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浙大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浙大

相关日志

浙江大学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方向博士后招聘启事
hmpjerry1991 2019-2-25 13:15
浙江大学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方向博士后招聘启事 因工作需要,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陈丁江教授( http://person.zju.edu.cn/chendj )实验室开始招博士后1-2人。欢迎流域非点源污染、生态水文学、养分循环、土壤水文学等学术背景的优秀博士申请。 职位要求: 1、已获得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未中途退站) ; 2、近五年内至少发表过2篇SCI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具有较强执行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独立研究工作; 4、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较强的中英文表达、阅读、写作能力。 岗位待遇: 按照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的相关规定,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学相关规定执行,博士后薪酬为浙大年薪+合作导师津贴+学院补贴:15-25万(根据申请人具体条件浮动),可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和一流的科研环境。 联系方式: 招聘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将应聘材料(个人简历、发表论文、推荐人名单、未来研究兴趣、联系方式等)发至hmpjerry1991@zju.edu.cn。经面试考核后,择优录取、待遇面洽。
1350 次阅读|2 个评论
浙江大学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方向博士后招聘启事
hmpjerry1991 2019-2-20 16:06
浙江大学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方向博士后招聘启事 因工作需要,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陈丁江教授( http://person.zju.edu.cn/chendj )实验室开始招博士后1-2人。欢迎流域非点源污染、生态水文学、养分循环、土壤水文学等学术背景的优秀博士申请。 职位要求: 1、已获得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未中途退站) ; 2、近五年内至少发表过2篇SCI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3、具有较强执行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独立研究工作; 4、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较强的中英文表达、阅读、写作能力。 岗位待遇: 按照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的相关规定,工资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学相关规定执行,博士后薪酬为浙大年薪+合作导师津贴+学院补贴:15-25万(根据申请人具体条件浮动),可租住学校博士后公寓,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和一流的科研环境。 联系方式: 招聘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且有意向者,请将应聘材料(个人简历、发表论文、推荐人名单、未来研究兴趣、联系方式等)发至hmpjerry1991@zju.edu.cn。经面试考核后,择优录取、待遇面洽。
1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浙大教授“复合地基”理论技术与35.38亿元
redtree 2019-2-17 14:55
浙大教授“复合地基”理论技术与35.38亿元 作者:丁雅诵 来源: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2/17 9:23:47 龚晓南(左三)与学生们讨论实验样品。 卢绍庆摄 利用复合地基技术修建的兰海高速公路在梯田间延伸。 人民视觉 人物小传 龚晓南,1944年生,浙江金华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参与开设高等土力学等6门研究生课程,出版著作50多部,发表刊物论文580余篇,培养研究生174名。2018年,龚晓南及其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广佛高速,我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是连接广州到佛山的一条重要陆运通道。 上个世纪末,当车流量变大、原有四车道要拓宽时,一道难题摆在面前:新旧地基怎样融合处理? 这个“卡脖子”难题最终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龚晓南及其团队创建的复合地基技术所攻克,即通过在地基中设置桩体等增强体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工后沉降。 如今,复合地基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高速公路铁路、市政道路、港航、机场等工程建设领域。近3年来,仅提供应用证明的工程就新增利润和节约工程造价约35.38亿元。 在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龚晓南领衔的“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龚晓南出生于浙江金华汤溪镇山下龚村,家境贫寒却热爱读书。1961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土建系,从此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刚进清华,有两幅大标语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清华园——工程师的摇篮’,二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龚晓南回忆道:“这两句话让我养成了两个习惯,那就是不断学习和坚持锻炼。” 6年的大学时光,也给龚晓南心里种下了一颗“为祖国服务”的种子。“记得有一次,班级组织游览八达岭,途中来到青龙桥詹天佑纪念馆。那时候,我们对詹天佑非常崇拜,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龚晓南说:“大学不仅让我掌握了现代土木工程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科研必须考虑国家需要。” 大学毕业后,龚晓南来到陕西凤县,投身到“大三线建设”当中。修公路、架桥梁、筑防洪堤,工程需要他干什么,龚晓南就干什么,这一干就是十余年。 正式与岩土打起交道,并找到未来一辈子的研究方向,要从1978年龚晓南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研究生、考入浙江大学开始算起。“这得感谢我的老师曾国熙教授,他是当时岩土工程领域屈指可数的留学回国人员,是他带领我走上了岩土研究的道路。”1984年,龚晓南毕业,成为中国岩土工程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之后他前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国外的先进技术让他眼界大开。“想学的东西太多,只能一边拼命汲取养分,一边时刻关注祖国建筑事业的发展状况。”在他看来,留学机会难得,要先把国内急需的技术学好学透。毕竟,“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1988年,回国后的龚晓南发现,国家建设急需发展高效、经济、快速的地基处理新技术,于是就将研究重点转到了复合地基。 “对症下药,一个工程一个‘方子’” 我国地域辽阔,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处理,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如何在大片软土区域中修建质优价廉的地基呢? 传统地基的处理方法,在承载力、稳定性、沉降等方面难以满足建设要求;桩基础的处理方法,造价太高,难以大面积使用。相比之下,在地基中设置不同的增强体而形成的复合地基,其价廉物美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1992年,龚晓南完成专著《复合地基》,首次提出了复合地基的理论框架、定义、形成条件和分类方法,并创建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成为我国复合地基发展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复合地基虽好,但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就可以的。早些时候,有些建设方直接把建筑中复合地基的计算方法应用到路堤工程中,也出现过一些安全事故。 龚晓南反复强调,土是自然和历史的产物,因为年代不同、区域不同、构造不同,每一个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大的理论框架下,对症下药,做到一个工程一个“方子”。 如今,龚晓南团队已经“把脉问诊”了全国40余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其中包括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 杭宁高速公路的建设给龚晓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条高速公路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大动脉,其中,浙江段跨越杭嘉湖平原,不仅软土层厚度变化大,而且与填土路堤连接处极容易形成颠簸,出现“跳车”现象。 面对难点,龚晓南带着团队成员,一次次到现场进行踏勘、设计、实施、检测。最后,团队提出的设计方案不仅将工期缩短了1年,且无需二次开挖;通过设置复合地基处理过渡段,有效缓解了差异沉降,控制了“桥头跳车”现象。 杭宁高速上的防“跳车”经验,如今已普遍运用于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路堤与桥头连接。 除了复合地基,龚晓南还从事软黏土力学、基坑工程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等工作。比如,杭州市区庆春路两旁建筑的基坑工程,许多都是他参与设计和实施的。时至今日,每每经过庆春路段,龚晓南心中仍感到幸福和满足。 “我人生的主要工作是和泥巴打交道。别人往地上盖房子,我们是往地下造。‘地下’是‘地上’的根基,所以更要精心设计施工,绝对不能抱侥幸心理。”龚晓南说。 “脚踩泥土,才能获得第一手数据” 1992年龚晓南团队来到宁波一家公司的工地现场,团队通过足尺试验,研究了水泥搅拌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并形成理论成果。 这篇从工地里“跑出来”的成果,目前是复合地基领域引用排名第一的论文。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在研究和教学中,龚晓南一直要求学生、要求自己到实地去考察。“我们这个专业,只在实验室、书本上研究是不够的,死读书干不成大事,只有脚踩泥土、亲临现场才能获得第一手数据。”龚晓南说:“即便在浙江一省之内,温州、台州、宁波等地的软土厚度、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也不一样。只有对现场多一些了解和研究,才能确保工程建设严谨、准确。” 直到现在,龚晓南还常常接到紧急电话,哪个工地又有什么问题了,需要赶紧想办法。“我再忙也会去现场看一下。”龚晓南说。 在强调工程实践的同时,龚晓南也非常重视教育教学。他用30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改写了教科书,使复合地基成为与浅基础、桩基础并列的土木工程三种主要地基基础形式之一,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与教学的重要内容。 “许多教材是在点滴中积累而成的,比如《土塑性力学》,是我读博士时期读书笔记汇集起来的。”龚晓南回忆,“读研期间,导师要求我写小论文、读书笔记,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工作后也经常结合工程写‘一题一议’。这是一个好习惯,对于发现问题、及时思考、收集素材、锻炼笔力都很有帮助。” 此外,龚晓南还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浙大土木系率先实施“大土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新建道路桥梁、建筑经济管理、防灾减灾等学科;在他当系主任的5年间,土木系设立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谈及前不久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龚晓南谦虚地摆了摆手,“功劳是属于整个大团队的。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做复合地基,因为研究不可穷尽,中国社会发展中还有很多新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柯溢能 吴雅兰参与采写) 制图:沈亦伶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2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和博士生同学《忆杭州》
陈龙珠 2018-11-4 22:18
和博士生同学《忆杭州》 (20181104) 😊 日过中天影渐长, 斜阳挥洒湖面上。 春来花港观鱼乐, 夏至曲院风荷香。 秋深孤山梧叶少, 冬初白堤柳枝黄。 亭台楼榭别无恙, 笑等当年博士郎。 注:转眼间,浙大1985级博士生同学们拿学校的学位证书,已30年有余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销“动态大数据”
热度 1 zhuyucai1 2017-6-1 00:34
今天下午浙大和阿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仪式后学术讲座。我趁机讲了我的“动态大数据”。这是推销自己的最好场合了,挺幸运的,感觉。
4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浙大徐平龙课题组揭示细胞“百毒不侵”的秘密
ericmapes 2017-4-15 10:21
浙大徐平龙课题组揭示细胞“百毒不侵”的秘密 作者:徐平龙等来源:NCB发布时间:2017/4/59:55:1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7459551674943553.shtm 有个成语叫“百毒不侵”。事实上,自然界有2000多种动物病毒,其中仅有50种左右的病毒可使人类致病,因为这些病毒能以各种方式,完全或者部分的拮抗我们的细胞质核酸识别机制及其启动的抗病毒宿主防御。 最近,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平龙课题组在细胞层面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细胞“营养太好”,可能会降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机能,病毒也会趁虚而入。相关成果论文于3月27日在 NatureCellBiology 在线发表。 据悉,细胞质核酸识别通路不仅对于抵抗病毒感染很重要,而且在自身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发生中都扮演重要功能。徐平龙介绍说,课题组还与浙大转化医学院的邹建课题组合作,共同开发出一套高效和快速的评价基因抗病毒功能的斑马鱼模型,这一新的工具将为科学家研究病毒防御机制提供重要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生命体内,细胞内部和细胞之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信号传导,以完成我们每一项生命活动。 科学家们在2003年开始发现的一系列信号通路,它与机体的抗病毒感染高度相关。当病毒入侵细胞,我们机体细胞质内的某些蛋白质能主动侦查到病毒核酸,随即启动细胞内的一系列抗病毒机制,并把信号传导到周边细胞,提醒大家一同“应战”。这一细胞机制构成了生命体抵御病毒的重要屏障,维护着我们的健康。 徐平龙介绍说,细胞质核酸识别通路是一条古老且高度保守的通路。无论处于进化链终端的人类,还是远古的较为低等的脊椎动物生命体中,这套信号通路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人类有,鸟类有,池塘里的鱼儿也有。 “这条通路如果不灵了,病毒就会乘虚而入。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呢?”在徐平龙看来,这个问题很基础也很重要,而目前国际上还很少有深入研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细胞的营养状态以及细胞间的物理接触状态是其中关键的因素。”研究发现,这两个因素都通过调控激酶TBK1的活性起作用。当细胞处于营养或能量不足的情况下,TBK1激酶会处于更敏感的状态,病毒防御的机制更加灵敏而活跃。课题组还通过人为增减细胞数量来调节细胞的拥挤状态,有趣的是,当细胞之间从拥挤变为松散,其抗病毒能力也会下降。也就是说,细胞营养胁迫或者相互间比较拥挤,反而有利于提高细胞的病毒防御能力。 这一发现令科学家灵光一现,联想到另一条信号通路:Hippo,调控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细胞机制,是近年来颇受科学家关注的信号通路。“两条通路控制着相反的生物进程,”徐平龙说,“Hippo决定增殖,而细胞质核酸识别通路则处理‘危险’。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呢?”进一步研究后,课题组发现了两条通路之间相互调节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病毒防御机制的理解。 据悉,徐平龙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揭示了Hippo通路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功能——可通过一个意想不到的机制将信号整合到TBK1激活上。Hippo组分的水平和活性可以作为调控宿主抗病毒反应强度的一个决定因素。鉴于此,这些组分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的靶点。(来源:科学网崔雪芹)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贾也:褚健式“囚徒困境”——褚健的“中控”与浙大的“失控”
ericmapes 2017-3-29 21:39
贾也:褚健式“囚徒困境”——褚健的“中控”与浙大的“失控” (2016-10-1023:12: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9e1960102wkbj.html 贾也:褚健式“囚徒困境”——褚健的“中控”与浙大的“失控” 导语:不一般的褚健案 浙大副校长褚健案一波三折,堪称中国“科技第一大案”,当事人被羁押已经3年,2次退侦,5次延审,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跳,也关乎着产学研甚至是这个时代的脉搏。工程院院士汪楢生非常关心此案:“一个有成就的学者,这样不明不白地抓了,不审也不判,到底是什么说法?” 因中控总部就在笔者所住区域,而笔者身份又是浙大校友,一直关注此案,在国庆期间开展了一场漫长的“私家调查”,始有此篇“李菊福”式的评论。以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一 、一封匿名信引发的疑案 褚健并非泛泛之辈,本是传奇式人物: 30 岁成为浙大最年轻的教授,1999 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并牵头成立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先后取得9 个国家级的科技技术进步奖,2007 年由他领军完成的高速工业控制网络EPA 技术更是成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而“如果不是被捕,褚健很可能成为2013 年的新晋工程院院士”。 褚健履历之豪华,似上天之垂顾,足以令咋舌,绝对知识精英一枚。 褚健与笔者,于学籍而言,同为浙大学子;于籍贯而言,同为浙北人士,既为学长又是乡贤,自然倍感亲切,历来引以为傲的。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封神秘的匿名举报信,让褚健顿时命运陡转,身陷囹圄,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目前举报信流传甚广,已有好几个版本,但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列举褚健“三大罪状”: 一是贪污科研经费;二是向国外转移资产;三是生活作风问题。 正是这封举报信,引发了有关部门对褚健“地毯式”的调查,并直接导致正处处于申请工程院院士之际的褚健沦为戴罪之身。 事实上,很多熟知褚健为人的浙大师生认为: 这一封举报信漏洞百出,纯属恶毒攻击!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情来看,举报内容也根本不靠谱。 这一点可以从检方的调查就可以看来出。根据检方调查出具的起诉书,对褚健的指控与匿名信举报内容完全走样,实际上间接证明了这封匿名信完全不符合事实,也就是说根本没涉及这“三大罪状”。 但是,褚健被羁押已经3年,2次退侦,5次延审,足以说明褚健案的复杂性。而恰恰是这一系列“非正常”的调查,才让褚健案更显扑朔迷离,引发多方猜测: 是不是检方铁定了心要办成“铁案”,先定刑期再凑证据,比之“有罪推定”更有过之? 另一方面褚健通过律师发表了自我声明:我没有经济问题、没有任何违纪问题、没有任何生活作风问题……从检方的起诉书来看,褚健确实还算“爱惜羽毛”的,说是贪污腐败似乎说站不住脚跟。 比如说“贪污科研经费”一项,褚健认为自己领导的科研团队100多人合法合规、审批严格的人员经费和津贴是无法“定性”为其个人“贪污”的。这正是母校800多位师生联名上书求情的根本原因,其中包括现任学院院长、退休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以及工程院院士等人。 因此,褚健案并不是什么贪污问题,或者说这不是褚健案的核心了。 褚健案事发三年,直至今日都不能公开审判,便引来多方猜测,坊间认为褚健落马缘起“浙大抵制校长风波”。 作为浙大学子,对于这个风波至今记忆犹新的。褚健被查之际,据浙大一知情人士透露: 如果没有“教授抵制新任校长运动”,褚健如今仍然稳稳地坐在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位置。 这个风波发生在2013年6月下旬,一条关于“浙江大学教授集体上书”公开反对新任校长任命的新闻开始热炒。浙大学子反对在重庆大学多有“败绩”的林建华“空降”,而浙大校友更是添了把火,炮制了一份“战斗檄文”。最有趣的是,还抛出了新任校长的“四大条件”: 一是校长应是专业学科领域的学术精英,应拥有的国家院士的头衔,或是公认的著名学术团体的领头人和创始人;二是校长应对浙大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或者有丰富的任职经历,学校管理能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三是浙大处于非常关键时期,校长应年富力强,最好能连续担任两届,保障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四是浙大要建设国际超一流大学,新校长应有在海外留学、教学的经历,有国际化视野,最好有国外高校担任教授甚至管理者的经历。 四大条件将林建华拒之千里之外,其目的就是想从浙大副校长里面选。 按理来说,常务副校长当然是最热门人选,分别是宋永华和吴朝晖。其中宋永华的呼声最高,在校内人尽皆知,据说杨卫也推荐了他的,但终因国籍问题,始终未能获任。而对照这“四大条件”,副校长褚健恰恰都能对号入座的,属于“完美校长”,相对于另一个常务副校长吴朝晖有过而无不及。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为褚健“量身定制”的。 于是,在浙大校内论坛有人发帖称:这个抵制闹剧是受褚健暗中指使。由此褚健卷入了这场风波。 浙大给外界的印象就是形成了“小团体”,想自己推荐校长,而非中央任命,表现出了巨大的“政治不正确”,有对抗中央的嫌疑,褚健算是一个中心人物。正因为如此,有人才会揣测褚健的政治不正确才导致他成为特殊“料理”的人物。 最终这个风波以惨局收尾,林建华只在浙大担任1年半校长后就去执掌北大了,褚健则身陷囹圄,而吴朝晖则无争议地新晋为浙大校长。 身为浙大校友,也深知母校排外确实有传统的,从民国就已经开始了,历史上驱逐外派校长的事情一堆堆,即使是竺可桢要不是浙江人,根本镇不住,杨卫是这么多年唯一一个外派在浙大深得民心的人,也让浙大本土土著势力非常不满。 当然,褚健因抵制林建华赴任遭清算的说辞是被证伪的了,用浙大新闻办的说辞就是: 启动褚健调查在先,而校长风波在后。 不过,用民间的解读来看,很有可能这件事加速了褚健的落马,是一帖最好的催化剂。 既然褚健的问题并非举报内容,又非校长风波,那么到底犯在哪呢? 二、褚健之中控,浙大之失控 目前按检方的说辞,褚健被查纯属“偶然”。 这个“偶然”的定调,解读起来饶有滋味,最终起诉书矛头所指,锁定在1999年至2003年这期间的。 检方认为: 褚健低价购买浙江大学工程中心和浙大海纳中控公司持有中控科技公司股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说他掌管校办企业 8 年侵吞数亿国资。 1999年至2003年这段时间正处于浙大中控改制期间,而在这之后即2005年,褚健重返浙大校园,担任副校长一职。 这就是为何检方称褚健案“纯属旧事”。 也就是说: 褚健案犯事并非在浙大副校长任上,而是折戟在浙大中控改制这事上 。如此说来,一二十年的中控改制,才造成了如今扑朔迷离的褚健案。 要说浙大中控,先要说浙大海纳。故事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说起,当时浙大想顺应当时形势,打造浙大“产学研”的一个招牌旗舰,类似清华紫光,北大方正、交大昂立、同济科技等等,于是,便有了浙大海纳这个梗。 浙大海纳取自于浙大校歌第一句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后因浙大建设紫金港校区缺钱,欲将浙大海纳上市。众所周知,上市就是圈钱的套路。 浙大海纳以学校主体控股上市,上市初期主要以半导体、工业自动化、IT服务三项核心业务,这都是浙大“金字招牌”,而这三项核心业务,实际上分别由李立本为首的立立电子科研团队、褚健为首的中控科研团队和赵建为首的快威科技科研团队控制着。因为这三项核心业务带着科研的色彩,上市之后这三大科研团队开始与浙大海纳主体剥离。在这剥离期间发生了一系列管理层资产挪移的情况,三个科研团队走了不同的道路: 首先是“出走路线”, 半导体一部分资产卖给了立立电子,这家公司是海纳董事长兼半导体厂长李立本为首的学校骨干创立。后来,立立电子谋求独立上市,资金全都申购完毕,眼看就要挂牌了,结果被证监会喊停,其中的原因就是改制中出现一些瑕疵。但立立电子还没被清算,而且按照目前形势来看,也不大可能被严格清算的,毕竟大致程序还讲得过去的,立立电子将股份给了研发团队,或者上交一部分给学校了,吃相并不是很难看。当然,更重要的是,李立本由此脱离体制,正式“下海”去宁波创业。 其次是“回归路线”, IT服务即快威科技被赵建团队挪移之后,又借壳上市转变为浙大网新集团,而浙大网新最终成为浙大的“亲儿子”,也就是说重回了浙大的怀抱。当时,浙大校长潘云鹤亲任董事长,而浙大成为网新集团第一大股东。“大树底下好乘凉”,网新集团目前是浙大校企发展最好的一家。企业总部与中控集团一样,都在杭州市滨江区。 最后是“若即若离” ,就是褚健选择的道路。 褚健团队的中控科技虽然与浙大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层关系只是针对褚健个人而言,而非浙大这个实体。 在改制过程中,相对于李立本,褚健的操作就更为极端,运作浙大中控到自己绝对控股的中控科技,正因此遭受了非议和举报。更为要命的是,2005年之后,褚健一方面掌控着中控科技,而另一方面又是浙大副校长的身份,属于两边捞好处,是“两头吃”的典型,这才是令人最大的诟病之处。 要么像李立本那样走得干净,快刀斩乱麻;要么像赵建那样回得彻底,一切悉听主便;而若即若离恰恰是最危险的,因为中控科技对于褚健而言是“掌控”着的,而对浙大而言却是“失控”的。 现在立立电子的李立本和网新集团的赵建都没有事,而唯独褚健却出事了,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了,想当改制时,三个科研团队是被浙大要求按同一份文件、同一价格改制的。也就是改制中的价格并非褚健个人决断,这正是此案的幽微之处。因此,褚健败就败在了这层“若即若离”的关系上。 正是在这层若即若离的关系之下,褚健身为副校长,曾执行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分流了浙大30%左右的教职人员。这绝对是得罪人的工作。你倒是吃中控的肉吃成了“隐形富豪”,而把我们教职人员喝汤的“铁饭碗”给砸了。于是,坊间不断有以“浙大老师”的身份举报副校长褚健。但一开始校方是顶住这个压力的,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问题是,又出现了上文所述的“校长风波”这个梗,让政治高层不是很高兴,正想借机给不听话的浙大土著们一点颜色看看,于是祭出了“杀鸡儆猴”的这一招。 褚健自然就成为“黑名单”中的人,那么从何查起呢? 查贪污科研经费?根本说不上;查转移资产?更不靠谱了;至于查乱搞男女关系,搬不上台面的。褚健能抓到辫子的事,就是在中控改制这事上! 于是,褚健“成了中控,败也中控”,最终中控就成为褚健人生的“滑铁卢”。 那么,中控到底是谁的中控?这得从褚健的创业史说起。 1993年年初,褚健拿着浙江大学出具的一张20万元支票的第四联,去杭州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一家全民所有制公司。实际上,就连这张支票上的金额也是褚健自己想办法借来的,而并非浙大真正的注资。 也就是说,中控这家企业,是褚健从形式上说,确实是他白手起家搞起来,只不过是挂了个“浙大”的羊头。作为浙大青年博士开始“下海”创业,当时财经作家吴晓波生出几分感慨道:“中国少一个科学家,多一个企业家,合算吗?” 而如今的中控已成参天大树,产品占有中国三分之一市场,年产值达30 多亿,为社会提供数千人就业,打破曾经的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成为国家很多重要项目的攻关者。 论其贡献,褚健的下海,创建了中控这家企业当然是“合算”的;但作为个人,因为中控身陷囹圄,自然是“不合算”的。现在,中国不仅少一个科学家,而且一个企业家也倒掉了。 回顾自己的创业史,身陷囹圄的褚健在狱中,依然感到百般委屈,想当然地认为你浙大没出钱!没出钱!没出钱!中控是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心血所聚,当然是我的基业,我又错在哪里? 是的,错在哪里呢?但可以直言不讳地说,褚健简直大错特错了,他的思维显然不仅政治不正确,而且是对知识产权理解有误区的。 浙大未出资的问题,放在现在是可以很好解释的。以前无形资产不能作为出资方的,所以浙大占股而未出资是那个时代高校惯例做法。这个股份实际上是学校用无形资产出资形成的,直至今日很多高校仍有那个时代这样形成股份的企业。 但是,褚健掌控的中控科技依然是浙大的中控,这一点褚健一直没有整明白。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开公司使用技术是职务科技成果,是国有资产,他的逻辑就有现在和他同辈的一批科研工作者一样,觉得自己研究出来的就是自己的,自己就可以随便用! 我们不妨可以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其中第六条规则赫然在目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退一万步讲,褚健和中控科技至少拿了国家的科研经费的,至少用了浙大的人才资源的,至少打着浙大高校的金字招牌的。 问题症结之所在就在于,褚健没有像李立本那样,从浙大彻底剥离出来,身份还是在浙大这个体制中,褚健这样的身份、这样的思维在中国这个大背景之下,注定他要遭遇此劫的。 那么,褚健和中控科技有没有办法洗白自己,当然有! 浙大中控改制为中控科技,其实也有个相对正确的“姿势”的: 改制之前先向教育部报批,再进行整改补手续,学校对浙大中控出资到位,作评估报备,然后再作整体评估。整体评估后再报备,然后报批国有资产处置,转为中控科技,批了之后就成功改制了,这样一来就没有多大毛病了。 其实在政策调整期间,无论是褚健还是浙大都有很多次整改的机会,可惜的是,褚健没做,浙大也没做。 事情就在改制程序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褚健案发生。绕开这个改制过程也就偏离褚健案的本质! 三、匹夫无罪,怀壁其罪 问题是,褚健和中控科技涉及90年代各学校办校企的乱象,这是普遍现象。 为什么偏偏要拿一个褚健来示众呢? 但这又似乎无懈可击,就像闯红灯的行人多了去了,今天就逮住你了,你不能因为其他人没有被罚款,而认为罚款是不对的! 在中国的企业家遭遇褚健这样的事,不管你作了多大贡献,一切都是徒然,也只有认栽的份,徒自“百感交集,只剩全生”,要不然就学华西医院的石应康,一跃成千古,功过任人评说。 这就是褚健的困境,或者说很多中国企业家的困境。 回到当时,出现大量这种类型的所谓校企,出资方和产权属性都比较混乱。顶着学校的名声经营、贷款,很多细究起来有违规甚至违法的事情。但这种事情是相当普遍,至今恐怕还有不少体量远大于中控的企业存在类似的问题。 如果褚健案就流出来的所谓“罪证”,褚健的问题全在校企,以褚健侵吞公款罪审判,就会有人拿这个判决去揭盖子,举报其他校企及关系人,这就是打开一个“潘多拉宝盒”,出来的是什么,谁能知道呢?谁能承担政治责任? 再扩大而言,又何止于这些校企,很多国企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翻翻旧账,就可以拉清单拿人,而且一拿就准,任何改制都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按照这个办案逻辑,那么是不是还可以把张瑞敏抓起来,把柳传志抓起来,把李东升抓起来……反正这些人不像马云那样白手起家的人统统抓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抓他们还比较符合当下日益浓重的民粹思潮,既得悠悠民心,又符合政治正确! 改革开放前中国所有资产都是国有资产,这些人大多利用国有资产变成亿万富翁,现在再看看这些企业的规模和创收,早已成几何倍增,这一算国有资产是多么多么大的流失啊!赶快抓起来,这些人简直罪大恶极! 但是,这事很可能仅限于褚健。这也正是褚健的悲剧,因为褚健显然有那么多的“政治不正确”!想当年,国企改革大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要抓辫子那是要闹得整个国家鸡犬不宁的,因此不可能将这个事扩大化处理的。 当时把国有投资和积累分割起来,把积累量化给领导、职工,或者“一卖了之”甚至“一送了之”,不仅明显违反国家有关政策,侵害国家作为出资者的合法权益,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通行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参与改制的人,自然有“化公为私”的嫌疑,有“挖社会主义墙建”的罪证。 因此,当时这场改革,改出了一大批“罪人”。 是的,你们是突破原有规则的情况下,杀出一条改革的血路来的,但你们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你们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家贼”。国有资产属于全民,你们就是罪人,这就是这些企业家们无法摆脱的“原罪”。 好在当时邓小平说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并且在“南巡讲话”时一锤定音,明确了从放权让利的行政分权式改革向产权改革为中心市场化改革转变。 邓小平的威权压制了当时悠悠众议,使得企业改制变成某种“政治正确”,或者说是中国经济改革最大的“特色”,而且让很多改革中产权获益者得了某种豁免,甚至成为创富偶像和时代弄潮儿,受到媒体的关注,成为国家文宣机器赞扬对象。褚健当然是其中风头正健的一员,成为学者创业的明星。 但“原罪”一直在那儿,这“原罪”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永远悬在头顶。就要看上面刮起什么风来,一旦风向稍有偏离,剑刃一摆就可砍到他们,从破坏规则的“受益者”瞬间逆袭为破坏规则的“受害者”,接受所谓正义的审判。 一部分人办砸了企业也就没了故事,毕竟大浪淘沙,早已死在沙滩上,只能既往不咎。而另一部分人乘风破浪驶向广阔的蓝海,开创一番大事业,那引来多少人的羡慕嫉妒恨,麻烦于是接踵而来,既有权贵的觊觎,也有民众的积怨,稍有不慎就可能折戟沉沙!这就落入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陷阱之中。 历史很诡异,功罪难定,诡异的并非褚健一人。 浙大“褚健困境”类同于华西医院“石应康困境”。 客观上讲,褚健和石应康都有极强的事业心,有着拳拳的报国之心。 他们的私心就是他们的事业,即使查实他们有巨额的“违法”资金,但根本也没进入个人腰包,而投入到自己热衷的事业上去了。 褚健和石应康之流都是在某一领域内的“大能人”和“实干家”,都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是个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都想把事业做到极致,并在业界树立起一座丰碑。但是,他们这样的又往往集科学家、企业家、党政干部三种身份于一体的人,如何区分其正常的科研、企业行为与职务可能能带来的便利是很难的,尤其在法律不完善和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即使再是爱惜羽毛,也难免会被人将“羽毛”当作“辫子”来抓的。 在这种困境之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特别是在当下法治环境之下,其命运似乎已成定局,要么以死明志,要么徒剩“戴罪之身”。这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这才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实罪不在褚健,而在规则的荡失。褚健之功一直在那里,但罪也一直在那里,功罪似乎糅合在了一起,主要原因就是规则没有明确,或者规则已经发生改变! 也正因为如此,让司法机关面对此案感到百般棘手,一再退侦延审。至于褚健的律师和女儿想利用舆论,趁机造声势,博同情,甚至抛出所谓的“阴谋论”,简直就是猪一样的队友,越是这么闹越是对解决问题没帮助,毕竟“原罪”是抹不掉的,毕竟还是那一句老话:在中国政治最大! 结语 也许,我们可以少一个科学家、企业家和教育家,但我们不能丢失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性,不能丢失社会文明进步需要的良心。最后笔者还是相信中国的法治,对于这样特别敏感的案件,司法人员不是吃素的,最后会来一个公正的审判的。 个人微信号:jiaye6108 公众微信号:meiriguanjian(观鉴)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大徐平龙课题组揭示细胞“百毒不侵”的秘密
ericmapes 2017-3-28 23:11
浙大徐平龙课题组揭示细胞“百毒不侵”的秘密 作者:崔雪芹来源: 科学网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3/2818:35:30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3/371979.shtm 有个成语叫“百毒不侵”。事实上,自然界有2000多种动物病毒,其中仅有50种左右的病毒可使人类致病,因为这些病毒能以各种方式,完全或者部分的拮抗我们的细胞质核酸识别机制及其启动的抗病毒宿主防御。 最近,浙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平龙课题组在细胞层面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细胞“营养太好”,可能会降低机体的抗病毒免疫机能,病毒也会趁虚而入。相关成果论文于3月27日在NatureCellBiology在线发表。 据悉,细胞质核酸识别通路不仅对于抵抗病毒感染很重要,而且在自身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发生中都扮演重要功能。徐平龙介绍说,课题组还与浙大转化医学院的邹建课题组合作,共同开发出一套高效和快速的评价基因抗病毒功能的斑马鱼模型,这一新的工具将为科学家研究病毒防御机制提供重要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生命体内,细胞内部和细胞之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信号传导,以完成我们每一项生命活动。 科学家们在2003年开始发现的一系列信号通路,它与机体的抗病毒感染高度相关。当病毒入侵细胞,我们机体细胞质内的某些蛋白质能主动侦查到病毒核酸,随即启动细胞内的一系列抗病毒机制,并把信号传导到周边细胞,提醒大家一同“应战”。这一细胞机制构成了生命体抵御病毒的重要屏障,维护着我们的健康。 徐平龙介绍说,细胞质核酸识别通路是一条古老且高度保守的通路。无论处于进化链终端的人类,还是远古的较为低等的脊椎动物生命体中,这套信号通路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人类有,鸟类有,池塘里的鱼儿也有。 “这条通路如果不灵了,病毒就会乘虚而入。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呢?”在徐平龙看来,这个问题很基础也很重要,而目前国际上还很少有深入研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细胞的营养状态以及细胞间的物理接触状态是其中关键的因素。”研究发现,这两个因素都通过调控激酶TBK1的活性起作用。当细胞处于营养或能量不足的情况下,TBK1激酶会处于更敏感的状态,病毒防御的机制更加灵敏而活跃。课题组还通过人为增减细胞数量来调节细胞的拥挤状态,有趣的是,当细胞之间从拥挤变为松散,其抗病毒能力也会下降。也就是说,细胞营养胁迫或者相互间比较拥挤,反而有利于提高细胞的病毒防御能力。 这一发现令科学家灵光一现,联想到另一条信号通路:Hippo,调控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细胞机制,是近年来颇受科学家关注的信号通路。“两条通路控制着相反的生物进程,”徐平龙说,“Hippo决定增殖,而细胞质核酸识别通路则处理‘危险’。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呢?”进一步研究后,课题组发现了两条通路之间相互调节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病毒防御机制的理解。 据悉,徐平龙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揭示了Hippo通路的一个不同寻常的功能——可通过一个意想不到的机制将信号整合到TBK1激活上。Hippo组分的水平和活性可以作为调控宿主抗病毒反应强度的一个决定因素。鉴于此,这些组分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的靶点。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江南春色
热度 3 liudan2004sd 2017-3-13 11:42
个人分类: 摄影记录|17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华池邬氏赋
iisshiyin1980 2016-12-9 13:05
世知有浙大,少闻有华池;玉泉山独秀,华池水亦清。 华池之水清兮,皎皎如君子之行;华池之水灿兮,皓皓如君子之德。彼君子兮,如空谷之幽兰,山中之高士,虽居华池之闹市,仍芬芳其独香。 吾老大而求学,路迢迢兮千里,人渺渺兮难安,觉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故常于月明之夜对月伤怀,辗转反侧。幸逢邬氏,嘘寒问暖如亲人,细细叮咛如慈母;谆谆教诲如严师,盈盈谈笑如旧友,仿如沙漠之羁旅忽遇甘露,归途之倦客终至故乡。常恐同学寂聊,闲暇之时率众玩乐,寓强身健体之意,亦稍减众博之忧思;为除火灾之隐患,夙夜忧思,得安全墙一面高挂于堂,谓来往诸人之警醒。君子忘怀得失,事事亲为,周周例检,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为众所敬仰也。 吾有幸居于 5 舍,与邬氏相处于朝夕,睹其为人行事莫不颂之,特做此赋,聊以赞之。言不达意者,诸君莫怪。
个人分类: 诗词|2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今年的100万大奖给了“最牛班主任”
热度 17 mdzhao 2015-9-11 15:36
每年教师节,浙大按惯例都要召开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自2012年开始颁发的100万大奖,今年因捐款人要求改名,被称为永平奖教金,以前一直被称作“心平奖教金”。好像我基本每次都有博文介绍相关情况,今年也还是介绍一下。只是真的发现,这个奖的宣传已经一年比一年淡化,好像相关新闻就没有在媒体的要闻上出现过,学校的新闻也没有专门对获奖者的报道,倒是一些媒体,特别是浙江本地的媒体有一些介绍。 今年的100万大奖得主是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王岳飞老师,获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另有7位老师分获奖金5至10万元的永平教学贡献奖和永平教学贡献提名奖。( 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42196 ) 据介绍,王岳飞老师这次获奖是凭着做班主任做得好而胜出。他已经做了14年班主任。新生一入学,王岳飞给班上同学布置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封信给他,介绍下自己,分析下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优点缺点。在随后的第一次班会上,几乎每位同学都得到了表扬,不论是高考总分靠前的还是单科成绩优秀的,不论是态度认真的还是文笔好的,王岳飞都夸了一番。第二项作业是写篇作文《我的大学我的梦》,而且必须手写稿,国庆节后就得交。他还要求学生每学期要写总结,甚至每周还要写一周时间表。而最有特色的是,王岳飞老师对学生每天三个“一”的要求: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男生绕操场跑5圈(即2000米),女生跑3圈(即1200米)、背书一小时,可以是英语也可以是四书五经,当然更推荐《大学》,每天利用晚饭后到自习前的时间写日记一篇。( http://edu.zjol.com.cn/system/2015/09/11/020827891.shtml ) 说实在的,这次重点突出王岳飞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成绩,大概也是为了突出特色吧,其实学生对他上的课评价也很高,他主讲的《茶与健康》这门通识课,至今已经连开了十余个学期,一直是非常热门的一门课。2012年开始,他主讲“茶文化与茶健康”,加入中国名校网络视频公开课,在多个网站播放,点击率长期高居首位。而他也是浙大农学院副院长、浙大茶叶研究所所长。不过从相关介绍看,班主任当到王老师这个份上确实是少见的。在我印象中,大学的班主任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名义,并不怎么管学生的具体事情,一般是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各个方面,能管得如此细致,对学生来说也算是一件幸事了。我想,奖教金主要奖励的还是应该在教书育人上的贡献,当然,教给学生知识和教给学生做人同样重要。
个人分类: 其他|6866 次阅读|25 个评论
传承了80年的两个问题——回应教育大讨论
热度 1 ant121 2015-7-8 23:07
1936年9月18日竺可桢在与新生的谈话会上讲,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 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这两个问题,到现在,已经整整80年了,后来被印在录取通知书上,被刻在校门口的石头上,被刻在浙大人的脑袋里, 影响了数代人 ,使得每每看到竺可祯的雕像就想起这两个问题,大名鼎鼎的 彭笑刚 受此影响,执教浙大,并认为大学的一个任务是 引领中国的发展,为人类探索新的生活方式。 马一浮对这两个问题,也就他的所学所感所望所期,做了较全面的回答。说到学无际涯,来浙大求是求真,学习经典,使得思维变敏捷睿智,兼收各个学科的学问,在不同学科间融会贯通。做学问,要追求像打造金属作品一样,能够经受时空批判。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的至高的境界,即使取得了进步,也不意味着到达了终点( 无曰已是 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 靡故匪新 )。毕业后要胸怀天下,开物前民。 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前辈竺老校长,大儒马老先生,还是当代的彭教授,都认为,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浙大的经历是影响一生的阶段。殷切地期望众位学子在浙大期间,利用好浙大的平台,充实自己,放眼世界,理性认识自我,并逐渐找到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 以上为我参观浙大校史馆、科技馆、 浙大文库后的浅见,与诸位分享。因当前恰逢教育大讨论,也算做是发表下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另荐彭笑刚教授关于教育的著作:《大学与伊甸园——理性教育与人性发展》,他作为一位被东西方文化浸润多年的当代学者,对教育的理性和人性有独特的看法和认知。 附浙大校歌歌词 大不自多 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 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 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 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 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 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 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 始见经纶 无曰已是 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 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 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 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 思睿观通 有文 有质 有农 有工 兼总条贯 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 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 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 天下来同
个人分类: 自由漫想|34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浙江农林看“川医”之争
jiangming800403 2015-6-24 22:31
位于浙江临安的浙江林学院翻盘成为浙江农林大学的时候,浙大和老浙农都没有说什么。当然浙江农林不同于浙江农大。这样看来泸州医学院是不是可以改名为四川医药大学或四川医药科技大学,简称川医药,这样会不会就不会有川医的困扰了。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春色
热度 11 mdzhao 2015-3-28 21:32
都说人们往往对身边的美景熟视无睹,也许真的是这样。其实每天在校园里走,那些花花草草,真的没好好欣赏。好在现在手机随身带着,一般看到漂亮的花也会拍几张,微信中秀一秀。 今天整理手机中的照片,挑了几张也放博客中秀一下, 大多是在中午吃完饭散步的时候顺手拍的玉泉校区的景,有几张紫金港校区的,是去那里做完讲座后拍的。
个人分类: 照片分享|574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吴朝晖担任浙大校长
BillyLiuZJU 2015-3-26 15:41
吴朝晖担任浙大校长 http://news.ifeng.com/a/20150326/43423091_0.shtml 既潘云鹤老校长之后,又一位计算机科学家担任浙大校长。
个人分类: 转载|1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浙大高等代数试题(来自博士家园)
zhangweimaths 2014-1-8 12:27
2014浙大高等代数试题.pdf
个人分类: 考研真题|2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浙大数学分析试题(来自博士家园)
zhangweimaths 2014-1-8 12:25
题目看来是用word编辑后转换成pdf的。来自博士家园。有时间可以考虑用LaTeX排版一下。目前没时间。 2014浙大数学分析试题.pdf
个人分类: 考研真题|3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青报:浙大一位副校长被批捕
热度 17 陈龙珠 2013-12-25 08:33
可惜了! 一位够得上今夏全球各地浙大校友会负责人上书教育部呼吁浙大新校长应具“四大条件”的学者( http://t.cn/zRxzYSM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未能抗拒侵蚀而轰然倒下了? 新闻报道链接 : http://t.cn/8kRP61R 1993年,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建了中控科技的前身——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褚健是创始人之一。这是一家主攻自动化的公司,呼应彼时的国家产学研相结合的口号而生。 公司刚刚成立时,国内自动化行业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但中控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如今,中控集团拥有4000多员工,2012年的产值超过30亿元,并制定了国内自动化行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也因此,中控成为了民族企业的代表之一,诸多国家领导人都曾到中控科技集团参观。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1474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莫言作客浙大
热度 15 mdzhao 2013-12-3 11:05
莫言得了诺奖后真是今非昔比了。说实在的,他的作品偶看了没几部,总体上不是特别喜欢他的写作风格,他得奖后也没有特意去读一些他的代表作,只是看了几部作品的介绍。但他获得诺奖后的表现倒是偶比较欣赏的,虽然有他身不由己的许多无奈,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低调理性,很不容易的。这次他到杭州,而且主要活动地点是在浙大,当然,偶没去凑这个热闹,不过看到这个报道,感觉还是蛮真实的,稍作删节转在这里。( http://zj.qq.com/a/20131203/001627.htm#p=1 ) 另一个报道链接如下,可看作换个角度的报道: http://www.cmic.zju.edu.cn/index.php?c=indexa=detailid=6849 这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第一次来杭州。 昨天,在第九届杭州文艺骨干培训班上,莫言受聘为杭州文艺顾问。其实,莫言和这个城市,是故交。以致于说起第几次来杭州,他都记不清楚了。在莫言的理解中,杭州是一个“满城诗意满城美”的城市。只是,如今再来,他没有了去年9月来杭州的自由随意。走到哪,都是被人群围拥着,拍照、签名……如果没有人开道,他将寸步难行。“再过几年,大家会慢慢地把我遗忘,希望浙江多几个诺奖获得者,这样我来杭州,就可以去杨公堤西侧,看看野趣。”面对疯狂的人群,莫言一直保持着礼貌的歉意,但他的无奈,面对好友麦家,没有遮掩。 早上 受聘文艺顾问 他谦虚极了 九点半,浙大紫金港校区,临水厅。灰色西服里,还有一件羊毛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58岁的莫言,有着长者惯常的慈祥,与周遭又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在浙江这个文学大省,不能翘尾巴,要夹紧尾巴做人。”在众多溢美之词后,莫言保持着习惯性的谦虚谨慎,“写小说的人不能数典忘祖,在现代文学史上,浙江占了半壁江山,鲁迅、茅盾、徐志摩、郁达夫,都是浙江人。” 莫言拉近和台下观众的距离。“我在籍贯一栏,填的是山东高密,但我更远的祖籍,是浙江龙泉。我祖上是北宋名臣、龙泉人管师仁,2010年,我曾去龙泉寻祖。”当然,还有拉近跟浙大的关系。“浙大校长林建华是高密人。高密能出一个世界著名大学的校长,很荣耀。林校长才是高密的骄傲,你看,以后高密人考浙大,差一分两分,是不是可以找林校长开后门?”他说得面无表情。台下,却笑开了。 中午 在麦家家里吃饺子 他吃爽了 在麦家西溪湿地的工作室坐定以后,面对着满屋子的阳光,莫言舒展开来。“这地方真好。”他由衷地感叹了三遍。莫言的目光所及,是满眼的绿意和湖水。这样的情境,或许让莫言想起了他的高密东北乡。“在东北乡大片胡萝卜地里,有蚂蚱扇动翅膀的声音,有野菊花、蒲公英、玉米、白杨。”他笑了笑,“就是现在没有高粱,都被游客拔光了。”中午的饺子,是麦家找山东的朋友亲手包的。因为莫言爱吃面食。绿绿的豆角、白白的藕片、红红的基围虾——简单素朴,却让莫言吃得亲切可口。 下午 面对浙大学生 他说开了 下午的两个小时,是莫言正儿八经的讲座时间。闻讯赶来的浙大学生,把报告厅围得水泄不通。他讲了如何讲故事,如何发挥想象力,如何运用民间素材,如何塑造人物……莫言准备得很认真。互动时刻,莫言暴露出他好玩的本性。 ——“2013年有什么新书可以推荐?” ——“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这一年我非常惭愧地告诉大家,我没有读一本书。一年到头来,开会、演讲,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对杭州有什么印象?” ——“杭州自然是一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外地人来这边都会感慨:杭州人太幸福了。” ——“现在的网络词汇,你会写进新创作的书里吗?” ——“上次我收到一条短信,人家和我说‘童鞋’,我还去问别人这个什么意思,我觉得这个只是幽默效果,纯粹闹着玩,并非语言的创新。其实在我们老家,也有类似的词语改造,比如我们会去掉最后一个字——一见钟情,我们会说‘一见钟’;相见恨晚,我们会说‘相见恨’。” ——“微博为什么很久没更新了?” ——“微信、微博这些新东西都很好,但是我就不太行,我发短信也会发错。” 至于杭州文艺顾问的角色,莫言自嘲:“顾不到点子上,也问不到点子上,但是这个身份给了自己更多感受杭州生活的机会。可以经常找麦家吃饭喝茶,也是好事一桩。”
个人分类: 其他|5120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浙大文科资深教授校内待遇将参照两院院士
assyrialiu 2013-11-4 21:3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7/234484.shtm 为了鼓励文科发展,浙江大学将设立文科资深教授岗位,并明确资深教授的校内待遇将参照两院院士执行。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7月12日在浙江大学文科大会上表示,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积累通常是网络式的、互相交织在一起往上发展的,其成长发展需要更长时间积累。因此对人文学科的发展要给予特殊的支持政策,鼓励改革现有的学术评估制度,对相关教师实行柔性化、模糊性的管理办法。 根据浙大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文科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江大学还将进一步下移学术管理的重心,充分发挥学部、学院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权力机构在学术评估中的主体作用;在学校相关学术性评审中,建立健全符合文科特点和发展要求的高端同行评审机制。 同时,学校还将设立“文科教师国际化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人文学科选派青年教师赴本学科全球前列的高校访学、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杨卫表示,下一步探索完善文科评价体系时不但要注重学科特点,还要关注文科内部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群体的特点。对于那些潜心学术研究,以学术为自己生存方式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支持,鼓励他们的自由探索和个性化研究,使他们安心做学问,甘于坐冷板凳,奉献“十年磨一剑”式的高水平成果。
1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重奖教师-哗众取宠
热度 12 controlhopeless 2013-9-15 08:44
几日前,看了电视,浙大重奖两位一线教师,海选的方法是学生投票,参选教师可以是教授和班主任等,两位和基础课相关的老师胜出。 浙大的这种做法就是哗众取宠,一方面取悦于学生 make them happy,另一方面秀给社会和浙大校友,摆出一幅不差钱、尊师重教的姿态。可以想象,如果全国其它院校纷纷仿效浙大,奖励教师就像海选、中国好声音、中国偶像作秀节目,学生投票,重奖教师,我敢肯定,首先社会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老百姓不会答应,叫停的一定是教育部。 一个可取的做法或许是学校设立冠名教授的方式,以及教授终身制,特别是教授终身制了,教授努力上课才有保证。教书育人,本是教师的天性,但中国的大学,教师考核如公司销售、考勤,使得教师天性泯然众矣。 浙大重奖教师就是将教师当猴耍,看似重奖,实则“杀鸡儆猴”, 二桃杀三士, 杀人于无形,做秀的是校长们。 PS 刚刚看了相关背景 浙大校友段永平捐款浙大重奖好老师 浙大一个合理做法是设立岗位,冠以企业家之名,所谓的冠名教授。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3847 次阅读|23 个评论
北大、浙大、武大、西安交大等13所高校67种期刊的H指标比较
热度 18 zhpd55 2013-8-10 09:58
2013年5月底,本人曾经写过“ 高校学报水平与主办高校水平的相关性 ”的博文,主要是针对陕西高校学报研究会学术年会而准备的相关材料,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析,由于这样一个命题本身就是一个备受关注话题,为了使内容更加充实,之后从多方面进行了更多的统计。因为有所的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学报,至少是一种综合版的学报,而仅有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或哲学社会科学版或者人文社会科学版的高校占的比例更大,而重点高校主办的期刊就不止一种,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有20种期刊这些期刊原来是归属于不同的主办单位,但是后来将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北林学院等单位,在1999年并入西北农业大学,成立目前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此统一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H指标与其所有期刊的H指标进行比较,未必科学合理,在不受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期刊的原主办单位,表1给出了13所高校的67种H指标与主办单位的H指标,将主办单位H指标(H Index(Univ.))与期刊H指标(H Index(J.))进行作图得到图1。由图1可以看出 主办单位H指标(H Index(Univ.))与期刊H指标(H Index(J.))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但是如果我们对于每一种期刊的H指标进行平均,如果主办单位也有多种,同时进行平均,然后进行比较,其相关性就显然而见了,见表2和图2。表3列出的线性相关性系数 R 2 值的大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表 1 13 所高校 67 种期刊的 H 指标比较 刊名及主办单位 H Index ( Univ. ) H Index(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7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9 3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77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83 西北林学院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林学院 73 55 麦类作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71 60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71 49 昆虫分类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23 动物医学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44 水土保持学报 (西北农林科大 +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70 98 水土保持通报 (西北农林科大 +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70 67 水土保持研究 (西北农林科大 + 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70 63 陕西农业科学 71 37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9 22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9 34 北方蚕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9 12 陕西林业科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 71 28 家畜生态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31 畜牧兽医杂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23 中国牛业科学(原名《黄牛杂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业大学 83 31 浙江大学学报 ( 工学版 ) ,浙江大学 + 杭州大学 92 54 浙江大学学报 (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浙江大学 + 浙江农业大学 94 56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90 42 延安大学学报 ( 医学科学版 ) 16 10 延安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16 22 延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16 1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会科学版) 75 3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75 5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75 34 北京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93 83 北京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北京大学 + 北京医科大学 94 52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93 59 南昌大学学报 ( 理学版 ) 35 25 南昌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35 30 江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5 25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55 4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5 49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55 44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55 29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55 31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55 6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75 5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5 3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75 28 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 75 59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85 6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85 72 人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85 63 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 85 49 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85 42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 19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27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43 21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43 2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61 48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1 3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61 45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61 44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 25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 27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4 14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江南大学) 34 45 河海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50 49 河海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50 27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河海大学学报) 50 36 水资源保护(河海大学学报) 50 40 水利经济(河海大学学报) 50 24 图1 13所高校67种期刊H指标比较 表 2 13 所高校 67 种期刊 H 指标平均值比较 刊名 期刊数量 / 种 H Index ( Univ. ) H Index(J.) 北京大学 3 93 65 浙江大学 3 92 51 中国人民大学 5 85 5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 75 49 华东师范大学 3 75 42 西安交通大学 4 75 46 武汉理工大学 4 61 57 武汉大学 6 55 44 河海大学 5 50 35 苏州大学 4 43 22 南昌大学 3 35 27 江南大学 4 34 28 延安大学 3 16 17 图2 13所高校67种期刊H指标平均值与主办单位H指标的比较结果 表3 期刊H指标 H Index(J.)与主办单位H指标 H Index(Univ.)相关性比较 H Index(J.)= a H Index(Univ.)+ b 参数 a b R 2 备注 67 种期刊散点图 0.532 8.140 0.3150 各位点离散,线性相关性差。 67 种期刊平均值 0.552 8.213 0.7812 各位点比较集中,线性相关性较好。 结论:高校水平高,主办的期刊水平也高。也可以说期刊水平的高低与主办单位有直接关系,而且受制于主办单位的科研水平。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17190 次阅读|26 个评论
浙大玉泉智泉路
cdgu 2013-7-29 08:45
深邃、凉爽、恬静...这样才对得起40多度的高温天
6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水处理重大专项专家涉嫌重大贪腐
热度 37 曹聪 2013-7-23 11:45
夏天回国,除了参加一个会议,见了不少新老朋友,便是去了浙江大学两次。 在那里获得的一个消息是,某参加国家中长期规划水处理重大专项的专家涉嫌重大贪腐。该校的一个教授从国家拿到了1亿研究经费,花了3000万,然后便想法将余钱——7000万——打入自己公司的帐号。结果,东窗事发,被调查。 据说,水处理专项共有8位教授各获得1亿研究经费。 后来上网查了查,好像浙江大学涉案的那个教授是 陈英旭 ,一个准院士级的科学家。 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一职于去年11月被撤销 ,可能牢狱之灾难免。 ​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科学家涉案。
个人分类: 科学道德|10009 次阅读|52 个评论
【浙大影子校长日志】第一周在浙大的萍踪侠影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3-7-5 15:13
【Blog客人按:听说浙大新校长林建华先生已经上任,且连续发布了两个公开讲演,希望能够挽回些颜面,而各地校友会也都偃旗息鼓了——这也是必然的,否则就彻底在林这一任上不理各地校友会(设在浙大本部的校友总会将切断和各地的联络渠道),让你们未来再也找不到回娘家的路,看你们还得瑟! 两次公开讲演都已经公布在网上,应该说感觉得到林校长确实想尽了浑身解数准备拿回浙大的第一话语权。但是上任前被这么一折腾,也弄得挺没劲的,尤其是科学网还有一个名唤陈安的家伙,居然声称要去浙大抢校长的位置,着实可恶。 这个陈同学看到当年撒切尔夫人在当在野党党员时,弄了一个影子内阁的什么角色干得挺来劲,受此启发,也要用个“浙大影子校长”当当。】    ——————————————————————    影子校长日志:    1,浙江是人文渊薮,端得是不得了,我一生没有明白无误地佩服过哪个地方的人,但是,浙江人这个群体我总体还是很佩服的。不说数院士(这个最容易),就是数中国比院士还大的学者人数,浙江人也能占去头名。所以,把俺佩服地区的学子们伺候好、培养好、拉拢好,真真是俺一定要完成的任务。    2,浙大的各级学生是整个学校的核心,第一步就要拜访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的宿舍、图书馆和教室,询问大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杭州的天气一向闷热,孩子们洗澡方便不?还有心在酷热天气里继续学习不?作为校长,能做些什么?    具体做法,就随机访问和计划访问两头都安排吧。    3,老师们是完成浙大提升声誉的直接力量,学生们虽然最重要,但是毕竟要间接一步,所以,对于老师们的要求应该照顾到,尤其是强烈要求。校长办公室准备在老师们中间进行“我只要求浙大校长一件事”的意见征集活动,并随机抽取30个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沟通。最后,在较短的事件内快速形成“浙大满足我需求,我为浙大玩命干”的友好气氛。    4,知道副校长们对外来的校长有点不忿,但是,矛盾不能从校长头上继续扩大,那小宋同学不正在申请院士嘛,心理和行为上都支持支持。其他副校长有啥想法,能满足的也满足。等到过2年再来纠缠校友会驱赶校长的事情,最近一定是先稳下地盘再说。   5,至于院长、处长这些中层干部,准备逐步调整, 第一周,先拿两个院开刀 ,院长全球招聘(处长全国招聘)。让这些家伙不安于其位,自然就听招呼了。至于任期问题也没啥,欢迎、鼓励提前离任,而且回头只当教授时再多给点工资奖金啥的。总之,不能让中层干部成为阻挡浙江大学陈氏改革的绊脚石。   6,约见省委书记、省长,杭州市委书记、市长,准备“要钱”。    7,约见科学网上开博的浙大老师,比如弟弟。
个人分类: 事论|371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回放]是谁说林建华没有海外经历的?
