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侏罗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侏罗纪世界里面的科研主管依然是华人
热度 2 wya 2015-7-5 15:45
前段时间去看电影《侏罗纪世界》,电影开始之前,心里就惴惴不安,想:这次主管转基因实验室的科学家不会又是华人吧? 之前,本人曾发表一篇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1711-769397.html 侏罗纪公园里面的实验室主管就是华人,这次新拍的侏罗纪世界的科研主管也是华人,而且这个华人最后带着转基因实验成果顺利逃跑了。不免推测:估计下一部侏罗纪电影里面的科研主管依然还会是华人。 为何外国电影里面如此钟情于华人做科研主力?莫不是华人的科研能力最强? 下面的文章似乎隐藏着答案: http://news.ifeng.com/a/20150705/44105379_0.shtml 原标题:外媒:中国科学家修改人类胚胎基因踩伦理红线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每年投入数千亿美元进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建造了几十个实验室并培养了数千名科学家,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6月29日报道,但是,冲向科技领域的前沿可能是要付出代价的--有些专家担心, 中国的医学研究人员正跨过西方长久以来公认的伦理界线。 莫非西方导演眼中的华人科学家就是一帮只追求名与利,而毫不顾科研伦理的高智能生物?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866 次阅读|4 个评论
游崂山八仙墩,观奥陶纪岩层
热度 2 maqingping 2014-10-16 11:33
在博文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中讲了我们早晨去看日出。在青山湾边看完日出后 ,回“海璟故事”吃早餐。吃 饱 喝足后,整装去八仙墩。八仙墩以前罕有游人, 这 两年游人 见 多。据自告 奋 勇 带队 的同学 说, 他前几年来八仙墩 时 ,完全不知道路,依靠披 荆斩 棘、百折不回的毅力 终 于翻越青山 渔 村南面的山岭,到达梦幻海 滩 ;然后再翻 过 一道山岭,走到八仙墩。我 们 八点从青山 渔 村出来,看到不少人仨仨 俩俩 地与我 们 走在同一方向上,也是要到八仙墩去。 崂 山比 较 有名的旅游景点,南 线 有太清 宫 ,北 线 有北九水,其他 还 有一些道教、佛教及自然景点。八仙墩相 对闭 塞,汽 车 基本不能 进 入,需靠步行、攀援而至。从青山 渔 村出来到青山湾 渔 港 码头或经南面的山岭到八仙墩去, 要 经过 一条小溪。这条小溪虽不起眼,却是一条重要的地质结构分界线。 图1 青山渔港及渔村 “其 实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青山村南面的山岭上也并没有路,因 为 走的人多了,也就出 现 了一条 绕过 半山腰的路。 这 小路是 仅供 一人通行的羊 肠 小路,往八仙墩方向走 时 ,左手是海 边 的峭壁。回望朝阳下的青山渔村和青山湾,碧波荡漾,渔舟翩翩,山石与绿树争辉(图 1 )。 清代 乾隆 15 年进士、 即墨人 江如瑛的《青山道中》曾这样描 绘 了清代的青山村: “ 不减山阴道,迂回一径通。海连 松 涧 碧,叶落草 桥红 。 鸥队闲 云外,人家乱石中。居民 浑 太古,十石半 鱼 翁。 ” 旧时崂山交通困难,青山码头和太清码头是进崂山深处的交通要道。 图2 我们走在小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我 们 先是在山的背面向 东 南方向走(图2)。这个山在地图上没有标记山名,似乎是叫土山,山体向东突入海中形成一海岬。我们 绕过这 一海岬的最 东 端后在山的阳面向西南方向走。走了不 远 一段路后,看 见 下面海 边 有若干巨石构成的挺大的平面,好像有几 户 人家。 这 里在有些地图上标记为 试 金石。从 这 里的山路 继续 往西南走,就看到三 亩顶 和三 亩 前的海 滩 。向西南方向望去,远处山坡上有几幢楼房,人们说是部队营房。从山腰水平的小路 沿着 陡峭下山小路来到海 滩 ,海 滩 上 满 是被 岁 月冲刷成卵状的大小石 块 ,色彩斑 斓 被潮水打湿后 显 得晶 莹 明亮(图3)。我 们 在海 滩 上略事休息,把玩海 滩 上的卵石,又开始向八仙墩行 军 。地图上也没有标记人们常提到的土山凹,可能通向这一海滩的凹地就是土山凹。 图3 三亩前海滩,房屋后面有通向青山渔村的大山洞 海滩和土山凹的南面是又一道山岭,翻 过 了 这 一道山岭,我 们 来到了一个更大的海 滩 , 这 就是有些旅游者称 为 梦幻海 滩 的地方。看地 图,这个 海 滩 岸上 标记 着列坡的地名,也 许 可以称 为 列坡海 滩 ,或列坡梦幻海 滩 ,前一个海 滩 可称 为 三 亩 前海 滩。 也有地图把试金石标在列坡海 滩上,把 列坡海 滩上前的海湾称为试金湾。列坡海滩有三亩前海滩三、四倍大,有更多的各色卵石。这些卵石与山体的岩石结构是相同的,因风化、海水浸蚀而脱落的石块,被海水千百万年的冲刷,棱角磨去,成为各种大小的卵石(图4)。列坡和梦幻海滩南面的山岭有一处地图上标记为石金汪(石景旺)或试金汪。 图4 梦幻海滩上的卵石被潮水打湿后更加惹人喜爱 图5 梦幻海滩前的海湾,半山腰的房屋就是在土山三亩顶也能看到的(据说是)军队营房 图6 远上崂山石径斜,山海之间有人家 在列坡、梦幻海滩呆了不长时间,我们经由石金汪又开始翻越到八仙墩的最后一个山岭。道路更加崎岖,沿着近山顶的羊肠小道先是向山背面东北方向攀行。回望梦幻海滩,大海上一叶扁舟,远处花岗岩山峰伟岸,近处青山滴翠(图5)。东北方向走到尽头,有一个人家,当人经过时,狗不停地向游人吼叫(图6)。从这里再转东南方向,我们的队伍越拉越长。走在前面的同学在一块巨石平台处停下来,等后面的同学们。大家汇齐后在此稍作休息,喝水、吃了一点带来的水果。从这里俯瞰海面和峭壁,看见下面有若干巨石,有地图标记此处为晒钱石。据说此前人们经常在石头上捡到铜钱等,就说这是海龙王晒钱的地方。有人认为铜钱等物是失事船只之物,被海浪、潮水卷到上面。这一片山岭就是崂山头,翻过这片山岭就到了八仙墩。 图7 八仙墩前的石坡 图8 八仙墩石壁 翻过这片山岭,向下一望,一大片岩石斜坡,五颜六色,不是很陡,与海平面成一、二十度的角度,倾斜着向东滑入海中(图7)。海风习习,海水湛蓝、清澈。从山坡上来到到斜坡上,回望崂山头山体,只见一片峭壁,分成五颜六色。峭壁像千层饼一样,有厚薄、颜色不同的层(图8)。从山体的分层走向来看,崂山头似乎被什么力量顶歪了一、二十度,也就是岩石斜坡与海平面的角度。 图9 八仙墩之石墩 图10 “八仙”在八仙墩 峭壁最底处像走廊一样凹进,凹空处有多块巨石,有大有小(图9)。传说八仙过海时从这里出发,巨石是八仙所据之墩。巨石大小不等,并非八块,也许最大的八块为八仙之墩。“八仙过海”在此留影(图10)。巨石表面相当平整,为黑色岩石层。凹空处上方的岩石层也为黑色岩石层。显然八仙墩的形成是由于峭壁底部受千万年来海水、浪涛拍击剥蚀,逐渐镂空;而黑色岩石层抗拉力不强,不能继续粘住下面的巨大石体,因此被八仙墩巨石的重力从上方拉裂下来,落到地面上。