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项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杂说“鲁”
热度 2 fdc1947 2019-10-20 08:08
杂说 “鲁” 如今说起鲁,人们立刻联想起了山东。从小学开始,学生就 被告知,鲁是山东省的简称。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大菜系往往第一个便是鲁菜,首都北京城里的菜品,就源自于鲁菜。 中原各地的地名,其本源大多起自周代。周武王伐纣成功,做了 “天子”。在以后年月里,周天子把他们的子弟亲戚和有功之臣等陆续分封到各地,这就是各个诸侯国。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地。鲁国的地盘在现在的山东省南部,其都城就是现在的曲阜。不过,在周代,特别是文献较多的春秋战国时代,现在曲阜那里正式的地名,都只称鲁或鲁国,并没有出现“曲阜”一词。 曲阜一词在文 献上的记录,最早出现在成书于西汉的《礼记》。《礼记 ·明堂位》中记述道:“ 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 ……七年,致政于成王 。 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 东汉 应劭 对曲阜的来历 解释道 : “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阜是土山、高地的意思, 鲁国 “地方七百里”, 这是一块不小的地方了。周代的一里按 300来米计算,从泰安到徐州,差不多就是这点距离,也就是说,如今山东省的南部都是鲁国的地盘。这个区域与文献记载的鲁国的疆域,还是比较接近的。 曲阜地区在成为周代的鲁国以前,是商代的奄国。南朝梁代的《千字文》有 “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的句子,说的就是假如没有周公旦的辅政,周怎么能够得到奄国曲阜一带呢。 实际上,周公旦自己一直在镐京辅政,并没有到鲁国的封地上。他的儿子伯禽才是鲁国第一代真正的国君。 鲁国自周初被封,直到战国末年被楚国所灭,存在了近八百年之久。楚国在曲阜这个地方设立了鲁县。楚国灭鲁之后仅仅二十六年,自己也被秦所灭,鲁县成了秦的治下。 秦末,四处起义,鲁为楚地。楚汉相争,最后项羽自杀。有意思的是,鲁仍然不肯投降,是坚持到最后的楚地。最后,刘邦让人把项羽的人头给鲁城内的老百姓看了,鲁才开城投降。由于当初项羽被怀王封为鲁公,刘邦最后还是把项羽以鲁公的身份下葬。 此后,虽然各朝各代几乎都有 “鲁王”的封号,但是,都没有像春秋战国时期实实在在的鲁国了。鲁县倒是又沿用了八百年左右,到了隋代,改称了一直沿用到现在的称呼“曲阜”。当然,如今鲁国的那么多国君也极少有人被提起,人们到曲阜去,基本上都是去参观或朝拜中国文化的圣人孔夫子。 现在查字典,关于鲁字的解释,大都有这样几个义项: “1. 愚拙,蠢笨:愚~。粗~。~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 除了第一个义项之外,三个义项都是所谓 “专用名词”。因而, 鲁字的实际意思就只剩下 “ 愚拙,蠢笨 ”了。我们所用得着的词语(非专用名词)也就鲁莽、粗鲁、鲁钝等少数几个。人们不免要问:为什么由周公创立的鲁国会取这样一个并不令人喜欢的名称呢? 我们现在的这个鲁字的写法,是鱼字下一个曰。但是,古代的甲骨文、金文的大多数 写法是鱼下一个口。这里的 “口”像器皿,器皿中盛着鱼。它本义是鱼味醇厚鲜美,引申泛指嘉、美。清代大学问家 阮元 说 : “ 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 。 ”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国家博物馆的一对西周青铜器 “颂壶”的铭文中有“ 颂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 ”的句子, 感怀天子的美德 。文中 “ 丕显鲁休 ”四个字都是 赞美天子的好字眼: 丕,大也;显,光也;鲁,嘉也;休,美也。 所以,鲁原来的意思是非常好的。 不过,味道过于醇厚鲜美,吃得多了,未免使人味觉 迟钝,所以后来被引申为迟钝。如《论语》中所说 “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 子张 偏激, 子路 莽 撞)。于是有了鲁钝、愚鲁等词语。 又由 迟钝,引申出粗野、冒失等义。这就有了我们现在常常使用的粗鲁、鲁莽等词语。 汉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这种一开始 “失之毫厘”最后“谬以千里”的字义引申,实在是很常见的现象。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领域, 鲁棒 这个词常常出现。 鲁棒是 英语 Robust的音译, 有 健壮、强壮、粗野 、浓烈等 意思 。这个名词用音译还是很好的。我们的制作,无论是实用的仪器、工具,还是看不见的软件、系统, 都需要健壮一点,可以在各种条件包括比较恶劣条件下继续使用,也能够容忍使用者的某些不当使用,而不容易损坏。这种性状,用鲁棒来音译,还是很传神的。 至于如今的山东省为什么简称鲁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 闲说山东( 5)齐和鲁(下2) 》 2012-2-25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541127.html  这里不再重复。
个人分类: 闲说山东|8155 次阅读|4 个评论
项羽的最后一段路
huailu49 2013-2-7 11:00
项羽的最后一段路
《楚汉传奇》终于播完了。 盖世英雄项羽的一生,诚为可歌可泣。 项羽的最后一段路,是从垓下到乌江,全部在安徽境内,按照如今的县级行政区划,依次为: 灵璧——五河——凤阳——定远——全椒——和县。
个人分类: 读史笔记|4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汉朝往事(九)
热度 1 mophistor 2012-12-21 09:11
巨鹿一战,章邯部溃退到棘原,尚有兵力二十余万。项羽驻军漳南,双方暂时相持下来。刚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厮杀,谁都得缓一缓,歇口气儿。 这时章邯接到了咸阳传来的一道圣旨,在圣旨里面胡亥痛责章邯作战不力,毫不留情。章邯心里就害怕了,按照秦朝律法,败军之将是有罪的。( 王陵指挥秦军伐赵都邯郸,“陵战不善,免,王 ( 龁 ) 代将”。《史记 ·秦本纪第五》)。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兵在外面打了三年多,咸阳城里是什么情形?皇上对我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人在背后给我穿小鞋?章邯心里越琢磨越发毛。于是便赶紧派自己的亲信部下司马欣回咸阳替自己汇报工作。一是要让皇帝放心,二是要说明自己的难处,争取更多的支援。 司马欣回到咸阳,马上前往求见赵高。不是要见皇帝胡亥吗?为什么要求见赵高?因为胡亥能见谁,什么时候见,都是赵高说了算。可是,整整三天,司马欣愣是连赵高的影子都没见着。 不对,这事情很不对头,按说司马欣是刚从前线回来,代表的又是主帅章邯。军情紧急,理应在第一时间就得到接待。为什么赵高会连着三天避而不见? 好在司马欣在咸阳城里也有自己的关系网,一圈打听下来,司马欣这后脊梁骨里冷气嗖嗖直窜。原来赵高正在策划一场阴谋:赵高要将战场失利的责任全部推给章邯,要拿章邯做替罪羊! 司马欣当机立断,赶紧往回跑,他要去报信。也算司马欣多了个心眼儿,返回的时候没有顺着原来的道走,而是改走小路,果然,正是他的小心救了他的命,赵高随后就派人沿途追杀司马欣,结果没追上。 司马欣捡了条命回来,一见着章邯就哭诉道:“将军,卑职差点儿就再也见不着您了!”章邯大惊,忙问道:“怎么回事?赶紧说说。” “将军,如今咸阳城里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司马欣把他在咸阳城里了解的情况详细地给章邯做了汇报。 “将军,您有所不知,自从赵高这阉贼谋害了李丞相以后,更是有恃无恐,气焰熏天。上朝的时候他竟然牵着一头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着鹿说是一匹马,满朝文武,唯唯诺诺,随声附和,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赵高!如今皇上更是将所有国事一概委任给赵高,自己只知道在后宫淫乐!将军,奸贼当道、国已不国了呀!” 章邯听的惊骇不已,愣怔当场,半晌动弹不得。 “将军,国事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我们做什么都已经失去了意义,继续打下去,败了,正好做了别人的替罪羊,就算胜了,必定会引起赵高的妒忌,构陷将军以将大功据为己有,如今我们是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呀!”司马欣越说越悲,大声抽泣起来。 司马欣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把冰冷的匕首直刺章邯的心脏。恐惧、绝望、被欺骗、愤恨,各种情绪在章邯心中五味杂陈。 章邯已经好几天食不甘味、睡不成寝了。前几天他接到了一封来自敌方陈余的信。这是一封劝降信。在信里陈余为章邯直陈利害: “秦国大将如白起、蒙恬者,功高盖国,最后仍然不免落得个被诛杀的下场。将军您带兵数十万,作战三年多,结果各地义军非但没有被你剿灭,反而越来越多。更何况如今咸阳城里小人当道,妖孽横行。若情况危急,赵高必然会杀了你另换将军,来推卸责任。巨鹿之战以后,天下人都知道,秦国已经完了,形势已经危如累卵。大厦将倾,将军您独木难支,无力回天。何不与诸侯合纵,共伐暴秦,建不世之功。这样将军亦可裂地封王、南面称孤。何去何从,将军要慎重考虑呀。” 这封信章邯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犹疑不定。信里说的都是事实,可章邯心里总还是存了那么一丝幻想。今天,司马欣的一席话,正坐实了陈余信中的内容。 “真是当局者迷呀。”章邯的心里动摇了。我将与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章邯实在是被逼无奈啊。 章邯决心投降了,他派出使者去和项羽谈判。项羽在谈判的同时,动作并没有停下来。一边谈,一边打。目的是要让章邯彻底服服帖帖,不敢漫天要价。 这一打真让章邯有苦说不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明明都认输了你还要打。于是章邯不得不再三派去使者,向项羽告饶:求求您,别打了。 最后,项羽看看,火候差不多了,正好自己的粮草补给也发生了困难。 行,坐下来谈吧。 公元前 207 年六月,项羽在洹水南岸举行受降仪式。章邯见到项羽,痛哭流涕。 一个统帅大军让敌人风闻风丧胆的大将军,见到往日的对手竟然痛哭流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这是一种被小人愚弄的悲哀,是一种气苦憋屈到极点的悲哀。 英雄流血不流泪,当一腔热血毫无价值之时,也会像怨妇一样啜泣。章邯的哭声,传透千年,至今依然可闻。因为像章邯这样境遇的人,永远会有。
个人分类: 历史故事|1911 次阅读|2 个评论
汉朝往事(五)
mophistor 2012-12-11 16:35
章邯在消灭陈胜之后,出兵临济攻魏,齐王田儋和楚将项它率兵救援,章邯夜袭,大败义军。田儋被杀,魏咎投降后自杀。而后章邯挥兵南下攻楚,这一次,他遇到了对手——项梁。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国贵族,项梁的父亲正是楚国大将项燕。战国末期著名的将领。项梁本人也是熟读兵书,可谓军事专家。双方交兵,章邯接连吃了几次败仗。就连丞相李斯的大儿子三川守李由也被项羽所杀。 可惜项梁在几场胜利之后,变得狂妄轻敌起来,他的部将宋义劝谏道:“虽然我们打了几场胜仗,但目前将领骄纵,士卒懈怠,从上至下充满了盲目的乐观,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何况秦军并没有伤及元气,援军也在源源不断地补充,我很为眼前的形式担忧啊!”宋义的警告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但可惜的是项梁并没有因此而清醒过来,反而还将宋义打发到齐国去。 宋义在路上,正好碰到了齐国派来出使楚的使者高陵君显,宋义问显说:“你是要去见项梁吗?”显说正是如此。宋义便对显说:“项梁骄纵轻敌,不日就有覆亡的危险,你一路上慢点走,或许能够躲得过;要是走的快了,很可能会遇上危险!” 果然,正如宋义所料,章邯在补充了兵力之后。在夜间偷袭毫无防备的楚军,楚军大败,项梁也在乱军之中被杀。而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听从了宋义的劝告,磨磨蹭蹭地躲过了这一劫难。 楚军群龙无首,一路溃退到彭城(今徐州)。楚怀王芈心,就是项梁找来的那个牧羊的年轻人,项梁在的时候毫无疑问他只是一个傀儡,也只能是一个傀儡。此刻显露出了他试图有所作为的一面,首先他收回了军权,将军队至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然后开始分封群臣,培育自己的亲信:宋义被封为上将军,刘邦也被封了侯。 另外一边,章邯在击败楚军,杀死项梁之后,觉得剩下的楚军残部不足为忧,又挥师北上,向赵国进攻。一战又将陈余指挥的赵国军队击败,将赵王歇和张耳围在了巨鹿城中。(此时的赵王已经不是武臣,武臣被其部将李良杀害,张耳陈余又拥立故赵国公子赵歇为王)。 至此,关东各起义军的形式已经岌岌可危,如果赵国再被章邯消灭的话,整个起义军差不多就都要被章邯消灭了。所以巨鹿城下,成了秦帝国和起义军进行最后殊死搏斗的关键战场。一场决定胜败,决定命运的战斗,就即将在这里展开! 面对危急的形势,楚怀王兵分两路,一路派遣宋义北上救赵,另外一路派遣刘邦西进,进攻秦国的腹地——关中。继续周文未完成的事业。 为什么是派刘邦而不是别人西进呢?原来之前楚怀王在做出发兵攻打秦国腹地的决定时,正值楚军刚刚败退到彭城。所有的人都认为秦军非常强大,可不是吗?连主帅项梁都被杀了。这时候西进攻秦简直就是一个疯狂的主意。尽管楚怀王允诺,先打下关中的人就封他做关中王。可还是没有人敢接下来这个活,只有刘邦和项羽愿意。 可是没有人支持项羽,大家都认为项羽能打仗是没错,但作战时太凶狠残暴,经常动不动就屠城,不管对方是在抵抗还是已经投降;不管面对的是军人还是百姓;甚至不管是不是老弱病残,统统杀个精光。太残忍了。这样也必然会遭致秦国百姓的誓死抵抗。所以应当派一位年长温和的人,沿途实施怀柔宽厚的政策,笼络民心。这样才有可能成功。正好刘邦符合上述条件。
