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粤语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粤语歌为什么好听?——浅谈粤语发音
热度 16 tonybean 2013-5-18 07:31
粤语歌在华语乐坛中占有不少份量,90年代甚至可以和国语歌平分秋色。说到为什么粤语歌在全国这么受欢迎,可能是因为歌曲旋律好,或者歌词填得好,鄙人认为还和粤语发音有莫大关系。以下分析之。 粤语一共有九个声调,分别用数字表示:1阴平、2阴上、3阴去、4阳平、5阳上、6阳去、7阴入/上阴入、8中入/下阴入、9阳入。这样多样化的声调,造成了说话时音调的抑扬顿挫。粤语歌独特之处是因为粤语歌词创作时就要考虑的问题:协音。协音就是歌词声调变化,要和歌曲旋律变化基本相一致,否则将会很难听。这和古代词曲创作中考虑平仄相似,但比平仄要求高。国语歌没有这种要求,填词也简单很多。同样的,其他非国语方言的歌曲也会有这样的要求,就我所知,绍兴话的歌曲就符合协音。协音并不是每一个声调在一首歌里都必须对应一个音高,一句歌词中高低起伏相适应即可。一般,声调相对音高可以分4组,从高到低的排序是127、358、69、4,组内可以认为是音高一样的,基本要求是歌词中每个字和前后字的关系至少有一个符合协音规则。协音不是粤语歌好听的保证,因为非粤语人士基本不懂这个,粤语人士则认为这是粤语歌的基本要求。 上面4个声调分组,有3组包含不止一个声调,但这些同组的声调作用是不一样的。127分别是平上入,358分别是去上入,69是去入。入声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但在粤语里保留了3个入声(除变调外),即发音中带有-k -t -p这样的结尾,只做口型不发音,显得短促,造成了歌词中“抑”的感觉。其次,上声和平声去声不同在于一个字的发音变化是先低后高的,普通话上声(3声)的符号就形象地表示出来了。因此,歌词中的上声字需要有先低后高的变化,有点“扬”的感觉,就好像天然地在旋律中加上了连音效果。 另外,粤语有53个韵母,比起普通话的24个,在口型变化方面非常丰富。非粤语人士觉得粤语歌好听可能有这个原因,同时也因此觉得很难学,因为有太多独有的韵母。汉字总数就那么多,韵母多了,同韵的字就少了,所以粤语歌词创作中第二个难处在于押韵方面。还有其他一些发音规律,比如阴平可分为高平和高降(相当于普通话的1声和4声,高降字在歌词中要唱成先高后低)和阴上化(其他声调的字在口语中读成阴上声),都能使粤语发音更加变化多端。 这里 是有我自己填词的粤语歌的空间,歌唱得不好,请各位提出批评~
个人分类: 闲暇随想|32189 次阅读|32 个评论
今晚我是你的DJ——粤语歌
热度 35 YC2011 2012-11-30 20:35
卫军英不写词,李学宽不摄影; 贾伟故作深沉沉默不语,陈安忸怩作态欲言又止; 邢捕头滴酒不沾一心只想暧昧千年,YC赴龙门客栈找不到对手空等闲。 2012年底的科学网太闷太闷,总是说教说教说教...... 贴一篇旧作,谁敢说我重复发表,我就把北卡几千张照片堆到他头上,再写几万字的北卡文字堵上他的嘴。闷啊闷...... 今晚我是你的DJ——粤语歌 曾泳春 上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是粤语歌坛最劲的时期。我的本科到硕士生涯,正好处于这个时光,粤语歌在当时上海的音乐排行榜上,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80 后的同学们就少了这样的耳福,因为当他们长大到痴迷流行歌曲时,粤语歌坛已开始衰败,风光不再。昔日的粤语歌星,要么转而唱国语歌,要么就此沉寂。 许冠杰从 1975 年开始出道,被誉为粤语歌的鼻祖。他创作的歌曲,大都表现了香港底层人民的奋斗。香港、广东人的生活观,有着一种奋斗且认命的观念。“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许冠杰在《 浪子心声》 里,表达出了港粤人的生活观。