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文致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留守”学生在他硕士论文中的致谢——照片版
热度 15 baocunkuan 2015-4-26 12:46
3 月 24 日,我回到 TJ 参加学生毕业照相。其实,照相之前还有毕业典礼 —— 学生也把毕业典礼邀请函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 —— 只是,我在那个周五的下午就离开了办公室,先是去了北京,之后又从北京去了沈阳、本溪,最后再从本溪和沈阳回到上海,已经是夜里将近 12 点 —— 课题组大部分人员还在本溪做上课题调研。 我和小张在逸夫楼前 我赶回来的一个理由,就是我的这个自称为 “ 留守生 ” 的学生昨天要照毕业相 —— 就在 2014 年的这个时节,他的上一届同学毕业照相,我也在忙 —— 学生甚至说要来 FD 这边找我照毕业相 —— 我说,毕业相说啥也得在毕业的学校校园里照 —— 就这样,我急忙赶到 TJ 校园,和 2014 届毕业的学生一起照相。今年,尽管没有参加上 “ 留守学生 ” 的毕业典礼,还好,没有错过他的毕业照相。 我和小张在综合楼前 他是个很重情意的学生。大四上学期我给他们上《环境规划与管理》课 —— 一个高瘦型、说话有些慢却条理很清晰的学生。保研上来了,我却要走了 —— 尽管他和他的同学已经转给其他老师来带,他甚至还有些 “ 任性 ” 地坚持或者说想办法由我来带 —— 于是,我和他致谢中提及的郭老师就成了他的导师 —— 郭老师是他名义的导师,我是他实际的导师 —— 其实,在当初他的任性和坚持里,我读懂了他是个重情意的学生 —— 我虽然离开了 TJ ,课题还在、其他学生还在 —— 他成了事实上替我守到最后的人 —— 他也在致谢中自称为 “ 留守儿童 ” 。近三年来,他甚至没有在我面前流露出过作为一个 “ 留守学生 ” 所要承受、他本来可不去承受的林林种种可以称为 “ 尴尬 ” 或不开心、别扭。我也没有去问他 —— 但我确实能真真地体会到。 平时,我 “ 管 ” 学生不是太多 —— 包括他。这里说的 “ 管 ” 或不管,不是说不去管他们的事,而是不会特意催或压学生干什么或不干什么,我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自觉。一旦学生发了材料给我 —— 无论是大论文,还是小论文 —— 我总是坚持尽快(通常是当天)以批注形式回复他们,并附有 “ 如需见面讨论,请随时联系 ” 之类的叮嘱。我坚信,学习是一个过程,包括这一过程中去经历一些曲折 —— 曲折既是成长中绕不过去的、曲折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我和小张在学院前(一) 他的论文拿给我最后一次面对面的讨论是在一个晚上。我俩在校园里沿着小路甚至来来回回地走,两、三个小时以后的一天里,他的论文单单从字数上就比上一版本增加了 6500 字。也差不多是临近 “deadline” 的最后时刻,同意他打印、送审、参加答辩 —— 尽管这一管理性程序仍由他的另一个导师来完成,而我也知道这一程序的决定实际还是我来做。接下来是组内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环节,尤其是最后的正式答辩,留给答辩委员的印象还应是深刻的。答辩后的若干天里,我刻意没有去问他 —— 我知道,他应该是在 “ 补觉 ”—— 这一点,我也能体会到。 那天照相之后,我随他去学校食堂吃了午饭 —— 尽管那个时间去,已经是 “ 菜挑人 ” 的时间了 —— 午饭期间,他几次从他的餐盘里夹海带和肉片给我 —— 呵呵,用他的话说 “ 每次来 FD 这边,无论是讨论课题还是讨论论文,都是吃老师的 ” 。 我和小张在学院前(二) 下面是他的致谢 —— 硕士论文后面的致谢(征得了学生的同意,并把相关老师的姓氏保留、名字隐去): 致 谢 刚读研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慢,然而匆匆,三秋已逝。 回想起来,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也许是因为师兄师姐们都相继离开TJ,独留我一人守着空房间,寂静。 我一直以为我从不惧孤独,孤独能够让我内心平静;可是我发现孤独事实上让我变得消沉、浮躁、不再自律。 是的,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包老师说我处在“叛逆期”……是啊,我都干了些什么?不声不响地跑去做与自己学业无关的事情,而论文一拖再拖,有时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还好,包老师是个很和气的人,我从没见过他发怒红脸,即使我再不争气。晚上,我喜欢和包老师一起从FD走路回学校,他会跟我讲他上学时候的趣闻,有时会很自豪的跟我讲他女儿,有时会兴致勃勃地跟我讨论问题……但,我是令他失望的,我想。我甚至羞愧得不敢见他。 我需要跟他道歉,更要说谢谢,他身上总是闪着某种光亮,一见到他就觉得天永远不会塌下来,那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自信啊。夜深了,他带着一帮学生吵吵嚷嚷从东街走到西街,你永远猜不到要去做什么——吃宵夜……我想,今后每当想起这个充满活力的老师,就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面对一切挑战吧。 说起来,我有两位导师,FD的老师抓我学术,TJ的导师关心我的生活,读书找包老师,签字找郭老师……郭老师另外还有两个学生,我只能说,都很有趣。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我进入了另一个大家庭,虽然至今还不能完全认识所有人,但有人陪伴感觉终究不一样,连吃饭都有人提醒。 