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质队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杜鹃花
mqr 2012-5-25 14:51
杜 鹃 花 我多么喜欢杜鹃花。红的,橙的,紫的……春天,开在我的心上 ; 冬天,开在我的梦里。 记得一九六三年,我们在福建省邵武煤田,进行矿区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地质点要由测量人员进行最后的定测,所以在定点时,每个点都插上了小红旗。可是到定测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了,上千面小红旗,淹没在花的海洋里。为找小红旗,我们每天都累的气喘吁吁,吃尽了苦头。“这该死的杜鹃花,害死我们了!”可是,每天收工时,每个人,仍忘不了折一把杜鹃花,带回帐篷,插在罐头瓶里,或点缀在床头,或娇养在办公桌上。 后来,到闽西的龙岩、连城、上杭、清流、明溪、长汀、永定以及闽北的将乐,那每地每处的杜鹃花,仍是伴着我迎接每一个俏丽的春天。 地质队,每年冬天,总要回基地进行一定时间的整训。在福建省整训时间虽然短,但也给了我们一个喘息之机。整训后,就要冒着早春的寒气开展找矿工作了。 这时也正好和含苞的杜鹃不期而遇。杜鹃,经过一个冬天和寒冷的拼搏,也正在要绽出她灿烂的花朵。 我们和杜鹃花,就这样相约在峭岩下,幽会在山泉旁,共同笑迎那百花盛开的春天。 我总觉得,杜鹃花比梅花更惹人喜爱,地质队员对她有更深的感情。梅花虽然也傲霜斗雪,可是并不是随处可见的。而杜鹃花,正如地质队员燃烧的情,能在群山中纵横抛洒。如果说山中之梅是一支点燃的烛,而杜鹃则是一片奔腾的火。 杜鹃花魂牵梦绕着地质队员,似乎是你知我心,我知你意,交融的感情尽在不言之中。她不愿只在溪边伴浪花朵朵,她不愿躲在树荫下逃避如火的骄阳。她争着笑开在层层峰峦之中,她最喜欢攀登在陡峭的悬崖之上,因为只有那里,才有无限的风光,只有那里,才能把自己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炬。 有人说,杜鹃花是地质队员撒下的,有人说地质队员是杜鹃花召来的,有谁能说得清呢?山里的百花知道,她们未开之前,在地质队员的梦里,就闻到了杜鹃花的幽香。矿山的春天知道,它的天空滚过的第一声春雷,是钻机的鸣响。 杜鹃花,以情倾注大地;地质队员,用汗浇洒群山。同志们常戏闹着说,杜鹃花和地质队员是一对情侣,共同耕耘着大地的春天和矿山的春天。 要采撷杜鹃花吗?不要在万紫千红的时候; 要追寻地质队员的身影吗,不要在高楼拔起的日子!
个人分类: 闽山闽水|2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敬的责任心
smallgrass 2012-3-4 18:22
可敬的责任心
最近一直关注可可西里失踪的三名地质队员,我曾发博文《为失踪地质队员祈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1987do=blogid=543320 ),文中祝愿他们能够平安归来,并没有分析他们可能遭遇的危险,后来苏德辰老师发文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17do=blogid=543774 ),其实这些因素我都已经想到了,我宁愿希望他们能够在藏民家中喝奶茶。 其实,为了科学研究,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较早可以追溯到科学家彭家木 1980 年在新 疆 罗布泊 不幸 失踪, 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遗体。近的如 2010 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 2 名工作人员在罗布泊南部山区作业时突遭沙尘暴袭击失踪,后来找到遗体。诸如此例,不再一一列举。 为什么他们虽然明知危险系数很大,仍然前往,主是为什么呢?除了上级委派、工作需要外,最关键是他们具有令人肃然起敬的责任心!他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类似的情况在我国的有些其它行业中也存在,下面这张图片,也让我也感慨、感动。祝这些好人一生平安!
个人分类: 野外经历|3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注可可西里失踪的3名地质队员
热度 37 dkysdc 2012-3-4 06:21
关注可可西里失踪的3名地质队员
在介绍孟庆仁老师的博文《七彩的地质人生》之后,曾计划写一篇《带血的地质人生》,但总觉得让大家了解过多的阴暗面不是太好,这篇文章一直未写。我的博文也总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出现。 现实版揪心的故事 就在大家眼前: 2月17日,陕西省三名地质队员杨能昌、高崇民、荣浩,按照工作安排在可可西里地区进行野外作业,2月19日,却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返回营地,随身携带的卫星电话至今无法联络,搜救人员经过11天的努力,仍未发现任何线索,直到昨天,他们仍然下落不明…… 杨能昌、高崇民、荣浩,是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公司物化探分公司(以下简称“物化探分公司”)队员,去年9月,他们随物化探分公司青海项目部到可可西里考察。今年2月27日,他们的家属突然接到公司的通知,杨能昌等一行三人在一次野外作业中一直没能回来。 以上消息来自陕西省的西部网(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2-03/01/content_6078563.htm ) *********************************************************************************************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5000米,本来是人类活动的禁地,却因为盗猎和盗采(矿产、珍惜植物),成为犯罪分子的天堂。 三位地质队员可能遇到的风险来自: 1.沼泽:遍地沼泽,谁能知道会不会有足够大、足够深的泥潭隐藏在他们前行的路上? 2.极端恶劣的暴风雪:被暴风雪淹埋是完全可能的。 3.盗猎分子:1994年1月,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卫士索南达杰被17名盗猎分子所杀,至今,仍有3人在逃。另外还可能有别的盗猎分子,图财害命、销赃灭迹的事完全有可能发生 (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1-12/05/content_5642902.htm ). 4.大型野生动物:比如熊。 如果说经过仔细搜索连汽车的影子都不见的话,可以排除野生动物。但前三项都是有可能发生的。除去为他们祈祷,还能做什么? ******************************************************** 可可西里,应该禁止一切原住民以外的人类活动,要严格控制以科学名义进行的各类考查,还自然以天然。无论借口有多大。 经幡照片摄于2010年8月5000余米的米拉山口 陕西省西部网关于失踪地质队员的专门频道: http://news.cnwest.com/node_34186.htm
个人分类: 实话实说|8602 次阅读|7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