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郭永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半个世纪的师生情
热度 15 sqdai 2014-9-4 06:09
9 月 1 日,我出差到北京。按近年惯例,邀约我的师母李佩先生和好友小聚。李先生已有九六高龄,依然精神矍铄。一听到有此聚会,昔日老师和同窗都欣然赴约。令人高兴的是:年届九旬的郑哲敏先生和八十多岁的朱照宣先生也来了,他们也是我尊敬的老师。十几个老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洋溢着半个多世纪的浓浓的师生情。 我第一次见到李佩先生是在 1962 年 9 月,当我开始研究生求学生涯之时。她不仅是我的导师郭永怀先生的夫人,还是我的英语老师。我和我的师兄陈允明、李家春曾在她的班上学过英语。她与他的先生一样,极有风度,很有学问,待人诚恳、亲切,视我们这些学生如同自己的子女。 那时,我们最开心的事情是听郭先生讲授“边界层理论”课程和听李先生讲授英语课;最快乐的事情是完成他们布置的作业,特别是李先生让我们写的一周一篇的英语作文。把各自作文交上去以后,期盼着拿到经她批阅的“卷子”,按例是“一片红”的修改和文末的大大的“ Good ”!天知道,这样蹩脚的卷子还能得到“ Good ”!而李先生的说法是:“这是表扬你们认真的写作态度。” 那时,我们最愉快的事情是频繁地到老师家做客。我们三人的家都在上海,在北京的亲友很少,因此,很自然地把老师的家当成自己的家。深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初次去他们家时,李先生让还是小姑娘的郭芹为我们弹起美妙的钢琴曲。我们知道,郭先生实行每周“六天半工作制”,每每到了他家,他总是笑眯眯地走出书房,说道:“你们来啦!”谈了几句关于学习的事情之后,他就退回书房“做功课”去了,我们就与李先生海阔天空地聊天,谈得最多的是有关力学所的新闻和我们的英语学习。 那时,我们最难忘的事情是一年一度到老师家“守岁”。后面几年,郭先生又招收了几个研究生,我们学生的队伍扩大了。每年除夕,我们不约而同地到老师家里听新年的钟声敲响。还是单身时,我们各自一个人去,成家之后,携着妻儿同往。住在邻近的郑哲敏先生伉俪也是常客。人最多时总计有二三十人,把她家挤得满满当当的。在那里,我们第一次吃到了自助餐,李先生把丰盛的佳肴放在长条桌上,大人小孩自由夹取。接着,学生们到会客室与老师侃大山;女眷们在餐室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则在电视室随意疯闹。此情此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最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是 1968 年初冬的那些日子。当我们听到郭先生因公牺牲的噩耗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发现,遭此变故之后,李先生一下子老去许多。我们做学生的不知道怎样去安慰她,然而,李先生尽管悲伤,我们却从未看到她掉过泪。她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对我们学生依然如此关怀。我们都想尽力为李先生做一些什么,也乐于为她家里做换液化石油气罐之类的力气活。到“文革”后期,我们恢复了在她家的聚会,再次见到她亲切的笑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钱伟长先生筹建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有意把李家春和我调到他身边工作,一个周日,他骑着自行车到他昔日的助教郑哲敏(时任力学所所长)的家里商谈此事。郑先生答应“只能放一个”。几经考虑,我准备响应钱先生的召唤。这时,最先想到的是与李先生商量。李先生对我说:“从个人的角度看,我舍不得你离开;但从钱先生的需要和你个人发展来看,你还是应该去。”接着,我又去征询朱照宣先生的意见,得到了类似的建议。于是,此后三十年,我就到上海工作,与李先生就不能随时相见了。 然而,割舍不下的是与李先生的师生情。只要有到北京的机会,我一定会去李先生家;只要有可能,就一定与昔日师友聚会。我儿子出差到北京时,我叮嘱他,一定要去看望李奶奶,他还算听话,专门前去了。我知道李先生喜欢南方的蔬菜和苏州豆腐干。每次到京,总是带着蔬菜、豆腐干之类,李先生经常在邻居间分发,告诉她们:“这是我的学生带来的。” 我一直把郭先生和李先生奉为人生的楷模。郭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了,李先生也到了耄耋之年。但他们的崇高精神一直在为人们传诵着。(见链接)。我为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也极其珍惜这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师生情。 写于 2014 年 9 月 2 日,北京 改于 2014 年 9 月 4 日,威海 【链接】相关博文 中关村里的一盏明灯——记李佩先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49134.html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 6 ):郭永怀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4129.html 郭永怀小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46016.html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19403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上海侨界纪念科学家郭永怀 原创音乐剧《爱在天际》首演
热度 2 davidzsguo 2013-9-11 13:08
为纪念两弹一星元勋、侨界科学家郭永怀而创作的音乐剧《爱在天际》,日前在上戏剧院首演。沪上侨界人士800余人观看了音乐剧。   《爱在天际》讲述了郭永怀放弃海外优厚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投身国防科研和教书育人事业并为国捐躯的事迹。该剧由郁百杨执导,郭永怀由市侨联常委、上戏教授宋怀强饰演,郭永怀夫人李佩由留美女高音、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棠饰演。   郭永怀是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1958年,他与钱学森共同提议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并亲自担任该校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1968年12月,郭永怀从青海基地飞赴北京时不幸遭遇坠机事故遇难。在飞机失事起火的瞬间,他与警卫员紧紧抱成一团,使绝密技术资料得以完整保存。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
166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院士名录
热度 2 zhutx1945 2012-3-19 09:11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院士名录 (1929-1965年,143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08人) 数理学部学部 (36人) 1. 胡世华(1980):计算机科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 郭永怀(1957):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 马大猷(1955):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4 王湘浩(1955):代数学、计算机科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5 . 于 敏(1980):理论物理学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6. 邝宇平(2003):理论物理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7. 范海福(1991):晶体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8. 冼鼎昌(1991):理论物理学家及同步辐射应用。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9. 潘承洞(1991):数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0. 王乃彦(1993):核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11. 张焕乔(1997):实验核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2. 王世绩(1999):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13. 张宗烨(1999):理论核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4. 魏宝文(1995):核物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5. 陆 埮(2003):天体物理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6. 姜伯驹(1980):数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7 苏肇冰(1991):物理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8. 张仁和(1991):声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 杨应昌(1997):物理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0. 汪承灏(2001):物理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1. 甘子钊(1991):物理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2. 张恭庆(1991):数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3. 霍裕平(1993):物理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4. 周又元(2001):天体物理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5. 杨 乐(1980):数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6. 熊大闰(1991):天文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27. 陈难先(1997):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8. 杨国桢(1999):光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9. 王鼎盛(2005):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30. 陈和生(2005):粒子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31. 艾国祥(1993):天体物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32. 陈建生(1991):天体物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33. 刘应明(1995):数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4. 赵光达(2001):理论物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35. 解思深(2003):物理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6. 叶朝辉(2001):物理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化学部(9) 1. 蒋明谦(1980):化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 唐敖庆(1955):化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化学系)。 3. 陈俊武(1991):化学工程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4. 陈庆云(1993):化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5. 苏 锵(1995):化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工系。 6. 黄春辉(2001):无机化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7. 计亮年(2003):生物无机化学家。1956年在北京大学学习。 8. 方肇伦(1997):分析化学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9. 黎乐民(1991):化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地学部 (32人) 1. 高振西(1980):地质学家。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 赵金科(1980):地质学、古生物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 王 钰(1980):地层古生物学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4. 张文佑(1955):地质学家。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5. 孙殿卿(1980):地质力学和第四纪冰川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6. 叶连俊(1980):地质学、沉积矿床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7. 卢衍豪(1980):地层古生物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8. 岳希新(1980):矿床地质及矿产普查勘探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9. 郭文魁(1980):地质学与区域成矿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0. 王鸿祯(1980):地质学家。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 11. 黄绍显(1980):地质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 12. 张炳熹(1980):矿床地质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 13. 关士聪(1980):石油地质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北大)。 14. 董申保(1980):岩石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 15. 陈庆宣(1991):地质力学家。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北大)。 16. 贾福海(1980):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家。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大) 17. 张宗祜(198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两院院士) 18. 於崇文(1995):地球化学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 赵鹏大(1993):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0. 翟裕生(1999):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1. 丁国瑜(1980):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2. 萧序常(1991):构造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3. 刘光鼎(1980):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4. 曾庆存(1980):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5. 丑纪范(1993):大气科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6. 陈运泰(1991):地球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7. 姚振兴(1999):地球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8. 吕达仁(2005):大气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9. 陆大道(2003):经济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30. 许志琴(1995):构造地质学家。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31. 涂传诒(2001):空间物理学家。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2. 黄荣辉(1991):气象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生物科学和医学部 (5) 1. 张香桐(1957):神经生理学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 陈华葵(1980):微生物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 蒋有绪(1999):森林生态学家。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4. 朱作言(1997):细胞及发育生物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5. 许智宏(1997):植物生理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技术科学部 (9) 1. 邓锡铭(1993):光学、激光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 石青云(1993):模式识别与图像数据库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 刘宝镛(2001):导弹总体设计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4. 胡文瑞(1995):液体物理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5. 伍小平(1997):实验力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6. 余梦伦(1999):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7. 高玉臣(2001):固体力学专家。1960年北京大学毕业 8. 陈创天(2003):材料科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9. 程耿东(1995):力学家。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信息技术科学部 (14人) 1. 戴汝为(1991):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2. 杨芙清(1991):计算机软件专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3. 高庆狮(1980):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总体设计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4. 沈绪榜(1997):计算机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5. 侯朝焕(1995):信号处理和声学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6. 王 选(1991):计算机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7. 王阳元(1995):微电子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8. 周巢尘(1993):计算机软件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9. 张景中(1995):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0. 王 圩(1997):半导体光电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 11. 黄 琳(2003):控制科学专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2. 秦国刚(2001):半导体材料物理专家。1961年北京大学物理毕业。 13. 雷啸霖(1997):材料物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4. 李启虎(1997):水声信号处理和声纳专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哲学社会学部(学部委员)(3人) 1. 丁声树(1955):语言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 2. 千家驹(1955):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3 . 何其芳(1955):诗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35人) 1. 胡亚美(1994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儿童血液病专家。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2. 李载平(1995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分子生物学家。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3. 李光博(1995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昆虫学专家。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 4. 曾士迈(1995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植物病理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5. 张宗祜(1994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两院院士) 6. 吴德昌(1994医药卫生工程学部):放射毒理学专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7. 王忠诚(1994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神经外科专家。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8. 王澍寰(1997医药卫生工程学部):手外科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9. 翟光明(1995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石油地质勘探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0. 