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小学老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挣脱完美主义,才能享受生活
热度 22 何裕民 2015-8-5 16:23
近年来,完美主义与健康的关系,广受重视。人们从完美主义中区分出两类情况:积极完美主义与消极完美主义,就我们观察而言,完美主义对工作或许有一定益处,对健康却弊大于利。完美主义者更容易患病和生癌,这已是定论。 为此,人们进一步区分了积极与消极完美主义,所谓消极完美主义,常具有完美主义的强迫症倾向,总希望自己及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尽善尽美;对于任何细微的过错和失误都绝不容忍,常有洁癖,讲究秩序,不允许有丁点失误。 笔者曾指出:城市女性癌症患者中,70%属于好女人,且集中在财务、中小学老师、办公室中低级管理人员中,她们的一大共性特点就是完美主义倾向,且多数属于消极完美主义者。而消极完美主义者又常被称为完美强迫症患者。这种倾向往往是“人生的毒瘤”。 2006年前后,有一位郭姓的女士,西北人,来上海工作10年,才36岁,先患了乳腺癌,手术、化疗后不久又转移到肝脏。她来找我看病时,肝脏转移正在治疗中。我与她接触的第一时间就猜出她是会计师,因为她给我看的病史,和她自己总结的检查指标变化,哪怕一个指标这次比上次升高0.5,她都会如临大敌,算出上升百分比,反反复复问为什么?而且,每一次来都有新问题,她只看指标中有所上升的,从来不关心指标大幅度下降的。故消极完美主义倾向明显。 她每一次来,开始都是愁容满面的。当然,有一点很好,愿意听我解释。有一次她母亲陪来,告诉我说,她只有听我解释后,门诊回去两三天内,情绪比较好,过几天又不行了。因此,她曾提出要求两周一次门诊,我没有答应。我想,哪怕她天天和我在一起,也会是这样的顶真、焦虑不安,每一次,我都要批评她这种追求完美、爱较真及焦虑特点,她口头接受,却秉性难改。一度我给了她抗焦虑的中西医药物,有所改善!她的治疗效果还不错,肝内转移灶控制了(化疗同时,中医药加射频消融),病情稳定了。可惜,依然是寝食难安,天天提心吊胆,较真焦虑。我告诫她,你虽然初战告捷,但秉性不改,还会陷入泥潭! 她天天关心的只是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指标的点滴升降。三四年后相安无事,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万分,寝食不安,一定要想法找到我。尽管查体一切正常,可老是心神不宁的!每次来,都有一大堆临床主诉。我也无奈。建议她长期服用谷维素,谷维素有一定的稳定自主神经功能。但她吃了两个月,认为感觉不到,没有再坚持。 2012年年底,她没有任何不适,只是自我担心,做了个全身检查,肝肺乳腺都很好,但甲状腺有个结节,她是个不放过一粒沙子的人,追踪到底,疑是单纯性/局灶性甲状腺癌可能,这下又急坏了。一定加塞看门诊。我与她说明白:“一般人,这种类型观察就是,鉴于你的个性,我一定建议手术,否则,茶饭不香,寝食不安,光这些足以致命!她同意了,很快做了手术,事后又开始纠结:我怎么这么倒霉!连中几次“奖”?我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这个癌是你自己求出来的!太追求完美了……早就与你说了,自然界不完美,天底下不完美,你一定要追求完美,违拗了自然!故要改一改性格,建议你生活中学会万事放松些,把事情看简单些,学会二八区分,不要逢事就紧张,一有风吹草动,就认为天塌地陷了,万事一定要问个明明白白!如此,长期精神紧张,心里一定很累,没有松弛,不利于内环境稳定。而且,肯定干扰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的功能状态,无助于疾病的控制与康复。你的乳腺癌、甲状腺癌是一根藤上的几个苦瓜,一定程度都与你自己的这种个性有关!你再如此生活,执迷不悟,癌症还会不断盯上你……“她的母亲与丈夫也非常认同我的分析,而且其丈夫一再证实自己妻子多年来过日子已经处于高度焦虑、紧张的“程序化”状态,事事过分认真,从来不尝试放松的机会。为此,他们的日子里没有简单生活的愉悦感。 我临床上经常开玩笑地对完美主义倾向的患者(包括这位女患者)说:“天底下原本不完美!你看自然界完美吗?老是有风暴,老是有暴雨!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太阳完美吗?太阳不是有黑子吗!有完美的人吗?天下没有一个完人。你追求完美,违背自然界原有的特点。因此,越规是会受到惩罚的!当然,我们应这样看:很多东西要保持一定的“度”,在重要的或决定性的问题上,尽其所能地去追求完美,追求最好,追求超越,不为过!但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包括不重要的,都要完美,那就严重过了!让它去,随意些,可能更好! 而且,事在人为,有时候,很多重要的问题上也要学会“够好了,就可以了!”那你才能活得很舒畅、自在。 我进一步建议她,学学郑板桥“难得糊涂”。告诉她,生活上,学会“难得糊涂”是种境界,是种合理、健康且科学的生活方式。