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乐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喜欢运动的人是乐观的
baocunkuan 2012-12-11 14:10
我喜欢运动,运动的方式也简单,以前是跑步,最近两年改为“快步走”。 随身穿着的衣服,一双舒适的鞋子,哪怕是皮鞋也成但一定要舒适;既是运动,也可同时完成了“交通出行”;既是运动,也可调整一下心绪。从出家门,如果到同济这边约 23 分钟,如果到复旦那边则是约 33 分钟,再加上办公室-食堂-图书馆或其他什么地儿,一天走下来累计有一万步;如果在家里“宅“上一天,则需要晚上 9 : 00 至 10 : 00 之间,一口气走上 1 小时,一边运动一边听着“ FM93.4 ”,还可以“反刍着”即将过去的一天。 从小就奔走、嬉戏于乡间山路,刻意的运动却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那时要先上两节课再回家吃早饭,而且上早课之前,老师要求我们出操,就是从学校跑步到村西边的小桥,再跑回来,虽然跑得路也不远,但逐渐给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上了中学后住校,除了每天早晨出操跑步,下午课后的课外活动时间也要去学校后面紧挨着的萌山上,不仅登临山顶,还要沿着山间小路跑步,之后或背英语单词或几个同学畅谈。上了大学以后,我的运动开始于春节后的学期伊始,到了冬节开始采暖结束,一年下来也有个 200 多天的运动时间。后来生活一直在变,开始有了另一半、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家……而运动的习惯一直没有变,只是运动的方式由“尽力跑 2000-3000 米”到“慢跑 30 分钟”,再到“快步走一小时或日行万步”。 政策与规划学有一个所谓“ 元意识形态 ” ( meta—ideology ,即最基层的、不能证明的信念),我这里“借用”一下,作为我的运动经,包括我在内所有喜欢运动的人: 1 、相信自己明天还会“在”; 2 、相信明天的自己可以比今天更健康; 3 、相信明天的健康可以通过今天的努力来达到; 4 、相信实现明天更健康方式或途径包括运动。
2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态决定一切
meimei20070126 2012-11-4 13:12
为什么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为什么“乌鸦嘴”说的话时常 兑现?为什么不希望来什么却偏偏来什么?常有人说“祸不单行”,难道这都是所谓的“偶然”吗?在我看来,其实很多坏事都是由于自己心态不好所造成的。害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使自己更加脆弱,调节好情绪,面对困难重要的是想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心生怯懦。遇到困境并不是什么“倒霉”的事,换个角度想想,挫折让我们学会振作,失败让我们学会坚强,这是多么宝贵的人生经历! 以前一直羡慕长得漂亮身材又好交际能力还强的女生,因为自己长相普通性格又内向,所以比较自卑,但后来有一些同学对我说“真羡慕你有某某优点”的时候,心里其实很开心,这时才发现原来在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着自己,人无完人,谁都会有缺点,不能由于自己有弱点就否定自己,要正视自己,不要自卑也不能自负。 特别喜欢一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自信的对待事物,乐观的面对生活。播下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拥有健康热情的心态,就能使你的生命瑰丽多彩!!!
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之成长系列1-生病小记
tianjingle27 2012-9-29 09:02
20120929六0820start0900end-40m 这一周,每日晨起口干的很,自以为是天气变冷、气候干燥的一个症状之一,于是解决方案就是晨起多喝水。后来又过了几日,因为在邮局等包裹,站了1个小时,流起清鼻涕来。扛不住了,去医院看了看,说是病毒性感冒。开了感康和冲剂,喝了后不见好转。想想过往,感冒一般都需要一周左右康复期,也便急也没用了。 生病期间,才发觉生病是最浪费时间的:头脑昏昏的,没办法做事情;心情低沉的,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看谁都觉得比自己过的好;备课也静不下心来,一会就想睡觉了;吃饭也没什么胃口,看什么都不太想吃。生病之后,会觉得自个特别可怜,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少了激情和斗志。所以,要避免生病才对。 但是,换一个角度,生病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生病时,自个会在照顾自己这更加细心些,会对生命最本质的“健康的活着”有更加清楚的认识等。此外,生病也是最能体会关心和关爱的时候。所以,生病也是一个自然现象,是一个很好的调节。 说说这些,并非我写此文的本意。我是想回忆一下曾经生病过的一些片段,算是一种纪念吧。 说到感冒,印象中有两段:一是初三时“不舍的花时间治感冒而最后拖成了慢性支气管炎”的我。二是高二时“得了小感冒以为世界某日来临的我”。 初三时,我是个极为认真的学生,也是个极为珍稀时间的学生。那时,我感冒了,咳嗽越来越多,有时候上着课,我的咳嗽声会打断课堂。或者,做着作业,我也会咳嗽起来。那时,我却并不懂得去看病,因为在那时的我看来,看病是要花时间的,而我现在没有时间看病啊。现在想来,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和紧张。虽然老师和同学都建议过让我去看看病,但是那个时候的我是没有听进去的。为什么没有听进去?因为我比较一意孤行吧。后来,妈妈到学校来看我,给我送了点吃的,也给我带来了爸爸写给我的一封信。信的全文我已经不能清晰记得,但主旨我记得很清楚:爸爸说拼搏是必要的,但是健康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很多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因为爸爸言辞恳切,我听进去了,就让妈妈带着我去医院看病去了。集中一段时间治好了感冒,确保了健康。也是那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健康的无比重要性”。至于后来,因为我无知的延误,导致后期的慢性支气管炎,以及一系列的治疗历程,那是后话了。(现在来解读,孩子的很多意识都是父母教出来的啊。年少无知的我,会将一个小小的感冒拖成支气管炎。而这种拖是因为觉得学习很忙,没有时间看病。) 现在去回想这段历程,会想到自个人生的各个片段。初三时的刻苦努力,无比珍惜时间,最后落下了慢性支气管炎;暑假期间和高一期间,用尽各种方案去治疗,比如喝蜂蜜水、喝姜汤、喝中医药等。而高一期间时因为药的副作用,总是上课睡觉,不知所云等。各种层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啊。所以,做人做事还是要长远地看,长远地认识和理解。目光短浅,总是会吃亏的。 高二时,某段时间,也是生病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某日清晨去上早自习时,觉得自己像走在云间,有做神仙的感觉。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了。而且身上很冷。那时,实在扛不住了,就向班主任请了假,回家了。在家的三天里,一开始也是精神状态特别不好,看什么都没意思,吃什么都没胃口。去医院看病,还没专门的诊断意见。爸爸妈妈悉心照顾着我,我也是心情不见好转,始终是蔫蔫的,提不起精神来。接连去了几次医院,初步诊断是感冒,但是吃药后,不见好转着。我还以为世界某日来临了呢,所以是更加沮丧着。但是,第3日清晨起床,照例要跟着爸爸去镇上看病,我看了看镜子,发现我依然可以笑得很灿烂,心情一下子好了。觉得自己既然可以笑得这么的灿烂,应该还可以活的更好的。所以,这时候,大悟,终于相信自己肯定是能够好起来了。也就是带着这样的乐观,再加上积极的配合治疗,终于诊断出了病情——感冒捎带着发烧。后来,对症下药了,再加上那时的我已经相信自己能够好起来了,所以,病很快好了,人又恢复了健康。这段经历让我对“乐观和积极”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么写着,本来想一一列数记忆中生病的场景,这会却不这么想了:似乎生病中总是被父母关爱着。想想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从出生到成年,一路行来,父母要对孩子倾注多少心血呢。一个人的成长中有太多的人和事在纠缠着,而父母就是不变的港湾。换个角度,所谓的孝顺,就是在离开父母时,自个把自个照顾得好好的,让他们减少一份担心。而为了实现这个基本目标,平时要在体育锻炼上投入些时间呢。此外,也要结交一些朋友,使得无论在离家多远的地方,都有人关心着自己吧。这样,父母肯定就更放心些了。 从生病小记到感恩父母之心,或许有一点跨越,但是本质是一致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孝顺父母的一个好表现哦。 继续加油!