梁晋才(1997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航天自动控制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 11. 金国藩(1994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光学仪器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 12. 沈渔邨(1999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精神病学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13. 安静娴(1997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医药工程学专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14. 唐孝炎(1995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环境保护专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15. 何德全(1994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信息技术专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6. 吴慰祖(1999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精细化工专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7. 赵伊君(1997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光学专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8. 任阵海(1995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大气环境科学专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 徐端夫(1995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化学工程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0. 钱绍钧(1998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原子核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21. 潘自强(1997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核辐射防护专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22. 唐希灿(2001医药卫生工程学部):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人体及动物生理专业。 23. 王 选(1994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计算机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两院院士) 24. 朱建士(1995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流体力学专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 25. 何新贵(2001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计算机专家。1960年北京大学毕业。 26. 龚知本(2003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大气光学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27 . 张信威(2005能源与矿业学部)核技术应用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28. 李泽椿(1995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29. 范滇元(1995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激光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30. 高 洁(1999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31. 李大东(1994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石油炼制技术专家。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2. 冯培德(2001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 33. 丁一汇(2005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气象专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34. 孙承纬(2003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流体物理专家。1963毕业于北京大学。 35. 阮长耿(1997医药卫生工程学部):血液病专家。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
172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小议科研方向的转换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7-13 11:00
文/戴世强 近年来,读到国内很多科技论文,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发现有一个共性的问题:科研方向上的抱残守缺。亦即,瞄准了某个方向以后,十年几十年不变,以至于有时看到一位作者的名字,就立刻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了。当然,我并不主张频繁更换科研方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般不利于高水平成果的产出;但是,如果在科研方向上墨守成规,那么也肯定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力主:在做科研工作时,要做到“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也就是说,在精心做好手头的题目的(“吃着碗里的”)同时,密切关注着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看着锅里的”),特别是应随时关注前沿性的热点问题,一旦原方向的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立即转移方向或准备转移。 钱学森先生一辈子改了六次行,除了在本科的机车车辆专业上无所作为以外,在每个行当上都成就卓著。1930年代,他初涉科研时,跟着冯·卡门研究高速空气动力学,提出了关于翼型计算的著名的卡门-钱公式,与郭永怀先生一起提出了关于跨音速流动的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接着,把注意力转向高超音速流动问题,提出了高超音速流动相似律,并在火箭动力学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在他的后半生更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应用数学家林家翘最早从事流动稳定性研究,1940年代在Caltech做博士论文时就对该领域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写成的专著成了经典著作,以至于在同行中赢得了“稳定性先生”的雅号;此后,他做了流体力学领域的各种工作;20世纪60年代,他访问了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院,敏感地发现了星系螺旋结构问题,随后把主要研究兴趣转向天体物理学,经近十年努力,完整地建立了星系密度波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系列天文现象,他的成果镇住了天文学界!相隔20年,他在流动稳定性和星系密度波这两个看来截然不同的领域里做出了第一流的工作,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我曾仔细阅读过他的这两方面的著作,发现在研究手段上,是一脉相承的!他用同样的“登山工具”,登上了不同的“山峰”!如今林先生已到耄耋之年,近十年来他的兴趣转向了数学生物学。 我认识到科研方向更新的重要性始于十几年前访问Courant研究所之时。我经观察和调研发现,美国的科研人员大约7—8年更换一次科研方向,一般不像钱学森、林家翘先生那样的做“战略大转移”,而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在自己较为熟悉的领域里做“战术转移”,也有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熟悉的工具,转向一个新的领域。我发现,原先我所熟悉的水波动力学界的国内外朋友近年来纷纷转到金融动力学(金融数学)方向上,金融动力学中的数学建模和求解方式与水波动力学极其相似是出现这类集体转移方向的缘由。 纵观本校各学院的发展情况,也可得知:凡是科研方向更新得及时,能抓住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问题的学院,就发展迅速;反之,则停滞不前。 道理很浅显,但是为什么许多单位和个人却依然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长时间死抱住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放呢?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 ——惯性使然。做自己原有方向最省力,更换方向费劲; ——规律不明。不明白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任何科研的战术方向不可能一成不变; ——见识浅薄。做科研缺少战略眼光,鼠目寸光,不识大体,不会随时做正确的战略决策。吴锤结教授在我的博文的跟帖中说:“眼界决定成就”,诚哉斯言! ——能力限制。由于国内在学生培养上过于强调专业化,造成科研人员拓展自己知识范围的基础和能力不足,转移方向成了难事。 因此,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要有根本的改变,就得对症下药,改变上述情况。 转换科研方向是一件大事,应三思而后行。正在进行的科研方向何时需要转移更新?其实,跟所有事物一样,有一定的“预警信号”,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 · 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方向,国内外的关注者减少或有减少的趋势,特别是主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的数量开始减少或者已经大大减少; · 向国内外(尤其是国外)投稿的中标率降低。同样的论文3年前能刊登,现却遭拒; · 申请重要基金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难度增加;同样的项目,5年前能拿到,现却落选,而且申请书没有明显漏洞; · 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会议)上该方向无人问津,或者关心者极少; · 权威刊物上已出现权威性的大评论。物理学界的朋友告诉我,倘若在Physics Reports之类的刊物上出现某方向的综述,则表明此方向至少是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上述5种信号中,第一种最能察觉到。现在Engineering Index上设有EI Village窗口,只要输入某一科研方向的关键词,就可以检索到历年在某一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作者群体等数据,从中可清楚地发现该科研方向受关注的程度及其近年演变。 总而言之,做科学研究应该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注意研究方向的转换。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2863 次阅读|1 个评论
郭永怀小传
热度 14 sqdai 2011-5-20 07:11
有博友提出要求,希望我介绍郭永怀教授的生平,现重发李家春和我于 30 多年前写的《郭永怀小传》(发表于1983年),让朋友们对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有个初步了解。其中文字未作改动。 郭永怀小传 李家春 戴世强 1968 年 12 月 5 日 ,一架从我国西部核试验基地附近飞来的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失事。在这场意外事故中,我国卓越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郭永怀同志不幸罹难。 光阴荏苒,转瞬过去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里,人们经常重复着一句话: “ 要是郭所长活着就好了。 ” 这句朴实的话,寄托着人们对郭永怀同志的深切怀念。 大家为什么这样怀念郭永怀同志?是因为他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还是因为他是个神机妙算的奇才?不,不,他是一个平凡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不过是科学道路上的一颗 “ 铺路石子 ” 。然而,正是他,一步一个脚印,与他的同事们一起,用辛勤的劳动开创了我国的近代力学和尖端武器事业。他是一个诚实正直的科学家。 勤奋攻读的穷学生 1909 年,郭永怀出生在胶东半岛荣成县的一个海边小村 —— 西滩郭家村。父亲务农,家境贫寒。郭永怀自幼就帮着家里拾柴禾、放牛、赶 “ 小海 ” 。他的叔叔是个秀才,看到郭永怀从小好学,就把他带到自己的私塾里去念书。村子里没有高小,读完私塾后,郭永怀考取了离家 45 里远的石岛镇明德小学。勤奋刻苦使他在班上崭露头角,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了业。接着,郭永怀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公费生,成了村子里的第一个中学生。在中学里,郭永怀废寝忘食地钻研学问,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自然科学方面开始显露才能。老师鼓励他在中学毕业后要继续深造。 1929 年盛夏,贫穷的郭永怀孤身一人来到天津。在热心的山东老乡帮助下,打听到南开大学将招收为数不多的公费生,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当时,学校里有一些学生嫌郭永怀 “ 土气 ” ,不屑与他为伍,而郭永怀则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并且找到了三五个志同道合的 “ 寒门弟子 ” ,在一起组织了一个新颖的读书会 ——“ 微社 ” 。他们平时相互切磋砥砺,星期日聚会,报告交流学习心得,数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微社的同伴后来多数成了学者名流,其中有数学家胡世华,经济学家陈振汉等,他们把郭永怀视为忠厚长者,对他的人品学问十分佩服。 1931 年,郭永怀转入本科,决心攻读物理学。南开大学当时没有物理系,他打听到电机系有一位物理学教授叫顾静薇,就投到她的门下,成了她唯一的物理专业的学生。顾先生非常赏识这位好学不倦的学生,为他单独开课。 当时,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有位著名的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曾在南开任教。顾先生认为,郭永怀应该到他那儿深造。 1933 年,这位渴求知识的青年得到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奖学金。从此,他在名师指点下,学业上更加突飞猛进。两年之后,他成了饶先生的研究生,饶先生也为有这样一个数学、物理上造诣颇深的学生和助手而感到高兴。 抗日战争开始之后, 1938 年,郭永怀随校迁往昆明西南联大。这时他的兴趣从光学转向力学。当时,他借住在昆明的昆华中学高中部。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真可人才济济,其中有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钱伟长、林家翘、段学复、汪德熙等人。 1939 年仲夏,传来招收中英庚款留学生的消息,小院子里一时沸腾了,多数人跃跃欲试。饶毓泰教授极力推荐郭永怀应试。原先,考试委员会准备招收力学专业研究生一名,郭永怀与钱伟长 、林家翘一同应试。结果全部被录取。 1940 年 9 月郭永怀便出国开始了留学生涯。 在跨声速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1940 年 9 月,郭永怀同钱伟长 、林家翘一道,远涉重洋,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求学。他们在该校应用数学系的名教授、力学家辛吉( J. L. Synge )的亲自指导下进行学习。半年之后,他们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该校最优秀的学生与他们相比,也相形见绌。辛吉教授赞叹说: “ 想不到中国有这样出色的人才,他们是我一生中很少遇到的优秀青年学者! ” 。郭永怀在加拿大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这篇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他向辛吉教授表示要研究一个更难的题目:可压缩流体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问题。辛吉回答说,可以做,但是很不容易啊!由于导师对此也不甚熟悉,郭永怀决心求教于当代航空大师 —— 冯 · 卡门( von. Karman )。 1941 年 5 月,郭永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在地 —— 帕萨迪那( California Iinstitute of Technolgy, Pasadena, Calif. )那里,有一大批世界上最优秀的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专家聚集在卡门身边,有装备最为先进的古根汉姆航空实验室( GALCIT ),对于立志投身于航空工业的郭永怀来说,实在是一个难得的优良环境。他向卡门陈述了自己想攻跨声速难题的想法,不料正中卡门的下怀。这位性格热情的大师对站在他面前的腼腆的青年学者十分喜爱。原来,他自己和他的同事也在探索这个棘手的难题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国外航空工业蓬勃发展,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标志之一就是飞行速度不断提高,达到每小时 700 公里 。可是,当人们尝试进行跨声速飞行时,也就是说,飞行速度接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每小时 1200 公里 )时,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飞机一达到这种速度,驾驶员感觉到一系列蹊跷的现象:飞机受到的阻力剧增,支撑飞行的升力骤降,舵面失灵,头重尾轻,甚至机翼、机身发生强烈振动。这一切像一堵高墙,阻挡了航空工业发展的道路,人们称它为 “ 声障 ” 。多少勇敢的飞行员试图逾越这一障碍,可是结果都是机毁人亡,以失败告终。难道 “ 声障 ” 果真是不可逾越的吗?这是摆在当时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师面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可是,要在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一个难题,根本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因循。凭着郭永怀的才识完全可以避开这个难题,另走一条平坦大道,博士学位唾手可得。但是,为了科学的发展,他偏偏选择了这条荆棘丛生的崎岖小道。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系正处在全盛时期,人才济济,即使在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中,也很少有人敢沾这个难题的边。冯卡门非常钦佩这个中国青年的无畏精神,并尽力为他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能集中精力,攻克难关。冯卡门逢人便讲: “ 郭正在做一个最难的课题,你们不要用零碎事情去打扰他。 ” 从此,郭永怀开始了最艰苦的研究工作。 历经困难、挫折和失败,通过 4 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郭永怀终于在跨声速流动的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 1945 年,他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有关垮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钱学森的评价是: “ 郭做 博士论文,找了一个谁也不想沾边的题目,但他孜孜不倦地干,得到的结果出人意料。 ” 郭永怀在跨声速领域里的学术成就博得了世界公认。值得指出是是:他和钱学森一起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 的概念。这是一项重大发现,为解决跨声速飞行的工程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人类终于在 1948 年突破了 “ 声障 ” ,跨声速飞行获得了成功。郭永怀的研究成果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在应用数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1946 年,由于他在空气动力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主持航空研究生院的西亚斯( W. R. Sears )教授决定,聘请郭永怀前去任教。 9 月间,郭永怀来到美国东部风景秀丽的绮色佳城( Ithaca, N. Y. )。在那里,他度过了十个春秋,主要从事粘性流体力学研究。 十九世纪末,德国哥廷根大学( Gottingen )的数学家克莱因( F. Klein )参观了 1893 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纪念哥伦布( C. Columbus )发现新大陆 400 周年展览会,感到欧洲国家要同美国抗衡,必须把自然科学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从而建立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从此,力学家们开始凭着正确的物理模型和灵巧的数学方法相结合,解决了很多对于科学和工程技术有重大意义的力学难题。郭永怀在老师、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冯卡门的影响下,继承优良的科学传统,以科学和工程融合的态度从事研究工作。由于他擅长数学分析,因而能高屋建瓴,洞察复杂的数学方程的本质,准确无误地估计各物理量的数值关系,驾轻就熟地获得简洁、优美、合用的数学结果。他在求解跨声速问题时,就是由于他在函数论方面的高深造诣,使他比别人处于有利地位,克服速度图法 ( Hodograph )中的难点,捷足先登。当时,在康乃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主要由西亚斯、郭永怀、康脱洛维支( A. Kantrowitz )三人主持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们的学术风格和专长各有千秋,但遇到数学上的疑难问题,往往要找郭永怀去解决。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由于解决非线性问题的需要,奇异摄动法正在酝酿着新发展。所谓摄动法( Perturbation Method ),指的是用问题中出现的小量(小参数)将未知量进行级数展开,从而使控制方程得到简化的数学方法。但应用起来,常发生奇异性困难:所得到的解有时在某些区域失败。