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公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02: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学/科学观素质
热度 2 afengxu 2012-3-19 22:20
作为一个专门以科学为对象的学科群, “ 科学学 ” 诞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但对科学的整体研究、即站在大视角上反思科学、形成所谓 “ 科学观 ” ,从古代科学高潮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科学观以及后来作为学科群的科学学是人类科学实践活动的灵魂,它引导或规范着科学家的视域,制约或影响着该时代科学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速度。 中国公民的科学学基本素质就是指:公民对当代科学的整体了解、认识、态度和行为。核心是形成科学意识,包括:对科学本质功能与科学体系结构的深刻认识、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全面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发展规律的尊重态度、崇尚科学的坚定信念、投身科学的强烈欲望、责无旁贷的栋梁意识、超越开拓的竞争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等等。 01 )人类自创造劳动工具开始的科学实践活动:酝酿萌生和发展的基本历程 02 )人类科学观演变的基本历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的创立、继承和发展 03 ) “ 科学学 ” 学科性质、起源演变的历史、基本学科群及其主要内容观点 04 )辨识:科学视域、科学本质、科学意识、科学素质、科学能力与科学创新 05 )辨识:知识、理论、技术、方法、真理、信仰、崇拜、宗教、迷信与神学 06 )辨识:科学性、科学化、科学机制、科学功能、科学规律与科学发展动力 07 )当代科学大系统的结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及其相互作用 08 )宇宙整体的无限性与统一性决定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与学科界限的相对性 09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决定:应用工程技术具有综合性 10 )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唯物辩证方法及其世界观对整个科学具有普遍意义 11 )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科学精神的价值 12 )深刻理解:提出 “ 学习型社会 ” 和 “ 建设创新型国家 ” 战略口号的重大意义 13 )深刻理解: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的根本性推动作用 14 )全面认同与投身二十一世纪中国贯彻实施 “ 科教兴国战略 ” 的系列重大举措 中国公民具备科学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树立 “ 马克思主义广义科学观 ” ,就是:以包括自然史界、生命史界、社会史界和思维史界的客观世界为对象,以建设自然 + 生命 + 社会 + 思维 = 和谐世界为目标的所有理论认识、应用实践及促进发展的活动概属科学行为;科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科学性就是创新性,就是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科学化就是增强全民创新意识,就是人人用求实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想问题、办事情,反对迷信、反对守旧。不断用新理论取代旧理论,不断用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不断用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个人分类: 科学观博文|307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我国对外开放中产业安全的基本态势
sunapple 2012-3-4 01:43
一、相关的理论问题 近几年关于产业安全的争论,焦点是如何看待外资在华投资与并购。由于争论涉及“开放国策”,这里先在理论上作一简单说明。 产业安全问题,就是在开放条件下,面对外部的挑战,要不要及如何保障民族产业的生存基础。民族产业(或本国产业)是由中国公民(机构)持有产权并管理控制的企业群。保障本国产业的产权、国内市场的份额、主导产业运行的地位,是产业安全的基本内容。 产业的生存是发展的前提。保障产业安全的必要性在于:(1)它关系中国公民的切身经济利益(不仅是税收和就业,还包括企业利润的归属);(2)中国企业是自主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平台;(3)中国企业是国家贯彻经济政策(产业、宏观政策)的基础;(4)中国企业的实力,决定了国家应对重大挑战(如大灾、战争)时,动员资源的能力。 保障民族产业的生存,就是保国家综合实力,就是保人民的福祉,就是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一个大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 有人认为:过去计划经济、封闭落后,才导致不安全;而开放促进了发展,才有真正的安全。这是片面的、直线式的、教条化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讨论问题的本质,是一个系统在充满机会和威胁的环境中,趋利避害,保生存图发展的问题。封闭导致僵化和停滞,必须开放(与环境互动)以获得发展能力。但如果我国产业在开放中不加选择地吸收外资,“融入”全球大市场环境,同样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失去生存权。我们要全面动态地理解开放、发展、安全三者的关系,这是理解“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旨。 二、开放引资中的现实挑战和威胁 近十几年,各地将招商引资作为促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出台“土政策”(诸如零地价、送厂房、配套贷款、五免十减)进行引资竞赛。这种吐血式的依靠外资的发展,还有更深远的隐忧,即民族产业主导权的旁落。 我国吸引外资总量已达安全底线 目前我国三资企业产值已占全部工业的28%、出口总额的57%(2009)。一般认为,外资占本国工业比例达20%即为安全警戒线。即使扣除港澳台资本(占三资的1/3),外资在我国工业中的份额也已达到了这一水平。 工业中属于国家命脉的煤炭、石油、冶金、军工类及电网燃气供水等行业,国有企业尚占绝对优势。在皮革、家具、电子通讯、仪器仪表行业,外资占绝对优势。在部分轻工业(如农副产品及木材加工),私营经济占绝对优势。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化工橡胶塑料及机械设备行业,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 我国FDI(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投资领域扩张:从轻纺工业、电子装备向上游工业延伸,从组装加工环节向整机、研发延伸;从工业向三产(商贸、金融、咨询乃至教育传媒)延伸。 投资大型化:欧美企业单项投资规模动辄几千万、上亿美元,世界500强几乎全部到中国投资。 独资化趋势:随着政策放宽、外资对大陆的熟悉,独资企业占FDI企业数和实际投资额,从90年代的不足40%,猛增到2003年的66%、2007年的77%。外商独资使我们学习先进技术的初衷基本落空,更容易形成外资垄断。 FDI中并购比重明显提高 过去我国对外资在华并购案审核较严。加入WTO后,放宽对FDI的限制(持股比例、转让技术)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放,给外资在华并购提供了条件。2004—2005年,外资并购额占FDI总额的比重,从以前的5%猛增至60%左右,2005年外资在华并购案值达140亿美元左右,其中美资占第一位。此后因社会反映强烈,国家出台审查政策和颁布《反垄断法》,并购案比例有所下降。 由于没有官方数据,各机构提供的数据仅作参考:2010年外资入境并购案44起,环比增长57.89%,披露金额23.91亿美元,环比上升109.37%(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统计分析报告);2011年外资并购66起,披露金额44起68.6亿美元。未披露数据至少占并购案件的1/4。外资在华并购行为,多数为战略性投资(关键行业或企业)。 三、鼓励外资参与对国企的改组收购,威胁我战略产业安全 2000年前后,国有企业陷入困境,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中小国企的改组改制。国有大企业的“产权改革”思路之一,是利用外资。2003年经贸委、财政部、工商总局、外管局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此后各地纷纷把“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作为大型国企改革首选。 但是地方国企中有不少原工业部属(特别是装备工业)骨干、龙头企业,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的核心部分,把它们出让给外资,等于变相帮助跨国公司消灭竞争对手、扩大在华地盘、垄断中国市场。一些行业排头兵企业被外资收购后,给行业级协同技术攻关造成巨大损失。甚至一些承担国防工业重要配套任务的战略性企业,一度也面临被外资吞并的威胁。 利用外资进行产权改革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为推进改革,但由于不顾产业结构与产业安全,属于“自杀”性质。 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在开放中都不能回避“本国产业核心利益”底线。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可以批准出售少量中型企业,但不可能卖西门子。通用是美国政府必救的支柱企业。1980年代英国私有化、1990年代两德统一后对东德国企托管式改革,从未允许任何重要企业出售给外资。西欧各国工业的外资比重不超过15%,银行业外资比重不超过13%。只有若干拉美和东欧国家彻底将国企拍卖给外资,其丧失经济主权的严重后果已明摆在世人面前。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主要形式 受让合资企业内中方股权:外方凭借技术优势,控制关键职位、掌控销售渠道、转移收益、制造亏损,再要求“增资扩股”,迫使中方出让全部股权。 通过并购直接入主企业:外资乘地方政府拍卖国企之机,选择龙头企业或其中优质资产,压价收购。外资常利用华人雇员公关,通过地方政府向企业施压;一些地方不顾企业员工意见强行“改制”,甚至不惜将国家战略性骨干企业让与外资。 间接并购:后台公司通过多家子公司收购目标公司股权、间接控股。 通过资本市场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全流通后,外企通过二级市场恶意收购。如通过QFII收购A股;受让上市公司定向增发B/H股;竞购负债公司的股权拍卖(如佳通轮胎竞购桦林44%股权);利用债转股市场并购;通过外资基金收购企业再转手(如深发展被转卖给新桥),等等。 四、外资在华势力不断膨胀,对我经济主权与安全的危害 垄断市场,控制产业话语权:凡是对外资完全放开的领域,已经形成外资垄断或寡头竞争式的外资主导格局。如外资企业已控制了中国洗衣粉市场的一半、医药行业骨干企业的45%、轮胎重点厂的一半以上。外资有条件操纵价格,打压或收编本国中小企业,囊括大部分收益。 抑制自主创新能力和民族品牌的成长:行业骨干企业是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平台,如果被外资并购,我国多年艰苦创业形成的制造能力、研发队伍和熟练技工队伍将会被打散,或被外方收编成为外资扩张中国市场的工具。国家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就会落空。 干涉国家政策、侵蚀经济主权:如2005年国际快递四巨头公开声明干涉我《邮政法》的制定;54个在华跨国公司上书国务院阻挠“两税合一”。 五、政策措施的讨论 内在统一的经济战略思想 多年来我们总是强调开放成就的一面,“开放=招商引资=国策”几乎成为不可挑战的思维定势。当前,我们工业的技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仍不敌跨国公司。如果听任外资无限扩大规模,各开放产业被外资控制或主导,经济发展的成果将落入谁手?国家的产业政策、综合国力的根基何在?这是重大严肃的问题。 因此,我国要在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形成明确的、内在逻辑一致的战略思想,明确“统筹国内发展和国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要服从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即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而国有骨干企业是民族工业的支柱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全面清醒地认识开放引资和保障产业安全(及产业未来升级空间)的关系,在政策上处理好开放与安全、发展的关系。 国家法规的逐步完善 关于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问题,过去我国没有专门法规。2005年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及2008《反垄断法》,是对外资并购审查的初步依据,但缺乏操作性。 2011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其中规定: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是:军工及军工配套企业,重点、敏感军事设施周边企业,关系国防安全的其他单位;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运输服务、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制造等企业。规定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由国务院领导、发改委、商务部牵头,根据外资并购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并购安全审查。 这是我国对外经济法规的重要文件,接下来就是对执行力的考验。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1.需要考虑制定较高定位的“外资法”,及时适度修订有关外商投资政策与准入范围的政策规定。 2.制定各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名录,禁止外资与此类企业整体合资控股,或收购其核心业务。 3.清理行业与地方有关对三资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对内外资实行同一国民待遇。 4.制定相关的法律细则,防范外资利用二级市场的恶意收购行为。 (作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1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休假式治疗”与“美国放宽中国公民签证”
