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牛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牛棚和毒草
liuxiaod 2010-3-8 00:59
小的时候对文革颇有印象,记得那个时候牛棚很多,毒草也很多。 不进牛棚的大概也算不上牛人吧?现在时代不同了,牛棚也数字化,网络化了。如果一位学者因为学术观点不被常人接受,就被删掉博文,封掉博客,在本质上与以前的牛棚没有什么区别。 愿祖国牛人遍野,愿天下毒草都有春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恢复生态学的书、人和网
wangyechun 2010-2-6 23:24
书 2007.Lawrence R. Walker, Joe Walker, Richard J. Hobbs. Linking Restoration and Ecological Succession. http://www.ebookee.net/Linking-Restoration-and-Ecological-Succession-Springer-Series-on-Environmental-Management-_346220.html 2006. Jelte van Andel and James Aronson. Restoration ecology:The new frontier . http://www.ebookee.net/Restoration-Ecology-The-New-Frontier_368624.html 2006. Donald Falk, Margaret Palmer, Joy Zedler, Foundations ofrestoration . http://www.islandpress.com/bookstore/details.php?isbn=9781597260176 2004.Vicky M. Temperton, Richard J. Hobbs, Tim Nuttle, Stefan Halle, Assembly Rules and Restoration Ecolog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http://www.ebookee.net/Assembly-Rules-and-Restoration-Ecology-Bridging-the-Gap-Between-Theory-and-Practice_246760.html 2003. David lamb and Don Gilamour. Rehibitiaon and restoraion of degraded forests http://data.iucn.org/dbtw-wpd/edocs/FR-IS-005.pdf 网 http://www.ser.org/ 不完整,待补充!
3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领域牛人集
linjingshu 2010-1-16 21:21
窗体顶端 化学领域牛人集( 2009 年 2 月 12 日更新) 转载的化学相关领域的牛人 ( 先后顺序不代表排名,都是牛人 ) 下面所列举的只是该领域的部分牛人。不是全部请勿强求列举全部。本人保有不全部列举的权利。 平时没事多来这些牛人组的网页看看学点东西,以后申请出国读 Ph.D 的时候也许会有用的,不要到时被别人问起来,傻傻的什么都不知道。 有机合成方法学 (含 Organometallics ): 1. B.M. Trost ( Stanford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tanford.edu/group/bmtrost/ ( 其实 Trost 也做全合成也做方法学的 ) 2. J.F. Hartwig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cs.uiuc.edu/hartwig/ 3. K.B. Sharpless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cripps.edu/chem/sharpless/ 4. E.J. Corey ( Harvard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hem.harvard.edu/research/faculty/elias_corey.php (其实 Corey 是既做方法学又做全合成的) 5. R.H. Grubb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ce.caltech.edu/faculty/grubbs/index.html 6. R.R. Schrock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web.mit.edu/rrs/www/home.html 7. S.L. Buchwal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铜催化和钯催化比较多) 课题组网址: http://mit.edu/chemistry/buchwald/ 8. R. Larock (Iowa State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hem.iastate.edu/faculty/Richard_Larock/ 9. P.E. Jacobsen (Harvard University) http://www.chem.harvard.edu/groups/Jacobsen/index.html 10.Yoshinori Yamamoto (Tohoku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http://hanyu.chem.tohoku.ac.jp/~web/lab/pages/e/index.html 11.David W.C. MacMillan ( Princeton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princeton.edu/~dmacgr/index.html 12. Gregory C. Fu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web.mit.edu/chemistry/fugroup/index.html 13.P.A.Wender( Stanford University ) Wender 主要做 反应与 Pauson-Khand 反应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tanford.edu/group/pawender/ 14.M.C. Whit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鉴于做有机的女人比较少,长的漂亮的更少,所以 White 也列在其中吧。人很漂亮声音不好听。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cs.uiuc.edu/white/ 15.Phil S. Baran(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个人不怎么喜欢 Baran 的工作,不用传统的反应而是一堆方法学的堆砌,简洁但是不实用。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cripps.edu/chem/baran/ 16.Nobuharu Iwasawa(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在一次大型报告会上了解了一点点他的工作,个人觉得挺有意思。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hemistry.titech.ac.jp/~iwasawa/index.html 17.Oshima Koichiro ( Kyoto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mc.kyoto-u.ac.jp/mc2/top1-e.html 18. 李朝军( McGill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cjli.mcgill.ca/ 全合成 ( Total Synthesis ) : 1.K.C. Nicolaou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cripps.edu/chem/nicolaou/ 2.B.M. Stoltz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stoltz.caltech.edu/ 3.A.B. Smith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课题组网址: http://absmithgroup.chem.upenn.edu/absgroup/ 4. Larry E. Overma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 课题组网址: http://overiris1.ps.uci.edu/LEO/index.html 5.Samuel Danishefsky ( Columbia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超分子化学 Peter J. Stang ( University of Utah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hem.utah.edu/faculty/stang/ 微流控芯片 : 1.R.N. Zare (Stanford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tanford.edu/group/Zarelab/ (有幸听过他的讲座,虽然当时他讲述的内容不多,但是表述很清楚,被同行认为除了诺贝尔奖以外的奖都拿过了) 2.J.M. Ramsey(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课题组主页: http://www.chem.unc.edu/people/faculty/ramseyjm/jmrgroup/index.html 分子反应动力学 : A.H. Zewail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its.caltech.edu/~femto/index.html Nanoscience Nanochemistry : 1.M.G. Bawendi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nanocluster.mit.edu/ 2.J.R. Heath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its.caltech.edu/~heathgrp/ 3. 戴宏杰 (Stanford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tanford.edu/dept/chemistry/faculty/dai/index.html 4. 杨培东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chem.berkeley.edu/pdygrp/main.html 5. 王中林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chem.berkeley.edu/pdygrp/main.html (王中林氧化锌纳米材料做的比较多) 6. 