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界文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诸子百家
benlion 2015-11-13 15:21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信仰和宗教属于个人选择, 行为规范属于职业操守的训练, 而法律制度,则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有人的世界,就有良知,就能讲道理, 比如,爱人如己,珍爱生命。 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宗教的教堂, 也可以有不同民族的习俗, 乃至于唐人街等不同类型的社区, 却是统一在同一个伦理精神下, 建立的同一个法律制度。 合理,就是伦理, 合法,就是法律, 符合逻辑和合乎事实,就是科学精神。 科学和艺术是创造发明,而经济和产业是创新发展。 -(2011-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社会|1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文明的曙光
benlion 2015-9-29 10:30
人类将越来越走向全球化,并将在未来进入行星际太阳系文明。 中国改革开放到90年代末,90年代末到当今,而今到未来,形成的是3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2006年美国IBM已经提出了全球公司的概念,跨国相互投资、合作经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 世界高层政界、商界和学界,包括,宗教界、科学界和影视界,都已经或将认识到这一点,即,越来越尊重和爱惜每个生命,而又存在文化和信仰及体制的多样化。 人类社会治理的根本模式,将是建立在“仁爱”信仰基础上的联合国。 人类最大的食品资源,一是草原,一是海洋,非洲的未来经济定位、太阳系的能源,这些需要国际社会的协商解决。 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医家-兵家、道家-名家和农家-墨家等,构成实践哲学与工程技艺的知识化社会发展。 13 世纪-16世纪,从英国大宪章、阿奎那的经验主义、乔托透视画法和罗吉尔·培根实验方法到达芬奇的艺术、韦达数学、弗朗西斯·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尔方法论等,转型到近代文明。17世纪-19世纪,科学和工业建立,形成了文科与理科、工科和商科的教育体系,以及工业的制造、媒体等产业。 20世纪,人类进入新的科学、经济与管理的模式,世纪之交,而又发展了学科综合与技术集成的医学与工程科学。 (文明之树:I轴心时代、II中古代、III近现代) 附、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严格说,国际上2000年之后,建立在系统生物学基础上的才是合成生物学,而1999年之后,建立在理论与实验结合基础上的才是系统生物学,这个概念发起于1996年北京中关村;因而,严格说来,起点是1996年。 几个重大课题,包括,1)针刺的神经-内分泌电子学;2)细胞抗药性突变的分子机理;3)记忆与思维的神经网络机制;4)遗传网络的拓扑学;5)人工细胞微电子设计等。 - (28/09/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联合国|1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创性:立足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基础
热度 8 Majorite 2012-2-20 04:59
原创性:立足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必要基础 嵇少丞 最近加拿大新闻媒体上谈哈珀总理访华的很多,哈珀的代表团去中国卖石油、卖资源、租熊猫。代表团正式成员40人,其中11名是华人,可惜没有一个是中国大陆背景的。随团还有25名记者(例如, CTV的Roger Smith),其中4人华人媒体记者:明报的陈志强、Omni电视台、新时代电视台、以及蒙特利尔的《七天》周刊的胡宪。蒙特利尔共有华人12万,中文报纸(周刊)就有7-8家,《七天》仅是其中一家。访华全部行程5天,每个记者交费7000加币。胡宪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她的旅费是从由蒙特利尔侨社社团和个人筹款而来。在空军一号飞机上,记者们与代表团正式成员不同舱。在华期间,记者们坐面包车,与代表团正式成员不同车。 随哈珀总理访华期间,4位华人媒体记者各收到一封总理办公室的警告信,原因是他们其中一些人挡住总理专门摄影师拍摄哈珀走下机梯的镜头,而其他主流媒体记者却并没有收到这样的警告信。原来,记者是分级别的,有些场合只有少数几个总理专用媒体记者才准在场。唐人街中文小报记者,第一次遇到这种场面,兴奋地忘记了规矩,还以为平常在中餐馆拍侨领聚会使劲往前挤抢镜头啊,职业精神令人敬佩! 在广州,加拿大总理办公室提示每位代表团成员,没有加拿大领事馆的人陪同上街购物是不安全的。记者胡宪对此不以为然。我记得,钟南山院士的电脑包就是在广州街上被抢过,加拿大国家代表团正式成员包里肯定有重要文件,若在街上被抢,后果严重,总理办公室适当提醒也是必要的,他们毕竟不是普通的旅游人员。 据胡宪发表在《七天》上的报道说:“在和加拿大同行的5天相处当中,笔者时常能听到对中国的嘲讽。比如路过建国门外的LG双子塔,有人对‘Twin Towers’ 评论说是模仿美国,于是有人接口道: ‘Chinese copy everything’。面包车中响起会心的讥笑声。” 其实,中国大城市许多地标建筑是外国人设计的。 胡宪写道:“加拿大代表团中的大多数人对中国的态度却是表面上友好,实则诚意不足。在他们彼此的谈笑当中,更能听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偏见,甚至是轻蔑”。其实我倒认为还是就事论事好,不要碰不碰就扯上中国。以点盖面的宣传报道,往往给人造成制造种族矛盾甚至仇恨的嫌疑。 其实,在西方知识界的确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对现代世界文明没有贡献,他们只是在享受西方文明的科技成果而已。火车、飞机、汽车、轮船、电影、电视、电脑、卫星、家电、手机、GPS等等,无不不是西方人发明创造出来的。中国科教界弄虚作假实在很多,中国人近年来一直是国外野鸡大学出售假文凭的最大客户。学术作假长期得不到处理,骗子继续招摇过市。