我的FD同门比我小两岁,幽默而活泼,不行,我想笑;FD那边还有两个师姐、两个师兄、师弟师妹各一,感谢他们的陪伴。何师姐据说是大师姐,现在也在FD,她是我见过的逻辑思维最清晰的女生,简直拜服。但是她也出错,像个孩子。她是一个很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我从她那儿学到了很多,谢谢。 另外,还要感谢陆教授,他用实际行动鼓舞了我们这些小辈向学的精神;感谢牛老师,她一直在TJ,有一种家的感觉;感谢周师姐和和平师姐两位做妈妈的,总是对我关怀备至;感谢杨老师,他温和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感谢陆老师,在学院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感谢王老师,她很关心我这个“留守儿童”…… 最后,心里默默地再感谢一下辛勤劳作的父母,不知何时他们已两鬓斑白!愿自己能出息。
22827 次阅读|30 个评论
俺来晒一下本科毕业论文致谢!
ydguimr 2014-6-7 11:38
致 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即将离开母校,感慨万千。在本文即将完成之际,在此对所有指导、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及家人致以诚挚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校外指导老师刘老师和校内指导老师王艳导师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感谢他们为我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有幸到中科院完成我的本科毕业论文,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为我大学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王艳导师 工作努力,对学生学业要求严格,生活上关心有加, 尤其 她对科研的那份严谨认真执着,令学生敬佩不已。 3 年来是 王 老师不断给我机会,培养我的科研思维方法,令我为之感动。我永远忘不了我科研中的许多“第一次”是在大学中在 王艳 老师的培养指导下完成的,那些“第一次”仍历历在目。第一次进入专业实验室,第一次阅读晦涩的外文文献,第一次制样,第一次测试分析实验结果,第一次撰写并发表英文 SCI 论文,第一次修改论文,从 大修 的 30 多条意见到小修的 3 条意见,第一次 SCI 论文被接受和发表,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近距离与学术大牛们面对面,第一次做展览 Poster ,这些科研经历极大地帮助了我,同时也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令我终生难忘。 刘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作风,博大的胸怀,求实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受益终生。在毕业论文的3个月里,刘老师在思想上、工作上以及生活上对我如父子般的关爱,使我终生难忘。 同时,特别感谢直接指导我完成相关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的赵晓天、代志明两位博士师兄,他们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在工作上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刘老师组的冯俊宁师姐,余涛,段同飞,王飞师兄对我数据处理分析的帮助! 感谢王老师组的郑州、邢祁师兄,对我论文完成给予的帮助!特别是郑州师兄在大学中手把手教会了我操作实验仪器,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对我论文修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且在生活中时常找他聊天谈心,他常无私地开导我,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一直把他当做好师兄,好朋友,好知己! 感谢我的大学辅导员王雪梅老师,王雪梅 老师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是王老师一直不断的鼓励、支持、信任我,和其他同学相比,王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及期望令我终生难忘,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能成为老师最得意的一个学生,是学生最大的荣幸。 师恩难忘,难忘师恩, 特别要感谢我的 大学启蒙老师王建荣老师,因为缘分让我和王老师萍水相逢,四年来王老师对我的帮助与影响至深至远,循循善诱,亦母亦师,是我大学中最尊敬的老师。如果没有王老师一直不断的帮助、鼓励和指导,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内心充满太多的感激之情,这份感激之情也将一直不断激励鞭策着我! 感谢陪我走过大学三年的合金材料1014班的全体同学,正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挫越勇。特别感谢和我共同生活三年的舍友——姜夫雷、牛嗣哲、张子堂、张振伟和闫兴臣,感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和谅解,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衷心的祝愿你们前程似锦、梦想成真。 感谢一同在科苑做毕设的伙伴张连民、靖利军、黄亚兰等同学,我们每天一起吃饭、讨论问题,谈天说地度过了快乐的3个月科苑生活。 感谢我的爷爷、父母、姐姐及哥哥,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耕耘才使得我顺利度过大学四年并得以毕业!他们对我的关爱与理解是我前进的永远动力! 再一次深深地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2014 年 6 月 6 日