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巨石上面的表层岩石与镂空处上方峭壁的最底层岩石都是黑色岩石。 《 崂 山志》 是这样描述八仙墩的 : “八仙墩,有石坡广数 亩 , 东 下斜插入海,海水汹涌,山 势 若 动 ,其北 则 峭壁千仞, 险 峨逼天,下 纳 上覆,其 势 欲 倾 ,石 层 作五色斑 驳 如 锈 , 处 其下者,仙墩也。大石 错 布,面平可坐,海涛冲涌直上与墩相 击 ,搏浪花倒卷数丈, 飞 舞空 际 ,如玉 树 ,如 银 花、如琉璃,如珠 矶 ,可喜可愕,洵山海奇 险 之极 观 也。 ” 图11 八仙墩岸上游人送别过海“八仙” 踏遍八仙墩每一墩后,我们来到八仙墩斜坡的西南面。在几米高的石壁下,又有一大片岩石平台。这片平台西南面攀下几米高的岩壁,有一些小块的岩石平台,岩石旁有一、两条机船停泊。游人可登船在海上观光,大一点的船可带游人回青山村,有一些游客是从青山渔港乘船到八仙墩的。带路同学与一位船主协商,我们付 200 元乘船回青山渔村。成交后,我们上船准备由海路返回青山村。船开出后不久,风浪渐大,我们向岸上的游人致意,他们也向我们挥手致意(图11)。从海上看八仙墩,视野又有不同,并且看到了崂山头的东南面(图12)。当船将要转过崂山头海岬处时,一个个浪头打来,把坐在船头的两位同学浇成落汤仙。船体也颇为颠簸,女同学尖叫,男同学也有担心者。这时船主提出还是回岸上去吧,虽然船开回青山渔港没有问题,但是衣服打湿了,海风一吹会很冷的。因此,船又返回八仙墩停泊处,“八仙”未能过海。 图12 崂山头海岬之东南面。画面模糊处为浪花打湿镜头所致 我们重新登岸,把带来的食物打扫一番,又踏上归程。从八仙墩可以向西经轮船石和钓鱼台到太清宫,太清宫处就是现代公路了。不过我们的车留在青山渔村,只能从八仙墩按原路返回。重新爬上崂山头,看到有些游客乘稍大一点的船,破浪向青山湾驶去,不禁有点遗憾。到了八仙墩,却未能过海。在到石金汪前,再次受到那只大狗的吼叫迎接。下到梦幻海滩前,我们走了另一条小路,路旁又看到一间房屋,一只狗被拴在屋外。一位同学把没吃完的食物喂了那只狗,它把两个鸡蛋带壳就嚼着吃了。 图13 攀越岩壁的岩纹 过了梦幻海滩,我们爬上三亩前海滩南面的山坡。这次走的路与来时有点不同,上山后小路分成两叉,一条向山顶,一条沿海边绕行。我和带路同学走上沿海边山腰绕行的叉路,结果发现在其尽头是一处房屋,再没有路了。跟在后面的同学马上决定原路返回,走另一叉路。我和带路同学感到翻越两道礁岩后就应该到达三亩前的海滩,决定冒险翻越这两道礁岩。奋勇翻越两道岩壁后,发现第三道岩壁(图13)。翻越第三道岩壁后,发现其背后还有两道岩壁。因不能判断这两道岩壁后面情况,我们两人决定重新翻过那三道石壁,原路返回,再去追赶退回去的同学。快步追赶了一段路后,有几位同学在下坡处等我们。另外几位同学已穿过三亩前海滩到达最后一道山坡(土山)下的山洞。 图14 洞口。里面空间比洞口大得多 这一山洞是当年海军维护舰艇的地方,洞内空间很大,有牵引舰艇用的铁轨。这一侧的洞门大开,不过离这侧洞门不远处有路标指明洞门已锁,让游人绕行。从这侧山洞大门进去,穿行约需 10 余分钟,我们来到青山村一侧的洞口。外面的院门(不是洞门)上着锁,院墙顶上抹着润滑油以防人们越墙入洞去梦幻海滩。打电话给“海璟故事”的店主,他们找拿钥匙的人家来开院门,但是一个小男孩来告诉我们他奶奶拿着钥匙,现在不在家。我们只好以捡到的破包装袋盖墙顶,爬墙出去回到海璟故事。从早上 8 点出发, 11 点 10 分到达八仙墩, 12 点 10 分登船过海未成, 13 点踏上归程, 15 点到达海璟故事,开始吃午饭。连吃饭带聊天一直到 17 点,才开始返回青岛市区。图15是我们一天走过的路线。 图15 行军路线。红色是去的路线,蓝色是归程。原图为互联网截图。 