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平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家乡的副业生产(唐山系列004)
gl6866 2011-8-3 13:35
万福庄东西走向,村里都是平房,没有一间楼房。我的家乡那时都是平房,不像南方,有二层、三层甚至四层的房子。当然,那是60年代,现在什么样我也不清楚了,恐怕随着时代的发展,房子也要跟着起变化。前些日子见到一份材料,说1998年家乡又发生地震,卑家店二街( 万福庄 就它的一部分)的李祥家的房子的后山墙向后倒,但没塌,属于中度受损。如果我没记错,李祥是否就是我认识的那位呢?76年他家的房子就被地震震塌了。如果他家的房子的后山墙向后倒,那就说明,卑家店的房子或许依然是平房。平房自然有平房的好处,尤其是平房的房顶,能为农民办很大的事情, 晾晒 小麦、稻谷、包谷和白薯等,那个大大的平房房顶就像私家的“场”一样,非常管用。 村东西二头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车道,东头的那条是国营采石场专用的,而西边的则是万福庄采石场的。国营采石场规模挺大,而且采取机械化作业,无论是生产的片石还是铁路用的寸半石块都是机械方式,尤其是在山体上打眼放炮,钻眼用的是风钻,而炸药也是用筒状黄色炸药,用雷管引爆。所以生产效率比较高。可是,有了石头总还是要运下山的,那么这时国营的采石场必须用马车,这和万福庄的采石场的没什么二样。车把式的手艺都是一样的,只是国营采石场的路更宽,更平坦一些罢了。然而,万福庄的采石场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这里基本还是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方式来打石头。打一个炮眼要二个人,一个人攥着钢钎;另一个则把平头铁锤抡圆了一捶捶往钢钎屁股上打,打一下,就哼哧一声,好像发出个信号,又好像为自己甩出去的力气找回一点儿平衡;然后扶钢钎的人就把钢钎转一个角度,打进一定深度后,还要往钢钎眼里滴些水,这样就不至于让击打出的粉末迷眼。由于不是国营单位,只能用黑火药来炸开石头。装药是个比较仔细的工作,无论如何,黑火药也是爆炸物的一种。生产队还是有专门人来看管的。装入黑火药后,再装上点火的药捻,最后用黄土封上,轻轻用钎子将整个炮眼凿实落,然后让“掌子面”上作业的老乡都撤出,最后由一位老乡用去点燃露出炮眼的引信。点燃后他也赶忙跑出来等着这一炮爆炸。 通常起爆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也有例外,如果碰上了哑炮,这个上午或这一天也就白干了。要专门派人去探望,左顾右盼,直到确认这肯定是哑炮,才再重新回去装填这个炮眼。所以有的时候这个上山采石的活动也还是比较危险的。采石是家乡的一项重要的副业,家乡人的日子之所以过得比其他南边村子的人要好些,就是因为有了采石这项副业。石头可以卖给国家,那时一车石头能卖些钱,给生产队后将来秋后或当月总能分些钱。尽管如此,钱还是不够用,万福庄在山脚下,人多地少,粮食不够吃,所以赚得那几个活钱也都要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到黑市上买粮食用了。打石头是副业,只有到冬天农闲时才去干,而且是男人干的活。我后来从唐山第七中学“毕业”后,也加入到采石大军中去了。 采石的活很累,很危险。但是我认为也很有意思。我在采石场除了没敢学从山上把大马车赶下山的车把式的活之外,其他的活计我都学会了。关键是,车把式的活不仅不好学,而且是原有的车把式不放手,车把式可是真正的手艺活,尤其是能把成吨的片石拉下山的车把式更是这样。虽然没有机会学赶上采石场的马车,但后来还是学会了赶牛车的本身。也算是“把式”了吧。 《唐山系列》相关博文 000、唐山大地震祭(2011年7月28日) 001、初到唐山第一冬(2011年8月2日) 002、卑家店与万福庄(2011年8月2日) 003、革命歌曲与涮羊肉(2011年8月2日) 005、临时安置房的邻居们(2011年8月6日) 006、康大丫头(2011年8月7日) 007、盖新房(2011年8月8日) 008、西不压东(2011年8月11日) 009、八印锅(2011年8月12日) 010、脱坯搭炕(2011年8月14日) 011、院墙的苦恼(2011年8月14日) 012、白薯窖(2011年8月18日) 013、 唐山七中(2011年8月21日)
个人分类: 唐山系列|3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华而不实
热度 7 cutefay 2011-8-1 21:3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华而不实
今天去爷爷家,爷爷村子的面貌和今年过年的时候完全不同了。爷爷家的房子一侧的墙壁被刷成橙黄和蓝色相间的,道路两旁的杂草丛和菜园子周边弄了栏杆,里面种了一些花,还盖了一座超市。到我爷爷村子的主路铺了沥青路。原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动之一。 我问爷爷那超市谁来经营,爷爷说没人经营,就一直空着。于是我就觉得,除了看起来稍微美观了一些之外,其他的几乎没有变化,看起来真有些华而不实。后来我听爸爸说,后续的工作还要给每个农民家里建仓库,希望后续工作能够有些实质性内容。其实,我个人更喜欢原来的那农村面貌,不喜欢现在被涂得花花绿绿的面貌;我更希望路边的地里种的是蔬菜,而不希望种的是只可以观赏的花朵。 据说山东还有的地方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所有的平房都拆了,让农民住楼房,这楼房冬天又没有暖气,让农民怎么过,还不如原来平房还可以烧个炕取暖。另外,农民住楼房了,就没办法养鸡养猪,晒粮食都要到顶楼的阁楼去晒,多麻烦啊!我觉得这也是表面工程,农民还不如住原来的平房舒服呢!我个人还是很喜欢那种有个院子的房子。 爷爷村子30年前有人口800多人,而现在只有400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0多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没有在村子务农的,全都在外工作。我想这样下去,再过50年,这个村子可能就没落荒凉没人了。这真是悲哀啊!不过我想也许那个时候爷爷村子的地会被有钱人给包下来搞大规模种植,就像美国农场主那样。其实现在爷爷村子有好大一片地都被某个有钱人包了搞大规模种植了。或许,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后我爷爷村子会被拆迁,盖上楼房,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无论如何,都让我觉得很心酸,因为这里充满了我童年的回忆,我不希望村子不存在了。我是个恋旧的人,每每看到类似的事情,总会觉得难过。 新建的无人经营的超市 农村新旧面貌对比图的展板 新的面貌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3628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