夏幼南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nanocages.com/ 7. C. Lieber (Harvard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 http://cml.harvard.edu/ 8. G. Whitesides (Harvard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http://gmwgroup.harvard.edu/ ( Whitesides 组的方向很多微流控,纳米等都做,姑且把他放到纳米里吧) 9.C.Mirki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chemgroups.northwestern.edu/mirkingroup/ 还有鲍哲南做的也很好。金松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凑合。 生物核磁 : 1.G..N. LarM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课题组网址: http://chemgroups.ucdavis.edu/~lamar/ 2. Kurt Wth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课题组网址: MOFs 等(储氢,储甲烷,储二氧化碳材料) Omar M Yaghi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 课题组网址: http://yaghi.chem.ucla.edu/ 超快动力学 : 1.G.R. Fleming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chem.berkeley.edu/grfgrp/ 2. Rienk van Grondelle ( Vrije Universiteit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nat.vu.nl/~rienk/ 3. S.G. Boxer ( Stanford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tanford.edu/group/boxer/ 4. M.D. Fayer ( Stanford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tanford.edu/group/fayer/index.htm 理论化学 - 电子转移反应 1.R.A. Marcus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its.caltech.edu/~boney/ 2. H.B. Gray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ce.caltech.edu/faculty/gray/index.html 计算化学: W.A. Goddard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wag.caltech.edu/ 活体单个生物分子光学成像 庄晓薇( Harvard University ) http://zhuang.harvard.edu/ C60 光功能材料 : Takehiko Wada (Tohoku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http://www.tagen.tohoku.ac.jp/labo/wada/index.html (这个组的人大部分来自以前 Omasu Ito 实验室,良好的基础。伊藤 攻教授的报告我听过,确实很牛!) 酶化学 : F.H. Arnold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he.caltech.edu/groups/fha/index.html 大气化学与物理 : J.H. Seinfeld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che.caltech.edu/groups/jhs/research.shtml 光合作用体系色素蛋白复合物结构解析 : R. Cogdell ( University of Glasgow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gla.ac.uk:443//ibls/staff/staff.php?who=PPQ|ed 基于核酸的分子工程学 : E.T. Kool ( Stanford Universit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stanford.edu/group/kool/ 表面科学与催化 : G. A. Somorja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课题组网址 : http://www.cchem.berkeley.edu/gasgrp/ G. Ertl () 质谱 : 1.R.G. Cooks (Purdue University) 课题组网址: http://aston.chem.purdue.edu/welcome 2.G.L. Glish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课题组网址: http://www.unc.edu/depts/massspec/ 金属复合物结构与理化性质 S.J. Lippar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题组网址: http://web.mit.edu/lippardlab/ 光化学 Ivan huc ( European Institute for Chemistry and Biology ) 课题组网址: http://www.iecb.u-bordeaux.fr/fileadmin/IECB/HTML/POLE2/HUC/rechih.html 内容还会陆续补充,希望大家也推荐一些牛人,一定要真正的牛人 窗体底端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发表|4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阿Q精神