原因在于,实际问题中常出现不同的空间、时间尺度,必须对各个区域、各个变量分别处理。上世纪末,庞加勒( H. Poincaré )用对问题中的参数也作级数展开的方法解决了部分困难;本世纪初,冯卡门的老师普朗特( L. Prandtl )在研究粘性流体力学时提出了一种办法 —— 边界层理论 ,把粘性起重要作用的边界层和粘性可以忽略的层外区域分头处理,再对接求解,摄动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此后四五十年,这种奇异摄动法一直停滞不前了。 1949 年,英国的莱特希尔( M. J. Lighthill )发展了庞加勒的思想,把自变量的坐标也进行展开提出了变形坐标法,解决了不少无粘性流动问题。郭永怀在考虑自己的难题时,敏感地抓住了这一新生事物,巧妙地把它与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结合起来,大胆地应用于粘性流动问题,经过极其复杂的运算,初步解决了存在多年的不可压缩平板边界层前缘解的奇异性问题,于 1953 年发表了《在中等雷诺数下绕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流动》这篇论文,提出了准确描述平板前缘流场的新结果。之后,他再接再厉,用这一方法解决了有关的激波 - 边界层相互作用问题,于 1956 年发表了这一成果。目前这两篇文献已经成为奇异摄动理论的经典著作。 1956 年,钱学森在综述这一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方法时,为了纪念对此做出贡献的开创者,把它命名为 PLK 方法,即庞加勒 - 莱特希尔 - 郭永怀方法。 郭永怀在力学和应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使他又一次驰名世界。英国的莱特希尔教授、日本的谷一郎教授相继邀请他前去讲学。遗憾的是,这一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郭永怀在栖身国外的日子里,深切怀念着处在水深火热的祖国。 新中国成立前夕,校内出现进步组织 —— 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美国分会,他欣然参加,而且有会必到,他还经常把朋友们邀请到家里,热烈地讨论祖国的命运和未来。 1949 年 10 月 1 日 新中国诞生了,回国探亲后的夫人李佩给他带来了祖国经历沧桑巨变的佳音。他俩恨不得立即飞回祖国,参加建设。可是,当时中美关系正蒙着一层阴影,阻力重重。 1953 年,应钱学森邀请,郭永怀利用休假回到帕萨迪那。那时,钱学森情绪很坏,美国政府因不准许他归回祖国而限制了他的人生自由,他满腔怒火,心情激动,向多年的知己倾诉衷情。其实郭永怀的心情也是一样,但他克制地规劝好友说: “ 不能心急,也许要到 1960 年美国总统选举后,形势才能转化,我们才能回国。 ” 他们握手相约,只要一有机会就立即回国。 1955 年,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经过外交上的斗争,并赢得了胜利,钱学森同志归国了。郭永怀更是归心似箭, 1956 年 11 月,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已经获得的荣誉、地位和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开拓我国的力学事业 郭永怀回国后不久,就与钱学森一起担任刚成立不久的力学研究所的学术领导工作。当时,我国力学科学事业处在极其落后的状态,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一支小小的理论队伍和陈旧不堪的少量设备、仪器,许多学科是完全空白。郭永怀同力学界专家们一起运筹帷幄,认真研究了近代力学的发展方向,开拓了一些有重要意义的新兴领域。制订了学科发展规划,提出了开展力学研究的正确途径,使得我国力学界的面貌大为改观,在短短的几年内,某些方面已接近世界水平。 1957 年,郭永怀经过精心准备,在力学所作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报告,运用他丰富的学识提出了国内空气动力学(特别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方向,发表了许多精湛的见解。 1958 年春,他和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党委书记杨刚毅泛舟昆明湖,给力学所制订了为 “ 上天、入地、下海 ” 服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要填补原有空白,大力进行空间技术、高速空气动力学、爆炸力学和高速水动力学的研究,对力学所日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类进入了空间技术时代,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开展巨型导弹与火箭、人造卫星的研制。这时飞行器的速度已经接近或达到摆脱地球重力所必须的第一宇宙速度,于是,高超速空气动力学自然地成了力学研究的前沿阵地。高超声速流,即来流马赫数大于 5 的气体流动,是钱学森早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为了使人们更加注意飞行器周围空气经过强烈压缩后的高温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现象,郭永怀把分子振动、离解和化学反应对流场有重大影响的流动称为超高声速流,并认为必须着重研究这种流动。后来的发展证实了这种预见的正确性。 看准了这一方向之后,郭永怀毫不迟疑地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组织队伍开展工作。他将北京地区的力学研究队伍组织起来了,成立了一个高超声速气体动力学讨论班,进行理论的探索和研究。由于郭永怀的出色组织和指导工作,在高超声速气体流动力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在高超声速领域里,由于飞行器周围空气的强烈压缩和摩擦,造成了摄氏几千度的高温环境,普通材料制成的飞行器必定会烧融成一堆废物,因此, “ 热障 ” 就像当年的 “ 声障 ” 一样,成为力学工作者和工程师们必须逾越的障碍。郭永怀很早就认识到,必须在飞行器表面涂上防热材料(即烧蚀材料),并且坚定地认为,与理论研究同时,必须大力开展烧蚀材料的实验研究。在国际上技术保密的状况下,国内必须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地开展工作。六十年代初期,力学所进行了上百次大型试验;在以后的动乱的岁月里,力学所和有关单位的同志们按照郭永怀同志的想法,继续进行实验和理论研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防热途径。最近,我国洲际导弹的试制成功和人造卫星的返回,标志着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克服 “ 热障 ” 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而这里面就凝聚有郭永怀同志的一份心血。 郭永怀在从事高超声速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分析计算的同时,对实验研究也十分重视。他认为,搞实验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决不能贪大求洋。在郭永怀的指导下,搞起来激波管、激波风洞,代替了大型风洞进行实验研究。他十年如一日,大力抓这两项实验设备的建设和测试工作,并建立两个研究组,在郭永怀的指导下分别承担这两个项目的研究工作。至今这两个组已发展成一个研究室,十多年来,为基础研究和国防任务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数据;而且为我国气动实验基地建设同类大型实验设备摸索了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既懂实验技术,又会理论分析的人才。 爆炸力学,这个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学科也引起了郭永怀的极大关注。五十年代末期,他就亲自过问,组织起一支研究队伍。翻开他的记事本,可以看到,爆炸力学的各项任务课题始终占着重要地位。他时刻牵挂着长江三峡水电站、成昆铁路以及大型国防工程建设。在搞任务的过程中,他又经常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 我们不能单纯地完成一项项具体任务,还要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 他给大家选定爆炸物理学方面的参考书,要求年轻人一定要读懂、读通。在他的关怀下,在当时还很年轻的室主任郑哲敏的率领下,爆炸力学研究室迅速地成长了起来。这个研究室多年来进行了成百上千次实验,完成了爆炸成型、定向爆破、穿甲破甲等方面的许多重要任务,多次获奖,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在爆炸相似律、空化理论、流体弹塑性模型等方面,为爆炸力学这门新兴学科充实了内容。 电磁流体力学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导电流体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原来是天体物理学气体放电方面的研究领域。五十年代以来,由于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也由于高速流动中的电力现象的出现,这一学科引起了更多方面的关注。郭永怀抓住这一苗头,在力学所亲自策划组织了电磁流体力学研究组(后来发展成一个研究室)。他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为这个组选定了三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磁流体和等离子体稳定性、磁流体直接发电、同位素的电磁分离。在郭永怀的鼓励和指导下,这个室的同志们做出了一批成果,写出了一批专著和论文,有关等离子体稳定性的一些工作还受到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支队伍成了我国电磁流体和等离子体研究的中坚力量之一。 为研制核武器奋斗 1980 年 1 月,钱学森同志在《郭永怀文集》后记中写道:“ 郭永怀同志归国后奋力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学术领导人;他做的比我要多得多(因为钱已把主要精力用于国防科研事业 —— 笔者注)。但这还不是他的全部工作, 1957 年初,有关方面问我谁是承担核武器爆炸力学最合适的人,我毫不迟疑地推荐郭永怀同志。郭永怀同志对发展我国核武器是有很大贡献的。” 事实确实如此。作为国防科研事业的忠诚战士,郭永怀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他认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必须首先组织起精悍的研究队伍。让大家充分掌握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他和大家一起制订了近期、远期规划,研究措施对于飞行力学、流体力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并亲执教鞭,给大家讲授了爆轰学这门涉及流体力学、固体力学、高温物理学和化学的边缘学科。他事必躬亲,不仅为大家安排了各种研究课题,而且自己动手作了大量的计算工作,解决了核武器研制中的许多重大的疑难问题。为了攻克科学和工程技术难关,他亲自参加和主持各种技术委员会、研究班,讨论会,以他渊博的知识,提出很多极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核武器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国核武器的水平在短时期内迅速接近于世界水平。 1964 年 10 月 16 日 ,当我国上空冉冉升起第一朵蘑菇云时,他正在现场附近,他的激动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此后,他更加兢兢业业地投入新的战斗。除了参与核武器研制工作之外,他还对火箭发动机、超低空导弹、反导弹武器的研制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 辛勤培养力学人才 郭永怀深深地懂得,要使我国的科学事业兴旺发达,光有少数老专家是不行的,必须不断地培养成千上万的后继者。因此,他把培养年轻一代的力学工作者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他常把自己比喻为 “ 一颗铺路石子 ” ,让年轻人从他身上踩过去。为培养下一代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回国不久,他就与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等一起,规划了全国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设置;组织领导了全国三届力学研究班;接着,他兼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化学物理系主任,为该系的创立操劳筹划;同时,他还在该校的近代力学系开课,讲授边界层理论;他亲自带研究生,培养助手,指导一批青年搞研究工作。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指导艺术,以他的全部热情和关怀,为祖国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962 年夏,郭永怀正在为在科大开讲 “ 边界层理论 ” 紧张备课,同助手们一起编写讲义。他几次放弃休假疗养的机会,坚持与助手们一起紧张工作,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终于编出了第一流的《边界层理论讲义》。它篇幅不大,内容精辟,是郭永怀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由于他有着丰富的研究工作经验,见解深邃,因此讲课别具一格,使学生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人事隔多年依然记忆犹新。 他对青年同志的指导和帮助是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的。一开始,他先出一个简单的题目,指定有关的参考书籍与文献;然后诱导青年同志做更复杂一些的题目,让青年同志自己去查阅文献、资料;接着,再着手做没有现成文献可直接借鉴和应用范围更广的课题,有时还要求用实验来验证所得的结果。通过这一过程,许多青年同志学到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本领。 郭永怀不苟言笑,但对青年一代总是寄予深情,和蔼可亲。他对于所安排的头绪众多的课题,心里有一本 “ 明细帐 ” 。青年研究人员经常会收到他写来的纸条,上面是他那刚健的手迹,往往写的是几篇可供参考的文献;有时,他亲自把书籍、文献送到青年人手里;有时,他突然跑来与大家讨论,用他考虑到的一个更好的想法来解答上次提出的问题,对于青年同志写的研究报告,他都要反复推敲,仔细修改。为了业务工作,大家可以随时去叩他的门,而他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与来人热情地讨论。郭永怀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为培养年轻一代的力学工作者付出巨大的心血。 治学严谨 勤奋终身 肩负着发展我国近代力学和尖端科学事业的重任,郭永怀始终有一种紧迫感。因此,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的工作日程表永远是排得满满的,力学所和有关单位的业务问题,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大批文件和科研报告需要他处理。他从不午休,晚上经常工作到深夜;他没有节假日,不是照样到所里上班,就是在家里埋头书案,博览群书。正因为他无休无止地追求着新的知识,所以对国际上近代力学和尖端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总是了如指掌,对各种复杂的课题总能做具体入微的指导。在国外,他有过一些业余爱好:喜欢集邮,对于音乐有很高的鉴赏力,回国后,由于工作繁忙,就很难得有时间去过问他珍藏的邮集或欣赏优美的乐曲了。 他自己勤奋,也希望别人勤奋。他时常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青年: “ 天才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学问是无止境的,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占领科学堡垒。 ” 他还用牛顿与鸡骨头的故事教育过大家,要大家用一股 “ 傻劲 ” 去学习、工作。言传身教,使他周围的同志们深受感染,而他的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也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在学术问题上,郭永怀以严谨著称,从不容许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容许草率从事,滥竽充数。他毕生发表的科学论文为数不多,但每篇都有一定的份量和价值;在发表之前,他总要反复核实,斟字酌句,非常慎重。回国以后,为了教学的需要,也为了系统介绍国外流体力学的经典著作,他亲自动手翻译普朗特著的《流体力学概论》( 1952 年版),他给自己提出了信、达、雅的高要求;为了使译著准确流畅,他反复对照了德文原版和英文译本,和有关同志商讨了数十次;对原书疏漏之处,还加上了注释。这样,前后历时 8 年,直至他牺牲后才正式出版。这本高水平的译著出版之后,连续印刷两次,畅销海内外,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在指导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他要求制订工作计划时必须有指标,有进度,而且切实可行,如果空洞无物或言过其实就要退回重新制订;对于学术报告,他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足,在一定条件下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学术讨论中,他绝不放过一个细微的错误。有一次一个青年同志在报告工作时,需要画一条湍流情形下的速度分布曲线,就随便画了一条。郭永怀立即指出,它不能反映湍流的特点,要这位青年同志纠正过来。 他生前兼任《力学学报》主编,审稿时严格把关,不分亲疏也不看投稿人 “ 来头 ” 大小,一律秉公办理。有一次对力学界一位权威的来稿发生了分歧,审稿者提出了肯定的意见,有一位青年人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为此郭永怀特意组织了一次学术讨论会,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结果发现基本方程有误,郭永怀就坚决支持了这位素不相识的 “ 小人物 ” 的意见。 1963 年,力学学报编辑部接到一封对一篇论文持有歧见的批评信,而论文作者是在郭永怀指导下工作的两位青年。郭永怀仔细地看了来信,并让两位作者认真考虑别人的观点,给予答复。他说: “ 我主张发表论文,就是为了进行学术交流,以期引起讨论。别人的批评意见,只能使我们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 郭永怀为人实事求是,他从不人云亦云,一旦发现真理不在自己这一边,却能及时修正错误。郭永怀对人严格,一丝不苟,但却平易近人。有时,即使他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客观上难以实现,他也会及时收回。有一次,他要一个实验室进行风洞湍流度的测试工作,当他发现国内电子仪器信噪比比较低,一时无法进行这项工作时,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他曾不止一次地对青年们说: “ 我给你们提的建议看法仅供你们参考,不一定按我的办法做,一切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 正因为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虚怀若谷,不以势压人,所以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更高了。 1965 年,郭永怀曾经讲过: “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来鼓舞全世界革命人民。 ” 他为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作者附言: 本传记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方面和有关人士特别是石光漪、胡文瑞同志的热情支持。初稿完成后,钱学森、朱光亚、谈镐生、孙天风、李佩珊、郭普远、江文华同志斟字酌句审阅了全稿,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向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郭永怀简历 1909 年 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西滩郭家村。 1929 年 考取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 1931 年 转入南开大学本科物理系。 1933 年 获得北京大学奖学金,在该校物理系学习。 1935 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留校在饶毓泰教授指导下学习研究生课程。 1939 年 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同年夏季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 194 0 年 9 月 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辛格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 1941 年 发表论文《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年底,到美国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在冯 · 卡门指导下,从事 跨声速流动的理论研究。 1945 年 完成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946 年 同钱学森一起提出了 “ 上临界马赫数 ” 的概念。同年,被聘为康乃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教授。 1953 年 发表论文《在中等雷诺数下绕不可压缩平板的粘性流动》。 1956 年 10 月 返回祖国,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7 年 参加制订 “ 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 ” ;同年,与钱学森、钱伟长等共同创办了全国第一届力学研究班,并亲自讲授流体力学概论。 1958 年 担任力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兼教授;开始筹建激波管和激波管风洞实验室。 1959 年 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1961 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 年 创建 “ 电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 ” 研究组,与钱学森共同组织 “ 高超声速讨论班 ” 。 1963 年 主持召开全国第一届流体力学会议,在科技大学讲授 “ 边界层理论 ” 。 1964 年 担任 “ 力学译丛 ” 编委会主任委员。 1968 年 12 月 5 日 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 郭永怀主要论著 1. 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 J. Math. Phys. 22 (1943) 。 2. 作用在剪切流中物体上的力和和力矩, Quart. Appl. Math. 1 (1943-1944) p.273 。 3. 钱学森、郭永怀,二维可压缩亚、超声速混合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 NACA TN. 995 (1946) 。 4. 有限振幅柱面波和球面波的传播和激波的产生, Quart. Appl. Math. 4 (1947), p.349 。 5. 二维可压缩无旋跨声速流, NACA TN. 1445 (1948) 。 6. 速度图法, J. Aero. Sci., 16 (1949), p.181 。 7. 跨声速流的稳定性, Pro. Symp. Appl. Math. 1 (1949) p.72 。 8. 二维光滑跨声速流的稳定性, J. Aero. Sci., 18 (1951) p.1 。 9. 绕过翼型的二维跨声速流动, NACA TN. 2356 (1951) 。 10. Ritter, A., 郭永怀,弱激波在平板边界层上的反射。 Ⅰ ,用动量积分法分析弱激波同层流、湍流边界层的相互作用, NACA TN. 2868 (1953) 。 11. 弱激波在平板边界层上的反射, Ⅱ ,由微分方程分析斜激波同层流边界层的相互作用, NACA TN. 2869 (1953) 。 12. 在中等雷诺数下绕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流动, J. Math. Phys. 32 (1953) P. 83 。 13. 高超声速平板的粘性流动, J. Aero. Sci., 23 (1956) p.125 。 14. 普朗特数对绕平板高速粘性流动影响, J. Aero. Sci., 23 (1956) p.1058 。 15. 潘良儒、郭永怀,绕尖楔的高超声速可压缩粘性流动, J. Math. Phys. 35 (1956) P. 179 。 16. 高超声速粘性流的离解效应, J. Aero. Sci., 24 (1957) p.345 。 17. 现代空气动力学的问题,科学通报, (1957) No. 10, p.289 。 18. 激波的介绍,物理通报, (1958) No. 5, p.257 。 原载于《中国当代科学家传(第一辑)》,知识出版社, 1983 : 224—240 马赫数 —— 流速与声速的比值。 速度图法 —— 将微分方程的因变量、自变量互换,使非线性方程变成线性方程的数学方法。 边界层 —— 流体流过物体时,物体表面附近的薄层,其中粘性的作用不能忽略。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2884 次阅读|22 个评论
