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喜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堂的古木
热度 1 pingguo 2016-4-14 15:00
草堂的古木,从远处, 一步步走近。树身上的名片, 写着学名,树龄,目科属。 升起对时间的敬畏。 真想把史记与星辰, 一并吞进肚子。 离古木越近越感到自身的渺小, 与树叶的关系也是如此。 一生未必能走完一片树叶的纹理。 当我这么想,并未把树叶, 视为如来佛的手掌, 大闹天宫的名声,只适于启蒙。 人生的梦终究是越做越简单。 只要你愿意,时间, 可以让你穿透晨雾。 喜爱的植物,根茎叶花果, 从起初的生字,变为一本本书, 由少到多然后由多到少。 喜爱的人,也是如此。 2016-04-14
个人分类: 诗歌|19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丽的华农我爱你
热度 6 zhaoming159 2013-3-23 03:20
初春的华农,樱花、油菜花、桃花相继盛开,这也是她一年中最美丽的时候。每年这段时间的周末或者午后一般都要接待各处赶来武汉玩的朋友,一起游园赏花,这也是武汉的一年四季中我最期待的一个季节。不过最近忙于写毕业论文,平常都无暇顾及身边的美景。 或许是预感到离意——这很可能是我在华农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今天吃完午饭后突然特别想去看看樱花。到了才发现已是落英缤纷......不过华农的春天从来不可能会有遗憾,旁边马上又含苞待放的晚樱,路边也不时会出现一株繁花累累的紫荆,还有各种不知名的花花草草.... 一路走走停停,随手拍了几张照片,突然感到自己非常非常喜爱这里的一切——其实我很早就已经爱上了这里。 号称武汉最大的一颗樱花——已是落英缤纷 走近,早樱已所剩无几 蜜蜂总是很勤快,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朵花 旁边的晚樱正含苞待放 预演 即将上演一场瑰丽 含苞待放等你来 紫荆,很神奇——枯木逢春,没有一点预兆 再回首,突然有种在路上的感觉——确实我也正在路中间 转眼间三年又过去了,马上又要毕业了。真是很舍不得华农,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非常非常怀念华农,因为我在这里度过了极好的学生生涯,我也一定会秉承华农朴实勤劳的作风——一切都太美好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7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刘路是怎样进入数学研究的
热度 10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3-29 09:58
刘路是怎样进入数学研究的 刘路小时对数学并没有特别的偏好,只是初二那年,偶然他接触到《古今数学思想》这套著作,这是一套由美国数学史家 M ·克莱因所写的论述从古代一直到 20 世纪头几十年中,重大数学创造和发展的书籍,其中特别着重在数学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中逐渐形成的主流工作。该书很重视对数学本身的看法,和在不同时期中的改变,以及有关数学家对他们自己成就的理解。 正是这套书,让刘路对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开始产生了兴趣,并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 从此,刘路,每到周末便闷在屋里看书做题。上初三时,他已读完了《古今数学思想集》的前两册,了解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古典希腊数学的产生,以及坐标几何、科学的数学化、微积分的创立、 17 世纪的数学、 18 世纪的微积分、无穷级数等内容。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这无疑是“天书”。然而,他能读懂,并且为之入迷。 他初中的成绩并不稳定,好的时候全年级二三十名,差的时候倒数几十名,面对分数这个“学生的命根”,十分淡然,而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放在那些奇妙的“数学”上。 高中阶段,他的数学才华开始逐步显现。他越发迷上了思考 “科学方法论”。 刘路的数学思路敏捷而独特,解题步骤和思考方式常常出人意料。高一时开始阅读全英文的数学书籍。“高中时总会因为做出别人没有做出的题,或因为解题方法比较新颖受表扬,就会觉得很开心,这是数学带给我的乐趣。” 尽管如此,刘路的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 2008 年高考结束,父母希望刘路报考自动化控制之类容易就业的专业,但刘路执意不从,“我就是喜欢数学,并且当时就打算之后要从事数学研究工作。我要将兴趣进行到底,学我最喜欢的专业,这才是最幸福的。”于是,在刘路的高考志愿表上,从一本到三本,他都只填写了数学专业的志愿。最终,被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录取。 刘路心中有不少数学领域的偶像,譬如德国数学家高斯、法国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华以及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的约翰·冯·诺依曼等等。像所有将数学当做毕生事业的人一样,刘路难以抗拒数学的魅力。 大学期间他跟寝室的同学沟通较少,要么看书,要么上英文网站、下载英文资料,很少玩游戏。“如果不在图书馆,一定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很爱泡图书馆,每次离开图书馆,书包里都装着一大堆英文书。他常常会为了一个数学问题喝咖啡熬夜。日常状态,便是:看书、思考。然而他的专业成绩并不突出。 但是,刘路还是个运动健将。在学校运动会上,他拿过 400 米和 1000 米冠军。他爱下棋,打乒乓球、羽毛球,游泳,也爱看电影。不久前,刘路还交了女朋友。 大二的时候,刘路开始自学起数理逻辑的知识,阅读了《计算理论》《数理逻辑理论》等三本专业书籍。 数理逻辑既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是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或形式逻辑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证明和计算这两个概念进行符号化的形式系统,是数学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 刘路在这个领域进步很快,很有心得。