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掩耳盗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寓言故事一则:掩耳盗铃2018版
material 2018-10-19 10:47
寓言故事一则 掩耳盗铃2018版 互联网兴,某人看群内大讲正人君子之风,坦坦荡荡做人,故欲发朋友圈,显其君子之风,坦荡之行,无奈原有非君子之行为,恐人语;遂生一计,屏蔽其故友,对其不可见也,窃喜,以为君子;年余,其所有朋友均被屏蔽,对其君子之言果无异议者,大喜,果然君子也。 古文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
个人分类: 寓言故事|1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语自欺欺人最新阿Q故事一则
laserdai 2017-2-8 04:55
成语自欺欺人在小学就学习了,很多经典的例子,比如, 掩耳盗铃的故事,说某人给自己戴上耳罩去偷铃铛,他认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其实别人一下就听见了,于是给当场捉住了。这成为自欺欺人的一个典型例子。 其实这个故事被故意歪曲了,这里有很有深刻科学道理的:因为偷取铃铛的时候必然触动铃铛而触发铃铛发出巨大的响声,如果不对耳朵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这个巨大响声很可能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类似的例子是,放鞭炮的时候要捂住耳朵,炮兵的耳朵基本上都是半聋子,还有我小时候的学校都有铃铛挂在大树上,几个村子的人都能清楚听见铃声。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聪明的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噪声防护而保护耳朵听力,李约瑟没有谈论到这一节,这项重大发现当属本博。 叶公好龙是另一个例子。跟别人吹嘘非常喜欢龙,于是家里到处都雕刻上龙,结果真龙听说了这位超级粉丝,赶快去拜访送签名,结果叶公吓得屁滚尿流。自欺欺人的另一个例子。 古代故事,穷人家穷得买不起肉,年夜饭怎么办?饭桌上摆一只木头刻制的鱼,以示盛宴有道鱼,并寓意年年有余。那条木头鱼就是自欺欺人。 最新发现一个例子。春秋时期, A 国新国君走马上任,该国君因曾经好色被民众送给外号,床铺。 C 国国君赶忙发信贺喜,结果 A 国君登基典礼上没有邀请 C 国国君或其特使参加,反而邀请了跟 C 国国君一向有闲隙的 M 国的特使参加。这下 C 国太丢面子了,国君面孔黑了很多。稍后几天, C 国新年庆祝,本来以为 A 国君会发公开信祝贺,结果到了新年的第二天仍然没有任何动静,其实 A 国君根本就懒的看一眼 C 国君。结果, C 国驻 A 国特使马屁精急了,如此下去让本国丢脸,不但自己乌纱帽不保,小命都难保住啊!于是赶快发动关系,让跟自己的锆命太太经常搓麻将的 A 国一位大臣的贵夫人,联系上 A 国一位公主,约定初三去她们家一起搓麻将。公主本来闲来无事,觉得搓麻将就搓吧,于是前往。这边 C 国特使的家里赶快按照新年布置停当,等公主一来,马上躬身亲迎,磕头触到公主的绣花鞋尖上。公主见到新年庆祝这么多彩色装扮,凤颜大悦,加上之后的麻将桌上, C 国特使的锆命夫人拼命点炮又送张,公主赢了不少银子,面露笑容,满意而归。这边送客刚走, C 国特使马上命官家,请即刻拟奏折上奏, A 国特派公主莅临 C 国特使公馆,庆祝 C 国新年!! 随后特使随即瘫倒在地,大病了七天,但是,成功保住了一条小命。 没有实力的 C 国,为了虚无的面子,如此自欺欺人,实在好笑。 阿 Q 兴高采烈地告诉众人,赵太爷跟我说话了!众人很惊异,问道怎么理会的?回答说,我走到赵太爷面前,他半抬眼说了一句,滚! 阿 Q 竟然自欺欺人地上升到赵太爷跟他说话了。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空气污染之掩耳盗铃
热度 13 zhangt10 2015-3-11 05:00
听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被从语文课本里删掉了,这两天翻到他1929年出版的论文集《坟》,里面那篇九十年前所作的论睁了眼看“颇应时事,且摘上几段。 http://www.millionbook.com/mj/l/luxun/f/018.htm ”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然而,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所缺乏的。“ ”再回到“正视”问题去: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一辆汽车坏了,停在马路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然而由本身的矛盾或社会的缺陷所生的苦痛,虽不正视,却要身受的。文人究竟是敏感人物,从他们的作品上看来,有些人确也早已感到不满,可是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当前的苦痛不过是“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为。”于是无问题,无缺陷,无不平,也就无解决,无改革,无反抗。因为凡事总要“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放心喝茶,睡觉大吉。再说费话,就有“不合时宜”之咎,免不了要受大学教授的纠正了。呸!“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呼吸着看不见天空的空气,如果您还怀疑您的健康是否因此受损的话,那也只有掩耳盗铃一词可说了。 不过,这样也比那些因为对手被官府封杀,洋洋得意地向呐喊者落井下石并抢沾人血吃馒头的嘴脸好看许多了。 说起来,鲁迅先生也是因为不合时宜被删的吧。。。 附图:2013年12月底,上海,AQI350, 外出岳阳路附近约4小时。 防花粉过敏用滤膜变黑灰。 对照:0时间点。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32 次阅读|32 个评论
新掩耳盗铃故事二则
热度 5 chrujun 2011-6-23 11:12
掩耳盗铃讲述了把自己耳朵蒙住偷盗铃铛者被抓的故事。大家肯定会嘲笑掩耳盗铃者之愚蠢。不过,网络上的新掩耳盗铃故事又让大家耳目一新。 故事一:某局长用微博直播偷情,和某少妇互相只关注对方,就相互直播起偷情连续剧来。结果引来一大群人围观。直播到开房之日,接到某记者电话,告知偷情连续剧。局长大惊:“你怎么进了我的微博?太不可思议了?” 故事二:某王在博客鼓吹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和一帮狐朋狗友玩得不亦乐乎。正在忘乎所以之时,被网监关闭博客。某王及其狐朋狗友大惊:“网监怎么知道我们在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 是谁在告密?一定要把这小子揪出来!”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2309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