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虚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未来简史(29)
罗非 2017-10-13 10:04
但这就是有用 虚构故事能让人类更容易合作,但代价在于,这些虚构故事同时也会决定我们合作的目标。因此,我们可能拥有非常复杂的合作制度,却只是为了服务于虚构的目标和利益。这样一来,虽然整个制度看起来运转良好,但出发点可能只是这个制度的标准。 例如,一位毛拉( mullah ,伊斯兰学者)会说: “ 我们的制度很有用。现在全世界有 15 亿穆斯林,比起以往,也有更多人研读《古兰经》,服从安拉的旨意。 ” 但关键在于,这真的是判断成功的正确标准吗?学校的校长会说: “ 我们的制度很有用。在过去 5 年内,考试成绩已经提升了 7.3% 。 ” 但这真的是判断学校的最好方式吗?古埃及的官员也会说: “ 我们的制度很有用。比起世界上任何人,我们收到的税金更多、挖出的运河更多、盖起的金字塔更大! ” 确实,法老时代的埃及在税收、灌溉系统和金字塔建设方面领先全球,但这真的是最重要的事吗? 人类有许多物质、社会和心理上的需求。我们实在很难判断,比起从事狩猎采集的祖先,古埃及的农民是否真的得到了更多的爱或是更好的社会关系,但在营养、健康和儿童死亡率方面似乎情况更糟了。有一份大约出自公元前 1850 年前的文件,时值阿门内姆哈特三世在位(就是那位辟出法尤姆湖的法老),文件提到有一位叫作杜瓦 – 卡蒂( DuaKhety )的有钱人,要儿子佩皮( Pepy )去上学,好让他以后当个抄书吏。在路上,杜瓦 – 卡蒂生动地描述了农民、劳工、军人和工匠的生活多么悲惨,以此鼓励佩皮应把所有心力投入学习,才能逃离大多数人不快乐的命运。 根据杜瓦 – 卡蒂的说法,自己没有田地的农民,生活就会充满艰辛和苦难,只能破布遮身,又得整天劳动,直到手指起满水泡。接着,法老的官吏还要把他拉去服劳役。而他如此辛苦工作,得到的却只是一身疾病。就算真的能活着回家,身心也已被严重摧残。即使是拥有土地的农民,命也不见得有多好。每天从河边用水桶把水挑回田里,沉重的负担压弯肩膀,脖子上溃烂肿胀。早上打理水韭田,下午打理椰枣树,晚上还要照料香菜田。最后,他因身体不支而一命呜呼。 8 虽然这段文本可能有意夸大,但与实情也相去不远。法老时代的埃及是当时最强大的王国,但对于底层的农民来说,强大的国力只代表着他们要缴税、要服劳役,并不代表能得到健康保障或社会安全服务。 此等缺憾并非埃及独有。无论是中国历代、伊斯兰帝国还是欧洲各个王国,虽然都是成就斐然,但就算到了公元 1850 年,一般人的生活比起远古狩猎采集者仍然不见得更好,而且实际上可能更糟。 1850 年,不管是中国的农民还是曼彻斯特工厂里的劳工,工时都比狩猎采集者更长,工作对身体的负担更重,对心理的压力也更大;他们的饮食比远古更不均衡,卫生条件更为落后,而传染病则更为常见。 假设有以下两个度假体验行程任你挑选: 石器时代体验:第一天,在原始森林徒步旅行 10 个小时,在河边开阔的空地搭营过夜;第二天,独木舟顺流而下 10 个小时,在小湖旁露营;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在湖里钓鱼、在附近的树林里采蘑菇。 现代无产阶级体验:第一天,在受到污染的纺织工厂工作 10 个小时,在拥挤的公寓大楼过夜;第二天,在当地百货公司担任收银员 10 个小时,回到同一栋公寓大楼睡觉;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开立银行账户、填写贷款表格。 你会挑选哪一个? 因此,想评估人类合作网络究竟是好是坏,一切都取决于用什么标准和观点。评判法老时代的埃及,我们要看的是产量、营养还是社会和谐?重视的是贵族、底层农民还是猪和鳄鱼?历史绝不是单一的叙事,而是同时有着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叙事。我们选择讲述其中一种叙事,就等于选择让其他叙事失声。 人类合作网络评价自我时,常常用的就是自己发明的标准,屡获好评也就毫不意外。特别是以虚构实体之名(例如神、国家和公司)而建立的人类网络,自然也就是从虚构实体的角度来判断是否成功。这样一来,宗教的成功就在于信众彻底遵循神的旨意,国家的成功就在于提升国家的利益,企业的成功就在于钱财滚滚而来。 因此,评价任何人类网络的历史时,建议可以经常暂停一下,改用真实实体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怎么知道某个实体是否真实?答案很简单,只要问问自己 “ 它是否会感觉痛苦 ” 就行了。放火烧了宙斯的神庙,宙斯并不会感觉痛苦;欧元贬值,欧元不会感觉痛苦;银行破产,银行不会感觉痛苦;国家在战争中遭到击败,国家也不会真正感觉痛苦。这些实体,都只是比喻。然而,如果是士兵在战争中受伤,他确实会感觉痛苦;饥饿的农民没有食物可吃,会感觉痛苦;母牛被迫与新生小牛分离,会感觉痛苦。这些实体,则属于真实。 当然,我们有可能因为相信了虚构故事而感到痛苦。例如,相信各种民族和宗教神话可能导致战争,而让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甚至生命。