xingminfeng 2009-12-14 19:03
念了这么多年书,发现自己真的变懒了,什么都不想干,上课的内容不想看;想发表文章,又不想看文献,但不学习又不可能,所以由衷的发出一句感慨:这么多年来,发现了一个真理,幼儿园到大学,到研究生,最好混的还真的是幼儿园。 以前想做个牛人,但自己确实不是。所以,俺将比俺强的叫做牛A,比俺差的叫做牛C,自己呢,当然牛B了。所以,大家都是牛人,但我最牛B。阿Q的精神被我领悟的还是不错的,哈哈,窃喜。 各位牛人们,努力工作了,努力学习了,不能再荒废时间,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牛慎谈爱国
chile 2009-10-23 13:41
海外牛人,陆续的回国,也陆续的在大陆谋得在中国高位。惹得众多观望的大牛们也想抢滩登陆。 各色人物也是悉数登场,表现出各自的是多么爱自己祖国。 随后又来了好多质疑声音,惹得牛人们又要多次表示自己爱国之心是真实的。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朴实的爱国心里,尽管有时候可能深藏多年,尽管也不知道是爱那个中国,但是那份对自己族群的爱应该会还是有的,或者是对自己族群的依恋还是有的。 再者 ,中国现在是大舞台,有时候会让牛人们发挥些更多影响,并且也可以期望发自内心的对国内现状有所改变,所以好多受人敬重教授的归来,也有了让科研领域面貌一新。 但 现在的牛人还有那些在观望的,那些将来想回来的,不要再用爱国为借口,不要用那些新闻的口吻说什么放弃了这个放弃了那个高薪,都是为了中国而回来,就让人感觉有点反感,尽管这些由衷的反感不一定是大牛希冀的,但是过多的爱国宣传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 像李开复先生的当年到中国为谷歌做事情的,他没有说多么爱这个国家,尽管他的肤色也减少和我们的距离,他的那个将自己影响力发挥到最大的理由就让大家没有去追究他是爱那个国家的问题,而开复先生的多篇写给大学生的信,也让更多迷途的大学生以启迪,而最近他又开始帮助更多的年轻的人创业,也还是让我由衷的敬重和仰慕其高的境界,他做的事情确实可以给国内不少人以帮助。 尽管一直都希望网络质疑的言论少些施一公这些大牛少些,但是那些过多媒体宣传爱国的言论确实会让质疑更加多了。 所以建议:大牛慎谈爱国,尤其不要将过多的宣传自己是多么爱国,将爱国放在心里,为国家做事情放在手上。 所以还是 饶毅 教授说的好, 不仅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ask not only what problems China has, but also what problems you can solve for China) 。 爱是要做的不是谈的。 【注】本文是受导师建议读 饶毅:从美国梦到中国梦 的读后感受。
个人分类: 自愚自乐|3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年,NDBC在南昌刷新成绩
tangchangjie 2009-10-21 11:40
----在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09的总结发言 (说明:2009.10.16—18,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09在南昌胜利召开。受数据库专委会指派,作了大会总结发言。因相关人士索取讲稿,现将当时用的手机上的简目补成了这份较详的提纲,保留了小部分口语元素,加了几张照片在后面。) 十月南昌,金风送爽。此时此地,场外银桂飘香,场内充满活力;套一句歌词:“流动中的魅力充满着朝气”, NDBC在南昌刷新成绩。今年的NDBC很成功,……,原因:天时、地利、人和。 1 天時 。 今年是牛年,又逢国庆六十周年,1949年也是牛年,历史告诉我们,牛年大吉。 昨天大会报告上,日本的yasushi教授谈挖掘对象的情感语义。设若给他一幅牛图,可否挖掘出下列语义?(1)勤恳耕耘(传统语义),(2)蒸蒸日上(有股票后的新增语义,需动态、增量地挖掘);以下的“牛”,都含这两层意义。UCSB苏建文教授在大会报告中提醒,今年又是关系数据库模型提出40周年,国际数据库界正在纪念,或正在准备纪念这一大事件。关系数据库模型提出者E.F.Codd是超级牛人,从提出理论到1981年获图灵奖,多少艰辛有谁知?维基百科有介绍,……; 国庆六十周年+牛年+纪念数据库界牛人,NDBC2009的时态环境真的很牛。 2 地利 说到南昌,自然联想起南昌起义,庐山风云,……。在Google Map上看南昌,城在湖中,湖在城中(近有前湖、象湖,青山湖,远有鄱阳湖);水绕(赣江)山环(西山,梅岭); 有些老师来过多次, 有些老师是第一次来,“第几次来没关系,有太多话题”: 来南昌必去腾王阁,腾王阁序有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起飞”(大家可都看到了毛主席的手书?那真是神采飞扬…);“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常有人用此名句,但不一定都知道出处在这里);“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趣味挖掘问题:周星驰大名可与此相关?此外,数据库界某位新秀大名是否出也自第一段?) 总之,南昌的文化底蕴+金秋+银桂+山水,喻示南昌是开会的好地方。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感谢我们会议的东道主……(一谢)。 3人和 大会给特邀报告人准备的精美礼物是五牛瓷瓶。若问,能否在大会中挖掘出“五牛”新语义,有哪五个“牛”?。答:(1) 专家群体 很牛;请国内外10位教授作大会专题报告, 他们是 孟、苏、李、陈; 王、董、崔、陈;以及Ha, Ya 。即孟卫一、苏建文、李建中、陈雷、王海勋,董欣、崔斌、陈群、Hanan(美),Yasushi(日) ,十位教授 ,个个都很“牛”。