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学科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入职四个月小结
mangix2010 2016-7-17 17:12
不知不觉已经入职四个月了,这个学期也随着这一周学校党员学习周的结束而画上了句号。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刚刚报到时内心的新奇和惶恐,为了报到手续和安顿住处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月,由于没有安排上课,随后就参加系里的其他各项行政工作,一直忙到学期结束。回顾这一个学期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完成后面的科研教学工作。 (1)对于系里安排的行政工作,虽然内容繁琐,但是自己工作时缺乏耐心,也比较少能够有所建议而只是完成该完成的工作而已,没有思考该和把工作更好更快地做好。当然这些杂事占据了平时很多的业务时间,下学期对于自己有课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协调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提高平时的工作效率。有的时候要习惯这种多线作业,一直忙碌的工作状态。 (2)这四个月参与指导了一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工作,由于该同学基础比较差,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其进行了辅导,最后也顺利通过了答辩,也让我感到一点成就感。但是这种指导方式效率不高,没有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这需要在后面注意。另外帮一个老师代了两周多的课,通过这次实际锻炼,掌握了基本的备课上课技巧,但是感觉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上课感觉准备的还是不足,讲课方式也比较单一、乏味,如何在今后的课程中提高自己讲课技巧还需要持续的锻炼。 (3)对于自己的论文,这四个月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一个是由于平时其他事情的干扰,还有一个需要自我批评的是自己的懒惰。自从博士毕业后就找各种借口拖延,可是未来对教师的考核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相应的科研论文发表的话,估计会很难。特别是申请基金和职称评定,这些需要论文作为支撑材料,所以说没有论文发表的话会产生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这个还需要自己能清醒的认识到,并且制定计划,严格要求自己执行下去。 (4)对于科研项目,通过与系里老师的沟通,已经有几个老师有合作的意向和具体合作的方向,但是作为自己来说要有选择的去做,要围绕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去做,而且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逐步构建自己的项目合理组成。对于基金的申请,要自己做好准备,不管是省里的基金还是学校的基金,都要认真写好本子,凝练科学问题,创新研究方法,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做好准备。刚开始是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坚持做下去,弥补不足,努力再努力,这是需要下苦功夫,潜心思索的。 在忙碌中度过了四个多月,回过头来发现成果没有多少,今后还是需要有一定成果导向,毕竟青椒还是需要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要求,快速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科研体系,这将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自己思想上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拼搏向上的态度,今后的路还很长,少年,努力奔跑吧!
个人分类: 科研工作|3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5年
热度 6 Mech 2015-12-8 08:43
十年前那个恶作剧的小学生,已经是为人师表的大学青椒了。鞍山钢铁学院机械工程系理论力学教研室的教师。尚未成家,与父母住在一起。已从城乡结合部的太平村,搬到铁东区比较中心的地方。两居室,我自己有间朝北的房间。年底时又有乔迁之喜,搬入铁东医院旁往深沟寺去路边的三居室,我自己有间朝南的房间。 英语突破 不论何时回望, 1985 年对我而言可以算个重要的年份。从那时开始,我有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既不是多快好省,也不是少慢差费,而是多慢好费 ( 阅读数量多,学习见效慢,最终水平高,投入精力大 ) 。于是,后来英语渐渐成为我的优势而不再是劣势,可能终身受益。其重要性当时就有所意识,因此对英语学习过程有详尽总结。顺便一提,这种多慢好费的英语学习法,我也给其他人推荐过。但除自己之外,我只知道一个人有成功实践,那个人是我女儿。 留校至 85 年 4 月,我就跟我当班主任的班一起听英语课。讲课的任健开老师当年也教我们英语,但不全是他教,还有位候老师。教材不一样,当年我们用大连海运主编的书,偏科技。后来用清华的《英语教程》。我同时读些中学生英语简易读物,大约有 1500 页。还跟电视听了 Follow Me 和 On We Go 。 在 5 和 6 月,精读了 New Concept English 2 ,《英语教程 3 》、复旦编《英语 ( 三、四 ) 》。另外泛读了交大编《英语 ( 二、三 ) 》、《英语教程 4 》、许国璋《英语 2 》,还有 18 本英语简易读物,共计约 1800 页。 在 6 到 9 月,精读了许国璋《英语 ( 三、四 ) 》、 New Concept English 3 ,另外泛读 500 页左右。 在 9 和 10 月,泛读了大量教材。包括 English for Today 3-5, Essential English 2,3, 北外编 English Book 3,4, 上外编《英语 ( 英语专业用 )3,4 》, Kernel Lessons Intermediate , 《英语 ( 非英语专业文科用 )3-5 》, New Concept English 4 ( 前 28 课 ) 。 到翌年二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前,又做大量的考试题,同时读英文小说 1500 余页。 最直接的成果,翌年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得了 70 分,考入了东北工学院的研究生英语快班。间接的结果,后来几乎所有的英语考试,硕士生课程考试、 EPT , TOFEL , GRE ,博士生入学和课程考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我个人记忆犹新的是, 4 月在读 Arthur Hailey 小说简写本,忘记了具体是 Airport 还是 Hotel ,突然有了不忍放手的感觉。开夜车通宵读完。那一刻,我相信自己,外语能学好,还不仅只是考好。 