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环境监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陕北黄土丘陵治沟造地的环境监测与科学发展模式”在西安通过专家验收
jxz1963 2019-7-30 19:50
“陕北黄土丘陵治沟造地的环境监测与科学发展模式” 在西安通过专家验收 2019年7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完成的2015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一一陕北黄土丘陵治沟造地的环境监测与科学发展模式(项目编号:2015KTZBNY01-04),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研究员为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内容有: 已筛选适宜治沟造地的适生作物品种马铃薯、红薯等2个,建野外试验站2座,项目带动辐射20多平方公里。本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Nature 1篇),马铃薯产值达1.8万元/公顷、红薯产值1.5万元/公顷。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1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
cseszc 2018-10-9 13:39
关于召开第二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 2018 年学术年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为了更好地交流和展示环境监测与预警创新技术和应用成果,提升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为我国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出谋划策,我会拟定于2018年12月6-7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第二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交流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现将有关会议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 《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 协办单位 :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控与预警》编辑部、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知学云科技有限公司 二、会议主题 : 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三、会议征文及研讨的主要议题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及体系建设;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与溯源技术;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与预警技术;大气与水质网格化监控技术;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监测;VOCs在线监控技术;环境遥感与地面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综合分析与评价;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及其监测预案。 四、特邀主旨报告 拟邀请多位院士和国内环境监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特邀主旨报告。 五、专题研讨会 会议设环境监测管理高端论坛以及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专题、标准物质专题和VOCs监控技术专题。 六、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果转化交流洽谈会 会议将汇集环境监测创新性科技成果和典型工程案例,在 会议期间进行发布和交流对接。 七、论文征集 1 、请按照会议议题提交论文,论文摘要不超过 500 字,全文不超过 5000 字。论文文件格式为 word 文档。具体要求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等。 2 、请提交论文人员将电子版论文全文发送至信箱 cseszc@163.com 。论文截止日期:2018 年 11月20日。 八、会议注册 参会代表会议服务费 1800 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 1200 元/人。会议服务费包含会务、用餐、会议资料等费用。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九、联系方式 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 :张超 电 话 :15650765068/010-68668291 邮 箱 :cseszc@163.com 参会报名表.docx
2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十三五环保规划之“环境监测”篇
热度 1 yuewenzhu 2015-11-24 11:16
环境监测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包括气、水、运维、智慧环保。近年全国环境监测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大气污染监测系统。细分领域上,2014年销售数量处于前2的产品类型是水质监测设备和烟尘烟气监测设备。环境监测企业研发费用总量、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比重均保持增长。 一、环境监测:中游设备供应、下游运营维护价值分析 1、环境监测分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其他监测 根据监测对象,环境监测产业主要分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其他监测。根据赛迪顾问研究成果,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大气、水等;污染源监测涵盖大气、水同时,还包括固废等环境因素;其他监测包括土壤、噪声、辐射、应急等。其中,环境质量监测运营主体由各级环境监测站构成,污染源监测运营主营由主要排污企业监测部门构成(如电力、水泥、钢铁、玻璃、化工等)。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将推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国产化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开展有助于监测仪器国产化。早在2011年,科技部合同财政部即已正式启动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简称“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目的在于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 同年国家发布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其中“重大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包括:1)基于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2)基于已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装臵)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开发;3)重要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含核心基础器件)的开发。 