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人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的人口政策应作战略调整
sfw111 2011-9-8 21:52
最近笔者到某一小学调研,一年级共有5个班;1班男生30人,女生26人,2班男生31人,女生29人,3班男生33人,女生22人,4班男生30人,女生28人,5班男生30人,女生27人。看到这组数据,笔者非常震惊。男女比例为59.68:40.32。男女比例失调达到无法让人相信的程度,设想10年以后,按此比例会产生多少所谓的“光棍”,如此即使我们进入小康社会,也会失去小康社会本来的意义。 目前中国实行“一对育龄夫妇只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速度,但其缺点是中国人口开始出现男女比例的大量失调。两项因素导致了男女比例的失调:1是历史因素,主要受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偏好男孩,大量的社会环境激励机制促使许多育龄夫妇愿意只要男孩,比如,在农村生女孩的女人就会矮人一等。在城市生男孩,孩子的抚养及其相关费用容易被父辈承担,生女孩家庭就没有这么幸运。2是科学因素,人们可以通过药物,饮食等方法控制生男生女,通过b超等手段检测生男生女。 人口比例失调不是一个好的社会现象,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我国的人口政策要做适当的调整,要检讨实行“一对育龄夫妇只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还合适的问题,是否允许“一对育龄夫妇生两胎”的计划生育政策,面对社会环境形成的激励,国家是否可以出台相关对生育女孩家庭在养育,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奖励政策,鼓励生女孩的政策,对外国人定居中国是否可以采取女性优先政策等。 总之,中国的人口政策要改革,否则人口失衡的问题将会成为社会首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455 次阅读|0 个评论
e-剪报:性能力是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
热度 8 liuli66 2011-8-2 09:06
叶永烈《钱学森》中说,钱学森一生都保持着“剪报”的习惯。退休后,有秘书帮忙剪报,可钱老嫌剪得不齐,于是就自己动手。在互联网时代,本人尝试e-剪报。 “性能力是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是AN的第一个e-剪报。 ———————————————————————— 新京报2011-08-02(记者贺潇)7月28日,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中国网民‘性福’现状调查”在京启动。北医三院男性病专科主任医师姜辉表示,目前我国对自己性生活满意的人群比例尚不足15%,其中甚至包括 1/3的无性婚姻 。尤其对于男性来说,性能力往往是健康的晴雨表,无性婚姻往往预示着其他健康问题。  姜辉表示,男性的性能力实际上有一个下降的坡度,进入一定年龄以后必然会衰退。但是下降的坡度是急还是缓,受到年龄、心态、事业是否成功、家庭是否和谐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疾病和心理状态。如勃起功能不好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早期信号。调查显示,如果男性的性功能下降,五年后他会出现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比例在50%以上。“所以一定 要把性功能看成是身体健康的一部分 ,要把它与大健康联系在一块。” ———————————————— 想起一个朋友转发的信息“现代爷们的悲哀”,如下: 现代爷们的悲哀: 一手好字,被电脑废了。 一个好胃,被酒精废了。 一个好家,被情人废了。 一个好官,被人民币废了。 一杆好枪,被小姐废了。 新事记不住,老事忘不了。 坐着打瞌睡,躺下睡不着。 眼睛越看越远。撒尿越尿越近。上面有想法,下面没办法。过去硬着等,现在等着硬。 上班时思来想去。下班后约来约去。晚上吃饭眉来眼去。饭后唱歌是摸来摸去。夜里桑拿翻来覆去。凌晨回家骗来骗去。 唉。悲哀啊。 ———————————————————— 问题:如何提高性能力?北大医院的宋博士,3 fire老师,协和的XU老,还有小虫哥,也许可以给大家科普科普。
个人分类: 杂感|1005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罗哲文:运河保护应当是“活生生的”
xushui 2011-7-25 21:24
文物专家罗哲文   早报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与郑孝燮、朱炳仁三人早在2005年即首次联名向京杭大运河沿岸17个城市的市长发出书面呼吁:加快大运河申遗工作进程。三人因而被誉为“运河三老”。对于大运河申遗终于迎来的“提速时代”,罗哲文此前表示,他认为应该理性对待大运河保护。运河与长城不同,大运河不能仅作为一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而是活生生的、还在流淌着的财富,必须发挥其实际的作用。因此,大运河的保护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罗哲文呼吁,保护大运河,首先要真正了解大运河,要深入到大运河实地去了解。让文化遗产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越来越亲密的接触,应该是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重要指向。   对于大运河的长度,世人常说京杭大运河是1794公里或3600多里,罗哲文认为其实也不是很准确,“我从山东一张清代‘德县全境河渠图’上看见的运河不止‘九曲十八弯’,还有许多支渠相连,从文物特别是遗产的角度来看,这些支渠也要算大运河的一部分。就以吴王夫差最早开凿的邗沟来说,以后很多个朝代都改道开凿过。有好几条并不在原来的原址上,似乎也需要分别加以计算。这3600多里的长度,还未加上从杭州到宁波的浙东运河。此外还有古代运河如广西灵渠,陕西郑国渠,四川都江堰灌溉渠,宁夏秦渠、汉伯渠、唐徕渠……长达数千里,加上支流渠道,不可胜计。就以隋代大运河而言,尚有已不通航废弃的永济渠、通济渠的段落,也有2000多里,不能不计算在内。中国大运河何止万里,尚待进一步科学的测定。”   罗哲文说,大运河“半是天工,半是人为”这一点可能历史上没有人特别强调提出过,但只要仔细考察,可以发现大运河的身躯,并非都是人工开凿的。“我们在沿京杭大运河区段考察时,看到很多段落,都很难分辨人工与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扬州、湖州等等地段,水网纵横、河渠交错。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也正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应该结合这样突出的特点加以发挥。”
个人分类: 水利|1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控制科学的机遇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6-21 11:25
控制科学的机遇
黄琳,江苏扬州人,控制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泰普讲习教授,长期从事控制理论与稳定性理论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兴趣在有关力学系统,特别是飞行器的动力学与控制。曾获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 改革开放初期,在筹备《控制理论与应用》杂志的讨论会上,有人转述了一位国家领导人对中国要不要搞自动化的看法,即“中国人口众多,有这么多劳动力,不急于搞自动化”。30年过去了,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王淦昌等4位科学家的提议为基础,邓小平同志批准启动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自动化便是其中的主题之一。自动控制作为自动化的主要方向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近年来国际上不断传出对我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制裁的消息,从这些反倾销的投诉中可以看到几乎没有一个产品是由高科技支撑的,我国出口型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的遭遇,表明只有创新、发展高科技的产业我们才有出路。今天中国正处在一个强烈要求创新的时期,不论是从国防的需求上看、还是从企业转型的需要上看,自动控制势必将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 人类是世上万物之灵,在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之后,我们以能创造工具和富于思维能力而成为世界的主宰。虽然人类无论从感官还是力量上看,在自然界的万物中都并不占优势,却可以依靠智慧创造出奇迹;可以探测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的特性;可以传感各种变量的微小变化。依靠人类自己创造的设备既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巨大的能量,也可以进行微小到纳米级的加工与制造,所以说人类是依靠本身的智慧创造了世界文明。而自动控制正是将上述传感、执行和体现智慧的解算集成在一起在无需人本身直接参与就能使受控对象达到目的的科学与技术,由于它是人类智慧的高度集成,因而自动控制必然会在各类科技与工程的创新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自动控制在人类生产、科技诸方面的作用是与年俱增的,随着这一发展进程,控制对象复杂程度的增加,控制目的的多样化,精度的提高,使新的问题不断提出,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巨大的生命力。当前被高度关注的两个领域可以说明控制科学所面临的新挑战: 以航空航天为例,人们有一个理想,希望能造出一种飞行器,它要有航空航天两方面的特征,即既可以作节省动力的轨道或亚轨道飞行,又能自由地从轨道飞行改为进入大气层飞行。这一能实现在临近空间实行持续飞行的空天飞行器无论对战争还是民用都具有重大意义。近年,美国进行的X37B,X51和HTV-2试验都是这类飞行器。由于这一特点决定了这类飞行器在大气层内也必须以高超声速飞行,这一类飞行器作为控制对象就必然是高非线性、具大不确定性、强时变和强耦合的,而它的飞行包线很广,高超声速飞行下,一方面很多物理机制尚未被人类认识清楚,另一方面小的控制失误就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因此,高超声速飞行对控制科学提出了新的、巨大的挑战。 现在人们提倡低碳经济,在这一要求下兴起了发展智能电网的需求。智能电网一般应有一个物理网,由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工程设施组成,同时又有一个对这个物理网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信息网,控制科学更关心的是后者。这样一个网作为控制对象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它的节点或子系统是各式各样的,反映出多类节点,而其信息联系又是十分复杂的,可能出现多层递阶特征的复杂信息结构。对它的控制涉及到在线大规模优化,离散事件与不同动态系统的集成,网络总体性能与各节点性能之间合理的平衡等。这些虽还远不能概括对这种电网控制的问题的全部,但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控制研究的范围。 上面只是两个例子,从中可以看到控制科学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很宽广,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十分困难,概括来说控制科学面对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对象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具有强非线性,快时变与高动态,强耦合,高不确定性,不同模式系统的集成等。原来这些问题本身已很困难,现在它们竟可同时发生在一个对象上。 2) 信息流不再是单一回路,而是十分复杂的分层、多关联结构。控制也由单一回路的控制转变成既有反馈也有关联,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模式集成,集中与分散两种控制方式并存的复杂模式。 3) 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控制器设计上必然面对大量数据出现、采集与处理,这表明针对控制问题的计算机算法与软件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控制研究的主要工具。 当然这样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被解决,新的理论与方法也不可能在短期内集中出现,所需要的是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这要求大家一起努力,不断地克服难点,不囿于现有的理论与方法,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使控制科学在人类的生产和创新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而这种研究也一定会使控制科学的前途更为丰富多彩。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250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人口因素看中国房价的走势
