究化石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至少在三个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即追溯生命演化、判断地质时代和重建环境背景。我们就从《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中来了解这些方面吧。 《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目录页 书的前面几个章节讲解了化石的形成过程,首先就涉及到了许多地质理论,这实际上回答了不少读者的疑问,就是古生物学通常被作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大家想当然那样从属于生物学之下。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而其生物演化思想的形成与他在南美洲采集的丰富化石密不可分。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化石既是沉积岩中重要的包含物,另一方面有些岩石甚至以化石为主要组成部分。 今天世界上的生物已经纷繁复杂得让分类学家都忙不过来,但从化石中我们得知,地质历史中生存过的生物更是多得如恒河沙数。古生物资料表明,许多生物类群曾经盛极一时,但后来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绝灭,没有留下后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物的大量绝灭呢?生物的进化是通过物种的演变进行的,是一部物种新陈代谢的历史。因此,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必然是旧的物种不断灭亡,新的物种不断出现,恰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生物的纵向发展中,新种总是在旧种的基础上产生,许多旧种被新种代替而消亡,这就是“种系代谢”。在生物的横向发展中,一些物种在争夺生活环境的斗争中胜利了,而失败的物种因丧失生活领域而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生态演替”。因此,关于生物演化的主题贯穿化石研究的始终,所以书中说“化石记录总是不时向人们抛出一些新的谜团,它们会激起自觉能够解谜的古生物学家们的各种争论”,最终推动生物演化理论日臻完善。 《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封面 不过,以为化石研究是一门纯基础性的学科,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那可是大错特错了。书中向读者介绍,福提的英国同乡威廉·史密斯( William Smith )早在 1815 年出版英格兰及威尔士地质图的时候,其巨大的实用价值在当时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样的岩石地层图,可以知道哪里适合开凿运河,哪里可以获得制砖用的粘土。正是这位史密斯,他已经意识到,化石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地层,并且根据化石的种类来解释地层的新老关系。这其实就是生物演化关系在地层中的体现:原始的物种属于较老的岩层,进步的类型则产自较新的沉积物中,在最初形成的时候,较老的地层应位于较新的地层之下。因此,早在 19 世纪 20 年代,人们就已经确信化石不再是古物收藏者手中的玩物,它们对解决地质学问题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其中许多都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直到今天,古生物学家能够通过鉴定化石而在石油公司找到工作,追根溯源还得感谢史密斯最早提出的地层层序律。 现代及白垩纪的颗石藻 当下全球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无疑是环境变化,我们的未来到底会不会由于温室效应而带来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在科学家和普通大众中都希望寻找到准确的答案。然而,根据化石回望地球的历史,书中告诉我们,大陆漂移、海平面升降和全球气候都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无论过去还是未来,不断变化的环境始终是生命演化的舞台。本书的英文原名正是说化石是通往过去的一把钥匙,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化石证据来推断地质历史中的气候环境变化,为预测未来的走势提供一个参照系。环境的变化循环往复,各个物种便要不断去适应。生命的故事与地球变化的历史密切相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塑造每个场景的力量始终如一,物理定律从未改变。作者特别提到,地球历史上一些微小的变化很可能彻底改变演化的进程,如果在几十万年前非洲的气候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人类自身的演化过程和结果可能完全是另一个篇章。 让中国广大的读者了解到化石如此的神奇之处,要特别感谢本书的三位年轻翻译者。邢路达、胡晗、王维都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对化石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都是热心的古生物科普知识推广者,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来身体力行地向大众宣传生命演化的化石证据,翻译图书还仅仅是他们从事的相关活动中的一项。我与三位译者都非常熟悉,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聪慧敏锐,同时还有宽广的爱好,尤其是在野外动如脱兔,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倾心投入;在室内却静若处子,醉心于文学的意境,沉浸在语言的锤炼之中。正因为如此,大家读到他们的译文,不光能感受的精确的科学描述,同时还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字表达。 非常巧合的是,清末的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而《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同样是宣传生物演化的书籍,三位年轻人却以不凡的科学和文字的积淀做到了“信达雅”。在我看来,翻译中要做到“信”和“达”尚不算太难,而“雅”才是颇见功力的事,这对介绍化石的书籍相当重要。因为古生物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对普通大众来说,穿越亿万年岁月而来的化石似乎天然就有哲学的深邃,适合于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 维多利亚时代胸针——布氏隐头虫 当我读完《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掩卷而思,黄庭坚题写在一块四亿多年前奥陶纪震旦角石旁的诗句,“ 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为竹知何日 ”油然浮现在脑海中。虽然在黄庭坚生活的宋代人们还根本未认识到生物进化的事实,他也错把其当成石化的竹笋,但他却用典雅的文字明确地描述了遥远的时空变化。而在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丰厚的知识储备,再读这本图文并茂、信息充盈的译作,一定会有满满的科学收获,对地球和生命的演化会有更深的理解,同时还会得到意外的艺术享受。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11162 次阅读|8 个评论
天山南北
热度 16 taodeng 2015-5-20 11:03