热度 2 冯用军 2013-7-3 23:23
炒得沸沸扬扬的浙大“校长门”事件逐渐尘埃落定,所谓学术权力挑战行政权力、所谓校友会挑战组织,统统以失败告终,大家对于“去行政化”的又一次美好期待落空了,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的肥皂泡再次破灭,最终是行政权力和伟大的组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给林建华保驾护航坐上了浙大校长宝座,以至于连院士周绪红党员在重大履职会上也不得不说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负责制,并一而再再而三地感谢党和组织的培养。 堂堂一个大学校长,难道就没有别的可感谢的东西? 或者说,堂堂一个院士,就没有一点学术上的尊严? 说多了点,再回到“林建华事件”上来,之前所谓浙大校友会口口声声反对林建华履新浙大校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林没有海外经历和宽阔的国际视野,没想到,这是一个谎言: 6月26日下午,我们亲爱的党组织正式宣布林担任处于风口浪尖上的、火山堆、暗冰上的浙大校长,并信誓旦旦地说:林建华生于1955年10月,曾先后在北京大学、 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和阿姆斯国家实验室 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 反对林的人好好看看: 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和阿姆斯国家实验室 ,这些可不是像重大国家重点实验室那样的水货,可是货真价实的发达国家顶尖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这在国内985或211大学的校长还不一定有一半的能具备这样的过硬的海外经历,从西德到西美,这国际视野还不够宽阔?? 为了笼络浙大校友,林建华在履新校长发言上多次代表家人感谢浙大,多次要求浙大师生校友学会包容和欣赏他的长处,他都愿意委身浙大了。 当初那些驱逐林建华的那些所谓浙大校友,闭嘴吧!就是联合国来也,也抗不过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组织! 罢了,人生在世,统统都是过客,历史终究记住的往往不是大学校长,而是那些真正有良心的大学教授!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94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学习浙大校长讲话后的总结
sunbukuan 2013-7-2 13:47
亲爱的同学们: 六月烟雨下江南,栀子花开到荼靡,大家从此迈出校门。明天,无论你走在异域求学的路上,还是踏上事业的旅程,母校都祝福你,健康快乐、鹏程万里! 同学们,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时刻,我想与大家分享校门内外的感受,只愿今后你们青春的梦想能更高地飞扬! 诗情画意开头,开头这段不错,拉近学生距离,分享自己校门内外感受。 走出校门,你会发现学习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将终尽一生的光阴和心血,修读学业、事业、家庭这三门必修课。 这也言之有理 校门内我们讲人才培养,校门外更看重人格养成;校门内我们重视专业,校门外更需要通才;校门内我们追求真理,校门外更重视伦理;校门内我们强调精英教育,校门外还需要有平民意识;校门内你在逻辑中寻找答案,校门外你将在忙乱中寻找问题;校门内你在课程中学习将来如何大有作为,校门外你将在碰撞中领略什么是君子有所不为;校门内你在熟悉中学习表达,校门外你将在陌生中学习倾听;校门内你在精准中学习公平,校门外你将在宽容中学习吃亏;校门内你的成绩离不开细致,校门外你的成就需要格局。 校门指的的现实的浙大校门,学校和社会的确要求不一样,这也都是实话,真话。 同学们,在社会这所更大的学校中践行青春的梦想,你需要训练自己的智慧。人生的智慧有三个层次:底层是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所谓知道;中间层是掌握物尽其用的做事能力,所谓做到;最高层是悟透自己和别人想要什么的能力,所谓悟道。 出了校门,要继续加倍努力 同学们,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只把时间精力花在了最底层。在每一天忙碌过后,如果你想把世界看得更真切,你就要常常训练自己,把目光从热闹处移开,把身体从喧嚣中移开,放目光更长远,让心灵更宁静,因为,选择做正确的事远胜于只会把事情做对! 不能成为书呆子,要像乔布斯一样 明天走出校门,稚嫩终将远去,我们期待身边的亲友感受到成熟,而成熟首先意味着责任。对家庭尽责,因为你曾许下承诺,给他们幸福;对同事尽责,因为彼此相依才有机会实现梦想,要学会关爱和支持,浇灌信赖之花。 在将要担当起的诸多责任中,最需要的是对自己负责。在这个充满碰撞的时代,意志容易被怀疑摧毁,利益与道德饱受纠结,爱与尊重变得更加艰难,彼此的真诚和相拥,却从没有像当下这样如此稀缺,而焦虑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流行病。(校长深有体会) 描述了现实社会的残酷 傅雷先生在翻译《约翰·克利斯朵夫》时曾写下献辞:“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无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英雄决不是永无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成熟就是“在你要战胜外来之敌前,先要战胜你内在的敌人”。同学们,流淌着“求是”血脉的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以此为家国负责,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事情,都可能正在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生岂能尽善尽美,但求问心无愧。 引用名言,继续鼓励学生 走出校门,在寻找自己未来事业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最为重要。人生贵在坚持,赢在心态。如果你有兴趣,其实不必为起点的高低而过多忧虑。达尔文说:“存活下来的物种,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种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种群,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最积极反应的物种”。兴趣是激发每个人积极反应最持久的内在因素。当有兴趣在时,你的内心会视困难为挑战,你会主动探索,你会自我驱动,你会不自觉地快马加鞭。 心态很重要,心态决定一切 同学们,与其四处张望,不如从这里出发并肩前行!要知道,成功从来不是靠逻辑推理而来,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幸福从脚踏实地中生根发芽。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将继续求学,一些人将开始职业生涯;在背上行囊出发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的内心。 实干踏实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第一次以校长身份,向你们致以由衷的祝贺与祝福。相识之日却是分别之时,求是园满满的离愁别绪,也有我的一丝淡淡遗憾情怀。庆幸的是我们拥有共同的荣耀,此生 ,浙大血脉已将 你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岁月渐行渐远,记忆却从此变得鲜活,你们青春自信的生命如此灿烂,求是创新的血脉永远澎湃着浙大人的心海,让我们坚信未来! 感情收尾 这篇演讲稿真实,朴实,出自校长个人手笔,但是感觉不够流畅,脉络不清晰,讲话内容过于沉重,压抑,不够欢乐欢快,估计林校长也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不苟言笑,没有幽默感。这也就是刚上任就导致风波四起的一个原因,过于严肃的人人缘不好。演讲稿实际上透露出了校长的人生感悟,和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祝愿林校长能够战胜压力,搞好工作,赢得尊重。
个人分类: 个人日记|1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点评母校林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热度 3 陈龙珠 2013-7-2 09:18
陈龙珠sh :母校新任林校长日前在毕业生典礼上的讲话( http://t.cn/zHF30Mt ),逻辑有点让本校友吃不消啊:其一,既然林校长说校门内外的差别那么大,而胜者又是适应能力强的,那学生们在学校还刻苦学习个啥呢?其二,个人兴趣与适应环境,在许多情况下是一对矛盾,林校长引用达尔文名句的那段讲话,想说明啥呢? 来自 新浪微博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29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林建华任浙大校长时的讲话
gaojiange 2013-6-28 21:44
各位领导,各位学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中组部、教育部和浙江省的领导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我的任职决定,对中央和大家的信任,我和我的家人非常感谢!担任浙大校长,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具有116年办学历史的浙江大学,集江南灵秀为一域,汇天下俊才于一校。从求是书院初创、西迁办学崛起,到院校调整改革、四校合并发展,浙江大学始终秉承着“求是创新”的精神,致力人才培养,矢志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发展,服务社会大众,拓展国际交流,为国家的教育、科技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五十余万校友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路甬祥校长、潘云鹤校长、杨卫校长、张浚生书记、张曦书记和金德水书记带领下,浙江大学已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今天,浙大正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浙大人正壮志凌云,鹰击长空! 此刻,宣誓成为浙大的一员;从此,分享她的荣誉,担当她的未来。第一次在这里发言,心情难以名状,我知道,未来任重道远。在随后的日子里,作为求是园里的一名新兵,我将走访各个单位,认真倾听,努力学习,认真体会具有丰富内涵的“求是创新”精神,和大家在一起,不遗余力,努力向前! 各位同仁,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一直在不断地挑战大学。中国高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过去十多年,中国大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仍然差距很大,究其根源在于教育观念和学术文化。六十多年前,竺可桢老校长提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做学问要“诚”要“勤”,在今天,这些代表大学内在价值的学术文化尤为重要。我们要弘扬这些精神和文化,才能使学生陶冶情操,滋养学识,成为栋梁;才能使教师潜心学术,探求真理,实现梦想;浙江大学这些优良的学术文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我来自草原,喜欢自然,自幼安静,生性恬淡。有时候朋友们笑我“宠辱不惊、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并非觉悟高,全因天性而已。我喜欢湖,三十年在北大生活,未名湖总是我每夜归途中的驿站,它雕塑了我的人生。湖水总以静谧包容生命,以相依书写传奇;我也喜欢森林,它帮助各种生灵隐藏短处,让他们以长处示人,它告诉世人,欣赏和包容是对生命最高的礼赞,共赢是万事万物永续的基石;我喜欢山川,虽体力一般,仍愿去享受拾阶而上中枯燥与坚持的对抗,去感受峰回路转那一刹的欣喜。时光如此短暂,做人做事当不畏挑战,当换位思考,当虚怀若谷。我的弱点也很明显,说好听一些是“敏行讷言”,实际上就是不善辞令,不善交际。 重大两年半,民主湖畔、山林竹海,西南情浓;九百天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付出很多,也学习和收获很多。最深的体会是中国大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内涵建设。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大学的根本使命;要卧薪尝胆,摒弃浮躁,要科学规划,稳步实施;要抗住压力,坚持正确方向。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校长是个为社会和师生服务的岗位,不一定最有智慧,但一定应当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不是全才,但一定应当豁达乐观、知人善任;校长的使命是要努力搭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和谐共生;校长的使命是带领大家不断探索,让科学与人文成为驾驭职责的双轨,让学校所有人的潜力都得以充分发挥! 我是一个爽快的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今天能够来到求是园的启真湖畔,和大家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我将以诚相待,以身作则,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与金书记和同事们一道,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负期望,不辱使命! 最后,祝福浙大!我和我的家人,都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2013-06-26)
个人分类: 观点碰撞【天下交通】|1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浙大新校长的‘新讲话’感觉到了什么呢?
热度 4 lin602 2013-6-27 22:16
看了博文‘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林建华在中层干部扩大会上的讲话 ’,怎么一点感觉没有呀。 办学什么理念?要达到什么目标?浙大的特点是什么?根据浙大特点应该采用什么不一样的策略? 即使上面内容还来不及思考,也不致于写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到任讲话呀。 这个讲话让我似曾相识,听与不听没有差别。改一下就可以到某某大学讲话了。 讲话文字华丽,我等学理工科的,还要仔细分辨一下才知道原意呢。不过,将这些华丽文字去除,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呀。 个性,特别是大学校长的个性,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也是大学成功的基本保证。 一个大学校长的就任讲话,如果让人感觉似曾相识,那么这个大学管理上就也是似曾相识,要想优秀就不容易了。
333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2006年旧文《为什么说杨卫空降浙大任校长不是一个好主意》
hiyesterday 2013-6-27 20:07
最近关于林先生赴任浙大校长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今天偶然发现这篇博文,这才知道当年杨卫赴任浙大校长是也引起巨大争议,原来浙大的童鞋们对于校长的要求高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知这次写公开信的浙大同学是不是认识这篇博文的作者。话不多说,大家自己看吧,以下是正文: 昨天我写完一些帖子后就出去吃饭了,所以没有来得及详述更清楚的理由,导致有人以为我是故意找茬,或是意气用事。那么,今天我就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杨卫空降浙大出任校长不是一个好主意: 1、杨卫是北方人,浙大里面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更以浙江人居多。南北方人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几乎相当于欧洲的两个国家的差异,这点我们不能不考虑。诸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去仔细看看浙大历任校长,到底有几个不是浙江人、江浙人,有几个是北方人?北方人有谁做浙大校长做出了成绩?做出成绩的是不是几乎都是浙江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难道这些历史数据都是偶然的吗? 杨卫院士的学术成就卓著,学术背景也极好,更受到中央和清华的重视,自然是一个极其有能力的人。从资格上来说的话,做国内任何一个综合性大学的校长,都足够够格。然而,杨院士的不足之处是他从小出生在北京(据说是清华子弟),本科在西北工大,硕士在清华,然后出国之后回国也是在清华长期工作,从来没有在南方呆过,这对于他到南方做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单位的领导非常不利。相比之下,如果他是空降到北方的名校作校长,则这个风险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就像大家比较看好饶子和空降南开校长一样,如果杨院士空降到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学府做校长,就不会有南北文化差异的问题,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成绩。 2、浙大不是没有从北京空降过人来浙大做校长,刚解放时就空降马寅初来浙大做校长,但是他一看到北京大学校长有出缺了,就把浙大甩开了,去了北京。至于当时和其他老师相处是否愉快,尚需研究,但是另一位从北京空降的钱三强,以中科院副院长的身份,出任浙大校长,只干了一年多一点就发现自己处处不爽,后来就回了北京,不再管浙大的事情,后来一年多的任期纯粹是浙大名义上的校长。另一个无浙大出身的郭任远,虽然在心理学界很有声望,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浙大被他搞得乌烟瘴气,最终被师生联手驱逐。至于空降的竺可桢,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跟他自己就是浙江上虞人关系非常大,当然跟他自己比较温和,很有容人的肚量有关。竺可桢校长的这个温和、大肚能容的传统,在后来的很多校长身上,都得到了继承,但是外来的由于没有也不容易深入体察浙大内在的精神和文化,所以都跟浙大师生显得格格不入,最终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也没有取得好效果。 3、浙大虽然和清华一样,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但是两个大学风格非常不一样,校内内部的文化也完全不一样,杨卫过来,带着无比深刻的清华印痕,并不容易与浙大的文化融合。 南方人不太讲究等级和官位,浙江人尤其如此,他们在日常生活和讲话时都是不太顾忌的,但是北方人就非常注意这些。清华人显然也受北方文化的影响,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感,这是清华人很容易给人很好的第一印象并很快得到重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浙大人在校内是很随意的,比如说,浙大有非常多部门的领导和学院大领导都会在公开场合批评校领导,并点名道姓,毫不客气,更有教授在书记来做调研时当面痛骂学校的制度之不足之处,让新上任的书记颇为惊诧。不过即使如此,该教授仍被重用,最近还被提拔为一个新组建的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从我的了解来看,清华类似的教师并不多见,而这样的老师在浙大则很稀松平常,大家都不当一回事,校领导也不会在意。我想这在其他许多国内大学是不太会发生的。这种内部的松散自在,加上杭州的文化气息和生活质量,是许多浙大教师不管浙大工资明显比其他一些高校更低(据说以学校发给教师大工资而言,平均工资在杭州市高校中倒数第一第二名),也死活也不想离开浙大的重要原因。 4、与其让杨卫过来,还不如让潘校长挂着校长的名,同时兼任浙大校长和工程院的院长一段时间,这对浙大扩大国际声誉非常有好处。潘校长任工程院副院长和路校长当年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非常不一样,路校长当年有非常庞大的实体化的一大堆科研院所,需要管理的人员和需要处理的事务非常多,所以不太可能顾得了两头。但是潘校长的工程院是个虚体,需要处理的事情就相对少一些,迟一点辞去浙大校长,对浙大内部的管理影响并不大。实际上,即使现在潘校长也把很多事情分别委派给其他校领导做,他一直都在忙着增加浙大的国际合作交流网络,而这个与他是否加上工程院院长的头衔并不冲突,至少先在前面1年多一点的时间内继续挂着浙大校长名字为好,等到111周年校庆前辞去也来得及,没有必要太匆忙。 5、杨卫现在进到浙大来并不是好时机,因为浙大目前四校合并后各自的利益调整并未完全理顺,更重要的是必然会损害相当一部分人利益的向国际一流转型的制度转换,并未完成,如果由一个非浙大出身的校长来推行,到时候又会像四校刚合并时那样,一大堆的诽谤校领导和捅出内部纷争的事情出来(当时到处告状的事情搞得教育部领导都烦不胜烦,你们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对浙大的磨合和社会声望会有非常大的负面效果。 综上所述,杨卫来浙大做校长,无论是对于杨卫来说还是对于浙大来说,都太过冒险,失败的可能性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对双方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7、清华浙大两方支持杨卫到浙大来做校长的人群,大多出于希望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从而相互促进的考虑。这个想法是很对的。以前国内高校无论是校领导还是教师,都是近亲繁殖,导致今天大学积弊重重。然而,让清华和浙大增加相互了解,从而吸取相互的优点,并不是只有简单的从清华空降一个校长来做浙大校长这一条途径,而是有非常多更好得多的选择。对此,我有非常全盘的考虑。我将提出一整套新的思路和措施,以促进两校的共同进步,并加深两校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以共同为振兴中华民族作贡献。 我认为,我所构想的安排,不仅对于杨院士来说,可能是远比直接空降浙大做校长更好的选择,对浙大和清华两校来说,也将是一次历史性的机会,其影响将会非常深远,对加速两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将有非常关键性的影响。目前该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反复推敲之中,完成后我将全文发给这里的老网友cenjuro,由他决定或是他在和我讨论之后再确定是否公布全文、转发给其他清华校友阅读等事宜。 (转自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659676.html)
3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书记讲话滴水不漏
热度 2 zw373737 2013-6-27 10:22
金德水在中层干部扩大会上的讲话 ​ 日期: 2013年06月27日 09:52 来源: 浙大新闻办 作者: 金德水 阅读次数:325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刚才,中组部喻云林同志宣读了中央关于林建华同志任浙江大学校长的决定并作了重要讲话。杜玉波同志和葛慧君同志分别代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对我校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林建华同志发表了充满感情的讲话。在此,我谨代表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对中央的决定表示坚决拥护,对中组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热情欢迎新任校长林建华同志来校工作! 这次校长调整,是浙江大学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广受学校师生和社会关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领导对浙江大学的高度重视,必将对浙江大学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不辜负中央的关怀和上级领导的期望,认真学习和切实贯彻好刚才各位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全力抓好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 近年来,在中央和教育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浙江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积极谋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全面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加强和改革党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办学实力大为增强,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日益提升,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在学校改革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得到了中央、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及时指导和帮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所有成绩和进步,都是在历届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其中也凝结了杨卫同志的心血和辛劳。我和杨校长共事两年多来,党政班子和衷共济、团结协作,建立了很好的工作氛围和机制。杨校长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浙江大学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杨卫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衷心祝愿杨卫同志在新的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和成就,也真诚希望他多关心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林建华同志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是中央的正确决策,我们坚决拥护,全力支持。林建华同志长期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高校管理工作经验,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我们相信,他的到任,必将为学校领导班子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开拓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学校领导班子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工作,精诚团结,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广大干部师生的殷切期望。 当前,学校正处于推动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期。我们要在中央和教育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求是创新精神,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3-06-26) 金德水,男,汉族,1951年5月出生,浙江绍兴人。1970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经济师。 1970年9月—1981年7月,浙江省兰溪味精厂工人、机修组长、机修车间主任、供销股股长、技术改造办公室主任;1981年7月—1984年11月,浙江省兰溪味精厂副厂长、党委委员、兼经营管理党支部书记;1984年11月—1986年9月,浙江省兰溪味精厂厂长、党委委员;1986年9月—1987年2月,任浙江省兰溪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兰溪味精厂厂长(1984年9月—1986年11月参加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7年2月—1987年5月,任浙江省兰溪市委常委、副市长;1987年5月—1991年5月,任浙江省兰溪市委副书记、市长;1991年5月—1995年5月,任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95年5月—1996年9月,任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党委委员;1996年9月—2000年4月,任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1997年3月—1999年7月在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2000年4月—2002年1月,任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1999年7月—2001年4月在浙江省委党校在职领导干部研究生班经济学专业学习);2002年1月—2002年2月,任浙江省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2年2月—2004年4月,任浙江省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2004年4月—2011年1月,任浙江省副省长、党组成员;2011年1月—2013年1月,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2013年1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中共浙江省第八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共浙江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浙江省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浙江省人大代表。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林建华在中层干部扩大会上的讲话 ​ 日期: 2013年06月27日 09:45 来源: 浙大新闻办 作者: 林建华 阅读次数:735 各位领导,各位学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中组部、教育部和浙江省的领导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我的任职决定,对中央和大家的信任,我和我的家人非常感谢!担任浙大校长,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具有116年办学历史的浙江大学,集江南灵秀为一域,汇天下俊才于一校。从求是书院初创、西迁办学崛起,到院校调整改革、四校合并发展,浙江大学始终秉承着“求是创新”的精神,致力人才培养,矢志科技创新,引领文化发展,服务社会大众,拓展国际交流,为国家的教育、科技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五十余万校友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路甬祥校长、潘云鹤校长、杨卫校长、张浚生书记、张曦书记和金德水书记带领下,浙江大学已成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今天,浙大正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浙大人正壮志凌云,鹰击长空! 此刻,宣誓成为浙大的一员;从此,分享她的荣誉,担当她的未来。第一次在这里发言,心情难以名状,我知道,未来任重道远。在随后的日子里,作为求是园里的一名新兵,我将走访各个单位,认真倾听,努力学习,认真体会具有丰富内涵的“求是创新”精神,和大家在一起,不遗余力,努力向前! 各位同仁,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和转型时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一直在不断地挑战大学。中国高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过去十多年,中国大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仍然差距很大,究其根源在于教育观念和学术文化。六十多年前,竺可桢老校长提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做学问要“诚”要“勤”,在今天,这些代表大学内在价值的学术文化尤为重要。我们要弘扬这些精神和文化,才能使学生陶冶情操,滋养学识,成为栋梁;才能使教师潜心学术,探求真理,实现梦想;浙江大学这些优良的学术文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我来自草原,喜欢自然,自幼安静,生性恬淡。有时候朋友们笑我“宠辱不惊、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并非觉悟高,全因天性而已。我喜欢湖,三十年在北大生活,未名湖总是我每夜归途中的驿站,它雕塑了我的人生。湖水总以静谧包容生命,以相依书写传奇;我也喜欢森林,它帮助各种生灵隐藏短处,让他们以长处示人,它告诉世人,欣赏和包容是对生命最高的礼赞,共赢是万事万物永续的基石;我喜欢山川,虽体力一般,仍愿去享受拾阶而上中枯燥与坚持的对抗,去感受峰回路转那一刹的欣喜。时光如此短暂,做人做事当不畏挑战,当换位思考,当虚怀若谷。我的弱点也很明显,说好听一些是“敏行讷言”,实际上就是不善辞令,不善交际。 重大两年半,民主湖畔、山林竹海,西南情浓;九百天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付出很多,也学习和收获很多。最深的体会是中国大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内涵建设。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大学的根本使命;要卧薪尝胆,摒弃浮躁,要科学规划,稳步实施;要抗住压力,坚持正确方向。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校长是个为社会和师生服务的岗位,不一定最有智慧,但一定应当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不是全才,但一定应当豁达乐观、知人善任;校长的使命是要努力搭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和谐共生;校长的使命是带领大家不断探索,让科学与人文成为驾驭职责的双轨,让学校所有人的潜力都得以充分发挥! 我是一个爽快的人,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今天能够来到求是园的启真湖畔,和大家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我将以诚相待,以身作则,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与金书记和同事们一道,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负期望,不辱使命! 最后,祝福浙大!我和我的家人,都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2013-06-26) 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东高密人,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2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8年12月至1993年6月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Max-Plank固体研究所和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1993年6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副教授,1995年任教授;1998年6月至2002年4月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2001年4月任校长助理,2002年2月任教务长;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任重庆大学校长。2013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近年来,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承担过或正在承担着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和863项目等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重庆市科协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浙大召开中层干部扩大会议 林建华出任浙大校长 杜玉波 葛慧君 喻云林到会并讲话 日期: 2013年06月26日 20:46 来源: 浙大新闻办 作者: 欣文 周炜 阅读次数:12366 6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局长喻云林在浙江大学中层干部扩大会议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浙大校长任职的决定,林建华出任浙大校长。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到会并讲话。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主持会议。 喻云林首先介绍了新任校长林建华的基本情况,并对浙江大学领导班子的工作提出要求。他说,林建华政治立场坚定,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情况,视野开阔,行政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比较强,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勤奋,能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待人谦和,作风正派,团结同志。中央认为,林建华同志担任浙大校长是合适的,相信林建华能够与校领导班子一起,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团结全校教职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杜玉波在讲话中分别阐述了高校积极推进内涵发展的意义和任务,充分肯定了浙江大学近年来在办学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对历届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杨卫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为浙江大学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代表教育部党组,就高校领导班子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大学要加强内涵建设,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高校要大力培育和弘扬职业化精神,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强调,要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构建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他说,我们相信,浙江大学党政领导班子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在新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 葛慧君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浙江大学为浙江省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她说,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浙江大学作为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浙江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她要求浙江大学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使命,大力提高育人质量;紧紧围绕争创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学校发展,坚定不移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要把握服务社会这一主旨,不遗余力地为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要抓住班子建设这一主线,全力以赴地提高办学治校能力。 林建华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从此,分享她的荣誉,担当她的未来。浙大竺可桢老校长提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做学问要“诚”要“勤”,这些代表大学内在价值的学术文化尤为重要。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精神力量,也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的宝贵财富。校长是个为社会和师生服务的岗位,不一定最有智慧,但一定应当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不是全才,但一定应当豁达乐观、知人善任;校长的使命是努力搭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尽其才,和谐共生。 金德水代表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对中央的决定表示坚决拥护,对中组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我们热情欢迎新任校长林建华同志来校工作!我们相信,他的到任,必将为学校领导班子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驾驭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开拓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学校领导班子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工作,精诚团结,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广大干部师生的殷切期望。 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庄跃成,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刘希平,重庆大学党委书记欧可平,浙大全体在校校领导、老领导、老同志代表等出席会议。高层次人才代表,校党委、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重点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侨留联、知联会主要负责人,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代会和工会代表,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欣文 周炜) 附件 : 林建华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和阿姆斯国家实验室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1993年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2004年至2010年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2010年12月起任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1986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固体化学领域研究,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专业领域的研究。
个人分类: 政治|3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林建华履职浙大
热度 2 tarimriver 2013-6-26 15:53
就是今天6月2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浙江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 林建华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此前浙大校友会发表声明,希望上级给浙大安排一个分量更重,级别更高,影响力更大的校长,在网上发酵后浙大校友总会发表声明,那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对于中央的决定是支持的,欢迎的。中央岂能因为一份网上的声明而改变庄严的决定! 临上任前夕吃了个苍蝇的林校长不知到浙大后如何大展宏图,先给林校长一个下马威的浙大校友会不知会如何与自己没看中的新校长打交道。
17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可笑,浙大校友会唱主角
热度 14 lin602 2013-6-25 22:39
可笑,浙江大学校友会成为这次浙江大学校长人选事件中的主角。 校友会,你是没有资格成为主角的。 浙江大学的主角是浙江大学的教师与学生,他们是学校的主人,他们才是浙江大学的主人。 哈哈。别让人笑话了。
3687 次阅读|25 个评论
重庆大学校长已经换人,林建华不知能否履职浙大
tarimriver 2013-6-25 18:18
重庆大学校长已经换成了周緖红,周緖红是湖南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前任兰州大学校长。 林建华卸任重大,浙大校友不欢迎,不知林校长是否会霸王硬上弓,还是到教育部或什么单位高就。浙大校友如果看到重大新任校长都是院士,而把非院士安排给浙大,估计好受不了。
3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知]揭秘浙大校友会反林的真实意图
热度 3 冯用军 2013-6-25 17:47
——兼论林建华不能服众的根本原因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貌似浙大校友会发表联合声明反对新任校长林建华履新的事件(说是“疑似”,一是因为浙大主页及其宣传部长为对此回应;二是有浙大校友总会的辟谣说该声明并不反对林任校长),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议论、杂论纷繁复杂、揣测、流言四起,甚至有本网博主自告奋勇愿临危受命担任空缺3个月的浙大校长宝座。 其实,“浙大校长门”事件是浙大校友会的一次绝佳炒作和招生宣传广告(高考招生录取在即,浙大已多年未有状元落户),极大地提高了地处杭州一隅的浙大的网络知名度、影响力和扩散度,跟芙蓉、凤姐、郭美美、干露露等是一路货色,手法一致、未达目的不择手段,效果确实达到了。 再来说说所谓很多人据“声明”的各种揣测、臆断,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分析到这个声明的本质、实质或核心,那就是“非浙大者不得执掌浙大”。所谓“声明”的“诉求和期望”,其实就是利用自己的资源(比如校友捐赠、招生宣传、就业帮扶等)来威胁中央给浙大派一个本科毕业于浙大的“德高望重”的校友来执掌浙大。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正文前3段都是客套话、废话,浪费脑细胞就不解读了; 二、第4段-8段是第一个亮点,核心就一个,浙大校友会那些人已经厚颜无耻地坦白了:“回顾...个人履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个人成长与教育背景与浙江大学渊源极深”,然后就重金黑笔描写路、潘、杨三人如何“年富力强”、如何“学位地位高”、如何“熟悉了解浙大”、如何“国际化大视野”、如何“对浙大有着深厚的感情”。只字不提竺可桢,因为竺不是浙大的。明眼人一看,这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浙大在这三人的治理下,水平是蒸蒸日上还是一落千丈,群众眼睛是血量的。 三、9、10也是废话。 四、11是本“声明”的第二个亮点,第4小点是核心“对浙大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说白了,最好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都是浙大毕业的。其它4小点都是废话,如果林达不到,路、潘、杨也基本达不到,竺更达不到。 五、林建华基本履历: 林建华,1955年10月出生,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人,中共党员,1986年 北京大学 化学系毕业,现任 重庆大学 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兼任《无机化学》副主编、《发光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委,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关键一点是,他是北大毕业的,浙大素来不服北大,只是武大郎乱搞,弄了个第一,闹了个天大的笑话,至今还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大笑料。 我可以断言:浙大校友会们的目光短浅和自我封闭主义,包括反动落后封建的“学统论”,将把本已日薄西山的浙大拖入发展的低谷,从目前中国的二流、亚洲的三流、世界的四流高校沦落为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一个惨淡发展现实的没落大学(大家看看高考状元抛弃了它、中国最顶尖的政治家、商业家和科技精英越来越不产自浙大的校友...)。 其实,如果林本科是浙大的、或者退一步说是出生于浙大的,那这个所谓的“德高望重”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连 褚健 这样的人都可以在浙大混个副校长,就可以略窥浙大是一个什么学校了。所以,鄙人在此建议林教授,赶紧把籍贯改为浙江,或者再在浙大读个学位或弄个博士后,或者荣誉博士也行,这样,那些上头林立的所谓“浙大校友”就会shut up了。 试想想,一个眼里只有浙江或只能容下浙江的大学,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吗?显然不能。所以浙大建世界一流,只能说是痴人说梦、白日呓语了。如果我平生尊重的竺先生重生,看到浙大被折腾成现在这个破落样子,可能只得气愤而死。 像浙大这种高校,我也可以很好地治理它、发展它。因为浙大跟浙大校友就是一条绳上的两蚂蚱、一条船上的两渔夫,真正爱浙大的校友绝不会因为校长不是浙大人或浙江人而不给浙大捐钱的,那些反对的绝不是真正爱浙大的校友,而是浙大校友中的害群之马,不要也罢。 当然,放眼看看全球的世界一流大学,还真没有几个是由政党或其控制的政府任命的校长,包括中央集权的法国和日本,它们基本由专门的校长遴选委员会从全球选拔,几乎没有行政任命,所以也不存在行政化的问题,而且它们当中的一些校长也绝非院士或德高望重,这也是哈佛、耶鲁、剑桥、牛津之所以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当然也是我国高校难以建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缘由。 中国高校哪一天远离了行政化,那么,她离世界一流就近了...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8121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想当浙大校长的博文推荐和评论数能超过曹大侠的置顶博文吗?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3-6-25 16:44
   阅读量超不过曹大侠的置顶博文俺认了,可是推荐数和评论数鹿死谁手,我还在期待中呢......    我想当浙大校长的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702371.html    这里隆重再做个广告,请大家去推荐和评论,当然,兄弟姐妹们,那其实就是给俺投票啊!
个人分类: 我的生活|335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浙大校长风波的教育者视角
热度 25 xiaoshidaguan 2013-6-25 14:04
浙大校长风波的教育者视角 林建华,重庆大学校长,在即将赴任浙江大学校长之际,一纸浙大校友会的“联合反对声明”,其主要的三点内容:一是院士头衔,二是与浙大有渊源,三是年富力强,国际视野,使得这位校长走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甚至建议他“隐退”,浙大校长风波也成为近两天教育界的热点大事。 总结有关的一些言论,支持浙大校友会此举的观点包括:一是该行动体现了校友会对学校“人离心不离”的关切,也是校友会发挥其作用的体现;二是此举对我国高校校长选拨和教授治校制度起到推动推波助澜之效。认为此举不合时宜的观点则来自与林建华同事多年的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吴凯,他以事实说明林建华是个廉洁有为、能当大任的人,浙大校友会在不了解林建华本人的情况下就做出这样的联合声明,并没有体现出浙大的“求是”校训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境界。 从教育者的视角看,教育是一种技术和艺术,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以探寻。兹认为浙大校长风波有三点值得思考: 一是校友是否该介入学校的管理及如何管理。毫无疑问校友作为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的集体,其对学校的管理出谋划策是值得提倡的。国外的高校其董事会一般都有校友作为董事,参与学校的决策,浙大此举是体现校友会作用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不认为浙大的“联合声明”模式值得推广,这只是校长人选已然确定下的一种无奈之举,要让校友会为高校的长期发展作出贡献,必须探索出合适、规范的校友会介入机制。国外最常见的方式有校友任董事会成员,校友参与高校的人才选拨工作,校友捐款等,国内高校应该充分研究这些模式,有用则习之,无用则改之。 二是究竟谁能够担任大学尤其是著名大学校长。从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来说,自然那些院士,国家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带头人担任校长最好;而从高等教育的价值理性来讲,高校的校长应该由那些有思想、有人文理念的人物担任。但无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是二者的有机体,培养的学生既要能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以适应社会,又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因此高等学校的校长尤其是著名大学校长并不是单纯一个院士头衔或是纯粹理想主义思想家可以胜任的,从高等教育的理念来看,由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家最为合适,在这方面的代表有: 北大校长蔡元培、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和前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 他们 在培养学生方 面既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打造,最终赢得了学生的尊敬。 三是高校校长的学校渊源。浙大校友会的声明指出浙大校长需与浙大有较深的渊源,这是一种狭隘的出身论。校长是从内部选拔还是从外界“空降”,对高校而言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当前高校利益链条错综复杂,从某种角度看,从外界选派,对于减轻高校贪腐问题或许并不是坏事;从内部升迁,则很可能恶化这种趋势。 详见个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1ec7u.html
个人分类: 教育微言|15668 次阅读|39 个评论
清华、南大的校长也不是院士......
热度 1 李万春 2013-6-25 09:31
首批985的9所高校中,清华大学的校长陈吉宁教授,南京大学的校长陈骏教授,都不是院士。好像陈吉宁教授连杰青都不是?只不过他们俩都是各自本校培养的毕业生。 好像这些高校都是书记才是真正的“一把手”吧。党管干部。 这次为什么浙江大学闹腾呢?真不明白...... 中国人真好面子,充胖子,自己贴金自己欣赏,然后自我陶醉...... 管理是门大学问,管理一所大学和做学问完全是两回事。上帝是平衡的,如果一个院士学问做得好,那么说不定TA的管理水平不怎么样呢。 那样要是院士不主动辞职,你赶都赶不走.....在中国,院士头衔可是终身的,院士可是不退休的
5306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知识”的人和有“意见”的人——兼谈校长任命的讨论和争论
热度 6 qyu111 2013-6-25 09:22
最近一直在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记录片,因此在不断地学习“社会主义”。 “言必称希腊”,谈“社会主义”就不能不读希腊人柏拉图的经典著作《理想国》。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把人分为“有意见的人”和“有知识的人”。我不懂希腊文,只能按照中文的翻译来理解。理解下来觉得这个分法很有意思。 “有意见的人”和“有知识的人”都是有话要说,有思想要表达的人。但这两种人思考的方式和表达的内容不一样。 什么是有“意见”的人?有意见的人思考和表达的是“意见”,是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和主张。这个意见、看法和主张往往是结论性和指导性的,因此有许多的主观和情绪的成分。比如我们常见的牢骚、抱怨、批评、训导、指示,就是属于“意见”。 什么是有“知识”的人?有知识的人思考和表达的是“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介绍,尽量客观全面地把事物的方方面面表述清楚,让看和读“知识”的人自己去做判断和结论。比如科学论文,就是属于“知识”。 我们是应该做有意见的人呢,还是做有知识的人?还是两者兼做? 这两天看到科学网上就大学校长的任命问题开展了讨论,就在想:哪些是意见?哪些是知识?有意见的人应该怎么做,有知识的人又该怎么做? 和校长任命相关的知识是什么? 校长的职能是什么?不同学校的校长是否有不同的职能? 校长的标准是什么?有多少种?各有什么利弊? 校长的任命方式和过程有多少种?各有什么利弊? 如何衡量一个校长的成功? 意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和利益有关吗?知识和利益有关吗? 把校长和校长任命的相关知识都了解清楚了,校长的任命也许就相对容易了。 多一点知识,少一点意见。(是自勉,不是指示)
个人分类: 文化教育|37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浙大教授们让中组部两难,评浙大抵制校长事件
热度 2 dulizhi95 2013-6-25 07:03
浙大教授们让中组部两难,评浙大抵制校长事件 最近,浙江大学众多教授、校友“联名通电”,反对中组部给他们委派的校长。 此事件无疑让中组部万分为难:若是顺其意,重新委任,那就会打破我党数十年来一贯的“组织原则”,影响极其深远。同时,此举还意味着统治者对民让步,示弱,而这样的示弱在中国历代都是犯忌的,其后果将如同决堤之洪水。当年 D 在关键时刻坚决采用强硬,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而若是硬要强行委派的话,考虑到此事件抵制者众,影响面大,结果无论如何是不好的,再说新校长以后也难以开展工作啊。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此事件纯属闹剧,无聊之极,为什么?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假使你一定要在一个大染缸里面加进一滴纯净水的话,你觉得这有意义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抵制成功,最后导致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教授治校”,你看看当今中国的教授泛滥到什么程度?教授们大都是些什么玩意?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有几个在其“进步”过程中没有搞过虚蒙造假的“科研成果”,没有搞过巴结攀附、权钱交易?各位去问问湖南那个开房收钱的“专家”就知道答案。就算这次浙大教授们在其“抵制通电”上所鼓吹的那个什么路甬祥、潘什么鹤的,各位不妨细查一下,其水平又能高到哪里去,人品又能正到哪里去?我就不相信他们治校与那个林什么的治校会有质的区别。可以断言,所谓的“教授治校”,结果只能更糟。 还是某家我一贯的观点,中国需要的不是这些垃圾教授,“专家”,需要的是一位英明强力领袖以及自上而下廉洁公正的官吏,若有人认为这不可能的话,毛时代至少在这一点上就是这样的。
2789 次阅读|2 个评论
浙大校友反对有效
热度 4 Bobby 2013-6-25 05:21
浙大校友总会否认反对新校长任命 不管是浙江大学校友会先前发表的联合声明,公开表达对新一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还是网上出现的《反对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公开信,现在又否认了的,都已达到了一定效果。 首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论是教育部,还是新上任的校长,都不得不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其次,校友会发出的自己的声音,给了教育部和新任校长一个下马威,让人们看到了校友会的力量和舆论效果。以后别把小葱不当是菜。 最后一点,让人看到,大学的太上皇——教育部,也是可以反对一下的,可以表达一下不满的。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289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感觉浙大各校友分会不会如此团结地签名
热度 4 lin602 2013-6-24 22:50
如果一个校友分会及负责人在上面签名是可能的,但上面列出那么多的校友分会而且校友会的负责人名在上面,不太象。因为我的感觉没有一个大学的校友会如此多的分会负责人会如此团结地在上面签名。毕竟这不是个小事,说不定许多校友会的头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甚至是政府官员。 目前来说,不少校友会的头都是当地官员或有头有脸的校友们,多年的经验,他们不会如此团结地在以对立面的身份在上面签名。要知道,浙大校长是中央组织部任命的哟。 是不是某个人制造出来以引起重视目的的。 这是猜测。
3340 次阅读|4 个评论
浙大校友总会声称,从未发布联合抵制,将全力配合新校长 -被和谐
jove985 2013-6-24 22:06
【浙大校友总会:全力支持新校长】昨日,网传浙大校友会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表达对新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同时,网上另有一份公开信,反对上级部门调任重庆大学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今天,@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发布:从未发布任何关于校领导任命的声明。并表示,将全力支持新校长的工作。 迫于各种压力 我浙被和谐 此乃民主之殇 国家之殇 我大国泱泱 政权凌驾于教育 我大国泱泱 和谐大于民主 我大国泱泱 我浙被和谐 和谐1.jpg
1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浙大校友总会:未发布任何关于校领导任命声明
热度 1 jiazuoz 2013-6-24 21:46
转自网易: http://news.163.com/13/0624/21/925QK9Q30001124J.html 【浙大校友总会:全力支持新校长】昨日,网传浙大校友会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表达对新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同时,网上另有一份公开信,反对上级部门调任重庆大学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今天,@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发布:从未发布任何关于校领导任命的声明。并表示,将全力支持新校长的工作。 这下好了,今天在科学网上沸沸扬扬地讨论了一天,现在又投出这么一枚重磅炸弹,浙大,你究竟玩的是哪出?!
