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专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亥姆霍兹联合会与科研伙伴合作研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热度 3 Helmholtz 2012-5-7 13:54
亥姆霍兹联合会与科研伙伴合作研究代谢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亥姆霍兹新闻: 2012 年 4 月 25 日 柏林 - 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极为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有种特别棘手的形式就是代谢综合征,其标志性特点是同时出现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虽然许多复杂的疾病业已得到广泛研究,但是仍缺乏旨在阐述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基础的跨学科研究手段。在题为“代谢紊乱和公众性疾病”的科研专题里,亥姆霍兹联合会与知名研究型大学以及非高校科研合作伙伴合作,研究这个复杂疾病的机理机制,以了解病因并开发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截止 2016 年这个专题科研项目将获得 1500 万欧元的经费拨款。 “了解代谢紊乱究竟是复杂疾病的原因或者是后果,这是此项课题的研究重点。准确地阐明基本的分子过程将是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个性化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的先决条件”,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于尔根 . 米勒克 教授说。“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健康中心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具有国际优势。通过进一步与高校以及非高校系统的科研合作伙伴的协作,我们将能更好地应付这项挑战。”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不仅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与癌症、传染病、神经生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 - 尤其是对年轻人。代谢紊乱因此往往诱发各种常见疾病。 虽然迄今已经阐明了许多结果,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措施。代谢紊乱作为遗传因素、慢性感染和生活方式产生的环境影响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提出任何一个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都是极大的挑战。只有当因果关系十分清楚的时候,才可能开发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与本科研专题的亥姆霍兹研究中心: 柏林 - 布赫马克斯 . 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 MDC )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DZNE )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项目协调发言人: 马蒂亚斯 . 特莱尔( Mathias Treier ) 教授( MDC ), 斯蒂芬 . 赫齐格教授(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参与本项目的外部伙伴: 夏里特柏林大学临床医学院( Charit é) 德国营养学研究所( DIfE ) 海德堡大学临床医院 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研究所 慕尼黑工业大学 波恩大学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546 次阅读|3 个评论
亥姆霍兹设立针对未来能源需求的材料学科研专题
Helmholtz 2012-4-18 22:13
着眼于未来能源供应的材料研究 亥姆霍兹办公室 2012 年 3 月 22 日 新闻 能源供应系统的革新改造呼唤着可以更高效和可以环保利用再生能源以及现在能源的新材料系统。亥姆霍兹联合会新批准了定位于服务于 未来 能源供应的材料科研专题,并为本项目在 2012 至 2016 年之间的运行追加额外的 2100 万欧元的科技经费。五个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研究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介入本项目,共同致力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耐高温材料。 在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通常是建立在现实现更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新材料和工艺技术的突破上。新型材料的发展因此是实现能源领域创新的关键,也是德国联邦政府高科技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在指定的时间内实现能源供应系统的改造,必须提速新材料的开发时间”,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于尔根 . 米勒克 教授说。因此,亥姆霍兹联合会已决定在未来能源供应的材料学研究领域增设一个科研专题。活跃在实验材料和器件材料研发领域的五家亥姆霍兹联合会研究中心将增强自己的研究并携手合作。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行业合作伙伴所稀缺的国际水平专业知识,而且也经常在国际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 “如果可以提前测算出材料性能与其成分和以及加工之间的关系、以及澄清材料自身的特性,我们就可以大大缩短新材料系统的开发时间”,协调本专题科研项目的于利希研究中心的哈拉尔德 · 博尔特( Harald Bolt )教授说。这项科研简体的核心任务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创新以及一种新型耐热材料的开发,后者将能在提高效率的化石能电站或太阳能热电站的所需的更高环境温度下运行。为此,需要从电子、机械和热性能等方面进行模拟计算以及实际分析和优化。模拟计算的结果将用于指导材料开发,反过来在实际操作中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也会重新引入到模拟计算中来,以提升实际预测能力。 参与本专题项目的亥姆霍兹中心包括 : 于利希 研究中心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亥姆霍兹 吉斯达赫 材料和海岸研究中心 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首席 协调专家 :于利希 研究中心哈拉尔德 · 博尔特教授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再入式航天飞行器科研专题
