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于广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往事如烟》和李清照如梦令
lixia1962 2012-2-12 12:18
窗外江山如碧, 浮想又回故里。 日落不回家, 走过青山无意。 一起, 一起, 勾起一筐往事。 黎夏 2012年2月12日作于广州家 ⊙●⊙○○▲(仄韵) ⊙●⊙○⊙▲(协仄韵) ⊙●●○○(句) ⊙●⊙○○▲(协仄韵) ○▲(协仄韵) ○▲(叠句) ⊙●●○◎▲(协仄韵) 李清照的如梦令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3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歌
lixia1962 2011-10-19 21:04
黄康宁同学总结了做研究的一些体会,特别介绍了美国一位著名华人教授的研究经验。由此进去他的网站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2757do=blogid=372335 ) 看了一下,发现他也是写诗的!!!似是同路人!!! 他的诗如下: 乘风驾云把西征,面壁五年为求真。 悬梁刺股秋风寒,冬天过了终于春。 故写诗和曰: 春风笑迎寒已尽,夏炎戏虐风清劲 秋叶飘撒果在枝,冬日沸血暖心滋 昨夜西风虚怅惘,今早梦醒抹迷茫 抛书抖出遍地金,挥豪横推日月新 天外有天水中阁,人外有人梦中客 ——黎夏 2011年7月12日于广州
2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现代学林点将录
jinkai719 2011-10-9 23:39
     作者简介:胡文辉,1989年肄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供职于广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工作之余,醉心于学术研究。出版有思想文化方面的随笔、评论集《最是文人》及关于中国古代的方术和文献问题的《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另有笺释陈寅恪诗一书,未见出版。        例言   一、人类的历史并不等于英雄史和伟人史,但一部学术史,确实相当程度就是杰出学人史。古典体裁的学术史,如正史的《儒林传》,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无不以人为纲。故以“点将录”的形式评点学术人物,并非纯属文字游戏,也是具体而微的学术论衡。选择何种人物,即呈现何种学术观,人名录亦是一种学术史。      二、作为著述形式,“点将录”只是对单个学人分别作印象式的批评,看似轻松,但比之一般流水账式的学术史编纂,其实远为困难;因为这一工作,虽不要求学术史文献的堆砌,却最需要学术通识的贯注,不熟知百家,则不足以论一家。以诗学为例:近人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无论是撰写难度还是学术价值,就远非一般的诗歌史所能及。      三、近时有所谓“国学大师”的评选秀,虽不免鲁莽灭裂,但也是触发撰写“点将录”的动机之一。而此录的性质,则不以“国学”为本位,而是以“学术” 为本位;不以“大师”为号召,而是以“学人”为号召。在评估学人成绩上,偏向现代标准:重创新甚于重功力;重专精甚于重广博;重西方现代学术训练及背景,不重中国传统本位的学术取向;重实证主义的踏实工作,不重形而上学的古典思辨。此外,以新方法的引入、新领域的开拓为可贵,以有独特个性、有自家面目为可贵,而学力深、著作多而风格不彰者,如俞平伯、高亨、姜亮夫、张舜徽、吴世昌、程千帆等,则宁可舍弃在外。      四、民国以来的中国学术,一方面趋新求变,方法多取经西方;但另一方面,由于本土学术传统及学术资源的潜在制约,在研究领域上,仍不能不以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为重心。故这一时期最具水准与成绩的学问,始终以中国领域为绝对主流;而在中国领域之内,又始终以广义的史学为绝对主流。易言之,是以“文史之学”,也即所谓“国学”最为发达。相比之下,专攻“西学”者,若不能将外域理论与本土史料融会贯通,则仅能处于仰人鼻息的转介地位,终难有原始的、系统的理论创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本,西学为末”、“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等语,倒可借以形容近百年中国人文学术的大势。故“点将录”的选择标准,亦侧重于“中学”本位的文史学人,而不照顾学科分布的均衡。      五、李泽厚形容近十数年学风,有“思想家淡出,学问家突显”之语;其实此语更可以概括清代以降近四百年的学术风尚。入民国来,内有清代考据学的遗传,外有西方实证主义的支援,里应外合,推波助澜;故胡适和史语所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更成为这一时代的学术大气候。这决定了有重要贡献的知识人,其研究工作多以史料考辨和整理为基础,以历史与文化的发现与阐释为取向。几乎可以说,这个时代只有 “考据家”,没有“理论家”;只有“学问家”,没有“思想家”。与此相对,传统的义理之学虽存一脉,却未能跳出古典观念体系的掌心,与现代学术规范接轨。以熊十力为例,其“思想家”的气魄有余,而陷于“六经注我”式的比附,在“学术”立场而言为不能实事求是,在“思想”立场而言又不能自出机杼。故“点将录”将熊十力一类的玄学家排斥在外。      六、民国以来学者如林,同一级别的名家众多,见仁见智,取舍为难,不偏不倚,谈何容易。事实上,所谓“文无第一”,论人尤难于论事;盖考辨事实,尚可能接近客观,而品评人物,势难避免主观。此外,为了切合各人的身份、特征,甚至为了增加娱乐性,此录在排行上也不尽拘泥。      七、在体例上,“点将录”以人为纲,每则首先评论具体人物的学术成绩、取向及方法,以见其学术史地位;再述其轶事逸闻,以知人论世,并增风趣;最后附以绝句一首,不拘一格,以留余味。故此录一方面继承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的形式,另一方面又糅合了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刘成禺《洪宪纪事诗》的体裁,实为“点将录”与“纪事诗”的结合。      八、“点将录”的通行格式,是正榜头领一百零八员,另冠以旧头领一员,故此录共选入民国以来的中国学人共一百零九位。但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学术却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学术;论现代学术史,已无法自限于禹域之内,而回避国际汉学的成就。故别出心裁,突破体例,另选择有重要成绩及影响的域外汉学家附录于后。据《水浒传》第一百零五回,梁山好汉征服河北田虎,得降将计十九员,故以此为据,配以汉学家共十九位。 