个人分类: 历史故事|1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项羽,我想对你说
热度 2 zxj368 2011-11-9 08:51
尊敬的项羽: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读了司马迁写的《鸿门宴》之后,有些话,想对您说。 首先,您实在是没有谋略。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了您刘邦想称王的事,您立刻就大怒,准备杀刘邦。但您只是发怒,没有时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想一下他想称王的原因。而谋士范增把他的观点告诉您,希望您赶紧攻打刘邦,您却没有更多的反应,甚至连怒都省了。您并没有重视谋士的意见,可见您自己也没有什么远见和谋略,更不能拉拢人才。 等到晚上,项伯劝您不要杀刘邦,要好好对待他,您又同意了,完全没有白天的愤怒了。是项伯把您说服了呢,还是您根本没有把刘邦当成敌人呢?我看是后者。第二天刘邦来向您谢罪。听了他的奉承话,您就立刻把曹无伤供了出来,完全没有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别的军队的还有谁敢向您透露消息?怪不得您没有办法从别的地方拉拢人才!宴会过程中,您又多次错过了击杀刘邦的好机会,就连他的不辞而别也不追究。即便您之前是因为刘邦有功,没有理由杀他而不击杀刘邦,在他不辞而别之后,理由就很充足了。由此可见,您实在是优柔寡断、寡谋轻信。 其次,既然刘邦准备称王,那么就应该引起您的重视。因为一个准备称王并有很大改变的人一定是有自己长远的打算的,很可能就是要雄据一方,甚至称王天下。但您却没有重视,只是把他当作昔日的战友。可见,您真的是太轻敌自大了。 再者,您就那么喜欢听好话吗?刘邦奉承了您几句,您就忘记了昨天还准备杀他,反而大摆宴席欢迎他。由于项伯和樊哙对您讲的所谓的义,您连一句责罚刘邦的话都没有说,就把他放过了。这有点沽名钓誉、不顾实际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希望您能海涵,万万不要发怒。 此致, 敬礼! 王正阳 2011年10月30日 (这是正阳同学的作文,我没有修改,原文发表了)
个人分类: 正阳作文|8571 次阅读|5 个评论
回归《史记》本文,探讨项羽身死之地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14 10:36
回归《史记》本文,探讨项羽身死之地 受权发布李广柏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14 日发布 小 引 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在我国已流传千百年之久,读书人大抵都熟知。现代学者撰写的秦汉史和中国通史,几乎都写到项羽乌江自刎的结局,只有极少数著作是例外。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关于项羽的结局写的是:前二 0 二年,垓下决战,项羽败死。其前后叙述中未提及乌江。( 1 )欧美学者撰写的《剑桥中国史》,是这样写的:最后阶段的斗争在今安徽省的垓下展开,刘邦的军队在那里成功地包围了项羽。《史记》以形象而生动的文字叙述了项羽成功地突破刘邦的战线逃跑的过程,最后他只带了 28 名追随者,接着非常英勇地自杀了。( 2 ) 1985 年 2 月 13 日《光明日报》的《史学》栏,发表安徽定远县中学老师计正山先生的文章,题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文章提出:项羽乃欲东渡乌江为民间传闻,司马迁借以完善项羽的英雄形象;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这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很多史学专业方面的人士未予重视,但引起了冯其庸先生的注意。冯先生为此三次前往安徽,调查历史上的垓下、东城、乌江等地的方位、地形及各地间的距离。他将实地调查的收获与种种史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推断,写出二万多字的《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 2007 年第 2 期和《艺衡》第二辑。 冯先生的文章,首先一一列出《史记》中关于项羽死于东城的明确记载;并指出,全部《史记》没有一处说项羽死于乌江的。这是从《史记》书中得到的基本事实。冯先生通过实地考察自垓下到东城再到乌江的路程,也确信项羽垓下突围那一天到不了离东城尚有二百四十里的乌江。对于流行的乌江自刎之说,冯先生认为,那是因为后人误解了《项羽本记》里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那段文字。冯先生说,《项羽本纪》末尾那段文字可能有错简,容易引起误解,但只要认真研读《史记》对这一问题的相关记载,就可以看到,项羽身死东城是无可怀疑的,在《史记》本身找不出一点与此矛盾的地方,《史记》里确实不存在乌江自刎之说。( 3 ) 冯先生的文章发表以后,受到学界的好评。当然,质疑一个传统看法,必定会引来不同的意见,甚至激烈反对的意见。争论,有利于是非的明朗化和学术的进步。冯先生也在文章中说了:我这是一个尝试,未必正确,写出来欲以求教而已。( 4 )冯先生虽然九十高龄,但愿意跟大家切磋,欢迎人们提出不同意见。 2008 年,安徽和县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室为维护乌江自刎说,编印了一本书,名为《一个不容置疑的史实》。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是袁传璋先生所作。最近,袁传璋先生在《文史哲》 2010 年第 2 期发表文章,指责冯先生不明句法、史法 , 纯属凭虚造说,学风与学术品性失正;又指责卞孝萱先生及《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一片溢美之词,误导读者。袁先生那个咄咄口气,好像他早已获得了真知。可是,细读袁先生的文章,看出他对于讨论的问题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离真知还远着呢!袁先生咬定项羽是在乌江渡口自刎的,而他用以支持这个论点的证据,都是唐宋以后的人抄来抄去的文字;此外,就是一些想象之词,加上对《史记》本文的曲解。我有几位同事读到袁先生的文章,甚为诧异,怂恿我写文章参与争论。我喜欢考证和推理,听了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就不揣冒昧了。 讨论项羽身死之地,我觉得先要明确各种史料的不同价值。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直接反映项羽之死的地下文物资料和地上遗存,司马迁当年记叙项羽身死之地所依据的文献及口头资料也荡然无存。我们讨论项羽身死之地,所能依据的原本史料就只有《史记》了。《史记》是一部信史。我们的研讨工作,就是要通过《史记》努力接近历史的真相。至于《史记》以后一代一代的复述、诠释、艺文,等等,在项羽之死的问题上,都是间接再间接、转手又转手的资料,其价值不能与《史记》相提并论。谭其骧先生在论述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时,就告诫学人不要轻信前人对古代文献资料所作的解释,不要贸然把前人记载的传说当作真实史料看待。谭其骧先生说: 不要把传说当作真实史料。有些文献资料来源于民间传说。尽管传说一经用 文字记录下来也就是文献资料了,但事实上传说往往并不反映历史真实,我们做 研究工作不能贸然把这种资料当作真实史料看待。 这一类被前人记载下来的靠不住的传说,各种书里都有,研究工作者要随时 注意培养锻炼自己的鉴别能力,不能见了刊印在古书上的资料不加辨别,一概置 信。例如上海的地方志里说黄浦江是战国时楚国的春申君开凿的,春申君名   叫黄歇,黄浦即因而得名,又给黄浦加上歇浦、春申江、申江几个别名。这完   全是胡说,如何信得?!现今上海市区是南北朝以后才成陆的,春申君时代这里   还是一片海域,他怎么可能跑到海里来开河?方志里这一类荒唐的说法很多,千   万不能上当。      不要轻信前人对古代文献资料所作的解释。 由于古人行文极为简练,   后代的注疏家和研究者对这些文献所作的解释,难免没有误会、走样之处。所以   我们处理这些文献资料,就该把古书原文和后人注释分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不应该盲从过去那些注疏家和研究者的解释,应该凭籍我们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   识和地理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去正确理解判断这些资料所反映的古代地理情况。    先秦有一个云梦泽,但古书里云梦二字不一定指云梦泽,多数场合都   指的是楚王的一个以云梦为名的游猎区。云梦泽是这个游猎区的一部分,云 梦游猎区是跨大江南北的,而云梦泽则只存在于大江北岸,主要在江汉之间。从 西晋初年杜预注《左传》,错误地把《左传》中的云梦解释成云梦泽,从而 产生了云梦泽跨大江南北的说法。这种误解自晋以后逐步发展,到了清初的经学 家胡渭手里,竟然把整个江汉平原、洞庭湖区连同附近丘陵地带都包括在云梦泽 范围之内。这种极端荒谬的说法直到建国以后还为一些地理学家所采用,看来主 要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够察觉到杜预到胡渭的解释并不符合于先秦古籍中云梦 的原意。我在前若干年注意到这个问题,作了一番研究,后来写成了一篇题为《云 梦与云梦泽》的文章 。我的方法是先直接从先秦记载去理解先秦云梦的真实情 况,再一一破除杜预以来所有经学家和舆地学家的谬说,然后运用汉以后关于云   梦泽的可靠记载,去理清云梦泽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 5 ) 谭其骧先生这些话讲得多么好啊!凡是关注项羽身死之地的学人都要明白,研究历史地理问题,应该利用第一手史料和原本史料,不要找几条靠不住的解释或传说,就以为得到了真知。袁传璋先生用唐宋以后直到清朝的人抄来抄去的文字,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如果他那也算史料,至多也只能算是第四手、第五手、第六手的史料。说实在的,袁先生引的那些材料,冯先生都看过,笔者也看过,只是不肯轻信而已。章太炎、胡适曾经把考证比作法庭上打官司。法庭上的辩论、判决,处处要以事实为根据。第四、第五、第六手的材料,还有想象加抒情的言词,不足为据。因此,我要强调一下,如果真想探讨项羽身死之地,必须回归《史记》本文。 《史记》记项羽之死 《史记》多次明确记载项羽死于东城。冯先生的文章一一列举了出来。袁传璋先生却反复地讲:冯其庸教授引据《项羽本纪 . 太史公曰》称项羽身死东城,以否定《项纪》正文项羽于乌江自刎的记叙。( 6 )如果读者没有看到冯先生的文章,只看到袁传璋先生的文章,便会以为冯先生仅仅凭《项羽本纪》太史公曰的身死东城那一句话,就作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的结论。袁先生把冯其庸先生的主要论据窜改了。众所周知,在学术争论中,有意改窜对方的论点论据以便于自己进行批驳,是不道德的。为了阐明事实真相,我这里把冯先生已经列举过的《史记》中关于项羽死于东城的明确记载,再抄录出来。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    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    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7 ) 《史记》卷九五《樊郦滕灌列传》(樊哙、郦商、滕公、灌婴合传):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    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    军将吏。下东城、历阳。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    稽郡。( 8 )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    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    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    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    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    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    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    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    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    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    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    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    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    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    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    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    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    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    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    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    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    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    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    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    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    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    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    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9 ) 《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魏其(周定),以舍人从沛,以郎中入汉,为周信侯,定三秦,迁为郎    中骑将,破籍东城,侯,千户。    