战争的起源是虚构的,但痛苦则百分之百的真实。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努力区分虚构与真实。 虚构故事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有时还有其必要性。如果没有货币、国家或公司等人人接受的故事,复杂的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转。要先让大家都相信了同样的虚构规则,我们才可能一起踢一场足球;再让大家都相信一些类似的虚构故事,才能让市场或法庭真正发挥作用。然而,这些故事只是工具,不该成为目标和标准。一旦我们忘了这些只是虚构的,就会开始与现实渐行渐远。于是,可能只是为了 “ 给公司赚很多钱 ” 或是 “ 保护国家利益 ” ,就让我们掀起无边战火。公司、货币和国家,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是人类发明了这些概念,好让它们为人类服务;为什么最后反而是人类为这些概念服务,甚至牺牲性命呢? 在 21 世纪,我们还会创造出比以往更强大的虚构概念以及更极权的宗教。在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协助下,这些宗教不但会控制我们每分每秒的存在,甚至将塑造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心智,创造出完整的虚拟世界。真要如此,再区分虚构与真实、宗教与科学将会变得更加困难,但又比以往更加重要。
个人分类: 科普|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简史(7)
罗非 2017-6-6 11:19
  第二章   知善恶树   第一章提过,虽然智人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东非,但一直要到大约7万年前才开始迁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其他人类物种的灭绝。而在先前的几万年间,虽然智人的外表已经与我们十分神似、大脑容量也差堪比拟,但他们与其他人类物种相比却不占任何优势,没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工具,甚至也没什么特殊表现。   事实上,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史上第一次冲突,赢家还是尼安德特人。大约10万年前,有几群智人向北迁移到地中海东部、侵入了尼安德特人的领土,但没能攻下这个领地。至于他们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当地人过于强大,可能是气候过于寒冷,也可能是他们对当地的寄生虫无法适应。不论原因为何,总之智人最后就是黯然离去,而尼安德特人仍然是中东的霸主。   正因为智人的外在表现实在乏善可陈,学者推测,这些智人的大脑内部结构很可能还是与我们不同。虽然看起来和我们一样,但认知能力(学习、记忆、沟通)却仍然十分受限。换句话说,想让远古智人说中文、接受马克思主义信条,或是明白演化论,应该都是缘木求鱼。但就算是我们想要学习他们的语言、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可能也同样困难无比。   然而,等到大约7万年前,智人仿佛脱胎换骨。大约在那个时候,智人第二次从非洲出击。这一次,他们不只把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物种给赶出了中东,甚至还赶出了这个世界。没多久,智人的领地就到了欧洲和东亚。大约45000年前,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他们越过了海洋,抵达了从未有人类居住的澳大利亚大陆。在大约7万年前到3万年前之间,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还有想缝制御寒衣物所不可缺少的针。第一项确实能称为艺术或珠宝的物品,正是出现在这几万年里;同时,也有了确切的证据证明已经出现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   图4 从德国施泰德(Stadel)洞穴发现的象牙制“狮人”雕像(也有可能是“女狮人”,大约距今32000年)。雕像有着人身狮头,这大概是最早能无疑认定为艺术品的物品之一。同时,也最早证明人类可能出现了宗教,以及能够想象出不存在的事物。   大多数研究人员相信,这些前所未有的重要成就,是因为智人的认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学者认为,这些造成尼安德特人灭种、移居澳大利亚、雕出施泰德狮人雕像的智人,已经和你我同样聪明、有创意、反应灵敏。如果我们遇到施泰德洞穴的艺术家,我们已经可以学习彼此的语言。