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婚外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心理咨询要有底线【随笔评论】
ggjjhh 2017-2-18 15:01
心理咨询要有底线【随笔评论】 高金华 心理咨询要有道德和法律底线,否则可能诲淫诲盗。 提问:如何和婚外情人相处 前一种回答: 1、这要看对方的性格,才可确定与其匹配的性格 2、还要看对方的情感缺失:才能看对应的情感给予 3、还要看对方的品位及生活层次 后一种回答: 婚外恋是不道德的,“小三”是不好惹的,好好和配偶生活,美满的婚姻有利于身心健康! 您看应该怎样回答? 2017-02-18 7:24
个人分类: 随笔评论|2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帖:如何看待援交现象
limingyang 2011-11-24 15:26
援交是从日本传来的一个概念,是“援助交际”的简称,一般指经济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女性以性服务换取与男性的援助交际关系。当然,并不排除少数没有性服务因素的援助交际的可能性。目前,大学生中的援交现象有增长趋势,就连中学生中都偶有发现。 应当如何看待援交? 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援交的性质与得到长期包养的二奶及得到金钱礼物馈赠的小三差不多。既然刑法难以制裁二奶和小三,刑法也无法制裁援交。 其次,从道德层面来看,如果援助一方有婚姻关系,属于婚外恋性质,违背了婚姻道德和忠诚承诺,应当受到谴责;受援一方一般是单身,则不存在违背婚姻道德的问题。 第三,从格调层面来看,为了爱情的性是高雅的;为了金钱的性是低俗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金钱有太大的诱惑,对于一些意志薄弱者、缺乏良好品格教育的人来说,很容易坠落深渊,成为一个低俗的人。援交大多属于这种性质。 援交现象如何才能缓解?我认为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贫富分化问题,一是提高格调问题。只有降低贫富分化程度,才能使金钱的诱惑力减低,使得人们不会为了奢华生活无所不用其极;只有提高格调,才能使人们有追求高尚生活的内心驱力,不会陷入低俗的生活,成为一个低俗的人。换言之,我们一方面要努力降低客观上金钱对人们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努力使人们从主观上摈弃只认金钱别的什么都不追求的价值观。在这两个方面做得越好,援交现象越少;在这两个方面做得越差,援交现象越多。目前,援交现象在中国大地上正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证明我们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差,需要加以改进。
个人分类: 观点|1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诱奸丽江少女的北大教授姓名曝光 果然禽兽
热度 1 zbt92 2011-9-3 11:11
“北 大教授”和丽江女“高中生”小丽的婚外恋,以女“高中生”涉嫌敲诈30万元身陷囹圄,教授“解除教职”而两败俱伤。纵观整个事件,北大教授既是法律层面上 的受害者,同时也是道德上被指责的加害者。在这起夺人眼球的桃色新闻背后,隐藏着一个山里女孩试图改变自身命运的努力,以及社会流俗对传统伦理的侵袭。 一次错误的邂逅,导致一个云南丽江纳西族女孩和一个“北大教授”可能永远与北大无缘。 8月28日,北大向社会通报:媒体报道的“北大教授”被高中女学生敲诈30万元一事,经查属实。 校方认为,该教师行为严重违背人民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要求,败坏了学校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校方决定对其进行处理,该教师已被停止教师工作,解除教师职务。 而那个想上北大的丽江女孩小丽,则因涉嫌敲诈进了看守所。他的“教授男友”在事后为她做的唯一一件事是:给她的妹妹打电话,让家属到北京送些衣服和钱来。   “姐姐说认识‘北大教授’秦××” 2011年8月25日,云南丽江市金山乡一个最偏僻的村庄,30公里路程由于雨后路面泥泞,记者包车走了足足1小时。 开车的司机说,这个村在去年前一直不通车。