天山南北 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航线,飞经 中亚内陆的极度干旱之地,绵延不绝的戈壁沙漠组成了风景的主题。但天山在这里是个另类,它高耸入云的身躯揽住了往来的水汽,织就一袭洁白的披肩。 这是一年中的 5 月, 阳光的温度开始消磨冬春的积雪,从涓涓的细流汇聚成淙淙的小溪,却从来不曾澎湃。干渴的盆地饮尽这冰凉的融水,只留下一缕缕泪痕划过山前的裙围。 天池也看到了,很清楚地能识别出记忆中的地形地貌。 池 边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环绕着绿色的湖水,仿佛一块晶莹的玉璧。降落在地窝堡机场,古脊椎所先期到达的考察队派车来接,很高兴大家又相逢了。 我们第二天 9 点半出发,向西到石河子。乌鲁木齐这个季节的早晨依然凉意十足,坚持了一下,没有加衣服。天气很好,晴空澄碧,两旁的白杨行道树一路护卫。可能是干旱的原因,有些树已经死了,穿插在树林中的枯枝很醒目。干旱是这里的常态,我们要前往石河子,这名字也是干旱的结果:因为干旱,一年中大多数时候河里只有石头没有水。实际上,这一带的河流都是石河。 一百多公里很快就到了。石河子是绿意葱茏的城市,引来天山雪水浇灌,到处都有茂密的树林,在旅店前的树荫下还能看见乌鸫在活动。下午就去野外,地名叫火烧洼,当地人报告有化石发现。我们先向回走一段高速,到玛纳斯县,然后向南面的山脚下前进。山前出露一套新生代地层,由白垩系的红色砂岩丹霞地貌与更老的地层分隔。煤的自燃把岩层烘烤成红色,我们在里面发现了不少木贼、轮木和银杏化石,时代为侏罗—白垩纪。 绿意葱茏的石河子 沿着 准噶尔南缘的天山北麓,一座座水利枢纽将来自雪峰的馈赠管束在库渠之中,再导引到人工开发的绿洲,灌溉着西北的粮仓。火烧洼的 山口就是石门子水库,下游的水渠一直延伸到石河子垦区,成了当地发展的命脉。这里甚至利用水源养鱼,打下 20 米深就有地下水涌出。 水库边的丹霞地貌 山根是绿草葱茏的牧场,但也有破坏性的煤矿开采。山峰仍被白雪覆盖, 苍翠的云杉从雪线向下延伸 ,风景优美,所以这里也有很多度假村。 满山的锦鸡儿在摇曳,多刺的枝节显示着对环境的适应。佛法僧一定是这里最漂亮的鸟儿,那缤纷的色彩让朱雀都不敢炫耀,更别说打扮朴素的杜鹃了。 茂密的针叶林 傍晚回到石河子。这里 曾经是新疆农垦的总部,农垦之初的第一口井还保留着,现在建有农垦博物馆。广场上的雕塑也以农垦为主题,歌颂了在那艰苦年代的开创之功和现在的繁荣发展。军垦的历史直接传承自汉代的屯田,这种军民结合的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戍边手段。石河子的军垦博物馆值得一看,后来利用下雨天的空闲去参观,对军垦有了更加深入和详细的了解。那确实是可歌可泣的历史,深深敬佩人们在那个年代的艰苦创业,更感叹现在的巨大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农垦纪念碑 次日考察的化石点在安集海河上游,我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地层对比。实际观察和资料查阅,确定这里处在天山北麓的第一排新生代露头,是一个东西走向背斜的南翼,中心发育一系列断层,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紫泥泉组、安集海河组、沙湾组。在安集海河组的薄板状粉砂岩中找到不少鱼类化石,我也发现一条保存相当完整的鱼。我们将大块的板状砂岩从几乎直立的地层中取出,然后一片片剥开,鱼类化石就能显现出来。除了鱼类,还有昆虫,介形虫也相当丰富。 时间很充实,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好像没有一分钟空白。虽说由于时差, 8 点半才是早餐时间,但我总是 6 点半就起床,有好多事可以做。 接下来的地点还是玛纳斯县的南山,先到塔西河与清水河之间的一片露头,红色的地层中夹带有灰绿色的条带。我在这里找到了第一条鱼,当然,很不完整,随后大家就发现了大量鳞片,清楚地指示是中生代的鱼类。从地质图上查读,果然,是晚白垩世的吐谷鲁组。特别有意思的是找到几枚鱼粪化石,还看不出是哪一类,研究清楚一定有价值。下午到清水河一侧,就是玛纳斯河的正源,水量很大,正在修建一个大型水利枢纽。这里得灌溉之便,河谷中的许多老榆树郁郁苍苍,林下是一片片的农田。我们在安集海河组中发现了许多鱼的鳞片,找到的脊椎动物骨骼主要是龟鳖类的,有的保存了相当多的关节。 吐谷鲁组与锦鸡儿花 玛纳斯以及邻近的几个县都把天山一侧,即县域南部称为南山。最近几天我们都在南山一带考察,再次考察的塔西河就是南山的一处。我们由北向南,到达石门子水库大坝之下,然后过河上东岸,但到地层露头已无车可走之路,于是弃车徒步。这里的地层是吐谷鲁组,沟内有许多灰绿色和褐黄色的板状粉砂岩,就一片片剖开来寻找化石。跟此前调查的吐谷鲁组一样,片状砂岩表面有破碎的鱼鳞。继续寻找,考察队员终于发现了完整的鱼化石。但我还没有采集到像样的标本,就继续前进到沟的深处。仔细搜索,一条仅缺尾部的鱼赫然展现在一块坚硬的砂岩板上。 清水河多彩的地层 中午就在一棵树下午餐,这时车里播放着悦耳的音乐,还有啾啾的鸟鸣相伴。杜鹃和鹡鸰最常见,还有林莺、红隼和伯劳来光顾。午后想看看塔西河组,找到了露头,不过却因为泥岩风化后经雨水的作用结成硬壳,无法看到原生层位。原来的地质队报告中说有象化石,似乎不是从这个剖面找到的。 天山北麓的鸟类 左上:白顶鵖 Oenanthe pleschanka ; 左中;蓝胸佛法僧 Coracias garrulus ;左下:石鸡 Alectoris chukar ;右上:大杜鹃 Cuculus canorus ;右中:横斑林莺 Sylvia nisoria ;右下: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另一天去沙湾县金沟河,沿水渠上溯,一直到渠首绿树浓荫的管理站。 近处有怒放的海罂粟, 在 辽阔无边的葱葱农田 之上则是 高与天齐的皑皑雪峰 。我们先沿一条公路从河西岸向上观察,剖面在东岸发育很好,有完整的新生代地层,呈高角度的单斜产状。 高山下的农田 车过不了河,东岸也没有路,我们就返回渠首,徒步前往剖面,主要观察了安集海河组和沙湾组。地层和山坡都非常陡,风化的表面特别滑。天气炎热,完全是夏天了,正午时仿佛一切都要蒸发,在沙湾组的红色地层中更让人眩晕。以前在这里发现过一具完整的准噶尔巨犀头骨,我们这次在安集海河组的绿色岩层中找到了鱼类骨骼。 再次前往玛纳斯河西岸,这是此次考察在新生代地层中发现完整鱼化石的唯一地点。从石河子出发,在浓密的林荫道中穿行,途经有名的农垦第一连。开始在一级阶地之上的地层露头寻找,但没有发现较好的标本,只有一些鱼骨碎片。重新回到第一天的层位,果然又采集到完整的鱼化石,算是给明天离开的部分队员送别的礼物。 去考察塔西河乡附近塔西河组命名地点,早上天就阴沉沉的。还未到南山方向,已经下成中雨了,无论停不停,到剖面的路都无法进去,只能放弃今天的野外工作。我们决定离开石河子前往奎屯,以便考察西面的地层。冒雨向西行驶,路旁的棉田已经种上秧苗。天山北缘的城市一个接一个,距离都非常近,很快就到了奎屯。 接下来的阴天也很好,不似前几天的酷热,在野外可以更轻松。首先前往位于沙湾县和乌苏市之间的安集海,这里的地层出露很好,从西域砾岩直到安集海河组,不知其下是否还有紫泥泉组,我们未沿沟追索。 安集海河在这套新生代地层中切出巨大而深邃的峡谷,两壁的上半部是乌苏群砾岩。 灰郁的天空、壮阔的峡谷、陡峭的悬崖,这样的景观还应有强劲的生命展示。恰在此时,一只高山兀鹫正居高临下俯瞰着它的领地,为磅礴的画面添上动感的一笔。 悬崖下一条简易公路插向河边,过桥连接一座煤矿,大量重载卡车轰鸣着吃力地爬坡。桥周围正是安集海河组最发育的区域,也是这个组的命名地点。我们在此工作,发现有许多介壳层,主要是腹足类,也有双壳类,每层以不同的种类为主体。砂岩和泥岩中都有大量脊椎动物化石碎片,主要是鱼类的,还有鳄鱼。 深切的峡谷 这时下起雨来,我们赶紧把标本包装好,再沿道路前进。雨天路滑,很难行,我们一直向南往山根方向,希望看另一个地点。这里的道路都是开煤矿所用,直到驶上山根的国防公路,条件才有所改善。绿草如茵,衬托着高耸入云的针叶林,是天山最迷人的景色。 草地和森林阻止了水土的侵蚀,造就了哈萨克民族的牧场。在湿润的空气中座座毡房像是绿野上勃勃生机的白蘑,那一面迎风飘逸的红旗灿然明亮了被雨雾迷茫的苍穹。 可是雨还在不停地下,雾也使能见度降到最低,只能往回走,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回到奎屯。 哈萨克牧场 乌苏南面的天山前,从地质图上看有一大片新生代沉积出露,经过此前的探路,我们就继续开展工作。天色阴沉,但雨还没来,我们按计划出发,一路向南。路上在一个土堆上看见一只石鸡,佛法僧很多,还见到一只戴胜。开始找的路不对,在草原上转了一大圈,进不了山。我们再研究地质图和地图,决定向南到山根,沿向西的路,到将军果勒再顺沟北下,就应该能看见好的剖面。 山根的针叶林茂盛,已开辟成旅游区,但里面的道路都还在施工。到了将军果勒,果然有北下的简易道路。这时候开始下起雨来,车在泥泞中努力前进,最后决定转向西面的一条沟,因为有更宽的路。顺利到达剖面,发现从紫泥泉组到塔西河组的地层,中间的安集海河组内也找到了介壳层和脊椎动物碎片密集层。雨再次袭来,还伴随着电闪雷鸣,于是就决定今天不再找化石。 出山来,却没有一点下过雨的样子。于是东行,从将军果勒再南上。一进山,雨又大起来,我正感觉要下冰雹,瞬间暴雨就转成了冰雹。地面洪流开始聚集,四野一片白茫茫,剖面都看不成,只好返回。可一出山边,雨又停了。再往北的村庄,地面都是干的。时间已晚,只能返回奎屯了。 我在天山北麓的考察暂时结束了,与古脊椎所其他队员告别,将前往喀什与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研究组汇合。奎屯到乌鲁木齐有 200 多公里,当然,高速公路可以保证行车时间。早上 9 点出发,一路向东,又把来时的景观和地貌再看一次。虽然仅过了一周,道路两旁明显绿了很多,不少农民在地里干活,为棉花苗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 12 点之前到达乌鲁木齐机场,在等待航班的时间看了喀什一带的新生代研究论文,对相关的地层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起飞了,乌鲁木齐上空的污染很严重,天气也不好,大部分航程都浓云密布。飞行高度不大,特别颠簸。直到飞过天山,到达喀什附近,云层才消散,可以清楚地看见下面的红色岩系。 红色岩系的背斜 天山南面依然是干旱的盆地,四望都是被蒸发得滴水不见的景观。终于看见绿洲,在靠近山前有两、三块,一块小一点的是阿图什,最大的就是喀什。绿洲与沙漠的界线分明,人工的引水渠像护城河一样环绕着绿洲。 喀什绿洲 飞行时间 1 小时 45 分钟,没想到会有这么长,也说明新疆确实太大。