60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前辈致敬——我的博士论文致谢
zhuhuaping 2014-2-18 15:14
从科学网上看到了很多有关论文致谢的精彩博文,尤其是前辈们文采飞扬的文言文致谢词,本人也仿效先贤,草拟了一份博士论文致谢词,模仿痕迹明显,各位专家轻拍。 致谢 己丑当年,吾净身出皖入沪,癸酉晦至同济,遂列孙师门墙, 至论文置笔, 倏忽近四年矣,方察 天道如弓,时光似箭之理,然已 逝韶华悔无益。追忆博士之岁月, 所事之事积年不徙,旦旦论文,日日项目,每每及此,尤叹求学之路不易,幸受荫于名师贤达,方建今日之寸功, 借此片纸书只言,聊表谢忱。 初登科,幸得苗师举荐,使吾得拜于恩师孙公门下,尔来已是三秋。先生宏儒硕学、博通中外晓古今;治学严谨、德隆望尊誉东西。每研学术,废寝忘食鸡鸣方枕,先生之风雅德才,高山仰止,余受益匪浅。忆当年初入师门,尊师不 嫌余之愚钝,大力提携, 委以重托,余虽无 车印囊萤之勤,亦必刻苦认真以尽其能,然理不通、法不当之时常有,每每及此,先生必躬亲与吾共进退,苦思良策,未得方略不休,甚于子夜。及得良方告吾,闻之如露入心,似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矣。 至于缀词成文,先生字斟句酌,极尽推敲之能,所修文章匠心独具,余深为叹服,获益良多于耳提面命之时。今起拙作小成,博士生涯亦屡获嘉奖,盖先生大力提携之功,教育之能,亦不负苗师举荐之力也。 师门同济,同门共舟, 四海之内聚沪,皆智勇忠义之士,吾多蒙所助,援手之施,余当铭感五内。同年锦华, 善言知礼,常与吾思人生之义科学之理,多有助益; 同砚大明,品行高洁, 乐解他人之困,颇得人缘;同窗海波,奇才也,博古通今,奇思妙想令人叹为观止;小师弟作,敏事慎言,深藏若虚,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他一众师弟妹皆为良才,各有专攻,不一一细表。区区何德,安享广助若此?今 辞师门而去,千里之外亦怀感荷之心, 同门之谊,手足之情必不相忘也! 吾出生寒门,求学二十又七载,父母不辞劳苦,得微薄之资于山野田间,每遇学初之际,为学资而四处筹措,家严之叹,家慈之泪,至今思之如锥心刻骨 ! 前日家严来电,以吾学历为家族乡里之最,其甚荣焉,视往日劳苦不屑,呜呼,父母授万物以养吾,而吾无长物以报之,其养育之恩,教授之德,难报万一,谨撰此文,聊表吾心。惟寒门出贵子不易,实古今同道科学之途,德才立业之事本不分南北,然时下内外分明海龟独厚,他日家国报效之时何言土鳖不是东西?愤然无益,吾辈当秉青云之志,兴师门,厚德才,正名望,不负尊长所付也。 吾已过而立之年,庸碌而无为,然酸甜苦辣五味中,妻与共,风雨骄阳人世间,妻与度。 犹 忆洞房花烛时,吾身无一物以赠汝,时至今日,不妄房车之事,独金银首饰亦不曾予,唯漂泊辛劳之苦,每每及此,笔迹划过泪润纸,千言万语无从说,空嗟叹。惟盼他日挂云帆,济沧海之时,不相忘。 呜呼,天无不散之筵席,文成之际系临别之时,追述经年之情,尊长之恩,同学之谊,家国之义,学途之喜,平当铭刻在心。然则千挑万选选千言万语实难诉恩情于万一,千辛万苦苦千难万阻吾将报社会以寸心。 癸巳年乙卯月品武书于嘉定
10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很特别的博士论文致谢
热度 4 lijianguo531 2013-12-5 11:29
全文如下: 我出生的时候是一个下雪的深夜,我的父亲在床边生了一堆柴火,我的母亲躺在四周漏风的那间破屋角落的床上,咬紧牙关,生下了我。27年后,也是在一个下雪的深夜,我完成了我的博士论文。当我打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站起来,拉开窗帘,打开窗户,白天还吵吵闹闹、喧嚣的世界变成一片洁白,让人顿感清净。 我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整整十年。在这十年中,我过得浑浑愕额。十年前,我身高170cm,十年后,我身高还是170cm;十年前,我体重60kg,十年后,我体重还是60kg;十年前,我一无所有,十年后,我还是一无所有。十年前,我眼睛明亮、有神,十年后,摘掉眼镜,我已看不清自己有多少个手指了;十年前,我声音洪亮、清澈,十年后,已经是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十年前,我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十年后,我心如止水,只求温饱;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些东西。十年前,我还是个农民的儿子,十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博士;十年前,我只懂得砍柴、种田、割草、放牛,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个懂机械、金融、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如果您问我这十年最大的长进是什么,我将告诉您:十年前,我十七,十年后,我二十七。 