热度 3 Helmholtz 2012-2-24 19:10
德国再入式航天飞行器科研专题
德国再入式航天飞行器科研专题 柏林, 2012 年 2 月 24 日 – 多功能和多用途的太空运载系统已得到数几十年的发展,以后这些航天器不仅可以更安全地进入和脱离环地球轨道,也要实现可控的再入和地面回收。亥姆霍兹联合会现决定启动 SHEFEX /REX 科研专项,并将在 2015 年之前投入科研资金 900 万欧元。在本领域拥有技术专长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是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科研中心之一。 太空飞船、载人飞行器和太空科研站的安全再入呼唤着再入技术的新进展。“为了在这个未来关键技术领域尽快取得突破,亥姆霍兹联合会设立了研究再入技术的 SHEFEX/REX 科研专题,并希望为欧洲和德国的太空产业 的未来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于尔根 . 米勒克( Jürgen Mlynek )教授说。为实现此目标,需要综合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热防护系统、导航、航天电子装备、飞行控制、系统分析和航空动力系统等 领域的专业知识, DLR 在所有这些方面拥有专长。科研专项 SHEFEX/REX 涉及到航天飞行试验项目 SHEFEX 以及由 DLR 工程技术人员新开发的新式具有再入和重复使用功能的航天飞机 REX FREE Flyer 。 SHEFEX 是 Sharp Edge Flight Experiment 的缩写,意思是“尖锐边沿 飞行试验”。以前的飞船全采用圆形外罩,而在 SHEFEX 试验项目中,所要检验的是边缘尖锐的多面形外罩可否节约成本并能在多大程序上改善空气动力学。此外,在 SHEFEX 飞船上采用了一种新型热保护层和创新的操控技术以保证再入式太空飞船的可重复使用。 REX-Free Flyer” 是一款 DLR 专家研发的 ” 小型航天飞机,应可以在 2020 年之后用于失重环境下的再入式实验。 REX 的外形将通过下一轮的 SHEFEX III 试验飞行、通过缩小外形做飞行测试后确定。边沿尖锐的 SHEFEX 飞船有两大优势:一则是圆形的隔热层通常需要复杂的曲面砖,而相比之下在平的多面外罩的表面贴平面砖技术上会简单许多。此外,多平面外罩还有助于改善空气动力性能。 参与科研中心: 德国航天中心,项目协调发言人:亨德里克 . 魏斯( Hendrik Weihs ) 亥姆霍兹联合会科研专题的背景介绍 德国联邦政府在研究和创新协定中承诺对德国大型研究机构每年追加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面向未来的新增科研项目、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增强德国科研体系的研究实力。亥姆霍兹联合会通过这笔额外追加资金的一部分重点资助了一系列科研专题项目,在这些项目里,来自不同亥姆霍兹中心的专家共同围绕着某个事关未来的特别重大的题材组合到一起。来自大学的科研合作伙伴也能从项目得到经费支持。在一个资助周期结 束之后,这些科研专题自动转入联合会的固定科研计划之中得以获得连续支持。 亥姆霍兹联合会在能源、地球与环境、医学健康、关键技术、物质结构、航空航天和交通等六大领域从事有助于解决社会、科学和产业所面临重大挑战的顶尖研究。亥姆霍兹联合会有 18 个研究中心、 33,000 名员工,年度科研经费约 34 亿欧元,是德国最大的科学机构。其科研工作承袭了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1821-1894 年)的学术传统。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5074 次阅读|7 个评论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介绍
Helmholtz 2011-8-1 11:46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 【 简介 】 德国在两百多所大学及高校之外,另有四大高校外的国家科研团队,其中亥姆霍兹联合会是最大、官方色彩也最浓的科研单位。亥姆霍兹联合会现在拥有 17 个国家科研中心(国家实验室)、员工总人数 3.1 万人、年度科研经费 33 亿欧元。不论是人员以及经费在都大致超出德国马普学会、弗劳恩霍夫协会和莱布尼兹联合会等另外三家德国科研机构的一倍左右。 这四家机构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科研定位,其中亥姆霍兹联合会着眼于德国中长期国家科技任务,以解决社会政治、科技和经济的重大挑战为己任,运行大型科研装备,通过前瞻性的综合性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力图解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题,为保障德国经济的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 亥姆霍兹联合会自 2001 年正式成立后(过去一直是松散的“大科学中心联合会),进一步明确了以科研任务计划为导向的科研特点,并且实施5年科技规划和评估,跟中国的支撑计划、 973 及 863 等国家科研任务有很高的吻合度。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现有 17 个德国国家科研中心成组 , 分别是: 1, 阿尔弗雷德 . 魏格纳研究所 AWI : http://www.awi.de ; 2, 德國電子同步辐射加速装置中心 DESY: http://www.desy.de ; 3, 德國癌症研究中心 DKFZ: http://www.dkfz.de ; 4,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 DLR: http://www.dlr.de ; 5, 德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DZNE: http://www.dzne.de 6, 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http://www.fz-juelich.de ; 7, 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HZB: http://www.helmholtz-berlin.de ; 8, 亥姆霍兹达姆斯达特重离子研究中心 GSI http://www.gsi.de ; 9, 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 HZDR: http://www.hzdr.de ; 10, 亥姆霍兹吉斯达赫研究中心 HZG: http://www.hzg.de/ 11,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HZI: http://www.helmholtz-hzi.de ; 12, 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UFZ: http://www.ufz.de 。 