并举“和谐”概念加以引申:和谐,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会必要时“妥协”,而且,首先学会自我“妥协”。实在困难,不妨自己出游一下,换换环境。多次类似的谈话后,也许也因为两次打击的关系,她真的开始尝试改变个性了。索性甲状腺开完刀,离开上海,带着中药就去四处神游了。而且,去的都是道教名山及佛教寺庙,并几个月回上海一次,才检查一次。真的开始放松后,据她称自己茶饭都香了,几十年没有改善的睡眠障碍,基本消失了!大多数时间可以躺倒就睡了!她最近门诊时说:“反正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天天游弋在天地山川之间,很少再去想病了,自在得多了!身体也没有什么特别不爽、不适了。” 当然,这中间,她的个性也开始潇洒起来了,自我压力自然消解了!不再那么追求一丝不苟的完美至上了!我表扬她说:“你这才开始学会了生活!”
2620 次阅读|22 个评论
谈谈语文试题问题(之一)
热度 8 张能立 2014-11-21 22:52
今天科学网精选了沈海军老师的“这样的语文试题,要不得博文”,截止今晚9:00,点击率已经过了4800,有20多位网友置顶。由此可见,有关语文教育的话题,即使是在科学网这样主打科学的地盘,仍然是异常火爆。 作为大学老师,我们可以客观看到现在许多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确实存在许多问题,用今不如昔也许不算过分。为什么包括学生在内的我们,学了数十年的汉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有逐年下降之趋势的呢?有的大学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如下几点:一是学生没有认真学;二是中小学老师教育不得法;三是洋人的英语“侵蚀”了汉语的地盘。总之,大学老师看待汉语教育问题,很少有见到从自己身上和祖宗方面寻找原因的。科学网上有着“一姐”名头的教授,曾经也是多次发飙批评学生汉语水平差。可是,当读者去阅读这位“一姐”的博文的时候,很难置信P大学教授的汉语水平是这个样子--其博文往往通篇没有一个句号。对于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本博文下面不准备讨论学生、中小学老师,乃至大学老师个人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是讨论祖宗遗产之一汉语本身存在的缺陷问题。 “ 阻抗加载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干涉原理,产生一附加波来抵消入射波,以实现隐身的一种技术。 ”这句话摘自沈海军老师的博文。分析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汉语存在的致命缺陷之一--子句之间的关系未定。这是一句话,其中用了3个逗号。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逗号是用于子句之间的分隔。“阻抗加载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干涉原理”,这句话中间的逗号是多余的,因为“阻抗加载技术”是整个句子的主语。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主语后面是不能加上逗号的。标点符号问题还不是汉语最致命的问题,最致命的问题之一就是“汉语子句之间的关系未定”。“产生一附加波来抵消入射波”,在上述整个句子中是作为子句存在的。但是这个子句有两个动词:产生和抵消,因此这个子句其实是仍然由两个子句“产生一附加波”和“(来)抵消入射波”构成的。可是,“产生一附加波”与“(来)抵消入射波”这两个子句是什么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或关系?没有人能够判断。 汉语中的“子句之间关系未定”这种语言现象,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普遍论证: A 标点符号 C A、B、C、D均是包含一个动词的子句。 、 及 是可选的意思,意思是被标点符号或连词分隔的子句,仍然可以包含2个或者更多的子句。显然,目前现代汉语的这种书面语言,只是解决了被标点符号或连词分隔的子句之间的关系,像A 这样的子句之间各个子句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能够采用“法定”的格式来定义。上面举的例子,在汉语书面语中不是孤证,而是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 受过英语教育的人都会知道:英语句子中绝不可能存在“子句之间的关系未定”这种现象,因为,如果存在也是视为病句。但是,汉语中“子句之间关系未定”现象比比皆是。我自己写的东西也不能幸免。 近代的中国,包括统治者在内,很少有中国人,不希望中国走向民主、自由、平等与法治社会的。