高陵(王周),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起废丘,以都尉破田横、龙且,追    籍至东城,以将军击布,九百户。( 10 ) 另外,灌婴部下抢得项羽肢体的五人,即王翳、吕马童、杨喜、杨武、吕胜,皆赐爵列侯,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注明击斩项羽、共斩项羽或从灌婴共斩项羽。《樊郦滕灌列传》记他们随从灌婴追项籍至东城,破之,共斩项籍。这五人共斩项羽的地点自然是在东城。   以上是《史记》中有关项羽之死的文字。从《高祖本纪》、《樊郦滕灌列传》,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再三再四再五地明确记载项羽死于东城。特别是《项羽本纪》写了乌江亭长与项羽对话之后的悲壮场面,紧接着的太史公曰,仍然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全部《史记》对于项羽身死之地,没有异词。  项羽死于东城,是确定无疑的。 那后世为什么又流行乌江说呢?乌江说唯一的依据,是《项羽本纪》最后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两句记叙以及乌江亭长同项羽的对话。这一段文字究竟是否表明项羽死于乌江,就要进行具体分析了。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十五个字,加上乌江亭长同项羽的对话,或许容易理解为项羽到了乌江而临江不渡;但认真细心地推敲,这一段文字并没有说项羽到了乌江。再联系前后文看,项羽那一天是到不了乌江的。如果研究者去事件发生地作一番实地考察,就会完全明白,项羽不是死于乌江。历史上流行的乌江说,追根溯源,确是出于对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段文字的误读。 班固对项羽死于东城的认同   《史记》关于项羽死于东城的记载,班固完全认同而没有异议。《汉书》的《高帝纪》记曰: 五年,十二月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   百骑走,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楚地悉定。( 11 ) 《汉书》卷四十一《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记曰: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    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    下东城、历阳,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 12 )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魏其严侯周止,以舍人从起沛,以郎中入汉,为周信侯,定三秦,以为骑 郎将,破项籍东城,侯,千户。    高陵圉侯王虞人,以骑司马,汉王元年从起废丘,以都尉破田横、龙且,    追籍至东城,以将军击布,侯,九百户。( 13 ) 灌婴部下因抢到项羽肢体而封侯的五人,在《汉书》的《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亦如《史记》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注明其共斩项羽、共击斩项羽或从灌婴共斩项羽。不言而喻,他们都是随从灌婴追项籍至东城所立之功。   《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关于项羽末路的一段文字:    羽壁垓下,军少食尽,汉帅诸侯兵围之数重,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起饮帐中。有美人姓虞氏,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乃悲歌慷慨,自为歌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曲,美人和之。羽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羽遂上马,戏下骑从者八百馀人,夜直溃围南出驰。平明,汉军乃觉 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羽。羽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羽至阴陵,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羽复引而东,至 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追者数千,羽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 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伯有天下。然今卒困于 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军决战,必三胜,斩将, 艾旗,乃后死,使诸君知我非用兵罪,天亡我也。于是引其骑因四隤山而为圜 陈外向。汉骑围之数重。羽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杀汉一将。是时,杨喜为郎骑,追羽,羽还叱之,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三处。汉军不知羽所居,分军为三,复围之。羽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两骑。乃谓骑曰:何如?骑皆服曰:如大王言。    于是羽遂引东,欲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羽曰: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亡以渡。羽笑曰:乃天亡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而西,今亡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也,吾骑此马五岁,所当亡敌,尝一日千里,吾不忍杀,以赐公。乃令骑皆去马,步持短兵接战。羽独所杀汉军数百人。羽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羽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公得。乃自刭。王翳取其头,乱相蹂蹈争羽相杀者数十人。最后,杨喜、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故分其地以封五人,皆为列侯。       赞曰: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    何其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    羽非有尺寸,乘势拔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兵灭秦,分裂天下而威海    内,封立王侯,政繇羽出,号为伯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    关怀楚,放逐义帝,而怨王侯畔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始    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不自责    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14 )   班固纂修《汉书》时,凡《史记》已经写了的,即采用《史记》的文字,但有所剪裁,调整,改易;班固认为《史记》原文有不足或不妥的,俱适当订补。如《史记》在《高祖本纪》之后,接以《吕后本纪》,中间没有《惠帝本纪》;班固考虑到惠帝是帝位的继承者,在《汉书》中增设了《惠帝纪》。《史记》中,没有专门为张骞立传;班固将《史记》的《大宛列传》加以改易、补充,成《张骞李广利传》。《史记》设《项羽本纪》;《汉书》将项羽编入列传,与陈胜合传。《项羽本纪》里某些详写的史实,包括鸿门宴那样的精彩描写,在《汉书》里移进了《高帝纪》。《史记》的《高祖本纪》记刘邦为泗水亭长,《樊郦滕灌列传》记刘邦任亭长的是泗上亭, 有一字之差。《汉书》的《高帝纪》和《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统一称这个亭为泗上亭。《史记 . 项羽本纪》记项羽有美人名虞;《汉书 . 陈胜项籍传》记有美人姓虞氏。 《史记 . 项羽本纪》中有称项王的,《汉书》一律改为羽。《史记 . 项羽本纪》记项羽火烧咸阳以后欲东归,有人劝他留在关中,项羽却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这个人背地里议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得知,就把这个人杀了。《史记》只称此人为说者,《汉书 . 陈胜项籍传》记这位说者为韩生。我们如果将《史记》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陈涉世家》、《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同《汉书》中的《高帝纪》、《陈胜项籍传》、《樊郦滕灌傅靳周传》、《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仔细加以对比,可以看到字句上有不少的出入。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史记》关于项羽死于东城的多次记载,班固一个不漏地照原样写在《汉书》里,甚至太史公曰的身死东城,尚不觉寤,也变成他班固的赞。笔者在《汉书》中没有发现关于项羽身死之地还有另外的说法。    按袁传璋先生的解释,《史记》写项羽死于东城的文字,文义不足。班固如果也有袁先生这种想法,那应该会在《汉书》的有关部分添加字句以足义。可是,班固没有这么作。班固完全认同《史记》关于项羽死于东城的记叙。 后世的误读、臆改与讹传 《史记》、《汉书》只说项羽欲东渡乌江,没有说项羽到达乌江。后世流行乌江自刎说,皆因错会《史记》、《汉书》本文的意思,以为项羽那天奔到了乌江边而后自刎。据现存文献考索,这种误解,始于东汉末年的荀悦。荀悦生于东汉建和二年(西历 148 年),卒于建安十四年(西历 209 年)。他奉献帝抄撰《汉书》,略举其要的诏命,撰成编年体史书《汉纪》三十卷。其卷三关于项羽垓下突围后的记叙是:   五年十有二月,诸侯皆会垓下,围项羽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作楚歌,羽惊曰:汉已尽得楚乎?是何楚人歌之多也!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姬,有骏马曰骓。羽乃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羽遂上马,从八百馀骑,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乃觉之,命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羽。羽至阴陵,迷失道路,汉军追及之。至 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追者数千。羽谓其骑曰:吾起兵八岁矣,身经九十馀战, 所当者破,未尝败。今困于此,固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 军决战。于是引其骑因四隤山为圆阵。汉军围之数重。羽谓其骑曰:吾为公 取彼一将。于是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取汉一将。骑将杨喜追羽,羽还 叱,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羽分其骑为三处,汉军不知羽所在,分军为三处, 复围之。羽乃驰击汉军,复取一都尉,杀百人。羽复聚其骑,亡两骑。于是羽 引军东至乌江,亭长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以王也。愿大 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羽曰: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 西,今无一人还者,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吾知公长者也。 吾骑此马五岁,常以一日行千里,吾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去其马,短 兵接战,复杀汉军百人。