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杂交水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像爱惜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
whyhoo 2011-10-15 18:50
一个91岁,一个81岁,一个72岁,今天,中国科技界的3位泰斗——“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著名数学家杨乐,不辞辛劳,在人民大会堂为首都高校新入学的近6000名研究生上了一堂课,主题是“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近些年来,一些社会不良行为和习惯势力开始侵蚀科技健康的肌体,科技丑闻和学术不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科研造假、学风浮躁、抄袭剽窃等行为屡屡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严重危害了科技界的公信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本次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的宣讲教育报告会活动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致辞中指出,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要着力推进学风道德建设,让科研领域成为阳光下最纯洁、最神圣的一方净土。 “科学家,做人最重要” 六七十年前的科学家是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呢?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师昌绪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从事高温合金研究工作充满艰辛,但“三个单位的通力合作是关键,除了我们所里100多个人员以外,还有设计所和生产厂。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并走出实验室到试车、试飞,以及在工厂形成批量生产,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文革”期间,空心叶片的生产转移到贵州。师昌绪带领小分队在贵州一干就是半年多,与厂内技术人员及工人打成一片,从原材料的准备、冶炼和浇铸过程,一直到标准制定都是一起解决。 上世纪60年代,师昌绪提出“接近使用条件下的材料性能”。由于早期我国镍铬资源十分匮乏,又受到国际的封锁,他领导的团队,开发了几种节镍铬的高合金钢和高温合金,从实验室走到工业推广,都用了10年左右。“这说明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体现了团结合作和坚持负责到底的精神。” 通过多年的实践,师昌绪悟出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 “其中,以做人为最重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在师昌绪看来,这里所指的人格,对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就包括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做人就是要讲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己、不要妒忌他人。” “在别人的框架中打转转,不是创新,是描红” “我们要从原始思想和最根本的出发点上来考虑问题,有所创新,不能只是对别人的工作有一点表面的理解,而在别人的框架和结构中间打转转,个别的地方来做一些改进。严格地来说,这种工作不是科研工作,不是创新,而是描红,是模仿。”杨乐认为,攻读研究生是人们培育成才征途上的关键阶段。研究生一方面要继续打好比较广博和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导师的带领之下,从选择课题、阅读文献、攻克难关、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受到一次完整的研究工作训练,做出优秀的毕业论文。 “中国当前正提倡创新型国家,却很少有真正的创新,所生产的产品,往往不能领先于世界,只能跟着别人的后面爬行。”师昌绪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有影响的创新,来源于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师昌绪在金属所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实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到工业生产和应用,但是他也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否则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上世纪60年代初,师昌绪就提出以“高温合金的凝固过程的研究”为主要学科方向。 师昌绪直言,在现在这种“浮躁,急于求成”的社会环境里,很少有人心甘情愿、潜心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因而我们很难有原创性的突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青年人的努力,也要靠科技体制和教育制度的改革。” 袁隆平的八字成功秘诀 袁隆平谈到自己与杂交稻结缘的故事,则颇有戏剧性。60年代初的一天,袁隆平到田里选种,他突然看见一株特别优良的“鹤立鸡群”的水稻,穗数特别大。后来袁隆平把它收入种子,第二年栽种,并加以细致管理,每天观察。可是到出穗的时候大失所望。“种了1000多株,没有一株像它的‘老子’那样好。”袁隆平坐在田埂上,望稻兴叹。后来突然来了灵感:“我发现‘鹤立鸡群’的优良稻种是一个天然的杂交稻。就这样萌发要研究杂交稻的决心。” 但是在那个年代,传统的观点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因此,袁隆平的研究受到不少人的反对和讽刺。为了证明水稻具有杂种优势,1972年夏袁隆平等人在湖南省农科院做了试验,杂交稻长势很旺。最后验收的时候,结果不尽人意,产量还比对照种略有减产,而稻草增加了将近7成,有人讲风凉话说“可惜人不吃草,如果要吃草的话,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 后来研讨要不要支持杂交稻,袁隆平成了少数派。他站起来发言说:“从表面上看,这个试验是失败了,但是从本质上讲我的试验是成功的,因为证明水稻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至于这个优势表现在稻谷上,还是稻草上,那是技术问题。我们可以改进技术,选择优良品种,使其发挥在稻谷上,这是完全做得到的。” 经常有人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的答案是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用自己的故事说明,如果没有捕捉到“鹤立鸡群”的稻株就是“天然杂交稻”的灵感,眼前高高矮矮的稻子就被认为是废品;如果没有在田间地头脚踏实地的苦干,书本和电脑里也种不出杂交稻;如果没有构想“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设计技术路线,就不会慧眼识珠发现雄性不育野生稻,抓住机遇的垂青。 欲修学先立身 “20世纪50年代,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大家非常看中考试成绩,但是,从来没有人作弊。”杨乐回忆说,当时读书有些大课一两百人参加考试,老教授发完考卷后就离开教室,将近3小时的考试处于无人监考的状态。 大学6年,杨乐从来没有听说过考试作弊的现象。那时候,大家平时学习非常努力,每天一大早,饭厅一开门,就是一碗粥,一分钱咸菜,一个馒头或者窝窝头,边吃边走,到了阅览室才能找到一张空位置。 “而现在,考试作弊时有所闻,而且作弊手段形形色色,论文抄袭现在也不罕见,在举报和揭发以后,大家并没有感到奇耻大辱或者义愤填膺,反而有些稀松平常、司空见惯,有些方面常常也没有严肃追究、认真处理,有时还大事化小,淡化处理。”杨乐不无忧虑。 “欲修学,先立身。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以德立学、以德立人,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真正做到做人做事相统一、立德立学相统一、人品学识相统一,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韩启德这样殷切寄语在场学生。(原载于《科技日报》2011-10-14 01版) 原文见 http://www.cas.cn/xw/cmsm/201110/t20111014_3362669.shtml
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道德教育应该更多些
xupeiyang 2011-10-14 14:57
昨天晚上看了CCTV新闻报道三位知名科学家为研究生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真是十分重要,应当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教育,请大家公认的科学家来讲他们的亲身经历、经验教训,对年轻科研人员和学生一定有极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科学素质和正确的思想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91岁,一个81岁,一个72岁,10月13日,中国科技界的3位泰斗——“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著名数学家杨乐,不辞辛劳,在人民大会堂为首都高校新入学的近6000名研究生上了一堂课,主题是“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885.shtm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1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问李剑芒先生:真的是“袁隆平的高产杂交水稻害了农民”?
热度 5 周可真 2011-9-25 13:39
读了《 李剑芒:袁隆平的高产杂交水稻害了农民 》一文,很奇怪如此逻辑混乱的文章居然会被编辑推荐到凤凰博报的显要位置! 既然作者表示“ 对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技术并没有持怀疑态度 ”,那末,“ 袁隆平的高产杂交水稻害了农民 ”这个结论又怎能成立?按照作者“ 袁隆平的新技术只有当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化,消除城乡户口限制,大量人口离开农村,农村土地归并且减少的情况下有积极作用 ”的观点,很明显,“害了农民”的决不是什么“袁隆平的高产杂交水稻”,而是现行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城乡户口”制度。其道理和逻辑是如此浅显明白,为什么作者要以“袁隆平的高产杂交水稻害了农民”作为其文章的标题?这不是别有用心,就必定是哗众取宠了,难道还能有别的合理解释吗?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5388 次阅读|8 个评论
杂交水稻产量再破新高,亩产达970公斤
热度 5 ahyxwangdong 2011-9-22 09:42
在2011-9-22,据《京华时报》刊载,由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贵州省实施的杂交水稻“种三产四”项目,经过专家田间测产验收,亩产达到了 970公斤 。 而在此前的2011-9-19,由袁隆平院士指导,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108亩“Y两优2号”试验田,经过农业部验收专家组的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为 926.6公斤 。 【资料来源】 1、我国杂交水稻亩产破970公斤,袁隆平称了不起. 京华时报,2011-9-22 http://shipin.people.com.cn/GB/15721697.html 2、禹志明,谭剑. 袁隆平指导超级杂交稻亩产突破九百公斤. 新华网,2011-9-1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721.shtm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41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堪比两弹一星的中国科技成果
热度 2 xupeiyang 2011-9-20 13:11
堪比“两弹一星”的中国科技成果与哪些? 杂 交水稻 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意义堪比“两弹一星”,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活着的国宝”才是实至名归。 2011年9月19日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其隆回县 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 青蒿素 屠呦呦 1971 年 10 月 4 日 屠呦呦小组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 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 。 人类在和疟疾这一重大疾病的搏斗中迈出的关键的一步。 屠呦呦的原创性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拯救了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青蒿素研究项目是1967年5月23日确定的国家保密科研项目(五二三项目),组织了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研究工作,是一项重大科研协作项目,这些研究机构和参与人员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2062 次阅读|2 个评论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四大发明
热度 14 xupeiyang 2011-9-18 21:17
毛泽东时代的四大发明是大家公认的,改革开放以后有什么大家公认的新发明吗? 毛泽东时代中国四大发明,应该拿诺贝尔奖。 1 青蒿素 发明者:屠呦呦 2 杂交水稻 发明者:袁隆平 3 汉字激光照排 发明者:王选 4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发明者: ??? 关于四大发明的文献资料和历史研究记录很多,这里只是简要的介绍。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发明者是谁? 是研究项目组集体,但第一人是谁?哪位同志知道吗?请补充,谢谢您。 ----许博主 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 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工作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得奖人名单: 朱大元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李 英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李国桥 -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周维善 - 中国科学院上海化学研究所 梁钜忠 -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许杏祥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 屠呦呦 -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刘 旭 - 广西桂林制药厂 魏振兴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顾浩明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奖金:十位得奖人合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 和 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 诺贝尔 奖“风向标”的 拉斯克奖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1971 年 10 月 4 日 屠呦呦小组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 60 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 。 这是许多成功的科学家也曾经历的,激动人心的一刻:在多次挫折甚至失败后, 实验终于有所突破,达到了初步理想的结局。 杂交水稻发明者:袁隆平   袁隆平 ,男,1930年9月1日农历庚午年七月初九,生于 北平 (今北京),汉族,江西省 德安县 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 长沙 。他是 中国 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世界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 杂交水稻 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6年10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 菲律宾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英国 、 意大利 、 埃及 、 澳大利亚 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美国、日本、菲律宾、 巴西 、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 印度 前农业部长 斯瓦米纳森 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汉字激光照排发明者:王选 王选,1937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本科)。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 1958-1974年期间,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的研究,与同事共同完成了DJS21机ALGOL60编译系统,并得到了推广。 1975年起主持华光和方正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该系统可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来描述笔画的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化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这一发明获得了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其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中国的印刷术从铅与火的时代,迈入电和激光的新纪元。 主要著述: 《软件设计方法》(1992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选文集》(1997年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选谈信息产业》(1999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发明者: ??? 对“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的研究工作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 得奖人名单: 邢其毅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汪 猷 - 已故 杜雨苍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 季爱雪 - 已故 邹承鲁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徐杰诚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陆德培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钮经义 - 已故 龚岳亭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奖金:九位得奖人合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 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以钮经义为首,由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花、季爱雪、邢其毅、汪猷、徐杰诚等人共同组成一个协作组,在前人对胰岛素结构和肽链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经过周密研究,他们确立了合成牛胰岛素的程序。合成工作是分三步完成的:第一步,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 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1965年9月17日,人工合成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发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这是我国科技人员在奋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祖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争得的一项世界冠军。这一成果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1965年9月17日, 人工合成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发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 蛋白质 的全合成。这一成果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这项工作的完成,被认为是六十年代多肽和 蛋白质合成 领域最重要的成就,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对我国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方面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工 牛胰岛素 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 征途 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产生了及其巨大的意义与影响。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5623 次阅读|20 个评论
中国当代“新四大发明”应该拿诺贝尔奖
热度 1 xupeiyang 2011-9-17 20:09
中国当代“新四大发明”,应该拿诺贝尔奖。 1 青蒿素 2 杂交水稻 3 汉字激光照排 4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239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令人费解的文革成就 中国科学的春天在哪里?