这十年中,我最渴望、最追求的是什么?是知识?不是。是美女?不是。而是钱。在我的脑海里,钱就是那种一块、一毛的硬币,我曾无数次翻天覆地的把它们找出来,目的就是去买一包方便面,吃一顿晚餐,而且找的时候不能太仔细了,太仔细了,下次就没有了。有时候,当我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要是天上能掉下点钱就好了,我抬起头,只看到发黄的树叶正一片一片的落下来;我想要是能在地上捡点钱就好了,我低下头,只看见一些面包的包装纸以及一些插羊肉串的竹签。我从没见过天上掉过钱,也从没在地上捡过钱,所以我不相信有神的存在,因此我没有信仰。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在我博士三年里,他给予了我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也许是我十年大学生活里,唯一知道我名字的老师,也感谢他在承担100多个学生的指导任务下还能给我精心的指导。恩师对我的指导和影响之大,怎样言说都表达不尽,自己取得的点滴成绩无不凝聚着恩师的心血。恩师国际化的视野,前沿而精髓的学术造诣,严谨勤奋的治学风格,都让我永志不忘,深刻影响着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衷心感谢学院其他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衷心感谢各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感谢我们一起度过的苦难岁月。 衷心感谢我年迈的父母,我在这十年之中不忠不孝,没有让他们过上一天幸福的生活。他们还不停的支持我,关心我,鼓励我。经常问我“缺钱吗?”所以我相信亲情。我从不要他们的钱,我不想看到一百块钱,就想起几百个鸡蛋,几百担猪草,几千个红砖。 衷心感谢我的五个姐姐,是她们陪我度过快乐的童年。她们美丽纯真的少女时代唤起了我对异性的尊重与渴求。她们在我求学的十年中,不停的给我打电话,询问我的身体,生活,要我多吃点,给我寄钱,我也一直拒绝她们。这十年里,她们在广东的毛织厂、制衣厂过着非人的岁月。我不想看到那种用血、肉、生命、青春换来的东西。十年前,她们还是花一般的容颜,十年后,当她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已经不相信她们就是我的姐姐了。 最后,我要感谢与我相茹以沫的女友×××博士,我们以总共不到600元的月收入,在上海和杭州这两个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生活了5年。这5年里,我没有给她买过像样的礼物,而她却无数次在我青黄不接的日子里给我寄来她省吃俭用的钱,我才得以完成学业,所以我相信爱情。我无法明白她以275元的月收入,居然还可以救济我,或许她那纤细、苗条的身材就是最好的答案吧。 谨以此文献给千千万万的苦难中的学子们. 注:内容真实性我无从考证,感觉是很不错。。。 摘自小木虫: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6703531
个人分类: 世间百态|467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位本科生《综合课程设计》的总结与感言
热度 2 zmpenguestc 2011-7-12 18:31
前段正值研究生毕业答辩之际,很多名博在科学网上发表了大量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的博文,其中不乏精彩致谢片段的展示,也有搞笑、肉麻内容的致谢文例呈现。如: 邢志忠 : 毕业论文的 “ 致谢 ” :写实与肉麻 陈 安 : 研究生论文致谢为何尽量不要谢男 / 女朋友? 王德华 : 研究生学位论文要重视题目、摘要和致谢的写作 吴小丁: 学位论文的 “ 致谢 ” 该如何写? 致谢本来是一个与论文水平无关的部分,但它反映了一个学生在完成学业、取得学位过程中表达对家人、对学校、对导师和对同学的感激之情,它甚至反映了一个学生对待论文的认真态度和重视程度。 下面展示的致谢内容既不是出自本科生毕业设计、也不是硕 / 博士论文,而是本人指导的一位大三本科生,在完成《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中,撰写的课程设计的总结与致谢。(下图为原文扫描件) 文中的字里行间看不出丝毫华丽和夸张的语句,但每句却都是真实意愿的表达。这说明: 1) 该同学在短短一个月的课程设计及报告撰写过程中,所有工作均属个人独立完成,而不是东拼西凑抄袭而来; 2) 确实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得到了一定的收获; 3 )对课程本身很感兴趣,对任课教师是认同的,所表达的谢意是足够真诚的。 附:综合课程设计简介 综合课程设计是本科生向毕业论文过渡的一个重要实训环节,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目的: 1 、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能力; 2 、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进行设计实训,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和发展,因此,综合课程设计可视为一系列专业课程的总结性的作业; 3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学习与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个人分类: 学子之声|28048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的博士论文致谢——道出了很多女博士的心声