3、环境监测产业链:中游、下游更值得投资 环境监测产业链中,中游仪器设备对公司设臵高技术含量门槛,下游运营维护对企业资金及融资能力要求较高。根据赛迪顾问研究成果,环境监测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硬件、软件、检测试剂,中游监测仪器、监测系统,下游仪器维护、设备运营。 上游方面,硬件、软件及试剂的发展较为成熟,且这些产品一般从外部引进、非自行生产,产品投资价值相对较小;中游方面,监测仪器企业一般会引进关键零部件进行系统集成,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利润水平较高、投资价值相对较大;下游方面,国家目前正在力推环境第三方运营维护(或称环境服务业),对运营维护企业的技术水平、资金及融资实力提出更高要求,环境监测运营维护的PPP项目的初始资金投资一般很大,但是一旦进入项目稳定运营阶段,由于成本仅为人工、车辆等少数管理成本,利润水平之高仍然使得下游环境监测运营维护成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二、供需分析:需求继续旺盛,供给基本稳定 1、.环境监测需求:近处增长在大气,远方多点在开花 A、近年环境监测产业增长主要来源于大气污染监测系统 2013年,全国环境监测产业规模159亿元,同比增长26%。在环境监测产业规模结构中,监测仪器占比最大、达到62%,运营维护目前刚刚起步,仅占10%。环境监测类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一般较小,规模大小依次为仪器仪表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机构、配件供应商。 近年全国环境监测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大气污染监测系统。近2年国家围绕大气治理出台的环保政策推动了大气环境监测产业发展。2013年发布“大气十条”之后,2014年5月起,国家陆续出台环保政策进行大气治理;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以及污染源监测起到较大推动作用,主要包括:《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等。 B、环境监测产品销售数量增速高于销售收入增速 环境监测产品销售数量与销售收入呈现不同增长速度。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4年,我国共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2.9万台,同比增长19%,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是2014年我国监测产品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仅5%,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降,此外监测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C、细分领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14年销售数量处于前2。的产品类型是水质和烟尘烟气监测设备。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仪器销售数量处于前2的产品类型为水质监测设备和烟尘烟气监测设备,两者分别占市场销量的42%、37%。 (1)烟气监测设备: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十一五”过后,烟气监测设备爆发式增长期已过。新增指标的监测、监测面的扩大、仪器自身更新换代是延续烟气监测设备市场增长动力。 (2)环境空气监测设备: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空气质量监测需求已经爆发,增长率逐年下降,但是环境空气监测设备占总体环境监测市场比例将逐年增加。 (3)水质监测: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监测近几年保持平稳增长。随着水十条的出台,国家对水质安全投资力度日益增大,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水质监测仪器、水质分析仪器市场将不断增大。 2、供给: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企业争相加大研发力度 A、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 排名前十企业销售收入占市场总体销售收入比例基本稳定。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4年,排名前十企业销售收入38亿元,占市场总体销售收入的62%,与2013年数据基本持平。数据表明,环境监测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环境监测毛利率有所下滑,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背景下,低价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B、研发费用总量、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比重均保持增长 环境监测企业研发费用总量、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比重均保持增长。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利润空间下滑的背景下,企业研发投入/销售收入指标是否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看,我国环境监测企业研发费用总量、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比重均保持增长;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目前国内企业针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监测仪器主要以收购为主。 C、环境监测行业特点:国产化+并购参股+运营维护+智慧环保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存在以下特点: 监测设备在高新监测领域仍以进口为主;举例说明,在对烟气中汞监测设备和PM2.5监测设备采购中,大部分市场份额被进口产品占领;在水质和土壤监测领域,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更高,外资企业的领先优势更为明显。但是低端国产产品竞争不断加剧,但是环境监测产品国产化比例在不断提升。 并购或参股是国内领先企业完善产业链的主要途径。例如,雪迪龙与韩国Korbi公司设立中外合资企业北京科迪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发展水质监测仪器新产品,扩大公司在监测仪器市场的产品种类和市场份额;聚光科技收购BohenBeheeer75%股权,100%控股SynspecB.V.,获取VOCs监测等技术及产品。 运营维护服务带动设备销售的创新模式不断出现。1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要求加大差别电价、差别水价实施力度,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逐步推行工业园区治理,这将刺激监测设备投资并有望新增监测服务购买需求。 监测数据造假、环境管理转型等多项因素将催生智慧环保产业出现。 三、行业未来:气+水+运营维护+智慧环保 在《新环保法》的驱动之下,以及排污权交易、环境税、碳排放交易等政策背景中,环境监测指标未来将从单一指标监测发展到多指标、多维度水平、指标限值、监测范围将更加严格。