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口水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瑞德西韦”与口水战
热度 1 fqng1008 2020-2-4 08:40
这是我关于“瑞德西韦”的第三篇博文。第一篇是“ remdesivir:第一个新型肺炎的特效药? ”第二篇是“ 瑞德西韦(Remdesivir)将在中国开展3期临床,检验其抗病毒(nCoV)疗效和副作用 ”。写“瑞德西韦与口水战”的想法来自于耿直哥的“别着急感恩美国政府!这事并不存在”。 一、商业、科技行为与国家行为 据耿直哥报导:从昨天下午开始,一则宣称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中国豁免了一种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专利,令中国可以直接仿制这种药物治病救人”的消息,开始在中国的微博上疯狂传播起来。 当然,耿直哥的调查结果是发现这事并不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令人担心的是评论中不乏歌颂美国的声音,且基于一个不存在的事实,甚至一些媒体也被误导。 耿直哥的调查来自 “白宫官网”和“彭博”。美国“彭博社”在1月27日和2月1日曾刊登过两篇提到美国药企吉利德在与中国方面合作,测试该公司的药物“瑞德西韦”是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这也是截至耿直哥撰文时能从彭博社的网站中找到的唯一两篇与“吉利德”“瑞德西韦”和“中国”这三个关键字有关的报导。但这两篇报导中并没有一个地方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批豁免瑞德西韦对中国的专利”这样的内容。 他也检索了美国白宫的官网,尝试了使用 “吉利德”“瑞德西韦”和“冠状病毒”等关键字进行检索,同样没有发现任何“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批豁免对中国的专利”的内容。 还检索了涉事的美国药企吉利德的官网网站,发现这家药企发布了一个关于公司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声明,可这份声明中同样没有提到任何 “美国总统特朗普豁免瑞德西韦对中国的专利”的内容。 并且,他也调查了一些了解药物专利的专业网民,这个虚假消息中所宣称的 “紧急公开药物分子结构至4月27日”,就是一个很暴露“智商”的话。因为瑞德西韦的分子式早就公开了,网上随处都可以查到。而且公开分子式也根本不等于什么“专利豁免”,也不等于就能“仿制”出药物,毕竟药物的专利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其制作还有辅料和工艺等很多复杂的问题。 总之,根据耿直哥的调查结果,这件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业、科技行为,而并非国家行为,各位网民不要做过度解读。不过,有一点值得思考:我们的网民为什么常常对中美关系过度解读,甚至打的不可开交? 二、燃眉之急与 “阴谋论” 写第二篇文章的原因,是我对二姐转发微信消息进行的简单科普。因为这个消息是:重磅利好!!!吉利得是一家非常牛逼的美国研究病毒药物的公司,在世界上没有几家,它研究的一些药物是当今世界上没有的。这次中国请来的研究病毒的专家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总,钟南山院士亲自去机场迎接接他!因为这个公司的抗病毒药瑞德西韦治好了中国武汉去美国的 35岁患者,所以中美已经签订合同购买这个公司抗病毒的瑞德西韦进口协议!这个抗病毒特效药今天已经到了中国!明天就会用到武汉的病患者身上了!!!重要的是用药以后,一天就可以好转!很快局面就会转好了!那些重病人都有救了! 一方面是救人如救火,人们对疾病特效药物的急切期待。另一方面,也有人怀着悲悯之心疾呼:只有一例中国籍患者 MERS用过有效的药物就可让博导(叫兽)草菅人命 ! 难道不懂西药进入临床使用前要做三个安全步骤的试验吗?不是说单链的RNA复制容易错码发生变异码?西医知识何在啊?是无奈、无能,还是其他原因将270个同胞交给外国佬药白老鼠? 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极其感性,甚至缺乏常识,这里不一一剖析。 三、新药上市与商业竞争 毫不夸张地说,作为新药能够通过 FDA认证是每个著名制药企业的最高追求。因为通过FDA认证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被全球公认为是对人体有效且能够确保安全的产品,是产品质量与效果的全球最高标准证明。 所谓 FDA,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简称。因为目前美国FDA是国际医疗审核的权威机构,因此我们常常称呼的FDA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FDA由美国国会即联邦政府授权,是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是一个由医生、律师、微生物学家、药理学家、化学家和统计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的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提高国民健康的政府卫生管制的监控机构。其他许多国家都通过寻求和接收 FDA 的帮助来促进并监控其本国产品的安全。 此次的 “瑞德西韦”就是赶上我国新型肺炎爆发的这个时机,通过绿色通道进入FDA注册并实施临床试验的第一个有待开发的新药。