(2) 作者群体 很牛 (获奖论文作者……); (3) paper集群 很牛(正如 数据库专委会主任,何新贵院士所肯定的,覆盖面广,选题新);(20多篇将上EI检索的学术杂志,其中8篇获奖,…);(4) 承办协办群体 很牛; (江西财大是江西牛校;协办单位有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东道主团结、执着,终成正果。在分享丰收喜悦的时候,让我们用热烈掌声,感谢东道主单位及教授们(列出单位和教授们名单),(二谢)。(5) 整个大会 很牛,……。 4 二十字方针 何新贵院士在开幕式上提出了办会方针:团、交、发 、培、 服 .即20字方针:“团结同行,交流学术,发展学科,培养人才, 服务国家”。会议进程 和上面所得五“牛”贯彻了何院士的二十字方针,(展开解释….) 5 大会特点 (1) 录取率控制严格 ,文章质量明显提高,其中有20多篇论文将在被EI检索的学术杂志上发表。 (2) 内容创新 ,第一天研究生论文指导,请国内外名师点评指导,属会议内容创新 (3) 会程创新 。考察四个半天使用的会议室个数序列:1,5,5,1 ; 开始觉得“曾相识”,问是何处“燕归来”?像国庆阅兵时装甲兵的菱形编队,像数学上的格Lattice;会程有放有收,前呼后应;人气持久,可圈可点;创新安排,可仿可学。 再次用热烈掌声,感谢大会承办者和专委会参与大会组织的于、李、孟三教授,(三谢)。 6 祝贺获奖者 。 祝贺八位“萨师煊优秀论文奖”获得者(解释奖项历史渊源)。今天NDBC给你们光荣, 明天你们将是NDBC的光荣。看,你们的导师正会心微笑;老师就是这样,总是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7 喜讯 今年数据库界评准一位杰青,专委会增选五委员;热烈祝贺;我们看到了数据库的未来和未来的数据库;希望明年有更多杰青、更多的年轻委员、更多的优秀论文。 8 人才战略 腾王阁序中,有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后半句说的是李广年青时,文景二帝用老将相,到李广老时,汉武帝用年轻将相;用计算机科学的行话描述:李广的成长过程,总与机会异步;作者王勃借此略发了一小点牢骚,……。积极地理解,那是因为汉景帝开始的、汉武帝继承并发扬的人才战略取得了成功,才会有年轻英才涌现;李广之所以难封,不是因为李广不行,而是卫青更行、而霍去病则太行太行…;改革开放后,在新的人才战略催化下,中国数据界正在源源不断出英才,中国数据库界奔驰在希望的田野上,……。 9 明年的数据库活动 有ICDE;有APWEB,2009.11.2截稿;北京 NDBC截稿时间 2010.5.1;WAIM2010截稿时间 2010.1.29(搜索关键字WAIM 2010 ),VLDB, SIGMO 截止期还早。 鼓励投稿,(a) 不怕失败…;(b) 爱拼才会赢,…; (c) 选题要好 ,…。 10 数据库、活力,及青春 只要有计算,就会有数据;只要有数据,数据库就有活力,数据库事业大有前途。 UCSB苏建文教授在大会报告中说,20多年前,少有机会让学生选方向,多半是研究方向选学生;他被数据库研究方向选中,当时个人没多大的主动权。20多年来,做了不少成果,感觉还不错。如果现在再让他选一次,他还会选数据库; 非常赞同苏教授的话,一大批年富力强的教授也是20多年前被数据库选中,现已成果累累;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数据库,数据库是他们无悔青春的一部分。 现在年轻人和数据库方向是双向选择,“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人与学科,两情相悦;更有研究兴趣,更有创新激情,……;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你们赶上了好时代。 11 青春寄语 (对新委员、新杰青,年轻获奖者,对这里所有的年青人) 有两首歌曲,都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再过二十年,数据库界将迎来第46届全国学术会议,即NDBC2029。它将在那里召开?什么季节开?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秋季。注意,那个秋季可不平凡,那是国庆80周年的前后,那是关系数据库模型提出60周年纪念的日子。 再过二十年,年轻人中会涌现更多杰青、甚至院士、更多论文获奖者,可能还会有图灵奖获得者……。 再过二十年,我们主席台上的老师都会健在。我们和年轻人有个约定,一定来参加以你们为主体的NDBC2029;即使不能到现场来,也一定要参加NDBC2029的视频会议。 憧憬一下,那时会是何情,那时将有何景? 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祖国一定更美;浪漫一点,那时的视频会议可以传香味。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属于他,属于你 ,属于中国数据库界新一辈! . . (收到邮件问,下面的照片是怎样叠加的,在PPT上叠加,把PPT另存为JPG,用ACDSee剪切、修整即得,这样字节数很小,60多K ,也可作为一种图片压缩技术使用,详见另一篇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2429 ) 相关博文( 不说套话更精彩 系列 ) 一个任遐想驰骋的Logo --- 它包容了执着、团结与潇洒 NDBC10 为什么这些专家比较长寿 (NDBC2010闭幕式发言 ) 科技接力与青春寄语 牛年,NDBC在南昌刷新成绩 (NDBC2009闭幕式发言 ) 群星正灿烂,科学有希望 第十五届中创软件基金人才奖励颁奖仪式 三十年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 (NDBC2011闭幕式发言 ) 大数据与小世界的聚会三道茶 - NDBC2012闭幕式发言 如今老去才华尽, 犹盼春来草上笺 (NDBC2015 闭幕式发言 )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观察感悟|10522 次阅读|4 个评论
牛人大战交警
windest 2009-10-17 20:21