一个老板为在此处山里开采砂石,开始修路。沿途不时出现的拉砂石的大卡车,将雨后松软的路面压出深深的车辙。 几经打听,在一簇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找到了小丽家。一位老人侧卧在家门口雨后的地上,仰头打量着记者。 院子大门敞开着,进入院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堆刚砍下不久、直径约10厘米的松树。院门右侧是牲口棚,里面养着牛。正对门和门左侧,是纳西族传统的木头房屋。 厨房里搭着一堆柴火,小丽的母亲穿着已褪色的民族服装,正用竹筒吹火。柴火上面架着一个水壶。整个厨房弥漫在烟雾之中。看到有陌生人,这个中年妇女用纳西话喊出一个20多岁的女孩。 问明记者的来意,女孩说自己就是小丽的妹妹小雨(化名)。 小雨也穿着同样的衣服。牛仔裤大腿处打着补丁。“你们怎么知道我姐姐的事?我姐姐现在怎么样了?”小雨问。 小雨说姐姐的辍学和家庭贫寒有很大关系。母亲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很多,因为心脏病曾多次住院。外面躺在地上的是爷爷,奶奶刚去世不久。家里的主要经济 来源靠爸爸养牲口、种地、砍柴烧炭。小雨在昆明的一所二本大学上大三。“姐姐经常回家照顾爷爷、奶奶和妈妈。有时候她告诉我,她不上学了,打工赚钱供我上 学。”小雨说。 在两姐妹的房间内,记者看到最多的就是书本。 小雨说,姐姐很少说自己的事情,只说认识一个“北大教授”秦××。“其他的我们都不知道,只是后来感到她的穿着慢慢有点变化,漂亮了。” 中午,小丽的父亲用牲口驮着一堆柴火回来了。他说,“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没见过那个教授。没有关系也没有钱去北京跑,她的事由政府去处理吧。”   北大教授的“北大承诺” 按照此前媒体报道,两人认识应该在2009年1月,当时这位“北大教授”到丽江度假。 某个下午,教授漫步在丽江古城铺满青石板的街道上,小情侣不时卿卿我我招摇而过。 当时,丽江纳西族女孩小丽正在当地一家饭店打工,还有几天就是她21岁的生日。“你是不是纳西族的姑娘?”当初目睹两人相识的一位证人日后给北京警方作证,是教授主动上前搭讪。 小丽后来得知,眼前这个大她26岁的男子,居然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姓秦。 丽江最美的是古城。古城最诱惑人的是挂着大红灯笼的众多客栈。在这个传说以艳遇而出名的地方,当晚两人入住一家客栈,没有发生关系。 第二天,秦教授给了小丽200元钱,她买了一部二手手机。此前小丽从未拥有过手机,家里也没有电话。也就是这部手机,让回到北京的秦教授依然可以延续这份邂逅的情感。 这部手机让“北大教授”的艳遇有了实质性进展。双方在电话里无话不谈。 2009年2月,教授邀请小丽去北京。在收到教授寄来的3000元钱后,小丽坐火车只身前往。 由于教授的妻子不在家,当晚小丽住在教授家,北京警方后来调查得知,“两人在教授家中发生了第一次性关系”。 小丽在北京住了一周后回到丽江。当年5月,正在预备高考的小丽又接到教授的邀请,再次来到北京。这次,两人依然住在教授家里。 不过,这次小丽在返回丽江时,在火车上脚被烫伤了。 8月25日,小雨给记者说:“姐姐烫伤非常严重,接到姐姐电话,我赶紧赶到昆明火车站将她接到医院,先在昆明住院3天,后来因为费用比较大,又回到丽江养伤,十五六天才好。” 小丽因为烫伤,错过了当年的高考。北大秦教授也给她寄来5000元钱,让她好好养伤。 养伤中的小丽依然惦记着高考,她希望“北大教授”能以他的身份,帮她找所好的学校。小丽后来回忆,对方鼓励她来年接着参加高考,如果分数差点,可以帮助她进北京大学。   小丽曾是“希望之星”班“中上游”学生 小丽家人说,小丽1988年出生,一直学习优秀,在当地古城一个中学上高二。后因身体原因辍学,再次复读考取了丽江市最好的高中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丽江一中),重上高一。 采访中,丽江一中老师朱元和第一反应就是问记者:“这个北大教授是不是姓秦。” 朱老师说,2009年和2010年,他至少接到过一个神秘人的5次电话。这个来自北京的电话中,一男子自称姓秦,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询问小丽的学习情况。因为秦某不愿意透露真实身份,加上小丽当时已被学校劝退,朱老师每次都是应付了事。 朱老师是小丽高一和高二的班主任,现年48岁,有29年教龄。他说,小丽当时是该校“希望之星”班的“中上游学生”,如果不出意外,考个二本学校不成问题。 小丽是因为缺课太多而被学校劝退的。 