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和稀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由一张黄牌引发的关于规则和人情的思考(图片血腥,慎看)
realbaryon 2017-5-2 13:01
昨天在天下足球进球庆祝引发尴尬的视频中看到了这个,当时就很有感触,今天查了相关消息和图片分享一下。我的感触和足球无关,是关于规则与人情,执法就应该像这个裁判一样,不因为球员断指而同情他,该给黄牌还是要给,至于同情或者捐款那是以后的事情了。我们的执法者如果能不和稀泥,严格执法,再辅以人情,这个社会不讲规矩的人会少很多吧? TOP1 保罗-迪奥戈:爬上防护网遭“断指” 球场上最惨痛的“乐极生悲”事件要属一位名叫保罗-迪奥戈球员的严重受伤。2004年,在瑞士联赛塞维特队对阵沙夫豪森队的一场比赛中,迪奥戈为前者攻入一球,进球后,他兴奋地跃上了隔离球迷的金属防护网,然而当从防护网上跳下的瞬间,迪奥戈的结婚戒指却被金属网钩住,使得他的半根手指被活生生撕断,场面惨不忍睹,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迪奥戈还由于过激的庆祝动作吃到了一张黄牌!
个人分类: 人在江湖|3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挺转反转的问题,科盲来站个队
热度 6 wjwmnss 2014-3-6 11:31
直入主题,小崔的视频很火,致命缺点一目了然,转基因不等同于草甘膦,但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动不动拿美国民众对转基因态度来说事的那一部分无良挺转人士被扇了耳光,扇得痛快。 关于转基因,不说过程,至少,结果应该是让某个物种具有了这个物种原来没有,而且很难通过进化等手段得到的基因,进而具有了原来没有的一些生存上面的优势。这是一种很诱人的技术,应用领域应该也绝不仅仅限于农作物生产,医药等领域也可以大显身手。 目前的问题在于,一旦涉及食物,转基因技术被(我)分成两类(我只说关键词):一些词语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如草甘膦)由于引入了某些基因而导致作物体内含有这类物质,以此为代表的是第一类;另一些词语让人听起来还不错(如碳四植物的基因)以此为代表的是第二类。区别一目了然,粮食就是用来果腹的,对于能够果腹的主要成分,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直接提高这些营养物质的产率,无可厚非。草甘膦用来杀戮其他植物(还有毒蛋白等杀戮动物的成分),并非直接生产淀粉(间接提高淀粉产率),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安全性,不怀疑的是傻子。所以,草甘膦之类的物质是粮食最基本生产物之外的物质,是否有害,得靠时间来证明。 于是,反转的人抓住草甘膦等物质,不分青红皂白,想把转基因一下打倒,不管是推广还是研究。挺转的人也没做好科普,草甘膦有争议,不要去辩解,在这方面挺转的人一定会溃败,推广的赶快收摊,研究的低头做你的研究。想要反攻,把第二类拿出来,看反转的人能挑出什么毛病。 最后,终于到了站队的时候,转基因不成熟,我向所有关于转基因的研究的科学家们致敬,但反对盲目推广(急功近利的商人们赶快滚蛋),即使是我所表述的第二类,我依然持谨慎态度,如果推广了,请保证我选择非转基因的权利,如果由于盲目推广而造成了转基因物种无法控制的局面,这严重侵犯了我的选择权,我立刻从杂食改成肉食,不再吃粮食,专门把某些人剁成肉馅吃。 总结起来,我要站在挺转和反转两队人的后面,靠中间的位置,拿着小鞭子,谁过分抽谁。谁急功近利抽谁。
个人分类: 大号砖头|259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环球时报关于韩海警被杀事件中和稀泥文章暴露了些什么?
热度 6 daladala 2011-12-14 16:02
环球时报文章通篇在说以下观点: 1.渔民到你家捕鱼是生活所迫,请给予同情。 2.我们的渔民我们也是管不住的。 3.渔民跟你们海警打架,是没办法的事。 最为可恨的是文章中这句话: 但中国人均GDP只约为韩国的1/5,中国人普遍比韩国人穷,中国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远不如韩国人高。。。。 然后呢?一切的事都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没有办法的? 这是什么猪头逻辑?!! 这明着喊要给同情啊,暗地里却在讽刺国人!! 现在,请环球时报设想一下:韩国渔民在我国海域,将执法中国海警杀死,现在你的理论是否都用得上了?! 别的国家不是国家么?!! 这。。。还是一个有国际法意识的报纸么? 这还算是有外交知识的报纸么? 这不是无赖报纸,算什么?!! 环球时报社评:韩国无需证明自己不容欺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4日07:55 环球时报 微博   韩国舆论昨天继续激烈声讨中国渔民“刺死”韩国海警事件,并有示威者在中国驻韩使馆前侮辱中国国旗。韩国社会的受伤感和屈辱感高得十分惊人,仿佛用碎玻璃在扭打中“刺死”韩警的中国渔民,强势得像中国军人一样。这是对中国对韩态度的严重误读。   目前案情的细节尚不清楚,但即使中国渔民这一次真的出现“越界捕捞”,他们也不是一群傲慢的强盗,而是为了生计冒险“打擦边球”, 值得中韩两国社会精英都给予同情的海上捕鱼者。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渔民群体, 因为中国的海岸线很长,而且中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一。 