地质所派车到机场来接,他们在伽师的西克尔镇等我,离喀什 150 公里。路很好,到阿图什一段是高等级公路,其后的路面也可以开得很快。 大山口的第三系剖面 我想直接去大山口的剖面,考察队还在里面工作。到沟口看到发洪水了,原来刚刚下过一场暴雨,便道都被冲毁。司机考虑了一阵,还是决定进去,在河道慢慢前进。两旁都是红色的新生代地层,还有采矿点,是石膏层下的铜矿。就在此时,他们的车也从里面出来了,我们汇合后一同到西克尔。住在水库管理站的简陋旅店,晚餐就在路旁的四川小店。 房间里没有水,外面的盥洗间也没有,早晨只好用矿泉水漱个口,脸就不洗了。早餐是四川小店的拌面,只不过是新疆风味,不是四川的做法。从西克尔出发向西到大山口方向,经过铜矿,路的北侧是第三系的红色地层。 昨天的暂时性洪水已经退去,我们沿河道慢慢找路前进,到了背斜核部,这里也有人在石膏层中采矿。我就在这里下车,其他队员继续向前到工作地点采集古地磁样品。我从核部开始观察地层,频繁出现的膏盐层显示有大量泻湖相沉积存在,在其中发现了腹足类口盖化石和大型的虫迹。 大型虫迹化石 沟内一片寂静,后来听见石鵖的叫声,正在循声寻找它,谁知它竟然飞过来停在我头顶的帽子上。我能从地面上的影子清晰地看见它,最近的距离却无法拍照。我使劲动一下,它飞起来,停在旁边的石头上,一点也不怕人,吓都吓不走,有意思。今天还遇见两次蛇,一条细长的白蛇,后来又遇见一条稍微大一点的青蛇。 我边看边走,一直到停车处,前面的沟里大石挡路,无法再行车,队员们已经徒步进去。我到达他们的采样点正好是中午,午餐有方便面,带了两壶开水进来。下午继续看地层,希望走到剖面顶部出现西域砾岩的地方,但地形破碎,穿了几条沟,一直工作到快 7 点了。这里沟谷纵横,一会顺倾向,一会又顺走向。看到一串大型食肉类的脚印,是狼还是狗? 我们就住在西克尔水库边,于是早晨太阳刚出来就去观鸟,看见一只骨顶鸡和一群棕头鸥,它们还挺怕人。 新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在干旱的戈壁和沙漠之间看见一湖平滑如镜的淡水,实在是难能可贵。西克尔水库面积数十平方公里,是一系列短暂季节性河流的尾闾,承担着下游农三师伽师总场与伽师县玉代勒克乡几十万亩耕地的灌溉任务和几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西克尔小镇也很热闹,是通往喀什公路上的一个重要歇脚点。偶尔还能看见骑自行车旅行的,一个法国人也住在旅店,跟我抱怨太脏,说还不如用自行车上自带的帐篷扎营。 西克尔水库 我在这里的任务主要是划分地层,随后的工作是指导考察队的研究生在地层中寻找介形虫化石,分段采集后作为古地磁剖面的时代约束。完成了这项工作,我将返回喀什乘飞机,队员们也都要休整,于是我们全体同行。傍晚 8 点才从大山口出来,到喀什已经天黑了。定好旅店,就直接去挤满人的夜市,品尝典型的维吾尔拌面和羊肉串。我们的汉族司机土生土长于此,可以用流利的维语与店主和其他顾客交流。 第二天上午还有一点时间,抓紧到城里走马观花地看一看。 当喀什还是疏勒的时候,张骞的到来使汉朝的势力控制了天山南麓。喀什绿洲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西靠帕米尔高原,北面横卧着天山的南支。绿洲四季分明、夏长冬短,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河流是绿洲的命脉,但这些河流大都是季节性的内流河,所以必须加以充分利用。昨夜 坐着车看看喀什夜景,也能发现水域不少。 传说的香妃墓在城郊,这里是一个麻扎,也就是穆斯林先圣的墓地,香妃实际上葬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 伊斯兰教在公元 10 世纪从陆路传入新疆,其建筑风格也随之而来,以清真寺和陵墓最具代表性。阿巴克霍加 麻扎就是典型的中亚穆斯林建筑,样式和装饰令人赞叹:穹顶、马赛克贴面、蓝花瓷图案。 阿巴克霍加麻扎 我又去了 艾提卡尔清真寺,其门楼砖砌,正中是尖拱大龛,左右以院墙连接两座宣礼塔,上有穹窿顶小亭,在院墙表面也有尖拱龛。 艾提卡尔清真寺 回程航线上的天气比来时要好,那些看过的地层可以从空中做大视野的观察,构造清晰可见。天山的冰雪世界和山下的一座座绿洲列队检阅一般,使人久久难忘这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迷人的西域风情。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10371 次阅读|18 个评论
欧亚之间
热度 6 taodeng 2014-11-25 18:20
欧亚之间 地中海新近纪地层会议有悠久的历史,第 1 届于 1958 年在法国普罗旺斯的艾克斯召开。中国的新近纪地层发育,哺乳动物化石丰富,研究程度很高,因此是陆相生物地层学领域最早走向世界的研究方向之一。当 1979 年第 7 届地中海新近纪会议在希腊的雅典召开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就派团参加了。近年来中国的新近纪研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因此我受邀带着一名博士研究生参加 2013 年 9 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 14 届会议,将向国际同行介绍我们的成果。 9 月 7 日 晚上 9 点半出发去机场,没想到夜里的航班真多,柜台前排着长队。我们的航班属于土耳其航空公司,绝大多数人都带着巨大的行李箱在托运,看来对土耳其人来说,中国是采购的好地方。提前 50 分钟登机,这倒少见。机舱墙上贴着电视实况和 WiFi 的标志,谁知一问,还没有启用。 一夜似睡非睡,主要是挤在中间的座位上很不舒服。航班很准时,早上 5 点到达伊斯坦布尔,外面还是沉沉的黑夜。机场不大,但早上到达的旅客不少。土耳其与中国互免因公护照的签证,所以我们很快就出来了。但地铁要 6 点钟才发车,我们就在机场大楼待了一会儿。 伊斯坦布尔的地铁很少,而且并不能相互连接,这大概是他们 9 月 7 日晚上在申办 2020 年奥运会中失利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开始并不清楚,以为地铁与快速公交车是一票制,换乘了几次车,最后才搞清楚,是要单独买公交的票。伊斯坦布尔分为旧城和新城,但这个“新城”里的建筑大多数都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隔金角湾与拜占庭时期的旧城相望,其实也是很古的城了。坐车到新城中心后,向土耳其人问路相当困难,因为他们大多数人不会说英语。最后总算找到了旅店,要 11 点才能入住。我们就到附近的清真寺看看,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建的清真寺,但依然像古代一样完全用石材建成,很漂亮。寺前广场有许多鸽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坐在长椅上休息也很惬意。 塔克西姆广场上的凯末尔纪念碑 下午去会场,有不短的距离,正常走路要 40 分钟,不知道会议组织者是怎么安排旅店的。我们一开始还找错了地方,这缘于土耳其人非常热情却混乱的指点。时间来不及了,赶忙打了一辆车,但司机完全听不懂英语,绕了一大圈,又错了地方。最后总算问到大学生,才顺利找到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的建筑学院,在一座大型的文艺复新风格的古典建筑内,时间刚好到 3 点,赶上了开幕式。 会议安排了三个主题报告,结果美国人讲得最差,而由于昨夜没有休息好,我听得昏昏欲睡。晚上的招待会,虽然只有酒和点心,但跟大家聊天时,睡意却跑掉了。聊到很热闹时,还是觉得该回旅店了,因为距离比较远,路上的小流氓还特别猖獗。当然,不会有什么事,巡逻的警察很多,中心广场上正有反对美国干涉叙利亚的示威游行。 第二天走路去会场,星期一跟昨天完全不同,街上满是行色匆匆的人流,显示出伊斯坦布尔是一个热闹异常的拥有 1200 万人口的城市。路旁有很多卖面包圈早点的,许多人就一边走一边吃,都相当简单。后来晚餐我们去尝试了典型的土耳其烙饼,看来这里普通人的生活是非常朴素的,因为他们只吃饼,连菜都没有。 上午的一个专题是人类化石,以在地中海周边地区,如格鲁吉亚、西班牙、希腊和土耳其等地发现的古人类或人科的化石为主题。报告者和听众都很踊跃,大家热情交流,频繁互动。报告认为,早期人类在欧亚大陆西部的扩展受到自然生态条件而不是人类本身运动能力的强烈影响,他们在欧洲西部的首次出现与适宜的气候环境相吻合。尽管有冰期和间冰期的波动,这个地区上新世晚期的气候据分析仍然保持温和和稳定。早更新世的特点是剧烈的气候恶化,可能影响早期人类在高加索南部地区的数量增长。但很快,当气候条件重新转好,人类在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存在得到丰富石器遗存的证实。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气候改善再次为人类的居留创造了条件,而地貌和文化起到的作用较小。 建筑学院巨大的中央庭院里有古老的树木洒下荫凉,地面散放着一些石雕建筑部件,我和学生就坐在一个大理石的科林斯柱头上吃完会议提供的优惠午餐盒饭。然后我们到附近的塔克西姆广场走了一圈,这里正在维修,但仍然人头攒动。在凯末尔纪念碑前有无数游人在照相,我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9 月 10 日 要去伊斯坦布尔旧城参观,我们很早就到建筑学院来等车,顺便在旁边的公园里坐了一会。