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焦子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西不压东(唐山系列008)
gl6866 2011-8-11 12:10
新房盖好了,但我们只能说是盖好了一半,而另一半则是屋顶。家乡的屋顶很有特色,通常叫做“焦子顶”。这是一种用矿渣和石灰搅拌而成的专门制作屋顶的材料。由于我家的安家费中没有这笔支出,所以也就作罢。但是,对于家乡人而言,我家的房子就等于没有完工。必须要做出他们所谓“焦子顶”才算彻底完事。怎么办呢?那就按照家乡人的“指示”办吧。由人测算了一下“焦子顶”的开销,价格我们还能接受,所以就准备开工。“焦子顶”的厚度一般有二十厘米左右。可就是这个“标准”的厚度,最终使得我家房顶没有做成“焦子顶”。 我家在村子的最西头,而毗邻我家东面的杨姓邻居的老婆可是个泼妇级的人物。此人绰号叫“杨泼妇”,由于唐山方言的京东味道,“泼”的发音为“迫”(第三声);而“妇”则发成“疯”(第一声)。所以“杨泼妇”也就读成“杨迫疯”。当得知我家也要搞“焦子顶”时,她马上就找上门来,说“你家的‘焦子顶’不能高过我家的,这叫‘西不压东’,你们懂不?”好家伙,还没弄呢,就有人前来警告了。这不就是找茬嘛。那还怎么弄?如果按照她的“西不压东”说法,还搞什么“焦子顶”,低于二十厘米的焦子顶根本无法做。这是准备帮我们做屋顶的人说的,因为那样薄的焦子顶一方面危险,另一方面不一定起到应有的作用。听人劝,饱一半。于是我们也就放弃了做焦子顶的念头。杨迫疯之所以敢这样欺负我们,还不是我家必然是被欺负的对象嘛。 没有屋顶,下雨下雪都会漏水的。这个的确让人感到头痛。无论如何,也要想出个办法,既要满足“西不压东”的荒唐,又要使我家的屋顶能防水。于是,就想到能否找到一种替代的材料,不用家乡的那种传统的材料来做屋顶。这种材料还真找到了。我家南面就是唐山第八陶瓷厂(八瓷厂)。陶瓷是防水的,那么烧制陶瓷的材料也会有一定的防水的功效。在八瓷厂的西北角有工厂排出的废料,其中就含有烧制陶瓷的材料的粘土,而且韧性比较强。这些废料似乎可以满足我家做房顶的需要。初步选好了材料,下一步就是实验了。老家的人从未有人做过这个实验。我家可以说是第一家。这也是被逼无奈,谁让东面的邻居找上门来了呢?当听到杨迫疯找到我家谈“西不压东”的时候,那些同意为我家做焦子顶的人也都蔫了下来,他们肯定要比我们知道杨迫疯的嘴巴的厉害的! 我们初来乍到,没有那么保守,所以就破一次例。用八瓷厂的废粘土当房顶的材料试试。父亲和我便从生产队借来板车,一共拉了好几天,估计差不多了,就把废粘土和好弄到屋顶,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抹平,这个厚度不到二十厘米,大概也就七、八个厘米吧。这个材料还行,能抵挡雨雪的侵袭。但也有个缺点,每次下完雨雪后,都必须重新维护这个房顶,毕竟这种材料没有焦子顶那样坚实。当然,维护房顶还是要比头一次做省事多了。往往再去拉一车废粘土就可以将被雨水冲刷的细细的沟抹平,然后再在房顶上薄薄地抹上一层就行了。反正也够折腾人的。不过,就是这个废粘土屋顶伴随我家度过了在卑家店的数年的生活。 凡事都有二面性,焦子顶平时的确是方便;而我家的粘土顶则没有焦子顶的好处。但谁也没有想到,唐山大地震时,就是这个焦子顶成了家乡人的杀手。那个东西地震都无法将其破坏,它就像个大锅盖,整个扣在坍塌的房屋上,让多少人死于焦子顶下。而我家的粘土顶平时虽然没有那么便利,可是却没有焦子顶那样的灭顶之灾。这也许就是事物的辩证性吧。当然,如果没有地震,焦子顶还是很好的。可是万一地震了呢?这可是谁也说不准的。 《唐山系列》相关博文 000、唐山大地震祭(2011年7月28日) 001、初到唐山第一冬(2011年7月31日) 002、卑家店与万福庄(2011年8月2日) 003、革命歌曲与涮羊肉(2011年8月2日) 004、家乡的副业生产(2011年8月3日) 005、临时安置房的邻居们(2011年8月6日) 006、康大丫头(2011年8月7日) 007、盖新房(2011年8月8日) 009、八印锅(2011年8月12日) 010、脱坯搭炕(2011年8月14日) 011、院墙的苦恼(2011年8月14日) 012、白薯窖(2011年8月18日) 013、 唐山七中(2011年8月21日)
个人分类: 唐山系列|5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