同志,你闯红灯了。 司机四处张望,作无辜状:红灯在哪里? 交警手指向红灯。 司机:靠,挂那么高,我能闯得上吗? 交警语塞,牛人驱车溜走。 片刻,牛人又被一交警拦住:同志,你压线了。 司机低头看线,大骂:又没给你压坏! 交警晕,牛人加油溜走。 不久,又一交警向牛人示停,牛人下车后,交警说:同志,你酒后驾车。 司机冷笑道:啤酒也算酒?那你说酱油也是油? 交警又晕,牛人开溜。 须臾,交警再次拦住牛人要求出示驾照。 司机无证,遂上下打量交警:你不赶紧去讨个老婆,管我屁事? 交警:我孩子都上中学了。 司机:那你把结婚证拿出来。 交警:没带。 司机:没带就是没结婚。 交警:不能这样说啊,没带证不代表没结婚啊。 司机:我也没带驾驶证 交警血喷,司机狂笑绝尘而去。
个人分类: 总编辑时间|2368 次阅读|1 个评论
First Research Proposal-Day2
tianjingle27 2009-8-4 23:49
2009年8月4日23:33周二 今天接近尾声! 参加了院里的暑假班,灾害管理相关的。(由于个人疏忽,不重视,以及不及时反馈重要信息,错过了报名,成为编外人员。不重视之由在于认为没有十整天听课,事实上,只安排上午3小时的课,下午是自由讨论。所以,“想当然”之惯性思维又一次让我们受伤了。 下次注意!!!) 听了3小时英文课,视野开阔了。美国人做研究的思路更具体,更细节化。更给我留下印象的是《Perception of risk》的作者Paul Slovic,他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风险问题,很有名。前几日刚下载到其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文,今日竟然见到真人了,不可思议!原来当你进入圈内,很多偶像就在中间了。环境的确变了!且我们的身份也在逐渐变化中,从仰望者将逐步变成对话的同行,时间早晚问题,早与晚取决于培训的强度与有效性。不过为什么美国人不担心自然灾害之类的风险呢?相对来说,他们更关心恐怖袭击之类的风险。中国人是什么状况,查查有这方面的研究么? 言归正传,以“三点”做结: 1.见到牛人,自由表达英语,提问与沟通,能力超级强,且年纪轻轻,传说大二而已。恐以我们的步伐,再训练十年也未必有此表现。但“一个萝卜一个坑”,混到这份上了,妄自菲薄或是骄傲自大都不该有了,也没有了,故“面向今日,做好今天”! 2.听讲座,跟踪主讲人论文,发现,二十年前的东西,现在讲来依然很吸引人,故起步阶段的训练要扎实,扎实,更扎实。打下更好的基础。且“远景”与“愿景”更重要,做好现在的时候更要明白,十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3.已进入资料锁定阶段。对Paper,三重任务,一为结课,二为书稿,三为开题,若分为三段来做,肯定失望,故以三位一,集中,集中,再集中!此外,离开此处也不过2年之后,故在这里的时光也是极为有限,极为有限的,浓缩的“两年”,更要做好今日!!! 总之,今日是适应期以及开阔眼界期。从此,我们有了另外的视野,相信,今日会更好! 安啦, 2009年8月4日23:51于恋恋
个人分类: Responsibility for today's actions|1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计算机界牛人的科研方法
nsfc 2009-6-13 21:37
在几年的时间中,我收集了几个有关做研究的心得体会,包括南京大学长江学者/杰青周志华教授、原TKDE主编Xindong Wu的经验体会。与大家共享,共同进步! 周志华-怎样做研究与写文章 吴信东-怎样在数据挖掘高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 周耀旗-写好英语科技论文的诀窍
个人分类: 科研体会|2606 次阅读|2 个评论
牛人用废话强调自己:《牛论牛道》,牛著
大毛忽洞 2009-5-9 12:45
牛人用废话强调自己:《牛论牛道》,牛著 真正的大师,却没有如下这么做: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著 《牛顿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著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著 《曹雪芹的红楼梦》曹雪芹著 时代不同了,格式也不同了。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著 这种格式多么难看啊! 无非是为了强调自己,才把自己的名字写两遍! 这种格式就是: 《牛论牛道》,牛著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39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加油70~78出生的同志们
chile 2009-4-19 11:23
其实70后要进入高校的这些同志们,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发挥出生在这个年代人的强项。在学历上和知识的积累及科研成果上,80年的人是后生可畏。那么留给70年代的还有应该怎么样将自己事业做大那?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合作, 加入那些实力比较强的45岁以上牛人的团队,踏踏实实的跟着或者协助这些学者做事情,再坐十年的板凳,坚持将这些牛人变得更牛,让团队出更多的成绩,当让你团队里面的人都成为大牛的时候,你离牛人也就不远了。 善于学习, 学习前辈们的各种经验,永远用一个谦卑的心和学者交流,学习越多,积累的财富也越多。 舍得投入, 多参加会议,不要说没有基金支持,就是自费也要参加一些专业内的会议。先参加国内的,时机成熟了就参加在境内的国际会议。 踏踏实实去做事情, 在单位要多和领导交流,需要自己做什么,做什么可以为单位做贡献,而不是总是嚷着单位没有条件,你总是怀才不遇的样子,不要抱怨单位的环境不适合了你的成长,或者说耽误了金子的发光。更忌讳的是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去挑战领导们的官威和教授们的权威。 播种希望, 要满怀希望的做科研,要多看文献而不能拘泥于文献,多从不同角度寻找科研的思路,总是将一个一个想法在脑海的反复的思考,时机合适就去播种,踏踏实实的去浇灌,辛辛苦苦的去营造自己的科研氛围。 说到最后,还是那句话,成功没有太多的捷径的,那些有果实的种子需要汗水去浇灌的。