首次参加学术会议 9 月参与在鞍山举办的辽宁省力学学会会务工作。这是我首次参加学术会议,虽然只是作为会务人员。会议地点在千山风景区中的毓秀宾馆。当时的物价水平,吃得比较一般的会议餐, 10 人一桌 100 元,我住的 4 人间,席梦思床,每人每夜 6 元。见习期,我的工资是每月 46 元。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浓,来的老师不少。会议合影算我们会务人员 62 人。会议论文集是油印厚厚的四大本,加起来厚道介于一块和两块砖头之间,后来搬家时扔掉了。到会的有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唐立民教授,还有当时的大连工学院的副院长程耿东教授。小时候的大朋友陈勤在大工硕士毕业留校在职读博士。他说起过程先生在海外的业绩,很是佩服。后来在会议上遇到几次还请来上海大学报告的利物浦大学欧阳华江教授似乎也到会,当时还是博士生。其他有什么人参会我就记不住了。钢院好像没有参会。教研室主任邢副教授是省力学学会理事,但没有到会。我负责拿会议论文集,放在他办公桌上。 会务由东北工学院的颜世英老师负责。后来观察到,辽宁省力学学会的惯例似乎是理事长在大连理工,而秘书长在东北大学。我和鞍山钢院机械系的朴老师属于会务组的打杂。我读本科时朴老师曾带我们实习,对学生很好。他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后来好像辞职回家去办工厂了。我的主要工作是接站送站。忙忙碌碌,有些辛苦。难的是买回程的软座票,也没有什么关系,带着单位介绍信公事公办。跑好几趟只买到了两张。虽然是打着程耿东副院长的旗号购票,但他让给唐立民先生和夫人了,自己乘硬座。 会议具体研讨什么完全没有印象,这已经超出我当时的知识范围。事实上,我是不是听报告也不记得了。 会议前后,也在千山中转转。送走唐先生等后,轻松许多。回到千山又各处走走。在龙泉寺见到幅对子很有感悟 大慈悲度一切苦厄 空色相现五蕴光明 上联说“同情”,下联说“智慧”。这种“爱”与“知”构成佛学两大支柱。我自己对此,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不知道现在龙泉寺是不是还有这幅对子。在千山与朴老师有张合影。 教学工作 助教任务不重。课程本来就不多,而且领导同事也照顾我要考研究生。上半年是电专业的中学时理论力学课程, 60 学时,用郝桐生的《理论力学》修订版。我觉得教学内容很简单,基本不用费什么心思。下半年开始机专业的理论力学,前一学期好像是 60 学时,用哈工大的《理论力学》第四版。 我们读书时,理论力学用南京工学院等七院校的教材,但买的教材是西工大主编。留校后教研室发了哈工大的教材。我把上面的题目都做了一遍。我自己看过很多理论力学教材,但题目没有都做。这是很长时间内的事情,也不只是在 85 年。主要是比较感兴趣,也可以说是为准备考研,还算是备课。我在博客上写了 3 篇《理论力学教材过眼录 1 2 3 》,是长时间的积累,从 84 年留校开始。除了博文中提到的清华和交大的几种教材,还看过很多教材,例如西工大、北航、北理工等,版本众多,至少可以写篇《军工群雄》,还没有写。 班主任上半年还继续做。慢慢上了轨道,已经没有刚接手时的忙乱。新的问题是有些同学,特别是班干部,学习成绩差,甚至到了要挂科的程度。第一学期结束,班长成绩太差,被我换掉了。完全没有惩罚的意思,就是创造条件,让他专心于课程学习。我也跟任课老师求过情,在可能范围内关照那些班干部,尤其是有挂科之虞的。当时只有依据经济状况的助学金,没有根据课业成绩的奖学金。班干部毕竟在帮我做事,我不希望太影响他们的成绩。这样做有什么效果,完全取决于任课老师,我也不知道。到暑假,我就卸任了。这段班主任工作总体上乏善可陈。我试图尽心尽责,但效果可能很一般。对这种服务管理工作没有什么乐趣,更没有成就感。暑假开学,我是那个学年的理论力学课助教,我自己选了另一个班。我想学生不很熟悉,没有成见,可能更公平些。 研究起步 当时已经很认真地读《力学与实践》,过刊也从图书馆借出来,仔细学习。 83 年开始读这个期刊, 89 年发表了第一篇短文。后来有篇文章分析作者情况,统计截止 92 年。我发表过 3 篇短文,而被列为核心作者。 2003 年被聘为编委,是我首个期刊编委兼职。 85 年 5 月,写完篇小文章,《动能定理成立的条件》。条件是理想约束且实位移为虚位移之一,因此有些理论力学教材中要求理想约束不充分,而有些分析力学中附加要求系统稳定不必要。这个工作是受梅凤翔先生在《力学与实践》上讨论实位移为虚位移之一的条件文章启发。这个稿子曾投《钢院学报》,审稿人认为是教学文章,而钢院的《高教研究》又觉得太专业。这篇文章好像应该先投了《力学与实践》但被退稿了。这是我现在的推断,具体不记得了。也许觉得水平不够就没有投。该工作 90 年曾在东北三省力学会议上交流。直到 96 年,为参加个会议而投稿,补充进后面论文的内容,扩充为《非完整力学系统的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发表在高校学报增刊上。修改后似乎更有建设性些。 另外开始的一个工作是尝试用动能定理建立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系统。这主要是看到《河北力学》上有位老师的论文。这个工作只是开个头。到了 1986 年才完成投稿。因此等明年年底再说。 考研准备 准备考研应该是我的中心工作。英语有把握后,考取的可能大大增加。数学从来是我的强项。理论力学也下了功夫又在助课。只有材料力学需要额外准备。还有就是综合考试。 复习材料力学比较痛苦。我感觉与中学的化学有些类似。不需要理解很多东西,但需要记住不少,而且运算繁复很容易出错。当年考研究生还是比较难,每门课程都及格未必能保证考取。所以材料力学也很关键。 其实我比较害怕综合考试,毕竟本科是学机械的,而且读大学时对力学也没有特别投入。大学里学过工程流体力学、机械振动、弹性力学,毕业设计时自己看了有限元。留校后又看了结构力学。但到了快要报名的时候,得知那年入学考试的笔试没有综合考试了。我很高兴。 报名的选择很有限。当时规定而且也在留校时告知,我们只能考冶金部系统的院校。有力学专业的只有当时的东北工学院和北京钢铁学院。似乎东工的力学专业要好些,至少导师和招生人数都多些。沈阳离家也比较近。因此就决定考东工。当年报研究生还要选导师。我比较感兴趣的非线性振动方向有两位导师,关立章副教授和李景正副教授。我们教研室已经有三位青椒在东北工学院读硕士,导师都不相同。关老师已经是同事邢佐宇的导师了,我想还是尽可能跟不同的导师吧,因此选了李老师。当时似乎也听说李老师比较学究,不做横向课题,也不做实验,感觉可能与我更契合些。 身边青椒 理论力学教研室和材料力学教研室的年轻同事不少。比较全的合影可能是 84 年也可能是 85 年教书节时拍摄。除我之外,他们都是 77 届或 78 节的钢院毕业生。右起第一位戴学斐在东工读硕士,导师是随机振动方向虞和济教授。毕业后一度回钢院任教,后来考取北钢的博士。在我印象中,她最有学霸的范儿,但后来去了企业界。前些年是奇石乐中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部长。第二位张树义,钢院毕业应届考取东工,苏禾副教授的学生。毕业后回校任教。一度也下海从事做具体工程项目,后来又回到学校。他的夫人唐萍也是学校青椒,我读书时她当过助教,好像是机械零件课。两位似乎都是辽宁科技大学的教授。左起第一位邢佐宇。他在我入职时已经是教研室的青椒, 85 年考取东工的研究生,导师是非线性振动方向关立章副教授,与我的先后两位导师同课题组。毕业后又回钢院任教。似乎在 90 年代初期下海经商,现在可能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家。他下海前对我们说过他的想法,我自己觉得很有说服力。第二位是材料力学教研室的老师,我不太熟悉,可能姓陈。到东工还是北钢读研究生,似乎后来没有回来任教,所以不熟悉。第三位可能是最有名的同事了,范迅,当时从东工研究生毕业在材料力学教研室任教。