八仙墩景色非凡,在崂山景区不但在风光上独具特色,而且在地质构造上超凡拔俗。崂山的主体山脉为花岗岩石,而八仙墩为侏罗纪或奥陶纪沉积岩,历史比崂山的主体山脉更古老。岩石可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火成岩又称岩浆岩,主要有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花岗岩是热熔岩在地层深处冷凝成石,因地层深处压力较大,石体坚硬致密,是良好的建筑材料。玄武岩则由熔岩在地表冷却形成,石体较花岗岩疏松,质地也不如花岗岩坚固。崂山花岗岩形成后在造山运动的作用下,抬升成山,这一过程主要在中生代燕山晚期造山运动中完成。在这一造山过程开始前,崂山地区的地表主要是沉积岩。八仙墩就是花岗岩造山运动出现前的沉积岩构造。 崂山也有变质岩地质结构。在花岗岩造山运动的高温强力挤压下,周边的岩石发生热熔烘烤变质,产生了变质岩,据说青山村后向东伸入海中的山,其岩石即为深色的变质岩。青山村前的小溪是花岗岩山体与沉积岩山体的分界线,青山村坐落在花岗岩上,而溪南的崂山头等山岭则主要属于沉积岩。据山东省地质调查资料,八仙墩处为上侏罗纪沉积岩,青岛市区和崂山区基本上是花岗岩,石老人处为下白垩纪的沉积岩,青山村再往北也有一小片上白垩纪沉积岩。不过, 2010 年《地质科学》上的一篇文章认为八仙墩是奥陶纪的海相沉积岩,也就是说,八仙墩岩层的历史比以前认为的还要古老。 奥陶纪是 古生代 的第二个 纪 , 约 开始 于 5 亿 年前, 结 束 于 4.4 亿 年前,在此期 间 形成的 地 层 称奥陶系 。而 侏 罗纪 是 中生代 的第二个 纪, 介于 三叠 纪 和 白垩 纪 之 间 ,即 约 1 亿 9960 万年前到 1 亿 4550 万年前 。电影《侏罗纪公园》普及了一些侏罗纪和恐龙的知识。 古生代 和 中生代 是怎么划分的?人们把从距今大 约 5.7 亿 年 前的 寒武 纪 开始出 现 大量 较 高 级动 物以后至今的地 质 年 代称为显生宙。显生宙又分为 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 代三个阶段。 古生代距今 约 5.7 亿 年至 2.51 亿 年 前, 包括 寒武 纪 、奥陶 纪 、 志留 纪 、 泥盆 纪 、 石炭 纪 、二叠 纪。 中生代 为 2.51 亿 年前至 6500 万年前,开始于二叠 纪 - 三叠 纪灭绝 事件( 生物史上最严 重的大 灭绝 事件,估 计 地球上有 9 6% 的物种灭绝,其中 90% 的海洋生物和 70% 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 , 结 束于 白垩 纪 - 第三 纪灭绝 事件(这次事件 灭绝 了当 时 地球上的大部分 动 物与植物,包含恐 龙 在 内 )。 中生代 前后横跨 1.8 亿年 ,包括三叠 纪 、侏 罗纪 和白垩 纪 三个 纪。 新生代是从地球 历 史 6500 万年前迄今的地 质时 代, 包括古近 纪 、新近 纪(这两个纪过去合称 第三 纪) 和第四 纪, 这 三个 纪 又可划分 为 七个 世:古新世、始新世、 渐 新世 (属古近 纪 ), 中新世、上新世(属新近 纪 ), 更新世、全新世(属第四 纪 ) 。 如果 八仙墩岩层属于 奥陶系 地 层 ,那么当我们面对为之喜愕的斑斓峭壁时,看到的是四、五亿年前大自然留给我们的遗产。 花岗岩使崂山峰峦隽秀,八仙墩的沉积岩层五彩斑斓。如果有些许地质知识,更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沧桑巨变。
个人分类: 地理|6991 次阅读|3 个评论
六月阿勒泰:(3)所谓地质年代
热度 6 yourjoe 2012-7-4 23:13
六月阿勒泰:(3)所谓地质年代