我们能够向他们解释我们知道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爱丽斯梦游仙境》的冒险情节或是量子物理的复杂理论,而他们也能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看待、理解这个世界。   大约就是在距今7万到3万年前,出现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这也正是所谓的认知革命。会发生认知革命的原因为何?我们无从得知。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认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这次突变,几乎就像是吃了《圣经》里那棵知善恶树的果实一样。为什么这只发生在智人的DNA里,而没有发生在尼安德特人的DNA里?   我们现在只能说这就是纯粹的偶然。这里比较重要的,并不是这种突变的原因,而是突变带来的结果。智人的新语言究竟特别在哪,竟让我们能够征服世界?   智人的语言并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种语言。每种动物都有着某种语言。就算是蜜蜂或蚂蚁这些昆虫,也有极精密复杂的沟通方式,能够告知彼此食物所在。甚至,智人的语言也不能说是第一种有声的语言。因为许多动物(包括所有的猿类和猴类)都会使用有声语言。例如,青猴(green monkey)就有各种不同的喊叫方式,传达不同的信息。像是动物学家已经确定,青猴的某种叫声代表着“小心!有老鹰!”,而只要稍微调整,就会变成“小心!有狮子!”。研究人员把第一种叫声放给一群青猴听的时候,青猴会立刻停下当时的动作,恐惧地望向天空。而同一群青猴听到第二种叫声(警告有狮子)的时候,它们则是立刻冲到树上。虽然说智人能发出的声音比青猴多,但鲸鱼和大象也不遑多让。爱因斯坦能说的声音,鹦鹉都能说,而且鹦鹉还能模仿手机铃声、摔门声还有警笛的尖啸声。当然,爱因斯坦可能有很多地方比鹦鹉强,但不论如何,语言这点可是远远不及。那么,究竟人类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最常见的理论,认为人类语言最为灵活。虽然我们只能发出有限的声音,但组合起来却能产生无限多的句子,各有不同的含义。于是,我们就能吸收、储存和沟通惊人的信息量,并了解我们周遭的世界。青猴能够向同伴大叫“小心!有狮子!”,但现代人能够告诉朋友,今天上午,在附近的河湾,她看到有一群狮子正在跟踪一群野牛。而且,她还能确切地描述出位置,或是有哪几条路能够抵达。有了这些信息,她的部落成员就能一起讨论,该怎么逼近河边,把狮子赶走,让野牛成为自己的囊中物。   第二种理论,也同意人类语言是沟通关于世界的信息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信息不是关于狮子和野牛,而是关于人类自己。我们的语言发展成了一种八卦的工具。根据这一理论,智人主要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合作是我们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对于个人来说,光是知道狮子和野牛的下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部落里谁讨厌谁,谁跟谁在交往,谁很诚实,谁又是骗子。   就算只是几十个人,想随时知道他们之间不断变动的关系状况,所需要取得并储存的相关信息量就已经十分惊人。(如果是个50人的部落,光是一对一的组合就可能有1225种,而更复杂的其他社会组合更是难以计数。)虽然所有猿类都对这种社会信息有浓厚兴趣,但它们并没有有效的八卦方式。尼安德特人与最早的智人很可能也有一段时间没办法在背后说彼此的坏话。然而,如果一大群人想合作共处,“说坏话”这件事可是十分重要。大约在7万年前,现代智人发展出新的语言技能,让他们能够八卦达数小时之久。这下,他们能够明确得知自己部落里谁比较可信可靠,于是部落的规模就能够扩大,而智人也能够发展出更紧密、更复杂的合作形式。2   这种“八卦理论”听起来有点荒唐,但其实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这种说法。即使到了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际沟通(不论是电子邮件、电话还是报纸专栏)讲的都还是八卦。这对我们来说真是再自然不过,就好像我们的语言天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生的。你认为一群历史学教授碰面吃午餐的时候,聊的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吗?而核物理学家在研讨会中场茶叙的时候,难道讲的会是夸克?确实有时候是如此,但更多时候其实讲的都是哪个教授逮到老公偷吃,哪些人想当上系主任或院长,或者说又有哪个同事拿研究经费买了一台雷克萨斯之类。八卦通常聊的都是坏事。