尤其在2015年7月3日,环保部官方网站披露《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草案)》,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奖对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及时性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认为,大气、水、智慧环保、运营维护均存发展机遇。 智慧环保:最具“互联网+”因素的环境监测细分领域 智慧环保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提高原始数据资源使用效率,为差异化收费提供数据基础,强化环境应急与预警监测等。以思路创新公司的环保产业信息化体系为例,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感知层、物联层、智慧层、服务层;智慧环保解决方案可以服务政府,也可以服务企业,甚至可以服务公众。 智慧环保数据将驱动环境管理转型。根据国家环保部研究成果,之前业界讨论的环保数据是“单个环境管理业务的数据”,未来环保大数据发展的趋势是“各类环境管理数据的总和”。大数据有助于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未来发展趋势: 1、空气质量监测将向更广泛的区域监测发展;污染源监测将向燃煤锅炉、超低排放监测发展;VOC治理与监测已被纳入十三五规划,政策推动下潜在需求即将爆发。 2、水十条将推动水质监测细分领域发展。 3、在国家大力推动第三方运营维护服务的背景下,环境监测设备厂商正在由单纯的设备提供者向环境监测系统及运营维护转型。 4、智慧环保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提高原始数据资源使用效率,为差异化收费提供数据基础,强化环境应急与预警监测等;智慧环保的商业模式日渐清晰,有望得到全面发展。
个人分类: 环保驿站|5876 次阅读|1 个评论
夯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技术基础
yuewenzhu 2015-8-18 09:3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我国环境监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确立了行动纲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具有鲜明的技术性要求,只有全面夯实技术基础,才能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主要目标落到实处。   一、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蕴含着对监测点位、内容、指标设计的科学性要求。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石、耳目和哨兵。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还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的问题,与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技术支撑需求不相适应。《方案》提出了“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要求,从技术层面做好落实,主要应该把握以下3点:   一是全面优化监测点位。坚持长期固定点位与动态调整点位相结合,在保证监测数据连续、可比的基础上,保证点位布设与环境形势和环境管理需求变化相同步。在空气、地表水监测点位的覆盖范围上,向区县级行政区域延伸,人口密集、污染较重的县域优先布点。功能上全面满足环境质量评价、考核、预警要求,特别是满足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要求。   二是合理拓展工作内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防治区域、污染场地及周边地区、菜篮子基地等土壤污染风险,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情况。在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和源清单编制的常态化工作,推进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   三是科学设定监测指标。采用普测与选测相结合的方式,在重点地区开展人体感官指标、生物指标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突出指标的监测。例如在城市水体中增加色度、嗅味指标, 在重点流域开展水生生物群落监测、鱼类生长观测和生物毒性监测 ,强化重点行业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汞等重金属、总氮总磷、有毒有害物质监测与研究等。   二、全国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体现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效能的内在要求。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还存在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的问题。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也将推动环境监测工作模式和手段的根本性变革。主要应抓好以下3点:   一是推进全国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和共享。按照统一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统一的数据标准,将县、市、省、国家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获取的各类环境监测数据逐级联网。继续加大环境监测信息的公开力度,扩展数据公开范围,加强监测数据的共享,建设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发布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开发布,提供相应的共享服务,提高环境监测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提升监测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国家环境监测网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环境监测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应用,能够实时监控监测采样、逻辑辨别数据质量、分析处理海量数据、自动生成监测报告、实时发布相关信息、有效满足数据共享的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数据标准化,业务管理一体化,污染源监控可视化,监测报告智能化,提高决策支撑水平。   三是深化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制修订各要素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建立多因子、多要素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重点区域和流域的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分析。围绕区域和流域的热点环境问题,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关联分析和原因分析,建立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影响因素相关分析的模型方法,研究环境质量变化驱动机制,判断环境质量发展趋势,预测潜在环境质量风险。   三、自动预警,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强化了对环境监测的技术先导性要求。   自动预警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扭转一段时期以来环保工作被动、事后、补救的局面,逐步走向主动、事前和预防。因此,必须下大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常态化。