热度 2 jiasf 2011-6-12 16:58
房价扑索迷离,非我这门外汉看得懂,但又想看出点苗头,而且相信市场终究还是由供求决定的,尤其是对于长期而言,因此在此尝试从住宅的最终需求——人口的角度,看中国房价的走势,非严谨的论文,想到哪说道哪而已,聊供一哂。 从长期来看,人口因素将决定中国房价的走势。 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近14亿人的高峰。人是住房的最终需求者。随着人口高峰过去,住房需求必将转而下降。 较之人口总量,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更不能能够忽视。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一般都是都房子的,随着老年人的去世,会有很多房子腾出来进入市场。就已经在城里的人(——姑且与未来将进入城市的“新城里人”相对应,称为“老城里人”)而言,目前40-60岁的人,小孩集中在20-40岁,孙子辈集中在0-20岁,因为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其人数比例当接近4:2:2。祖父辈一般都有房子,基本都赶上了福利分房,而且很多人买了商品房,拆迁户还有拆迁房,所有平均每户不只一套房子,周围的人一半都有两套房子,所以基本没有购房的刚性需求;第二代20-40岁的人,是目前的购房主体,因为父辈的房子父辈还要住,还不能腾给他们。据我观察,这部分人大都在父辈的赞助下购买了二手房、少部分已经买了新房。但不管是没房的、还是买了二手房的,这拨人肯定还有购买商品房的需求。这拨人大约有2亿人、1亿户(不算小孩),有多少需要买房这里没有统计数据,凭个人经验估计还要买房的占一半,相当于5000万户,摊在20年购买,每年净需求住宅套数大约250万套;而第三代目前0-20岁的“老城里人”,我的判断是基本不用买房了,因为等到他们准备结婚、需要房子时,祖父母辈的房子很多都空出来了! 对中国房价将有长期支撑作用的将是人口的城乡结构变动。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13.4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而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接近70%,意味着未来20年中将有约3亿人由农村人变成城里人!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年均有1500万人、400万户家庭进城!与此相伴随的还有很多从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由大城市进入特大城市!假设80%的人买房,20%的人租房,这意味着每年将有320万套住宅的商品房需求!这将是烘托中国未来房价的最重要的力量。 “新城里人”的需求,和目前20-40岁的“老城里人”的需求,是中国住宅需求的主体。粗略估算,“新城里人”的需求年均320万套,“老城里人”250万套,总共每年约570万套。不过中国目前每年的住宅竣工量也差不多在500万套左右,而且还有很多存量需要消化,所以中国房地产的规模,就住宅而言似乎也就到头了!尤其是根据国家电网统计的660座城市6540万套房子空置、6个月以上无人居住的情况,房地产的规模不能再继续扩大了!虽然短期的投资性购房可以烘托房市,但长期而言不是决定性的力量。未来的人口走势将决定房地产的走势。根据中国人口总量接近顶峰、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判断中国住宅房地产的规模必须要控制了,否则必然有崩盘的一天! 基于上述分析,由于目前的房屋供给规模已经可以满足真实的住房需求,在供不应求条件下由需求拉动的房价上涨不会有多大空间了!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中国的房价不会像此前20年那样飞涨了!主要将会明显推动房价真实上涨的因素是地价!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952 次阅读|4 个评论
饿死一个人也是刑事犯罪,为什么感觉没饿死这么多?
热度 15 iwesun 2011-5-28 01:57
饿死一个人也是刑事犯罪,为什么感觉没饿死这么多?    郑波尽 :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教周老先生一点数学知识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感觉上没有饿死那么多人?    很简单,死人是没感觉的。    能说话的都是优胜者的后代,伤疤很快就愈合了。 1.城里基本上是很少饿死的,因为有枪杆子捍卫。 2.大量新生儿和婴儿和低幼儿死亡,很快消失在人们的视线。    饿死是不均衡的,不是说每家每户出一个名额,饿死。    绝大多数地区,在最接近死亡线上挣扎,还是有个底线的。    人的最低生理需求,是非常低的,一天吃一个馒头,也是可以活下来的。    这种死亡线的挣扎,最先崩溃的是新生儿婴儿和低幼儿。   这个法则在动物界,就更是稀疏平常的事儿。    也不是说是饿死的(能量角度),更多的是营养不够。    那个时代,生七八个的大有人在,但新生儿、婴儿、低幼儿在56-60,在农村是有个断层的。    当然,个别家庭,为了保住香火,把姐姐饿死,这样的情况也不少。    你没感觉,因为你家里没在这个时期生育,你当然没感觉。    而在这期间生育的,小孩子死亡,本来在农村就很平常,家庭中也不会搞什么祭奠仪式,本来就是一件需要很快忘记的事儿。    宋世杰,每年都死儿子,他一点都不觉得是件大事,习惯了。 3.饿死的人不会说话    真正饿死的,一定是集体性质的灭绝,和物种灭绝一样。    你不可能想象,一个家庭里,会出一个名额来饿死。    这种非常时期,食物总是会偏向于最虚弱的人。    这样,要么大家都挺过去,要么都饿死。    都饿死了,这个家庭就消失了,没人说,我家里有人饿死。    一个村,一个县,就消失了。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4.我们是贪官和幸运星的后代,当然不会感觉到有饿死人的现象。    你的仁义永远是优胜者的仁义 , 是无耻的仁义!    其实,任何辩解都是有罪的。    饿死一个人,都是有罪的,都是刑事犯罪。    罪就是罪,是不能用功来抵消的。    我们需要的是认罪,数字本身是无意义的。
951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转发孔子治国思想
热度 1 xrtang 2011-5-5 20:49
孔子的治理国家三步曲 ——学《论语》之子路篇第十三(九)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是孔子治理国家的“三步曲”,第一步要先有人,第二步是让人富起来,第三步是教化人。2000多年以后,华夏后人按照孔子的“三步曲”实践了一回,毛时 代让中国人口迅速地增长起来,邓时代让国民富有了起来,下个时代不知道是否能让国民得到教化,让中国人的思想“富裕”起来。说到这里,不妨来说说我对当前 中国时代的划分看法,毛泽东、华国锋应该算是一个时代的,邓小平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直延续到今,而第三个时代还没开始。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6d25c0100ozpj.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未来人口普查将以身份号为基础
热度 6 jiasf 2011-5-3 01:38
前两天根据最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发表了“ 中国人口高峰不会达到16亿已成定局 ”的看法,不料几位网友留言都对这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示怀疑,而且看到了台商对公布的在大陆台商人数的公开质疑,台商领袖认为“17万”的普查数远远小于他们自己估计的不低于150万人的数字(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150787.shtml ),的确普查数与台商自己掌握的数相差也太大了点。虽然我在给网友的回复中说明了人口总数基本可信的一些理由,但人口普查越来越难、不易查清确是事实。 今天看到新华网报道“我国拟建以身份号为唯一代码人口基础信息库”:"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文章,题目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周永康在文中指出,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修改居民身份证法,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5/02/c_121368877.htm ),强调将来人口的服务管理,将从过去的以单位为中心的“单位人”管理转变为直接面向“社会人”的管理,“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修改居民身份证法,完善居民身份证使用、查验制度,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教育、交通、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和金融系统的相关信息资源,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实现对所有人口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 可以想见,未来的人口普查也必将以身份号为基础。如果每个有身份的人都有一个固定终身且不重复的身份号,并且身份号重要到日常生活都要用到——即没有身份的人实际上不能在社会上生活,那么从理论上说,只要追踪到每个身份号后面的人的去向(死亡、出国、国内什么地方等等),就可以保证普查结果很少有重复或遗漏。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553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人口统计变形地图
热度 6 wanglaowu 2011-5-2 23:55
中国人口统计变形地图
根据刚出来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 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9_402722512.htm )的数据,利用ArcGIS做了幅中国人口统计变形图,看看按照以人口当“面积”后,中国各省级行政轮廓变成什么样了。 说明:图中底图缺少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了方便对比,下图是正常的地图。
19581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人口高峰不会达到16亿已成定局
热度 5 jiasf 2011-4-30 18:22
中国的人口高峰到底会有多少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情数据,它关系到对中国粮食安全、耕地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判断。以前曾有预测在2033年左右中国的人口高峰达到16亿(——本文的中国人口数据仅包括大陆31个省市区的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笔者10多年前就在水资源安全等研究中指出中国的人口高峰不可能达到16亿,但仍然有很多长期战略研究以16亿人口作为依据。近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清楚表明中国的人口高峰会远低于16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年均增长人口739万人,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可以预见,在未来20年中年均增长人口还会进一步下降!根据目前的分性别人口年龄结构和妇女总和生育率(——指女性在全生育期平均生育的孩子个数)数据,中国仍将会在2032年左右达到人口高峰,然后人口转而下降!中国的人口高峰人数将肯定在14亿以下,大约在13.8亿左右!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0081 次阅读|11 个评论