但是,除了民国时期的钱玄同等人外,很少有中国人认为汉语是中华民族走向民主、自由、平等与法治社会的绊脚石。这些可亲可敬的“爱国同胞们”没有意识到:汉语正是因为“子句之间关系未定”这种自然语言特征,成了专制主义滋生及发展的最好的温床。因为,能够裁定这种“未定关系”的对象,除了专制手段外,敢问还有其它的方法的么? 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向祖宗遗产告别,那么,独裁和专制也不会告别我们!这一点不会以善良同胞们的良好意愿为转移的! 参考文献: 1、 杨振宁,“杨振宁:《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40462/40463/3049020.html 2、 张能立,“汉语妨碍现代数学和科学学习及研究”相关博文合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791607.html
个人分类: 教育|2447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何裕民教授广东工作室》——三类职业女性常被癌缠上
zqing150 2013-12-24 09:21
三类职业女性常被癌缠上 有研究表明,女性癌症发病率这些年来同男性一样,也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而且城市里的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上升趋势还相对要快一些。何裕民教授 1990 年代中期就在临床上发现一个有趣而非常难解的现象——城市的女性癌症患者中,三类职业女性特别突出,或者说比例奇高,或者说这三大类职业女性更容易生癌:第一类是财务、会计(或者说终身与数字打交道的,如审计、统计、银行工作者等);第二类是教师,尤其是中小学老师;第三类则是办公室的一般的中、低层及管理人员,如文秘、办公室秘书等;当然,职业要求比较严谨而矛盾相对比较集中的,如搞人事、搞统战、搞信访、搞接待的更是容易生癌、最初,看到门诊女性患者中这类职业者特别多,何裕民教授百思不得其解!乳腺癌、肺癌、卵巢癌患者中,这类职业者占了 2/3 ,特别是城市的女性肺癌患者,更为典型。可以说女性肺癌的第一高发人群就是财务或和数字打交道的人。为什么呢?其实一般财务室里都是女同志,二手烟被污染的可能性绝对没有其他职业高,而最容易被环境污染的清洁工,操作工、营业员等却很少生肺癌。显然,不能用污染或被动吸烟等常规理论来解释。 2010 年秋天,何裕民教授在石家庄市中心医院门会诊,那天上午几十位患者中共有 4 位女性肺癌患者。结果,号完脉,何裕民教授对每一个女患者的职业都说的很准——就是何裕民教授刚才说的, 3 个财务和一位中学老师。其中,有三位家属并不抽烟,大多数工作环境中没有其他抽烟者,其实,这些人都是很优秀的,生活很有规律的,没有不良生活劣性的。何裕民教授分析上述三类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所从事的是必须很认真才能完成的职业,像搞财务、审计等,天天与数字打交道,你一个小数点都不能差,一点差错就出问题,很可能是大问题;然后,这类职业的技术“门槛”又不高,许多人稍微培训一下,就能上手,所以她们心里的职业保障不是很强,危机感极强;职业正常回报率并不高,社会成就感也不强,办公室高层还有上升空间;因此,潜移默化中这些职业迫使他们只有加倍努力。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细致再细致,才能确保职业安全。所以,多年坐下来后,职业的习惯及需要变成了生活态度,病逐步演绎为个性特点,往往造就了一种很特别的性格——何裕民教授称其为“财务性格”——什么都追求完美,什么都不放过,什么都一丝不苟,什么都要做得最好。而且,因为要求较高(包括自我要求,对他人要求都高),她们职业圈内人际关系不太可能十分轻松和和谐…… 上述诸多因素,促使她们始终生活在重压之下。因为正是她们自己,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一般之事都强化成了内源性的压力。她们不知不觉中长期笼罩在无影的高压下,这个高压就是持久的慢性应激原。现在已有研究证明,慢性应激原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机体从内分泌失调,到神经功能缭乱,到代谢偏差等一系列的内环境失序,诸多乳腺、卵巢及肺部等的某些组织就更容易被诱发变异,导致细胞癌变……而这种状态的个体,有研究提示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往往明显下降,癌症组织细胞更容易发展成癌症。城市女性 40~60 岁的肺癌患者有近 90% 左右集中在这三类人群中,可以作证。甲状腺癌也一样,城市中小学教师可以说是甲状腺癌最容易高发的人群。当然,甲状腺癌女性患者中,除了职业很集中及上述个性外,还往往具有性子急、脾气躁的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从女性生癌的职业聚集度看出一个很鲜明的现象,那些易促使人们不断自我施加压力,逼迫人们什么都必须做好,什么都不能马虎,而回报(含有形无形回报)又较低的职业人群,更容易被癌症盯上,其核心还是压力。 何裕民教授 14 年 1 月上旬将莅临何裕民教授广东工作室,为广州、深圳等地广大肿瘤患者提供中医中药咨询,名额有限,请提前预约! 联系方式电话: 0755-83250007 手机: 15013708932 QQ : 987947384