热度 37 chrujun 2011-9-13 19:25
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认为是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十年,科学工作者被打倒、被摧残的十年。只有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学的春天才到来了。 然而,新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却是文革期间完成的。包括杂交水稻、青蒿素和抗癌中药,全是在文革期间生根发芽的。中国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30多年,是毒害科学家的文革时期的三倍多。 但世界级的科学成就好像还没有发掘出来,不知是何原因? 按道理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条件更好了,创造力也可以自由发挥,科研环境不知万恶的文革强了多少倍。30年的时间足以产生上百个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 为什么这种现象没有出现? 为什么有钱学森之问? 如果谁能够回答中国科学家在中国科学的春天里碌碌无为这一重大问题,无疑会找到推动中国科技腾飞的钥匙。 我在下一篇博文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欢迎讨论: 文革巨大科研成就的必然性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26do=blogid=486021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3873 次阅读|40 个评论
[转载]潇湘晨报:袁隆平落选院士的遭遇是个案吗?
热度 3 chenlh1988 2011-8-23 11:01
3月20日,应邀出席广东科协论坛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方回应有关他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话题。他说:“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哦,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就在几天前,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袁隆平先生完全有资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他的落选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误会。   “历史误会”的说法,至少证明袁隆平曾经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这样的背景下,袁隆平作何反应自然备受社会关注。一点也没有让人意外,这位专注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的科学家选择了宽恕。没有对个人得失的睚眦必报,没有对过眼烟云的斤斤计较,正所谓言行见风范、举止释情怀。但袁隆平的不计较并不能成为有关方面不反省的理由,如果说一个袁隆平被阻止在中科院门外是历史的偶然的误会,那么这样的误会没有理由继续上演。   让人遗憾之处恰恰在于,袁隆平的遭遇并非个案。2007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本年度增选的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李爱珍一直未能当选中国院士。月亮当然不是外国的圆,但是当中国的科学家一而再地当选为他国院士,却无法获得国内承认的时候,难道人们没有理由怀疑我国院士制度存在的问题吗?   事实上,对院士制度质疑的声音由来已久。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 教授 的一项专题研究结论让舆论为之哗然:“中国院士制度不废除,中国的学术大师、工程大师极不可能产生;中国的院士制度已成为创新、高层次创新的天然屏障。”到了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领衔、13名院士炮轰院士制度,甚至建议将其取消。这样的事实足以证明,我国的院士制度不仅病了很久,而且病情严重。   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很客气委婉地指出,两院院士的评选当中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有些不正之风。应该说,这些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路甬祥在解释袁隆平何以未能当选时披露,当时“比较强调的是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是否创造了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思想,那就要求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对照院士章程这显然是“门户之见”,运用杂交方法的袁隆平只有被PK的宿命了。而袁隆平所说的“不正之风”已经演变为公然的 腐败 ,一些水平不高的院士甚至是官员被选上,“原因就是做了幕后活动”(邹承鲁院士语)。在这种不透明、不公正的遴选机制下,袁隆平、李爱珍们的落选也就更不奇怪了。   人们对院士制度的诟病,并非局限于评选环节,院士头衔的权力化和利益化同样让人不能容忍。本来,院士只是一种国家荣誉,用于对科学家成就的褒奖。但是,这种头衔正在与越来越多的特权和利益挂钩,一些院士为了逐利甚至不惜放弃学术操守为利益集团代言。新近的例证是,引发舆论强烈质疑的山东“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居然出自6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倡议。事件成为舆论焦点之后,真正敢于站出来撇清自己的院士少之又少。   宽恕是个人的美德,却非谬误继续存在的理由。袁隆平以自己的淡定开启了一扇关于制度反思的大门,只是不知道有关方面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足够珍惜?
4187 次阅读|4 个评论
温总理科技报告提到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定量数据
热度 3 liuli66 2011-7-16 09:45
温总理在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提到: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0%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每一项新技术专利平均涉及两篇基础研究论文。 本人几年前在文章和书中评述过一个相关的研究成果。温总理说的 “有关资料”,估计可能就是美国研究者Narin的专利引文分析结果。 美国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可以用数据说话,那么,中国基础研究对中国的国际专利特别是在美国的专利,贡献是多少呢?几年前笔者即呼吁开展相关研究,但至今未果(注:此idea受知识产权保护)。 下面是笔者对NARIN专利引文分析的述评。 —————————————— Narin 等人对美国的专利进行了专利引文分析。他们对 1987 - 1988 年、 1993 - 1994 年两个时间段美国批准的近 40 万项专利及它们引用的 430 226 项非专利参考文献进行了分析。对非专利文献的类型进行严格的甄别和分类, 发现这些非专利文献中计有 SCI 论文 175 000 篇,这些论文均标明了杂志的名称、卷期、页码和年份。 1987 - 1988 年时间段的美国专利,共引用了发表于 1975 - 1981 年这 11 年间的 SCI 论文共 40 000 篇次; 1993 - 1994 年时间段的专利,共引用了发表于 1981 - 1991 年这 11 年间的 SCI 论文共 104 000 篇。这 144 000 篇论文涵盖了全部专利引用的 SCI 论文的 80 %。 借助于数据库确定论文作者的国别,发现这 144 000 篇 SCI 论文,美国人署名(只要作者中有一名是美国人,即列为美国人署名)的论文有 45 000 篇。到图书馆查阅这些论文,其中 95 %的论文能够被查到,然后看这些论文的资助情况。按惯例,学术论文会在致谢中说明资助的来源。而来自私人企业和政府研究机构的作者,一般不标注资助来源,这些论文所反映的研究,一般是作者单位内部直接资助的。结果表明:在这些论文中, 63 %在致谢或其他地方说明了资助的来源。 对专利引用科学论文的计量分析,发现: ( 1 )科学联系度呈上升趋势。 科学联系度( science linkage ),是科学引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指专利引用科学论文的平均数量。该指标可以反映技术创新对基础研究的依赖程度。技术的科学联系度,产业之间相差悬殊。 汽车行业的专利,其科学联系度几乎为零;化学工业的专利,科学联系度为 1 - 2 ,医药类专利为 5 - 6 ,前沿生物技术的专利为 15 。 技术的科学联系度,国家之间亦有差别。一个国家其专利的科学联系度愈高,说明该国的技术对现代科学的依赖程度愈高。 ( 2 )专利对科学论文的引证大幅度增加。美国专利对署名为美国作者的美国论文的引用量,从 1987—1988 年的 17000 篇次,上升到 1993 - 1994 年的 50 000 篇次,即 6 年间增加了近 2 倍。考虑到这 6 年间美国专利数量只增长了 30% ,而科学联系度却增长了 200% ,这表明:专利技术对当代科学的依赖程度是在快速增加。 ( 3 )专利引用的科学论文来源于主流科学:包括主流科学期刊,主流研究机构以及受到主流资助机构的支持。 ( 4 )工业技术对公共科学存在着强的依赖关系 考察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与科学论文之间的关系。 1993 - 1994 年美国专利引用的科学论文,按发表年代看,高峰年是 1988 年。因此这里只考虑美国专利对发表于 1988 年的科学论文的引用情况。 从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所引用的科学论文来源看 , 20.4 %来源于美国工业界, 6.3 %来源于外国工业界,即来自工业界的论文总计占 26.7% 。而 来自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则占 73.3% ,其中来源于美国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占 43.9% ,来源于外国公共科学界的论文占 29.4% 。这说明,美国工业的科学基础主要是公共科学界,公共科学对美国工业技术进步至关重要。另外,还可以看出美国工业界对外国公共科学存在着较强的依赖,也就是说,外国公共科学也是美国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的贡献者。 从美国工业界发明的专利所引用的本国论文其作者的单位看, 50% 属于学术机构,如大学、学院和医学院; 32% 属于工业界,其他的依次为政府实验室(主要是 NIH 的实验室)、私人非营利组织和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这又一次表明,公共科学在美国工业的科学基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公共科学,是指由政府机构、学术机构、慈善机构资助的,并在政府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和慈善研究机构进行的科学研究。 针对澳大利亚发明的美国专利进行的专利引文分析 ( Narin , et al. 2000) ,支持这一结论。具体讲,澳大利亚发明的美国专利,它们所引用的科学论文, 91 %来自公共科学界(其中大学 57 %,其他公共研究机构 34 %) , 9 %来自工业界。可见,公共科学也是澳大利亚技术的关键性资源。 ——————————————————————————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1年07月16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温家宝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一、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新形势   新中国建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在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有: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铁基超导、超级杂交水稻、基因测序等。“天河1号”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0万亿次,使我国大型计算机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TD—SCDMA无线通信标准研制成功,成为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第三代无线通信国际标准;“龙芯”系列高性能处理器研制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处理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自主研发的65纳米12英寸刻蚀机正式装备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加工制造业有了一个较大飞跃;在量子通信这个通信技术尖端领域,我国建成了世界首个全通型量子通信网;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制成功,为深海探测和开发深海能源提供了保证;2009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成功培育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使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前沿;等等。这些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这些突出成就,应当充分肯定,这其中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奉献。这也说明,我国科技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为加快科技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综观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我国虽然已成为科技大国,但还不是科技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发展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基础和前沿研究比较薄弱,科技体制同经济和科技发展不相适应。我国发展一直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西方国家限制对我国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的政策没有改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快推进我国的科技发展,坚持自主创新,瞄准战略必争领域,抢占制高点,冲破外部封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二,加快科技发展,是抢抓机遇,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物质科学、能源资源科技、信息科技、材料科技、生命科学与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科技、海洋与空天科技等领域,都酝酿着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并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宇宙自然的认识,提升人们的科学理性,开辟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改变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貌,催生以知识文明为特征的新型人类文明。   新科技革命将依赖人类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紧密融合、互相推动促进。全球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对我国来说,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催化剂。我们注意到,西方各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都在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开始了新一轮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衡,科技发展不平衡远远大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幅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把争夺科学技术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科技创新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   近年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们制定实施了一整套支持加快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增加科技投入,中央财政五年共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制定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包括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力争把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现在的1.75%提高到2.2%。