这些嚼舌根的人,所掌握的正是最早的第四权力,就像是记者总在向社会爆料,从而保护大众免遭欺诈和占便宜。   * * *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无论是八卦理论或是“河边有只狮子”的理论,都有部分属于事实。然而,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据我们所知,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   在认知革命之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也应运而生。不论是人类还是许多动物,都能大喊:“小心!有狮子!”但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够说出:“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相较之下,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只有智人能够谈论并不真正存在的事物,相信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如果你跟猴子说,只要它现在把香蕉给你,它死后就能到某个猴子天堂,有吃不完的香蕉,它还是不会放手。但这有什么重要?毕竟,虚构的事物可能造成误导或分心,带来危险。   某甲说要去森林里找仙女或独角兽,某乙说要去森林里采蘑菇或猎鹿,听起来似乎某甲就是活命机会渺茫。而且,我们都知道时间宝贵,拿来向根本不存在的守护神祷告岂不是一种浪费?何不把握时间吃饭、睡觉、亲亲抱抱?   然而,“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不管是《圣经》的《创世记》、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梦世记”(Dreamtime),甚至连现代所谓的国家其实也是种想象。这样的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虽然一群蚂蚁和蜜蜂也会合作,但方式死板,而且其实只限近亲。至于狼或黑猩猩的合作方式,虽然已经比蚂蚁灵活许多,但仍然只能和少数其他十分熟悉的个体合作。智人的合作则是不仅灵活,而且能和无数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才会是智人统治世界,蚂蚁只能吃我们的剩饭,而黑猩猩则被关在动物园和实验室里。
个人分类: 科普|1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性反思与经验预测及其相关的技艺操作,中美塞尔研究中心
geneculture 2016-9-21 04:17
语言、心智、社会三个方面的理性反思与经验预测及其相关的技艺操作,是中美塞尔研究中心的一个基本特点。言(单音节/汉字)和语(混音节/汉语)的迭交关系,蕴含的一系列结构变换,涉及相应的建构、解构、重构乃至虚构的过程,可从文化的层面,把内在的意念与外在的物象,一道整合为广义文本、广义翻译和广义语言。于是,就为“一种基于双语转换的间接形式化方法”和“双字棋盘”工具及其对“基因文本” 乃至整个八大形式体系的自动化处理,奠定了构造全球“语言、知识、软件、硬件”测序定位系统的基础。 进而,也就为洁净云和知识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一代智能网络及其超级智能机芯片也就可应运而生了。-邹晓辉Geneculture 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与结构主义(索绪尓,语言学家) 建构(借自建筑学原指建筑起一种构造)与建构主义(皮亚杰,心理学家) 解构(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文本的方法)与解构主义(德里达,哲学家,“解构”一词由钱钟书翻译) 重构(Refactoring)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改善软件的质量、性能,使其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趋合理,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技术(人工智能介入可进一步优化人类智力) 虚构(凌空构作;凭空捏造;虚拟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介入可进一步优化人类智力)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不要‘戏说’
热度 3 lin602 2014-9-12 20:28
要么就写真历史,写真人真事。要么就全部化名或写小说,不用真人真名,全部虚构。 文章、电影、电视内容中用历史上的真人真名,甚至伟人,但内容是戏说,这完全不负责任的。 甚至是对历史的亵渎!