郭永怀和钱伟长,两人不仅是同窗好友,也是相濡以沫的同事
dhwang 2011-3-31 12:11
郭永怀夫人李佩追忆钱伟长 我对钱先生的记忆 1940年8月,第七届留英公费生在俄国皇后号邮轮上。前排左起第一人为林家翘,第五人为钱伟长,后排右三为郭永怀。 1986年6月,钱伟长为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博士生讲课。( 照片来源:上海大学) [科学时报 王丹红报道] 获知钱伟长先生去世是在7月30日中午,第二天,也就是7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在北京中关村的家中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专访,回忆起她记忆中的钱伟长。 李佩是著名力学家,我国导弹、核武器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70年前,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同船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回国后,钱伟长和郭永怀先后出任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职务,并在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授课,两人不仅是同窗好友,也是相濡以沫的同事。 同船赴加拿大留学 李佩第一次听说钱伟长的名字是在1939年。当时,抗战烽烟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辗转昆明,共同成立西南联大。李佩是西南联大的学生,钱伟长和郭永怀都是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只是钱伟长来自清华大学,而郭永怀来自北京大学。 “我怎么知道钱伟长的呢——1939年春,学校公布有7人考取了中英庚款基金留英公费生,其中就有钱伟长、郭永怀和林家翘。他们3人都是专门攻读应用数学和力学的。本来英庚款规定,每门学科每年只录取一名留学生,但这次,他们3人考得一样好,因此,在重庆的考选委员会上,清华大学的叶企孙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饶毓泰教授为他们力争,终于让英庚款基金会同意破格同时录取他们3人。” 1939年,共有22人考取英庚款基金会第七届留英公费。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赴英留学的行程一波三折。 “当他们在1939年9月乘船抵达香港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所有客船都被征为军用,英国也拒收外国留学生,他们只能被迫返回昆明。1940年1月在上海集合乘船转加拿大,但大家在船上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允许他们在横滨停船时登岸游览,他们非常愤怒: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他们决定,绝不接受敌国签证,于是全体人员携行李下船、返回昆明;直到1940年8月才在上海乘俄国皇后号邮轮,于当年9月抵达多伦多。” 1940年9月17日,郭永怀、林家翘等进入多伦多大学,这也是该校第一次授受来自中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 他们3人都选择了应用数学系。多伦多大学有两位著名的应用数学教授,一位是英联邦应用数学的知名学者辛祺(J.L.Sygne),一位是波兰物理学家英菲尔德(E.Infeld),两位教授都是欧洲哥丁根学派的传人。大半年后,他们都获得了硕士学位。但当时,因为多伦多大学没有能够指导流体力学的教授,郭永怀和林家翘就向英庚款基金会申请,能否到美国学习。 基金会同意后,两人在1941年5月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卡门攻读博士学位,当时钱学森已经在那里了。钱伟长则是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才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冯·卡门在美国国家喷气推进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3人出国前,只有钱伟长一人已婚,夫人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孔祥瑛。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久离家园、怀念亲人”为由回国,成为清华大学教授。 李佩记得,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中关村北区她家附近,有一个微生物数学学科的二层小楼,钱伟长在这幢小楼里成立了一个应用数学研究室。“最早回国的那些人,如林鸿孙等,都到他那里去帮忙工作。” “他当时一直在做学问” 钱学森1955年回国,和钱伟长共同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是所长,钱伟长是副所长;同时,钱学森又让钱伟长筹办自动化研究所。“另外,当时他们也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一个钱学森力学班,钱伟长也在班上授课。我们于1956年回国。不久后,钱伟长被划成‘右派’,又是反动学术权威,清华力学班就让郭永怀接管了”。 李佩记得,在清华时,钱伟长就主张教授治校,行政部门因此对他非常不满,觉得他太霸道了。1957年6月6月,包括钱伟长在内的“六君子”发表对政治局面的意见,反对院长调整政策将清华改为工学院等;之后,“六君子”全部被划为“右派”;后来,中央考虑到华罗庚推广优选法对国家的贡献,不再将他划入“右派”之列。 对钱伟长来说,这顶右派的帽子一戴就是22年。 “那时老郭继续委托钱伟长为《力学学报》审稿。当时有一个‘左派’学术权威对钱伟长的审稿非常不满意,质问郭永怀:‘你怎么可以让“右派”来审我“左派”学术权威的论文呢?’老郭说:‘我很清楚钱伟长的学术水平,在学术上没有左右之分,只有正确与否之分。’这么回答后,老郭仍旧请钱伟长审稿。” 在钱伟长被划为“右派”期间,李佩和郭永怀曾到清华大学照澜院钱伟长家里看望,“老郭对钱伟长说:‘现在人家不怎么批斗你了,也没有人打扰你了,你正好可以多做点学问。’” “我确实觉得钱伟长在那段时间写了好些论文。因为有一次我到力学所,大概是在1960年左右,下楼时正好遇见他上楼去图书馆。我问老钱来这里干什么,他高高兴兴地说:‘我来图书馆查资料。’所以,可见他当时一直在做学问。” 念念不忘清华 1979年,中央撤销了将钱伟长划为“右派”的决定,在北京,李佩和几位好友决定以聚餐方式庆祝。李佩清楚记得钱伟长对她说:“我要感谢邓小平,是他解放了我。” “而且,邓小平还对他说:‘你在北京树敌太多,现在上海工业大学正在物色一人做校长,我看你就到上海去吧。’”她回忆道。 事实上,李佩讲,上海工业大学当时确实想请钱伟长出任校长,但到清华大学了解情况时,清华表示:钱伟长已年过七旬,年纪大,该退休了。之后,上海方面越过清华大学和教育部,直接找到了邓小平。“钱伟长就这样到上海去了。” 在美国时,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等多次探讨回国后怎样效力祖国,他们希望回去要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 1968年,郭永怀因所乘飞机在北京机场附近失事而牺牲。 50多年后,当钱伟长准备到上海时,他决定带两位力学研究方面的助手,最后将郭永怀在力学所的3位研究生之一戴世强带到上海。 1983年,邓小平亲自下调令,调钱长伟到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一职,并写明此任命不受年龄限制。在上海工业大学,钱伟长提出拆除“四道墙”的口号,即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师生之间、科系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和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任上海大学校长。 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北京时曾跟钱伟长念过书,“所以钱伟长在上海实施教授治校等举措,都可以通行无阻。他以清华校训作为办学理念,主要是理工合一,因为上海工业大学本来是工科学校,他认为不妥,一定要既有理科又有工科。其实,钱伟长的办学方针与当年的冯·卡门学派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思想也是钱学森的思想:以理带工,不管研究哪一项,一定要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强调注重学生质量、培养好学生的责任在于教授,因此,一定要有好教授来指导学生”。 “今天的‘钱学森之问’,问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办不好,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李佩说。 在钱伟长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李佩曾经到过上海。她说:“我看见钱伟长在上海大学门口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自强不息’,这其实是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可见,钱伟长对清华大学确实是念念不忘的。” 《科学时报》 (2010-8-2 A1 要闻) 科学网转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8/235401-1.shtm
个人分类: 人物专访|4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郭永怀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热度 2 sqdai 2010-12-8 07:15
【按】要更好地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学术传统,就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这些年来,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四位奠基人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和郭永怀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这里录入三年前的一篇旧作,旨在探 索郭永怀 先生的学术思想,其中的分析还比较肤浅,尚待进一步深化。在 郭永怀 先生百年诞辰之前重发此文,用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 2009 年 2 月 7 日 记 郭永怀 先生学术思想初探 * 冯秀芳 1 2 戴世强 1 (1 上海大学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 200072) (2 宁夏大学 数学计算机学院,银川 750021) 摘 要 : 郭永怀 先生是著名科学家,在力学和应用数学方面有卓越贡献,他又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和国防科研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实事求是的学术品格,勤学严行的治学精神都是 郭永怀 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就 郭永怀 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一些初步探索,谨以此表达我们对 郭 先生的崇敬和怀念。 关键词 :近代力学,应用数学,上临界马赫数, PLK 方法,两弹一星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院的绿荫丛中矗立着一尊汉白玉雕像。人们每每从这里走过,崇敬与怀念之情都会油然而生。这尊雕像塑造的人物,就是为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力学 家郭永怀 先生。 1968 年 12 月 5 日 , 郭永怀 先生踏着与往常一样忙碌的脚步登上了 西北基地飞往北京 的飞机, 中央领导在等待听取他的汇报,妻子在企盼着他归来的消息,然而飞机在北京机场 离地面 400 多米的时候,偏离开降落的跑道,歪歪斜斜地向 1 公里 以外的玉米地里一头扎了下去 ,当人们辨认出 郭永怀 先生的遗体时,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 郭永怀 先生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毫发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 1968 年 12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 郭永怀 先生烈士称号。 郭永怀 先生是一位刚正不阿的爱国者,直面百般刁难的美国当局坚定的回答: 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想走的时候就要走。 ;他 是一位勤学严行的科学家,思想深邃、勇于攻坚,在突破 声障 、进一步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方面,创造性地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他为我国的 两弹一星 事业鞠躬尽瘁,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他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良师,甘做 一颗铺路的石子 ,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力学科学研究的骨干。 郭永怀 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五年了,但他渊博的学识、真挚的爱国情怀以及优秀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更应该回顾他那短暂而有价值的人生。 一 学术成就:纵横求索,异域扬名 弗朗西斯 培根曾经说过 : 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1938 年夏天, 郭永怀 先生、 钱伟长 先生 和林家翘 先生同时报考第七届中英庚款留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以总分超过 350 分的相同的分数被同时录取,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 1940 年 9 月他们来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出于回国后可以更好的报效国家的考虑,他们都选择了应用数学系,在应用数学系主任 J.L.Synge 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 郭永怀 先生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题为 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 的论文,获得了硕士学位。 1941 年 5 月他又来到了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师从航空大师 v on Krmn 教授 ,进行跨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研究,经过四年的艰苦探索,他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6 年秋,应 W. Sears 教授的邀请, 郭永怀 先生来到了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任教并从事粘性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在康奈尔大学的十年间,先后发表了《可压缩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与钱学森合作)、《中等雷诺数下绕平板的不可压缩粘性流动》和《弱激波在平板边界层上的反射》等重要文章,解决了跨声速流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出现激波的条件,激波对于气动力的影响以及连续亚超声速混合流的存在的可能性,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 郭永怀 先生还推广了邦加莱的变形参数法和莱特希尔的变形坐标法, 钱学森 先生于 1956 年在《应用力学进展》的一文中将这种方法命名为 PLK 方法(邦加莱 - 莱特希尔 - 郭永怀方法), PLK 方法在力学和其它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摄动理论成为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学科,郭永怀则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十几位理论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 先生因在跨声速流动与摄动方法方面的成果而驰名世界。 二 学术品格: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郭永怀 先生的一生是 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一生 ,他不仅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他的刚正不阿、主持正义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1957 年 钱伟长 先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划成右派,很多人出于个人的考虑,唯恐避之不远,但 郭 先生仍然委托他做力学学报的审稿工作,这在当时那样的政治环境下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曾有一位教授投稿给力学学报,经 钱伟长 先生审阅发现有很多基本的力学概念是错误的,指出论文中的五十一条根本性错误,并认为该文章不宜发表,文章的作者居然提出 左派 教授的文章不许让右派教授审查 的无理要求, 郭永怀 先生说: 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公正地解决了这一无理挑起的纷争 。当文化大革命时期力学所许多研究课题被迫停止,人员被调离的时候,平日很和蔼、耐心的 郭永怀 先生愤怒了,他大声疾呼:力学所不能 散 ,基础研究必须搞下去!他顶着压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着一些研究骨干不被改行,让一些科研项目坚持下去,为力学所今日的发展保存了一定的实力 。 郭永怀 先生实事求是,服膺真理,从不因人废言,明辨是非的处世原则不啻为当时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的动荡年代里一缕明媚的阳光。 三 学术动力:心系故土,鞠躬尽瘁 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的山河 ,这是郭永怀先生的心声,也是他没有丝毫个人主义痕迹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日子里,郭先生始终惦记着祖国,寻找回国效力的机会。 1955 年 8 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经过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美国政府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 郭永怀 先生的妻子 李佩 教授说: 禁令一旦取消,老郭就做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美国的许多朋友、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劝他,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位不错,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记挂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 家贫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回国的阻挠,在他快回国的时候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工整清楚的科研文章和教学讲义的手稿,在他们住房的后院一页页烧掉,面对妻子的不解,他说: 省得找麻烦,反正东西都在我脑子里了! 随后,在康乃尔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院长 W.Sears 为他送行的野餐会上,利用烧烤香肠和汉堡牛排的炭火余烬,郭永怀先生把上次没有烧完的一大叠讲义一页一页地烧光。当时在场的同事和学生们看着闪闪火焰,都许久默默无言。有的同事们表示惋惜,希望他改变计划,而来自亚洲和中国的学生们说: 您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我们应该回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 1945 年 8 月 6 日 和 9 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人类历史上的最先两枚原子弹,顷刻间,世界震惊,日本 20 余万人口伤亡,两座城市被夷为平地。曾经不可一世欲吞并中国和东南亚的日本帝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整个 50 年代,是新中国的多事之秋,美国至少对中国有过四次核威胁,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世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加强了中国政府发展核技术的紧迫感。英国继美国、苏联之后,于 1952 、 1957 年,先后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苏联于 1954 年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开辟了新纪元。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式,中国领导人深感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这个东西 。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主席果断决定研制核武器,发展核工业。 1957 年 10 月 15 日 ,我国与苏联签定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在协定中,苏联明确承诺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数学模型和图纸资料, 1958 年,负责核武器研制的二机部九局在京成立。