完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重点区域、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形成“国家、区域、省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体系。编制全国大气排放数值预报模式源清单,推进规范化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国家模型研发与业务化应用,为逐步开展污染源追踪与环境治理效果评价奠定基础。   二是提升企业污染排放监控技术水平。构建全国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和预警系统,建立排污单位监测数据与管理信息传输与交换机制,实现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和管理信息的全国联网,建成污染源监测国家综合管理与分析预警平台,形成排污单位监测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实现污染自动预警、超排告警以及追踪定位。   三是强化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 结合污染源分布和流域水质风险,研究建立水质预测预警模型,开展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和风险预警。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识别系统,判别重点土壤环境质量风险区和主要污染指标,开展有针对性的特征污染物监测,防控土壤环境质量风险。完善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和专家库,研究建立环境监测应急监测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   四、依法追责,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彰显了环境监测技术与环保核心业务相融合的理念。   依法追责是《方案》的一个亮点,旨在强化环境监测结果的应用,推动解决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以提升环境监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一是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按照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的要求,国家制定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保证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活动在统一的规则下进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管理由国家负责,地方监测网质量管理由地方负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研究建立国家环境监测网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标准化技术文件,对国家监测任务的各个环节和工作机构加以规范。制定国家网监测数据造假判定技术规则,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核查,严厉打击数据造假。   二是信息生产贴近需求。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宗旨,主动瞄准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执法等环保核心业务需求,持续优化监测业务体系设计。将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指标设计、数据综合分析与环境质量考核、评估、预警紧密挂钩,加强环境监测需求与供给间的协调、反馈,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监测执法协同联动。建立监测与监管联动的“测管协同”机制,根据监察执法需要,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执法性监督监测。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及时向同级环境监察部门通报监测结果;各级环境监察部门依托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开展执法监管,及时向同级监测部门通报执法检查计划并联合开展执法检查与监测,实现污染源同步监督监测与监察执法。   作者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 陈斌 原文来自于中国环境报 http://www.cenews.com.cn/gd/llqy/201508/t20150814_796289.html
个人分类: 环保驿站|6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众包环境监测中的大数据思维:混杂性与精确性
热度 10 lionbin 2015-1-14 14:18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好的一本大数据专著。书中明确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重大转变,我喜欢称这种转变为大数据思维,并特别赞同这本书所突出的三个特点: 1)利用全体数据,而不是仅仅依靠少量的数据样本; 2)重视混杂数据,而不是刻意追求狭隘的精确数据; 3)关注相关关系,而不先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联系 。 今天想谈论的话题,与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有关。 获取全体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假设的理想条件 ,随着我们所获取的数据变得越来越庞大,我们也正在逐步逼近全体数据,更多的测量意味着更全的数据。由此也带来了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数据的混杂项:数据量的大幅增加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一些错误的数据也可能混进数据库,但这些问题显然并非无法避免的。从另一个方面讲, 大数据因为更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和混杂性,可帮助我们进一步接近事物的真相 。如果我们过度关注精确性,就会将视野局限在那些可以分析和能够确定的数据上,缺乏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物,对事物的整体理解也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让环境监测走众包测量之路,一直是我最期盼的事儿,也是最近在许多场合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我喜迎便携的环境监测设备问世,最好是基于手机插件或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出现。有关用手机众包方式进行气象测量的话题,我之前有多篇文章进行了介绍 ,但进行环境测量的案例并不是很多。因此,一个月之前,当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手机将拥有嗅探功能,可利用这个功能进行大气污染物测定的潜力时,有些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进行介绍: 智能手机终于要拥有嗅觉功能了 。 原来,这种兴奋的感觉还可以继续的。昨天又看到 Nature 上的一篇文章“污染巡逻”(Pollution Patrol) ,硬是将这种兴奋持续到完成这篇博文。首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名字“污染巡逻”,很像一款游戏吧。