目录 旧头领一员 托塔天王晁盖 章太炎 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胡适 2天昰星玉麒麟卢俊义 王国维 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傅斯年 4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陈寅恪 5天勇星大刀关胜 陈垣 6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罗振玉 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 顾颉刚 8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钱穆 9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孟森 10天贵星小旋风柴进 杨锺羲 11天富星扑天雕李应 于省吾 12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冯友兰 13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萧公权 14天伤星行者武松 陶希圣 15天立星双枪将董平 钱锺书 16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郭沫若 17天暗星青面兽杨志余嘉锡 18天祐星金枪手徐宁 李方桂 19天空星急先锋索超 雷海宗 20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董作宾 21天异星赤发鬼刘唐 汤用彤 22杀星黑旋风李逵 梁启超 23天微星九纹龙史进 严耕望 24 天究星没遮拦穆弘 蒙文通 25天退星插翅虎雷横 齐思和 26天寿星混江龙李俊 钱仲联 27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李济 28天牢星病关索杨雄 陈直 29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刘师培 30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叶昌炽 31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 洪业 32天牢星病关索杨雄李宗侗 33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 吕思勉 34天暴星两头蛇解珍 杨树达 35天哭星双尾蝎解宝 孙楷第 36 天巧星浪子燕青 叶德辉 37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 余英时 38地煞星镇三山黄信 杨联陞 39地勇星病尉迟孙立 方豪 40地杰星丑郡马宣赞 周祖谟 41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胡厚宣 42地威星百胜将韩滔饶宗颐 43地英星天目将彭玘沈曾植 44地奇星圣水将单廷珪岑仲勉 45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朱希祖 46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启功 47地正星铁面孔目裴宣沈家本 48地阔星摩云金翅欧鹏 竺可桢 49地阖星火眼狻猊邓飞 王叔岷 50地强星锦毛虎燕顺 徐中舒 51地暗星锦豹子杨林 王重民 52地轴星轰天雷凌振 全汉昇 53地会星神算子蒋敬 梁方仲 54地佐星小温侯吕方 季羡林 55地祐星赛仁贵郭盛 向达 56地灵星神医安道全 潘光旦 57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罗常培 58地微星矮脚虎王英 凌纯声 59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芮逸夫 60地暴星丧门神鲍旭 徐复观 61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 周法高 62地猖星毛头星孔明 何炳棣 63地狂星独火星孔亮 张五常 64地飞星八臂哪吒项充 周策纵 65地走星飞天大圣李衮 郑振铎 66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闻一多 67地明星铁笛仙马麟 劳榦 68地进星出洞蛟童威 张君劢 69地退星翻江蜃童猛 容庚 70地满星玉旛竿孟康 谢国桢 71地遂星通臂猿侯健 沈从文 72地周星跳涧虎陈达 陈康 73地隐星白花蛇杨春 吕澄 74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唐长孺 75地理星九尾龟 陶宗旺 76地俊星铁扇子宋清 胡道静 77地乐星铁叫子乐和 吴梅 78地捷星花项虎龚旺 张荫麟 79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 陈梦家 80地镇星小遮拦穆春 唐兰 81地嵇星操刀鬼曹正 邹衡 82地魔星云里金刚宋万 刘子健 83地妖星摸着天杜迁 萨孟武 84地幽星病大虫薛永 童书业 85地伏星金眼彪施恩 唐圭璋 86地僻星打虎将李忠 戴裔煊 87地空星小霸王周通 夏鼐 88地孤星金钱豹子汤隆 蒋廷黻 89地全星鬼脸儿杜兴 唐德刚 90地短星出林龙邹渊 冯家昇 91地角星独角龙邹渊 姚从吾 92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贵 邓之诚 93地藏星笑面虎朱富 屈万里 94地平星铁臂膊蔡福 罗尔纲 95地损星一枝花蔡庆 周汝昌 96地奴星催命判官李立 瞿同祖 97地恶星没面目焦挺 郭绍虞 98地察星青眼虎李云 梁思成 99地丑星石将军石勇 王利器 100地数星小尉迟孙新 裘锡圭 101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 汪宁生 102地刑星菜园子张青 杨宽 103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冯沅君 104地劣星霍闪婆王定六 王静如 105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 王先谦 106地耗星白日鼠白胜 陈登原 107地贼星鼓上蚤时迁 冯承钧 108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张星烺 额外头领一十九员之 一 河北降将乔道清 高本汉 二 河北降将琼英 伯希和 三 河北降将孙安 白鸟库吉 四 河北降将马灵 内藤湖南 五 河北降将卞祥 李约瑟 六 河北降将山士奇 安特生 七 河北降将唐斌 斯坦因 八 河北降将文仲容 加藤繁 九 河北降将崔埜 桑原骘藏 十 河北降将金鼎 高罗佩 十一 河北降将黄钺 新城新藏 十二 河北降将梅玉 沙畹 十三 河北降将金祯 劳费尔 十四 河北降将毕胜 魏特夫 十五 河北降将潘迅 葛兰言 十六 河北降将杨芳 鸟居龙藏 十七 河北降将冯升 石泰安 十八 河北降将胡避 泷川资言 十九 河北降将叶清 费正清
1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