个人分类: 生了癌,怎么办|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鼓励最优秀的人去当中小学老师
热度 1 nwsuafliu 2013-9-10 09:23
我的双龙小学早已不复存在。从那个学校,走出了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每每想起来觉得特别幸运。乡村小学的命运,连着乡村孩子的命运。乡村孩子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幸福水准。 我们的大环境,尤其是我们的农村,从来不缺被埋没的人才。没有合格的教学条件,没有优秀的老师,让很多拥有巨大潜力的小孩最终没能走出大山。以北大为例, 2013 年农村生源占比仅 14.2% ,教育资源的分配差异凸显城乡之别。 很幸运,我能够走出农村。我的孩子将会成为城二代。可以预见,她和她农村同龄人之间,将会遭遇城乡之别。 农村的孩子,绝大部分的梦想是进城,在城市里奋斗打拼,安家生活,繁衍生息,延续梦想。 说到底,进了城又怎么样?你奋斗了 18 年终于能坐在一起喝咖啡,又能怎样?你还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你还是巨大城市中被吞噬被淹没不起眼的小不点儿。 现实是,即使是成为这样普通的小不点儿,农村的孩子也梦寐以求。即使是梦寐以求,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实现。 什么时候,农村的孩子,不只是把进城作为梦想的全部,进城后又愿意回到家乡;什么时候,城里的孩子很多也希望去乡村工作。那么,这样的国家才是真正平等幸福的地方。 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长期的努力。如果不愿意改变现状,那么,再长的等待只能等来更多的感叹。 农村孩子的希望在哪里呢?在城乡差别依然巨大的情形下,农村孩子很多只能通过考学走进城市,寻找出路。要考学,就要和城里的孩子一同竞争。因此,农村孩子需要和城里孩子同样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乡村教师需要和城市同行同样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前景。我们的大环境,能够给孩子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条件吗? 鼓励最优秀的人去当中小学老师,大幅度提高师范类院校待遇,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源动力。
个人分类: 废话连篇|30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蒋科学厦门向中小学老师、初中同学宣传动物保护
热度 12 jiangjinsong 2013-7-13 09:55
与中小学老师合影 讲授动物解放 孩子们在听 厦门外国语学校的王老师 ​ 回答老师们的问题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3985 次阅读|72 个评论
教师节,想念我的中小学老师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10 20:02
每到教师节,我更想念老师,特别是小学和中学的老师。 小学老师: 宣惠琴老师,我读小学时,冬天脚生了冻疮,不能走路,她背我回家。 陈定芬老师,我的语文老师,她经常在班级上读我的作文给同学们听,表扬我的作文写的好。三年级时,我在作文比赛中获奖。 叶光浮老师,我们的音乐老师,对学生特别好。 中学老师: 楼统澄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大家公认的好老师,他喜欢我的作文,还给我的名字许培阳改了个“扬”,他说这个“扬”字很好。 顾宝元老师,我们的英语老师,他是杭州人,英语很好。那时,我们不爱学英语,在上课时,将英语书扔向他。 周绍范老师,我们的物理老师,物理讲的好。 旦校先老师,我们的数学老师,特有名的数学老师。爱好篮球,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篮球。我是高中篮球队的裁判员。 我都快60岁了,他们大多数已经去世了,经常想起老师,怀念老师,不能忘记老师。 还有很多老师,印象特深刻。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67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