2598 次阅读|3 个评论
浙大校友总会否认发布联合声明反对新校长任命
热度 7 陈龙珠 2013-6-24 21:00
 @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从未以浙大校友会名义发布任何关于校领导任命的声明。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已接到各地校友会负责人来电,共同认为要精诚团结,全力支持新校长的工作,为母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力。 今天19:17 来自 专业版微博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395 次阅读|13 个评论
浙大校长
胡业生 2013-6-24 20:57
呵呵,浙大校友显然在挑战现有体制。结果是把浙大推上尴尬境地。这次博弈浙大显然制造太多压力。压力就是动力
个人分类: 科学精神|2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事件不是去行政化,而是嫌行政化不够
热度 2 tarimriver 2013-6-24 20:25
有数位博主将浙大事件与高校区行政化联系起来,但问题实质是嫌林建华行政级别低,影响力小,如果是院士,或者来个退休的总理什么的来当校长,就不管什么与浙大的渊源了。 但是,浙大事件本身具有很强冲击力,不管怎么说都会在历史上留下重彩一笔。
2392 次阅读|4 个评论
支持浙大的抗议!
chenhuansheng 2013-6-24 19:38
支持浙大的抗议! 当然并不是说林不好。林的学术光环还是很耀眼的! 我想,浙大的抗议,打着抗议林的幌子,实则是在抗议这种校长产生的形式/程序。 浙大的这次抗议,能否打开一扇大门:校长人选由学校自己决定;然后名义上让相关部门发一个委任状。 结果如何,拭目以待!
1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新校长人选之争:校友中的两种声音
热度 3 陈龙珠 2013-6-24 17:08
【化解矛盾的唯一出路,看似只有林先生婉拒新的任命,但是会吗?】 【若浙大拟定于近日召开的中层及以上干部会议是任命大会,则谜底自然揭开】 【无论结局如何,校友们对母校的热爱,令人感动和鼓舞】 -------- 浙大多地校友会联合上书国务院等部门反对新校长任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6/279260.shtm --------- 关于新校长人选的另一种声音 http://q.weibo.com/1768308/article/tpAjIYm 转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8093-702318.html 作者是浙大 1987 届校友,林建华先生之北大化学学院后任院长 ------ 后记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从未以浙大校友会名义发布任何关于校领导任命的声明。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已接到各地校友会负责人来电,共同认为要精诚团结,全力支持新校长的工作,为母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力。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5300 次阅读|3 个评论
浙大校友会声明有没有先进性?
热度 5 Bobby 2013-6-24 16:15
浙大校友会声明并没有造教育部的反,只是想下派个更好的校长人选。 浙江大学本校友会发表联合声明反对上级部门调任重庆大学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但没有反对教育部任命浙大校长。现在还不是时候,大学还是衙门,教授治校也没什么指望,也不是架空教育部的时候,毕竟重要的资源和权力都在教育部。 他们只是出于对林在重大的声誉及高估本校的地位而发出的声音。林在重大的声誉不必细说。校友觉得浙大现在排名已在清华北大之后,是中国大学的“小三”,怎么说也该派个大角色吧?至少是两院院士或单院院士,至少前行政级别应基本与浙大齐平才行吧?北大副校长、重大校长是什么角色?重大也能与浙大比?所以他们愤愤不平了。 但我估计,虽然表达了校友会的声音,但能量不足以推翻教育部的任命。也不是掀起中国高校教育大革命的契机。 浙江大学全球校友会负责人上书反对新任校长 21CN 5 小时前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574 次阅读|9 个评论
校友上书:读懂“反对”声中的改革诉求
热度 28 张显峰 2013-6-24 15:33
浙江大学本来很快迎来新校长,但现在看来情况有些微妙。6月22日该校校友会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表达对新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同时,网上另有一封公开信态度更为鲜明,“反对上级部门调任重庆大学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两份公开的“上书”,列明了他们期望的“浙大校长应具备的要素”。(6月24日大公网) 教育部门对大学校长的任命遭致这样公开的反对,怕是近几十年来的罕事,浙江大学大约是开了一个先河。 网上几乎全是叫好声,我想大概是有缘由的。校长作为一所大学的管理者,总是靠着一纸红头文件上位,总归是不合常识的。但我们眼之所见,几乎皆是“上级任命”的校长,有时候连师生都不明就里,就换帅了。偶尔有一些学校号称“全球招聘校长”,也不过是在上级部门主持和授意之下的权力选秀。可叹的是,对这样的“非礼”,大学教授和学生们几近麻木,也忘记了反抗的滋味。 所以浙江大学的此次抗命是可贵的。尽管我们看到,这样的反抗还不是直接来自浙大内部的教授群体,而是借毕业于这所大学、供职于各地的校友之名,但它至少展现出这所大学一息尚存的骨气,也警醒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治理的改革迫在眉睫。权力包办的管理模式饱受诟病,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捆在大学身上沉重的行政化枷锁,更在于其结果使大学教授与管理者难以同心同德,也使大学的形象以及公众对知识殿堂的信仰日渐萎缩。 大学毕竟不同于其他之所。有种流行的说法是,大学是现代文明的航标灯。照此理解,大学校长则应是现代文明的守灯人。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校长不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种力量的代表,一种价值的守护者,他至少要在学识、人品等等方面能够得到起码的认同,对教育管理有兴趣、有能力、有担待,也有时间和精力,才可凝心聚力。 权力任命之下的大学校长,恐怕纵有这样的内心渴望,但其作为也难免官员做派;纵有成功者,如浙大校友声明中提及的几位前任,怕是仰仗校长的个人追求与选人者的眼界多一些,而非制度的担保。这就未免有些赌博的意味了。大约六七年前,《南方周末》发布过一个调查结果,说是有69.8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总体形象更接近官员;认为更接近教育家的则不过6.54%,认为更接近专家学者的也不过9.98%。这至少是一个令人忧心的明证吧。 浙江大学发自校友的“抗命”,多少也透露出一些忌惮权力的意味,或许其中也有某种力量的博弈,且结果可能不会太乐观。但至少他们有勇气向权力说“不”,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诉求。单这一点,就值得鼓掌。那么,“有关部门”岂可不察?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14969 次阅读|23 个评论
推荐莫言任浙大校长怎么样?
热度 5 tarimriver 2013-6-24 14:47
浙大前校长杨卫上调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国不可一日无主,校不可一日无长,浙大数月无校长的局面令好多人有想法。 最近浙大校长终于将要诞生了,他就是北大前副校长,重庆大学刚刚卸任的校长林建华。但是,浙大人不满意这个即将诞生的校长,浙大校友会上书国务院请求另谋更合适人选。 其实,浙大校友会不知道,林校长可是来自山东潍坊市高密的,是莫言的老乡,林校长当了校长,聘请新科诺奖得主莫言当个名誉校长,甚至当个副校长还不是能给浙大带来不次于路甬祥等人的好处? 实在不行就直接推荐莫言当浙大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要比院士的头衔光芒四射多了,也让浙大一下子高处其他学校一头,中国高校历史上第一个诺奖校长。而且,邀请莫言当校长也是给了林校长一个面子,反正都是高密人吗!潍坊人也会高兴的。重要的是教育部如果也从这方面考虑的话,也会送给人情,两头都不得罪。
347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浙大校友上书的本意如希望自己来选择校长,意义将巨大!
zhuhong 2013-6-24 14:35
浙江大学校友上书国务院反对林建华担任浙大校长一职大概是这几天教育界乃至全国最为轰动的新闻,作为政府机构的教育部在这个问题上估计有点进退维谷。如果固执己见,坚持让林建华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浙大校友甚至教职工的进一步排斥,林先生这个校长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我想林先生本人一定也不愿意去浙大任职。如果顺应浙大校友的民意,教育部势必威严扫地,颜面无存。 有人将此事上升到教授治校的高度,认为这是向教授治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真的可以如此乐观吗?我们可以遐想一下,教育部最终作出了让步,不再委任林建华先生为浙江大学校长,接下来怎么办?校长如何产生?难不成真的让浙江大学的师生们自主选举产生?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大的可能性是教育部另外委派一个院士或者浙大人认为的具有崇高学术声誉的人去担任浙大校长。 如果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校长与教师群体之间似乎成了对立面,按照一般规律,在中国要做到校长位置,必须在科长、副处、正处、副校等位置上各干若干年,虽然坐直升机甚至火箭者偶尔有之,但不很常见。换句话说,中国的校领导是在“千锤百炼”中成长起来的。除非教育部直接从院士中选拔一位校长(院士享受副部级待遇),否则,作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领导岗位的人士,谁能入得了浙大人的法眼? 我拜读了浙大校友会的书信,其反对林建华担任浙大校长的主要理由有这样几个: 1 、林建华先生与浙大没有渊源; 2 、林建华学术声望不够,既不是院士,也没有海外头衔; 3 、林建华在担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恶评不断,曾遭到学校教师的抗议,甚至有老教授因学校不作为而跳楼自杀。我觉得第三个理由还是站得住脚的,至于第一点,则颇耐人寻味,的确,一个熟悉本校历史并与之有渊源的人担任校领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驾轻就熟,但焉知不会带来另一些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国外的选举制,还是国内的任命制,都有着时间限制,一般不得超过两届,为什么做这样的限制?道理不言自明,有些东西尽在不言中。说到第二点,很有些意思,我们经常说不要以身份取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知不觉深陷其中。院士一定能管好一所学校吗?有海外经历与头衔的人一定能把中国的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吗?鬼才相信。依我看,除了在外界说与人听时可以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外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 坦率地说,浙大校友们抗议的不是任命校长本身,而是任命了林建华先生做浙大校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抗议仅仅代表了浙江大学校友的某种愿望,没有普适性,谈不上什么现实意义。说得小人之心一点,这不过是“出身论”或“身份论”的变种。如果浙大校友上书的本意是希望由浙江大学教职员工自己来选择校长,那么这样的上书所带来的现实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事评论:我看浙大校友上书事件
热度 135 gfcao 2013-6-24 13:04
本文就事论事,没有恶意! 浙江大学校友上书国务院反对林建华担任浙大校长一职大概是这几天教育界乃至全国最为轰动的新闻,作为政府机构的教育部在这个问题上估计有点进退维谷。如果固执己见,坚持让林建华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浙大校友甚至教职工的进一步排斥,林先生这个校长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我想林先生本人一定也不愿意去浙大任职。如果顺应浙大校友的民意,教育部势必威严扫地,颜面无存。 有人将此事上升到教授治校的高度,认为这是向教授治校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真的可以如此乐观吗?我们可以遐想一下,教育部最终作出了让步,不再委任林建华先生为浙江大学校长,接下来怎么办?校长如何产生?难不成真的让浙江大学的师生们自主选举产生?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大的可能性是教育部另外委派一个院士或者浙大人认为的具有崇高学术声誉的人去担任浙大校长。 如果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校长与教师群体之间似乎成了对立面,按照一般规律,在中国要做到校长位置,必须在科长、副处、正处、副校等位置上各干若干年,虽然坐直升机甚至火箭者偶尔有之,但不很常见。换句话说,中国的校领导是在“千锤百炼”中成长起来的。除非教育部直接从院士中选拔一位校长(院士享受副部级待遇),否则,作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领导岗位的人士,谁能入得了浙大人的法眼? 我拜读了浙大校友会的书信,其反对林建华担任浙大校长的主要理由有这样几个: 1 、林建华先生与浙大没有渊源; 2 、林建华学术声望不够,既不是院士,也没有海外头衔; 3 、林建华在担任重庆大学校长期间恶评不断,曾遭到学校教师的抗议,甚至有老教授因学校不作为而跳楼自杀。我觉得第三个理由还是站得住脚的,至于第一点,则颇耐人寻味,的确,一个熟悉本校历史并与之有渊源的人担任校领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驾轻就熟,但焉知不会带来另一些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国外的选举制,还是国内的任命制,都有着时间限制,一般不得超过两届,为什么做这样的限制?道理不言自明,有些东西尽在不言中。说到第二点,很有些意思,我们经常说不要以身份取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知不觉深陷其中。院士一定能管好一所学校吗?有海外经历与头衔的人一定能把中国的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吗?鬼才相信。依我看,除了在外界说与人听时可以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外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 坦率地说,浙大校友们抗议的不是任命校长本身,而是任命了林建华先生做浙大校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抗议仅仅代表了浙江大学校友的某种愿望,没有普适性,谈不上什么现实意义。说得小人之心一点,这不过是“出身论”或“身份论”的变种。如果浙大校友上书的本意是希望由浙江大学教职员工自己来选择校长,那么这样的上书所带来的现实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个人分类: 杂文|46553 次阅读|139 个评论
围观浙大新校长任命
热度 5 Bobby 2013-6-24 11:25
浙大三月无校长是怎回事?按说校长升迁空缺,应该同时委派新校长的呀?北大原副校长,重大校长林建华将调任浙大校长激起浙大校友的抗议,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林在重大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海外人士可能看到重大相关的反应,我们是看不到的。也可能势利,嫌人家不是院士,资历不够,当了校长院士不就能快一点捞到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的国情是这样,校长是委派的,难道你能抗命不从吗?再说啦,就象实习的护士或新手剃头匠,谁都不愿意给人家煅练的机会,人家怎上手呀?总不可能全球招聘或者让别人降职来当校长吧。说到底,还不如给人家机会,做两年看看效果。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65 次阅读|8 个评论
【微博】浙大——唱响了中国好声音!
热度 11 pukin 2013-6-24 08:28
自从杨卫院士 2013 年 2 月份离开浙大校长位置回京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以来,浙大已经群龙无首 4 个多月了。 最近有传言说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将出任浙大校长,激起了浙大师生和广大校友的强烈不满。浙大校友会发表联合声明,公开表达对新任校长任命的诉求及期望,反对上级部门调任重庆大学林建华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现在的大学,大学校长是谁,教师都是无权过问滴,全是上级指派,天上空降。哪怕给你派来一个 SB 做校长,教师们也都得认。现在浙大教授和校友们终于发出了自己反对的声音。 无论结局如何,都是大学向教授治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浙大好样的,2013年中国好声音!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689 次阅读|17 个评论
浙大新校长不知是否传言:林建华同志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热度 3 zw373737 2013-6-24 08:04
央认为,林建华同志担任浙江 大学 校长是合适的。建华同志一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立场坚定,领导经验丰富,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高、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强;他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善于谋发展、打硬仗;他胸襟坦荡、作风正派、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在群众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在任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重庆大学校长期间,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中央指出,这次浙江大学主要负责同志的职务调整,是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从全省工作大局和浙大领导班子建设实际需要出发,贯彻干部交流的精神,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通盘考虑,慎重研究,票决通过的。相信广大师生一定会在以建华同志和德水书记为班长的坚强领导下,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恪尽职守,团结协作,以实际行动确保学校主要领导的顺利交接和工作的平稳过渡,保持全校发展的良好势头,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林建华,男,汉族,1955年10月出生,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人,中 共 党 员,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8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73年至1978年内蒙古扎来特旗巴达尔胡农场中学教员。 1978年至1986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6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88年至1993年先后在德国Stuttgart的 Max-Plank 固体研究所、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 1993年至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1995年8月)、博士生导师(1998年4月)。 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8年6月至2001年4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委员(1999年2月)。 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2002年2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党委委员。 2002年4月至2002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教务长、党委委员。 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教务长。 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正局级)兼教务长。 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副部长级)。 2013年7月起任浙江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个人分类: 政治|5421 次阅读|3 个评论
端午节重走浙大玉泉校区邻近竹园小路
热度 2 陈龙珠 2013-6-13 07:1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6 次阅读|3 个评论
浙大卜佳俊教授《智能信息技术在残疾人互联网信息获取中的研究》
wuxiaolananhui 2013-5-20 18:28
(第一次听有关残疾人群研究方面的报告,心里倍受感动) 卜教授从以下五个方面完成了这场报告: 1 背景和挑战; 2信息无障碍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 3让听不到的人看到: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 4让看不到的人听到: 央视 春晚 无障碍 直播 5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 5月19日上午,听完了袁 讲述后,紧接着听卜教授的这场报告。卜教授讲述他们研究的思路、技术方面、整体框架等等,也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成果地实现了 央视 春晚 无障碍 直播 ,很是感谢他们所做得工作。通过卜教授的讲述,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梦回浙大,难忘黑白
热度 1 forsimplelife 2013-4-18 15:48
又是一年 毕业 季,老的同学 毕业 ,各奔 东 西, 有人调侃道‘流水的学生,铁打的导师’,毕业也近两年了,也常常回忆起读研时候的那些人,那些事。 这是一所在民国时期带有传奇色彩的学府,那个时候这里大师汇聚、人才辈出,能到这座高等学府读书也深感荣幸,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的难得的自由、活跃的校园气息,而学校的《黑白剧社》的话剧演出更是让我倍加喜欢,每每有话剧演出时都非常期待,常常是一票难求,依稀记得有一年黑白剧社话剧《原野》演出时,排队等候的人群从小剧场门口通过阳明桥然后一直延续到图书馆,上映时小剧场里面可以用爆满来形容,过道里也全部都坐满了人,同时《原野》中各个人物较色也被朝气蓬勃的同学们演绎的栩栩如生,至今还记得‘仇虎’的霸气和‘金子’妩媚的形象。其实在浙大还有一个剧社,《梵音剧社》,也非常棒,他们戏也看过不少,和《黑白剧社》难分伯仲。 梦想有一天能再回浙大,期待那个时候的浙大再现民国之傲骨,大师云集,而我带着家人还能再次欣赏着同学们带来的话剧,青春与话剧同行。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0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浙大缺个校长
热度 2 tarimriver 2013-3-25 10:48
浙大校长杨卫高升基金委主任,留下校长一职暂时空缺,估计好多人在眼巴巴望着这个肥缺,因为,能当浙大校长,前途一片光明。你看杨卫不是到知识界最有钱的地方去了吗?而且官位也升了,再前任潘云鹤也是部级高干,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再往前路甬祥离任浙大后当上中科院院长,后来当上人大副委员长,成了国家领导人。 浙大缺校长,自有高层下派,但春季毕业生们的毕业证上却少了校长的盖章,为此请示教育部,回复是就暂时盖党委书记的章。不过有人质疑,一路从行政路子走来的金德水书记与学术不搭界,这样不好。当然质疑也没法,这样才有中国特色吗!
4250 次阅读|3 个评论
浙大再次破天荒:校长空缺,书记签章毕业证
热度 4 陈龙珠 2013-3-25 08:17
陈龙珠sh :【母校又发生了一次破天荒事件。1990年代中期有一年,校长京杭兼职,碰上学生开学乃至缴学费晚至9月中旬,那个在教师节前2天的9月8日例行发薪日,印象中我只拿到了大致一半的工资】 浙大校长暂时 空缺 ,毕业证加盖党委书记名章引质疑 http://t.cn/zTvwUoL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58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杨卫 首次回应浙大任职6年半成绩
pikeliu 2013-3-16 08:58
全国人大代表杨卫接受时报记者采访 首次回应浙大任职6年半成绩 自我评分70分 时报特派记者 张晶 发自北京 昨天下午,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团驻地宾馆,时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新上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 虽然记者知道杨卫的新职务,可是在我们眼里,杨卫还是那个带着萌萌笑容的浙大校长,嘴里一口一个“杨校长”地喊他。牛通社小记者严逸海的爸爸是浙大的教授,从他爸爸的口中得知,这所正奔在世界一流大学路上的国内高校,也是他向往的国内高校。 对于自己在浙大任职期间的表现打分,杨卫表示很为难。可是在记者的一再请求下,他还是低调地为自己打70分。 浙大在与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 2006年8月,杨卫上任浙大校长后就提出要把浙大办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 他告诉记者,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分多个阶段,浙大目前正在前进的路上。近几年,浙大从科研、教师队伍的配备、教育质量及学生的升学等多方面考察,进步是很明显的。以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的数目看,在全世界高校中排名前20,学术影响力从690多名上升到190多名。“国际上最好的学校里,我们的学生多了。2009年,我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当时整个学校只有3名浙大校友。去年我再去时,有了30名。我在想,这是不是个别现象呢?后来,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发现浙大校友有70名。其他如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等名校中,浙大校友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 说起这些,杨卫显得很兴奋,还向牛通社小记者们介绍了世界知名大学,以及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区别。 浙大实施了最难的教师人事改革 回忆在浙大期间的工作,杨卫认为自己对浙大迈向一流大学做的最难忘的一件事是2010年实行了教师岗位分类,把教师岗位分成5类,把原来为了争取科研项目而不教学的知名教授请回了课堂,让本科生4年见不到知名教授的事情成为历史。 “既然要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的师资很重要。现有的师资不提高,就算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师资,大家谈不拢,还是不能形成一个世界一流师资的团队。”回想起当年大胆改革的初衷,杨卫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这件事,清华大学想搞还搞不成功呢。” 为什么在浙大会成功?杨卫把功牢归于了浙大所有的领导班子与管理团队及老师。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他们的执行力,没有大部分老师的理解,这件事也未必会成功。 “杨校长,这件事您给打多少分?”“80分。”杨卫不好意思地说。 “失分在什么地方呢?”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问题,杨卫却以问牛通社小记者“考试得满分是不是很难”,巧妙地回避了。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领导文集|2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大、科大、南大、浙大和海外的年轻学者:您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热度 19 nwpacific 2013-1-26 12:23
北大、科大、南大、浙大和海外的年轻学者:您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下面的地质学问题,既可以说是几十年难解之谜,也可以说是个简单的小问题,取决于研究者的专业水平。北大、科大(中科大和国科大)、南大、浙大和海外的 年轻学者 (包括博士、教授):您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问题: 下面几条地震剖面显示的 X构造 (剖面位置见右下角插图)象个一口变形的锅(黑色点线勾画了它的大致形态),倒扣在缓倾正断层之上,经前人几十年研究,认为它是沉积凹陷里的一个 沉积扇 。请问:您认为前人的认识对吗?如果不对,您认为它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您能给出正确答案,我们甚感欣慰。 注:之所以要请这四所著名大学和海外的年轻学者参与,是因为他们或许代表了年轻华人地质学的最高水平(?)。 作为以地质学为主导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水平也很高,为什么不请地大的年轻学者参与?那是因为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知道答案(希望已知答案的学者,无论现在哪个单位,暂不要参与。让他人多思有益)。当然,也非常欢迎其它院校的年轻学者参与;若老教授或院士们能给年轻人提供咨询或直接解答,也非常受欢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808 次阅读|40 个评论
以浙大学人出对,以浙大学人对之——和学宽师(兼赠安兄一联)
热度 16 bianyi1 2012-12-21 21:57
以浙大学人出对,以浙大学人对之——和学宽师(兼赠安兄一联)
话说科网杰出“好摄之徒”李君学宽想写个春联好过年,冥思苦想吟出了“ 水乡日月照湘明 ”,发给上联的当事人、科网著名“吟魔”陈君湘明求对。孰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陈君不但不愿配对成双,更批李君上联不合韵律,令痴心李君伤怀不已。李君恨罢,自忖科网之上才人众多,不信无一人愿与己配对,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老子当八路”者也。 遂于上午抛绣球于科网 ,效毛润之少年征友事,“愿嘤鸣以求对,敢步将伯之呼。”绣球一出,应者云集,前仆后继,此刻不绝。 湘明师之批是有道理的, 对联两句的末字应上仄下平方合韵律,因此学宽师出的这句实为下联 。毛毛看罢此句,不觉拍案惊奇,它看似浅易,实藏奥妙玄机。 首先,“湘明”既是人名,又是风景意象;第二,日月为明,拆字之法也;第三,次字“乡”与倒数第二字“湘”同音不同字;第四,句中多字含五行。 想配出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对句,何其难矣! 在学术研究中,有时能提出一个好问题,甚至要比解决它更见功力更有意义,对联出句亦然。学宽师平时虽“好摄”而不“吟”也,不似毛毛喜“吟”而少“摄”,但仅凭今日这一出句,学宽师也足以当起“吟魔”这一名号了! 幸我汉语博大精深,正如法人罗丹所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毛毛晚上用膳时,脑中忽闪现一位大家名号,归后遂得一对句成联。湘明师是国内材料学翘楚之士,学宽师既以学人出对,毛毛亦以学人对之—— 上联: 土穴金帛培学锦 下联: 水乡日月照湘明 毛毛是个地学小卒,而在地学领域里,国内有一位89岁高龄的健在大家—— 谢学锦 院士。谢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勘查地球化学家,我国勘查地球化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并全面系统地部署指导了中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使中国的勘查地球化学在若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毛毛便用“学锦”来对“湘明”,在句中“锦”字作形容词,“学锦”即“学识锦绣”之意,“土穴金帛培学锦”是说“ 寒门家庭节衣缩食积攒些家底钱粮供孩子念书,希望能把孩子培养成学识锦绣之士。 ”“锦”字拆开恰为“金”和“帛”,次字“穴”与倒数第二字“学”同音不同字,学宽师下联中含五行“水”与“木”,毛毛上联以“土”和“金”相配,含“水”的字用“土”掩之。 此联背后还有一层——谢学锦先生与陈湘明先生皆为浙大学人。谢先生1941年至1945年在浙大物理系和化学系学习,而陈先生1994年至今一直在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一位负笈问学于浙大,一位传道解惑于浙大,两代浙大学人,彼此相映生辉。 谢学锦,1923年5月21日生,上海市人。 对完之后看了看,跟学宽师出的精彩下联比,我对的上联无论遣词还是意境都逊一筹,只能算差强人意吧,勉强和之,望诸君雅正。 这些年来国家加大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各种基金与经费,所耗金帛不可谓不多,希望这些钱能切实花在刀刃上,培养出一些真正的学锦之士。这也算是毛毛对句中的一点期冀吧。 PS: 在学宽师 求联博文 下面,徐晓博主的对句与学宽师的回复令毛毛捧腹 —— 八个确实多了点,安兄恐怕难以消受,最后还真不一定是谁赚了 ~假若“八女战陈安”成真的话,毛毛虚拟场景,拟联一副,赠与安兄—— 上联: 红绡帐里,蝶乱蜂狂,八女娇妍如丰蕊 下联: 黄土垄中,香消玉殁,安兄憔悴比残荷 至于横批,想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就叫“ 安兄末日 ”。当然,这个横批如果翻译成英文,鉴于汉语字词的多义性,也有两种译法—— 1、 Mr An's doomsday 2、 Mr An's last sex 毛毛如是说,以安兄舒襟雅量,当定不以为忤也~
个人分类: 附庸风雅|7183 次阅读|34 个评论
由浙大学生的遗书说起
热度 5 unibruce 2012-12-8 16:40
近日,同事闲聊,说是浙江大学一个大一学生自杀。带着惋惜和疑问,我在网上搜到并证实这则消息,本以为会引起一翻讨论,事实上比我想象中平静得多,找到的资料也只是和当事人的老师和同学有关的。或许这年月天灾人祸太多了,人们早已经习惯,又或者比起像汕头内衣厂大火14名妙龄少女死亡的消息,后者更能吸引眼球,刺痛大众有些麻木的神经。可下面的一组数字,不能不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校自杀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是27起,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进入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另有网友统计媒体报道的自杀事件,2010年到2011年5月,共计87起。这其中当然不包括一些高校应急管理功夫做得好的,可以封锁消息。而点评老师网上统计发生大学生自杀的高校有100所左右,同时竟搞出耸人听闻的高校自杀排行榜。慨叹之余,不禁要继续追问他(她)们为何要选择一条不归路? 1 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自杀论 埃米尔·迪尔凯姆从社会学角度,给出一个答案。“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拨,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由此看来,社会群体共同信仰的缺失,社会关系的冷漠,以及作为社会化的一份子存在感的疏离,成为自杀的外在因素。 2 认知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则强调自杀的内在动因。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受思维的影响。一旦人们陷入某种思维的困扰,就会倾向于注意能够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而忽视或贬低与之相反的信息。再有如果说哲学的本质是在于为某种观点提出充分的理由,我们很容易在浙大这位轻生者的遗书中,看到他理论的基本预设:“生命的存在不具有意义”,通篇都在围绕这个论证,以至于推出“我认为所有人都不应该活”的结论。还有正像他本人在遗书开头所说的“不要以你们的价值观来判断我的死亡,除非先充分了解我的价值观,在这两者之间孰对孰错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才有资格对我的死亡进行评价。”非是即非,非此即彼,简单的二分法,将矛盾的双方推向针锋相对的阵营,而忽略了所谓二律背反的事实和辩证的思考,导致悲剧的发生。 结 语 自杀的原因错综复杂,任何单一的归因都有可能导致认知的偏差,就像你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体制或教育制度本身一样,我们说体制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风险就是这样模糊的界定,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集体不负责,另一方面也容易忽略具体的原因,让危机干预流于形式。更有像 “被科学主义毒害”的传播者,你就不能不考虑在“读书无用论”抬头的当下社会,它对自然科学文化传播的杀伤力。 最后,愿死者安息,为生者祈福,希望大学生自杀事件不再发生! 链接:“昨天浙大的一个被科学主义毒害的青年跳楼了,这是现场及遗书”http://www.guokr.com/post/399458/
个人分类: 心海悟语|1053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又到年底
gaixiaxu 2012-11-30 08:43
2002-2004年,几乎天天在一舍门前的排球场出现,和一帮小朋友、大朋友打球。。 那会儿当着88排球版的版主,带着一帮子的水军,天天冲88的十大。。。 一到有排球版的人过生日,88就会被我们给淹了。搞到后来站长都出面干预,要求我们收敛一下 还记得当时吵吵,有百十来个MJ,还有一个专门管理MJ的MJ,可谓专业水军首领 还有那谁?。。。记不得了,现在真老了,10年前的记忆,好象一下子都跑没了。。 年底的时候,在版上写了一篇“大姐大训导”,告诉小朋友要收心学习。。。。 后来有一球友说,在球场见到我,都想贴着墙边走,感觉我训人的时候太严肃了:) 十年好象转眼,我自己当老师, 看着不学习的小朋友,还是忍不住要训导, 不过角色转变了,MS现在的训导,已经不若当初的效果了。。。 年轻,是一种心态吧,如果自己心态慢慢老去,再想青春,也回天乏力了! 嗯,年底了,勉励一下自己,时时反省,莫要忘记年轻得活着。
个人分类: 感悟|27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十年之回首浙大母校
热度 1 flowerofmay 2012-11-5 22:57
浙大游子吟 --壬辰秋返母校母系有感 西湖依旧,灵峰未老,老和山下聚首。 教三桂花飘香,求是园香樟蔽日。 二十年里风和雨,十万里路云和月, 剪不断,理还新。 青春不再,记忆晰存, 我等容颜虽渐衰,同学情谊愈长深。 挥斥方遒已经时,怅寥廓, 到中流击水,浪遏谁人飞舟? (作于2012年10月27日壬辰秋,杭州环岛宾馆) *注:浙大老校区玉泉位于杭州西湖西侧老和山下,老和山与灵峰紧毗邻。教三是我的母系浙大光仪系所在教学楼,现为杭州历史文化建筑。浙大前身为求是书院。校园内桂树、香樟树随处可见,是所有浙大学子校园生活最深的人生记忆之一。 *此诗为我毕业20载从北京回浙大母校探望时所作。我的母系光仪系曾于今年5月18日举办建系六十周年庆典暨88级毕业20周年庆典活动,然我未能前往为憾。此次秋行可弥心中所憾,所见杭城、浙大风韵依旧,并得见诸多同学故友成就不凡,不禁感怀于中,故为诗以念。
个人分类: 诗词|4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故茶--杭州秋行逢同窗故友有感
flowerofmay 2012-11-5 22:06
故茶 --杭州秋行逢同窗故友有感 黄宁燕 龙井问秋茶,秋茶弥浓香。 人生如酿酒,岁久品甘醇。 苏公修苏堤,杨公筑杨堤。 我辈过断桥,留甚予杭城? (作于2012年10月28日,京杭高铁) *注:杭州有著名的“西湖三堤”:白堤、苏堤和杨公堤,分别由唐朝、宋朝和明朝三位杭州“市长”白居易、苏轼和杨孟瑛主持所建,断桥位于白堤的东首。
个人分类: 诗词|4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回浙大
热度 1 myyf33 2012-10-17 00:17
再回浙大
应本科时师兄的邀请,再回到浙大给报告。夜晚,在房间里,看着下面紫金港校区学生宿舍的灯火。十年了,从啥也不懂,到所做的东西对别人还能有些帮助,好漫长。 丹阳学园还是那样,理发店,书店,小卖部,都还是那样。和现在的本科生走在一起,恍惚间回到了当年。 报告之前,在医学院楼下转了一圈,哈哈,我那简陋的海报居然和颜宁mm的海报在一起。斜斜的,很囧很有趣 我和她的差距,就像这两个海报的差距一样大吧,恩,继续努力! 报告之中之后,听报告的老师同学们问了不少问题,特别是Youxing Jiang的一个学生,现在也是这儿的PI了,问的问题很尖锐。有一个问题确实问到点子上了,FRET实验中要是有个其他温度不敏感通道的negative control更有说服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一个地方,需要自己面对同行的质疑。 感觉很是独特:该如何看待别人的疑问?疑问可能是有道理的,也可能是由于知识体系不同而造成的。应该注意自己面对这些疑问时的心态。 同时觉得,自己的实验技术有新意的话,将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在我看来很简单很容易实现的技术,在别的人看来就可能是很神奇很难的。要是自己的技术刚好能解决别人的问题,合作就有了可能性。当今的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还是技术驱动的吧,所以不能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要学习和创造新的。 颜宁mm周五下午来浙大给talk,所以打算多留一天去听。
673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教师体会系列之6-浙大工程制图
tianjingle27 2012-9-8 21:43
20120908六1945Start 正在听浙江大学施岳定教授讲《工程制图》, 《工程制图》培训课程是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推出的数字化在线培训课程之一,本课程以自主学习、专家指导、经验分享、互动交流、全程服务为特色,培训对象为各高等学校承担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任务或与其相近课程教学任务的在职教师。课程内容包括:   1.必修内容:为主讲教师及团队的授课视频,是学员必须学习的内容。视频内容主要介绍了本门课程的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理念、难重点教学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前沿等。目的在于通过主讲教师课程教学经验分享,解答学员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有针对性地提高学员本门课程的教学能力。本次培训将着重介绍研究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何拓展教学,将知识、素质、能力综合培养溶于一体、如何切入科研,以科研水平的提升带动教学水平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模式改革、教学成果提炼、教学科研论文撰写等内容。   2.选修内容:为通识性教学视频,是供学员选择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学术讲座等内容。旨在通过对教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帮助的内容,满足学员提高教学水平的需求。   3.教学活动:为学员必须参与的活动,本门课程教学活动包括:教材评价,活动中提供了目前高校在使用的5种教材供学员评价;学习讨论,学员需根据问题进行讨论;其他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本环节旨在充分体现互动,对学员教学工作提供良好支持。   4.网上辅导:为学员必须参与的环节,该活动将在规定的时间,由本门课程的特聘教授主持研讨和互动交流,旨在答疑解惑,对参训学员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5.提交作业:为学员必须完成的环节,学员需根据要求在网上及时提交本课程作业。   学员按时完成上述学习内容后,作业经审核合格,可获得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
个人分类: Responsibility for today's actions|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基金结果浙大770项网上可查
zw373737 2012-8-22 10:53
终于查到自己的青年基金结果,最后一次机会我抓住了,第一桶金好的开始。
3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向世界的课堂----浙大学子眼中
crickxiang 2012-8-16 13:45
编者按:8月15日《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第四版以“浙大:通向世界的课堂”为题,刊登了一组7篇浙江大学学生“游学”世界归来撰写的短文,每篇文章各有不同的小主题,但大主题却是相同的——努力去看,努力去学,世界很大,世界很精彩。 爱旅游,爱学习,更爱境外交流。浙江大学为学生提供的境外交流机会,成为大学生一份难以忘怀的经历。 不为简单的观光旅游,不为纯粹地锻炼外语,更不为凑足几个学分。只为了,走出大学城,做开眼看世界的那一人。 到西班牙去看房子 ■单雨歌 浙大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现代建筑四大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他自己是不是很清楚地意识到,从此以后,这句至理名言和巴塞罗那德国馆的简洁平面会将无数学子钉死在建筑师这条曲折的路上。 作为一个建筑系学生,我刚入校时,老师就将练习绘制德国馆平面作为建筑设计课的起步训练。因此,在获得了去西班牙交流项目的机会后,巴塞罗那德国馆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行程表上的第一站。 它坐落在山脚,和山顶上古典风格气势恢弘的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馆一比,显得有些不起眼,可却是完全不会被人们错过的。 近一百年过去了,人们依然恪守着建筑师当年“少即是多”的格言。100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周围既没有围墙也没有栏杆,只有一个管理员兼收门票,路过的人都可以靠坐在水池边的台地上。 可是,就连一百米开外,绿化带的篱笆上都会挂着金属铭牌,上面画着黑白矩形组成的德国馆简洁立面,旁边用最中规中矩的字体标注着“mies barcelona(巴塞罗那)”。 整个建筑就如同教科书上写的一样干净纯粹。形体很简单,外观就是一片方盒子。构成建筑的钢材、玻璃、大理石,无不展现着它们最原始的朴素质感。可以说,这里没有任何一点装饰,但是也可以说,它们已经成为了装饰本身。 走进建筑内部,简简单单的几片墙,不完全隔断,也不完全开敞,让整个空间忽然迂回起来,增加了不少奇妙有趣的小视点。 我到的那一天,巴塞罗那正下着瓢泼大雨,整个德国馆里面只有我一个人。也正因为如此,光洁的金属表面得以完整地反射出周围的景致,我可以慢悠悠地打量每一处细节,甚至蹲下身去查看铺地的花纹而不用担心被人踢到屁股。这大概也算是“少即是多”的一个旁证。 现在的巴塞罗那德国馆,是为了纪念这一时代性的建筑,专门在原址上原样重建的。 “Less is more”,密斯·凡·德罗是一个德国人,58岁的时候他去了美国,而我是一个中国学生,此刻在西班牙。这个世界,应该“少”什么?又会因为“少”而“多”出什么? 1929年的世博会,只有14个国家馆,虽然很“寒碜”,却是今日“盛况”的起步。密斯·凡·德罗的经典之旅,也从这里起步。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少就是多”会从此扭转了世界的审美,德国馆像其他的13个世博馆一样,被拆了。一直到1996年,唯有它,又重建了。而这时,密斯·凡·德罗的追随者们已经把“少就是多”幻化成无数张建筑设计图,随风吹遍了世界。比如杭州的大街上,一幢幢蓝灰色调线条干净硬朗的高楼,就像雕刻着密斯·凡·德罗的名字,一看就知道设计师是德国人或者是从德国回来的中国人,或者是在德国的什么人……总之,也许有一天,我们中的一个,会努力把图纸简约到只剩下一个方盒子,之后再重新开始膜拜高迪。 巴塞罗那原本是属于高迪的,夸张、绚丽、花一样的高迪,1884年的高迪,永远让孩子们激动的高迪,今天依然出挑、醒目却又是丝毫不突兀地与“少就是多”共存着。 这就是西班牙。这就是世界。 大学里的滑梯 ■褚嘉琪 付瑶 浙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朋友去德国交流,其间到慕尼黑理工大学去围观传说中“大学里的滑梯”。2011年初,这滑梯曾在网络上红极一时。两条巨大的管道滑梯,从教学楼的顶楼延伸至地面。有了这条捷径,学生从顶楼下到地面,区区几秒就足以完成。朋友乐滋滋地玩了一遍又一遍,拍了一张又一张照片放在人人网上炫耀说:“这‘大学的滑梯’真是又好玩又高效。” 除了对“新奇特”的感慨之外,我们不禁思索如此设施的意义。 欧洲各国学生混杂的大学中,德国学生是出了名的“学霸”——课上笔记滴水不漏,又总能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课后的反馈和作业也是质量颇高。人们都说德国人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而他们的勤奋踏实,在这新奇的大学教学楼滑梯上呈现得淋漓尽致——打破常规的设计,为惜时如金的学生们节省了时间。见微知著,在细节上的用心。同学们关切之点,便是学校聚焦之处。 无独有偶,优秀的大学在这一点上惊人的相似。方式有异,但本质相同。 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里,有海量分门别类的藏书,有连接网络的计算机,有配备台灯的书桌和可调整高度的座椅。除此之外,我见到了阅览区面向户外看得见风景的沙发,见到了讨论区的小茶几和小圆桌,见到了休息区的热水壶和咖啡机,甚至还有几张吊床供人小憩。英语系的阅览室更是24小时开放的,只要刷卡便可入内。与其说是图书馆,倒不如书吧、书屋更为贴切。这里,读书不能用“刻苦”来形容,因为读书是一种享受。 除了来来往往的学生,也会看到头发花白的教授或者是管理员埋头于高高的书堆里,翻看着厚厚的字典,全神贯注地做着笔记,沉浸于此,夜的宁静和台灯的光芒交织在笔下。优秀的大学为师生精心营造的氛围,是使潜心治学气息弥散在空气里。师生的关系,便也平等,甚至是互助,亦师亦友,相互促进。 作为交流生在哥大学习的半年,受到诸多礼遇,颇为感慨。除去学校设施的人性化之外,软件的方面也值得一提。印象深刻的是在语言班里,老师并不把自己置于讲台的一端,而是同我们一起,围成圈,聊天似地讲着课。她,并不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老师,只把自己定位为“第一个说话的人”,定义为“促成同学们交流的因子”。偶尔,老师也会带来丹麦特色食物让同学们品尝,以此作为引子,讲述丹麦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几次,他会提到一些电影、书籍,一些人文的背景资料,供同学们直观地感受丹麦文化。于是,语言便鲜活而立体起来了。 好的大学,应该有“人性化”这个关键词,就是以人为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将学生这个发展主体,置于中心环节。 用设计的眼光看日本 ■ 邱懿武 浙大设计研究院研究生 本想单纯地在日本闲荡,不带任何学术目的,可长时间在专业上的思考,让我无形中总是用设计的眼光看待一切事情。 有意思的是,许多中国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是从日本设计开始了解,很多人都在追求简约朴素的日本风。 美与艺匠精神 在日本,拿到一张地图,上面推荐的半数景点就是美术馆,多的好像中国的加油站。每一个美术馆都定期更新作品,展出的还有民间工艺、珠宝艺术甚至食品。不管平时还是周末,总会有许多的日本人穿着和服逛美术馆,欣赏艺术品。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中国的味道。 在上世纪70年代还被称为“设计小偷”的日本,到了90年代,产品已经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在京都,一个秉承日本艺匠精神的小漆碗,可以开价超过10万日元;在箱根,一条条竹丝被编制成了各种肌理交错的工艺品,成就了日本的美感经济。在日本,处处都能体会到被全民尊重的艺匠精神,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到极致,不管你是做拉面的厨师,还是普通的收银员。 曾经在SONY的工作坊,我体会过日本人在企业中的艺匠精神。一个亚克力材质有上千种的选择。从SONY相机的升级T1、T2、T9、T10……从中看出日本设计不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现在看来,他们还是在遵循艺匠精神,没有去创造未来,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创造力,而是缺乏整合性的领导力。 日本企业的困境 SONY是日本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曾陆续推出半导体收音机、可携带黑白电视机、随身听、3.5英寸软盘驱动器等12项划时代技术的索尼,自1990年后的20年里,几乎没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划时代产品。与此同时,日本的企业文化曾让世界崇拜不已,但如今保守的作风日益成为阻碍企业进步的绊脚石。 很多学者说,按照逻辑iPod应该是SONY的产品,因为Walkman(随身听)在数字化时代升级到电子音乐播放器是一个必然。而iPod的成功实际上是硬件、软件、网络、内容再加上服务的整合成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纵向合作。而在SONY内部发展数字音乐必定会损害SONY唱片部门的利益。SONY内部官僚化的组织管理,枪打出头鸟、以和为贵的企业文化抹杀了创新能力。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纵向合作已经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如果不主动地走出一步,如果不主动地寻求整个产业之间的合作,整合创新,一个全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可能又会失去。 如今的苹果正如昔日的索尼,“凭借崭新的产品和服务颠覆人们生活模式”的同时也通过产业整合,让其成为了最富有的公司。 曾经在课上跟同学分享过iPhone产业链的故事,iPhone是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的零部件,由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器,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部件,最后在深圳富士康工厂组装,再空运到美国,又被苹果商店门口排队的华人买走,然后高价卖到中国各地,又被深圳的手机作坊回收翻新再出售,最后被当做电子垃圾拆解回收。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路径,最大的组装厂、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污染都在中国。而最大和次大的利润呢?中国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 香港一年 ■李芮 浙大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本科生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我在深圳湾向着对面的香港说再见的时候,这一年在香港大学交流学习的经历已在我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时间虽短,但是港大这所学风严谨、海纳百川的大学留给我的印象,依然如维多利亚港的海水一般时时冲刷着我的记忆。 不一样的学术 港大的课程具有很大的师生互动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tutorial(个人辅导)。所谓的tutorial,是助教利用课外时间安排的习题讲解、课程附加内容的补充等。许多教授上课来不及细讲的内容(例如公式的推导、技术的应用等),都会在tutorial中由助教进行详细阐述。此外,tutorial也是及时解答同学疑惑的好机会,我有许多概念、原理甚至错误都是在此澄清的。对大一新生来说,tutorial是强制的,因为它保证了学生基础课程的掌握。 还有一种叫做Open Book Exercises(开卷练习)的内容。第一次在课堂上拿到一份写着OBE的题目时,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低头苦思并写下自己的思路,可是老师却说:“Come on guys, you should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Open your books, and refer to your notes!(来吧,同学们,你们应该互相讨论!打开书,并参考笔记!)”在师生的讨论中,一道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解法。 长久以来,我对工程的印象就是“解决问题”,而港大的考试十分注重对原理的理解,甚至工程学院的课程考试都要考至少50%的原理理解和叙述。在港大,只有先弄清原理,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问题解决和方案设计。这样的考试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对扎实基本功很有帮助。 不一样的文化 图书馆前的中山广场时常举办辩论赛和讲座,校园里时常有对社会热点的讨论;每个学期都会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展示本国文化;民主墙是言论自由的地方,只要符合规定的程序,任何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对事情的观点…… 在港大校园内,理智的声音却从未缺失。 2012年初,香港《苹果日报》刊登了一则广告,以蝗虫形象丑化赴港生子的内地双非孕妇(即孕妇及其丈夫均非香港户籍持有者),并掀起了港人与内地人之间的矛盾。 民主墙内有这样一则言论,是由两位香港本地学长申请并张贴的。言论否定了张贴反双非海报者的做法,并呼吁大家理智对待该问题,应由政策的改善来解决此问题,而非用极尽丑化的讨论去煽动公众支持。 除了香港本地学生外,在港大的内地生也积极利用民主墙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反对形象丑化和指责的扩大化,并号召“中国人团结一心解决问题”。 除了表达观点的自由和开放之外,程序的严谨也是港大的习惯。例如在民主墙内张贴的海报,都附有张贴者的学号,这也是一种对自己言论负责的态度。 我的北卡之行 ■玛青 浙大生命科学院研究生 浙大生命科学学院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本科生实习互相支持,北卡的学生来浙大,而我们,去北卡。 走进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整齐的砖红色房屋随意地分散建造,校园里林荫密布,很多植株上都挂有标明植物拉丁语学名的指示牌,向所有的生物爱好者们敞开着植物学的大门。 在生命科学学院大楼里,我们看到了大规模的温室中培育的各种植物学模式植物,北卡的几位教授为我们解读了影响模式植物长势的因素。在植物园里,老师指点我们细致地比对相同物种的北美种类和东亚种类的形态。每发现一种间断分布的典型物种或与研究相关的近缘种,老师们都会不顾泥泞,直接上前去探讨和拍照记录。 在北卡西海岸的路边,我们被路边的一片海岸松林所吸引。这片松林里的海岸松生长并不密集,还穿插缀落着野葱一类的草本灌木和麻栎等较低矮的植株。林间,脚下的土地十分松软绵密,我们以为是为了保持土壤肥沃,对这片松林进行过人为的焚烧。然而北卡州立大学的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确是经过了焚烧,但是不是人为而是自然火灾,并且每隔两三年都会发生一次。这样的火灾除去了一些繁殖能力过于旺盛的杂草,并大大减少了松林密度。火势过后,剩余的少许海岸松获得了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光照,重新生长和繁衍出一片新的松林。 人类的生存和壮大,离不开自然的启发。 自然的规律如此,新鲜事物的产生,必然意味着陈旧事物的消亡;然而,没有旧的种子萌芽,也生长不出新的森林。所谓“靡革匪因”,只有建立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才能有新的演进。 这片马尾松林的土地上,处处是异常大而饱满的松果。我挑拣了一个直径十公分、长约十五公分的,带回了家放在书架上,它让我记住这片远在大洋彼岸的海岸松林,更记住自己的爱好和理想。 在山海相接处行走 ■黄飘逸 浙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半年前我有幸选上了台湾中山大学的交流项目,来到山海相接处的台湾中山大学。一到高雄小港机场,就有台湾同学作为buddy(搭档)前来接机。在浙大我们是学长,开学时去迎学弟学妹;在这里,我们被当成了照顾的对象。 我的学分基本已经修满,所以我就按兴趣选修了《网路与社会》和《资料库管理》公共课程,还选择了3门外文系的《美国自然书写》等专业课。 台湾的大学课程多数是小班教学,小组讨论成为了教学环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我所选修的课程,除了一门专业选修课只有8个同学没有设分组讨论外,其余课程都有小组讨论、组内互评。其中两门课程,小组作业成绩占总评的较大比重。 作为“少数派”的交流学生,我一开始总担心没人与自己搭档。可事实上台湾同学对交换生的照顾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 随机分组之后,台湾同学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参与每一次的讨论。虽说《资料库管理》是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可面对从没碰过的写网页代码和使用数据库的时候,我还是慌了神。然而,小组长不仅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安排了分工,比如女生负责美工,男生负责写代码,还为我们组写好了一些简单的代码范本。这样的贴心安排使得我不再犯愁。 这个作业贯穿整个学期,我们小组每隔一两周就会开一次讨论会,把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一般情况下,组长会负责一些难点的突破,而我负责一些纠错的工作。由于每次的讨论会大家都是带着各自的疑惑而来,因此在完成任务时也都非常高兴。 我们小组的最终作业,在期末答辩的时候堪称完美,连老师都没有找出我们的疏漏之处,获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台湾中山大学,留下的记忆,很美。 从ZOJ出发 ■巫泽俊 浙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 ZOJ是浙大学生创办的程序设计网站,圈内很有名。 2006年夏天,我成为浙大理科试验班一名新生的时候,与许多信息学竞赛的保送生不同,我对编程完全没有概念,也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直到在春夏学期遇见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有了自己的ZOJ网站账号,我才步入程序设计大赛的世界。 终于有了2009年的越南胡志明市之行。捧回个冠军奖杯,却因为托运不当,回到国内的时候成了碎片。第二次出国是参加瑞典总决赛,我们的目标是前十二名,最后以第六名史上最好的成绩“光荣”归来。 时隔一年之后,我又和同学组队参赛,这次把目标定得更高了一些——ACM-ICPC全球总决赛前四名,最好拿金牌。 出门比赛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比赛环境的变化,包括题目风格、比赛规则上的差异。对此,我们的老师陈越有一句名言“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越南赛区一直秉承给每个队伍一份越南语和一份英语题目的传统,也让我们哭笑不得。最后成功卫冕冠军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2011年的总决赛原定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后因动乱改在了美国的奥兰多,虽为心仪已久的埃及之旅泡汤而惋惜,却得到了宝贵的三个月准备时间。奥兰多是我目前去过最远的城市了,长途征战有不少挑战。时差,虽然我对12个小时的时差毫无感觉,但其他人感觉很是痛苦;饮食,出了国我才知道,自己不但有颗中国心,还有个中国胃。 最后,我们在退役赛上,凭借着出色的发挥,超出原定目标,夺得了全球总冠军,成为亚洲继上海交通大学后第二个获金牌的高校。 (2012-08-15)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弃国内名牌大学去海外留学的孩子与家长的纠结
热度 1 gabbro 2012-8-7 11:06
昨晚,在北京的高中同学约好小聚,招待家乡来京的几位朋友。 其中,一对夫妇专门来北京给孩子办理去欧洲留学手续。 孩子高考成绩很高,已经被浙江大学录取。父母希望孩子按部就班地去浙大上学。孩子坚持不在国内上学,要去欧洲留学。孩子已经通过了雅思考试,并且联系到了欧洲某大学。 可能他们高中同学有很多做出了类似的选择。 在饭桌上,孩子父母很纠结,对是不是该支持孩子放弃上浙大而出国留学的问题,一直犹豫不定。 我们一直在劝那对夫妇:孩子不满足于国内的教育,渴望到国外学习,应该大力支持与鼓励。 两代人对中国教育和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有着极大的分歧。父母希望孩子上国内名牌大学,然后进入政府机关,娶妻生子,将来能够留在自己身边。孩子不希望重复父母的老路,想到世界更大的舞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4352 次阅读|7 个评论
驳网友批评浙大杨卫校长:“教育不行,玩牌在行!”
