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医思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圣人不治已病……”(书法:录《黄帝内经》句)
热度 3 Boqitang 2016-5-15 11:31
本人一向认为:中医里的不少“思想”,是很伟大的!——真理,往往都是至简的。
个人分类: 书画篆刻|3518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中医要有中医思想
热度 1 sheep021 2011-6-13 12:21
中医最好从小学起 2011-06-13 05:44:00 来源: 今日早报(杭州)  从草根郎中到金华市级名中医② 口述: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 金华市名中医 金华艾克医院院长 孙尚见 整理:单友良 堂兄对我影响很大 让我对中医产生更浓兴趣的,是接下来发生的几件事。 我们村一个瘫痪了数年的中风偏瘫病人,经我的堂兄王麦囡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后,起来能挑担了,我觉得很奇怪。可我爸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他弄好了十几个了。”哪个村一个,哪个村又一个,口气很平淡。后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读书时,我把这个事情说给针灸学老师听,老师说:“你那堂兄绝对是给总统治病的医生!中风病人,我治到能走路,但21天后又躺到了床上,我的医术只能改善而不能治愈,像我这样的水平,都已经在国外给副总统治过病了,你堂兄那么牛,可以给总统治病。”当然这是后话。 当时我就很崇拜堂兄。不过真正让我折服的还是后面发生的事情。 虽然堂兄王麦囡治好了我妹妹的病,但在我妈妈看来,这只是瞎眼猫碰到死耗子。我妈妈只相信卫生院。有一年,老妈生了重症肝炎,拉到天台县人民医院住了两天院,黄疸进一步加剧,神志时清时糊,再拉到当地卫生院,医生也无能为力。怎么办?结果想来想去,又去请堂兄王麦囡。 堂兄王麦囡开出了药方,吃到两个月,我妈妈身体慢慢好转。 我们家一直很穷,家里我最大,下面两个妹妹,爸爸妈妈挣工分养我们,压力自然很大,记忆中,爸爸老是抽一口旱烟,坐在门口唉声叹气。当然抽烟还不能解压的时候就打我,反正老是打我。放暑假的时候,为逃避挨打,我就伙同一起砍柴的小伙伴在山上建茅草房,晚上住在山上不回家。 所以很多人说我胆子特别大,其实我还是一个很会思考的小孩。我那个时候就想,妹妹的病,外婆弄草药给她吃有效,但效果不显著,而王麦囡处方后吃的药就效果显著,这是为什么?方前镇治无名肿瘤的那个土郎中,为啥投中草药入臼中捣时不让人看到呢?他投的是哪几味草药?投的量又是多少?我想这两件事这里面肯定有奥妙存在,这个奥妙就是与配方绝对有关。 我一定要弄清怎样配方。 小时候我开的处方现在村民还在用 因此,每年放暑假寒假的时候,我就像跟屁虫一样跟着王麦囡,他呢,也不保留,整天叫我背这个背那个,看他四处收集来的医书和手抄本,特别他掌握的一些手抄本是民间名医的临床笔记,有的方看似很偏很奇,却很灵验。 直到多少年后我自己也成了医生,我才明白,我当年追随的堂兄王麦囡,不是一般的土郎中,而是一个非常有追求的农村青年。其他的不说,光说他对名医经验和医书的收集,那真是到了痴狂的程度。 天台有个名中医,享誉一方,他想去拜师,结果被他子女3次骂出门,最后一次, 他听说名中医病重了,就想去探望,但家里又拿不出像样的礼物,于是挑了一担板栗星夜兼程赶了去,临终前的老中医很感动,说:“你送这么贵重的礼物来,没有什么可以回报你,反正子女都不学医,你回家的时候就自己挑担医书回去吧。” 堂兄挑回来的医书中,有的是宝贝,有的方子我用过,屡试屡爽。我就是从堂兄的那些书里面,学到了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的“君臣佐使”,哪些病药头要轻,哪些病药头要重。 记得小时候给邻居、亲戚开方,常被药店骂为无知。 比方开治疗咽喉炎的药,保胎的药,用量都在1钱(3克)以内,药店就会说:“给婴儿吃啊!”