热度 7 boxcar 2012-2-10 15:52
根据今天的消息【 1 】: 美国放宽中国公民签证吸引消费,新政下周施行 。 据估计,传说正在进行“休假式治疗”的王 LJ 是去美国总领馆考察中国公民随机决定申请赴美签证难度的。。。 很遗憾,新政下周才施行呢,他好像去早了。 【1】 美国放宽中国公民签证吸引消费,新政下周施行 http://news.qq.com/a/20120210/000596.htm?qq=0ADUIN=1073471827ADSESSION=1328850047ADTAG=CLIENT.QQ.1881_MarketingTip.0
个人分类: 社会|3661 次阅读|8 个评论
移民黑洞:逃避带动共同富裕的责任
热度 3 杨学祥 2011-12-15 05:54
移民黑洞:富起来的人们在干什么? 杨学祥   法制报讯 (记者李莎)2011年,中国公民申请赴美签证的数量首次突破100万,中国公民申请美国签证的成功率已近90%,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中国无偿输血,美国坐享其成。中国富起来的人们在干什么?出国留学,投资移民,财源滚滚流向美国,接济美国的超前消费。剩下的中国穷人等到何时能富?我国的财富管理者忘记了移民黑洞。 富人在逃避自己的历史责任,在德班气候大会上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富人的心是相通的。 相关新闻: 中国公民申请赴美签证数量超百万 成功率近90%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4日13:32 法制日报   中国公民申请赴美签证数量首破百万 成功率近90%创历史纪录 美将在华推签证新政 赴美签证提速在京将增8窗口   本报讯 (记者李莎)2011年,中国公民申请赴美签证的数量首次突破100万,中国公民申请美国签证的成功率已近90%,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为此,今天下午,美国驻华使馆(微博)会举办一次特殊的签证颁发仪式,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将“客串”签证官,在仪式上向部分获得签证的中国申请人颁发签证。   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2011财年,美国在华的签证申请量比上一财年增长了34%。   美国国务院表示,正在采取措施以应对中国公民对美国签证不断增长的需求。在下午的仪式上,美国驻华使馆负责领事事务的公使衔参赞白智理,将介绍为中国申请人加快和简化签证发放而计划推出的新政。   《法制晚报》记者提前获悉了新政内容,现在为您抢先进行解读。   ●新政解读   1.面谈等待时间有望缩短至少于一周(目前美国驻华各使领馆签证面谈等待时间不超过8天)   2.计划增设签证办理窗口:北京增开8个(目前设有14个);广州增开22个;上海增开20个;成都增开8个   3.计划延长签证有效期   白智理指出,美国愿向中国游客和商人提供更长有效期的签证,比如多于一年期限的多次往返签证。   4.增派50名签证官(目前美国在华签证官不到100人)   签证申请流程(含新变化)   第一部分:面谈之前   1.交纳签证申请费,非移民签证费为910元   2.通过4008-872-333或021—38814611预约面谈时间。使馆新增加急预约面谈服务,申请人本人发送电子邮件至 Bei-jingExpediteRequest@state.gov 说明加急理由   3.在线填写DS-160申请表   4.按要求准备材料   5.等候面谈,时间有望缩短至少于一周(新)   第二部分:面谈   1.面谈当日申请人携材料到使领馆,先在签证处外排队,然后过安检   2.进入签证大厅,到签证办理窗口递交材料。北京原设14个窗口,包括“递交申请材料窗口”、“指纹扫描窗口”和“面谈窗口”。计划新增8个窗口,可能用于递交申请材料和面谈(新)   3.指纹扫描,接受签证官面谈。等候指纹扫描和面谈的时间约为3小时   第三部分:面谈之后   如果签证申请得到批准,使馆将会把印有签证的申请人护照在面谈后的5个工作日内(并不包括行政审理签证的时间,行政审理时间一般为3-4周)邮寄给申请人。   如申请需要补充支持材料等可能会影响签证申请的审理速度,推迟签发签证的时间。   按照计划,美国在明年向驻华使领馆增派50名签证官之后,签证行政审理的时间将有望缩短至少于3周。(新)   ●计划   2013年将在华受理220万个签证申请   据美国国务院签证事务负责人拉莫托夫斯基透露,为了能够促进就业,吸引更多来自越来越富裕国家的访问者来到美国,美国计划2013年在中国和巴西两个国家共处理400万签证申请,其中中国220万,巴西180万。   这个数字是现在的两倍还要多,而为达到这一目标,美国国务院将在上述两国采取增派签证官、增加受理窗口、延长受理时间等多种办法提高签证受理能力。   拉莫托夫斯基还表示,懂中文和葡萄牙语的人员不足是美国满足中国和巴西的签证需求的主要挑战之一。文/记者李莎 http://news.sina.com.cn/c/2011-12-14/133223631295.shtml 白领移民时代悄然来临 集体焦虑选择出走 2011年12月09日17:10中国证券网我要评论(1) 字号:T|T 不仅是富人,高薪白领中的移民倾向也一直未曾冷却。某论坛曾有过“现在年薪十二万以上的人士几乎全都想移民”的帖子,虽然言过其实,但后出走时代正在悄悄来临。 4月20日,招商银行 (600036估值,测评,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与贝恩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有50万人投资资产超过千万。受访的亿万富翁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周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中有超过60%的人希望移民国外。不仅是富人,高薪白领中的移民倾向也一直未曾冷却。某论坛曾有过“现在年薪十二万以上的人士几乎全都想移民”的帖子,虽然言过其实,但后出走时代正在悄悄来临。 富人出走:给财产加份保险 招商银行最近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中国有50万人的资产超过千万元,其中广东的千万富翁最多,以7万人之数占全国千万富翁的15%。富翁们的投资移民意愿十分强烈,在千万富翁级别,将近60%受访者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在亿万富翁(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级别,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靳先生决定全家移民。2008年,在信息产业中挣到第三个亿的靳先生第一次萌生“出走”的念头,“一个朋友谈到一个合作项目,纯粹从商业投资角度出发,考虑是不是要出去试试看。”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靳先生对商业机会一直都保持敏锐嗅觉。 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打消,原因是靳先生察觉到那时候房地产“会再起来”。他果断地将资产投入高端豪宅市场,先后出手买进卖出几套公寓,随后又以5000万入手两套位于 上海 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江景公寓。 靳先生的房产投资在2010年戛然而止。“已经到了高位,各种政策的倾向性也模糊不清。”他开始为自己的资产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赚钱快当然是在国内,但什么事情都是两面性的,风险当然也会高。”真正促使他下决心出走的,是长期合作的两位官员离职。“我们想让组建的公司在国外上市。”靳先生含糊其辞。 近年来,中国富豪移民海外成风,很多国家大幅提高移民门槛。2010年,各国移民政策发生巨大调整,加拿大投资移民五年返还本金的投资额从40万加币增加到80万加币,一次性投资无返还的投资额从12万加币增加到了22万加币。新加坡投资移民的投资额从150万新币增加到250万新币。这些国家投资额的增幅几乎都超过一倍。只有美国,由于现行移民法要到2012年9月30日结束,所以投资额暂时未上调,还保持原来的50万美金,受到了广大投资人的热捧。 但这样的严格调控也无法阻拦移民潮。即使加拿大政府将每年移民配额都给中国,仅北京香港两地的申请,也需要13年半才能“清空存货”。 靳先生的第一站是香港。在九龙入手一套2千万宅邸后,他计划先让妻子和两个孩子定居香港,随后谋求移民美国或加拿大,最终全家移民定居。 有数据表明,2009年千万富翁投资性房产配置的比重是17.6%,今年初降到13.7%,而投资移民的比重不断攀升,这个群体的投资热情逐渐转到移民领域。据了解,促使这一人群考虑移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方便子女教育、保障财富安全、为未来养老做准备。 生活环境:集体焦虑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食品安全事件接踵而至,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直言,“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100年前,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在小说《屠场》中描绘了食品加工工厂中令人作呕的场景,传说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餐边看这本小说,结果读到这一段顿时将口中的食物吐了出来,随后立刻责令美国农业部着手调查。同年6月,美国国会即通过了食品和药品法案以及肉类检查法案。 而现在,普通市民面对各类食品负面报道已经习以为常。当四周充满类似的问题,似乎除了出走别无他法。“再怎么有钱,就算吃的喝的全都买进口的,但总不能把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全都换一遍吧?”有网友如是评论。 无论是富人阶层、高薪白领、普通打工者、还是去海外寻求发展的留学 (微博) 生,对于“出走”和“留下”两者的生活环境比较几乎高度一致。 网上曾有张对比图,美国华盛顿的天空碧蓝,但当地政府警告说今天的空气污染不适合大多人生活;另一张是北京雾蒙蒙的景色,图片说明则是“轻微污染”。位于北京的美国大使馆上有个空气质量监测器,每天报出的污染指数都高于当地预告,而北京的使馆区已经算是当地空气良好的区域了。 2010年,第一个孩子出生,忙于商务的靳先生开始将重心放在女儿身上,也是这时,他开始关注食品安全。“以前朋友聚会也会说到,但是那时候没什么感觉,就当新闻一样听听。”主动关注之后,靳先生不禁吓一跳,“有钱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对于整个环境来说是无能为力的。”现在,靳先生的女儿一岁,儿子相继出生,“我小时候还没那么多这个毒那个毒,大家吃的东西虽然品种比较少,但至少是安全的。现在怎么办?难道我自己种菜给小孩吃啊?!”两个孩子让靳先生加快移民脚步,“今年年底应该就能办妥香港定居了。”他说。 高薪白领:后代、养老、安全感 相对于靳先生这样的投资移民,陶念想走的则是技术移民这条路。出生于1980年的陶念结婚两年,小夫妻正在考虑要个宝宝。与此同时,移民的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我姐姐在加拿大,8年前移民的。”对于陶念而言,移民的优劣一目了然。“要看去的目的是什么,上一辈人移民都是去打工洗盘子,只要合法留在那里就可以。但是我们现在考虑的东西更多。” 上世纪70年代末及90年代初,中国先后出现过分别以底层劳工和海外华人亲属为主的“移民潮”,而这一拨,自新世纪元年始,移民主力转向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对应方式主要为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 加拿大强烈吸引陶念的地方和其他人没有太大出入环境良好、福利优厚、教育资源丰富。“我和太太都是独生子女,我们两个人要照顾四个老人,如果我们移民,间接来说他们的晚年也会比较有保障。”考虑完老人,自然还要考虑孩子,“如果准备好要宝宝,出生在那里很多事情都会比较方便。” 但移民并非 完美 无缺。“我们现在这个年龄过去,基本上可以看到以后几十年都是同样的生活。除非特别特别优秀,否则职业上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同时也不属于那里的主流人群。”陶念大学读的是建筑专业,目前从事的也是相关职业。通过和姐姐充分沟通,陶念清楚认识到移民后的负面效应。“换句话说,我们过去就是为了小孩为了老人,自己的发展机会就只能牺牲掉了。”陶念如是说。 澳大利亚移民部日前公布了技术移民打分系统的新政策,并于2011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据了解,最新的移民计分系统与现行政策最明显的区别,是那些拥有高等学历、语言能力优秀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白领在移民方面更具优势。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业也因此正式揭开“白领移民时代”的序幕。 http://edu.qq.com/a/20111209/000294.htm
个人分类: 杂谈|2293 次阅读|5 个评论
施饶的事不是悲剧
热度 19 changliu8888 2011-12-11 02:20
施饶的事不是悲剧
这是个闹剧。一场自编自导的闹剧。 闹剧之一: 本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 一个标准 , 必须是中国公民 。如果你是美国人,请宣誓弃权。 可是偏偏有的华裔美国人,为了报效祖国,一定要做中国科学界的掌舵人(是在施饶以前,小圈子里你知我知)。 这种人,坏了规矩 。海龟科学家的美名,都是被这种脚踩两只船的人坏的。中国的事情,总是就事论事,一事一议,最后让想守规矩的人也无所适从。 闹剧之二: 本来千人是个很重要的头衔,按“学品”介于院士之后。后来“扩招”了,是不是正教授,全不全时,是不是美国一流院校,全都不吝,全都上。如果面孔是白的,连正教授都不用(库千人)。这种千人是中国需要的没错,可是冲淡了中国给海龟的荣誉头衔。本来千人头衔很重要,现在是个可有可无,投机取巧的东西了。这种放水千人,冲淡了施饶等人牺牲的重要性。施饶本来可能无所谓名号,可是在中国,除了院士的名号还有什莫配他们的? 闹剧之三: 施饶等人的“神”的地位是媒体给的。很多捧杀的文章可能也是媒体工作的没有太多科学背景的人抄的。可是在这种事件中媒体集体失语。施饶成了媒体的赚钱工具。 闹剧之四: 施饶的事情,让父母如何向孩子解释 ?想想你和你孩子的对话。父母谆谆的说:“孩子,好好学习,以后上清华,上清华最难上的系,上Princeton作讲习教授, 作科学,追理想,做对世界重要的工作”。孩子看你一眼,笑而不答。你再追问,他们会说“你不就是想让我当施一公吗?Why?" 周末笑笑。 中国人真是比美国人要聪明。美国人制定完规则,就一字不差地执行。中国人制定完规则,就开始解释,开始找空,开始拆解。所以说很聪明。 (谢谢评论。各种意见都有了表达。如果对具体评论有不同解读请留言给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e0ec001000674.html
8328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美国会衰落吗?
