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读者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读者

相关日志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目录
热度 5 zjzhang 2012-11-17 14:03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pdf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 3 卷第 217 期 _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 3 卷第 216 期 _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 3 卷第 215 期 _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 3 卷第 214 期 _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 3 卷第 213 期 _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 3 卷第 212 期 _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家里蹲大学数学杂志第 3 卷第 211 期 _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数学分析考研试题参考解答
个人分类: 数学|9828 次阅读|7 个评论
书海堆积的文化沙漠
xuxiujiang 2012-10-31 11:38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传统阅读,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5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犹太人64本。你信吗?你拖后腿了吗? 人们不读书,不是因为人们不向读书,而是因为无书可读.中国人用书的海洋堆积了新的文化沙漠。在茫茫的书海里,找不到一本自己想读的书,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也是中国出版界的悲哀。 劣币祛除良币是图书市场变差的基本原因读者不读书,是因为现在的图书可读性太差,连编辑读着都犯困,哪个读者会掏钱去买?图书的性价比太低,白送都不一定有人去读。 所以我倡导,要按图书的本原做出版,要发挥图书特有的传播优势,编辑要勇于向假冒伪劣书稿说不 我们都需要努力了
2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写作漫谈(96):遣词造句要引导读者的预期
热度 5 rensl 2012-10-27 23:07
单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是读者理解句子所需的绝大部分线索。读者对每个句子的结构有自己的预想,如果事实与预想不符,他们就不得不将精力转向探索文章结构而非内容,如此便会增加错误理解或无法理解的可能性。更糟糕的是,一旦读者无法弄清句子结构,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因此,作者需要特别关注词的位置,并精心组织文章结构。 作者的任务不仅是选择正确的词,还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对单词进行定位,以引导和满足读者的预期,使大多数读者能如作者所愿地理解文章。 例 1: Mosquitoes often carry parasites. 该句中, “mosquitoes” 一词被放在 句子开头即主题的位置 ,而 “parasites” 被放在 句子结尾即被强调的位置 。对多数读者而言,这种结构表明之前作者在谈论 “mosquitoes”( 蚊子 ) ,此后将进入新话题 —— “parasites”( 寄生物 ) 。 同样一句话版本不同强调的内容便不同: 例 2: Parasites are often carried by mosquitoes. 虽然例 2 和例 1 使用的单词相同,但词的位置不同。在 2 中, “parasites” 变为大家熟知的话题出现在句首的位置,而 “mosquitoes” 作为被强调的词放在了句尾,这对读者起到了一种指示作用。作者想通过强调这个词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重点在蚊子而非跳蚤或老鼠;作者也想通过将 “mosquitoes” 置于句尾 ( 强调的位置 ) 试图让读者领悟到,文章即将进入一个新话题 (mosquitoes) ,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 练习: 改写下面三段文字,注意单词的位置,使读者能够轻松追随信息的逻辑性 A: Vegetative cells are cells that are engaged in activ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Endospores can be produced by some bacteria that can cease vegetative growth. Endospores are highly resistant to heat, chemicals, and radiation, unlike vegetative cells.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the peptidoglycan layer of the spore is in some way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B: Mangrove plantations attenuate tsunami-induced waves and protect shorelines against damage.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horelines most damaged by the great 2006 tsunami had reduced the area of mangroves by 26%. Communities can be buffered from future tsunami events by conserving or replanting coastal mangroves and greenbelts. The conservation of dune ecosystems or green belts of other tree species could fulfill the same buffer as mangroves elsewhere. C: A quantum dot is a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 that confines the motion of conduction band electrons, valence band holes, or excitons in all three spatial directions. It has a discrete quantized energy spectrum. A small number (on the order of 1-100) of conduction band electrons, valence band holes, or excitons are contained in a quantum dot. Colloidal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re small quantum dots, which can be as small as 2 to 10 nanometers, corresponding to 10 to 50 atoms in diameter. 参考答案 A: Vegetative cells are cells that are engaged in activ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 Vegetative growth can be ceased by bacteria that can produce endospores . Unlike vegetative cells , endospores are highly resistant to heat, chemicals, and radiation. Resistanc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 some way with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the peptidoglycan layer of the spore. B: Mangrove plantations attenuate tsunami-induced waves and protect shorelines against damage. On the shorelines most damaged by the great 2006 tsunami, the area of mangroves had been reduced by 26% through human activities . By conserving or replanting coastal mangroves and greenbelts, communities can be buffered from future tsunami events. The same buffer could be fulfilled elsewhere by the conservation of dune ecosystems or green belts of other tree species. C: A quantum dot is a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 that confines the motion of conduction band electrons, valence band holes, or excitons in all three spatial directions. It has a discrete quantized energy spectrum. A quantum dot contains a small number (on the order of 1-100) of conduction band electrons, valence band holes, or excitons. Small quantum dots , such as colloidal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can be as small as 2 to 10 nanometers. 摘编自《科技写作与交流》 ( 任胜利 等 译 . 科学出版社 , 2012 年出版 ) 相关信息: 《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再版面世 新书出炉:科技写作与交流 -- 期刊论文、基金申请书及会议讲演