羽亦被十馀创,乃自刭而死。本传曰:羽背关怀 楚,放逐义帝,自矜功伐,而不师古,霸王之业,始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 卒亡,身死东城,尚不觉悟,以为非己之罪, 岂不过哉!( 15 ) 《史记》写的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汉书》写的是羽遂引东,欲渡乌江;荀悦却改为羽引军东至乌江,接以亭长的愿大王急渡等语。东至乌江就是到达了乌江。这是对《史记》、《汉书》本文的重大改窜。同时,荀悦又把项羽自刎前独杀汉军数百人,改为杀汉军百人;荀悦觉察到了如果项羽那天到达乌江,又独杀汉军数百人,时间上有矛盾。 顾炎武曾经批评《汉纪》:荀悦《汉纪》,改纪、表、志、传为编年,其叙事处,索然无复意味,间或首尾不备。其小有不同,皆以班书为长,惟一二条可采者。( 16 )荀悦奉旨抄撰汉书,他将项羽欲东渡乌江改为东至乌江,不仅违背了《史记》、《汉书》的本义,也开启了后世乌江自刎之说。西晋虞溥的《江表传》中出现项羽败至乌江一语。( 17 )项羽败至乌江而自刎的说法,渐渐流行。大约唐朝的时候,乌江县的江边修建了霸王祠,指为项羽自刎之地,骚人墨客多有凭吊吟叹者,于是项羽乌江自刎一说,又衍生出诗文、辞赋乃至戏曲。这,距项羽之死已经千年以上了。用文学和民俗学的眼光看,这些艺文作品以及由传说形成的所谓遗迹,都有相当的价值,应当永久地存在;而以考据的眼光看,它们都不能作为论证项羽身死之地的史料。和县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室编印的书中,多位作者把霸王祠及相关诗文作为项羽死于乌江的证据,而且不容置疑。笔者觉得好笑。最近,几家电视台正在热播历史剧《杨贵妃秘史》,颇有新意,如果五百年后中国再出一个袁传璋教授,说不定要把这部电视剧作为考证杨贵妃生平的史料呢! 乃欲东渡乌江未到乌江 乌江自刎说的唯一根据,是《史记 . 项羽本纪》中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两句记叙以及乌江亭长同项羽的对话。现在我们依次加以分析,看乌江自刎一说能否成立,看这种说法是不是出于对《史记》本文的误读。 《史记》写项羽从大泽中脱身,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而追上来的汉军骑兵有数千人。项羽估计自己逃不脱了。为了表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将其人马分作四队,冲入敌阵,他亲自斩汉军的一将。项羽的人冲出来以后,分三处汇合在山的东面。汉军不晓得项羽在哪一处,便将人马分成三部分把项羽的三处人马都围起来。项羽带领大家再向汉军冲杀,他又斩杀汉军的一都尉,还杀死汉兵数十百人。当项羽重新聚集自己的部下时,只剩下二十六名骑兵了。这时候,项羽乃欲东渡乌江。 欲的意思是想要;东为名词活用,意思是往东;渡是渡过,从此岸到彼岸。对于这句话,冯先生有很确当的解释: 《项羽本纪》的这句话,是意向性的话,是想东渡乌江,而不是已经到了乌江。一个欲字,充分说明了它的意向性和它的未遂性,这是一。其次是东渡这个词,既具有方向性,又有距离感。东字表明乌江在东城的东面,而且含有一定的距离(据安徽省交通部门提供的资料,东城离乌江还有二百四十华里)。如果说项羽已经到了乌江渡口,而且渡船已在等待,项羽是站在乌江岸边,那就不是欲东渡的问题,而是立刻上渡船的问题了。( 18 ) 冯先生的解释符合《史记》本义与地理实际。欲是《史记》的常用字。楚、汉鸿沟之约以后,《项羽本纪》写汉欲西归,《高祖本纪》写汉王欲引而西归。两次用欲,不表示汉军有向西的行动。随后张良、陈平献计,刘邦立即发兵袭击东去的楚军。项羽乃欲东渡乌江,也是欲而已,表示项羽未到乌江,离乌江还远呢。如果项羽已经到了乌江边,或接近了乌江,就不能用欲东(想要往东去)。已经到了乌江边,或接近了乌江,还什么欲东! 关在书斋里研读《史记》,以为乌江离东城很近,项羽想着想着就到了乌江。这是许多读书人相信乌江自刎说的原因之一。现在我们讨论项羽垓下突围后是否到了乌江,有必要弄清楚乌江在哪里。今年四月中旬,深圳创维公司总裁杨东文先生,支持我的研究工作,陪我一起察看了自芜湖以下的长江两岸,又驱车北上,经全椒、滁州,到定远,过淮河,到固镇、灵璧,察看了当年项羽自垓下南逃所经之地的地形地势,并看了垓下、东城的遗址。经过实地考察,心里就有数了。 近世多有学人认为乌江是指安徽和县的乌江浦。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在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句下考证:安徽和州有乌江浦,在乌江故县东。( 19 )这隐约地说乌江指乌江浦。王伯祥先生《史记选》的注是:乌江即今安徽省和县东北四十里江岸的乌江浦。( 20 )这就明确地说乌江是指乌江浦。长期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对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的注是: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东北四十里长江岸的乌江浦。( 21 )仅仅在王伯祥注的江岸前加个长字,把即改成逗号。   乌江浦之名,始见于唐代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资治通鉴》的胡三省注提到过乌江浦,胡三省的根据也是《元和郡县图志》。《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元和八年(西历 813 年)。其和州乌江县条下记云:乌江浦,在县东四里,即亭长艤船之处。( 22 )按古人行文习惯,在县东四里是指在县城(县治所在)东边四里。乌江县一带的长江是斜北行,县东四里恰恰在长江岸边。历史上以浦为名的,或为水边,或为河口(河流注入江海的入口处),或为小河汊、小水泊。《元和郡县图志》说乌江浦是亭长艤船之处,那它就是江边某处,或许是个渡口(渡头)。把乌江解释为乌江浦,东渡乌江的意思就是东去从乌江浦渡过大江。这样说,从文法上看,勉强讲得通,但它的依据还是孤证,而且是出于项羽死后一千年的文献中。通常情况下,孤证不为定说。 《史记》中有南渡平阴津,至雒阳( 《高祖本纪》),渡白马津(《高祖本纪》),下脩武,渡围津(《曹相国世家》)等句子。( 23 )渡乌江好像与这种句子相似。但认真推敲起来,渡乌江不能与南渡平阴津、渡白马津、渡围津等相提并论。因为平阴津、白马津、围津都是津名。根据《说文》、《水经注》等书对津的解释和记述来体会,津是江河上从此岸到彼岸的水路,不是指岸边的一个渡口(渡头)。( 24 )所以平阴津、白马津、围津等能够用在动词渡之后,表示渡过这个津。而乌江如果只是江边某一处地名,或只是江边一个渡口(渡头)的名字,直接与动词渡连接,就很有些别扭。渡乌江,固然可以勉强理解为渡于乌江,但这个意思写成从乌江渡才更为明白通畅。如《史记 . 高祖本纪》记汉二年三月汉王从临晋渡(从临晋渡河)。( 25 )据颜师古的《汉书》注,临晋居河之西滨。( 26 )司马迁不写成渡临晋,也不写成渡于临晋,而写为从临晋渡,是有道理的。司马迁写渡乌江,不写成从乌江渡,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渡是从此岸到彼岸。将渡字后面的乌江,解释为河流(江、河、川等)的名字,要显得自然合理一些。 渡也是《史记》的常用字。《项羽本纪》里有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项梁渡淮,项王渡淮,汉王则引兵渡河,复取成皋,章邯乃渡河击赵,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等等。渡后面带着江、河、淮等名词,意思是渡过江,渡过河,渡过淮水。东渡乌江应该也是这样,意思是渡过名为乌江的那条江。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愿大王急渡、汉军至,无以渡。两个渡字后面的宾语省略了,被省略的宾语也是乌江。 乌江如果作为河流(江、河、川等)的名字,那肯定不是一条小河。亭长的船把项羽送走了,乌江便可以拦住数千汉兵。这当然不是一条小河。这一天早晨汉军数千骑兵从垓下出发,渡过淮河,在阴陵附近追上了项羽。淮河已顺利渡过了,能阻拦数千汉兵的乌江,必定是比淮河更大的江河。江淮丘陵地区稍大的河流只有池河和滁河,河道浅而窄,拦不住数千汉兵。再者,亭长说,渡过了乌江,就是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江东;项羽不肯渡江,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亭长和项羽两人的对话,表明乌江是江东、江西的分界。淮河以南,比淮河更大的江河,又在古代作江东、江西分界的,就是长江,具体地说,是长江自芜湖以下斜北行的那一段。顾炎武《日知录》里面说: 考之六朝以前,其称江西者,并在秦郡、历阳、庐江之境。盖大江自历阳 斜北下京口,故有东西之名。《史记 . 项羽本纪》:江西皆反。今之所谓 江北,昔之所谓江西也。故晋《地理志》以庐江九江,自合肥以北至寿春,皆 谓之江西。今人以江、饶、洪、吉诸州为江西,是因唐贞观十年分天下为十道, 其八曰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而江南为东西二道,江南东 道理苏州,江南西道理洪州,后人省文,但称江东、江西尔。 (27) 历阳,今安徽和县。秦郡,今南京市六合区。《项羽本纪》中,亭长和项羽两人把乌江视为江东、江西的分界,那乌江当然就是长江自芜湖以下斜北行的那一段。 古人大致上把长江自芜湖以下斜北行的那一段,称为乌江。这是有历史文献资料作为佐证的。 其一,《三国志 . 魏书 . 诸夏侯曹传》写曹仁: 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文帝遣使 即拜仁大将军。又诏仁移屯临颍,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黄初 四年薨,谥曰忠侯。( 28 ) 据《三国志 . 魏书 . 文帝纪》记载,黄初二年四月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同年十一月以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 29 )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复叛,帝(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据守。( 30 )黄初四年初因瘟疫流行,魏国撤回各路军兵。三月八日曹丕返回洛阳。黄初四年三月十九日(丁未)曹仁死。( 31 )从黄初三年十月开始的魏、吴之间的这次战争,是曹丕称帝以后魏、吴之间的第一场战争,也是曹仁任大司马到去世的一年多时间里魏、吴间唯一的一次战争。关于这场战争,裴松之注引《魏书》所载曹丕丙午诏书云: 孙权残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长,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征。今征东诸军与权党   吕范等水战,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大司马据守濡须,其所禽获亦以万数。中   军、征南,攻围江陵,左将军张郃等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   人, (32) 诏书中说大司马曹仁据守濡须。历史上有濡须山,有濡须水。濡须水是巢湖通往长江的水道,江对岸是芜湖。《元和郡县图志》淮南道和州含山县下记云:濡须山,在县(指含山县引者注)西南七十五里。濡须水,源出巢县西巢湖,亦谓之马尾沟,东流经亚父山,又东南流注于江。( 33 )巢县今为巢湖市的居巢区,含山县今为巢湖市所辖县。古代这一带江面辽阔。曹仁统领的大军据守濡须,也就是抵近长江西岸。而《三国志 . 诸夏侯曹传》写曹仁督诸军据乌江。这可见濡须、芜湖这一带的长江,古人称为乌江。《三国志》记同一个战场的敌对两军,孙权是临江据守,曹仁是督诸军据乌江,那么,乌江与江自然都是指那一段长江。濡须水是条小河,那一带除长江外,再没有另外可以据的大江了。陈寿撰写《三国志》,有关魏国和吴国的史料,主要依据先已成书的《魏书》、《吴书》和《魏略》。一定是已有的史料中记曹仁督诸军据乌江,陈寿才能记下这么一笔。 其二,《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宣州当涂县下记载: 采石戍,在县西北三十五里。西接乌江,北连建业,城在牛渚山上,与和州 横江渡相对。隋师伐陈,贺若弼从此渡。隋平陈置镇,贞观初改镇为戍。( 34 ) 戍是防卫用的营垒、城堡。牛渚,即牛渚山,在今天马鞍山市的长江边,山脚突入长江的部分叫采石矶。江对岸是和县(历阳)。此采石戍,在长江右岸,因西端在长江边而称西接乌江。这可见历史上把牛渚这一带的长江称为乌江。 又,裴駰的《史记集解》对乌江注:瓒曰:在牛渚。( 35 )裴駰是裴松之的儿子,南朝刘宋时期的人。这位称为瓒的,据颜师古说,是晋初人。( 36 )现存的关于项王乃欲东渡乌江的旧注,这算是最早的了。这个在牛渚的注,同《元和郡县图志》记采石戍时所说的乌江,是一致的,也是表示牛渚、和县(历阳)地段的长江叫乌江。 事实上,马鞍山一带的老百姓,长期把牛渚、和县地段的长江称为乌江。民间传说,项羽不肯渡乌江,乌江亭长将项羽的乌骓马渡至对岸,乌骓上岸后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即马鞍山。这同传说项羽自刎于今乌江镇江边,地点又不一样。传说,自然不能当真,但能说明那个地方的老百姓把牛渚、和县一带的长江视为乌江。 其三,《水经注》的相关记载。张守节《史记正义》在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句下注: 《注水经》云:江水又北,左得黄律口,《汉书》所谓乌江亭长檥船以待项 羽,即此也。( 37 ) 《水经注》的这一条,不见于流传至今的《水经注》。清代殿本《史记》的《史记卷七考证》于此引文下注云:此条今本《水经注》无之。( 38 )这一部分早已散佚了,幸好有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把这一条保存下来,让我们今天有一个佐证。至于《水经注》记下的黄律口,如今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但《水经注》的这一段话,很清楚地说乌江亭长檥船之处是在长江边上,而且是在长江向北行的那一段的江边。这段话无疑也就是说,乌江亭长愿大王急渡的江,是长江;所谓乌江,指那里的长江。《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是南北朝时的北魏人,在现存的历史文献中,他这段话是最早解释乌江亭长檥船之处的。 