几年后到中国矿大读博士,毕业留校。后来当了矿大的副校长。 几位力学青椒,除了邢佐宇外,好像当时都还在外面读研究生而不在学校。打交道相对比较多的还有几位其他教研室的老师。期中有留校的同班同学李荣刚 。在学校期间,在一起玩的不算多。他是校排球队的主攻手,我课后踢足球。还有印象的是,他打喷嚏都是一串三个,但有次上课他打了两个就戛然而止。几个同学都惊呼,少了一个!留校后因为是同学,关系密切些。我们家搬家时,我还请他过来帮忙。后来他离开学校从政,现在似乎是鞍山的政界要人了。还有位流体和液压教研室的付晓东老师,是我上流体力学课时的助课老师。后来在东北工学院读硕士后好像到美国读了博士,然后去企业界发展。 青椒有次集体活动是暑假里去本溪水洞。汽车往返要八小时。这种钟乳石岩洞为过去所未见。归途在本溪市停了 40 分钟。我去趟本溪书店。买了黑格尔的《小逻辑》和《哲学史演讲录 ( 四 ) 》,蔡尚思的《中国传统思想总批评》,《狄慈根哲学论文选集》。也算收获颇丰。书店几乎是我到各处游玩必去的地方。下面是与李荣刚在本溪水洞的合影。这个地方还有千山与朴老师合影的地方,我都有自己的照片。本来压在写字台玻璃下,几次搬家,现在找不到了。 人文阅读 如前所述,大量阅读的是英文简写本。但其他书也读了些。 主要读些中国古籍,例如《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和《老子新译》。也有些关于古籍的书,如《经书浅谈》和《中国哲学史稿》。还有古典小说,如《红楼梦》和《西游记》。 现代小说也读些。如王蒙的小说,王小鹰的《相思鸟》,陆星儿和陈可雄的《啊,青鸟》。港人高阳的历史随笔《持故小集》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还有少量的翻译小说,如阿西莫夫的名篇《我,机器人》和夏目漱石的《心》 也许还有其他小说等。写的肯定读过了,但可能还有读过的没有列出了。 1985 年就这样紧张忙碌而且自己觉得富有成效地渡过了。 过去已经写过八篇的链接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4 年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9127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人生感悟:从长跑说起
热度 3 carldy 2011-5-22 10:37
近段时间忙着整理自己的课题任务,如论文撰写、书稿整理等各项事务,有很多感悟,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喜爱的长跑运动。 如果说,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会发现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中面临的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一时一事(这有点像短跑,你鼓劲冲刺一下,就完成了),而是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这就像长跑了,需要把人生规划进行仔细划分。通过规划,我们会感悟出,何时该慢跑,何时该冲刺,何时该深呼吸,何时该领跑,何时该跟跑,何时该用鼻呼吸,何时该用嘴呼吸,何时该拉大步伐,何时该减缓步伐等等)。 当前社会面临着种种挑战,当然也是机遇。我看到身边众多的大学生们忙着应付各类考试:英语等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八级、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翻译资格证书;司法考试、律师考试、会计师考试、建筑师考试等等,当然还有新时代的国考(公务员考试)、出国留学或移民用的雅思、托福等考试......我不知道这么多考试,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有些是闻所未闻,更让人惊骇的是,竟然有学生一个月内,走马观花式的完成了数十次考试。 青年时代,常用的一个词,估计就是“拼”了:为了......拼了! 这算不算人生长跑中的冲刺阶段? 我觉得这类冲刺,需要认真思考:值不值得这样去拼? 我们可以坐下来,精心思考一下:我一时的拚搏,追求的是什么? 把目标放长远一点:比如五年计划、十年规划、二十年?若干年之后,我打算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很多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学会了随大流,在众多的选择面前,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这就像一大群长跑竞赛者在起跑的瞬间就迷失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战略战术,盲目跟跑甚至抢跑,结果不到400米,就坚持不下来了;或者在3000米不到的时候,就被迫放弃;更有甚者,在接近5000米终点(或10000米终点)的时候,有部分选手竟然还怀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到终点而无能实现最后目标。 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大学时代参加男子十项全能竞赛的时候,在长跑这一项竞赛中,我们公体组与专业组选手同场竞跑,一位体育专业选手竟然未能跑完。赛后我问他为什么,他很郁闷地告诉我,他觉得很不自信,因为在第二圈的时候,他发现他做为专业选手,竟然被我们非体育专业的选手拉到了后面。 我当时觉得很不可思议:长跑过程中,一时领跑,并不等于你最终能第一个到达终点;当然,你暂时的跟跑(或曰拉后)也并意味着你就没有机会胜出。 人生历程中,我们有很多人输在了起跑线上:很典型的事例,你可以看看当前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你可以看看当前贫富之间的距离。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选择,正如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父母一样。但不管你的父母是农民也好,是高干也好,他们无法包办我们的人生,人生漫长之路,还得要靠自己去走。人生道路上,有太多的坎坷,我们唯一能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就是自己的理想,哪怕这理想是那么的飘渺。 我常常这样开导我的学生: 大学四年(或硕士研究生2-3年、博士研究生3-7年)期间,你可以选择优秀:优秀不是暂时的行为,优秀应该成为一种习惯(excellence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如何体现自己的优秀,需要综合衡量自己兴趣爱好及各方面的条件(包括身体素质),认真思考,全面考虑,为自己设计一种或多种人生规划(我常鼓励学生参加这类人生规划设计大赛),然后,选准起点,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然后开始起跑,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勇敢的坚持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就是优秀;坚持就是成功;坚持就是天才! 从科研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 当前我们众多的科研人员在盲目跟跑,别人做什么,他(她)也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其实,他(她)可能没有发现,人家之所以选择某项研究做为自己的突破点,是因为他们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的准备与付出,这样才能取得点滴的成功。我们不要用别人的成功,当作自己的奋斗方向。 这就需要付出,这就需要一种板凳甘坐十年(甚至一辈子)冷的精神。 选择你所喜欢的。只有自己喜欢的,你才会敢于冒险,敢于付出,敢于应对各项挑战,这样你才能真正投入,这样你才能行! 所以,作科研也是一种长跑运动:长期的锻炼,赛前的热身运动,科学的赛场策略,诸如此类,决定了我们最后的成功。 还有很多关于长跑的思考,今天想到的,以笔随心,是为记。