朱老师回忆,2006年9月,小丽考上丽江一中。当时学校将班分为A、B、C三个等级。朱老师的班在B等。 第二年朱老师的班升为A等,学生根据成绩也要选择分班,小丽以优异的成绩分入A等班级。“当时小丽担任着班干部,而且唱歌特别有天赋。”朱老师说。 让朱老师很担忧和无奈的是,小丽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得病在宿舍睡觉。“有几次她不给班主任请假,导致我多次到宿舍找她。”朱老师说。朱老师曾提出借钱给小丽看病,但被小丽谢绝了。 小丽的妹妹说:“姐姐胃不好,经常肚子疼。加上母亲有心脏病,所以姐姐不肯花钱去医院看病。” 2008年1月10日,转眼就要放寒假了,小丽突然失踪。 朱老师立即报告给学校。一周后学校放寒假时,小丽也没有回来。这次失踪,直接导致后来小丽被学校劝退。 开学后小丽回来上课。朱老师感觉这个孩子好像有什么事情,“当时学校领导和教务主任以及我开车到她家,她家一贫如洗,家里没有一件值钱的物品。”朱老师对此记忆犹新,但他一直不明白,小丽为何经常旷课。 从小丽家回来后不久,学校就做出决定,由于小丽缺课太多,劝其退学。“后来小丽家还来人找学校,希望小丽能继续就读,但是学校没有答应”。 放寒假前小丽旷课到底去了哪里呢?这个谜朱老师一直没有解开。“目前来看,他们认识的时间上说法不一。”小丽的辩护律师许昔龙说。如果他们是2008年1月认识而不是2009年1月认识的,小丽的这次失踪,很可能是前往北京幽会“北大教授”去了。   “姐姐至少能考上 二本学校” 小丽辍学后的具体情况,包括她的家人都不是很清楚,但记者经过采访还是能断断续续还原一些。 2008年3月,小丽被从学校劝退,“姐姐开始在丽江古城一饭店干服务员”。当年9月,小雨被云南某二本大学录取。辍学后小丽还是爱看书,并且买回来很多书。“姐姐经常看我的高中教材,她说即使不上学了,也要参加高考”。 在小丽的房间内,放着一本线装《诗经》,里面还夹着小丽抄写的英语单词。还有一本英文书籍,里面全部讲述的是纳西族的故事。小雨说,“我一直没有姐姐学习好,这本英文书我都看不懂,但是姐姐会看到半夜,如果姐姐继续上学,至少能考上二本学校的。” “这里很多纳西族小孩很小就不上学了,他们一般会学些手艺谋生。”纳西族出租车司机和青春说。但这家两个姐妹都很上进,一心想上大学。 这对姊妹曾令这个家庭很是骄傲,“我们村有史以来只出了4个大学生,如果她不出事,村里就能有5个大学生,我们家就能占2个。”小雨用普通话翻译了母亲的纳西族语言。 “你可以听我讲课,认识我身边有本事的人。”秦教授这样告诉小丽。由于对北大的崇拜和对教授的信任,小丽觉得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2010年5月,小丽突然接到教授的电话,“不必参加高考了,现在上北大找关系需要一大笔钱”。尽管有些失望,小丽还是应约,陪教授到北戴河玩了一个月。   遭遇情人敲诈“北大教授”报案 小丽抓住北大的手从未放松过。回丽江后,她不时在电话中问,“什么时候才能上北大呢”? 2011年2月,在小丽多次催促下,教授让小丽去北京办理上学手续。见面后,小丽发现空欢喜一场。 4月,小丽再次来到北京,继续追问什么时候能上北大。教授说办不了。 看到上学无望,4月15日,小丽希望教授能给她赞助30万元,让她回家乡开个客栈。 小丽提出要钱,最终被秦教授拒绝。2011年4月21日中午,两人再次见面。“你如果不答应,我要找媒体曝光我们之间的关系,反正你是有身份的人。”小丽发出最后通牒。 小丽还说,“我带了一个彝族男同学,他带着猎枪在身上……如果你还不答应,我就让你尝尝家破人亡的感觉。”记者确认,小丽纯粹是信口开河,根本没有这个带猎枪的男子,她是一个人赴京的。 但最后一句话确实让这位教授害怕了。这位研究“社会学理论”的教授还是缺乏实践,他没有想到一个彝族男子如何能将长长的猎枪从云南背到首都呢? 当天秦教授向北京警方报案,并按照警方的指点主动约见小丽,小丽以为对方来送钱,没想到见面时被守候在此的警察抓获。 北京警方的电话打到小丽家所在的丽江市金山派出所,派出所通知小丽的家人,小丽出事了。 小雨说,她当时接到了秦教授的电话,让她给看守所内的姐姐送一些伙食费和换洗衣服。父亲只好将两头半大的猪卖了。带着钱,小雨来到了北京。 她没有见到姐姐,只是给看守所内姐姐的账上打了1300元钱的伙食费,将一些换洗的衣服送了进去。“看守所的民警告诉我,这位教授已经原谅了姐姐。”小雨说。小雨多次给秦教授打电话,想了解更多的情况,但对方均不接。 小丽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说,“认识这位教授以前我从未谈过男朋友。第一次和他去宾馆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是相信他是个好人,不是在骗我。