看到带白色羽毛的寒鸦在草坪上觅食,而梧桐树上有一群群的红领绿鹦鹉在飞舞吵闹,很是壮观。当我们乘车越过金角湾大桥时,桥上站满钓鱼的人群。往对面的旧城看过去,全是清真寺高耸入云的穹顶和刺破天际的尖塔。车绕着海边走,可以看见君士坦丁时代所建的古老城墙。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首先参观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免费,但鼓励捐款。进去的装束有严格的规定:脱鞋,不能穿短裤短裙,女士必须戴头巾。如不合装束,寺里免费提供临时穿戴。建于 17 世纪初叶的这座清真寺从外观看已具有咄咄逼人、震撼心灵的气势,内部更是富丽堂皇,全用伊兹尼克花砖装饰。因为有蓝色基调,所以又叫蓝色清真寺。寺外还有埃及法老图特摩斯的方尖碑,是君士坦丁从埃及的卡纳克劫运来的。 图特摩斯方尖碑 清真寺对面就是拜占庭的索菲亚教堂,在查士丁尼统治的公元 536 年落成,一千多年的辉煌还在延续。虽然已被安装了宣礼塔,但现在既非教堂也非清真寺,而是博物馆,在里面可以见到重新清洗后的基督教镶嵌画与《古兰经》书法作品并存。我们最后参观了大巴扎,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建于 15 世纪,有 58 条室内街道和 4000 多间商铺。巴扎一词来自波斯语,就是市场的意思。 索菲亚教堂 9 月 11 日 ,今天的报告没有脊椎动物,当然也就没有古哺乳动物专题。上午选择去听古环境的报告,虽然只是地中海周边地区,但从方法和结果上都有参考价值。 城市的历史写在它的街道上,在伊斯坦布尔表现得更为典型,于是我们决定亲身去体会。从塔克西姆广场到金角湾大桥的步行街上有古色古香的有轨电车,两旁都是商店,人流涌动。到下坡的地方街道更窄,看到了加拉塔,这是热那亚殖民者在 1348 年修建的,现在不仅依然坚固,还是观光的制高点。在塔下坐了一会,有很多猫。实际上,伊斯坦布尔到处都可以看见成群的家猫“野”猫在活动。从金角湾可以眺望安纳托利亚的远景,博斯普鲁斯海峡里轮船如织,我们就在海边长椅上轻松地静坐听风。 从金角湾远眺加拉塔 会议安排代表们体会在欧亚之间夜航的感觉,因此我们在晚上 8 点登船。伊斯坦布尔辉煌的灯火,照亮了古老的建筑,摇曳闪烁在现代的高楼之间。我们几乎到达黑海再返回,两岸是绵延的市镇,可能是土耳其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船上的晚餐后是强烈的音乐,大家都跳起舞来,一直到 12 点才靠岸,比原来预计的时间长了将近一倍。 9 月 12 日 整个一天都有哺乳动物化石的专题,有不少很好的报告,了解到更多有关地中海地区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和地层的新知。也跟相关的研究者讨论了感兴趣的内容,中国的材料受到很多关注。下午会议开过闭幕式后结束了,大家感到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很有些不舍。当然,我们还有三天野外,大家还有讨论聊天的机会。 9 月 13 日 7 点半出发,在等待的一刻钟里看了一下考察指南,编得很好,能知晓很多内容。这个钟点也是早高峰,路上比较堵。我们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北岸走,可以看到皇宫的建筑,外观没有伊斯兰教风格。到海峡大桥相当堵,正好可以尽情地欣赏城市的风景,看到山坡上铺开了红顶白墙的建筑。 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 越过横跨欧亚两洲的大桥,沿高速公路前行到马尔马拉海的海湾,为避免绕路,安排坐滚装船很快渡过。有意思的是,许多海鸥跟随我们的船以便利用气流,旅客向空中抛面包屑,海鸥都能准确接住。在船上领队给大家介绍了沿岸地层的基本情况,我们将考察一系列新近纪和第四纪化石地点以及考古遗址。马尔马拉海是连接地中海和副特提斯海的重要门户,它在墨西拿盐度事件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海洋演化尤为特别。 到达南岸后很快就是第一个地点亚洛瓦的 So?ucak ,主要是靠近海岸的河流和三角洲相的砾岩、砂岩和泥岩,有大量晚中新世的双壳类化石,地表还有现代腹足类螺壳堆积,以前在这里曾发现过鱼类化石。前往第二个地点穆达尼亚又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就在城市内的公路护坡上,展现了墨西拿期侵蚀面,非常清晰。墨西拿盐度事件发生于墨西拿晚期的 596~533 万年期间,地中海在这一事件中几乎完全干涸,直到赞克勒期降雨量增强才重新充满海水。来自地中海深层海底之下的沉积物样品,包括蒸发盐矿物、土壤和植物化石都显示直布罗陀海峡的封闭造成了地中海首次、此后又多次部分地干涸。该海峡最后的一次关闭发生 560 万年前,干燥的气候使地中海在一千年内蒸发殆尽,低于海平面 3 到 5 公里的盆地底部被暴露,并形成几处富盐化的袋状“死海”,比如里海。 双壳类模铸化石 继续沿海岸线西行,这里的农业很发达,森林植被也保护得非常好。到达 Kap?da? (古希腊的 Arctonnesus )半岛的基齐库斯考古遗址,它是密西亚时期的一个古城,由来自希腊塞萨利的皮拉斯基人建立。在希腊神话中,阿尔戈号的船员们在前往黑海寻找金羊毛的途中曾访问这座城市。古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变得非常重要,而与此同时雅典和米利都衰落了,但这座城市也在公元 443 年到 1063 年间被多次地震摧毁。不过,时间不早了,我们就没有细看,而是赶往今天的最后一个观察点。 土耳其田野 ?ntepe 位于 Biga 半岛,其晚中新世剖面厚约 170 米 ,主要由泥岩和富含钙质超微化石的生物碎屑灰岩组成。看完这个剖面,太阳正在达达尼尔海峡上落下,满天的晚霞闪耀着金色的余晖。然后我们回到海峡重镇查纳卡累住下了,这里的伊斯兰教氛围厚重,随处可见漂亮的清真寺。 爱琴海日落 9 月 14 日 清晨,没想到在查纳卡累的城市中心还能听到鸡鸣,随后传来宣礼塔上悠扬的召唤声。特洛伊就在附近,毫无疑问是达达尼尔最著名的古迹。当我们到达特洛伊才发现,它比传说中小很多,更像是一个村落,但这里持续有 9 个文化层叠压。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 19 世纪末在这里的工作甚至开启了现代考古学,他曾使用的探方发掘仍然是现代的基本技术。印象深刻的还有遗址展现的建筑风格传承,几千年不变的石头精神,所以各个时代都留下可见的痕迹。 当然,来到特洛伊就必然会想起荷马和木马,想起《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想起海伦和帕里斯。谢里曼的初衷也是按照荷马史诗的描述来探寻特洛伊,他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壕沟,正当嘲笑之声甚嚣尘上之时,他发现了一系列金质的文物,立刻让质疑的人闭上了嘴。不过,谢里曼找到的其实并不是阿伽门农攻打的特洛伊,而是还要再向前推 1200 年的青铜时代遗存。 特洛伊遗址的剧场 我们回到查纳卡累坐滚装船渡过海峡,前往加里波利半岛。每趟船的间隔很快,而且海上风光由于两岸相近可以看得很清楚,也就不觉得难于等待。到达北岸的 Seddülbahir ,很近的地方就是剖面,粘土岩中双壳类化石丰富,密集成层。剖面的山丘下是土耳其乡村的农产品摊位,水果质量很好,农民自产自销,就地售卖。 半岛上覆盖了茂盛的松树林,随处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碑,还有许多纪念墓地和博物馆,大约 8.6 万名土耳其士兵和 16 万名协约国军战士葬身于此。奥斯曼帝国时代坚固的克里提巴伊尔古堡依然屹立,其城墙一直延伸到海边,以确保在当时控制整个海峡。 扼守达达尼尔海峡的奥斯曼古堡 我们就在 Sonok 海边的饭馆午餐,当然,又是土耳其烤肉。接下来的剖面就在海岸线上,潮水冲刷着粘土岩和灰岩,里面的贝壳化石被清洗得更加醒目。到最后的地点 Conkbay?r? 观察山麓冲积扇沉积时,太阳就落入海峡,一片灿烂的天空与地中海浸染成一体,投射出近岸岛屿的剪影。我们今晚的旅店是乡村风格,有土耳其乐队在演奏。夜风已经很凉了,有人穿上了羊毛衫,我也加了一件厚实的衬衣。 9 月 15 日 ,昨晚大客车因为太大太高没能开进旅店,乡村的砂石路面无法通过,就只能停在外面高速路边。我们早餐后走出去上车,不过也没多远,两百米而已,行李是旅店的小客车运出去的。 今天主要观察马尔马拉海地区的第四纪海相台地,通常沿海岸线分布,富含海相化石。很快就到第一个地点 ?yisu ,是约 20 万年前海侵阶地上的贝壳堆积,完全是由厚壳的牡蛎形成,罗马时代曾用来烧石灰。我问随行的研究者是否在其中发现过珍珠的化石,他说有的。海边乡村的土耳其人非常热情,我们路过他们家时,一定要我们喝一杯矿泉水解渴。第二个地点是在格利博卢镇海边的海蚀崖,由约 10 万年前的砾石构成,也夹有少量贝壳化石。这里的每个村镇都有古迹,海蚀悬崖上就有古代的城堡。 密集的牡蛎化石堆积 第三个地点是考古遗址,专门请伊斯坦布尔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来做讲解,一开始还参观了一座帕夏的陵墓。这个地点的遗址是色雷斯的切索尼斯古城,像特洛伊一样,在希腊和罗马时代都有修筑。城址在山丘最高处,扼守半岛颈部,北面是爱琴海,南面是达达尼尔海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构筑的碉堡还坚固如初。 沿海边行驶了一个小时后到达第四个地点 Gazik?y ,这里有马尔马拉海地区保存最好的海相台地之一。剖面在村庄后面的山坡上,走过去时,看到山坡上茂盛的无花果树,大家都去摘来吃了,老乡看着非常高兴,车行途中遇见的居民也常常挥手致意。北安纳托里亚断层正从这里穿过,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地震。午餐正在海边,主食就是鱼了,有沙丁鱼和另一种更大的鱼。经验中沙丁鱼不怎么样,就试试另一种鱼,结果还是不怎么样。 面朝大海的村庄 最后一个地点不算远,但我们不能沿海岸的公路走,而是要返回西面上高速公路,这样就有点耽误时间,花了两个小时到达马尔马拉城。这里曾经是色雷斯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保留着罗马时代的遗迹。有一处很大的发掘现场,是公元 5 世纪的教堂,但毁于地震。那些精美的大理石构件震撼人心,更早的卫城还保留着城墙,历尽沧桑依然屹立。 马尔马拉城的考古遗址 我们有几个人要乘晚上的航班,还有几个人明天的早班要住在机场,于是客车先送我们,分手时大家依依惜别。考察组织得非常好,内容和后勤都安排得充实而舒适,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组织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8655 次阅读|7 个评论