我们之所以这样做,重要的考虑就是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第三,加快科技发展,是贯彻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未来五年,我们能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要看一些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因素能否消除或缓解,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不仅关系五年的发展,也关系今后长期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靠什么?从根本上讲,一要靠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如何破解当前发展难题,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寄希望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更大贡献。   二、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在加大,特别是耕地、淡水、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近10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739万人,人口数量在增长,耕地面积在下降,人地矛盾突出。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21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衡。北方黄淮海地区人口、经济总量、粮食生产都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人均淡水资源仅400多立方米,不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即使南方,季节性缺水问题也十分突出。从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10年进口2.4亿吨,进口依存度达55%。2010年原煤产量32.4亿吨,消费量接近34亿吨,煤炭净进口1.4亿吨,已由煤炭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也出现结构性短缺。我们一方面面临人口总量继续增加的压力,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压力。总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的方式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13亿人口的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大变革大事件,必将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但是沿袭传统发展模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形成少投入、多产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轨道。如果未来五年这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以后的路走起来将会十分艰难。我们既要为当代人负责,也要为子孙后代负责;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还要为人类探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做出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科技工作要紧紧把握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并不断引领未来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些重大专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作用,对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地位具有战略性、标志性意义。实施这些重大专项,有利于我们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机遇,促进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以来,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对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大核心电子器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等重大战略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大型油气田、大型核电、水污染治理等一批对产业发展整体带动性强、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家示范工程。同时,还要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着眼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对重大专项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方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经过认真研究论证,国务院去年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了明确部署: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这是我们立足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又紧紧把握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作出的抉择。旨在抢抓机遇,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创新占据制高点,产业发展才能占据制高点。这一点关系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败。   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步的。从这点看机遇是抓住了。但是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技术路线、发展方向还不十分清楚。例如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再如推进三网融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当前还存在许多技术上的挑战,需要在网络结构、网络核心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带宽、网络终端和业务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发展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选择好方向和技术路线,第二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集成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要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正是这一点上,暴露出我国体制上的一些突出问题,各部门、各行业往往不能在国家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体制问题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合理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政府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抓出成效,在这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国传统产业规模大,总体技术水平比较低。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千万不要以为有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以忽视传统产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无论是扩大就业还是改善人民生活,都不能没有传统产业,而是要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即使实现了现代化,像我们这样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国,也不能没有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必须与科技紧密结合才有出路。特别是前沿技术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改造传统产业要与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从趋势上看,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的融合正在不断加深,若干年后许多领域将难分彼此。我们必须紧紧把握这一趋势,注重利用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二者融合发展。例如在能源方面,我国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另一方面也要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方面大力开展新技术研发,这方面潜力很大,也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在制造业方面,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中国制造”总体上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许多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进口。提高制造业水平,必须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还有农业,我国有13亿人口要吃饭,土地资源有限,粮食安全始终是最大的隐忧。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必须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农业的许多领域都与前沿科技联系密切。如良种培育技术、转基因技术等。2008—2010年,我国新型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和产业化全面推进,新培育36个抗虫棉品种,累计推广1.67亿亩,实现效益160亿元,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3%,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的垄断地位。这是我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取得的重大成就。除了新型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水稻、转基因玉米也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新型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转基因作物以及抗病、品质改良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加快。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一直为社会广泛关注。我国这方面管理十分严格,在转基因生物安全、安全评价、转基因生物标识、转基因生物加工、转基因生物进口、转基因产品进出境检验检疫等方面,有一整套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总之,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我们走向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方面,还要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贡献。   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基础和前沿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活动,是新知识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往往会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以至推动人类社会发生变革。当代基础和前沿研究,其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学科分化与交融并进,先导性更加显著,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更加密切。20世纪以来,引发人类经济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兴产业,几乎毫无例外地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紧密相关。例如,量子论和相对论促成了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核能源和核技术的发展;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及其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奠定了遗传工程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当代技术革命的成果主要来自基础研究的开拓。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0%以上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每一项新技术专利平均涉及两篇基础研究论文。   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就没有根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花钱可以买来产品,但买不来核心技术,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也买不来。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和前沿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领导和参与制定的“十二年科技规划”,到改革开放后对科技发展进行前瞻性部署,实施“863”、“973”等科技发展计划,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再到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对一系列领域进行了超前部署,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从1986年开始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基础和前沿研究。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一直在快速增加。基金设立之初为8000万元,2006年为36.2亿元,2010年增加到103.7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加30%以上。   但总体上看,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表现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在可能发生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上,基本上处于前沿跟踪水平,真正由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和开拓的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向很少;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许多重要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薄弱,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与战略前沿研究积累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成为制约我国长远发展的新瓶颈。   