据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CDE)网站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潜在有效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受理。受理档显示,注册企业为吉利德科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而且,此次负责瑞德西韦临床研究负责人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这一临床试验将于2月3日开始至4月27日结束,该试验直接跨过Ⅱ期临床研究,将入组轻、中度新冠肺炎患者,总样本量270例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这是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获批新药的关键环节。在此之前,成功和失败都是可能的。根据以前的情况,在FDA注册临床试验的药物很多,但真正获批的“新药”却非常少,这正说明获得认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正如吉利德公司全球首席医疗官 Merdad Parsey 在北京时间2月1日发布的一则声明表示,瑞德西韦是吉利德公司在研的药物,目前尚未在任何国家获得批准上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未被证实。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瑞德西韦被证实了对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毒病原体均有活性,它们也属于冠状病毒,且与2019-nCoV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将瑞德西韦紧急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数据也有限。 她还特别对记者指出,吉利德这一情况属于特例。应当理性看待瑞德西韦的注册和上市,如果瑞德西韦能够快速获批,适应地限制其药品注册的期限可以作为一种风控手段。 而且,当前在研的抗 2019-nCoV病毒感染项目不在少数,包括中国医疗集团的利托那韦、艾伯维的洛匹那韦、勃林格殷格翰的盐酸氨溴索、吉得德的瑞德西韦等等。这些被认为是具有治疗潜力但都未有切实的临床证据的药物在与新冠病毒疫情赛跑的同时,其自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考。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211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思科惠普大打口水战 开源交换机谁是老大?
SDNLAB123 2015-2-26 16:08
编者按:思科和惠普近日就惠普推出的新款品牌开源交换机大打口水战,作为目前业界巨头的两家公司在对待开源项目的态度上都是积极的,但就产品而言,两家各有千秋,这也是这场口水战能打起来的原因,当然,我们更期望好的产品的问世,以此来促进 SDN 的落地。 据国外媒体报道,思科表示惠普在上星期四推出的针对数据中心的新款品牌开源网络交换机“让人质疑其在 ProCurve/H3C 交换产品上缺乏信心、动力和创新。”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公司星期四在给 CRN 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做出这样的表示。 思科在电子邮件中表示,“‘白盒子’或者商用芯片交换机不是一种新现象:事实上,今天,思科通过其 Nexus 3000 系列交换机提供了部署最为广泛的商用芯片数据中心平台。”“这个世界上十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中有八家都是思科的用户。思科的战略是通过向软件定义网络( SDN )和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价值,一项包括了商用芯片的战略实现使用和自定义 ASICs 。” 惠普在就此事回复 CRN 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和思科不同,惠普一直在聆听我们的客户的声音,并且投资于未来。惠普将继续引领着 SDN 的创新曲线,商用芯片和软件授权,我们在今天提供的解决方案上也打算做同样的事情。思科关心的只是如何圈住自己的客户。” 同时,思科指出该公司上周发布的第二季度盈利报告显示出交换机和数据中心业务表现强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思科合作伙伴表示,他确实认为思科“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风险。 这位高管表示,“ SDN 是否创造了别人可以进入的、空白的竞争领域?还是它只是给了思科一个巩固自己领导者地位、粉碎竞争的机会?”这位高管表示,“我们还没有答案……但是我敢说盒子上的 LOGO 或者品牌真的已经没关系了。” 位于新罕布什尔州锡布鲁克的 Technology Solutions 是一家思科和惠普的合作伙伴,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Bill Smeltzer 表示他并不认为白标交换机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对市场造成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掀起一种势头,这对于思科可能构成危险。 