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读者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读者

相关日志

精选博文读者不少,评论不多
热度 2 xupeiyang 2011-2-28 16:32
陈老师和饶老师今天写了关于创新的好博文,是一个严肃的论题。虽然博文发布的时间很短,但读者已经很多,可惜评论不多,不知道为什么? 首先是不同然后是创新——先从不创新的工作开始做起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17192from=space 美国NIH的基金申请没有创新行吗?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6014do=blogid=417352 已有 547 次阅读 2011-2-28 13:28 饶海 饶海的个人博客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美国NIH的基金申请没有创新行吗? 精选 已有 547 次阅读 2011-2-28 13:28 |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美国, 基金,NIH,申请,创新 当前推荐数: 9 推荐人: xupeiyang liuli66 pukin Synthon wanyou9 xsquare lixuekuan boxcar 远帆 发表评论 评论 ( 13 个评论) IP: 123.119.242.* 举报 匿名 2011-2-28 16:19 不知道创新与否还可以争论,科学研究没有创新还叫科学研究吗?质疑个啥? 没创新,你申请试试~~~ !-- 编辑/a--举报 xupeiyang 2011-2-28 16:13 医学科研查新课题中有30%的创新点被通过查新直接否定或需要课题组修改其创新点。有17%的创新点有国内外密切相关文献报道。95%的研究课题有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真正原创性研究课题2% 差不多。这是我们的查新实践体会。 举报 boxcar 2011-2-28 15:30 怆心。。。 举报 tanzhjin 2011-2-28 14:53 没有创新肯定不行,关键是很多专家不知道什么是创新,结果随便枪毙别人的东西。我们建议通过基金委查新来定创新与否。 举报 Synthon 2011-2-28 14:17 有些人脑子不转,来美国之后听见风就是雨。。。 举报 liuli66 2011-2-28 13:50 某人会被 拿下…… 博主回复(2011-2-28 13:59) : who ?drink tea? 举报 liuli66 2011-2-28 13:49 THE FASTEST TO BE 精选! 举报 liuli66 2011-2-28 13:47 debating with Cheng Guan FRIENDLY 博主回复(2011-2-28 13:58) : 啊U suggesting: better unfriendly? 举报 liuli66 2011-2-28 13:39 it is a good analytical framework. 举报 liuli66 2011-2-28 13:38 Innovation 其实是 innovative-NESS. right ? 博主回复(2011-2-28 13:44) : u r 创新!
2107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06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2-28 15:57
成才之路须有导师相伴 说起年龄,也算老大不小,可是说到科研的成功,仿佛离自己还很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位或多位名副其实的必要信息和基本技能传授者。目前我仍未将一些领域内的科研基本技能学到手,不是不想学,而是什么都靠自己琢磨,太难、太慢了。 我进入科研领域已整10年,通过网络获取资料和独自消化它们占用了我大量时间,此外也常和导师聊天,事实上这是我最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然而,这两种方法却不能使我较快成长和学到必要的科研技能。举个通俗的例子,过去10年中,如同只提供给我油和面,却要求我这个从未吃过和见过油条的小孩,独自做出地道的油条一样。10年下来,我都快成科研老油条了,但还是没本事做出好油条,需要自己琢磨的东西太多。具体来讲,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知如何下手解决的问题,问题太大、太难,我不知道如何简化问题以便解决。这好比让我做出一个更好的、理想的Google来,我也知道只做算法或只做系统是不行的,但其他的技术和资料等却无从获得。当然,何况Google已今非昔比,单凭一人之力几无任何实现的可能。 事实上,与我经历相似的硕士生、博士生很多。我身边的一名硕士生,都快毕业了,还尚未搞清课题想用的一个基本算法。并不是她智力有问题或者不努力,关键是她缺乏正确的科研指导,没按相对正确的科研方法一步一步地去做研究才导致了这种局面。 当年我自己读硕士时也是如此。我的硕士课题中包含实现一个需求获取工具的内容。开发该工具之前想得很好,可实践时却没得到任何指点,从编程用的VC到实现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必须由自己想清楚。记得当时自己有一些想法涉及到P2P,可是周围却无人懂得相关技术的研究意义,导致我到现在都不想或不敢去做与此相关的课题。事实上,当时的我只具备能想到做什么而已的能力,具体怎么做,确实需要有人帮和带。 就本质而言,我觉得自己始终没养成正确的科研习惯,遇到的困难也没人能提供实质性帮助,犯了错误也不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一来二去,养成了一些搞科研的坏习惯。而科研所需的良好方法、环境都无法具备,常常后悔,却也无奈。因此,常期待幸运来临,让自己有实质性的提高。事实上,幸运星就是能在不同阶段帮助自己的导师,如果没有这样的导师出现,那只能将自己当成是自己的幸运星了。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讲师 孙静宇 提高科研效率的方法 我的科研小组效率较高,除了拥有好的组员以外,与我使用促进科研效率的一些方法也分不开。现就提升科研小组整体效率谈一些体会,但前提是每位组员都有积极进取、认真做科研的态度。 1. 给每个人注入大局观。我和每个进入实验室的人一开始都会坐下详细谈实验室的科研方向。我会把每一部分都讲清楚,并且把它们之间的联系理清,让每个人专攻一个方向。这样每个人在整个实验室的位置一清二楚,做起来就更有方向感和动力。 2. 组员间互助。我要求每位组员都有团队精神,而非单打独斗。每个人精力有限,若要精通所有重要的试验技巧或设备需要花很多时间;若培训好了而又长期不用,所学的很快会还给老师,等需要时再临时培训,一定会耽误进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短期培训很难达到高水平,做出来的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所以,我就从一开始就分配每个人专攻1~2项技术,做到精通。若某个组员的课题需要做他并不精通的实验,我就安排组内其他专家帮忙做。此组员可以在跟着做的过程中慢慢学习,最终自己也变成了该项实验的专家。这样整组的人力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课题研究进展迅速。此策略成功的前提是我要深入第一线,对每个重要的实验技巧了如指掌。 3. 保证试验设备跟得上。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是否具备需要的仪器。一旦实验设计好,就全力找到所需仪器开展工作。数据拿到后,整个课题不需要在猜测、疑虑中摸索前行。 4. 为每位组员指明方向。当人迷茫时,科研也常常停顿不前。要么是没有章法地做一通试验,要么就在痛苦中度日,不知要做什么,所以目标一定要清晰。我强调,每做一个实验都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不知道为什么而做的实验,就不应该做,否则就会浪费资源。   5. 激发每人内心的兴趣。当他们自己有兴趣要找到答案时,一定会立马去做。因此,我常和每个组员谈课题的进展,把我对每个课题的未来和方向结合已有的数据再阐述清楚。这样对我和对组员都是很大的帮助。有了兴趣,他们自己也会钻研,把课题做得更深、更好。   6. 下第一线。我经常到实验室里转,问他们问题,帮着分析数据,并提出下一步试验的建议。有问题当场解决,这样我就不会脱离实验室太远。他们可以从自己的失败中学习成长,也可以从我这儿学习。我尽量帮他们避免我曾有过的失败。带孩子学走路时,我或是用手搀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或是用心保护他们,看他们快要倒时出手援助。孩子根本不知我的辛苦,但我心甘情愿。对学生和博士后,我也是同样对待。这也是团队精神的一部分。我是这个团队的中心,自己不对这个团队负责,又怎能期待组员会呢?   7. 自己要不停地学习新东西。要想维持自己团队科研的活力,必须要有创新。参加学术会议、评审文章、做学术报告、到公司做顾问等活动,我是组里和外界接触最频繁的核心。学生和博士后加入这个团队几年后又离开,只有我是固守阵地的。我对自己实验室里总体的研究比其他人更清楚,开发新的科研方向和领域也成为我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依靠有专项技能的博士后有时也可以开发出新的研究。但自己碌碌无为,效率必定大打折扣。另一点是,我的实验室做的应该都是我感兴趣的科研,否则即使是再新的研究,做起来也没有乐趣。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系助理教授 孙常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3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色文化与黄色文化(续)