个人分类: 科技写作|96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12-2829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10-26 15:46
一年级硕士一篇SCI、一篇核心被接受的培养心得 今天心情挺好——我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去年投的两篇文章均被接受。一个刚入门一年的硕士生,一年时间内完成两篇论文,已经很不容易,何况均被核心期刊采用。借此及时总结一下我的教学心得。 其一,永远鼓励表扬学生。我的学生按照“传统思想”,“出身”并不是很高贵,来自非211也非985高校,但她拼的是刻苦:能够以我们院第一名的成绩考到北师大,确实不容易。可能由于本科阶段的锻炼不够,她一开始做汇报的时候漏洞百出,让人看上去很马虎,报告上的错别字很多,成果里面还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某个1km的网格里面人口有“几十万”。说实话,很多时候真想批评她,但我确实无法把批评的话说出来,因为她太努力了,所有的工作都非常及时地完成。也许就是因为我从来没批评过她,没有打击她的自信,她才能够坚持下来,在一年级上学期就一边上课,一边完成了第一篇SCI文章。 其二,及时沟通。作为学生,是来学习的,所有的专业常识都在学习和积累阶段。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在她那里也许就是很难的了。我自己也经常抱怨,我一天能完成的事,为啥她辛苦折腾了一周还没搞定?其实这很正常,所有科研工作者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和她进行沟通,很小的问题也要积极地帮助她解决。很多技术工作,只要她熟练了,以后就会很快了,但是熟练的过程需要一个老师作为拐杖,而不是简单说教。 其三,放低身价和学生做朋友。我和学生从来就是什么都聊,从来没把自己当作老师。所谓的“师道尊严”在我这里都可以放下。我带了4年的一个本科班,其间经常能和90后的孩子们聊到一起。那个本科班也拿到了“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诸多荣誉,已经顺利毕业。其实只有和学生做朋友,才能保证及时、积极地沟通。 其四,研究方向明确。对于刚入门的新生,入门时的一大忌就是给出过于庞大的研究方向。好比把一个人丢到大海中央,让他学游泳,90%的概率会被淹死。还不如让其在游泳池里面先学会怎么游泳,然后再自己游到大海里面。所以我的安排是先给一个具体的、非常小的方向,使其很快能够入门,了解科研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并且这个方向要很快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使其在入门的时候找到乐趣。现在我正在想第二个研究生的入门研究方向及具体问题。 最后要说的是,只有笨老师,没有笨学生。每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他们需要的是伯乐。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讲师 叶爱中 关于文献调研的一些经验——读《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有感 我是一名2010级博士研究生,在紧张的学习和文献调研过程中,对于如何做好文献调研工作,心中有了大致的把握,积累下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2010年下半年开学不久,我就找到自己的导师讨论课题的事情。很幸运,我对自己将要研究的课题有极大的兴趣,这决定我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当中。课题定好之后,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课题所涉及内容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研究现状,这也是为自己将要做哪些工作打下基础。我的导师在《研究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一文中对我们讲过,“有了文献工作扎实的基础,就有了对课题的清楚了解,就有了追赶课题最高水平的明确目标,就可以掌握开展研究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手段”。可见,文献调研是我们在以后的科研当中所要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迈的是否“踏实”将影响整个科研过程。 在我们索取和使用信息的时候要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也就是资料的可靠性,我们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上,其次才是一些网络资料。我在做文献调研的时候,首先是从本课题组所发表的学术文章入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了解到一些与我课题相关的同行,对于国外有哪些科研机构,主要是哪些科学家、学者,国内有哪些研究所、课题组、老师和同学在研究相关工作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他们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给了我很大帮助。阅读完他们的文章之后有选择地收集每一篇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资料,这也是一些重要文献的来源。对于一些文献我们在网上是下不到的,这时就很有必要去图书馆和一些专门的检索机构去获得。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可能从数据库中下载了一大堆文献,而且打印出来一些,但是这些文献可能会出现被“束之高阁”的现象。这次查的文献还没有阅读完,又再一次下载了很多文献。这样一来,没有阅读的文献越来越多,很可能会遗漏比较重要的、对我们的课题真正有帮助的文献。漏掉一篇重要论文可能意味着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多花半个月的时间。我每次检索完文献之后,就会抽时间、挤时间将这些文献看完,然后给每篇文献做上标记(表示重要程度),以便以后有目的地进行翻读。非常重要的文献就需要打印出来反复研读,在读这些文章的同时,将自己当时的疑问和一些新的想法记录在文章的空白处。我们不能把文献调研的工作仅仅停留在文献收集的层面上,而是要有“速战速决”的行动。 经过多次的文献检索,就算是很有用的文献在我们手中也已经积累了很多,如果不进行管理的话,它们就会变成乱七八糟一大推。这时,采用管理工具是很有用的。我经常用的软件有EndNote和NoteExpress。每阅读一篇文献之后,我就在管理软件中对这篇文献进行整理,包括信息的输入、分类、格式整理、主要内容叙述和对文章的评价等内容。这些工作的任务量还是很大的,在刚开始的时候要花很多时间。不过只要坚持下来,它的优点就慢慢体现出来了。如果我们做的记录够详细的话,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软件完成对以前所看文献的“复习”,毫无疑问,这样的“复习”方式会节省很多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在我们以后发表学术论文和写大论文的时候,也不用为参考文献的格式和顺序等问题烦恼。 ——北京理工大学军事化学博士研究生 吕军军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多少学术期刊在为读者而办?
热度 4 xiaoyanghu 2012-10-26 10:43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全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同志作了发言,发言中有这么一番话“......说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性期刊),当初我就主张关掉(支持专业性期刊),但我做校长这些年她还一直存在,感觉做校长的有些失职了,说实话如果一种期刊考虑更多的是作者,而不是在为读者服务,那么这种期刊已经走到尽头了......”,听到这里我突然有些迷茫了,心里还默默念道“是啊,综合性学报自始至终一直都在为科研作者服务,在服务作者方面考虑的比较多,而为服务读者方面做的工作则几乎为零”。 然而,细想目前的学术期刊中何止是高校综合性学报没有服务读者的意识,就连国内顶级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又有多少在作者服务领域下过功夫。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科技期刊的读者对象中绝大部分也是作者,但是作者又有多少认真看过自己发表过论文的期刊,说句实话,就连我自己每次拿到自己发表的论文样刊也都没有真正好好看过,随手翻翻顺便就将她存放在文件柜的某个角落里存放起来,以后即便是很有空也很少想起要看她们。所以此刻我在想: 1)到底我们办的学术期刊有没有读者,有哪些读者?那些读者最想看的是些什么文章? 2)如果没有读者(指一定数目),那我们到底是为谁办刊? 3)学术期刊是不是应该和科普(娱乐性)期刊不一样,办刊服务对象应该是不同的?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小编思考这些问题有没有意义,但毕竟站在这个岗位上,自己还年轻,应该多想想这些,想清楚后自己才知道怎么向前走。 时间关系,待续......
4106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种读者图书借阅二分网络中的优质图书迭代识别算法
leeshuqing 2012-10-20 07:32
一种读者图书借阅二分网络中的优质图书迭代识别算法