对基础和前沿研究,必须进一步予以重视和加强,同时要从国情国力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紧紧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近年来国际上在基础和前沿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展示了一些新前景。例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宇宙暗物质和暗能量研究探索,很可能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引发新的物理学革命;对量子调控的研究和突破,可能引发信息、能源、材料等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在生命科学领域,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探索,开辟了合成生物学这一新领域,打开了从非生命化学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可能引发人类健康、生物经济和资源环境领域的产业革命,等等。在原有部署基础上,我们还要重点加强哪些领域、怎么调整部署,应尽快根据新情况组织论证,进一步明确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二要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基础与前沿研究具有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特点,需要长期潜心研究、持续攻关。国家财政要对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三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和团队,提高我国基础和前沿研究能力。四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并通过稳定支持,提高他们的收入,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要更好发展,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和引领中国发展的使命,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当前的突出问题:一是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由于管理体制和评价导向的原因,许多科技人员还只求论文、样品,目的是评职称、晋级。二是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体制分割,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资源利用和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由于部门之间在科技决策上协调不够,造成许多领域重复投入、分散投入,难以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削弱了国家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在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往往不能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三是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不少研究领域,中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处在研究工作一线的高水平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决策体制、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系统组织结构、科技人员人事管理制度等,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一,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新技术发展创新最为敏感。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也才能有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要鼓励企业合作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成果。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政府从政策和投入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科技成果要向企业开放。以应用为目标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的机制。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国家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给予更大支持,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第二,加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厘清政府和企业、市场的职能分工。要把政府职能重点放到制定规划和政策、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政府财政投入要重点支持基础与前沿研究、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和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研究,引导和支持企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二要建立科技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决策体制机制,特别要完善国家科技发展宏观决策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将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化为科技研究创新目标的机制。科技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决策协调机制,避免多头管理、分散投入。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与实施职能要适当分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重大决策科学民主评议制度。建立跨部门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科技部门、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和监督。三要加快建立科研设施和科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国家投资建设的科研设施,不管建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还是国有企业,都要以非营利的方式向社会开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自有科研设施,也要以合理收费等方式向社会开放,为社会分享。加快建立国家科研信息开放和共享机制。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获得的科技信息资料,能公开的要尽量向社会公众开放,实现共享,提高科技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这也有利于广大科研人员互相汲取和借鉴科研活动经验教训,有利于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高成就。国家科技投入产生的大量科技信息和数据,目前基本处于分散、搁置、甚至流失状态,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据我了解,欧美等国家都有系统的科技报告制度,把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产生的资料,包括研究目的、方法、过程、技术内容、中间数据以至经验教训,尽可能向公众开放共享。例如美国现有的国防部AD报告、商务部PB报告、航空航天局NASA报告和能源部DOE报告四大体系每年公开科技报告60多万份。美国航空航天局向社会公开的科技报告累计已达93万份,每月公众点击超过2.3万次。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从60年代起就呼吁建立我们自己的国家科技报告体系,但迄今进展并不顺利。   科研经费部门管理,科研活动分割封闭,也是滋生经费管理和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和考核,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第三,继续推进科研机构改革。科研机构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实践证明,科研机构改革,特别是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类科研机构转企改制,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继续深化应用技术类科研机构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能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并在投入上给予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要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国家对这类科研机构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要切实解决科研机构行政化的倾向。推进科研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实行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择优、有序流动的管理办法,使广大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五、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大批优秀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专业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劳动者。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我真诚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贡献,也要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工作。科学普及工作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古往今来,许多先贤圣哲,为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不惜献出生命。没有这种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进步,也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才使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精神,也已成为时代的文化精神。我始终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一方面,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并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在世界前列,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最重要的是加快发展教育,提高全体人民受教育水平。全面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2006年制定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五年来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增加了一倍。科普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类博物馆达到 582座,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建成开放的155座,从新建馆的绝对数和增长幅度来看,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总的看,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科学普及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要继续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农民和青少年为重点,在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城市社区全面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国家科普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并加快科普场馆等设施建设,加强管理,提高运营质量。有效组织动员全社会的科普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要大力繁荣科普创作,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努力建设一支专家学者和专业科普人员相结合的科普作品创作队伍。   在普遍提高全民基本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国际竞争最根本的就是人才竞争。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量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并根据需要面向世界广纳人才。我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人才队伍,要创造更好条件吸引他们回国工作。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这是温家宝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选。)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 http://www.qstheory.cn/zxdk/2011/201114/201107/t20110714_93103.htm
2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华国锋是袁隆平的伯乐 为粮食安全作了巨大贡献
热度 18 chrujun 2011-2-19 13:03
最近,《人民日报》对华国锋先生的一生给了公正评价。 避开革命贡献不谈,仅仅是他高瞻远瞩大力支持袁隆平,就足以永垂不朽。 我们知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设想一直遭到学术界的打压,被认为是胡思乱想。 要不是华国锋的大力支持,袁隆平不可能实现他的想法。袁隆平会像众多民科一样,被学术权威压垮,永远没有翻身之日。 袁隆平很幸运,他碰到他一生最重要的伯乐。可能是由于文革中对学术权威的自然反感,袁隆平的“胡思乱想”获得了华国锋的大力支持。随着华国锋登上中国最高权力顶峰,他对袁隆平的关照也越来越大,对袁隆平需要的各种试验顶力支持。 在华国锋的强力支持下,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设想终于成功。 杂交水稻增加的产量可以解决数千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从而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在中国今天的粮食安全里,袁隆平立了首功,华国锋也功不可没,肯定可以排在第二。 很有意思的是,袁隆平最后评上工程院院士,也是来自政治人物的关照。如果没有政治介入,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肯定会胎死腹中,袁隆平也不可能评上院士。在这里,政治成了学术创新的护航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袁隆平,就没有中国的粮食安全;但没有华国锋,也不会有中国的粮食安全。袁隆平和华国锋的卓越贡献,必将永载史册!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6752 次阅读|38 个评论
[转载]对杂交水稻的不实宣传应该纠正
goldenrice 2010-10-25 14:50