谢家小村
热度 10 taodeng 2014-9-15 11:48
谢家小村 1978年7月炎热的夏季里,一支四人小分队离开了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他们要乘火车前往青海西宁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一辆嘎斯69型吉普也由货运列车载往西宁,将由队中的司机赵萍驾驶。率队的李传夔那一年刚刚44岁,已经是成果卓著、经验丰富的古哺乳动物学家,尤其是小哺乳动物方面的专家。邱铸鼎是一名年轻的研究人员,正在新组建的新近纪研究小组里开始学习从事小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而王士阶是不久前分配到古脊椎所的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毕业生,此行是他的第一次新生代地质与哺乳动物化石野外考察。 1978 年古脊椎所考察队在湟中县(左起:邱铸鼎、赵萍、李传夔、王士阶) 这一次的考察任务缘起于古脊椎所收到的一封野外地质队来信。地质部青海省地质局石油普查队在西宁盆地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了好几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这引起了李传夔等人的极大关注。西宁盆地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哺乳动物化石的报道,胡歩伍(A. T. Hopwood)在1935年发表了中新世的象类化石,步林(B. Bohlin)在1937年描述了皇冠鹿化石。不过,这些报道都过于零星,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意义反映得并不清楚,因此来自西宁盆地的新的化石线索,吸引着李传夔他们进行实地考察的兴趣。 谢家的交通位置 到达西宁后,李传夔等人在石油队地质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前往湟中县田家寨公社的谢家村。湟中县实际上是西宁市的一个郊县,而谢家村离西宁市区更近,直线距离只有13公里。塔尔山将谢家村与原来的西宁机场分开,谢家村在山的东南坡脚下,而西宁机场在山北侧的乐家湾。石油队正是在谢家村后的山梁上发现了化石,当时有一条翻越山头的小路,后来修建了可行车的土路,直到最近几年这条路才铺上了砂石。 谢家村简陋的房屋 塔尔山完全由新生代沉积物构成,山的基部有不整合下伏的白垩系砂岩。西宁盆地的新生代地层在1975年被命名为下部的西宁群和上部的贵德群,厚达3400米以上。随后,石油队在1978年经过详细勘查和研究,将西宁群分为洪沟组、祁家川组、马哈拉沟组,将贵德群分为谢家组、车头沟组、咸水河组。但是,此前这些组的时代大多缺少化石证据的界定,直到在谢家组发现了哺乳动物化石,石油队请来李传夔等人进行研究后才解决这个问题。 谢家剖面全貌 到达谢家村后,李传夔他们来到石油队发现的化石地点。这是谢家组紫红色泥岩中所夹的一个灰绿色泥岩透镜体,处在一条显著的青灰色石膏层之下。他们返回村里找到老乡,雇请了两人帮助发掘化石。那个时节,翠绿的小麦已长得非常茂盛,能够藏住敏捷的野鸡;田埂上绽放着粉红的打破碗花花,但干旱的山坡上植被却非常稀疏。几天下来,考察队收获颇丰,找到不少化石标本,主要是小哺乳动物的牙齿化石,还有少量大型哺乳动物的材料。化石尽管不少,但让李传夔他们遗憾终生的是:当时没使用、也没学会采用筛洗的办法在这个极宜用于水洗的灰绿色泥岩中采集化石,而是简单地用手掰的办法来挑捡化石,致使化石、特别是更细小的化石流失不少。如今回想起来,他们依旧内心惴惴不安、直呼后悔晚矣。 谢家组下部的青灰色石膏层清晰可见 回到北京以后,他们对野外采集的化石进行了清理和修复,加班加点工作,很快完成了研究报告。1980年7月出版的第19卷第3期《古脊椎动物学报》刊载了李传夔、邱铸鼎关于西宁盆地的第一篇论文,题目为“青海西宁盆地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报道了在谢家组中的新发现,也就是现在非常著名的“谢家动物群”。石油队原来将西宁群细分为47层,把第34~40层指定为谢家组,谢家动物群产出于第39层,处于谢家组上部。李传夔他们1980年首次在正式出版物中使用“谢家组”一名,并根据岩性及所含的哺乳动物化石,将谢家组限制于西宁群的上段,相当石油队划分的第38~41层,时代确定为早中新世。由于岩石地层单位的重新厘定,谢家动物群的产出层位变为谢家组下部。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直到现在仍然被大量引用,因为它记述了在中国发现的第一个早中新世哺乳动物群。 李传夔和邱铸鼎绘制的谢家剖面 谢家动物群是一个以小哺乳动物为主的动物群,计有14个种,其中包括8个新种。经过最近的修订,现在这8个以谢家动物群化石为模式标本的新种是肿颌中华鼠兔( Sinolagomys pachygnathus )、杨氏古仓鼠( Cricetodon youngi )、西宁副蹶鼠( Parasminthus xiningensis )、湟水副蹶鼠( P. huangshuiensis )、拉脊山简齿鼠( Litodonomys lajeensis )、孙氏阴河鼠( Yindirtemys suni )、青海似速掘鼠( Tachyoryctoides kokonorensis )、谢家中华古羊( Sinopalaeoceros xiejiaensis )。王伴月在1997年还将谢家动物群中当时的一个未定种建立为一个新种西宁阴河鼠( Y. xiningensis )。更有意思的是,谢家动物群因为只是一个不大的透镜体,所以产出的大哺乳动物化石材料非常少,犀类仅有3枚残破的牙齿,但邱占祥院士后来在其中识别出了巨犀化石,且属于唯一一种残存到中新世早期的巨犀,即秀丽吐鲁番巨犀( Turpanotherium elegans )。 谢家动物群代表性种类的颊齿化石( A. 肿颌中华鼠兔, B. 杨氏古仓鼠, C. 西宁副蹶鼠, D. 湟水副蹶鼠, E. 拉脊山简齿鼠, F. 孙氏阴河鼠;比例尺= 1mm ) 1978年的这次西宁盆地考察,李传夔一行不仅在谢家地点进行了化石发掘,同时在石油队的带领下,对整个盆地内已知的新近纪化石地点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取得了更多的化石材料。很快,邱铸鼎、李传夔和王士阶1981年在《古脊椎动物学报》第19卷第2期上发表了他们的第二篇成果“青海西宁盆地中新世哺乳动物”,报道了8个地点的14种化石,其中又有3个新种,即青海跳兔( Alloptox chinghaiensis )、中华巨尖古仓鼠( Megacricetodon sinensis )、民和丘型利齿猪( Bunolistriodon minheensis )。这些地点中除了谢家,还有湟中县总寨南川河、吊沟,民和县李二堡齐家、南哈湾沟、总堡隆治沟,互助县担水路等。 根据这些化石,李传夔、邱铸鼎、王士阶紧接着又在《古脊椎动物学报》第19卷第4期上发表了“青海西宁盆地中新世地层及哺乳动物群性质”一文,证明西宁盆地有比较连续的中新世沉积。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出西宁盆地在我国新近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可能为与欧洲有关层位进行比较,进而为中新世欧亚动物地理的研究提供线索。 国际上,各地质时期的层型剖面多以海相地层为依据,在国际地层委员会的推动下,一个高分辨率的海相地层序列已经建立。我国的新近纪地层以陆相沉积为主,海相地层只有零星分布,因此新近纪生物地层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陆相地层及其所含的哺乳动物和其他动植物化石。李传夔等在1984年首次提出了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期的划分方案,根据系统发育关系将动物群按时间排序,并直接观察化石层位的层序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由于谢家动物群的重要性,他们的方案中就以谢家动物群为代表命名了中国早中新世的谢家期。