13, 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 - 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HMGU: http://www.helmholtz-muenchen.de ; 14, 亥姆霍兹波兹坦中心 -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 GFZ: http://www.gfz-potsdam.de ; 15,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KIT: http://www.kit.edu ; 16, 柏林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MDC: http://www.mdc-berlin.de ; 17, 馬克斯 - 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MPI-IPP: http://www.ipp.mpg.de ; 【 历史沿革 】 德国亥姆霍兹中心联合会的前身是 50 年代末成立的德国 " 大科学中心联盟 " , 1994 年为纪念德国 19 世纪的伟大科学家海尔曼 . 冯 . 亥姆霍兹逝世 100 周年而改为现名,但一直是松散的国家科研中心联盟,主要工作只是认证大型科研装备的必要性、落实科研经费、协调人员工资待遇等等。 实质性的变化发生在 2001 年,为配合政府实施任务目标优先的科技经费改革的要求,经德国政府授权委托联合会重新进行法人登记,设置了专职的主席和职能得到强化的总部,并开始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度:前十年每年德国政府提供3 % 的经费增长,在经济危机发生后,为强调科技教育兴国战略,政府资金以每年 5% 的速度递增。科研事业费转化为项目经费,由科研机构实施总经费自我管理的模式,打破了过去由各具法人资质的国家研究中心直接从德国联邦与州政府的相关部门获得科技事业经费框架,从而鼓励合作与竞争,优胜劣汰,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加强机构内部以及机构与高校及国际伙伴的合作。 联合会的总部只有员工四十余人,更象一个服务于亥姆霍兹各科研单位的内部基金委或者说科技经费管理办公室。 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变革仍然还在进行之中,包括仍然在不断兼并一些其他科研机构以及与一些高校成立联合研究所。近十年来,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努力方向一直是更加高效地发挥和利用其科技资源,做出更有创新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事实证明, 2001 年开始的任务目标及项目优先的经费管理体制整合了联合会内部的人力及设备资源,初步成功地实现了加强联合与竞争,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扩大联合会的国际影响力的初衷。 亥姆霍兹联合会把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当作提升国际显示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为看中中国巨大的人才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看中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亥姆霍兹联合会把发展对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视作一个工作重点,并于 2004 年正式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这是该会的第二个海外代表处,也是全球仅有的三个代表处之一(第一个设立于布鲁塞尔,协调争取欧盟内部的科研经费;第三个是晚于北京代表处半年,设立于莫斯科)。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基金委主任陈宜瑜、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等领导与德国教研部国务秘书杜登豪森、联合会主席克罗尔共同出席了 2004 年 7 月 26 日 代表处成立的隆重仪式。 【 权力 结构 】 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理事代表会议是真正的权力及决策机构,成员为联合会主席再加各中心正副两位主管主任。对重大事务和重大事项实行票决制。联合会另设有主席团,分别由联合会主席、六大研究领域各由一位中心科技主任兼职的副主席以及两位中心行政管理主任兼职的副主席构成9人主席团。主席一届任期5年,可以联任一次;副主席则任期两年,从亥姆霍兹联合会所属科研中心负责人之中轮流选拔。 理事代表会议制订联合会共同的研究任务目标,然后由各研究所和课题组依据科技条件及资源优势按研究领域以及专题方向申请科技项目经费。科研项目的立项依据是项目是否符合联合会的总体战略、是否发挥自身的优势、是否可以创造国际水平的成果,实现对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的重要贡献。项目的评审和管理,由主席领导下的总部负责,所有评审专家全部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其他知名研究机构或著名高校。 【 主要任务 】 § 协助社会各界面对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挑战。通过开展顶级的科学战略研究,为协助社会各界、科学界和工商界面对各自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挑战做出自己的贡献。 § 复杂系统研究。通过与德国国内及国际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我们利用自身的大型设备和科学仪器对复杂系统进行研究。 § 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通过将科技进步、创新应用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相结合,我们希望能够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经费与支出 】 亥姆霍兹联合会 2010 年的经费预算达到 33 亿欧元左右。这些经费主体是政府的事业拨款(其中联邦政府和所在州政府的经费比例为 9:1 ),只有不到 20% 的经费来自竞争到的科研项目,比如来自其他的德国国家部门、欧盟、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各私立机构的项目经费。 【研究领域和主要科研活动】 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 能源、地球与环境、生命科学、关键技术、物质结构以及航空航天与交通 6 大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活动又被归并到 30 个左右的重大科研专题,其下又细分为几年重点方向。在每个科研专题领域,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并实施计划单列的项目管理。 原则上,亥姆霍兹联合会每年将对两个领域进行战略以及科研计划的规划,并邀请来自本机构之外的全球杰出科学家对项目以及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评审(评委中半数为其他单位的德国杰出科学家、半数为非德国的国际知名专家)。 而联合会体系的科学家要想获取体系内的经费,也必须依据自己的优势、在相应的科研计划中提出有五年为期的科研课题,并要提供具有可检验性的阶段性指标。只有申请的科研课题具有符合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科研定位、具有学术上的先进性、具有与应用结合的前景、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才能优先被考虑。为此,亥姆霍兹的科学家不仅被鼓励要加强内部合作,还要与联合会以外的科学家进行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合作。 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访问学者和研究人员来到亥姆霍兹所属的各研究中心,利用这里的大型科研设施和设备开展研究工作。有许多设备就是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支持下,许多青年科技人员可以参与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并且有机会在科研过程中使用各种先进的科研设施。每年有 4,500 多名外来科学家来到亥姆霍兹的研究中心进行科学研究,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员是由亥姆霍兹联合会提供的经费资助。 亥姆霍兹每年资助近 20 个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这些团队的数量已经达到 160 多个。亥姆霍兹联合会还把成立联合实验室、虚拟研究所、亥姆霍兹科研联盟做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新举措。 【 资助方式 】 【研究领域、科研专题与重点项目方向】 1 、能源 _ 该研究领域主要有 4 大主题以及主题中的重点研究方向: - 可再生能源 l 薄膜太阳能电池 l 太阳能热电站 l l 地热发电技术研究 - 能源的有效转化 l l 高性能的汽轮机 l l 采用陶瓷性电极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 l l 甲醇与低温燃料电池技术 l l 为保障供电平稳和传输高效的超导电网的元器件研制 - 核聚变 l EURATOM 的重要伙伴  l l 共建 ITER 项目 l 用欧盟资金研制建造 WENDELSTEIN-7-X (stellarator 装置 ) - 核安全研究 l 各类潜在重大核事故的预防 l l 核废物的处置及长期封存 参与该研究领域的 7 个研究中心分别是:德国宇航中心( DLR )、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波茨坦地质研究中心( GFZ )、马克思 - 普朗克等粒子物理研究所( IPP )、德累斯罗森多夫研究中心。 亥姆霍兹的能源专家与工业界人士认为,能源供应是一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瓶颈,现阶段不能放弃对任何一种能源形式的研究。能源工业界目前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两大难题:减少原料消耗,降低废物和残渣带来的各种危害及相关风险。 2 、地球与环境 _ 该研究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科研计划并多个重点科研方向: - 地理系统:变化中的地球 地球重力场及磁场研究 自然资源及物资的循环利用 气候的变化及人的生存空间 自然灾害与救灾保障策略 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 - 大气与气候 几百年来大气成份的变化 自然界的水循环以及如何改善水供应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海洋、海岸与极地系统 l 大洋中的物理学、生物学及地学 l 海岸水土环境以及极地系统的环境 l 海洋系统中各种过程与交互的影响 l 如何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些区域 - 生物地理系统:动态性、适应性及其调整 l 在这个领域主要是研究与农业相关的基本元素,如土壤、微生物、植物以及地下水(包括林业)等,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人的影响。 - 地形地貌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稳定性 水资源的保护-供水渠道、资源管理、污水的处理系统 气候变化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影响 社会经济学以及法律学方面的疑难 - 可持续发展及其技术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来源以及变化 全球化趋势带来的社会政治学影响 参与本领域研究的有 9 大亥姆霍兹的研究中心:阿尔弗里德 • 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 AWI )、德国宇航中心( DLR )、 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HZI )、波茨坦地质研究中心( GFZ )、亥姆霍兹吉斯达殊研究中心( HZG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暨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HMGU )、亥姆霍兹莱比锡环境研究中心( UFZ )。 