GDP高不等于民富国强
热度 2 Education 2011-4-28 13:59
前几个月,统计我国的GDP达到了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上上下下着实飘飘然起来。 好像离世界头号强国也不远了。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发表的报告所作出的结论。该报告对GDP的计算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进行计算的。 GDP世界第一又怎样? 第一 ,GDP高不表示国民富裕 按形成方式为,GDP可以分为消费拉动为主和投资拉动为主。 欧美的GDP是消费拉动的,GDP要提高,必须给老百姓法很多钱,要给高福利,老百姓才消费。所以他们的GDP增长,可以表示国民变得富裕。 中国的GDP和欧美的GDP不是一个东西,中国的GDP是投资拉动的,房地产,公路,铁路,等投资占到GDP的一大半, 房地产,交通收费价格飞涨。烟酒等终端产品如果涨价,并不能带动别的产品涨价,房地产,交通涨价,挤占农地, 则会带动绝大多数产品价格上涨,与此同时,老百姓的钱不多,福利差,不敢也无力消费,所以这种投资拉动的高GDP 不表示国民富裕,这也是我国GDP世界第二,仍然民生艰难的原因。 第二,GDP高不表示国家强大 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采取了购买力平价的方式,计算出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量的22.9%增长到36.6%。 毫无疑问,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总量最大得国家。 从1840年开始,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中国却在对外战争中连续失败,领土日益缩小,国际影响力低落。中国丧失了约12%的国土。无论从任何意义上,晚清的中国都不是一个强国,而是一个屡遭侵略、屡屡割地赔款的弱国。 中国的GDP约为英国的7倍,却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70年中国的GDP仍是英国的1.8倍,而且大于英法的总和,英法联军却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    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        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2.5倍,但无论是日本政府、中国政府,还是西方的观察家,都认为中国的工业力量和日本不是一个档次。 大国的兴衰》一书认为:经济总量本身并无太大意义,“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可以使500万工人的产量相形失色,但由于他们生产的大部分都被消费了,所以远不可能形成剩余财富或决定性的军事打击力量。英国在1850年是强大的,它强就强在拥有现代的、创造财富的工业。 根本原因是因为清GDP的构成99%是形不成战争能力的农产品,茶业和瓷器及各种生活奢侈品。 中国现在的GDP主要靠没技术的房地产和低端制造业。无法形成先进工业。 第三:中国的GDP数字含有政绩的水分 中国的体制,决定了各级政府和官员为了政绩想方设法提高GDP的数据。 美国根本就没有一个什么GDP的增长要求,美国的头等大事或者政绩是就业率,而且每小时的薪水要有较高水平, 体现了民生的地位,至于GDP,只是就业的副产品。 我国动辄谈GDP,人家根本不造那个数字。我国谈到就业率,官方就开始讳莫如深,就业率或者失业率,工资水平, 只能靠个人感受得知。    GDP统计,只是国力对比中的一个狭窄方面。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比GDP更加重要。 提高GDP很容易,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印钞票,统计不实,卖地,盖房子,修公路,铁路。修完了再拆再算一次GDP,GDP一下就上去了, 但是军事,科技水平,人民生活质量这些可见有用的硬实力不行。 既然GDP和政绩挂钩,官员会各显神通,造出数据。一点都不奇怪,中国现代史上有造数据的传统, 饿毙几千万都能造出大丰收的数据。 第四 我国的GDP价值不可兑现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国GDP换成美元,占世界第二。但是,人民币能换成美元吗? 人民币在国外,任何国家都不接受。我国那么多人民币不能形成真正的购买力。 买国外产品还是要掏美元。我国GDP不要说第二,就是第一,人民币在国外也是废纸, 所以,要看清原来这个GDP在国外是纸老虎, 但由于造就高GDP 的1.5倍的M2货币超发,国内通货膨胀可是真老虎。 第五 GDP和国民财富基本无关 GDP包含了很多消耗的东西,并不能使用,比如这个楼这条路拆了重建,算到GDP了,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财富。国有部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个人无法消费。 国民财富这里指个人拥有的能用来消费的财富,美国比中国多两倍,如果按人均算的话,大概十倍。 通俗的说,就是美国个人富裕十倍。 我国的第一多着呢,博士数量世界第一,估计教授数量也是世界第一,论文数量第一(含中文论文)。 什么教学成果奖,国家科学进步奖, 文凭,职称证书,奖状,论文,和钞票一样,想印多少就有多少。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446692.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10426/10239751685.shtml 港大教授曝中国GDP真相:世界绝对地位还不如1913年 http://finance.jrj.com.cn/2011/07/07101110384417.shtml 中国是经济巨人金融侏儒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9/26/c_122086251.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42a9e0101863t.html PS:吴敬琏:权力介入让整个经济变成寻租场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1020/085210655498.shtml 以本世纪初的“北京共识”为开端、逐步发展成型的“中国模式”论,提出了一个无论对于总结过去还是规划未来都极其重要的问题,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讨论。   “中国模式”的话题,起源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经过三年徘徊,在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以后,中国经济改革重新回到市场化的道路。   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真正起飞了。经过将近20年的高速度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于是,就出现了如何解读中国经济崛起秘密的问题。    壹   “中国模式”论倡导者对这个问题给出的回答是:中国能够创造如此优异成绩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独特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它有一个强势政府和有着强大控制力的国有经济,因此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执行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创造了北京奥运、高铁建设等种种奇迹,并且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狂潮中屹立不倒,继续保持超过9%的GDP年增长率,为发达国家所争羡,足以充当世界各国的楷模。   不过,这种解释虽然能够燃起某种民族主义的自豪感,却也留下了不少的疑问。   例如,如果说驾驭整个社会的强势政府和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强大国有经济是中国成功的秘密,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中国同样拥有强势政府和比如今更为强大的国有经济,中国人得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苦难,一次大饥荒就夺去了成千万人生命的人间惨剧?   在强势政府掌握的“举国体制”下,中国的确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然而为赢得这些成就而付出的成本也大得惊人。   近年来政府启动巨量投资和海量贷款造成的消极后果正在开始显现。短期收益和长期损失之间如何权衡,恐怕也非一眼就能看穿。   在实事求是地分析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时,不能回避的事实是:取得了巨大进步的后30年和始终未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前30年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所以,这一切还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改革开放讲起。特别是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接着,从1994年初开始,中国根据早些时候确定的市场化改革总体规划和对企业、市场体系、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改革的方案设计,进行了整体推进市场化改革。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同意对当时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为民间进行创业活动提供了机会。   虽然在各个领域内的推进程度并不相同,而原有的政府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还在一些重要领域保持未动,但这一轮改革毕竟使一个对世界市场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起来。   市场制度的建立解放了久为落后制度所约束的生产力,促使90年代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这具体地表现为:   第一,为平民创业开拓了一定的空间。在毛泽东的“全面专政”体制下,私人从事工商业经营被视为“资本主义复辟”活动,遭到无情的镇压。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逐步松动了对私人创业的准入限制。特别是1997年中国党政领导认可“非公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民营经济一定的活动空间。   随着中国民间长期被压抑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积极性喷薄而出,到20世纪末,中国已经涌现了3000多万户的民间企业。它们乃是中国出人意料的发展最基础的推动力。   第二,大量原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工业化是在城乡隔绝的状态下通过国家动员资源和强制投资的手段进行的,这大大限制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度和经济的整体效率。当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民间创业活动活跃起来,生产要素开始从效率较低的产业向效率较高的产业流动。   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中,中国有高达2.5亿左右的处于低就业状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从事工商业。   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于爱尔兰国土面积的约7万平方公里的农用土地转为城市用地。生产要素大量向相对高效部门的转移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   第三,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执行弥补了消费需求不足的缺陷,从需求方面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重大缺陷,是最终需求不足。