热度 1 hcrm 2011-2-25 10:46
前文发出来以后,一些读者相继提出,希望作者能够写出续篇,对两种文化进行更深入地分析。我原本写作“红”与“黄”的文化,意不在就文化而文化,只是认为无论人或社会,都应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一个社会的构架当中,不可能没有文化的支撑,无论这一文化有多么的“糟糕”,都能体现社会共同价值所在。今天,我们的社会共同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有些模糊的问题,不是每一个国人能够明白地回答得上来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金钱的角逐,原本无可厚非,无非将其从道德的层面剥离开来了——这也显现了原有的文化正在蜕变。是趋向“红”,还是走向“蓝”?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总是徘徊在观望之中。 中国原有社会结构是“黄”文化主导,它的主体思想基础为儒、释、道,前后来自本土,中间源自印度,总体还列属于东方哲学。这一哲学的表征为“神秘”,即“有还无”。如果用它来客观地描述世界之尘埃,那么会衍生出无穷无尽的遐思,基本上是没有定位的。 儒、释、道的核心价值,其实是“王权至上”。儒的君王,释的佛祖,道的玉帝,哪个不是神通广大、高高在上,让人臣服于他?否则,刑而罚之,罪而罚之,永世不得翻身。孔子的仁,是上的立身之本,也是上对下的赏赐;释迦牟尼的悟和老子的道,亦与其如出一辙。这些授道者,从根本上是在维护“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这就是他们的“礼”。 说文化有阶级属性,显得很不时尚。其实,即使是民间传说等文化艺术形式,也无不沾染着“黄”文化的气息。当然,这一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它与“红”文化一样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尤其是它的精髓部分,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象征。 我们必须尊重前人的创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为我们是其血脉地延续。我们的诞生,意味着继承和发展,同样也会遗留。“红”文化的兴起,源于社会变革,它的主体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为泊来品,总体列属于西方哲学。有别于其他哲学的是,它的表征为“晓白”,即“有还有”。客观存在的就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人民民主”,也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让人民大众有组织地团结起来,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构建一个完全公正、平等、共享的理想社会。它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由之建立起来的“红”文化,强调人的首要属性是社会性,其次为本能的自然性。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它忽略了个人的情感和需求,强化了我们这一群体的同一性。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割裂了,仍以人为例,社会性第一,自然性第二,只是主次认知的问题,并非“水火不相容”。那么,为什么要强调人的社会性呢?这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起端时期,当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人是社会生产关系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已然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你是社会的人,所以你无法逃避社会的现实,一些社会的因素决定着你的生活与人生,你别无选择。 而“蓝”文化虚拟了“人性至上”,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性神圣不可侵犯,譬如说自私、贪婪、欲望等等,不应去人为或社会性地控制它。然而,单就一个人的能力而言,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帮助,是无法聚集更多的财富的。个人的自由总有社会制度在维护,否则除了杀戮,人类毫无自由可言。 诚然,“蓝”文化关于人性的探索,对于人类社会是有益的,即使是对立的阶级也需要共处之道,更何况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呢?世上的路有千条万条,我们行进的路线应该是明确的,不然离目标只会越来越远,丧失了追寻与探索的意义。革命不是杀戮,更不是剿灭,它是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与秩序,探求新的创造与发展,寻找人类理想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红”是“黄”的渐进,去除极端思维的影响,它必将放射出更加人性的光芒,这是我们所共同努力和期待着的。 2011 年 2 月 25 日
个人分类: 论文集锦|3347 次阅读|9 个评论
2011 .05 期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2-21 15:06
要论文水平还是科研水平? 科研评价,是每个国家都要做的事。在中国,不少大学或科研单位常常简单地将论文水平作为评价科研人员工作的主要标准,20世纪90年代有高校就规定每发表1篇SCI论文奖励1万元,近年来又加上了影响因子。职称或博导、硕导资格的评定也离不开论文。这种唯论文为上的科研工作评价方法,其直接的结果为:导致国内论文成灾,还有不少造假论文,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学术环境;导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论文大国,却不是科研强国的尴尬局面;不少科研人员发了不少论文,甚至也有不少高水平论文,但在国际学术界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或学术地位。究其根源,就是国内科研评价体系过度重视论文而忽视科研水平的评价,或者把科研水平和论文水平混为一谈。 科研水平如何界定呢?科研水平由高到低分为:1)开创性研究:这类研究通常没人做过,其成果可开创一个对人类影响重大的领域。2)发展性研究:已经有人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刚起步,而且许多方面未弄清楚。3)跟踪性研究:在已有的发展性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细化。4)验证或重复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多在他人的基础上重复或验证他人结果的正确性。 再来看看如何界定论文水平。以影响因子来判断论文水平,在同一专业还可以比较,在不同专业就没有可比性了。热门专业的杂志IF比较高,冷门专业IF则较低。因此,以杂志的级别来衡量论文的 质量比较合理些。依此论文水平可分为: 1)顶级杂志论文:如Cell、Nature、Science 系列杂志;2) 一流杂志论文:如PNAS、Genes Development、JCI等;3) 本专业一流杂志论文,如肿瘤专业的Cancer Research、生化专业的JBC、MCB等; 4) 本专业较好杂志论文;5) 低水平杂志论文。 论文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关系如何呢?我认为首先论文水平与科研水平有很大关联。高水平的论文更强调论证严谨和论据的充分、结论的可靠性,以及良好的论文写作技巧。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要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是很困难的。其次,论文水平不完全等同科研水平:论文水平更取决于论据的充分程度,而科研的水平强调创新的程度。因此论文的水平不能等同于科研水平。我们可以到顶级杂志上查一下所发表的论文,多数属于发展性和/或跟踪性的研究,真正的开创性研究极少。创新性很强的研究即高水平的科研未必能发表高水平论文,最典型的例子是1993年获诺贝尔的成果——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原始论文,最初被顶级杂志拒稿,最后发表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杂志Methods Enzymol(IF=1.904)。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开创性研究太新而不易被编辑和审稿人接受或是由于可参考的资料太少,无法把实验结果做得足够完美。 科研的最高境界是既能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又能做出高水平的开创性科研。不过,这只有极少数天才科学家才能做到。比如,2009年因端粒酶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Carol W. Greider,她的论文多在CNS或PNAS杂志上发表。对于很多科研人员来说,也许他们发表的论文档次一般,但如果他们数年如一日在某个方向持之以恒,就可能在国际上成为该领域权威。在当今中国浮躁的科研环境下,非常需要一大批这样的科学家。 