与北京、上海等大陆的其他地方人相比,港粤人的奋斗观念是很强的。他们将工作称为“揾 食 ”,类似于闽南话里的“找头路”,体现了这些地方人生性的一种悲观情调。他们认为人活着是很艰难的,一辈子找吃找喝,这就是人生的真谛。但显然,大陆其他地方人民的观念要主人翁得多,似乎翻身翻得彻底。我记得吴宝俊很久以前写过一篇博文,比较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生活,他对上海没怎么发言,但相比于其他地方,广州人的生活观就是:生活。他们的抱负较小,以生活为主要目标,能顺当快乐地走艰难的人生之路,是他们的目标。因此,我在港产片里听到最多的一句台词,就是“做人最紧要的系开心”。粤语歌在这样的人生理念下发展起来,因此在发展初期,这种反映底层人民奋斗的歌曲占据主要地位,这成就了许冠杰。许冠杰的歌,我都不是很喜欢,因为不够小资,而且他的声音也是麻麻嘚 ,但这首《 是雨是泪 》 ,倒是难得的有些许辛酸的柔情。 在较晚些出现的粤语创作歌手中,我尤其喜欢周启生,这个有些阴郁的男人,他的创作有时激昂、有时缠绵、有时暧昧。他的声线也很特别,似乎有些大舌头,但自从在 18 岁的某个暑假听到他的歌开始,我一直听到现在。《 天长地久》 是一首伤心的歌,非常伤心,为何你想讲的情话,藏于落寞眼光背后?而在某些夜里,我会听他的这首《 浅草妖姬》 ,这是我听过最具暧昧情调的歌。这是一种飞蛾扑火,我知道你是罂粟,我知道你有点邪,但我依然爱你,因为你谜一般的美丽无比。 作为同时期的创作歌手,蔡国权比周启生低调,他的歌比较中规中矩,没有周启生那种的妖气。这首《 不装饰你的梦》 ,非常经典的粤语歌,让我们重温这首标准的带点中国古典元素的粤语歌,以及标准的带点阴柔的粤语歌星的声音。同为创作歌手,刘以达是在与黄耀明组成达明一派时达到高峰的。这个组合非常华丽,刘以达的创作华丽,而黄耀明的声线华丽。他们的演出也非常有趣,主唱黄耀明热情地唱着刘以达创作的歌,本没有刘以达什么事,但他一定是要捧着乐器上台露脸的,围着黄耀明打转,就是打转,不唱歌也不演奏。从《 石头记》 你可以听出刘以达创作编曲的华丽,而在《 禁色》 里,黄耀明的声音,把我的心唱得似乎漂浮起来,而我喜欢它三步的旋律,可以 dancing alone, with a glass of wine in my hand 。 该说到谭咏麟和张国荣了,这两大巨星在 80 年代的粤语歌坛不可一世,由于两个人都太出色,他们的歌迷甚至成仇。两个太过出色的同类人,是很难成为朋友的。在很年轻的时候,我非常痴迷谭咏麟,而当我更成熟后,突然在某一天,就喜欢上了张国荣,这个让人捉摸不定的男人,他精致的外表、与精致的外表不相匹配的神秘的男人声音,产生一种对比的震撼,就如这首《 怪你过分美丽》 一般暧昧妖娆。这首《 倩女幽魂》 是张国荣最经典的歌曲,又想到了如鬼魅般美丽的王祖贤,以及在我们那个年代里祖贤与齐秦的爱情。一个女人,美丽过,爱过,足够了。 谭咏麟应该是出专辑最多的歌手了,我曾经在大学时的一段时间里非常痴迷谭咏麟,那时我把花的每一分钱,都折算成谭咏麟的磁带钱。比如我买了一些零食,我就想:这些零食,又可以买一盒谭咏麟的磁带了。要想在他众多的歌里挑出一首,真是很难。《爱在深秋》,我认为是最经典的谭咏麟的歌,今天,我们来听这首,非常抒情的表达对爱人的感激之情的歌,《 忘不了你》 。“如何喜欢你,如何结识你,我似是一一地淡忘,唯独情深一片。”在这个多扰动的诱惑时代,我们仍相信,这样的相濡以沫,是世间最美的爱情。 在当时,与谭咏麟张国荣可以匹敌的,还有一位粤语歌手,陈百强。人们逐渐淡忘了他,是因为他的早逝,而且他的离去,并不光彩,他是因为嗑药而成为植物人,在母亲照料了他三年之后,他走了。于是人们淡忘了他,淡忘了他带一点点沙哑的亲切的声音。在我的印象中,陈百强从没唱过一首国语歌,他是真正的粤语歌手, 80 年代最好的粤语歌手之一。让我们来听这首《 烟雨凄迷》 ,怀念逝去的陈百强。 在谭咏麟、张国荣和陈百强之后,张学友横空出世,并一直唱到了今天。张学友的歌,一直伴随着我的大学和研究生时期,他不是特别招摇,但是很温暖。更重要的,他是一个好男人。《 太阳星辰》 ,是我最早听到的张学友的歌,今天重温,心情荡漾。 