由于投资报酬率递减规律的作用,为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投资率必须不断提高;与此相对应,消费需求会相对萎缩,造成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严重问题。   20世纪90年代,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实施,利用了发达国家储蓄率偏低造成的机会,扩大出口,用净出口的需求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拉动了产出的高速度增长。   第四,实行对外开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引进外国的先进装备和先进技术,在大规模人力资源投资还没有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迅速缩小了中国与先进国家之间在过去200多年间积累起来的巨大技术水平差距,使高速度增长得到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   这一切足以说明,改革开放才是中国经济能够保持30年高速度增长的真正秘密所在。    贰   此外,质疑“中国模式”论的人们认为,中国社会虽然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迄今为止,市场化改革还有许多大关并没有过,中国在20世纪末期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很不完善的。这种不完善性主要表现为国家部门(statesector)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   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方面:(1)虽然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中并不占有优势,但它仍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commandingheights),国有企业在石油、电信、铁道、金融等重要行业中继续处于垄断地位;(2)各级政府握有支配土地、资金等重要经济资源流向的巨大权力;(3)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法治基础尚未建立,各级政府的官员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他们通过直接审批投资项目、设置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管制价格等手段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频繁的干预。   这样一来,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一种既包括新的市场经济因素,又包括旧的命令经济或称统制经济,既可以前进到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也可以退回到统制经济的过渡性体制。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根源的。   在中国改革的初期,不但政治领导人和计划官员倾心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authoritariandevelopmentalism),即使以欧美式自由市场经济为改革目标的经济学家也承认,在市场发育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政府不能不承担更大的协调责任。   不过,日本等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下,威权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通过中央银行对信贷活动的“窗口指导”和通产省(MITI)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一类活动实现,政府一般并不直接对企业发号施令和直接进行经营活动。   中国的情况与它们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现行体制是从列宁所说的“国家辛迪加”(statesyndicate,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家则把它称为Party-StateInc,即“党国大公司”)演变而来,拥有庞大的直接管理国民经济的国家机器和强大的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经济。   因此,在中国政府和国有部门对于经济的控制和干预较之东亚国家和地区就更为直接有力,形成了一种“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格局。   这种体制建立后,就出现了两种可能的发展前途:或者是政府逐渐淡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自己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进行诸如市场监管和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的职能,逐渐成长为在规则基础上运转的现代市场经济,我把它称为法治的市场经济;或者不断强化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和干预,不断扩大国有部门的垄断力量,蜕变为政府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当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放开,当世纪之交包括数百万计的县乡镇政府所属的乡镇企业改制成为私有企业时,市场的力量大大增强了,经济发展也更加强劲有效。   反之,当本世纪初国有大企业进一步改革受到阻碍,甚至出现了“国进民退”的倒退现象,或者以“宏观调控”的名义加强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干预时,国家资本主义的趋向就变得十分明显。   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仅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求政治体制改革配套地推进。   正像一些东亚国家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的,一切采取“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都需要打破特殊既得利益的阻碍和干扰,推进从威权发展模式向民主发展模式(democraticdevelopmentalism)的转型。   更何况中国是一个有长期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又经历过长期列宁-斯大林式政治经济制度的实践,这方面的任务就更加繁重和艰巨。虽然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是,市场经济是一套配置稀缺经济资源的机制。   然而,仅仅靠它本身并不足以自行,需要其他方面制度安排的配合和支撑;否则,市场自由交换秩序得不到保证,就会出现混乱,权力的介入还会造成“丛林法则”支配市场,使整个经济变成了一个寻租场。   本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交易主体自由而平等,且不存在外部性,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交易达成的价格,就能够有效地把资源配置到应该到的地方去。但是,交换是需要秩序的,是需要透明的规则和公正执法来保障的。   所以,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应该配合起来推进:一方面,从一个由行政权威控制的计划经济转变成一个自由交换的经济;另一方面,就是从行政命令支配的经济、政府机关和党政官员的自由裁量权特别大的命令经济,转变为一个规则透明、公正执法的法治经济。    叁   中国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事态的发展充分说明,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增长,不但不能长期维持,而且早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第一,与强势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的体制相适应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在这种增长方式下,虽然短时期内能够依靠政府强制动员和大量投入社会资源,加上从国外引进技术来维持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一方面,由于所谓“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已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近年来,这种增长方式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由这种增长方式造成的消费在GDP中占比下降、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缓慢,以及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愈演愈烈。   1994年以后,中国运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验,采取低估本币汇率等出口导向政策,用净出口需求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出口贸易刺激了沿海地区加工工业大量引进技术和雇用低工资农民工。然而,正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最先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一样,中国在经历了十来年出口推动的繁荣后,于21世纪初期在微观经济领域出现技术进步缓慢、效率下降等弊病;在宏观经济领域,则出现了货币超发、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种种病象。   所有这些都向我们警示:如果不能尽快打破体制性的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和社会灾难。   第二,各级政府日益强化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和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使腐败迅速蔓延和贫富差别日益扩大,官民矛盾激化,甚至可能酝酿着社会动荡。   在1988年-1998年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学家曾经对转型期间日益抬头的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要求通过市场化改革铲除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防止中国上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unnarMyrdal)所说的社会溃散的“亚洲戏剧”。上世纪90年代初期商品价格自由化,曾经也阻断了通过商品价格双轨制寻租的“官倒”的财路。然而,行政权力不肯退出市场,使寻租的基础在许多领域继续保持。   由于体制的演进会有路径依赖,一旦进入政府主导的路径,从寻租活动中得利的特殊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力求推动“半统制、半市场”的经济体制向国家资本主义乃至权贵资本主义或官僚资本主义,即毛泽东所说的“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蜕变。如果没有步伐坚定的经济和政治改革阻断这一路径,使之回归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正途,就会锁定在这一路径中。而一旦路径被锁定,就会像诺斯(DouglasNorth)所说,除非经过大的社会震荡,否则很难退出。   目前,大众普遍对政府对于防止事态恶化和灾变发生的措施不力啧有烦言,甚至将这种状态形容为“下定决心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   从当前事态发展情况来看,批评政府和要求政府有更多的作为是完全有理由的。   