热度 6 Davine 2011-8-26 07:41
美国会衰落吗? 自911以来十年的进展似乎明显地预示着这一点。作为一个已经在这个 国家生活了十几年的,并将继续生活下去的中国公民,心情有点复杂。美国毫无疑问依 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所以是崛起中的中国必须要跨过的拦路虎,衰落的美国长远看当 然是中国的利好。但这里又是自己挣钱养家的地方,也是自己的孩子未来成长生存的地 方。一反一正,是一个矛盾的难题。但是事实并不会因个人利益的好恶而改变它前行的 轨迹。所以最好的预测是建立在对这个国家现状的客观分析上: 到底什么因素使这个 国家继续强大 vs什么因素令这个国家走向衰落。 对美国正面的因素: 1.全球的战略视野及文化影响力。 这一点与其说是美国自身的优势,不如说美国是西方近代侵略和扩张的历史及其精神的 集大成者。西方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海上冒险开始,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殖民疆 土遍布世界,到现在美国的航母舰队游弋全球,这种全球争霸的能力及地缘政治的战略 ,薪火不灭,代代相传。美国所经历的每一次战争,包括一战,二战,韩战,越战到最 近的海湾,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都是对其全球战略的具体实践,不论胜败,对美国都是 极其宝贵的经验。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在这一点上与美国比资历。除此之外,美国还拥有 着对全球的资源,技术,市场,和游戏规则的掌控,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撑的美元世 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在软实力上,所谓民主人权普世价值广泛的认同,让美国可以挟天 子以令诸侯,占据舆论的制高点,找借口对其他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同时,它的自然科 学,文学艺术,对其他文明和国家的研究学习都具备了全球的视角,可以给他的政治全 球战略提供有效的支持。就像武林高手精深的内功修为,这一巨大的优势不是其他国家 包括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越的。关于这一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杜鲁门的一句 话。当被人问起在二十世纪里美国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时,他回答:我们在二战中击败了 德国和日本,并且在战后帮助他们再建繁荣,重返文明社会。从这两个国家后来对美国 在欧洲和东亚的战略支撑上,你不能不佩服美国的胸怀和战略眼光。 2.顶尖精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对真理的尊重 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索真理,修正已知的,发现未知的。西方的文明继承了古希腊哲 学思辨的传统。而中世纪漫长的黑暗,和穆斯林,突厥,蒙古各种势力的轮番征服影响 ,不但没有使西方丢失它的传统,反倒从其他文明里吸收了更多的营养。及至文艺复兴 及启蒙运动的来临,令这个区域的文明发生了爆炸性的发展,将其他文明远远抛在了后 面。从哥白尼,布鲁诺突破教会的地心说,到伽利略的天文与力学的研究,到牛顿充满 哲学意味的力学定律,到达尔文石破天惊的进化论,到爱因斯坦对前人与经典的彻底颠 覆,西方文明在近代的成果无不是建立在顶尖精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对真理的追求与尊 重上。美国是这个传统的受益者,同时它又有力地在保持并向前推动着这个传统。在这 个国家里,你不太会见到中国那样的学术精英卑膝于统治阶级,为其效命,或为商业势 力所收买,为其卖命。你见不到段振豪那样的道德流氓和学术败类。纵观人类历史,科 技进步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原动力。哪一个文明可以推进人类智识的进步,并能将其转化 为生产力的提高,哪个文明就能领先世界,并主宰世界。而推动科学与科技进步正是精 英阶层的使命。在精英阶层的人格独立这一点上美国所代表的西方拥有的是正资产,而 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现状毫无疑问是负资产。即使与同样是东方文化圈里的日本相比,中 国也远远落后。日本的“知耻”的文化令它的精英保持着人生追求,不会放弃自我鞭策。 而现今中国的精英因为传统文化和信仰的丧失,早已经寡廉鲜耻。 3.领先的科研能力与高等教育 这一点是第二点的延伸。每年的诺贝尔奖的得主中,美国的数量依然遥遥领先。它的顶 尖名校依然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的梦想。对学术自由的尊重,鼓励质疑,提倡讨论的 文化传统,不断激发出新鲜的创造力。 4.稳定的政治体制与对外战略的连贯性 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美国的政治体制是西方国家里最稳定的之一。严格在宪政下运 作的政府,成熟完善的竞选政治的程序,成熟理性的候选人及选民,令美国的总统竞选 虽然有时会出现Bush vs Gore那样的难局,但最终会和平化解,不会出现泰国和台湾那 样的政治乱局。此外,美国的竞选体制没有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从金字塔底层到顶端 的路径依然是畅通的,仍能产生里根,克林顿,奥巴马这样出自平民阶层的总统。再加 上从地方选举到总统选举都实行的一人一票直接选举的形式,使普通百姓至少得到了感 觉上的民主与公平(perceived democracy and fairness),从而掩盖了其精英治国的实 质,这一点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所以不需要鼓吹和谐也能维稳。在稳定的政治体制 下,美国的对外战略一直保持着令人称道的连续性。这就是通过一切手段保持并加强美 国的霸权地位。例如,从未放松对前苏联及苏联解体后对中国的堵截,对日本经济的打 压,对欧洲的分化,它的中东战略等等。在战略的一致性的基础上,又辅以战术的灵活 性,比如通过与宿敌中国建交打破冷战的力量平衡,与中国建交却又保持对台湾的军售 ,与越南的化敌为友等等。 5.高度的危机意识与持续的冒险精神并存 所谓居安思危,这个国家高度的危机意识正是体现在第4点中提到的对潜在敌人遏制战 略的连续性上。每当潜在的威胁出现,它不惜冒险也不会坐以待毙。广场协议打垮日本 经济,通过轰炸南联盟打击欧元,轰炸中国大使馆,不停歇地在中国沿海进行收集情报 的飞行,以致造成了南海撞机事件。这种冒险精神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上,即使在普通 人的层面,经常可以听到有人喜欢徒手登山,或者徒步在大峡谷或阿拉斯加旅行,很多 人热衷于参加马拉松,铁人三项赛,即使最普通的老百姓也喜欢背着沉沉的背囊Hiking 。当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者,以及无数的传教士游走四方的冒险精神在普通美国民 众的生活里依然常见。 对美国负面的因素: 1. 华尔街,律师及医生团体对社会的劫持 自71年尼克松放弃金本位,让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美国经济逐渐开始了畸形的发展模 式。而苏联的崩溃和冷战的结束,使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 使得美国可以更容易地以金融战争,金融游戏欺诈的方式不劳而获地取得他国的财富。 这实际上是在引鸩止渴。过去几十年以来制造业的外包流失,产业的空洞化一发而不可 收拾,以致债台高筑,面临国家破产,对美国自身的巨大伤害到今天终于显现出来。在 这个过程中,美国本土最优秀的人才们被风光无限的华尔街,MBA,律师,医生的职业吸 引,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工程学科相关的职业,加速了产业空洞 化。这个过程中的大部分负面影响都转驾到了中产阶级的身上:工作流失,福利缩水, 通货膨胀,以及可以预期的税负的增加。 2. 种族的组成及矛盾的发展趋势 墨西哥裔与非裔人口的显著增长已经开始改变美国选举政治的版图,并很有可能会动摇 其盎克鲁.撒克逊及基督教清教徒的核心文化。种族间财富与社会地位差距的拉大,也 许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引发社会动乱,就像目前在英国发生的一样。 3. 反移民的社会趋势 移民对一个国家产生正面作用的前提是,他们可以被所在国所同化。最为有效的同化过 程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1) 当同化与被同化者之间存在巨大的文明或人口落差的时 候;2)当同化与被同化者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特性的时候,比如种族,语言或者宗教。 前者的实例有拜占庭对斯拉夫人的同化,穆斯林对蒙古人的同化,中国对北方游牧民族 的同化。后者的实例是美国早期欧洲移民之间的同化。今天的西方社会之所以出现反移 民的趋势就是因为对外来移民的同化出现了瓶颈。欧洲面对的是拥有固执宗教信仰的穆 斯林,而美国面对的是数量众多的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移民。如果这些为数众多的外来 族裔不能够被同化,将势必影响到所在国的本体文化。所以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如法 国,德国,荷兰开始承认建立多元文化社会努力的失败,并考虑通过立法强迫移民学习 所在国的语言,进行强行同化。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1)西方国家对外政策上鼓吹所 谓的民主人权的普世价值,与自身移民政策上反普世价值的自相矛盾; 2)因可能发生 的矫枉过正而阻碍真正高素质移民的流入。这两者对美国的伤害尤其严重。 4. 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不足 这几乎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富裕的社会必然要面对的难题。人 口的老龄化和新劳动力的短缺必然在发展端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 背景下,面对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使美国不得不考虑降低平均的生活水 准来适应竞争,包括逐渐缩水的由雇主提供的健康保险福利,延长退休年龄,降低退休 福利等等,而这些又势必加重生养孩子的负担,使出生率降的更低。如果反移民的社会 趋势再阻碍新移民的流入,那么老龄化和新劳动力的短缺的问题将会更加恶化。 结论: 最后,我来试着做一个结论。综合其正反两方面的因素,美国如果想避免衰落,则必须 维持它目前的霸权主义的政策不变,没有其他的选择,这也是与前文中列举的它自身的 正面因素相适应的。否则,在全球范围内战略的收缩必将使它失去对全球资源的控制, 而产业空洞化与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不足的问题将使它不能通过自身创造出足够的财富来 推动经济增长。那么为了维持霸权主义及军事垄断地位,已经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的财 源何来?我的预测是美国一定会利用它所掌握的资源 1) 通过人为制造石油,铁矿石 等能源原材料与粮食价格的大幅涨跌,从发展中国家牟取暴利; 2)利用其它国家金融 体系的弱点发动金融战争,直接从他国掠夺财富,就像它在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所做 的一样; 3)在世界各个区域制造不稳定的因素,引发地区动乱,促使资金向美国的回 流;4)以全球变暖,控制碳排放为由,拖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后腿。这几招儿 美国都已经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只不过在目前的背景下,它可能会使用的更频繁,以更 多的形式出现。所以可以预见,美国依然会继续它的大中东战略,力争彻底控制中东; 会继续它国内的农产品补贴,并通过ABCD四大粮商深化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占领;会继续 通过人民币汇率向中国施压来换取中国金融市场对美国的进一步开放,并伺机吸血。 美国就像一个吸惯了血的吸血鬼,非吸血而不能生存。
4033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旅游需求催生新型抗菌面料
greenbz 2011-5-6 19:35
 昨天在苏州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旅游服装服饰赛博会堪称是个创举,走进城乡各处、令人眼花缭乱的模特秀,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多姿多彩的旅游时装,从原始的树皮服到高科技纳米面料服装的展示,国内外顶级“裁缝”相聚苏州……赛博会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令市民大开眼界,也引来了海内外媒体对东方水城的高度关注,更对旅游业和服装业实现对接,实现共赢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市场对高档礼服需求逐年增多,而这恰恰是现在的国内女装品牌所缺乏的”,上海玛蒂可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郁惠忠说。在此次赛博会上,该公司除了跟兰州、呼和浩特和天津等地一些商场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外,还为今后市场拓展寻找到更多机会。 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业保持了年均近20%的增速。 2010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达到21亿人次,中国公民年均出游率达到1.5次,国内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350万,间接就业有6000万人。其中,服装产业当属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之一,例如,登山时,需要有适合登山的服饰,海边度假时,需要有适宜海边穿着的服饰。 旅游行业还催生了一些功能型服装。山东南山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澎洪说,纳米三防功能性面料、防紫外线功能性面料、抗菌功能性面料、吸湿排汗性面料、防电磁辐射纺织品面料等功能型面料,都是因各种行业需求而研制生产的,像他们打造的一个品牌,贝塔尼SPORTS高尔夫运动品牌,采用纳米材料,服装兼具防污、防水、抗菌的要求,特别适合酒店领班等旅游从业人员穿着。
个人分类: 行业观察|1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令人担忧的国人科学素养
ruclijian 2011-4-24 13:51
令人担忧的国人科学素养(原名“中国人的科学生活”)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他们与科学知识仍有距离,他们距科学精神依然遥远。 本刊记者/陈薇 八年前是板蓝根,今年是碘盐。其间还有白醋、绿豆——从2003至2011年,随着非典、甲流、张悟本与日本地震,这些寻常生活用品一次次毫无预兆地身价飙升。 3月17日当天,全国多个城市绝大多数超市的食盐货架上空空如也。媒体报道,武汉“抢盐帝”郭先生花2万多元买了一座由东风6吨载重卡车才能拉动的“小盐山”。 对这种失去理智的行为,解读不尽相同。群体心理、谣言、不正当得益等等之外,民众科学素养被再次提起。恰逢去年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而这个数字在2003年是1.98%。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过了七年才增加了一个多百分点。”对这个进步,曾担任《全民科学行动素质计划纲要》起草组组长的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不太满意。他以为,即使没有美国那样一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七年时间,至少也应该翻一番才说得过去。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不仅是低,而且是十分低下。” 王渝生毫不讳言。 中国科普亦曾风流 “养鸽子、养蚕、钓鱼、种树。喜欢自己动手去做,比如将生病的熟蚕腹中还没吐出的丝液,取出来拉长就成为透明又结实的钓鱼线”,82岁的地质学家、科普作家陶世龙时常回忆起在四川山村里的童年生活。 当他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少年周报》上看到教育家舒新城先生写的发刊词《读一本大书》时,他恍然大悟,这本“大书”就是大自然,如果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就能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陶世龙为如今的城市孩子感到一丝惋惜。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们失去了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培养“科学兴趣”显得更加刻意而困难。 “在日本没看到像我们国内一些幼儿园那样有豪华气派的塑胶场地,也不一定有宽阔平坦的水泥地操场。幼儿园大都有沙池、工具、大木桩和各种生活用具或自然物件,户外平地多由细小的碎沙石铺成”,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李麦浪在三年前参观英国、日本等国的托幼机构与社区后,称最大的感受是孩子们能够“阅读”环境。 对于28岁的南京女孩董嘉来说,大自然的确有些遥远。她是生长在城市中的独生子女,和女性同伴常做的游戏不过是跳皮筋、抛沙包。小学的自然课每周一节,老师有时会带来青蛙让同学观摩。偶尔在户外上课,除了记得同学们放风似地向外疯跑,再也没有其他印象。 从初中开始,董嘉才接受比较系统的科学教育,包括物理、化学、植物等课程。化学实验课程不多,而观察高锰酸钾化学反应的乐趣,被化学女老师一句句唠叨打消:“试管一定要保护好,弄坏一个赔15块钱……” 高中时文理分科,董嘉选了文科,从此和科学无缘。她看到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一道题目,“电子比原子小吗”,心里暗暗叫苦,“高中学过的,偏偏忘记了!” “从历次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来看,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随年龄增长是降低的。”中国科普研究所科学素质研究室主任助理张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美国科学促进会于1985年启动的旨在帮助所有美国人提高科技素养的“2061计划”,是将科学素养目标转化成基础教育(幼儿园至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或基准;而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缺乏系统科学教育,而中学又以应试而非兴趣教育方式为主,工作后更少有继续教育的途径。