2205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七朵蘑菇云”(虚构的)
jlpemail 2013-4-7 23:00
(图片来自网络) The Seventh Mushroom cloud 事情的荒诞之处在于:J明明看到了“第七朵蘑菇云”。可是各大媒体的报道只提到了六朵。 同行的若干人,当然包括在一个山头上看“第七朵蘑菇云”的人们,也都众口一词,说,根本 不存在第七朵蘑菇云。J的叙述不过是听觉和视力上的错觉。 行动结束后,J去市区著名的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把听力和视力当成重点,进行了仔细检查。当他 被要求分辨一个发声频率很低的声音信号之后,耳科大夫笑着说,小伙子,听我说,别疑神疑鬼的,你的 听力绝对没有问题。 在检查了视力后,眼科大夫也面露笑容,夸他的视力保持的好。 J把自己的奇遇告诉了一个同城工作的中学同学G。这个有侦探欲的同学,开始为他解谜。 G说,我觉得,这个事情的 背后一定有故事。我暂时还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我相信你不会说谎。我们认识快二十年了,很了解你的为人。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为什么和我的说法不一样呢? 他们一定是在掩盖什么,一定有他们不愿意承认的真相。 这个真相,我暂时还不能理出头绪来。不过,只要时间足够,我一定会让你满意的。 G解谜了五年,仍然没有结果。这五年,是J最难熬的五年。他因为坚持自己的看法,被一次次地强制性 地弄入医院;进行所谓的治疗。治疗的目的是让他放弃看见了“第七朵蘑菇云”的“幻觉”。 只要J不放弃自己看到了“第七朵蘑菇云”的说法,他就只能在病房里居住。他觉得疲倦时,就好似伽利略违心地说地球不转一样,违心地说:我的的确确没有看见“第七朵蘑菇云”。她不过是我的一个梦境。我是站在山头上做梦的。大家都在看蘑菇云,我却在做梦。我看到的蘑菇云,比大家多了。其中一朵,就来自梦境。 J不疲倦的时候,又会坚持自己最初的看法。这让他的老婆和女儿很难过。他成了病房的常客,她们也是。 她们不止一次听到了“好心人”的劝说,让你们的J放弃“第七朵蘑菇云”的荒唐说法吧,他只看到了六朵云,他参与了三次那种行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的报纸上没有报道的;第三次行动,国内媒体是公开报道了。一个长相道貌岸然的人,径直对J说,你不懂!这就是政治!政治不喜欢你那末说,你 说了,就是精神病;你的神经不正常。你怎么能和大家的说法不一样呢?那天晚上,就是四颗嘛!道貌人不说朵,他说那太文艺了!要论颗,最不济论个,就是不能论朵。论起朵来,就真和天上的云彩一样,不着边际啦! 时间又过去了五年,J已经离开了原来的行动小组。G早已成了网上信息挖掘高手。 他使用了N多搜索引擎,搜索外媒线索: J看见了那则英文版的PDF格式的报道,也看到了TXT格式的,DOC格式的文本。 这是直接证明他没有说谎,“第七朵蘑菇云”是真是存在过的书面证据。 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假如那种疼痛突然消失了,他反而会觉得世界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就好似当初,人们说他坚持看到了“第七朵蘑菇云”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一样。 荒谬的合理性就是这样,荒谬久了,就真实可爱了;比真实还真实,比事实还事实,比合理还合理。 英文报道翻译为汉语,是这样的:*********。 ///////////////////////////////////////////////// 标题参考了http://baike.baidu.com/view/105228.htm?subLemmaId=8036501fromId=132286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加糟糕,因为这样就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条文,可以任人对它嘲弄、驳斥、控告、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辱骂、唾弃、撕毁、践踏或者烧掉。”它只是 无处不在 、无所不能的残暴和专横的象征,是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是捉弄人和摧残人的乖戾(lì)力量。它虽然显得滑稽可笑,但又令人绝望害怕,使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逾越。它永远对,你永远错,它总是有理,你总是无理。 海勒 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使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思卡特、谢司科普夫之流飞黄腾达,迈洛之流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 海勒 的创作基点是人道主义,在本书中着重抨击的是“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 ////////////////////////////////////////////////////////////////////////////// 第22条军规是不存在的,却无处不在。而第7朵蘑菇云,是存在过的,当然它不会永恒,虽然当地居民在自家的阳台或者卧室里看到它的生成、升起和瓢散。它是不能见光的,尽管有许多人,为这多云付出过,有的人还永恒了,不朽了。