第一次来北京后 就爱上了他,他说他已经离婚了,要和我结婚。我认为他是北大老师,他说什么我都相信。在我们家乡只要跟一个男人发生关系就必须嫁给他。我不恨他,也不后悔 认识他。我不该说伤害他的话。以后回丽江了,再也不来北京,再也不和他联系了。”   小丽家人“希望别将秦教授处理太重” 在互联网上,义愤填膺的网友一直在人肉“北大教授”。记者注意到,有两位“北大教授”已经无辜背了黑锅。 经过颇多求证,记者确认这位教授的姓名叫秦××。 此前媒体报道时,将“北大教授”化名叫王学明,这个化名中有一个字和秦教授名字中的一个字相同。 记者还发现,北京报纸去年曾报道:该教授为了买火车票,和清华学生动起拳脚,致使学生三处“骨折”。 随后,秦教授对媒体报道很不满,曾发网文详细解释事件经过:“双方展开搏击、拳脚相向。他招架不住,往后躲避,被沙发绊倒坐地,但随即起身继续攻击我; 我继续反击;他后退,又被沙发绊倒,右脚关节扭伤、(估计因体重过大)右膝磕成轻度骨折。”“在小田(清华学生)右膝跪地、露出痛苦表情并难以站起时,我 用力抓住其双肩,将其拉起,确认他已无攻击能力即松手放开。至此,双方间的肢体冲突结束。” 该事件以秦教授赔偿该学生1.5万元而告终。 8月26日下午,记者多次电话联系秦教授,对方均不接电话。随后,秦教授发来短信询问什么事情? 当秦教授知道记者要采访小丽的事情后,短信询问记者的单位和“高姓大名”。“你是否对自己的行为后悔和内疚?”对记者发出去的短信,秦教授没有回复。 当天下午,小雨给秦教授打电话也未果,遂发短信:“你能否原谅我姐姐,你能不能给警察说说,对她从轻处理。”秦教授依然保持沉默。 尽管小丽因为秦教授进了看守所,但令人意外的是,和网络中一面倒谴责教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丽一家人多次向记者表示对秦教授的担忧,“他不会有事吧”、“希望不要将秦教授处理得太重了”。(相关报道见B7版)   ■最新进展   敲诈案证据不足退回补充侦查 陕西法正平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屈建国认为,秦教授教师资格被撤销的法律依据是,他违犯了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 8月29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小丽的辩护人、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昔龙。许昔龙说,案件的最新进展是,因为公安机关在侦查期间证据不足,已经被检察机关退回去补充侦查。 如果最终证据充足,小丽将面临3年以下的刑罚。如果证据不足,小丽可能被释放或者取保候审。 许昔龙认为,在这场感情纠葛中,小丽和“北大教授”的关系无论身份、年纪、阅历都是不对等的,小丽处于弱势一方。她还在读高中时,就被该教授发展为情人 关系,并因此错过了高考机会。小丽之所以到今天的地步,与“北大教授”利用身份玩弄女生的不道德行为是分不开的,对她不宜科处刑责处理。   ■延伸阅读   纳西族对婚姻仍很保守 小丽在被警方拘留后说,家乡的女孩只要和男子发生关系,就要一辈子跟着他。显然,小丽起初将北大教授秦某当成了日后的终身伴侣和良师益友。 丽江市古城区管辖距城区较近的4个街道办(祥和、西安、大研、束河)和金山乡。 8月26日,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负责人说,根据他们的统计:每年离婚人数和结婚人数的比例为1比10(不包括通过法院离婚的)。 虽然近年离婚率有连年较慢上升态势,但还是远远低于今年第一季度国家14%的平均离婚率。 这位负责人说,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对婚姻的态度仍然很保守、传统和谨慎。有的乡一年约50对新人结婚,没有一对离婚。最多的地方也就是5%的离婚率。 如今,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和外地人结婚的越来越多
38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安全套.性别比例.婚外恋
热度 5 zhangpengju 2011-5-17 23:11