热度 118 wyyhope 2011-6-3 19:30
数不清多少个漫漫长夜挑灯奋笔疾书,行文至“致谢”部分,也就意味着我的论文到了谢幕之时。 22 年寒窗苦读,即将获得学习历程的最高学位——博士学位,但心中没有丝毫激动与兴奋,相反,更多了一份忧虑与失落。因为,学海苦读的尽头,便是人生另一段长征的开始,至今仍未找到人生最漫长长征的方向,谈何喜悦与兴奋? 我的求学之路可谓一帆风顺, 2004 年 9 月即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来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这座神圣的科学殿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 七 年过去了...... 七年前我不到 22 岁, 正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年龄,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大多在享受爱情、享受生活,而我却在她们欢畅淋漓时对着枯燥的公式和英语单词。 七 年前我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充满梦想充满希望,那时没有金钱和浪漫但我对生活充满热爱! 七年后我成了为数不多的女博士,然而却没有了那样的花样年华,也失去了那样的踌躇满志,心如止水。 七年后的今天,我不再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今我不知道读了这么多书真正的追求是什么,路在何方。 此刻我在回想着这七年走过的路, 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落寞;有开怀畅饮的快乐也有锥心刺骨的忧郁; 有欢声笑语,也有面红耳赤; 有过无数个黄粱美梦而今早已无梦;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恋当然不会有失恋的痛心疾首;没有追求风花雪月的浪漫心态,只求踏实安稳地有个他陪我走着。 22 年漫长求学长征路即将画上句号,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在此特别感谢七年研究生之路陪我左右的人 。 师恩如海,感谢导师七年前接收我来此学习,七年求学路上,他以厚重的人格、博大的胸怀教育我如何做人、做事,他慎思明辨、诲人不倦的学术精神以及宽广渊博的学识深深影响了我,如黑暗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他的帮助和启迪使我受益匪浅。值此论文完成之际,将千言万语汇成学生最诚挚的谢忱献给我最尊敬的导师! 同窗情深,感谢七年里一起求学的兄弟姐妹们,感谢你们给予我的关怀与帮助,我们一起跋山涉水,一起把酒当歌,那一帧帧,一幕幕将永远深埋于心。更感谢你们对我的谦让与忍耐,其实应该是致歉,为我的“专横跋扈”、“倚老卖老”表示深深的歉意,“兄弟姐妹们,对不起!”。是你们的宽容大度营造了我们和谐的办公室环境。 感谢七年里有幸认识的老师、领导们,你们的帮助我将永记于心;感谢七年里有缘结识的同学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不感到孤独寂寞。感谢求学路上所有老师、领导的谆谆教诲,所有同学、朋友的默默关心。 感谢父母近三十年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情,是母亲对上大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渴求深深影响着我,让我一步一步登上了学塔的最高峰。母亲严格的要求剥夺了我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但培养了我刻苦坚强的拼搏精神,这个学位证有您的一半。父母博大宽容的爱女儿永远无法报答,我只想说一句:“爸爸,妈妈,您二老不要再为女儿操劳了,您们的后半辈子就交给女儿吧,我会让您二老尽享幸福!”感谢弟弟的陪伴与支持,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多了一份牵肠挂肚。感谢爷爷、奶奶、叔叔、姨姨等所有亲人给予的关心与鼓励! 感谢未来有缘陪伴我一生的那个他,我坚信你会为有一个博士老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种勤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经历了这种苦难,我成为了“第三类人”,完成了我国最高学历的学习,获得了我国的最高学位,也许不再有机会体验那困惑挣扎的苦楚。 衷心感谢在我求学期间每一位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给过我鼎力支持的人们,你们的情意我将铭记于心! 除了由衷的感谢,还有深深的不舍。舍不得 朝夕相处的老师、 兄弟姐妹 们,还有我们和谐的616 办公室。 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我的论文进行评阅并参加我的论文答辩。 最后, 祝福 所有帮助过的老师、同学、朋友、亲人们,愿你们一生幸福 !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38448 次阅读|14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