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保障系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太空生命保障系统概念和分类_月宫一号
热度 2 lunarpalace1 2016-6-18 09:10
太空生命保障系统概念和分类 作者:李博伟 自 “火星救援”上映以来,小伙伴们对太空生存的话题越发关注,讨论也日益增加多。小编我发现各大 媒体对于太空生命保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比较混乱,下面就来帮助大家理一理吧 。 《太空生命保障系统》 的定义 : 满足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需求,并对其产生的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 或 处置的系统。 太 空生命保障系统分为 携带式 和 再生式 两大类。 携 带式生命保障系统,顾名思义是指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全部通过地面携带满足供给,同时对人所产生的废物进行收集储存,而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随时从空气中被分离净化。 再 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指对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在原位进行部分或者全部循环再生。 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又可以分为: ① 物理化学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② 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③ 物理化学再生和生物再生相结合的生命保障系统。 物 理化学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人在太空生存所需的氧气、水进行循环再生,食物全部通过从地面携带满足供给。 生 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BioregenerativeLife Support System, BLSS) 是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氧气、水和食物这些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并为人类提供类似于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环境,是为航天员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保障的独立、完整、复杂的系统( 刘红, 2012 )。航天员进入这个人工生态系统中,成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链环同时发挥控制者的功能,实现在一定的密闭空间内人和其他生物之间氧气、水和有机物的再生与循环利用 。 BLSS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包括载人月球基地、载人火星基地等)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高难度和复杂性而优先级最高级。 现 在概念上有一个重要的 混乱 ,国内有人常把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或者物理化学再生和生物再生相结合的生命保障系统称为《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殊不知呀, 《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是美国的一个关于载入深空探测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计划的名称。 1979 年, NASA 启动了 “ 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计划 ” (Controlled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 Program , CELSS 计划 ) ,致力于全面利用生态学和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系统开展生命保障研究。 美国NASA的CELSS计划研 究建立的地面实验系统 中 国在 BLSS 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较快。 北航刘红教授团队经过 10 年的不懈努力于 2013 年 10 月 建成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大型有人综合实验装置 ——―“ 月宫一号 ” , 2014 年 5 月 20 日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多人高闭合度密闭实验( 105 天),系统总闭合度达到了 97% 。 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BLSS 技术体系。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成果入选 “ 新中国 65 年十大引智成果 ” ; “2015 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 展 ” 。 主编:“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教授; 责任编辑:李博伟,硕士研究生 ——————————————————— 欢迎关注月宫一号微信公众号 本微信公众号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环境生物学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所 月宫一号 刘红教授科研团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全国空间基地生命保障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团队 创建并维护。 带您了解载人深空探测生命保障系统科普知识和最新研究动向。 如有帮助请点赞 环境生物学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所主页: http://www.lss-lab.bme.buaa.edu.cn/
个人分类: 月宫一号科普|8326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班之“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设计”
陈安博士 2011-7-7 16:57
  2011年6月19日15:50,在第四次“现代应急管理”暑期课程班上,陈安老师向大家讲述了“应急预案与应急体制设计”的相关课程。   在本节课程的前半部分,陈老师向各位暑期班学员讲授了“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首先,陈老师讲述了我国目前的应急预案的基本构成,介绍了美国和我国应急预案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陈老师指出,再完善的应急预案也涵盖不了所有的可能性,应急预案“编起来容易用起来难”。然后,陈老师详细讲述了应急预案的定义、功能、预案的六个要素、预案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还介绍了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指出了操作性预案必须细化的内容。最后,陈老师以流程图的形式讲述了预案编制的一般过程,并指出了预案的演练、维护、评估与修订工作的重要性。   本课程的后半部分,陈老师重点介绍了“应急体制”的相关内容。首先,陈老师将应急体制的功能分为行政责任与社会责任系统、快速反应与资源支持系统、工程防御与技术保障系统、紧急避难与借助救援系统等四大功能,介绍了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然后,陈老师按照上述应急体制的四大功能模块,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应急的应急体制建设的相关情况。   本节课程班的最后,陈老师向学员解释了应急管理的四字箴言“纾危正倾”的含义。   本次课程于16:40结束。      编辑:刘霞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2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