为了给图书馆读者用户提供更满意的个性化推荐图书,我们必须在两方面做出有效的工作:一是如何来准确的识别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图书主题或者类别,不像图书,读者用户一般没有完整直接的兴趣特征标识。常用的方法往往是采用读者所借图书的主题信息来间接表达读者的兴趣特征,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读者在借阅时并非始终对某种既定主题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有时也因为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差距,大量的所借图书可能并非自己最终所要的图书,甚至还有可能借到一些质量并不高的相关图书。这些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很好的代表着用户的兴趣特征,因此直接利用所借图书的主题信息来间接识别读者信息存在着需要改进的环节;二是如何有效识别不同图书的质量,从而为读者推荐更可能使其满意的图书。传统的方法一般借助于借阅量这个指标,也就是说那些被更多人所借的图书通常也可能会被当前用户所借阅,然而我们认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背景的读者应该比一般随便借阅的读者对所借图书具有更高的认可能力,所以传统做法显然忽略了不同读者对自己所借图书的不同推荐能力。同时,由于读者兴趣的广泛性,使得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图书一般在借阅量上极大的低于某些通俗类图书,这也从另一方面给以单纯使用借阅量为主的推荐方法带来不利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讲,上述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有助于对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正是我们无法探知图书的真正质量所以我们无法准确的从现有的读者借阅信息中识别出最有价值的所借图书信息。 基于该算法,可以提出三种可以应用在个性化图书服务中的推荐模式,分别是特定主题的图书推荐、现有所借图书的修正型推荐和新书推荐。测试网址为: http://www.njmars.net:8088/libs 。 一)特定主题的图书推荐实验结果 我们对常见的几种图书类别和关键词进行了查询测试,实验表明对于某主题领域下的高质量图书而言,本文所设计的方法能够比简单借助借阅量方法,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图书,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尤其在某个特定的主题领域所涉及的图书总数不多的情况,更易于发现该主题领域的高质量图书。 “信息检索”主题相关的图书推荐结果截图 二)现有所借图书的修正型推荐实验结果 如对“搜索引擎”相关图书而言,我们得到了5条初始图书记录,如果选中第一本《搜索引擎广告:网络营销的成功之路》,并将调节参数设定为8,即表示只取标题相似度最高的前8本图书,得到的修正型推荐结果皆与搜索引擎和广告营销密切相关 与搜索引擎和广告营销密切相关“搜索引擎”推荐结果截图 而如果选中第四本《搜索引擎与信息获取技术》,则获得的修正型推荐结果完全和前者不一样,更侧重于搜索引擎技术方面的介绍 与搜索引擎技术密切相关“搜索引擎”推荐结果截图 三)新书推荐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仅对读者用户进行了用户个性化模式的表达能力测试。如“A023”读者,该读者共有226条借阅记录,在按照新书推荐算法得到的相关读者兴趣模式中,主要的读者兴趣特征有“TP311”类和“TP312”类等,其中每个最能反映用户兴趣特征的关键词 读者“A023”的用户个性化模式的展示效果截图
3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庆长假甘肃行:在兰州(1)——黄河母亲
热度 3 jxz1963 2012-10-12 16:42
国庆长假甘肃行:在兰州(1)——黄河母亲
对于兰州,我是怀有一种崇敬的心情和特殊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因为兰州有牛肉面和黄河母亲雕塑,还因为兰州有一本书——《读者》。 10月4日早上九点半时,我们满载着二百斤大籽瓜等白银特产准时从白银向兰州进发。在白银时我们就请了我西安的邻居给我们代订了兰州的房子,因而我们到兰州后住行无忧了。 在白银时,听 Y说从白银到兰州也就40分钟的车程,但真正驾起车来,我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公交大巴车都超过了我的车子,面对限速80公里的警示,我真的是无语了。 按着女儿手机上的导航,我们进入兰州,在走到东岗东路时,我感觉车子的后轮胎有些异样,下车后才发现右后轮气不足了,我们三个顿时在一起笑了起来:“都是二百斤大籽瓜压的!” 别看兰州的汽修部多,但都是一些汽车美容的,就像西安的美容美发部没有理发工具一样。在我们找了三个汽车修理部后,终于在一个大一点的店给车子充了汽,细心的师傅给车子的每个轮胎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整的小伙子满手是灰,末了我问他:“多少钱?”他顺口一句:“不要钱!”我真的没有想到,小伙子忙活了一阵子竟然分文不收。 在给车子充足了汽后,车子沿着马路朝前开着时,我无意间向左撇了一眼,竟在一个无意间见到了《读者》出版集团几个醒目的大字,啊——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读者》出版地。 在白银时 Z就说过,兰州几乎每天都要堵很长时间的车子,几乎都成“堵城”了,我当时还有些不太相信,但车子开到兰州时,十一点多时许多车子都堵在大马路上了,个个几乎像似“行进中的蜗牛”。中午十二点时,我们才入住“万商国际大酒店”,住下后我们的第一欲望都是一致的“吃牛肉面”。 好在万商的对面就有一家,人并不太多,价钱也不算贵,五元一大碗多实惠。吃完了牛肉面出来,我问夫人:“味道咋样?”她就两句话的评价:“牛肉是少了一点,面好像没有煮熟。”我笑了:“你在那里能吃上五块钱的饭,恐怕也就兰州了,还嫌人家肉少,在西安五块钱都吃不上个汤面。”不过,说实在话,初次吃兰州牛肉面总是感到面不熟,主要是师傅从锅的这头把面下到锅里,筷子就从那头给捞出来了,给人心里上就有一种“不熟感”。 说心底话,当我们一行坐公交车赶到黄河母亲雕塑时,我们是有一种失望感:黄河母亲雕塑也太小了,与我们的心理值差的太远了!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3105 次阅读|8 个评论
IJAC小编将为读者播出:“走访课题组”和“小编探会”系列
热度 1 Chenfiona 2012-9-27 11:19
虽然我们这个博客建立不久,但浏览量还是攀升迅速,在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在前几篇博文中,我们陆续为大家发布了IJAC近期的期刊目录和一些专题征稿启事,此后我们会继续这两个板块的工作,及时公布IJAC最新的情况,供大家参考。此外,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IJAC以及相关领域学术成果、会议、英文论文写作等知识,可登陆IJAC的网站: http://www.ijac.net 。 为了方便年轻学者了解自动化与计算领域的研究团体和相关学术会议,我们的小编将把亲自走访的课题组和学术会议的一些情况,记录下来,发布在此博客上,期望能对年轻的,尤其是新入行的学生、学者提供更多参考!如果您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的联系方式在博客右上方。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个人分类: 走访课题组|17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写好标题的重要性
liwenbianji 2012-9-18 10:51
文 章的标题是“钓饵”,应该用来吸引读者 --- “推销”你的文章,给读者浏览目录或研究结果的机会。标题写得差可能使原本感兴趣的读者忽略了你的工作,也可能引起文不对题的情况。相比之下,好的标题可 吸引相关的研究人员,提高文章的引用率,这也是期刊编辑所青睐的,因为引用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因此,写好正确的标题是很重要的。 好 的标题应尽量简短,同时又能传递文章的主要发现。避免叙述过于繁琐并使用不必要的专业行话和缩略语。标题必须能被科学界的广大读者读懂,因为他们中的一些 人可能并不具备你研究的专业领域的具体知识。标题宽泛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目标期刊 --- 考虑目标期刊的读者情况,这通常会在期刊的网站上有所介绍;撰写的标题应便于被所有读者看懂,而不仅仅局限于你的研究领域。另外,应该查阅目标杂志的《稿 约》,确保遵守字数限制的要求以及是否需要提供短标题。 实例:较差的标题 “Degeneration of neurons in the CA3 and DG following OA administration: involvement of a MAPK-dependent pathway in regional-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这 个标题太长,含有非标准的缩略语,内容重复,部分内容太具体。修改如下:“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此外,也可使用“MAP kinase-dependent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但要考虑目标杂志的要求,因为缩略语MAP使用广泛,读者可懂。 练习: 丁香园网友应邀对以下标题进行修改: “Carvedilol produces dose-related improvements in LV function and dose-related reductions in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rate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systolic dysfunction” 以下是网友“Qikaka”的修改建议: “Dose-related effect of carvedilol in improvements i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survival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改后的标题大大缩短:少了6个单词,合计61个字符。“survival”一词的使用涵盖了改善效果的两个方面(死亡率和住院率),重复的“dose-related”也被删除了。最后,在新的标题中对缩略语LV做了精确的解释。 一 些网友也贴出了自己文章的标题和摘要,询问是否合适。其中有不少标题写得十分不错,也有一些与其他相比需要更多修改。网友“Yelry”的这个标题就很 好,清晰地体现了研究领域:“Ascending ve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尽管表述清楚,但“Yelry”并未传达出重要的一点 ---文章的主要发现:该方法应该对于诊断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可能会区分开两组病例。因为这一重要性并未在标题中体现,作者“Yelry”可能会失去一些 感兴趣的读者。虽然标题可以涵盖的信息量取决于字数的限制,然而只需在“ascending venography”后面添加“is valuable”,就可以比原标题传达更多的文章内容。 