个人分类: Respect for self|76 次阅读|0 个评论
静爱心理学系列之1-《名家谈心理》之《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tianjingle27 2012-9-23 06:15
20120923日0500start0615end-1h15m于3号楼 心理学在 理解人性、注重感受、关注内心方面 有其独到之处,是我们人类 了解自我、分析自我和调节自我 的重要 科学工具 。 201006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之刘翔平教授《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一、压力与神经质人格的Relation 研究表明,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的人心理不怎么健康,而工作中不涉及与人交往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世界上有十大心理不健康职业。排第一的是警察,做警察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不健康。职业倦怠的一个表现是对人冷漠,所以,到警察局办事时,警察一般对人都比较冷漠,不热情。(从另一个视角明白了不热情的人是怎么回事,可能原因之一是职业倦怠呢) 第二:医生。 第三:教师,尤其是中小学老师。比如中小学老师对家长和学生特别冷漠? 但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障碍分为两个类型,其一叫外倾性障碍(肌肉发达,智商中等,表现为不妨碍自己,只妨碍别人。人生格言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容易愤怒,容易得心脏病,口头禅是“凭什么”。幸福感强,但容易冲动。)其二叫内倾性障碍(害怕失败、不自信、焦虑,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比较自卑,一般只妨碍自己,不妨碍别人。) 了解自我属于何种类型的人。不幸福的人属于神经质性格(又叫内倾性障碍)。主要特点:1.道德愉快体验过少;2.违禁性的行动的罪感或耻感过强。(往往对生活中的负面事物,包括危险、损失和不确定性有优先反应。)3.不能享受无功利行为的快乐。(积极的人活到老学到老。多巴胺多的人就会幸福。)But神经质性格的优点:容易成功。如蒋介石、项羽等。神经质的人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人与消极悲观的人在平时很难观察出来,遇到好事时反应差不多,但遇到不好不坏,很单调枯燥的生活,就会有差别,积极的人依然高兴,消极的人就会痛苦。有一句名言说,心里不健康的人必须要靠一个好的结果支持自己,生活中没有好的结果他就会不会产生快乐。(想到了老妈,她就是一个只能听好结果的人啊。)心理学家说,人生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所以我们不要急功近利。该给别人的给别人,该送就送,不要想着自己付出就必须有收获。 How战胜神经质?1.增强道德愉快体验,夸大正面的东西,感觉良好。我们要努力开发幸福的大脑,因为幸福的大脑比消极的大脑进化的晚些。2.不要对犯错误太敏感。人生由错误组成,只要出生了就要犯错误。3.将手段目的化。 二、What是幸福 幸福跟快乐不同,快乐与正性刺激有关,快乐是被动的,自下而上的。如抽烟快乐,睡个好觉觉得快乐等。幸福不一定是快乐,幸福指是否对自己满意,不是指身体的。幸福的内容包括快乐,但比快乐内容要多。(So用集合观点看,幸福集合包括快乐集合。)幸福感是对自己生活的总体满意度,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是对自己的生存发自内心的满意。(For example,目前由于对备课还不游刃有余,所以幸福感还偏低呢。) 大脑特别重要,幸福or不幸福跟大脑有关。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首先,幸福是一种乐观的、积极的人生信念,它是稳定的人格特质。幸福不是没事就想着我要幸福,而是想着要把事情做好,是指做了正确的事情,实现了自我的潜能,维系了良好的关系网,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幸福是一种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结果。要做事情,而非总是反省自我。 其次,幸福和成功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幸福与成功不一样。成功偏外在,对幸福无直接决定关系。幸福和成功之影响因素不一样。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等。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家庭背景、专业技能、运气和动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公式: 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环境+可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 。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 稳定的 幸福感,而非暂时的快乐心情。幸福感是指令我们感到持续的、稳定的幸福感觉,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对自己生命的质量的评价,是指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 第一,幸福与遗传有关,幸福感一半是遗传的。(人对幸福的适应时间就是半年,半年以后幸福感就下降了。人对坏事可能三个月就适应了。个人素质非常重要,不是这个世界导致我们是否快乐,而是我们的大脑起决定作用。) 第二,幸福与环境有关。如财富、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 财富与幸福的relation?如购买力与幸福指数?(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是美国、加拿大、丹麦和瑞典?) 年龄与幸福的relation?年老好于年轻? 婚姻与幸福的relation?已婚好于单身? 学历与幸福的relation?研究表明,幸福与学历无任何关系。(自杀率历来是保密数字,有份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5万-28万人自杀) 性别与幸福的relation?研究表明,幸福与性别无任何关系。But抑郁症患者中,女人是男人的3-4倍。遇到挫折时,女人大脑的主要反应是调节情绪,降低抱负,结果容易得抑郁症;男人大脑的主要反应是解决问题。 朋友与幸福的relation?朋友多的人幸福。 有信仰与幸福的relation?有信仰的人幸福。 第三,how控制自我的心理力量非常重要。how改变自己,掌控自我命运。 (世界上有4种人:按照成功or不成功,幸福or不幸福划分为四个象限。第一种人——爹妈给了幸福的大脑,恰恰又成功了,就既成功又幸福,如王石。第二种人——爹妈给了抑郁症的大脑,运气好成功了,如张国荣。第三种人——不成功但幸福着。第四种人——不成功又不幸福。) 三、How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第一、学会遗忘。遗忘很重要,该忘的就要忘。 第二、学会宽容。记仇容易,宽容难。why不遗忘?因为不宽容。先要对自己宽容,不要太好强,太好强、太求完美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第三、学会感恩。比如雷锋做好事的基础就是报恩。 第四、学会回忆美好体验。例如记心情日记,每天记三件好事。 第五、学会乐观。乐观是对未来好事多于坏事的信念。乐观、能力与动机为成功三要素啊。 四、精神健康问题 精神健康比心理健康更重要?精神是人对世界的信仰、信念和是非观。精神健康三标准:1.有热爱的工作or职业or事情。2.有爱。3.勇于接受苦难。人生之痛苦是必然的,人生再顺,事业再有成,也有老的一天,也有不能动的一天,所以人要接纳痛苦,学会苦中作乐。
个人分类: Responsibility for today's actions|1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母亲节怀念婆婆
热度 1 whm669 2012-5-13 15:18