Smeltzer 表示,“我不认为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Smeltzer 表示,“我认为如果企业和商用级用户真正开始采用这些开放式、软件定义的网络,我认为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随着设备变得老化并且要进行更新的时候,我绝对相信(白标交换机)将会开始打压思科了。”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的惠普在电子邮件中特别谈到了思科的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架构。惠普写道,“思科设法用它的自定义、封闭的 ACI 的方式直接对抗这个行业中网络解体以及使用开放及标准的白盒子网络解决方案的潮流。” 思科合作伙伴 TekLinks 公司的托管和云服务副总裁 David Powell 表示,他不会因为惠普最新的产品线而动摇,他坚信思科 ACI 的方法。 “思科已经占据领导地位很长一段时间了;他们没有犯错,” Powell 表示。“他们的特点和优点是业内最优秀的,他们显然正在大步流星地朝着 SDN 前进。他们喜欢 ACI ,并且始终站在潮流前线……他们在 ACI 方面的举措是正确的行动。” 惠普表示新的交换机产品线将在三月份的某个时候上市,但尚未披露定价。 转载自:中关村在 线 本文来源于 SDNLAB ,可点击此 阅读原文 。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参与以下互动方式与作者近距离交流。 另外我们网站也有大型企业招聘平台,里面有很多优质的岗位,有意者请 点击招聘 查看详情。 如果 您对 本文 感兴趣,可参与 以下 互动方式与作者近距离交流。 (1) 微博( http://weibo.com/sdnlab/ ) (2) 微信 ( 账号 : SDNLAB ) (3) QQ 群 SD N研究群(214146842) OpenDaylight研究群(194240432)
个人分类: 业界资讯|1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只是你不懂得用来赚钱吧
zhangbao5660 2014-2-15 14:08
人在火车上,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科学网上的学者们热聊的话题:读书真的有用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到目前为止都是肯定的。 本人本科念的是土木工程,研究生是结构工程。在本科的时候,就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在兼职,兼职最多的无外乎就是靠体力的诸如促销、发传单之类的,每天60-80不等,很少会有90及以上的。安逸一点的就是初高中的家教,不过家教多半就是被中介压榨得不行了,每次工作时间虽说是两个小时,到是早早地也要出发,做公车去老远的地方,这样算来也是一个上午的时间或一个下午的时间也要被耗去,初中也就平均70每次,教高一二会好一点,不过需要备课,自己重温知识点,也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担心教不好面临家长的口水战。 总结起来就是赚钱不容易,兼职多半在周末,花去了周末休息或学习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好好念书呢?假如他好好念书,能拿一等奖学金的话,每个学期有1500元,相当于这个学期兼职了15-20次,有些学院对于每年的贫困补助4000或2500还与成绩和平时表现挂钩,如果这个算上去,一年就有1500*2+2500=5500元,对于一些优秀者甚至可以拿国家奖学金5000和8000两种类型的,前者相对较容易,我们学院的比例大致为22/460,基本上二十多人里有一个,不过当然不排除有些学院会对这些做限制。后者能拿的就是凤毛麟角了,暂且不说。优秀者一年能拿近万元,不知换算成去兼职,要多少次呢?读书就真的不能赚钱么?很多学校还有很多类的奖学金,为什么不通过努力学习去拿取呢? 念了研究生,会发现有一种用知识赚钱的高级兼职叫做:代课。代课可以分为中专和大专的代课,在中专代课,一般是40或50元一节课,据了解,行情是这样的,一上午四节课,收入可以为160或200,在大专代课,据说是50-70一节,一上午下来,可以有200-280元。不过钱多的自然会累一些,要备课等等。但是想想很多学者居然回去羡慕在工地每天拿三张人民币的工作,我只能说价值观不同,不去褒贬。确实在研究生阶段真的去做兼职,相信也是能有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外加现在国家也大力支持教育,有很多补助以及近年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W,想想,自己在读书期间能拿这么多钱,而且是靠自己的知识去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从大学到研究生,兼职的档次是不是也高了?本科毕业,你所纠结的不过是那些找到了较好工作和应聘到较高工资的同学,为什么不看看平均水平呢?是什么遮住了你的眼睛? 或许很多人在担心毕业之后的去路,但是我想表达:一个人,在自己的研究生期间好好学习,做好自己,是不会错的。延伸到未来,是不是也一样呢?饿死的,是懒惰者。
3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很不好的示范!
