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有机小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弘毅生态农场再传好消息:有机小麦亩产超1400斤
热度 2 蒋高明 2020-6-29 07:38
窗体顶端 弘毅生态农场再传好消息:有机小麦亩产超1400斤 蒋高明 周改芳 好消息! 2020 年弘毅六不用生态农场小麦大丰收。国科大研究生测产结果显示:长期定位站内理论产量为 1433.9 斤 / 亩 (716.93 公斤 ) 。产量构成要素如下:穗数 733 穗 / 平方米 , 穗粒数 36.08 粒 / 穗,千粒重 47.88 克。 这是我们建立的科研型实验农场 —— 弘毅生态农场,自 2007 年停止化肥、农药、地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技术(六不用)后,在低产田基础上获得的第 14 个年头的科学数据。 2020 年有机小麦首次突破 700 公斤大关。 2011 年这里的有机小麦产量 480.5 公斤 / 亩 (961 斤 / 亩 ) 。 2020 年,多地小麦出现了条锈病、蚜虫、红蜘蛛、倒春寒等病虫害或气象灾害,与往年相比产量普遍减产,亩产都比较低。弘毅生态农场所在村庄小麦亩产大概是 500-700 斤左右。 而弘毅六不用生态农场内的小麦,病虫草害很轻,基本没有受到倒春寒影响,产量是周边农户的一倍以上。在生长周期上,虽然我们比农户晚播种了近 1 个月,小麦依然如期收获。由于土壤健康,有机质含量高 (5%), 生态环境健康,六不用小麦穗头大而整齐,籽粒饱满,抗倒伏能力强。 我们的长期实验数据,有力地驳斥了下面的错误观点: “ 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 ” 、 “ 不打农药会绝产 ” 、 “ 不上化肥能有产量吗? ” 、 “ 不打农药会减产 70%” 。在实验数据面前,以上说法大都是没有经过科学检验的不实之词。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绿色或有机就意味着很低的产量,这些说法长期误导了决策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产量是在恢复优美生态环境基础上,是在农民的低产田基础上获得的 (45 年前这里是生产队的秋季晒场 ) 。利用六不用技术生产的是优质粮食,在市场上售价是普通小麦的 3-5 倍,再加上产量超过普通农田,其经济效益在现有基础上翻两到三番,调动了农民用环境友好的生态方法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 有机小麦亩产过 1400 斤,再加上一季玉米过千斤(玉米过千斤比较容易),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只要采取精耕细作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 六不用 ) ,每一亩地的产出能够满足 6 口之家的全年粮食需求( 6 口农家, 2 个老人, 2 个年轻人, 2 个孩子)。如果这种模式推广起来,中国仅 6 亿亩发展生态农业,所产出的粮食就足够解决 13 亿人吃主粮问题。其余的土地可生产动物的粮食饲料,还有广阔的草原、湿地、林地与海洋,中国人吃饭岂用看外国人脸色? 现在的问题是,农民不愿意在土地上投入劳动,大量石化农资使用造成了耕地生产力下降,谷贱伤农导致了农田撂荒,农业减产的真正原因不是种子问题,也不是农药问题,不是化肥问题,不是树木遮阴问题,更不是某生物技术要抓紧应用的问题,而是农民种地的效益问题。 希望农业决策者认真研究一下弘毅生态农场的模式。政府如果真正要中国人吃得饱吃得好,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全民大健康工程,就要抛弃对生态农业的偏见,对生态农业多看一眼。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844 次阅读|6 个评论
有机农业创奇迹, 低产田变吨粮田
热度 8 蒋高明 2011-6-11 00:20
有机农业创奇迹, 低产田变吨粮田
蒋高明 今天我们对弘毅生态农场院子里的有机小麦田进行了实际测产,结果令人振奋。 今年山东一带普遍大旱,周围农民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产量好点的五六百斤,差的只打一麻袋半,约150斤,扣除80元联合收割机费用,收入只有七八十元。好多农民面对地里稀稀拉拉的小麦,都有放弃收获的念头。 我们的小麦田,实际有效面积665.25平方米(因安排气体实验及种植有机蔬菜等,小麦播种面积小),折合每亩收获小麦1116.6斤,实际含水量24.63%,折合14%含水量的干小麦(贮存风干含水量)后为980.6斤,再去除2%的杂质后,实际获得产量961斤/亩。 去年有机玉米产量为547.9公斤/亩,这样我们周年粮食产量为1028.4公斤 (2057.8斤),即1.0284吨,实现了吨粮田。 2007年,我们团队从村里承包这片实验田时,是村里最差的低产田(农民的承包费只有110元/亩,而靠近村庄的好地承包费300元/亩),土层厚度只有薄薄的20多厘米,下面就是岩石(当地老百姓称麻骨石),且连续使用了约30年的大化肥、农膜与农药等。 由于地力差,30年前生产队将这片地辟为打麦场,因为地里打不出多少粮食。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采用生态学的办法,严格不采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养殖场里的鸡猪费被添加剂污染)、农膜、转基因技术。经过4年的实验,实现了“一大于六”的增产效益。 这个生态学奇迹,连周围老百姓也不敢相信。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对来访的山东电视台记者,详细介绍了这片地发生的变化。他们目睹了我们科学实验的成果,农民从事有机种植的积极性更大了。 下一步我们要让生态农业产生效益,其实很简单,将严格意义上的有机粮食价格加倍,即2元多1斤,农民就会跟着我们干了,这样他们土地的效益将由原来的1千元左右变成3千元左右。 设若政府将增加的每斤一元左右的费用直接给农民,则中国的粮食安全,完全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增产至少30%以上(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而国家要避免农民弃耕,或播种季节缩短,保证产出5亿吨粮食,减少进口转基因粮食的食品安全与国家政治经济风险,只需要投入1万亿元人民币(按照中国粮食产量5亿吨计算),只占国家十二五污染环境治理费用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在严重污染的地区,已高达70%。有机农业可从源头杜绝农业面源污染,并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遗憾的是,国家为了增加1000斤粮食,投入了1000亿元科研经费,几乎都让科学家拿走了,他们要在实验室里试图用转基因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愿与他们打这个擂台:双方都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看谁能够用最低的环境成本将低产田变成高产田?生态技术还是转基因技术? 作为打擂台的条件,我们只要转基因技术科研经费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要求的目标是将低产田变成高产田,时间是5年之内。 我们也很清楚,农学家为了理论产量,不计一切成本一切代价,小麦产量达到1400斤。但是,这样的产量仅仅在科学家的实验田里而已。 中国的生态农业抑或有机农业是到了政府需要多看一眼的时候了!目前,国家针对有机农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相对于240亿元的转基因重大专项而已,几乎为零! 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剧组录制了有机小麦实验田的全部过程,节目将于近日播出。 图1 联合机收获 图2 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心情都被装在收割机里了 图3 金灿灿的小麦粒从收割机里淌出 图4 蒋家庄村支部书记周景林向记者介绍实验前的地力情况 图5 化肥被牛粪替代,牛粪来自被农民烧掉的秸秆 图6 创造科研实验奇迹的部分研究生们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312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