婆婆是两年前的6月离开我们的,那 时她已经 92岁,没有任何疾病,平平静静地 寿终正寝 。 婆婆一生辛勤劳动、乐观开朗。 婆婆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亲身经历了不同朝代 的更换,亲眼目睹了不同社会的变迁。解放前,她倍受封建旧礼教的折磨,裹小脚, 不得出门;新中国成立后,她才摆脱了束缚,放开脚,有了人身的自由。她总是拥有 一颗感恩的心,知足的心,教育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在我身心最累的时 候,是婆婆的话 “ 你没有见过以前的苦日子,不知道现在的日子好,天天好米好面,水管 里流不完的水, 现在的日子比天堂还天堂。”使我意识到“水管里流不完 的水”也是一种 幸福,从中 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 坦然面对工作和家务给我带来的苦和累。 婆婆一向勤劳节俭,先人后己。她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在家庭最贫穷的岁月里, 含辛茹苦养育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另外,十三个孙子、孙女、外孙女几乎都是跟 着她长大的。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她为儿女们的吃、穿、住操碎了心。在粮食最紧 缺的时候,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多少人家卖儿卖女,饿死在路边。然而,她却想尽 一切办法,不分白天黑夜,酷暑严寒,刮风下雨,坚强地为孩子们寻找各种食物充饥, 尽管孩子们营养不良,有的个子没长高,但是,他们都生存了下来;该过年了,孩子 们添不上新衣服,她就在晚上隆起一堆火,把一件件棉衣拆洗、烘干,再做好,第二 天早晨,孩子们虽然没有新衣服,却也干干净净、体体面面过新年。如今,儿女们都 过上了吃穿不愁、住房宽敞的幸福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她老人家的崇高母爱和一生 的无私奉献。 婆婆胸怀宽广,和蔼可亲, 善良厚道, 与邻里和睦相处, 是全家人,也是乡亲们 乐意亲近的长者。 她关心邻里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不管谁家遇到了困难,她都 会毫不犹豫地伸出 援助之手,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包得里三层外三层,舍不得花 的钱拿出来给人救 急。有时儿女们埋怨她爱管闲事,可是,她从来不把这些埋怨放在 心上。人人都说她 心宽,她的心真象大海和天空一样,容纳了数不清的人间沧桑和世 态炎凉。 婆婆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年轻时,她下地劳动挣工分,任劳任怨;生活 上,她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她为人正直,乐观豁达,待人和蔼。她的一生是踏踏实 实的一生,辛勤奋斗的一生,与人为善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8 、 90 岁时,生 活不能自理了,她还十分关心儿孙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对生活充满信心,始终顽强 地活动身体,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向我们提出任何特殊的要求,不给我们找麻烦。 这一切表现了一个将近百岁老人的高尚情怀和高风亮节,她乐观的精神,宽广的胸怀是 我学习的好榜样,永远值得我学习。
个人分类: 家庭故事|25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哈佛幸福课:乐观的胜利
songshuhui 2011-8-16 22:56
陈筱歪 发表于 2011-07-12 05:23 诺亚的时代怎样,人子的时代也是怎样。那时代的人照常吃喝嫁娶,一直到了诺亚进到方舟那一天,洪水来到,把他们都消灭了。 ——路加福音第17章26-30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乐观? TalBen Shahar 你的身边肯定不乏这样的人,每天总是笑嘻嘻的,好像没有任何烦恼;也肯定会有这样的人,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抱怨不已,似乎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哈佛大学有一门广受欢迎的课叫做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也翻译为幸福课),讲师TalBen Shahar用了23节课的时间,告诉了他的学生们:积极对待生活,才能获得幸福。 并不是所有人一生下来就能保持乐观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哈佛这样的校园中,在最高智商的群体中也需要开设这样一门指导积极态度的课。乐观的人能更好的面对困难,而另一些人则是经历了挫折,从而学会了豁达乐观的精神。难怪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用这样的话激励奋斗中的年轻人: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是的,只要努力就有机会辉煌,乐观的人这样想;但是终究绝大部人没有辉煌,悲观的人会这样想。当对待一件事情可能发生的一好一坏两种结果时,是什么让我们更加倾向于相信好的结果,而不是坏的?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比另一些人更加怀有希望? 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人员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记录了参试者乐观或悲观思考时大脑活动的区域。他们给予被试者几个情景,比如结束了一段深刻的感情,或者中了彩票大奖等,然后让他们联想到一个已经过去的或者预计一个即将发生的情景里。在整个联想的过程中,扫描仪会记录下他们的大脑活动区域。研究者发现,大脑中一个调节情绪和动力产生的区域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与负责情绪记忆处理的杏仁核(Amygdala)在乐观或悲观思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被试者乐观思考时,这两个区域的活动明显增强,而当他们悲观思考时,这两个部位活动则减弱。这就好像大脑中的一个“乐观中枢”,将积极的情绪和大脑其他区域活动联系起来,情绪越积极,它的活动性就越高,进而更增进积极。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抑郁症病人的这两个区域会活动异常。由于乐观中枢功能异常,比如前扣带回皮质显示出体积减小和单位新陈代谢增高等特征,悲观的情绪就占了上风。一般的人会把未来预计的比实际发生的稍好一些,而重度抑郁的人会觉得事情只有可能变得更差。实际上,有轻度抑郁的人能够看到事情原本的样子,他们在预测未来上会更加准确,他们不会过度乐观。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大脑中有这样一个“乐观中枢”,所有人可能都会是轻度抑郁的。 未来会更好? MRI图上的尾状核(caudate nucleus) 每当有人说未来会更好,我总是忍不住想反问,你怎么知道?确实,我们无从得知。依据概率,有50%可能变好,还有50%的可能变坏。如果你仔细想想,世界在越变越好这个观点,本身就是一种乐观的偏见。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有利结果的发生:你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的,下一个工作一定会更好,你一定能走出贫困等等。其实,没有人知道这些变好的趋势会不会发生。但是,乐观确实会给人不断努力的动力。乐观让我们的大脑放松,压力减轻,让身体更健康,能够更好的应对逆境。乐观的人总体来讲工作时间更长,也赚的更多。据一份统计表明,虽然乐观的人的离婚率并不比悲观的人低,但是他们更有可能会再一次结婚。这就是“希望”的胜利。 拥有希望带给我们对未来的积极预期。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这个过程发生在大脑的尾状核(caudate nucleus)。这个结构深入大脑内部,是纹状体的一部分,参与调控奖赏回路,和有预期的行为产生。当我们预感到某种好结果会随着某行为而来时,尾状核会被激活。比如当我们相信我们即将获得一份高额的奖金或者一块垂涎已久的巧克力蛋糕时,尾状核会将这个信息播报给大脑的其他区域,告诉它们:做好准备迎接好东西的到来。如果这份奖金是喜人的或蛋糕是可口的,这份愉悦会反馈到纹状体的活动强度上,而如果得到的奖金是令人失望的,那么这份体验也会被记录,使得下一次的期待值有所降低。 所以对于有利结果的乐观似乎是程序式的植入我们的身体的。有学者认为这种总体的乐观态度是进化的产物。如果对于死亡的恐惧超出了对于生存的乐观,对人类的生存是不利的。