热度 8 xcfcn 2012-11-21 14:29
猴子谈性,北大女教授性起了,结果隔壁家的二傻子雄起了,连陈安都要秀内裤了,虽然陈安喃喃自语说:我就是不告诉你我的内裤是红色的。 我觉得这些不像是学者的博文,而是沦为bbs的口水战,话赶话了。其实事后去看,除了口水满地,还能剩下什么呢! 大概唯一的赢家是科学网编辑部。
个人分类: 杂论|1893 次阅读|13 个评论
其实我们要的是尊严和尊重---211/985重点海龟土鳖是非之争
热度 3 jimmy198360 2012-4-19 20:48
211/985,重点,非重点,海归海外经历,土鳖,这些名词中引发的口水战连年不断。这些名词流行的原因有国内的土壤和风气促成。 很多人在各类招聘上(企业的,高校的研究机构的)支持这类的划分和把他们作为人分类的标准之一,而且基本上最盛行的标准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白遮百丑的风气。从HR(包括高校招聘相关的人员以及领导)自身来说,一刀划下去也省很多人力物力和精力成本,毕竟在大象身上拔象牙比在鸡蛋里面挑骨头要强的多,即使是能快要孵成小鸡的鸡蛋(这些比喻不恰当,您意会就好)。这是基于一种一流学校里面的合格人才比例远远高于二三流学校的逻辑,这在理性分析上划定合格人才的技能和专业能力标准上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于都是活生生的人为什么不直接用后面的技能和专业能力标准呢,虽然花些精力,花些精力去尊重人总不是错误的事情吧?为什么要一下子省力地用211/985的屠刀砍去那么多人的生存机会?这在理念和行为本质上和希特勒纳粹有什么区别? 其实了解多了西方的人才聘用机制尤其是在高校,就可以知道人才衡量有很多标准也有很多筛选机制。技能,学术经历,学术成绩,和所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景,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这些都是标准,我们只需要在聘用的时候成立专门的小组和委员会去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衡定应聘者就好了,不完善可以慢慢来,但是简单的屠刀下去就是很多人的一生。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发展,凡事短平快,而失去了对人的尊重,没有这些文明的核心元素的发展,我们发展又有什么用? 211/985重点海龟土鳖是非之争,很简单,本质上是人对尊严和尊重的诉求!
4284 次阅读|5 个评论
口水战与地震战
qsqhopeiggcas 2012-1-18 14:12
这几天,某些博主们关于“休博”话题的口水大战逐步升级,有越演越烈之势。眼看春节临近了,熄熄火吧,有这闲工夫,不如陪陪家人置办点年货吧。 这场口水战,鲜有赢家,意义不大的事儿就不要做无谓的辩论了。如再这样“窝里斗”下去,俺准备给前三名颁发“口水战大王”的奖状,予以精神鼓励。 呵呵,有人说紫坪铺水库蓄水诱发了汶川大震,这件事还有人在辩论。是否这场口水战触发了中吉边境地震区的小震群事件呢?这事得找高人们研究研究,反正俺没这闲工夫。 据中国地震网消息, 1 月 17-18 日,在俺一直关注的中吉边境地震区,发生如下小震群事件: 发震时刻 震级 (M) 纬度 (°) 经度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2012-01-18 03:46:23 3.0 39.5 73.6 7 中、塔、吉交界 2012-01-17 18:40:20 3.6 39.7 73.5 9 吉尔吉斯斯坦 2012-01-17 01:39:52 3.0 38.5 74.1 109 中、塔交界 引自: http://www.ceic.ac.cn/ 目前看来,该地震区快“猴”( hold )不住了,但愿打口水战的博主们能“猴”住,自己的心情也要经常“辞旧迎新”,放下琐事欢度龙年的春节吧。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3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啥叫别把教授当回事?
