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劳改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傅苹人生路:从劳改犯到高科技企业家 入奥巴马团队
oupan 2013-1-26 07:29
傅苹人生路:从劳改犯到高科技企业家 入奥巴马团队 http://finance.ifeng.com/business/renwu/20130125/7606451.shtml 2013年01月25日 21:51 来源: 福布斯 分享到: 更多 2 人参与 0 条评论 “我知道他们是冲我来的。”傅苹回忆道。那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她只有8岁。“我听到院子里传来吵闹的声音,看到红卫兵闯进来。然后,我听见妈妈哭着说,‘她还这么小’。他们抓住我,我甚至没有机会抱一下妈妈。我被从上海带走了,那是我唯一知道的家。” 离开父母身边后,傅苹需要照顾自己和年幼的妹妹,在南京劳改队里度过了十年。她在那里接受思想改造,忍饥挨饿,饱受折磨,惨遭轮奸,被迫在工厂里当了一名童工,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多年以后,学校开始复课,傅苹重新获得了新生,进入了苏州大学就读。这段时光非常短暂。在毕业前几个月,傅苹发表了一篇毕业论文,讨论中国农村溺杀女婴的现象,引起了全国新闻界的关注。但她也因此入狱,被判劳教。 随后,傅苹在美国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当时她独自一人,身无分文,只会说3个英文单词。她通过打零工赚钱上学,最终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位,从而成为早期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先锋。 在1997年,傅苹和她的丈夫创办了科技企业杰魔公司(Geomagic),开发3D软件,用于定制产品的制造,包括个性化的鞋履和假肢,以及美国宇航局的飞船维修零件。在2005年,这家公司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营收,傅苹被 《公司》杂志(Inc. magazine)评选为“年度企业家”。 现在,傅苹任职于奥巴马总统的创新和创业国家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在这个月, 她同意把杰魔公司出售给3D打印技术的领先企业3D Systems公司,她将在新公司里担任首席战略官的职位。随着获得更大的平台,3D打印的发展时机成熟,傅苹认为,她终于拥有了“彻底改革美国制造业”的能力。 傅苹最近出版了回忆录《弯而不折》(Bend, Not Break),讲述了她从中国劳改队到美国创新企业家的人生历程,重温了那段她称为“恐怖”和“治愈”的经历。她坐下来接受了《福布斯》杂志的采访,讨论了她黑暗的过去,以及这段经历如何把她塑造成为坚韧不拔的商界领袖。 黑暗的时代培养坚韧品格 傅苹谈到了她青年时代的中国,她说道,“这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由于她出生在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傅苹的父母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而她带着4岁的妹妹,独自生活在一间宿舍里,听从红卫兵的摆布。她回忆道,“我们被告知自己身份低下——我们的父母犯下了反对人民的罪行,我们待在这里替他们赎罪。他们给我们吃泥土和树皮。我们还被拉到现场,亲眼看到我们的老师被杀害。” 傅苹在10岁的时候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一群男孩追赶她,把她打昏,强奸了她。她并没有受到开导和安慰,她的同伴反而开始造谣,把她叫做“破鞋”。傅苹说,“有好多天,我都想到,死了比活着更容易。但是我还有妹妹。我不知道,如果我丢掉了性命,或者粗心大意,别人一时疏忽,我的妹妹会出什么事。正是责任感支持我活了下来。”她并没有屈服,而是尽心照顾自己的妹妹,进了工厂工作。面对“破鞋”的嘲讽,她的应对之策也让人感到惊讶:与人为善。对于折磨她的人,她了解到她们的弱点,然后去帮助对方,很快就化敌为友。 在最黑暗的时刻里,傅苹培养了不屈不挠的个性,为她今后成为努力奋斗的初创企业首席执行官奠定了基础。她说道,“我很善于自我学习,因为我没有去上学。我并不害怕变化。改革的能力、坚韧的品格、自我学习——任何要创办公司的企业家都需要具备这些技能。” 远走异乡 在25岁的时候,傅苹获准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离开这个国家。她只身飞往旧金山,口袋里只有80美元,只够买一张抵达阿尔伯克基的机票,她将在那里的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学习英语。但是当她来到机场柜台前的时候,机票价格已经涨了。她回忆说,“我还差5美元,买不到机票。有个美国男人站在我后面,给了我5美元。我学到了一个教训:永远不要低估预算。” 没有朋友,没有经济来源,傅苹的职业 理念 派上了用场。 通过当临时保姆、打扫房间、做女服务生,她赚到了足够的钱支付学费,租住在一间蟑螂出没的 公寓 里。傅苹在计算机科学上成绩出众——学习这种人工语言,并不依赖于她对英语的理解——她先是在几家初创公司里找到了计算机编程的工作,然后就职于大公司。 她工作勤奋,成为了明星员工,但是在办公室以外没有个人生活。她说道,“在我最初来美国的时候,我感到很孤单。