总之,我认为对于刚入门的科研人员如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评定主要依据论文水平来确定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期的科研人员尚需要导师指导,无法开辟自己的研究方向。论文的质量能反映其科研的能力和潜力,而数量则代表其工作量或工作努力程度。不过论文发表的水平应受到PI的把关。 对有自己实验室的PI来说,科研水平应该是他们的主要评价标准。通过高质量公平公正的同行评议,根据一系列论文来评定其科研创新性的层次、成果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以及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或学术地位等,以此来鼓励科学家静下心来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研究员 王孝养 “尺度”一词用法是否不妥 目前,在国内某些科研领域,有一些学者,把大气团运动的距离、范围,说成是大气运动的“尺度”。例如:“按大气运动系统的水平范围L,可分为大、中、小、微四类尺度。大尺度系统L为几千公里;中尺度系统L为几百公里,小尺度系统L为几十公里。”(盛裴轩, 李建国, 潘乃先, 等. 大气物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74) 在上述引用的段落中,所说的“尺度”,实际上是指“距离”、“长度”、“范围”等意思。而在汉语辞书中,“尺度”一词的基本释义是:(一)计量长度的定制。(二)标准,并没有“距离”、“范围”、“长度”等意思。把“距离”、“范围”,说成是“尺度”,在汉语语词用法上没有任何依据,这种用法是否是对“尺度”一词错解、误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新兴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1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事件回放的报道
热度 7 cyj 2011-2-17 22:04
自从科技部公布了“撤销李连生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决定,全国高等学校所有正直之士,尤其是西安交通大学内部千千万万坚持母校传统美的的师生员工,莫不欢欣雀跃拍手称快。 大家为党中央,科技部的英名决定,预见到一度在高等学府出现的歪风邪气,个别人采取的熟视无睹;个别人有恃无恐,认为造假是一本万利没有风险的买卖,即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科技部的决定,预示着造假者必须承担起巨大的责任! 科技部的决定,必将使那些心存侥幸的个别人,有所顾忌,有所悔悟。我国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在风气上恢复过去的纯洁、勤奋、无私、向上。学术风气恢复海清河宴的局面,也指日可待了! 科技部决定,真正是一声春雷! 我们六个举报人都觉得必须使用三个振(震)字予以形容, 一个是振奋,这是一切诚诚恳恳、踏踏实实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师生员工们,才会格外亲切的感动; 一个是震慑,少数弄虚作假分子再也得不到“绝对安全”的感觉了!他势必得考虑再三,也许就不会伸手啦! 一个是震动,使有些犹豫不决的受歪门邪道毒害的人,从“也许向李连生束鹏程学习,也会得到馅饼的”彷徨中,醒悟过来 , 走正大光明勤勤恳恳之路,用自己的辛勤的劳动,创造光明的未来! 总之,科技部的决定,虽然是一个刚刚的开始,然而,只要有了正确的开始,就不会停步的!这正是党中央近年来采取的许多倾斜性极强、深得民心的举措的一部分! —— 由于科技部的决定,使得近来许多报导上面,都有《事件回放》一栏。然而回放的事件则各不相同。有的媒体回放的事件,让读者从中能够理解出:造假者与举报者之间的是非曲直,衬托出西安交大学校当局在处理事件中的鲜明姿态与原则立场。有的事件回放则令人一头雾水莫辨是非,难分真伪。 例如,下面的《事件回放》便属于歧路亡羊式的事件回放: 事件回放 ● 2007年年底,西安交大退休教授杨绍侃发现李连生申报奖项疑点,并与郁永章教授、陈永江副教授、林槑教授、冯全科教授、屈宗长教授等在李的报奖推荐书中发现大量弄虚作假内容,向校领导口头反映情况。 ● 2008年初,上述教授向学校提交书面意见。此后,他们向西安交大党委、纪委等多部门同时发出公开举报信,举报李连生造假。 ● (此处, 1 、遗漏了 2008 年 2 月 26 日党委书记委托三位校级领导人在南洋大酒店第一次威逼利诱恐吓举报人的重大事件; 2、同时遗漏了学校当局于 3 月 29 日向教育部撤销李连生等人获得的 2007 年教育部一等奖奖项之事。 那份撤奖申请书的撤奖理由,歪曲为“能动学院部分教师,对获奖申报人有异议。我校无法协调解决”因此申请撤销。把举报人揭发造假者的大是大非矛盾,歪曲为举报人与造假者相互之间的攻奸纠纷。因此使用了我校无法协调解决的协调二字!狡猾的掩盖李束连偷带抢的腐败行为;回避了学校当局应该“调查、处理”的责任!) ● 2009年 4 月,西安交大决定免去李连生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此处遗漏了“学校当局始终矢口否认李连生是由于造假而免职”的实事求是的向全国人民的陈述。) 此处又遗漏 2009 年 3 月举报人的开设博客,公开举报的重大事件; 2009年 4 月 22 日,党委书记第二次委托三位校级领导人赴南洋大酒店“用免去李连生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的职务,换取举报人停止博客上面的检举揭发”的重要宴谈内容,以及威胁举报人的博客,是败坏学校声誉,败坏国家声誉的高度的重要内容。 ● 2009年 7 月,李连生状告杨绍侃和陈永江等人侵犯名誉权。 (此处将 5 月造假者起诉举报人,错误的写成 7 月;实际上 7 月 21 、 7 月 31 ,是两次开庭的时间。 尤其重要的是,遗漏了学校当局以西安交大法人名义,在 8 月 10 日向法庭出具学校公函,证明李连生束鹏程在 2003 、 2005 。 2007 年所骗取的三个大奖中,都没有造假。 起到了企图帮助造假者击败举报人的荒诞作用!) ● 2009年 12 月,西安交大学位委员会决定免除李连生博士生导师资格。 (此处,遗漏了 3 月 20 日《焦点访谈》将李连生和束鹏程在三个大奖中都造假的震动全校师生员工的重大的曝光事件!因此,不能够体现次日,学校当局立即行动的真正原因。—— 于是) ● 2010年 3 月 21 日,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取消李连生“教授职务” , 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李于同年调离西安交大。 (此处, (1) 使用了“教授职务”的奥妙称谓,教授是技术职称,不是行政职务 ! (2) 也没有指明:全校师生员工都没有接到学校当局的通知,都蒙在鼓里的不知道李连生究竟是什么时候调离西安交大的。) ● 2011 年 2 月,科技部发布通告,撤销李连生所获 200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 现将我们举报人的《关键事件回放》公布于后,欢迎读者予以比较、加以评论! 《关键事件回放》 ● 2007 年年底,西安交大退休教授杨绍侃发现李连生申报的教育部一等奖项有疑点,并与郁永章教授、陈永江副教授、林槑教授、冯全科教授、屈宗长教授等在李的报奖推荐书中发现大量弄虚作假内容,向校领导口头反映情况。 ● 2008年 1 月 2 日,上述教授向学校提交书面举报。学校当局置之不理。 54 天之后的 2 月 26 日,党委书记委托科技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三人驾《南洋大酒店》宴谈,对举报人进行威逼、利诱和恐吓。 ● 2008年 3 月 29 日,学校向教育部申请撤销李连生、束鹏程 2007 年教育部一等奖。 然而撤奖理由中将举报人举报的理由,是李连生等人将他人、他国从前的产品、成果予以抢夺,谎称是自己创造发明的,歪曲为“因能动学院部分教师对奖项申报人有异议,本校无法协调解决,故申请撤销。” 把举报方使用证据揭发李束造假的大是大非矛盾,歪曲并谎报为个人之间的相互攻奸。因而使用‘我校无法协调解决’的“协调”二字。既掩盖了李束是由于抢夺他人、他国成果并谎称是李束发明创造的恶劣造假性质;又推脱了作为学校当局理应“调查处理”的责任。让教育部审查人员错误的以为,这是交大内部的双方争名夺利的矛盾,学校当局无法协调解决,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必然与常例! 可见,学校当局撤奖文笔的狡猾性,以及包庇造假者的殚精竭虑! ● 2008年 6 、 7 月,学校号召组织科研团队,科技报国。 2008 年( 6 )号文件规定:三级以上教授均可组团 ; 学术不端者不得参加;审查小组成员,包括李连生等。 从而让李连生开除了在职举报人冯全科教授组织和参加科研团队的资格,实施了造假者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这个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权力,是学校当局明知故犯赋予的! ● 2009年 3 月,举报人在科学网建立博客,公开举报李束造假。 ● 2009年 4 月 22 日,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委托前次的三位校级领导,第二次驾《南洋大酒店》宴谈,以“撤销李连生国家工程中心副主任职务,作为举报人撤销博客”的条件,举报方不予认同。宴谈中,学校当局以“不撤博客,败坏学校声誉甚至是败坏国家声誉”的高帽子予以威胁! ● 2009年 4 月底,西安交大决定免去李连生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但矢口否认与被举报造假有关。 ● 2009年 5 月 25 日,李束二人状告陈永江、郁永章、杨绍侃三人“以打假为名,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在博客上侵犯李束名誉权。”创造了造假者反告举报人的奇闻。 ● 西安碑林区法院在 7 月 21 及 7 月 31 两次开庭,作为原告的李束缺席。举报人展示了李束捏造经济效益的铁证,使造假者败局已定。 ● 2009年 8 月 10 日,西安交大当局眼看着造假者将要败诉,居然以学校名义向法院递交公函,证明李束在 2003 、 2005 、 2007 年骗取的三个大奖中“都没有造假”,构成利用职权干涉司法,而且出具伪证包庇造假者的奇事怪事。 学校当局的公函证明,目的在于帮助造假者在法庭上,击溃举报人以泄愤! ● 2009年 12 月,大学位委员会决定免除李连生博士生导师资格。 ● 2010年 3 月 20 日,《焦点访谈》将李束的造假予以曝光。震动了西安交大全体师生员工。 ● 2010年 3 月 21 日,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取消李连生教授“职务” , 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由于使用了取消教授“职务”而不使用取消教授“职称”二字,从而愚弄了全国、全校。因而引发许多媒体误入歧途,发表文章质问“为什么海能够就任高职?”“为什么被重用?”等等! ● 李连生于同年某月,在学校当局没有宣布的情况下,离开西安交大赴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由于学校以“取消教授职务”代替“取消教授职称”,这种手笔游戏,愚弄了、迷惑了全国上下。从而保证李连生到合肥后,立即顺利的升任(只有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担当的)副总工程师。 ● 2010年 4 月,学校当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整风学习”。( 1 )学习文件上第二条是“各院系可骗取外单位专家,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作到了“舍近求远”“明捉暗纵”的高超作用;( 2 )没有有关本校李连生束鹏程造假的任何内容;( 3 )抄报全校各院系。 ● 2010年 6 月 20 日,西安交大党委给造假者李连生“留党查看一年”的处分,但是在通知书中,却仅仅抄报能动学院,全校其余的 17 个院系的党员群众,均失去知情的资格! 2010年焦点访谈冲击下宣布的 4 月份轰轰烈烈的学习,既没有本校的对象,也没有必要的总结,装腔作势不了了之! 4 月份学习是抄报全校, 6 月给李连生的党纪处分却是仅仅抄报能动学院,把全校其余的 17 个院系的党员群众,都取消了知情权! 这种学习,会给全校师生什么有效的教育和收获吗?他玩弄的是什么? ● 2011年 2 月,科技部发布通告,撤销李连生所获 200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 在科技部第一次撤销科技进步大奖的春雷滚滚声中,为了在高校系统内部,通过李连生们的造假事件的处理,尤其是通过案件的分析批判,如果能够使所有的师生员工,都在分析批判中,得到真正的思想上面的深刻教育,而不是走过场,应付应付,那也就达到了六人检举揭发的初衷了! 我们希望学校当局的领导人,不要像 2010 年 3 月 20 日《焦点访谈》之后,声势浩大的 4 月份“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那样,在学习文件中,舍近求远要求各个院系“聘请外面的专家讲解典型案例,提高师生员工的认识”。居然不敢光明正大的提出“要从李连生束鹏程十几年的、多品种的弄虚作假事件的分析批判中,提高对于造假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性的认识”。树立“屏弃李连生弄虚作假”的防范意识,树立“老老实实做事,正正经经做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如果继续那样,母校师生员工的面貌一新,就难以早日实现了!只有: 第一、迫使李连生们交出一份起码的“承认错误”的检讨书,如果交出“承认弄虚作假检讨书”,才能够让全校师生员工得到真正的“以儆效尤”的教育效果; 第二、请校党委书记针对李连生们的检讨书,进行分析批判,告诉师生员工:李连生们的所作所为,究竟是怎么样形成的,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受了什么人的毒害,什么思想的毒害,那么,才能够使得全校上下心服口服!西安交通大学的重整旗鼓才能够顺利开展起来。 重庆市的打黑,处决文强之前,是把文强的所作所为一一列举,一一分析批判之后,才处决的,因而也才使重庆市老百姓在文强被处决后,万人空巷,走上街头,打起横幅,敲锣打鼓,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假如不列举文强所作所为,不分析,不批判,不声不响的把文强处决了,会有这种场面吗?! 博主等人敬书 2011 年 2 月 17 日 .
6838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1-04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2-12 13:21
搞研究:静若处子, 出若脱兔 前些天和一个研究生讨论写论文毕业的事,勾起我以“静若处子,出若脱兔”为中心思想写一段话,劝导研究生做事要:做足准备工作,行动毫不迟疑。 这个道理很浅显,但不易做好。有的研究生平时晃晃悠悠,快到毕业时又心急火燎地赶文章,生怕毕业延期。我经常说,越是紧急的事情越不能慌。心慌手抖,什么细致的事情也做不了。研究课题有难有易,进度有快有慢,研究生之间彼此也会互相比较,若同时入学的都有文章了,那没有文章的很可能会急,这种比较和急躁根本没必要,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事一步步做好,文章则水到渠成了。有的学生看上去不紧不慢,但实验数据一批批出来,什么都不耽误。所以,心不能慌,但动作要快。 做一个具体的实验,也要“静若处子,出若脱兔”。在设计实验时,要尽量详细调研、仔细计算,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多想想,做好预案。实验方案要尽可能详细,不仅自己操作时有把握,而且将来重复实验时不至于找不回实验条件而失败了。即使仅仅从构建一篇文章的角度出发,也应该计划好该取得什么数据和表征结果,为此需要制备多少样品,等等。根据不同研究内容,实验方案更需区别对待。我以前做溶胶-凝胶化学时,由于溶胶成长比较慢,为了比较配方的影响,就同时合成一系列的胶体,随着胶体的陈化,按照预定时间取样,进行电镜、粒度、流变等分析,一旦发现胶体合适,就要镀膜,马上就是测试薄膜性质,每天忙个不停,但一点都不慌张。最多时一天配置10个胶体,这样数据就每天都要采集,如果一个接一个地评价配方,那就需要太多时间了。有时候和学生讨论,当碰到有意思的结果时,顺着逻辑思维,应该有的结果却没有做,这样讨论就中断了,几次这样,我就慢慢没兴趣了。 往大处讲,“静若处子,出若脱兔”适用于所有事情。做事没有计划,到时候慌张,这是做研究工作的大忌。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耀 评审SCI论文的体会 自担任国际诸多学术期刊的论文评审工作以来,我每年要评审大量有关纳米材料合成、多相催化和光催化方面的研究论文稿件,积累了丰富的审稿经验,受到了杂志主编们的好评。我特别把审稿时的注意事项撰写成文,供大家在撰写论文和审稿时参考。 1. 确定论文工作在材料构成、制备方法、表征技术等方面是否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欠缺创新,往往是拒稿的最佳理由。因为重复他人工作或在他人工作基础上只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肯定得不到吸引人的研究结果。 2. 判断论文工作是否具有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对于材料合成的论文,一般需要作者给出所合成材料的新性能。 3. 检查所得实验结果是否都由对应实验方法得到。有些作者不注意,他们写了实验结果,但没有在实验部分描述实验方法或引用文献所述实验方法。此外,还有部分作者,在描述实验细节时与所示实验结果中的细节不一致,产生矛盾。 4. 判断论文中数据的可靠性。所得数据必须是按照通常认可的方法和仪器测定出来的,他人可依此重复得出来。若所得数据的有效数字书写正确,又能给出数据的误差大小,则更有利。 5. 判定对数据解释的合理性以及与相关文献结果的讨论是否充分。国内期刊论文的最大不足即是在结果与讨论部分中的讨论较少。SCI论文需要对文中数据进行透彻的分析,并结合文献结果进行合理的讨论。对自己的实验数据的解释,要依据实验证据展开,做到“自圆其说”。 6. 核对不同表征方法所得相关结果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需给出合理的解释。有些论文中,不同表征方法所得结果相互矛盾,也没有给出必要的解释。 7. 核对是否有对比实验结果。一般地,采用新材料、新制备方法和新表征技术所得的实验结果均需要与通常所用的材料、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所得实验结果相比较,才能凸显前者的优势。此外,与文献现有结果的比较必须在相同或类似条件下进行。 8. 判断所得结论是否完全可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不能由实验结果进行延伸而得到,也不能随意扩大适用范围。 9. 判断所示图表是否必要或是否优化编排。有许多作者在给出图表时不注意,对本可以合并的图或表分开给出,不仅占据大量篇幅,而且影响了文章的连贯性和紧凑性。要知道,论文篇幅是有限的。对于不十分重要的数据,可放入到支撑材料(Supporting information or Supplementary data)中。 10. 判断摘要与结论是否雷同。 11. 判断论文撰写格式是否规范。在投稿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作者投稿指南,严格按照指南准备好论文稿,做到“万事俱备”。特别要注意,文献引用及其列出格式必须符合所投期刊的要求。此外,有许多期刊需要作者提供题图摘要(Graphical abstract)、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等。 12. 核对英文表达是否规范。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 戴洪兴 (责任编辑 李娜,于辉)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5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许培扬博客 旧版本搬到了新系统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25 04:11