热度 13 gfcao 2011-10-15 18:56
科学网上时不时引发一些无聊的口水战,而口水战的原因在于某些人在尚没有真正理解别人文章的意思时便大放厥词,一个又一个的高帽子扣过来。不客气地说,出现这些争论的根源是某些人自视太高了,自以为是知识分子,怎么可以与一般人相提并论?我在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别把教授当回事”,这句话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我看越是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别人还真的不必把他当回事。估计某些人又要跳起来,你跳与不跳我都得说,因为这个社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某些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什么叫“当回事”?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这是个内涵并不那么清楚的词,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内涵不清,你为什么要用?应该先给予定义后再来议论。”如果你真的读了我的前两篇博文,应该清楚地知道我所说的“教授别把自己当回事”中的“当回事”是什么意思。我在《别把教授当回事》一文中写道:“ 说起东南大学陈教授被打最终致死的问题,个人觉得,这与陈先生是否是教授身份没有本质关系,大家何必总是忘不了陈先生的教授身份?难不成如果被打死的是农民就没关系了?我们还是应该淡化当事人的特殊身份,就事情本身评论是非。 ”这段话已经蕴含了我所说的“别把教授当回事”是什么意思。在《教授是否把自己当回事并不重要》一文中我又进一步写道:“ 我借用院士那句“别把教授当回事”的本意是身为教授,别把自己当成社会的特殊分子,你在你从事的领域是教授,但在社会上,你与普通公民是平等的,既不比别人高一等,也不比别人低一等(与那位院士的原意截然不同)。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教授也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与“游戏规则”。 我说的“当回事“指的是什么还不够清楚吗? 当然,要说教授应该把教授当回事也没错,这就要看你所指的“事”是什么事,我在博文中也说明了: “假如非得牵扯到教授身份,知识分子本应该是引领社会风尚的群体,陈教授作为有知识、有修养、有身份的人,更应该懂得君子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的道理,如果陈教授把他的车从拥挤的小区内开出来以免堵塞交通,那么陈夫人只要多走几步路就可以了,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 我在第二篇文章中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 “如果说教授与普通公民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教授比普通公民具备更多的知识,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为你比普通公民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懂得更多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授更应该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换言之,普通公民可能会做的事教授可能不会去做。” 如果“当回事”指的是教授在社会上的言行的话,那么教授不仅应该把自己当回事,而且要太当回事。 有人抱怨社会对知识分子逐渐失去了尊重,社会应该尊敬教授。教授能不能得到社会的尊敬取决于政府的导向,也取决于教授的言行。总体上说,教授群体的社会形象未必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我们的一些媒体为了销量历来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一点小事可以给你无限放大,为了达到抓眼球的目的甚至可以胡编滥造,这或多或少给社会某些群体的形象带来了一点负面影响。社会仇富、仇官,接下来该仇谁呢?仇教授?如果教授们太把自己当回事又太不把自己当回事(绕口吧?觉得矛盾吧?),那么社会仇教授是迟早的事。
个人分类: 杂文|4841 次阅读|30 个评论
一切紛爭衝突都會過去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1-6-2 08:43
網絡口水 其實有神馬了不得的 隨著時光流逝 一切消散後 今天看來非常嚴重的衝突紛爭 三十年後會可能會覺得非常可笑 或者早就遺忘 真正能留下來的财富只有一顆真誠心 大家還是真誠待人慎護口業吧 =========================== 對於過去、現在、未來在網絡上我給別人帶來的傷害,真誠道歉懺悔,盡力改正!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552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