First impressions: the importance of writing a good title The title of your paper is a “hook” that should be used to attract readers—it is your opportunity to “sell” your paper to readers browsing a table of contents or search results. A poor title will cause potentially interested researchers to overlook your work and may attract the wrong audience. By contrast, a good title will attract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you receive. Journal editors like this because number of citations relates to the impact factor a journal get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get it right. A good title should be as brief as possible while still communicating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paper. Avoid excessive detail and unnecessary use of field-specific jargon and abbreviations. Your title must be understandable by a broad scientific audience, some of whom may not have a detailed knowledge of your particular field. How broad depends on the particular target journal—consider the readership of your target journal, which is usually explained on the journal’s website, and write a title that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all, not only those in your immediate field. The target journal’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hould also be consulted to ensure that character limits are complied with and to identify whether a running (short) title is also required. Example of a poor title: “Degeneration of neurons in the CA3 and DG following OA administration: involvement of a MAPK-dependent pathway in regional-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This title is too long, contains non-standard abbreviations and a redundancy, and is too specific in parts. A better alternative would be: “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 “MAP kinase-dependent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 would probably also be acceptable,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journal, because the abbreviation MAP is widely used and understood. Exercise: Scientists visiting an online life sciences network were asked to suggest a good alternative title for the following: “Carvedilol produces dose-related improvements in LV function and dose-related reductions in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rate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systolic dysfunction” Among the responses wa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 “Dose-related effect of carvedilol in improvements i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survival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is title is six words and 61 characters shorter, which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The word “survival” is used to combine the two aspects of the improvement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repetition of “dose-related” has been removed. Finally, the abbreviation LV has been defined in the new title. Other researchers posted the titles and abstracts for their own papers, asking whether the titles were suitable. There were many excellent titles, some of which needed more changes than others. The following title, from Yelry, is well written and clearly defines the area of research: “Ascending ve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Although this is very clear, the author Yelry doesn’t convey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paper, which were actually quite significant: the method was shown to be valuable for diagnosis and possibly able to separat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cause this significance is not conveyed in the title, Yelry could potentially lose some of the target audience. Character limits for titles dictate how much information can be included; however, the simple addition of “is valuable” after “ascending venography” says much more about the paper than the original title does. In this way, the key finding can be communicated. Dr Daniel McGowan 分子神经学博士 理文编辑学术总监
2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注释与参考文献
xuxiujiang 2012-8-27 15:13
书稿中注释与参考文献具有不同的功能,注释是用来解释正文的含义或引文的来源出处,一般采用文下注,标明作者,作品名称,发表方式及日期,文段页码等即可,也可以采用文后祝的方式,放在每章后面。参考文献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与本研究有关的相关文献,主要功能是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以便于读者做相应研究时查阅直接引用,不用标注页码,一般放在书后,也可以放在每章的后面。如果您采用的是文后注释,参考文献就要放在正文的后面,以免混淆。近年来,有些作者模仿外文论文采用文中注,在正文中插有(人名、年份),这种注释形式,虽然简洁,但缺点是使正文变得支离破碎,不便于读者阅读,如果您不适应这种方式,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必须加注释的,改为文下注,没必要加注的,可以删去。
4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遇到投诉俺无奈的成了“危机公关”
mdzhao 2012-7-31 23:52