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政府加强作为的方向是什么:是为市场的有效运行建立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和提供市场所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以便提升市场,还是用政府的强制力量去“驾驭”市场、压制市场和取代市场?不同的取向将决定政府领导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是起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作用。   也正因为这样,这一场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讨论,对决定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http://t.hexun.com/22069742/34607223_d.html 2013中国最新国情报告:1955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韩国的3.2倍,日本的1.1倍。但经过50多年“翻天覆地”的增长,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日本的3%,韩国7%。奥巴马日前接受采访说:中国人均生活水平停留在美国1910年水准。 【8】 http://opinion.hexun.com/2014-11-06/170101040.html 中国GDP数据的魔术:无非需要一支会说好话的铅笔   若研究各省的GDP增速,可以发现更精彩的魔术。如图二所示,去年各省平均GDP增速(以名义GDP计算)为9.5%,远高 于平 淡的全国增速7.7%。按照各省报告的增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过去24年来经济增长了15倍,这可比按照自上而下的老方法所得出的10倍增速高得多。更重要的是,每个省份报出的去年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省长们都珍惜自己的工作。他们知道中央看重的是什么,也知道如何不负所望。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1月3日有媒体报道,内地GDP增速预计将创24年来新低。为什么7%的增速竟然如此不堪?过去50年, 美国 只有一年取得如此之高的年度GDP增速。 英国 在1920年代好像有一年达到这一增速,但自二战后肯定就再未有过。   不过,世界银行列出一些国家,称它们去年的经济增速超过7%。和中国一样以字母“C”开头的国家有科特迪瓦(8.7%)、刚果民主共和国(8.5%)和柬埔寨(7.5%)。多好的一群伙伴!不知北京喜欢和哪个国家相提并论?    马克思 主义认为,共产党代表人民,所以民主多余。但我觉得中国政府已不再信奉这种胡言乱语,中国共产党要取得认受性,就只能宣扬党已带领国家走向富强。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7%以上的增速就成为重要目标。我提到这点,是因为我有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增速远远高出7%。   负责经济事务的中国高官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不要再计算全国GDP,而是个别收集每省的GDP数据,再把数据汇总。最后得出的结果就像是变了个魔术。   如图一所示,若计算各省GDP数据的总和,内地现今的经济规模就比自上而下的全国总体数字高出逾10%,而且过去十年两者之间的差距稳步扩大。   但就连这些省份的数据也可能有些偏低。举例来说,如果把广东各县区的GDP数字相加,得出的合共经济规模比全省数字高出8%。   可惜的是,内地官员并没有逐条街道计算GDP。如果真的这样做,得出的总体经济表现可能更突出,足以令中央政府为之自豪。   若研究各省的GDP增速,可以发现更精彩的魔术。如图二所示,去年各省平均GDP增速(以名义GDP计算)为9.5%,远高于平淡的全国增速7.7%。   按照各省报告的增速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过去24年来经济增长了15倍,这可比按照自上而下的老方法所得出的10倍增速高得多。   更重要的是,每个省份报出的去年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省长们都珍惜自己的工作。他们知道中央看重的是什么,也知道如何不负所望。   等着吧!到明年年底,7%的增速将保持坚挺,不会有人掉队,全国上下会为此大大松一口气!   要做到这点,可能连自下向上的策略都不需要。毕竟,真正需要的无非就是一支会说好话的铅笔 【9】h ttp://finance.ifeng.com/a/20151008/14006924_0.shtml 2015年10月08日 06:56 来源: 凤凰财经综合 姜超: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只能说按照发电量、粗钢、水泥等增速全部都零增长,真实的GDP数据只能靠自己用心体会了。 我们也是在政府表态6.5%以上的增速视同与7%以后,就把3季度GDP增速下调到6.6%,来试图尽可能接近真实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一个可以参考的视角是看企业的融资成本,以前一般企业发债利率都在8%甚至以上,对应的GDP名义增速在8%以上,但目前很多企业融资成本都降到了6%甚至5%以下,说明企业已经承受不了更高的融资成本了。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5/10-19/7576909.shtml 在过去15年中,瑞士信贷银行一直在编制有关全球私人财富位于何处的数据。虽然这些数据并没有完美地捕捉到美中经济的比较结果,但数据并不需要做到这一点,而是只需大致正确。数据显示的美中两国之间的差距令人惊叹。到2015年年中,瑞士信贷银行估计,美国的私人财富存量为85.9万亿美元,而中国的私人财富为22.8万亿美元。   文章认为,中国与美国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文章称,这是私营部门,也许中国的大型公共部门会让美国的优势大幅降低。对美国进行的一项粗略计算显示,到2015年年中,美国的国民净财富超过73万亿美元。   文章称,中国的国有企业拥有巨额资产。然而,中国的债务水平是非常高的,而且一直在迅速上升,并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公共部门。到2015年年中,中国的国民净财富为将近28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国民财富差距为45万亿至46万亿美元,这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1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02/19/9950369_517461339.shtml 2015 年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由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分析编制而成。评定标准包括专利总量、专利授权成功率、专利组合的全球覆盖率,以及基于引用的专利影响力。 亚马逊今年首次入榜。IBM、西门子等巨头今年落榜。可见其严格程度。 中国内地在去年的评选中曾有华为首次上榜,今年再度缺失。台湾则有联发科一家入围。 全球各国入围数量: 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入围;德国4家;瑞士3家;韩国3家;瑞士、加拿大、比利时、台湾、荷兰各1家。 【12】http://finance.qq.com/a/20141126/124436.htm 2008年引发全球 金融 海啸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0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两次来自西方资本市场的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打击不小,美联储大力推出三次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购买和房地产有关的债券,挽救资本市场持续恶化,连续三年3万亿 美元 基础货币的投放,使美国经济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但是,资本市场内在的危机,促使不少的学者,尤其是美国和欧洲政治经济方面的专家,开始审视西方社会的资本市场制度和社会的经济制度。有不少知识分子和学者对世界普遍推崇的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对 太平洋 彼岸的中国,尤其是对中国近三十年经济连续高速的发展羡慕不已,他们认真研究中国的经济制度,认为中国推行的经济制度,是吸取了亚当•斯密资本主义的精华,这种模式比西方现行的自由主义经济制度更合适经济发展。他们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对经济发展有许多的不利因子,比如资本市场内在不稳定和危机的必然。 其中有一派理论认为2040中国的经济将占世界经济的40%,将大大超过美国和欧洲经济。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福格尔( Robert W.Fogel ) 201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预测204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123万亿美元,人均GDP将是85000美元,也是同期美国GDP的三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我们对福格尔的预测结果当然不能完全怀疑,他是根据这几十年中国GDP增长的平均值来预测的,是有理论根据的。因为是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又是著名的 宏观 经济学家,福格尔的文章很受西方知识界和政府官员的重视。在他的预测中,福格尔假设中国未来30年的GDP增速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长,现在看来这个每年10%的增长速率过于乐观。中国政府本身调低了今年的GDP增速。如果以7%的增速来计,那么2040年中国的GDP也将超过美国近8万亿美金(假设美国的GDP每年以3.6%的速度增长)。 假如2040年中国的GDP超过美国,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制度战胜了西方社会自由主义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实,衡量一个经济制度的好坏,不能用单纯的GDP,还要用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GDP高,是否意味着民众的生活整体上要幸福?这里有一个公平分配问题。 从产值和货币存量上来讲,2040年的中国也许会超过美国。但用公民享受的教育,医疗,文化,安全等等公共福利来讲,我们恐怕离西方国家还有不小的距离,很难马上超过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一个国家的教育,医疗,文化,安全,这些“软指标”都是GDP不能直接反映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GDP高,不一定就有良好教育、医疗、文化和安全环境,这里主要涉及到收入分配问题和政府决策过程的合理问题。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不小,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 消费 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所以,中国GDP高速发展的同时,少数人财富占有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多数人其实是在相对变穷。我们需要对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制度中的分配问题仔细研究,不断改进,避免更进一步收入的两级分化。 GDP不能衡量另一个重要社会指标,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民众的政治权利。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如果政府各级官员权利没有相应的监督和法律约束,市场寻租权利,官员很容易以权谋私,腐败会很严重。这也极大的影响经济长期发展。如果各级政府没有一个合理的决策程序,没有相互制约的决策监督制度,那么当政府作出一些重大决策时,就会缺少科学性论证过程,没有相关部门来论证和否定不合理的决策。这样下去,国家经济也许短期内的发展速度很快,但长期充满了极大风险。就以上世纪9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体制的垮台,近期的阿拉伯之春来说,这些国家体制的巨大变革给经济带来极大的伤害。