Beyond , 这支乐队在 80 年代的粤语歌坛中的突起,是由于他们坚持原创。作为摇滚乐队,他们的歌曲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时弊,影响和激励了很多很多人。 1993 年,乐队中的灵魂人物黄家驹意外去世,他与陈百强同一年去世,但他是死在舞台上的,那是他的最后归宿。 Beyond 的抒情摇滚,非常动听,这首是我非常喜欢的,《 喜欢你》 , “满带理想的我曾经多冲动,埋怨与你相爱难有自由”,理想不仅与现实矛盾,而且与爱情矛盾。 粤语歌坛是阳盛阴衰的,在众多天王级的男歌手之间,零星点缀着几个粤语女歌手,她们的成绩,远远低于后来的王菲。但在那时,还是有几个女歌手的歌,让我们铭记。陈慧娴小巧玲珑的身体却有着底蕴十足的声音。她最有名的歌似乎是《 千千阙歌》, 但其实那已经是她中后期的歌了,早期有两首歌非常好听,《 傻女》 和《 夜机》 。我第一次乘夜机,是从旧金山到华盛顿, 5 个多小时的航程,一整夜的夜航,我不停地想起这首歌,在异国的夜空中,静静地流泪。林忆莲为人们所熟悉的是她后来在李宗盛打造下的国语歌,而其实在早期,她的粤语歌也是很经典的,《 前尘》 和《 依然》 是最经典的两首。忆莲的声音是一种都市女子的声音,有些成熟,但又不过熟,在我听来,这样的声音,是一种温暖的暧昧。在陈慧娴 1987 年暂别歌坛去留学后,有位女歌手,与林忆莲分享半壁江山,她就是叶倩文。与林忆莲的小资感觉相比,叶倩文有些傻大姐的模样,但她的《祝福》,是一首非常温暖经典的粤语歌。而我今天想要播放这首,《 焚心以火》 ,当年,为了看到《古今大战秦俑情》这部电影,男朋友排了几个小时的队买票,而当他的手举着两张电影票从人群的头颅中抽出来时,手表不见了。这部电影当年的风光,一点不比今天的《阿凡达》逊色。 “太阳星辰,即使变灰暗,心中记忆,一生照我心。”谨以此文,纪念已经衰败的粤语歌坛,以及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粤语歌。
11132 次阅读|109 个评论
华南理工生活二三事
热度 5 harveyho 2012-5-19 04:47
华南理工生活二三事
华南理工因为子乌须有的张虎竟然也火了一把。虽然科网被玩了一把,但所诉之事因校不同,因人不同却大有人在。 但这里不谈这个乌龙,而谈谈二十年前在华南理工生活之二三事。 二十几年前,从内地一个城市去广州读书,当时正是粤语歌流行,开放之风吹拂南粤大地的时候。我家所在是内地一偏僻的三线企业,家里还有些担心去这个‘花花世界’会不会变。那时7运会要在广州开,天河体育中心刚修好,附近还有耕牛,菜地,那象现在的天河寸土寸金,楼宇早已天价。 那时华南理工不叫大学,而叫工学院。环境给我印象很好,一个东湖,一个西湖。西湖上面一个金银岛,吟歌做赋,谈恋爱很适合。西湖边有学生食堂叫西湖厅,西湖东头上有几个小卖铺,几张桌子摆出来,买杯酸奶就可“叹”风景。刚好旁边有女生宿舍(西三,西四),亮女也是风景线。每次去一号楼上课,那里有几个树散发出一种些微香气,我到毕业时也没搞清是什么树。西三,西四立有‘民国XX年立’的碑石,与在武大看到的相似。 但西湖东湖里养鱼,收渔时节用的是最原始的枯泽而渔的方式,把湖水放干,自然就逮到鱼了。但死鱼也浮在水面,或在湖底,发出阵阵臭气。这几天的西湖就大煞风景了。不知现在是否还这样。 华工收生是广东生源一半,外省一半。所以一个宿舍六人也是对半分。广东人兴每天要洗澡(广东话叫“冲凉”),也让我们内地来的感到新鲜。结果有个学期我真是洗了一年的冷水澡。 当然冬天洗每次都象打仗,不过洗完后浑身冒热气,不是一般的爽。 广州生活费用没有想象的那样高。其实那时的广东如粤北,粤西还有不少不富裕的地区,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头几年记得每个月家里给寄70元生活费。最后一年涨成100元。也够了。 大学四年是人生的黄金年华。多少年过去,层层记忆过滤后,就真的只剩下金色的记忆了。
个人分类: 爱乐爱生活|4556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