199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正式提出建立“谢家阶”的年代地层单位,其时限就与中国陆生哺乳动物分期的谢家期对应。 由于西宁盆地在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变方面的重要意义,建立这个盆地的精确年代框架至关重要,因此近年来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都在谢家剖面上进行了精细的磁性地层学工作,其共同的时代约束都是李传夔等人发表的谢家动物群。但由于地层的复杂性,这三项发表的古地磁剖面的年龄并不相同,其解释结果要么将谢家动物群的时代上推为中中新世,要么下移到渐新世,显然都与哺乳动物群表现出的早中新世时代并不吻合。实际上,造成这一问题有两个原因:一是谢家动物群的准确层位,二是谢家剖面的连续性。虽然在李传夔等人的文章中对谢家动物群的产出层位有比较明确和精准的描述与标定,但谢家剖面是一条以泥岩为主的剖面,风化剥蚀的结果使后来的局部地形地貌与几十年前并不一致,让后人难以按图索骥。最近的各位研究者对谢家组的划分与李传夔等人的原始定义产生了偏离,况且之前还有一个石油队的非正式划分方案,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按照不同的谢家组分层却依李传夔等描述的谢家动物群位于“谢家组下部”再去标定,显然只能得到错误的层位。关于剖面的连续性,谢家剖面是否完全连续?如果有缺失是位于什么层段?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必定会造成古地磁解释的差异。 我自己参与了西北大学对谢家剖面的古地磁采样工作。那是2004年5月,为了进行全国地层委员中国主要断代建阶研究项目中“谢家阶课题”的工作,我和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的同行带领2名研究生和2名技术人员前往谢家。我们在西宁会齐,住在火车站附近一个地质队的招待所里。这次野外工作租了一辆面包车,坐上我们全体8个人很宽松。那时出西宁向东,路上车很少,道路宽敞,但尘土飞扬。走过十多公里后,向南转入通往田家寨乡的土路。开始一直在峡谷内穿行,两旁一个接一个的采石场将公路砸得稀烂。在颠簸了长长的一段后,终于驶出山谷,眼前已是一片红色的新生代沉积,谢家村到了。 我们先在村东路北面的沟谷中踏勘,沟口是露天的私营石膏矿,石膏的质量很好,产自马哈拉沟组内。在沟里穿行一段后,我们判断这不是要找的剖面位置。然后往西经过谢家村,从山坡上看下去,整个村子都是土坯平顶房,一片土黄,与四周的山头混成一色。看得出来,老乡都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中。又越过一条小沟后,终于找到村后的车头沟,反反复复上下几趟,又打电话回北京询问邱铸鼎老师,终于确定这就是要找的剖面。中午回村里休息,吃了自带的烧饼鸡蛋。下午学生在村里联系可以住宿的老乡家,我们去剖面寻找化石并采集孢粉样品。 选中的剖面在车头沟底,距沟口有1公里多的路。中午的烈日晒得人要晕倒的感觉,晚上回来后一个技工还真的发生了中暑的症状,赶紧送到医院治疗,好在没什么大碍。剖面四周的山梁都是光秃秃的,显现一片典型的新生代红色沉积,夹有一些青灰色的石膏条带,但沟底的一丛丛锦鸡儿让人感到一丝快意。化石并不好找,我只在车头沟组底部的砂岩中发现少量骨片。 从车头沟口向内眺望 没想到天气变化得这么快,昨日还骄阳似火,第二天早上一拉开窗帘却发现乌云密布,温度马上降下来。到剖面上时已经开始飘落雨点,但不至于影响干活,我们分为三组,各自找化石、采孢粉和取古地磁样品。风越刮越大,完全跟冬天的寒风一样刺骨,觉得穿上军大衣都不为过,温度下降到大概只有几度。我找到的化石只有一枚磨蚀严重的偶蹄类牙齿,无法做出准确的鉴定,这也说明当初李传夔他们描述的谢家动物群化石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发现。我们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了古地磁剖面的分层工作,以便学生和技工留下来做细致而费时的采样工作。他们住宿的地方也联系好,是谢家村里一个比较干净的农家小院,主人在房间里还插满野花,环境不错。学生们的工作做得很好,采样的最小间距为20厘米,经过23天的艰苦努力,最后获得了2012件样品,为古地磁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盛开的锦鸡儿妆点着山 野 在谢家等一系列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和剖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新近纪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划分拥有了作为亚洲框架核心的最大潜力。为了综合亚洲各主要产化石国家和地区的哺乳动物群来构筑一个亚洲自己的新近系系统, 2009 年 6 月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召开了“亚洲新近纪陆生哺乳动物年代序列国际研讨会”。会后决定编写一本权威性的亚洲新近纪陆相地层及哺乳动物群专著,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了完成专著中的年代框架建立,作为新近纪第一个期的谢家期的准确定义至关重要。因此,重新核实谢家动物群在谢家剖面上的准确位置成为迫切的工作,在邱占祥院士的提议下,古脊椎所的新近纪小组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一支大型考察队伍,请李传夔和邱铸鼎两位谢家动物群的研究者重回故地。遗憾的是,当初古脊椎所考察队中的另外两位队员王士阶和赵萍已经去世。细心的李传夔先生还提前联系了谢家村的村长,请他帮忙查找当年参与发掘的两位村民。 2011 年李传夔(左)和邱铸鼎(右)重访谢家时与谢守彪在化石地点上 我自己是第二次去谢家,上次住在西宁,从西向东到剖面,这次住在平安,自东往西。2011年6月 10日一早就前往谢家,从三十里铺分路,发现花岗岩峡谷内的采石场已经扩大到令人咋舌的规模。考察车队刚到村头,村长已迎了出来,并带着村民谢守彪,他就是当年参加发掘的一位。尽管30多年过去了,李传夔和邱铸鼎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而谢守彪也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和位置。由于事先村长已与谢守彪联系过,告诉了我们的来意,所以他带上车队直奔后山,来到半山腰,以无可争辩的肯定语气告诉大家准确的化石地点位置,就在翻山的简易公路边上。 大家欣喜地确定了谢家动物群的准确层位 实际上,邱铸鼎后来在1991年曾带领美国著名的小哺乳动物学家E. Lindsay来过这里,当时拍了照片,这次特地带着,拿出来与现场一对照,进一步证实了这里就是当年他们采掘哺乳动物化石的层位。 1991 年邱铸鼎带 Lindsay 来谢家考察时的情 景 我们立刻在这个地点展开搜索,很快就有人报告发现了化石碎片,这是该层位含化石的有效信号,随后就布置了近期将回来进行筛洗的安排。然后兵分两路,大多数人留在谢家,看能不能再找到更多的化石,甚至发现新的透镜体,因为透镜体才富含化石,老乡还记得当时掰开土块就有许多鱼牙;我们一辆车则去民和寻找李传夔他们当年报道的民和丘型利齿猪的化石产地,因为新接到线索,说民和的三家圈最近有同样类型的化石发现。 又发现了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踪迹(左起:侯素宽、李强、孟津 ) 我们在海石湾下高速公路,然后到达马场垣,从地图上看向南有条沟通到三家圈,但老乡说不能走车。于是继续东行到下川口,转而向南走隆治沟,这也是李传夔他们当年报道的产化石地区。在白武家发现有向西的岔道,进口掩藏在一条小巷中,是一条不错的砂石路,通往山上。一路问过去,终于找到三家圈,但现在仅有两户人家还住在这里,其余的房屋都废弃了,恶劣的干旱环境逼退了居民。这里似乎又回到了自然的世界,村子里能看见大群的岩鸽,野鸡也在自由自在地散步。 其中一家村民姓李,据他介绍,化石现在是临夏人在挖,以前是同心人,再之前是他自己,化石主要是铲齿象,与李传夔他们报道的民和丘型利齿猪的时代相同。我们去到山谷下的化石点,在灰绿色砂岩中有很深的坑道,据说化石相当丰富,一年可采20吨。村民说还有马化石,拿来一点残留在他家的碎片,我们识别出是三趾马。再一细问,说产于比铲齿象更高的层位,即红粘土堆积中。他说另有一个地点,在总堡乡来家山有更多三趾马动物群的化石,而总堡也是李传夔他们提到过的,所以我们决定第二天去找这个地点。 在三家圈的利齿猪化石地点 重返民和,次日走巴州到古鄯的路,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路况非常好,两边的植被也很茂盛,许多地段都是树林。快到古鄯,出现一个水库,但今年的水位很低,水尺已经高高悬在水面之上。到古鄯,小镇还建了一座民国风格的门楼,上书“古鄯驿”三个大字。在街上打听,得知来家山既不在总堡乡,也不属古鄯镇,而是柴沟乡的村子,这跟我在网上查到的信息一致。 我们回到水库,问到了明白的人。来家山就在不远处的山上,车勉强能上去。果然,土路很不好走,不少地段车都是紧贴山壁才能提心吊胆地过去。到山顶的来家山村,是回族聚居地,建有漂亮的清真寺。一户人家正在搞活动,邀请阿訇出席,每个人都穿着灰色的长袍礼服,非常隆重。