因此,没有培养起真正科学兴趣的中国民众,不容易主动走近科学。 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两次科学热潮中曾被拉近——科普作家陶世龙与白领董嘉分别经历过。第一次是在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亟需科学知识。陶世龙参与编纂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每篇稿费7元钱。应通俗读物出版社要求,他还写了一本两三万字的薄册子,名为《地下有“阎王”吗?》,是专门写给农民看的通俗读物。 第二次科学热潮,出现在1978年“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此时,科普图书重新大量出版,科普出版社重建,科普创作欣欣向荣;上世纪80年代,《无线电》《大众医学》《奥秘》《科学画报》等科普杂志风行,各省面向农村的科技报还积极推动科学种田;《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在1984年进入十大畅销书之列;很多4至8版的综合性报纸也开辟科普副刊或专刊…… “你看看现在,报纸动不动几十版上百版,但是有科技专刊的多吗?”耄耋之年的陶世龙摇摇头说。改革开放后,这些科普专刊由于没有经济效益,很快被健康、电脑、网络等专业领域副刊,或是周末、时尚等娱乐休闲类专刊所取代。 “小儿科”的“老瓶颈” 三十年前,王渝生悄悄地为《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撰写科普短文,从来不敢署真实姓名(《光明日报》除外),以防单位同事知道后看不起,“就像搞地下工作一样”。 他甚至坦白,“当时我搞科普的目的就是为了挣稿费。”一小时写成千字文,稿费十块八块,这在月工资只有一百来块的年代很是顶用。依靠着为《科技日报》撰写科技年历,一年下来,他还成为“科普万元户”。 但这些科普作品,在评定职称时如同废纸。如果有人把科普著作列入论著目录,是会被评委会嘲笑的:“你怎么能把科普的东西拿到科研上来?”搞不了科研才去搞科普,科普不过是“小儿科”,算不上个人成绩,如此一来,最有发言权的一线科研人员,即使是有兴趣,也未必能有时间精力进行科普工作。 科普文章的写作难度也是限制。计划明年出版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希望请“大学者写小文章”,不料有专家在会上坦言,大部分院士习惯了论文写法,很少能写出趣味性强的,还是由专家出个初稿,另请人来写为宜。 “钽的英文‘tantalum’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之子丹达拉斯在天堂喝水时被戏弄的情景。铌,也就是以丹达拉斯的女儿妮奥比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人们发现这两种矿石经常相依相伴。”这是一本由美国作家写作的化学科普书中的生动句子,类似这样的讲述风格,在美国科学传播书籍及报刊中比比皆是。在中国,像《时间简史》《可怕的科学》等畅销科普书往往由外国科学家写作,因此,有出版社将翻译引入的外国科普著作命名为“盗火者丛书”。 在2008年2月由科学时报社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进行的一项以中国科研工作者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在两千多名调查对象中,只有35%写过科普作品。而愿意走进社区、图书馆等市民讲堂推广科普的,大多是已退休、白发苍苍的老科研工作者。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大多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科学传播由科学家、出版商、媒体们亲力亲为;而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制订《科普法》的国家,科普事业一直由政府主导推进。科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多由各级科协牵头组织,行政人员做科普,靠行政指令来推动。 具体到基层社区,科普展板上的内容可能是由一位社区工作者从网上、报纸摘抄而来。而这位社区工作者,或许还负担着新闻宣传、青少年教育等多项职责,是全国157万余名兼职科普工作者(另有专职科普工作者为23.42万)的一员。 “目前国内科普人员队伍很庞大,但是能直接面向公众做科学传播的人员却很少”,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的负责人姬十三( 微博 )曾向媒体表示。 在我国,鼓励社会力量及个人捐助科普场馆的财税优惠措施基本没有。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综合性科技场馆和各类基层科普设施常常划归科协、文化、教育、科技等不同的主管部门;科普事业单位资金缺乏、专职科普人员待遇不高、科普场馆千馆一面、场馆重建设轻运营……科普事业自身发展仍困难重重。 有生活更要有精神 “近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内容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大量增加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主任石顺科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神七、天河一号、人类基因组,科技的日新月异被广泛传播;华南虎、苏丹红、三聚氰胺,每起新闻事件都是公众科普的契机。2010年,我国有八成以上公民通过电视、近三成公民通过网络获得科技信息。其中网络一项,比五年前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十万个为什么》《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科普著作持续畅销。一千多个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18.7万个科普画廊,科普基础设施正一年年增多。在上海的科学商店里,怎样喝水才安全、金鱼怎样养等等生活问题,社区顾客们都可以从大学生志愿者那里得到答案。 2006年,国务院制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首度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当下中国,可以说是历史上公众接触科普最好的时期。”石顺科说。 1949年以前,中国还没有“科普”一说。尽管如《中国科学技术史》编著者、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所言,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然而,重应用轻理论的研究方式、重政轻技的封建传统观念,加上明清以来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进程,普通民众缺乏接近科学的渠道。 新中国建立后,被纳入政府活动的“科普”一词,一般认为是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普及提高”说法而来(建国后的科学普及局最初亦在文化部属下)。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科普活动,从提高民众的劳动生产技能、进而提高综合国力的政府立场出发,多是如扫盲一般自上而下、俯视教化的静态传播。 “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200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2000年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将现代科普定义为‘科学传播’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前者包含后者。” 十年多来,“科学传播”这一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接受。科学传播应是平视的、双向交流的、动态的,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普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科学除了有生产力功能,还应当有精神上的教育功能”,王渝生教授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强烈的好奇心、不可遏制的求知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尊重他人、宽容理解,这些都是由科学精神衍生出的人文精神。 然而,时至今日才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大多数中国公众,更关心的还是吃、住、行等知识应用,而不是高深的科技和知识本身。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曾国屏教授举例说,我国公众对医学新进展的感兴趣程度较低,但对健康和卫生保健感兴趣的比例却达到了75%。他将其称为“生活科学”,意指中国公众感兴趣的,是偏向于生活需求密切关联、强调可用和实用特征的科学知识。 具有科学精神的公民,尤其应当具有综合信息、独立判断的理智与能力,不人云亦云,听信盲从。可惜的是,数次抢购风潮及其他社会事件,似乎都在说明,利用“科学”生活的中国民众,“骨子里仍然没有科学的思维和态度”。 陶世龙曾在《人民日报》上看过一则诈骗案的报道。有人把砖头包了层金纸拿出去卖,骗到第13个人时,买家才想到把这个金砖敲开看看。“前面12个人想都没有想到要验证一下,在生活中没有这个态度和习惯,怎么能说有科学精神呢?” “科学精神的养成、科学素质的提高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我们的积累还不够”,王渝生说,“社会公众主动接触科学的热情,实事求是地说,现在不如上世纪80年代。整个社会关心科学、关心科学进展的大氛围还没有形成。” 他曾担任中国科技馆馆长六年。从2001年起,还有旅游团开始来到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在当年被评为“北京新八景”之一。不过,让他难受的是,这些旅游团通常是在游览长城和十三陵之后慌慌张张地赶来。一群人到达时已是下午四点半后,科技馆因五点闭馆而停止售票了。 导游很着急,拼命游说馆长:“不卖票不行啊。二十分钟都可以,让他们进去逛一圈就出来。我们安排了这个景点的。” 尽管“逛景点”这个说法让这位60岁的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博导感觉有点刺耳,但王渝生想了想,还是决定卖票放行。在业内被戏称为“科普老顽童”的他如此安慰自己,“没办法,愿意进去总比不进去要好吧?”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2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素养研究国际文献分析报告 1968 - 2011年
xupeiyang 2011-3-22 12:20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 11月25日,中国科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进行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攀升,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的公民比例有所提高。公民对科技的理性支持态度和参与科技事务意识仍保持较高水平。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公民科学素质:中国(3%)与美国(25%)的“比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079do=blogid=425094 科学素养研究国际文献分析报告 1968 - 2011年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1mOWEB10O00d000j10020001000h00100090000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Humans 886 ‍ Educational Status 835 ‍ Adult 319 ‍ Research 289 ‍ Nurses 265 ‍ Delivery of Health Care 264 ‍ Nursing 264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256 ‍ Data Collection 255 ‍ Questionnaires 252 ‍ Patients 243 ‍ Students 237 ‍ Science 208 ‍ Knowledge 206 ‍ Demography 205 ‍ Middle Aged 198 ‍ Health Knowledge, Attitudes, Practice 189 ‍ Socioeconomic Factors 187 ‍ Attitude of Health Personnel 183 ‍ Economics 182 1 2 3 ... 107 信息分析报告: Scientific Literacy.docx
个人分类: 科学素养|3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17000余名中国公民联名上书要求停止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
热度 5 蒋高明 2011-3-18 22:04
本文出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1103/221790.html   3月3日下午,国史学会副秘书长苏铁山将一封47页纸的长信以挂号的方式寄到了北京西郊民巷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这封向“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和全球炎黄子孙”发出的呼吁书,要求立即停止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推广,停止转基因食品的进口和销售,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国家安全调查。与这封10页纸的《关于转基因问题的呼吁书》一起寄出的还有一份“各地关注转基因问题的签名”。日前,苏铁山表示,他本人已经收到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回执信息。   春节前夕,由苏铁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顾问马宾、原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刘实、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教授顾秀林等人发起成立北京转基因问题关注团,并起草了这封《关于转基因问题的呼吁书》。   呼吁书在网上公布后,中国各地群众纷纷响应呼吁书的主张,并通过现场、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签名,截止3月2日,呼吁书共征集到群众签名17075人。 这封公开信还在海外引起反响,2月2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对此予以关注,报道称:公开信称中国已经被像孟山都这样的跨国农业综合企业剥削,要求撤销发给转基因稻米的安全证书。并征集一个要求废止转基因农作物的公开信的签名。 呼吁书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巨大危害   2009年,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颁布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使得转基因问题在中国热闹空前。经过一年多的讨论,转基因争议已经越来越清晰。   呼吁书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尽管水稻和玉米这两种主粮的转基因商业化推广还未正式实施,但是,转基因作物违法种植及销售已在我国呈现泛滥之势,其违规出口引起多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查扣与销毁,影响到我国对外关系和我国产品信誉与政府形象。”   呼吁书提到,全球大量揭露转基因危害动物与人类健康恶果研究报告公之于众,不胜枚举。如十年前,全球828位科学家(其中181位美国科学家,115位英国科学家)就曾致信世界各国政府,呼吁立即暂停向环境释放一切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国外转基因食物喂养动物试验,甚至人类志愿者的转基因食物试验结果披露出来。   呼吁书指出,美国农田的超级杂草和超级虫表明,转基因作物并非灵丹妙药。并引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称16年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无法纠正弥补的副作用。   呼吁书还提到,美国杜邦公司将转基因品种先玉335谎称为非转基因品种,在北方多省种植后出现动物异常反应,如老鼠绝迹,母流产死胎、狗腹胀水等病态。这种重大生态异常现象和实验室动物饲喂转基因食料的已知结果高度吻合。   呼吁书认为,转基因技术已被证实会严重损害人类健康安全及环境安全、而转基因非法种植及销售在我国已经严重泛滥。   呼吁书同时指出,转基因技术优势并不存在、加上我国目前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存在重大漏洞,而“发展转基因技术有隐秘的战略背景。 呼吁书提出四点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这封呼吁书向党中央、全国人大、各级政府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立即停止转基因的商业化推广。目前颁布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存在巨大争议,张启发的转基因水稻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甚至蓄意非法种植,对环境安全和民众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应立即撤销已发放的专家安全证书,叫停张启发等人的大田试验,制止和严惩蓄意非法种植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此前关于转基因安全问题的讨论在电视、报纸和门户网站上均遭到封杀,例如,山东电视台制作的转基因专题片——《餐桌上的世纪悬念》刚播出第一集便被叫停,转基因推广专家的声音却可以充斥电视和平面媒体,民众对转基因安全问题的知情权被剥夺。有关部门应当允许反对转基因商业化推广的声音在主流媒体上发出,让民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承诺,推广转基因必须保证民众充分知情并获得民众的许可。   