如果学术上的跟屁虫、水平不入流、生活上却比段振豪还段振豪的人还被吸收进院士俱乐部,这样的院士群体肯定不被国际学界应有的尊重。他们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是靠廉价的农民工打拼出来的,与科技发明创造无关,中国人真的没有什么好骄傲的?” 胡宪委屈地写道:“(面包车里), 没有人顾及我的感受,也许大家已经很顾及了。我要是不在呢?”“可是当我凑过去说,我就来自这个城市,我的妈妈今晚会来看我.......除了华人兄弟,没人为我高兴,有的甚至拉开了距离”(记者要拿出自己的专业水准让人佩服,光教老外‘认钞票’、‘当向导’就太业余了)。 胡宪继续感叹:“我们这些旅加华人,哪一个不是一颗心掰成两半,一半交给加拿大,一半留在祖籍国,惟愿两国亲密友好,让这颗心安稳团聚。” 胡宪还写道:“同样是那位知名记者,在回来的群发信中,声称他回来后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清理精神和心灵的污染’。听他这么说我很难过,因为在旅途中我们还算相处不错”。胡宪所指的那位知名记者不知是不是她前文中所说的CTV的Roger Smith? 旅途中相处不错是一回事,但是价值观却是另一回事。要我是胡宪,我不会未经对方允许就把私人通讯的内容公开发表到报纸上。 胡宪借用一位采访者(据说是位“一走进酒店大厅立马被服务员认了出来”的名人)之口说:“什么中加友谊?狗屁!人家加拿大从骨子里就看不起你中国人。现在哈珀来,不就是因为你中国有钱了,人家不得不跟你赔笑吗?就像一些文化人,想搞场演出、想出一本书,没钱,只好向那些有钱人,特别是暴发户去点头哈腰,陪吃陪聊……可双方根本不是同一类人,一个有文化没钱,一个有钱没文化。中国人应该心中明白,别跟人家瞎套近乎,别以为你有钱了,人家就看得起你了,就想跟人家做朋友了,人家那是无奈!两个价值观、信仰根本不同的人怎么可能成朋友呢?”     附件:    看一下影响人类生活的发明创造里有没华人的身影。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这是一本惊世核俗的书;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诺贝尔奖成为国际最高荣誉奖;   1902年,威利斯·开利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   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造就了一位火箭之父;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碧蓝的天空,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论;   1906年,美国发明家福雷斯特对二极管加以改进,研制出三极管,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却是人类在打开电子时代大门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   ,福雷斯特因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190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由美国芝加哥人费歇尔设计制造;   1907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艘现代化客轮“毛里塔尼亚”号第一次成功横渡大西洋;   1910年,同位素被发现,使人类认识并可以利用的化学元素的实际数量增加了很多倍;   1911年,有人制成了一个磁垫列车模型,在其后的几十年里,德国、日 本、加拿大、美国等对磁悬浮列车进行了反复试验;   1912年,第一块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巴黎大街上;   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1912年,法国人发明人造棉;   1913年,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始应用;   1915年,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一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17年,加拿大科学家发现细菌的天敌:噬菌体;   1921年,挪威气象学家向世人公布了大气环流图案,从而揭示出地球上空大气运动的规律;   1921年,对结核感染具有免疫作用的卡介苗进行人体试种,取得良好效果;   1923年,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诞生;   1923年,世界上第一台冰箱在瑞典问世;   1924年4月到9月,人类完成首次环球飞行;   1925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创立了著名的矩阵力学理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子力学第一定律;   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第一次推出电视系统;   1928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1928年,大陆漂移的内在动力被发现:地幔对流;   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钟问世;   1931年,拉链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1931年,世界上第一条微波通信线路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建起;   1931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这是“人类的第三只眼”;   1932年,美国专家研制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脏起博器,这一发明使很多心脏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1932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出现;   1933年,“尼龙之父”卡罗瑟斯的发明,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尼龙骚动;   