亲爱的读者和博友,你还想我吗? 许培扬博客旧版本 你还可以继续访问我的旧博客,也欢迎你来到我的新博客。 祝你 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更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xupeiyang.htm 科学网博客系统已升级,请访问本博客的新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280034 标题: 一门三院士 中国科学界的一个佳话 浏览:472评论:0 陈竺曾回忆说,王振义耐心地为他补习专业外语,还一起撰写论文。但每次发表论文,王振义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王振义跟陈竺解释说,如果自己成了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你们年轻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实在是破天荒的事情。曾得到王振义实习指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培扬说,“一门三院士(指老师王振义,学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4782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2221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年SCI 新收录的期刊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24 09:30
各位博友和读者,2011年SCI新收录期刊,供你们参考。 祝大家 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2011年SSCI收录经济学科期刊306种.doc 20111221354643525.doc 新收录的管理科学期刊 webofscienc20110117.pdf 新收录的国家和地区期刊 许培扬 try{var s = window.name;parent.MM .initIframe();}catch(e){}
个人分类: 信息资源|31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刚刚发现的科网新版遗憾
热度 10 卫军英 2011-1-23 14:33
俺比较迟钝,刚刚才发现科网新版没有把原先的“博主评论”给复制过来,也是一个遗憾。很多评论其实也蛮有意思的,有没有什么办法给转过来。 还有一个问题,点击旧版不能直接链接到新版,这大概也造成科网多年积累的读者流量会暂时失去吧?
个人分类: 营销传播|29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文明-国家”,还是“文明-冲突”?
热度 2 techne 2011-1-22 22:22
驳甘阳的基本教义:文明 - 国家或文明 - 冲突? (草稿,请勿引用) 王 键 读罢甘阳先生几年前的“从 " 民族 - 国家 " 走向 " 文明 - 国家 "” ,以及“如何避免自宫式的 " 现代化 "” 两篇高屋建瓴的大作,笔者不禁在内心产生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以及某种不祥之兆。首先得承认,对于甘阳先生文中的观点,笔者确实是很不赞同的——但这种不祥的感觉却并非简单地出于对甘阳观点的不赞同,或者甘阳先生的某个言辞不当。这种感觉是出于作者对甘阳先生所鼓吹的所谓“文明 - 国家”思路之具体实现所可能带来的一些副产品,为其获得的响应而感到焦虑,同时也为中国这一国家的前途而深深忧虑。 笔者接下来把甘阳先生“从‘民族 - 国家’走向‘文明 - 国家’”等文中的观点归纳为如下几个基本论点:其一,借用百年前梁启超的观点,甘阳提倡以所谓“国性论”作为基础,笔者以为不妨称之为文化的宿命论和决定论;其二,以土耳其、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为例,甘阳强调其文明的“自我撕裂”,不妨称之为文化的不可通约论,最后却定会落入虚无主义;其三,甘阳通过鼓吹恢复中国内在的文明传统实现“复古革命”,不妨称之为文化的原教旨主义理念。 对于第一个“基础主义”或“基本教义派”式的论点,甘阳在文中引用了梁启超的判断,也就是他在 20 世纪初发表的《新民说》中所强调的观点:“中国建立 " 现代国家 " 的最根本基础,乃在于中国以往作为 " 文明-国家 " 所形成的 " 国性 " 。这种主要体现为 " 语言文字思想宗教习俗 " 的所谓 " 国性 " ,并不是现代 " 新民 " 运动所能造成,而恰恰是现代 " 新民 " 运动的前提和依托所在。换言之,中国建立 " 现代国家 " 的长远之图,在粱启超等看来乃在于发扬宏大中国作为一个 " 文明-国家 " 所特有的 " 国性 " ,否则中国就会象土耳其等国家一样,在现代转型中失去了自己的 " 国性 " ,从而实际不是文明的再生,而是文明的萎缩和死亡。”(以上摘自“如何避免自宫式的 " 现代化 "” 一文) 尽管以下的概括略显夸张,但却基本符合甘阳的观点——我们可以从甘阳文中关于“国性”的表述中读出这样一种味道:就是说,每个人都只应该也只能成为他所归属的族群文化的奴隶;既然一种文明、文化源远流长,那么它的后代和徒子徒孙们就决不可变更它的原初“教义”,他们不可能也绝不应该跳出这种生活方式的约束,去发现或者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可见,甘阳眼中虚构出的那个所谓“文明 - 国家”的理想,仿佛已经把归属一个族群或共同体的所有个体都紧紧绑在了祖辈文化的纪念柱上——虽然在被绑住的时候,这些徒子徒孙仍然也还可以往这根柱子上描画几笔,为之增光添彩甚或美其名曰为“伟大复兴”,乃至“革命创新”。那么,这就不仅让人感到,甘阳所谓“文明 - 国家”和“国性”这一提法仍充斥着某种奴性的色彩,它更像是几千年中国文明中深深遗留下来的“拜祖情节”所表现出的极具特色的世俗奴性。 那么,一种文化乃至文明,究竟是如何得以繁衍生息的?众所周知,在迄今非常遥远的古代,人们尚且生活在一种小圈子、小团体中,过着一种单纯而原始的生活。很多学者,比如卡尔 . 波普等人,曾用“封闭社会”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这种境况。有别于技术发达后人类在一定程度可以支配自然的情形,那时的人们没有太多的选择,面临恶劣的条件族群要生存下去,族群中的每一个个体也要生存,为了生存,个体免不了接受服从所归属的族群文化,乃至生活中被给予和设定的一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别无选择,只有服从只有接受,否则只有死路一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不奇怪地看到古代文化中祭祀中的牲者,即使他们将要被杀死以供奉神灵,也只有默默地顺从。 但到了近现代世界,尤其在进入所谓“全球化”和“开放社会”之后,情形却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一切事物及其价值都在进行着以可交换和可贸易为基准的重新定价,同时伴随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和主权的关系开始重新型构。现代文化或文明问题,同主权或共同体的产生和转型密不可分。在一个前现代国家里,人权几乎是完全隶属于主权或共同体的。在君权神授、政教合一的时代,主权就是王权、神权。那个时代的人们,搞不清楚“权利”是什么,当然也没得选择。但进入现代国家,尤其在建立自由民主制度后,上述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像哈耶克等学者一度指出,由于所谓自发秩序的不断生成、扩展秩序的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地演进,人类的自由不断加以拓展,共同体文明的个体多样性明显地发生增长。而这一切之所以可能,尤其在进入现代文明世界后,这种演进之所以具有加速度——其根源并不在于共同体 / 文明 / 文化对每个个体的约束和选择,或个体对共同体 / 文明 / 文化的无条件服从,而在于每个个体的选择权和创造力开始不断凸现,即一种破碎的、可选的、基于个体的文明秩序的出现,因而随后导致的自由秩序的拓展,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加速演进。 正是在自由市场秩序的不断扩展和推进中,各种资源和个体得到分立式的标示和维护,并且种种要素不断地迁徙、流动,在如此一类的前提之下,各种与传统下的小圈子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逐渐显现出来,而那些相比较之下更为人们所接受的、能长时间吸引更多人支持的共同体 / 文明 / 文化 / 技术 / 生活方式的雏形才能得以形成,并且不断延续、壮大和拓展。就是在这种基于每一个体的不断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文明也被不断地选择并不断地演进。若从这种演进过程来理解“国性”的基础,这一基础其实是“本所谓有本所谓无”的。