热度 8 lengyu 2012-7-26 16:44
很久没在这里说话了,看到网友这种偏激地评论我们的校长,想说两句自己的看法,很希望大家能理解杨校长。 诸多领导时常都在被动地接受参加各种会议,务实务虚,都难逃情面。会场上,睡觉的、玩手机游戏的、发短信的都见惯了,这与手提电脑上玩牌有什么区别?我不相信一个会场上就只有他一个人在玩,对于交流会,随意性更强,“玩”证明他对报告内容不感兴趣。我不主张在会议上玩,但是对于那些在会议上玩的人我也能理解。 由“玩牌”推得“教育不行,玩牌在行!” 这是令人非常无语的谬论!看看浙大近年来的进步,国内没有几个学校可以做到!这是不需言语的实证,我们求是学子非常尊敬我们的校长和我们的教授。难道这人之常情的一次“玩牌”就能抹灭校长这几年的作为和浙大的进步吗?! 浙大的管理是国内一流的,我们的校长也是管理精英,这绝不是这种小事情就可以抹灭的业绩! 在浙大,教授凭自己的实力吃饭,职称制度很透明,国内很多地方都看背景看关系来选择人,而浙大不是,浙大进人要凭实力,看可见的业绩。因为它有良好的制度,因此很公正,没有复杂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关系网,不抹灭人才,这是浙大校领导的管理有方; 在浙大,要毕业拿到学位要有真本事,这个良好的制度督促着我们求是学子奋力学习真本事,而不在大学里虚度光阴。比如,我们浙大生科院的博士生要求必须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大于3.0的研究成果,才能拿到博士学位。一个个类似这样的制度促使我们求是学子奋力拼搏,挺过压力走出来,炼出自己的工作能力。这些使人奋进的制度都证明着校领导的管理有方,如果其他学校也能效仿,那我们国家就会少一些在学校里混出来的“伪博士”或大学里不学无术的人。 很赞赏浙大的宽容和善待学生!记忆里,那个寒假不能回家的春节,除了发红包外,紫金港食堂张灯结彩,学校为我们留校过节的学生准备免费的年夜饭和布娃娃等礼品。饭前校领导向我们致于节日的问候,我们感觉到家的温暖,让国内外不能归家过节的朋友一起度过那个特别的日子。感谢浙大这种博大的胸怀和对学生的爱戴!我爱浙大,也尊敬我们的校领导。 很多细节都体现出浙大管理的优越性。学校评估期间,家政公司而不是学生来打扫环境卫生,包括教室等;平时学校食堂都提供电话订餐和网上订餐,我们不用出门就可以吃食堂人员送来的中晚饭套餐,而且不贵;哪怕是宿舍垃圾桶结石,只要上校园网发帖,马上就有人上门帮忙清理......有几个学校能做到这些?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最高管理者,浙大有着一流的管理制度和优秀的管理方式,说明我们的校长并不是“教育不行”! 当然,网友对领导的监督是好事,但是这种人之常情的小事,不足于有这样的评论,希望网友们理解。
8070 次阅读|7 个评论
当代大学,怎么说呢?浙大教师毕业寄语:中国最需普法地是中南海
热度 2 ninglz 2012-7-26 07:23
当代大学,怎么说呢? 转载:浙大教师毕业寄语:中国最需普法地是中南海 祝贺你们依法毕业了! 朕私下想,诸位书生必是极好的。众爱卿均是高帅富,众爱妃均是白富美。但是,请你们记住:事业有成的、当领导的,往往都是矮挫穷——我们的领导除外。因为,法律只评价客观行为,而不关心主体形象。 最后一刻,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浙大精神和之江印象,好不好? 竺校长曾经问过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干什么,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你们说,到浙大来混,将来要做一个混混。但是,浙大毕业生不能做个 小混混,要做个敢爱、敢恨、敢裸奔的文艺混混。潘靓超同学有这样的气质——身材那么差还敢光着出来混。他的行为,充分的阐释了浙大的草根精神。 记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混,中国最需要普法的地方是中南海。我希望,你们去中南海里面去做个大混混,假如有那一天,请记着,把浙大求是无畏的精神刻在中南海的每个角落里。要不然,竺校长会去找你商量的,老校长可伤不起啊。 紫金港,西溪,玉泉、之江、华家池,浙江大学每一个校区都带着水字,浙江二字一半是水,所以,浙江大学是中国最水的大学,但是,我们的毕业生绝对不能做水货,我们今天不能做富二代,我们也不要去当屌丝。 事实上,浙大绝对不是水校,在各大排行榜中,我们常年排第三。在江湖,人称小三。这种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而且,在武书连的流行排行榜中,浙大已经排第一。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其实,第三还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浙大从来没有二过。 但是,即使有一天浙大二了,我们也会死心塌地地爱她,这就是母校。 之江校区是最美丽的(白天);也是最恐怖的(晚上)。 紫金港校区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大一的女生数量多,质量好。 玉泉校区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工科猥琐男钱多人傻好管理。 之江呢,山高、林密、路远,是一个来了,想走都走不了的地方。虽然有 Y5 公交车,却像你们的校园爱情一样,总也等不来,即使来了,也到不了终点,总得中途换车,而且不止换一次。 之江校区是猫的世界,光华法学院的院徽吉祥物应该是光华猫。我们的领导也可以称为猫王。但是,浙大校徽的标志是求是鹰,校长看到我们的院徽设计,会很生气的问:我的鸟呢? 所以,我们心中,法学院的院徽应当是——猫头鹰。法学院的毕业生因此应当有猫头鹰的气质:黑夜给了你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要用它寻找光明。当然,猫头鹰精神还有另外一种——能走猫步,能干鸟事。 大学有监狱相同之处,进来的时候,要学习做人,出去的时候,要好好做人。你们经历了三年,两年的有期徒刑,有的人是打着游戏度过的,有的人是打着 kiss 度过的,有的人是打着酱油度过的,不管你们曾经打过什么,你们统统刑满释放。出去后,要记得,得人品者得天下,要以德服人。 最后,请让我以老师的名义说声:真的爱你。常回来看看……学妹。 ------------------------------ 视频转载代码:embed src=" http://www.tudou.com/v/RgcnBMKuLpg/resourceId=0_05_05_99bid=05/v.swf "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emb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0ouDl1lMDCk
个人分类: 教育漫谈|3083 次阅读|6 个评论
一句话评浙大校长“会玩牌”
热度 1 周少祥 2012-7-23 23:43
一句话评浙大校长“会玩牌” 看见不少人对浙大校长“会玩牌”非常愤懑,觉得大可不必。 之前根本不知道、不认识这位校长,也无意为他说话。 一句话评这位校长“会玩牌”:实乃无聊会议太多、太烂的必然结果。
个人分类: 综合|38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广大ZJU-浙大校友联合起来抵制媒体黑我浙杨卫校长
热度 19 jove985 2012-7-23 18:18
广大ZJU-浙大校友联合起来抵制媒体黑我浙杨卫校长
各老师实在对不起 本来是因为刘岩的一个评论让我这几天对他的言行有些激动作为母校的学子 实在难以见得母校被人当众羞辱,所以有些失去理智,说话有些尖锐, 在此向各位老师真诚的道歉 实在对不起! 本来是想澄清事实和对刘岩之流的对抗 对不起 各位老师学长!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原谅。 这几天我浙校长杨卫因在会议休息期间玩游戏而被媒体以讹传讹---说是我浙校长在开会期间玩游戏! 实事是会议休息期间 杨校长玩了一会扑克牌 有图为证 杨校长也给予说明 那些故意黑我浙校长的人居心叵测 希望我浙广大校友联合起来 抵制以讹传讹!
5247 次阅读|28 个评论
是傻,不傻;是真,不假——试对戎可先生的博文《科学网真热闹》
热度 1 xyysh2008 2012-7-23 13:46
是傻,不傻;是真,不假——试对戎可先生的博文《科学网真热闹》 不管北大还浙大 校长是傻实不傻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注:科学网真热闹(作者:戎可) 批完北大骂浙大 皆因校长是傻瓜 铮铮铁骨诤诤言 反正事出在人家
个人分类: 笑话|32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浙大校长玩牌(怀疑是PS如图)
热度 3 bennyg 2012-7-23 10:28
浙大校长玩牌(怀疑是PS如图)
可能是别有用心者PS的,何况做到校长了,不会连这种礼节都不懂吧。
5467 次阅读|3 个评论
浙大校长应该比照职工上班时间打牌同样处理
热度 1 Amsel 2012-7-23 10:07
   浙大校规有没有规定、职工上班时间在办公室打游戏 被抓住 怎么处理?如果有规定, 比照处理就是了。   这和他参加什么会、会议主题是否无聊之类无关,也和他治校成就无关。   就这么简单的事,难道都不会就事论事了?  
个人分类: 杂谈|4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浙大袁辉球Nature发文揭示铁基超导研究重大发现
热度 1 liyadong 2012-7-17 13:42
袁辉球简介:1974年7月生,浙江大学物理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在湘潭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德国马普协会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重费米子超导的开创者FrankSteglich教授,获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理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和美国拉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08年3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受聘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近几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主要作者在Science(1篇),Nature(2篇)和PhysicalReviewLetters(5篇)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被选为Phys.Rev.Lett.的封面文章.研究成果多次被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新闻媒体报导,并在Nature,NaturePhysics等顶级杂志的综述文章中进行了重点介绍,在PhysicsWorld,ScienceDaily,ScienceWeek,PhysOrg,Pro-Physik等科技网络杂志上进行了专栏介绍和评论。多次应邀在国际重大会议和一些著名研究机构讲学。 近期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研究多重极端条件下(如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关联电子材料中的非常规电子态性质,例如非常规超导电性、量子相变、以及量子隧道效应与量子信息等国际前沿领域。在(1)重费米子超导与量子相变,(2)缺乏中心反演对称性超导以及(3)最近发展起来的铁基超导等领域做出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多项工作是国际上该领域的重大突破或者对该领域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312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浙大的教授太有才了
热度 1 stress 2012-7-8 21:03
浙大副教授“甄嬛体”毕业典礼讲话(2012-7-6)   祝贺你们依法毕业了!   朕私下想,诸位书生必是极好的。众爱卿均是高帅富,众爱妃均是白富美。但是,请你们记住:事业有成的、当领导的,往往都是矮挫穷——我们的领导除外。因为,法律只评价客观行为,而不关心主体形象。   最后一刻,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浙大精神和之江印象,好不好?   竺校长曾经问过两个问题,“到浙大来干什么,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你们说,到浙大来混,将来要做一个混混。但是,浙大毕业生不能做个小混混,要做个敢爱、敢恨、敢裸奔的文艺混混。潘靓超同学有这样的气质——身材那么差还敢光着出来混。他的行为,充分的阐释了浙大的草根精神。   记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混……要不然,竺校长会去找你商量的,老校长可伤不起啊。   紫金港,西溪,玉泉、之江、华家池,浙江大学每一个校区都带着水字,浙江二字一半是水,所以,浙江大学是中国最水的大学,但是,我们的毕业生绝对不能做水货,我们今天不能做富二代,我们也不要去当屌丝。   事实上,浙大绝对不是水校,在各大排行榜中,我们常年排第三。在江湖,人称小三。这种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而且,在武书连的流行排行榜中,浙大已经排第一。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其实,第三还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浙大从来没有二过。   但是,即使有一天浙大二了,我们也会死心塌地地爱她,这就是母校。   之江校区是最美丽的(白天);也是最恐怖的(晚上)。   紫金港校区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大一的女生数量多,质量好。   玉泉校区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工科猥琐男钱多人傻好管理。   之江呢,山高、林密、路远,是一个来了,想走都走不了的地方。虽然有Y5公交车,却像你们的校园爱情一样,总也等不来,即使来了,也到不了终点,总得中途换车,而且不止换一次。   之江校区是猫的世界,光华法学院的院徽吉祥物应该是光华猫。我们的领导也可以称为猫王。但是,浙大校徽的标志是求是鹰,校长看到我们的院徽设计,会很生气地问:我的鸟呢?   所以,我们心中,法学院的院徽应当是——猫头鹰。法学院的毕业生因此应当有猫头鹰的气质:黑夜给了你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要用它寻找光明。当然,猫头鹰精神还有另外一种——能走猫步,能干鸟事。   大学有相同之处,进来的时候,要学习做人,出去的时候,要好好做人。你们经历了三年,两年的有期徒刑,有的人是打着游戏度过的, 有的人是打着kiss度过的,有的人是打着酱油度过的,不管你们曾经打过什么,你们统统刑满释放。出去后,要记得,得人品者的(得)天下, 要以德服人。   最后,请让我以老师的名义说声:真的爱你。
408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必在意名次,只需在意尊严
热度 5 flowerofmay 2012-7-3 18:02
我出身浙江大学。由于浙大在某大学排行榜中常年排名第三,出身西南政法大学的现浙大法学院教师高艳东居然在毕业典礼上将浙大戏为“小三”,并且还将第二名说成现下时髦的粗语“二”。如此粗俗比喻招来网上争议,以及我们浙大校友在同学群中的广泛不齿。 首先,真正是母校的人说不出这样没有自尊的话! 其次,第二名和第三名在比赛中常被尊称为亚军和季军,以前考试中尊为榜眼和探花,在任何比赛竞争中能拿到前三名都是足以自豪的成绩。但这样令人尊敬的名次被戏为“二”和“小三”,说出这样粗俗话语之人,真真“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这位老师的语言倒更像王朔的电视剧台词,教师的操守是否允许如此粗俗的语言在毕业典礼上公然挑衅学术殿堂的尊严?!中国的大学教师如泛滥如此德行,不知中国未来是否还有儒雅之士?语言对于一个环境的的底线在哪里? 再次,被人津津乐道的大学排名实际上完全是人为的,是“一”是“二”还是“三”的名次之争根本没有意义,自尊自重才更重要。比如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并非什么名校,但照样拿全国的最高科技奖,对人类的贡献也不是哪个诺贝尔获奖者能比的。数一数,在全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出自全国前二的北大清华所占比例与其所获得的国家科研和人才资源相比是极低的。第一名不能靠数成果数量来衡量,应该看的是贡献大不大。 重要的是,不管处于何种地位都不必自大,更不必“自扁”和“扁人”,自信和自尊是最重要的。当年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之时,浙大地位并不高,但求是(探求科学真理)为要,使得浙大蜚声海内外,被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这是当时得教育部重金资助的北大、清华和中央大学也所没有达到的。浙大在当时成为文化和科学学术的重镇。 据说中科院第一次评学部委员的时候,浙大出来的(曾任教或毕业)最多,当然那时以解放前毕业的学生为主。在浙大工作和毕业的名人有:竺可桢、苏步青、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盘、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等,这些还只是一部分,我到校友会网站上一看,真是长长的名单,以下只列出校友会网站中数理化三科之贡献卓著者,很多人我们都耳熟能详, 数学家: 陈建功 、 苏步青 、 卢庆骏 、 程民德 、 夏道行 、 王元 、 谷超豪 、 胡和生 、 石钟慈 、 沈昌祥 、 丘成桐 、 杨忠道 、 林芳华 、 汪徐家 、 熊全治 、 周元燊 、 励建书 、 刘克峰 物理学家: 李政道 、 胡刚复 、 王淦昌 、 何增禄 、 束星北 化学家: 王琎 、 周厚复 、 吴征铠 、 卢嘉锡 、 徐光宪 、 王葆仁 我当年之所以考浙大,正是高三时偶然看到一位同班同学手中拿的一本浙大为她的祖父所出的书,她祖父是浙大一位学术成就卓著并令人尊敬的学者,这本书深深影响了我,具有这样儒雅之气的学者并能做到尊师重教的学校正是我所尊重和向往的。 不必在意什么名次,不必为别人而存在和活着,做好自己,用“美”的语言教书育人做学问,自然会有令人敬佩的尊严!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3048 次阅读|10 个评论
招博士后1-2名-年薪10万+
热度 5 balancewang 2012-6-27 11:05
课题组因工作需要,拟招博士后1-2名。 研究方向: 原位/环境透射电镜下各种功能材料及器件(如气敏材料,催化剂材料)的研究;球差扫描透射电镜技术在功能材料和器件中的应用。 要求: 熟悉气敏材料,催化剂等功能材料的特性及制备,对透射电镜有一定的理解。 薪水:年薪10万,特别优秀的可商量。 住房: 学校有公寓租住(一个月1500左右一居室,二居室1800左右) 其他: 享受浙大博士后其他待遇。 欢迎相关专业的博士前来咨询,有意者请发CV到 uqywang@gmail.com 或者电话 13868001349.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633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CPS重大科学问题高校协同创新论坛在浙大举行
热度 1 crickxiang 2012-6-27 10:38
未来的智慧工厂是什么样的?理想的智能交通怎么实现?社会稳定安全如何预警保障?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与人类社会空间之间如何实现相互融合控制……这些愿景式的梦想, CPS 都可以使之成为可能,如何通过创新的机制体制来实现这一可能?这正是 6 月 22 日下午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的“ CPS 领域重大科学问题”高校协同创新论坛的焦点。教育部科技司领导、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三校领导、相关学科负责人、科研院(处)负责人、浙江大学赛博( CYBER )协同创新中心特邀代表等共 30 余位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由信息学部刘旭主任主持,中心项目负责人孙优贤院士做了大会报告。 杨卫校长代表学校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杨校长谈到,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构造出一个复杂的信息空间(Cyber Space),它与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和人类社会空间(Social Space)并行发展。随着泛在互联(Ubiquitous Interconnection)、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上述三个空间的结合与交互成为可能,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它将如同互联网那样改变人类社会,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鉴于此,浙江大学高度重视,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多次向教育部汇报,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各相关单位,统筹规划、集聚优势、多方协同,反复探讨并确定国家赛博(CYBER)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引进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教育部有关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目前赛博(CYBER)协同创新中心已初步成形并进入实施关键阶段。 杨校长认为,在教育部的支持下,通过人机物三元协同的 CPS 技术,三校协同起来完全可以有效地解决引人入胜的科学问题。希望尽快汇聚力量组建国际一流的 CPS 师资队伍,占领 CPS 制高点。 浙江大学副校长吴朝晖、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文军以及清华大学重大专项办副主任华琳分别代表三校做了大会发言,并共同表示,加入赛博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开展 CPS 核心技术研究,是协同高校竞合对手共同壮大的良好契机。吴朝晖副校长强调把 CPS 作为学科前沿问题,选题好,无论是伊朗问题、 IBM 的智慧地球、奥巴马政府网络安全计划,还是我国的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都充分说明它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目标,符合 2011 计划精神。在充分肯定了赛博协同创新中心提出的协同体 3+X+Y 的架构模式后,吴朝晖副校长要求三高校根据教育部 8 大方面要求,深入研讨落实协同机制体制的一致性政策。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文军特别提出,教育部 2011 计划是提升高校队伍水平的好机会,赛博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高起点的联合体。并对于研究内容以及创意建设上,提出了特色建设的思路。清华大学华琳副主任带来学校意见,明确表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将全力加盟赛博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这是清华一次非常好的提升机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张爱东作为协同体企业代表发言。他介绍了华为 6 万人庞大的研发队伍和每年 10% 年收入的研发投入的基本现状,以及同步业界研究与高校科研的异曲同工之处。同时,研究院三大实验室在通信、信息与媒体技术上的三个研究方向与中心研究内容十分契合。张爱东副院长表示,华为能参与赛博协同创新中心感到非常荣幸,华为有实力、有信心在其中贡献和共享价值。 教育部高新处处长邰忠智专程赴会,在听取了孙优贤院士的报告和大会发言后,对赛博( CYBER )协同创新工作给予了肯定。他从国家需求和 2011 计划出发,提出指导性意见,强调一定要着力推动以高校为主的全国科技力量协同融合,通过机制体制改革的保障,实现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转变,弥补短板。并建议中心的建设任务,务必能使中国在 CPS 领域的国际地位明显上升,跻身世界一流;机制体制改革需要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同时他还专门对机制体制改革的细节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 在机制体制主题研讨阶段,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关新平副院长、信息安全学院李建华院长、控制系李少远系主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胡事民副主任、中科院微系统所王跃林副所长、上海电气贾廷纲副部长等与会代表纷纷畅所欲言,从跨单位队伍建设、跨校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转变、资源和成果共享方式以及协同体分工合作模式等各方面谏言建策。 最后,孙优贤院士作大会总结,作为牵头单位,浙江大学非常感谢包括清华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 10 余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同时根据与会专家教授们的建议,明确了方向部署凝练、协同分工、责任到人、进一步理顺机制体制等后续工作。并确定将于近期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三校协同创新会议,进一步落实赛博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培育建设工作,争取尽早获得教育部认定。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8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浙大博士生月补助确切涨到3500元
热度 5 bennyg 2012-6-16 09:06
浙大博士生月补助确切涨到3500元
见图,至少化工和食品系有官方报道了
9574 次阅读|5 个评论
好大学,好教授,好科学,好期刊,好名字,好接班人,好环境
热度 4 uvard 2012-6-12 22:38
好大学,好教授,好科学,好期刊,好名字,好接班人,好环境 要办大学,就办好大学 在一流硬件和一流软件的前提下,营造氛围,沉淀文化,培养和招揽一流的战略性人才,理论性人才,实用性人才。高要求(高智商,高意志力,高品德,勤奋,......具备其一即可,不一定只看那一时的高分)招进来,高能送出去。当学生毕业时,学生扪心自问,确实是因为自己智商不够,并且努力不够,所以才没有最优秀,这样的教育就算成功了。郭靖大侠学武之前,曾经是很笨拙的,但是他有好师傅,加上他自己很努力,终成高手。 大学 神州大地一净土, 矮楼苍松鹊枝头; 教授学者传授解, 继往开来创一流。 --太愚 武侠小说里,那些少林寺出来的和尚,为什么个个都那么厉害呢? 我发现: 1、少林寺挑选弟子,要看悟性; 2、进门先练基本功; 3、都有合格的师傅教授,并且有优秀的师兄带头练习; 4、练功的设施齐全,硬件充足; 5、每天听念佛经,修身养性,道德高尚; 6、看空一切,无杂念,无名利; 7、考核严格,打不出来,就出不了山; 8、弟子不愿有辱师门; 9、少林寺及时清理门户败类。 要当教授,就当好教授 行的端,做得正。传道,授业,解惑,表率。 传道:给学生上课,出外讲学,给大众普及知识; 授业:培养徒弟,培养新人,培养接班人; 解惑:探索未知,科学研究,发现新知,答疑解惑,与蛊惑大众的歪理邪说作斗争; 表率:以身作则,作风正,人品高,德行好。 要做科研,就做有用的科研 各个专业,都有其价值所在,不管是近期还是长期,看看所做的科研对本专业,对人类,对社会,对世界做出了什么贡献。 科学 宇宙沌沌未知深, 疑问重重待求证; 探索难难勇攀登, 硕果新新历史更。 --太愚 力量 院士博导研究员, 基金标书九七三; 自然科学英格兰, 航母飞船稻米饭。 --太愚 要办期刊,就办长命期刊 铁面无私,只录用好文。办出世界名刊,做好掌舵人,把握科学进步的脉搏。现在中文期刊很多,可是关系期刊也很多。在同一个中文杂志中,我宁愿多看看那些来自“小庙,小人物”的文章,那些大人物、大单位、大基金、大通讯作者的中文,我真不那么敬仰了。 要取名字,就好好取个名字 要么有文化,要么有意义,要么有内涵。我不太欣赏那些,第一啊,第二啊,等,也不太欣赏那些以地名命名的名字。比如:大学的名字,如果是想跻身世界,那就来个有大方、好记、简洁、有内涵的名字;期刊的名字,要么显示专业性,要么广阔性。如果要走向世界,期刊前边就无需加上地名。 在我的老家十堰,有所学校,虽然不出名,学生宿舍楼有:汇德公寓,汇才公寓,汇智公寓,汇贤公寓,汇仁公寓,汇萃公寓,然后再相应的汇德A,汇德B,汇德C......。有个医院,名曰:太和医院,医院的大楼有:济世大楼,济康大楼,济民大楼,济安大楼。在随州的一个医院大楼名有:普康楼、同康楼、世康大楼、永康楼、恒康楼。先不说别的,这样的名字,至少看着舒服,好记,好找。 要做接班人,就做合格的接班人 对得起祖先,对得起脚下一方土,对得起后人。能发扬光大的,就尽力发扬光大。 人 浩然天地间, 纵横百余年; 做人坦荡乐, 行事一心专。 --太愚 中国人 爱国志士心怀国, 创新灵感何其多; 包容兼济天下和, 厚德尚道心宽阔。 --太愚 当然,这都需要一个好的大环境。鱼儿游得欢快,是因为有好水;鸟儿飞得高远,是因为有好空气。 国人 什么时候 能够制定世界的游戏规则呢? 什么时候 让世界的优秀论文发到汉语的期刊上呢? 什么 时候 让世界争抢着要获得中国科学家设立的奖项?虽然这个奖的历史不及诺贝尔奖悠久,但是威望更高。 什么时候 能够对国外提供核心科技援助......?????? 期盼......!!!!!! 面对现实,这只是我的愿望,也许有人鼓励,也许有人嘲笑。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3838 次阅读|8 个评论
浙大医学部霸气横幅
bennyg 2012-6-12 10:23
浙大医学部霸气横幅
不解释, 卫生部和教育部成了秦琼敬德
3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清华,南浙大”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比性!
热度 2 taoyu1 2012-5-23 22:43
在我92年入读浙江大学,那时浙大还是一个只有两个校区的小浙大、老浙大。在入校第一天就听周围人说“北清华,南浙大”,也就莫名其妙地暗暗自豪起来,在那个“中国工程师摇篮”里面拼命苦读之时,心里总是想清华也应该就是这样吧。后来自己终于迈入清华这个门槛,真正成为水木清华一份子时才发觉,其实“北清华,南浙大”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后来在国内外大学访问研究,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分别过了浙大校友会和清华校友会,毕业十余年后再看“北清华,南浙大”,就更加觉得差别其实很大。 浙大和清华都是勤奋求真的学校,但至少在今天中国的理工科院校中,也仅有清华学子骨子里面真正存着一种不屈的骄傲,也仅有清华是一个让人勇于释放自己理想的大学。这两年国内很多人质疑清华,同时浙大合并后声誉日隆(好像今年还大学某排名第一了),但只有真正在那个静静的荷塘走过的学子才会体会到这种精神追求上的最大不同。
9718 次阅读|5 个评论
网传浙大博士生月补助要涨到3500元(搜集相关资料报道应该真的)
热度 2 bennyg 2012-5-17 19:36
网传浙大博士生月补助要涨到3500元(搜集相关资料报道应该真的)
食品系和化工系是真的 12级开始博士会硬性淘汰20%(可转成科学硕士),但是月钱涨到3500了 至少我们系上周已经有消息流出了 博士是一个月3500,但是有20%的末尾淘汰,被淘汰的是需要4年拿硕士。。所以目测这个考评or淘汰是在博四年级的时候。。只是这个事下半年还是明年还是后年开始执行,还不知道。 之前的博士,估计就没有考评淘汰风险,所以月钱应该不会大变。 以下是引用 xuelang在5/14/2012 2:07:09 PM 的发言: 已经问过了,说12级3500基本属实,但是老生怎么办还没下决定 比较官方版本 以下是引用 where在5/14/2012 5:59:43 PM 的发言: 学校于2012年5月10日召开了关于博士招生计划弹性调整的改革会议,根据学校会议精神,5月14日下午学院召开党政会议,讨论并通过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招生将实施此项改革,并制定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此项改革的主要内容: 1、 C9高校将每年增加20%的博士招生指标,同时按1:1的比例减少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研究生培养将实行淘汰制,淘汰比例20%左右。 2、 学院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淘汰机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相应的考核指标; 1) 核心课程、参与学术报告等的考核; 2) 博士生毕业标准的考核; 3) 中期考核; 4) 自然淘汰。 3、 学校将提高博士研究生工资,将博士研究生工资提高到每月不少于3000元,其中学校资助大部分。 4、 学院将成立博士研究生培养考核委员会。 以下是引用 缘梦在5/14/2012 8:40:15 PM 的发言: 这个是真的,老板给我们发了邮件 以下是引用 dukehong在5/14/2012 10:24:30 PM 的发言: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嗯,直博2010级的和考博2012级的是一起毕业的,那么这个淘汰20%是指所有同时毕业的博士淘汰20%,还是就考博和硕转博的淘汰20%呢?如果是一起的话,那直博凭什么不涨月钱?如果不是,非直博的人也太少了吧,而且同一个专业才有可比性,更少了啊。。。。。。。。。。。。。。。。一两个个人怎么淘汰? 就是~我也觉得,各种没法比啊,不知道领导们仲末想出来的,ym。。
14717 次阅读|2 个评论
GSK全球副总裁臧敬五博士访问浙大生研院
crickxiang 2012-5-17 15:12
5月14日臧敬五博士成功访问生命科学研究院。上午10时,臧博士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综合楼205报告厅带来了精彩讲座。臧博士此次讲座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报告,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臧博士自身的职业发展,如何成功转型从学术界步入商界,从海外回到中国;二是GSK中国研发中心的概况;三是制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四是臧博士在转化医学方面的科研经验和成就。臧博士深入浅出的讲演,使在场老师同学们受益匪浅。在提问环节,师生们就关心话题,请教了关于职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臧博士给予了详尽的解答。下午1点30分,臧博士于院会议室与我院以及医学院的几位免疫学教授进行了座谈,就可能达成的合作意向以及科学研究深入交流。臧博士的此次来访为我院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臧敬五博士现任GSK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裁。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联合所长,免疫学联合实验室主任,其研究方向主要为神经免疫学。 (文/刘影 摄影/项军强)
个人分类: lsi|1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杭州的一些花花草草
热度 6 lanjs 2012-5-1 22:41
杭州的一些花花草草
1、孤山梅 2、华家池的类油菜花(农学院研究生说这不是油菜花) 3、华家池的山茶花 4、华家池桑园 5、华家池教学楼前的花很旺,但不知道花的名字 6、很常见的桃花 7、再来桃花 8、还是桃花 9、有点像紫荆 10、这野花据说叫“勿忘我” 11、花乎?叶乎? 12、校园里的小麦地 13、这天下是你的,也是我的
个人分类: 经验分享|4941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浙大4件学生作品获“iF概念设计奖”
crickxiang 2012-4-25 09:00
近日,由浙大 工业设计 专业的同学们设计的《Ad-Tramp》、《Injection Assistant》、《Happy-Scooter》和《Always together》等4件作品获得2012年度德国“iF概念设计奖”,跻身“2012iF Best100”。至此,浙江大学共获得了包括“iF概念设计奖”和“iF材料趋势奖”在内的18项iF大奖。 德国iF奖与德国reddot奖和美国IDEA奖被公认为设计界最权威的三项设计大奖,是高品质设计的象征。2012年度iF概念设计奖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0566件参赛作品,经过多轮严格而专业的评选,最终有100件作品成为赢家,成为“2012iF Best100”。 据悉,5月31日至6月17日,包括浙大学生4件作品在内的“2012iF Best100”作品将在德国汉堡举行的iF颁奖典礼与设计展上展出,此后作品将在全球巡回展出。 1. Ad-Tramp 指导老师:孙守迁 柴春雷 设计团队:汪佳希 彭俊杰 沈美盈 张乐凯 应咪娜 设计说明: 流浪者是极需要社会关心的弱势群体,而在冬季寒冷低温的夜晚他们将如何安然度过?Ad-Tramp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了一个家,利用广告灯箱自身产生的热量让住在其中的人保持体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利用的是商业灯箱自身应用时产生的热量,这样就不会产生额外的能源浪费,在迎合商业快速发展需求的现代城市也实现了城市公益。 2. Injection Assistant 指导老师:应放天 设计团队:张帆 王冠云 吴越 杨宣星 设计说明: 您是否有过在打针输液时被扎数次还是找不到血管的经历?Injection Assistant为那些静脉血管不明显的病人带来了福音,经过照射,静脉图像可实时、清晰地显示在手臂上,帮助医护人员顺利找到合适静脉,辅助静脉穿刺,减少病人的痛苦。此设计真正体现出设计的价值,解决人们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 3. Happy-Scooter 指导老师:应放天 设计团队:王冠云 魏呈远 陶冶 石磊 设计说明: Happy-Scooter是一款能够让儿童创造性的发挥游戏功能的滑板车。其结构简单,儿童只需将把手移换位置就可以实现站姿、坐姿等姿势的多种玩法。更值得注意的是,所采用的材料是具有中国风的竹材料,利用竹材料本身的可弯曲性一体成型,在实现功能变换的同时也减少了加工工艺,不失为可持续的设计。 4. Always together 指导教师:罗仕鉴 设计团队:侯国涛 胡一 潘佳琦 李文杰 设计说明: Always together是一对植入GPS功能的手表。除了显示时间的基本功能之外,Always together还能够通过GPS功能指出彼此的方位和距离,产品的目标用户群包括情侣、驴友、老人、儿童等拥有特殊关系,需要彼此照应或不容易接触到高科技的人群,Always together是一项将高科技带入日常生活的创新设计。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的同學不錯!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4-15 21:53
今天晚上與浙大的同學就素食文化做了一個簡單的座談 慈悲、敏感、理性主義 頭腦清楚、邏輯性強 感覺真的很不錯 不愧是浙大的同學 看來浙大的老師不錯 值得我們學習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496 次阅读|12 个评论
明天去浙大開會,順便就素食和動保問題忽悠浙大同學一把(微博)
热度 12 jiangjinsong 2012-4-12 22:48
不要拿我和陳安博士相比 陳安博士那是何等的風光 我不過是和學生社團座談一下而已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3271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浙大唐睿康小组研制出纳米“仿生骨”
liyadong 2012-4-7 18:58
浙大唐睿康小组研制出纳米“仿生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5433.shtm 3月24日,课题组成员在展示刚刚合成出来的“仿生骨”。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 唐睿康 课题组近日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强度、韧度都接近天然骨骼,实现了在纳米尺度上类骨结构的仿生制备。“仿生骨”一旦能够投入应用,或将有助于治疗骨伤。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3月24日,课题组成员在展示刚刚合成出来的“仿生骨”。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3月24日,一位课题组成员在实验室里合成“仿生骨”。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3月24日,唐睿康教授在实验室里观察“仿生骨”的合成情况。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个人分类: 最新技术|2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生研院赵斌教授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crickxiang 2012-3-16 09:23
本院管坤良博士和赵斌博士 2012 年 1 月 1 日在 Genes Development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Cell detachment activates the Hippo pathway via cytoskeleton reorganization to induce anoikis . ”其中赵斌博士为第一作者,管坤良博士为通讯作者。 失巢凋亡是指由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而引起的细胞凋亡现象。它保障了从正常组织脱离的细胞被及时清除而不会附着到其它组织引起机体生理异常,因此该机制在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稳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失巢凋亡也被认为是癌细胞脱离原发肿瘤通过体液循环系统发生转移的重要障碍。本文从 Hippo 通路活性受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粘附状态的调控这一现象出发,通过比较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以及比较通过 RNA 干扰及病毒载体等手段人为改变 Hippo 通路活性的细胞在贴壁培养及悬浮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凋亡情况,阐明了该通路在细胞失巢凋亡现象中的重要功能。这一研究不仅发现了 Hippo 通路的新的细胞生物学功能,并且将细胞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从传统的细胞膜表面分子介导的信号解脱出来,提出了细胞骨架及细胞形态起始的信号介导失巢凋亡的新模型。并且该研究通过临床样品的分析为 Hippo 通路在癌症转移中的特异性作用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Abstract Cell attachment to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is crucial to cell physiology such as polarity, motility, and proliferation. In normal cells, loss of attachment to the ECM induces a specific type of apoptosis, termed anoikis. Resistance to anoikis in cancer cells promotes their survival in circulation and dispersion to distant anatomic sites, leading to tumor metastasis. The Yes-associated protein (YAP) transcription coactivator is a human oncogene and a key regulator of organ size. The Hippo tumor suppressor pathway phosphorylates and inhibits YAP.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ignals that regulate the Hippo pathway. Here we report that through cytoskeleton reorganization, cell detachment activates the Hippo pathway kinases Lats1/2 and leads to YAP phosphorylation and inhibition. The detachment-induced YAP inactivation is required for anoikis in nontransformed cells, whereas in cancer cells with deregulation of the Hippo pathway, knockdown of YAP and TAZ restores anoikis. Furthermore, we provided evidence that Lats1/2 expression level is indee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Our findings provide a novel connection between cell attachment and anoikis through the Hippo pathway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cancer therapeutics.