对于原始人类来说,在自然界中并不处于一个安全的地位,悲观情绪会更加恶化身体机能体,减弱求生行为,于是随之进化出了非理智的乐观,让人们抱有对美好未来的幻想,相信食物会有的,房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坚强的生存下来。 习得的乐观 许多的证据不约而同的显示,乐观是可以习得的。1990年,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的马丁•赛力格曼(Martin Seligman)在自己的一本书中第一次定义了“习得乐观”这一概念。他在书中提出可以通过指导和训练对不利事件的不同反应从而从悲观主义者转变为乐观主义者。 Seligman最初的研究是从习得的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开始的。作为心理学家,他发现,人会在接受到不断打击之后形成无助感,使人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人生,从而变得消极不做努力。无助感也是帮助临床诊断抑郁症和一些精神疾病的参考之一。当他设计实验进一步测试无助感的形成时,他注意到总是有一些人能够抵抗这种无助感的形成。对于同样失败的测试结果,一些人会责怪自己使得测试失败,而另一些人会怪罪到实验设计不佳使得他们发挥不好上。于是,他的研究开始转向是什么让这些人远离无助感。他得到的答案是,乐观。于是,他在自己设计的实验上稍稍动了手脚,从让人们产生无助感,变为让人们产生乐观情绪。这些实验后来引出了整个习得性乐观(learned optimism)的概念形成。1998年,Seligman和Mihaly Csikszentmihalyi一起,将他们总结的理论发展为了积极心理学,一个新的心理学分支。这门课也成为了众多高校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门功课,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就是其中之一。 马丁•赛力格曼认为乐观者会有他们独特看待问题的角度,乐观者会这样理解好事情的发生:它总是会发生的(Permanent),它在很多种情形下都会发生(pervasive),我使之发生(personal)。所以通过指导或者锻炼,让人在对待事情时的态度转变,就可以让乐观的精神变为自己的性格一部分。 如果乐观是可以学习得到的,那么有些自相矛盾的是,儿童总是能比成年人更加乐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乐观程度却会随之下降。有学者把这归咎于儿童的天真,他们的乐观反应了他们对真实世界的不了解。但也有研究表明,非常乐观的孩子也能看到真实的世界的模样,感觉到社会运行的规则和社会规范。有几项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的抑郁发生是和乐观程度的降低成正比的,这也说明了在成长过程中对乐观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乐观精神不是必然随着成长而减少的,它也可以适应性的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 不现实的乐观 虽然乐观总体上是有益的,让我们斗志昂扬,精神抖擞,达到更高的成就,但有时也会带来副作用。乐观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达到目标,而这个目标有时是过高的,也会过高的估计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在某些情况下,乐观程度是和学术成就成反比的 。过于乐观的人也经常会铤而走险。 还有些时候,我们对未来的乐观到了一种不现实的境界。比如对自己取得个人成就和获得幸福感之间关系的乐观,为了一个预期中更好的将来而不再珍惜当下身边的人和幸福。再比如对考上好大学和将来享受更好生活之间关系的乐观。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文章讨论了在应试生涯结束后,美国亚裔超优生的生活。在美国学习竞争最激烈的史岱文森高中,仅占纽约人口12.6%的亚裔占到了该学校学生总数的72%,他们后来大多考入了哈佛斯坦福等常春藤盟校,毕业之后去了跨国的大公司,但仍然只有10%的亚裔进入了决策层,只有不到1/3的人感觉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过高的期望,或者对高学历带来的未来过于乐观,使得很多人开始变得闷闷不乐。 不过,现在我在想,如果把自己的未来20年押在一栋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房子上,是对未来的过于乐观呢,还是过于不乐观呢。 参考文献: The optimistic brain.Daniel L Schacter Donna Rose Addis, Nature Neuroscience, 2007.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Hope Theory Weathers Its First Decade. Hal S. Shorey, 2002 TIMES,June 2011, The Optimism Bias. By Tali Sharot
个人分类: 心理|1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他不是乐观,他是悲观!
热度 3 jsnjjlj 2011-4-23 14:31
学生跟我说 我很佩服张三的乐观 我笑了笑 乐观是值得佩服的 但张三绝不是乐观 张三在所有人面前永远是一副成功在握的架势 这会让很多涉世不深的人误以为是乐观 其实恰恰相反 因为没有人可以做到,甚至自认为可以永远成功在握 很多人的自信满满 其实是内心极度的悲观 是那种害怕一旦示弱,就会被别人打入永世不得翻身的境地的极度悲观。 这就好像非洲草原的羚羊群 即使是年老体弱的羚羊也要倾尽全力跟上大部队,作出年富力强的姿态 因为它知道,一旦它流露出老态,就会有成群的鬣狗尾随而上 而他的命运将一片昏暗。 但那是动物的世界 人类社会讲究的是守望相助,唇齿相依,敬老爱幼。。。。。。 不过这是比较理想的人类社会 也有的时候,人类社会的有些地方也和非洲草原相似 这个时候, 你就得装出自信满满的姿态 因为你知道,鬣狗就在不远处逡巡。 但这不是乐观 这是极度的悲观。 悲观到只有一种情绪表象——乐观的表象 他不敢在众人面前悲伤、忧愁。。。。。 就像一个内心忧恐而勤学的孩子却总在同学面前表现得悠闲自得。
个人分类: 东方营销学|2587 次阅读|7 个评论
坚信明天会更好
热度 4 罗帆 2011-1-5 00:30
凤君是我在北航读书时的同学,东北人。毕业后,他回了东北,后来担任了 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的技术负责人,获得了多项奖励和专利。 2007 年秋,他开始剧烈咳嗽,伴有胸闷和定时持续低烧,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进行了抗痨治疗。 2008 年 4 月,病情复发,采取了强化抗痨治疗方案无效。夏天,辗转于北京各大医院进行会诊,于 8 月 22 日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进行了开胸手术,对右侧肺尖部的阴影病灶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分析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且处于扩散期。当时,家人怕他知道实情受不了,好心瞒着。同学们得知消息后心情非常沉重,去看望时都装出轻松的样子。 后来,凤君转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进行术后抗癌治疗,先后经历了六个疗程艰难痛苦的常规化疗,采用了两种化疗方案,但效果均不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实在瞒不下去了。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凤君表现得异常坚强。在家人的鼓励下,他决心与病魔抗争到底。 幸运的是,省肿瘤医院孙文洲主任决定针对其病情采用由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抗癌靶向新药 特罗凯 。对症下药后,疗效显著。 2009 年夏天,大学同学在大庆举行毕业 25 周年聚会。同学们选择大庆,主要原因是去与手术一年后的凤君相聚。那次聚会,凤君是热心快肠的东道主。看到乐观开朗的凤君,大家非常开心。 大学同学在大庆合影(右1为凤君) 2010 年初秋,大学同学在常州举行入学 30 周年聚会。凤君远在大庆,但计划自己开车南下。考虑到他的身体正处于康复期,同学们劝他放弃那个宏伟的计划,但他说有贤妻一路特护没问题,执意自驾游。 在常州聚会期间,凤君头戴鸭舌帽,足蹬旅游鞋,依然是意气风发,热情洋溢。夫妇俩相依相伴,伉俪情深,令人感动至深。除了热聊,凤君还给大家拍了许多照片。与同学们告别之后,他们继续自驾游。在威海,凤君在班级网站上记下了他们的行踪。 