一查,还真是一款简单的移动跳跃躲避类动作游戏,游戏者需要移动小球到达蓝色小球,同时必须注意避开一些不能碰的小球,否则就受到污染了,污染到一定程度就丢掉了性命。 这篇文章是从介绍乌兰巴托的冬季开始的。蒙古的乌兰巴托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居民用煤或薪材加热那并不保温的房子。随着冬季降临,空气开始变坏,烟尘充满天空,人们要带上口罩,数百米开外的建筑笼罩在浓雾之中,穿上白色衣服在这样的环境中只需要数小时就会变成灰色。这个城市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空气中颗粒物污染会导致城市十分之一的死亡率。但有关污染程度的信息是很有限的。WHO的在线数据库只有乌兰巴托一年的读数,显示有害颗粒PM10和PM2.5的浓度。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新闻研究所(Press Institute)的记者自己动手来进行监测了。他们通过与地球记者网络(Earth Journalism Network)合作,2014年7月份在整个城市安装了儿童饭盒大小的5个监测设备。这个设备称为DustDuinos,测量颗粒物浓度并可迅速将数据上传到公共网站(图1)。这些设备的充电和连接还存在一些小问题,从城市中心传感器所测定的初步结果显示,PM10浓度至少高达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极限值的两倍。 图1 DustDuino。测定大小等于或小于10微米(PM10)和2.5微米(PM2.5)的污染颗粒浓度 DustDuino及其他一些污染传感器,用50美元就可以搞定,网上有这些传感器的使用说明 ,这是下一波环境运动的部分成果。如果要问,你家里或者居民小区受到污染了吗?即使到目前为止,这也是非常难于回答的问题,因为能测量大气污染的监测设备价格昂贵,一座城市只在有限的地方进行了安装,数据分布非常有限,大多离自己住的地方很远。于是,全球各地的记者、游说团体、黑客等等开始倡导使用低成本的监测设备来大幅扩大有关污染的数据量。这些DIY运动,导致了低成本传感器的出现,可以在线购买或者根据线上指导进行建造。这些设备很容易装备起来,相比于官方数据网络采用复杂而稀疏的传感器设备进行监测,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公民科学的方法旨在对人们实际生活地方的空气污染进行高分辨率的测量。还有一些工作正在开发可穿戴传感器用于监控人们所暴露大气的实际水平。 让普通民众来参与污染监测是只到近些年才开始发生的事儿。 传统的空气质量传感器是很昂贵的,或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所测定的数据一般是获得不了的,或者难以使用和分享。当一些玩家开始考虑自己焊接一些电路和传感器来进行DIY的时候,这种变化就开始发生并产生了新了的挑战。 这个运动可追溯到2006年,当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Beatriz da Costa将一个小型传感器绑到信鸽身上。Da Costa曾与工程师开发了一套仪器组件,测量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还有一个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跟踪鸽子的运动轨迹。她将这些数据发布出来,称为PigeonBlog,她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目前的现状,让公众在收集污染数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约在同一时期,用于其他方面的传感器也开始出现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现在说他们利用技术来跟踪心率和其他健康数据;一些家用设备可时时刻刻监测水和电的使用情况,城市使用传感器来跟踪从行人交通到管道漏水的方方面面。 2011年,一群电脑高手、制作者和艺术家们聚集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组成了一个自称为Sensemakers的联盟。他们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政府没有在地方水平监测那些实际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污染 。Sensemakers发起了一个在线呼吁,要通过社区来开发传感器对空气污染进行测量。他们通过众筹平台Kickstarter募集了超过144000美元的资金,开发出了可测量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设备 空气质量蛋 (AQE,Air Quality Egg)(图2)。传感器的成本185美元,不到中档设备价格的十分之一。大约在几乎相同的时间,西班牙也出现了类似的工作。巴塞罗那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 Barcelona)主任Diez Ladera 梦想公民们能够实时监控他们呼吸的空气,以便社区的其他人都能从中受益。他们经过一年时间考察一些可用的技术,最后确定他们可以自己实现这个梦想了。他们早期的原型发展成一个传感器组件,称为 智能公民工具包 (SCK)(图3),可以测量空气质量蛋中的所有指标,还包括光强和噪音。这个团体建立了一个网站,鼓励DIY们建造或购买设备来监控当地的污染状况。因为这样的开源传感器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制造,所以很难追查到究竟已经生产了多少了。根据这些设备的发明者所提供的信息,至少有35套DustDuinos,2500套AQE和1000套SCK了。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在类似Xively等在线平台上向公众开放。 图2 空气质量蛋(AQE)。测定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湿度和温度。在线数据通过单独基站获取。 图3 智能公民工具包(SCK)。测定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以及以及光、湿度、温度和噪音污染。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环境研究人员Joshua Apte之前的工作表明,了解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的污染水平是多么重要。2014年他花了四个月的时间,用人力车安置了一个中等距离的传感器称为DustTrak,并带着它穿过新德里的道路,实时测性污染信息。Apte想了解污染水平如何改变人们的日常工作,他发现了很大的变化。在交通要道,例如卡车通过所喷出的烟雾会导致PM2.5浓度增加高达50%。在这个测试中,Apte还发现比PM2.5还小的有害超细颗粒物以及纯碳粒有更大的波动。如果要在整个城市部署空气污染的监测网络,每个传感器要高达一万美元,还不一定做得成。 这些努力已经吸引了一些市政府和公民团体的注意。2014年初,阿姆斯特丹官员向100位市民提供了SCK,以及如何在居民区使用这种设备的说明。 在2014年5月,由曼彻斯特创新实验室的FutureEverything组织的团体,在英国建立了一个围绕城市中心的传感器网络,目的是测试一下如何用这些数据来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这样的DIY设备,建立在开放的原则基础上,努力推动对空气质量进行民主化监测,不再仅仅是政府和学术研究领域。但该方法的倡导者仍然需要说服那些常规污染研究人员,因为这些研究人员担心这些廉价设备所测数据的质量问题,而且都是一些相对缺乏训练的人在进行测量。 看来, 支持者的热情并没有打动环境研究者 。环境研究者认为,用于SCK和AQE的传感器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污染数据,监控空气污染水平远比廉价传感器的制造者和供应者所建议的要复杂。温度、湿度和气体会影响AQE和SCK的测定,使人们难以比较不同设备所获得的数据。 这些DIY的努力也缺乏污染专家的投入,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会非常关注安装仪器的位置以及对传感器的维护,如果不关注这些事情,数据本质上就毫无意义,因为 错误的测量数据没有可比性 。因此,这些问题减少了数据在环境保护中的有效性。 