很遗憾,彭教授的观点被一些人曲解,舆论也没用把“该不该递安全套”这个问题引向正确并引人持久关注的方向上,不得不说是一次失职。 目前,递不递安全套的问题着实应该受到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付诸行动,首当其冲培训80后的爸爸妈妈,个人认为,以下数据可以说明情况: 全国统计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别为107.1,生两胎的性比别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别达159.4。而据海南省的一项统计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别为118.3,生两胎的达到119.4,生三胎的则高达233.3。也就是说,生的胎数越多,选择生男孩的越多。据估计,在中国每诞生一个新生命,就有2.5个婴儿被堕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儿因为是女婴而被流产。   即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由此人口专家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形势严峻,男孩多女孩少的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性别比例逐渐失衡的前提下,10余年后,我国将有数量庞大的一批单身婚育男性愁于婚配,这些潜在的色狼必将给女性的出行安全带来直接威胁。加之我们的整体价值取向已然扭曲,资源占有相对较多的家庭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链条,更趋向于生儿子传宗接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单身年轻女性也更趋向于向资源占有更多的男性投怀送抱,不管对方是不是有妻有儿,即便是当不了小三儿,四妹儿也可以接受。伴随着这种婚恋取向的发展,婚外恋的比例必将进一步升高,面对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还不敢说强奸案的比率会不会增加,但前景总不容乐观。 在面对丧心病狂的恶魔实施性侵犯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他极度不愿意自己的行为被中止的时候先保住性命,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亲人,尊重社会和法律,至于递安全套我觉得是一个较科学但是效果不明显的做法,尚可以提倡和宣传。 但是,面对婚外恋这个双方均自愿的前提下,递上安全套也不失为一种首选。
328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恋爱的三个心理学理论
fqng1008 2010-4-24 00:40
刚才 在网上散步,忽然发现 男人婚外恋的三个强盗理论, 觉得强盗二字不太贴切,应该属于三个心理学理论: 瓶子理论: 两只不同性别的蜗牛掉进了一只看似精美的瓶子。女蜗牛有满肚子的委屈和怨气,于是哭倒在男蜗牛的怀里。男蜗牛这段日子心里同样不好受,于是也把郁闷统统倒了出来。因为同病相怜,他们紧紧地拥住了对方。他们的相爱,与某个无形的瓶子有关 。 掌声理论: 学前班的一个小男孩,霹雳舞跳得很棒,可后来有一次,无论老师如何劝说他都不肯上台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他嘟了嘟小嘴回答道: 陈月都不在了,我看不见她为我鼓掌。 陈月是他的女同桌,前不久刚转学。所以说,来自自己所中意的异性的认可,是男人本能的渴望、至高无尚的荣耀和激情源泉 。 扇区理论: 每个人的情感可以分成若干个扇区,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讲,妻子或者丈夫一个人可以占据或者说能够覆盖的,正常情况下很难达到 100% ,只是有多有少而已,反正总会存在空白区域。剩下的那一部分怎么办?有些人不忍荒废,于是顺理成章地有了婚外恋 。 瓶子理论的核心是同病相怜,具有相同际遇的人容易达成情感认同,从共鸣走向共裘;掌声理论的核心是知音难求,得到欣赏总是快意的,尤其是常常缺乏别人欣赏的人;扇区理论的核心是人无全人,而人的精神需求却往往责备求全,这本身是婚姻的缺憾 。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婚外恋的心理学原因,它同样适应于一般的恋爱,甚至更加宽泛的心理学问题。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3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段观片听《蜗居》有感