后来成为负责核武器研制、生产整个过程的研究设计院 ―― 九院,开始了 两弹 研制工作。 1959 年 6 月,苏联背信弃义中断了原子弹等重要项目的援助,看来靠谁都不如靠我们自己,中共中央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毛泽东主席还说: 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于 1956 年 11 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携妻挈女回到了阔别 16 年的祖国的郭永怀先生,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推荐下,加入了研制 两弹 的科研工作者的行列。他负责与力学有关的技术问题,并对研制工作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原子弹,郭永怀先生提出用特征线法进行爆轰波理论计算,并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结果相结合,从而实现了较为优越的引爆方式;对于氢弹,郭先生提出了采用航空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使得弹体重量明显减轻,由于他提出要增加性能良好的减速装置,从而保证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顺利试验成功;为了实现原子弹的武器化、实用化,郭永怀先生主张对核航弹的结构、外型、弹道引信与环境试验等问题进行预研,从而改善了航弹的增阻特性。郭永怀先生还竭力主张对导弹核器进行声致疲劳和冲击试验,以保证武器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 。 在致力发展中国核武器的短短 8 年里,郭永怀先生总是在西北戈壁和北京之间穿梭。这里海拔 3800 多米的青海金银滩。郭永怀先生和年轻人一起出入帐篷,风餐露宿,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倾其全部的精力和热情,甚至生命。在四川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个诞生了中国核武器的地方,我们从众多人饱含泪水的回忆中领略到一个崇高人格所具有的巨大能量。郭永怀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中国核武器人的神圣的象征。 四 培养人才:孜孜不倦,言传身教 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 郭永怀 先生曾用这样的话语来教导自己的学生,他自己也是从回国之日起就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乐此不疲。 当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时, 郭永怀 先生就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 5 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 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 。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当建国初期国家急需成批的力学人才时, 郭永怀 先生 和钱伟长 先生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 290 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全部都成为了我国力学事业的中坚力量;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时, 郭永怀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担任化学物理系主任,并亲自在近代力学系讲授边界层理论。 郭永怀 先生经常教育《力学学报》编辑人员,注意在学术刊物上建立正确的学风与文风,扶植新生的事物,爱护幼苗。他本人就是这方面的模范。对于年轻人送来的文稿、译稿,他总是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加以批注和修改 。 郭 先生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总不忘提携后进,希望他们能早日具备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 1963 年前后,当时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张涵信同志投寄了一篇由他 和郭永怀 先生联合署名的论文,经审查通过后送请 郭 先生最后定稿时,他大笔一挥把自己的署名勾掉。并表示: 国外的工作条件比国内优越得多,如果不是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何必从国外回来!说实在话, 我从回国之日起,已把个人科研上的得失置之度外 。我认为不署名有利于青年人增强独立工作的意识,有利于他们迅速成长。 由此 郭 先生坦荡宽厚的胸襟可见一斑。所有这些有目共睹的事情,只能让我们更加 怀念郭 先生,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五 学术思想溯源:名校文化的熏陶,名师的指点以及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风格的传承 郭永怀 先生堪称是 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典范 ,由于 他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和渊博的工程技术知识,使得 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 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并带到了中国,影响了我国力学学科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 郭永怀 先生之所以能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与他早期受到不同的名家指点,以及名校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 郭永怀 先生 17 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疃第一个公费中学生, 1929 年夏,进入天津南开大学预科班学习,由于他的勤奋好学,活跃的思想表现和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被 申又辰 教授看中,于是便经常给他以重点指导。 1931 年 7 月,由于他对光学的兴趣,升入南开大学物理系。 1933 ~ 1935 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毕业后当助教兼做研究工作。曾经和吴大猷等一起研究过拉曼效应,抗战爆发后,曾在威海中学任教一个时期。 1938 年 3 月,威海沦陷,他又辗转跋涉到昆明西南联大工作,同时跟随 周培源 先生学习流体力学,研究湍流理论,这一时期他先后得到过顾静薇、饶毓泰、周培源等教授的指导,博采众家之长,奠定了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南开大学秉承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的校训,弘扬 爱国、敬业、创新、乐群 的光荣传统,培养了以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 五四 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郭永怀 先生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及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后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工作过,谙悉他们的校训,秉承了他们优良的传统,确立了自己科学救国的思想。 郭永怀 先生在国外求学期间,曾师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系主任 Synge 教授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 von Karman 教授,他们都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于 20 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由知名的数学家菲利克斯 克莱因和力学家普朗特开创,并由普朗特 的学生 冯 卡门将其带到了美国。理论与实际 , 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是该学派最具代表性的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他们主张从复杂的扑朔迷离的问题中,寻找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然后再运用简化了的数学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把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 郭永怀 先生无论是在参与 两弹一星 的研制,还是授课育人无不以此为指导思想。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民主作风也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之所以很吸引人的秘诀,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了日后的冯 卡门、邓哈托、普拉格、纳戴等国际知名的力学大师。良好民主作风体现之一就是举办讨论班,冯 ? 卡门受益于这样的讨论会, 在学术讨论会上,我不仅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对各个科学分支 ――― 从初露头脚的原子理论到沙漠的砂粒运动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日后我不独钻一门,能从事空间技术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正是靠在哥廷根打下的基础 ,并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带到了美国,发扬光大。他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活动,周周都开,神圣不可侵犯。在工作会议上,他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 管是 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 。 开始时,有些同学感到,怕提的问题暴露出自己知识贫乏。不久,他们便发现这种集体 会诊 对解决问题大有好处 。现在由于钱学森、钱伟长 郭永怀 先生将这一传统带回中国并发扬光大,举办讨论班的做法已经全国遍地开花,一片喜人的景象。当年 郭永怀 先生在中科院力学所的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也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研讨班,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有关专著,并研讨相关的几个研究方向。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常常为一个有歧见的问题争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总是 郭 先生的意见成为定论,大家常为 郭永怀 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所折服 。 郑哲敏院士和李家春院士在《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 ―― 纪念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一文中恰当的总结了 郭永怀 先生一生的工作, 他总是将当前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科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同国家结合民族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他善于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既能反映问题本质,又能具体进行定量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他能运用一切现有的有效数学手段,或研究和发展新的数学方法,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解答;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工程实践。这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关键。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应用力学始终是我们坚持的方向,这也是我们怀念 郭永怀 先生的一种方式吧! 参考文献 郑哲敏 . 郭永怀生平事迹介绍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1 - 5. 钱伟长 . 怀念同窗益友郭永怀教授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7 - 9. 郭永怀 . 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写给还留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们 . 光明日报 , 1957-6-7. 李 佩 . 访罗湖 忆当年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6 - 6. 金志涛 王士波 许运江等 . 为 两弹一星 殉职的郭永怀 . 炎黄春秋 , 2001, 3: 12-16. 戴世强 . 当好铺路石子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纪念文集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 26. 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编 . 郭永怀文集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2. 李毓昌 . 高山安可抑,徒此挹清芬--回忆郭永怀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纪念文集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 20 - 22. 谈庆明 . 钱学森对近代力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 力学进展 , 2001, 4(31): 500-508. 戴世强 . 钱伟长学术思想浅论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2(2): 31-40. 郑哲敏 李家春 . 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 ―― 纪念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 郑哲敏主编 .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23 - 26. (原载于《古今力学思想与方法》,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 77 - 85 )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5852.html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 ( 批准号: 10342004)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965 次阅读|5 个评论
介绍《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
热度 7 zdwang 2010-11-22 06:52
介绍《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
介绍《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 王 振 东 德国力学家普朗特( LudwigPrandtl , 1875 年 2 月 4 日生于弗赖辛, 1953 年 8 月 15 日卒于哥廷根 ),是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流体力学方面作出过许多开创性贡献,如边界层理论、风洞实验技术、机翼的举力线和举力面理论、湍流混合长度理论等, 都对流体力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普朗特培养了包括冯·卡门在内的许多国际著名的力学家,他在力学方面的论文除 1961 年 汇集为 3 卷本的《全集》外,还曾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一书。 《流体力学概论》从 1942 年初版,到 1957 年共出了五版。普朗特逝世后,普朗特的学生奥斯瓦提奇( KlausOswatitsch )教授等承担了该书的再版工作,按照原著的论述系统,增补了许多新的内容,于 1965 年出版了第六版。后来奥斯瓦提奇也逝世了,欧特尔( H.Oertel )教授等又接过了“接力棒”,继续这一名著的出版工作。欧特尔等继承普朗特的风格,增补了大量更新的近代流体力学发展的内容,于 2001 年出了第十版、 2002 年出了第十一版,并将书名改为《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 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郭永怀教授将《流体力学概论》第三版的英译本( 1952 年出版)译为中文于 1966 年出版;著名流体力学家、普朗特的学生陆士嘉教授曾按德文的第七版( 1969 年出版),译成中文于 1981 年出版。这两个中译本都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在科学出版社又支持陆士嘉的学生翻译了 2002 年出的德文第十一版(参考了该版 2004 年的英译本),为我国力学界和有关的科学及工程技术界提供了一本不可多得的流体力学好书。 陆士嘉教授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的“普朗特”词条中写道:“普朗特重视观察和分析力学现象,养成非凡的直观洞察能力,善于抓住物理本质,概括出数学方程。他曾说:‘我只是在相信自己对物理本质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才想到数学方程。方程的用处是说出量的大小,这是直观得不到的,同时它也证明结论是否正确。’” 普朗特的《流体力学概论》撰写方式和他本人从事研究工作的风格一致,论述和介绍流体力学内容的方式,明显与其他的流体力学理论书籍不同。他以特有的方式,不用大量的数学推导而直观进入物理问题的核心,特别强调对基本物理现象和流体力学概念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简化的数学模型,而方法的公式化处理则被放在次要地位。 新版本《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的前四章,保持了普朗特 1942 年第一版的思路特点,仅对原著文字作了语言学上的修改,成为引言、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等四章。在第三章中增加了“流体拓朴学”一节,在第四章增加了“非牛顿介质中的流动”一节。第五、六章扩展了原著的材料,形成了后面第七至十四章中流体力学不同分支的基础。在这些章中的内容,如机翼空气动力学、传热、分层流、湍流、多相流、大气与海洋中的流动、热涡轮机械等比原著已作了很大的修改补充;还新增加了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带化学反应的流动、血液循环生物流体力学等内容。 《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内容丰富,物理概念清晰,论述深入精辟,强调工程应用,是力学、航空、航天、海洋、机械、动力、化工、水利、气象等有关专业,有关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学习流体力学时值得参考的一本优秀书籍。 参考文献 1、 [德] H. 欧特尔等,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 [德] L. 普朗特,流体力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6 , 1981 3、 陆士嘉,普朗特,《中囯大百科全书·力学》 386-387 页,北京:中囯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1897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13)鸿雁传书寄深情——记钱学森与郭永怀的深厚情谊
sqdai 2010-10-29 07:14