第三,彻查转基因作物的非法种植和销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立即彻查种业市场非法流通转基因种子、食品市场非法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惩处,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查处结果,接受民众监督。   第四,成立新的转基因安全监管部门。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只是农业部下属的部门,其合法性与现行的行政许可法和食品安全法存在严重抵触,应立即撤销现有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并停止其职能工作,并尽快成立新的更高级别的专业职能部门。对于部分地区出现的动物异常现象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为防止利益集团干扰调查结果,应由国家安全部门牵头进行全面和彻底的调查。   呼吁书最后呼吁全国同胞和海外侨胞抱着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积极认识并关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广泛宣传转基因的科学知识;在转基因技术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况下,以实际行动坚决抵制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拒绝购买、食用转基因食品;积极监督、举报非法流通转基因作物种子、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违法行为。 转基因食品成现实担忧    尽管中国农业部多次表示,中国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但事实上,多年来转基因水稻种子从华中农业大学非法散布至华东华中各地,我国人民的主粮大米事实上已经被转基因严重污染;更严重的是,来自美国的转基因玉米借杂交品种之名在更大规模地扩散。   中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转眼突然变成了现实的威胁,来自社会各界的签名的群众表示除了撤销转基因主粮的安全证书,还表示中国政府应该立即查处非法流能通的转基因粮食作物。   郓城县中医院医生王新彦留言说:“转基因食品已经秘密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他担忧转这是由西方国家发起的一场针对中国的生物化学战争。   签名的群众很多来自高校教师,其中就有不少人学习生物专业,如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现为食品工程高级工程师的陈思华、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彦刈、北京比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刚平,他们对均表示反对我国推广转基因主粮。   农民日报社的一名编辑留言说:“由于工作的原故,我曾对这方面问题即隐患及其不确定性,与相关专家进行过深入沟通,并就此也查询过国内外相关资料,深知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将给国人乃至人类以及生态系统都会带来不可逆的深重灾难。这绝不是耸人听闻,大自然的生物链已向人类发出了警报!”   签名群众中,还有很多是一家三口,一些孩子的母亲表示为了孩子的健康也要反对转基因食品。太师一附小的教师张蕾说:“为了我们的孩子,坚决反对转基因食品、尤其是主粮转基因并商业化!” 签名者并非反对转基因技术    签名中群众不少是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此外,还有一些海外华人也对此高度关注。剑桥大学经济学系在读博士刘凯留言说:“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应该非常谨慎。在对待转基因食品这一问题上,中国应该与发达国家接轨,欧洲、美国、日本技术比我们先进,但却比我们谨慎得多,我们不应该拿14亿中国人的生命以及中华民族的繁衍来冒这个风险。”   刘凯说自己并不是反对转基因技术,他对国家研究转基因技术予以支持,他说: “国家应该加大对转基因技术、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以及生态风险等方面的研究。”   不少签名者对于国家发展转基因技术予以支持,原安徽省滁州市地震局震防科科长宋崇江说:“我支持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但反对在安全性还存在重大争议的时期推广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作物种植!”   呼吁书的发起人之一苏铁山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这封呼吁书的目的并不是要反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相反,他认为国家应将对转基因的研究列为国家重大战略进行重点研究,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在商业运用上需要更加慎重对待。 附: 关于转基因问题的呼吁书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和全球炎黄子孙: 2009 年,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颁布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尽管水稻和玉米这两种主粮的转基因商业化推广还未正式实施,但是,转基因作物的违法种植及销售已在我国呈现泛滥之势。其违规出口引起多个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查扣与销毁,影响到我国对外关系和我国产品信誉与政府形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我们怀着万分焦虑的心情,呼吁党中央、全国人大、各级政府下令立即停止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推广,停止转基因食品的进口和销售,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国家安全调查;同时呼吁全国同胞和海外侨胞,共同关注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这个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续绝的重大问题,用实际行动抵制存在巨大风险的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 一、转基因技术已被证实会严重损害人类健康安全及环境安全 早在十年前,全球 828 位科学家(其中 181 位美国科学家, 115 位英国科学家)就曾致信世界各国政府,呼吁立即暂停向环境释放一切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国外转基因食物喂养动物试验,甚至人类志愿者的转基因食物试验结果披露出来。 2004 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Newcastle University )完成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影响试验报告表明,转基因大豆中含有的整个被改造过的基因通过胃和小肠的过程中继续生存,而且,一部分从转基因食品“横向”迁移进入某些志愿者肠道细菌。 2005 年俄罗斯叶尔马科娃博士所做转基因大豆喂食怀孕母鼠实验证明,转基因食物严重摧残动物生殖能力。俄罗斯科学家又于 2010 年 4 月 16 日公布了新的独立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仓鼠食用转基因大豆三代就会绝种。 美国人杰弗里史密斯( Jeffrey M. Smith )在 2009 年 7 月的文章《医生警告避开转基因食品》中披露了大量转基因食物危害人畜的事实,比如“当雄性老鼠喂食转基因大豆后,其睾丸实际上改变了颜色:从粉红色的正常色转至深蓝色。老鼠喂食转基因大豆就已经改变了年轻的精子。甚至是用转基因食物喂养的母鼠体内的胚胎的基因( DNA )亦有重大的改变。” 在印度安得拉邦一个小村庄, 2008 年 1 月 3 日,水牛首次吃了含有 Bt 棉花的植物后,所有 13 只水牛第二天便生病了,跟着 3 天内全部死亡。 Bt 玉米也牵涉在德国母牛的死亡,和菲律宾的马,水牛,和鸡的死亡中。 全球大量揭露转基因危害动物与人类健康恶果研究报告公之于众,不胜枚举。仅英国土壤协会的研究报告就引用了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国研究者的 48 篇参考文献,包括受美国、欧盟、英国等国政府部门委托研究项目的论文、非政府环保组织研究项目的论文,也包括孟山都等转基因农作物公司自己进行的研究项目论文。 在转基因生物的中心地带,经遗传改造而具有耐受除草剂和抗虫性两类显著特性的主要农作物,正在被超级杂草和次生害虫破坏。 美国广播公司电视新闻报道,这种超级杂草是由于种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而被创造出来的。除草剂已经对这种杂草无能为力,美国多个州的农田已经布满杂草。 除了超级杂草,转基因农田里还出现了超级虫。由于转基因作物并不针对次生害虫,这使得一些次生虫渐渐成为作物的主要害虫。而除虫剂让这些害虫有了抗药性,变成超级虫,农民虽然投入更多的药物治理虫害,却仍无济于事。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用 16 年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无法纠正弥补的副作用。 中国种了转基因棉花,开始几年的确起到了防治棉铃虫的作用。但是,数年后,转基因棉花种植过程中问题不断涌现,特别是 2009 年江苏省的棉花种植受病虫害影响损失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减产绝收。另据中国农业部发布的消息, 2009 年中国棉花的生产出现下滑,面积和产量减幅均超过 10% 。 二、转基因技术优势并不存在 推广转基因的专家宣称:“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品种质量、拓展农业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转基因技术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的优势并不存在。 2010 年 4 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的研究报告《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指出,种植转基因作物并没有消除杂草,反而使除草剂用量持续上升,给环境安全造成威胁。 一直坚持认为美国农民从种植转基因作物中获益的美国农业部也终于改口,美国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承认:种植转基因后,农田作业的燃料成本提高了一倍多、农药的用量超过了天然作物种植、种子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2009 年 4 月 14 日,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 UCS )科学家 Doug Gurian-Sherman 比较传统的和转基因的玉米和大豆系发现几乎在所有案例中,转基因作物并没有增加产量。过去 10 年来农作物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但几乎所有的增产都要归功于传统的作物育种或其它的农业实践。 联合国农业知识、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国际评估( IAASTD )报告在 2008 年强调,基因改造不具有增加产量的潜力。这份关于农业未来的报告,由 400 名科学家撰写,并得到 58 个政府的支持,该报告指出,转基因农作物的产量“充满变数”,并在某些情况下“产量下降”。 粮食产量增加依赖于耕作技术、田间管理以及水利设施等各方面的农业技术改进,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目前足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加。在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尚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完全不应该贸然进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 三、中国的国情决定存在安全风险的转基因作物目前不能在中国种植 美国开发了转基因技术,并带头种植大量转基因农作物;但是美国严格规定,转基因作物必须以 500 米隔离带同天然作物相隔离。然而,中国农业的基本情况是种植规模极小、人口密集,农民数量庞大,农民和农作物、饲养动物之间,不存在也不可能设立任何有效间隔;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必须执行的安全隔离规则,在中国根本没有执行的可能,甚至在相关立法中未被提及。只要转基因作物在中国规模化种植,就一定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一定会造成基因污染失控;转基因长期污染的后果,必定是中国农业、林业和国土生态体系整体、全面、被动地转基因化。 目前,中国耕地面积已减少至 18.26 亿亩,人均耕地不足 1.38 亩,而美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为 10.5 亩。美国总耕地面积为 1.97 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0.64 亿公顷。转基因技术一旦失败,美国即使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耕地完全休耕,仍然有足够多的耕地用于种植传统农作物。然而,人均耕地资源极其有限的中国完全不具备这个条件。 转基因农产品在美欧各国主要用作工业原料、生物能源、动物饲料和对外出口,直接用于人类食品的数量极小;人类食用是通过转基因饲料喂养的动物性食品的间接食用;转基因产品分类使用的规则,即使在美欧也普遍认为难以执行,在美欧国家尽管有管理规则,仍然时常发生转基因原料混入人类加工食品的事件。中国主粮作物水稻如果转基因,将直接用作群众消费的主食;饲料作物如玉米如果转基因,在中国无序混乱的管理体制中,实施分类管理基本上不可能。因此中国任何一种主粮作物如果转基因化,无论其本身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都会直接成为人类食品,毫无安全管理可言。 四、发展转基因技术有隐秘的战略背景 1995 年 9 月 27 日,美国出资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在旧金山召开“费尔蒙特饭店会议”。该会议认为:由于世界人口的过剩,世界将出现分化为 20% 的全球精英和 80% 的人口垃圾。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采用布热津斯基的“喂奶主义”:“弃置和隔绝那些无用而贫穷的垃圾人口,不让他们参与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仅由 20% 精英将一些消费残渣供给他们苟延残喘。”二是设法逐步用“高技术”手段消灭他们。这个会议的参加者有当时还不是总统的小布什、英国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和新保守主义大师布热津斯以及索罗斯等。 2010 年 7 月 20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政府各部门强化优化“布萨特”计划。“布萨特”计划,英文简称“ BSAT ”,全称是“ Biological Select Agents and Toxins ”,意思是利用生物手段的规模杀伤和防治杀伤相关的“生物国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美国人的主粮小麦未进行转基因商业化推广,美国和加拿大的转基因作物除了作生物燃料和饲料外,少部分经工业加工成为食物辅料,其余大部分都卖到了第三世界给人、畜吃。因此,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转基因灾难,主要是由第三世界承受的。完全符合洛克菲勒基金会“种族优生”和费尔蒙特饭店会议消灭第三世界人口的目标。推广以后,已经在许多地方和国家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已颁布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是否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存在巨大争议,推广转基因的专家与国际基金会和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利益捆绑在外国势力身上,而与中国公众利益、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安全存在直接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推进转基因商业化推广,开放进口转基因食品及种质会极大地威胁国家粮食主权和国家安全。 五、转基因非法种植及销售在我国已经严重泛滥 2005 年 4 月 13 日,绿色和平组织发布调查报告,转基因水稻非法种植面积至少为 20000-25000 亩,湖北 2004 年最少有 950-1200 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直接和间接证据都指明这些转基因稻种来自于张启发的实验室,而湖北省农业厅仅对三家种子公司进行处罚,并未追究张启发及其实验室的责任。 2010 年 3 月 15 日,绿色和平组织再次发布调查报告,指沃尔玛出售非法转基因大米、伊藤洋华堂超市出售非法转基因木瓜。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转基因已成事实,多省大米无辜转基因。检验结果表明转基因大米品系 Bt63 ,正是来自张启发所在的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至今未被追究任何法律责任。 2008 年,我国进口了世界 50 %的转基因大豆,我国餐桌上有 70 %以上的大豆油属于转基因食品。仅以江苏扬州为例, 2011 年年初,记者走访扬州市区部分大型超市发现,对于食用油,只有部分产品标注有“转基因”字样,且遮遮掩掩,难见“转基因”。一些大豆等作物的衍生产品如豆浆、豆粉等都难见到转基因标识。木瓜、番茄等蔬菜没找到转基因标识。可从扬大相关专家那得到的信息,多数木瓜和番茄为转基因产品。扬州市农业委员会证明,扬州有 2 万亩左右的大豆,有部分是转基因大豆。 美国先锋公司 2005 年在我国推出第一个玉米种子品牌——“先玉 335 ”,随后在多个省份大面积推广。 2010 年,记者调查发现,山西省、吉林省的多个地方老鼠绝迹,猪、羊、狗出现病态,共同特征是吃了“先玉 335 ”玉米。