处理读者留言时,最愿意回复的是对资源利用或检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咨询,因为通过这种与读者的互动可以传播相关知识和理念,而最不愿意回复的就是投诉类的留言。倒不是不愿意听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而是这类留言的处理往往不能让读者满意,我自己也不满意。因为对于投诉,我这里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先向读者解释或道歉,再向相关部门和领导反映。而进一步的处理则完全取决于领导和相关部门如何对待这样的投诉。整理了一下最让人无奈的两种情况: 一、不予理睬。俺转给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读者留言,包括我的回复,有时还会附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采取一些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但所发邮件如石沉大海,毫无反应,而问题也依然存在。最糟糕的是如果遇到一个较真的读者,还会接二连三的留言追问,而我的回复则越来越无力,除了再三说“抱歉”以外别无他法。有一个读者在多次留言后来了这么一段:“反映过多少次了,XXXX的问题一点也没有改变,是不是要我们学生往校长信箱写信啊?我们留言是希望问题能够解决,不是为了只看到你的危机公关。做点实事吧!”这个留言让我纠结了很久,不断反省自己:我所做的,是不是属于“危机公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俺自己并不认为所做的事情是危机公关,但恐怕领导确实把你当“危机公关”了,因为他们不想不愿或不能解决读者的问题,就让你代表图书馆向读者解释、道歉,希望就此断了读者的念想,最后不了了之。 二、向我解释。这种解释分两种,一种是直接责任人向我解释,另一种是部门领导向我解释。比如工作人员与读者发生矛盾或冲突,读者留言投诉,我一般会把留言转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和他的直接领导。好几次,这些人会非常委屈的向我解释和述说事情的经过,我再三说明我只是让他了解读者的想法和具体的投诉内容,解释和说明之类的应该直接与领导说。其实我也很清楚有些投诉可能是读者带着自己的情绪或偶然事件激发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会把工作人员解释的邮件再转给相关领导,主要是希望他们能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件的真相。最可笑的是有的时候部门领导也向我解释或述说自己的难处,我也告诉他们,与我解释于事无补,要去向馆领导解释,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案。不过后来发现,凡部门领导向我解释的投诉,大多属于向馆领导解释基本无用,也不会拿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般都很难解决。所以,这类问题基本也成为无解的东西,最多下次遇到类似的投诉我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向读者解释。也是希望我能把“危机公关”做的更好。 虽然针对图书馆的投诉不太多,一般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投诉很少引起重视。由此也能想象,大多数机关对待投诉基本也是这样的态度,以应付为主。而我的痛苦则是,虽不想但实际上成了图书馆应付读者的工具。偶然对一些投诉也会追问一下,可看到的反应都分明告诉你:你怎么这么多事?能引起相关领导重视的投诉一般是来自上级部门转过来的投诉,比如从校长信箱或校领导直接转的投诉,则大多会有解决方案,解决不了的也一定会与投诉者沟通和解释。所以我其实非常理解那些越级告状和上访的人,因为正常途径的投诉大多只能得到敷衍和应付。
个人分类: 参考咨询|3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服务与读者》2012年第2期
icstu1 2012-7-27 15:51
《文献服务与读者》2012年第2期
《文献服务与读者》2012年第2期(总第2期).pdf
个人分类: I 我们的服务通知和消息发布|1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观察图书馆读者参考咨询工作的新三论视角
tengyi1960 2012-7-11 14:21
论观察图书馆读者参考咨询工作的新三论视角
摘要: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或实践论)是提升读者咨询工作的 观察研究 和 规划执行 水平的理论思维武器。服务权限与责任的判断有时更重于对读者咨询工作方法和方式的判断;将一些在参考咨询工作中的不可以控制因素向可以控制因素或条件转化的智慧,可能是产生高水平、高质量读者参考咨询工作的重要条件;在现行制度框架内的利益主体策略互动也有赖于来自图书馆读者参考咨询的需求导向信息。本文通过对某专业图书馆读者参考咨询工作中客观存在现象的解释实例,研讨一种可供实践或研究的认识选择方向。 关键词 : 图书馆工作;读者服务;参考咨询;系统论;控制论 中图分类号: G250
个人分类: 思想盆|2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写好标题的重要性
liwenbianji 2012-7-10 16:02
文 章的标题是“钓饵”,应该用来吸引读者 --- “推销”你的文章,给读者浏览目录或研究结果的机会。标题写得差可能使原本感兴趣的读者忽略了你的工作,也可能引起文不对题的情况。相比之下,好的标题可 吸引相关的研究人员,提高文章的引用率,这也是期刊编辑所青睐的,因为引用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因此,写好正确的标题是很重要的。 好 的标题应尽量简短,同时又能传递文章的主要发现。避免叙述过于繁琐并使用不必要的专业行话和缩略语。标题必须能被科学界的广大读者读懂,因为他们中的一些 人可能并不具备你研究的专业领域的具体知识。标题宽泛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目标期刊 --- 考虑目标期刊的读者情况,这通常会在期刊的网站上有所介绍;撰写的标题应便于被所有读者看懂,而不仅仅局限于你的研究领域。另外,应该查阅目标杂志的《稿 约》,确保遵守字数限制的要求以及是否需要提供短标题。 实例:较差的标题 “Degeneration of neurons in the CA3 and DG following OA administration: involvement of a MAPK-dependent pathway in regional-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这 个标题太长,含有非标准的缩略语,内容重复,部分内容太具体。修改如下:“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此外,也可使用“MAP kinase-dependent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但要考虑目标杂志的要求,因为缩略语MAP使用广泛,读者可懂。 练习: 丁香园网友应邀对以下标题进行修改: “Carvedilol produces dose-related improvements in LV function and dose-related reductions in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rate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systolic dysfunction” 以下是网友“Qikaka”的修改建议: “Dose-related effect of carvedilol in improvements i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survival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改后的标题大大缩短:少了6个单词,合计61个字符。“survival”一词的使用涵盖了改善效果的两个方面(死亡率和住院率),重复的“dose-related”也被删除了。最后,在新的标题中对缩略语LV做了精确的解释。 一 些网友也贴出了自己文章的标题和摘要,询问是否合适。其中有不少标题写得十分不错,也有一些与其他相比需要更多修改。网友“Yelry”的这个标题就很 好,清晰地体现了研究领域:“Ascending ve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尽管表述清楚,但“Yelry”并未传达出重要的一点 ---文章的主要发现:该方法应该对于诊断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可能会区分开两组病例。因为这一重要性并未在标题中体现,作者“Yelry”可能会失去一些 感兴趣的读者。虽然标题可以涵盖的信息量取决于字数的限制,然而只需在“ascending venography”后面添加“is valuable”,就可以比原标题传达更多的文章内容。 First impressions: the importance of writing a good title The title of your paper is a “hook” that should be used to attract readers—it is your opportunity to “sell” your paper to readers browsing a table of contents or search results. A poor title will cause potentially interested researchers to overlook your work and may attract the wrong audience. By contrast, a good title will attract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you receive. Journal editors like this because number of citations relates to the impact factor a journal get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get it right. A good title should be as brief as possible while still communicating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paper. Avoid excessive detail and unnecessary use of field-specific jargon and abbreviations. Your title must be understandable by a broad scientific audience, some of whom may not have a detailed knowledge of your particular field. How broad depends on the particular target journal—consider the readership of your target journal, which is usually explained on the journal’s website, and write a title that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by all, not only those in your immediate field. The target journal’s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hould also be consulted to ensure that character limits are complied with and to identify whether a running (short) title is also required. Example of a poor title: “Degeneration of neurons in the CA3 and DG following OA administration: involvement of a MAPK-dependent pathway in