个人分类: 点滴人生|3824 次阅读|4 个评论
未占天时,更需要努力-和70后共勉
chile 2009-4-12 14:11
作为一个78年出生的人,也是和国家改革开放30年一起走过来,处于这个时代改革的大时代,确实受到了不少时代的冲击。 小时候,有五年制和6年制的不同的待遇。 初中时候又有了教材改革的开始。 等高中时候教材就大面积换掉了。 大学三年的时候,99年的全面扩招开始。 大学毕业又没有国家分配的事情。 机遇和挑战同在,只是现在留给我的机遇确实很少。 工作了三年后又出来读书,在08年,99级的扩招后的博士毕业,博士已经贬值了。 就如2001年我们这批人还在嚷着换工作,99级的同学进来后就不再说离开了一样,就业的难度逐年增加呀! 等在2010年,这些同学博后出站了,博后又要好多人出现了。 回头看看80后也确实是后生更可谓,我们这些70年代的同学们生存空间就更不容易了。 对于科研上,我只有百倍的努力,补救知识和年龄上的不足,希望可以对行业有点点推动吧! 中青报:科研领域,70后将成被抛弃一代? 我们现在很着急,因为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在科研上还不成气候,没能形成一个领军的团队。中科院某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在谈科研人才培养时,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这是所里一直忧虑的事情。 他说,理论上,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科研人员现在应该是崭露头角的时候,可现实情况不是这样。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中,拿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的时候一般是30多岁,超过40岁的很少。而现在所里30岁以上的拿到杰青的只有两个人。 据负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与管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统计,目前杰青平均年龄已经远远高于2000年之前的年龄。 例如,2008年7月召开的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工程与材料专业评审会最后的情况通报中显示:申请人整体年龄偏大是存在的问题之一。其中材料组和工程组申请人40岁以下的分别只有32.1%和21.1%,绝大部分申请人年龄集中在41~45岁之间。 60后年富力强,80后后生可畏,70后遭遇前后夹击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人还年富力强,80后的一批人已经是后生可畏,我们是挺尴尬的一批人。某研究所的王博士是1972年生人,不折不扣的70后。他在日本读完博士,又做了几年研究,因为觉得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发展空间大,学科能力也比较强,就回国了。可是回来四五年了,评研究员还是遥遥无期。
个人分类: 点滴人生|3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孺子牛与牛人谁更牛
jlpemail 2009-2-10 16:30
有这样的人:以为吃了几年牛奶,就有了牛的血统了,说话和做事情都很牛气;这是吃国产牛奶的,吃进口牛奶包括其它牛奶制品的,就更牛了。进口的,至少要比国产的贵一些。 而在进口牛奶中,还有东洋、西洋和南洋之分。南洋因为属于南半球(?),故,不算太牛的。就剩了北半球的东洋、西洋之争了。东、西都有喜欢的。当然也有因为胃肠因素不喜欢的。 还有欧洲和美洲的差异,有崇尚欧洲奶牛的,有崇拜美洲(北、南)奶牛的。 假如吃牛肉长力气的说法可靠的话,我建议喜欢这一口的,到西藏高原去,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 运气好的话,可以遇见白色皮毛的野牦牛,据说比骆驼小不了多少;人少了,谁成为猎物都不好说。 尽管牛吃人好象不可能。野牦牛比已经驯服的家牦牛有劲。 喝了牛奶,不算什么;吃了牛肉,劲头更足。牛肉,又有阿根廷和西班牙等区别。西班牙的牛,因为有著名的电影和音乐做衬托,吃了的人,越发觉得肌肉发达了。有独步武林之气概,有项羽拔山的豪情了。假如似古代传说中的牛郎那样,披上牛皮,上银河探亲、度假都不在话下了。那时候,感觉不比乘坐飞毯翱翔的阿里巴巴差。反正都是托各民族的想象力的福。牛年了,大街上经常见喜欢牛的孩子或者孩子气十足的人,用发光的牛角做首饰;夜间是好景致,一种乐趣。喜爱牛,。以牛为吉祥物,不是过错,过于牛气就没有必要了。撒大木牛气,让人收拾了;撒可气牛气,让人围困了;陈扁扁牛气,让人禁闭了。 鲁迅留过东洋,也对欧洲的文学感兴趣,有翻译的《死灵魂》等为证据铁证如山。是否喜欢或者品尝过两地的牛奶制品,不得而知;这个课题,不知道刘心武等带的研究生是否可以联系一下许广平的儿子、孙子?考证一番。 鲁迅的名言,其实来自一首诗歌,有人都要当成座右铭了;至少是挂在嘴边上,尽管乐意那么做的比多云天气里的夜空的星星还少见。 以为自己具有各种腱子牛血统的人,无论多么义勇,我都觉得不如牛本身可爱。人终归还是人,不论吃了营养多么丰富的食品。人终归还是要做人,不论吃了哪里出产的食品。 鲁迅诗歌中的孺子牛,在不同的人内心中,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格言是通用的,但解释可以不同。鲁迅没有把他的诗歌的解释写进法典,不许人们发挥。孺子牛可以是字面上的含义,为孩子做马牛的优秀父母,本来就不少;而做孺子牛本身,就已经和一些观念不一致了。这观念可以是千夫指的字面涵义,也可以是更丰富或者奇特的意思。 鲁迅的说法,初看起来很不阳刚,孺子牛的修饰语为俯首甘为,但千夫指前面还有横眉冷对。可见,鲁迅也不是总那么服帖的,看对谁了。是对可以教诲或者服务的孺子还是无法和谐相处,格格不入的千夫。这个老先生,骨头好似比肉多,而且硬朗。 那么,说到底,牛人们和孺子牛,那个更牛呢?