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GDP增长速度一度也很快,达到百分之十几,到了60年代,由于不停的政治斗争,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艰难。这些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 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1929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的经济萧条,也引起当时西方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普遍怀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当年大经济学家 凯恩斯 ( Keynes) 到苏联访问了一段时间,居然没有对当时集权专制的苏维埃经济制度提出怀疑,尽管他本人深信自由主义。深得美国总统欣赏的财政部高官,怀特(Harry Dexter White)因同情向往社会主义,也曾被怀疑苏联间谍遭到起诉过。倒是乔治•奥威尔,因为参加过西班牙内战,领教过集权制如何欺骗民众,给社会带来灾难的,在他两部小说《动物庄园》和《1984》中,向世人告诫了集权制社会的危险和残酷。信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改良社会经济制度的建议,鼓励提倡政府加大投资,推出积极货币政策,稳定资本市场,扶持实体经济。这些以政府为中心的经济政策,让西方资本主义不可医治的经济危机得到治理,使自由资本主义有了这百年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反而,以公有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僵化,经济停滞不前,到了90年代,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发生政治变革。相反,中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大幅度改变大锅饭式的经济分配制度和劳动制度,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释放,全社会生产短时期快速发展。这些历史事实向世人已经证明了,一个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给社会带来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 作者系山东大学 宏观经济 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
个人分类: 金融工程|437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两会代表且慢评论:如何看待中国科技论文“世界第一”
热度 1 xupeiyang 2011-3-9 15:33
如何看待中国科技论文“世界第一” http://tech.sina.com.cn/d/2011-03-07/17205256035.shtml   “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这段极富刺激性的文字,让代表委员们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快,大量科研资金的扶持促进了科技论文的“井喷”;而另一种意见认为,现在国内浮躁之风日盛,其表现之一就是对论文数量的盲目追逐,不但产生大量“垃圾论文”,也将学术界引向歧途。    3月4日,本报记者走访了近10位代表委员,在这些来自医疗、教育、科技等行业学者的叙述中,一个似乎被误读的“世界第一”展现出它的“真实一面”。 不同的看法: 专访贺德方研究员:正确解读科技论文统计数据至关重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725.shtm 如何正确评价中国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20435 清华北大跻身英国世界大学学术声誉排行榜前50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评定指标多达13个,除教学和科研之外, 还包括论文引用情况、 科研成果转化收入以及国际化程度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4744.shtm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30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2月27日 北京在下雪 下午大晴天
xupeiyang 2011-2-27 08:45
北京今天还下雪,并不大。下午又是大晴天,空气特好。 1844年, 多米尼加共和国 独立 1981年, 中国人口学会 在北京成立 1986年,国务院成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991年, 科威特 恢复国家独立和主权 2007年, 李振声 获2006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口红利仅剩三年
zhao1198 2011-1-27 08:24
中国人口红利仅剩三年 2010年11月10日10:02来源:财新网    2013年,中国持续数十年的人口红利将竭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愈发紧迫   由于中国生育率较长时间保持较低水平,独生子女政策实行30年之久,社会上对中国人口变化和政策选择的讨论也日趋热烈。在这些讨论中,人口红利成为一个越来越流行的词汇。   粗看上去,人口红利不难理解,即由于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然而,由于对这一词汇的准确含义和估算方法缺乏了解,在讨论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时,有很多误解,也常见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和断言。   对人口红利的误解,一种极端是根本不认可这一说法,断言人口红利根本不存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其中不乏人口或经济学者)认为,人口多并不意味着可以带 来红利。他们会问:中国历史上人口一直很多,为什么以前没有带来红利?如今世界上人口多或人口增长很快的国家比比皆是,为什么有些国家并没有享受所谓的人 口红利?中国**几十年来控制人口的宣传教育,不都是在讲人口越多越落后,而中国近年来历史性经济腾飞不正是因为我们全力控制了人口增长吗?同时,人口增 长快的地方不也常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吗?贫困地区的家庭不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吗?   对人口红利误解的另一个极端,则认为人口红利不仅过去有、现在有,而且,在未来30年甚至更遥远的未来也会有。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把简单的人口增长 或劳动力年龄(20岁-60岁)人口增长与人口红利划等号,认为只要人口在增加,人口红利就可以源源不断。持这种看法的不仅有学者,也包括某些制定就业、 社保有关政策的高级官员。这种认识的一个极端版本是“人口红利与日俱增,不可替代”。   以上两种对人口红利的误解,均出于对人口经济学中讨论的人口红利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不了解。    人口红利如何计算   人口红利是过去20年间人口经济学界提出并验证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对20世纪后半叶诸多国家所经历的人口历史性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这 一历史性变化就是,在20世纪,世界上众多国家的人口期望寿命翻了一番,人们平均生育子女数减少了一半以上。在人类生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段时 间堪与20世纪相比。   由于生育水平的下降一般都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20世纪后半期,世界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爆炸性人口增长。按公元1750年时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 翻一番所需时间大约是1000年;按1950年时的增长率,则不到120年,而到2000年,仅为40年。也正是由于20世纪后半叶如此急速的人口膨胀, 才会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从高死亡率和出生率决定的人口快速增长,转为低死亡率、低出生率决定的人口低增长,被称为人口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增长,除了其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还有一个历史性机会,这就是造成人口红利的机会。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会有一大批人陆续走完儿童、劳动年龄、老龄的生命历程。这批人处在劳动年龄时,便创造了人口红利的条件。人口红 利泛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具体是指在给定的经济条件下,由于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的时间差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人口红利其 实是生产与消费的差异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相互作用的经济后果。以往经济学研究主要考察人口总量与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此不同,人口红利研究的是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并不一定就有所谓人口红利。实现人口红利,一个简单条件就是这些新增劳动力必须能够就业、创造财富,否则,无所谓红利可谈。因此,在计算人口红利时,一定要把不是由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条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剔除出去。   一种估算人口红利的方法便是使用时间序列的宏观人口经济数据,用多元回归的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带入人口及其他各种因素,观察人口变化对经 济增长解释能力的贡献。另一种计算人口红利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有效生产者与有效消费者人数,然后把这两类人数的比例作为抚养比。注意,这里所使用的抚养比 与通常所说的抚养比不一样。   这种计算人口红利的方法是,把经济变化的指标——人均产出增长率——分解为两个部分,即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与抚养比的增长率。这两个组成部分 中,第一个是劳动生产率,第二个是人口因素。在假设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抚养比增长率的变化便可直接等同于其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 也即人口红利。   实际上,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包括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还包括扩大积蓄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与回报上升。由于人口在40岁-60岁年龄段积蓄 的可能性最大,更多的人能活到这个年龄,就会带来更多的积蓄。更多的储蓄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每个劳动者资本占有量提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期望寿命的延长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造成了更多技术发明使用的机会,提高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一个更健康的人口也就是一个更富有生产力的人口。健康的作用远不限于增强体力,而更在于智力思维的开拓与使用。   