他们热情地告诉我们挖龙骨的地点,两位老汉搭上我们的车带路。剖面就在村子下的西坡,红粘土地层出露巨厚,有老乡挖掘化石的坑道。我们自己也找到原生的大唇犀颊齿,确定是三趾马层无疑。考察结果证明,李传夔和邱铸鼎等人报道的包括民和在内的西宁盆地确实是一个富含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的地区,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动物地理学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2011 年谢家考察的全体队员 《亚洲哺乳动物化石:新近纪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学》2013年已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谢家阶作为亚洲新近系的第一个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也是在2013年,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的《中国地层表》编撰完成,谢家阶位列中国地质历史“编年表”的正式时间标尺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1978年那个夏天由李传夔等人在谢家小村播撒的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和生物地层研究的种子,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1721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大西洋岩岸
热度 1 taodeng 2014-5-26 14:05
 大西洋岩岸 地层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量庞大的研究者和应用者以及大量具体实践,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环境领域变得日益重要。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已经开过3届,第四届也将于2014年在阿根廷召开。作为古生物学姊妹学科的地层学还没有自己的国际大会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于是,第一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于2013年7月3日至5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开启了地层学研究的一个新篇章。 会议决定在里斯本召开,是因为它并非是完全新创立的,而是由以前法国地层委员会主办的会议扩展而来,2010年在巴黎会议上决定此项改革,从此以后交由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办,因此首届会议就在毗邻法国的葡萄牙举行。第一届国际地层大会的主题是“地层学的最前沿”,反映了在地层学领域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包括新的方法、在工业中的应用以及社会的总体需求。主办方将里斯本描述为一个友好的历史悠久的城市,具有温和的气候,还是一个可以容易地靠步行来探访的理想城市,有着多种多样的吸引力,包括杰出的社会和文化体验,因此非常合适于成为会议的举办地。更重要的是葡萄牙有非常发育的地层,能够为会议参加者提供实际考察地层的机会。 中心广场旁的建筑 我于2013年7月2日达到里斯本,没有参加会前的考察。从机场到市内的红线地铁去年刚刚开通,这次正好给我们提供方便。地铁售票机上只有葡萄牙文,这让我不知道怎样操作了,只好找服务人员帮忙买了票。地铁车厢显得古朴,人很少,一点也不拥挤,从人山人海的北京过来,这样的反差尤为印象深刻。后来离开里斯本回国去机场时更加不可思议,因为离机场还有3站时,我所在的车厢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今年夏天似乎整个北半球的天气都非常炎热,葡萄牙也受到这一波热浪的袭击,气温甚至上升到40°C,连组委会的葡萄牙同行都一个劲地说抱歉。这样的夏天以前在西班牙体会过,是伊比利亚半岛的特点,但今年特别强烈。会议在古本凯恩会议和展览中心举行,离旅店只有一站的距离,但走在灼热的阳光下不禁让人感到眩晕。这是一座由土耳其人捐建的著名博物馆,古本凯恩曾经是土耳其的石油巨头,二战期间在葡萄牙避难,当他在1955年去世之后,其拥有的世界上最丰富的艺术藏品之一就全部捐赠给了葡萄牙。 古老街区 这届会议有3个主题下的22个专题组成的广泛的学术讨论方向,包括3场全体会议,每场都有一个1小时的大会报告。第一个主题是“原理和方法”,下设的专题包括方法、技术和新趋势,事件地层学,古近纪事件、进化和地层学,旋回地层学与地质时间标尺中的天文校正,金钉子和层型,同位素年代学的进展,地层学、地质遗产和地质伦理学的教育,行星地层学,系统发育、古多样性和古地理学,古生代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第二个主题是“区域地层学”,这个方向的专题包括广义区域地层学,伊比利亚和地中海地区的区域地层学,罗迪尼亚和冈瓦纳大陆的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泛大陆的聚合和裂解。第三个主题是“应用地层学”,地层学在生产实践,特别是矿业开发中的应用是举足轻重的,其专题包括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地形学,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学,古环境与对比,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地层学,第四纪及其正式划分,地层学中的脊椎动物化石(我就在这个专题做报告),地层学中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地层学中的微体化石,陆相中生代地层学,火山地层学,古海洋地层学等。 开幕式有国际地层委员会和主办方里斯本大学的负责人讲话,然后很快进入主题报告,当然,是关于金钉子的,国际地层委员会近二十年来主要就是倡导这个方面的工作。除了我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其他中国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几个单位,不算太多,主要还是欧洲人,因为这个会议是由原来的法国地层会议发展而来的。下午继续听报告,海相地层的报告比较多,少数陆相的,多听听也可以了解更广泛的地层学内容。 里斯本大学的男生合唱团 第二天仍然非常热,走在路上仿佛要被蒸发一样。白天有精彩纷呈的各个专题方向的报告,晚上则是会议的正式晚宴,在市中心的一家餐厅举行,所以各人自行前往。坐地铁很方便,现在已经熟悉了售票机的操作。里斯本的中心广场在特茹河边,由于接近入海口处,所以河面非常宽阔。广场四周都是古建筑,有轨电车在老街上驶过,很有味道。街道的布局是四四方方的,街面不宽,地上铺着白色和黑色的大理石石子。晚宴前有酒会,大学的男生合唱团穿着黑色的礼服,弹着古典的吉他,表演葡萄牙、西班牙和南美的曲目,特别是空灵动人的法多,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正餐开始,主要是鳕鱼,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量不小,填饱肚子还剩不少,只不过是一个大家聊天交流的机会。 古本凯恩博物馆的庭院 我的报告在第三天,提前一点到会场。这次会议组织得很好,特别是承办单位非常热情,每个会场都派了好几名志愿者提供服务,会议的形象设计尤其吸引人。不过,由于分会场安排得太多,结果每个会场的人就比较分散了。“地层学中的古脊椎动物”只录用了两个报告,一个是欧洲古近纪不飞鸟的地层分布,一个就是我讲的中国新近纪陆相地层划分对比框架。 悠闲的埃及雁 会间休息时可以去欣赏古本凯恩博物馆的展品,其中包括一些西方绘画史上的杰作,还有中东和伊斯兰艺术、中国瓷器、日本版画和古希腊金银币等。也到博物馆外走了一圈,有树林有湿地,树林中有鸣禽,湿地里有水鸟,在闹市中心可以见到大型的埃及雁,它们还追着人要吃的,真是很有意思。 不知不觉三天过得很快,会议就闭幕了。紧接着,会后安排了两天的野外考察,也是精心设计的路线,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葡萄牙的沉积地层。在早白垩世,卢西塔尼亚盆地位于西伊比利亚边缘,以丰富多彩的沉积物(硅质岩、碳酸岩)和环境(从开阔的远岸台地到河流系统和古土壤)为特征,记录了大西洋张开向北扩展的早期过程以及与海平面循环变化相联系的构造事件。里斯本附近沿大西洋海岸的悬崖完美地保存了卢西塔尼亚盆地的地层,使我们有可能在野外期间对瓦兰今期至阿尔布期之间的沉积序列进行地层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模式的观察学习。 邂逅阿瓜里弗渡槽 去野外考察都不用查天气预报,因为葡萄牙的这个季节每天都是晴朗无云。考察的第一天在卡斯凯什附近观察最典型的海洋沉积环境,为我们讲解的是图卢兹大学的退休教授,他很愿意跟大家多介绍一些内容,比如路过的古代引水渡槽和本菲卡足球队主场等。 