翻开《钱学森书信选(上卷) 1956.2-1991.12 》的正文部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先期回国的钱学森先生给郭永怀先生的两封信,发自北京,前一封信发到美国的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的小镇);后一封信则托人捎到深圳(见链接一)。两位学者之间的殷殷之情跃然纸上。 第一封信里,钱对郭说:“快来,快来!”彷佛是弟弟在向哥哥(钱比郭小两岁)招手,快快回家!还告诉他带点什么回家,最要紧的是:带书来,带人来!第二封信里,钱获知郭即将抵达深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告诉后者:“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自己公务缠身,不能亲迎郭的一众三口,就让鸿雁传情:家里什么都准备好了,办公室、住所等等已有安排,连学生都给物色好了,就等着“永怀兄”的到来!而且,填写选单位的志愿,“ 请您只写力学所 ”(还打了加重语气的记号!)这还不放心,再加一句:“ 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 ”不久之后,“兄弟俩”终于重逢于中关村力学所,开始了携手共同奋斗的十二年。 钱-郭之间的深厚情谊始于 1941 年年底,在 Theodore von K arman 的学术大家庭里。正如钱学森在纪念郭永怀的专文(见链接二)所说,在当时的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傅承义这要好的“五哥们”中,“ 和我最相知的只有郭永怀一人 ”。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爱好把他们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平时彼此切磋学问;苦恼时彼此倾吐真情,相互安慰和鼓励;有重要事项时,全力推荐,放手相托。这一切,在那篇专文里有细致的描写。而且钱对郭赞赏有加:“ 我认为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全国人民对郭永怀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证据。 ”目前,这段赞语,特别是关于“冷与热的结合”的论述,已在力学界广为流传。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钱学森先生听到郭永怀先生辞世的噩耗时,为什么如此悲恸!从这两位老科学家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真情交往中,我们后辈可以学到许多许多。 写于 2009 年 3 月 9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0543.html 【链接一】 钱学森给郭永怀的两封信 1956 年 2 月 2 日 致郭永怀 永怀兄: 接到你的信,每次都说归期在即,听了令人高兴。 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所来,快来,快来! 计算机可以带来,如果要纳税,力学所可以代办。电冰箱也可带。北京夏天还是要冰箱,而现在冰块有不够的情形。 老兄回来,还是可以做气动力学工作,我们的需要绝不比您那面差,带书的时候可以估计在内。多带书!这里俄文书多、好,而又廉价,只不过我看不懂,苦极! 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这里的工作,不论在目标、内容和条件方面都是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者的乐园!另纸书名,请兄转大理石托他买,我改日再和他通信。 此致 敬礼!嫂夫人均此! 我们有人出席世界力学会议(比国九月)。 注文: 1. 此信是钱学森回国后,写给还在美国的好友郭永怀(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的信。 2. 信中所说托“大理石”买书一事,是请他们的好友 Frank Marble 办。“ marble ”一词意思是“大理石”。钱学森在信中不说英文“ Marble ”,而说中文“大理石”,有不给 Marble 引起意外麻烦的意思。 3. (笔者加注)信末提到的世界力学会议指的是: 1956 年 9 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我国有周培源、钱伟长、郑哲敏、叶开沅等学者赴会,在那里遇见钱、郭的导师冯 卡门,并合影留念。那时,郭永怀正准备启程回国。 1956 年 9 月 11 日 致郭永怀 永怀兄: 这封信是请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办事处面交,算是我们欢迎您一家三众的一点心意!我们本想到深圳去迎接您们过桥,但看来办不到了,失迎了!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今天是足踏祖国土地的头一天,也就是快乐生活的头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国吧! 我个人还更要表示欢迎你,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的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希望你能满意。你的住房也已经准备了,离办公室只五分钟的步行,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 请您只写力学所 。原因是:中国科学院有研究力学的最好环境,而且现在力学所的任务重大,非您来帮助不可。 ——我们这里也有好几位青年大学毕业生等您来教导。此外力学所也负责讲授在清华大学中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是一百多人的班,由全国工科高等学校中的五年级优秀生组成,两年毕业,为力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人才来源)。由于上述原因,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 嫂夫人寄来的书,早已收到,请不必念念! 不多写了,见面详谈。即此再致 欢迎! 附:力学所现有兄旧识如下: 钱伟长、郑哲敏、潘良儒 注文: 这是郭永怀回国时,钱学森在北京写的欢迎信。 (摘录自《钱学森书信选(上卷) 1956.2-1991.12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 1-2. ) 【链接二】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钱 学 森 现在已是八十年代的第一春。还要倒数到第十一个冬天,郭永怀同志因公乘飞机,在着陆事故中牺牲了。是的,就那么十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那么十秒钟! 十秒钟是短暂的,但回顾往事,郭永怀同志和我相知却跨越了近三十个年头,而这是世界风云多变的三十个年头呵。我第一次与他相识是在 1941 年底,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当时在航空系的有林家翘先生、有钱伟长同志,还有郭永怀同志和我。在地球物理系的有傅承义同志。林先生是一位应用数学家。傅承义同志专的是另外一行。钱伟长同志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所以,虽然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但 和我最相知的只有郭永怀一人 。他具备应用力学工作所要求的严谨和胆识。当时航空技术的大问题是突破“声障”进入超声速飞行,所以研究跨声速流场是个重要课题,但描述运动的偏微分方程是非线性的,数学问题难度很大。永怀同志因问题对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故知难而进,下决心攻关。终于发现对某一给定外形,在均匀的可压缩理想气体来流中,当来流马赫数达到一定值,物体附近的最大流速达到局部声速,即来流马赫数为下临界马赫数;来流马赫数再高,物体附近出现超声速流场,但数学解仍然存在;来流马赫数再增加,数学解会突然不可能,即没有连续解,这就是上临界马赫数。所以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是上临界马赫数而不是以前大家所注意的下临界马赫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1946 年秋,郭永怀同志任教于由 W. R. Sears 主持的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学院,我也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两校都在美国东部,而加州理工学院在西部,相隔近三千里,他和我就驾车旅行。有这样知己的同游,是难得的,所以当他到了康奈尔而留下来,而我还要一个人驾车继续东行到麻省理工学院时,我感到有点孤单。 1949 年我再次搬家,又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所以再一次开车西去,中途到康奈尔。这次我们都结了婚,是家人团聚了,蒋英也再次见到我常称道的郭永怀和李佩同志。这次聚会还有 Sears 夫妇,都是我们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熟朋友。我们都是我们的老师 Theodore von K arman 的学生,学术见解很一致,谈起来逸趣横生。这时郭永怀同志已对跨声速气动力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既然超出上临界马赫数不可能有连续解,在流场的超声速区就要出现激波,而激波的位置和形状是受附面层影响的,因此必须研究激波与附面层的相互作用。这个问题比上临界马赫数问题更难,连数学方法都得另辟新途径。这就是 PLK 方法中 Kuo (郭)的来源,现在我们称奇异摄动法。这项工作是郭永怀同志的又一重大贡献。 郭永怀同志之所以能取得这两项重大成果,是因为他治学严谨而遇事看得准,有见识;而一旦看准,有胆量去攻关,当然这是我们从旁见到的,我们也许见不到的是他刻苦的功夫。呕心沥血的劳动。 我以后再见到永怀同志是 1953 年冬,他和李佩同志到加州理工学院。他讲学;我也有机会向他学习奇异摄动法。我当时的心情是很坏的,美国政府不许我归回祖国而限制我的人身自由,我满腔怒火,向我多年的知己倾诉。他的心情其实也是一样的,但他克制地劝我说,不能性急,也许要到 1960 年美国总统选举后,形势才能转化,我们才能回国。所幸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有亿万人民的团结,迅速强大起来了,我们都比这个日程早得多回到祖国,我在 1955 年。他在 1956 年。 郭永怀同志归国后,奋力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学术领导人;他做的比我要多得多。但这还不是他的全部工作, 1957 年初,有关方面问我谁是承担核武器爆炸力学工作最合适的人,我毫无迟疑地推荐了郭永怀同志。郭永怀同志对发展我国核武器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所以我认为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全国人民对郭永怀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证据。大家辛勤工作,为翻译、编辑和出版这本文集付出了劳动,也是个证据。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 我们忘不了郭永怀同志,这本文集是一件很好的纪念品,一本很好的学习材料。 1980 年 1 月 16 日 (录自《郭永怀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 332 - 333 )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12)一身正气扶正义——二记郭永怀
sqdai 2010-10-28 06:51
正如郑哲敏先生所说, “ 郭永怀 先生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一生 ” ,他不仅爱国敬业,学识渊博,成就卓著,而且无私无畏,刚正不阿,坚持真理,有着迷人的人格魅力,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崇敬。这里仅就我个人见闻,叙述郭先生一身正气,主持正义的二三事。 郭永怀 先生与钱伟长先生是多年老友,早在 1940 年代,他们同道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 JL Synge 为师,学习应用数学,后又到加州理工学院,聚集在 von Karman 周围,专攻航空航天中的力学问题。他们二位的性格截然不同,但在学识上彼此欣赏,经常在一起切磋砥砺。 1957 年,钱伟长先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错划成右派,很多人明哲保身,唯恐避之不及,但当时任《力学学报》主编的郭永怀先生仍然不断委托他做学报的审稿工作,这在当时那样的政治环境下是需要勇气的。曾有一位名牌大学的教授投稿给《力学学报》,经钱伟长先生审阅,发现有很多基本的力学概念是错误的,并认定论文中有不少其它错误,认为该论文不宜发表;论文作者不知从哪里得来这一匿名审稿的信息,致函《力学学报》编委会,居然提出 “ 左派 教授的文章不许让右派教授审查 ” 的无理要求。郭永怀先生义正词严地说: “ 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 ,从而平息了这一无理挑起的纷争 。时隔四十年,钱伟长先生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然激动不已。他对我提起此事时说:“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正直学者!你的导师很了不起啊!”因此,十年前,郭先生九十诞辰之际,钱先生以八六高龄,亲自动笔,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纪念文章《怀念同窗益友郭永怀教授》 ,在文末,他写道:“我们永远怀念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一位公正无私的人民科学家——郭永怀教授。” 在“文革”期间,中科院力学所许多研究课题被迫停止,人员被调离的时候,平日很和蔼耐心的郭永怀先生愤怒了,他大声疾呼:“力学所不能 “ 散,基础研究必须搞下去!”他顶住压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着一些研究骨干不致改行,让一些科研项目坚持下去,为力学所今日的发展保存了一定的实力 。在中国科技大学也是这样,郭先生担任该校化学物理系主任,“文革”之初,在极左思潮的冲击下,把打好基础的教学思想看成“教育脱离实际的表现”,要求把高等教育降低到训练班的水平。他不吃这一套,依然大声疾呼:化学物理的旗帜不能倒,基础一定要打好 ! 中科院力学所的老同志们应该还能记得下面这个小故事。 1966 年,“文革”风暴乍起,盛夏时节,“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浪袭来,主持组织“文革”初期活动的那些领导倒了霉,纷纷落马挨批斗。记得某天,在力学所的车库前,召开了批判当时的所政治部主任田泽普同志的大会。“造反派”人士相继登台,慷慨陈辞,批判田所执行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称“田泽普迫害革命群众的罪行罄竹难书”,因此,“造反派”领导做出决议:“将田泽普永远开除出党,批倒批臭”云云,并要当时的力学所党委委员一个个上台表态。那些党委委员慑于“群众运动”的威力,不敢违抗,先后表态:“拥护造反派的决议”,最后一位即第十六位走向主席台的是所党委委员郭永怀先生,只见他迈着惯有的大步从容不迫地走到台前,说道:“我想,我们的党章还没废除吧!我记得党章上规定,要开除党员,应该经过基层党支部讨论,层层审批后才能做出决定。我们总该按党章办事吧!”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一片掌声。“造反派”一看架势不对,自知理亏,会议草草收场。就这样,郭先生无所畏惧地捍卫了党的原则,保住了田泽普同志的党籍,省却了他日后恢复党籍的麻烦,更重要的是:他讲了别人不敢讲的真话,捍卫了真理,匡扶了正义。 郭永怀 先生实事求是,服膺真理,从不因人废言,从不人云亦云,从不屈服于权贵,从不迎合错误潮流,他这种处世原则和实际行动,不啻为当时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的动荡年代里一缕明媚的阳光。 参考资料 郑哲敏 . 郭永怀生平事迹介绍 .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郑哲敏主编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1 - 5. 钱伟长 . 怀念同窗益友郭永怀教授 . 郭永怀 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郑哲敏主编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7 - 9. 冯秀芳,戴世强 . 郭永怀学术思想初探 . 古今力学思想与方法 ( 戴世强、张文、冯秀芳主编 ).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 77 - 85. 辛厚文,马兴孝,俞书勤,何天敬,缅怀我们的首任系主任——郭永怀教授,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 ( 郑哲敏主编 ).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21 - 22. 写于 2009 年 3 月 1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9387.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6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6)郭永怀的故事
热度 3 sqdai 2010-9-18 04:53
做学生的,想问老师问题,最难启齿的是什么?问他们的婚姻爱情经历!我一直想写一写我的导师的这一侧面,觉得其中一定有感人肺腑的情节,但是,在师母(也是我的研究生时代的英语老师) 李佩 先生跟前,几次想开口询问,总是噎回来了。幸好在最近的几种郭永怀传记片中, 李 先生谈及了她与 郭 先生相识相知相爱相随相伴的点滴情节,可大致拼成一些画面。还是影视记者厉害啊! 此情绵绵 永无尽期记郭永怀 - 李佩伉俪 郭永怀 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 李佩 先生是我最钦佩的一位女学者,他们相随相伴了二十载。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相识绮色佳 郭永怀先生拿到博士学位后,应师兄西尔斯( W.R.Sears )之邀,来到位于风景如画的小镇绮色佳的康奈尔大学,成为该校航空研究生院的五位奠基人之一。当时他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由于一直潜心钻研学问,在感情上还是一片空白。 正在此时,风华正茂的李佩来到绮色佳,到康奈尔大学社会及发展学院就读。李佩出生于镇江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学问颇佳,端庄贤淑。有一次,她听说航空研究生院有一位年青的华裔学者做航空方面的报告,很好奇,就跑去听了,从此与郭永怀相识。 相知在校园 李佩对这位身材颀长、学识渊博、踏实朴素的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郭永怀也开始留意这位谈吐优雅、风姿绰约的女学生。他们逐渐越走越近,互相到住地拜访。郭永怀经常谈的是航空领域的新进展,但他也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李佩很快发现,郭永怀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他们就买来一个老式留声机和好些唱片,共同欣赏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 。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两颗心开始靠近。 情定秋色中 在秋天里,他们收获了爱情,一起在小镇里构筑了爱巢,日子过得宁静而幸福,每月的薪酬绰绰有余,足可维持小康生活。郭永怀继续埋头于书本,他的创造力如喷涌的泉水,几个重要的学术成果(如后人称为 PLK 方法的传世之作)就在那时问世。李佩治家井井有条,家里的氛围简朴而有生趣,晚饭后,喝着咖啡,一起听着留声机传出的天籁之音;偶尔到近处走走。时不时地还有好友(如钱学森、西尔斯、谈镐生等)来访。过了两年,他们的爱情结晶可爱的女儿郭芹降生,更是给这个家带来了无限温馨。 相携回故园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打破了这个幸福家庭的平静。郭永怀在出国之时就怀有学成回归报效祖国的凌云志,对此,李佩完全理解。钱学森前来造访时,两对夫妇满怀热情地谈论:怎样尽快回国施展宏图。钱学森遭软禁的消息没有使郭永怀 - 李佩夫妇退缩,他们加紧了回国的准备。 1955 年,经过艰苦斗争,钱学森一家四口终于冲破藩篱回国。行前,钱和郭悄悄约定,相期早日重逢在北京。郭永怀随后提出了归国申请,当局的种种刁难,朋友的盛情挽留,都挡不住归心似箭的他们。在不久后的朋友们组织的烧烤聚会上,郭永怀拿出了他多年研究的文稿付之一炬,使得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表示惋惜,连李佩也感到一时难以理解。只见郭永怀淡定地说:不要紧,这些文稿的内容早就装进我的脑海里了,谁也夺不走! 这时,先期回国钱学森的飞鸿到达,钱对郭说:快来,快来!彷佛是弟弟在向哥哥(钱比郭小两岁)招手,快快回家!还告诉他带点什么回家,最要紧的是:带书来,带人来! 1956 年 9 月 30 日 ,祖国的国庆节前夕郭永怀一家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远洋轮船。但是,临起锚时,上来了几个 FBI 的人,要同行的张文裕教授开箱检查,为此耽误了启航。李佩先生后来说:这时我才领悟到,郭永怀先前的焚稿之举何等有远见!(郭永怀的行囊里只有一堆不违禁的衣物、书籍和唱片) 10 月,郭永怀与同行的一批学者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时离开郭永怀负笈西渡正好十六年!接待人员递给郭永怀一封钱学森的信,信中竭诚欢迎好友夫妇回归,并已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郭永怀准备大干一番了! 相伴中关村 郭永怀夫妇很快住进了中关村的宿舍。报到之后,郭永怀马上受命担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成为钱学森的左臂右膀;不久,他又与钱学森、钱伟长一起共同创办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李佩先生学的社会学当时派不上用场,但她不愿过相夫教女的平淡生活,她就任中科院西郊办公室副主任,开始为中关村的发展操劳。 郭永怀马不停蹄地参加制订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接着与钱学森等人一起,泛舟昆明湖,确定了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由于钱学森已担任国防研究的领导,另一位副所长钱伟长在反右运动后遭贬,郭永怀实际上担负了中科院力学所的主要领导责任,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细致到新建图书馆的灯光设计)。 1958 年开始,郭永怀在钱学森随极力推荐下,介入两弹一星研制,就任九院副院长,益发繁忙起来。他开始了每周六天半上班制。 我到北京就读后,我们研究生和助手 常到郭 先生家里走走。每次去, 郭 先生会从书房里出来,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谈了一些学习上的事情后就退回书房做功课了,接下来就是师母与我们海阔天空地聊天,但话题很少离开力学所和科学院。 到了北京之后多年, 郭 先生一家甚至没有到不远的颐和园一游。翻遍 郭 先生的影集,找不到他们一家在公园里的合影!而 李佩 先生对此毫无怨言,默默地支撑着这个科学家之家。 郭 先生是个重情义的人,当年他的三位哥哥,含辛茹苦地把他培养成人,他知恩图报,回国后每月给他们邮寄 80 元生活费, 李 先生总会按时邮寄,从不让 郭 先生操心。 当时,我们几个学生都很年青,看到 郭 先生家那种其乐融融的温馨气氛,从心底里感到羡慕。 李 先生就是一位成功男士后面的女人,而她自己也是一位 成功 女士。我到京后不久,她开始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任职,成为一位著名的外语教授。 情殇寒冬夜 1960 年代,郭先生频繁出差,往返于大西北与北京之间。李先生明白他在从事研制尖端武器的伟大事业,除了暗暗关切、默默支持以外,从不明里过问。 1968 年 12 月 5 日 ,原知道郭先生要从青海核弹研究基地返京,却迟迟没回家。经过漫长的翘首以待,等来的竟是惊天噩耗!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懵了,但挺住了没哭。后来,郭先生的专职司机说,他没见李先生掉过一滴眼泪。其实,李先生掉泪的时候他没看见。后来有人告诉我,李先生痛心疾首地哭过,而且在那些日子里,她曾接连多日彻夜难眠!相伴二十载的爱人撒手西去,而且还正当英年,他还能为祖国做多少贡献!她能不流泪吗? 然而, 李佩 先生极其坚强,她从不在外人面前露出丧夫之痛。她把对 郭 先生的怀念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我们做学生的看得出来。她尽可能把家里的布置保持原样。那架从美国带回来的钢琴还在原来的地方,他们夫妇和我们一群年青人,曾坐在一起听小郭芹在这架钢琴上弹奏美妙的乐曲 。 李 先生用百倍的努力投入工作,在她担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期间,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至今,她年逾九旬,仍在教老年人学英语,为中关村老年协会义务组织系列知识讲座。她心中明白,这是纪念 郭永怀 先生的最佳方式! 令人难以忘怀的 郭永怀 先生!令人百倍崇敬的 李佩 先生! 写于 2010 年 4 月 5 日 清明节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9764.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5828 次阅读|9 个评论
科学家风采(1)生死关头见丹心——一记郭永怀
sqdai 2010-9-12 05:35