曾开发了用于室内颗粒物传感器的Smith说,这些数据的传递和储存方式使其难以分析和形象地讲述一个连贯的故事,并说他们从开发自己的智能廉价传感器中学到的一件事,就是这些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并不干净, 要得到一些有用的数据最终还需要很多工作 。 鉴于这种担忧,科学数据集的储存中心尚未接受大多数DIY传感器产生的信息。而且他们还表示,在市民传感器项目得到的数据得到改善之前,是不会将这些数据纳入伦敦空气质量网的。 上面这个纠结的故事说明, 在许多方面,我们还在信息匮乏的假设下做很多事情,依然是小数据思维模式。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在我们的制度、处理过程和激励机制中尽可能地减少数据的使用。我们甚至发展了一些使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的处理技术,统计学的一个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数据来证实尽可能重大的发现。如果我们总是假定自己只能收集到少量信息,那结果可能就真的如此了。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里人人都拥有能收集和处理更大规模数据的能力,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就涉及从小数据到大数据思维转换中精确性与混杂性的问题。在数据量不断增加的新情况下, 允许不精确的出现已经成为一个新亮点,而非缺点 。放松了容错标准,人们获得了更多数据,反而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做更多新的事情。这就不是大量数据优于少量数据那么简单了,而是大量数据增加了观测事物的维度。随着数据的增加,错误率也会相应增加,但 众多的数据合起来就可以提供一个更加准确的结果 。因为这里面包含了更多的数据,而它提供的价值不仅能抵消掉错误数据造成的影响,还能提供更多的额外价值。如果只有一个测试仪,那么就必须确保这个测试仪是精确的而且能够一直工作。另外,更多的数据意味着单条记录不是那么重要,即使有偶尔错误的数据出现,但已经在数据洪流中被淹没了,其集中的趋势反而显得更加精确。更重要的是,可观察到一些本可能被错过的变化。 DustDuino的开发者Matthew Schroyer说, 将一个具有足够时间跨度的数据进行平均,是可以与更昂贵传感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比较的。 一个独立研究小组报告称,当取样时间窗达到1小时时,DustDuino与更高成本的传感器表现一样良好。Schroyer也承认,在瞬时数据收集方面,DustDuino还不够精确,因为其测量结果包括太多噪音。 AQE和SCK的开发者也承认,传感器面临萌芽期期的困难,但他们表示这是能够解决的。预计2015年年初将发布新一代SCK,该设备可预先校准,也配置更好的传感器,数据质量足以同官方空气质量标准相媲美。 目前,一些研究人员正在与公民监测运动进行联合。例如,尽管存在数据质量的问题,伦敦可持续性交换项目的倡导者正在与社区合作来测定城市的空气污染。EPA也开始接受市民监测的概念,他们正在考虑如何用低成本、低精确度的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来补充那些零星分布的顶级测量设备。 这些新的技术具有潜在的价值,无论我们是否准备投资或使用它,它已经到来了。 2013年,美国环保署宣布,让开发者来制作集成了空气质量与健康数据测量的低成本可穿戴传感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美国环保署将宣布资助获胜方450万美元用于研究社区的低成本空气质量传感器。随着政府削减预算,昂贵传感器网络也会减少,开发公民监测可填补这一缺口。 预计有一天,人们的衣服就能直接测量所接触的致癌物质,手机能嗅出污染颗粒物,无人机盘旋在城市上空寻找天然气泄漏。 可移动的纺织品健康监测,这是很有可能的,目前全世界各地有许多高手正在研究这些技术。 参考资料 : “手机电池测量气温”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科学观测也拥抱“众包”革命:用智能手机跟踪气候 宅男宅女们也能成为博物学家,成为环境监测者 智能手机和网络协作打造新一代博物学家 智能手机终于要拥有嗅觉功能了 Nature, 157, 136-138, 2015-01-08. Pollution Patrol.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
个人分类: 一起读顶刊|10362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实现了几代南海监测人的梦想-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掠影
samzhou2 2013-7-17 15:11
日期: -- 中国海洋报 -- 版次: ■黄楚光 江志华 上官茂森 周鹏   南海,不仅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在这片辽阔美丽但海况恶劣的海域,有一群海洋环境监测人,数十年如一日地驰骋在这万顷碧波之上,无怨无悔地守护着我们的蓝色国土,他们就是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一步一个脚印,在南海海域精耕细作,逐渐成为我国南海区最大的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并拥有先进的油指纹检验鉴定平台、海洋放射性环境监测实验室等齐全的监测设备,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 闯荡南海三十年 评价技术体系日趋完善   我国在南海的管辖海域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海域距离南海环境监测中心驻地广州超过2000多公里,要实现对管辖海域海洋环境的全覆盖监测,绝非易事。历史上南海的环境监测主要集中在北部近海,对于广阔的东南部海域尤其是遥远的南沙海域,则是依托专项海洋调查项目进行不定期的环境调查。实现管辖海域的全覆盖常规环境监测,始终是几代南海环境监测人的执著追求。为此,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不断加强能力建设,逐步扩大常规监测覆盖范围。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海北部近岸环境热点海域监测开始,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便不断扩大南海常规海洋环境监测范围,在90年代末期对南海管辖海域进行全覆盖的海洋环境调查基础上,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到2009年,终于实现了每年对南海全部管辖海域进行连续的全覆盖环境监测,彻底结束了对南海中、南部管辖海域只能间断进行环境调查的历史,实现了几代南海监测人的梦想。2011年,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了14个航次外业调查,初步构建了南海典型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推动海区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水平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如今,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承担着国家海洋局南海区科技调查和公益事业两大支撑任务,履行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赤潮灾害监测预报与研究、海洋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海洋环境治理监测调查与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与技术人员培训等职能。   