由于人口的增长、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人类活动对地球上生命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远。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进而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处于失衡的危险之中。全球生态平衡也受到了威胁。亥姆霍兹联合会在“地球与环境”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目标是为了详细描述社会变化对地球与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促使政界和社会各界能够对这一问题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地球与环境”领域里的每一个主要问题都无法单独研究。毕竟,地球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和演变过程之间存在紧密地互相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自然灾害、气候波动以及天气变化等,这里,水资源的取得也是应当研究的问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问题,乃至全球环境变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地球与环境”领域工作的科学家们不仅互相合作,还与其他领域的同仁进行了合作。例如,环境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如何利用卫星数据模拟环境变化过程。该研究领域特别强调德国国内、国际和全球范围内的科研人员的合作。 3 、医疗卫生 _ 该研究领域有 6 大主题研究方向以及多个学科重点: - 癌症研究 l 癌症的产生机理,例如遗传学方面的因素 l 从分子学、遗传学、病理学方面探查危险因子 l 病毒与环境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l 细胞免疫系统的作用 l 寻求新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包括重粒子、质子治疗手段等等) - 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研究 · 心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 心脏与肾脏疾患 · 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和肥胖症 -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功能紊乱研究 如帕金森式病患的退行性疾病 视网膜疾病 如阿尔兹海默类的脑科疾病 颠痫 由于受伤及脑瘤造成的识别功能障碍 - 感染与免疫 微生物研究 病理学研究 免疫学研究以及 预防与治疗 - 环境健康紊乱 呼吸系统的发炎感染 环境与粉尘、化学源或辐射线等因素造成的过敏与肿瘤 - 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比较基因组学 l 采用小鼠模型解码基因组 , 比较人类基因组,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手段研究数据。 l 通过基因组学获得致病基因的遗传学信息 l 研究基因产品、蛋白质的信息,细胞中不同蛋白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 再生医学工程,组织修复与治疗 l 利用多学科的知识治疗器官衰变、器官受损、外伤等疾病 l 联合会提供一个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开发平台 共有十个亥姆霍兹研究中心参与了医学卫生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DKFZ )、 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HZI )、亥姆霍兹吉斯达赫研究中心( HZG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暨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HMGU )、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HZB )、马克思•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 MDC )、亥姆霍兹莱比锡环境研究中心( UFZ )、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 HZDR )。 亥姆霍兹联合会跨学科的医学研究正在改变这种局面,其研究重点是揭开复杂疾病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奥秘,而研究的目标就是更深刻地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从而发现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并通过与临床部门的合作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 医疗卫生研究在 2003 年得到的资金总额为 3 亿 3 千万欧元。 亥姆霍兹联合会努力促进具有优势并且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科研活动,诸如遗传病学等领域的研究将会得到加强。同时,新的科研组织包括:一个具有广泛研究领域的癌症研究中心,一个从事神经系统功能与功能紊乱研究的临床研究病区,以及用于免疫监控的科研平台。 4 、关键技术 _ 该研究领域有 5 个研究方向: - 科学计算 l 高性能的运算 l l GRID 系统的研制与运行 - 微电子信息技术 l 逻辑器件中的信息过程 l RAM 中的信息存储与大容量存储介质 l 在芯片与系统水平上的信息传输 l 特殊的信息传感 ( 传感器技术 ) - 纳米与微系统技术 l 纳米的基础研究以及纳米颗粒的宏观效应 l 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 l 纳米与微系统技术的结合 l 纳米效应的技术产品转化 - 先进工程材料 l 基于镁铝和钛铝的用于交通和能源工程的新型轻金属材料 l 通过创新粘接制作的合成或混合结构材料 l 材料寿命的及损伤机理的研究、功能材料 l 尤其是激发敏感的高分子聚合物 l l 高分子膜材料和氢技术应用工艺与材料 共有三个亥姆霍兹的研究中心在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研究: 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和亥姆霍兹吉斯达赫研究中心( HZG )。