但先锋公司不承认“先玉 335 ”是转基因种子,但是,“先玉 335 ”的父本 PH4CV 的专利资料显示, PH4CV 曾做过基因修饰,且应用于转基因育种。 六、我国目前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存在重大漏洞 2000 年 1 月 29 日,在加拿大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 ( 以下简称“公约” ) 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议定书”是在“公约”下为解决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而制定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我国于 2000 年 8 月 8 日签署了“议定书”, 2005 年 4 月 27 日国务院批准了“议定书”,其中明确规定,转基因作物推广必须征得本国民众同意。而根据人民网、腾讯网等网络媒体调查统计,至少 90% 以上的民众反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转基因商业化推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机构,转基因商业化推广并未经过全国人大的商议及表决。 转基因主粮安全证书的发放属于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 46 条规定,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卫生部应当是颁发转基因安全证书的主责任部门之一,而 2009 年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证书却是由农业部组建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建议把安委会改成转委会)颁布的。然而,据媒体披露,第一届“安委会” 58 名成员的三分之二是转基因科学家,里面涉及的多人是正在申请专利和申请通过者,这在任何一个法制国家都是不能容忍的立法腐败行为,是严重败坏我国法制形象和国家形象的闹剧;农业部至今不肯公布颁发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安全证书的第三届“安委会”名单,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令人怀疑其中存在腐败甚至里通外国的情节。 “安委会”的职责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组织、管理、监督工作,然而,张启发的转基因稻种屡次非法流出,“安委会”却视而不见,至今未对湖北等地的转基因非法种植进行依法查处,背后有没有腐败,有没有外国势力蓄意操纵,高度可疑。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大豆很可能已经流向豆腐、豆浆等民众日常消费的食品市场;转基因木瓜、西红柿等也已在市场上泛滥,而且根本没有任何标识。转基因作物种植与食品销售的监管形同虚设,环境安全和民众的健康安全已到了万分危险的境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恳切地向党中央、全国人大、各级政府发出如下呼吁: (一)立即停止转基因的商业化推广 目前颁布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存在巨大争议,张启发的转基因水稻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甚至蓄意非法种植,对环境安全和民众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应立即撤销已发放的专家安全证书,叫停张启发等人的大田试验,制止和严惩蓄意非法种植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此前关于转基因安全问题的讨论在电视、报纸和门户网站上均遭到封杀,例如,山东电视台制作的转基因专题片——《餐桌上的世纪悬念》刚播出第一集便被叫停,转基因推广专家的声音却可以充斥电视和平面媒体,民众对转基因安全问题的知情权被剥夺。有关部门应当允许反对转基因商业化推广的声音在主流媒体上发出,让民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承诺,推广转基因必须保证民众充分知情并获得民众的许可。 (三)彻查转基因作物的非法种植和销售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立即彻查种业市场非法流通转基因种子、食品市场非法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行为,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依法惩处,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查处结果,接受民众监督。 (四)成立新的转基因安全监管部门 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只是农业部下属的部门,其合法性与现行的行政许可法和食品安全法存在严重抵触,应立即撤销现有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并停止其职能工作,并尽快成立新的更高级别的专业职能部门。新的职能部门应保证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各方面专家以及消费者代表的参与;同时建议国家组织环保、卫生部门考察借鉴欧盟及俄罗斯等国家的转基因安全立法与监管工作。新的职能部门应接受全国人大的全面监督;保证部门信息公开透明,接受民众的监督质询。此外,新的职能部门应有国家安全部门介入,对颁发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安全许可证书的第三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和推广及鼓吹转基因的当事人身份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国家粮食主权和食品安全不受境外组织及跨国种业公司的干预。对于部分地区出现的动物异常现象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为防止利益集团干扰调查结果,应由国家安全部门牵头进行全面和彻底的调查。 我们同时呼吁全国同胞和海外侨胞抱着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积极认识并关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广泛宣传转基因的科学知识;在转基因技术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况下,以实际行动坚决抵制转基因主粮商业化推广,拒绝购买、食用转基因食品;积极监督、举报非法流通转基因作物种子、销售转基因食品的违法行为。 转基因问题关注团 2011 年 2 月 1 日 (签名略)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74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国外交部就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和核泄漏等答问
welcomezp 2011-3-16 10:34
[转载]中国外交部就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和核泄漏等答问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2011年3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就日本地震海啸灾害和核泄漏、保护在日中国公民安全等回答记者提问。答问全文如下。    姜瑜首先发布消息: 应哥斯达黎加总统钦奇利亚邀请,胡锦涛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将于3月24日至27日访问哥斯达黎加,出席中国援建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移交启用仪式。 :   问:日本发生地震海啸灾害和核泄漏后,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在日中国公民安全? " 答:日本强烈地震发生后,中国领导人十分关心在日中国公民安危,作出工作部署。外交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通过驻日使领馆、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了解灾区中国公民情况并进行救助。中国驻日使领馆已派出多个工作组赴灾区看望受灾人员,并协助日方撤离在重灾区的灾民。中国驻日使馆网站正陆续更新中国公民平安信息。截止目前,我们尚未收到在日中国公民伤亡报告。我们将继续密切跟踪灾情发展,了解中国在日人员受灾情况,尽全力向中国在日人员提供全方位协助。 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深切慰问。我们相信日本人民一定能渡过难关。中方将根据日方的需要,继续提供必要的帮助。    问:全世界都在关注日本核泄漏事件,中方是否认为应该开展全球性的核安全合作?阿盟近日发表声明,呼吁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中方对此持何立场?   答:核安全是核能及核技术持续发展的首要保障。在全球核技术应用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确保核安全尤为重要。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核安全,在核电建设和运行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保证中国核电安全、稳妥和有序发展。国际社会应在核安全保障方面加强合作。 日本核泄漏发生后,中方有关部门已指示各级环保部门加强监测工作,并将对事故继续密切跟踪,及时有效做好应对工作。据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中国各地辐射环境监测均未发现异常,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均处于正常状态。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和人民能团结协作,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中方十分关注利比亚局势发展。中方认为,当务之急是切实执行安理会第1970号决议,敦促有关各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下一步联合国安理会采取何种行动,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尽快稳定利比亚局势及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目前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已赴利斡旋,非盟也将派出高级别委员会调解危机。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多支持有关各方开展和平努力。   问:据报道,中国驻日使领馆正在日本东北部地区组织当地中方人员撤离,请介绍在日灾区的中方人员的具体数字。中方派出多少辆大巴参与撤离行动?原定在日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外长会是否还将如期举行? 答:中国在日人员多,分布广,日本此次震灾非常严重,破坏力大,灾区形势复杂。在困难条件下,中国驻日使领馆还是派出多个工作小组,赴灾区实地了解情况,与日方协调撤离工作。具体有多少人,派了多少辆大巴,这些数字都在不断更新,建议你关注中国驻日使馆网站,他们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目前三方正就中日韩外长会有关事宜保持着沟通。 问:近日中方与利比亚领导人进行了接触,中方对利当前局势有何评论? 答:中方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本月轮值主席,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我们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我们始终认为,利比亚的内部事务应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当务之急是切实执行安理会1970号决议,避免进一步人员伤亡,尽快制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径。中方希望,国际社会推动利比亚各方通过对话等和平手段解决当前的危机。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应多做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工作。    问:《华尔街日报》称,本月底在中国举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将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请证实。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这个报道是错误的。这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将于3月31日在南京举行,是非正式和学术性的。会议由法方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供会务服务。据我了解,此次会议将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议题中没有人民币汇率问题 日本高中棒球大会代表为灾区群众默哀--图片来自 サンケイスポーツ
个人分类: 看日本|1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紧急公告:在日中国公民要尽快撤离
热度 2 xupeiyang 2011-3-15 16:46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15日发布紧急公告,呼吁在日本地震重灾区的中国公民有序撤离。 现阶段安排我在重灾区(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岩手县)中国公民撤离,优先老人、儿童和妇女。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3/15/c_13779910.htm 具体撤离方案如下:    集结地    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  宫城县 仙台国际饭店 (仙台国際ホテル) 邓德英 080-4329-9651  福岛县 福岛市车站东出口广场 郡山市市役所 会津若松市市役所 李建民 路达明 待定 080-3931-9656 080-3315-8321 待定  茨城县 鉾田市新鉾田2-16-16 CALS交流中心 刘斌 谢城 陈玉广 090-2230-0371 090-1128-3856 080-4178-3088 首批等待撤离的中国公民抵达成田机场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1-03/16/c_121191285_2.htm 我国驻日大使馆发布防止遭受核辐射相关措施公告 http://tech.gmw.cn/2011-03/15/content_1720190.htm 今天上午,我国驻日本国大使馆官方网站发布防止遭受核辐射相关措施公告。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再次发生事故,日本政府要求在该核电站周边20公里内居民撤离,30公里内居民不要外出。为确保中国在日公民安全,再次提醒中国在日公民及时收看日本官方发布的信息,听从当地政府安排及时撤离,并采取防护措施。具体提示如下:   一、注意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及时掌握日本政府发布的最新信息。   二、万一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时,根据当地政府的避难预警,及时、镇静、有序进行避难,携带适量必需品,不盲目行动。   三、户外人员应尽快进入室内,不要随便外出。   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中可能以气体状态泄漏,为防止因此受到辐射,在室内避难时不要打开门窗,也不要打开换气扇或者空调。   五、在室外或者移动过程中,应着长衣长裤,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且需带上口罩或用打湿的毛巾、手帕等掩住口鼻,防止“体内辐射”。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46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学者质疑长江保护区调整 称会造成毁灭性影响
热度 1 xushui 2011-3-2 12:50