白垩纪灰岩峭壁 卡斯凯什位于里斯本西边的海岸,靠近欧洲大陆最西点的罗卡角,是一个海滨度假胜地。一路风光迷人,虽然草是枯黄的,但有大片的青松,所以到处都郁郁葱葱,而房屋是白墙红瓦,分外明快夺目。到达海滨,是由白垩纪灰岩形成的峭壁,地层剖面非常好。讲解以层序地层学为主,海相化石,如珊瑚菊石等随处可见。海岸上生长着茂盛的耐旱型多肉植物,不少人在这个清新的环境中休闲锻炼,钓鱼、日光浴、游泳、冲浪、骑自行车、徒步,非常热闹。我们沿悬崖上的小路一直下到海边,大西洋卷起一阵阵滔天的巨浪,拍打在岩石上,蔚为壮观,气势磅礴,怪不得这里被描述成“地狱之门”。 珊瑚化石 菊石化石 看剖面告一段落,中午到卡斯凯什镇上,这里自几百年前路易一世的时代起就是皇家的消夏行宫,现在依然保持古典的风格。教堂外的堂佩德罗雕像傲然挺立,凝神注视着大海的方向。地灵自然人杰,据说在哥伦布之前十年,这里渔村的一个叫桑切斯的普通渔民就已驾船到达了美洲。古老街道上黑白相间的石子镶嵌的波浪图案看上去禁不住让人有些发晕,体会了在海上风雨飘摇的感觉。卡斯凯什的沙滩上人潮汹涌,街道上的游人也摩肩接踵。我们到一家预定好的餐厅,拥挤地坐在一起。我要了沙丁鱼,是这里最传统的食物,配上蒸土豆,感受一下渔村的风格。 地狱之门的海浪 下午沿着海岸由南向北往罗卡角方向继续考察白垩纪地层,岩石岸的间隔中有一段段的沙滩,每一处都是葡萄牙人玩海的好地方。我们看剖面,而沙滩上满是日光浴和海水浴的人群,大家各自做自己的事,互相完全不干扰。 卡斯凯什 第二天的上午仍然到西边海岸,我们接着昨天的层序观察白垩纪上部的地层。这一带的岩石表面变成黑色,可能是有丰富的紫贻贝附着的原因。途经的村子里都有带风车的磨坊,不过完全是做装饰之用,因为风车只有骨架,上面还挂满了陶壶,磨坊门口通常有一匹骡子的雕塑。每家的院落都收拾得整齐干净,而每个院落又有各自的特点。 波浪镶嵌的地面 然后,折返回来穿过里斯本市区,前往南海岸的艾斯比切尔角。途中在小镇上午餐,又是一家海鲜饭馆,有两种鱼,鮟鱇鱼煮米饭和金枪鱼红烧,也是这里最有特色的。埃斯比切尔角地区位于塞图巴尔半岛西南端的海滨城市塞辛布拉附近,摩尔人曾经越海而来统治过这里,但现在包括古代城堡在内的建筑都因为后来的改造已无任何原来的伊斯兰风格。塞辛布拉是优良的天然港口,其漫长的渔业历史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曾经的防卫让国王都积极参与。 一串恐龙脚印 埃斯比切尔角不仅有一座现代的灯塔,更重要的是有圣母神殿和礼拜堂,带有两侧长长的朝圣者住所,历史悠久的石砌建筑在青白色瓷砖的装饰下呈现出安静典雅的氛围,可以想见信徒们的虔诚祈祷在山海之间得到尽情的升华。然而,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礼拜堂与古生物有关,白垩纪海相灰岩地层形成的悬崖上有大量恐龙足迹,宗教传说是驮圣母玛利亚的巨大的骡子留下的。现在这里已建成国家地质遗迹公园,我们对足迹化石进行了详细观察,葡萄牙的电视台也来跟拍纪录片。 悬崖上的礼拜堂 埃斯比切尔角的恐龙脚印属于葡萄牙保存最好的恐龙脚印中的一部分,包含两处完全不同的系列,一处属于侏罗纪,另一处属于白垩纪。令普通人非常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处脚印只相距不到500米,但时间却相差了3000万年。 侏罗纪的恐龙脚印在悬崖上平坦的灰色岩层表面看起来又大又清晰,其准确时代是距今1.6亿年前的晚侏罗世。这里一共发现了近700个恐龙脚印,分布在在8个岩层面上,组成9条不同的路径,有的路径延续了40米长。估计最多有37条恐龙走过,大多数脚印属于重型的蜥脚类恐龙,被归入雷龙足迹和似雷龙足迹。这个地点的独特之处在于至少有7条幼年的蜥脚类恐龙共同向东南方向行走,成年恐龙随后走过,有一些短暂停顿的脚印,由此证明它们是具有社会性集群的恐龙。其中的一条行迹展现了不规则的步伐,指示这条恐龙可能因受伤而跛脚。另有10多个三趾型的兽脚类恐龙脚印,组成两条行迹。 描绘有恐龙脚印的瓷砖画 这处脚印在14世纪时就被当地渔民发现,他们认为是圣母玛利亚的神迹。传说圣母玛利亚带着襁褓中的耶稣,骑着一匹巨大的骡子上岸,沿几乎垂直的悬崖攀登上来,巨骡的脚印就保留在岩石上。这个传说使这里在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成为重要的朝圣地,在神迹终止处的悬崖边上建有一个小型礼拜堂。礼拜堂内一幅绘制于17世纪的漂亮蓝白瓷砖画重现了圣母上岸的场景,在其身后的岩石上留下一串清晰的巨大蹄印,因此这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的恐龙脚印遗迹。 白垩纪的恐龙行迹位于礼拜堂脚印的北面,更容易靠近观察,但不如侏罗纪足迹明显和神奇,其准确时代是距今约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并且是在葡萄牙发现的唯一一处白垩纪恐龙脚印。有趣的是,其中一串行迹来自一条奔跑的兽脚类恐龙,据推算其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公里。 野外考察的最后一处是非地质内容,参观了海滨小城塞辛布拉山顶的教堂和城堡,都是精美的石头建筑。在古堡顶上可以俯瞰山海交接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返回里斯本时经过横跨特茹河的425大桥,这是一座钢结构斜拉式悬索长桥,包括引桥有3222米,水上部分2277米。该桥建于1962年,原名萨拉扎尔大桥,后来为纪念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军政府建立民主政权而改名为“425大桥”。 坎普佩克诺斗牛场 开初的野外安排是3天,缩短后使我有了自由活动的一天,于是去感受一下里斯本的城市风情。1755年的大地震摧毁了若望五世奢华的都城,邦巴尔侯爵随后规划建设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古典主义市区。这里的街道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两旁是整齐的石砌楼房,依然宏伟壮观。街道边的观光电梯载人们到高处,立刻呈现出一片庄重辉煌的红屋顶传奇,引得四周全是相机的快门声。这里连接各个街区的精致广场都有古典的氛围和环境,庄重的教堂也密布其中。卡莫修道院的废墟仍然充满了艺术感,令人震撼。远眺圣豪尔赫堡,山海城市的形象愈加深刻。 地理大发现纪念碑 里斯本是白色的,至少是浅浅的米黄,尽管也有斗牛场的赭红。乘古老的有轨电车去贝伦塔方向,到耶罗米教团修道院广场下车,这座曼努埃尔风格的石灰岩殿堂花费了70年才建成。看一眼那些教堂内外的装饰,简直把岩石雕刻做到极致了,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再去欣赏精美的伦贝塔,它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石雕,而不是曾经的王室行宫和现在的总统住宅。特茹河边的地理大发现纪念碑成了葡萄牙人的骄傲,纪念给他们从世界各地带来无数财富的冒险家。不过,虽然葡萄牙人是航海好手,但说是地理“大发现”就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了。 俯瞰里斯本 最后坐地铁到邦巴尔侯爵广场,然后上山到森林公园,这里可以俯瞰城市与河口。而最大的震撼还是来自第二天在离开里斯本时飞机舷窗上的惊鸿一瞥,澄明通透的天空下,整洁的城市呈现出红白绿三色交织的图案,舒缓地大西洋岸边铺展开来。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5566 次阅读|1 个评论
GOCAD地层加载
zdpbeauty 2010-7-22 21:37
嗯,终于加上了!还是不太美观。
个人分类: GIS|4134 次阅读|1 个评论
GOCAD地层分层
zdpbeauty 2010-7-22 15:13
今天打算做地层的分层了,但是,在3D Reservoir Grid Builder中建立GRID的时候,分层信息已经加入,却在生成体的时候,还是一个整体,怎么才能在体中体现地层的分层呢?? 好郁闷~~~哪位能否给一点指点呢?
个人分类: GIS|4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发现本国已知最古老地层
quaternary1 2008-9-21 09:41
日本发现本国已知最古老地层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在茨城县一处山地发现了约5亿年前形成的火山岩地层。这是迄今日本国 内发现的最古老地层,有可能为研究日本列岛的诞生过程提供新线索。 据日本《读卖新闻》9月20日报道,日本茨城大学和国立极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茨城县日 立市北部一处山地的两个地点采集了火山岩。他们根据火山岩所含铀和铅的比例分析火山岩 形成的年代。分析结果显示,两地采集的火山岩分别形成于5.06亿年前和4.98亿年前。此前 日本发现的最古老地层大约形成于4.9亿年前至4.4亿年前。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有约46亿年历史。迄今全球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古老地层形成于30多亿 年前。
个人分类: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