个人分类: 千里旅行,万卷阅历 Travelling and reading help yo|4464 次阅读|4 个评论
文献计量学在科研中的运用
carldy 2010-8-5 05:12
这一次在英国开会期间,认识了一位奥地利的学者,名叫 Gernot Hebenstreit 。他为人幽默热情,喜欢与我们中国学者交流,并虚心学习汉语。他能不厌其烦地重复我们几个中国学者的名字,直到他认为记住为止。 会后我与他交流研究心得时,他向我推荐一款很好的软件- Mindmanager 。他告诉我,该软件可以用来辅佐科研与教学,尤其是在科研笔记中,很有帮助。 他在这一次大会上交流的论文题目挺有意思的 : Developments i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 A bibliometric approach . 用汉语表达,即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探讨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发展 。这里暂时不评论他的研究,让我感兴趣的是文献计量学。 这一术语我原来曾看过几篇相关文献,觉得挺有趣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角度确是是多种多样的。其实,有时候,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稍微改变一点思维方式,就有可能发现新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是独特的发现。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这一术语最早由英国人 Alan Britchard 于 1969 年提出。文献计量学中常用的定律很多,这里笔记下来的,有如下几个: 1 , Bradford (布拉德福)定律: 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 B.C.Bradford 于本世纪 30 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其文字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专业论文数量多寡,以递减顺序排列,则可分出一个核心区和相继的几个领域,每区刊载的论文量相等,此时核心期刊和相继区域期刊数量成 1 : n : n2...... 的关系。 2 , Zipf (齐普夫)定律: Zipf's law, an empirical law formulated 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many types of data studied in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can be approximated with a Zipfian distribution, one of a family of related discrete power law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The law is named after the linguist George Kingsley Zipf who first proposed it (Zipf 1935, 1949), though J.B. Estoup appears to have noticed the regularity before Zipf. ( 该定义引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Zipf's_law ) 用汉语来表达就是:如果把一篇较长文章中每个词出现的频率统计出来,按照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的递减顺序排列,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即频次最高的词等级为 1 ,频次次之的等级为 2 ,以此类推,频次最小的词等级为 D 。若用 f 表示频次, r 表示等级序号,则有 fr = C ( C 为常数)。 我是学语言学,发现语言研究中,运用 ZIPF 定律来解释语言现象的研究还不多。《语言与语言词典》指出: ( 词频分布定律 ) 是指谈话者或写作者使用的词的分布和频次的总描述。 FR=C ,方程式中 F= 频次 ,R= 序号 , 即频率表上的位置; C= 常数。方程式表示词使用的总次数和词频表上的位置之间有一个固定比率。 齐普夫的表达仅适宜于中频词的情况,高频与低频词与该表述偏差较大。 对词频分布规律有许多补充和深化的研究。 词频分布规律是有较为丰富内涵的,学术界认为正态分布是描述自然科学的典型分布,而齐普夫分布将成为揭示社会科学规律的典型分布,所以社会科学界一直很重视这个定律。讨论词频分布何以呈现那种特殊的形状,对其成因提出假说,建立适当的理论模型描绘其分布过程是当前研究工作的热点。 目前较重要的假说有 2 个: 1 ) 省力原则 假说 : 提出这一假说的是齐普夫。他认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 省力法则 同时体现在说话人和听话人身上。说话人希望组成语言的词少,而且一词多义 , 以节省其精力。听话人认为最好是一词一义 , 使听到的词与其确切涵义容易匹配 , 减少他理解的功夫。这 2 种节省精力的倾向最后平衡的结果 , 便是词频的那种双曲线型分布。 2 ) 成功产生成功 假说 : 这方面以 H.A. 西蒙的研究最为著名。西蒙构造了一个概率模型,他所作的一个重要假说是:在文献中 , 一词使用的次数越多 , 则再次使用的可能性越大。该模型最后导出的分布与齐普夫分布相当接近, D.J.de S. 普赖斯后来建立了一个相类似的模型,又明确地提出了 成功产生成功 的假说。 研究词频分布对编制词表,制定标引规则,进行词汇分析与控制,分析作者著述特征具有一定意义。经验表明,中频词往往是包含大量有检索意义的关键词。而一篇文献全文输入计算机后,计算机是很容易检出中频词的。因此,词频分布也是文献自动分类、自动标引的研究对象。 这对于当前语料库语言学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3 ,洛特卡定律: 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学者 A.J. 洛特卡在本世纪 20 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又称 倒数平方定律 。