2月27日晚11时,一份题为《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公开信》发到记者的邮箱。发信者是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 在这封长达万言并附有大量图表的公开信中,范晓以“中国公民、地质与环境学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名义,吁请所有关心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都来支持和参与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并吁请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进行公众听证和行政复议。 “我准备把公开信放到主要网站上,并通过电子邮件广泛传送。”范晓告诉记者,长江鱼类面临的绝境,是长江环境恶化的最后警报,这个警报比大熊猫、藏羚羊等物种曾经面临的绝境更加令人担忧。 “当长江水域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牌的人类,也绝不会幸免!”他说。 据记者了解,对该保护区调整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多家民间环保组织也多次上书国家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要求就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召开听证会。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自然保护区频繁进行调整或被非法侵占,部分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 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 “长江水系有鱼类约370种,其中上游江段约有260多种,这些鱼类绝大多数为我国所独有的、适应于长江自然水体生态条件的特有物种。”范晓说。 范晓在公开信中认为,这样一条大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库及其水生生态系统的依存地,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维护,对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范晓介绍,上世纪开工建设的 葛洲坝 和三峡工程,阻断了长江大多数鱼类的洄游通道,淹没了大量的鱼类产卵场,并极大地改变了长江鱼类的栖息环境。 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仅三峡工程就将使长江上游约2/5特有鱼类的栖息地面积缩小约1/4。由于水库内流速显著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结构、水深、水温及饵料生物组成均发生大的变化,使原来在该江段栖息的部分鱼类无法适应,当它们不得不迁徙时,又会受到已被大大压缩的生境容量的限制,从而导致生物种群的衰减。 “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水坝是近百年来造成全球9000种淡水鱼类近1/5遭受灭绝、受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贾敬德研究员此前也指出,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修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对多种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的资源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江海洄游的我国特产珍稀鱼类中华鲟,更是造成灭顶之灾。” 范晓介绍,据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设定,濒危物种数量的下降速度是每l0年减少20%,而长江中华鲟数量正在以每l0年下降50%的速度减少,中华鲟已是极危物种了。 “虽然近年来已放流数百万尾的中华鲟鱼种,但还未看到其效果,长江中华鲟的数量仍在急剧下降。”范晓说,人工放流的数量再多,也不能代替鱼类在河流中的自然繁殖。靠人工繁殖和人工放流抢救濒危物种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目前人工养殖的子一代中华鲟的性腺仍未有成熟的迹象,而只有人工繁殖出子二代才标志抢救濒危物种成功。因此,在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是难以逆转的。 对于长江鱼类的保护问题,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毅也曾指出,长江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因三峡大坝建成蓄水,鱼苗发生量急剧下降。 监测显示,2004年~2006年的平均鱼苗发生量与2003年蓄水前相比,骤减了90%。“由此可以看出,长江水生生物链中各个物种的资源状况已经全面衰退,表明整个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马毅指出,长江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被大量侵占、洄游通道被切断,产卵场被淹没或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衰退速度加快,种质退化、基因异变,资源总量锐减,这种破坏是毁灭和不可逆的,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消失。 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报告,目前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域已知有189种鱼类。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保护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CITES(1997)(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附录Ⅱ的鱼类有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的鱼类有9种,列入云贵川渝4省(市)地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15种。 国际动物学会秘书长、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指出:“小南海的范围是我国特有鱼类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现在受威胁物种种类最多的区域。” 据范晓介绍,为了保护好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资源和生境,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1997年,四川省在长江上游干流的四川合江至雷波段,建立了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随着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群的上马,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电站又侵占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迫使保护区在2005年由原来的合江—雷波段向下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并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宾至月波江段作为补充,保护区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范晓告诉记者,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明确指出:“调整方案按国务院的审批意见执行。在规划修编与建设中应明确调整后的保护区内不得再进行水利水电开发活动。” 范晓说,保护区所在的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的这一江段,目前已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也是长江上游干流能够维系众多鱼类种群及其生境的仅存江段。而且,在金沙江的宜宾至虎跳峡的自然江段正在变成梯级水库群的形势下、在长江上游的各个支流(仅赤水河除外)都在实施全江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形势下,这一江段,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 涉嫌违法? 然而,这个长江干流上唯一的国家级鱼类保护区依然朝不保夕,因为有关方面仍然拟在保护区内兴建小南海、朱杨溪、石硼三个电站,拟把整个长江上游干流都变成首尾相连的梯级水库。 据范晓介绍,为了给准备率先上马的重庆小南海电站排除障碍,有关方面提出了再次“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方案。 这一方案将小南海电站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的松溉溪至马桑溪大桥22.50公里的江段从保护区的范围中划了出去,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同时将小南海电站大坝以上的石门镇至地维大桥73.30公里江段的保护级别降低,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 由于小南海电站修建后,石门镇至地维大桥的原实验区自然江段将成为水库库区,因此这一段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也将名存实亡,由此将造成保护区长江干流江段的损失长度至少达到95.8公里,占保护区长江干流段353.16公里长度的27%。 少了这一段,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著名鱼类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曾表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段即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和三峡水库的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必须经过这里上上下下的通道,我们称之为‘生态通道’。” 曹文宣说,这段生态通道是“关系到上游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三峡水库渔业资源增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应当在这里修建任何水利工程。这样的生态通道也是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施所不能取代的。” 曹文宣解释说,长江鱼类的卵以漂流性或漂浮性为主流,这种鱼卵的发育需要温度、水流速度和流程等适宜条件。在上游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鱼卵,视鱼种及流速的不同,至少需要在河流中长距离漂流200~500公里,才能完成孵化并获得足够的发育机会。这些鱼卵或仔鱼,都通过小南海江段被流水带入三峡水库,待成长至稚鱼或亚成鱼后,又需要经过小南海江段返回自然保护区的流水环境生活。 “这些鱼在水库中是不能进行繁殖并长成成鱼的。”曹文宣说,小南海大坝建成后将成为一道巨大的屏障,阻断洄游性鱼类向上游或下游迁移的通道。 对此,中国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秦卫华也指出:“小南海和其他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会严重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对栖息的珍稀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 秦卫华指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约有72.5公里江段将直接受到小南海工程的影响。小南海工程建成后,水库将淹没7处原有的珍稀特有鱼类产卵场,其中綦江和长江干流交汇处是保护区下游胭脂鱼的重要产卵场之一。小南海水库淹没区将导致这7处产卵场彻底丧失功能。 公开信说,2009年2月,农业部在对重庆市政府提交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研究报告》进行论证时,专家组就认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缓解三峡和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影响的补救措施,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范晓介绍,在那次论证会上,专家们还指出,“长江上游已经支离破碎,没有多少天然河流资源了。在天然河流已经如此稀缺的情况下,还去建这样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都不是很高的大坝,是不是合算?地方政府有发展的热情。但是这个发展是不是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呢?至少现在上这个项目还不太成熟吧?很多东西不是可以替代的。电力、GDP是可以替代的,但是环境是不可以替代的。” 范晓在公开信中认为,这一保护区的调整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要求,也违反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中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应确保重点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及生物多样性”的要求。 公开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是这样的“自然分布区域”,又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经中央政府批准建立的法定保护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范晓认为,因为小南海电站大坝将破坏保护区的结构与功能,就把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江段从保护区中剔除掉,将它变成“非保护水域”,这无异于削自然保护区之足,适水电开发之履;掩国家法律法规之耳,盗生态环境保护之铃。 责任编辑:NN017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章轲
个人分类: 湖沼学|1676 次阅读|2 个评论
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
JYH64J98Y99H 2010-6-10 16:43
日前的一则新闻,还是让我吃惊不小。据报道,中国外交部在6月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国辽宁丹东居民因涉嫌越境从事边贸活动,遭到朝鲜边防部队枪击,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的恶性事件。 我吃惊在于两点,一是中朝的“友谊”正在用鲜血凝成,另外一点是,一个与中国关系很大的事件,竟然先由日韩媒体报道,中国新闻的敏感程度远不如外媒。这也许是一起意外事件,属于误伤,也许就是蓄谋已久的政治事件。曾经,朝鲜不听国际社会劝告,也不在乎中国态度,执意试射导弹,连中国都用了“悍然”一词。此次,我们又听到了“严正交涉”与“高度重视”的官方表达。 对于朝鲜,需要听到官方的声音,更需要听到百姓的声音。其草菅人命的做法,不但为国际社会所不容,也越来越让普通中国人民难以理解与接受,我们必须对朝方表达强烈谴责与严正抗议! 不久前,金正日非正式访华,外媒已经公开报道了,我们的新闻发言人还表示无可奉告,虽然发言人遵守纪律了,但新闻价值却让外媒占了先机,保密的事情就保密到底,几天的保密期,让中国新闻颜面尽失,客人到你家了,家长说不知情,小孩被打了,家长支支吾吾,孩子受气了,家长也很没有面子。 东北亚局势复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朝韩关系错综复杂,无论如何,以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做法,作为讨价还价的砝码,试图浑水摸鱼,甚至会哭的孩子多吃奶都是卑鄙无耻的行径。所有这些理应受到包括中国民间舆论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谴责。 中国政府曾经多次表态,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处理国际关系,决定立场与态度。此次事件,希望朝鲜方面能够有个明确的交代,也希望国内有连续深度报道,最忌不了了之,否则,如此鲜血凝成的“友谊”何时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洞。中印边境冲突,中苏珍宝岛冲突,中越自卫反击战,都流下的血的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01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中英文)发布
蒋高明 2009-11-16 23:41
蒋高明 2009年11月17日,由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和平、乐施会、行动援助七家民间组织牵头组成的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小组(以下简称公民社会小组)在北京联合发布《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以下简称《立场》)。《立场》由七家核心机构牵头起草,后由近40家机构参与讨论、修改,并最终联合署名。此立场代表了中国民间机构对于气候变化议题的认识和立场,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 从2009年6月开始,公民社会小组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面向公众、民间组织公开征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并组织民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此《立场》最大程度地吸收了公众、民间组织提出的意见,体现了公民社会的视角。中国公众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寄予厚望。《立场》的协调员机构自然之友调研部负责人张伯驹说:做为发展中国家的公益组织,我们期望大会能成功达成有力协议遏制全球变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脆弱国家和人群的生存权利。 《立场》内容共分两部分:一是国际谈判层面,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达成了共识,并提出了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希望会议期间能达成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尊重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协议,并且能以公平为视角,惠及贫困国家和弱势人群;二是国内政策建议部分,希望中国政府能在气候议题上表现出领袖风范,积极寻求低碳发展模式。在制定、实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时充分考虑社会公平的原则;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将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和其他环境问题相结合, 避免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和其他环境目标相冲突。《立场》同时呼吁中国政府鼓励并保障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气候变化应对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 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小组成立于2007年,旨在立足本土,对气候变化议题进行讨论和回应,并对未来的行动策略达成共识。