他很多次兴奋地推导出一些概念和思路,后来却发现书籍已经有所介绍,常常经历“最初认为是自己的新想法而‘大喜’“,到“发现它原来并非新想法而‘大悲’”。 大三的暑假,刘路开始自学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反推数学”,即:从定理反推到公理的研究。刘路因而接触到拉姆齐二染色定理。 拉姆齐二染色定理源自 1930 年,英国数学家弗兰克·普伦普顿·拉姆齐《形式逻辑上的一个问题》的论文中的证明 R(3 , 3) = 6 。可举例简介为:在不少于 3 人的人群中,若两人都只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则这群人中必有一人是所有的人都认识。 匈牙利杰出的数学家保罗·艾狄胥描述了证明这条定理的难度:“想象有支外星人军队在地球降落,要求取得 R ( 5 , 5 )的值,否则便会毁灭地球。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应该集中所有电脑和数学家尝试去找这个数值。若它们要求的是 R ( 6 , 6 )的值,我们就要尝试毁灭这队外星人了。” 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 1995 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提出了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猜想,即“西塔潘猜想”,他猜测“ RT_2"2 能推出 WKL ”。 对于“西塔潘猜想”,刘路在大二时已经看到,并未想去论证它。就在 2010 年 10 月的一天,刘路看书时想到如果利用以前学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论证西塔潘猜想。他立即跑回宿舍,连夜用英文写出论文《“ RT_2"2 does not imply WKL ”》(即“ RT_2"2 推不出定理 WKL ”),以笔名“刘嘉忆”投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主办的《符号逻辑期刊》。对 17 年前提出的“西塔潘猜想”给出了否定的结论。 《符号逻辑期刊》是数理逻辑领域的国际权威杂志,该刊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一直是西塔潘猜想的研究者,他看到刘路的证明后很感兴趣,但因之前从未听说过中国数学界有这号人物,所以也有些疑虑。 2011 年 5 月,刘路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在杭州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对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 一个月后,他收到汉斯杰弗德发给的 E-mail :“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你的证明如此漂亮,请接受我对你的研究成果的祝贺!”。 芝加哥大学博士达米尔·扎法洛夫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促进了反推数学和计算性理论方面的研究。” 2011 年 9 月,刘路获邀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作了 40 分钟报告,他是这次会议上亚洲高校的唯一参与者。
个人分类: 其它|5101 次阅读|21 个评论
哈哈喜爱自己搭积木
黄安年 2010-2-28 16:29
哈哈喜爱自己搭积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28 日发布 三岁半的哈哈喜爱自己搭积木 , 不爱大人指挥他这样那样的设计 , 只有遇到问题时 , 他会说 : 外公 ( 外婆 ) 能不能帮忙把这个积木搭好。有时搭塔吊 , 常常断裂 , 他问 : 怎么会事?我说 : 你考虑在积木平衡方面是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 他想了想说 : 那就在塔吊下面加重吧。我说那就对了。凡事考虑要周到些,在施工中塔吊如果掉下来了 , 会出事故和人命的。他说 : 那真得小心点。 下面的 16 幅照片是他近日自己搭成的几个积木造型。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与科学
maxiaorong 2008-10-3 00:06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科生,我从来没有去想过科学这两个字,也不认为自已会和科学有什么联系。第一次接触科学,是因为看了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学栏目,感觉大开眼界,开始对科学产生了一点兴趣,但这仅仅只是一种猎奇和增长见识的心态。一直觉得连科教频道的广告都比别家的广告要做得好,呵呵,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又起作用了。于是,只要有能收看到科教频道的地方,我绝对不会看别的节目。在我家有个固定的模式,妈妈看电视剧,妹妹用电脑,老爸看体育频道,我看科教频道。 真正和科学结缘,是因为考上了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专业方向是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作为科技新闻与传播的工作者,难免会更多地直接或间接与科学界有所接触。曾经,我只知道院士是一个名词,但我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也曾有乡邻问我:是不是读完了硕士、博士就继续读院士。我也无法给他们一个清楚的解释。在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短短一年的学习时间里,我知道了863、973、两院院士的真正含义;在读了一些科学家的传记之后,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做学问的人;在参加过一系列的会议、讲座、活动之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者的真正风采和魅力。 后来,我终于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的伟大和科学家的伟大。这样的感觉就是崇拜,无法用言语表达。 于是,我终于相信了导师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科学记者是很有意义的!
个人分类: 求学|248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