它描述的是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的 1/4 ;写三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 1/9 ;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 1/ n2, 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 60 %。该定律被认为是第一次揭示了作者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4 ,普莱斯指数: 1971 年美国科学家 D. 普莱斯提出了一个衡量各个知识领域文献老化的数量指标,即后人所称的 普莱斯指数 ,即:在某一知识领域内,把对年限不超过五年的文献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量之比当作指数,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和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P (普莱斯指数)=被引文献数量(小于或等于 5 年) X100 % / 被引文献总量 这些定律,可以对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进行量化比较。 这个话题,暂时学到这。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7958 次阅读|1 个评论
永恒的人格魅力,让人感怀的良师益友:有感于我系胡继兰主任卸任领导岗位的发言
carldy 2010-7-11 13:04
今天这里推荐给大家的,是多年担任我系领导的胡继兰老师。她因年龄关系,从行政岗位上卸任了。于公于私,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把她的感人事迹介绍给大家。于公,作为主要领导,她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外语系的建设与发展中,为我们整个系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私,她用她的真情,给予了我与我的家人多方面的关怀(可以这么说,正是她的人格魅力,让一个热血男儿,远离家乡,放弃了当时可以安户深圳的机会,携家小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扎根个中碰到了许多的人生坎坷,喜怒哀乐,都有她关爱的眼光)。我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她的帮助与开导,这里借空间向您大声说一句:谢谢您,胡老师。衷心祝福您: 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也谢谢您的信任,把您的发言稿发给我,让更多的人来感受您的人格魅力,聆听您讲述一所大学的发展历程,一个系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故事。 【宕开一笔】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大学、一个系科,她们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 请看胡老师的发言(全文摘录): 第第一部分:回首往事 八年来 , 如果把外语系比喻成 一趟列车,我就是这趟列车上为大家服务的乘务员。 2002 年8月的某一天,我在起点站上车了,看到乘客们上了下,下了上,一拨又一拨,迎来送往;亲历了车上所发生的一切喜怒哀乐;见证了许多值得我回忆和感恩的一幕一幕!   再透过车窗玻璃,看到车外那一张张年轻的脸,期待羡慕的眼神,竭尽全力地往车上挤,还有那掠过车窗外风雨后绚丽的彩虹 !   而车上的人形形色色,有的燥动不安,渴望着外面的蓝天白云;有的踌躇满志,迫不及待地想换乘另一趟列车;有的满怀期待,等候终点站的到来; 有的清心惬意,聊天喝茶;有的专心致志看书思索 一路上,外语系这趟列车和着工程学院发展的列车与时俱进,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博士、硕士和教授;一路上我与大家分享着各种各样的喜悦 胡老师 , 我考上博士了,我考上研究生了;胡老师,我终于评上教授和副教授了;我的课题结题了;胡老师,我有男朋友 / 女朋友了,要结婚了,做我们的证婚人吧!怀孕了,陪着挺着大肚子的妈妈去医院检查,儿子女儿呱呱落地了 ;一路上,我尽心尽力为大家分忧解难,大家关爱并尊重我,有什么烦恼,有什么困难都会找我倾诉,想从我这里得到安慰和解决办法   现在,我履行完乘务员的职责,该下车了。下车后我要换乘另一趟列车,在那里没有行政繁杂事务干扰,我可以静心地,身心放松地继续从事我的教书行当 这正是我多年的期待 终于可以解脱了! 八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一路走来真是举步为艰,其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没有经历过的人是难以想象到的。回想合并初期,当时的大外部像一盘散沙,四分五裂;教学和行政人员的配备不齐,教学设备等等等都没有到位;教学分散在三个不同的校区,给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考虑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根本就无法应对这样的局面,更不用说能做出成绩让领导满意。因此,我通过各种形式向领导提出辞职。三番五次地辞职未果之后,经过领导的再三动员,本着支持学校工作的心态,在外语部先天不足的非常时期,我硬着头皮,很无奈地走马上任,主持外语部行政管理工作(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被走马上任)。 当时的外语部犹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她多么需要得到鼓励和扶持啊!可是,一切并不尽如人意。回想那几年外语部的发展过程,真是不堪回首,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我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 身心疲惫,委屈不安, 没有一点的成就感。当时的外语部 --- 一个刚刚合并组成的教学单位,师资来自三所学校的中专和大专老师,要进行跨越式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充电和提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能达到那些老的系、老的本科院校的水准。压力大自不用说 , 在各种会上,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对外语部的批评和指责 四级通过率低,成了制约大外部发展的紧箍咒。 一方面要承受四级通过率指标的压力 , 另一方面还得应付文山会海布置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和协调工作 , 再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干扰和影响。 如果说那几年外语部发展缓慢或是有什么做不到位的地方,不是我的初衷和本意,更我不是我的愿望,我不想看到我原先本着支持学校工作的初衷,而努力之后得到的结果是经常处于无奈甚至尴尬的境地。 首先 , 从 主观上分析 , 是因为我自身不具备行政管理能力, 始终对承担行政工作有抵触情绪,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上任的第一天就盼着辞职。 