近几年,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按照国家海洋局及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总体部署,还开展了南海海洋环境现状的科学监测与典型生态系统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工作,推动了三省区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业务协同互补,在工作量逐年递增和工作领域深化拓展的情况下,加强业务及质量管理,科学掌握海洋环境变化规律,引领着南海区海洋保护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南海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监测任务日益繁重 每人年平均出海超一个月   海上作业,是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基本功。南海区海域地形复杂,面积约为我国渤海、黄海、东海面积总和的3倍,平均水深1212米,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海域条件的特殊性,实施海上外业现场作业时常要面对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还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非法干扰,这对于每一名出海作业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   海上风浪是海洋工作者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但凡出过海的人都有刻骨铭心的晕船经历。随着南海开发力度的加大,环境监测任务也日益繁重。监测业务覆盖海域广阔,尤其是去往南海南部地区的航次出海时间都很长,在海上连续作业十几二十天是家常便饭,漂上一两个月的航次也逐年增多,甚至漂3个月以上的航次也越来越常见。据统计,仅2012年,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共完成了98个航次的海上作业任务,累计海上作业超过5000人次,平均每名职工出海超过1个月。船上生活与世隔绝,条件艰苦,水深浪急的环境给现场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南海所处气候带夏季多台风、冬季多寒潮,这都影响着海上工作的开展。尽管如此,一代又一代的南海监测人,在摇摆的船只上,怀着对祖国深厚的感情,肩负神圣的使命,踏平了南海无数的风浪,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数十年如一日,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南海。 狠抓业务能力建设 对海洋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南海环境监测中心现有在职人员143人,包括教授级高工8名、高级工程师15名、工程师54名,其中博士(含在读)10名、硕士41名,涵盖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物理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地质、海洋遥感、海洋测绘、仪器分析等多个学科。   30年来,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从最初只能做海洋污染监测,发展到现在已能对海洋环境进行全要素、立体、连续的监测。目前,南海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达到9大类210项,涵盖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大气、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核辐射等专业领域,能对全部海洋环境介质进行监测。   当前,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以“清楚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清楚南海区污染源现状,清楚南海区海洋环境风险”为目标,针对南海区主要海洋环境问题,持续不断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该中心先后制定了赤潮、核应急、溢油、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多种海洋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配备了专门的应急物资仓库,建立了专业的应急监测人才队伍,并定期开展演练。在近年南海区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中,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表现突出,成功应对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2012年汕尾海域韩籍“雅典娜”沉船等突发环境事件,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高度赞扬。   溢油检验鉴定执法系统的建设,让海上溢油无所遁形。南海不仅是航运繁忙的海上大通道,还面临着海洋油气资源富集、海洋石油等资源开发快速发展的形势。面对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南海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损害,以及与周边国家产生的环境纠纷,提升南海区海洋溢油检验鉴定执法能力迫在眉睫。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就开展了原油指纹研究工作。同时,该中心也是国内最早从事原油指纹鉴别研究的实验室之一,开展了业务化原油指纹鉴定工作。   为解决海洋溢油检验鉴定执法能力长期滞后于海洋溢油污染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如何检验海上无主漂油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在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和中国海监总队的指导帮助下,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筹经费2000多万元,完成了中国海监溢油检验鉴定执法业务化系统标准化南海示范区建设,建成了大型原油样品冷藏库,配备了稳定碳同位素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先进的油指纹分析仪器,建立了南海区最大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油指纹数据库。同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海洋溢油检验鉴定人才队伍,完善了南海区海洋溢油应急预案,全面提升了南海区海洋溢油检验鉴定执法能力。目前,南海区海洋溢油检验鉴定执法系统运转良好,中心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在海洋溢油应急、原油指纹鉴别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打造海洋核辐射环境监测尖兵,构筑安全防护堤。我国海洋监测系统核辐射环境监测队伍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较快,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多个海洋环境监测单位都放弃了这一领域,只有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始终坚持,30多年来,他们一直坚守在海洋核辐射环境监测战线,打造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最强的海洋核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培养了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核辐射环境监测队伍,长期承担了全国海洋放射性环境样品检测任务,并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海洋环境放射性应急监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已成为国家海洋局系统最具实力的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机构之一,是广东省核电站事故应急组织的主要成员单位之一,成为了我国海洋核辐射环境监测的技术尖兵。   