regional-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This title is too long, contains non-standard abbreviations and a redundancy, and is too specific in parts. A better alternative would be: “Region-specific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 “MAP kinase-dependent neuronal degeneration after okadaic acid administration” would probably also be acceptable,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journal, because the abbreviation MAP is widely used and understood. Exercise: Scientists visiting an online life sciences network were asked to suggest a good alternative title for the following: “Carvedilol produces dose-related improvements in LV function and dose-related reductions in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rate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systolic dysfunction” Among the responses wa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 “Dose-related effect of carvedilol in improvements i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survival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is title is six words and 61 characters shorter, which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The word “survival” is used to combine the two aspects of the improvement (mort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repetition of “dose-related” has been removed. Finally, the abbreviation LV has been defined in the new title. Other researchers posted the titles and abstracts for their own papers, asking whether the titles were suitable. There were many excellent titles, some of which needed more changes than others. The following title, from Yelry, is well written and clearly defines the area of research: “Ascending ve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Although this is very clear, the author Yelry doesn’t convey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paper, which were actually quite significant: the method was shown to be valuable for diagnosis and possibly able to separat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cause this significance is not conveyed in the title, Yelry could potentially lose some of the target audience. Character limits for titles dictate how much information can be included; however, the simple addition of “is valuable” after “ascending venography” says much more about the paper than the original title does. In this way, the key finding can be communicated. Dr Daniel McGowan 分子神经学博士 理文编辑学术总监
3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读者”:《研究是一门艺术》读书笔记之二
热度 1 YonLushgry 2012-7-4 17:35
“我”与“读者”之间双向而有效的关系不仅需要建立,而且是可以建立的,这是每一位研究者应有的研究意识和理念,并拥有将之付诸实践的信心和行动! “ 你的研究如果没有读者阅读,将毫无价值可言。然而,即使是很有经验的研究者,在规划与撰写草稿时,他们有时也会忘了把读者放在心中 。” 而“即使独自一人工作,当你研读一本书或浏览一个网站时,你也是在无声地与他人交谈。每当你搜集资料时,就是在更新那可能已存在数百年之久的‘作者 - 读者’关系。而 在报告自己的研究时,你也期待着其他人将对你的报告有所回应,然后再轮到你给予回应,如此循环不已 。然而,对话是一种社会活动,双方都应该了解对方的期待是什么,以及对方所应扮演的社会角色。”( P : 15 ) 所以,“我们在阅读时……的 评判就像对话一样,是双向的:读者会评判作者,而深思熟虑的作者也会借由想像预先评判他的读者:他们是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知道什么?以及,他们有什么需求 ?然后再利用这些判断来形成他的写作。”而且,“如果作者判断正确,读者会给予好的评价。但是,如果作者赋予读者角色的定位不恰当,将会失去读者的信任与研读的意愿。” ( P : 16 ) 不仅如此,“ 如果你为读者选派错误的角色,那么这个错误将在早期草稿中留下许多痕迹,以至于定稿时也不容易修正过来 ”。 要知道,“很少有人阅读研究论文只是为了好玩。所以 你必须知道你能为读者与你之间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会让他们想要阅读你的报告 。研究的初学者通常会提供一种让不恰当的课堂交换看起来夸张可笑的关系: 老师,我懂的比你少,而且你要给我打分书数,所以我的角色是对你呈现我挖掘了多少数据,而你的角色则是决定我是否已找到足够的资料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这不仅贬低你自己和老师,也会让你的研究计划变成一种只是冗长而又没有意义的训练。最糟糕的是,它赋予你一个与真正的研究者完全对立的角色” 。而“在研究报告中,你必须蒋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对调过来。 作为一个研究者,你得把自己变成一个‘了解别人需要知道什么的人’,而且把读者视为一群‘不知道却需要知道的人’ 。” ( P : 17 ) “所以, 你与读者建立稳定的研究关系的第一步,是提供提供比他们已经知道的事实更多的东西 。这里提供常见三种资深研究者与读者建立的关系。当你开始研究时,要先设想一下下面三种可能的关系中,你的读者会接受其中哪一种。下面的三种关系是学术研究中最常见的。” “我找到一些真的很有趣的东西 :如果你发现了一些让你感兴趣的东西,并且能够在报告中展现你的兴趣所在,那将是你学习做扎实研究的最好开始。”而“当你变得更有经验时,你也有责任实际地去找到同样具有这些兴趣的读者。但在一开始,你至少必须扮演对研究具有兴趣和热忱的角色”。( P : 18 ) “ 对你很重的实际难题,我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当你想象跟读者说的不只是‘ 我发现一些你或许会感兴趣的信息 ’,而是‘ 我的信息将能帮助你在意的问题 ’时,你已朝确实的研究迈进一大步了。这种研究是企业、商业与政府部门的人们每天都在做的。他们面对那些需要做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首先只是去了解这些问题,然后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范围很广,从人们无家可归、企业利润下降到恐怖主义等都包括在内。”而“要使你的报告可靠,你必须扮演冷静的专家的角色,能够使用正确的术语、引用正确的参考资料、找出证据并明确地报告等等。最重要的,你必须围绕塑造你角色的特定意图来设计报告:告诉读者他必须怎么做才能解决难题。” “ 我找到了一个对你而言很重要的问题的答案 :虽然学校的研究者有时也会为环保局局长之类的人提供建议,但他们最常见的角色还是 学者,主要是回答一些让某个研究团体更了解其领域的特殊旨趣的问题,而之后其他的学者或许会用这些答案去解决实际问题 。……但 研究本身的原始目的不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在于解决一个 概念性 的问题,相关的知识尚不完整或人们对它有错误理解的概念 。有些研究者将此称为‘纯理论’( pure )研究,与此相对应的是‘应用’( applied )研究。”当然,“老师偶尔也会用概念性问题来设计‘真实世界’的方案。……但他们主要期待你 将自己想象为正在学习的角色——能对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发言的研究者,而这个研究团体的成员想要更了解某个问题 。” 不过,“当你采取上面三种角色之一时,你只创造出作者与读者关系的一半。而当你的写作方式可以让读者担任互补的角色,给他们明确的理由来阅读你的报告时,那么你就创造了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另一半”( P : 19 ): “ 用一些我不知道但有趣的事情来让我愉悦 :你的老师指定你做研究计划时,不只是要看你能找到什么,而是要看你是否能从中找到它的意义。” “ 帮我解决实际问题 ( P : 20 ):学术研究确实有时也为实际问题而写作,但更常见的是涉及概念性问题,即使是像工程学这样的应用学科也是如此。” “ 帮助我更了解某些事物 :你知道他们期待你提供客观、符合逻辑以及正确的证据,而且能够从各层面去( P : 21 )看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学术研究者常因他们的研究过于深奥不易理解而遭受责备,这样的指责是不公平的。确实有一些研究者,似乎沉迷于狭隘的研究题目 。” “理解‘读者 - 作者’关系如何运作的一个最佳方式,是把你的著作与一( P : 23 )个有组织的团体分享。