因为有抵触心理和被动情绪,所以工作起来就很被动,谈不上有创新意识。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找领导沟通谈外语部的发展规划,一心只想着来年述职考核时再提出辞职。 另外,之所以自认为不配当领导,是因为 性格决定了我柔性有余而魄力不足,同情心大于原则性,讲求真实和真诚,忌讳阿谀奉承和弄虚作假.别人可以游刃有余来应对,我却没法做到;别人可能只要付出三分努力就可以得到十分的认可和奖赏,我不行 ;其二,从客观分析,受当初学校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人员配备、教学设备,师资水平、校区分散等, 当时语音室不够,三个校区共有8间语音室,大家都清楚,8语音室在同一校区够用,但分散在三个校区显然不够。我们不得不向教务处申请购买兼有发射功能的手提式录放机,老师们提着录放机去上课. )。外语部底子薄,先天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三,是一些人为的因素所致,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就这三个原因足以让我精神负担加重,感到压力大,血压攀升。看看身边 其他系部都在不失时机地抓住升本的机遇加快学科建设,我却还在一门心思想辞职,还在为极其匮乏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打报告,写申请,还在为四级通过率不理想而发愁 , 还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自己内部不和谐因素的干扰,无形中缓慢了发展的脚步,延长了磨合期。 我多次写信或当面找校领导表达辞职的请求: 让我这样一个没有管理水平的人很牵强地撑着,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反而事与愿违,几年来的努力最终没有一点的成就感,令我 身心疲惫 ;同时,外语部发展不快 , 辜负了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得不到领导哪怕是鼓励性的认可 , 同样令我心里感到 委屈和不安 。与其这样,不如让我回到教师的本职工作,专心教书。当时我甚至与家人和好朋友表露过真实的念头 要是能生一场大病而顺水推舟辞去这个职务,该多好啊! 后来,经校领导和国新书记再三开导做我的思想工作,学校正在发展中,要我支持学校工作。考虑到领导和老师那么信任我,能够包容我的无能和不足,作为工程学院的一员,我没有理由再推脱。同时,我说服自己:既然领导需要我继续承担职务,老师们也一再信任我,一时又推不了,与其采取被动的态度去面对,不如调整好心态,变被动为主动,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组织安排,积极配合系里党政工作,为工程学院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从那以后 , 我们度过了磨合期,逐渐淡化了校区意识,使得原来四分五裂的队伍渐渐步调一致,局面有所改观。 两年之后的 2004 年,又一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在外语部的教学和管理刚刚走上正轨、在师资极度匮乏的时候,我们还未来得及建立和健全一些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还未来得及巩固有所改观的局面, 学校为了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外语系。当时我们真是 一筹莫展 , 因为当时其他各系都是在原有的系基础上直接升为本科,各方面条件已初具规模,而大外部是由几所学校合并,可以说一切从零开始,专业师资不论从数量和学历层次上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更不用说有正而八经的商务专业的老师;我担心就这么草草成立外语系,会误人子弟 ! 人家是交了学费来求学的,这样的师资这样的条件,行吗?可是学校要发展,必须先上再说。 随着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申报成功, 在师资等方面还处在极度薄弱的时刻,外语系 在学校发展需要中 呼之于出。 那时候各方面条件和人员配备仍不俱全,但将近一年来的内研外调,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力争抓好全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反复修改和制订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外语系工作能基本步入正常,雏形已基本形成,为 2005 年招收第一届学生奠定了基础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八年中有一些情景和心情是令我难以忘怀的 忘不了在华能宾馆大厅我们召开第一次外语部党政联席会议时的 情景 (合并初期我们居住分散在全市各角落,到鳝溪校区交通不便,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市中心的一个宾馆大厅开会。那次会议讨论了大外部最初的一些规章制度实施方案); 忘不了在鳝溪校区,交通特别不方便,03,04,05三次校内评估,我与老师们加班加点整理材料,为了写自评报告,多少个夜晚熬夜制作自评报告 PPT 的情景,那种精力和体力的透支如果能在校内评估得到认可和理解也算值得了,可是 ;经常因为加班加点赶不上校车,只好辗转多趟公交车回家; 忘不了 04 年学校决定要成立外语系时我们那种一筹莫展、无助和担忧的 心情 ; 忘不了为了实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分配原则,我们多次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考虑,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确保各类津贴合理分配,使得教职工对津贴分配感到满意。 忘不了在鳝溪时有多少次我充当押运和搬运试卷的角色,与教学秘书一起装订试卷,动用了私家车一起将期末试卷分送搬运到各校区时的情景,晨阳的私家车成了我们当时唯一的私车公用。 忘不了经常为三个校区语音室陈旧的设备损坏或发射台失灵而 救场救火 的情景; 忘不了为了摆脱职务 , 我不顾五十二岁高龄申请到华师大访学时的情景。说心里话,当时是想借访学的机会辞职。在那儿给领导写了封长信,主题就是辞职,记得当我把信寄出后那种如释重负,期待领导同意我辞职的心情,哪曾想到辞职未成,却让我在华师大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令我受益匪浅。: 访学期间,走在华师大校园 , 可以感受到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校园与身在其中的华师大人是如此和谐,身临这样的校园,可以感受到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气氛。 作为知名老牌学府,华师大不但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才子,也吸引了众多社会名流。在这里名人讲座不断,既有本国的名流学者,也有来自国外教授学者。