1935年,第一个实用雷达装置发明成功;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   1937年,世界上第一架射电望远镜在英国建成;   1938年,匈牙利人比罗兄弟独立设计发明圆珠笔,使整个人类受益非浅;   1938年,中国的黄昌贤用植物激素处理西瓜雌花,第一次获得无籽西瓜;   1942年,在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反应堆成功运行,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3年,荷兰医生科尔夫制成了第一个人工肾脏,首次以机器代替人体的重要器官;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爆炸;   1946年2月15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用途电子数字电脑,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1946年,核磁共振现象被科学家发现,70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技术与图象重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194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家弗兰克·利比首次用反射性同位素碳14,准确测定了曾经有过生命的有机体的年代,碳14测年法的发明 ,对于考古学、海洋学和地球科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掀起了炊用炉具的革命;   1947年,第一个半导体电子增幅器——晶体管问世,成为人类微电子革命的先声;   1948年,美国工程师香农发表两篇有关“通信的数学理论”的文章,系统地讨论了通信的基本问题,由此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1950年,信用卡问世,“一卡走天下”的时代到来;   1951年,美国的克罗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实用的磁带录像机;   1952年,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试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生命遗传的基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4年,美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进行处女航,宣告了核潜艇时代的到来;   1954年,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   1954年,美国生物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有效口服避孕药,并进行了首批临床试验;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1958年,美国人发现激光,两年后的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   1959年,美国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   发明于16世纪的抽水马桶在本世纪开始盛行;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人;   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首次提出夸克模型,并预言这种非凡的粒子不仅存在,而且正是这种粒子构成了其他一切粒子;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师创造了断手再植的奇迹;   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   1964年,中国一所农校的教师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刻自然株,中国农业从此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1964年,美国贝尔公司推出电视电话;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   1967年,南非开普敦成功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1968年,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8月11日,一艘名叫“格格玛·挑战者”号的科学考察船开始处女航,目的是深海钻探。经过15年的航行,不仅验证了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说,而且还有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飞船发射升空。21日11时56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足月球,??   他的一小步标志着人类的一大步;   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1号送入地球轨道;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微处理器问世,被称为第一代微处理器,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1972年,CT扫描仪在英国问世,这是继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1973年,世界上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建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石;   1975年,美国人威廉·米勒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小型电子游戏机;   1976年,美国开始使用第一代无绳电话系统,移动电话逐渐成为现代“顺风耳”;   