团体分享的好处是,比较能够预测读者的期待与反应。团体分享也比个别创作更有批判力。而且,它比个别写作对研究计划提供更多的资源。所以, 如果你的老师没有组织写作团体,你可以要求他考虑这么做,或者你自己组织一个。最起码也召集一些朋友代替读者,对你的文稿加以回应 。” 团体“ 成功合作的三个关键 ”: “ 经常讨论( talk a lot ) :创造一些你们可以讨论的机会,如固定开会时间、使用电子邮件和传真等,运用各种方法确保能够经常讨论。 容许异议( agree to disagree ) :不要期待在每个议题上都可以获得百分之百的同意,你们可能会在某些细节上有不同的意见,而且有时候异议会非常激烈。为了解决这些异议,假如每个人都能很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及其背后的原因,你们的集体思考就会获得最好的效果。反之,有过有人一直坚持他的措辞或一定得用他的数据,那么整个进度将会受到阻碍。所以, 如果集体写作的首要原则是多谈,那么第二个原则便是正确看待异议。当你们对不 ( P : 24 ) 太重要的部分有不同看法,而这对整体又没有什么影响时,就不要太坚持己见 。 组织与规划( organize and plan ) :团体中应该指定一位主持人、推动者( facilitator )、协调者( coordinator )或组织者( organizer )——这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可以轮流,也可以固定一个人负责。这个负责人要记录时间、确保进度、主持讨论,而当团体进度停滞时,他要决定接下来该怎么进行。” “ 团体工作的三种策略 :可以用三种方式组织团体的工作,但每一种方式都各有其优缺点,大多数的团体都是综合三者。 分工委派( divide and delegate ) 、 同步进行( work side by side ) ( P : 25 )、 轮流接下来( take turns ) 。…… 集体合作是件艰难的工作,对自我主义较重的人尤为困难。然而,对于那些愿意倾听他人严厉但有帮助看法的人而言,将获益匪浅 。”( P : 26 ) 在“我”与“读者”建立了 双向而有效的关系之外,“我”还要学会 “ 处理因经验不足而无法回避的问题 :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从初学者开始的。我们都曾面临接触不熟悉其基本规则之领域所带来的焦虑不安,更不用说不清楚该领域的团体成员该如何做、如何写的那些细微又难以言喻的规则。而且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当我们进入不熟悉的领域时,竟会感受到初学者的不安。……没有谁能避免有的时候会不知所措或焦虑的感觉,但有几件事是你可以做的: “第一,要先知道不确定感和焦虑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借随时书写去掌控主题。不 要只是抄写或复印参考文献,而是写下概述、评论、问题。你写下的东西越多——不论多么粗略——你就越有信心面对让你缺乏自信的初稿 。 “第三,把整个过程分成可处理的数个步骤去了解整体,但要知道哪些步骤是互相支持的。 一旦发现一个主题或形成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时,就可以在写作和修改上更有效率。反过来,如果你预先设想如何写初稿与修改,也会较有效率去找到好问题 。 “第四,期待你的老师能了解你的努力。好老师希望你能成功,而且你也可以期待他们的帮助。(如果他们拒绝的话,就找其他你可以咨询的老师) 最后,设定实际的目标。……最重要的,应该认识到这些辛劳是一种学习的经验。克服所有初学者接续面对的难题,学习成功研究者怎么做,尤其是在沮丧的时候:继续你的研究工作,有信心终将成功。”( P : 27 ) 心得(自我反思) : 1. 我以前极少考虑我写的论文谁个有可能会看、看到的人有何回应以及我与读者有着怎样的关系等问题,而自己总是乐此不疲地关起门来单独做些所谓的“研究”,整出一些很有可能连自己都不想再看第二遍的所谓的“研究成果 ” ;更可笑的是,自己也将这些所谓的“研究成果”看成多么多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对现实中的问题或现象具有指导性、建设性意义的东西。 2. 一直以来,总认为自己的研究应该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固执地认为,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课题或研究有什么用。由此使得自己不屑于做一些概念性的、基础性的理论研究,而总想成为能够为现实问题提供建议的研究人员。 3. 如果我想成为一个学术型研究者,我的目标或定位应该是成为伦理学学术研究团体的一员,并学着去对这个学术研究团体发言,并且,最好在我发言时以及发言后对这个学术研究团体或其中的某些其他成员有所影响。 4. 怀疑自己不适合做研究是有的,对自己的研究感到焦虑、无望也是有的。而这样的表现恰证实了自己还只是一个初学者——刚开始学着做研究的学习者。 ( 备注:文中原文均摘录自【美】布斯等著;陈美霞等译:《研究是一门艺术》 一书,如需引用,请查阅原书原文 。) 2012-7-4 东南大学九龙湖畔
个人分类: 学之术|6396 次阅读|1 个评论
“记”和研究:《研究是一门艺术》读书笔记之一
YonLushgry 2012-6-27 23:20
闫茂伟|文 “小心地做研究和清楚地报道是辛苦的工作,其中包含了很多你需要同时关注的事情。不管你在规划时有多么谨慎,研究都是一条弯曲的路,会有一些无法预期的转折,甚至于兜圈子。然而,即使过程是那么复杂,我们还是得按部就班地进行。一旦你能够掌握个别环节,你就可以驾驭整个研究,进而可以更有信心地面对更多的研究。” ( P:5 ) 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会有着这样的记忆或回忆:老师时常要求学生将他(她)在课堂上讲的东西记下来,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布置日记或周记给学生是常有的事,以及有的老师还会给学生讲,要随时记下突然而来的灵感,包括所思、所感、所悟等。这些不同情形的“记”大致均有 “写下来”或“写出来” 的意思。 “ 为什么要写出来? ”( P : 10 ) ( W H Y W R I T E I T U P ? ) ( P:11 ) 老师让学生把一些东西记下来,其目的之一便是让学生们记住那些东西,以免忘记了可能是非常重要、非常美好、非常有趣的一些东西。而这样的一种好习惯不仅对于一般的普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而且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记”在研究者那里也将有着较为复杂和更为丰富的内容,但不管怎样,“记”的确是很重要的,它是研究者必备的一种本领,即“写作”的本领。 “ 写作有助于记忆 ”( P:11 )( Write to Remember )( P:12 )这里,“写”和“记忆”实际上也是“记”的不同呈现形态,而且二者可以相互增益。“ 研究者写下他们所发现的,是为了将它们记住 。只有少数的幸运儿,能够不写下来却还能记得这些信息。但是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没能拥有这种本领。”而“大多数的研究者,只有借助写作才能策划和执行他们的研究计划——条列原始材料、整理研究概述、记录实验注释、拟出大纲等等。那些没有记录下来的,可能都会被忘记,甚至更糟的是被记错了。这就是为什么 谨慎的研究者,不会等资料齐全时才开始写作:他们从研究计划起始就开始写作,让自己的脑袋尽可能清楚地记得大部分的数据 。”( P : 11 )这些数据当然应包括已有的其他人或机构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发现,哪怕仅仅是自己的最初的简单想法等。而 对于其他人或机构的研究成果,记的方式最好是,自己手写或用键盘亲自敲在电脑里,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些,记忆和理解将更深刻;而不应简单地复制或剪切后粘贴 。 “ 写作有助于了解 ”( P:11 )( Write to Understand )( P:12 )此处的“ Understand ”不仅仅有“了解”的意思,“理解”应是其最佳的含义。“写作的第二个理由是协助了解研究成果。 当你以新的方式安排及重新安排研究的成果时,你会发现新的关联、对比、复杂性及意涵 。即使你能记住自己研究发现的全部结果,仍得梳理不同方面的论证,划定复杂的关系,以及区分专家之间的不同观点。……写作有助于对所发现的有更好的理解,以及从中发现更宽广的意义,进而丰富你的思考。”到这里,“记”已经不是简单地“记下来”或“写下来”,而是较为深刻地在思考中、在创作中写下或重组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从中记下自己的新发现,并以此促进自己再思考、再创作,而且把这些东西写出来,等等。 “ 写作可以获得新的观点 ”( P : 12 )( Write to Test Your Thinking )( P:12 ) “虽然写作最基本的理由是 把你脑袋里的思维变成文字,进而以更清楚的书面形式把自己的思考看得更清楚 ,但另一个理由则是这种书面形式会 让你的观点更清晰,并且不至于过分夸张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或许只能做到前者,而对于后者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虽然“当你以注释、大纲、概述、评论还有其他书面形式去促进思考时,思考将能获得改善。但 你只有从快速混乱的思维中将特定的想法分离出来,并以一种有组织、有条理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知道自己真正 能 思考什么 。”( P : 12 )即是说,通过书面形式的写作弄清楚“自己能真正能思考什么” ,能够帮助自己“从快速混乱的思维中将特定的想法分离出来”,以利于自己更好地写作。而那种随便、非正式的写作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简而言之,你应该写作,如此才能有正确的记忆、更好的理解,以及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思维。而且你也会发现,当你写得更好的时候,在阅读上也会更具有批判力。”( P:12 )由此说明,“读”、“写”、“记忆”之间也是相互增益的。 研究是一种边思考边写作的过程,也即一种边“想”边“记”的过程。一支笔或一个键盘再加一个“笔记本”应是做研究自始自终必备的,目的就是要让研究者动起手来,把自己脑子的东西、其他人或机构的东西随时“记”下来,并将这些东西以有组织、有条理的书面形式写出来。如此还不够,还要有一份正式的书面报告,由此才能真正地做起研究来。 “ 为何要有一份正式的报告? ”( P:12 )( W H Y A F O R M A L R E P O R T ? )( P:13 ) “即使你同意写作是学习、思考,以及理解的重要部分,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不能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写作?为什么我得满足研究团体——特别是尚未加入或甚至不想加入的研究团体——强加的格式限制?这些为他人写作而设定的限制,时常让某些学生感到痛苦,他们相信自己没有理由迎合一个自己没有参与创立的对话惯例。 