对杂交水稻的不实宣传应该纠正 陈绍光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长沙 410125 ) 摘要: 批评了媒体对杂交水稻的一些报道失实,纠正了关于中国人发明了杂交水稻以及将杂交水稻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错误提法;对杂交水稻近 20 年来促进我国水稻增产的拉动作用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关于杂交水稻信息发布应先由农业行政部门审核的建议。 关键词: 杂交水稻;发明;宣传;增产 一、杂交水稻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2007 年 5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组织了 23 家中央新闻单位到长沙对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科研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联合、集中采访,并以最快的速度于 2007 年 6 月将采访的报道、评论汇编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书出版。该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学改变世界》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10 年里,袁隆平做了十几万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这事被他想明白了。 10 年里做十几万次试验,平均每年要做一万几千次、每天要做 3 0 ~ 40 次,请问,这是那门子科学试验?更有甚者,该文还提出杂交结束了水稻 7000 年来不能增产的历史,就是说人类自史前种植水稻开始直至上世纪 70 年代杂交水稻问世,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始终都维持在 7000 年前的水平。此论至少与我国自上世纪 50 年代未开始的水稻矮杆化育种大幅度提升水稻单产的事实不符,更与国际上自上世纪 60 年代掀起的培育半矮杆水稻的绿色革命事实不符。这种缺乏基本常识的新闻出自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令人扼腕!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该书中多处虚构、夸大事实,刻意宣称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更称其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该书中为了人类不再饥饿的未来一文写道:这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 1966 年 2 月 28 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第 17 卷第 4 期上。这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的论文,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用文字表达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征,指出了它巨大的利用价值事实是,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人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到 50 年代,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都先于中国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有关的理论,如希尔斯( Sears,E.R.,1943 ~ 1947 )的三型学说、爱德华生( Edwardson,J.R.,1956 )的二型学说以及三系法的技术路线,都是外国人提出来的; 1968 年,日本的新城长有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只是未能在生产上应用。袁隆平是 1964 年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66 年才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地域辽阔种质资源丰富,又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勤奋的农技工作者全力投入,加之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优越性,致使我国成为第一个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国家,而且杂交水稻的科研水平、实力及成果推广,远远领先于其它国家,包括那些先于我国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国家。但是,水稻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植物雄性不育理论的提出、三系法技术路线的设计、三系首次成功配套,都不是中国人率先完成的,因此,从学术层面上讲,追根溯源,杂交水稻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这正如足球运动,尽管南美、西欧乃至非州诸国足球玩的都比中国好得多,但他们仍然认可发明足球运动的是中国人。可能有人会提出杂交水稻专利曾转让给美国的事未佐证中国人的发明权,其实,真正转让给美国有关企业的并非杂交水稻的发明专利(外国不承认中国杂交水稻发明专利),而是杂交制种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的小发明,如喷施赤霉素(即 920 )促进花期相遇之类的技术。 杂交水稻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类社会花了数十年的探索才得以完成。有关的理论、概念、方法、技术路线最初也并非是专门针对水稻提出的,而多是从别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上移植过来的,在水稻上应用的本身就不具备新颖性。因此,无论从学术的层面上讲还是从知识产权的层面上讲,杂交水稻的发明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世界上的任何机构与个人都不能宣称拥有杂交水稻的发明权。对于谁发明了杂交水稻这类国际学术界敏感的问题,由于该说话的人不出来说话,不该沉默的人保持了沉默,以致媒体失实的报道与评论误导平民百姓与政府官员莫不认同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莫不赞同将其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将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杂交水稻誉为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列的第五大发明,实在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我们也实在丢不起这个面子。 二、杂交水稻增产知多少 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从农民到农业专家,都接受杂交稻能增产的事实。增产幅度多大?媒体上较为一致的说法是: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约每亩增产 100 公斤;至 2006 年止,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 56 亿多亩(一说为 60 亿亩),累计增产稻谷 5200 多亿公斤(一说为 6000 多亿公斤);两系法杂交水稻比三系法平均每亩增产 5% ~ 10% ;第二期超级杂交稻推广后,平均亩产 600 公斤以上,比一般杂交稻增产 30% ,即每亩增产 150 公斤湖南杂交水稻展览馆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的杂交水稻增产幅度为:常规稻的单产为 100 ,则三系法杂交稻为 120 、两系法杂交稻为 129 、超级稻为 181 。 科研单位提出的增产幅度,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试验结果提出来的,是受时间、空间、试验条件限制的。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约每亩增产 100 公斤,这个结论能管用全国吗?能管用 30 年吗?能适用于任何杂交稻与常规稻吗?杂交稻比作为其亲本的常规稻,肯定是能增产的,但谁能证明只要是杂交稻就一定能比常规稻增产?常规稻比杂交稻还高产的例子多的是,笔者手中就有 2006 年 2 月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种植结果,常规稻湘早籼 43 号亩产为 520 公斤,而同批参加区试的某杂交稻组合亩产为 505 公斤。我们尊重科研单位根据自己的试验得出的关于杂交水稻(含三系、两系及超级稻)能较大幅度增产的结论,我们反对的是将这种得自试验田的结论不受时间、空间、试验条件的限制而推而广之甚至适用于全国的大田生产,因为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有可能误导我国产业政策的制订,人们有可能放松对粮食安全的警惕。例如,不久前( 2009 年 6 月)就有媒体报道我国今年超级稻的播种面积已达到水稻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一。果真如此的话,照现在的增产模式按每亩 600 公斤来计算稻谷产量,则 2009 年全国水稻的总产量肯定会出现惊人的提升。人们不会怀疑杂交水稻对促进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无情的事实是近 20 年来杂交水稻并没有带动水稻产量的增加。湖南统计年鉴上发布的统计数字是 2007 年全省水稻总产量为 2496.20 万吨,略高于 1986 年的 2464.3 万吨,低于 1990 年的 2517.26 万吨。如果说总产量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下表显示的从 1997 年以来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下降的趋势,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湖南省 1997 ~ 2007 水稻生产情况简表 年份 项目 97 年 98 年 99 年 00 年 01 年 02 年 03 年 04 年 05 年 06 年 07 年 面积 ( 千公顷 ) 4076 3976 3984 3896 3691 3541 3409 4000 4158 4202 4180 总产量 ( 万吨 ) 2668 2516 2549 2528 2328 2119 2070 2442 2485 2507 2496 单产 ( 公斤 / 公顷 ) 6546 6328 6398 6489 6309 5984 6071 6103 5976 5967 5971 湖南省是杂交水稻推广力度最大、热情最高、面积最多的省,尚且出现了近 20 年来水稻总产量徘徊不前,近 10 年来水稻单产下降的状况,全国别的省能好到那里去?杂交水稻推广的前 10 年,即 1977 年~ 1986 年,湖南省水稻总产量由 1634.8 万吨上升至 2464.3 万吨,增产幅度高达 51% ,这主要得益于我党适时推出的联产承包政策,但也突现了杂交水稻明显的拉动作用。 1986 年~ 2007 年的 21 年来,全省水稻总产量只增加了 1.3 % ,已看不出杂交水稻对水稻总产量的拉动作用。为什么近 20 年来杂交水稻令人目眩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但对全国水稻增产的拉动作用却不明显?为什么媒体报道的超级稻区试产量与农民实种的产量相去甚远?这涉及到包括政策在内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增产的效益问题。如果亩产由 300 公斤提升到 400 公斤,农民多投入的代价会低于 100 公斤稻谷的价值,农民当然会干;若亩产由 500 公斤提升到 600 公斤,农民多投入的人力、财力及环境代价会超过 100 公斤稻谷的价值,农民当然不会干。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更关注的是效益,而不是产量。 三、杂交水稻重要信息应由农业行政部门授权发布 2008 年 3 月,水稻种子还未浸种催芽,隆平高科上市公司就通过媒体发布,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 900 公斤当年就会达到,隆平高科的股票应声大涨;到秋收季节,位于湘中邵阳地区的百亩连片试验方,果然通过验收达到了亩产 900 公斤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所用的杂交组合品种权,又通过公开竞拍,由隆平高科以 1100 万元的高价拍到。由于育种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本身就是隆平高科的第二大股东,人们对此颇有微词。在诚信相对缺乏的今天,如科技信息涉及到有关单位、企业的经济利益,则信息的发布可能伴有商业炒作。杂交水稻特别是超级稻,事关国计民生,其重要信息应由农业行政部门把关审核后,再授权媒体发布。现在的做法是在水肥条件好、小气候条件好、栽培水平高的地方,选择便于管理、参观的地块建立超级稻百亩示范片,重肥、密植、精管,严格防病治虫,成熟时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再通过媒体宣传。超级稻示范工作涉及到育种方、种子经销方、示范片种植方的经济利益,包括争取政府财政专项经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费等,因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弄虚作假已成为潜规则,不可不严加防范。农业行政部门出面组织把关验收,验收小组的成员应实行 迴 避制度并在媒体上公布;验收过程要录像,必要时请公证部门参加;特别要注意示范片种植方的经费来源以及是否与验收结果挂钩;育种方、供种方与示范片种植方有无经济利益的关联。验收时应使用收割机在每类田块中随机取样 667m 2 实收,再折算为标准含水量的稻谷产量作为验收田产量。农业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根据农业部制订的超级稻标准,从单产、品质、抗性等方面作全面审核,然后再授权媒体发布。此举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媒体宣传失实的问题,但对不实的宣传报道,会起到抑制作用。 我们尊重权威,但更尊重事实。 引自: http://blog.cntv.cn/html/59/2140059-1085390.html 作者简介:陈绍光( 1943 ),男,湖南东安人,农学硕士,植保专业。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70 次阅读|1 个评论
指望杂交稻增产养活的中国人,醒醒吧!
hngs1212 2010-5-20 19:04
指望杂交稻增产养活的中国人,醒醒吧! 陈绍光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长沙 410125 ) 摘要: 杂交稻学术泡沫掩盖不住 19 年来我国稻谷只增产 1.35% 的事实,杂交稻吃饱全中国只是一个成年人的童话。支撑中国粮食安全的是小麦与玉米。发展水稻生产的必由之路只能是质量效益型之路而非种三产四的高产之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学术泡沫 种三产四 粮食安全问题永远是中国政府需全力关注的最大民生问题。由于严格的计生政策,中国的年人口增长率控制在 1% 左右, 199 0 ~ 2008 年的 19 年中,中国的人口增长也应在 19% 左右,而同期中国粮食增产了 18.5% ,粮食与人口的增长基本平衡。但是,支撑中国粮食安全的是被媒体冷落的小麦与玉米,而以被媒体热炒为吃饱全中国的杂交稻为主的水稻, 19 年来只增产了 1.35% ,指望杂交稻增产养活的中国人,情何以堪?两壶开水不响,壹壶响水不开,我们只好那壶不开提那壶了。 一、水稻生产形势严峻,弄虚作假大行其道 我国水稻产量 1997 年突破 2 亿吨( 20073.7 万吨),创历史最高位,此后就逐年下降至 2003 年谷底的 16066 万吨,较 1997 年减产 20% ,甚而低于 1982 年的 16160 万吨。自 2004 年起,随着中央每年一号文件关注农业,产量连续 5 年拉升至 2008 年的 19190 万吨,但仍然没有达到 1997 年的历史最高位。《中国农业年鉴 2009 》发布了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我们摘出一部分稍加整理后列表于后。读者从中可以看出, 2008 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比 1990 年增长了 1.35% 、 14.5% 和 71.4% 。玉米由于播种面积扩大而增产幅度最大,其单产增幅 22.6% 也远远高于水稻单产增幅的 14.7% ,说明在此期间玉米的育种、栽培技术的进步决不输给以杂交稻为主的水稻。最为可圈可点的是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减少了 11.6% ,但小麦的播种面积同期减少了 23.2% ,减幅是水稻的 2 倍多,而产量增幅为 14.5% ,是同期水稻产量增幅的 11 倍;同时,小麦单产增幅为 48.8% ,是水稻单产增幅的 3 倍多,说明小麦在育种、栽培技术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成果,不是需要行政力量推动与项目资金配合才能有限推广的高科技。 杂交水稻的学术泡沫如何堆积出高产假象: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常规稻的产量压低来拨高杂交稻。例如: 2009 年 9 月,在中国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上,中方有人称目前中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占水稻播种面积的 57% ,产量为 7.2 吨 / 公顷(即 480 公斤 / 亩),比常规稻的 5.8 吨 / 公顷(即 387 公斤 / 亩)要高出 1.4 吨 / 公顷即是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4% ,每亩增 93 公斤,符合袁隆平关于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每亩增产约 100 公斤的一贯结论。