我没有时间参加社交活动。后来,我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发现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也非常孤单。在你身居高位的时候,找不到同伴。” 后来,她和一位数学教授相恋,傅苹在离他很近的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找了一份工作。她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逐渐明朗。她结了婚,生了孩子,指导计算技术的未来发展。 在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她的工作涉及早期的云计算模型、电脑动画和3D打印技术。她负责管理这个工作团队,其成员包括现在著名的网景公司(Netscape)创始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是他创造了Mosaic,世界上第一个用户界面友好的网页浏览器。安德森获得的商业成功和不断发展的3D打印功能,让傅苹产生了疯狂的想法:杰魔公司。 学习成为领导者 傅苹说,“我把自己称作勉为其难的创业者。当时,我的女儿只有4岁。创办一家企业就像生孩子。一旦你有了孩子,你就不能把她塞回肚子里。” 即使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末,每个人都在讨论创办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事宜,她开始专注于定制生产的想法。傅苹并不打算大规模生产一种产品——比如,标准尺寸的网球鞋。她设想大规模生产独具特色的各种产品,每个产品都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制作。杰魔公司开发出了3D打印绘图软件,把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 作为杰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傅苹擅长向投资者推广项目。她说,遭到红卫兵公开羞辱的经历,让她摆脱了怯场情绪。 她筹集了650万美元,很快招聘了工作人员。然而,童年时代的思想改造,使她无法摆脱自卑的心理,与众多身材高大的白人男性首席执行官出席商务会议,打击了她的自信心。傅苹曾经从 IBM 公司挖掘了一位明星经理,自己甘愿降低职位。尽管这位经理很有能力,但是他没有创业经验,导致这家公司陷入了低谷。傅苹说,“这次是我的生存本能起了作用。” 在短短几个月里,杰魔公司获得了三份重要合同。不久后,这家公司迅速增长,向海外市场发展,傅苹成为了公司掌门人。“挽救公司建立了我的自信心,我意识到我可以做到这一点。” 傅苹表示她本不打算出售杰魔公司,但是机会自动找上门来,这个收购时机也许很合适。她说,“3D打印是下一个大事件”,她补充道,3D Systems公司上市将给她提供更大的平台,来影响这个行业。“这将完全改变设计和制造产品的方式。”这项技术现在已经用于打印量身定制的消费品,比如配饰和鞋履、建筑材料甚至是肉类。她说,一头牛足可以养活整个国家。 傅苹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我想做的事情是,为今天创造就业机会,为经济做贡献,同时也为明天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的梦想是推动进步,应用3D技术造福人类。这个想法从来没有改变过。” 译 孟洁冰
个人分类: 企业经营|1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PX项目
热度 1 guanyundoudan 2012-11-30 15:53
刚才看了咸阳师范学院张力老师的 博文《 PX项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154-637762.html 。说到PX项目险些入驻咸阳,不禁让人捏了一把冷汗。我不由想起厦门、大连、宁波的事情,一个比一个热闹,看来这个集团是铁了心与中国老百姓对着干了。真是 应了那句老话:“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还有它们不敢干的事情吗? 不过这不是我要说的主题,我想讲的是一个故事。 几年前曾经给一家企业做技术顾问,上一个新项目。有幸认识了以为曾经在临县做科技副县长的退休干部。这是一位典型的政府官员,能够把一根头发吹成一棵参天大树,言之灼灼,眼都不眨一下,更不会脸红。在升任副县长之前,他曾在五图河劳改农场做场长。一次闲聊,他讲了一件事。根据他是81或82年上大学和他的从政轨迹来推算,应该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事:一位教授,因某种原因(好像是生活作风问题)到了该农村改造,期间提出建一个工厂。是不是二甲苯,我记不清了,但肯定是个有苯环的物质。建好了以后,确实很赚钱!工人就是劳改犯,廉价劳动力,也没有必要的劳保措施,结果很快就死了几十个人。后来工厂就停了。至于怎么向死者家属交代的呢?他没说,我想应该是“躲猫猫”或“喝凉水”死的最早版本吧? 这位前副县长大人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愧疚,纯粹就是一个故事,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一个纯洁如白雪的故事…… 只要有苯环,就有P(phenyl-)。真没想到,无意中,我也和这个P项目发生了关系,荣幸之至啊!