从常州出来后,我们流连在苏州秀美的园林之中,雨中徜徉于千年古镇 -- 西塘的十里长廊,荡漾在烟波浩渺的西湖之上,雾里爬黄山没能识得黄山真面目,只得下次再爬黄山赏 四绝 ,不过还是要感谢杨宏让我们免费一日游黄山,晚上寄宿于山水画般的古村 -- 宏村,迷失于徽系文化的氛围里,第二天游东海翡翠谷(情人谷),沉醉于五彩池中倒也弥补了些许遗憾。下来之后到了孔雀东南飞的地方,美美地泡了一下温泉,然后直奔焦作的云台山,太行山的奇峰、峡谷、瀑布,所有的原生态尤其是天下一绝的红石峡、 300 多米高差的天瀑令我们流连忘返,这里要感谢老孙的热情款待。然后去石家庄见了一下我的儿时伙伴,就直奔威海而来。 西湖之畔 伉俪情深 我现在是在此次旅程的最后一站 -- 威海,头两天细雨霏霏、雾里看海,这两天云开雾散见到太阳了,住着两室一厅面向大海的海景房(刘乾家),夜里枕着涛声入眠一觉睡到自然醒,站在凉台看大海,换上泳裤下去游大海,有老婆下厨照顾着一日三餐,找到了度假的感觉。 这次旅行先是美食和友情,后有美景一路相伴,这是我这一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感谢阿凡的先期筹备、老刘的精心安排,感谢老唐、老李及大家伙对我的关心和祝福,感谢孙伟、刘乾对我的盛情,感谢大家给我带来的欢乐。 此次旅程一路走来行程近 6000 公里 ,我做到了一般人不愿或不敢亦或是没时间做的事,我觉得我还可以,有大家的祝福陪伴,我会一路前行。谢谢你们!我可敬可爱的同学。 坚强的意志和达观的心态,加上贤妻的关爱照顾,使凤君的病情逐渐好转,抗癌治疗进入了巩固康复期。现在,他已能正常上班并处理日常事务。每天,他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夏天早晨绕湖慢跑一周,冬季早晨在室内跑步机上慢跑 2.5 公里 ,下班后如无应酬坚持游泳 300 至 400 米。术后两年多,他一有机会就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山河。他说:我现在心态调节得非常好,身体状态也是感觉一天好于一天,我始终坚信明天会更好! 王凤君的博客: http://fengjunwang2010.blog.sohu.com/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5234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今天,这辈子最好的一天
热度 1 yaoqizhou 2011-1-3 04:35
前天,我开车上班的路上听到收音机上的一则新闻。它报道的是一个便利店店主的事情。每当有人问他今天怎样时,他总是说今天是这辈子最好的一天(the best day of my life)。他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是啊,如果能用欣喜、迫切的心情来迎接每一天,那每天就会是精力充沛,高效率、高产出的一天。 我以前有个从以色列来的博士后。我给了他一个已经做烂了课题:蛋白质二次结构的预测。没有上千也有上百的方法已经存在了。有一年多的时间,每次我和他谈进展,进展总是不大。我组里的其他成员也和他讲这题目没什么做头。但他从来没有要求换题。每次他都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下一步的计划,让我确信他会做好的。后来在多次尝试了各种方法后,他终于成功了发展了一个新方法从而改进了二次结构预测的精度。我特别欣赏这样的工作态度。相比较而言,有人会在还没有做时,就觉得题目做不了。没兴趣是一回事,畏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搞科研有点象算命: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相信能做出来的,做出来的可能性才比较大。一开始就认为做不出来,思想己被束缚了还能做出来吗?只有积极面对,主动出击,遇惊历险,其乐才无穷。 今天是这辈子最好的一天就是要用乐观积极的精神去做好当天的事情。只有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去尽力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后,每一天都会有特别的事情让你自豪、让你感觉到这一天值得是这生最好的一天。今天过得怎么样?
个人分类: 学生培养|993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没有理想可悲可怜
wangdw 2010-9-12 10:02
没有理想可悲可怜 关键词:理想 乐观 自杀 抑郁症 相信自己 兴趣广泛 体育锻炼 近些天,一个关于北大大四毕业生 数学才子 柳智宇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选择出家的帖子,在各大论坛迅速传播。在很多人看来,出家是因为看破红尘。可他认为,没有理想、被迫放弃理想和追求的毕业生才是可怜、可悲的。 我同意他的说法,青年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但是,不同意他的选择。理想是人生的原动力,没有理想的人,对上生活就没有兴趣。我们是 60 年代的毕业生,那时的理想都带革命性。后来被分配到东北林场当工人,生活艰苦,工作危险。我也曾经有时放弃过理想,可是,第一,对自己有信心,看得到自己的长处,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第二,乐观点,苦中作乐,自学油画,风琴等,天天体育锻炼,心情好。 1978 年终于盼来了朝思慕想的考研!之后,我的理想在逐步实现中,生活更有乐趣,例如星期天到紫竹园英语角学习口语,等等。 现在的年轻朋友,被高速的物质增长裹挟着前行。 即便曾经拥有理想,但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年轻朋友们被带上了房奴、车奴、孩奴等各种称号,身上压着新的三座大山。等等这些都在侵蚀着年轻朋友们的理想。 切格瓦拉说: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忠于理想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9 月 8 日是第五个 世界预防自杀日 。 在中国,自杀是总人口的第 5 位死因, 15―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中国每年有 28.7 万人死于自杀; 200 万人自杀未遂。我认为,生活压力大,没有理想是主要原因。 专家认为,自杀人群中多有抑郁症,这部分人群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1,有自闭行为,不愿和别人打交道;2,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3,对周围事物丧失兴趣;4,每天都高兴不起来,整天愁眉苦脸;5,自我评价低;6,睡眠不好,常常会通宵难眠。个人一旦出现精神、心理疾病,应及时治疗。 所以我们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乐观面对困难。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和别人相比,人比人气死人。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坚持锻炼身体。 最近还有报道,城固县第一中学一名高一学生在校内学生宿舍楼内上吊自杀。由于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在考进城固一中后,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学校的环境无法适应,所以选择了离开。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只能下辈子变牛变马再报答养育之恩。 这样幼小心里压力太大了。这得怪他的父母,不要自己没有做到的要求小孩去完成,对小孩期望值高了,会造成对孩子的压力。那样实际上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大人要明白,以后大学的录取率会提高的,能上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专业可供选择的多了。要分开手脚让小孩自由发展。
个人分类: 研究生、大学生|46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 “20年,50年?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
ysughb 2010-5-10 15:52