wangyong77 2010-1-30 19:58
段观片听《蜗居》有感 一部蜗居让多少人发出了关于房地产业和情感方面的评论,但是这是一部电视连续剧,实在没有空去看完,只是通过一些他们的评论,一些摘录,还有几集视频对它有了一些了解,堆积在心中久违的心愿就是写一个评论,现在可以抽空写出心中的一些想法。 关于房地产,已经讨论过许多了,在中国真是无奇不有,这种无法用理性来解释的罪恶的房地产业(包括它的外围的行业)带来的悲剧存在且在继续,死不悔改。多少有效的建议被束之高阁,多少无力的政策却在执行以试图降低抑或稳定房价。许多所谓的政策不但没有扑火,却在加油,自建房、集资房、小产权房被禁止,农民建房都要受到限制。中国的房地产多像昔日的盐商,卡住人们生存的咽喉攫取暴利。而房地产业的暴利也说明了我们生活水平未必是好,假如有天医院病人滚滚如流,医院产业一夜暴富,我们的民生是发展还是后退了?中国的房地产业 也是帕累托改进的一个很好的反例,一个行业和一部分人很好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但是,从广大人民那里直接拿到好处是困难的,而且名不正言不顺,而从少数利益集团那里获得利益是方便的,体面的,所以就闹得大多数人自危,无家可归,为房而奴的局面。或许绝大多数人是愿意用钱来换取自主建房的权力的,而这一部分钱会大于房地产商给一些政府的利益。 剧中另外一个体现当代现实的问题是婚外恋、不伦恋、滥情。 小贝的角色让人同情,是啊,一些人对他的评论是很好,的确如此,不过,他对海藻似乎有过宽容,不知道现实中的人是否如此,但是我至少认为这是不应该,不值得的。一个人的背叛意味着爱情的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坍塌了。而且海藻的确一而再,再而三背叛。何苦呢?我们太多强调宽容,但是宽容增加了社会的问题。社会治安也是如此,我们更多强调对罪犯宽容和保护,但是却好人都无法保护,完全就舍本逐末了。从来不敢相信,但是现实却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的贪婪、欲望和罪恶是没有上限的,过度的宽容是导致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藻说人消费的兴趣还真是要靠培养的,对家具越看越欣赏,好东西用惯了,档次就下不来了。这一点确实也是验证了我对于人的性格、心理、习气的上瘾的看法一说。人对一种东西经历越多,越是上瘾,哪怕一开始讨厌,最终也会发现变成了喜欢和依赖。人在一种观念的推动下,相应的性格会产生、上瘾,逐步加强。比如,如果有人疾恶如仇的观念,推动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而这些都是一种心理而已,其实在另外一种相反的观念下,他的心灵也会被相反地刻画。一些人有恩怨分明的观念,会推动他恩怨分明,而一些人欺软怕硬的观念,自然导致了他欺软怕硬。 人在堕落的时候往往沉醉其中,不知其苦,不求抗争和摆脱,好比狗习惯了吃屎不觉其臭。比如海藻,明知道没有希望,但是却得过且过、她已经自习惯,自适应了,虽然也不得满意,但是也是很会善于自我解嘲,自我安慰,把自己的处境的不好加以忽略,把反面的东西假设成为不好的就可以了。 海藻说自己爱宋以此来解释自己的甘愿沦落,还说但求过程,不求结果,其实无非是没有长远考虑。 其实她没有考虑是否宋是否值得去爱、去付出,以及自己为此付出的代价,特别是未来的代价。实际上像她这样沉醉不伦之中的人,必须头脑清醒,必须在一种全面的观察之下才能有正确的选择,井底之蛙可能认为井底世界才是最好的,她陷落宋的陷阱中也可能认为世界上宋是最好的,或者宋是她最爱的人,只有一个局外人才能给她正确的选择。假如她有这样的观念我沉醉在这种婚外恋中也是很好的,那么她就摆脱无望了。 没有看完,有些评论未必符合实际情况。
个人分类: 关注社会|15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情人节前话情人
jxz1963 2009-2-11 23:29