国性之所以会有,在于限于各种条件(如具体的境况、时机、地缘民情乃至传统的约束)的差异,每个共同体都必然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但国性之所以无,在于它绝非固定不变牢不可破,在于一个健康的共同体应当可以顺应世事人情的变化,以不断调整和建构的方式在内部形成某种新的独特认知结果。 然而,以甘阳所代表的的那种文化保守主义理念,仿佛是属于那些沉醉于洞穴里幸福生活的原始人类——他们应该死抱住老祖宗的训导不放,即使是要革命也只能是恢复老祖宗的返祖革命——若如此理解,上述人类文明步入现代的演进过程就是非常荒唐可笑,也不可能实现。如果进化和选择只能是由共同体 / 文明来选择人类个体,而权利概念也是无足轻重的,个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也是不必要的,那还谈什么现代文明的演进呢?在这种路径设定下,我们能设想的只是在近现代以来凸显的这架力大无穷的文明 / 国家巨机器的压榨下,风卷残云的权力和资本对人性的无情奴役和塑造,而能够存在的仅仅是在缺乏制衡的权力和资本的淫威之下,对于通常被称为人的那种社会个体主要在文化认知记忆而不单单在生物基因方面的受迫建构和进化的过程。 若比起由现代工业社会所形成的国家巨机器的肆虐和破坏力,以及导致的权力约束问题,如何保持那个所谓历尽沧桑却凝固不变的古老共同体的国性特质,似乎早已不是最真实的问题,更不是最紧迫的问题。 对于第二个“自我撕裂”的论点,我们可以发现甘阳流露出这样一种态度,即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具有不可通约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所归属的共同体,彼此不能相互替代。不同的族群,也不可能简单地融入其他族群的文明、文化圈,因此他们最应该做的是去分享只属于自己的文化。在甘阳看来,无论是土耳其或日本,还是澳大利亚或俄罗斯,都面临着这样一种“自我撕裂”的状况。这些国家想要融入一种自己根本所不具备、不属于的文明传统,因而导致身份认同的障碍,继而大众对自我的认知出现严重问题。 应该说,甘阳的这一说法看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也很符合当今西方思想界不可通约的“后现代状况”。但是,在此处甘阳却并没有把文化 / 文明(本文不深究文化和文明的区别,只假定这两个词近似)的内涵到底指的是什么交待清楚。文化或文明是些模糊的词,既可以指一些很具体的内容,更可以指一些很抽象的东西,那么甘阳所谓的文化 / 文明到底指的哪种内涵?它不可能无所不包,我们要澄清它的具体内涵,才能逻辑清晰地处理这个问题。 秦晖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谈论过类似的关于文化和制度的问题,他给出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模式是这样的:文化无优劣,但制度有好坏。大家都知道:西方人喜欢吃汉堡包,而中国人偏爱馒头和大米,在这个意义上讲,不同的“文化”的确具备一定的不可通约性。但是,文化的构型和文化的具体内容、具体所指是两回事——不同文化的具体内容可以是不可通约的,但既然大家都是人,若不同文化之间仍然在最低程度上可以实现交流,可以和平共处,那就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必定仍存在某种可以最低意义的可通约的构型。也正如秦晖先生所指出的:在不同的宗教内容、宗教训导之间,的确是不可进行好坏比较的;但是在不同的宗教制度之间,却可以进行比较——而迄今为止人们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宽容的宗教制度要胜于不宽容的宗教制度。 我们需要认识到一点:异质的世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同质的世界却只能有那么一类。这就像疯子的世界可以千奇百怪,疯子之疯也各有各的不幸和不同,可是头脑健全的人却总会有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健全人的相似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只能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而在于他们那不同的世界可以平和、顺利地实现沟通和交往。疯人世界的相互沟通则根本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它们相互之间是无法比较的。这样来看,文化或文明内容的差异性不足以证明它们的不可通约,只要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似的结构,只要它们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就没有理由认定两种文化持久地不可通约。从未来演进流变的观点来看,它们的内容更不可能是凝固不变和不可替代的。尽管文明差异造成的自我认知的障碍和困难确实存在,但这并不必然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面对障碍,土耳其也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也好,都是在路途中。设定交流障碍的根本性,不如去观察一个共同体如何去解决问题,才是个更好的判别标准。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尽管仍然存在着为数众多的诸多不同文明渊源,但是使得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实现长期的和平共处、顺利的沟通交往的一些构架已经逐渐露出端倪。由于先发,西方人可能起步早一些,走的往前一些。大致上,自由、民主、人权、公正、尊严等一系列基本理念,已逐渐形成那个现代人类之文明让不同人群可以实现和平相处的基础——尽管这种基础本身也处于不断的变动当中,甚至有时问题多多不太牢靠。但无论如何,文化或文明这类词中所指的异质性,并不必然意味制度的异质性。只有在某种可公度的制度约束下,文明对话才有可能,人类才能拥有一个自由且和平的共同未来。 对于甘阳先生的第三个“复古”观点,它很类似于某种“新保守派”论调,笔者要指出:甘阳先生是颇为自负的,他仿佛怀着一个自命不凡的理想,企图把在时间流变中历经几千年却始终凝固不变的古老中华文明缔造成一个“文明 - 国家”。问题是,这样的高调和大话说起来很好听,但像甘阳先生这样的文化原教旨主义,按其主张究竟能从传统文化中复兴出什么?回复老祖宗的返祖革命到底能革成什么样?脱离了假定的共同框架,甘阳的所谓“文明 - 国家”又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如果套用哈耶克式的反讽来调侃,甘阳的大中华文化原教旨主义理想,也许不过是人类理念中的又一种返祖现象,它是对原始生活和昨日辉煌的留恋,这不过是又一种社会心理发育未成熟的乡愁病。 在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大陆地区,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并不缺乏理想主义的熏陶。二十世纪里的中国,有相当长的时间,都处于理想主义思潮和集权主义运动的联合熏染之下。而从改革开放后直至当前中国的状况,更是刚刚从这一理想与集权的合拢中慢慢退出的结果。当然,这种退出还是非常不彻底的,而且显而易见地还将会经历越来越多的曲折。虽然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力已大大衰减,但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代表的“洞穴文化”观念架构却仍然紧紧钳制着中国这个国家,仍具有代表性。然而,无论什么样的理想主义,它和集体尤其是集权的苟合都是颇具危险的。 理想主义也好,共同体主义也好,他们的类似缺陷恐怕都在于缺乏对于人性恶毒的考虑和权力失衡的洞察。理想可以很好,但仅仅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就可以了吗?一旦路走偏了甚至出发点就错了怎么办?把希望寄托于一个完美共同体,假定这个共同体是永远正确的,不会犯错不会作恶……那么,若这个集体真的是邪恶的,又该怎么办?君不见,卢梭的乌托邦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集权苟合,造就了大革命的杀戮。德意志至上的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绝,以及日本驱除白人鞑虏的大东亚理想,最后都被证明为比其妖魔化的对象更加妖魔。而马克思的乌托邦思想和苏俄等国的集权架构结合,更是在整个二十世纪造成了大量的如清洗、迫害和大饥荒一类的不人道行为。在这样一种状况下,甘阳大肆鼓吹这样一种文化原教旨主义的理想,却并没有去强调权力和人性所具有的普遍的恶,没有强调对自我的反省反思的普遍性,也没有强调制度建设方面的普遍约束作用……这就不能不让笔者感到忧虑。而且,一旦这种原教旨理想和集权主义架构结合起来,在缺乏权力制衡的状况下,在所难免就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清醒的读者还应当看到如下这一事实:中国,作为目前地球上的人口第一大国,恰恰又是世界主要国家中唯一一个掌握着作为终极毁灭力量的核武器的非自由民主国家。种种难以名状的因素都决定了,中国政府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具有不透明性和不确定性。尽管“民主和平论”也许并不那么完美正确,但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经验,民主国家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以致必须用武力来解决分歧的可能性,明显要小的多。从中国的国家机器近来所面临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来看,其发展趋向仍可能存在某些缺陷和隐患,其潜在破坏力可能是惊人的。