我有幸在那里聆听了多场名人讲座,每场讲座总会得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启发和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那里,我每每被教授们的风采所倾倒 不管是风采依旧的老教授 , 还是英俊潇洒的年轻教授 , 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实的课堂内容、精彩风趣的讲座和授课方式,无不让莘莘学子赞叹不已。而赞叹之余,也就对自己的教学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在那里,传统与现代互相统一,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思想碰撞,头脑风暴,不时擦出创意的火花,可以享受智慧的盛宴,身心得到浸润,思想得到滋养。 在那里,新旧教学楼群、学术讲堂、图书馆错落有致、相互衬托;校园道路两 旁枝繁叶茂的法国梧桐和一片片绿草坪相得益彰; 美丽的丽娃河横贯校园烘托出名校的风采;与此同时,走在校园里,所见所闻无不感受到华师大良好的师德师风和积极上进的学风。 在那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的全是 仁者乐水,智者乐山的儒家仁智文化, 使我暂时忘却了行政职务的烦恼。 在名校的所见所闻所学令我开阔眼界,找到了英语教学的切入点(理念和方法);回来后,在教学上我的所想所思所为不再是象过去那样简单地为备课而备课,为教书而教书,为写论文而写论文,而是能够以全新的角度来透视大学外语教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全面地探究和实践大学英语教学理论。 得益于访学的收获 , 我将在华师大的感悟融入到教学中 , 受到了督导组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忘不了我心存的内疚,有些事虽然时隔多年,我仍感到不安 ( 由于当时外语部没有办公室主任 , 又全都是女教师 , 戴老师举家搬迁时没有给予周到的帮忙;由于我过急的回应,差点使在座的一位老师与我们工程学院擦肩而过 ) 。有一些由于我不了解而忽略没有给予关心和帮助的人和事;,在此请大家多多包涵! 等等等等,一回忆太多太多的往事扑面而来,真是不能一一枚举。 第二部分:感恩的心情 八年的时间里,还有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是结识了在座的领导和新老同事、朋友,你们给予我很多启发、给予我无私帮助。在此,我要感谢在我情绪低落,工作遇到烦恼时给予过我理解、帮助、启发和包容的领导和同事们 非常感谢在座各位的鼎力配合和帮助 , 没有你们的理解和帮助 , 就没有外语系的今天 ! 首先,感谢在座的系领导,自 2005 年国新书记, 2007 年远振主任 2009 年孝慧书记先后到任,我们系面貌日新月异。外语系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也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如今,我们可喜地看到外语系的师资力量、学历层次、职称结构、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设备较之合并初期都有了很显著提高和改善,真是可喜可贺! 特别要感谢前书记国新,在我很困惑很无助时,是他循循善诱开导我,并为我分担了很多的工作。他在系的三年时间,力图改变外界对我们系的一些片面的看法,为我们据理力争了很多的东西,包括津贴、监考补贴、办公用房、办公设备等,而他自己却拒绝接受系里哪怕是一分钱的福利和补贴(包括当时我系每年三千的福利),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很多。 感谢各位教研室正副主任和备课组长,你们给予我太多支持和宽容,从来没有让我为难过。每当我将各种任务下传时,你们都积极支持配合或与我商量。特别是在几次大大小小的评估中,教研室主任具体的工作就更多了,你们都能倾全力完成。外语系女教师多,难免时不时会遇到各种突发事情要请假,这时我只有依靠你们来救场救火。 另一件事就是为了促进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我和教研室主任们一讨论口语考试具体方案。这项工作可以说是自找的苦差事。因为如果实施口语考试无形中就会加重老师的负担,其中涉及到如何排考,课时如何计算,津贴如何分配等等,然而我们的教研室主任和老师却积极配合,从08级开始实施,并坚持下来(虽然至今老师们还未拿到应该得到的课时补贴)。 同样的,我也能够理解教研室主任是基层最辛苦的官,你们在承担繁重工作量的同时,还要认真完成校系下达的各项任务,诸如组织教研活动、排课、调课等繁杂的工作。在你们遇到麻烦时,比如在排课问题、口语考试补贴问题、选修课申请和课题申报遇到麻烦时,我也会尽我所能为你们起到上传下达沟通的作用。 感谢在座的各位默默无闻的老师们,你们对学校和系里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你们以 不用扬鞭自奋蹄 的精神,在超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抓紧自身学历、职称和教学 水平的提高,这些我令我们佩服,特别是女教师,作为女性,我深知要孕育孩子、哺育孩子、教育孩子,还要忙家务活,又要与男同胞并驾齐驱,完成各种任务有多么的不容易,(诸如论文一篇也不能少,周12课时一课也不能减!)在超工作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每学期大量的重修课你们都毫无怨言利用课余时间承担下来;每学期的英语角、播音和电影播放等等,你们都不计报酬积极参与,你们 的付出与支持我都记在心里;还要感谢凡夫、俐斌和晨阳和范建闽老师,因为当时浦东和仓山校区的事他们都帮了很大忙(如试卷搬运寄存,语音室故障,发射机问题等等等等); 当时我们多次申请语音室实验员,但学校迟迟没配备像金海这样的一个能手,因此,每当接到永贞的电话我就害怕,因为这就意味着语音设备或是发射器有出故障了。(晨阳) 同时,感谢那些对我的信任,把知心话对我和盘托出的教职工们,还要感谢那些在我困惑沮丧时给予我理解和鼓励的所有人,谢谢你们! 感谢我们系默默无闻、工作上与我打交道最多的,给予我很多帮助的两位教学秘书。在很多时候,你们是我的参谋,你们能及时地为我提供教与学方面的信息,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并想方设法协助安排好课程表、各类考表,包括一些你们份外的事情。因为工作中与你们接触较多,对教学秘书工作的辛苦和抱怨我深表理解。对你们工作上的不足我可以没有任何顾虑地直截了当提出批评。可以说工作中,我们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到了最佳境界。 感谢这一任的四位工会委员和积极参与工会活动的教职员工,我们一起参与组织了许多活动,为外语系争得了荣誉,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快乐 时装秀,令台下其他系的老师赏心悦目,甚至说到二十年后还回记得这个节目;我们组织了篮球赛,羽毛球赛。特别是拔河比赛经过大家的奋力拼搏,取得了令全校教职员工刮目相看的好成绩,曾一时轰动全校,成为校车上,茶余饭后老师谈论的话题 外语系牛啊!;我们还组织了烧烤、 採 草莓、参观马江海战纪念馆等活动。我们还 一起参与了工会学校文明小家的评估验收材料的整理等等。前几天,我已向系党政领导提出了辞去工会主席的职务,我希望卸掉所有的职务,好好歇歇了! 感谢八年来学校给我提供这样一个职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与大家一起 努力过、沮丧过、抱怨过、快乐过...,虽无成就可言,(在位期间没干出什么大事,都是些琐碎得近乎鸡毛蒜皮婆婆妈妈的小事),但我以真诚换来了大家的理解、信任和包容, 无怨无悔! 按一位朋友近日发来的短信说的:过去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你的执着,未来的岁月仍将证明你的真诚,回首往事可以无怨无悔,是真境界! 最后还要感谢学校和系给了我今天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将八年来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一吐为快,谢谢! 今后的日子,我还将继续在教师的岗位上尽微薄之力,和大家一起工作着,健康着,快乐着! 最后真心地祝福外语系的明天会更好 ! 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5631 次阅读|3 个评论