【按】为了帮助青年 师生 更好地为人处事立志、传道授业解惑,去年年初开始,我在乐乎博客上推出了关于古今中外力学家的系列故事——“力学家风采”,颇受青年博友的欢迎,其中有些故事鲜为人知,有些故事则已为人们熟知,笔者力求客观真实地陈述,不做空洞说教。值此新学年开始之际,在这里重发。重发时只订正了个别细节,做了少许文字修改。为了扩大选材面,将栏目名改成“科学家风采”,特此说明。 科学家风采( 1 )生死关头见丹心 ——一记郭永怀 1968 年 12 月 5 日 夜,北京。寒风凛冽,苍穹漆黑。一架小型军用 飞机飞临北京机场,准备降落,离地面大约 400 米 时,飞机突然失衡,偏离机场,歪歪斜斜地扎向一公里开外的玉米地,顿时腾起一团火球。客舱里坐着著名科学家郭永怀!他不幸罹难了! 当人们从飞机残骸里找到郭永怀先生时,只见他面容安详,他 27 岁的警卫员 牟方东与他紧紧相拥,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们分开时,一个土黄色文件包砰然落地,竟然完好无损!机场保卫人员知道:里面一定装着机密资料,立即妥为保存,迅速转交给有关部门。就这样,郭永怀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国家的珍贵的绝密资料! 1968 年 12 月 5 日 夜,天幕低垂,风声呜咽,彷佛在痛悼这位对祖国赤胆忠心的好儿子! 当时,在中南海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闻讯不禁拍案而起,眼眶顿时湿润了。郭永怀的亲密好友钱学森百倍伤感,连声叹息: “ 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 ” 周恩来总理曾一再叮嘱,像郭永怀那样的科学家尽可能不乘坐飞机,但当时正处于某项试验的关键时刻,郭永怀在青海试验基地获得一项重要数据,急着赶回北京加以详察,执意乘飞机,与他在一起的挚友彭桓武、王淦昌等劝他:“飞机太小,你还是坐火车吧!”他说:“我搞了一辈子航空,还怕坐飞机!”没料想,这竟成了谶语!而当年年底,祖国大西北一项核试验成功的轰然巨响,彷佛是为他送行的礼炮声 …… 。 祖国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儿子。当年 12 月 25 日,国家内务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982 年 12 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永怀文集》; 1985 年补授郭永怀等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9 年国庆 50 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 23 位科技工作者用 515 克 纯金制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郭永怀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此勋章的学者。如今,在郭永怀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院里矗立着他的汉白玉半身塑像; 在他参与筹建的中国空气动力中心的大院的松林山上建有一座纪念亭,上面刻着张爱萍将军所书的三个大字: “ 永怀亭 ” 。 参考文献 徐焰 . “郭永怀生死之际护公文”,北京青年报, 2001-6-26 。 李家春、戴世强 . “郭永怀”,《中国当代科学家传(第一辑)》,知识出版社, 1983 : 224-240 。 李家春、李成智 . “郭永怀”,《“两弹一星”元勋传(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 387-356 。 写于 2009 年 1 月 10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2318.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962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追忆篇-2:李佩教授:我对钱先生的记忆
sqdai 2010-8-12 21:3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我对 钱 先生的记忆 获知 钱伟长 先生去世是在 7 月 30 日中午 ,第二天,也就是 7 月 31 日上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在北京中关村的家中接受了《科学时报》记者的专访,回忆起她记忆中的钱伟长。 李佩是著名力学家,我国导弹、核武器奠基人之一, 两弹一星 元勋郭永 怀的 夫人。 70 年前,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同船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回国后,钱伟长和郭永怀先后出任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职务,并在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授课,两人不仅是同窗好友,也是相濡以沫的同事。 同船赴加拿大留学 李佩第一次听说钱伟长的名字是在 1939 年。当时,抗战烽烟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辗转昆明,共同成立西南联大。李佩是西南联大的学生,钱伟长和郭永怀都是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只是钱伟长来自清华大学,而郭永怀来自北京大学。 我怎么知道钱伟长的呢 1939 年春,学校公布有 7 人考取了中英庚款基金留英公费生,其中就有钱伟长、郭永怀和林家翘。他们 3 人都是专门攻读应用数学和力学的。本来英庚款规定,每门学科每年只录取一名留学生,但这次,他们 3 人考得一样好,因此,在重庆的考选委员会上,清华大学的叶企孙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饶毓泰教授为他们力争,终于让英庚款基金会同意破格同时录取他们 3 人。 1939 年,共有 22 人考取英庚款基金会第七届留英公费。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赴英留学的行程一波三折。 当他们在 1939 年 9 月乘船抵达香港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所有客船都被征为军用,英国也拒收外国留学生,他们只能被迫返回昆明。 1940 年 1 月在上海集合乘船转加拿大,但大家在船上发现护照上有日本签证,允许他们在横滨停船时登岸游览,他们非常愤怒: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他们决定,绝不接受敌国签证,于是全体人员携行李下船、返回昆明;直到 1940 年 8 月才在上海乘俄国皇后号邮轮,于当年 9 月抵达多伦多。 1940 年 9 月 17 日 ,郭永怀、林家翘等进入多伦多大学,这也是该校第一次授受来自中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 他们 3 人都选择了应用数学系。多伦多大学有两位著名的应用数学教授,一位是英联邦应用数学的知名学者辛祺( J.L.Sygne ),一位是波兰物理学家英菲尔德( E.Infeld ),两位教授都是欧洲哥丁根学派的传人。大半年后,他们都获得了硕士学位。但当时,因为多伦多大学没有能够指导流体力学的教授,郭永怀和林家翘就向英庚款基金会申请,能否到美国学习。 基金会同意后,两人在 1941 年 5 月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 卡门攻读博士学位,当时钱学森已经在那里了。钱伟长则是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才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跟随冯 卡门在美国国家喷气推进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3 人出国前,只有钱伟长一人已婚,夫人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孔祥瑛。抗战胜利后,钱伟长以 久离家园、怀念亲人 为由回国,成为清华大学教授。 李佩记得, 20 世纪 50 年代,在北京中关村北区她家附近,有一个微生物数学学科的二层小楼,钱伟长在这幢小楼里成立了一个应用数学研究室。 最早回国的那些人,如林鸿孙等,都到他那里去帮忙工作。 他当时一直在做学问 钱学森 1955 年回国,和钱伟长共同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是所长,钱伟长是副所长;同时,钱学森又让钱伟长筹办自动化研究所。 另外,当时他们也在清华大学创办了一个钱学森力学班,钱伟长也在班上授课。我们于 1956 年回国。不久后,钱伟长被划成 右派 ,又是反动学术权威,清华力学班就让郭永怀接管了 。 李佩记得,在清华时,钱伟长就主 张 教授治校,行政部门因此对他非常不满,觉得他太霸道了。 1957 年 6 月 6 月,包括钱伟长在内的 六君子 发表对政治局面的意见,反对院长调整政策将清华改为工学院等;之后, 六君子 全部被划为 右派 ;后来,中央考虑到华罗庚推广优选法对国家的贡献,不再将他划入 右派 之列。 对钱伟长来说,这顶右派的帽子一戴就是 22 年。 那时老郭继续委托钱伟长为《力学学报》审稿。当时有一个 左派 学术权威对钱伟长的审稿非常不满意,质问郭永怀: 你怎么可以让 右派 来审我 左派 学术权威的论文呢? 老郭说: 我很清楚钱伟长的学术水平,在学术上没有左右之分,只有正确与否之分。 这么回答后,老郭仍旧请钱伟长审稿。 在钱伟长被划为 右派 期间,李佩和郭永怀曾到清华大学照澜院钱伟长家里看望, 老郭对钱伟长说: 现在人家不怎么批斗你了,也没有人打扰你了,你正好可以多做点学问。 我确实觉得钱伟长在那段时间写了好些论文。因为有一次我到力学所,大概是在 1960 年左右,下楼时正好遇见他上楼去图书馆。我问老钱来这里干什么,他高高兴兴地说: 我来图书馆查资料。 所以,可见他当时一直在做学问。 念念不忘清华 1979 年,中央撤销了将钱伟长划为 右派 的决定,在北京,李佩和几位好友决定以聚餐方式庆祝。李佩清楚记得钱伟长对她说: 我要感谢邓小平,是他解放了我。 而且,邓小平还对他说: 你在北京树敌太多,现在上海工业大学正在物色一人做校长,我看你就到上海去吧。 她回忆道。 事实上,李佩讲,上海工业大学当时确实想请钱伟长出任校长,但到清华大学了解情况时,清华表示:钱伟长已年过七旬,年纪大,该退休了。之后,上海方面越过清华大学和教育部,直接找到了邓小平。 钱伟长就这样到上海去了。 在美国时,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等多次探讨回国后怎样效力祖国,他们希望回去要办一个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还要好的大学,让美国人到中国来留学。 1968 年,郭永怀因所乘飞机在北京机场附近失事而牺牲。 50 多年后,当钱伟长准备到上海时,他决定带两位力学研究方面的助手,最后将郭永怀在力学所的 3 位研究生之一戴世强带到上海。 1983 年,邓小平亲自下调令,调钱长伟到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一职,并写明此任命不受年龄限制。在上海工业大学,钱伟长提出拆除 四道墙 的口号,即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师生之间、科系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 墙 。 1994 年,上海工业大学和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任上海大学校长。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北京时曾跟钱伟长念过书, 所以钱伟长在上海实 施 教授治校等举措,都可以通行无阻。他以清华校训作为办学理念,主要是理工合一,因为上海工业大学本来是工科学校,他认为不妥,一定要既有理科又有工科。其实,钱伟长的办学方针与当年的冯 卡门学派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思想也是钱学森的思想:以理带工,不管研究哪一项,一定要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强调注重学生质量、培养好学生的责 任在于 教授,因此,一定要有好教授来指导学生 。 今天的 钱学森之问 ,问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办不好,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 李佩说。 在钱伟长任上海大学校长期间,李佩曾经到过上海。她说: 我看见钱伟长在上海大学门口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 自强不息 ,这其实是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校训。可见,钱伟长对清华大学确实是念念不忘的。 记者 王丹红, 《科学时报》 ( 2010-8-2 A1 要闻 )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8/23503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2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李佩老师参观《钱学森纪念馆》
fengzhigu123 2010-4-25 22:21
  认识一些人,经历一些事情,总会闪过一些想法,而往往总是这些想法来的快,去得也快。所以将他们记录下来看来是不错的。      今天跟随李佩老师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钱学森纪念馆,其间有一些感觉应该记下来的事情,做个简单的记录,免得又突然忘记了。      北师大附中是一个很厉害的学校,历史上已经产生了三十多位院士,在其他领域也是人才辈出、如星闪烁。      在参观的时候,看到钱先生写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求助信时,李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述当时发生的故事。钱先生硕士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硕士学位之后要到美国一家军工企业实习,这家公司以钱先生是中国人为由不准许钱先生进去,钱先生一气之下投身到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先生门下。钱先生后来由于想要归国遭到了美国政府的软禁,依然和郭永怀先生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在后来的工作中都有所体现,而这一囚禁就是五年时间。后来钱先生得知自己一位老师的兄弟陈叔通先生时任人大副委员长,便先将求救信通过一位朋友带到了比利时,再转交到了陈叔通手上。而钱先生归国的时候便联系时任教于康奈尔大学的郭先生,说是自己要回国了,郭先生回复说自己目前课程任务太重,需要上完这学期的课程,并告诉钱先生第二年一定归国。      就这样,两位中国近代科学的巨人回国了,听着当时经历了这一切的李佩先生讲发生在钱、郭两位先生和一些其他著名的科学家身边的故事,让人无比感怀。我想我很幸运,有这个机会听李先生亲自讲这样的一段历史。      在师大附中的校友中我看到了一个名字叫做石评梅,以前大概是听过这个人的名字的,但是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影响。前天问X君最近看什么书,她回答说是石评梅的一本散文集,很感动,我去百度了一下这位有名的人物,知道了她对于爱情的执着,但可叹的是她只活了二十六岁,便随着自己的爱人消逝了,但我却觉得他们的故事超过了徐志摩先生的故事,有一种《钗头凤》露出的凄凉,但或者也有一种绝望中的唯美。可否说过分残酷的都是美好的呢?知道在北京陶然亭有这位才女和自己心爱的男子的雕像,我想应该去看一下吧!      回来的路上,我坐在一位老师的旁边,和她聊了很多,我们这种奶奶孙子之间的交流很愉快,又谈到了中国当下教育的问题,问题最终还是归结到了体制上,大学或者一个研究机构的领导的不一定要是学术上最有成果的,它只需要的是一个了解科研,并且能够协调组织、制定战略、争取资源来保证能够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安心学习和安心科研的这样一个服务者,并不是一个所谓的领导者,或者是一个什么院士、权威;教育的经费投资是必须的;教育从长远看还是要重视基础研究,不能只跟着人家搞实用,这样永远不可能超于别人的。      钱先生在美国搞的是基础研究,回国之后为了国家的需要搞的是工程技术,但他同样做得很好,似乎可以为我上面的最后一条佐证。但据一位和钱先生一起工作过的老师说,钱先生其实一直都是想搞基础研究的,而这一点也得到了钱先生儿子的证实。      环境依旧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个机会接触不同的环境,还是需要去尝试。      又:近日不谦老师发在其名博短亭长亭上的博文《大学的灵魂》(【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18500678Key=84558979PostID=22634278BlogID=821593),又是很独特,很见血。兰楚师也在其博客笑看繁芜上转贴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18500678Key=84558979PostID=22668167BlogID=191477)一文,加以印证不谦师的观点。而那位和我聊天的老奶奶也谈到了他丈夫,一位西南联大毕业生的些许感慨和无奈。在美国的云龙兄给我的文章《李佩老师讲座日记上一代人的伟大》中留言说,上一代人虽然艰苦,但他们可以安心做科研,我想他的意见今天看来是极具洞察力的。    文得 2010年3月26日
个人分类: 书生观点|5148 次阅读|3 个评论
给他们建一个永久的国家纪念公园【转载】
热度 1 wangxh 2010-1-4 21:21
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是: *********************** 1,邓稼先:原子弹,氢弹之父。   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就是个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左派学生。   在美国得博士的第5天,就回国。   他把他的一生献给了祖国。   为了核武,受辐射,过早去世,他夫人拒绝任何人采访。   他夫人的理由是:   现在的年轻人受了不良思想的教育,骂邓稼先是大傻瓜,大白痴,在美国有钱,为啥回到贫穷的祖国?   他夫人说:他是一有信仰追求的人。      2,钱学森:航天之父。   这个加州理工冯卡门的弟子,顶住巨大压力,从美国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创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他把他的一生献给了祖国。   终生在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3,郭永怀:核武功臣。   这个加州理工冯卡门的弟子,从美国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他把他的一生献给了祖国。   为了中国的核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英年早逝,是位烈士科学家。 ***********************   上面三人是那个时代无数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他们德才兼备。   他们不为权,不为名,不为利,不为金钱。   为了保密,他们有的还埋名隐姓许多年,只为报效祖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大。   建议国家应该像俄罗斯那样:给他们建一个永久的国家纪念公园。以便鼓励全民尊 重科学,而不是只追求金钱和利益。 转自: 深圳快女 【后记】估计国家不能这样做,没人出道儿。我们的皇帝、宰相都没有在国家纪念公园立碑塑像,他们算老几?
个人分类: 心之悟|33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巨子的背影:郭永怀和他开创的科学事业
mqjiang 2009-4-8 15:29
力学所召开纪念郭永怀百年诞辰暨学术报告会 发表日期:2009-4-8 作者:王宇星 郭永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99 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68 年 12 月 5 日 ,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2009 年 4 月 4 日 是郭永怀先生百年诞辰,为学习郭永怀先生的崇高品德,弘扬郭永怀先生的科学思想, 4 月 3 日,力学所隆重举行纪念郭永怀先生百年诞辰暨学术报告会,重温这位科学巨子的背影,回顾他所开创的科学事业。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钱学森先生之子钱永刚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理论物理所、基础局、院士工作局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以及力学所职工、学生共 250 余人参加了纪念大会。会议由力学所李和娣副所长主持。 会上,力学所所长樊菁代表组委会向所有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郭永怀先生有见识、有胆量、有能力,具有高尚的品格,对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弘扬郭永怀先生的科学精神,力学所于 1991 年设立了郭永怀奖学金,至今已有 96 人获此奖励。 2007 年,郭永怀先生的夫人李佩教授将毕生积蓄 30 万元捐赠给力学所郭永怀奖学金,用于资助和激励青年研究生。我们 缅怀郭先生服务人民、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希望他的精神能代代相传,希望更多的人向他学习,身体力行,努力推动力学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不断创造丰富力学学科的内涵。 随后,樊所长代表组委会向李佩教授献花致敬。 李静海副院长在讲话中给予了郭永怀先生高度评价,称他是卓越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组织者和奠基者之一,是战略科学家,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探究科学、为国捐躯的一生。追思先生的杰出成就、光辉事迹和科学思想,就是要弘扬先生坚持真理、不懈追求、勤奋刻苦、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传承先生虚怀若谷、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学习先生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坚持实践、学术民主的优良作风。缅怀郭永怀先生,应化作实际行动,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和我院建院 60 周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资深院士郑哲敏饱含深情地回顾了郭永怀先生的高尚品德和科学成就。他说,郭先生空怀若谷、平易近人、严谨求实,高度重视新技术和实验工作,对我国科学和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学习郭永怀先生的科学精神,勇于攻坚;学习他的爱国情操,为国奉献。 在若干研究单位和学科建设中,郭永怀发挥了引路人、奠基者和领导者的重要作用。本次纪念活动协办单位代表,中国工程物理科技委主任陈裕泽先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邓小刚总师、中国科技大学原化学物理系主任余书勤研究员、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崔尔杰院士和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原所长任辉启研究员分别发言,系统地回顾了郭永怀先生为中国核武器工程、中国空气动力基地规划、中科大化学物理系的人才培养、我国防护工程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在郭永怀高屋建瓴的思想指导下,在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的辛勤耕耘下,郭永怀所开创的科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提升我国的大国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听取大会发言后,李佩教授表示,郭永怀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良好的学风得益于冯卡门教授,在两弹一星中的重大贡献源于钱学森的知人善任。理论联系实际是冯卡门学派的一个中心思想,这一思想也使郭永怀在回国的工作中努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大会发言后,邱励俭、孙锦山、尹协远、叶友达、杨国伟等人分别做了大会学术报告,反映了郭永怀先生当年高瞻远瞩开创的高速空气动力学、边界层理论、磁流体力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在我国载人航天、大型飞机、核能利用等工程中的应用,以此缅怀郭永怀先生。学术报告会由李家春院士和孙锦山研究员主持。 纪念大会虽然短暂,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五湖四海的力学人能够相聚在一起,共同回首凝眸郭永怀先生的高大背影,缅怀先生的高尚情操和科学精神,为后人们传承他所开创的科学事业增添了新的勇气和力量! 综合办供稿 document.write(unescape('%3Ctable%20border%3D0%20cellspacing%3D2%20cellpadding%3D2%20align%3D%27center%27%3E%20%3Ctr%3E%3Ctd%3E%3Cimg%20src%3D%2Fuploadfiles%2Fjpg%2F2009%2F4%2F8%2F151238%2Ejpg%20align%3D%27center%27%20border%3D1%20style%3D%27border%2Dcolor%3A%2523000000%3Bcolor%3A%2523000000%27%3E%3C%2Ftd%3E%3C%2Ftr%3E%3C%2Ftable%3E%3Ctable%20border%3D0%20cellspacing%3D2%20cellpadding%3D2%20align%3D%27center%27%3E%20%3Ctr%3E%3Ctd%3E%3Cimg%20src%3D%2Fuploadfiles%2Fjpg%2F2009%2F4%2F8%2F151210%2Ejpg%20align%3D%27center%27%20border%3D1%20style%3D%27border%2Dcolor%3A%2523000000%3Bcolor%3A%2523000000%27%3E%3C%2Ftd%3E%3C%2Ftr%3E%3C%2Ftable%3E'))