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 HZB )也从事材料学领域、尤其 是各种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 关键技术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新技术,其范围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各方面的内容。科学家们先选择很有前途的多种技术,并将其在多学科开放性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中加以使用。当发现某一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时,科学家会把他们的研究继续深入下去,直到该技术的稳定性完全符合商业应用的要求。 5 、物质结构 _ 该研究领域有 5 个研究方向: - 基本粒子物理学 l 物质的起源 l 高能下的各种力的统一场论 l 统一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l 寻找各种已知粒子的超对称伙伴 - 天体粒子物理学 l 研究高能宇宙射线 l 采用中子望远镜测量太空的高能中微子 l l 精确地测量中微子的质量 - 强子与核子物理学 l 核子中的夸克束缚 l 对称性的原理 l 核子的起源 l 多粒子系统的特性 l 临界态的异型核 l l 太空核物理学与天体现象,如中子星及超新星等、寻找未知的新物质 - 凝聚态物理学 l 固体介质 l l 软物质及薄膜与表面技术 - 用于光子、中子和离子研究的大型设备 l 原子与物理学 l 等离子体物理与凝聚态物理 l 结构分子生物学 l 化学与材料科学 l l 地学与环境研究、工程研究与其他应用科学 6 个亥姆霍兹的研究中心参与该研究领域: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 DESY )、 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亥姆霍兹吉斯达赫研究中心( HZG )、亥姆霍兹达姆斯达特重离子研究中心( GSI )、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 HZB )、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 HZDR )。 从事“物质结构”研究的亥姆霍兹科学家们主要从如下三个“无限”的角度开展研究:第一,无限小的对象,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第二,无限大的宇宙,空间膨涨过程中宇宙的主要结构;第三,无限复杂的物理学现象,如凝聚态物理,液态和固态中大量原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现象。 不论是对外层空间或对亚原子结构进行研究,科学家都需要大型科学仪器和设施的协助,如粒子加速器、同步加速器辐射装置和中子源。德国绝大多数的大型科研设施和仪器都可以在亥姆霍兹的研究中心找到。有些设备甚至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有许多来自德国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在使用亥姆霍兹的科研设备。同时,亥姆霍兹还为外来使用者提供各种支持,从而保障这些大型仪器和设备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6 、交通与航天 _ 该研究领域主要三个研究方向: - 交通 · 通过新的服务和理念改善交通状态 · 寻找交通运输、环境、资源适宜的创新解决方案 · 提高效能的安全性 - 航空 对喷气式飞行器,主要是从航空动力学、结构、系统与控制等方面对飞机系统进行优化 对直升机体系开展旋翼飞机研究,主要扩大对气象等环境条件的忍受能力 研发更高效和低排放的飞机发动机,提高环保性能和经济性 通过“飞行交通管理”,开展机场或机场附近地区的航空安全与有效的指挥控制研究 航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对污染排放、降低飞行次数、地面拖运等进行研究 - 航天 对地观测:本联合会拥有欧洲唯一齐全的卫星遥感体系,从传感器到观测接收到数据的处理与利用 通讯与导航:通过参与建设伽利略项目,以手机为手段实现宽带的通讯 太空运输:重点研制太空火箭的发动机系统,包括高温纤维陶瓷、航空动力学等。 太空研究:研究宇宙行星系统的深化,比如是否其他行星上面有水以及生命迹象 太空条件下的研究:充分利用国际航天站的合作机会 太空系统技术:在此题目下包括各种远程控制的人工机械和专用设备 在亥姆霍兹联合会内部,只有一个中心从事“交通与航天”方面的研究:德国宇航中心( DLR )。 2002 年,国际知名的专家对 “交通与航天”这一研究领域 进行了评审。 2003 年该研究领域得到了大约 2 亿 7 千 6 百万欧元的科研经费。 评审意见认为,交通运输研究将会得到加强,因为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在未来的 5 年内,交通运输方面的研究经费将从 9 百万欧元增加到 1,500 万欧元(包括横向资助)。虽然航空航天项目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事实是部分资助将从航空航天项目转给交通运输研究。 【项目评审方式】 联合会内部项目评审的标准是科研申请项目获得资助的重要依据。这份评审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符合联合会的重点科技发展战略;最后所能获取的科技成果的水平及科学意义;项目的可操作性及经费管理的透明度。具体的项目评审全部交给来自本联合会之外的知名的领域专家。他们的评审意见将决定不同项目的资助力度以及不同项目中联邦政府资助与州政府资助的比例。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负责全部项目评审过程的管理。 这些因素也就确定了,符合国家需要的中长期的前瞻性研究、具有广泛横向合作渠道和网络化联系的国际性项目、能够获得工业界支持的项目,相比之下更容易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受到青睐。 2008 年和 2009 年通过大约 350 位国际专家对所有的六个科研领域所做的考评意见,客观独立地证实了亥姆霍兹科研的质量,另外也指明了仍可以战略性加强的方向。依据评审意见,亥姆霍兹联合会参议院在报告书中对全盘的 28 个新的科研计划项目提出了经费拨款建议。项目资助建议为: 在 2009 至 2013 年度期间:将向地球与环境、医学卫生以及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领域共注入资金 45.69 亿欧元(经费包括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建设以及计划项目未绑定的科研资金)。 