个人分类: 小说场|3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驱蚊图腾二则
songshuhui 2011-4-20 20:08
Sheldon 发表于 2011-04-14 05:53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东西要结合效果好 2.驱蚊图腾为什么有效 5 喜欢 推荐 您也可能喜欢: 巧克力的故事 浪呛水-《小浪飞刀》 密码·质数(1) 魔法时刻 卡尔-《囧牙医》 无觅
个人分类: 科学漫画|1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缘分
ccpicasso 2010-8-6 09:01
有缘无分乎 2008-09-0411:25 她对我笑了 我想 然而发现 对了树 她也一样 我对她笑了 她想 对了树 我必也一样 【这可真是虚构情感了,是不是她、我和树都代表不同的意向呢,我记不清了】
个人分类: 我系列之虚构我情感|2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要批评罗贯中、施耐庵
boxcar 2010-5-11 22:13
我要批评罗贯中、施耐庵了。 虽然你们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我都很稀饭(喜欢),但不好意思,我仍要批评两位一下。批评的原因是你们太粗心了,没有把每个人物的履历档案弄妥妥,不说清楚这些人祖籍何地、出生在哪儿和葬在啥地方,结构弄得咸菜(现在)纷争不断,害得俺这些天耳根子老不清净。 这不,曹阿瞒疑冢那档子事儿还没达成共识,为了赵云的老家在哪儿就吵闹起来了。其实,以曹大官的文才武略、赵子龙的帅气武功各自博得一大把粉丝的崇拜很正常,大家《三国》也听了看了、眼泪也掉了之后找个去处凭吊纪念一下,倒也无可厚非。偏有好事者开始搬弄是非,要帮《水浒传》里面的恶霸淫棍死鬼和《金瓶梅》主人公西门大官人再安个老家(阳谷县那个太无可争议了,不算!),当然少不得又是一番口水战。不过我是没搞懂谁会那么上心地去关注西门大官人,这位古人(就是古代文艺作品中的人的简称)有何丰功伟绩被纪念N拳M脚把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那个武老二的大哥打成重伤算么?这些要纪念也得在事发当地纪念不是,却去争个故里有何意义? 这边好男恶男、奸雄英雄的故里还没争利索,快男们都给弄成慢男散男了,那边又开始争吵(炒)二乔故里、貂蝉老家了【1,2】。 争抢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故里,最能拿得上台面儿的理由是可以借助这些名人(其实是名义上的人,实际是虚构的,就是个人名)的知名度来提升地方知名度,开发旅游资源,吸引全国各族人民来某地旅游(消费),所以这些地方不遗余力地宣传造势,投入巨资展开大规模的建设。不过在我看来,只怕还有些拿不上台面儿的理由,甚至猫腻存在。不管争得到争不到,俺这没啥名气、没人知道的小地方在这段时间内是每天都能上网络、电视和报纸了,这回你想不知道都不行。如果为了争到,就得花很大的气力很多的钱去造势;争到以后,更要花更多的钱去搞些工程项目建设,替古人打扮一下自己的故里,这一大票子的钱花下来,估计负责工程发包的人和拿到建设项目的人肯定早乐得眉花眼笑了,老百姓当了名人老乡、兴奋几天之后,最好看看自己缴上去的税给花了多少。 罗、施二公,您两位写小说的时候不把事儿整明白,还得后世子孙为个文学人物的故里争论不休,大有影响安定团结大好局面的架势,加上跟着瞎起哄的地方为之花钱无数,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我批评二位一下没意见吧?! ~~~~~~~~~~~~~~~~~~~~~~~~~~~~~~~~~~~~~~~ 参考: 【1】三国佳丽二乔故里引发五省七地争夺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11/054620244388.shtml 【2】陕甘晋三省争貂蝉故里 甘肃投4.8亿修路造景点 http://news.sina.com.cn/c/2010-05-11/082520246337.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494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