那么,如果像甘阳先生们这类“睡狮教父”,只会调用伟大领袖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去忽悠小狮子发奋怒吼,只会拿“两弹一星”的舍身奉献精神鼓动国民关注船坚炮利和繁荣昌盛式的现代化,再夹杂些老祖宗们繁文缛节式的训导和自我中心加自我欣赏,却轻易遗忘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人道、人权和民主、自由的可贵,那么甘阳笔下让人眼花缭乱的的所谓中华文明 - 国家,它究竟如何可能回复成一种令人尊敬神往的文明?这种文明 - 国家,究竟又如何能够和天下其它在甘阳先生眼中所谓如蛮夷一般的文明 - 国家和平共处,而不发生冲突? 远得先不说,至少,一个台湾问题就是眼见的着的难以解开的结。而紧随其后的,和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近邻的和睦关系,也难免要渐行渐远。再往后,只怕一定还会有美国,印度,或者俄罗斯。 如果上面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化解,恐怕如甘阳先生这类自命不凡的大中华原教旨主义信徒,由这些知识分子所鼓吹的文明 - 国家,最后只会演变为不可化解的文明 - 冲突。那么,甘阳的世俗基本教义派论调最终也难免不会让人嗅出些相似的味道:让人联想起德意志狂热激进分子曾鼓吹的日耳曼至上主义,对非我族类的“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乃至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曾鼓吹的在大和民族的领导下,要让所有亚洲人倍感自豪的“大东亚共荣圈”。 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也无论是亲自领受还是耳闻目睹,一个像中国这样饱经磨难的国家,在近现代历史中早已遭遇太多的教训。中国没有理由永无休止地继续更多的错误——因此,除了沉溺于对完美形象的顶礼膜拜或者干脆看破红尘抛弃理想走入虚无堕落,中国的民众还应该会有第三条道路和选择:中国人有足够的理由去认真反思自己的历史,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除了真假难辨的欢呼雀跃和雷鸣般的掌声,在冷静和容忍的同时,中国人还应当对甘阳先生的文化原教旨主义教导保持足够的警惕——须知中国实在太大,人头实在太多。借用甘阳先生自己的吉言:所有的理想或道路,都是危险的。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94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02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1-20 14:22
厚积薄发 ——我的学术科研之路 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几年中,我经常与导师龚一鸣教授讨论自己的科研体会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文章发表得少,写好的论文又常被导师加很多批注,提很多问题,因此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甚至还产生了一点抵触做科研、搞地质的情绪。后来,有机会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在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慢慢体会到做科研是一个苦做功的过程,要埋下头去,脚踏实地,坐得住冷板凳;同时,也慢慢体会到做科研不只要有扎扎实实的积累,还要学会思考,尤其是学会跨学科、跨专业的思考,才会有更好的想法、更好的思路。 科研这条路,有人靠悟性,有人靠踏实刻苦;有人进入状态快些,有人则慢些,我想我是后者。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导师龚一鸣教授教给我的不只是做科研的方法、做科研的态度,还有更多的是科研以外的,那些从每个细节上我所体会到的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风范。他常对我讲,科研是一条很辛苦的路,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哪怕有一分钟的懈怠,你都会觉得你已被甩下好远。我知道,他是这样说的,而他自己在三十年中也是坚持这样去做的。在我思想动摇的时候,也是龚老师的鼓励,使我更坚信自己。虽然有些时候我也偶尔对自己发发脾气,但终归能够调整状态,坚持下来。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现在如我,一年中却好似把三个阶段走了一遍。积累沉淀思考,再积累沉淀思考,然后有一些东西,就开始豁然开朗;不过随后又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更多的思考触点。所以也开始知道,其实做学问的人一直是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研究生 张立军 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回国以来,我体会到:当老师和做学生是不一样的。读本科时,我用学生的视角去看校园、学业和人生,常感到迷惘,不知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如今成了老师,同样走在校园里,视角变了。重心转为教学、科研、学术服务和社会服务,不再为学业和人生迷惘,反而能为学生出谋划策。以前做学生正如到食堂打饭、打菜,而当老师正如在“幕后”烧饭、做菜。有了两方面的经历,对大学的认识更全面了。 在国外时,我买不到中文书,只能读英文书。如博恩·崔西的Time Power、Eat That Frog,厄尼·泽林斯基的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等时间管理和人生哲理书。还有科研生存技能的书,如A PhD is Not Enough、Who Wants to be a Scientist、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回国后,发现这些书已被引进出版。读了英文版再读中文版,理解更深入了。这正如本科时把老师指定的课本和其他大学的教材结合起来读,理解更深刻。 自己读书只是一个方面,通过教书更能加深认识。比如在国外读到一本101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感到极有启发。回国后,我校征集“复旦学院经典读书计划”指导老师,我毛遂自荐,推荐了这本书的中文版(中信出版社《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在小组活动中,不但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而且我从学生的讨论和自己的“备课”中得到很多启发,深化了对该书的认识,以后说不定还可以发表书评。 还有专业教学:学生读书时,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求甚解。而当老师后教专业课,完全是两回事。备课很花时间,不但要看很多教科书,而且要制作PPT、反复试讲等。这对自己巩固专业知识很有用!例如我在讲授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前,准备了很多材料。通过准备,形成了完整的框架,以后无论是指导研 究生、开讲座,还是写讲义或者介绍性 的文章都不愁了。这就是融会贯通的 好处。 还有很多融会贯通的事儿。比如,在国外时读过一些国内同行的科研论文,甚至审过他们的稿子,回国后参加学术会议碰到,把脸和名字对应起来,这也是一种融会贯通。同理,读者读了我的博客,只见文字,不谋其面,在国内开会碰到,把脸和博客对应起来,这也是一种融会贯通。 了解、认识、感悟、升华......融会贯通的感觉真好!生命是一段旅程,不是终极目标。在旅途中看到的风景,比到达目的地更重要呢。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 马臻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博客更新后第一次来访
热度 1 陈文峰 2011-1-19 08:26
好久没更新自己的博客了。有时与朋友聊天时,大家还提起我的根瘤菌研究博客,而看到一些读者对根瘤菌等相关研究的兴趣,我觉得我还有责任继续更新根瘤菌研究相关的内容和知识。
个人分类: 生活、其它|30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强烈建议恢复老版
热度 8 kexuepifu 2011-1-18 21:07
我是一名年届七旬但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中科院老战士,也是一把笔耕不辍的专业写手,故当获得赵彦先生之邀后便非常积极地加入了科学网大家庭,开博一年来确是大有收益,朋友广交,幸福倍尝。唯一遗憾的是,这两天的改版让我实在是“找不着北”了。总的感觉是,版面太花梢,栏目太庞杂,程序太繁琐,远不如原来的有科技界和文人特色。科学网是唯一的科教界人士交流学问和思想的地方,其风格应该明显不同于社会共用者,也不必和不应搞那些世俗的花样。再就是,我虽然在科学网开博,但主要读者是医疗器械、医学临床、计量检测,法制监管领域,需要在本网与外网之间渠道畅通,进出方便快捷。但遗憾的是,改版之后,从外网只能进入老版页面,新发表的博文在外头根本点击不到,令人焦急。作为科学网工作成果的享用者,本人非常感谢和体谅工作人员的好意和辛苦,但我们是“目的与效果一致论”者,必须以方便好用作为检验标准。故衷心希望恢复老版,如拟改动,请以老版为基础,依据大多数博主的意见做必要的改进,千万不要主观地自己革命。 注:关于与外网失去链接的原因,经试验发现,是由于科学网改版时主观地把我的旗号“牛凤岐的博客”改成了“kexuepifu的个人博客”,如此一来,朋友们都找不到我了。唉!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42 次阅读|8 个评论
摘要应该如何写?