在 2010 至 2014 年度期间:将向能源研究,关键技术,物质结构领域共投入资金 48.36 亿欧元(包括计划项目未绑定资金)。 在过去几年里,亥姆霍兹联合会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战略项目。特别是在第二轮以计划项目导向的资助模式中,那些跨科研中心的合作倡议项目获得了优先资助。这里暂举一些例子: 亥姆霍兹队列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更好的治疗 气候研究倡议:新的研究网络汇聚了优势科研团队,得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影响 转化医学研究:拉近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距离 亥姆霍兹“太赫兹 TeraScale 物理学联盟”:增进数据分析、新的 IT 结构以及德国境内粒子物理学界新技术的开发协合联盟。 这样开支颇大的评估所产生的其他结果还有 ,三个根据评审专家推荐而将予以资助的跨科研计划的战略性倡议计划:分别是气候研究倡议计划,将基础研究成果更迅速地转为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研究,以及一项旨在提高人类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早期的诊断的,未来二十年针对大人口量的群体性“亥姆霍兹队列”研究计划。此外资助部门(这里指联邦经济与技术部)根据专家们的强烈建议,还决定显著追加在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人员费用的投入。 【 所属各研究中心简介 】 亥姆霍兹共包括 15 个国家级的研究中心,有 24,000 多名科技人员利用最现代化的科学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和装置,从事从天体物理学、生物学到细胞学各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设施同时也向全世界的学者开放。作为代表国家的科研人员,亥姆霍兹的科学家们非常明确自身的使命:为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阿尔弗里德 • 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院( AWI ) 阿尔弗里德 • 韦格纳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极地、海洋与气候方面的研究。他们希望揭示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球环境系统的变化。 德国电子同步装置中心( DESY ) 位于汉堡的 DESY 利用大型离子加速器对物质结构进行研究,并通过这些研究为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寻找答案。同步辐射(一种特殊的光线)为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手段。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Stiftung Deutsches Krebsforschungszentrum, DKFZ ) 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致力于对癌症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的改进进行分析与研究。 德国宇航中心( Deutsches Zentrum fuer Luft-und Raumfahrt e.V., DLR ) 位于科隆的德国宇航中心是德国在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领域进行研究与技术研发的国家级研究中心。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DZNE ) 德国新成立的核心在波恩,同时在多个城市有分布式实验室的科研中心,重点研究老年性疾病如奥兹海默、帕金森氏症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以及治疗。 于利希研究中心 ( 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GmbH, FZJ ) 于利希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如下五个方面:物质结构、能源、信息、生命和环境。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是由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与卡尔斯鲁厄大学联合组成的拥有 8000 多位员人的大机构,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能源、卫生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如:微系统技术、纳米技术以及科学计算研究。 亥姆霍兹波茨坦研究中心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 GFZ ) 亥姆霍兹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如下方面的研究:测地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 亥姆霍兹达姆斯达特重离子中心 GSI ( Gesellschaft fuer Schwerionenforschung mbH ) 位于达姆施塔特的 GSI 利用现代加速器装置开展物理学基础研究,同时,它也从事生物物理和辐射医学的研究。 亥姆霍兹柏林能源与材料研究中心 ( HZB ) 该中心由哈恩 - 迈特纳研究所与 BESSY 合并后更改为现在名。 亥姆霍兹柏林中心主要 从事新材料、尤其是光伏材料相关的工程材料方面的研究。其科研内容主要关注材料的技术特性与其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太阳能研究,特别是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是该研究所另一个核心研究领域。 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 HZDR ) 这是一个拥 800 位员工的亥姆霍兹新成员, 2011 年 1 月 1 日 之前是德国莱布尼茨联合会的成员,再过去是东德核技术国家实验室。现在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材料、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 亥姆霍兹吉斯达赫特研究中心( Helmholtz Zentrum Geesthacht ) 位于吉斯达赫特的 HZI 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海岸方面的研究以及先进工程材料的开发,同时也开展医学工程与技术和物质结构方面的科研工作。