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湘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道“左宗鸡”,半部移民史
biomeng 2019-7-8 11:18
图片源自The New York Times 在美国,很多中国餐馆或者餐车都会卖一种叫作 General Tso’s Chicken (左宗鸡、左宗棠鸡)的中国菜。自己很奇怪为什么在国内的时候没有听过。在美剧中倒是听到过这个菜名。 “左宗鸡”的一般做法是将鸡肉切成小块,先油炸,再加上特质甜酱,翻炒而成。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鸡、油炸、糖,几乎都是美国人的最爱。但是,这道菜既不是左宗棠发明的,左宗棠也没吃过,即便是现在居住在湖南的左宗棠后人,也并没有听说过这道菜。因为湖南人口味偏辣,没有理由会喜欢这种甜味的炸鸡。 左宗棠作为清朝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背后一定有一个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故事。然而,事实是并没有。 “左宗鸡”其实是左宗棠的一个同乡——彭长贵( Peng Chang-Kuei )发明的。他原是国民党政府的厨师,跟随国民党从大陆移居台湾,是很有名望的湖南菜主厨。 1955 年,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Arthur W. Radford 对台湾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在此期间,彭长贵负责准备菜肴,发明了“左宗鸡”这道菜。以左宗棠将军的名字来命名菜肴,既因为招待的是美国军事将领,也因为左将军是彭长贵的湖南同乡,彭长贵对其有着深厚的敬仰之情。值得一提的是,彭长贵最开始发明的“左宗鸡”,是不加糖的,而且是正宗的湖南口味,以咸、酸、辣为特点。他本人对于后来美国的“左宗鸡”偏甜的情况也表示很惊讶。 1973 年彭长贵移居美国纽约,在 East 44 th Street 开设彭叔湘园餐厅( Uncle Peng’s Hunan Yuan )。但是餐厅不久就关门了。之后,彭长贵又开了一家新餐厅——滇园( Yunnan Yuan )。而这里则成了彭长贵的人生转折点,时任美国国务卿 Henry A. Kissinger 成为店里的忠实粉丝,并使得湘菜得到大家的重视。与此同时, Bob Lape 在美国广播公司的 ABC News 上展示了彭长贵制作“左宗鸡”的画面,使得 General Tso’s Chicken 顿时风靡全美。 1981 年彭长贵离开原来的餐厅,在 Yonkers 开设了新餐厅——彭园( Peng’s Garden )。之后,又在 80 年代末回到台湾开设了第一家彭园( Peng Yuan )餐饮连锁店。 1990 年彭长贵在湖南长沙开设了自己的餐厅连锁店,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毕竟这种改进式的“左宗鸡”,并不符合湖南本地人的口味。 但是,现在大家经常吃到的美式“左宗鸡”最初并不是跟随彭长贵从台湾传到美国的。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纽约的第一批湖南餐馆 Uncle Tai’s Hunan Yuan 和 Hunam 的厨师曾特地去彭长贵在台北的餐馆学习。 1972 年, Hunam 的主厨 Tsung Ting Wang 第一次在纽约做出了“左宗鸡”的改进菜式,并命名为“曾国藩鸡”( General Ching’s Chicken )。改进的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采用更厚的面糊来处理鸡块再进行油炸,另外就是加入含糖的甜味酱料。这一口味深受美国人喜爱,但是在后续流传的过程中,美国人还是采用了 General Tso’s Chicken 这个叫法,毕竟 General Tso’s Chicken 上过电视。 Tsung Ting Wang 生于扬州,早年曾于上海和香港学习厨艺。 1952 年成为当时国民党高官董显光( Harrington Tong )的专职厨师。而后一直跟随其供职于日本和美国,并最终于美国定居。 Tsung Ting Wang 对于中华料理的主要贡献是在美国发扬了四川料理,并且改进了最初版本的“左宗鸡”。 遗憾的是最早的几家湖南餐厅 Uncle Tai’s Hunan Yuan 和 Hunam ,以及彭园( Peng’s Garden )现在在纽约都找不到了。但是 Tsung Ting Wang 合作开设另外几家餐厅却一直开到了现在。其中,纽约的 Shun Lee Palace (顺利宫餐馆)是比较出名的一家,但是在其菜单上已经找不到 General Tso’s Chicken 或 General Ching’s Chicken 。 同样的美式中国菜还有“陈皮鸡”( Orange Chicken )等,在中国并没有什么餐馆做,但是在美国的中餐馆却很流行。 早期华人移民美国,主要的谋生手段就是开餐馆和洗衣店。作为最为美国人熟知的中国菜,“左宗鸡”这道菜品从名字上就显示出中国特色的深深烙印,但是从口味上又要适应美国人的本土化需求。从初始版到改进版“左宗鸡”的变化可以看出,创新求变、适应求生是早期华人移民尽快适应并融入美国生活的重要保证。但是,对于相对保守和传统的华人来说,这种创新和改变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这其中,既有艰辛和努力,也有机缘和巧合。现在美国的华人越来越多,希望大家在美国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早期华人移民美国、融合发展的这段历史。 感觉今后吃“左宗鸡”,又能品尝出不同的味道~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16/12/02/world/asia/general-tso-chicken-peng-chang-kuei.html https://cn.nytimes.com/style/20161206/general-tso-chicken-peng-chang-kuei/zh-hant/ https://www.nytimes.com/1983/02/19/obituaries/tt-wang-influential-master-of-chinese-kitchen-dies-at-55.html http://www.shunleerestaurants.com/about/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A6%E5%AE%97%E6%A3%A0%E9%9B%9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eral_Tso%27s_chicken https://www.theclio.com/web/entry?id=52106
7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湘菜好吃,冬天难过-如何破解湖南湿冷?
热度 2 lxchencn 2012-2-17 09:45
虽然不知道该信谁的,但感觉是真实的,天气越来越冷了,还极寒了,尽管全世界的专家都在说全球变暖,特别是湖南的湿冷难耐,一冷几个月没有天晴,本是湖南人,从小到大冷习惯了,好像也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有个小事情让人特别关注湖南的寒冷问题,原因是学校招生扩大了,全国各省的学生都有了,当然有北方的学生,原来以为北方零下几十度,冬天一定难过,以前没有去过北方,跟北方的学生聊天,学生都说湘菜好吃,问有什么困难?说冬天难过,湖南虽然没有零下几十度,但湿冷难过,而且冷的时间长,北方虽然天气寒冷,但室内都有暖气,冬天很好过的,甚至一次有个北方来学生研究生面试,正好天气比较冷,她说湖南天气太冷了,即使面试通过了,也不肯来读研究生,原来天气也可以阻挡人来读研究生的,后来听说国家有规定,长江以南不装室内暖气,但湖南冬天如何御寒呢?以前烤柴火,后来烤煤火,现在烤电火开空调,但是电费坐了火箭,烤不起电呀,真不知道该如何破解湖南的湿冷天气,特别是那些还在教室里面苦苦读书的学生该怎么办?与其拯救欧债,还不如先解决一下老百姓的民生需求呀。
485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