每年的 2 月 14 日 是西方世界的情人节,随着中国人的西化甚或进化,许多中国青年人也都在这一天开始过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情人节了。 记得我第一次过这样的节日大约是在十年前的 1998 年左右。那时的我,从骨子里还不知什么是情人、情人节,不知道西方人在情人节时是如何一个过法,也不知道情人节都送一些什么花儿、草儿和礼物,更不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来历和典故。可以说,在我的脑海里,所谓的情人,说得好听点,可能就是一些感情的地下工作者,说得难听点,可能就是那些在感情上偷鸡摸狗的人。 1998 年时,我在一次出差杭州的飞机上途中读到一份杂志,介绍了西方的情人节的来历,以及西方人在情人节时送玫瑰和巧克力等礼物,也知道了中国人其实早就有自个儿的情人节七夕节,这倒让我好生纳闷,如今的中国人,准确地说是中国的轻年人,为何大多数人不愿过传统的七夕节,而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 可能是中国七夕节中牛郎和织女的生活太清苦了,试想想:七仙女下凡为董永生了两大筐小孩,而董永则只能在农历的七月七这一天才能和七仙女见上一面,这样的清苦是现在年轻人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西方的情人节则好生的浪漫无边:衣食无忧的现代青年约上心爱的人,驾着大奔飞向心仪的海边,或蝶恋花般的漫步沙滩,或神情飞扬般的驾舟冲浪,或亦步亦趋般的盘旋在情调舞池,更有甚者,还会牵手异国他乡的浪漫之旅! 谁都不是傻子,见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西方人都在过着幸福无边的生活,聪明的中国人不甘落伍了:谁都想追求幸福的生活,特别是感情丰富的中国人,谁不想使自己的感情更能得到完全的释放和回报呢? 可是,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和 1 对 1 的家庭观念,根本容不得任何时候、任何人群的感情越轨行为,就是有一些非份的想法都是不允许的,一旦发现情况就会被扣上感情不专一、生活作风不正派,甚至流氓的帽子。 今天,我有幸在《科学网》博客上读到了两篇有关中国式婚姻方面的最新博文,其中一篇是曹相生先生的博文 婚外恋是一夫一妻制度的有益补充?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223 ),而另一篇是 施焕中 先生的博文 生活作风不正派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3764 ),都是对中国式婚姻问题提出了一些较新的见解,也都是在对西方婚外恋进行赞美的同时,对中国婚姻进行一些轻描淡写的不满和小声议论。 以现在我的理解认为,现在但凡能在一起过情人节的所谓情人,大凡都是一些有情有意的人,当然这些人肯定都是一对男女了,同性恋不在此议论。 而在我的潜意识里,一个感情丰富、思维健康、生理正常的人,一生中会有多少有情有意的人在自个儿面前晃过,可能会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人。如少年时的恋母情结、恋奶情结、恋父情结,以及一些兄妹情结、姐弟情结等,到了学校的师生情结和同学情结,上班后的同事情结、同乡情结,结婚后的夫妻情份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属于有情有意的范畴之内。而在这么多的经历中所遇到的有情有意的人,是否符合西方情人的概念呢?不得而知! 西方的情人节是一个令无数男女兴奋的节日,不论男女老少,莫衷一是。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以前我们宣传里的一些说教,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漠和没有亲情,那么,西方人的情人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呢,我是猜不到的。 如果说西方人的情人节是玫瑰的世界,那么现代中国人过 情人节也许只是得到一则有玫瑰的彩信; 如果说西方人的情人节一定要有巧克力的话,那么中国的许多年轻人过情人节也许只是得到一块咸饼干; 如果说西方的情人节里有香槟酒,中国的普通人在过这种洋节时充其量也就多喝上一、二瓶啤酒; 如果说西方的情人节里一对恋人牵手漫步在海滩的棕榈树下,而中国人在过这样的节日时,充其量则是偷偷摸摸地观看一场双人电影罢了。 情人节,一个使劲折腾中国有情有意人们的节日,不禁要问:我们为何要过这种无味的生活,让外面的世界撩拨我们那颗快要枯死了的心?我们就不能好好地过一回情人节吗? 前几天,晚上和夫人散步时说起了情人节的话题,夫人问我:情人节你送我什么礼物?我没有半点考虑:你又不是我的情人! 情人节快到了,我给一些博友的博文下留了言,博友请我送给他一个情人,我好生纳闷:我那来的情人,真要是有了,我还不先给自个儿留一个,好好享受一下浪漫和温情的滋味。 转眼间,情人节就要到了,我拿什么送给你,我的情人!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42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禹的婚外恋是《百家讲坛》哗众取宠的缩影(图/视频)