全国杂交稻平均 480 公斤 / 亩有依据吗?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中未单列杂交稻,但湖南却每年将杂交稻的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分别按早、中、晚稻详细列出。我们查看了近 5 年的数据,没有发现达到或接近 480 公斤 / 亩的数字。 2008 年湖南省杂交早稻、杂交中稻、杂交晚稻的单产分别为 394 公斤 / 亩、 449 公斤 / 亩、 448 公斤 / 亩,平均为 430 公斤 / 亩,以种杂交稻闻名的湖南尚且如此,全国平均那来的 480 公斤 / 亩?不过是把常规稻的产量砍些过来放在杂交稻头上而已。维持杂交稻吃饱全中国这个成年人童话的最好办法是永远不要统计杂交稻产量。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 2007 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袁隆平荣登榜首,提名理由称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吃饱了全中国,而且每年光增产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 7000 万人(且不论杂交水稻根本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试设想一下,杂交稻 19 年来增幅只有 1.35% ,比同期人口增长的速度慢 14 倍,如果小麦、玉米的增幅也和水稻一样,早就天下大乱了,那来的吃饱全中国? 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 (摘自 中国农业年鉴 2009 ,第 12 页) 项 目 1990 年 2000 年 2008 年 2008 年比 1990 年增减( % ) 粮食作物 面积(千公顷) 113465.8 108462.7 106792.6 -5.88% 产量(万吨) 44624.3 46217.5 52870.9 18.5% 单产(千克 / 亩) 262 284 330 26% 稻谷 面积(千公顷) 33064.5 29961.7 29241.1 -11.6% 产量(万吨) 19833.1 18790.8 19189.6 1.35% 单产(千克 / 亩) 382 418 438 14.7% 小麦 面积(千公顷) 30753.2 26653.3 23617.2 -23.2% 产量(万吨) 9822.9 9963.7 11246.4 14.5% 单产(千克 / 亩) 213 249 317 48.8% 玉米 面积(千公顷) 21401.5 23056.1 29863.7 39.5% 产量(万吨) 9681.9 10600.0 16591.4 71.4% 单产(千克 / 亩) 302 307 370 22.6% 二、 1990 年代以来水稻为何不再增产 1990 年前的 15 年,即 197 5 ~ 1989 年,全国水稻产量由 12566 万吨增至 18013 万吨,增幅为 43.3% ,年均增幅为 2.89% ;而 1990 年后的 19 年,即 1990 ~ 2008 年,全国水稻产量增幅只有 1.35% ,年均增幅 0.07% ,即 1990 年前水稻年均增幅高出 1990 年后的 40 倍。有良知的政府官员、专家、读书人难道不应该问几个为什么吗? 影响水稻总产量的主要是政策层面的东西及供求关系。上世纪 80 年代,分田到户后的农民种稻积极性空前高涨,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水稻产量大幅提升; 1990 年代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及市场经济的确立,在供求关系及偏低价格的影响下,农民关注的是效益,种稻积极性受挫,部分农民放弃双季稻作制度改种单季,减少了水稻播种面积,在单产不能提升的情况下,总产量再难提升。 影响单产的主要是技术层面因素,天气变化、农资供应、水肥条件、栽培技术、品种等。上世纪 7 0 ~ 80 年代,农村良种推广、品种更新的渠道不畅,生产队与农户都是自己留种,有什么就留什么,留什么就种什么,有的品种一种就是 10 多年,混杂、退化是常事。此时用新选育的杂交水稻高产组合取代当地当家的常规稻品种,杂交稻的新品种优势、杂种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当然能较大幅度增产。 进入 90 年代以来,常规稻育种在杂交稻育种的拉动下,有了长足进展,新选育的常规稻品种与已推广的杂交稻组合在产量上常不相上下,呈相互赶超之势,此时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的幅度,通常不过百分之几,再也难现袁隆平所说的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每亩约 100 公斤的昔日风光。 90 年代以来,水稻增产风光不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杂交水稻本身的单产 20 年来一直停滞不前。袁隆平等人撰写的《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农业出版社, 91 年)列出了自 1976 年至 1988 年杂交水稻的播种面积与单产,其中 1988 年全国杂交水稻的单产为 443.65 公斤 / 亩,与湖南省统计年鉴发布的 2007 年、 2008 年全省杂交稻单产持平。由此引发一个严肃的问题,近 20 年来杂交稻令国人惊奇、自豪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如两系法、超高产育种、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三期到哪里去了? 三、发展水稻生产必须作出的选择 农民种田实质上是在未计土地占用费和劳力成本的情况下自己为自己打工,当然也会追求他的利益最大化。并非产量越高农民获得就越多,有时甚而相反。因为每增加一定产量的投入,会随着基数的增大而增大。把稻谷产量由 300 公斤 / 亩提升到 400 公斤 / 亩,增产的 100 公斤稻谷的产值会大于农民的投入,农民当然会干;但将亩产稻谷由 500 公斤提升到 600 公斤,农民的投入会大于 100 公斤稻谷产值,即得不偿失,农民就不会干。通过行政干预强行推广在较高产量基础上追求更高产的丰产计划,如种三产四就无异于劫贫济富。 提高国家水稻生产总量的技术路线有二条,即产量型与质量效益型。种三产四就是产量型的代表,它以环境为代价(较多地使用农药与化肥)、以增产为目的,农民并不能增收,必须有项目资金补贴农民才能被动接受。 90 年代以来杂交水稻的重大科技成果如两系法、超级稻,之所以很难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来拉动水稻增产,就在于生不逢时,错过了农民追求温饱的 80 年代,到了 90 年代,这些成果农民不会感兴趣,因为此时农民更关注的是效益。日本大米在北京售价高达 98 元 / 公斤,泰国香米以比国产大米高 1 ~ 1.5 倍的价盛销大半个中国。以米质而言,湖南省研究常规稻育种的专家们早就育出多个超泰国、赶日本的品种。我省多数水稻产区是丘陵地区,极难实现机械化大生产,但却有较易回归自然的后发优势。如果我们通过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办法,组织、约束农民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要求的稻谷种植规程来种优质稻,并改变重种植、轻加工的习惯,在加工过程中注入免淘洗、营养强化等科技含量,优质米卖 15~20 元 / 公斤是办得到的。每亩单季产 300 公斤,一年双季 600 公斤稻谷,按 50% 的整精米率计,可得优质大米 300 公斤,按 20 元 / 公斤计( 2009 年湖南就有企业实现了),产值就是 6000 元 / 亩。如此丰厚的产值,就可给种植者、加工者、营销者等各环节都留下足够的盈利空间。如果是种三产四,即便亩产 800 公斤,可出 400 公斤大米,产值也不过 1600 元。选择质量效益型道路,通过市场需求的推动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让农民组织起来,种优质稻、绿色稻、有机稻、特色稻(如富硒稻)。既维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就会自动地复垦弃耕地,恢复双季稻,从而增加国家水稻的生产总量,进一步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杂交水稻并非伪科学,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科学,上世纪 70~80 年代,它为中国水稻的增产出过力、立过功。 90 年代以来,杂交水稻的荣誉、光环越来越多,但对中国粮食增长的贡献却越来越少,这还不应该深刻反省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9637 次阅读|8 个评论
对杂交水稻的不实宣传应该纠正
hngs1212 2010-2-11 17:13
对杂交水稻的不实宣传应该纠正 陈绍光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长沙 410125 ) 摘要: 批评了媒体对杂交水稻的一些报道失实,纠正了关于中国人发明了杂交水稻以及将杂交水稻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错误提法;对杂交水稻近 20 年来促进我国水稻增产的拉动作用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关于杂交水稻信息发布应先由农业行政部门审核的建议。 关键词: 杂交水稻;发明;宣传;增产 一、杂交水稻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2007 年 5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组织了 23 家中央新闻单位到长沙对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科研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联合、集中采访,并以最快的速度于 2007 年 6 月将采访的报道、评论汇编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书出版。该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学改变世界》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10 年里,袁隆平做了十几万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这事被他想明白了。 10 年里做十几万次试验,平均每年要做一万几千次、每天要做 3 0 ~ 40 次,请问,这是那门子科学试验?更有甚者,该文还提出杂交结束了水稻 7000 年来不能增产的历史,就是说人类自史前种植水稻开始直至上世纪 70 年代杂交水稻问世,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始终都维持在 7000 年前的水平。此论至少与我国自上世纪 50 年代未开始的水稻矮杆化育种大幅度提升水稻单产的事实不符,更与国际上自上世纪 60 年代掀起的培育半矮杆水稻的绿色革命事实不符。这种缺乏基本常识的新闻出自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令人扼腕!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该书中多处虚构、夸大事实,刻意宣称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更称其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该书中为了人类不再饥饿的未来一文写道:这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 1966 年 2 月 28 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第 17 卷第 4 期上。这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的论文,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用文字表达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征,指出了它巨大的利用价值事实是,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美国人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到 50 年代,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都先于中国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有关的理论,如希尔斯( Sears,E.R.,1943 ~ 1947 )的三型学说、爱德华生( Edwardson,J.R.,1956 )的二型学说以及三系法的技术路线,都是外国人提出来的; 1968 年,日本的新城长有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只是未能在生产上应用。袁隆平是 1964 年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66 年才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地域辽阔种质资源丰富,又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勤奋的农技工作者全力投入,加之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优越性,致使我国成为第一个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国家,而且杂交水稻的科研水平、实力及成果推广,远远领先于其它国家,包括那些先于我国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国家。但是,水稻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植物雄性不育理论的提出、三系法技术路线的设计、三系首次成功配套,都不是中国人率先完成的,因此,从学术层面上讲,追根溯源,杂交水稻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这正如足球运动,尽管南美、西欧乃至非州诸国足球玩的都比中国好得多,但他们仍然认可发明足球运动的是中国人。可能有人会提出杂交水稻专利曾转让给美国的事未佐证中国人的发明权,其实,真正转让给美国有关企业的并非杂交水稻的发明专利(外国不承认中国杂交水稻发明专利),而是杂交制种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的小发明,如喷施赤霉素(即 920 )促进花期相遇之类的技术。 杂交水稻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类社会花了数十年的探索才得以完成。有关的理论、概念、方法、技术路线最初也并非是专门针对水稻提出的,而多是从别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上移植过来的,在水稻上应用的本身就不具备新颖性。因此,无论从学术的层面上讲还是从知识产权的层面上讲,杂交水稻的发明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世界上的任何机构与个人都不能宣称拥有杂交水稻的发明权。对于谁发明了杂交水稻这类国际学术界敏感的问题,由于该说话的人不出来说话,不该沉默的人保持了沉默,以致媒体失实的报道与评论误导平民百姓与政府官员莫不认同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莫不赞同将其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将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杂交水稻誉为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列的第五大发明,实在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我们也实在丢不起这个面子。 二、杂交水稻增产知多少 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从农民到农业专家,都接受杂交稻能增产的事实。增产幅度多大?媒体上较为一致的说法是: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约每亩增产 100 公斤;至 2006 年止,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 56 亿多亩(一说为 60 亿亩),累计增产稻谷 5200 多亿公斤(一说为 6000 多亿公斤);两系法杂交水稻比三系法平均每亩增产 5% ~ 10% ;第二期超级杂交稻推广后,平均亩产 600 公斤以上,比一般杂交稻增产 30% ,即每亩增产 150 公斤湖南杂交水稻展览馆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的杂交水稻增产幅度为:常规稻的单产为 100 ,则三系法杂交稻为 120 、两系法杂交稻为 129 、超级稻为 181 。 科研单位提出的增产幅度,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试验结果提出来的,是受时间、空间、试验条件限制的。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 ,约每亩增产 100 公斤,这个结论能管用全国吗?能管用 30 年吗?能适用于任何杂交稻与常规稻吗?杂交稻比作为其亲本的常规稻,肯定是能增产的,但谁能证明只要是杂交稻就一定能比常规稻增产?常规稻比杂交稻还高产的例子多的是,笔者手中就有 2006 年 2 月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种植结果,常规稻湘早籼 43 号亩产为 520 公斤,而同批参加区试的某杂交稻组合亩产为 505 公斤。