师范院校的教学定位
arithwsun 2009-12-11 23:49
师范二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育理念,这八个字基本上为所有师范院校所采纳,不少学校甚至刻字立石于校园之内。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师范院校又往往将师的含义,仅仅局限在培养中小学教师层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要求达不到(或认为不必达到)同类综合大学水准的现象。 这种情况既与学高为师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又与国家和北京市对师范类院校高额投入的大势相矛盾。师范院校,完全不必将师范的理解范围,固步自封到中小学教师层面,而应根据学高为师的理念,扩展到培养出大学教师,科学家,乃至科学大师的层面,在毕业学生的未来预期中,形成完整的师资梯队,有头有尾,方能带动起各级师资水平的提高。 这不仅仅是理念和投资的问题,也会解决现实中产生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层面,一是教师层面。 在学生层面,随着大学生扩招,必然会出现更加强烈的人才竞争现象。即使是师范生预期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因为工作稳定,重点学校待遇优厚,也成为竞争激烈的市场,而且是向所有的大学开放,而不止是师范院校。 在强烈的人才竞争中,我们必须向人才市场说明: i. 人才的区分度,必须指出我们的哪些学生是最优秀的,从而给人才市场(包括考研 / 出国)以明晰肯定的答案; ii. 优秀人才标准,应该结合市场(包括考研 / 出国)要求和本院系教师科研特色,教学研三位一体,树立出首师大数学学院的真实名声。 在教师层面,须知,优秀学生,尤其是优秀本科生,是一个大学吸引优秀师资的重要力源。如果一个师范院校不能吸引和制造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那么它也不可能真正吸引来第一流的大学师资和科研人才。 所以,首师大数学学院的教学定位,应该明确为: A. 通才教育和精英教育相衔接; B. 教学和科研相衔接。 第一点,我们要帮助所有的学生在大学四年里,达到最大可能度的进步。这是因为,本科毕业生排名在前 25% 的同学,工作后的未来表现,是一个学校声望的重要参数。这个道理比较明显。不过可能有特别细致的老师会根据实际情况指出,在本科毕业生排名比较靠后的同学,将来也相当有可能在工作中做出巨大成就,这与我们的断言并不矛盾,因为这些人在首师大毕业生中排名较低,所以社会甚至他本人自己,都不会将其成就归功于首师大的培养,甚至会认为正是首师大的培养方式,耽误了他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教学中力图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全面培养,不仅要以通才教育,培养出未来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同时也要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精英教育,培养出未来的教育家 / 科学家。 第二点,教 -- 学 -- 研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学好比是心脏,不仅学生要学习,教师也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大学就是个修行学习的场所,任何一位成员,只教不学,或只学不教都是不完整的。教 -- 学必须成为循环,就好比是血液循环体系中的肺循环,非此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气;学 -- 研则好比是血液循环体系中的体循环,非此,系统不能做功,所以教学和科研必须衔接,缺少任何一个环路,都不能形成教学研的良性循环。 教学和科研相衔接,才能既培养出一定比例的精英级学生,带动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又能教学相长,锻炼和稳定住我们的优秀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加盟我院。 有了定位,才能谈及怎么做,而在谈怎么做之前,我们还需先分析一些当前教学情况中的相关基本问题。 首师大数学学院,在多年发展之后,科研力量增长很快,从而为教学和科研相衔接,提供了必要性和必须性。 但是,因为文革等历史原因,国内大学一度产生了,教学和科研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随着现在教师队伍构成的改变,已经成为必须改革的对象。现在,每位年青教师都至少是博士毕业,首师大数学学院里也有了不少国内科研影响力很强的教师,他们中,不乏热爱教学,喜欢给本科生教书的老师。但旧有的教学模式,往往阻碍了他们对本科生教学的可能参与: A. 大一大二基础课教学,因为过去往往由指定教师长期承担,导致每学期课时量大于普通课程,而且这些基础课程,往往必须一上就是一年,甚至两年,如此大的工作量,和人为化的特殊地位,导致一线科研人员,不敢申请此类课程。 B. 大三、大四的专业课课程,深度不足。因为目前的学分制还不够完善,很多学生更愿意去选一些容易的课程,而对一些前沿课程和深度课程,则选课人数不足,导致无法开课,这也进一步使得,科研人员没有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本科生高阶课程可带,降低了他们对本科生教学的热情。 同样的,在教学和科研相脱节的情况下,本科生的学习,实际上也受到了相当的影响。因为缺乏科研方向的指导,他们很难知道,自己现在学到的知识,将来会用在哪里。导致: A. 即使是优秀学生,也往往只专注于考研相关的大一、大二基础课,或者是出国相关的英语,而对大三、大四的高阶课程重视不足,习题练习不足。结果上研究生 / 出国之后,普遍后劲不足。 B. 普通学生,则迷失方向,缺乏合理的学分总成绩计算方法,以准确判定其大学学业完成情况,结果学业动力不足,形成恶性循环,逼迫教师不断降低课程学业标准。 解决之道,无外乎两大体系,学分制和导师制的施行。在当前情况下,作者更倾向于先从学分制上突破,要点有几: 1. 实行GPA积点计算方法,改变过去大锅饭似的学生学分计算方法; 2.实行荣誉课程制度,既使得高标准考试成为可能,又兼得学生研讲制度得以推行; 3. 本科生论文与本科生讲座相挂钩,将教学跟科研接轨,才真正可能将教学这块蛋糕做大。 详细解释,可参考本博客上以前博文的相关内容。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586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