中国近海的渔业资源逐渐枯竭,近年的渔业收入逐渐向养殖转移。捕鱼自然向公海扩展。 渔民们都为购买捕鱼工具投了血本,他们必须把钱赚回来。    让渔民们严格遵守捕鱼纪律,即使在中国近海也很难完全做到。 让他们在黄海上严格遵守中韩渔业协定,更非中国政府通过宣传教育就能轻易实现的。渔民们要收回成本,要有利润,这样的动力会把各种其他考虑推到一边,其中甚至包括他们自己的安全。   最近几年韩国加强了对越界捕捞者的处罚,罚金达几十万元人民币,造成一些中国渔民彻底破产。韩国社会对此颇觉解气,却无法体会中国渔民的悲伤,以及对扣押进行反抗的冲动。 请韩国人设想一下,谁不知道与海警对抗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有别的办法,你会这么做吗?   韩国舆论尤其应当清楚,中国虽然作为一个国家比韩国强大得多,经济总量是韩国的数倍, 但中国人均GDP只约为韩国的1/5,中国人普遍比韩国人穷,中国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远不如韩国人高, 要求中国渔民都像外交官一样在与韩警的冲突中彬彬有礼,这样的要求现实吗?   韩国社会在被一种假设笼罩并绑架:中国根本不把韩国的主权当一回事,崛起的中国充满了对韩国的傲慢,渔民越界捕鱼是中国为羞辱、教训韩国而故意组织、纵容的。在这样的心态中,韩国舆论总是把中韩之间的具体摩擦上纲上线,把一个渔民的具体行为,放大成整个中国的国家动作。   必须指出,韩国媒体批判中国的言论远比中国媒体的相反言论激烈得多。韩国媒体使用的言辞在中国主流媒体上是不可想象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韩国人对华认识的偏颇。   中国社会对韩国总体上是尊重的,从足球到艺术,来自韩国的东西在中国都赢得了广泛好感,韩国产品在中国大行其道。中国人虽对韩美同盟有意见,但这没有影响中国社会对韩国的基本友好态度,中国互联网上的厌韩情绪,其实是对韩国厌华情绪的反弹。   韩国社会应当开放自己的心胸,有能力理解、把握庞大的中韩关系,领悟中国对韩国的整体善意,而非像这两天表现的那样冲动,有点像钻进了牛角尖。   比如韩国舆论要求中国外交部做出“道歉”,事情还没调查清楚,何来道歉?韩国是自尊的国家,自尊应包括对别人难处的理解,不为了自己的感受而强人所难。   真诚希望韩国社会从事件最初的激动中迅速平静下来。中韩没有战略冲突,具体问题应就事论事,妥善处理。韩国不需要通过这件事向中国证明自己是“不容欺负的”,对韩民族的骄傲,中国人一向很清楚。▲
个人分类: 中国纪实|989 次阅读|27 个评论
“和稀泥”,促和谐(110621)
热度 3 ymin 2011-6-21 15:39
“和稀泥”,促和谐(110621) 闵应骅 “和稀泥”的原意是指比喻调和纷争,多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但这个词在社会上时兴起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据说有一天,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红卫兵代表时说:“我们在‘五四’运动中,就犯过‘左’的错误,当时提出打倒‘孔家店’,取消‘百家姓’。取消了‘百家姓’,那怎么称呼呢?就是叫‘无名氏’,还得分一、二、三、四、五,人口那么多,排起来不更麻烦吗?”他又说:“我们革命,破‘四旧’,反的是资产阶级当权派,不能一切都反。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不能说所有的党政干部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不能把领导干部都打成黑帮。”周总理要求大家要注意革命的质量和效果,不要光喊口号搞形式,他指着桌上的暖水瓶说:这个水壶,都改叫“东方红牌”,但不保温,有什么用呢?希望大家联合起来闹革命,不要分“保守派”、“造反派”。 这时,有红卫兵站起来说:“总理,你不要和稀泥!” 周恩来郑重地说:“我就是和稀泥,我是八级泥瓦匠,专门和稀泥,但我和的是革命稀泥!”说得不少红卫兵都笑了起来。 那时,在普通群众中,“和稀泥”这个词也很普遍。因为基本上各部门、各单位都分成两派。同一件事情,这一派这么分析,那一派那么分析,听起来也都有道理。所以,许多的所谓“逍遥派”就不介入,一笑了之。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分歧。但是,这些分歧后来引起了打派仗,甚至用了真刀真枪。 最近网上讨论一些问题,也很热烈。譬如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事,议论就比较多。我发表了一个评论,说南科大不过是个试验,给人家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做,试验成败总会总结出经验教训来。不要大家都指手划脚,让人不知所措。有人说我这是“和稀泥”。我觉得,网上对任何事情,都可以有自己的评说。但是,不论是过多的称赞,或者过多的指责,都可能如事无补,反而可能起反作用,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当然,这些话不可能是政治上反动的,因为那样的话,早就被堵在墙外了。但是,即使政治上不反动,把对一件事情的各种意见都搅合出来,也会搅乱人们的思想。特别是中国4亿网民中,水平不平衡,独立思考能力不平衡,容易造成误会,或者误解。所以,某些所谓“和稀泥”的说法也许是促和谐的。
个人分类: 杂谈|415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