长江自芜湖以下斜北行的一段,芜湖、濡须处于这一段之首,乌江县(西晋始置,县治在今和县乌江镇)处于这一段的尾部,牛渚、历阳处于这一段的中间。根据以上存在于史籍中的零星文字,我们有理由相信,古人大致上把这一段长江称为乌江。古代由于活动范围和信息资源的限制,人们很难掌握长江的全貌,因而长江的某些部分就有另外的名称,如金沙江、荆江、浔阳江,等等。乌江,也是长江一段的名称    笔者主张把乌江解释为长江的一段(长江自芜湖以下斜北行的那一段),不同意解释为乌江浦。但笔者认为,两种解释,还可以继续讨论与探索。重要的是,无论是把乌江理解为长江的一段,还是理解为长江边上的泊船处,项羽乃欲东渡乌江,是想要往东去渡过长江。这是肯定无疑的。 亭长是县吏,檥船不是驾船    项羽乃欲东渡乌江是心中所想,表示没有到乌江,离乌江还远。那紧接着的乌江亭长与项羽的见面及对话,就不能认为是在长江边上。读者对此可能有所疑惑。如果我们正确了解了亭长的身份和职务的性质,了解了檥船的词义,便可以明白乌江亭长并不是驾着船在长江边迎候项羽。   袁传璋先生说:战争时期亭长自必掌控渡江之舟。作为西楚霸王的臣民,得到项王正在四隤山与汉军追骑激战的情报,亭长不难判断项王此番南下必为渡江,于是他将渡船栊在码头期待项王迅急登舟。( 39 )袁先生这些想象算得上生动而新奇。可惜,考证是凭史料说话,想象之词作不了证据。袁先生若写个电视剧,题名为亭长在行动,这些想象之词或许能派上用场。   《汉书 . 百官公卿表》写道: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我们过去把亭长理解为村长、保长一类的角色。近年有学者进一步研究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认为秦汉的亭不是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而是县廷派驻在外负责禁盗贼等事的机构,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派出所。当时基层的行政区域依次是县、乡、里。各个亭当然也会有负责的区域,但亭不是一个行政区域。亭长也不是村长、保长之类的基层行政头目;而是县廷之吏。( 40 )笔者以为,这样的看法大致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我们看,《史记 . 高祖本纪》开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里之上并没有某某亭。《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又记载,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薛县故址在今山东滕州市南),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41 )《汉书 . 高帝纪》颜师古对廷中的注释是:廷中,郡府廷之中。( 42 )从刘邦任亭长时狎侮廷吏及其差事的活动范围来看,亭长不是守着本村本土的基层行政头目;做亭长的人常出入县廷,又外出到很远的地方为县廷办差事。   由于亭长不是守着本村本土的基层行政头目,而是经常出入县廷、外出办差并交际广泛的官吏,这时候又是战乱时期,项羽在东城附近与乌江亭长见面就是合乎情理的事情了。至于他们是什么缘由见的面,见面的具体安排如何,史书上没有说,我们也不必去猜测。史书是记载历史,不是复制历史。历史事件有很多具体过程和细节,史书是记不下来的。   再说檥船,旧注解说不一。裴駰的《史记集解》引诸家说:   应劭曰:檥,正也。孟康曰:檥音蚁,附也,附船著岸也。如淳曰:南   方人谓整船向岸曰檥。( 43 ) 而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又说: 檥字,服、应、孟、晋各以意解尔。邹诞生作漾船,以尚反,刘氏亦有 此音。( 44 ) 司马贞对他之前各种关于檥的注释都表示怀疑。他介绍的邹诞生作漾船,也只能算是一说。这可以看出,直到唐代,关于檥字还没有确定的解释。 唐宋时的地理书《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把乌江亭长檥船待,改为乌江亭长艤船待。流传下来的《元和郡县图志》,淮南道等部分已缺佚,《舆地纪胜》引录《元和郡县图志》的文字也作亭长艤船待。又,左思的《蜀都赋》中有试水客,艤轻舟一句。李善注中引《项羽本纪》及旧注文字,均作艤船。( 45 )好像唐宋时候檥和艤已经相混。宋朝人编撰的《广韵》,也注明檥同艤。以后诗文中用艤舟、艤船的甚多,意思是拢船靠岸。现代学人注释《项羽本纪》,对檥船也大都解释为拢船靠岸。然而,这样的解释在两汉文献中找不到依据。《史记》、《汉书》俱作檥船,《水经注》的引用也作檥船。《说文解字》中有檥,没有艤。 我们对檥船的解释,也要回归司马迁、班固的时代,要撇开后人杂乱的解说,直接从古代经典文献入手,探讨檥船本来的意义。《说文 . 木部》:檥,榦也。榦,筑墙耑木也。 (46) 所谓筑墙耑木,是古代筑墙时于夹板两头所立的起固定作用的木柱。段玉裁注:耑为两头也。假令版长丈,则墙长丈。其两头所植木曰榦。段玉裁又说:《释诂》云:桢、翰、儀,榦也。许所据《尔雅》作檥也。人儀表曰榦,木所立表亦为榦。其义一也。《史记》乌江亭长檥船待,檥船者,若今小船两头植篙为系也。 (47) 段玉裁根据《说文》、《尔雅》等典籍,对檥船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史记集解》里诸家中,应劭是东汉人。应劭解檥为正,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榦有正的意思。郝懿行《尔雅义疏》解释说:按两边立木所以榦正墙体,故榦又训正。《易》榦父之蛊,《诗》榦不庭方,虞翻注及《韩诗章句》并云榦,正也。( 48 )榦训正,《易 . 蛊》的榦父之蛊,意为整顿前人败坏的事业;《诗经 . 大雅 . 韩奕》的榦不庭方,意为安定不朝觐的方国诸侯。榦训为正,檥,榦也,所以榦、檥都有正的意思。檥作为正讲,就是整理、安顿的意思。檥船,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安置着船,备有船。 无论是把檥船理解为若今小船两头植篙为系者,还是理解为安置着船,备有船,都说明在司马迁、班固的时代,檥船并没有在水上驾船靠岸的意思。亭长檥船待,也就不必解释为亭长驾着船向岸边靠拢迎接项王。 联系前后文看,乌江亭长是在东城附近与项羽见面的。檥船待,是表示他备有船。 联系前后文看,项羽那天到不了乌江 项羽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表示项羽未到乌江,离乌江还远。如果联系前后文看,项羽垓下突围那一天是到不了乌江的。 我们看《史记》所写,项羽从垓下直夜溃围南出,渡过淮河,到阴陵,陷进了大泽中。平明从垓下出发的汉骑兵,赶上了项羽。项羽从大泽中脱身,带着人马往东逃,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而追上来的汉军骑兵有数千人。项羽估计自己逃不脱了,为了表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带领大家向汉军冲杀了两次。这两次冲杀,溃围,《史记》紧接在至东城之下写的,表示两次冲杀发生在东城附近。两次冲杀中,项羽亲自斩汉军的一将,斩汉军的一都尉,还杀死汉兵数十百人,当项羽重新聚集自己的部下时,只剩下二十六名骑兵了。众人都表示拜服,说诚如大王所言。《史记》在此又接着写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于是是个顺接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也就是说,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是紧接着两次冲杀、众人都表示拜服之后的。此时,项羽的人马还在东城附近。 长江西岸离东城最近的点在今和县的乌江镇一带。据安徽省交通部门向冯先生提供的资料,乌江镇离东城有二百四十华里。笔者在这条路上,来回看了几次,其地形地势,极不适宜于骑兵奔驰。二百四十里路,不是一想就可能跑到的,也不是想着想着一会儿就到了的,也不是两人短暂对话的时间就能到达的。 项羽在东城附近的第一次冲杀、溃围,《项羽本纪》是这样写的: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司马迁没有写项羽把人马聚在小山上,但有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的句子,表明这次冲杀是从山上往下冲的。班固在《汉书》中补足了文义,写道: 于是引其骑因四隤山而为圜陈外向。汉骑围之数重。羽谓其骑曰:吾为公 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 杀汉一将。 四隤山是四面皆为缓坡的小山。颜师古注引孟康的解释:四下隤陁也。隤陁就是斜坡、缓坡的意思。孟康和颜师古把四隤山解释为四下隤陁的山,没有说它是某一个山的名字。中华书局标点本也没有在四隤山旁打上山名或地名的标号。《水经注》卷三十(淮水)写道: 淮水又东,池水注之。水出东城县,东北流,逕东城县故城南。汉以数千骑 追羽,羽帅二十八骑引东城,因四隤山斩将而去,即此处也。( 49 ) 郦道元明确地说项羽因四隤山斩将的地方,在东城县故城附近。这表明,至少在郦道元的时代,人们仍认为项羽因四隤山(凭借四下隤陁的山)的冲杀是发生在东城县城附近。 袁传璋先生为证明项羽到达了乌江边而后自刎,提出四隤山是距乌江不足三十华里的一座山,项羽由此 片刻可至 乌江。( 50 )袁传璋先生的根据,是宋代和清代的几种地理书籍。这几种书籍所著录的四隤山(或四溃山),位置各有不同,袁传璋先生选取离乌江最近的一说,即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记在乌江县西北三十里。 我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在民间流传时,民间常把某某地方附会为历史故事的发生处。因此,谭其骧先生特别告诫学人不要贸然把前人记载的传说当作真实史料看待。四隤山在乌江县西北三十里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记》、《汉书》及《水经注》的记叙,袁先生却深信无疑。尤为好笑的是,袁先生郑重引以为据的文字有这样一句:今山石上有走马足痕。项羽当年马蹄的痕迹,到南宋时还留在这座四隤山上!稍明事理的读者,都知道这是传说与附会。 笔者不想在四隤山的问题上过多讨论,我们考察一下从垓下到长江边的路程,便可以明白,项羽垓下突围那一天是到不了长江边的。 从垓下,至东城,有三百多里;从东城到最近的长江边,有二百四十里。淮河以北是平原,淮河以南是山地和丘陵。东城一带和东城以南百多里,山峰绵亘,冈峦起伏,当地百姓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池河绕东城的城南和城东,流向淮河,像一根青藤把东城县城倒挂在那里。池河和长江的支流滁河,是拦在东城与长江之间的两条有名的河流。此外,丘陵岩层间还有许多小河、小溪、小沟壑、小水泊,有的有名字,有的没有名字。项羽在东城冲杀两次以后,凭他尚未耗尽的勇气,当然有可能翻山越岭、涉水蹚河,继续冲杀,所以他还想到往东去渡乌江。但是,处于这种极不适宜骑兵奔驰的地形地势条件,又在数千汉军的围追堵截之中,项羽继续往前冲是非常困难的,是不可能冲杀多远的。笔者在东城遗址附近考察的时候,曾对同行的朋友说:项羽跑到这个地方,真是走进了绝地。项羽在穷途末路、知天亡我的情况下,放弃东渡乌江的想法,最后作自杀性的一搏。 项羽两次冲杀,亲自斩汉军的一将、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在同乌江亭长对话后,项羽率二十六骑,弃马步行,作自杀性的拼搏,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读者算一算,先杀死汉兵数十百人,后杀死汉军数百人,需要多少时间?灌婴所部,是刘邦特别组织的一支骑兵部队,能征惯战,屡屡击败楚军。( 51 )这数十百人和数百人不会站在那里等项羽去杀,他们要拼搏,所以项羽身亦被十馀创;即使不拼搏,也要骑着马跑,项羽赶着杀,也需要时间。数十百人,起码五十人以上,算五十人;数百人,起码两百人以上,算两百人。项羽前后杀死汉兵起码两百五十人。若平均三分钟杀一人,这两百五十人杀下来,也要十几个小时。而项羽步战独杀汉兵数百人以后,天还没有黑,因为遇到故人吕马童,彼此都认得出。项羽自刎后,汉军争夺他的尸体,自相残杀,死数十人。这场争夺也不像是在黑暗中进行的。这样算起来,项羽从垓下溃围南奔,渡淮河,陷大泽,先后与汉军骑兵搏斗,杀汉军一将、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和数百人,共需时间十多个小时。那他这一天赶路的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或稍多一点时间,大体上也只能走垓下到东城这一段路程。项羽的马日行千里,古代的一里比后世的一里要短。顾炎武说:千里之马,亦日驰五六百里耳。( 52 )两、三个小时,三、四个小时,项羽的乌骓只能从垓下跑到东城一带。 项羽那一天是到不了乌江边的,也不可能接近乌江。项羽到不了乌江,也就不存在乌江自刎的事。   项羽死于东城     《史记》再三再四再五地明确记载项羽死于东城。这是无可争辩的。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又可以明了,《项羽本纪》关于项羽之死的具体描叙,实际也是表示项羽死在东城。现存的《史记》文本,没有写项羽死于乌江。   东城为秦置县,属九江郡。秦以前为楚地。公元前 223 年,秦军攻占楚国新都寿春,灭楚国。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全国,全面推行郡县制,在淮河以南、赣江流域以东一片地区,设九江郡,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由于历史文献的缺失,秦朝的九江郡究竟包括哪些县,现在还没有准确的说法;各县的地域范围,更是不得其详。现在基本可以考定是秦九江郡属县的,有:寿春、曲阳、安丰、新淦、锺离、六县、阴陵、东城、历阳、居巢、番阳等。另外,有人认为,全椒、建阳也是秦所置县。( 53 )东城县处于江淮丘陵中部,县城(县治)在池河北侧(今定远县城东南五十里)。历阳县(今和县)在滁河与长江之间,县城濒临大江,对岸即牛渚山,灌婴下东城、历阳,渡江,应当是从这里渡过长江。   秦朝在江淮地区实行郡县制,不过十来年时间,陈胜、吴广起义,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54 )陈胜起义的当年(公元前 209 年),陈胜的部属葛婴带兵到了东城。葛婴在东城立襄强为楚王,随后听说陈胜已经称王,葛婴便杀了襄强。公元前 207 年秦朝灭亡。