一个社会怎么样并不是因为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只要是在现实条件下能更好的使更多人能够安居乐业,那就是更好的社会制度。 对于太子党等等行为没亲身接触过,相信他们穷奢一时可能、为祸一方也可能,但他们绝不可能成为能够决定和影响社会发展的社会分子,因为他们缺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我不相信国家领导群体会不从股子里希望社会真正的和谐稳定(如果换你会怎样?何况他们都不是一般的精英分子),问题存在而且严重,但只要面对,希望是有的。我认为国家每年搞学习虽然事实上基本流于形式,只是表现出中央面对现实的力不从心,而绝非故意演戏粉饰和谐。 况且现实社会状况要求我们不得不面对,如果社会分化持续矛盾加剧治安恶化......,悲哀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或许积极面对以团结的人民力量给以政府一个积极的推动力是我们每个普通社会分子应该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不是吗? 亚辉: 你又在搞动机论,动机论上讲,全部的统治者的动机都是好的,包括慈禧,包括希特勒和东条英机. wo:我的前提是我们的社会是有前途的社会,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放弃了社会,社会必然放弃我们,这就造成社会历史的悲哀。为了幸福,也可以说是个人幸福(当然离开社会和谐基础的个人幸福是不稳定甚至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也必须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有希望的社会,虽然现实并不乐观。 如果慈禧,希特勒和东条英机等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积极的社会公众推动力那么独裁统治是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恰恰您的观点造成的社会无序会给任何权力的产生创造机会。相信如果有机会,您会是一个极端的独裁政权缔造者而且不会对自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有丝毫内疚。 决定历史的是人民群众。 亚辉: 决定历史的是人民群众,是的,没错的,这是多数原则,但多数原则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构造,会表现为少数原则. 相信如果有机会,您会是一个极端的独裁政权缔造者而不会对自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毫无内疚。 好,你说到点子上去了,你的动机论,才会导致这个结果,动机是好的,手段内疚一下也可以,因为我自己觉得在代表人民干一件符合历史潮流的大事. 终极的审判只有上帝来给出,什么时候改出这个终极的审判,人类没一个人知道. 这是割裂的,不知道审判的结果,而需要做出决定. 你看什么?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你如何分辨? 你始终没有把握我到底在说什么?我一直在说反面,我也有正面的可说的,只不过,你目前的执著看不到,我在说正面的事物. 说信仰,不是道德和修养,就在于此,信仰是个体系.这个体系是需要面对极端情况的. 这个体系如果需要外在的,别人的行为或理念来平衡,就是不成熟的. 信仰作为一种终极的理念,是需要自我平衡的,也就是自我否定的能力的. 你理解我在100%市场一文中表达的中心思想么?你能准确概括么? wo:关于动机论,不知道是哪顶帽子,但我相信更重要的是脑袋。可能您考虑动机是个人要做什么,我关注的是我们的社会需要,不会您认为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希望了吧。至于您讨论得动机论和信仰太吓人了,我所倡导的信仰只是政府官员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打破权力迷信,征服个人欲望,摆正现实利益和社会历史责任的关系,这会引起内疚吗?我认为不独中国共产党,以上也是能够给人民带来幸福,社会带来和谐的任何政权需要具备的基本信念吧。 关于审判,可能指望不到上帝,因为它带给人类的希望不见得比共产主义更值得期待。历史会评判一切,虽然历史本身的局限性注定它做不到终极。而能够代表历史的,只能是人民群众吧。 至于决定历史是不是人民群众,这里没必要讨论了吧。简单聊聊谁服从谁的问题,如果要群体服从执政个人意志(您所诠释的权力),书写的历史将终归是灾难,而如果执政者主动顺从民意,将书写社会和谐民族强盛个人幸福。中国共产党曾经倡导的权力属于人民并非政治作秀,只是实际包含的社会真谛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罢了,包括现实中的很多共产党人,这是我们的社会问题根源所在,至于全社会怒骂和唾弃的焦点如政府腐败、官僚.......只是具体表象而已。 关于理想和现实,我没想过去分辨清楚,借鉴一句广告,现实失去理想,世界将会怎样? 同意您提的自我否定,不仅是在您所提的可怕的信仰极端条件下,可能贯穿于整个人类认知过程中(参考马克思相关否定之否定认识过程观点)。 而关于观点理解问题,世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片树叶反映在每个人的认知中都不可能相同,何况您比较高深的观点,每个人不同的认知范式下所形成认识结果差异是必然的,我总结的中心思想恐怕只能是我的。当然您若愿意进一步阐明我愿意进一步学习,需要否定自我的话我会的。 参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1730
个人分类: 对话亚辉(关于权力和社会责任)|1562 次阅读|1 个评论
作科研,要永远保持乐观心态
xinliscau 2010-2-21 10:31
春节期间几个朋友来个广州玩,在闲谈时,每个人都谈了自己博士毕业两年的情况及感受,比较起来,差距真的满大。其中一个朋友去当了公务员,现在已经是副县级,另一朋友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当其老板来了。而自己从读研究生到现在,已经将近八年时间了,人已经30多了,到目前还是以一无所有。准确地讲,我就是几个朋友中间混得最差的那个。尽管如此,还是想总结一下自己的两年多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前进。 第一:一定要重视第一份工作。自己博士快毕业求职时,仅面试了目前工作这一所单位,后来单位说可以了,就去忙着搞博士毕业论文去了,整个论文修改了四遍。而这个时间,别人都是忙着找工作,甚至很多是签约了又毁约,去签更好的。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初太傻了,这或许就是差别的最初来源。对于每个人来讲,第一份工作都是比较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是事业的起点。如果这个起点好了,你的发展就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会有助于你的快速成功。但我对自己进高校的选择并不后悔,因为我喜欢科研。 第二:永远保持乐观心态。自己在工作的一年多时间,工作热情不高,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真的是让自己的心态很悲观,很多事情不想去做。其实自己完全可以去争取一些科研项目之类的,或者去外面找一份很好的科研兼职之类来做,这样都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提高自己的收入。高校本身来讲,工资收入比其他很多行业的收入低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只要你充满乐观心态,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开辟自己的致富之路。 第三:科研最好沿着自己原来的方向做。由于自己对博士期间的课题不怎么感兴趣,但博士期间不工作还是做了很不错。博士毕业以后,自己利用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在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或领域。等找到后,对于新的课题,从入行到熟悉,没有一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一年多的时间还必须读大量的文献,学习相当多的知识。这样算来,换一次课题至少需要牺牲两年的时间,隐形的损失可能更大。尽管现在已经完全进入新的课题之中,但回想起来还真的有点后怕,完全是靠冲动完成的这次选择。所以,作为学生,为了能够使自己一直沿着正确的科研方向做持续的积累,就要求大家在报考研究生时,一定选好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如果你想一直从事科研,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专业,比较前沿的领域以及比较好的导师去学习。