3388 次阅读|2 个评论
写点小事
热度 2 lujiangxiao 2012-11-24 16:34
十一月 24 日,在北京。 见到几十年前插队的老友,他说正在做退休前的心理准备。他说一般退休后都有一年左右的失落期。他说要到法国女儿那住一段时间,和几个朋友到当年插队的地方住一段时间,再到米国我那里住一段时间,基本上心里就平衡了。 我劝他还是应该开始做点事,比如,写写回忆。开始时候从小事写起. 看几十年前的自己完全像个饱经沧桑的旁观者,看着那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年轻人。替过去的自己着急,怜悯都没有用,只能用平和客观的心理去评论。 我说可以写的小事很多,比如,你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心情如何,领导的音容笑貌,给你的第一项任务等等。又如当你听到林彪叛逃消息的时候正在做什么?这个消息是否对自己完全纯真的理想有冲击? 从小事写起,可以缠绵在过去,忘记今天的失落. 是一种心灵鸡汤。历史上的小事,写出来留给后世可成为经典。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说服他, 但我自己觉得说服了自己. 现在就来写一件事吧. 这件事在同学聚会的时候很多人都想不起来了.但我却不认为是小事,永远也不能忘却. 那是1970年代的一个冬天,北大荒,晚上气温零下30-40度. 在准备除夕夜聚餐和连欢会的傍晚, 连队充满节日气氛.可这个时候突然抓到了一个"逃犯". 我们连队处于一大片荒原上, 离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地方有30华里左右,是个劳改农场. 所以对从那里"逃"出来的人都报以高度警惕. 肯定是"阶级敌人".如果不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逃进严寒和没膝深大雪,最后冷得神智不清地逃进我们的连队. 连里组织人对他进行了审讯, 这种审讯在当时还是很文明的, 但是也是极尽恐吓并且动了拳脚. 审问结果连领导认为这人太年青 不象是受劳教的国民党反动派. 也不象什么"苏修"间谍, 大概 是 精神有些毛病, 也许是个"现行反革命"吧. 这样就把他关在一个小屋里, 大家都去吃年夜饭了. 准备明天把他送回劳改农场. 正在大家喝酒的时候, 突然有人大喊犯人跑了. 于是大家一齐从食堂里跑出来, 顺这雪地上的脚印追进荒原. 可是跑着跑着看到地上有个黑东西,原来是他的棉裤. 再往前跑又看到他的棉袄, 绒衣...在零下40度的夜里, 没有棉袄绒衣几分钟就能把人活活冻死. 原来他是想用这种残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不久果然发现他在几百米外倒在雪地里.人已经神智不清但是还在抽搐. 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回连队,又上营部叫汽车把他送到团部医院. 后来听说他虽然捡回一条命,但双腿因为严重冻伤而截肢了.后来联系了劳改农场,原来他是个有些智力迟钝的知青,不知那天糊里糊涂犯了什么小错,被劳改农场关了起来,大概也受了劳改农场式的恐吓,所以冒生命危险逃进严寒,又在我们连队受到进一步的惊吓,并得知明天还要被送回劳改农场. 于是绝望了想自杀. 其实, 我们是知青连队,我们知青也时刻受着艰苦劳动的折磨和政治冤案的威胁,对知青应该是有起码的同情心的, 但在那时(文革后期),社会是个绞肉机, 以革命的名义是可以丧尽天良的. 你是受迫害者但同时又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 就算是退一万步说, 即使我们都同情这个知青,也不可能救了他. 因为连队一定会按程序把他送回本单位, 本单位也会因为"逃跑"来罪加数等,等待他的还会是更多的劳改农场式的折磨. 那时我们都很好奇劳改农场关的是什么青面獠牙的魔鬼.后来听说他们就是普通国民党兵,有些甚至是起义部队. 一般没什么血债才会被劳改, 有罪的都判刑枪毙了. 我们连有个劳改释放犯, 五大三粗, 竟然是个和日本兵拼过刺刀的 抗日英雄.他说他曾 把日本兵用刺刀挑起来扔过头顶. 他还会用极为深沉的男低音唱刚解放时的革命歌曲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为人民指引了方向..." 后来他说这首歌在天安门游行的时候放过,被苏联专家认为曲调太象哀乐,所以禁唱了. 几十年过去了.我想纪录下那时的事应该对历史有点贡献吧.
3792 次阅读|3 个评论
甚荒唐:“劳改犯”变“警察”
wangxh 2011-6-3 23:04
这里正在修路,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警察亲自干活的俺,今天突然看到“警察们”拼命抡着镐头,甚是奇怪,免不了近前看个究竟。 各地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快刑满释放的劳改犯经常被组织起来,出来干些活,当然是给监狱或劳改队挣外快了,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儿。 警察在执勤任务时,经常穿着高科技背心——一种可以发出荧光的执勤服。这倒也无它,只是中国警察穿着印有“POLICE”的荧光背心,经常让俺感觉到了外国似的。 如果把印有“ POLICE ”的荧光背心套在抡镐头、铁锹的劳改犯身上【可能是为了容易辨别,或是万一跑了好找?】,是不是有些荒唐呢?怪不得有人发出感叹:天朝真是无奇不有,有时候还是执法人员......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