公元前 206 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有梁、楚九郡之地;又分封天下诸侯,黥布被封为九江王,领有秦九江郡的大部分地方,王都在六县(今安徽六安市区)。不久,黥布背叛项羽,投奔刘邦,被立为淮南王,黥布所领有的九江地方被楚军占领。垓下决战之前,黥布策动驻守九江地方的楚军背叛项羽,参与垓下围攻项羽的战斗。   随着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秦朝的郡县官僚行政体制土崩瓦解。各地大小城邑,成为乱世英雄们反复争夺的要地。顾炎武说:秦楚之际,兵所出入之途,曲折变化,唯太史公序之如指掌。( 55 )我们看《陈涉世家》写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 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 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56 ) 陈胜的起义部队,由大泽乡出发,攻蕲,攻铚、酂、苦、柘、谯,直至陈,并攻下陈。蕲、铚、酂、苦、柘、谯、陈,都是秦朝的县名,分别属于泗水郡(或称泗川郡)、砀郡、淮阳郡(或谓当称陈郡)。它们出现在司马迁笔下,都是指县城。司马迁将这些县城联起来,清晰地勾画出陈胜起义之初的军事行动。   司马迁叙述军队的行进与作战,涉及县名,一般都是指县城(县治所在),如城阳、濮阳、荥阳、成皋、下邑、陈留、雍丘、外黄、定陶、东阿、下邳、新蔡、固陵、钜鹿、沛、巩、砀、薛、邹,等等。至固陵,是到达固陵县城。围钜鹿,是包围钜鹿县城。军下邳,是驻扎在下邳县城。定陶未下,是定陶县城没有攻下来。破秦军濮阳东,是在濮阳县城的东面击溃秦军。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是攻下城阳县城,屠杀城阳县城的军民。 古代邑外谓之郊,习惯上说城邑,也包括其城郊;到达某城城郊,即可以称为至某城。《陈涉世家》写陈胜的部队至陈,是到了陈县县城附近;后面攻陈、入据陈才进到城内。《高祖本纪》写刘邦起事之初,派雍齿守丰邑,雍齿背叛,刘邦十分恼怒,率领五六千人从前线还军丰,因兵力不足,刘邦请项梁援助,项梁拨给刘邦五千将士,刘邦即引兵攻丰,雍齿逃跑。( 57 )刘邦还军丰,是驻军于丰邑附近;项梁拨给他五千将士以后,才攻进丰邑。这可见至某某城之郊,或军某某城之郊,便可以说至某城,或军某城。项梁渡过淮河以后,凡六七万人,军下邳。垓下决战前,刘邦的大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至,刘邦带的军队至少十万人以上。( 58 )现代人计算,秦楚之际的县城,东西、南北,一般各为一、二公里,六七万人军下邳,十万以上的人至固陵,肯定不能都驻城内,而是驻城内外。   《史记》涉及东城的有:《陈涉世家》写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项羽本纪》写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身死东城,尚不觉寤。《樊郦滕灌列传》写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下东城、历阳。《高祖本纪》写刘邦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魏其破籍东城,高陵追籍至东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对历阳的注是:和州历阳县,即今州城是也。对东城的注是:县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五里。( 59 )前一条注不考虑历阳县境(一个县的区域),直接以州城为历阳,州城即历阳县城。唐朝和州的州治在历阳县城,州城即县城。后一条注,定远和东城也都是指县城;因为秦朝的东城县和南北朝以后的定远县,在县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就县城说,东城在定远东南五十五里;就县境说,两者之间没有距离,还重合一部分。从这儿可以看出,张守节认定司马迁所记的东城、历阳,是指东城县城、历阳县城。《史记》各篇的东城,都是指东城县城。项羽至东城,身死东城,灌婴追杀项羽东城,事件发生在东城县城郊外,可以说至东城,身死东城。 乌江说言不成理 乌江自刎说是否可信,过去没有人论证过。冯其庸先生的《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发表以后,坚信乌江自刎说的袁传璋等先生,仓促应对,写出一批辩论文章。袁传璋等先生搜集了不少材料,但这些材料对于项羽身死之地的问题,都是第四手、第五手、第六手的材料;袁传璋等先生的所谓考、平议、商榷,也言不成理。 1 、真正不明太史公的句法 乌江说的唯一依据,是《项羽本纪》最后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 十五个字加上乌江亭长同项羽的对话。袁传璋先生既然力挺乌江自刎说,那就应当首先对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一段文字作认真的解析,指出其中哪几句确切表明项羽到了乌江而后自刎。袁先生不能具体、明白地指出来,只是抽象、含糊地说什么文字显白,毫无歧义,不言而喻。( 60 )袁先生蔽于成见,不知自省,反而指责冯先生不明太史公的句法,没有真正读通《项羽本纪》原文文本。( 61 )袁先生说: 冯先生之所以有上引的论判,原因盖出于误读太史公于是项王乃欲东 渡乌江的文本。众所周知,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中,介词于若与动词连用引 进处所名词构成介宾结构时,介词于经常省略而无损文意。《史记》中这种 句法更属常态,例多不备举。 《项羽本纪》中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完整的句式应为于是项王乃 欲东渡 乌江。在这个文句中,东渡 乌江即于乌江东渡。( 62 ) 袁先生把东渡乌江解释为东渡 乌江,或于乌江东渡,并不能证明项羽那 一天到了乌江而后自刎,不过袁先生如此一强调,倒暴露出袁先生自己真正是不明太 史公的句法。 袁先生应该先问问自己,是否把《史记》的句法搞清楚了。古代汉语中省略于而无损文意的,是动词后面带的补语。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项羽饮帐中,身死东城,追杀项羽东城。等等。由郭锡良等先生编、王力和林焘校订的《古代汉语》中说: 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 等,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言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 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让处所 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是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很少用   的。( 63 ) 这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于和处所名词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这个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省略),使处所名词直接连在动词之后。如果处所名词作动词的宾语,直接连在动词后面,就没有省略的问题。换句话说,处所名词作动词的宾语,不是介词结构省略了于字而成的。我们读《史记》和其它古典作品,常常看到动词后面带着处所名词,必须分清是补语,还是宾语;只有作补语才可能是省略了于的。袁先生看到乌江在动词渡的后面,就认为一定是省略了于字。他以为动词后面带处所名词的,都是省略了于的。《史记 . 樊郦滕灌列传》写灌婴下东城、历阳,渡江,如果按袁先生的办法加于字,变成下 东城、历阳,渡 江,并解释为于东城、历阳下,于江渡,这样别扭,读者还以为是在东城、历阳下面挖隧道过江呢!《项羽本纪》写项羽闻沛公已破咸阳,按袁先生的办法加于,变成已破 咸阳,并解释为已于咸阳破,这就会让读者理解为沛公在咸阳完蛋了。《项羽本纪》中渡字后直接带江、河、淮等名词的,共有十多处,都不是省略了于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小是意动用法),如果按袁先生的办法加于字,变成登于东山而小于鲁,登于太山而小于天下,这成什么话!不说古人,就说袁先生自己,平常也会说到上洗手间吧,在袁先生,完整的说法是不是上于洗手间? 2 、不可信的证据 冯其庸先生的《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将《史记》中关于项羽死于东城的多次明 确记载,一一列举了出来。袁传璋等先生无法否认项羽死于东城这个基本事实,他们 如何维护乌江自刎说呢?他们的思路是,想方设法证明乌江处在东城的范围内,把司马迁说的身死东城,解读为身死于东城的乌江。袁先生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样的思路。他说: 秦代的乌江亭地属东城县。司马迁叙写项羽的结局,在《项羽本纪》 正文中据事录实为自刎于乌江,而在篇终赞语中正式书为身死东城,是同篇 前后互见足义,体现了太史公严谨的史法。( 64 ) 我们先来讨论秦代的乌江亭地属东城县这个问题。在《史记》中,乌江亭只出现一次。既然名为乌江亭,大约是在乌江附近;但它的具体位置,司马迁没有说明。《汉书》也没有指明乌江亭的位置。《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都没有出现乌江亭。晋朝在历阳县以下沿长江划出一狭长地带,设置乌江县。( 65 )后来,朝代更迭,州郡频繁变动,而乌江一县的设置长期不变。到明朝初年废乌江县,以乌江县治为乌江镇,隶属和州,相沿下来,即今安徽省和县的乌江镇。 (66) 我国古代的郡县主要依山水命名,各地多有以江河为郡县名的,如九江郡、赣州、泗水县、沅江县、蕲水县、溧水县、邗江县、泾县,等等。晋代设置的乌江县,应当是因为濒临乌江而得名。《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晋初为县。( 67 )这让人觉得乌江县的名称似乎来自于乌江亭。晋朝为乌江县命名,是否考虑过《史记》上的乌江亭,乌江县是不是乌江亭所在地,从唐以前的文献中找不到依据。《括地志》是唐贞观年间李泰等人所撰,成书于贞观十六年(西历 642 年)。已散佚。尔后,杜佑的《通典》在和州乌江县条下记云:本乌江亭,汉东城县也。( 68 )这又说乌江县原是汉东城县地。《通典》成书于唐贞元十七年(西历 801 年)。稍后,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在和州乌江县条下记云: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置乌江县,隶历阳郡。。又记:乌江浦,在县东四里,即亭长艤船之处。( 69 )此后的志书地记将几种说法综合了起来。如《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和州下记云: 乌江县,东北四十里(指在州治东北四十里引者),旧十五乡,今四乡。 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处也。( 70 ) 这便把乌江亭和亭长舣船之处放在了乌江县(后来的乌江镇),并认为乌江县原为东城县地。这样的说法后来抄录在各种地志书上,流传到现在,为袁传璋等先生所接受。 袁传璋先生为乌江亭地属东城县这一说法提出的证据,即出自于《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元丰九域志》等。( 71 )这几本地志书的成书时间,距项羽之死已千年以上。稍为严谨的学者,都不会拿相距千年以上的文字记录去论证历史问题。袁先生使用史料,完全没有时代观念,好像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袁先生所谓秦代的乌江亭地属东城县,其根据是几种地志书在乌江县后面记下的汉东城县地。照笔者看来,乌江县为汉东城县地的说法,肯定是错的。晋朝开始设置的乌江县,不可能占有汉东城县的地方。据《汉书 . 地理志》,西汉的九江郡(汉初为淮南国,武帝时恢复九江郡)包括十五个县:寿春、浚遒、成德、橐皋、阴陵、历阳、当涂、锺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陵。东城县在九江郡偏北,九江郡南部沿江的县依次有阜陵、历阳、全椒、建阳(在今来安县),一县接一县。东城县同长江之间隔着阜陵、历阳、全椒、建阳等县。东汉时,东城、阜陵、历阳、全椒等县仍然保留着。建阳县被撤销并入全椒县。据《后汉书》的《郡国志》和《孝明八王列传》,东汉曾建下邳国,在下邳国存在期间,原九江郡的锺离、当涂、东城、历阳、全椒划归下邳国。东城县同长江之间照旧隔着阜陵、历阳、全椒等县的土地。晋朝的乌江县,属淮南郡。据《晋书 . 地理志》,晋淮南郡属县有:寿春、成德、下蔡、义城、西曲阳、平阿、历阳、全椒、阜陵、锺离、合肥、浚遒、阴陵、当涂、东城、乌江。这就是说,晋朝设置乌江县,东城县及其以南的阜陵、历阳、全椒三县仍然保留着。阜陵、历阳、全椒三县把东城县与长江远远地隔开,晋朝要在沿江划出一狭长地带设置乌江县,只能从历阳县、全椒县的地面上划,划不到东城县的地盘。所谓乌江县为汉东城县地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 《元和郡县图志》记晋朝于东城置乌江县,是出于纂修者的误解。《元和郡县图志》濠州定远县下有关于古迹的一条: 东城县故城,在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 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即此地也。( 72 ) 这一条是记定远县境内东城县故城这个古迹的,杨喜斩羽于东城,即此地也的此地,当然是指东城县故城。然而,前面紧接的是项羽自阴陵至此南走至乌江亭,使人读起来不顺畅,甚至产生误解。纂修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他以为乌江亭在东城县城附近。如果想象乌江亭在东城县城附近,这一条就前后贯通了。《元和郡县图志》两条涉及东城的文字,都是基于纂修者以为乌江亭在东城县城附近而写成的。这是误解,但纂修者肯定杨喜斩羽于东城是在东城县城,则反映了历史的真相。郦道元认为项羽因四隤山的冲杀发生在东城县城附近 , 《元和郡县图志》纂修者称杨喜斩项羽于东城县城。