由此可见,人口红利的计算需综合考虑就业、收入及对经济增长的其他变量的影响,而不是像有些人误解的只依靠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同时,随着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重复的,也不存在所谓“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还有几年   使用人口和经济发展数据对中国人口红利的计算表明,人口转变在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起飞中产生了历史性的、相当可观的人口红利。中国的经济腾飞与人口红利的产生历史性地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发展而言,可谓如虎添翼。   使用不同方法对人口红利的计算所得出的结论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数据与方法的不一,对中国人口红利的规模的估算有所不同。   蔡昉、王德文等学者使用回归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是,中国20世纪最后20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四分之一可归因于人口红利。美国学者使用类似方法得出,东亚 地区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由于人口红利所造成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和东西方中心经济学家梅森和作者本人使用有效抚养比方法计算得出的结论 是,1982-2000年间,人口红利对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约为15%。   左图是使用抚养比的方法,对中国1982年至2050年人口红利的估算结果。2000年后的结果是通过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变化(假定出生水平维持在 2000年官方认定的每对夫妇平均生1.8个子女),和以2000年时中国城市家庭收入消费的年龄模式为假设模式而得出的。有效抚养比在2013年以前均 呈上升趋势,在1982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上升速度最快。2000年至2013年间(上图深色部分),抚养比仍呈上升趋势,但速度趋缓。2013年是 一个转折点,有效抚养比在此后呈不断下降趋势。   因此,由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即将竭尽,不久将成为制约人均收入提升的负面因素。如上图所示 ,由于人口老化,中国有效消费者人数将持续上升。人口红利即将在2013年由正转负。      第二个人口红利?   以上所述是指由于生育率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也即所谓的第一个人口红利。计算这一人口红利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不变。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一假设条件加以改进,提出了伴随人口老龄化有可能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的论述。   理解第二个人口红利的关键,是生命周期财富的概念以及它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与第一个人口红利相比,第二个人口红利基于年龄结构变化对财富创造过程 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有可能加速资本积累,从而加剧经济的资本密集度,进而提高劳动者人均产出。在传统经济学中,人口因素对资本累积的影响是用标准的新古典 模型来衡量,它假定储蓄率为常数。第二个人口红利的概念拓展了新古典模型,将储蓄和财富都视为内生变量。   然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与生命周期财富总量的变化,并不等于第二个人口红利会自然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的产生取决于一定的制度环境。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的基本条件是,随人口老化新增的储蓄必须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市场,才能提高劳动者人均产出,从而产生人口红利。   代际之间的财富再分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资本积累、转移支付或贷款。在这三种方式中,只有资本积累才可以影响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而其他形式的 财富转移则不会。例如,如果退休人员的消费需求是靠家庭或**发起的转移支付来满足,便没有所谓第二个人口红利可谈。这种做法能有效地在各年龄段人群间进 行资源再分配,但它不能创造资本。而且这种再分配通常依靠**税收政策来实现,而对就业者过高的税收反而会削弱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如上所述,人口老化有可能通过储蓄与资本积累带来新的机会,可能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但这绝不意味着人口老化会自然而然地带来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这 是因为,建立有效、可靠的资本市场绝非易事。过去两年中,全球金融危机与众多退休基金所面临的困境,就是最好的警示。      人口老化与中国转型   讨论中国经济转型,不仅要考虑未来经济增速、劳动者收入水平、资源依赖性、环境保护、贸易关系等,更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过去二三十年中国依靠大批廉价年轻劳动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贸出口、来料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无法长期继续下去。   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在未来20年内,这个人群组的规模还会进一步缩减近20%。面对 中国年轻劳动力人数的变化,中国没有其他路可走,只能转向发展高技术、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同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与老年人口的增加一起,会促使社会转型。这个转型会使一般劳动者的收入能够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这不仅是一个社会 公平问题,也是一个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普通劳动者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是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基本条件。同时,只有广大劳动者收入提高,家庭和 个人才能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以适应转型后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个转型也要求中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与医疗体系。这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行为。未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现在 的1.65亿,增加到2020年时的2.4亿、2030年时的3.4亿,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低生育率、家庭养老受到严重限制的环境中,如果住房、医 疗和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均存在巨大或较大的不确定性,居民的消费支出很难有持续性增长。   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已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历史性机会与条件。目前,这个人口红利近乎竭尽,关键转折点将发生在2013年。这必将使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更为紧迫。   作者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个人分类: 中国_经济|1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疫苗简介:流脑疫苗
fs007 2011-1-13 07:25
寻正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流行性脑脊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主要在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存在,当地年感染率可以高达百分之1,平均千分之5,有“脑膜炎带”之称,前往该地区要考虑接种相应疫苗。流脑之所以引起重视,是因为其严重后果,在抗生素未产生前,其死亡率最高报道为90%,有了现代医学条件,其死亡率仍然达到10-15%,存活者中,仍然有10-20%的致残率。婴儿、15-19岁青年、住大学宿舍的新生、以及脾切除后更易发生感染。中国在60年代感染率曾高达万分之7,随后逐渐下降,80-90年代显著下降,2008年全国共有922例报告,其中110例死亡。美国普及流脑接种仍然每年有1000-2600人新增病例,中国人口基数更大,可能有更多患者被误诊或者漏报,中国的统计资料可能低估了实际发生率。在缺乏普及免疫时发病率显著下降,说明疫苗在减少其发生的作用上甚小。免疫后短期保护作用可达90%,但超过3年则保护作用显著减弱。 脑膜炎双球菌有13个血清型,只有6个引起本病(A、B、C、X、Y、W135),现在的疫苗能针对其中的A、C、Y、W135型起作用,称四价疫苗。MCV4与MPSV4都是成份疫苗,产生抗体针对特定抗原成份起作用,后者是该菌的多糖膜,前者使用了半抗原增强膜多糖的免疫反应,所以效果更好。中国流行A型流脑,使用的是针对A的单价或者A+C的双价疫苗。高达50%的人接种流脑疫苗后有轻度反应,主要是局部红肿,少部分人会发热,严重副作用少见。 中国流脑A疫苗6个月至1岁半接种两次,间隔3个月以上,以后3岁及6岁各复种一次;流脑A+C二价疫苗可以取代后两次接种,但不得在两岁以内接种。美国MCV4在特定高危人群2-6岁接种一次,7-10岁一次,所有人11-12岁一次。在疫区应接种,其它地区可种可不种。 『 返回疫苗专辑主页面 』
个人分类: 疫苗专辑|7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必人人都钻“象牙塔”
qpzeng 2010-11-24 22:30
人生的路不止一条!人人都试图挤上那又高又尖的“象牙塔”,势必有人会被无情地挤下来!人间的行当林林总总,哪个行当都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每个人都要成为精英、奇才,个个都想当科学家、教授、院士,固然精神可嘉,但不现实!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历来十分严峻,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只会使人才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每个人都挤向一扇狭窄的门,不是挤不进,就是挤破门。本科生找不到工作,被迫挤进狭窄的“硕士门”。同样,硕士生就不了业,又被迫挤进更狭窄的“博士门”,这样旧的矛盾未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就业难的问题越积越多,以致造成恶性循环。 读书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并非成功的砝码。既不要指望“学而优则仕”,也不可偏信“读书无用论”!社会上的就业渠道无数,工农商学兵,岂能全部由“书呆子”包办?年轻学子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从读大学开始,就要思考自己的未来,制定个性化的人生计划,既不好高骛远,也不顾影自怜,让自己拥有一个殷实的未来和充实的人生! 在求学阶段,年轻学子应该怎样处理求学与就业的关系呢?文凭要拿,但并非越多越好,如果盲目追求高学历,一旦待遇与学历倒挂,到头来只得怨叹:“为什么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高考 :随着国家扩大招生政策的推进,大学教育的录取比例极高,除非有特别的安排和考虑,我主张高中毕业生尽可能参加高考,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借此提高人文及科学素养。