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HZI ) 位于布伦瑞克的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前身是德国生物技术研究协会 GBF, 现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及感染机理的研究。 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 HMGU )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前身是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GSF , 主要从环境因素与遗传素质的交互作用的角度对复杂生命系统进行研究。 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UFZ 莱比锡 - 哈勒) UFZ 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人口密集、环境受到破坏的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UFZ 所提观点和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后代生存所需的自然根基。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 MDC )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位于柏林布赫,重点是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失调类疾病。它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以此开发诊断和治疗严重疾病的新方法。 马克斯 - 普朗克等离子物理研究院( Max-Planck-Institut fuer Plasmaphysik, IPP ) IPP 是唯一一个人事编制和内部管理属于马普学会,而项目经费论证与支持来自亥姆霍兹的科研中心。该机构有地处伽兴的本部以及在 Greifswald 的一个分部,主要专注于核聚变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目标是在地球上模拟并力争实现太阳释放能量的方式。 【 对华合作 】 作为以完成国家重点科技任务、从事基础性或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实体,亥姆霍兹联合会以及它所属的各个研究中心把加强与中国的长期性、战略性合作看得十分重要。 中国拥有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正在迅速增长的科技潜力,意味着中国的顶尖的科研机构将是 亥姆霍兹联合会 重要的合作伙伴。 这也是为什么联合会除了在布鲁塞尔设立有一个代表处,以便与欧洲各科技机构协调,更多地争取欧盟科技经费之外,特别选择于 2004 年在中国设立第二个海外代表处。 新成立的亥姆霍兹北京代表处为中、德双边科技界的广泛接触搭建了一个平台 : 代表处将 向 亥姆霍兹的科学家们,提供关于中方在国家政策、学术环境及研究项目方面的信息。而中方科学家则能了解亥姆霍兹联合会的重点研究方向及设施条件的等等信息。 因此,北京代表处不仅是亥姆霍兹 15 个国家研究中心的代表处,而且将发挥宣传介绍德国科研条件的作用,吸引有潜力和才华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共同参与高水平的研究。 在过去这些年里, 亥姆霍兹的科技人员其实已经与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高等院校、医院以及其他政府研究机构 在许多领域 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一方面,在亥姆霍兹的客座科研人员之中,中国科学家的人数在所有国家之中排名第三;另一方面,德方已经 与中国多个科研机构建立有各种形式的联络和合作关系:例如,成都的西南核物理研究院获德国等离子体研究中心赠送的托克马克装置,并在德方专家的指导下重新调试安装;兰州的中科院现 代物理研究所新上的重粒子加速器,也获得达姆斯达特同行全方位的支持;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中科院环境研究中心都与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之间有人员培训、学术会议等合作;中国医科院北京阜外医院与马克斯 - 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MDC )联合在京设立了中德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等。另外,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也较多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德方项目,并在合作中做出了贡献。 目前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之间签有院级合作协议,与中科院的院级合作协议也在准备之中。另外,亥姆霍兹联合会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之间签署有每年交换 100 名博士、博士后的联合奖学金计划。亥姆霍兹联合会与浙江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之间成立有联合实验室,等等。 亥姆霍兹联合会如今通过一个常设的北京代表处,力求大大提升其在中国的知名度。代表处将协助中方与德方的科学家获得有关基础科研条件、杰出科学家小组、重点课题进展等相关科技信息,并且开拓经费渠道,为双边科学家提供更充分的人员及信息交流服务,从而有力地支持双边科学家之间在研究领域开展合作,并从项目层面提供协调、落实。当然,合作项目的最后商定、成功地通过评审并到相应的经费支持,需要双边科学家在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受益,更好更快地完成科研任务的目标。 【 联系方式 】 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 8 号 亮马河大厦 2 座 1723 室 电话: 00-86-(0)10-6590 7865 传真: 00-86-(0)10-6590 7867 网址: www.helmholtz.cn 电子邮箱: info@helmholtz.cn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118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