郦道元和《元和郡县图志》纂修者知道古人行文习惯,很自然地把至东城、追杀项羽东城理解为东城县城,不像袁传璋先生硬要把东城解释为辽阔的县域。 袁先生为乌江地属东城县一说提出的证据,都是不可信的。令人感到特别奇怪的是,袁先生作为证据的几段引文,说的是汉东城县地,袁先生却说它们明确记载乌江亭原属秦置东城县。把秦、汉混为一谈。袁先生似乎被乌江呼啸糊涂了,连秦、楚、汉也分别不清。他有几句概括自己基本论点的话: 司马迁在叙写项羽的结局时,据事录实为自刎于乌江,而为了让后人清 楚地知道项王最后结局的乌江所处的县域,他运用互见法,在作为《项羽本 纪》总结的太史公曰中,按乌江所属帝国正式的行政区划的县书写为身死 东城。( 73 ) 项羽与乌江亭长见面时,秦朝已经灭亡了五年,秦的郡县体制早已瓦解,刘邦还没有称帝,大汉帝国还没有建立,江淮间乃称王称霸者角逐之地。试问袁先生,乌江所属帝国是哪个帝国? 3 、对《史记》史法的误会 袁先生力图把司马迁说的身死东城解读为死于东城的乌江,但他没有可信的证据和理由。他扯上《史记》的互见法,更是牵强附会。 从宋朝以来,研读《史记》的人,经常说到互见法。《史记》的互见法,是就叙事方法而言,因为同一个历史事件,参与的有多个人,要分散写在各个人的传记里,但一个事件对各个人物的意义不一样,所以写入各个人的传记里就有详略的不同,这样,各篇传记就形成彼此互见、互补的局面。如鸿门宴,在《项羽本纪》里详写,在《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樊郦滕灌列传》里,则分别予以略写。作为一部包含众多人物的纪传体史书,这种互见、互补的叙事方法,是巧妙的方法,也是不得不用的方法。如果一个事件在各个人物传记里,都是一样的笔墨,不仅重复,累赘,读者厌烦,也不利于表现人物和思想。《史记》多次写项羽死于东城。袁传璋先生说,《史记》写项羽身死之地,正式书为身死东城,据事录实为自刎于乌江,互见足义,体现了太史公严谨的史法。这是什么话!难道司马迁记人的死亡之地,要剖成两截分开写,一截正式的,一截非正式的,有必要这样故弄玄虚吗?项羽之外,《史记》中有哪个人物的死亡之地是分两截写的?《秦始皇本纪》记秦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沙丘是个小地名,司马迁并没有另外按帝国正式的行政区划的县书写秦始皇死地。《蒙恬列传》、《李斯列传》均直书始皇至沙丘崩,至沙丘始皇崩。( 74 )后世关于秦始皇死地也没有另外的说法。以秦始皇之尊,都没有按帝国正式的行政区划的县书写死地,如果司马迁认为项羽死于乌江,《史记》各篇自然要直书项羽死于乌江,不会书写东城。既然司马迁多次明确记载项羽死于东城,据事录实的具体描叙又没有表示死于乌江的意思,那项羽死于东城而不是死于乌江,就是确定的。 袁传璋先生的所谓正式书写与据事录实的两截史法,并不存在于《史记》之中。袁先生想把自己凭虚造说的史法,强加给《史记》。袁先生指责冯其庸先生对《史记》史法的误会( 75 ),实际上,误会《史记》史法的是袁先生自己。袁先生坚信乌江自刎说,皆由于对《史记》本文的误读、误会,或是蔽于前人的误读、误会。愿袁先生三思! 2010 年 9 月 21 日写毕 注释: --------------------------------- ( 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第 32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年出版。 ( 2 ) 崔瑞德、鲁惟一编,杨品泉、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第 113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年版。此书原为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6 年出版。 ( 3 )冯其庸:《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华文史论丛》总第 86 辑第 250 、 261 、 269 270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 4 )冯其庸:《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华文史论丛》总第 86 辑第 270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 5 )谭其骧:《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上海《学术月刊》 1982 年 11 月号,第 4 5 页。 ( 6 )袁传璋:《项羽死于乌江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第 214 页。袁传璋:《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研究方法平议》,《文史哲》 2010 年第 2 期第 107 、 108 页。 ( 7 )司马迁:《史记》卷八第 378 379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8 )司马迁:《史记》卷九五第 2671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9 )司马迁:《史记》卷七第 333 339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10 )司马迁:《史记》卷十八第 916 、 967 968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11 )《二十五史》第 373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12 )《二十五史》第 561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13 )《二十五史》第 421 、 426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14 )《二十五史》第 537 538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15 )《两汉纪》(上)第 35 37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2 年版。 ( 16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下)第 1442 1443 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 17 )虞溥为西晋人,《晋书》卷八十二有传。所著《江表传》已佚,其项羽败至乌江一   语见《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之转述,《史记》卷七第 335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18 )冯其庸:《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华文史论丛》总第 86 辑第 250 251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 19 )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卷七第 71 页,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年影印本。 ( 20 )王伯祥:《史记选》第 63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 ( 21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第 58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 22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第 1078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5 年版。按:流传下来的《元和郡县图志》,淮南道等部分已缺佚,中华书局版《元和郡县图志》的乌江浦一条,是缪荃孙从南宋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的引文中辑录出来的。据笔者查考,《舆地纪胜》的引文是:乌江浦《元和郡县志》:在乌江县东四里,即亭长艤船之处。缪荃孙辑录时在文字上稍有变动。《舆地纪胜》的引文亭长艤船之处,《史记 . 项羽本纪》原作檥船,不知《元和郡县图志》本来是作檥船还是作艤船。 ( 23 )司马迁:《史记》卷八第 370 、 374 页,卷五十四第 2025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24 )《说文》:津,水渡也。(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说文解字注》第 555 页)《水经注》:津,河济名也。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河水又东北流,逕四渎津,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东对四渎口。(中华书局 2008 年版《水经注校证》第 142 、 143 页)关于津的词义,这里约略说之。如有必要,将另撰文详论。   ( 25 )司马迁:《史记》卷八第 370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26 )《二十五史》第 371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27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下)卷三十一第 1744 1745 页,合肥:安徽大   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 28 )陈寿:《三国志》卷九第 276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 29 )陈寿:《三国志》卷二第 78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书中记己卯,以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经推算,己卯为十一月十三。 ( 30 )陈寿:《三国志》卷二第 82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帝,指魏文帝曹丕。括号内的字为引者注。 ( 31 )陈寿:《三国志》卷二第 82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32) 陈寿:《三国志》卷二第 82 83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年版。 ( 33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第 1078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5 年版。此处所引两条也是缪荃孙从其它书中辑录出来的。 ( 34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第 684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5 年版。 ( 35 )司马迁:《史记》卷七第 336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36 )颜师古:《前汉书叙例》,《二十五史》第 365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37 )司马迁:《史记》卷七第 336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38 )《二十五史》第 39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39) 袁传璋:《项羽死于乌江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第 216 页。栊 应作 拢,可能是误排。 ( 40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 240 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版。万昌华、赵兴彬:《秦以来基层行政研究》第 41 43 页,济南:齐鲁书社 2008 年版。   ( 41 )司马迁:《史记》卷八第 342 343 、 346 347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42 )《二十五史》第 369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43 )司马迁:《史记》卷七第 336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44 )司马迁:《史记》卷七第 336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邹诞生,《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作邹诞本。    ( 45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第 188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 46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 253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 47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 253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版。    ( 48 )郝懿行:《尔雅义疏 . 