我们尊重科研单位根据自己的试验得出的关于杂交水稻(含三系、两系及超级稻)能较大幅度增产的结论,我们反对的是将这种得自试验田的结论不受时间、空间、试验条件的限制而推而广之甚至适用于全国的大田生产,因为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有可能误导我国产业政策的制订,人们有可能放松对粮食安全的警惕。例如,不久前( 2009 年 6 月)就有媒体报道我国今年超级稻的播种面积已达到水稻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一。果真如此的话,照现在的增产模式按每亩 600 公斤来计算稻谷产量,则 2009 年全国水稻的总产量肯定会出现惊人的提升。人们不会怀疑杂交水稻对促进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无情的事实是近 20 年来杂交水稻并没有带动水稻产量的增加。湖南统计年鉴上发布的统计数字是 2007 年全省水稻总产量为 2496.20 万吨,略高于 1986 年的 2464.3 万吨,低于 1990 年的 2517.26 万吨。如果说总产量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下表显示的从 1997 年以来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下降的趋势,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湖南省 1997 ~ 2007 水稻生产情况简表 年份 项目 97 年 98 年 99 年 00 年 01 年 02 年 03 年 04 年 05 年 06 年 07 年 面积 ( 千公顷 ) 4076 3976 3984 3896 3691 3541 3409 4000 4158 4202 4180 总产量 ( 万吨 ) 2668 2516 2549 2528 2328 2119 2070 2442 2485 2507 2496 单产 ( 公斤 / 公顷 ) 6546 6328 6398 6489 6309 5984 6071 6103 5976 5967 5971 湖南省是杂交水稻推广力度最大、热情最高、面积最多的省,尚且出现了近 20 年来水稻总产量徘徊不前,近 10 年来水稻单产下降的状况,全国别的省能好到那里去?杂交水稻推广的前 10 年,即 1977 年~ 1986 年,湖南省水稻总产量由 1634.8 万吨上升至 2464.3 万吨,增产幅度高达 51% ,这主要得益于我党适时推出的联产承包政策,但也突现了杂交水稻明显的拉动作用。 1986 年~ 2007 年的 21 年来,全省水稻总产量只增加了 1.3 % ,已看不出杂交水稻对水稻总产量的拉动作用。为什么近 20 年来杂交水稻令人目眩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但对全国水稻增产的拉动作用却不明显?为什么媒体报道的超级稻区试产量与农民实种的产量相去甚远?这涉及到包括政策在内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增产的效益问题。如果亩产由 300 公斤提升到 400 公斤,农民多投入的代价会低于 100 公斤稻谷的价值,农民当然会干;若亩产由 500 公斤提升到 600 公斤,农民多投入的人力、财力及环境代价会超过 100 公斤稻谷的价值,农民当然不会干。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更关注的是效益,而不是产量。 三、杂交水稻重要信息应由农业行政部门授权发布 2008 年 3 月,水稻种子还未浸种催芽,隆平高科上市公司就通过媒体发布,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 900 公斤当年就会达到,隆平高科的股票应声大涨;到秋收季节,位于湘中邵阳地区的百亩连片试验方,果然通过验收达到了亩产 900 公斤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所用的杂交组合品种权,又通过公开竞拍,由隆平高科以 1100 万元的高价拍到。由于育种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本身就是隆平高科的第二大股东,人们对此颇有微词。在诚信相对缺乏的今天,如科技信息涉及到有关单位、企业的经济利益,则信息的发布可能伴有商业炒作。杂交水稻特别是超级稻,事关国计民生,其重要信息应由农业行政部门把关审核后,再授权媒体发布。现在的做法是在水肥条件好、小气候条件好、栽培水平高的地方,选择便于管理、参观的地块建立超级稻百亩示范片,重肥、密植、精管,严格防病治虫,成熟时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再通过媒体宣传。超级稻示范工作涉及到育种方、种子经销方、示范片种植方的经济利益,包括争取政府财政专项经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费等,因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弄虚作假已成为潜规则,不可不严加防范。农业行政部门出面组织把关验收,验收小组的成员应实行 迴 避制度并在媒体上公布;验收过程要录像,必要时请公证部门参加;特别要注意示范片种植方的经费来源以及是否与验收结果挂钩;育种方、供种方与示范片种植方有无经济利益的关联。验收时应使用收割机在每类田块中随机取样 667m 2 实收,再折算为标准含水量的稻谷产量作为验收田产量。农业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根据农业部制订的超级稻标准,从单产、品质、抗性等方面作全面审核,然后再授权媒体发布。此举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媒体宣传失实的问题,但对不实的宣传报道,会起到抑制作用。 我们尊重权威,但更尊重事实。 作者简介:陈绍光( 1943 ),男,湖南东安人,农学硕士,植保专业。
个人分类: 未分类|81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对杂家水稻的不实宣传应该纠正
cooperlin 2009-9-10 16:59
转注:允许有不同的声音,才是科学的做法。(来源网络) 对杂交水稻的不实宣传应该纠正   陈绍光   (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 长沙 410125)   摘要:批评了媒体对杂交水稻的一些报道失实,纠正了关于中国人发明了杂交水稻以及将杂交水稻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错误提法;对杂交水稻近20年来促进我国水稻增产的拉动作用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关于杂交水稻信息发布应先由农业行政部门审核的建议。   关键词:杂交水稻;发明;宣传;增产      一、杂交水稻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组织了23家中央新闻单位到长沙对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科研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联合、集中采访,并以最快的速度于 2007年6月将采访的报道、评论汇编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书出版。该书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学改变世界》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0年里,袁 隆平做了十几万次的试验,终于有一天,这事被他想明白了。10年里做十几万次试验,平均每年要做一万几千次、每天要做30~40次,请问,这是那门子科 学试验?更有甚者,该文还提出杂交结束了水稻7000年来不能增产的历史,就是说人类自史前种植水稻开始直至上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问世,水稻的单位 面积产量始终都维持在7000年前的水平。此论至少与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未开始的水稻矮杆化育种大幅度提升水稻单产的事实不符,更与国际上自上世纪60 年代掀起的培育半矮杆水稻的绿色革命事实不符。这种缺乏基本常识的新闻出自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令人扼腕!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 是该书中多处虚构、夸大事实,刻意宣称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更称其为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该书中为了人类不再饥饿的未来一文 写道:这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1966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这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的论 文,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并用文字表达水稻的这一生殖病态特征,指出了它巨大的利用价值事实是,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 象,到50年代,美国、日本、苏联、印度、菲律宾等国家,都先于中国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有关的理论,如希尔斯 (Sears,E.R.,1943~1947)的三型学说、爱德华生(Edwardson,J.R.,1956)的二型学说以及三系法的技术路线,都 是外国人提出来的;1968年,日本的新城长有还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只是未能在生产上应用。袁隆平是1964年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 年才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我国虽然起步晚,但地域辽阔种质资源丰富,又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勤奋的农技工作者全力投入,加之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优 越性,致使我国成为第一个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国家,而且杂交水稻的科研水平、实力及成果推广,远远领先于其它国家,包括那些先于我国从事杂交水稻 研究的国家。但是,水稻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植物雄性不育理论的提出、三系法技术路线的设计、三系首次成功配套,都不是中国人率先完成的,因此, 从学术层面上讲,追根溯源,杂交水稻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这正如足球运动,尽管南美、西欧乃至非州诸国足球玩的都比中国好得多,但他们仍然认可发明足球运 动的是中国人。可能有人会提出杂交水稻专利曾转让给美国的事未佐证中国人的发明权,其实,真正转让给美国有关企业的并非杂交水稻的发明专利(外国不承认中 国杂交水稻发明专利),而是杂交制种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性的小发明,如喷施赤霉素(即920)促进花期相遇之类的技术。   杂交水稻是一个较复杂的 系统工程,人类社会花了数十年的探索才得以完成。有关的理论、概念、方法、技术路线最初也并非是专门针对水稻提出的,而多是从别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上移植过来的,在水稻上应用的本身就不具备新颖性。因此,无论从学术的层面上讲还是从知识产权的层面上讲,杂交水稻的发明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世界上的任何 机构与个人都不能宣称拥有杂交水稻的发明权。对于谁发明了杂交水稻这类国际学术界敏感的问题,由于该说话的人不出来说话,不该沉默的人保持了沉默,以致媒 体失实的报道与评论误导平民百姓与政府官员莫不认同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莫不赞同将其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将不是中国人发明 的杂交水稻誉为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列的第五大发明,实在是对列祖列宗的大不敬,我们也实在丢不起这个面子。   二、杂交水稻增产知多少    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从农民到农业专家,都接受杂交稻能增产的事实。增产幅度多大?媒体上较为一致的说法是: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约每亩增产 100公斤;至2006年止,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一说为6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5200多亿公斤(一说为6000多亿公斤);两系法杂交水 稻比三系法平均每亩增产5%~10%;第二期超级杂交稻推广后,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比一般杂交稻增产30%,即每亩增产150公斤湖南杂交水稻 展览馆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的杂交水稻增产幅度为:常规稻的单产为100,则三系法杂交稻为120、两系法杂交稻为129、超级稻为181。    科研单位提出的增产幅度,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试验结果提出来的,是受时间、空间、试验条件限制的。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20%,约每亩增产100公斤,这个结 论能管用全国吗?能管用30年吗?能适用于任何杂交稻与常规稻吗?杂交稻比作为其亲本的常规稻,肯定是能增产的,但谁能证明只要是杂交稻就一定能比常规稻 增产?常规稻比杂交稻还高产的例子多的是,笔者手中就有2006年2月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种植结果,常规稻湘早籼43号亩产为520公斤,而同批参加区试 的某杂交稻组合亩产为505公斤。我们尊重科研单位根据自己的试验得出的关于杂交水稻(含三系、两系及超级稻)能较大幅度增产的结论,我们反对的是将这种 得自试验田的结论不受时间、空间、试验条件的限制而推而广之甚至适用于全国的大田生产,因为由此而得出的结论有可能误导我国产业政策的制订,人们有可能放 松对粮食安全的警惕。例如,不久前(2009年6月)就有媒体报道我国今年超级稻的播种面积已达到水稻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一。果真如此的话,照现在的增产模 式按每亩600公斤来计算稻谷产量,则2009年全国水稻的总产量肯定会出现惊人的提升。人们不会怀疑杂交水稻对促进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无情 的事实是近20年来杂交水稻并没有带动水稻产量的增加。湖南统计年鉴上发布的统计数字是2007年全省水稻总产量为2496.20万吨,略高于1986年 的2464.3万吨,低于1990年的2517.26万吨。如果说总产量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下表显示的从1997年以来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下降的趋势, 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湖南省1997~2007水稻生产情况简表   年份   项目 97年 98年 99年 00年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面积(千公顷) 4076 3976 3984 3896 3691 3541 3409 4000 4158 4202 4180   总产量(万吨) 2668 2516 2549 2528 2328 2119 2070 2442 2485 2507 2496   单产(公斤/公顷) 6546 6328 6398 6489 6309 5984 6071 6103 5976 5967 5971    湖南省是杂交水稻推广力度最大、热情最高、面积最多的省,尚且出现了近20年来水稻总产量徘徊不前,近10年来水稻单产下降的状况,全国别的省能好到那 里去?杂交水稻推广的前10年,即1977年~1986年,湖南省水稻总产量由1634.8万吨上升至2464.3万吨,增产幅度高达51%,这主要得益 于我党适时推出的联产承包政策,但也突现了杂交水稻明显的拉动作用。1986年~2007年的21年来,全省水稻总产量只增加了1.3 %,已看不出杂交水稻对水稻总产量的拉动作用。为什么近20年来杂交水稻令人目眩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但对全国水稻增产的拉动作用却不明显?为什么媒体报 道的超级稻区试产量与农民实种的产量相去甚远?这涉及到包括政策在内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增产的效益问题。如果亩产由300公斤提升到 400公斤,农民多投入的代价会低于100公斤稻谷的价值,农民当然会干;若亩产由500公斤提升到600公斤,农民多投入的人力、财力及环境代价会超过 100公斤稻谷的价值,农民当然不会干。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更关注的是效益,而不是产量。   三、杂交水稻重要信息应由农业行政部门授权发布    2008年3月,水稻种子还未浸种催芽,隆平高科上市公司就通过媒体发布,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当年就会达到,隆平高科的股票应声大涨;到秋 收季节,位于湘中邵阳地区的百亩连片试验方,果然通过验收达到了亩产900公斤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所用的杂交组合品种权,又通过公开竞拍,由隆平高科以 1100万元的高价拍到。由于育种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本身就是隆平高科的第二大股东,人们对此颇有微词。在诚信相对缺乏的今天,如科技信息涉及到有关 单位、企业的经济利益,则信息的发布可能伴有商业炒作。杂交水稻特别是超级稻,事关国计民生,其重要信息应由农业行政部门把关审核后,再授权媒体发布。现 在的做法是在水肥条件好、小气候条件好、栽培水平高的地方,选择便于管理、参观的地块建立超级稻百亩示范片,重肥、密植、精管,严格防病治虫,成熟时组织 专家测产验收,再通过媒体宣传。超级稻示范工作涉及到育种方、种子经销方、示范片种植方的经济利益,包括争取政府财政专项经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费、科 技支撑计划项目经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费等,因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弄虚作假已成为潜规则,不可不严加防范。农业行政部门出面组织把关验收,验收小 组的成员应实行迴避制度并在媒体上公布;验收过程要录像,必要时请公证部门参加;特别要注意示范片种植方的经费来源以及是否与验收结果挂钩;育种方、供种 方与示范片种植方有无经济利益的关联。验收时应使用收割机在每类田块中随机取样667m2实收,再折算为标准含水量的稻谷产量作为验收田产量。农业行政部 门应组织专家根据农业部制订的超级稻标准,从单产、品质、抗性等方面作全面审核,然后再授权媒体发布。此举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媒体宣传失实的问题,但 对不实的宣传报道,会起到抑制作用。   我们尊重权威,但更尊重事实。