1977年,美国宣布研制出了中子弹并开始投入生产和装备部队;   1978年7月25日,一位名叫路易斯·布朗的婴儿在英国哇哇坠地,成为第一个试管婴儿;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人在地球上消失;   1981年4月12日,美国耗资100亿美元,第一次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上天,使之成为自由往返于天地间的航天器;   1982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制出高纯度、高效的乙肝疫苗;   1983年,数字式电视机由美国研制成功;   1983年10月,中国一位名叫王永民的奇人发明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计算机汉字输入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1984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电脑;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掀开第一页;   1991年,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环球网(万维网)正式露脸,这张无形之网使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犹如在网中穿梭,十分便捷;   1993年,在与世隔绝的“生物圈2号”中生活了两年之久的8位科学家,平安地走出这一人造小世界,标志着美国“生物圈2号”计划首次试验结束;   1993年,美国将信息高速公路列入政府建设计划,一时间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1994年,与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香港新机场工程、中东和平管道引水工程等一起入选世界超级工程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5年6月,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标志着人类在空间活动中的国际合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1997年2月24日,多利羊问世,克隆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2400 次阅读|5 个评论
全球公民 - 全球化不可逆转
热度 1 benlion 2011-8-19 21:23
也许,文艺复兴最初的想法是复兴罗马帝国,而今,中东有复兴阿拉伯文明的思维,还我们希望的是重建伟大繁荣的中华文明;但是,《大国崛起》给人的启示录是全球化文明的进程。 1945年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就已经预示了一个真正的人类未来是地球文明时代的到来,环太平洋区域尽管是泛欧洲文明从东、南、北向俄罗斯、南美、北美-澳洲延伸;但是,已经不可能是一种单一的文明模式,而是一种世界一体化的地球人文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的协作与分工,区域政治经济的联络成为一个产业链、经济生态圈形态,全球化已经不可逆转。 全球化文明、全球化世界,分工的在全球化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CNS*领导世界科学,诺奖牵动科学家的神经,电脑、数据库、交通、通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数字化地球。 我们,中华民族,应该在这个全球化世界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如何能够诞生新时代的诺贝尔**,如何能够创建新时代的CNS,如何在世界教育、科技、产业、金融和政治体系中参与人类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这才应该是作为中华民族,也是世界民族,也是人类社会一员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未来理想。 人类起源于欧非亚区域,或称为人类的出非洲,人种分化、文化创造,然而,人类始终保持一种即分隔而又联系的关系,人种之间的区别、人种之间基因差异很少到几乎可以微不足道,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人类区域文化千差万别;然而,人类的文化自古以来既有分离的独立创新,又有相互的传播、学习与相互继承。 人类轴心文化时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希腊、以色列、尼泊尔、华夏同时期诞生了四种典型的文明模式,往后的人类文明尽管分别形成了罗马、阿拉伯和中华文明三大典型文明;但是,这些文明之间始终存在联络,典型的是丝绸之路,而近代欧洲开辟通往东方的海上新航线的探险,正是走向了轴心时代四大文化之间重新走向融合与统一的历程。 人类社会,不同区域文化、不同区域文明形态,仍然将以传统文化方式传承,传统与现代构成人类整体文明的部分而形成文化多样性,犹如生态圈的多样性;但是,传统文化,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传统文化,都将是人类文化遗产,无论是何处,无论是何种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的是创造新文化的信息资源,也就是数字化地球的资讯。 因此,我们应该思想,我们应该探索,我们应该立即行动的实践,那就是如何充分研究人类全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社会,在整体人类文明中扮演怎么一个未来地球文明新模式的开创者、奠基者 - 因为,人是所有地球生命中唯一知道自己是会死,个体人不能永生,永生的是人类的文化和人类创造的未来人类及其地球人文明。 *,世界顶级科学媒体产业 - Cell、Nature、Science出版集团,我期望的是华人创建CNS那样的科学期刊。 **,我是指诺贝尔、西门子、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和华人发明家型企业家创建“诺贝尔奖”那样的国际科学奖。
305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