1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生研院关于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
crickxiang 2012-3-16 09:21
http://lsi.zju.edu.cn/news_detail.aspx?ID=269 根据学校《 关于做好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试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 二、复试组织工作: 1. 复试领导小组: 组 长:冯新华 成员:仓勇、范衡宇、黄俊、佟超、叶升、夏总平、赵斌、朱永群 2. 复试分数线: 根据《浙江大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中理学分数线的规定,英语不低于 55 分,政治不低于 55 分,业务课不低于 90 分,总分不低于 330 分。复试名单详见附件。 3. 复试时间 : 复试安排在 2012 年 3 月 22 日上午 9 点 开始 ,地点在 医学院科研楼 A208 室, 应届生请持学生证、个人简历、资格审查表参加复试,并带上盖有红章的大学期间成绩单(应届本科生可以向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索要,历届毕业的考生,可向档案管理部门要求复印,并盖章)有论文发表或有科研成果及获奖的考生,请带上相关的清单和复印件,复试时上交复试小组。 4. 复试方式和内容: (1) 考生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初试加权成绩( 100 分制) = 复试成绩( 100 分制) 综合成绩 = 初试加权成绩╳ 60%+ 复试成绩╳ 40%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复试采用百分制, 60 分以下一票否决。 (3) 外国语测试(包括听力和专业外语):听力测试和专业外语( 包括口语 )占复试总成绩的 40% 。外国语测试时间每生不得少于总面试时间的 1/4 。 (4) 专业课测试:采用 面试形式 。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观察和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三部分 ,占复试总成绩的 6 0% 。在考察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时,要全面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方面的情况。 (5) 面试要求每生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 ( 包括外国语测试 ) 。 (6) 为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实施,允许考生对复试程序、结果提出异议。 5. 复试程序: 复试(包括听力和面试)→ 产生复试成绩→ 形成综合排名 → 确定拟录取名单→确定导师。 6. 基本助学金享受等级: 考生录取后全部享受一等助学金(免交培养费)。 7. 关于调剂: 允许相关院系学生申请调剂。所有调剂均须经研究生教育科同意。所有考生先参加原报考学科复试,如未被录取再申请调剂,有调剂意向的学生请自行下载《院内调剂申请表》并由原学科负责人签字同意并取回《考生报考信息表》,才能去新的学科参加复试,如录取后请让录取学科负责人在《院内调剂申请表》上签字同意后连同《考生报考信息表》、复试记录表交回研究生教育科。 8. 资格审查: 凡是参加复试的考生(包括调剂生),应先去玉泉校区进行资格审查, 3 月 19 日 至 3 月 26 日 ,上午 9 : 00-11 : 30 ,下午 1 : 30-4 : 30 。地点:玉泉校区第 11 教学大楼 239 (研究生院会议室),请仔细阅读研招处网上<关于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生资格审查的重要提示>。 9. 体检: 体检在复试时进行,时间: 3 月 19 日 至 3 月 31 日 之间(详见浙大校医院网上通知) 体检对象:攻读 201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统考生、推荐免试生等),体检不通过者不能录取。 附件:复试名单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2012 年 3 月 9 日 准考证号 姓名 性别 录取类别 入学方式 专业名称 外语成绩 政治成绩 业务1成绩 业务2成绩 总分 103352000014228 吉新彦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9 63 114 115 351 103352000012889 赵亮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6 70 112 98 336 103352000005400 何周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8 64 114 130 376 103352000015070 马亚飞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1 73 120 113 367 103352000012210 黄庆禄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5 64 110 114 343 103352000005859 白坚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8 69 122 121 380 103352000014026 郭传生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1 66 118 123 378 103352000007916 金梦梦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1 64 120 121 376 103352000007915 宋天瑜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7 61 121 120 369 103352000008137 窦丹丹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6 64 118 131 369 103352000014027 代晓明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9 62 109 124 364 103352000005858 张琼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3 65 114 104 356 103352000012885 岳靖雯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4 64 125 94 347 103352000009007 徐颖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1 63 112 111 347 103352000009784 赵湘湘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6 58 126 103 343 103352000015187 王超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2 75 132 110 379 103352000012886 刘斯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4 66 130 126 386 103352000012209 周剑杰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2 66 123 109 360 103352000015754 房雪菲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3 64 121 126 364 103352000005853 郑明捷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1 62 123 123 369 103352000014024 孙文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3 61 119 118 361 103352101831362 高绍冰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4871851 田小影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5642066 陈彦珍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732281 苏蓓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4861808 解淑钧 男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022120 戴立思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112140 周琳莉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缘分-10年之约
热度 5 balancewang 2012-2-22 20:57
其实我是相信缘分的,这次也是样, 10年前因为张老师放弃考浙大,现在又因为张老师来到了浙大。 算起来,我跟浙大是很有渊源的。我大学的班主任就是浙大毕业的,所以对浙大一直很憧憬,但了解甚少。直到要考研之际,才猛然想起了浙大。或许是因为大三暑 假去上海实习时,在杭州玩了几天,对浙大的印象非常好。既然高考没有考好,那我觉得考研的机会应该把握好,重新给自己一个机会。只要决心一下,剩下的事情 就简单了,但也没有想象那么简单,抓紧时间复习吧。我想报考的是浙大的电机系,因为我本科虽然在物理系,但学的是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更接近于自动化专 业。我觉得数学,英语问题不大,但专业课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浙大的复习班,可见我这次下了很大的决心。其实还有点表明我决心的事情是我 特意剃了个光头,从头开始。还搬出原来的大宿舍(10人),住进了学生公寓(4个考研的)。说点题外话,光头这个事情还和当时系书记闹过矛盾,我原本想这 纯属个人行为,但那想到我剃了光头后,系里有好几个也跟着剃了,但这也不能全算在我头上,谁叫我是学生会付主席呢,有点被冤枉的感觉,想不到自己还这么有 号召力。 还好在杭州有个高中同学,她复读后考上杭州大学,现在也算是浙大校友了。在她的帮助下,我在杭大找了个便宜的学校招待所暂时住下,离浙大玉泉校区还有一定 的距离,她就把自行车借给我用,非常感谢!我去系里咨询了办公室的老师,他们对我远道而来的精神感到钦佩,但对我说浙大很难考,因为对外面的指标很少,竞 争很激烈。我说既然来了,就已经下了决心,尽力而为。接下来的15天就参加辅导班的学习,整个阶梯教室坐的满满的,估计有上百人。我明显能感觉到竞争的压 力,特别是老师讲的东西有一些还听不懂,但其他人好像都非常懂,不管怎么样想着离考研还有一段时间,应该努力可以补上的。看着屹立在校园的毛主席像,我想 湖南人是不会轻易认输的!这半个月时间过得很快,通过辅导班,对专业课的考试有了基本的认识,算是有很大的帮助吧。唯一令我不爽的是,这边吃的都是甜的, 连面都是,我还真不习惯,可能是我没有找对地方吧。 考研的过程是枯燥的,关键是要静下心来,要一个相对安静的考研氛围,这也是我们4个考研的住在一起的原因。为了心中的浙大,我剃了光头,我搬了宿舍,我经 常逃课,甚至还和书记有了冲突,我感觉自己真的豁出去了。故事总是有戏剧性的发展,临界考试的时候,系领导说有保送中科院的机会,让我当天下午就去北京面 试,而我当时正在打篮球。其实系主任颜老师,还有杨奇斌老师对我非常好,他以前也征求过我,保本校是一定没有问题,因为我总评分一直排在全年级第一,即使 你考不上外校,你还可以在湘大读研,真的,我非常的感动!接到通知后,可以说没有任何准备就去物理所面试了,那晚在火车上我是睡在桌位底下去北京的。 物理所的老师很友好,起码没有高校行政人员那么牛气。那些年头,物理所招生情况不是很好,经常还会有调剂的,现在基本不可能了。所以老师对我们很热心,面 试时也非常随和,其实我物理学得不多,所以表现不是太好,还好面试我的王老师,人非常好让我蒙混过关,要是那个时候张老师面试我的话基本上我觉得没戏了。 之前还有个师兄在这实验室,我这次也是他招待的。等结果总是很烦的,尤其是我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师兄无意中透露出我的面试不是很好,希望我不要给母校 丢人。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来物理所面试,通知我也只是在出发那天,这是什么情况呢?我反复的问自己。还好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所里愿意接收。就这样 我选择了物理所,而不得不放弃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浙大,就这样我与浙大失之交臂。 5年博士毕业后,我就去了澳洲昆士兰大学,现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一转眼博士毕业又5年了。记得1年多前跟张老师联系的时候,他说他要去浙大,如果 我回去的话可以考虑这个好机会。事实上,现在机会难得,所以我很想回去。但跟张老师讨论后,他建议我在外面再呆段时间,因为我的CV还不是那么的强。要在 前几名的高校拿到职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当初不是很有信心,1年能出什么突破性的成果。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令人意外的,就在2010年,我们奇迹般的 出了很多好文章,这也得益于与加州大学的合作,修博士帮了我很多,非常感谢!还有,组里有很多浙大的学生,同他们的相处也是非常愉快的,这也加大了我去浙 大的意愿,对浙大来说,我并不是个陌生的人。 等待是煎熬,最近心绪一直很乱,无数次的看邮箱,却看不到我要的信息。直到张老师来信告知已经通过,我当时真的非常激动,我终于等到了加入浙大的机会。10年前没有实现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这就是缘分吧! 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19 次阅读|6 个评论
《自然》杂志:浙大校长杨卫——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crickxiang 2012-1-17 09:00
1 月 12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长篇报道——《科研道德:零容忍》( Research ethics: Zero tolerance ),文章记述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等大学管理者在肃清中国科研风气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就中国的学术道德建设展开讨论。   杨卫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浙江大学为维护学术纯洁所做的努力,包括在浙江大学设立了学术诚信委员会以及调查组;制订了一系列有关署名、引文以及论文提交投递的程序,其中包括禁止非通讯作者提交论文电子稿的行为;为避免监控缺失,对一些学院的院长进行了调整,免去兼职院长的职务,任命全职的行政院长;制订了全新的调查程序与处分条例;建立了指导青年教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机制;倡议在全国高校开展有关学术诚信的巡回讲座等。   杨卫校长认为,如果在社会的其他方面缺失诚信,就很难在学术研究中树立诚信。现在要对目前为止的努力是否已取得效果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必须对学术不端行为继续积极采取行动。   杨卫校长表示,希望能在浙江大学建立学术规范机制,并努力为清理高校和学术界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做出努力。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浙大海外学子浙江行”活动成功举办
crickxiang 2012-1-13 08:59
作为浙江省科技厅引智工作的重要举措——“海外学子浙江行”系列活动之一,“2011年浙大海外学子浙江行”活动于2011年12月28-30日在杭州、绍兴等地隆重举行。来自美国纽约、硅谷、波士顿等知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哈佛、MIT等世界一流高校的57位海外学子,带来了包括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59个高科技项目,与浙江企业家“面对面”开展对接活动。短短的三天时间,有近20位参加活动的海外学子与有关企业和政府科技园区达成了合作或落户意向。多名海外学子表示期望加入浙大人才驿站,以此为基点,实现回乡创新创业的梦想。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浙商》杂志社、绍兴市科学技术局、余杭区科学技术局共同承办,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浙江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等协办。活动采用实地考察和大会洽谈相结合的形式,分为“启动仪式”、“2011浙商国际人才高峰论坛—海外学子与浙商面对面”、“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推介会”和“浙大海外学子绍兴行”四部分。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副厅长寿剑刚和蔡秀军,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校长助理兼校友总会秘书长张美凤、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委会副主任许宏球、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海龙和科技局局长余利明等领导到会指导。 连续三年的“海外学子浙江行”系列活动在海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我省引智的品牌活动之一。前两届有140余位海外学子来浙江考察,与我省的企业、高校、园区、科研机构开展积极互动,促成了50多位海外学子回国创新创业,其中30多人落户浙江,并促成了10余个项目的合作。其中,通过2010年海外学子活动的对接和后续跟进,美中生物医药协会副理事长方向明博士近期与我省的一家上市公司签下了“个体化新药创制”项目的大单子,正式落户下沙。 此次活动,经过前期沟通、预对接和多轮筛选,精心选取的59个项目再次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热捧。短短的三天时间,有近20位海外学子与余杭海创园、绍兴滨海新城、袍江开发区等科技园区、产业基地及有关企业达成了落户或合作意向。4名海外人才表示希望申请绍兴的330人才引进计划。多名海外学子期望加入浙江大学人才驿站,以此为基点,实现回乡创新创业的梦想。其中,美国生元信息与资源公司的张维维博士与绍兴滨海新城达成意向协议,计划将生物医学产业园落户绍兴滨海新城;来自哈佛大学知识产权转移办公室的张海飞博士希望借鉴纳米院与UCLA的合作模式,将哈佛大学的最新科技带给国内的企业。 三天的活动降下帷幕,项目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活动承办方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辉教授表示,纳米院将继续提供配套和后续跟踪服务,为广大学子提供“一站式、持续性”的全程合作、创业服务。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大校长杨卫院士:导师“十戒”
liuboshanxi 2012-1-5 18:16
  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6年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毕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获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教授。1997年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2004年4月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6年8月起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生导师责任重大。导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负有传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谓带学生,就是和学生一起探求、开发,不是说有学问、学术地位高就能带好学生。导师要时刻牢记重任在肩,如何当好导师是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今天我主要谈谈作为导师所不应做或不能做的十件事,可称之为“十戒”,作为导师应遵守的要则。    一戒“光当老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都称导师为老师,很亲切。八十年代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同学之间提到导师时亦有称“boss”。时下研究生在网络文化等等影响下经常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老板”这个称呼有几重涵义,可以是爱称,导师给学生提供科研资助,指导研究方向;可能是憎称,学生觉得导师让自己做各种事情;也可以是戏称,是导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互相调侃。但是,导师自己不应以老板自居。   导师地位建立在三个权威基础之上,学术权威、道德楷模和经济资助的争取者。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学生争取到各种各样的资助,支持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确实建立起权威来。   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我教你学”的过程。研究生做论文应该有创新,其中的创新点有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有些是在导师指导下悟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更为贴切。作为导师的最高境界不应该是“门徒遍天下”,而应该是“桃李满天下”。个人学术上很有成就、得到学界的尊敬,这都是比较高的荣誉,但是最高的荣誉应该是“桃李满天下”,这是导师自己内心世界能够得到最大满足的境界。    二戒“尽做监工”   导师们应该做到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尽快成长,而不是整天监督学生每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无益于学生的发展,也无助于学生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所以导师要把学生当学生,不能视学生为劳动力、下属。在学术上应该和学生互相探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导师进行指导也应该是以激励为主,督促为辅。在导师和一群学生所形成的团队中,需要有和谐的学术生态,让大家都能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   导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不能要求学生过于循规蹈矩。完全循规蹈矩的学生可能成就也不高,而且要求学生完全循规蹈矩,可能会引起学生反感,引发师生关系紧张。    三戒“漠不关心”   导师对学生漠不关心是一种极端情况,但是这种情况目前有发展。现在全国高校每个导师平均指导在读研究生8人左右,这个数量在全世界是相当高的。美国是2-3人,欧洲更少,台湾地区、韩国和我们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在一个导师指导学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或许可行,但人数多了以后就有一个规模化培养的问题。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增加,容易导致精力分散,导师对每个研究生不可能都关注到。对学生关心不够很容易产生负效应,即个别学生或一批学生表现不是很好,影响到导师、学科甚至整个学校的品牌,这就是个人发展与集体品牌的关系。所以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关心。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往往影响到学生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再谈一下结构梯队化的喜与忧。目前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导师下面有老师团队、博士后帮助带学生,博士后下面又有博士,博士带硕士,形成了一个梯队结构。这种结构有好处,就是可以带很多学生,梯队的成果看起来很大。但是这种情况也有负面效果,就是导师跟学生的指导过程已经关系不密切了,极端例子也有,答辩时导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学生。部分学生因没有得到导师及时的教导,尚未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可能出现论文抄袭等问题,到这时候学生和导师就要遗憾终身了。   每个导师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可能培养很多名学生,每个学生对你来说是诸多学生之一,但是对每个学生而言,他的几年研究生生涯是他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而导师就是这段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人,是领路者。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分类型关注与全过程关注的问题。导师要区分不同的学生,有的学生自主性很强,只要给予一些指导和指点就可以融会贯通;有的学生自主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好,这就需要全过程关注。导师要体会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关注。    四戒“呵护过紧”   导师对学生关心的频次也需要把握。对一个学生,导师一个月关心一次和半个月关心一次,差别可能会很大。但关心的次数过多过频也未必合适。创新需要空间,学习研究需要时间,所以导师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研究生的目的何在?是为了完成某篇论文或者某个项目吗?不是,是为了培养他的研究能力。所以“呵护过紧”对培养能力不利。导师要在“呵护过紧”和“漠不关心”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做导师的艺术。   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具有多样性,造就品格,促进创新。这有点类似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比例是需要掌握的。规定动作是基本的方法、学识,自选动作是学生的发挥。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有的工作是熟练性工作,做一段时间就会了;还有的工作是挑战性工作,要求高,要做的准备多。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逐渐从熟练性工作转为进行挑战性工作的过程。   怎样判断对学生是不是呵护过紧呢?有多种迹象可供观察,如在组会时学生不会讨论;学生不会提批评性、建设性意见;或者是导师在与不在大不一样,导师在场学生不肯交流,导师不在场学生可以交流得很好,等等。    五戒“批评不停”   导师不要总是批评学生。自信是学生很重要的品质,千万不要剥夺学生的自信。屡屡的心理挫折会使学生无措手足。偶尔一次严厉的批评是必须的,但是经常的批评是会产生负面效应的。   导师和学生在学识上可能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但师生在学识上的高下不应演化为滥用话语权。这会引起创新意识的泯灭,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师生关系紧张。   实际上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的损益是一致的。学生有好的创新性成果,导师有荣誉感;同样导师的学术地位提高,学生也会有荣誉感。对学校来说也一样,学生培养得好、科研成果丰富,便充分赢得了学校的利益。   过度批评还会造成过度批判的学风与文风。蔑视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权威作对,不是为了单纯批判,或者依靠批评成名。批判是为了对新领域、新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六戒“处事不公”   导师处事不公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导师断错一事便会挫伤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导师可以给学生一定资助,但是切忌将学生待遇过度细化、量化,导致学生之间的不平衡。   导师也不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亲疏远近,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或不信任导师,或奉承之风盛行。如果在学生中出现这样的风气,就和大学精神背道而驰,就很难出成果了。    七戒“用心不专”   导师在其学术生涯的开始阶段往往是比较专注的。随着其学术地位的上升,就容易受到庞杂事务的干扰,从而分散精力。我想提醒年轻导师不要丧失“学术前行”的精神支柱。在逐鹿学术前沿时不要盲目跟风。导师自己如果不够了解,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对学生的指导就不会很中肯。   研究中还要注意干与枝的关系、磨刀与砍柴的关系。导师要时刻把握研究方向,准确区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对年轻的导师而言,年轻时要打好学术底子,待阅历深厚后再做战略科学家。    八戒“治学不实”   前段时间,美国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项目不命中率接近90%,评审通过的只有极少项目。申请项目基金产生了“博彩”效应。因此有些申请人尽量将申请书写得令人印象深刻,提出一个个“good story”,制造一些新概念,而对实现的可能性却缺乏重视。当然,大多数科学家在申请书中用的是略为夸张的语言,在实际治学中保持了一个清醒的头脑。   2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硬”科学与“软”科学的概念。“硬”科学是指可以完全被验证的科学理论,而其他无法完全验证的都是“软”科学。现在的科学很大一部分已经是“软”科学了。我这里并不是说“软”科学就不好,但治学需要尽可能的“实”,但又不可能完全“实”,需要从一个学者的良心上说:我已经尽可能地做到“实”了。   人脑具有“造概念”与“逻辑批判”两重功能。“造概念”功能太强会变成空想者,“逻辑批判”功能太强则没有创新,这需要一个平衡。借用胡适先生的话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九戒“逐末忘本”   学生在研究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Tangent Off,走死胡同(或者说是刀不快,光砍枝蔓)。研究中遇上问题后,就容易沿着细梢末节走入歧路,把原来的研究目的丢开了。过度追求细节会导致丧失研究方向,容易做的东西先做,不太重要的东西做了很多,而忘记了真正重要的研究内容。   这与导师的判断力、价值观有关。导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什么是重要的”这一价值观,认准方向以后往下走,不要过多理会细节。当然也有可能出来一个细节是重要的、可以出成果的,这就需要导师的判断力,也要让学生具有这样的判断力:做大事,顶天立地,原始创新。    十戒“快速扩张”   年轻导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和其他研究组攀比学生数,喜欢多招学生。这样加速度过快、惯性过大,结果无力驾驭。因为年轻导师在初始阶段往往还不知道如何指导这么多的学生,也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科研项目来支持这些学生的研究;同时年轻导师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招到最好的学生。年轻导师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还处在攻坚阶段,过早分散精力会导致成就不高。   所以我建议年轻导师在起步阶段指导三四名学生就足够了,等到自己视野比较开阔、可以触类旁通、科研经费也比较充足的时候,再来指导更多的学生 。(作者为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06-25
个人分类: 怎样创建成功的科研人生|2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最好的大学
热度 15 boxcar 2011-12-26 13:33
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个?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谁能说出答案来?不管你能不能,反正我不能。 既然说不上哪个是最好的,就只能掰着手指头数数咱中国最好的大学有多少个和是哪些了。到底有多少个大学呢?按照最近这些年一个流行的“网词”,我想应该是 N 个大学。所以我们不妨把这 N 个大学简称为 N 大(南大或者南开可以窃喜,因为虽然不曾独享此殊荣,起码都已位列其中)。不过,前几天,武书连老师给出了据说有量化数据为依据的新版的排行榜,第一名是有的—— Z 大! 疑!咋说呢?刚才还说 N 大呢,这会儿咋忽然成了 Z 大?因为, N 大高高兴兴地庆贺自己成为最好的大学,奔走相告,结果不小心绊倒了, N 就变成了 Z ,结果呢,最好的大学就从 N 大就成了 Z 大。 其实大家也别不服,神马 P 大 T 大也先别忙着 PK ,人家 Z 大的个头儿可真的是最大(用东北话说就是“贼大”),学科门类很齐全的,样样不缺,各个优良,这么一路折算起来,肯定比在学科打分表中有许多空白的大学分值要高许多。 神马?你们还是不服?那就都自己找人鼓捣个“排行榜”去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自己先信了。
个人分类: 教育|6580 次阅读|38 个评论
杨卫获得肯定,浙大13人领导团确定
热度 7 zw373737 2011-12-24 10:02
校长:杨卫,副校长:来茂德、褚健、姒健敏、张土乔、吴朝晖、吴平、罗卫东 书记:金德水,副书记:邹晓东 郑 强 任少波 周谷平( 女 ) 新闻1 根据国务院(国人字[2011130号)文件《关于杨卫任职的通知》,国务院2011年12月10日决定,杨卫继续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新闻2 根据教育部(教任[201173号)文件《关于来茂德等任职的通知》,教育部研究决定,任命来茂德、褚健、姒健敏、张土乔、吴朝晖、吴平、罗卫东为浙江大学副校长。 新闻3 经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和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并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同意,浙江大学新一届学校党委、纪委班子正式产生。有关名单公布如下: 1.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 3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 王建安 石毅铭 史晋川 任少波 刘 旭 刘艳辉( 女 ) 严建华 李五一 杨 卫 来茂德 吴 平 吴 健( 女 )  吴朝晖 何莲珍( 女 ) 邹晓东 沈文华 张土乔 张宏建 陈 劲 陈 智 金海燕 金德水 周谷平( 女 )  郑 强 郑爱平( 女 ) 郑树森 胡旭阳 胡征宇  鲁东明 楼成礼 褚 健 2.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13名 ): 金德水 杨 卫 邹晓东 郑 强 任少波 周谷平( 女 )  来茂德 褚 健 张土乔 吴朝晖 吴 平 严建华 张宏建  3.中共浙江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书 记 :金德水 副书记 :邹晓东 郑 强 任少波 周谷平( 女 ) 4.中共浙江大学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 11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 万春根 马春波 毛晓华( 女 ) 叶桂方 叶晓萍( 女 )  包迪鸿 李凤旺 吴丹青( 女 )  张子法    周谷平( 女)       郑爱平( 女 ) 5.中共浙江大学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书 记 :周谷平( 女 ) 副书记 :郑爱平( 女 ) 张子法 浙大向老同志传达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日期: 2011年12月21日 11:13 来源: 浙大新闻办 作者: 吴雅兰 摄影: 古越 阅读次数:196 12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学在玉泉校区永谦剧场召开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传达会,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向学校离休干部、老领导、退休党支部委员以上人员等老同志传达了党代会精神。会议由浙大党委副书记邹晓东主持。 传达会上,金德水向老同志通报了这次党代会的有关情况。他将这次党代会报告归纳为“明确一个目标,坚定两个为本,争取三个突破,强化四个保障,加强五个任务”,即明确了力争经过三个阶段的努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在发展方针上坚定质量为本,师生为本;争取在学科“高峰”、科研“高地”和名师“高人”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强化体制机制、人才队伍、财物支撑、和谐环境四大保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支部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金德水指出,老同志是浙江大学的宝贵财富,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一届领导班子有责任也有信心在现有基础上将学校建设得更好。这次党代会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和工作基础,希望大家能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努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文 吴雅兰/摄影 古越)
个人分类: 政治|10380 次阅读|8 个评论
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恭喜浙大
热度 1 mdzhao 2011-12-22 16:36
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7359.shtm 。据报道,浙江大学以209.62分蝉联冠军。支持浙江大学蝉联2012综合实力冠军的主要指标依然是该校的学术影响力:在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的5年零6个月的评价跨度时间内,浙江大学国内外论文他引(即排除作者自引后的引用,以下同)次数继续列全国大学第1名,其中国际论文他引第1名,国内论文他引第2名。 恭喜浙大。这个结果其实早就知道,除非武书连修改他的评价指标。想起去年看到排行榜后写的一篇博文: 从大学排 名到图书馆的排名 。明天一定要看看是否能在学校新闻中看到相关的报道和转载,如果有的话,说明浙大的底气大概硬了一点,要还是没有的话…… 俺可是从心底里希望能看到这样的报道。 不过突然想到数据库中拉一个篇均引用次数的数据,不知道浙大是否还能排第一?因为我自己做过一个人文社科的论文被SSCI和AHCI收录和引用的的统计,一个明显的规律是收录论文多的高校总被引频次一般也会高,但篇均引用次数就不一定了
个人分类: 杂谈|3749 次阅读|1 个评论
武书连又把浙大整成第一
热度 3 zw373737 2011-12-22 09:47
浙大击败北大清华卫冕成功   在2012年中国大学100强中,浙江大学继去年“爆冷”后再次夺得综合实力冠军,北大、清华紧随其后。   据悉,支持浙大蝉联冠军的主要指标依然是该校的学术影响力:在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的5年零6个月的评价跨度时间内,浙大国内外论文他引(即排除作者自引后的引用,以下同)次数继续列全国大学第1名。论文他引次数是国际公认的反映大学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指标。   但是,在分项排名中,名校则各有千秋,比如高校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复旦第一,教师绩效排名南京大学第一,本科专业第一名数量北大第一,本科毕业生质量排名清华第一,新生入学质量排名清华第一。    中国大学前50强   除了浙大、北大、清华外,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11名~20名:   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   第21名~30名:   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第31名~40名:   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第41名~50名:   上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暨南大学、东华大学。   【学科排名】   北大独占五项第一   昨日,该排行榜还同时公布了各单项学科排行名次。   具体为:   自然科学第1名浙大,社会科学第1名北大,理学第1名北大,工学第1名清华,农学第1名中国农大,医学第1名北大,哲学第1名人大,经济学第1名人大,法学第1名人大,教育学第1名北师大,文学第1名北大,历史学第1名北大,管理学第1名清华,艺术学第1名中央音乐学院。 2012 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 19 所) 排名 校名 得分 毕业生 质量排名 教师水平排名 教师绩效排名 备注 1 复旦大学 5 2 1 2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2 南京大学 9 6 2 1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3 浙江大学 11 4 3 4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4 北京大学 11 3 5 3 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5 清华大学 11 1 4 6 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5 6 5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24 7 7 10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8 南开大学 24 9 8 7 985 工程大学 9 中国人民大学 26 8 10 8 985 工程大学 10 北京师范大学 30 10 11 9 985 工程大学 11 中山大学 31 11 9 11 985 工程大学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37 13 12 12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13 天津大学 44 12 16 16 985 工程大学 14 中国农业大学 47 21 13 13 985 工程大学 15 大连理工大学 48 17 17 14 985 工程大学 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3 14 24 15 985 工程大学 17 东南大学 59 18 21 20 985 工程大学 18 西安交通大学 60 15 23 22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19 华东理工大学 64 22 18 24 211 工程大学 2011 年度 36 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按科研得分排序)   排名 校名 科研得分 备注 1 浙江大学 120.13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2 北京大学 114.29 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3 清华大学 106.8 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89.73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5 复旦大学 84.44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6 南京大学 70.63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7 中山大学 60.56 985 工程大学 8 武汉大学 56.79 985 工程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55.61 985 工程大学 10 四川大学 54.84 985 工程大学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50.25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13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13 南开大学 48.05 985 工程大学 14 吉林大学 47.66 985 工程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41.46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16 山东大学 40.94 985 工程大学 17 中国人民大学 36.89 985 工程大学 18 中南大学 36.27 985 工程大学 排名 校名 科研得分 备注 19 东南大学 33.94 985 工程大学 20 北京师范大学 33.86 985 工程大学 21 大连理工大学 32.87 985 工程大学 22 天津大学 32.14 985 工程大学 23 厦门大学 31.13 985 工程大学 24 华南理工大学 30.68 985 工程大学 25 兰州大学 27.68 985 工程大学 26 中国农业大学 27.23 985 工程大学 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93 985 工程大学 28 北京理工大学 25.71 985 工程大学 29 西北工业大学 25.38 985 工程大学 30 同济大学 24.81 985 工程大学 31 重庆大学 24.56 985 工程大学 32 湖南大学 21.88 985 工程大学 33 华东师范大学 21.86 985 工程大学 34 华东理工大学 20.3 211 工程大学 35 南京农业大学 19.83 211 工程大学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72 211 工程大学 武书连2012中国大学100强 排名 校名 总得分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分省排名 学校类型 学校参考类型 得分 研究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得分 自然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1 浙江大学 209.62 89.49 65.88 23.61 120.13 102.79 17.33 浙 1 综合 理科类 研究1型 2 北京大学 205.14 90.85 65.42 25.43 114.29 74.01 40.28 京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3 清华大学 191.51 84.72 59.91 24.81 106.80 86.92 19.88 京 2 理工 文理类 研究1型 4 上海交通大学 160.01 70.27 50.21 20.06 89.73 81.48 8.26 沪 1 综合 理科类 研究1型 5 复旦大学 147.85 63.40 47.03 16.37 84.44 59.11 25.33 沪 2 综合 文理类 研究1型 6 南京大学 126.91 56.29 39.68 16.61 70.63 46.44 24.19 苏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7 武汉大学 111.40 54.61 34.26 20.35 56.79 34.53 22.26 鄂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8 中山大学 111.39 50.83 35.00 15.83 60.56 45.18 15.38 粤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1型 9 四川大学 108.19 53.35 35.13 18.21 54.84 44.48 10.36 川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4.98 49.37 34.91 14.46 55.61 53.38 2.23 黑 1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11 华中科技大学 101.85 51.60 32.83 18.77 50.25 41.42 8.83 鄂 2 理工 文理类 研究2型 12 吉林大学 97.62 49.96 32.09 17.87 47.66 36.18 11.48 吉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13 山东大学 (微博) 95.57 47.52 28.54 18.98 48.05 36.48 11.57 鲁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14 南开大学 88.94 40.81 27.72 13.09 48.13 27.87 20.26 津 1 综合 文理类 研究1型 15 西安交通大学 (微博) (微博) 81.45 40.52 25.99 14.52 40.94 30.27 10.67 陕 1 综合 文理类 研究2型 16 中南大学 (微博) 77.19 40.30 25.07 15.23 36.89 32.65 4.23 湘 1 综合 理科类 研究2型 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6.85 35.39 26.32 9.07 41.46 39.67 1.80 皖 1 理工 理科类 研究1型 18 中国人民大学 71.66 35.38 21.60 13.79 36.27 2.01 34.26 京 3 综合 文科类 研究2型 19 东南大学 69.82 35.87 21.60 14.27 33.94 29.53 4.41 苏 2 综合 工学类 研究2型 20 天津大学 68.15 34.29 20.96 13.34 33.86 30.76 3.09 津 2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1 大连理工大学 65.08 32.21 20.88 11.33 32.87 29.90 2.96 辽 1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2 北京师范大学 63.62 31.48 19.91 11.57 32.14 14.29 17.84 京 4 师范 文理类 研究2型 23 厦门大学 (微博) 63.57 32.89 19.95 12.94 30.68 17.23 13.45 闽 1 综合 综合类 研究2型 24 华南理工大学 62.25 31.12 19.12 12.00 31.13 27.46 3.67 粤 2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5 同济大学 61.46 33.78 19.64 14.15 27.68 24.49 3.19 沪 3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6 重庆大学 54.64 29.83 17.59 12.24 24.81 16.97 7.84 渝 1 综合 文理类 研究2型 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4.54 27.31 17.97 9.33 27.23 24.42 2.81 京 5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8 西北工业大学 52.76 27.05 16.69 10.36 25.71 24.34 1.37 陕 2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29 兰州大学 52.71 25.78 16.81 8.98 26.93 22.83 4.10 甘 1 综合 理学类 研究2型 30 北京理工大学 49.37 24.81 14.96 9.85 24.56 22.62 1.94 京 6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31 中国农业大学 48.45 23.07 14.59 8.48 25.38 22.23 3.16 京 7 农林 理科类 研究1型 32 湖南大学 (微博) 46.91 25.06 14.98 10.07 21.86 16.10 5.75 湘 2 综合 文理类 研究2型 33 华东师范大学 45.22 23.35 14.47 8.88 21.88 11.98 9.90 沪 4 师范 文理类 研究2型 34 郑州大学 43.05 26.10 10.89 15.21 16.96 11.05 5.91 豫 1 综合 综合类 研教2型 35 华东理工大学 41.21 20.91 12.21 8.70 20.30 19.09 1.22 沪 5 理工 工学类 研究2型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微博) 40.70 20.87 12.61 8.26 19.83 16.36 3.47 苏 3 理工 文理类 研究2型 37 苏州大学 40.67 21.18 12.37 8.81 19.49 14.53 4.96 苏 4 综合 综合类 研教1型 38 南京农业大学 38.90 19.18 11.45 7.73 19.72 15.67 4.05 苏 5 农林 文理类 研究1型 39 电子科技大学 38.73 21.30 12.82 8.48 17.43 15.41 2.02 川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40 华中师范大学 (微博) 37.90 19.98 11.81 8.17 17.93 7.23 10.70 鄂 3 师范 文理类 研教1型 41 上海大学 36.58 18.45 10.96 7.50 18.13 13.09 5.04 沪 6 综合 综合类 研教1型 42 武汉理工大学 35.53 22.72 10.68 12.04 12.81 10.47 2.34 鄂 4 理工 文理类 研教2型 43 西南大学 (微博) 34.78 20.93 9.57 11.35 13.86 8.58 5.27 渝 2 综合 综合类 研教2型 44 东北师范大学 33.96 17.99 11.23 6.76 15.97 10.06 5.91 吉 2 师范 文理类 研教1型 4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博) 32.51 19.04 10.49 8.55 13.47 12.85 0.62 陕 3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46 东北大学 32.44 19.38 9.98 9.39 13.06 10.53 2.53 辽 2 理工 文理类 研教2型 47 南京理工大学 (微博) 32.04 16.86 9.30 7.56 15.18 13.86 1.33 苏 6 理工 工学类 研教1型 4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1.04 17.46 8.70 8.76 13.58 12.08 1.50 陕 4 农林 理科类 研教1型 49 暨南大学 (微博) 30.90 16.15 9.41 6.74 14.75 7.10 7.65 粤 3 综合 综合类 研教1型 50 东华大学 30.86 16.27 9.03 7.24 14.59 13.78 0.81 沪 7 理工 工学类 研教1型 51 北京科技大学 30.49 16.69 10.29 6.41 13.80 12.69 1.10 京 8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52 江南大学 30.35 15.82 7.56 8.26 14.54 12.94 1.59 苏 7 综合 工学类 研教1型 53 西南交通大学 30.32 20.25 8.84 11.41 10.07 7.71 2.36 川 3 理工 文理类 研教2型 54 南京师范大学 (微博) 30.15 17.08 9.36 7.72 13.07 5.17 7.91 苏 8 师范 文理类 研教2型 55 北京化工大学 (微博) 28.50 14.83 8.17 6.67 13.67 13.34 0.32 京 9 理工 工学类 研教1型 56 中国海洋大学 (微博) 27.88 14.86 8.77 6.09 13.01 11.66 1.35 鲁 2 综合 理科类 研教1型 57 北京交通大学 27.37 17.42 8.17 9.25 9.95 8.49 1.46 京 10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58 华中农业大学 27.26 16.34 7.01 9.32 10.92 8.90 2.02 鄂 5 农林 文理类 研教1型 59 首都医科大学 27.19 13.51 7.66 5.85 13.68 13.39 0.29 京 11 医药 医学类 研教1型 60 陕西师范大学 (微博) 26.03 14.09 8.11 5.98 11.94 6.45 5.49 陕 5 师范 文理类 研教1型 61 南昌大学 25.73 15.56 6.49 9.07 10.17 8.04 2.13 赣 1 综合 文理类 研教2型 62 华南师范大学 25.63 14.62 6.76 7.86 11.01 5.74 5.27 粤 4 师范 文理类 研教1型 63 西北大学 (微博) 25.60 14.52 7.54 6.98 11.08 6.59 4.49 陕 6 综合 综合类 研教1型 64 河海大学 24.71 15.13 7.90 7.23 9.58 7.02 2.56 苏 9 理工 文理类 研教2型 65 北京工业大学 24.65 13.80 7.28 6.53 10.84 9.51 1.33 京 1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1型 66 河南大学 24.38 15.33 5.66 9.68 9.04 4.18 4.86 豫 2 综合 文理类 研教2型 67 扬州大学 24.29 13.88 5.64 8.25 10.40 8.06 2.35 苏 10 综合 综合类 研教1型 68 湖南师范大学 (微博) 24.25 13.98 7.17 6.81 10.27 4.93 5.35 湘 3 师范 文理类 研教2型 6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微博) 24.20 13.96 7.95 6.02 10.24 8.98 1.26 黑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70 山西大学 22.52 12.22 6.07 6.15 10.30 4.71 5.59 晋 1 综合 综合类 研教1型 71 浙江工业大学 22.44 12.27 5.27 7.00 10.17 8.49 1.68 浙 2 理工 文理类 研教1型 72 江苏大学 (微博) 22.05 13.28 6.14 7.14 8.77 7.47 1.30 苏 11 综合 工学类 研教2型 73 中国地质大学 (微博) (武汉) 20.92 12.88 5.62 7.25 8.05 6.86 1.19 鄂 6 理工 理科类 研教2型 74 福州大学 (微博) 20.70 11.58 5.41 6.17 9.12 7.94 1.18 闽 2 理工 理科类 研教1型 75 燕山大学 20.63 11.46 6.29 5.17 9.18 7.64 1.53 冀 1 理工 文理类 研教2型 76 合肥工业大学 (微博) 20.45 13.94 5.93 8.01 6.51 5.63 0.88 皖 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77 华南农业大学 19.84 12.69 4.30 8.39 7.15 5.54 1.61 粤 5 农林 文理类 研教2型 78 南京工业大学 (微博) (微博) 19.78 10.99 5.21 5.78 8.80 8.27 0.53 苏 12 理工 工学类 研教1型 79 云南大学 (微博) 19.47 12.45 5.81 6.65 7.02 3.96 3.06 云 1 综合 文理类 研教2型 80 河北大学 19.22 10.52 5.61 4.91 8.70 4.27 4.43 冀 2 综合 综合类 研教1型 81 北京邮电大学 (微博) 19.22 13.43 6.51 6.91 5.79 5.21 0.58 京 13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82 湘潭大学 19.16 11.25 5.29 5.96 7.91 4.46 3.45 湘 4 综合 综合类 研教2型 83 上海财经大学 19.16 11.50 5.82 5.68 7.66 0.17 7.49 沪 8 财经 经管类 研教2型 84 华北电力大学 19.12 12.27 5.20 7.07 6.85 5.81 1.04 京 14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85 中国药科大学 18.87 9.93 4.87 5.06 8.94 8.81 0.14 苏 13 医药 医学类 研教1型 8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8.25 10.12 6.25 3.87 8.13 7.86 0.28 京 15 理工 工学类 研教1型 87 中国矿业大学 18.24 11.79 5.00 6.79 6.45 5.29 1.16 苏 14 理工 文理类 研教2型 8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微博) 18.01 12.15 4.78 7.37 5.86 0.10 5.75 鄂 7 财经 文科类 研教2型 8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7.99 11.30 4.63 6.67 6.68 6.37 0.31 鲁 3 理工 工学类 研教2型 90 长安大学 17.84 11.44 5.06 6.38 6.41 5.33 1.08 陕 7 理工 文理类 研教2型 91 黑龙江大学 (微博) 17.83 10.58 3.57 7.00 7.25 1.73 5.52 黑 3 综合 文科类 研教1型 92 广西大学 (微博) 17.66 11.83 5.00 6.83 5.83 4.46 1.37 桂 1 综合 文理类 研教2型 9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7.48 9.22 5.69 3.52 8.26 7.59 0.67 京 16 理工 理科类 研教2型 94 南京医科大学 17.25 9.03 4.60 4.44 8.22 8.03 0.19 苏 15 医药 医学类 研教1型 95 首都师范大学 17.01 10.36 4.98 5.38 6.65 2.62 4.03 京 17 师范 文理类 研教2型 96 上海师范大学 16.92 9.24 4.46 4.78 7.68 3.35 4.34 沪 9 师范 文理类 研教1型 97 浙江师范大学 15.92 8.05 3.39 4.66 7.87 3.59 4.28 浙 3 师范 文理类 研教1型 98 青岛大学 15.78 10.81 3.14 7.67 4.98 3.64 1.33 鲁 4 综合 文理类 研教2型 99 宁波大学 15.56 8.27 3.02 5.25 7.29 4.14 3.15 浙 4 综合 文理类 研教1型 100 安徽大学 (微博) 15.55 10.01 4.41 5.61 5.54 3.06 2.48 皖 3 综合 文理类 研教2型    (数据来源: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附表2:武书连2012中国大学100强综合实力鸟瞰 排名 校名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管理学 艺术学 1 浙江大学 A++ A++ A++ A++ A++ A++ B+ A++ A+ A++ A++ B+ A++ A 2 北京大学 A++ A++ A++ A+ - A++ A++ A++ A++ - A++ A++ A++ A+ 3 清华大学 A++ A++ A++ A++ - B+ B+ A+ A++ - A+ A+ A++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A+ A++ A++ B+ A++ - A+ A+ - A+ - A++ - 5 复旦大学 A++ A++ A++ A - A++ A A++ A++ - A++ A++ A++ - 6 南京大学 A++ A++ A++ A - A A+ A++ A++ A A++ A++ A++ A+ 7 武汉大学 A+ A++ A+ A+ - A A+ A++ A++ - A++ A+ A++ A 8 中山大学 A++ A++ A++ A - A++ A A+ A++ - A++ A A++ C+ 9 四川大学 A++ A+ A++ A+ B+ A+ B A A+ B+ A++ A+ A+ A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B+ A A++ - - - B B - B+ - A B+ 11 华中科技大学 A++ A+ A A++ - A+ B A+ A+ - A - A++ B 12 吉林大学 A++ A++ A++ A+ B+ A B+ A+ A++ B+ A A A+ B+ 13 山东大学 A+ A++ A+ A+ - A B+ A+ A+ A A++ A A+ B+ 14 南开大学 A+ A++ A++ A - B A A++ A+ - A++ A++ A++ B 15 西安交通大学 A++ A++ A A++ - A C+ A++ A A B+ - A++ - 16 中南大学 A+ A A A+ - A+ - B+ A - A - A+ B 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B+ A++ A+ - - - B C+ - C+ B+ A - 18 中国人民大学 B A++ B B+ - - A++ A++ A++ - A++ A+ A++ B+ 19 东南大学 A+ A+ A A++ - B+ - A B+ - B+ - A+ A++ 20 天津大学 A+ A B+ A++ C C+ - B C+ - B - A+ C+ 21 大连理工大学 A+ A A A++ - - D B B - B - A+ B 22 北京师范大学 A A++ A++ B+ - - B+ A+ A+ A++ A++ A++ A+ A+ 23 厦门大学 A A++ A+ A - B B+ A++ A+ - A+ A A+ A+ 24 华南理工大学 A+ A A A++ - - - B+ A B+ A - A+ B 25 同济大学 A A A A+ - B+ C B B+ - B+ - A+ B+ 26 重庆大学 A A+ B+ A+ - C+ - A+ A+ B+ A - A++ B+ 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B+ B+ A++ - - - B B+ B+ B+ - A+ B 28 西北工业大学 A+ B+ B+ A++ - - - B B+ - C+ - A - 29 兰州大学 A+ A A++ B+ B+ B+ E+ A B+ C+ A A B+ C+ 30 北京理工大学 A+ B+ A A++ - - - B+ B+ B+ B - A - 31 中国农业大学 A+ A A+ A A++ - - B B+ - B - A+ - 32 湖南大学 A A+ A A - - - A+ A B+ A B A+ A 33 华东师范大学 A A++ A+ B+ - - B A A A++ A+ A+ A B 34 郑州大学 A A+ A A - B+ C A A B+ A+ A A A 35 华东理工大学 A B+ A A+ - B - B+ B+ - B - B+ -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A B+ A+ - - - B+ B - B+ - A+ B+ 37 苏州大学 A A A+ A C+ B+ C+ A A+ A A C+ B+ A+ 38 南京农业大学 A A A B+ A++ C+ - B+ B - B - A++ - 39 电子科技大学 A B+ B+ A - - - B B B+ B+ - A D 40 华中师范大学 A A+ A+ B - - C+ B+ A+ A+ A+ A+ A A 41 上海大学 A A A A - - B A A - A B+ A A+ 42 武汉理工大学 A B+ B A - - - B+ B B+ B+ - A A+ 43 西南大学 A A+ A B+ B+ C+ D+ B A A++ A B A A 44 东北师范大学 A A A+ B+ - - D+ A A+ A+ A+ B+ B+ B+ 4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 B B+ A - - - C+ - C+ B - B - 46 东北大学 A A B+ A - - C+ B+ B C B+ - A B 47 南京理工大学 A B+ B A+ - - - B+ C+ - B - A - 4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B+ A B+ A++ - - C+ C+ - B - A - 49 暨南大学 A A+ B+ B+ - B+ - A+ A B+ A+ B+ A C+ 50 东华大学 A B B+ A+ - - - C+ C D C - B+ B 51 北京科技大学 A B B+ A - - - B B - B - B+ - 52 江南大学 A B+ B A B - - B+ B B B+ - B+ B+ 53 西南交通大学 A A C+ A D D+ - B+ B - B+ - A+ B+ 54 南京师范大学 B+ A+ A+ B - - B B+ A+ A++ A+ B+ B+ A+ 55 北京化工大学 A C+ B+ A - - - D+ C+ C E - B - 56 中国海洋大学 A B+ A+ B+ A B - B B+ D B+ - B+ D 57 北京交通大学 A B+ B+ A - - - B+ B - C+ - A - 58 华中农业大学 A B+ A B A+ - - B B+ - C+ - A+ - 59 首都医科大学 A C - C - A+ - - E+ - - - B+ - 60 陕西师范大学 B+ A A+ B+ - - B A B A+ A+ A B+ A 61 南昌大学 B+ B+ B+ A C+ B+ D B+ A B B+ C+ A B+ 62 华南师范大学 B+ A A+ B - - - A A A++ A B+ B+ A 63 西北大学 B+ A A B+ - C+ D+ A+ B+ - A A B+ B 64 河海大学 B+ B+ B A C - - B+ B+ - B - A+ E+ 65 北京工业大学 A B+ B+ A - - - B+ B - C - A B 66 河南大学 B+ A A B - C+ D+ A B+ A+ A+ B+ B+ A 67 扬州大学 A B+ A B+ A C+ E+ B+ B+ B+ A B B+ B+ 68 湖南师范大学 B+ A A C+ - C+ B B+ A A+ A+ B+ B+ A 69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B+ C A - - - B C+ - C+ - A - 70 山西大学 B+ A A B - C A B+ A A A B+ A A 71 浙江工业大学 A B+ B A - C - B+ B+ B+ B+ - B+ C+ 72 江苏大学 B+ B+ B A - B - B B+ B B D B+ C+ 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 B A A - - - B+ C+ B+ D+ - B+ C+ 74 福州大学 A B+ B+ A - D+ - B B - B+ - B+ C+ 75 燕山大学 A B+ B A - - - B B C+ B+ - B+ B 76 合肥工业大学 B+ B B+ A - - - B C - C+ - B+ - 77 华南农业大学 B+ B+ B+ B A+ - E B B C+ B C+ A C+ 78 南京工业大学 A B B A - D+ - C B - D+ - B+ - 79 云南大学 B+ A A B B - D B+ A C+ B+ A B+ C+ 80 河北大学 B+ A A B+ - C+ C+ A A B+ A B+ B+ B+ 81 北京邮电大学 B+ C+ C A - - - C+ C+ - C - B+ - 82 湘潭大学 B+ A B+ B+ - E+ D+ A A - A B A D+ 83 上海财经大学 D A+ C+ E+ - - - A++ A - B+ - A+ - 84 华北电力大学 B+ B+ C+ A - - - B B - C - A - 85 中国药科大学 A D D D - A - C - - E+ - C - 8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 C B+ A - - - C+ - - C+ - C - 87 中国矿业大学 B+ B B A - E+ - C+ C+ B C - A C+ 8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E+ A+ E+ D - - C A+ A+ - B - A - 89 中国石油大学 B+ D+ B+ A - - - C C - C+ - C E 90 长安大学 B+ B B A - - - C B C+ B+ - B+ D 91 黑龙江大学 B A B+ B+ C+ - B+ B+ A B A+ B B+ C+ 92 广西大学 B+ B+ B+ B+ B+ D E B+ B B B+ - B+ C 9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 C+ A A - - - B C - C - B+ - 94 南京医科大学 A D+ B+ E+ - A - - - - C - C+ - 95 首都师范大学 B+ A A C - - C E+ B+ A+ A B+ C+ A+ 96 上海师范大学 B+ A A B C+ - C+ B+ A A A+ B+ B+ B+ 97 浙江师范大学 B+ A A B - - - B B+ A+ A+ B+ A A 98 青岛大学 B+ B+ B+ B - B+ E B+ C B A C C+ B 99 宁波大学 B+ A B+ B+ B C+ - A B+ A A B B+ C 100 安徽大学 B+ B+ B+ B+ - - C B+ B+ - A B B B    (数据来源: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作者网站:www.yaxue.net   作者信箱: wushulian@vip.sina.com " wushulian@vip.sina.com " wushulian@vip.sina.com   2012中国大学学科门类等级评价采用百分比法,用A、B、C、D、E共5等11级表示各大学的实力。各等级定义如下:   A等:前10%为A等;其中实力最强的前2%是A++级,介于2%~5%(含,以下同)之间的是A+级,5%~10%为A级。   B等:介于10%~30%之间为B等,占20%;其中 10%~20%为B+级,20%~30%为B级。   C等:介于30%~50%之间为C等,占20%;其中 30%~40%为C+级,40%~50%为C级。   D等:介于50%~70%之间为D等,占20%;其中50%~60%为D+级,60%~70%为D级。   E等:最后的30%为E等;其中70%~85%为E+级,85%~100%为E级。
个人分类: 制造服务技术|3188 次阅读|5 个评论
写在浙大紫金港
clarktaotao 2011-12-11 08:12
现在是清晨 7 点 30 分,请允许我这样说。看完巴萨和皇马的比赛,我走出酒店在杭州紫金港附近寻找我的早餐,很多看似拥有美味的地方还没有开伙,失落而归。 昨天刚刚参加完一个好朋友的婚礼,并到他的新房认认门。很不错,小区环境很好,家里装修的很温馨,小两口很幸福。我仿佛看到了我不久的将来,呵呵,祝福他们!杭州的交通十分糟糕,昨天就耽误了大事,我们四人兴匆匆的从上海赶来,赶到时已是晚宴的尾巴!按照目前糟糕的交通情况,我们至少要再提前 3 个小时出发,真是没有预料到! 昨天认识了一对在机电院工作的老乡,是好友的同事,很不错,酒风硬朗,呵呵! 昨晚睡得不太好,白酒上了头。有一些感悟,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不是艰苦的环境、不是孤独寂寞等,而是选择。尤其是在未知机会成本下的抉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抉择,在不同欲望之间的抉择。 很难做到无悔,做到无欲则刚。我愈来愈感到,自己的动力来源于自己的欲望,对美好事物和爱人的渴望。祝福我自己,坚定的走好自己的路! 继续寻找我的早餐。。。。。