我曾经三次学过自然地理或地质,但结果仍等于白学。 在新疆,我曾经数次发出神奇、漂亮、太漂亮了等感叹,但感觉震撼的是在三个泉。 一条宽11公里、高差近200米的沟出现在准噶尔盆地的腹心,同时又构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戈壁的天然分界。视觉和感受的震撼相当之大。 我疑惑的是,先有沟还是先有沙漠和戈壁的分界? 从去年秋天开始我不停地在准噶尔盆地穿越,但收获最大的是今年六月的几次穿越,我两次见到了三只黄羊,见到了一匹野驴,看到了恐龙脚印化石、恐龙蛋壳化石,还看到了未经考证的疑似恐龙各部位骨骼的东东,还捡到了三只相对完整的贝壳。遗憾或痛心也有,一是花儿远不如我想象的漂亮,二是我见到了好几只被撞的狐狸。而老鼠远不如冬季时活跃。 我说过我学过几次地质都等于白学,所以我不知道贝壳的地质年代,但从我捡到的贝壳看,似乎很年轻,因为石化的程度不高。也许我会在“石头记”中拍下来让大家辨认。我感慨的是自侏罗纪以来近2亿年的历史就堆在那不足200米厚的红色土层中。而古近纪以来的变化在这里几乎踪迹全无, 再说一遍,我地质学得太差,上边的感慨也许全属胡扯。顺便交代一下,这里的照片是六月里两次拍照的组合。 准噶尔盆地腹心 白色也许是白垩纪的遗留 红色的是很薄的细碎板结 近三个泉附近 沟里有树的是三个泉,野马和狼经常来这里喝水 一张漂亮的图片 人迹罕至的地方有很多脚印 虽然没有主题,甚至没有标题,但因为喜欢,还是发了 冲沟说明此地还是有降雨的 我们去捡贝壳 我们去看恐龙遗迹 远方有多远
5198 次阅读|12 个评论
滦平·近观露头·远瞻恐龙
热度 1 Zenobia 2011-5-31 18:10
滦平·近观露头·远瞻恐龙
本文照片使用的相机: Canon EOS 40D SONY DSC-T100 滦平: --------- 位于承德市西南部,是河北省环京津的35个市县之一,处于京、津、辽、蒙的省市“金三角”交汇点,西南距北京约165公里,东距承德约65公里。 滦平不仅有金山岭长城(包括东段司马台)、碧霞山、转山湖这样的著名景区,更有壮观的“侏罗纪”地貌,是交通非常便利的观察野外露头的好去处。 考察活动的组织与参与者: ------------------------ 北大能源协会(地质类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我们研究所的部分同仁 近观露头: ----------- 很近,就在路边。 身后不时有超载的大货车驶过,耳边轰响,脚下在震动。 各种美与不美,内行看到曾经的沧海桑田,外行看到一块石头?一张头发稀疏的人脸? 动作有点假装滴偶啦! 硅化木,就这样立在这里,听着风声、人声、它都看到过什么呢? 很有看头的露头 小小壁蜥把我们突然拉回现实! 远观恐龙: ------------ 滦平境内,有着东北亚最大规模的恐龙脚印化石群。。。当然,这是过去的事了! 虽然未经保护,虽然。。。 今天,仍然幸存在这里清晰可辨地还有三个小家庭: 两大一小肉食性的三指(形似鸡爪印)恐龙脚印化石组、两大一小多指(形似象蹄印)食草恐龙脚印化石组、两大肉食性恐龙脚印化石组。 沉睡于地下多少年后,由于修铁路的施工,它们的“足迹”显现在今人的眼前。 幸?或是,不幸? 图中是一个较小的食肉恐龙的脚印 脚印外的一圈显然是今人的所为,而且肯定不是在“标记”,也许是想取走脚印化石! 结语: ------- 不说沉重滴话题,一张照片结尾。 本次地质考察之行口袋最多滴男士! 特别强调一下下,该同学第一天就丢失了单反相机的镜头盖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458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