个人分类: 科技会场|3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器人系列】NO1:牛人·学长·师兄
freton 2008-11-8 22:32
刚在一个QQ群里,大家提到了牛人、学长和师兄几个词。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群,是今年新建的一个群,群的性质是为今年的CCTV机器人大赛做交流。群里面,有老师,有以前参加过这个比赛的老队员,也有为2009机器人大赛做准备的队员。可以说,这个群,汇集了华中科技大学机器人团队的历届参赛队员。这个群,因此也有了其历史的积淀。 CCTV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是为了选拔出国内冠军,然后冠军代表中国参加亚太地区的比赛。校机器人团队在2004年刚参赛时,那是最艰难的一步。没有任何经验和积累,没有指导,且这个比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挑战性,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第一次参加此次比赛,就拿了季军,那一届的队员们,是英雄,也是先锋,此后,这个比赛一直继续着。 我们常常称他们为牛人,也有时叫他们学长或者师兄。 刚大家就在群里讨论,C.Z.M.,也就是第一次参赛的老队员,一会要去团队,和现在的参赛队员做一些交流。一位参赛队员称C.Z.M.为学长,C.Z.M.却说:不要叫我学长,大家都差不多大的,就叫我师兄吧。 我问:学长和师兄有什么区别呢? 一人回答说:学长重在长,师兄重在兄。这样看来,师兄更为亲切,也显得平等。 另一个兄弟说:学长,就是学习的时间比较长的人;师兄,就是很多东西值得学习的人。这样的解释,好像更揭示了两者本质的不同,精辟而幽默。 我在思考一番后,突然想起大四快毕业时,在某次聚餐上,一位兄弟说:牛人很牛,所以我比较怕牛人,怕他们瞧不起我。另一哥们接着就回答:真正的牛人不会瞧不起人,如果他瞧不起人,那他就不是牛人。真正的牛人,是懂得尊重与被尊重,虚心且有不凡魅力。我很赞同此观点。牛人,或许根本就不希望你把他当作牛人,他更希望你和他站在一个高度,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把自己摆在地上而非空中。如果一定需要一个称呼,师兄之类的称谓,真要比牛人、学长这样的称谓有韵味得多。 朋友,你希望你在别人眼里,是牛人,学长,还是师兄呢?或者,你对此有怎样的见解?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3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识秦大河
lengwa 2008-10-10 23:35
今天看到一些文章,想起秦大河先生, 于是搜索了他老人家的简历,贴上来,以作敬仰之用。 秦大河,男,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地理学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现任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参加、主持南、北极、青藏高原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他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雪层的变质过程,从定量分析入手,总结出了雪到冰川冰演化过程的地域分异规律;他对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的物理、化学过程与气候环境记录之间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关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分布规律与温度的关系、水汽和多种杂质来源与输送路径的研究结果,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南极冰雪表层最广泛、最全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使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跃登国际先进行列;他率先在中国西部开展雪冰现代过程和雪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观测研究,论证了我国山地冰芯中气候环境指标的适用性;他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变化、环境变迁和冰芯综合研究,揭示了地球最高海拔地区近/现代气候环境的变化特征。   秦大河积极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活动,是国际IPCC主席团成员。他主持《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和《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产生广泛影响,促进了我国与国际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的不断进步,为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凝练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创新思路。他积极倡导学科交叉渗透,推动部门合作,实行科学数据共享。他重视新技术新手段的引进和采用,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在国际科学计划中(如ITASE计划)做出了具有国家显示度的贡献。他组织科学团队,带动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   秦大河曾任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冰川学常设工作组副主席、主席,国际雪冰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冰川学会(IGS)理事。现任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理事会成员、中国常任代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气候与冰冻圈计划(CliC)科学指导组成员,国际极地年2007-2008联合委员会委员,WMO国际极地年2007-2008跨委员会工作组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常务副主席,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主编等职务。   迄今发表论文256篇(其中SCI论文56篇),著作12部。研究成果被国际冰川学界著名教科书《冰川物理学》和Nature等SCI刊物引用207次(他引102次),获国家和省部委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各一项。   (人民网资料2007年4月)
个人分类: 认识牛人|1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牛人
cutefay 2008-10-7 00:24
前一段时间跟一个朋友 谈论起牛人的问题,我们在中科院这个环境中,能够有幸见到或者认识各方面的一些名人或者牛人,以前高中时没见过什么名人的时候,总觉得他们都是高不可攀的,其实认识了之后,才觉得其实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后来又谈到我们中科院的导师和学生,虽然我们平时觉得自己水平也就那样儿,没觉得自己有多少水平,从来也没把这博士当回事,但是外面很多人却把我们当成是很厉害的专家。有很多企业和政府部门跟我们课题组有合作项目,他们都对我们很尊敬。其实博士也的确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了,不是研究这个课题的人懂的东西肯定不如自己懂得多。所以以后在外面应该自信一点,自己也算是本领域的牛人了,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 现在觉得能够在在中科院读博挺幸福的,还有一年多的学生生涯,自己现在才觉得应该好好珍惜了。我在研究生期间所认识的人和见识的事物的层次比本科的时候要高很多。长期处在一个优秀的群体中,自己也会慢慢地接受着熏陶。现在自己周围的资源真是太好了 ,真的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好这种资源。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