冲击高考失败者,也要力争自费出国留学或选择上中专、中职学校,不要让自己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考研 :如果说参加高考是“必选项”,那么考研就是“可选项”!也就是说,不是人人都要去考研,它只适合一些想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或者试图掌握专业技术的人继续深造。可是,很多人只是因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才被迫盲目考研,结果毕业后在职场上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待遇与文凭不相称已是家常便饭! 读博 :对有志于从事高精尖领域开拓性及创新性研究的人而言,读博、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出国进修深造等应该是必由之路。当然,现实社会中也有很多单位热衷于提拔少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从政、做官,但我认为这并非这类高层次人才就业的主流,更多的人还是会留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中。 你喜欢当科学家吗?你希望成为大学教授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要把该拿的学位都拿下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要果断地离开学校,拓展全新的人生征程! 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在大学时代就要求学子们制定明确的人生计划近乎苛求,那么学子们也可以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尽可能优先考虑就业,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再决定是否“回炉”深造,如读MBA就是一种选择。 不过,社会上流行一句调侃的说法:“书读得越多,胆量就越小”或“人越读越蠢”!不知你是否认同?如果你想在商场驰骋甚至打算在风险行业打拼,那么你还要读那么多书吗? 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可能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但在人生道路上能否正确抉择又要求必须对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做出客观评价。 你就是你,不要人云亦云,找准你的位置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个人分类: 生活杂感|413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人口数据统计与简要分析
rbwxy197301 2010-11-14 16:15
人口数据是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及各行各业发展重要的参考数据。今天在备课时,从中国统计数据库下载了一些中国人口的数据,做了些简单的统计和分析。不是专业分析,欢迎大家指正。 一、中国人口总量 从图 1 看,我国人口 1980 年到 2009 年人口增长是一个线性增长,其增长规律可以用图中公式表示。图 2 是利用图 1 的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的理论与前几年实际人口数据的曲线。从图 2 看,前 30 年的曲线拟合度较好。根据图 1 的回归模型,到 2012 年,我国人口将超过 14 亿(理论上为 140313.8 万人), 2020 年达到 15 亿( 150206.6 万人)。但结合 2004 年之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在减慢, 2008 年和 2009 年分别为 0.508 %和 0.505% 。按人口自然增长率考虑,以近 5 年的平均自然增长率 0.53% 计算,我国在 2019 年人口为 140677.2534 万人。相比而言,后面这个结果应该更合理一些。如果国家今后在人口政策方面有大的调整,实际情况应介于两者之间。从图 3 看,我国人口的死亡率稳定在基本维持在 0.6% , 2008 年和 2009 年达到了 0.7% 。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人口出生率在 1982 年和 1987 年达到了两个高峰。整体上看,我国人口总量的增长率 1988 年之后一直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 2002 年之后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保持在 1.2% 水平; 2003 年之后,人口死亡率超了自然增长率。 2020 年之后, 18 岁以上的人口将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二、人口性别情况 从图 4 看, 1980 年至 2009 年,男性人口一直比女性人口数量要多。从图 5 看,男女数量的差别情况比较复杂。从 1980 到 1986 年,男女人口数量的差值不断上升,之后出现一些波动, 1996 年达到一个波谷, 1996 年之后又出现一波快速上升状态, 2000 年达到 31 年来的是最高峰( 4131 万); 2001 年之后小幅上升, 2006 年又达到一个小波峰( 4008 万)。总体上看, 2000 年之后,男性与女性的差距处于一个较高但较平稳的状态。 三、城镇与乡村人口 从图 6 看,我国城镇人口一直处于一个线性的上升状态, 2009 年达到了 6.2186 亿。乡村人口数量变化比较平缓,从 1980 到 1995 年处于一个较慢的增长状态, 1995 年达到峰值 8.5947 亿,之后呈现一个下降趋势, 2009 年为 7.1288 亿。整体上看,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差距在不断缩小。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根据 1995-2009 年(图 7 )拟合的曲线看,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发生,在 2012 年,城镇人口的数量将超过乡村人口的数量。 四、人口的年龄结构 从图 8 看,我国 14 岁以下人口比例呈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 15-64 岁之间人口和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处于一下不断上升的状态。这种状态表明我国的人口的老龄化状态将越来越明显。从图 9 看,我国人口的总负担系数处于一个下降状态;负担少儿系数在不断减少,而负担老年系数则处于一个增长的态势。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 50% 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从中可以看出, 2005 的到 2008 年我国一直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负担系数=( 14 岁及以下人口数+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 / ( 15 ~ 64 岁人口数) 100 %。(数据只是近几年情况,结果不太全面) 注:以上图1-7的数据采集自: http://211.86.245.203:8033/mdata/query.aspx?db=qgnd ;图8、9别的数据采集 自http://edu1.macrochina.com.cn/tjdata_new/index.shtml 补充
个人分类: 信息检索|11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为何一直人口众多
edwina 2010-5-3 15:41
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大致相当,分别是960万千米 和1040万千米 ,但以200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口数为12.8亿,欧洲则为7.3亿。中国的人口数量多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高,这不仅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东亚国家的特色。例如,日本的人口数量超过1亿,朝鲜和韩国的人口数量之和也有8000万,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 关于东亚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高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假说。一种是文化差异说,认为中国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于传宗接代的需要有早婚早育的传统;而且对生儿子非常在意,通常要多生几个,因为一个儿子可能会中途夭折。这种早生多生的观念导致中国人口众多。另一种是宗教因素说,比如东亚的宗教都限制堕胎等。以上两种假说是从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进行解释的,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东部的人口密度大于中西部的人口密度,以及为什么汉族地区的人口密度大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 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主要与不同地区人的养人成本有关。养人成本越低的地方,通常人口密度就越高。中国的地理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西部地区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到东部沿海地区海拔则在几百米以下。这种地形条件受到太平洋季风的影响,使得中国的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温度两个重要条件,中国每年的5~10月正好是雨热同期,特别适合粮食尤其是高产水稻的种植。而欧洲比较适合小麦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不同作物的单产有很大的不同,中国1952年农作物的单产,水稻是每亩产161公斤,小麦是45公斤,玉米是90公斤,高粱是79公斤,小米78公斤,甘署是126公斤。水稻的单产是小麦的3倍多。 在中同这种适合种植水稻的地区,同样的面积里粮食产量较多,以粮食作为计价单位来计算,养人成本较低,养人数量较多,人口密度就会较高,单位面积所能供养的人数就较少。因此,欧洲的人口密度和总量历来就比中国低,大约只有中国的一半。 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中国的人口总量为什么到明朝以后突然急剧膨胀,以几千万快速膨胀到三四亿。原因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玉米和甘薯两种新的农作物引入中国。虽然它们的单产都低于水稻,但是甘薯在几乎任何地区都能够生长,粮食供给增加,导致粮食价格下降,人的生存成本随之下降,所以人口就一直不断地增长下去。中国在历史上人口密度一直高于欧美国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度适于生产亩产更高的粮食作物,单位面积里养人的成本低,相等面积的土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所以人口密度也就居高不下。 中国古代的人口 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中国的人口是5 959万。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1 616万。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4 602万。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4 814万。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3 330万。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5 884万。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6 055万。清高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29 700万。 摘自2009.11.30{中国剪报》
个人分类: 名家之言|2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