3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平静接受:浙大第一
热度 1 zw373737 2011-11-24 20:17
武书连中国研究生院排行榜:冠军三年三易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0:51 新浪教育 微博   以武书连 (微博) 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于三个月前完成《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日前,中国统计出版社根据评价结果,出版发行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2考研择校指南》。此前,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1考研择校指南》、《挑大学 选专业—2010考研择校指南》亦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浙江大学 (微博) 研究生院获得总分第1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 (微博) 、复旦 (微博) 大学、南京大学 (微博) 、中山大学 (微博) 、武汉大学 (微博) 、华中科技大学 (微博) 、四川大学。   在《2010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得总分第1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在《2009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获得总分第1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微博) 、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冠军宝座三年三易主   武书连自2000年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0年第11期发表《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论文起,从事大学研究生院评价已经持续12年。从2000-2011连续12年的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结果来看,前三名均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包揽。清华北大浙大作为我国大学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生院,其地位在最近几年难以动摇。不过,2000-2009连续10年蝉联冠军的清华大学,在2010年被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双双超越,降至第3名,北京大学获得第1名。而在2011年浙江大学又超过北京大学,获得第1名。三年中冠军三次易主,这在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激烈的学术竞争有助于提高中国学术界整体学术水平   武书连说,分析2002至2011年连续10年的原始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前7名中,除浙江大学的发展速度超过清华北大外,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4校的发展速度,也超过了清华北大。目前,这4所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在逐渐拉近与北大清华的学术距离,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得分已经达到清华大学的82%。上述4所大学虽然暂时还不能对北大清华构成有效挑战,但后来居上趋势明显。此状况表明,中国顶尖大学研究生院的学术竞争,正处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激烈状态中。武书连认为,公平的学术竞争,对于提高中国学术界整体学术水平、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竞争力、提高研究者的勇气和自信心、激励更多的人才探索未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2011研究生院评价采用了最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的学科评价,采用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4月11日颁布的最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在该目录中,艺术学由一级学科上升为学科门类,下属5个一级学科。由此,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的学科门类由既往年度的11个,增加到12个。    4、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实力100强(含各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处、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等)排行榜 排名 校名 综合实力 学科门 备注 综合实力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管理学 艺术学 1 浙江大学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A++ B+ 985工程大学 2 北京大学 A++ A++ A++ A++ A - A++ A++ A++ A++ A++ A++ A++ A++ A 985工程大学 3 清华大学 A++ A++ A++ A++ A++ - B+ A A A++ A A+ A A++ A++ 985工程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A++ A++ A+ A+ A++ B A++ B A A B+ A B A+ B+ 985工程大学 5 复旦大学 A++ A++ A++ A++ A - A++ A+ A++ A++ B+ A++ A++ A+ B 985工程大学 6 南京大学 A++ A++ A++ A++ A - A A++ A++ A+ A A++ A+ A++ A 985工程大学 7 中山大学 A++ A+ A+ A++ B+ C A+ A+ A+ A+ A A B+ A++ D 985工程大学 8 武汉大学 A++ A+ A++ A+ A - A A++ A+ A++ B+ A+ A+ A++ B+ 985工程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A++ A++ A+ A A++ D A+ B+ A A A+ B+ D+ A+ D 985工程大学 10 四川大学 A++ A+ A+ A+ A+ C+ A+ A B+ A B A++ A A B+ 985工程大学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博) A+ A++ B+ A A++ - - B C+ C+ C C+ E A B 985工程大学 12 吉林大学 A+ A+ A+ A+ A B B+ A A A++ B B+ B+ A C+ 985工程大学 13 南开大学 A+ A+ A++ A++ B+ C+ B A+ A++ A B+ A+ A+ A+ C 985工程大学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A++ B+ A++ A - - C+ C+ C+ C+ D+ C+ B+ - 985工程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微博) A+ A+ A+ A A++ - A B+ A+ A B+ B - A++ C+ 985工程大学 16 山东大学 (微博) A+ A+ A+ A A - A A A A B A+ A B+ B 985工程大学 17 中国人民大学 A+ C+ A++ B B - E+ A++ A++ A++ A A++ A A++ B+ 985工程大学 18 中南大学 (微博) A+ A+ A A A D A B+ B B+ B+ B+ E A C+ 985工程大学 19 北京师范大学 A+ A A++ A+ B+ D+ C A A A A++ A++ A++ A A 985工程大学 20 东南大学 A+ A A B+ A+ - B+ A B+ B+ B B+ - A A 985工程大学 21 大连理工大学 A A+ A A A+ D C B C+ C+ C+ C+ C+ A D 985工程大学 22 天津大学 A A A B A++ E+ C C+ C C B+ D+ - A+ B 985工程大学 23 厦门大学 (微博) A A A+ A B+ C C+ A A+ A+ A A A A B+ 985工程大学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A B+ B+ A+ - E D+ C+ B B B - A D 985工程大学 25 华南理工大学 A A B+ B+ A+ - - B B B B B - A C+ 985工程大学 26 同济大学 (微博) A A B+ A A+ - B+ B+ C+ B+ B B - A C 985工程大学 27 西北工业大学 A A B+ B+ A++ - D - C B B C - B+ D+ 985工程大学 28 北京理工大学 A A B+ B+ A+ - C C+ B B B+ C+ D A B 985工程大学 29 中国农业大学 (微博) A A B+ A B+ A++ - D C+ B - D+ - A - 985工程大学 30 兰州大学 A A A A+ B+ C+ B+ C B+ B+ C B+ A B C 985工程大学 31 重庆大学 A A A B A D C C+ A A B B+ - A+ B 985工程大学 32 华东师范大学 A A A+ A+ B - E A B+ A A++ A A B+ B 985工程大学 33 湖南大学 (微博) A A A A A - D+ B A A B B+ C+ A B+ 985工程大学 34 华东理工大学 A A B A A D+ B D B B+ C D+ D B D+ 211工程大学 3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微博) A A B+ B A - - B B C+ C B - A B 211工程大学 36 电子科技大学 A A B+ B+ A - - - C C+ D+ C+ - A - 985工程大学 37 南京农业大学 A A A B+ B A++ D+ E+ B C - C C+ A+ - 211工程大学 38 苏州大学 A A A A B+ D+ B+ B+ B+ A B+ A C B B+ 211工程大学 39 华中师范大学 (微博) A B+ A A C+ C+ - B+ B+ A+ A A A B+ B+ 211工程大学 40 上海大学 A A A B+ B+ - - B+ B+ B+ - B+ B B+ A 211工程大学 41 东北师范大学 A B+ A A B C+ - B B+ A A B+ B+ B B 211工程大学 42 北京科技大学 A A B B A - - D D+ C+ C C+ - B+ E 211工程大学 43 南京理工大学 (微博) A A B C+ A - - D+ B C C+ C - B+ - 211工程大学 44 东华大学 A A C+ B A - - C D+ D+ - E D B+ D 211工程大学 45 中国海洋大学 (微博) A A B A B+ B+ B - C+ B+ E+ B D B - 985工程大学 46 东北大学 A B+ B+ B A - - B+ B B D C+ - A D 985工程大学 47 暨南大学 (微博) A B+ A B+ B+ - B+ C+ A B+ C+ A B B+ - 211工程大学 4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B+ B+ B+ B A+ D E+ D+ C D+ C D+ A - 985工程大学 49 南京师范大学 (微博) B+ B+ A A C+ C C B+ B A A+ A B B A 211工程大学 50 北京化工大学 (微博) B+ A D+ B+ A - D+ D+ - C - - - C - 211工程大学 51 郑州大学 B+ B+ A B+ B+ E+ B+ C+ B+ A C+ B+ B+ B+ C 211工程大学 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博) B+ A C+ B A - - E+ D+ E C D+ - B - 211工程大学 53 武汉理工大学 B+ B+ B+ C A - D+ B B B B C+ E B+ A 211工程大学 54 江南大学 B+ B+ B C A C C+ - C D+ D+ B - C+ B 211工程大学 55 西南大学 (微博) B+ B+ A A B B+ C B C B+ A++ B+ B B+ B+ 211工程大学 56 首都医科大学 B+ B+ D+ B D - A+ - - E D+ - - C+ - 57 北京交通大学 B+ B+ B B B+ - - D+ B+ C+ C+ D+ - B+ E+ 211工程大学 58 西北大学 (微博) B+ B+ A A B - C+ B A B D+ B+ B+ B D 211工程大学 59 北京工业大学 B+ B+ B B B+ - - D B C C+ E+ - B+ E+ 211工程大学 60 湖南师范大学 (微博) B+ B+ A A D+ D+ C+ B+ B A A A B B B+ 211工程大学 61 陕西师范大学 (微博) B+ B+ B+ A B D+ D+ B+ B+ B+ A B+ B+ B C+ 211工程大学 62 西南交通大学 B+ B+ B+ D+ B+ - D D+ C C+ C C E+ A C 211工程大学 63 华南师范大学 B+ B+ A A C+ C C B+ B+ B+ A+ B+ B B B 211工程大学 64 华中农业大学 B+ B+ B B+ B A+ - - C B - E+ - B+ - 211工程大学 65 河海大学 B+ B+ B+ C B+ E - D+ B B+ C C - A - 211工程大学 6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微博) B+ B+ B D B+ - - - C+ C+ C+ D - B+ E+ 211工程大学 67 山西大学 B+ B A B+ C+ C D+ A B B+ B+ B+ B B+ B+ 6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B+ B+ C B B+ - - E E+ D+ D D+ - D+ - 211工程大学 69 上海财经大学 B+ D A C+ - - - B+ A++ B+ - C+ C A - 211工程大学 70 中国地质大学 (微博) (北京) B+ B+ C+ A B+ E+ - - C+ D+ E+ D - B E 211工程大学 7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B+ B+ B B+ B+ E+ - D B C C D - B+ E 211工程大学 72 扬州大学 B+ B+ B B+ B A C+ C C B+ B B C B C 73 燕山大学 B+ B+ C+ C+ B+ - - C+ D+ C+ - C - B C 74 北京邮电大学 (微博) B+ B+ C+ D+ B+ - - E D C D+ D - B+ E 211工程大学 75 中国药科大学 B+ B+ E+ B D - A - - E+ - - - E+ - 211工程大学 76 南京医科大学 B+ B+ D+ B E - A - - E+ D - - C - 77 浙江工业大学 B+ B+ B C+ B+ E+ C+ E C+ C+ B C - B+ D 78 云南大学 (微博) B+ B B+ A C+ - D+ C+ B+ A D+ C+ B+ B D+ 211工程大学 79 福州大学 (微博) B+ B+ B B+ B+ - C E+ C+ C+ - C - B+ D+ 211工程大学 80 江苏大学 (微博) B+ B+ B C B+ - C+ C D+ C+ C D - B+ D 81 南昌大学 B+ B+ B+ B B+ E B B C B+ D+ B D+ B+ C+ 211工程大学 82 首都师范大学 B+ B A B+ D - - B+ - B+ A A B+ C A 83 中国医科大学 B+ B+ D B E - A E - - E+ - - D+ - 84 南京工业大学 (微博) B+ B+ C D+ B+ - D - - C+ - E+ - C+ - 85 南方医科大学 B+ B+ D C+ D+ - A - - D D+ - - D+ - 86 河南大学 B+ B B+ B+ C E+ C+ C+ B+ B+ B+ A B C+ B 87 河北大学 B+ B B+ B+ B D D+ B+ B+ B+ B B+ B+ C+ C+ 88 合肥工业大学 (微博) B+ B+ B C+ B+ - - E+ D+ D+ D D - B+ E+ 211工程大学 89 湘潭大学 B+ B B+ B+ B - - B B+ A - B C+ B+ - 9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B+ B+ D+ B B+ - - D+ E+ D+ D D - D - 211工程大学 91 华北电力大学 B+ B+ B D+ B+ - - - C D+ - E+ - B+ - 211工程大学 92 中国矿业大学(华东) B+ B B C+ B+ - - C D+ C C+ D+ - B+ D+ 211工程大学 93 华南农业大学 B+ B+ C+ B+ C+ A - - C D+ - - - B+ - 94 上海师范大学 B+ B B+ B+ C+ - - B+ C+ B+ B+ B+ B+ C+ C+ 95 福建师范大学 B+ C+ B+ B+ C D+ - C B+ B B+ B+ B C+ A 96 沈阳药科大学 B+ B+ D C+ E+ - A - - - - - - C - 97 长安大学 B B+ C+ C+ B+ E - D+ D C+ - D - B - 211工程大学 9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微博) B E+ A C E - - B A A - D C B+ - 211工程大学 99 西北师范大学 B B B+ B+ D - - C+ C+ B A B+ B+ C B 100 汕头大学 B B C+ B+ C+ - B - D C C+ C+ - C+ D+   (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2考研择校指南》) 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出炉 2011年11月24日09:39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史雅乔)日前,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于三个月前完成了《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出炉,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拔得头筹,其次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在《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获得总分第1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在《2010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得总分第1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在《2009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获得总分第1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排名 大学 综合实力 备注 1 浙江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2 北京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3 清华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5 复旦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6 南京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7 中山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8 武汉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10 四川大学 A+ + 985工程大学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2 吉林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3 南开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5 西安交通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6 山东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7 中国人民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8 中南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19 北京师范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0 东南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1 大连理工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2 天津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3 厦门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4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5 华南理工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6 同济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7 西北工业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8 北京理工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29 中国农业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30 兰州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31 重庆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32 华东师范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33 湖南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34 华东理工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3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36 电子科技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37 南京农业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38 苏州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39 华中师范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40 上海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41 东北师范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42 北京科技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43 南京理工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44 东华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45 中国海洋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46 东北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47 暨南大学 A 211工程大学 4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985工程大学 49 南京师范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0 北京化工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1 郑州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3 武汉理工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4 江南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5 西南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6 首都医科大学 B + 57 北京交通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8 西北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59 北京工业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0 湖南师范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1 陕西师范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2 西南交通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3 华南师范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4 华中农业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5 河海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6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67 山西大学 B + 6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B + 211工程大学 69 上海财经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7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B + 211工程大学 7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B + 211工程大学 72 扬州大学 B + 73 燕山大学 B + 74 北京邮电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75 中国药科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76 南京医科大学 B + 77 浙江工业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78 云南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79 福州大学 B + 80 江苏大学 B + 81 南昌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82 首都师范大学 B + 83 中国医科大学 B + 84 南京工业大学 B + 85 南方医科大学 B + 86 河南大学 B + 87 河北大学 B + 88 合肥工业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89 湘潭大学 B + 9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B + 211工程大学 91 华北电力大学 B + 211工程大学 92 中国矿业大学(华东) B + 211工程大学 93 华南农业大学 B + 94 上海师范大学 B + 95 福建师范大学 B + 96 沈阳药科大学 B + 97 长安大学 B 211工程大学 9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211工程大学 99 西北师范大学 B 100 汕头大学 B 上表为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实力100强(含各大学研究生部、研究生处、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等),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选专业—2012考研择校指南》
个人分类: 制造服务技术|310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涂序新踏上中国的不归路
daladala 2011-10-28 19:02
转载以记录。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浙大32岁海龟博士跳楼自杀始末 中广网 2009-10-25 11:06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涂序新遗书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似锦前程在等待着他。   然而9月17日凌晨2点,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他正在待业的妻子和3岁的孩子当时应该正在睡梦中,对即将发生的灾难浑然不觉。   可以确认的是,在浙江大学担任教职期间,几乎没有人预料到涂博士的非正常死亡。浙大提供的信息显示,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   涂博士离世后月余,各种猜测仍然在网上发酵。    从芝加哥到杭州   6月,涂博士与浙大签署了聘用合同,一家团聚在即,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977年,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母亲是金华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   涂博士在个人网页上留下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喜欢做研究,我也喜欢游泳,慢跑,打网球,看电影,还喜欢和研究组的人一起踢足球。”   今年6月,喜欢和同事一起踢球的涂博士,从芝加哥市返回中国。   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材料记录,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3月下旬,由该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主持面试的正是岩土所所长陈云敏。他随后把涂博士带到学校人事处。分管人事处人才引进办公室的一位副处长朱晓芸,正是在此时第一次见到涂博士,她向他介绍了学校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按照惯例,她知道,只有学院看中的人,才会带到人事处来谈引进的细节,所以她觉得学院对涂的才干应该是重视的。   她后来和涂博士又进行了几次E-m ail交流,涂博士是她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之一。   浙大正在加快步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每年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以半百计。   3月结束在杭州的交谈后,涂博士回到芝加哥市。一个月后,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他在接到这个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后,通过电子邮件回复“愿意接受你们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浙大的电子邮件中,确认给涂博士提供教职,但并未明确具体的职称。   6月初,涂博士提前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国。本应于6月底毕业的他,向博士后老板申请了提前出站。他告诉妻子何晶(按照当事人意愿化名),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何晶也是留美博士。和涂博士清华大学年级第一的成绩相比,何晶在国内的学习记录毫不逊色。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追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是她第二次跟随丈夫转换自己的生活环境。   涂博士选择归国并且定居杭州,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解涂的人说,他是一个孝子,姐姐一家在杭州生活,父母在金华,回到杭州于是成为首选。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了聘用合同。何晶也向浙大投了一份简历。   6月是令人愉快的季节,西湖的荷花开满池塘,这也是杭州最美的季节,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他们的女儿,本来在金华老家由何晶父母抚养,可以预见的是,一家三口或许能在杭州团聚。    人才战略    涂博士属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每月到手的收入2000多元。涂博士的回国,可以看做浙江大学“1311工程”的一部分。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的办公室,一份人才战略年计划的文件摆在案头上。   今年是人才战略年,几天前,沈文华告诉本报记者,浙江大学启动了“1311计划”,即建设一个结构分明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   他补充说,大师这个称谓有点不准确,但至少应该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级别。核心人才属于在某个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造诣的教授,而涂博士应该属于1000个学术骨干之一。浙江大学教授上千,但并不是所有教授都能够进入骨干队伍。换句话说,他感觉建工学院对涂博士的学术水平是很看重的。   涂博士归国有其时代背景。上个世纪末,公派被奖学金取代,最拔尖的一批学生手持GRE红宝书走出国门,美国、英国、德国,依次成为留学生的首选。涂博士就读的西北大学,正是美国名校之一,位于靠近芝加哥市的密歇根湖畔,在芝加哥市中心亦有分校区。   出国潮之后,最近几年,中国的海归潮初具规模。教育部统计的数据表明,2004年,海归人数超过两万人,2006年,超过四万留学生回到中国内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个数字突破5万。   在高校或者科研所任职,是海归大潮的一条重要支流。十年前,还不乏毕业于美国名校的海归博士回到中国某所知名学府、一进校就是教授的先例,而现在,行情有所缩水。   学校要主动走出海外筑巢引凤的,主要针对在海外拿到教职的资深学者。比如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浙大说,那些都是给“大师”们准备的。   年轻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评价说,并不是一进校就能担当重任。资历越深,掌握的资源自然才能越多。   虽然涂博士在和芝加哥朋友的交流中,对困难早有预见。然而,困难似乎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涂博士并未如自己事先预料的那样,回国就有科研项目可做。6月,他回到老家浙江省金华市休息了一段时间。   7月,涂博士回到杭州。28日,他租住在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学院提供的信息表明,涂博士居住的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在涂博士的讣告里也提到了这个公寓,说明“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   这正是涂博士居住了两个月,而后纵身跳下的综合楼,它位于浙大玉泉校区正门的马路侧对面,是一栋上世纪90年代末的建筑。从简陋但还算干净的楼道上,可以一眼望到老校区,郁郁葱葱的树木成荫,朝气蓬勃的学生来来往往,校园内挂着学术交流会议的横幅。   综合楼的每层都有一条长长的走廊,并排着的是给年轻教师做过渡安置用的住房。   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套内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就像三个排放着的火柴盒,从外到内分别是厨房,客厅,卧室。浙大人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综合楼住房月租2000元左右,略低于市场价,从工资里扣除。他们说,涂博士曾经在别的地方住过,对比后,还是搬到了这里。   涂博士生前住过的屋子,大门的纱窗蒙满灰尘,显示已经空置多时。隔壁却传来新鲜肥皂的香味,一间屋子门口放了很多小花盆,花香缭绕,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涂博士纵身一跳,却把自己和人间烟火的味道隔绝了。   浙江大学分管人事的朱晓芸副处长告诉记者,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并且给他提供4万元的房贴,支持他在杭州购房、安家。这是浙大专门针对引进人才提供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涂博士还享受学校给所有教职工提供的待遇,包括在进入浙大的10年内,拿到每个月1500元的房贴,如果涂博士将来评上教授,这个数字会翻倍。收入里还包括每个月1000元的年轻教师津贴、国家规定工资、学院补贴。每个月的收入,应该足够他在学校安心教书治学。   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涂博士的女儿不久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收费不菲,比小学还贵。涂博士的妻子何晶也不顺利,她没能在杭州留下,只好一边住在老家带孩子,一边找工作。实际情况是,涂博士有一个家庭需要支撑。   夫妻二人虽然都是留学生,在美国有全额奖学金,但有小孩子要养,仍然不能在异国他乡存下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足以让他们在刚归国时作为缓冲。   而在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房价毫不逊色于上海。浙江大学紫金新校区虽然位于并不那么被看好的西区板块,每平方米价格仍然要直逼2万元。   记者咨询了建工学院和涂博士同样职称的一位老师,他的待遇也是按照讲师发放,在扣除房租、所得税之后,每个月到手的有2000多元钱。这位老师和涂博士年龄相仿,国内某知名高校博士生毕业。以这位老师的收入计算,他若要贷款买下紫金校区附近一套90平米左右的住宅,以三成首付计算,独立支付要不吃不喝将近20年。他没有掩饰失落的情绪。他的同龄人若早早参加工作,已赶在中国房产价格狂飙突进的21世纪初期,安居乐业。    意外的抑郁   在亲友、同行眼中,涂博士自信开朗,但自杀前一个月,他要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无从考证涂博士是否也有相似的心理落差。据他的亲属转述,他告诉家人,工资是按副教授资格发放。   可以确定的是,涂博士出事前,他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进行,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涂博士的悲剧发生后,学校去学生宿舍作过调查,了解到,从开学到他出事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一共去了5-6次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耐心解答疑问,为人师表。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也是在8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无从得知,涂博士的焦虑从何而来。从他搬到求是村综合楼,他大部分时间独自居住。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这和他的朋友同学的印象相符。在芝加哥朋友眼中,涂博士对人热情宽厚开朗,对学术潜心追求。朋友回忆,涂博士还是湖边烧烤的积极组织者,给友人带去家乡的茶叶。   高中同学在回忆时,也无法把他和焦虑联系起来,他是一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在没有丁俊晖的年代里,只有小混混才打桌球,而涂博士的桌球技术是那一帮同学里最好的。   涂博士也不是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作为一个理科生,他还有自己人文方面的理解。清华校友录上,记录着涂序新和同学之间的辩论,在涂博士的发言中看得出,他虽然身在国外,但是对中国社会现状、法律问题很关注。他还讨论了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应该起到的作用。   可以确定,即使焦虑过,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学校提供的记录表明:   9月1日到8日,涂博士参加了浙大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9月8日,浙大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至少,他对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还怀抱希望。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6天后,也就是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来。   他写好了6页遗书,在遗书中,他向妻女、父母、姐姐表达了歉意。   就在前一天晚上,何晶还和丈夫通了个电话,约定第二天一早去看他。   涂博士是一个喜欢在学术圈发展的人,之前有他为了博士后研究职位,放弃美国得州工作职位的记录。在西北大学的个人简介中,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自我描述,“在Finno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后,我继续跟随A ndrade教授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我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岩土建模和新的计算工具。我喜欢西北大学,在那里我能够与其他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在许多跨学科项目领域合作。”   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经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 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是SCI核心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是2008年发表在《国际工程数值期刊》的一篇文章《微粒的标准计算静力学平衡》。   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杭州本市为例,去年年底,轰动全国的地铁塌方,正好是由于在偏软的地基中施工不当导致。   浙江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全国名列前几位,其中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也是国内岩土界的实力人物。他评价说,涂博士在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是优秀的,这也是学院看重并从西北大学引进他的原因。对于涂的离开,陈表达了惋惜之情。    职称与坠楼   网络盛传浙大曾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学校认为指责不合常理。   从9月11日填报申报副教授信息到9月17日跳楼,涂博士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的死,最初是由分管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治安工作的派出所介入调查的。记者咨询了杭州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政治处,一位负责人告知,两天后,派出所询问了他的朋友、亲人、邻居、学校,警方排除了他杀嫌疑。   9月底, 建工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了涂博士的讣告,解释了涂博士的死因———“因病坠楼” 。浙大说,这是最后的调查结论,目前善后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学校没有具体解释“因病”和“坠楼”为何会联系在一起,他们说,这涉及涂博士的个人隐私。   涂博士死后,各种猜测仍然在网络上发酵。有归因于学校,有归因于家庭,有归因于博士的心理素质。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揣摩、猜测。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   建工学院党政办公室科长金卫勇告诉本报记者,涂博士出事后,他们专门查看了学院和他来往的E -mail,都是“教职”字样,没有出现“副教授”。   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向记者介绍,“教职”的意思是,涂博士在海外有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按惯例一进校就至少是讲师。至于能否拿到副教授职称,则要看9月的评定。浙江大学一年有两次高级职称评议,第一次是5月的特评,专门针对海外归国人员,第二次是在9月,针对全校教职员工。   但不知何故,涂博士没有报名参加5月的特评,一些信息表明,他认为参加9月的评定更有把握。   而涂博士“因病坠楼”正好发生在9月职称评定期间,距离他填写申报信息不到6天。舆论普遍猜测,他的死是否和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是否有人提前找他谈过话。   学校有关方面否认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建工学院说,9月上旬只是报名,工学部还没有公布文件,确认评选标准。   工学部是由土木、材料、环境等工科院系的资深专家组成,是相关院系高级职称评定的责任机构。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正好在这个机构担任副主任。他也否认有人能左右评选结果,他说,职称评定是民主评议,不是谁能说了算。   至于是否有人在职称评定前后找涂博士谈过话,已无法考证。人事处说,参评应该是涂博士的权利,谁能找他谈话让他不要参评?令他们感到惋惜的是,按照涂博士的条件,评副高职称并非没有把握,或许按正常的程序他是能评上的。   9月中旬,涂博士诊断出抑郁症,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他说,我只想安静地离开。   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高危群体   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立刻接近成功。   从归国到坠楼,不过3个月,涂博士就从逐渐焦虑到抑郁。他的死已经由浙大上报教育部。   9月29日,涂的追悼会在杭州殡仪馆举行。他是金华人,他的朋友、亲戚、同学从金华赶来,把大厅挤得满满的。他所在的建工学院部分领导、师生也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上,当着所有亲朋好友和同事的面,何晶泣不成声。追悼会的第二天,是女儿三岁生日。何晶希望,亲友在女儿懂事之前,帮她为孩子编一个美丽的谎言。耐人寻味的是,在她断断续续不多的言语中,她特别强调了涂序新发表的3篇SC I核心期刊文章,他的成绩是任何人都不能抹去的。    涂博士从小到大都是家庭的骄傲,家族弟妹学习的榜样。失去这个儿子、弟弟,他的父母、姐姐痛不欲生。他们不敢相信他已经离开。他的姐姐现在还无法正常上班。妻子也沉浸在悲痛中,和女儿度过了一个最难过的中秋节。   同在建工学院的一位年轻同事为他感到异常惋惜。这位年轻老师也同样是拿着低薄的薪水,年近而立,从小到大背负了太多希望,却仍然无法回报父母。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说,涂博士刚回国,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学校让他当新生班主任,还让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正是帮助他适应。但从事后看来,对他的关心还是稍微少了一点,没有注意到他的状态。他说,如果本校毕业,还有一个现成的朋友圈子可以倾诉。涂博士事件后,对青年教师会有更多关心辅导,特别是对从外校来的年轻教师和年轻海归人员。   涂博士所在的建工学院开始找年轻教师谈话,让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和学院说。   年轻海归并非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也有前途。然而事实是,他们也是一个高危群体。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立刻接近成功。   S现在香港某所高校当博士后,她和涂博士同一年出生。她说,他们这一代人从小是好学生,却错过了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她特别能理解涂和他的妻子。   追悼会第二天,正好是涂博士女儿的三岁生日,孩子还远未到懂事的年龄。鲜花丛中的父亲形容瘦削,无法吸引她的注意。她似乎认为,父亲只是睡着了,还会再醒。   但她的父亲涂博士永远不会醒了,父女有一张合影,孩子坐在父亲肩膀上,脸上写满笑,涂博士两手紧紧抓着孩子的脚,笑盈盈地望着镜头。这样的合影今后不会再有。   涂博士只能在照片上看着女儿慢慢长大。    老同学追忆   “他是我们中的牛人”   “土匪”是他初中时的外号,我曾经听他说,到了大学,他升级叫做“屠夫”了。   一个身高和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帅哥摊上这么个名字还能沾沾自喜,应该知道他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随便说一下,我的绰号叫“无赖”,但我却是小鸡肚肠耿耿于怀,谁这么叫我都会咬牙切齿一番的。    他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如果说抛开他硕大的耳朵和手脚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的毛笔字是自小一直到大学都没有停止(练习)。还有就是球打得好。我说的球是台球。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没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时代,打台球是街头混混才干的事情。我永远记得在海淀图书城附近,一干同学打台球被“土匪”涮得一塌糊涂的场景,他那谦虚的得色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来。要说玩,他是一个会玩的人。简单地说,他是我们那批人中的牛人。要说吃,他也能吃,一次请客带我们去清华墙外的一个晒麦场,7 元钱一斤的涮羊肉吃得人人肚圆。一个会玩会吃的牛人倘若又是年年清华年级第一,世界顶级的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博士,那算不算一个super牛呢!顺便说一句,这小子口才和笔头功夫那也是一流的。倘若说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还有就是,他爱脸红。
个人分类: 科研之外|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两大科技城赴京推介
crickxiang 2011-10-12 16:04
今天上午,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未来科技城)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推介会上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致欢迎辞。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秦丰和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分别致辞。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国家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等出席推介会。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副省长毛光烈分别介绍两大科技城整体建设、总体规划、投资环境和政策举措等情况。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主持推介会。  赵洪祝在讲话中对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办局、中央国有大企业对两大科技城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建设青山湖科技城和未来科技城,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眼于加快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关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是我省集聚科技资源、增强发展后劲,切实加强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吸引培养大批高端人才的重要抓手和重大平台。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建设两大科技城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一定会集全省之力进行保障和服务,切实把这件抢先机、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好。当前,全省上下对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和广大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两大科技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热忱欢迎有实力的院校、科研机构、中外知名企业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到浙江共享机遇,在推进两大科技城建设中实现共同发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入驻者将实现自己的创业发展梦想,科技城也将随着入驻者的成功创业而不断发展,从而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夏宝龙在致欢迎辞时指出,今天隆重推荐的两大科技城,是我省14个产业集聚大平台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创新要素富集。杭州经济发展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俱佳,既是投资兴业的热土,也是居住生活的天堂。美丽的天堂美景,和谐的人文环境,将给大家带来创新发明、创业发展的冲动和激情。我们真诚欢迎广大海内外人士、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到两大科技城发展。我省将努力完善配套设施,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尽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会上,两大科技城与香港大学等科研院所、企业等签订了22项入驻、投资协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办局、中央企业、军工集团、世界500强及外资企业、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外国使馆等领导和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推介会。
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大学排名到图书馆的排名
热度 1 mdzhao 2011-9-20 10:57
5月4日,武书连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公布,好象是青年节给浙大的一个大礼包。在武书连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以207.91分夺得全国高校综合实力冠军,北京大学以200.34分蝉联亚军,曾经连续14年获冠军的清华大学以190.25分屈居季军。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微博)、四川大学。 许多网友置疑,武书连是浙大毕业的,搞了这么多年,终于把母校搞上去了,或者武书连是拿了浙大的公关费。其实这个事情倒确实不靠谱,关键是武书连的评价指标,一直是浙大的追求目标,原来一直在往这个上面用力,发现跑太快了时已经刹不住车了。据说去年浙大已经可以是第一了,是做了工作后排在第三的,但指标是硬的,看来今年再做工作也不管用了,呵呵。 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新闻深呼吸”的主持人舒中胜在当天的节目中说,他是杭大毕业的,现在也应该算是浙大的校友了,应该为这个消息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却总感到底气不足。看来绝大多数的浙大人和浙大校友大概都会有这个感觉,其实,学校领导要做工作不想排第一,不也说明,第一其实并不那么好当。 以前学校被什么媒体报道了,或者在什么排名中第一了,都可以在学校新闻中看到宣传和转载,这次这么大的排名第一,我在学校的各大网站搜索了一下,居然没有一篇相关宣传文章。这到底是因为没有底气呢还是学校有自知之明呢? 有意思的是,后来在浙大校友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浙大排名第一理直气壮”,说的也很给力,链接如下: http://zuaa.zju.edu.cn/bbs/viewPost?id=6195 。所以,看来还是有人底气很足的,作为浙大人,要赞一个。私下考量,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底气?答案是否定的。 排名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东,说实在的,我倒很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图书馆的排名。其实排名很有推动力,只要弄点东西到排名的指标中去,那是一定会数据直线上升的。比如,把高校图书馆向社会的开放程度、阅览室开放时间、开架文献所占比例等等做为指标,这些事情就很容易推动了。可惜,读者满意度、满足率等等软指标,永远不可能拿出合理的指标,所以排名这个东西就永远要被人质疑。
个人分类: 图书馆那些事|687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浙大医学部紫金港校区向校内外公开招聘“标准化病人”
kksonne 2011-9-16 13:40
快报9月12日刊登了一则特殊的招聘广告:浙大医学部紫金港校区因临床技能教学需要,特向校内外公开招聘“标准化病人”若干名,按工作时间付报酬。什么是“标准化病人”?就是把没病装病当成严肃的工作内容,为医学生提供临床教学服务。   浙大医学院紫金港校区石老师说,SP教学就是模拟病人和医生,进行一对一的诊疗问题或者体检。然后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反馈,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进行指导。   “医学生除了深厚的医学理论,还必须要有熟练的临床技能。但是现在病人的隐私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很少有病人愿意充当医学生的‘学习工具’或‘试验品’。标准化病人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了解,SP在国内外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教学和考试中。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不仅将SP广泛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还在各种医师资格考试中使用。而我国自1991年引入SP教学,从起步到现在只有20年。   用专业的表述来说,标准化病人的英文全名是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具体指没有医学知识,但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的健康人。标准化病人充当了三种角色:病人、评估者(给学 生打分)、教学指导员(给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    没病装病门槛不高 关键是能坦然面对身体接触    模拟场景全程视频监控   浙大医学院紫金港校区石老师介绍,标准化病人的要求并不高,也不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背景。   标准化病人是一份兼职工作,工作分量不大。与院方签订合同后,只需要在医学院课程需要时,配合医学生完成课程任务。   另外,标准化病人的门槛并不高,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无肝炎等,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石老师说:“首先标准化病人是自愿报名,男女不限,年龄在20-55岁之间,大专文化,杭州地区为主。报名初选后,会进行一系列的培训,让大家 明白自己所从事的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中间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培训合格者参加对医学生的考评、为学生打分、还要对学生反馈指导,报酬按小时来计算,一般 一个小时五十多元。”   标准化病人只是扮演患者,整个过程中不会造成伤害,但是必须能坦然面对触诊——人体全部共有190项体检项目,标准化病人只需要扮演其中一部分内容,比如肺部听诊、腹部触诊等。    模拟场景全程视频监控   昨天上午,记者实地参观了浙大医学部紫金港校区,医学生和标准化病人进行上课的地方。   在医学部教学楼5楼,一间比较小的办公室,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两边放满了椅子。边上几间诊疗室面积相对较大,三四十平方米,里面除了一张讲台,所有的摆设都和医院的各个诊室一样,有隔离窗帘、诊疗床、听诊器、人体模具等。   石老师介绍,平时SP和医学生都在这里问诊或者体检,目前他们学院能接触到标准化病人的是八年制的本硕连读生。   石老师说:“所有的SP教学都是一对一的行为,一个医学生,一个标准化病人。整个过程都有视频监控。标准化病人是不带笔和纸来记录的,所有的模 拟场景和真实的医生问诊或者体检,是一样的。标准化病人先说自己‘病症’,让医学生问诊或者体检。结束后,标准化病人会根据条例要求,一条条地考核医学 生,并纠正一些不到位或不准确的交流方式、体检手法等。”    所有的体检都是正规严格的诊疗   会不会有年轻的女标准化病人和年轻的男医学生之间特别人体位置的体检,比如乳房?   石老师严肃地说:“有,但是作为一个未来的医生,这些都是正常诊断的行为,医生是用他的专业知识帮病人治病,医学生学习的课程中都是人体有关的器官、组织等,在他们眼里,这些只是某个人体组织。”   石老师补充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标准化病人和医学生之间因为一些肢体触碰而产生的矛盾。“如果有,我们也会调出监控来客观判断。当然这些视频也是院方的保密资料,不对第三者公开的。”    目前标准化病人的收入不高   赵阿姨是杭州人,55岁,普通职工,做标准化病人已经10年。   赵阿姨个人感觉,10年前的标准化病人收入还是蛮丰厚的,因为当时的课程多,学生也多。   赵阿姨说:“那时每个学期都有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包括周末的业余时间,都是要去做标准化病人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因为课程多,收入也多。这也是我当初去兼这份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现在的标准化病人一年下来也就2000多元,主要是因为课少了,每个学期,只要去几次就行了。”   赵阿姨说,因为学校对她和其他标准化病人的身份都是保密的,只有家里人知道她在做这份兼职。   “我最深的体会是,这些医学生真的非常认真,刻苦,要当上医生真的非常不容易。他们对于我们标准化病人也非常尊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是他们 的引导者和老师。平时的称谓,都是叫我们老师。而在和他们的互动中,我自己对医学知识也懂了很多,平时有个小毛小病,能及时预诊。”   当然,还有另外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标准化病人说:“除了公益目的,还能认识一些未来的医生。看病、开药都会方便很多呢。”    给标准化病人看病 医生有时比病人更紧张   一位标准化病人在他的博客中提到把“没病装病”当作严肃工作的酸甜苦辣——   我做几年就吃过几年的苦。刚刚招聘进去时,参加培训要背好多书。每个标准化病人都要做到把每个病症背熟,这样才能熟练地表演。每次考试题拿到手后,不仅学生紧张,我们也跟着紧张。那考试题就像剧本,我们就是演员,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吃透“剧本”,才能做到专业。   对我们的考核很严格,当时有12个医生坐在旁边当考官,我躺着等另外的医生给我做全身检查。全身检查共有190多项,医生可能会特意做错某些项 目,我要在心里逐个地记住,而考官则会马上在卷纸上做记录,最后都检查完了我要写出医生都有那些项目做错了。考官把我的答案跟他们的记录再做比较。要是记 住一两个错误还容易,可是190多个记下来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了,那也是我唯一一次紧张。   对医学生的考核是件很辛苦的事。首先要像个活宝似的被他们摸来摸去,有的学生手法不对还会摁得很疼。有一次,一个学生给我检查眼睛,他下手太狠,差点把我的眼珠子挖出来!有的学生平时都用假人摸索,到了真人一紧张也不知道轻重,那时候真是疼啊!   赶上是夏天和冬天就更惨了,每次做全身检查,只能穿背心、短裤,冬天的时候特别冷,冻得要命;夏天的时候有的学生太紧张了,不停地出汗,汗水就直接掉到我身上了。   吃的苦跟甜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否则我也不至于干到现在。   有人管我们叫“活考卷”,我们管自己叫“SP”,也就是“标准化病人”,可我们这些人最爱听的就是学生进来时,恭恭敬敬地叫SP老师,您好。   考试时,有些学生过于紧张,给我号脉的时候手都直抖,作为一个“考卷”我要劝他们不要紧张。他们不会的时候我要引导他们,又不能直接告诉他们,这需要技巧,也有个度的把握问题。要知道啊,他们都是未来的医生啊,被他们这样称呼,我自己也觉得很荣耀。   有一次,我扮演一个胃癌患者,那天也是赶上个好学生,他详细问过我症状和病情后,又开始认真检查,当时好像真的投入了进去,我心里觉得很温暖。和这些学生呆得久了,也逐渐有了感情。    现在的医学生练习机会越多 将来的医生看病水平才会越高   石医生1987年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刚当上真正的医生才一年多,石医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接受过标准化病人的课程。   石医生说:“就像普通大学生毕业前要到各个单位实习一样,我们也需要实习。但是与普通大学生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对象是病人,而在实际实习中, 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操作,比如打针、问诊、体检都是不允许出差错的。在去医院实习前,在学校里接触了SP课程后,恰到好处地起到了衔接作用,标准化病人 是我们最初接触的真人问诊练习,是我们成长的引导师。到医院正式实习,基本上就不会出错了。”   陈医生30多岁,目前在杭州一家三甲医院当医生。   陈医生说:“标准化病人分很多种,有些只要简单问诊,有些要触诊。我也曾接触过女性SP的身体体检,特别是头部、胸部、腹部,但是因为对方是相 当专业的SP老师,我们没有任何的尴尬,所有的模拟就诊都是按照规范要求来的,包括语言交流,每一个动作都是要打分的,我们掌握的是专业的医学知识,尽量 帮病人医治病痛。”   浙大医学部紫金港校区石老师说,培养一个医生的成本很大。这几天下来,标准化病人报名的咨询电话不少,真正符合条件并报名的也不多。   石老师说:“这几天下来,初步符合条件的有20多个,年龄最小的20多岁,最大的50多岁。”   今年4月苏州媒体曾报道医院招聘标准化病人难,之后,不少市民打电话要求志愿当标准化病人——   关女士:“我想报名,算是尽一个公民的义务吧。我是先天性心脏病,我7岁的时候医生就说我活不过19岁,而且一发烧感冒就很危险。可是我现在都50岁了,还活得好好的,可以说这是个奇迹。我希望我的病症能对医学生的临床诊疗有帮助。”   高女士怀孕6个月了,她看到报道中提到没有产妇愿意让实习医生接生后,说:“我的预产期在元旦,我想看看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位医生说:“谁都是从毛手毛脚实习、见习走向熟练、资深的。现在的医学生就是明天的医生。如果他们现在没有良好扎实的基本功,将来怎么能独当一面?现在医学生练习机会越多,将来的医生看病水平才会越高!” from http://zj.sina.com.cn/news/edu/12/2011/0916/15268.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2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段永平捐款浙大重奖好老师 奖金最高100万
crickxiang 2011-9-13 17:00
从9月9日举行的浙江大学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获悉,浙大将设立“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基金”,以此激发一线教师的工作热情,树立业务精湛,关爱学生成长的优秀教师典范。奖教金由浙大校友 段永平 和夫人刘昕捐资设立,连续20年每年嘉奖8位教师,奖金最高达每人100万元。 从2012年起, 段永平 夫妇将连续20年资助奖教金的评选,每年嘉奖8位教师,在教师节举行颁奖典礼。其中 “杰出教学贡献奖”1-2位,奖金每人人民币100万元,“教学贡献奖”每人奖励10万元,“教学贡献提名奖”每人奖励1万元。获得“杰出教学贡献奖”的教师不重复参评。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美凤介绍说,6月底, 段永平 校友回到母校出席2011届毕业典礼期间,确定了设立奖教金的意愿,他本人对于这一奖项的设立特别用心。在 段永平 看来,大学的老师应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学生的成长,但在这方面,目前已有的奖励和鼓励措施还太少。 段永平 说,设立奖教金是值得做,并且是他非常愿意做的一件事,大学要尽一切力量褒扬优秀的师德师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原本建议 段永平 连续10年设奖, 段永平 则决定将时间延长至20年。 每年的获奖教师如何产生?根据“心平奖教金”评选办法,浙大将专门建设奖教金评议网页,每年4月,浙大7个学部和学生工作部将以集中推荐的方式,各推荐出一位候选人。评议网将公布提名人的材料,包括教学基本信息及教案、教学视频等,接受全校教职工、应届毕业生的评议,投票将按照实名方式进行。得票最高的前4位教师将进入浙大奖教金评审委员会会议的评比。评选办法中明确规定,评选对象是从事教学工作10年以上,并且在浙大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除了任课教师外,班主任、辅导员及德育课教师都在评选之列,而校领导则不在其中。 “心平奖教金评审委员会”主任由浙大校长杨卫担任,其余10位委员中除了4位分管人事、教学、基金会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外,将在院士、优秀教师、基础课教师和青年教师以及本科生和硕士生中产生6位师生代表参评。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拿不同院校来说事儿
liwei999 2011-8-8 13:38
是在拿不同院校来说事儿。因为“担心”您的理解能力, (48377)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17, 2007 12:09AM 所以用了一个“简明”的说法。 引用: 北大清华的学生就一定比浙大的好?什么逻辑。 的精神很可嘉。遗憾的是不理解说事儿的境界。这里北大清华的学生是指今天主流的宇宙进化学说,非北清的一个代表可以是“神造”说。 横竖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选择哪个更好些呢?“常识”的回答是北清的学生。您如果不知道这个常识,可以定义一个操作来确认一哈。 镜某历来主张不亮牌子,也没有要求人们来“对号入座”。在这个比喻中,您的言论表现对应着您选择了“神造”说。虽然您很不待及这个说法。 讲北清的学生优秀是个一般论,也是一种“迷信”。但是“迷信”也有“迷信”的道理。这就是“学术研究”了。 宗教作为一个现象来研究,与把犯罪作为一个现象来研究,在“作业”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科学也可以作为一个现象来研究。人家的研究结果恰恰是科学与宗教也“不过如此”。 有个叫“镜子”法则的东西:对镜子所言的所有,其实都是话语者自身影像。援引此法则,“到底是民科”的结论恰恰是您的写照。 至于 引用: 你敢说你自己是哪个学校本科毕业的吗? 实在是不敢。但是有一个可以承认的:那所大学要比您在入学浙大以前脑子里的“浙大”形象要好许多。上了浙大主张浙大最好、或者是不比北清差的学生,虽然有几分“盲目”却也“可爱”。医疗仪器的领域里,浙大不比北清差,因为北清当年没有这个方向。这个叫做“客观认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机械博士的SCI经验
热度 2 xuebx 2011-7-31 22:24
如果您是那种视SCI为草芥的大牛,请飘过。 要发SCI的文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哪些SCI收录的杂志,目前暂时不考虑影响因子,因为机械的很少超过1。跟我们专业沾点边的叶差不多有近10个杂志吧。其次,文章的idea一定要新,用的算法倒不要求有多新颖,我的第一篇就是用的模拟退火法,相信在国内审稿人的手中一定过不了,因为这个算法属于过时的东东了。 有了idea以后,就可以开写了,如果您是大牛,可以直接用英文写。我的习惯是,先用中文把文章的核心内容写好,逻辑性一定要强,写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公式符号,都要有来历,反复修改几遍后,可以写成英文。 接下来最难的就是写introduction了,大多中文文章这部分写的很简单,而英文文章则不然,有的还专门一节是literature review,要把目前的研究现状写清楚,可以用个小转折,引出自己的研究内容,但记住谨慎评价别人工作的弱点,我常用的方法就是,虽然对XX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对于XXX还没深入研究,因而本文提出了XXXX。 英文文章的实例也是很重要的,相信很多专业都会做试验,要把试验从背景到最后结果交代清楚,最好还有比较,有讨论。 这样下来,全文应该差不多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语法问题。板上有很多介绍如果写文章的帖子,我就不重复了,不过如果有条件,最好找英语是母语的人修改一下。还有,写完后,过一段时间在拿出来反复修改,不要急于投稿。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53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漫谈二流大学
slei 2011-5-9 16:09