个人分类: 科学史话|4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四季李佩桃李佩
dongping2009 2009-4-5 08:06
清明永怀郭永怀, 四季李佩桃李佩! 读小文老师与高明老师文有感。李佩先生是我们研究生院的一位退休教授,一直关心研究生院的发展,先生瘦弱的身躯,充满了非凡的人格魅力。 小文老师的文章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163 高明老师的文章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428 以下为一篇李佩先生的发言(转贴,可Google出来原始出处)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一名离退休老党员,参加今天的报告会很高兴。我报告的题目是呕心育桃李 晚霞映满天。   1979年,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12月发展为预备党员,1981年组织上正式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今年已经86岁了,虽然党龄只有20多年,但是我对党的感情一直是很深厚的。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我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还是先从我入党前后的一些故事说起吧。   一、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接受早期革命教育   1938年,我到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当时学的是经济学。关于西南联大,大家谈得非常多,是清华、北大和南开合办的,那时那么多的大师都在昆明,学生整天接触的都是一些知名教授们。在昆明我当过一次学生会副会长。因为同情左派学生组织,参加并帮助过左派社团搞的一些活动,三青团就在女生宿舍门口贴布告骂女生,从我这儿骂起。在大学学习时,我们就为青年女工们组织文化学习班,教她们认字,组织她们唱歌、跳舞、演戏,帮助她们解决各种困难。   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我到位于重庆的中国劳动协会工作,协会主席是朱学范。这个协会里面有地下共产党员,也有比较有正义感的人。当时,美国劳工组织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给协会捐献了一大笔钱,为改善中国工人生活条件,我们就利用这些捐款办了一些工人夜校、福利社、图书馆与托儿所,帮助当时中国最底层的工人和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当时,新华社对我们很重视,经常有人跑来和我们联络、要材料。在这段时间,重庆发生过许多大型群众性活动,其中最出名的是校场口事件。这是以民盟为首的民主党派组织群众大会,表示反对蒋介石政府撕毁旧政协协议的举动,劳动协会参加了这个集会。从这个集会之后,中国劳动协会的政治态度更加明朗了。从此,我开始萌发了革命理想的追求。   1945年9月,国际工联在巴黎举行成立大会,筹备这个会议的是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多列士等人。我当时作为中国代表朱学范的助手,也来到了巴黎,并且见到了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邓发同志。当时在为邓发送行时,我看到他带了一幅精心包裹的油画,不禁好奇地问他,这是什么画?邓发笑笑说,这是毕加索赠送给毛主席的,托他带到延安去。不幸的是,邓发回国后,在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和叶挺、王若飞等人一道遇难,那幅珍贵的油画也毁掉了,我也成为这幅油画的唯一见证人。   国际工联的会议刚刚结束,西班牙共产党领导人伊巴露莉等又发起在巴黎召开世界妇女大会,我作为中国代表之一,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次大会上,我被选为大会执行理事。当时,由于国民党方面拒绝签发护照,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邓颖超和蔡畅未能参加大会。会议期间,我就向会议的主持人提议,因为没有共产党方面的代表参加,包括我在内的这个代表团不能代表全中国妇女。回国后,我把大会发来的文件和电报送到八路军办事处,帮助大会和中共取得了联系。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在上海呆了半年时间,后来在美国工会教育项目主管的推荐下,我在1947年2月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上学,学习社会学。在国内我是读经济系的。在康奈尔大学的前几年,我主要是在学习,到了1951年,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主任Shadack教授请我给美国学生上中文课,这些学生,都是美国国务院挑选出来以后准备到亚洲地区做外交官的,需要有流利的中文表达能力。我答应了系主任的请求,教了几个学期的中文。这个经历,也是我后来教书育人的开端。   二、焕发青春活力,为研究生外语教学呕心沥血   1978年,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第一个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研究生聚集到了研究生院。我被调任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负责人,带领刚分配到研究生院的3位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开始筹建外语教研室。当时既缺少教员,又没有教材。我们就用了三种办法找老师:一是挖墙脚,请大学的教师兼职,请退休教师;二是到科学院信访办公室看有无求职的人;三是办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自己培养师资。有意思的是,在找教师的过程中,原来是北京大学或人民大学的教授,后来被划为右派后或被关进监狱,或被发配到边远地区的人,在我的说服下,最终加入研究生院教师队伍的行列。黄继忠、许孟雄就是其中两位。   我再讲个小故事。当年北大有一位名叫黄继忠的英文教师,课讲得特别好。后来我就找到黄继忠,我说我们正在办一个英文师资班,希望你能参与。他欣然答应了。在研究生院上了一年的课后,黄继忠告诉我,这些学生的英文已经非常好了,现在应该学好中文。于是,他又给学生们开了一门中国古典文学的课。许孟雄是学生向我推荐的。他原是人民大学的英文教授,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语学界就有北许南葛之说,南葛是指上海复旦大学的葛传,北许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许孟雄。在研究生院,许孟雄上课时外语教研室的老师们都会去旁听,他的课讲得非常生动,一个inon的搭配就可讲两个小时,妙趣横生。许孟雄后来将他在研究生院的讲义修改后作为教材出版。邓小平同志1979年1月出访美国的英文文件最后是请他把关的。   当时,研究生院还招聘了一批外籍英文教师,他们大多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有洋人也有华裔,美国人MaryVandeWater是其中的一位。她为我们带来了TOEFL试卷,我们也从中受到许多启发。TOEFL考试更注重听力和阅读,我后来根据TOEFL考试的原理,进行了研究生英语考试方法的改进,把TOEFL的出题方式首次应用到国内。光请老师远远满足不了当时的需要,我们还着手培养英语教师,在中国开创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从1979年开始招生,首届学生共有18个学员,后来他们都充实到了教学一线,解决了长远问题。比方说张亦政、韩文盛等后来都成了研究生院外语教学的中坚力量。   1983年,全国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时,我主动请缨,在中关村地区率先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京区博士生研究生英语培训点。没有教学用房,就自己联系租借;教学人员紧缺,博士英语点没有编制,就尽量挤;没有行政经费支持,就用有偿代培、申请专款等办法运筹;教材几乎全部自己动手编写。就这样,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研究生院博士生学位英语课程教学已经形成较大规模。   大概在1985年的时候,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招来了一个从郑州大学考过来的学生,她叫杨佳,我也教过她。1987年毕业后她留在研究生院任教。杨佳后来成长为外语教学部的骨干教师,她的事迹在全国都引起了轰动,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得知杨佳的事迹后曾致函教育部长陈至立,高度赞扬了她乐观、自信、自强、爱国、敬业的精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在致研究生院党委的信中这样写道:从《科学时报》读到杨佳同志从哈佛学成归来,非常高兴,并为她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感动。从她身上我又一次看到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在通过各种方式招老师、培养师资的同时,我们也加班加点地自编教材,这些教材,后来在外文出版社出版,并被其他高校研究生采用。几年下来,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旺盛,年轻的同学进步更快,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大长进了,口语琅琅上口。有许多学生能直接用英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与国际科学进展接轨,也正因为这点,当时有人把研究生院称为第三外国语学院。   当时,研究生院云集了一大批国外知名学者。李政道先生在1979年也在科学会堂讲统计力学和量子动力学时,全国各校许多教师慕名听课。为了中国培养一批物理人才,李政道教授提议举办了CUSPEA的项目,该项目实施10年,950多位中国大学里最优秀的物理学学生赴美国一流大学留学。可以说,这启动了当代中国的自费留学潮。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0月Mary小姐向我提议,能不能向同学们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办法,并且鼓励大家自行办理申请手续,争取美国大学研究院的奖学金。Mary小姐当时担心这些同学,可能会受到校方的不当处分。当时,我和Mary小姐就向研究生院副院长彭平建议。记得那天彭平先生背操着双手,踱着方步,若有所思地对我们俩说:我已经老了,也没有什么可以怕的了,你们就这么办吧!   此后没过几个月,近百名同学从美国几十所大学获得了助学金;其中,何晓民同学于二十一天内,就办妥入匹兹堡大学的一切手续,速度非常快。于是一个自谋出路的群众运动一哄而起;又不出一年,数百名同学飘洋过海。校方竟一律不加阻拦,美国大使馆更绿灯大开,从未听说哪个同学签证被拒绝了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所开启的留学潮,就此在全中国磅礴兴起。二十年多来,数十万华夏学子走向世界,无数学成者留居海外,或者回来报效祖国,立足科技,创业从商,涌现出一批佼佼者。   三、晚年实现入党夙愿,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其乐融融   前面我已经说过,1980年12月,我被发展为预备党员,1981年组织正式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退休,一直到1999年离开教学岗位。   退休后,我和桂慧君等一批女学者,发起成立了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这是一个知识老年人自己的互助团体,一个老年群体独立自主选择和安排晚年生活的社区。中心随时为所在社区的老人们提供必要的服务:急救信息,家政家务帮助信息,组织老人之间的互相照顾,医疗保健讲座和咨询,提供义诊和配眼镜便利等。这个中心曾经组织老年人学习插花等技艺,举办各种展览会,展示老年人的艺术和科技作品。中心还组织了外语学习班、中老年电脑学习班、心理专家咨询、社区医疗咨询、老年合唱团、老年手工制作、古琴学习班等,电脑班学员中,最年长的是九十多岁的孙克定先生,毕业后,他还特意添置了一台电脑。   为了给中关村地区的离退休老人,能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有个充电的机会,由我主办了每周一次的知识讲座,它的内容丰富,涵盖面极广,七年来,已经举行了两百场左右。主讲的人中有黄祖洽、何祚庥、杨乐、厉以宁等,主题包括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天体演化、科学与人生、Eskimo(爱斯基摩)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家庭三化、美丽的鸟类世界、美国总统大选、中科院历史的回忆,音乐和茶文化知识的介绍,以及让老科学家们听得如醉如痴的曲艺表演等。   2000年,我们举办的讲座分为科普、健康、时事政治、文化文艺、社会科学与法律等几个系列,邀请到的演讲人,有中科院院士、研究所所长、知名人文学者等。讲座的主题,有最新的科学进展,如声学和国防现代化、纳米科学最新进展 - 蛋白质芯片、电脑网络、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完善与发展国家创新系统,有社会问题的分析,如人权问题、社会学与经济学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有和老年人有关的话题,如: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若干问题、膳食营养与慢性病、听力保健、老年心理与健康、老年社会心理学,也有老年人喜爱的文化文艺,如:敦煌艺术、京剧表演艺术、古琴讲座音乐会、科学与艺术画展、古诗词欣赏等等。   2001年也和前一年一样,讲座的题目也非常广泛,层次也比较高。演讲的题目包括克隆动物、唐诗赏析、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衰老的奥秘、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我和京剧艺术、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与艺术的美学比较、法律与道德、中美关系、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纳米科学新进展、生命信息遗传中的若干数学问题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上至天文,下含地理,开拓了老年人的眼界,也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在2002年,我们的讲座延续了前一个年度的特点,但是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中关村的变迁、南极北极与人类的未来、巴以冲突的来龙去脉、美国攻打伊拉克的背景等等。在讲座的组织方式上,我们增加了与会人员的交流,并放映收录像,如5月10日到24日我们组织老年人观看十集录像《我愿以身许国》。在2003年、2004年,这些讲座一直在做,并延续到了今天。   有人说,这些讲座可以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媲美,其实,它比百家讲坛的形式更活泼。可是为了举办这些讲座,我和其他老同志付出许多心血。每次讲座的内容,我都要提前很长时间考虑。讲座的内容既要新颖又要为老年人所欢迎。听讲的人层次大都很高,不乏各方面的专家,因此主讲人也要有相当的学术水准。而这样的人大都很忙,不容易请到。这个讲座已经坚持了七年之久,举行了近两百场。这里的老人向社会证明,他们是社区服务的接受者,更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他们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区资源的贡献者。   这么多年来,科学院的领导和研究生院的领导一直都很关心我的身体、生活和工作情况,路甬祥院长在教师节曾经专门看望过我。最近,科大郭传杰书记和研究生院邓勇书记还登门慰问我,借这个机会,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近,党中央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我想,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应该首先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我想,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岗位上,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表现,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春夏秋冬|51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忆与李佩老师的几次接触
蒋高明 2009-4-5 00:27
蒋高明 昨天是清明节,科学网首页上出现了李小文先生写的纪念文章《清明永怀郭永怀》,文章提到了郭先生的夫人李佩老师。这里,借科学网一角,来回忆一些我与李佩老师接触的几个片段。 1985年我在研究生院读研一的时候,曾经听过李佩老师的英文课程,讲解阅读理解时很生动透彻。那个时候听消息灵通的同学讲,李老师是很有名的科学家的夫人(至于是谁我们也不清楚, 据说是和钱学森齐名的。后来才知道郭是钱在美国的师弟),曾经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是《第二次握手》(原著者:张扬)的女主角的原型。 后来,我离开了研究生院,到英美漂泊,又到野外到处跑。再也没听到李老师的消息。但从年龄上判断,她应当退休了。 记得是2004年的一天,植物所的葛颂副所长打电话来,说李佩老师找我,到处联系不上,希望我抽空给她回话,葛所长留下了李老师家的电话。李佩老师?我尊敬的研究生院英语老师,那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夫人,放下电话,激动了好半天。 原来是李老师看到了我在《科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大约是介绍我们在内蒙古做的试验。李老师希望我给她主持的中国科学院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归国华侨联谊会做个学术报告,就讲我在《科学时报》文章的观点,主要是具体的做法。 作为学生能够为受人尊敬的两弹功勋郭永怀的夫人主持的活动做报告,是我的无上荣耀。于是我很快答应下来。记得第一次的报告是在科学城商场附件的一座楼上,好像是中科大厦,是中国科学院归国华侨俱乐部临时租借的房子,但中科院不收他们的费用。 讲座效果不错,许多老先生提了很多具体问题。讲座结束后,李老师送我一些咖啡做礼物,是她自己掏的腰包,还送了一本关于钱学森、华罗庚、汤佩松(植物生理学家)等中国著名科学家生平(当然也包括郭永怀)的书。那个时候,中国最有名的科学家集中住在中关村33-35号楼上,称为特楼。从这本书里,我了解了不少50年代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后来,李老师又邀我做了两三次报告,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有关于生态文明的。与上次一样,李老师是从《科学时报》上看到我的文章,约我给中国科学院老干部做报告的。以后的报告是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小礼堂内。力学所是郭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他曾担任力学所副所长,钱学森为所长。力学所院子里有郭永怀的半身雕像。 现在,李老师已经是白发苍苍的90老人了,但她依然热爱公益事业。中国科学院许多退休老专家领导,在她的精神感染下,踊跃参加活动。有时,研究生院有同学来帮忙,《科学时报》还有记者来参加或采访。 同李老师联系,多是通电话,有时她也用email,依然是用英语。跟李老师回信,我也用英语,但总不敢随便回,唯恐让老师看出语法错误来,信写好后还放在word上检查一下错别字,我的英语拼写很糟糕。与英美法德等科学家联系我反而是很随便的,经常有拼写的错误出现在信件中。我的英国合作导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Bradshaw先生就曾开玩笑地对我说,他有时要猜我的意思,因为我把单词拼错了。 最近,李老师送的书是聂力(聂荣臻元帅独生女)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山高水长》,这本书写的很生动,有许多以前没有听到的高层内幕,语言也很流畅。从该书中,了解了许多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细节,以及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的无私贡献。里面当然也提到了郭永怀。 我的好奇心使然,后来与李老师熟悉了,在一次报告会休息的时候,就来问李老师存在我心里22年的疑问:李老师,您是不是《第二次握手》的女主人公原型?。李老师笑笑说,那不是她,是另外一个人的故事。 是不是书中的原型不重要,我从心底下对李老师的尊敬没有改变,反而越发强烈了。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589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两弹一星科学家:郭永怀二三事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09-4-3 21:37
两弹一星科学家:郭永怀二三事 1961 年,原子弹研究起步初期, 17 号工地使用的是两台旧阴极示波器。 一天,张爱萍视察该工地,搭乘张爱萍将军吉普车的还有程开甲、郭永怀和郭英会。 张爱萍当场拍板答应给他们换新示波器时,他们三人高兴得不但拍手鼓掌,而且还乘着这良好的兴致,相邀坐船到官厅水库一游。 船至中央,突遇狂风,他们乘坐的船差点被打翻,三人落荒而逃。 张爱萍在岸上目睹了他们遇险的全过程,同时也为他们捏把汗。 正是这次视察(和目睹他们乘船),张爱萍和他们的关系更亲密了。 搞原子弹时,有个核武器研究所,李觉任所长,吴际霖和郭英会任行政副所长,朱光亚和郭永怀任技术副所长,程开甲来所后,任第三位技术副所长。技术总负责人是朱光亚。 科学家违反保密规定(不准把争论的问题带出研究室),也完全和普通人不一样。 有一次,程开甲排队买饭,当把饭票递给窗口的炊事员时,却说:我给你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 站在程开甲后面的邓稼先急忙拍拍他的肩膀,提醒道:程教授,这儿是饭堂。 喔。程开甲似乎清醒了,端着饭盒坐到一旁去了。 邓稼先坐在旁边的餐桌上,看到程开甲刚往嘴里扒了两口饭,就把筷子倒过来,蘸着碗里的菜汤,在桌子上写了一个方程式。邓稼先看到后,一阵心酸,将自己研究室里最得力的干将胡思得推荐给了程开甲。 实际上,程开甲这时正在思考状态方程,他们终于第一次采取合理的 TFD 模型,计算出了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 对程开甲的计算结果,负责原子弹结构设计的郭永怀兴奋不已:老兄,你的高压状态方程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 1963 年 7 月,就在中国原子弹研制即将成功的时刻,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的条约》。 一天,周恩来总理将李觉、吴际霖、朱光亚、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程开甲等人叫到中南海他的办公室,征求他们对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出笼后中国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意见。 总理的问题是: 什么是地下核试验? 国外为什么要进行地下核试验? 他们从空中转入地下是政治问题还是技术问题? 等等。 在场的科学家们对周总理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于是,总理当场给大家布置任务:回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聂帅拍板的原则是:如何先把原子弹搞响!因此要采取塔爆) 以上三个故事来自《程开甲》(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815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