也就是像陈省身说的那样: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去到了正确的地方,找了正确的老师 。如果能做到四个正确,未来的研究之路会少走很多弯路。作为导师,在给学生分配课题时,最好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肯定会让导师也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第四:关于同事之间的关系。毕业之后,工作了,感觉到同事就是同事,而不要停留在以前和同学之间那样。我最看不惯的就是总喜欢议论东家长西家短的人,这种同事也最容易得罪人。每个人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尤其是想静下心来做科研的,最好少说多做,对任何同事都保持同样地尊敬,就可以了。当然,只要有感情存在的地方,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天底下都一样,要不然美国也不会出现教授枪杀教授。如果自己遭遇不公平,仍然要保持乐观心态,可以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努力争取,不要采取极端行为。这样,时间长了,你的心态就会很平静,就可以静下心来搞科研。 就写这么多,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对于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讲,其实很辛苦,所以一定要保持乐观心态。我理解的乐观心态就是,不影响吃饭睡觉的事都是小事。总之,不管是是非非,都要含笑面对。那么未来的天空就会向你敞开怀抱!祝愿大家虎年科研事业都能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132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个转折
juliasung 2010-1-18 12:49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登录我的页面了,最近实在太忙,任务紧,时间短,再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科研进展挺不顺的。最近有点眉目了,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是还是由于精神紧张,接连着失眠,痛苦ing。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博士压力太大? 后面还是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一个个的解决,调整好心情,乐观的面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73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同事得流感了
slowlight 2009-11-25 12:19
编辑有一位同事得流感了,有两位接触过的同事也自动隔离在宿舍了。情况上报给上级领导组织后得到了非常的重视。今天早上上班后,有卫生人员在办公室喷洒消毒水,每人都发到了一个口罩。 不过情况并不严重,经过两天治疗,中招的同事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而另外两位似乎还没有什么迹象。 今天上午给他们送饭的时候,买了一些杂志和水果,希望他们在养好身体的同时,也能有一些精神上的收获。 人在生病的时候,会不得不放下工作,放弃各种消遣,像看电视、上网、体育活动,从而有一些时间思考。思考什么?海阔天空,眼前的是为什么生病了,如果没有做什么事情就不会生病了,身体好了之后我要如何锻炼身体,注意卫生。除此之外,我还会想一下近期的生活,工作,也会想到一些平时不会想到的朋友。平时没有多少来往,不算密友,但有时间了可以回想在一起学习工作的时间,回忆一点点地积累起来了,印象也由模糊逐渐清晰。这时会感到到,某某人还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有机会出差一定见个面。生病的时候,也更容易体会到亲人朋友的关心,平时熟视无睹的事情原来他们要花费这么多的心思。 当然,生病了就要跟病毒做斗争,除了尊重医嘱,打针吃药,吃好睡好,还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人总是要生病了,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治愈的,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正好趁这个机会休息一下。 祝他们早日康复!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3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悲觀、憤世嫉俗會傷害心臟【轉帖】
jiangjinsong 2009-9-2 23:13
悲觀、憤世嫉俗會傷害心臟 研究顯示,負面的觀點顯然會增加心臟病與死亡的風險。 半杯水對你來說是半滿還是半空,不只是影響你如何看這個世界,也會影響你的心臟。 最新研究指出,有積極的態度很可能會避免心臟病,讓你能活著。 這篇針對停經後婦女所做的研究,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檢視個性和氣質對心臟影響的研究。 正如樂觀看起來可避免心臟病和死亡,悲觀似乎會增加這兩項的風險。 相較於最樂觀的婦女來說,最為充滿敵意和憤世嫉俗的婦女死亡機率也比較高。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的內科醫師Hilary A. Tindle向WebMD表示,他們不知道確切的原因,但是在談到心臟病和健康時,態度確實很重要。 【悲觀、充滿敵意對心臟有害】 這篇研究是針對那些有參加婦女健康倡議的參與者進行為期15年的研究,約有16萬2千名停經後的婦女。 當她們參與研究時,沒有一位婦女有心臟病。 其中,Tindle醫師和同事們分析約9萬7千人。 在研究開始時,這些婦女要完成有關她們樂觀、充滿敵意、以及憤世嫉俗程度的調查。 這些婦女在有關樂觀的調查中,對於像是「在不明確時,我通常期望最好的」、「如果會有不好的事,我一定有份」等問題,被要求回答「是」或「否」。 對於有關憤世嫉俗/敵意的調查中,問題像是「我常常得聽命於知道得沒有比我多的人」、「沒有人值得信任」。 在追蹤8年期間: * 相較於最不樂觀的婦女來說,最樂觀的婦女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減少9%;死於各種原因的風險減少14%。 * 相較於最沒有敵意和最不憤世嫉俗的婦女來說,最有敵意和最憤世嫉俗的婦女死亡率多了16%。 兩組心臟病比例相似。 樂觀的美國黑人女性死亡風險比悲觀的美國黑人女性低33%。 樂觀的白人婦女存活優勢是13%。 相較於最不具敵意和最不憤世嫉俗的美國黑人女性來說,最有敵意和最憤世嫉俗的美國黑人女性死亡機率高62%。 【悲觀者能成為樂觀者嗎? 【悲观者能成为乐观者吗? 】 】 相較於悲觀者來說,樂觀的人較年輕、生活在美國西部、教育程度與收入較高、有工作、有醫療保險、以及有上教堂。 相較於樂觀者來說,悲觀者較可能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憂鬱症,他們也較可能過重、抽菸、以及避免運動。 但是Tindle醫師表示,這些因素並不能完全解釋兩組人員心臟病和死亡風險的差異。 研究結果將刊載美國心臟協會在8月25日發行的循環(Circulation)期刊中。 研究结果将刊载美国心脏协会在8月25日发行的循环(Circulation)期刊中。 心理學家和美國心臟協會的發言人Barry J. Jacobs心理學博士向WebMD表示,這篇研究增加了越來越多關於樂觀態度讓健康更好的證據。 他表示,有關何以如此的推測有很多,但他們不是真的瞭解,爲什麽樂觀對健康是那麼的有利。 許多其他研究人員就像Tindle醫師及其同事們發現的一樣,思想消極者所做的生活方式選擇比思想積極者差,也傾向於容易有憂鬱症。 Jacobs博士表示,認為不值得活下去的那些人,可能不是每週進健身房三次的人。 但是,天生悲觀的人是否能改變他們的天性來改善健康呢? 主導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行為醫學研究中心的精神病學家Redford Williams博士相信,他們可以辦得到。 Williams博士畢生在教導人們如何克服憤怒和敵意,著有《憤怒屠殺:17種策略控制損害健康的敵意》一書。 Williams博士在接受WebMD採訪時引用了2005年杜克大學的研究表示,相較於接受一小時有關壓力的演講者來說,參加兩星期12小時、教導處理技巧研討會的心臟病患者較不憂鬱且血壓控制較好。 他表示,人們會學習這些技巧,而且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它不僅可以改善你的生活,也會救你的命。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2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笑对病魔