漫谈二流大学 By admin 这 是我到浙大写的第一篇文章, 我在2005年就在清华,带着浙大校友、我的博士生钟瑞军为浙大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重地,做了一大堆纸上谈兵的工作。我们两个傻瓜,没昼没夜没报酬的为浙大 写了大量没人看的报告。后来想想,真有点像孙文上书李鸿章,孙文不傻,李鸿章不笨,只是这个国家病了,患的是百年慢性农民综合症(chronic peasant syndrome ) 。一百五十年来,个个国家领导人,都满怀雄心壮志的为这个国家鞠躬尽瘁,慈禧死了、溥仪退了、孙文让了,袁世凯中风了,蒋介石在小岛上抑郁了、毛泽东弄得 自己妻离子散了,我们中华农业大帝国依然是有浓浓的土味,污秽中带着虚假,狂妄中带着自卑。 我不后悔我选的人生道路,我在这孤独蜿蜒的人生路程上,慢慢的找 到了意义。发现人生含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没有白活。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没有白活。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在浙大漫漫路程的第一步。在世界走入商业 社会、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个国家、这块土地、这个生命,不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党的,是属于所有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是在法律的界定下、智慧的衍 生上,属于我们自己的。 李志文 2010年2月1日 漫谈二流大学 李志文 November 11, 2006 ` 浙大新校长杨卫在接受《大学周刊》访问时,对大学发展,谈了些相当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然后,他做了精辟的分析: 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 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更多。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 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 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 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上面这句话讲得太对了、太好了。不是在世界一流名校待过较长时间的学者,是不会有此高见的。杨卫到底是开国以来第一个当了大学校长的长春藤毕业生。 按照杨卫的标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刚刚进入世界的三流水准。十年前,中国大学是没有资格谈SCI的。现在,前五名的学校,清华、北大、浙大、 复旦、南京在SCI的数量上,现在已经能在亚洲占一席之地,拿到美国比比,也不见得丢人。中国有人海优势,再往后,这个成绩会更好。但这种比法再往后已经 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家二流学校,不跟咱比这个。要用人家二流学校的比法,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又回到起点上:重新洗牌,咱们的成果几乎是零。 我今天要谈的是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还要做多久的三流大学?我们怎么才能进入一流大学,顶级大学是人人没有把握,只能当做一个崇高的目标。 我个人幸运的在美国顶级大学待过,我的助理教授中的三年就是在芝加哥大学待的,然后到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当副教授。1980年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与经 济系,应该是顶级,甚至是第一。在1990年,芝加哥统计过,90% 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所有知名商学院的会计学与金融学的当家学者(是讲座教授,但通常不是系主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这几年,芝 加哥大学的经济与商学,一流没有问题,顶级可能就不是公论了。现在顶级的位子,应该是哈佛与沃顿。1983的沃顿应该只能算一流,哈佛商学院连一流都谈不 上,甚至是被认为是一群二流学者拿着哈佛的老牌子在招摇撞骗。我的母校罗彻斯特大学在我念书的时候 (1974),应该是一流大学在做顶级大学的梦,现在是一流大学在往下降。我现在担任讲座教授的杜兰大学应该是一流的尾巴,杜兰从来没有做过顶级的梦,想 都不敢想,连一流都岌岌可危。 表上都是美国的大学,二次战后,老美在各方面称霸了六十年,学术也不例外,不能不用老美来做度量衡(calibrator)。英国的三家,是十八世纪大英 帝国的回光返照。 从我的分析来看,大家可以知道,二流与三流可以按学校来分,一流多少能按学校分,顶级的大学与顶级的专业就不一定在同一个学校了。顶级大学的排名是 相当稳定的,基本上取决于历史、资源、及地缘环境。顶级专业的排名是相当不稳定的,走掉一个大师,或大师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顶级的位置就保不住了。以大学 来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应该是三流,但在清华与北大,有些专业领域已经有点二流的味道,浙大是扎扎实实的三流。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大学是不入流,别 难过,印度也一样。甚至日本也好不到那里去。日本自从百年前,有些大学冲进三流后,绝大部分的大学还是不入流。日本是靠武力与团结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 之地,在学术与思想上面是没有太多的建树的。这几年,北大与清华的国际化与超前意识,比绝大部分的日本大学要来得强猛。 我曾在香港科大做会计系的创系系主任,在离开科大那年,按顶级学术成果排名,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多少是玩了花招,1999年的香港科大会计系应该 是扎扎实实的二流顶端,应该是美国之外的第一名。香港科大的这个第一也是岌岌可危,香港中大来势汹汹。在会计学与金融学的领域里,全是老美天下,老欧只有 亦步亦趋的份。由于拥有大海龟与牛外教,在会计与金融领域,香港的三大(港大、中大、科大)基本上比欧洲大学好,而且独步亚洲。 什么是二流大学? 杨卫为二流大学做了相当好但不完美的定义: 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 它不完美的地方,在『一年能···发一两篇』这句话上。我认为到了二流学校,基本上,已经不用简单的数字管理,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最好杂志一年能发一二篇,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是,别说二流大学的教师了。我下面会详细分析。 我先分析一下三流大学与二流大学的不同。三流大学,应该是像美国的California State, Kansas State, 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中国大陆的北大、清华、浙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有一个共同特性,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是外 行官员管内行学术专家,就是咱们所说的『红管专、外行管内行』。这些外行官员都要找一些『客观标准』来做管理依据,就自然的数字挂帅了。 在美国 这些大学都是资源较少的州立大学,这些大学,有些就被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像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ies。有些是小州的州立大学,像Kansas State。这些大学,校长底气不足,难以抗拒州政府与议员的干涉。天下英才有限,到了这些学校,能分到的人才,就微不足道了,数字管理,简单明瞭,成本 低廉。在亚洲,官本位下,校长发挥空间有限,许多是新兴国家,资源也有限,发展学术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教师们有拿到学位后继续念书的习惯。用SCI 数目来管教授,就如同用考试来管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质教育与学术效果,但总比不管好。到了不入流的大学,基本上就是随意管了。台湾的有些私立大学,大陆的 大部分大学就是这一类。 表一是基于美国大学最被认可的排名,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的2006 报告,再依照我自己的判断,为顶级、一流、二流、及三流大学列出一些例子。每一流中,按照排名的顺序,由高而低罗列。顶级与一流是全部罗列,二流、三流众 多,只是例列。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的排名,是在美国最少争议的了。排名免不了主观判断,这个表只是例子,不是科学 。表中的顶级与一流大学几乎清一色是美国学校,是因为美国有最好的制度设计,几乎把全世界的学术精英完全吸收过去。我在一流大学里,列了法国的Ecole Polytechnique,其实只是『公平』的考虑。法国的Ecole 有点像中国的清华与北大,学生是最好的,不输给任何的一流大学,设备还不错,但是师资与学术环境就比美国的一流大学差多了。亚洲的三家二流大学,香港的科 大与中大,日本的筑波都有很大的美国影响。读者可以指责我有偏见。我走遍世界,在欧、亚、北美、南美各国中的顶尖大学都有些朋友,参观大学、分析学术环境 是我的嗜好,本文只能说是我的看法,不能说是我的科学论断。学术是尽可能的寻找客观的数据,但是学术结论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在表一,各位也可以看到,顶级大学全是美国的私立大学,较好的一流大学,还都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到了一般的一流大学,公立大学就多了起来。二流大学 与三流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学。没有列在表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私立大学,是不入流的。这就是资源与体制的互补了,私立大学体制灵活,如果有足够的资源, 会办得比公立大学好。如果资源不足,私立大学的灵活体制反而导致它们胡作非为。 表一: 依照作者判断的大学流别示例 顶级大学 一流大学A 一流大学B 二流大学 三流大学 (例子) (例子) Princeton Univ. Pennsylvania UC-San Diego Maryland 东京大学 Harvard Columbia UNC-Chapel Hill Florida 大坂大学 Yale Duke U Illinois Ohio State 清华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rown UT-Austin U Pittsburgh 北大 Stanford Cornell NYU Boston U 首尔大学 MIT UC-Berkeley Univ. Virginia Texas AM 台大 Chicago Washington U Toronto Rutgers 浙大 Northwestern UW-Madison Purdue National Singapore U Carnegie Mellon E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U Iowa U Alabama Univ. of Michigan Univ. of Sothern California Indiana-Bloomington U New Hampshire Johns Hopkins U British Columbia 香港科大 Dartmouth College Rochester Michigan State California State Univ. System Rice U Minnesota SUNY Buffalo 成大 Vanderbilt Case Western U Kansas Emory Georgia Tech U Arizona Cambridge (UK) Lehigh 香港中大 Oxford(UK) U Washington 筑波大学 UCLA UC Irvine Georgetown Notre Dame Tulane Penn State LSE (UK) 注: 本表基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06的排名,再依作者的了解加以调整。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的排名偏重本科教育的角度。本表的微调多考虑了些研究成果的因素。表上顶级与一流大学,作者大多亲身访问过,每一家学校都有相识,在其中一半学校作者做过 学术报告。 台湾的台大,大陆的北大、清华、与浙大,被分到三流,是让人非常气愤与不服的。台大、北大、清华、浙大的学生素质绝对的超过我任教的杜兰大学。台 大、北大、清华、浙大的老师的『脑素质』也不逊于杜兰大学的老师。为什么杜兰可以在一流大学中吊个尾巴,而我们的北大、清华被列入三流呢?因素很多,最重 要的是,杜兰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北大、清华、浙大是中国的国立大学。环境与体制,决定了学术机器的生产效率,原料的品质(老师、学生的天生素质)当然也会 影响成品的质量(学术成果),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二流大学,应该是SUNY/Buffalo, Rutgers, Florida, Kansas, 与香港科大这一类的大学。这些大学由于资源、地缘、历史因素,没法子与一流大学较短长。表上的一流与二流大学的运作、目标、渴望,基本是一样的。它们只有 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差别。顶级大学的年轻副教授通常是一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一流大学的少壮副教授通常是二流大学争聘讲座教授的目标。三流大学 与二流大学之间的交流就要少多了。北大与清华已经有点二流大学的架势,就是因为,它们已经有点能力在一流大学的少壮精英头上动脑筋了,例如清华用了五年的 时间操作,礼聘钱颖一从Berkeley回清华,浙大才刚刚有这个概念呢! 在顶级大学,谈文章的篇数,是粗俗的行为,被大家取笑、不耻。 在那种学校,著作等身、大气蓬勃是理所当然,有什么好吹的?在一流大学,学者是梦昧以求『这辈子』能有『一、两篇』 传世之作。 但是这个梦是深藏心底,不能说的,说出来就下流了。在二流大学,是公开的说:『想当教授,就得有一、两个全垒打』。意思就是,想当教授,非得在顶尖杂志, 发表一、两篇论文不可。如果像杨卫说的,每年要发一、两篇,就成了『牛饮』,只有三流学校的牛才这么公开的鬼叫。二流学校公开招聘讲座教授的时候,基本上 看的是品质,不是数量。可是在内部提升的时候,基本上看的是数量,不是品质。人家已经都做牛做马怎么多年了,没有功劳有苦劳,咱二流大学资源有限,那能养 得起这么多神仙?只要你还努力听话,时间到了,苦够了,也就当上了教授了。 看一个学校的教师管理机制,就能看出这家学校的定位。在顶级大学,教授几乎人人有个讲座(endowed chair),这些老爷都是千辛万苦从对手那里挖过来的。助理教授几乎没有一个能升上去,极少数能升上去的,老早就有对手在挖墙角,又得千辛万苦的挽留, 年纪轻轻,就得给他个讲座教授。校长的任务不是『管』这些人,而是哄着他们,赔着笑脸,防着他们与别人谈恋爱。校长更重要的任务,是眼观四面、耳听八方, 知道各专业领域的动向,聘请到领导未来20年学术方向的大师。校长对大师那敢说个『管』字,磕头都还来不及呢!那怎么『管』这些老爷呢?出个假货怎么办? 别担心,这些人好管极了。只要你的学校有足够的大师,顶级大学当然是大师如云,他们互相把对方管得贼紧。老子好不容易混到这个江湖名声,才能如此吃香喝 辣,我们中间如果出了一个假货,别人对我们的本事产生怀疑,我的数十年修行,岂不被糟蹋了?在顶级大学里,每周定期的研讨会就是擂台,那些大师们,在擂台 上杀得你死我活。 当然,如果一个顶级大学,请了个无能校长,一口气找了一群假大师,这个大学就马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这个顶级大学就垮了。这就是为什么,顶级大学都 在美国,又都是私立大学。因为只有美国的顶级私立大学才能发展出一个极精细的大师互相监管的『教授治校』的机制。美国的普林斯顿、哈佛、耶鲁用了三百年的 时间,用世界最优渥的资源,运用市场机能,慢慢把美国的学术巨厦的上梁弄正了弄直了,美国的一流大学像伯克莱、康奈尔才能放心的让教授来管自己,管学校, 甚至管校长。 美国的三流大学基本上是官本位,跟咱中国一模一样。李远哲这个学化学的书呆子,居然在台湾倡导『教授治校』,把台湾的大学变成政治角力场,乌烟瘴 气!三流公立大学如果教授治校,全校教授一定『挖社会主义墙角』。没有大师级的学术地位,就没有了赔不起的面子。教授跟装配工都是人,没有了赔不起的面 子,就可以不要脸,一旦没有人管,就一定不要脸。三流大学用SCI 数量管教授,就是防止教授不要脸,在我们管理学,这叫做防止『道德危险』(Moral Hazard)。 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所耗用的资源是惊人的,在外人看来是极度的浪费与没有效率的。师资是名校的命脉,这个『浪费』与『低效』,在师资的培育上面最为 显著。我用杜兰大学商学院做例子。杜兰商学院在过去十年,起码进了50个刚拿博士的年轻教师,每位教师的年薪,用2006的价码,是15万到20万美元, 每个年轻教师可以待六年,不升就走人。这十年的投资保守的估计是15万乘6乘50,总共四千五百万美元。只有四位升上副教授。其他的都为二、三流大学做贡 献了。我们的教授,基本上都是从外边挖角进来的,也就是说,顶级大学与其他的一流大学,用了更多的价钱为杜兰做了贡献。以顶级与一流大学合起来的五十家学 校做群体单位,百分之九十的师资培育投资是为了二流大学做了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三流大学玩不起这个游戏,也就根本不玩了。从一流大学流落到三流大学的人, 基本上都放弃了『研究』,反而,一直在三流圈子的学者,有些会兴味怡然地玩着三流大学的数字游戏。 有人会说,这些百分之九十的年轻教授,会为顶级与一流大学发表大量的文章,所以值这么多钱。哈!你就错了。杜兰的这50个人,在十年内,发表了大约 50篇文章,其中三分之一是那升等的那四个人发的。其他46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具体成果。用浙大、清华的数字管理概念来看,起码四千万美元是打了水漂了。 在美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博士毕业生,这一辈子,不会在顶尖杂志发表文章。顶尖杂志的百分之九十的文章,是百分之一的学者写的。在杜兰商学院,学术成果主要 是五个讲座教授(师资队伍的5%)做的。 那么,我们不干脆就让这五个学者专做学问,何必花这么多钱,让这么多人陪着玩?这就是学术环境的成本,没有这么多人日以继夜的干,就没有一流的研究环境;没有九死一生,就没有英雄好汉。后面我会分析,什么叫一流的研究环境。 话说回来,中国可能穷些,中国的市场机制可能差些,中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可能落后些。但是浙大、清华的许多教授的天生素质可一点也不比什么普林斯顿的 那些书呆子差。凭什么人家可以教授治校,被校长哄着、伺候着,而我们清华、北大的念书人就得拍校长马屁、看书记脸色?我们也要教授治校,我们也要大师如 云。好!有志气!那么,我们得先从三流大学转变成二流大学。下面我就分析如何把北大、浙大、清华转化成二流大学。 怎么样才能办成二流大学 我前面说过,顶级、一流、二流大学基本上没有本质的不同,差别在由于历史、资源、及地缘的关系 。 他们优秀的程度不同,他们的办校宗旨、监管体制、评核方式基本是一样的。这些学校实质上是教授当家。二流以上的大学是一群学者的合伙组织 (partnership)。而三流大学比较像工厂,教授只是拿薪水的『笔耕者』及『口力工人』。二流大学已经到了民主体制,而三流大学是农业社会的君主 专制。 从三流到二流要比从二流到一流难得多。从二流到一流,甚至从一流到顶级,只要有资源肯拼命,就有可能做到。而从三流到二流是本质的改变、是思想的改 变、是文化的改变、是价值观的改变。用经济发展来做比喻。从二流大学到一流大学就如同已经是工业社会的亚洲四小龙想赶上英国与意大利。香港与新加坡用了三 十年,到了上世纪末已经做到了。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就如同满清的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共和国的工业社会,打打杀杀一百五十年,到了1990年才算结束,经 过了非常痛苦、血腥、漫长的转型过程。这转型的痛苦是由于价值观的改变与社会结构性的改变,影响了现有在位人的利益,让他们的人力资本,一夜间荡然无存。 从二流到一流大学,是按同一个制度体系力争上游,而从三流大学到二流大学是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由于新的制度体系否定了现有的制度体系,反抗、破坏、挣 扎就大得多。 在三流大学的体系里,文章数、学生数、头衔、行政职位是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是物质报酬分配的依据。在全是三流大学的官本位国度里,没有也不需要 开放性的学术市场。在三流大学的体制下,要累积文章、学生、头衔、职位这些人力资源可不容易。首先做学生的时候就得选一个大牌做导师,当徒弟的,沏茶倒 水、上街跑腿,样样周到。毕业后弄头衔、抢职位,又得卑躬屈膝、心狠手辣,一样不少。带着一批弟子打天下,要远交近攻,合纵连横,交了不少朋友,结了不少 世仇。在数字挂帅的体制里,比的不是真知卓见,而是组织能力,政治手腕。一旦改变学术体制,原来的学术领袖,就像满清遗老,痛哭流涕、顿失依靠。反抗的意 念,这么会没有呢? 在三流大学体系里,博导可以任命,文章数可以计算,虽然不理想,但可执行性高,虽然大家做点没用的研究混饭吃,倒也有些次序,每个大学各混各的,相 安无事。到了二流大学体系里,大师不是校长任命就行了,得有真知卓学,没有一个市场机能做信息处理与汇总的工具,谁又知道那个是真大师,那个是假大师?如 果假大师的人数,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劣币驱逐良币,结果比三流大学体系还糟糕。三流大学的博导是绵羊,校长吼一吼,就乖乖低头吃草。二流大学的假大 师,是披着珍贵貂皮的野狼,可以把校长都吃了。哈佛教授参议会才刚赶走一位做过财政部长、要改革哈佛教授懒散教学态度的年轻校长。谁对谁错,我说不清楚, 人家哈佛有足够的真大师坐镇,如果那些假大师搞得过分,校长是冤枉的,真大师就都跑到普林斯顿或斯坦福去了。如果没有什么讲座教授因此离职,这个校长大概 走得不太冤枉。这就是市场机制。中国有吗?这里有个小注脚。这个校长要整顿的对象,就是一个讲座教授, 他一气之下,拉了一批同事投奔普林斯顿去也。这位讲座教授是真大师、假大师,我不知道,隔行隔重山。但是,普林斯顿接受了这一批人马,哈佛校长因此去职, 是非曲直,就有了公论,这就是市场机制。 办二流大学只是清华、浙大进入世界名校的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世界顶级大学。真正的教育家是办教育,而不是争排名,就如同真正 的学者应该是好奇与探索,而不是算文章数量。争排名、做文章的毛手毛脚,我知道些,我也做过些。我一生的志向与绝大部分的精力还是做个真学者好老师。做为 一个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我是不相信绝对道德观的,我认为道德是成本效益盘算下的产物,是社会制度的衍生品。做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科学家,我要贡献的是如何透 过理性的分析,设计一套制度机能,让人们自然地依自利的动机,做到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因此,我对清华及浙大的建议,不是怎么玩些手法,把排名弄上去,而是 以社会精英的心态,怎么为中国打造一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在我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经清晰的指出,中国如果想要有个优良的学术与教育环境,就得有世界顶 级的大学,这两三个顶级大学,会带动几十个一流大学,这几十个一流大学,会带动上百个二流大学。这些顶级、一流、与二流大学是中国的知识泉源,会发展出千 千万万的科技应用,会培育出无数个领袖、学者、与教育家。我任教的浙大与清华,应该有舍我其谁的抱负。 在我的举例与分析中,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创建顶级大学最重要的一环,是以学术大师为核心的市场淘汰、监控、与定价机制。顶级大学绝对不是一个官本 位的农业社会能产生的。没有一个官,甚至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识别学术大师,但是市场能。市场的识别能力超过任何的专家,市场的淘汰、监 控、与定价机制是融合了市场所有专家的智慧。 中国以致亚洲都没有一个开放型的学术市场,在清华讲的是『三清』,东京大学谈的是『三东』。三清也者,本科、研究生、教授职位都出身清华也。看清华 出身的清华教授谈起三清的那副得意像,真恨不得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这三流古井里的青蛙』。我自己也有『三台』病。四十岁以前,我的梦就是回母校台湾大 学教书。整个亚洲的学术精英都染了严重的科举病毒。如果一个大师是在十八岁那场考试决定的,这个大师百分之百是假的。没有真大师,就没有二流大学,就别提 顶级大学了。没有开放的市场,就不可能有真大师。货真价实的学术大师是在残酷公平的市场上,百炼成钢的结果。清华、浙大、东大、台大只是个三流大学,真正 的症结就在这里。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二流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队伍不能有近亲繁殖。所有博士毕业生都要进入公开市场,不能留校。 大海养大鱼,小沟养泥鳅。学术界的大牛,集中在美国这个学术大草原,也就理所当然了。最大、最公平的市场杀出来的大师,应该是最厉害的。不只我们 『落后』的亚洲得服气,近年来,连在『先进』的欧洲的大师都有浓浓的美国牛排味。清华、浙大要玩二流大学的游戏,就得进入北美学术大草原。各位看到吗?在 表一,一个只有三千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加拿大,居然有两家大学被列入一流大学,就是因为地缘优势:它们位于北美洲英语语系的学术大草原。如果把杜兰大学、南 加大往南搬五百里,进了墨西哥,杜兰、南加大就什么流都不是,这就是地缘优势。 在中国生根的浙大与清华,地缘优势就别想了。没有地缘优势,也能成为二流大学,人家香港科大不是就做成了吗?香港科大还一度有一流大学的恢弘气势 咧!出大师的学术市场不是要大要公平吗?中国市场虽然不公平,谁能说不够大呢?只要我们能借用美国市场体制让中国市场做到透明与公平,三十年后,世界学术 中心在那里,谁都说不准呢! 如果为了进入这个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要清华、浙大搬家是做不到的,但是参与英语语系的学术市场的必要条件,非满足不可。我是社会科学研究 者,用英文谈中国的社会制度问题,真是***憋气!深深的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心情平复后想想,咱们的汉文不就是中原西陲的秦戎话吗?中原周天子的话 怎么说,现在谁也弄不清楚了。自然科学是不太受语言能力影响的,进入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对人文社会学科来说,要难得多。这是进入市场的必要交易成 本。我知道,北大、清华的经济、管理科系已经在做了,香港科大的建校原则就是世界(其实就是美国)标准。我最近接到复旦大学要求我协助拟订世界顶尖期刊的 排名,看来复旦也想杀进北美洲英语语系学术大草原了。 有效的市场机能一定要有优生劣败的竞争淘汰机制。美国二流大学以上,都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就是长聘(tenure)制度。顶级大学的长聘制度可以说 是冷酷无情、惨不忍睹。连挂一流车尾的杜兰大学都是九死一生。长聘制度原来是保障教授的言论自由的,经过两百年的演变,成为美国学术最重要的『净化剂』。 长聘制度是让最有前途的年轻学者,列入长聘教授的候选人,称为长聘岗(tenure track), 成为严格考核与培养的对象。 这个考核期,在顶级大学是九年,通过了就是正教授,而且很快的就是讲座教授。在一流与二流大学,通常是六年,通过后就是长聘副教授。顶级大学与一流大学的 重要不同点之一,就是长聘制度的严格程度。顶级大学的斯坦福的考核期是九年,而它隔壁一流的伯克莱是六年。 顶级大学经过九年的严酷考核,不被打死,就成了大师。在顶级大学里,副教授这个职位是短暂的过渡。在较好的一流(表一里的一流A)大学中,大部分的 长聘教授,都能升等,可是在一流大学里资源比较不足的学校(一流B), 就越来越多的终生副教授。因为在一流大学里,升等的标准是看对手想不想挖你。没有人来挖角,你就好好的等着,一辈子都别想升成正教授。好的一流大学挖角的 能力强,被挖的或然率高,流通机制好,就没有存货。次一点的一流大学,挖角能力弱,被挖的或然率低,存货就多。到了二流大学,实在没有资源玩这个游戏,但 是还想成为一个学术净土,在给长聘时是按照一流的标准打了点折扣,到教授升等的时刻,有些就只看苦劳不看功劳了。北大、清华、台大都没有采用这长聘制,所 以就该列入三流大学之林。香港三大,尤其是科大,对长聘制,已经很认真执行十年以上了。 这个长聘制为『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提供了丰富的供给与需求。有人称这个市场为『旧货市场(used market)』。旧货市场的买家,不都是穷人(较次的学校),豪门大户也热衷得很。因为真正的学术大师就像好酒,越陈越香。学术大师是二级市场的常客。 在一流大学最常说的话题,在顶尖大学几乎唯一的话题,就是某某人有了什么成果,是怎么来的,又有那家学校挖他了。 这个丰富的二级市场,也为长聘制添加了新的功能:淘汰、筛选、信息、激励。对于一个极难客观评价的学术来说,长聘制的这些功能太重要了。没有长聘制、没有 丰富的二级市场,就不可能有鲜活热闹、蓬勃兴旺的学术。由于中国没有长聘制,没有开放型的学者二级市场,中国就没有二流大学,更不必谈顶级大学了。清华就 是请十个杨振宁来也没有用,请来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只是花钱买了个符号,培养了一个诺贝尔奖研究成果,才是顶级的大学。西南联大的吴大猷可以用杨振宁为例 说他自己的学术成果,清华大学的王大中是没有资格这样说的。你知道吗?像杜兰这样的学校,是很少给诺贝尔奖得主荣誉博士的。我现在就是杜兰的荣誉博士遴选 委员,我们要授予荣誉博士的,是有可能得到诺贝尔奖的人。锦上添花是三流人做的事。 在二流以上的大学里,重要行政职位,尤其是校长,都是全世界公开遴选的。权与钱是腐化的根源。一流大学有权有钱的学术单位,像商学院院长,基本上是 从外引进的。一流大学的学术科系,每隔十来年就会从外面挖进一个系主任。外来的新主管有独立性,他不欠人情,没有瓜葛。他也有客观性,他可以冷静的分析这 个单位的历史留存问题,他的做为与决策不会马上引发关联性的猜忌。他有开创性,把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引入。我有个亲身的好例子。EMBA 教学是芝加哥大学首先推出的,并不太成功。后来给西北大学摸出了门窍,杜兰大学就挖了西北大学主管EMBA的副院长来当院长,做了两年,就出了成果,哥伦 比亚大学又从杜兰手上把他抢了过去。EMBA 就是这么样在美国遍地开了花,也影响了世界。 从我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出,浙大、清华如果关着门自己搞,是搞不成二流大学的。二流大学的建设要靠市场机制,因此想要摆脱三流大学的困局,就 得拉了一群背景相同、资源相似、有志向前冲的学校一起干,组建一个即竞争又合作的学术市场。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里的顶尖大学成立像 美国常春藤的学术联盟。与中国教育部共同推动,逐渐的将中国最有历史、最有潜力的大学的监管从教育部移转到校产基金会、校董会、顾问委员会的手里,将学术 专业的监管移转到公开的学术市场。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导师邓小平,有个真知灼见:『摸着石子过河』。市场不是一天造成的。市场的优化过程,纯粹是经验的累积,结集所有参与者的经验与 智慧,不断的改进与摸索前进,最后胜出的机制,不是任何一个设计师能单独推导出来的。认识市场机能在学术监管与激励的重要,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步,极不 容易跨出,能跨出这一步,而不跌个四脚朝天,后面的路就会逐渐好走。 『摸着石子过河』的真髓是从一小步做起。张维迎这个小红卫兵,在北大搞的学术文化大革命,立意是好的,大方向也对,可是他可能患了他出国前上班的赵 老板同样的错误:打击面广了些,步子快了些,调子高了些,手法硬了些。能让人家小老美,日以继夜、不眠不休、老老实实的干真学问的动力,不是校长室的一纸 公文,也不是某某大师的大声吆喝,而是那些小老美俗不可耐的经济动机与市场压力。要在世界顶尖杂志发表文章,也不是随便说说就有的。学术这东西,是会者不 难、难者不会。北大有这么多学者没有受过应有的研究方法、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的训练,硬是打鸭子上架,只有官逼民反。说到官逼民反,我在香港科大就患过同 样的错误。三流大学的问题就在官本位的学术政策,做学术改革的也是用一纸官书,是很难成功的。 我觉得,学术改革,应该用利导而不是势逼,用市场机能,而不是用官方政策。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最容易突破的新成长点。对原有的教师与学术单位做增 量改革。譬如说,把教科书教好要比做前缘研究容易得多,北大许多老师可能无法用英文发表惊世之作,用英文念教科书的本事总有吧!因此计算成果的时候,把文 章数的比重压低,把文章质的比重加高,教好书的比重大于劣质文章数的比重,升等评核的时候,多邀请些香港与美国的华人教授参与,采用竞争上岗,竞争加薪。 这些都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工作,学术本来就不是方便面。自古以来,成功的改革本来就是文火煮青蛙。有点良心与眼光的人都能看到张维迎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贡 献,及对整个北大学术改革的贡献。但想要人人讲好话就难了,不被乱石砸死,都算你张维迎走运的了。 案例:香港科大是怎么沦落成为二流大学的? 香港科大的成立,在亚洲学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香港科大是亚洲第一个按世界一流大学的体制与框架搭建的大学,找到了真正有当世界一流大 学校长的背景、见识、能力、与经验的吴家玮,到香港来负责这个划时代的任务。其实,应该说是吴家玮找到了香港来实现他的理想,而不是香港人找到吴家玮去实 现香港人的梦想。我不认为,当时在大中华地区(大陆、台湾、香港、及新加坡),有任何一个官员或社会领袖真正懂得一流大学是什么回事。我要称赞香港的社会 领袖,只有见多识广的香港精英才听得懂吴家玮说什么。大中华地区的所有自命为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或准校长,都应该在桌上放一本香港科大教职员手册,没事的时 候,看看,悟一悟这些手册条文后面的含义在那里? 我大声疾呼,建议我现在的老板,清华的顾秉林与浙大的杨卫,请吴家玮做你们的顾问。你们有吴家玮的聪慧,但你们没有他的阅历。学问的领悟是要在一流 的环境中长期的熏陶,才慢慢深入骨髓。顾秉林与杨卫在社会科学上没有被长期熏陶的机会。社会科学里的市场机能跟自然科学里的物理机能不一样。物理机能的道 理能在书本说清楚九成以上,市场机能得靠从经验、观察、与失败中去领会。 只有在市场玩过,才知道市场规律。办一流大学的道理是社会科学,不是自然可学。本文开场中,引用杨卫校长的那番话,是在五年前,没有一个中国大陆的校长能 说得出如此精确的。这是因为杨卫有在美国一流大学受过完整博士训练的经历,在做学生时,耳濡目染,听老师、同学点评英雄豪杰。吴家玮在UC San Diego 当过常务副校长 (Provost),他的经验与智慧是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可贵资源。 现在把话头转回香港科大。在1991年,当我接受科大的邀请去香港看看的时候,科大寄来一些资料讨论科大的愿景及方案,其与众不同,就深深的吸引 我。我与吴家玮深谈了几次,他的风度、气势、仪表、思想,与我见过的一流大学校长相比,犹胜一筹。他对科大的构想是许多美国一流大学校长的梦想,由于历史 因素而只能是梦想。1991年到位的第一批教授,就是梦幻团队,同时拥有这一批学者,是许多一流大学无法企及的目标。在海滩之旁、峭壁之上的校园,吃定了 书呆子的那颗清风皎月、美酒诗书的浪漫心怀。这个校园能让耶鲁大学校长嫉妒得高血压,更别提在可怕的哈林区之旁的哥伦比亚大学了。吴家玮带着科大的校园规 划与建校大纲,到美国的顶级与一流大学转了一圈,立刻造成极大的轰动。我想,所有的华人,尤其是香港人,要为香港科大感觉骄傲与兴奋。香港政府应该把科大 做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发展成整个亚洲的学术中心。 哈!我错了,大错特错。我刚到科大不久,有一次跟的士司机在车上聊起科大,他用非常愤怒的语气,大骂科大。说科大校长贪污,在家里盖了大游泳池,又 说科大浪费人民血汗钱。我当时极为震惊,渐渐的,我发现香港的新闻媒体,几乎不报道科大,就是报道,也是批评多,赞誉少。在香港各角落,几乎闻不到一丝以 科大为荣的气息。我们这一群很把自己当回事,在世界上也有些人把我们当回事的书呆子,在香港平民的眼中,啥都不是,就是一群糟蹋粮食的饭桶。 的士司机不了解科大,也就罢了,他们没有念多少书嘛,那晓得哈佛与活佛的差别?大学生该了解我们这些国际知名学者的来头吧?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还不争先恐后的报考科大?哈!我又错了,大错特错。我在科大的时候,以师资的真本事来排名,科大远远的第一,中大第二,港大遥遥第三。由于香港的高速经济 发展,越新的学校师资越好。港大最老,师资当然最差,当时有些港大的教授,可能还做不了科大的研究生。在香港待一阵子后,我对香港的高校招生有些了解,才 惊奇的发现,科大是香港学生的第三志愿,甚至是第四志愿。要命!连香港的知识分子,也没有把我们这些很把自己当回事的书呆子当一回事。 有些教授,包括我在内,就建议说,我们有这么好的师资,我们应该向全世界招生,尤其向中国大陆招生,为祖国服务。我还兴冲冲的,在台湾、新加坡、大 陆为科大扩充影响力,号召当地最好的学生考科大,也还真有些学生雀雀欲试。很快的,我们发现,港台新陆都是官本位,根本没有市场机制,跨地域招生得通过四 地教育部门协调,这一协调,要到那个猴年马月? 逐渐的,有些老师又飞向海角天涯,留在香港的老师,有些被其他学校慢慢的挖了墙角。逐渐的,在世界学术市场上,科大不再是亚洲唯一的亮点,不再英气 勃勃。在1991年,世界顶级学者们眼中的亚洲唯一的一流大学,香港科大,到了1999年,就这么沦落成了二流大学。在香港百姓的眼中,还是香港地区的二 等大学! 香港科大的案例,为我的理论提供了实证结果,也为浙大与清华发展学术,进入世界二流大学提供一些启发。一流大学要有资源、历史、及地缘条件。科大在 1991年,满足了资源的条件,而且满足了最难的资源条件:学校领导人与学术领导人。吴家玮与他请来的创校教授,对一流大学操作与学术市场的深刻了解,是 到现在还没有亚洲另外一个大学可以比拟。可是科大的创立,也有基因病原(genetic disease)。其中之最,就因为它是个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就得跟没有专业知识的官员、议员打交道。这些官员、议员是学校的衣食父母,态度高傲蛮横(香 港要比台湾、大陆好多了),而一流学校的操作是很难用客观的短期指标来衡量的,科大与这些官员、议员打交道,根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有,官员 与议员有他们自己的烦恼与忧愁,他们可不会像我们这些书呆子,为办一流大学而拼命。 香港科大从零做起,没有历史,就没有历史包袱;但没有历史,也就没有群众基础。我起初有点纳闷,香港的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应该有不少人, 是多少知道吴家玮干了件多不容易的事,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后来想想,他们能说什么呢?前面分析过,一流大学与三流大学是模式改变 (paradigm shift), 一流大学的思维基本是否定三流大学的体系的。这些官员、议员、学者、新闻记者都是港大、中大的毕业生,难道要他们称赞这些外籍兵团,否定自己?这就如同小 海龟孙文,到了北京跟大官僚李鸿章谈变法,是李鸿章听不懂?还是李鸿章没有傻到自残? 科大的地缘位置,也注定让它难以保住一流的架势。可以说,科大是一国两制的受害者。香港只有六百五十万人,做为一个香港的公立学校又不能在大陆公开 招生,学生市场就只限于香港的弹丸之地。各位看看表一列出的一流大学,那个不是全球招生的?香港科大是用国际一流的师资去教香港二流的学生,不只是资源浪 费,师生都辛苦难过。最近一阵子,香港在谈教育资源整合,香港科大这个名字都有可能成为历史名词。没有历史、没有群众基础,就没有足够的选票来保护这个招 牌。 香港科大曾经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梦幻资源:一个有眼光、有魅力、有本事的校长,一群著作等身,国际知名的教授,一个青山绿水、优雅宜人的校园。但是 科大没有历史、没有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科大是家公立大学,陷身于扯不清的政治泥沼。科大在短暂的辉煌后,回归成香港高等教育的一个平民:一个世界级的二 流大学。 我曾在慵懒的周末清晨,躺在清华园九公寓的床上,望着窗外遐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六四,1991 的中国应该已经到了贞观之治,即将要回归的香港,决定送祖国一个礼物:十亿美金,一个吴家玮,一群在世界擂台成长了三十年的华人学术精英。邓小平大笔一 挥,这笔资金与这群书呆子,进驻清华园,从零做起,打造一个顶级的,自我监管的私立大学。这一来,资源、历史、地缘优势不都有了吗?今天的清华,又何至于 在三流大学中挣扎?可能今天的清华已经是鄙夷哈佛,无视耶鲁的世界顶级大学。所有世界新科博士的皎皎者,论文一旦被导师首肯,马上就寄到清华,梦想着北京 打来的邀请电话。大唐盛世啊!衣冠长安啊!你在何方? 如果我们以搭建香港科大品牌来评价吴家玮,吴校长并没有取得巨大成功,我给他一个『良』(西方的B)。如果我们以搭建学术平台来评价吴家玮,他的成 功是划时代的。他并没有把香港科大办成一流,但是他把香港的七家大学办成二流。他的影响,还到了新加坡与大陆(台湾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我前面分析过, 从三流大学进入二流大学,是思想的改变,是质的跳跃。一旦进入二流大学的层次,进入一流大学就是只是资源与决心的问题了。 在香港科大创建之前,亚洲的所有大学,都是封闭式教学型的大学。别说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别提参与北美学术市场,在同一个城市内都老死不相往来。在 1990年以前,亚洲最西化、最进步的新加坡大学与香港大学的老师都只是些英国的与澳大利亚的学士与硕士。这些地区的学术领导人还公开的说澳大利亚的硕士 训练都要比美国博士好得多。台湾的学者都是本校子弟,许多是从助教按年资爬上来的。在世界顶级的学术会议是看不到亚洲大学来的学者的。别说来打擂台了,连 观众席里,都找不到。近年来,亚洲学术风气的蓬勃发展,香港的三大,甚至七大,都进入了二流大学之林。 这些与香港科大的创建,引起了欧美学术领袖的重视与另眼相看,逼着亚洲的学术当家人打开大门是有密切关系的。 结语 我对中国与大中华地区的经济与学术发展是非常乐观的,有些人甚至说我是盲目的乐观。逐渐的,我发现,就是乐观的我,也都低估了中国与大中华地区进步的速度。 一个一流大学的内部条件是『资源、历史、地缘』,外部条件是『开放、透明、竞争的学术市场』。浙大与清华起码有了历史与地缘的优势。中国之大,没有人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垄断市场或阻止市场的发展脚步。这个庞大的市场,会养出大鱼,浙大与清华都有可能是条大鱼。 我认为,浙大与清华都没有理由毛躁,急吼吼的要长大。长大是必然,长得好,就不是定然。学术如同好酒,资源、历史、地缘有了,外部环境对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当今之急,是寻找资源与妥善运用资源。同时耐心的、逐渐的改变外部环境。 一流大学之间的竞争是君子之争,合作是道义的和作。研究型大学的师生是在学校与学校之间不断的流动的。这些流动切断了个人的私心,增加了信息,辅佐了判断,加强了监控。 进入一流大学最难的一步,是从封闭性的三流大学跨出来。改革与利益重分配是孪生兄弟。在改革中,现有的当家人、在位者是输家。吴家玮并没有把香港科 大办成一流,但是在新生的香港科大没有输家,个个是一流大学的支持者,甚至是狂热的信徒。科大的成功站住脚跟,有了成果,让香港其他六家大学能兵不血刃的 进入二流大学。一个成功的改革,压力要来自外,不能来自上(会官逼民反),更不可能来自下(那就是造反,更是天下大乱)。浙大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清华的压 力,清华的成功蜕变要靠来自浙大的压力。 公开的、透明的、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是必要的压力机能。 参考文献 Avery, C., M. Glickman, C. Hoxby, and A. Metrick, 2004, A revealed preference ranking of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Manski, C.F. and D.A. Wise, 1983, College Choice in Americ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nce, M. 1974, Education as a signal, Chapter in Market Signali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s, 2006, College Ranking. 关 于历史于地缘对大学地位的影响,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四十年之久的查理斯·艾略特说:“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必须是发源于本土的种子,而不能在枝繁叶茂、发育 成熟之际,从英格兰或德国移植而来。它不同于棉纺厂,运营六个月就可以满足一种迫切需要。一所大学不是靠多在报纸发表一些社论,大量发布广告,或多拍几封 电报就能建立起来的。”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2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水稻磷高效利用相关基因在浙大克隆成功
xushui 2011-5-6 21:26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吴平教授承担的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水稻磷高效利用相关基因克隆及表达”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验收会。在该项目研究中,课题组成功克隆了国际上第一个在植物中具有明确提高磷效率功能的转录因子OsPTF1。 验收专家组由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组长由徐国华教授担任。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预定目标,在植物营养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课题组克隆OsPTF1基因是国际上第一个报道在植物中有明确提高磷效率功能的转录因子,具有很好的农业运用前景,对于提高作物磷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过多磷肥施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吴平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对磷胁迫诱导转录因子表达调控、高亲和磷转运体及控制根系发生发育的激素代谢过程的调控研究,从分子水平深入探讨水稻在低磷胁迫条件下进行代谢调节并适应低磷环境的适应机制,探明水稻亚种间及种内不同基因型在磷主效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差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成功克隆了OsPTF1。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植物生理学术刊物美国植物生理学报PlantPhysiology,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课题组还同时克隆了作物磷信号标记基因OsIPS1/2,并研究了其表达调控机制。OsIPS1/2的克隆及应用为深入研究植物磷信号转导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Plant,CellandEnvironment上。 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培养了博士后1人,博士生4名,硕士生4名。
个人分类: 农业|1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论坛&磁约束聚变QQ群
热度 3 phenixd 2011-5-1 12:04
浙大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论坛网址: http://ifts.zju.edu.cn/forum/ 及提供的网址导航: http://ifts.zju.edu.cn/iftsnew/index.php?CONTENT=navigation 磁约束聚变QQ群:149562742 欢迎访问和加入。
个人分类: 等离子体物理|7539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浙大教学新政:走出“职称越高、离讲台越远”怪圈 》有感
热度 3 xunjing 2011-4-13 17:09
浙大教学新政:走出“职称越高、离讲台越远”怪圈 亲身经历的故事:一个科研很牛的教授在他教课的第一堂课问底下的同学:“你们想上得轻松一点还是痛苦一点?”同学回答:“轻松一点”。从此这门课就没有再上过,所有学生回去写论文,学期末拿论文考评是否通过,获得学分。 这个故事反应了很多问题: 1 、教授的教课能力。一个科研型的人才是否需要是合格的教学型人才?什么程度可以称为合格的教学型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是否应该引入不同的考评制度? 2 、学生的求学欲望:学生已经上课上到呕吐的地步,当然不想上了。怎么办?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成为评价是否为合格的教学型人才的标准。 3 、学校的监督机制:一门至少 8 周的课程,放羊之后却无人问津是不对的,要么把这种课程就改为非堂授的课程,直接规定写论文就完了。否则,如果这段时间学生出了意外,学校怎么办?岂不是又要给《今日说法》栏目组提供素材。 除此之外,类似如何给该教授计算工作量的问题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能够在以上三个问题的处理上看到积极的进步就知足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58 次阅读|2 个评论
浙大中文系
热度 1 zw373737 2011-4-6 08:14
吴秀明:我心中的浙大中文系──《浙江大学中文系史丛书》代序 时间:(2011-3-9) 点击数:1069 作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一个独立组织形态的传统学科,中文系是随着西学东渐,由传统书院教育向现代专业教育转型的产物。百年历史,风云激荡,中文系和其所属的大学一起,始终立足民本,以温煦的人文情怀关注时代,为社会进步和民族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浙大中文系也不例外,所不同的,似乎在构成和发展上显得要复杂些,因而更富有独特的个性和色彩。这里所说的复杂,就其大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两个方面:从纵向时间来看,它先后经历了“母体”孵化新的分支、又由分支复归“母体”这样分分合合的过程,由这些分分合合,它也必然派生可以想见的对分支或“母体”的不适,有一个由不适到逐步适应的过程;而就横向空间来看,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整合了之江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包括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龙泉分校、广西宜山和贵州遵义临时总校等)、英士大学、原浙江师院、杭州大学、原浙江大学(即现在的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等办学背景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国文系或中文门(系),最后诸流汇聚,于1998年融入新成立的浙江大学而成为现在的浙大中文系。如果从求是书院延请名家开设国文课程算起,浙大中文系已历春秋110余载,倘若将1920年的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视作现代意义上的浙大中文系的源头,那么它迄今已走过90多年风雨沧桑的历史。 浙大中文系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大书,它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节律,自己的性格与命运。回顾往昔,也许与年龄不无关系,我听得最多、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一是20世纪80年代。对于60年代,余生晚矣,所以虽心向往之,但却无法返回那风云际会的历史现场──我主要是从我的师辈那里聆听到“老系的故事”,以及谱写中文系历史精彩华章的夏公(夏承焘)、姜公(姜亮夫)等老教授的故事,通过自己想象去打造我心中的中文系。至于80年代,我多少倒是赶上了那时的一点“尾巴”,曾真正切实地感受和体会到在走出十年阴霾之后一个老系如何老树新花,焕发昔日的青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我还亲眼目睹了夏公、姜公等名师大家的风采,甚至我还有幸目睹姜公在旁人的携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上讲台,以“老马识途”的身份给大一新生进行学术启蒙,并在某个晚上叩门向他请教一个学术疑难问题,有幸听到王驾吾(王焕镳)先生讲授《韩非子》、《墨子》,与孙席珍先生同在一个党小组…… 也许是历史记忆的缘故吧,现在人们谈论中文系,讲的最多、最集中的往往就是上述这两个阶段,它似乎成了中文系的一个“传统节目”,一个百讲不厌、反复演绎的“原典故事”。特别是每逢系友聚会、每次同学会(尤其是年长一辈的同学会)更是如此,它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中文系是一个特别“瞻前顾后”的知识专门化组织,它本身就充溢着浓重的感念情怀。也因此故,我们的不少系友似乎更认同那个时代的“老杭大中文系”,“老杭大中文系”不啻成了他们的精神圣地。而“老杭大中文系”作为现在浙大中文系的前身,它在1958至1998年这40年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在继承之江大学国文系和老浙大中文门(系)传统的基础上,的确以其难能可贵的两度辉煌为延绵至今的浙大中文系作出了贡献,增添了璀璨夺目的精彩华章,这是很了不起的,很值得我们重视和珍惜。讲浙大中文系历史,无论如何是不能绕开“老杭大中文系”的。正是它,给我们今天中文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筑就了很高的学术平台。 追忆中文系历史,人们自然很容易聚焦于那些著名教授。与国内外其他不少名校一样,浙大中文系在其漫长的办学历史中,曾涌现一批灿若繁星、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的名师大家,如刘大白、沈尹默、祝文白、马叙伦、钱基博、郑奠、许钦文、陆维钊、钱南扬、郭斌龢、夏承焘、王驾吾、沙孟海、胡士莹、徐震堮、姜亮夫、钟敬文、缪钺、孙席珍、王季思、陈学昭、任铭善、陈企霞、王西彦、蒋礼鸿、徐朔方等。尽管我知道,今天所讲的这些名家经过后人的不断诠释多少已被“经典化”了,他们与作为自由率性、立体鲜活的人文教授的“他们”也许并不完全吻合;但从历史高度来看,从他们对中文系所作的贡献和人格魅力来看,我们不得不发自肺腑地对他们充满仰慕和感激之情。我们不会忘记,无论是在动荡的岁月,还是在和平的环境,他们在历史各个阶段留下的上下求索、坚定前行的足迹与身影。他们不仅以高尚的师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而且以深厚的学养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浙大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中文学科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创造性的贡献。自晚清起始以迄于今,浙大中文系之所以能坚守学术命脉,不为时势左右,很重要的就在于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他们无愧是中文系的功臣。如今,这些堪称时代中坚的名师大家早已先后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知识、思想和人格却一直在滋养着后人;其中不少成果至今依然成为代表中文系最高学术成就和水平的一个“标杆”,一个很难逾越的学术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正是有他们筚路蓝缕的开拓创造,才使浙大中文系迅速崛起于东南,成为名重一时的学术重镇;也使我们今日经过努力,才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本硕博兼及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水平的中文一级学科;从教学建制来看,从原有1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成为现在拥有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3个专业和1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 追忆中文系历史,我们还不能忘记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是他们在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不懈努力,在传承浙大中文系薪火、倾情为社会和人民奉献心血及智慧的同时,也给浙大中文系带来了良好的声誉。一所好的大学,一个好的系科,光有教授(包括著名教授)是不够的,它还应该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而能否培养这样的优秀学生,这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和一个系科的很重要的标志。毕竟,大学不同于研究院,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产品”是人才。而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恰恰也是浙大中文系的一个传统。我的师辈不止一次地告知,他们在求学乃至毕业以后是如何得到包括夏公、姜公在内的中文系老师的循循教导,无私的关心、帮助和提掖,师生之间保持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及此我才明白,为什么浙大中文系培养的学生中有像作家琦君(后去台湾并在那里去世)、翻译家朱生豪、园林学家陈从周、新闻学家金仲华等声名远播的名师大家,有遍布学界、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政界、商界企业界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大批领军人物和精英骨干,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师生之间的这种良好互动。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对一所大学和一个系科而言,学生与教师同等重要。我们在谈中文系及其成就和影响时,没有理由不将学生纳入视野。可以这样说吧,浙大中文系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打造的,他们彼此构成一个教学相长又相互激励的精神共同体。中文系之所以有今日,这之中自然也包含了历届学生的努力和劳绩。正因此,我们在编纂三卷本中文系史时,专门做一卷“校友卷”,用这样一种方式对包括至今仍奋斗在海内外各行各业的从浙大中文系毕业的广大系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当然,作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传统老系,浙大中文系还须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它的传统。90多年的历史,浙学的影响,名师的垂范,使它逐渐形成了求是、求实、求真的学术传统。这里所说的传统,在二年前为中文系编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钱江新潮文丛》序中,我曾把它具体诠释为:“不尚空谈,不发虚辞,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崇尚事实为基础,强调学术研究的‘实事求是’与‘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我认为中文系“求是博雅”的系训,就很好地概括和体现了上述这样一种学术传统。这种学术传统,它生生不息地“贯穿百年而又存活于当下,已内化为我们的一种精神生命,一种支撑当下中文系存在和发展、坚守学术家园的‘阿基米德点’。”浙大中文系的教学、科研、学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它的烙印;而从学科的角度看,我认为中文系的传统“三古”即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在这方面则表现尤为突出。它们高度重视文献史料,强调建立在言必有据、真实可信史实基础上的实证研究,使之哪怕在五六十年代比较闭锁的时代条件下也能较好超越政治意识形态的樊篱,而拿出了一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传世之作。中国现代大学中文系主要由传统与新兴两大学科群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前者一般在各大学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像浙大中文系这样传统学科如此齐整,成就和影响又大的,似乎并不多见。由之,它也为中文系赢得很好的学术声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其深厚根须一直伸展到现在。 中文系上述这一学术传统,我们今天当然要十分珍惜──不仅要珍惜,而且还要将其发扬光大。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传统的“三古”毕竟不是中文系的全部,它不能也无法代替其他新兴学科。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90年代以来的全球一体化和“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型,时代的嬗变与嬗变了的时代对中文需求渐渐出现了一些变化;而中文自身在这样的背景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原有的内涵及其功能事实上也在发生变化。今天毕竟不是五六十年代,也迥异于“五四”或三四十年代,我们现在似乎很难产生满腹经纶、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学养的名家大师;今天大学实施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量多面广的大众化教育。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对中文及其传统的“三古”产生影响。而从中文学术发展的历史、现状来看,传统的“三古”也需要在方法论和思想观念上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同样的,新兴学科的成长,也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学术生产和运思方式的。 我们高兴地看到,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浙大中文系一些新兴学科──先是文艺学,嗣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代语言学、影视文学、编辑出版学等应时而起,有的还于传统的“三古”之后相继建立了博士点;与此同时,传统的“三古”也出现了一些新变,一向比较推崇实证考据的他们也开始既考又论。受西方文化思想和时代风尚的影响,年轻或较年轻的一代更进而尝试新方法论或准新方法论等研究方法;反之,新学科则开始比较自觉地重视文献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将文学与史料学结合起来,致力于从传统的“三古”那里寻求借鉴,以求提升自己的学术层次、规格与水平。1999年中文博士后流动站和2000年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立,对中文系来讲意义非同寻常。它标志着浙大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初步形成了古今会通、中西兼融、语言与文学并包的多元立体的格局。先前的传统“三古”一枝独秀乃至独尊的局面有了很大乃至根本的改观。在研究方法上,开始蕴生并呈现了新兴学科“历史化”与传统学科“现代化”的研究态势。尽管这是初步的,但它却表明中文系的学术传统已与时俱进在发生嬗变,一种新的学科交叉融合有可望出现。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认为传统的“三古”依然是我们的强项,这个长期累积的优势特色不能丢,也丢不得。当然它应与其他学科平衡协调地发展,并且积极应对现实、与之形成能动的对话关系,不仅像以往那样继续传承中国文化,而且还要进而传播中国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三古”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它的潜力和能量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浙大中文系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有过辉煌与荣光,也不乏坎坷与落寞。在近十年来,特别自1998年四校合并、结束分分合合回归“母体”以来,在新浙大的总体格局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长征”。一方面,中文系在经历的“回归适应期”的过程中,在全系同仁和广大系友的共同努力及积极支持下,在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成就;另一方面,人文学科的边缘化、市场化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冲击。中文系在艰难的语境下左冲右突,谋求自己的发展之道,表现出了一个老系应有的顽强和执著。不必讳言,浙大中文系当下的确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面临的生存处境也有些尴尬:从外部“生态”来看,周边有关高校中文系(包括新办的中文系),他们为了自己系科的发展往往励精图治,行非常之道,这给我们增加了不少的压力,而且对比全国绝大多数大学中文系的“实体”状态,浙大中文系办学也存在体制上的挤压;从内部“生态”来看,社会科学如经济学、金融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因与“经济中心”直接或比较对接而逐渐成为大学文科话语的执掌者,它们“实用”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着重讲精神、情感、审美的中文学科,也形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严峻挑战。但我们无须杞人忧天,90多年浙大中文系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困难和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自己,看我们自己对困难和问题的认知以及解决它的决心和办法。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做到了,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不能克服,能阻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对中文系来讲,从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门坎。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也不应该有。 北大中文系前些年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应对新形势的策略,叫“守正创新”。我想在这里不妨借而用之,作为参考。以我个人之浅见,中文系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除了大的文化生态环境等超出我们能力和范围等原因外,就我们学科自身的角度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中文系要“守正创新”,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有大的作为,也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寻找浴火重生之路:如何面对整个社会世俗化、教育市场化、学术评估指标化的生存环境,力戒浮躁,真正按照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术研究规律和学科建设规律办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协调西方学术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学术的关系,在继续保持传统“三古”优势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和现有的客观实际,凝炼适合中文系实际的兼容中西、打通古今的学术方向,寻找新的学术突破口;如何探寻在尊重学术多样化和个体独立性创造性的基础上,融个人与团体于一炉的有效的新的学术运行机制,推出整合团队整体综合力量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主流的学术圈子里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如何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横向文化传播的力度,寻找跨文化跨语际跨学科的对话交流,使中国文学文化不但能“走出去”,而且“走得好”,在国际舞台上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纵横驰骋的天地;如何在关注自己专业、练好内功的同时,介入当下社会改革与国家文化思想建设,发挥作为重点大学人文学科应有的“思想库”和“文化智囊”的作用,等等。上述种种,现成的结论和做法显然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但它的价值和魅力恰恰也正在于此。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尝试和体验,相信总会有收获。未来的成功,从来都是属于它的探索者的。更何况鲁迅先生还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在即将结束这篇不无冗长的序言时,我想起了一位年轻同事与我讲的一段话,他说:每一代学者似乎都有一个宿命式的拐点,对于民国年间的教授们来说,抗战是一个转折;对于由民国进入新中国的教授们来说,解放是一个转折;对于吴熊和、王元骧直到你们这一代教授们来说,“文革”是一个转折;而对于我们四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来说,80年代后期的政治风波直至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启动则是一个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对学术和思想乃至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说他所说的是契合中文系几代人学术思想实际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学术与世俗”或者说是怎样在世俗化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继承和发扬中文系固有的求是、求实、求真的学术精神,看作是考量新一代中文学人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呢?显然,这不仅对我们而且对年轻一代,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相信年轻的一代借助前辈的经验、智慧、思考和探索,会做好这个课题的,而且比我们这一代做得更好──不仅把中国文学文化传承下去,而且传播出去,使之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现在四十岁左右一代的新的学人象征和代表着浙大中文系的未来,时代对他们提出了不同于我们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我相信他们是不会辜负时代对他们的期待的,他们应该而且完全有能力把浙大中文系引向更加多元、更加开阔、也更加美好的未来。 (浙江大学中文系史丛书》将于2011年上半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说说高校排名
热度 9 majian 2011-4-5 16:12
时间真快,又到了要高考,又到了学生填报志愿,不知不觉间这些事已经离我很远了。不过每年这个时候都有武书连跳出来给大家排排中国高校的位次,指导广大的高考学生报志愿。即便是曾经被爆料出来说是向高校收取所谓赞助费,赞助多了排名就可以靠前些,他还每年照样排出个高校次序。 记得今年初,人家清华大学校长刚刚讲完清华要在百年校庆之际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武书连接着就发布了一个大学学术影响力排名,浙江大学第一,北大第二,清华第三。这下可好,这么不给面子,然后这个排名就慢慢不提了。这个所谓的学术影响力排名是怎么算的呢,其实普通人跟不在乎,也许他正坐车,瞟了一眼新闻,浙大第一,这个信息对他来说就足够了。我来八卦一下,他的计算方法是依照近5年(实际是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的5年零6个月的时间)该单位发表的论文被同行他引(即删除作者自引后的引用,以下同)次数总和的递减序列。浙大为79045次,列全国大学第1名(其中国外论文他引第1名,国内论文他引第2名),北京大学76358次居第2名,清华大学73325次居第3名。这里实际上一眼就能看出来一个规模效应问题,我建一个大学,招1w个人干活,每人每年1篇文章的话也比招100个人每年每年发10篇文章强很多。引用的总次数也是一个道理。所以武说自己在公布之前就知道要被骂,唉,那还有胆公布,也不得不佩服。我斗胆问一句,难道你不知道H-index么? 话说这个排名被骂的也许有点惨,武是出于修正的目的还是别的啥压力我也不清楚,他最近又公布了一个排名,我就是看了这个排名之后才不淡定的。这次呢,统计时间是2004-2010年,清华一下跳到第一了,排的是科技奖。所以我说 所谓的排名,其实就是个统计游戏 , 我有各种指标,你给我钱我就把你的优势指标权重搞高一些,所以排名自然就上去了。 虽然这各种名目的排名并不准确,也不可信,但看到科大的排名还是比较感慨。前一个排名中,科大排第13;后一个排名中,科大排30.可能因为科大一贯奉行低调原则,踏实做事,对排名之类的一概不报道、不宣传,所以这几年来科大的排名也有些让人堪忧。虽然去年泰晤士报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科大排全球第49,大陆地区第2,可是科大官方却没有在自己的媒体上对此事公开宣传。国内主流媒体对此宣传也不多。同样的例子是,近几年科大每年都有研究成果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可知道的人有几个?长久的不宣传是否合适?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有次去北京出差,跟出租车司机聊天,他问我那个学校的,我说科大,他说那你怎么从清华门口上车呢,到科大很远啊,我说是啊,是挺远,你敢开到合肥我还不敢打车回去呢。他说合肥也有科大啊?每次回老家,因为农村,别人问我读什么学校,自报家门之后往往是“没听过”、“在北京么?很好啊”之类的。跟一些高中生聊天,发现虽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他们对高校的了解和我高考报考没什么差别,除了对传统的名校有所了解,其他就靠上网搜排名,听家里安排,亲戚朋友介绍,这也许才是报考的原生态。所以说, 尽管这些排名不合理,但确实指导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志愿选择 。传统名校有其优势,通过各种接触到的信息,人们印象里的名校被一遍遍重复,所以改变这些印象比较难。那么,媒体泛滥的今天,如果一直默不作声,偶尔取得了一些成果之后再一个报纸的某个角落里报道一下,试问,就算是名校,被普通高考学生了解的机会有多少?且不说外界是否知晓,特别搞笑的是,我记得毕业的时候,学校学位办有个老师问我,你们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不是比国家实验室要好啊 ,我很无语。确实,学校里只有我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可是却有可以算做2个半的国家实验室,乍一看,我们很牛。前几天还有一个研究生以此为据,说清华里走到哪都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大才2个国家实验室,有什么值得宣传的啊,先把这两个搞成重点再说吧。我着实受了好好一番教育。 总归来说,虽然排名神马的都是浮云,即便是1千个毕业生里出1个院士,即使当今全球顶尖百名化学家有6名科大校友,是不是能经得住今年往后挪三位、明年再往后挪五位这样的雪藏?二十年之后甚至五十年之后,还有多少校友值得母校引以为傲?