如果治疗前列腺、尿道炎、妇科炎症的药,药量很重,如蒲公英30g、地丁30g、土茯苓60g、蛇舌草60g、夏枯草60g、米仁120g等等,有时曾用银花1斤、败酱草1斤。 这时药店就会嘲笑:“孙尚见把你们当水牛了!”我的堂兄住在一个山顶上,村民要去看病很不方便,慢慢地,我们村及邻近村村民,习惯叫我开方子,而我要读书,找我也不方便。 农村最多的 是腰腿病 , 我开出一个方子,我爸30多年的腰痛病仅吃了10多帖药就好了,很多人要,我说你们自己痛的时候按一下,如果按上去更痛,是血瘀,就照这个方抄,如果按上去反而痛减轻或不痛,那是肾虚,加杜仲、山萸肉、兔丝子,结果这个方在村里传抄了30多个,治好了30多个人的腰痛病 。直到现在,这张方子还在我们那一带流传。 中医就好比地方戏曲,没有高低,各有特色 跟了堂兄许多年后,我明白 配方是要有中医思想的,而这个中医思想是有共性和个性的 。我跟堂兄学中医,堂兄首先让我熟悉中草药,10多岁,我已能辩认100多种药材,并了解它们的功效,有毒无毒,温热寒凉,升降沉浮,熟悉了近百个方子。 我记性差起来很差,住宾馆记不住房号,停车记不住车位,家里的电话号码永远记不住。但我记汤头很快就能记住。我有一个自创的土方法,看几遍就记住。比如龙胆泻肝汤组成:栀子、龙胆草、当归、柴胡、甘草、生地、木通、黄芩、泽泻、车前子。我把它给编成:志龙回柴草地,毛巾洗车。志龙是我同学的名字,志即栀子,龙即龙胆草,回即当归,柴草地即柴胡、生地、甘草,毛谐音木通,巾即黄苓,洗的谐音是泽泻,车就是车前子。 除了背经方外,许多是手抄本上的,我发现同一个毛病,即使是同一种症状,不同医家开出的方子也是不一样的,用的药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主导的立方思想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那么谁的理论正确,处方得当?我的体会是病人吃了药后的转归,效果是唯一判断标准,像经典方桂枝伏苓丸治疗乳腺结节、增生,远没有民间偏方效果好。所以如果唯经典论,唯权威论,大量的民间偏方、验方将会由宝变废。我坚信效果是检验治则治法谴方配药的唯一依据,而绝非是某医学家的地位、名气。 自幼受父母外婆自采自制草药治病影响,跟堂兄学医期间,接触的多是民间非主流的学术思想和处方用药,所以我脑子里的规矩,比中医科班出身的要少多了,20多年的中医临床让我渐渐明白, 中医就好比地方戏曲,有京剧、越剧、黄梅戏等等很多,你不能说京剧就一定比越剧好,各有所长罢了。 2003年,为方便杭州及浙北方向的病人,我们从金华艾克医院特地到杭州开了个中医门诊部,没有想到会遇到那么大的阻力,许多人一听说中医治疗肿瘤,第一反应就是我是胡万林式的江湖骗子,看到我们到杭州后不仅站稳了脚跟,还不断发展壮大,谣言才少下去。但我感觉到不信任感始终是存在的。因为如果真正信任我们,我想杭州市区的病人到我们位于半山的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就诊的人肯定会更多。 我非常感谢那些信任我们来门诊部看病的杭州市民,他们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有的病人疾病康复后主动要求来做义工,有的给我们介绍病人,有的替我们宣传,说人家是从农村里一点一点做上来的,没有真本事是不会到杭州来的。听了这样的话,我就感到格外温暖,觉得到城市里来虽然要靠自己的真本实力吃饭,受了委屈只能自己吞肚子里。但总归,我们来了,我们生存了下来,还年年在发展。我觉得这就是民间医学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 本博评论: 此文甚好,但原标题有点不严谨,根据内容,改。 本文亮点有三: 1.只要辨证准确,中医可以起大症,而且见效非常快,价格低廉 2.学中医要有中医思想,否则还不如不学 3。中医思想有共性和个性,而且个性还很鲜明 4 .中医就好比地方戏曲,有京剧、越剧、黄梅戏等等很多,你不能说京剧就一定比越剧好,各有所长罢了 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干啥都要有啥思想,干革命要有革命思想,搞科学要有科学思想……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3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