释诂下》第 18 页,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 49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三十第 712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8 年版。   按:此段文字,《校证》的断句及标点有误,引者重新作了标点。    ( 50 )袁传璋:《项羽死于乌江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第 218 页。 ( 51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五第 2668 2670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52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下)卷三十二第 1837 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   社 2007 年版。    ( 53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7 8 页,上海:中华地图学社 1975 年版。马非百:《秦集史》   (下)第 630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54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第 1953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55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下)卷二十六第 1431 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   社 2007 年版。    ( 56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第 1952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按:攻铚、   酂、苦、柘、谯的主语,是陈胜、吴广。    ( 57 )司马迁:《史记》卷八第 352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按:过去学者多   认为丰是沛县属邑,近有学者根据考古发现,认为秦代有丰县。    ( 58 )司马迁:《史记》卷七第 298 、 331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59 )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五第 2671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60) 袁传璋:《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研究方法平议》,《文史哲》 2010 年第 2 期第 108 页。袁传璋:《项羽死于乌江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第 215 页。    ( 61 )袁传璋:《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研究方法平议》,《文史哲》 2010 年第 2 期第 110 、 117   页。    ( 62 )袁传璋:《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研究方法平议》,《文史哲》 2010 年第 2 期第 109 页。    ( 63 )郭锡良、唐作藩等编:《古代汉语》上册第 330 页,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年版。    (64) 袁传璋:《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研究方法平议》,《文史哲》 2010 年第 2 期第 108 页。   袁传璋:《项羽死于乌江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第 214 页。 ( 65 )《晋书 . 地理志下》,《二十五史》第 1295 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7 版。 ( 66 )今南京市浦口区亦有乌江镇,与和县乌江镇仅驷马河相隔,一桥连接。南京市的乌江镇属于古代乌江县境。 ( 67 )司马迁:《史记》卷七第 336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68 )杜佑:《通典》第 963 页,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年版。 ( 69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第 1077 1078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5 年版。此处所引,是缪荃孙从《舆地纪胜》的引文中辑录出来的。 ( 70 )乐史:《太平寰宇记》,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第 470 册第 228 页。亭长之长原缺。 ( 71 )袁传璋:《项羽死于乌江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第 219 页。 ( 72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上)第 236 237 页,北京:中华书局 2005 年版。    (73) 袁传璋:《项羽死于乌江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8 年第 2 期第 221 页。袁传璋:《项 羽不死于乌江说商榷》 , 《一个不容置疑的史实》第 32 页,和县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室 2008 年 编印。 ( 74 )司马迁:《史记》第 264 、 2548 、 2567 页,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 ( 75 )袁传璋:《 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研究方法平议》,《文史哲》 2010 年第 2 期第 107 页。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6086 次阅读|1 个评论
项羽在回望
BaoHaifei 2010-2-10 16:37
项羽在回望 鲍海飞 2010-2-10 看电视连续剧《神话》,项羽被追杀至乌江而战死,血流成河,女儿看到镜头中,好多战士躺在地上血流成河,转过头来对我们说:我有个主意,我会弄些红色颜料涂在那些战士身上,然后让他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可以装死了。  当看见项羽把他钟爱的已经死去的虞姬放到船上让小川带走,然后又往岸上走的时候,项羽回头又看虞姬,女儿说:项羽在回望,是吗?。我们说,是的,他在和那个女人告辞。告辞是什么意思?就是再见啊!噢!是不是舍不得啊?! 其实,项羽没有什么可悲的,可悲的是我们不敢回头望,没有勇气回头望,更不敢往前望了。项羽还有一份真情在!项羽还有一份豪情在!
个人分类: 伊人视线|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古英雄浪淘沙
huanghe 2009-4-23 14:12
彼可取而代之也。 《史记项羽本纪》 大丈夫生当如此。 《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 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也。 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 比较是人类心理的共性,相信当时还有许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或许也说过类似的牛气话,但只有这两句流下来了,因为他俩这样去做了,并且做到了,这就是豪言壮语和吹牛皮的区别。 从两人的话中,不难感觉到项羽的莽撞,但是莽撞中却透射着直率,而且直率得可爱;同样从刘邦的话中,也不难感觉到的含蓄,但是含蓄中却透露着贪婪,而且贪婪得阴沉 雄浑诗歌: 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 中国诗歌作品中,风格雄浑一类,项羽的《 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都属上乘之作。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可比。可是这时代对我不利,我的乌骓马再也跑不起来了。 乌骓马不前进我能怎么办?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呢? 这是 英雄末路的挽歌,英雄末路歌悲壮。 慷慨悲歌、视死如归。 项羽的故事妇孺皆知,不少文人墨客赋诗以表,或为之惋惜或赞扬 ,无不表现了项羽在中国历史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 在后人看来项羽的精神已经升华到了至高境界 ,使中华民族的精髓注入了活力 。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 【注释】 ① 刘邦平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② 海内 ,四海之内,就是 天下 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赏析】 汉高祖刘邦的《 大风歌 》,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感怀兴奋欢乐、踌躇满志,又忧江山不稳、高处不胜寒的复杂心情。情发于心中、流于诗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刘邦也是性情中人,吟唱大风歌时,也曾泪水潸然。 梦回唐朝《大风歌》 曲名 : 大风歌 作词 : 康与之项羽刘邦 作曲 : 丁武 演唱 : 丁武 和声 : 丁武 编曲演奏 : 唐朝乐队 洞箫演奏 : 丁武 交响乐录制 : 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 交响乐配器 : 金大鹏 键盘演奏 : 金大鹏 阿房废址汉荒丘 . 狐兔又群游 . 豪华尽成春梦 , 留下古今愁 . 君莫上 , 古原头 . 泪难收 . 夕阳西下 , 塞雁南飞 , 渭水东流 . 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 ! 虞兮虞兮奈若何 ! 大风起兮云飞扬 .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后世歌颂项羽的诗歌: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无名   剑折沙尽血洗风   七载成败转头空   荡恨笑饮苍天泪   段韧傲刻夕阳红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 羞作渡江人。 后世歌颂刘邦的诗歌: 【沛宫】唐人胡曾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       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唐人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胡无人,汉道昌。 题汉高祖庙 曹连 砀山寂寂昔人非,遗庙苍茫失故基。 海宇徒思刘社稷,衣冠犹忆汉威仪。 黄昏云落疑蛇断,白昼风高恨鸟悲。 自古兴衰关气运,经行何日抚残碑? 汉高帝庙 周叔刚 山河百万总成非,高祖唯存一旧基。 三杰徒谋开汉祚,两生空说起朝仪。 风号古木秋猿断,月照荒郊移鹤悲。 千古兴亡多感慨,淡烟疏雨锁残碑。 芒山怀古 张公麟 始皇乐幸望偏奢,孰知芒阳藏汉家。 秦在分明天子气,楚亡枉对美人嗟。 石留蛇卧何年草,剑去泽边近日花。 功较未央兄仲少,到今尺寸可曾差。 闻凭断石认蛇休,剑迹千年此地留。 才妪有无哭弟子,望云想象谒林邱。 山河独接赢秦壮,魂魄当来夜月浮。 汉业兴亡牵未了,遥天雁阵几声秋。 歌风台 祝枝山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 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忘其骸。 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 大风飞云亦壮哉,韩彭英卢相继死。 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年下,安能为之哀。 明朝放舟淮浦下,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电视剧汉刘邦主题歌 韩磊 千古英雄浪淘沙链接: http://v.ku6.com/show/xgMZ8yK4cmyVBleH.html http://v.ku6.com/show/d2oYAzqtkRnnn0Dc.html 电影霸王别姬主题曲 张国荣 当爱已成为往事链接: http://you.video.sina.com.cn/b/4928515-1228635932.html 屠洪刚 霸王别姬歌曲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0NDQ=.html 、 百度百科刘邦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2.htm 百度百科项羽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283.htm
个人分类: 历史人物|5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