sxzx 2008-10-14 16:24
大禹的婚外恋是《百家讲坛》哗众取宠的缩影(图/视频) 作者:三峡在线 可 以说,《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与于丹。同样,因《百家讲坛》中名嘴们的语出惊人而遭遇炮轰也是常事。这是《百家讲坛》留给三峡在线的印象之一。 这不,今天《百家讲坛》中的十大名嘴 之一的纪连海在电视节目中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有了婚外情。三峡在线觉得纪连海以如此另类的言论解读大禹,引起众多观众的不满甚至是炮轰也在情理之中。 纪连海(左) 无独有偶,《百家讲坛》名嘴语出惊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难道这正是《百家讲坛》解读圣人先贤的一种传统或者说特色?在三峡在线印象之中,曾经马瑞对狐狸精一词作出新解:狐狸精是最美丽、最聪慧的女人,在危难的时候能力挽狂澜,《聊斋》里的狐狸精是来帮助人的,男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会挺身而出。另外,易中天曾经在复旦大学开讲《继承与变革:从邦国到帝国》,演讲到中途,易中天教授同样语出惊人:我骨子里是土匪。 面对众多观众,如此不负责任的语出惊人,是一种真正的学术研究的疏漏?还是有哗众取宠之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此看来,今天,纪连海老前辈的另类解读可以说仅仅是《百家讲坛》哗众取宠的一个缩影。 出于对从《百家讲坛》中走出来的于丹教授的喜欢,三峡在线也是对这样一个节目关注有加。曾经看到易中天教授撰文《我看百家讲坛》一文,他说回答《百家讲坛》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他说:《百家讲坛》是干什么的?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文化的。 的确也是这样,从易中天到于丹,从对三国到对论语的解读,他们应该是在践行《百家讲坛》的宗旨,而且获得了成功,做为文化名人,从今天他们的身价就足够说明问题。 当然,对于《百家讲坛》的走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当然说好的占了绝大多数,但也有一些学者曾经提出过批评与质疑。三峡在线曾经还看到过一篇评论文章,大意是说从易中天到于丹,反映出媒体市场,或读者(受众)心理的一个转变。易中天迎合的是一个提供商业窍门的社会需求;而于丹迎合的,则是一种对片面热衷权谋机巧的心理的反动,表面上看是回归国学,其实是一种填补精神空虚的社会需求。因此他总结说从易中天和于丹的走红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的精神饥渴。 话说回来,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总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这也算正常。只不过,对于《百家讲坛》中频频出现的另类的解读之声,未免让人怀疑这完全是一种纯属虚构的无稽之谈。在提倡学术严谨的今天,我们那些《百家讲坛》中的名嘴们是不是也应该深刻反思一下呢?不太成熟的研究最好别搬上这样的一个学术讲台。 以三峡在线自己的理解,《百家讲坛》应该是一档文化类节目,思想、文化、学术含量及其自身的魅力应该是其吸引人的四个要素,单纯以另类的解读而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岂不是有娱乐大众甚至愚弄大众之嫌?娱人子弟或愚人子弟甚至误人子弟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对大禹的研究有很多的禹文化专家,面对今天出现这样的情形,连普通观众都觉得是在哗众取宠,那就更不用说遭遇禹文化专家的质疑了。 三峡在线觉得,多还原一些历史真相,少一些哗众取宠的无稽之谈,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个《百家讲坛》。 附:大禹三过家门不入是因婚外情?的视频报道
个人分类: 社会时评|2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