我不能了解,为何我要采用不属于自己的措辞和格式?我自己的措辞有什么问题?你不过只是想把我变成像你一样的学究吧?如果我按照老师期望的方式去写作,会不会有丧失自己特性的顾虑? ”( P:12 ) 不少研究生同样会有上述的顾虑,“然而,一个完全无法改变你的教育会是个无法起作用的教育。 接受越多的教育,越可能改变你所视为理所当然的‘你’ 。”( P:12 )而“学习做研究不会让你成为老师的复制品。他会改变你的思考模式,不过却是一种赋予你更多思考模式的方式来改变你。你或许会变得不同,但你能更自由地去选择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以后想做什么事。”( P : 13 )由此,不要担心自己的特性会丧失掉,因为,有时坚持特性也是盲目的或任性的。 那该怎么办呢?“或许, 学习用读者期待的方式撰写研究报告最重要的理由,是以别人的标准和价值去检验你的想法,进而让你更理解自己的自己和自己的想法。为别人写作会比为自己写作的要求更严格 。”( P : 13 )很多时候。我也只是觉得写作就是为自己而写,看来,为自己写而写的意识和理念是需要改变的了。 因为“当你明确地试着去预想读者的问题时,你将会更了解自己的作品: 如何评价你的证据?为何你认为它是有关联的?你的观点意味着什么?你曾经考虑过但后来拒绝的观点是什么?你如何回应读者可想见的问题、保留意见和异议? 所有的研究者都会想起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在他们为了满足读者的期待而写作的过程中,显露了自己研究的瑕疵或纰漏,或甚至重新抓住从初稿中溜走的珍贵想法。”( P : 13 )将读者放在心中在写文学作品时非常必须,做研究亦然! 而“从读者的角度以书面形式思考,会比其他形式的思考更仔细、更能持续、更能调和不同的观点;换言之,更为深思熟虑”。( P : 14 ) 研究者应该时刻和处处生活在研究的世界里,否则,他(她)将不会是或不再是一个研究者,因为,如今的整个世界已经悄然成为了一个正在被研究和期待被的世界。而“ 如果你现在学会把研究做好,不管将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将占有优势 。”( P : 13 )而不论一个学习者以后是不是走向学术研究的道路。 最后请记住:“ 世上有些最重要的研究是由那些即使面对冷漠甚至敌意,却仍然不屈不挠的研究者所完成的,他们从未丧失对愿景的信心! ”( P : 14 ) 心得(自我反思) : 1. 读硕士时有一些时日喜欢拿着纸质笔记本到图书馆或在自习时边看书边抄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原来这是一种好的习惯,但后来却将这个习惯给扔掉了。直到导师提醒要随时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好东西后才再次捡了起来,最好是录在电脑里而形成电子文档以供参考,而却又因为感到这样读书的速度太慢总不能坚持得很好。看来,自己在这方面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了错误,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自己可利用的学术资源很少,“战略性的学术资源储备”更是极少。 2. 不仅要摘录所读文献的原文,更应随时记录自己对所读文献的感悟甚至是评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在自己心中产生的想法和构思等。 3. 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的写作过于随便和流于形式,而不是按照学术性论文的要求和规范去写,以至于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连看起来都不像学术论文。而对于措辞,我也有着亲身的经历和体会,因为我个人在论文的写作措辞上就有着非常严重的问题,以致于自己写出来的文章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正儿八经的学术性论文。我曾经也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是好的,无需改变,但现在发现我果真错了! ( 备注:文中原文均摘录自【美】布斯等著;陈美霞等译:《研究是一门艺术》 一书,如需引用,请查阅原书原文 。) 东南大学九龙湖畔 2012-6-27
个人分类: 学之术|7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离谱的说法:我代表权贵!
热度 1 hcrm 2012-6-26 09:20
随着有些问题的深入,一些有趣的现象便出现了,譬如将我引用读者的话,没看明白权当我说的。当然,更有意思的是,回答“我的文章代表社会正义吗”?用的是:“ 你的文章代表着权贵心思! ” 这让我再次看到了文革的危害,那种以“迫害他人为快感”的思维,已然深入某些人的骨髓。而所谓“权贵”,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大抵是指有钱有势的人。我是吗?我两样东西好像都没有。 那么,我身边有这样的“权贵”吗?应该有,可我与他们仿佛没怎么接触,因为我不属于他们那个群体里的人。这样的我,能够代表他们的“心思”吗?如果我琢磨过他们的“心思”,或许还能够代表。然而,我从小就不愿与“权贵”结交,更不向往他们的生活,因为我的生命不愿“腐朽”,而愿意在烈火中燃烧! 虚华春梦秋时雨,平话人生道无极。 情思东南归乡路,爱想天涯布衣食。 这是我 2005年11月2日 写的一首小诗,且算作对这一最离谱的说法的回应吧! 2012年6月26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54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是否是“既得利益者”——答博客中国读者
热度 8 hcrm 2012-6-15 09:50
我很感谢博客中国对我文章的推荐,更为感谢一些读者长期对我文章的关注,当然还包括热烈地批评,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值得欣慰的,有助于我的成长和发展。 最近,我连续写了有关共产主义和知识青年的系列文章,引起广大读者特别是博客中国的读者的高度关注,给了我不少批评意见,言辞也十分激烈,对此我理当予以回应。不过,我首先必须申明:我从没生气,更没气恼,且很认真拜读了各位的评论。 说实话,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主要是一位读者的留言,我个人认为他或她写得很好,最起码说明其真想关心国计民生,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力。他或她最精典的话语是:“ 博主无论如何自我辩解和自我粉饰,总掩盖不了他与生俱来的虚伪心理! …… 说一千道一万博主不过是既得利益的一群,与普通老百姓格格不入而已! ” 我之所以认为这些话精典,是因为它们引发了我的思考:我真的是“既得利益者”吗? 当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经历过改革的阵痛,可是我们由此也迎来了一个开放的时代,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如此全面地向世界敞开我们的胸怀。 当我们面向地球上更多的国家和民族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我们曾经敝帚自珍的心理是多么的狭隘,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拥有了汲取不尽的营养和源泉,加强学习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 我也一样,感谢这个时代为我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让我能如此真切地瞭望历史和现实。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一条充满希望与光明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没有被历史上犯的错误所羁绊,而是勇敢地带领人民继续前进。 我们不可否认,现实永远没有想像的好,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时常会撞击我们的心灵。其实,对于一个开放的社会,意味着人们要有更大的包容性,不是说那些腐败或阴暗的现象就合理,而是我们要有信心与之战斗到底,最终逐步削除它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损害。我们不能重犯当年的极左思想错误,即一要纯洁无物,二要急上快干,三要立竿见影。这些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导致了我们一些人至今仍“念念不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我们既要看到支流,更要看到发展的主流。中国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人们的思想也错综复杂,特别是开放国门以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要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进,既要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也要统一意志、聚精会神、共谋发展,否则,我们的改革将前功尽弃,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历史的责任,从来不是坐而论道者能够担当得了的,更不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人会去主动承担的,这样的教训我们难道还少吗?为什么人民日报要发表社论,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因为我们过去极左或极右的结果是,革命事业受损、人民群众受害。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说,如果始终秉持自愿和不全面化的原则,即不走极端、循序渐进,恐怕就是一项历史的伟大创举了。尽管现实最终并非如此,可是我们必须正视我们的历史,不能厌弃,更不可谩骂或诋毁。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广大读者,我每月的收入相对很固定,大体在2500元左右(包含所谓补贴),这在中部地区的中等城市里,是否算是高的呢?想必不言而喻。然而,我必须得承认,即使这份不高的收入,也算是“既得利益”了。 最后,我想转载 重庆晨报 今日消息: 29省市新省级党委常委中75人当过知青 ,其中 5 人 成为省委书记,分别是辽宁的王珉、湖南的周强、河南的卢展工、广西的郭声琨、湖北的李鸿忠。 另 值一提的是,最多的甘肃13个常委中有6人曾是知青。 2012年6月15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1837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