罗帆 2009-8-20 21:56
去年 8 月,惊闻一位外地的好友住院手术,病情严重,我感到很难过。他为人诚恳,热情洋溢,朋友们都喜爱他。考虑到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担心他知道病情后难以承受心理上的打击,周围的知情人都瞒着他。 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与他聊起病情时不小心说走了嘴,他回家后立即追问爱人,她见无法再瞒,便告诉了实情。得知真实的病情,他能承受得了吗 ? 为了让朋友们放心,他在网上留言 : 从去年手术后至今,我的亲朋好友和周围的领导同事对我采取了善意的保护性隐瞒措施,使我在一种较为平和的心态度过了痛苦难熬的初期化疗。治疗中间我多次怀疑过,但都因我弟弟和爱人是搞医的,编得很专业,又没有让我看到真实病历,因此一直将我蒙在鼓里。事实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得的是癌症,而我还在说不是。 知道实情后心情一下平静下来了,生活真美好,我会过好每一秒,现在回想起来对所有关心我的人内心充满了感激。我是幸运的,很多和我同时发病的人现已回归自然了,而我却一天比一天好。抗癌的路途是艰难无期的,我期待奇迹的发生,为我祈祷吧! 大家不要为我担心!大家知道我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遇事也很会排解自我,之前我最想知道我的真实病情,现在了解了,目前我的状态又这么好,我知足了。下一步我会认真研究养生调理之道。 一想起未来同癌症抗争路途的艰辛和挑战,我倒是有些兴奋。 看到他的留言,我感到宽慰,也感到由衷的敬佩。他是那么热爱生活,珍惜情谊,面对病魔,显得乐观、坦然和顽强,相信他一定能战胜可恶的病魔 ! 同时,好友的亲身经历又一次证明,身体太重要了 !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很大。去年,我们的一个同事因为肝癌去世,享年还不到40岁。千万不要等到病魔来临才讲究养生调理之道,一定要适度减压和休息,注意锻炼和保重身体。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390 次阅读|5 个评论
选择成熟的路径——感谢周老师的提醒
chyq721 2009-6-7 07:55
向往君子的成熟,所以,每日三省之,在大原则上体悟言行一致的坚持,争取成为一个有担待之人。 这个世界,真君子很少,因为伪君子的外相也能与真君子类似,缺乏的只是关键时刻,是否能够担待比如,真君子从来不会将自己的梦想寄托于后代,努力让自己生活过得好,尽量让理想与现实一致,既不在悲观的现实中沉沦,也不再乐观的梦想中迷离。 周可真老师说:在比较悲观的气氛中也有助于自己生存竞争力的提高,反之一片乐观气氛倒未必有助于年青人成长。当时的回复,潜意识里是在反对这句话。经过三天的冷静期,仔细玩索,这句话不见得就应该直接被自己排斥。否则,违背三省之的方法。当初抵制心态的萌生,在于自己坚持的以为唯有在乐观的心态下方能保持住童心做任何创新似乎都离不开这个。其实,悲观气氛就一定会将童心洗磨,不见得。对自己为何乐观,对他人为何悲观,原本就是好奇心在驱使自己观察与思考,所以童心无论在乐观还是悲观心态中,都能合理保持。在不损耗童心的情况下,变得坦然,细心的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该悲观时悲观,该乐观时乐观,或许才是提高自己生存竞争力的实际外显了。那么,安心的接受周老师的观点,也成为自己选择成熟的路径坦然面对他人的悲观,坦然面对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的差距,坦然的接受被人剥削的现实等等;只要内心有一颗乐观心态的种子,有一个保持好奇心的信念,有一个慢慢的可以持续发酵的自省意念,人生走向个性化、真正自由化的成熟是必然的。 周老师还谈到老一辈学者为何空悲切因为到了壮年才知道现实生活原来是残酷无情的,但连连知道这一点,自觉为时有些晚了,错过了最好的时光。而避免空悲切的方法是其实最好是年青的时候甚至高中阶段就知道现实的人生是怎么回事,如此就能及时地从现实出发来设计人生。当初亦是不屑一顾,这就真的是幼稚孩子的无知了。周老师以花甲之年对我不过而立,无论如何,时间都不允许我作此不屑。三天里的玩索,不得不承认,这是真理。 所以,我接受武老师的建议:少年老成。虽然不是在高中阶段开始设计人生,但是我争取了在而立之前设计了,恐怕比很多前辈学者都偏早了。万幸。谢谢周老师,武老师。
个人分类: 胡思乱想|5254 次阅读|4 个评论
时间停在了那一刻
pingguo 2009-5-12 10:10
时间停在了那一刻 镜子却说 这一年仿佛飞逝去了若干年 乐观的人告诉我要乐观 我熟悉这个词 就是想不起他乐观的表情 梦停在了那一刻 真正睡着的时候他总在梦里 只要他在 我肯定醒着 坚强的人告诉我要坚强 我熟悉这个词 就是记不清他坚强的神态 唯有爱与怀念不曾停止 活着的人 生命用这两种元素构成
个人分类: 诗歌|2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美是经过
dewyeyed 2008-9-25 09:13
每天推开窗户或是走在路上,总会期待遇到不一样的风景。时而拂面的清风,挟带有变幻的温度;不期而至的雨水,点滴着辗转的心情。即使是平常惯见的天空,也会因为小小的悲喜,而呈现出深浅有致的蓝色。这是自然赐予生活的一种乐趣。 --题记 《西西弗斯的神话》出自加缪之手,我以为,这是一篇乐观者的启示录。尽管他是个荒谬的英雄,然而藐视神明,对生活充满激情,为了对大地的热爱而心甘情愿致力于那永无止境的重复事业,使他通过蔑视而实现了自我超越的人生。这是一种坚定不屈的经过。 乐观,是一种达境。在短期,明知欲求多于满足,还是要争取;在长期,明知失败还是要斗争;就是乐观主义的实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生的意义不是完全由结果组成的,每一次成功抑或失败,只是人生路上又一个路标;重要的是坚持了,尽力了,这条路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了。西西弗斯,是一种另类,一种夸张的极致;也惟有这样,才是神话的本来面目,它的骨子里是出于自信的乐观奋发。人生的经过有了乐观的滋养,就像葡萄藤爬上了花架,生命于是有了支持和依靠。 关于叔本华,从立场上来说我并不想赞同这种深彻的悲哀。人的个体生存,确是一种慢性的死;生死之间却是或长或短的生命,各各不一,充满希望和幻想;又何必为了那一个点的结局,而忽略整条线的绵长?生命最美的不是起始,亦非结局,而在于这之间的经过,它决定着个体多样性生存的意义。即使只是一朵山际的小野花,也可以安之若素,收集烦恼与美妙、珍惜哀伤与骄傲自己的微笑自己知道。 欲求与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的确如此;可是我觉得不该由此推出痛苦和无聊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的结论那最多只是人生旅途众多岔路上的一支。欲求是出于对现状的不满足,使人为了改变而作出努力;穷则思变,变则通。挣扎则是由于自身能力机遇与目标存在差距,就像跳着去够树梢上的桃子;需要勇气、自信和坚毅,才有成功的机会。当然,欲求与挣扎也很可能导致黯淡的结果,如贪得无厌、疲于奔命。结果在于选择,选择维系性格;乐观者必不会有悲哀的经过至少他自己不会认为是一种悲哀。 泰戈尔有诗云: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真是一种释然,一种超脱;只有真正懂得生死的人,才能有这般情致,这份心情。佛教所推崇的跳出轮回,其意应该也在于此吧。然而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完全释然于生之艰辛、死之终至?人毕竟是渺小的生物,在自然手里,终抵不过如来佛掌心里的孙悟空。其实,死亡正是一切痛苦的结束、一切宁静的开始;死只是一个已知的终点罢了。我们都看的到它,又何苦为了它消磨可贵的生命,抑或苛求有限的人生? 在我看来,人生最美是经过:经过高山,就懂得了仰之弥坚;经过大海,就明白了望之弥深;经过森林,就理解了各适其所;经过草原,就彻悟了各显其能。希望最美的样子,是在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时候;幻想最美的时候,是不拘一格尽情构筑的时候。人生最美是经过自己的心情点滴,经过自己的足迹铺出的路。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道:毫无疑问,每个人生来首先和主要的是关心自己;而且,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所以他如果这样的话是恰当的和正确的。那么,何不采用一种明智的方式来关心自己呢?比如乐观的经过,沿途走出最美的人生。
个人分类: 矮纸闲草客京华|2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