同年,小组发布了《变暖的中国:公民社会的思与行》报告,并于2007年巴厘岛国际气候谈判期间发布了第一版《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首次系统呈现了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与实际行动,呼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探索全球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张伯驹说:巴厘岛会议已经过去两年,但国际气候谈判依然进展缓慢。现在距离哥本哈根大会只有三周时间,我们呼吁各国领袖抓紧时间下定决心,达成共识,不负全球公众的期望。 笔者对上述民间组织非常熟悉,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拙文也经常在他们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这里,笔者将中国民间组织(NGO)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大事上的态度,于第一时间内在科学网发布,希望能够引起科学网博友的关注。 2009中国公民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立场 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绿色和平、乐施会、行动援助等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全球性挑战,所有国家必须正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一起寻求解决方案。 作为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中国公民社会持续关注气候变化议题,推动并执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积极帮助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和群众提高适应能力。我们更希望世界各国政府能够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以减缓气候变化,并真正开始帮助贫穷国家及弱势地区适应气候变化。 值此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际,中国公民社会就此重大议题做出以下呼吁: 国际谈判层面 : 一、为了避免最严重的气候变化灾难,各国政府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目标。发达国家必须主动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率先大幅度减排。 二、发达国家必须承诺在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40% ,其中绝大多数应当在其本土执行,并制定出本土减排和通过市场机制海外减排的明确比例。 三、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必须采取资金支持、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支持等措施,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主动地在本国内实施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自主制定本国的排放控制指标。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应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探索全球的低碳型可持续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效,所有国家尤其是人均能耗和碳排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应通过宣传倡导、市场补贴、政策立法等方式,推广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减少人均碳排放。发达国家应开始向零碳排放方向发展。 五、各个国家应一起努力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达成一个真正公平、公正、惠及贫困国家和弱势人群的协议。 六、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不能放松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各国应发展低碳经济,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国内政策建议 : 七、中国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遭受着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树立榜样。 八、中国政府在制定、实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公平的原则。 九、中国政府应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在正确评价对环境以及社会所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采用应对政策、市场机制和技术手段时,预防和缓解对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将减缓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目标和应对其他环境问题相结合,提高环保工作的整体效率,避免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和其他环境目标相冲突。 十、中国政府必须积极采取适应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区以及贫困人口的影响;提升贫困人口、弱势群体和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条件。 十一、政府应鼓励并保障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应对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 Chinese Civil Society on Climate Change (2009) The Friend of Nature and other six NGOs in China Climate change affects everyone. Each country must assess the associated threats and jointly seek solutions. Much a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Chinese civil society ha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seriousnes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people. We are calling on governments to take positive action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nd to help poor countries and vulnerable regions adapt. At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onference in Copenhagen, Chinese civil society would like to highlight the following issues: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1. To avoid catastrophic climate change, clear goals for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must be agreed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Developed countries must take responsibility to cu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o take the lead in deep reductions in emissions. 2.Developed countries must commit to reducing thei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40% by 2020 compared with 1990 levels. Most of the reduction should take place domestically and countries should set clear ratios of local emission reductions to overseas emissions offsets through market mechanisms. 3.In recogni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 developed countries must help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mitigate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by providing financial, technological and capacity-building assistanc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proactively implement measures of mitigat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and set up voluntary domestic emission control targets.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also enhance South-South cooperation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4.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jointly explore the path of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djust their energy structure and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ll countries should promote sustainable lifestyles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campaigning and incentives such as subsidies, as well as via legislation.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develop their long term zero carbon plan. 5.During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 all parties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to reach a fair and just agreement which benefits poor countries and vulnerable groups. 6.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hould not be used as an excuse to ignore the urgency of climate change. Each country should work towards developing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create gree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Domest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 7.China is the biggest carbon dioxide emitter among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also suffers from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hina should take the lead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8.When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policies for adapting to and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principle of social equity into full consideration. 9.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energy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measures; commit to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 renewable sources of energy, create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follow a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event and minimise the negative impact on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when adopting policies, market mechanism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Mechanis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co-benefi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and ensure that climate policies do not conflict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10.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implement adapta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areas and on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s. It should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and improve conditions for the poor, the disadvantaged and vulnerable areas i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11.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he public and NGOs to participate in policy-making processes and to monitor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1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只有2.25%的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zhouxueyongt 2009-1-13 10:10
2008 年 12 月 16 日 ,中国科协发布 2007 年的统计报告,结果显示只有 2.25% 的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这些素质问题包括地震能否准确预测等内容。这一统计结果已入选公众十大关注的科技问题之一。 看过这个结果我不禁要问:中国公民的基本素质到底与什么有关?相关问题到底由谁来负责?很显然, 2.25% 的比例确实太低了,难道是由于中国人受教育的几率低于 2.25% 吗?这需要举出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 据网载引用《中国经济导报》的数据, 2007 年全国总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到 7000 多万人,按总人口 13 亿计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已达 5.38% , 比 2.25% 高出 3.13% 。无论你学的专业是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总应该属于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之列的吧。可是我们经过简单计算就会发现,具有大学文凭的人大约有一半尚不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原因何在?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直有人评论,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使学生忽略了对基本科学知识的追求;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是否科学也受到专家质疑。各类成人教育,包括党校本科教育是否到到了应有的大学教育水平,也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2008年冬季,四川一个县级党校举办研究生班考试,当监考教师宣读考场规则时,立即遭到一名行政官员的谩骂:我是交钱买文凭的,用得着你在那说三道四!场面顿时混乱不堪。 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要作出深刻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