个人分类: 粮食安全|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文]最长最详细的袁隆平介绍(三)--艰辛研究路
yebike 2008-10-18 17:17
最长最详细的袁隆平介绍(三) 袁隆平在田间为农民讲课 1967 年袁隆平在试验田介绍雄性不育水稻 1979 年袁隆平在美国指导杂交水稻技术研究 早期研究 - 与助手尹华奇(左一)、李必湖(右一)在安江农校试验田 在海南三亚发现野败现场 【艰辛研究路】    1960 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 年 7 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 1964 年到 1965 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 6 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 1964 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 6 年时间,先后用 1000 多个品种,做了 3000 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 100% 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 1970 年 11 月 23 日 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 66 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 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 1973 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 1000 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 1000 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 IR24 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 90 %以上的恢复系。    1973 年 10 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 21 世纪 30 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 1986 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1995 年 8 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 750 - 1500 公斤 ,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 1800 余万亩。目前,国家 863 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8 年 8 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 1000 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有关专家对 48 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 95% 以上,稻谷千粒重达 27% 以上,每亩高产 847 公斤 。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在场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对这位卓越科学家取得的新成功而欣喜不已。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野败】    1970 年秋季,袁隆平带领他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红农场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1 月 23 日上午 ,该场技术员冯克珊与李必湖在南红农场与三亚机场公路的铁路桥边的水坑沼泽地段,找到了一片约 0 . 3 亩面积的普通野生稻。当时正值野生稻开花之际,因为李必湖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很深的感性知识,他像当年导师袁隆平寻找不育株一样,在野生稻群中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奇迹终于出现了!就在他们找到野生稻之后 20 分钟左右,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 3 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他们惊喜交加走近野生稻雄花异常稻株,进一步观察发现这 3 个稻穗生长于同一个稻蔸上,由此初步推断为由一粒种子生长起来的不同分蘖。除这 3 个稻穗以外,还有大量的匍匐于水面生长的后生分蘖。   为了弄清这蔸野生稻不育株产生的原因及其研究利用价值,他们将它连根拔起,搬回试验基地进行研究,并命名野败。并用广场矮、京引 66 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他们在考虑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 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 1973 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 1000 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 1000 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 IR24 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 90 %以上的恢复系。    1973 年 10 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下世纪 30 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 1986 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1995 年 8 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 9 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 750 - 1500 公斤 ,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 1800 余万亩。目前,国家 863 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8 年 8 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 1000 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到 800 公斤 ,并在西南农业大学等地引种成功。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个人分类: 牛人轶事|43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文]最长最详细的袁隆平介绍(一)
yebike 2008-10-18 17:11
最长最详细的袁隆平介绍(一) ----- 我的榜样记录   袁隆平 (1930.9.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85 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 2005 年与西南师范大学 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 稻, 1973 年实现三系配套, 1974 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 2 号, 1975 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 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 年任 863 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5 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 1997 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2000 年实现了农业部 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 2004 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 11 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 毕 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 1980 - 1981 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2 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91 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5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1 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发现很多人不理解杂交水稻的真正意义,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麦,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没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设世界上有 100 个人,而粮食只够 90 个人吃,粮食紧缺再加上财富的不均衡分配,那么就会出现 50 个人有充足的粮食,而另外 40 个人没粮食吃,于是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就爆发了,这样这场危机就从 10 人波及到全部的 100 人。   如果世界有 100 人,而粮食够 110-120 个人吃,那么粮食就不再紧缺,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囤积现象。全部的 100 人都可以避免这些危机。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    【人物事迹】    20 世纪 60 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这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县城南郊,世代务农,其父袁兴烈读书求学,任过小学校长,后又谋生在外,并投身抗日战争。隆平的母亲高小毕业,任过教师,常以多读书、求进取、做好事的思想教育孩子。 袁隆平 1930 年 9 月 1 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 9 18 事变,日本侵华,并逐步侵占华北和中国内地。 1953 年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同胞一样过着逃难生活,曾易地湖北、湖南、四川三省的几十个地方。国破家亡的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军空袭,尸横遍野。这些悲惨景象,给袁隆平童年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民族创伤,也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一串串的问号:为什么中国百姓如此被人欺侮,任人宰割?为什么外国强盗在中国如此横行霸道?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使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在当时的大后方重庆上的高小和初中。他学习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学会多种姿势游泳,可以横渡长江。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父亲迁回汉口上高中,曾获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冠军。 1948 年,隆平又随父迁到南京,并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了高中全部课程。   高中毕业以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为隆平全家议论的焦点。他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经过家庭民主协商,最后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1949 年 11 月,重庆解放了。袁隆平上的农学系,经合并、调整,成为农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 1953 年夏,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他服从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 19 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   进校第二年,他又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生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深感以前学得不深,既已任教,就边教边学,边学边教,教学相长。    1954 年,他教普通植物学。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一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1959 年,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进行了解放后 10 年来的回顾总结:党的 10 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   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 10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50 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得到一些奇花异果,但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   到 60 年代 , 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1960 年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 1964 年在大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 1966 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第一篇重要论文,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仍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 在漫长的 19 年教学生涯中,袁隆平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
个人分类: 牛人轶事|4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