近年来,南海环境监测中心积极建设高水平的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实验室,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的海洋核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装备了多道HPGe- γ 谱仪、低本底 α/β 测量仪、超低本底液体闪烁能谱仪、同位素比值质谱等先进仪器,能开展全部海洋介质的放射性环境检测,编制完成了《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γ 能谱法》等5项海洋放射性国家监测标准,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培训,并参与了多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聚集大批优秀人才 共获两百多项技术成果   多年来,除了出色完成国家监测任务、开发监测产品外,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还先后承担和参与国际大型合作项目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专项30余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几十项,共获得200多项技术成果,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9个,厅局级奖项23个,有力地促进了南海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对于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国家海洋局的有力领导和全面部署,也是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结果。   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正确带领下,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坚持以党建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社会为重点、以科学发展为方向、以提高支撑能力为目标,把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聚集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打造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南海环境监测中心为增强每名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出要做有理想、有责任、有激情、有作为、精神状态好、团结协作好、能力素质好、服务群众好、廉洁自律好的“四有五好”员工,人人争当先进,推动了中心事业快速发展。   当前,面对我国大力建设海洋强国、促进海洋生态文明的历史机遇,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精神为指导,在国家海洋局的战略部署下,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党建引领、人才带动,信心百倍地在广阔的南海耕波犁浪,保护南海生态环境,为美丽南海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1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吴晓青在甘肃调研环境监测与环评工作时指出
dongzg101 2011-7-25 13:32
吴晓青在甘肃调研环境监测与环评工作时指出 建体系提能力 测得准说得清 作者:吴玉萍2011-07-19    中国环境报记者 吴玉萍 兰州报道   7月11日-15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一行先后到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市,对基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调研。   吴晓青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甘肃省在环境保护、特别是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取得的成绩。吴晓青表示,甘肃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切实加大环保投入,不断完善环境标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提高了环保工作水平,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吴晓青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努力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吴晓青强调,要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努力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情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着力提升“说得清”和“测得准”的能力。环保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着力提升环境监测整体能力;要牢牢把握科学监测这个主题,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主线,客观反映环境质量,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预警应急环境风险;要以科学的态度,采用规范的方法,凭借先进的技术,依靠严格的管理,高效有序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有效和监测结论客观准确;要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监测,切实加强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与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   每到一处,吴晓青都与基层干部职工一一握手,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基层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他说,基层环保工作者承担着最繁重的环保任务,环保工作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与大家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他希望所有环保工作者继续努力,为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和吃上放心的食物贡献更大的力量。吴晓青鼓励广大环保干部职工,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做好环境监测各项工作,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调研期间,吴晓青一行在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石军的陪同下,专程到甘肃环境科技大厦考察了环境保护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局、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来源:中国环境报
1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