热度 1 zhaodl 2011-1-18 17:04
摘要应该如何写?//赵大良   最近我比较关注学术论文的被引用情况,高被引频次论文除了选题、水平等等因素以外,与摘要的写作也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在网络数据库环境下,如何能够被检索得到,检索到后能够看得懂,看懂后能看出内容,看到内容也要能看出价值,这十分重要。关于论文摘要的写作我讲过很多,平常也是我花费精力较多的地方。今天不想论述,只是将两篇修改前后的论文摘要发出来,大家评价一下。如果有什么建议,我很想听听,以便我以后工作中注意。先谢谢,望不吝赐教!   这一篇是计算机领域机器学习方面的论文,我认为:一是通篇具体在方法上,涉及的面很窄,没有应用的背景或者说没有外行看得懂的应用背景(我认为专家是不会读你的文章的,读者是新入门的师弟师妹或者相关学科的人);二是专业术语和缩写词,读着如同读天书,概念的界定不清,更让人难以理解相互的关系。   【作者原来的摘要】 基于ELM优化问题的序列最小化方法 摘要:Huang提出的基于extreme learning method (ELM) 的优化方法 的泛化性能好于支持向量机(SVM),并且对参数不太敏感. 针对ELM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序列最小化优化(sequential minimal optimization,简称SMO)方法. 与SVM的SMO算法每次迭代需求解两个拉格朗日乘子不同,ELM的SMO算法每次迭代只需求解一个拉格朗日乘子,而且根据拉格朗日乘子的选择策略能保证ELM目标函数快速下降. 基于标准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ELM的SMO算法仅需调节惩罚参数 就可达到比SVM的SMO算法好的泛化性能,而且ELM的SMO算法的训练时间在随机测试中比SVM的SMO算法稳定.   这篇文章,我没有动手修改,而是将作者叫来,与作者聊了一下写文章给谁看,如何让外行读懂,让相关的读者感兴趣等等。然后让作者根据我的意思自己修改。结果修改如下,至少,我能够读下去了,你感觉如何?   【我指导后修改的】 优化极限学习机的序列最小优化方法 摘要:针对传统二次规划求解方法训练优化极限学习机(OMELM)存在速度慢和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单变量迭代序列最小优化(SSMO)算法. 该算法通过在框式约束中优化拉格朗日乘子来实现目标函数的最小化:首先在初始化拉格朗日乘子中选择使目标函数值最大下降的拉格朗日乘子, 将该拉格朗日乘子作为目标函数的唯一变量;然后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并更新该变量的值;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拉格朗日乘子都满足二次规划问题的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为止. 实验结果表明,SSMO算法只需调节很少的参数值便可得到足够好的泛化性能. 使用SSMO算法求解的OMELM方法在泛化性能上要好于使用序列最小优化(SMO)算法求解的支持向量机(SVM)方法. 在随机数据集测试中SSMO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刚录用的一篇稿件,下午有时间就没有退回去,我试着补充了一下(声明:我不懂内容,让作者审定去了,若内容表达有误由作者更正)。我只是力图使摘要丰满,体现出“独立短文”的特点,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这更需要大家评鉴!   下面是稿件原始的摘要。   【原文摘要】 结合脉冲函数的使用,本文提出了对边简支三明治加筋板的动态响应力学模型,并利用模态展开法给出了简支边界条件下结构传声损失的计算公式。将理论和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比较讨论了中间层为空气的简支双板结构和三明治加筋板结构的隔声特性,着重分析了传声损失曲线上关键特征点的物理含义;研究了声波入射角、结构尺寸及层芯加筋板拉伸惯性效应等系统参数对结构整体隔声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工作对三明治加筋板结构的隔声应用和优化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下面是我修改补充的摘要。   【我修改的】 针对三明治加筋板声学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限大结构、很少考虑边界条件的影响的问题,结合脉冲函数的使用,提出了对边简支、层芯为平行加筋的三明治板的动态响应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函数法推导了结构的传声损失计算公式。将理论和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所提提出的计算方法相对于有限元数值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能在较宽的频段范围内给出精确的结果,且便于分析结构传声的物理机制和结构参数对传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简支边界在隔声曲线上引入了结构的共振隔声波谷;加筋板结构中同样存在明显的吻合共振效应;随着入射声波频率的提高,加筋板惯性效应的影响越发明显。   摘要如何写,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国外的论文有国外的特点,国内也有所谓的四要素:目的、方法手段、结果和结论。但是,我理解,应该以最少的文字,写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尽量让读者全面了解文章的精华。今天斗胆,拿出自己的“作品”,真心希望同行,特别是科学家给出具体的指导。谢谢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59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了两年多博客,还是个“新手上路”?
热度 10 HeYujian 2011-1-17 18:56
本人在科学网建博客两年多,写博文不算多,但也有70余篇了,点击不算多,但好歹也有十几万了。。。呵呵,然而,最近科学网的博客系统换了新,我今天才吃惊地发现搞了半天,在这新系统中,我在博客用户组中也只是属“新手上路”。。。连普通注册用户都算不上?-- 系统显示,要晋级还差26分呢!唉,这辈子干啥也赶不上别人啊。。。:-) 咱一把年纪了,好不容易才学会了用老系统,这一下换成新的,又要磨合熟悉好一阵才明白如何上新博文。更难受的是,许多不知情的粉丝读者都抱怨找不到我的博客了,以为我老写揭发家乡贪官们乱砍滥伐与违法乱纪的事被有关部门封了我的网呢。。。呵呵! 另外,博客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111310 ),与之前的相比变得很怪异,其中要加个什么问号,匪夷所思!要告诉朋友也不方便啊。。。唉,有点烦! 窃以为,科学网的博客是为普通科学工作者服务的一个主要供发表想法、观点和讨论等的平台,越简单实用和平等就越好。另外,搞什么积分威望金币热度之类的我们儿女们才玩的东东们干啥?要玩这些,不干脆上开心网偷菜网得了吗?! 唉,本博主太落伍了吗。。。?!:-)
个人分类: 随思随想|2695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中宣部出版局刘建生谈学术期刊体制改革
热度 1 slowlight 2011-1-17 12:53
中宣部出版局刘建生谈学术期刊体制改革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年第1期刊登了中宣部出版局刘建生副局长的来信,其中谈到了学术期刊的改革问题。 信中提到,由于学术期刊需要一定的补贴,所以改企非必由之路。但会不会改,如何改,尚无定论,但需要改制的单位可以申请进行改制。 单纯的改制不见得能提高中国学术期刊的水平与竞争力,但延续以前的体制,的确也存在很多问题。 在方案未定之前暂且按兵不到是对的,这要比给出一个不太正确的改革方案的结果要好。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362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