个人分类: 百家|5107 次阅读|13 个评论
清华、北大、浙大下载-引用关系图
热度 4 zhpd55 2011-3-22 08:42
清华、北大、浙大下载-引用关系图
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各高被引用前100篇、高被下载前100篇,合计600篇次的被引频次与下载次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高引高下载的前百篇论文中存在“双低(低被引和低下载)空白区”,每个学校的“双低空白区”不同,引用与下载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这可能就是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所在。更多的统计结果代后通报。
个人分类: 新观察|4292 次阅读|3 个评论
浙大第一!武书连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热度 5 hxgwzu 2011-3-13 12:59
浙大第一!武书连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
有些令人震撼!本次排行,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均得第一,总得分第一,其中:工学,第二名;医学,第四名;管理学,第二名;理学,第四名;农学,第四名。 排名 校名 总得分 1 浙江大学 207.91 2 北京大学 200.34 3清华大学 190.25 4上海交通大学 156.38 5复旦大学137.78 6南京大学125.61 7中山大学104.31 8武汉大学104.30 9 华中科大102.90 10 四川大学101.31 11 哈工大 94.45 12 吉林大学 93.33 13 山东大学 85.49 14 西安交通大学 83.98 15 南开大学 82.46 16 中科大82.13 17 中南大学70.04 18 中国人民大学 67.38 19 东南大学 65.40 20北京师范大学 62.66 图片来源:【国立浙江大学论坛】 对本次排行榜的群众评价: http://www.ncku1897.net/post/topic.aspx?tid=2777201 http://bbs.sjtu.edu.cn/bbstcon,board,forum,reid,1299920622.html
个人分类: 分享|8122 次阅读|6 个评论
韭菜炒鸡蛋 与 鸡蛋炒韭菜 实质性区别在哪?
热度 7 陈龙珠 2011-1-26 09:20
在我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同处华东的浙大与上海交大你追我赶的话题。几十年过去了,这两所大学在国人和学子的眼里看似仍然难分仲伯。 对浙大来说,虎年最大的事应该是搞了教师分类,大约30%的既有教师被强制安排到了社会技术服务岗位上。上海交大看来也不甘落后,在虎年即将落幕之时,依托现有的“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的师资和科研条件,成立了“ 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 ”,看似要打造一支按企业化管理的专业科技研发队伍。 看着这所大学旧有的、新有的,想到未来还有的,似似而非的科教机构名称,我只有一个感觉:晕,很晕! 在我看来,理念还是那些理念,领导还是那些领导,教师还是那些教师,实验室还是那些实验室,变着法子翻来覆去地捣腾,有意思吗? 韭菜炒鸡蛋,韭菜少鸡蛋多;鸡蛋炒韭菜,鸡蛋少韭菜多。但愿中国大学校园里乐此不彼的高手们,最终能将鸡蛋和韭菜,炒成别的什么更可口、更营养的佳肴,犹如清水变出燃油来!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737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央视报道浙大学报张月红主编揭露学术造假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1-21 13:10
央视报道:科学网博客众学者网友热议张月红《自然》投稿 已有 1292 次阅读 2010-9-18 01:33 |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 | 系统分类: 博客新闻 9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在“通信”栏目刊登《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编辑部主任张月红的来信,标题为“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322.shtm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文在以科学网博客众多学者为代表的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质疑和讨论(相关专题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blogsubject.aspx?id=80 )。而后张月红本人向科学网发表说明,称《自然》未经其同意擅改其文章标题,并对《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使用CrossCheck防止学术不端的过程进行了介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460.shtm )。 关于张月红总编向《自然》杂志自曝31%投稿存在剽窃一事,在科学网博客上引发的激烈讨论,近日受到了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9月17日晚11时的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浙大学报总编披露论文抄袭率31%》新闻中,即对科学网上的此番争论进行了报道。其中特别提到:“在科学网上,就此事件已经发表的二十多篇学者博客和几百条网友评论认为,张月红的言论有误导舆论之嫌,不能代表国内学术界现状。“同时,新闻中张月红总编也接受了采访,并对用户的质疑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回应。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浙大学报总编披露论文抄袭率31%》新闻链接地址为 http://bugu.cntv.cn/live_channelnews/index.shtml ,点击9月17日周五23:00 24小时:回顾当日重要新闻(第19分钟起)。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42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caijj09 2010-12-28 11:11
偶看一博友博文 《不要以精英的眼光看待大学生》 ,作为一名读过4年本科,又正在经历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我很赞成该博友的观点。自从上世纪末,我们大开高等教育之门后,仿佛一夜间大学生遍地。当曾经的天之骄子多如牛毛时,各种批判声音,各种让人们难以理解的现象不断出现。当跳楼变的普遍,当蜗居降临到毕业生群体,当我爸是李刚,复旦学子顺从式冷漠一次次刺激我们神经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这些大学生是精英? 社会早已不相信了,早已对这些所谓的大学生冷漠了。本科生如此,研究生呢?在很多名校都有这样的说法博士不如本科生。那我们的大学,曾经被奉为纯洁的象牙塔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里还有精英吗?《不要以精英眼光看待大学生》博友更多是从现实来劝大家,不要太看重大学生了。难道这不是很悲哀啊? 依稀记得小时候,虽然身处穷苦的农村家庭,但爸妈用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把自己的孩子送进211,送进985。当他们了解到如今的985,211没有当年的神圣和辉煌的时候,他们那个精神信念不知会不会轰然倒塌? 虽然中国大学良莠不齐,但大众心中的985名校至少还承载着国人的期望。为什么这些名校不以培养精英为目的呢?是中国不需要精英吗?(注: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名校里面的精英应该有数量上的差别),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回味清末民初及抗战时期的精英模式。虽说当时局势动乱,或者烽火连天,条件极端恶劣,但当时的北大,清华,中山,中正,中央乃至后来的西南联大,哪一所不是群英荟萃? 在国内的各种高校排行榜里,北大清华,浙大南大,复旦交大依然排在前列,可 在世界各种高校排名榜里,大陆的高校不仅落后于日本的东大,连香港的港大,科大都不如。中国需不需要精英群体?需不需要精英式的大学?难道名校像普通学校一样甘为培养大众学生? 本博文观点考虑不全,有失偏颇,可以随意拍砖。
个人分类: 世间百态|3521 次阅读|6 个评论
是谁在非议张月红?
冯用军 2010-9-15 14:19
夏王述二 张月红《自然》事件发生以来,持续成为科学网的热门话题,已经超过2周,这在我加入科学网博客以来是极其少见的,也是非常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 纵观网络言论,大体可以分为挺张派和反张派,少见骑墙者。在两派阵营中,既有学术界、科博界的大佬、大牛,也有期刊界、网络界的新兵、新人,大家各抒己见,也有针锋相对,颇有当年春秋战国、文革前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阵势。作为局外人,本来应该搬个凳子坐下来看热闹。但是,显然这种举动和言行不太符合读书人的性格和职业操守。 出则兼济天下,入则独善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敢于面对博坛乱箭齐飞造成的误杀,指出究竟是谁在非议张月红的义举自暴家丑、大义灭亲,巾帼不让须眉。 一类是那无论是25%还是31%的张所指出的或者被张枪毙的造假、剽窃论文的作者或者作者的关系人,他们应该是张的最大敌人。 一类是跟张差不多的XX期刊的编辑群体(主编、副主编、主任、编辑或编委等)或其的关系人(作者群),他们愤恨张揭去了这最后一块遮羞布,嫉恨张是那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要警惕他们正在形成一个科学博客圈或者期刊博客圈的黑社会,力图通过自己的院士或学霸地位,打压揭露期刊界黑幕的正义之举。 至于我,是非常支持张及她这种大义凛然的举动的,当然,我更希望更多的各类杂志或期刊的编辑群体团结起来、自发起来,揭露更多抄袭、剽窃、关系稿、买卖版面等中国学术期刊界的丑恶现象和黑幕。 通过大乱达到大治,只有敢于揭发自己期刊的短处的期刊,才能办成世界一流的期刊;只有张月红这样的大义灭亲的有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功德和编辑责任感、使命感的人多起来,中国期刊才有希望,中国科学才有期望,中国才能由论文大国变为论文强国、由科技期刊大国变为科技期刊强国、由科技大国变为科技强国。 反之,如果张月红这种正义的举动得不到支持,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期刊界、我们的科技界、我们的博客界,有多么黑社会、多么积重难返!
个人分类: 学术诚信研究中心|4611 次阅读|5 个评论
浙大玉泉
tianchuanhao 2010-1-13 10:00
从教六4楼的窗户往外看,是我学习之余的一大乐事。我喜欢玉泉的建筑风格和自然环境。即使是冬天,也是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据说,玉泉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新校区,1950s左右吧,有学长讲,当初他们来浙大的时候,周围是一片金黄的麦田,或许现在听起来挺浪漫的,不过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不过是从农村跳到了被农村包围的郊区,实在没有浪漫可言。可以让人兴奋的可能是毛主席的挥手打的像。据说大部分工科院校都有主席的雕像,而文科院校比较少,据说,还是据说,原因是因为搞文科的不懂结构力学,建起来的雕像重心不稳,都垮掉了,或者根本就没建起来。在当时,这么大个的毛像还是很激动人心的事情。现在,这里也是学生聚会的一个重要场所,浙大玉泉的英语角也在这里。在毛主席的脚下,多少恋人茁壮成长,多少情意绵绵,多少藕断丝连。见惯了大场面的润之,对于儿女情长的事情应该也只是微微一笑吧。 教学楼(教三)的建筑风格是仿苏联的吧,我不知道,但是我喜欢这种风格和配色,方正大气。看起来就觉得很稳定,很结实,如果来一次战争,应该是很好的防御工事。想想90年代新建的楼房,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列入拆迁改造的范围,楼脆脆之类的事情听的多了,感觉还是老房子呆着牢靠。 主席像的对面,就是综合楼。这里曾经是不少副教授、副处长和教授住过的房子。随着浙大两个新住宅区的完成,不少老教师搬出去了,现在已经是博士后和年轻教师的临时过渡房,据说,涂博士就住在这里,并且从这里选择了生命的终结。主席,仍旧挥手,不发一言。遥想润之生平,大起大落,上过神坛,也走下神坛,死后曾经被妖魔化,又重新被神化,成为的哥的平安守护神。历经坎坷,我想,用坎坷来形容是不够的,比过山车还要刺激。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容呢? 我自挥手向天笑,奈何的士打不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浙大海归之死背后的学术信仰断裂
panfq 2009-11-10 17:51
李妍  刊发时间: 2009-11-10 16:00:21  光明网 - 光明观 察 生命的逝去总让人扼腕,特别是当一个承受着家庭、社会期待之重的生命,在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方式决绝地走向生命尽头时,他身后背负的沉重与无奈,也许更是对现实无力的叹息。 9 月 17 日 ,浙江大学任讲师的海归博士涂序新留下 6 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 6 天,他刚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该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10 月 22 日 《华商报》)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从 3 楼走到 11 层纵身跃下的。这位今年 6 月才从美国回到国内的 32 岁海归,拿到了浙江大学的教职资格,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前程似锦等待着他。然而,仅仅在国内呆了三个月,这位浙大的学术骨干竟毫无征兆地选择了这样一个悲剧的结束。人们扼腕叹息,更疑问重重,究竟是什么让一个青年才俊选择了如此决然的离开?   悲剧的发生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肇因。触摸涂序新的生命轨迹,我们也许更能看清无数海归人的心理路径 从小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保送名牌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直至博士后,是家庭的骄傲与期待。如此履历,回国面对的却是税后两千块的工资,同是博士却无法找到工作的妻子,还有那坚挺的房价和高额的幼儿园学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很容易让这位年轻学人陷入现实困顿。   有人说,是现实杀死了涂序新。这很容易将涂序新之死陷入个体化解读。实际上,涂序新身上有相当一部分海归的心理印痕:从小生活在众星捧月的教育环境中,留学海外长期接受独立学术、优厚生活环境的熏陶,对国内现实缺乏了解,抱着一腔家国情怀归国后,面对巨大的现实落差,无法承受家庭期待与现实负重。   这或正是无数海归们内心的苍凉,也或可归结为涂序新之死的海归群体心理因素。当然,作为一个有志于学术,在 SCI 核心期刊均有论文发表的年轻学人,现实困境完全可以视为短暂问题,真正压垮他的,或正是他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学术。尽管网络盛传其申请职称失利、学校口头承诺未能实现等问题,我们已无法考证。但从其留下的的遗书中,谈及 国内学术圈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却似乎已经说明他最后的学术信仰断裂。   的确,当下国内高校的高度行政化、学术圈子化,足以让一个长期接受国外自由、独立学术氛围熏陶的海归深感水土不服。正如一位海归学者所说: 圈子,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圈子,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 在国外,圈子都是以专业领域集结的学术圈子,国内高校的圈子不但有学术圈,还有行政圈,更有学术与行政相互交融的圈子,其中的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各圈各有利益代表。在这样的学术生态下,做学术更像是做关系,没有了学术的纯粹与简单。这也许正是涂序新对国内学术圈现实的解读:残酷、无信、无情,也或正是其申报职称所带来绝望的最终肇因。   无论从个体因素还是从学术因素解读海归涂序新之死,都是一个太过沉重的话题。一个生命的逝去,本不应承载太多的猜测与揣度,但却应有对现实人群的关怀,以及对肇因的反思与改进。唯有如此,这样的个人悲剧,才不至成为群体症候延续下去。 相关链接 浙江大学一讲师疑因评职称问题跳楼自杀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39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假如浙江大学关于涂博士的公告是这样写的
nli2233 2009-10-30 01:16
【博主按】 涂序新博士自杀事件,浙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究竟责任有多大尚不清楚)。但是,浙大的公告却对校方应负的责任只字未提,这可能是造成公众不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博主不揣浅陋,在浙大原公告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形成了下面的文本。我想,如果当初浙大讣告是这样写的,应该可以减少乃至平息不少人心中的怨气。下面是公告正文,涂博士来浙大后的主要经历就不必附在后面了。 公 告 9月29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涂序新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我校建筑工程学院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师生及涂老师亲属与同学等共 100 余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涂序新老师 1977 年 8 月生于浙江金华, 1995 年 9 月 2001 年 6 月就读于清华大学, 2000 年 6 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1 年 6 月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1 年 9 月 2007 年 6 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 2004 年和 2007 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9 年 6 月中旬回国到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工作,任讲师。 2009 年 9 月,涂序新老师被诊断出罹患抑郁症。 9 月 17 日凌晨 2 点,涂老师坠楼,不幸去世,终年 32 岁。 涂序新老师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同事细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涂序新老师爱护学生,多次亲往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耐心解答疑问,受到学生的爱戴。涂序新老师学识渊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对研究工作认真执着,精益求精,在专业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涂序新老师的不幸逝世,是我校建筑工程学院的重大损失!对于这次不幸事件,校方深表遗憾!同时,涂老师的不幸,也暴露出我校在引进人才过程中的一些严重问题,尤其是,在操作规范上存在不足,对引进人才关心不够。校方愿意深刻检讨上述问题,努力营造更好的学术环境,做好海外人才的引进工作。 希望涂老师亲属节哀顺变。 浙江大学 2009 年 10 月 30 日 附:浙江大学公告原文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涂序新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参加告别仪式的有学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师生及涂老师亲属与同学,共 100 余人 。   涂序新老师于 2009 年 9 月 17 日凌晨 2 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终年 32 岁。   涂序新老师 1977 年 8 月生于浙江金华, 1995 年 9 月 2001 年 6 月就读于清华大学, 2000 年 6 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1 年 6 月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1 年 9 月 2007 年 6 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 2004 年和 2007 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9 年 6 月中旬回国到学院工作。   涂序新老师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同事细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 ; 对待学生,耐心解答疑问,多次深入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受到学生的爱戴。涂序新老师学识渊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对研究工作认真执着,精益求精。   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各部门及学院师生的关心 ! 附涂序新博士来学院的主要经历    2009 年 1 月,涂博士通过电子邮件与学院岩土所联系,申请教师岗位 ;    3 月 24 日,由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    4 月 21 日,学院将《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发给涂博士,涂博士于次日通过电子邮件表示 本人愿意接受你们所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    6 月 12 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聘用合同 ;    7 月 28 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 57 平方米 ( 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 ) 。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 2009 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   9 月 1 日到 8 日期间,涂博士参加了学校在之江校区举行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 没毛病 )    9 月 8 日,学校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9 月 11 日,涂博士在学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 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    9 月 17 日,涂博士于凌晨 2 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 . . . 【注】本博文原标题为《假如假如浙江大学的讣告是这样写的》,其中讣告一词属于用词不当。现改为公告。本博主诚挚感谢注册用户hysen,是他(她)指出了这一问题,让本博主深受教益。
个人分类: 心有所感|1042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浙大海龟博士自杀深层次原因
张能立 2009-10-29 14:31
普思 2009年9月17日,清华大学毕业生、美国西北大学博士、浙江大学教师涂序新,为了抗议国内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纵身一跳,自己虽然解脱了,但给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幼小的孩子,留下了无法解脱的伤痛。 纵观近十年国内高校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各个高校不停地从外面,特别是从国外引进人才。远的不说,就拿导致涂老师死因的浙大1311计划来说,其核心是引进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0个学术骨干,组成100个创新团队。据有关新闻媒体报道,武汉大学准备引进10至20名杰出人才、80至100名学科带头人。其实,国内各个高校都有类似的计划,在引进人才方面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热闹场面。 为什么大学领导热衷于引进人才,而不是培养和宽待人才?这不由笔者想起改革初期,改革总设计师邓大人的名言: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对照一下,现在国内大学领导对待人才就是这个态度。对于高校而言,造船就是自己培养人才,买船就是引进人才,租船就是共享人才(各种挂名院士、长江学者之类)。对于领导而言,造船哪有买船和租船来得快呢?造船劳神费力,吃力不讨好,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要国内大学领导有一个基本的智商,就不会搞造船工程。再者,买船和租船又不是花自己的钱,是属于崽卖爷田心不疼。经济上领导获得的好处,没有直接证据不敢说,但大学领导与这些海外牛人混个脸熟后,自己的孩子什么的出国多一个人关照不是坏事的吧? 其实大学领导牛人也有不被外人知道的苦衷:由于他们带头大搞近亲繁殖,成立各种帮派圈子,快速获取眼前巨大利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边际效应的作用,帮派圈子内的水平正因为近亲繁殖,越来越低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帮派圈子老大也不能断尾求生;另外一方面,由于这些领导牛人在大搞近亲繁殖的同时,必定要排斥甚至打击那些不肯上船而留在圈外还有点水平的老师。这些圈外老师由于不能及时得到学术资源的支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老师的学术水平也慢慢沙化了。 各位看官,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在自己圈内人水平持续下降和圈外人水平沙化的情况下,大学领导牛人不从海外引进人才行吗?大家是不是可以换位思考,理解和体谅大学领导牛人的做法呢?只不过是按照邓大人搞经济的做法来办大学,此路能通吗?再者,邓大人改革初期引进了几艘船后,后面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好,不还是引进了西方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吗?如果不全方位引进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能有今天让领导感到自豪的综合国力吗?有鉴如此,笔者可以断言,如果不全方位地引进西方的学术制度,而沉醉于自己的特色制度的话,中国人想办世界一流大学,无疑是南柯一梦!
个人分类: 教育|4146 次阅读|2 个评论
浙大海龟博士自杀事件中的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
kerer009 2009-10-29 12:12
近日出差归来,惊闻涂博身故,震惊之余深感惋惜。人生百年,过而不再,若有在天之灵,俯瞰身前身后,真能一了百了?果真甘心?糊涂啊糊涂!痛惜啊痛惜! 涂博士好生了得,数年成就2篇TopSCI,如此人才自杀亦受万人瞩目。众人或有感而发,或以事论事,更有水木社区之高贴,真假以涂博全体同班同学之身份,仅凭一句初步了解,欲将浙大抛离涂博自杀之漩涡。高贴体慰涂博娇妻幼女之心,跃于字间,然竟未思量,涂博之死,已至社会之高度?涂博以重磅之身赴死,细节已不重要,但折射残酷、无信、无情之学术畸制,蔫能不引起社会之反思?身死为小,业兴为大,由己及人,利在千秋! 死者已矣,家人承力万钧。我辈同病相怜也好,涂死我悲也罢, 齐聚余力, 善待涂之家人。 另反应迟钝、忽闪遮掩之风口浪尖浙大:浙大冤乎?如众校做贼,浙大做贼即可无罪?罪无可恕!
个人分类: 心灵随笔|4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必过度解读
热度 1 nli2233 2009-10-26 14:57
一 转眼又快到万圣节了。因为科学网上在热议浙大海归涂博士跳楼自杀的事件,我不禁想起 18 年前的万圣节在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 1991 年 11 月 1 日, 198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通过 6 年攻读刚刚在美国依阿华大学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卢刚,一连射杀了包括他的导师、系主任、副校长、中国同学在内的 6 人,并致使一位女秘书身受重伤。卢刚本人饮弹自尽。 跟涂博士一样,卢刚也留下了一封遗书(行动前给他二姐的信)。幸运的是,他的遗书被美国报刊全文刊登了,我们因此能够对他的杀人并自杀的原因了解个大概。卢刚说: 你知道我一生来正直不阿,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和自以为是的赃官。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学位。这是全家人的风光。你自己不要过于悲伤,至少我找到几个贴背的人给我陪葬。我这二十八年来的经历使我看淡了人生,我曾跟几个人说过我想出家修行去。人的生活欲望是没有尽头的。在美国虽然吃穿不愁,但上边有大富人,跟他们一比,我还是个穷光蛋。总之,我给我自己出了气,给家里人生计提供了保障。 在遗书中,卢刚还表达了对物理学研究的厌倦,他说: 我对我攻了十年之久 ( 四年本科,六年研究生 ) 的物理已经失去兴趣,可说是越走越觉得走进死胡同。物理研究是越来越失望,目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人们按照不同的学校分成几大派,互相攻击对方,大为吹捧自己。 卢刚还对父母未能支持他学习应用科学表示了态度: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我当初去读工科,我今天绝对不可能来美国读学位攒美金。父母是没有经济实力送我来美国深造的。本校一些搞应用学科的人,他们父母大多是留过学的高级知识分子,家里有外汇,可以提供子女考托福、 GRE ,提供在美的学费和生活费,或他们有海外亲属来借钱。我今天到这一步,已可以说是有父母的过错在内。我信奉: 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我一切自己做自己当。 就引用这么多吧。从卢刚的遗书里面,你能得出他为什么杀人然后自杀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吗?反正我看不出。卢刚的行为,应该来源于极度膨胀的自私自恋,而就这一点,他并没有在遗书中剖析自己。可见,遗书里面的话也不一定就是靠得住的。 卢刚死后,中国留学生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呢?总体来讲,他们没有群情激愤地去谴责校方平日对卢刚不公,也没有去努力批判美国的大学制度(尤其是博士制度)残害有志青年,他们最初的反应和对策非常一致:那就是,努力向媒体和周围的人说明,卢刚事件是一个个体事件,不代表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的行为。 美国人的反应又是如何呢?他们没有去谴责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过度自私自恋,也没有去谴责培养出这个学生的国家的教育制度,也没有去谴责这个留学生的父母教子无方,他们接受了这一事实,把它看作一个刑事案件,并尊重警方的调查。美国的大学也并没有因为发生了这次事件,就决定不再录取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二 两年多以前, 2007 年的 4 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一位韩国后裔的小伙子,开枪射杀了 32 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杀事件。这个学生叫赵承熙,他行为使得弗吉尼亚理工一夜之间传遍全球。 韩国人为此感到不安,韩国总统还专门就此公开向美国人民道歉。估计在他们看来,美国人一定会把这件事联想到韩裔的 民族性 ,会揭露,会谴责,更有可能将这种仇视泛及到韩裔和其他亚裔。不过,美国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却让世界大吃一惊。 事发不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中央广场上,出现了 33 个花岗岩悼念碑。是的, 32 个死者,再加上杀人凶手赵承熙。有同学在赵承熙的墓碑上留言说: 你没能得到必要的帮助,知道这个事实的时候,感到非常悲哀。希望你家人能尽快得到安慰并恢复平静。 学生们在放飞气球悼念死者的时候,同样放飞了 33 只。因为大家了解到,赵承熙生前是患有心理疾病的,不少同学还为未能及时向赵同学伸出帮助之手而感到自责。 赵承熙的家在弗吉尼亚州 Fairfax 县的 Centreville ,这里离我在美国的家只有 5 分钟不到的车程。那个地区住了很多亚裔,包括中国人,韩国人,我没有听说韩国人或者亚裔因此受到当地人排挤的事件。 三 再回头说涂博士事件。 肖重发博主发了一篇文章《涂博士的死会有意义么?》(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5028 )。文中对我、曹广福和饶毅进行了谴责。关于我的部分,他说: 李宁老师所当其冲,独独把 忧郁症 拎出来示众。还顺便打打 忧郁症 的广告。我的解读大概李宁老师想表达这样的意思: 争个屁,不就是忧郁症死的嘛!大家以后对忧郁症防着点就好了。 我回复了一段话,贴在这里: 重发,你对我的博文过度解读了。我从来没有说过国内的学术环境不需要为此负责的话,但是,如同杨玲所言,导致这次事件的原因应该是个多种因素的复合结果。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获得的信息还不足以让我们确切知道涂博士真正的死因,那一篇遗书我们也只读到了 6 页纸当中的一段话而已(这段话的真伪尚不确切)。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我认为不应该对涂博士的死因草率下结论。 但是,这个事件给我们比较确知的教训是,涂博士的抑郁症或者抑郁倾向被他的亲人和同事忽略了。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这是我那篇博文的初衷。不知道你是怎么读出来我的其它意思的。 我个人参加过自杀救助( suicide intervention )的 workshop ,知道内心极度沮丧抑郁的人,如果能够及时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帮助,是有可能避免走上绝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培训是国内很缺乏的一个环节。 中国的传统是死者为大。对于死者,尤其大家认定的这位有才华的、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死者,给予最大的尊重是应该的。不过,我们也应该充分尊重生者吧?我们对生者的声讨和谴责,应该尽量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吧。 有人凭死者遗书的一段话,就认定死者自杀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我则认为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还太少,还不足以做出确凿的结论。 不错,死者说国内的学术圈子残酷、无信又无情。这个说法也得到了相当多人的共鸣。可是,在这个圈子里讨生活的科研人员多了去了,为什么选择自杀的却是少而又少呢?我觉得,要么是涂博士在学术圈子里受到了特别特别恶劣的对待,要么是涂博士的死因还有学术圈子以外的重要因素。目前这个阶段,事实不清楚,不好下结论。 重发通过我、曹大侠和饶毅的博文得出了屁股决定脑袋的结论。我非常难以理解。我是一名海外华人,跟国内政界和学界都没有什么瓜葛,而且说不定哪天也要海归。要说屁股坐到哪一边,似乎应该是跟涂博士的更接近才对吧。可见,我不是屁股决定脑袋,我是尽量做到事实决定言论。 不管怎么说,在没有确切事实依据的时候,还是不要过度解读吧。
个人分类: 心有所感|8484 次阅读|15 个评论
人又没了一个----海外博士之死
chile 2009-10-23 18:10
这个消息是惊人,最近几年国内也有不少同志前仆后继的去找马克思。事情的留下的伤痛最终往往都是在强大和谐的各层官员有意无意的淡化了,但是留在心里的伤痕确实无法消去。 人又去了一个,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只是一个过客,而且那个单位会承认是亏待与你那? 希望善良的人心里有更多的承受能力! 希望领导们也给年轻人一个可以养家的薪酬。 也希望单位都可以承担起员工的责任,不能成为葬送人才的墓地。 希望教育部的领导在歌颂自己的业绩死后,算算每年非常死亡的尸体有多少吧! 本不想说什么话,看了几篇文章后感觉心如刀割,不知道我满怀希望看着的高校,是不是将来也让我失望那?
个人分类: 自愚自乐|3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海归自杀事件给我们的警示
nli2233 2009-10-23 14:35
《海归博士归国三月跳楼身亡遗书称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一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333.shtm )对浙大海归自杀事件有很详细的报道。现摘录几条重要信息如下: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也是在 8 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无从得知,涂博士的焦虑从何而来。从他搬到求是村综合楼,他大部分时间独自居住。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 9 月 1 日到 8 日,涂博士参加了浙大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9 月 8 日,浙大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 9 月 11 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9 月中旬,涂博士诊断出 抑郁症 下面关于 抑郁症 的介绍引自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332.htm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 5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 5% 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造成涂博士身患抑郁症的因素可能很多,有浙大校方提供的条件与涂博士的期望之间的落差,有国内学术环境的现实与涂博士的期望之间的落差,甚至可能还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 不管怎么样,从报道看,涂博士的抑郁症其实从 8 月份就初见端倪了。其实,他在生前已经是个精神上有问题的病人。可惜的是,他没有得到及时的专业治疗和帮助,从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对于他的症状,不能不遗憾地说,他的妻子和亲友忽略了,他的同事和领导也忽略了。他自己就医后,病情也没有好转。 希望涂博士的教训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他的悲剧不要重复发生。
个人分类: 心有所感|7531 次阅读|5 个评论
求是与“难得糊涂”
zhulin 2009-10-23 10:48
浙大的涂博士在求是村跳楼了!震惊之余,感觉或许是抑郁症 + 求完美的心里和一直顺利的经历,断送了这么有才 华的前程似锦的 博士?太可惜了! 浙大的求是村我在 84 年 85 年住过,期间曾有过莫名的失去自我的感觉,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没了意义,怎么也找不到有何意义,好像自我意志丢失了,支撑不起所思所想所为的一切了。这种精神上的自我迷失感觉最最痛苦---象少年时曾有过一次的在整天走过的最熟悉的大街上迷路的感觉(失去了方向感和意义感,仔细辨别周边好像还熟悉有点印象,但不知自己在哪,想不出自己要干啥要去哪,心中无底有些发慌,仿佛跟这个世界模模糊糊地隔离了,好在迷路也就只有十来分钟就渐渐清醒过来了)。通过读了《圣经》和佛学、道学以及一些哲学书,加上漫无目的随处走走,常常到附近的玉泉、杭州植物园随意观察花草树木和昆虫鱼儿,听听鸟鸣闻闻花香等,才慢慢地缓解过来。 建议住求是楼的朋友在室内挂个难得糊涂等类似的牌子或条幅。人生不能时时事事求是,过于较真,有时还需要难得糊涂,允许自己和别人犯错,得饶人处且饶人,对己对人宽容大度。当然,从聪明再到糊涂还是一个很艰难的心路历程,这需要人生大的智慧和真正觉悟。其实连随心所欲、休养生息的住处都冠以求是的名字,大概对提高浙大的学术水平和声誉没什么作用,反倒可能不利于高知们放松身心养精蓄锐和觉悟,还是改个名为好,若实在找不到恰当的名称,就叫无名村吧,反正一心想求纯粹高知献身真理的人们,一般多为人梯,在有生之年与名利无缘。 现在北京工作,但我常常想起年轻时在杭州的经历,关心浙大的消息,迷恋杭州秋季到处弥漫的沁人心脾的桂花之香。衷心祝愿浙大人幸福安康,多多保重!可千万别辜负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坚信一切困难都会过去,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需拍案惊奇,记住涂博士的讣告很重要
sheep021 2009-10-22 15:44
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来自: 人间奇文:一位海归博士的讣告竟然是这样写的! 讣告 7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 不用全看完了,这哪像是讣告阿,简直是招聘广告嘛 讣告是长了点,但最后一句实在是点睛之笔,用 词很像中央电视为去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发的讣告的最后一句。只是因病二字,实在有点语焉不详,难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没有偷? 最后,为涂博士悲伤,希望他在天堂安息。 后记: 我曾有过找个高校轻轻松松做教师的梦想,现在才知道没有走这条路也不值得遗憾。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2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教育在哪里?--北大、浙大历史上四位绍兴籍著名校长的回答
kksonne 2009-10-22 07:21
注: 近日温总理的教育讨论得到 了多位大学校长的积极回应,如 饶子和回应温家宝:中国教育怎样培养出更多 李四光 , 杨福家回应温家宝:中国教育如何摆脱 危机 , 香港教育学院校长张炳良回应温家宝: 教育家 们在哪里 。 其实中国近现代不缺乏教育大家,缺少的外部环境与坚持。 请看看历史上几位优秀教育家的见解,他们都出国留学多年,接受中西方的教育洗礼,他们的思想迄今都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我作为小老乡为家乡有这些教育大家而深感荣幸,并以此激励自己。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蔡元培 平生做事全凭 三子 :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办事。所以胡适赞扬蒋梦麟是一位 有魄力、有担当 的校长。蒋梦麟 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为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答案。他说: 诸 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 在竺可桢看来,当时大学培养出来 的人才应该是能 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要能担负起 拯救中华 的重任。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此。竺可桢 我个人被批判是小事,没什么,不过我想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我相信几十年以后,事实会说明我是对的。 马寅初    蔡元培 北京大学校长( 1916-1920 )浙江绍兴人 蔡元培 ( 1868~1940 ),字鹤卿,号孑民, 浙江绍兴人 , 汉族 ,原籍浙江 诸暨 ,民主主义革命家和 教育家 。数度赴德国和法国 留学 、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 封建 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 北京大学 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 学界 泰斗 、人世楷模 。他提出了 五育 ( 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 并举的教育方针和 尚自然 、 展个性 的儿童教育主 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 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 美育的专题 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 计算、说 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其 74 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 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 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2008.htm?fr=ala0 ) 蒋梦麟 北京大学校长( 1930-1945 ) 浙江余姚人(注: 1954 年余姚划归宁波,历史上一直属于绍兴) 蒋梦麟( 1886 - 1964 )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 余姚 人。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 北京大学 校长。六岁入私塾,十二岁入绍兴中西学堂。 1899 年随家迁往上海,入天主教学校读英文。 1900 年,因义和团运动起,举家迁回余姚,在余姚城某校习英文、算术。 1901 年,到杭州一教会学校习英文,后因学潮全体学生离校。 1902 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前身为求是学院),改名梦麟。 1903 年入浙江高等学堂( 浙江大学 前身)学习,次年中 秀才 。 1904 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在急剧变动的大时代,在新与旧、中学与西学、维新与革命之间,他 尚未成熟的心灵 终于看清楚了 西化的潮流已经无法抗拒 。 1908 年他考取官费留美资格,留美近十年,成为杜威的学生, 1917 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创办《新教育》月 刊。 1923 年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 1927 年 8 月至 1930 年 7 月,任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28 年改为 国立浙江大学 )校长。 1929 年 5 月至 1930 年 6 月兼任浙江省立高级中学(商科)校长(建国后改名杭州商业学校,即现在的 浙江工商大学 )。还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校长、行政院秘书长、 中国红十字会 会长等职。 (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131087.htm?fr=ala0 ) 马寅初 曾任浙江大学校长( 1949-1951 ) 北京大学校长( 1951-1960 )绍兴嵊州人 马寅初 ( 18821982 ),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 浙江省 嵊县浦口镇。 中国 当代 经济学 家、 教育学 家、 人口学 家。1901年考入 天津北洋大学 (今 天津大学 )选学矿冶专业。1906年赴 美国 留学 , 先后获得 耶鲁大学 经济学硕士学位和 哥伦比亚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先后在 北洋政府 财政部当职员、在 北京大学 担任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27年到浙江财务学校任教并任浙江省省府委员。1928年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1929年后 , 出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南京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和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1938年初,任 重庆大学 商学院院长兼教授。1940年12月6日被 蒋介石 逮捕。1946年9月,到上海私立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1949年8月,出任 浙江大学 校长,并先后兼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0年1月4日,因发表《 新人口论 》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1979年9月,平反后担任北大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委员。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 中国人口学会 名誉会长,1981年3月29日,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1982年5月10日因病逝世。主要著作有:《通货新论》《战时经济论文集》《我的经济理论 哲学 思想和 政治 立场》《中国国外 汇兑 》《中国 银行 论》《中国 关税 问题》《 资本主义 发展史》《中国经济改造》《经济学概论》、《新人口论(重版)》《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等。1993年8月获首届中华人口奖 特别荣誉奖 。 早在50年代初,他就注意并开始研究中国 人口 增长过快的实际问题。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的命题,认为1953~1957年,中国人口很可能已超过1953年 人口普查 得出的年增殖率为20 的结果。如果按1953年统计的20 的增殖率估算 , 三十年后同实际的人口数字一比 , 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 。并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提高 科学技术 、提高 劳动生产率 和人民的 物质文化 水平以及增加工业原料等方面,对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 ① 人口增长与资金积累的矛盾。他认为,因为中国人口多, 消费 大,所以积累少,只有把人口控制起来,使消费比例降低,才能多积累资金; ② 搞 社会主义 ,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多搞大 工业 ,搞农业电气化、 机械化 ,然而,为安排好多人就业,就不得不搞中小型工业,农业搞低效率劳动,实际上是拖住了高速度 工业化 的后腿; ③ 和工业原料的矛盾。大办 轻工业 可以有效地积累资金,但是轻工业原料大多数来自农业。由于人口多、 粮食 紧张,就腾不出多少地种诸如棉花、蚕桑、大豆、花生等 经济作物 。同时,也由于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就不能进口很多的 重工业 成套设备,影响了重工业的发展; ④ 全国人均不到3亩 耕地 ,大面积 垦荒 短 期内又做不到, 就粮食而论 , 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他尖锐地指出,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愈难解决。政府对人口若再不设法控制,难免农民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与不满。他提出了定期举行人口普查,把人口增长纳入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33641.htm ) 竺可桢 浙江大学校长( 1936-1949 ) 绍兴市人 竺可桢 (18901974) ,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 浙江 绍兴市 人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 地理 学家和 气象 学 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毕生为国 求是 的气象事业开拓者 . 竺可桢 1890 年 3 月 7 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 1910 年公费留美(竺可桢, 1910 年清华留美生),入伊利斯诺大学农学院学习。 1913 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 1918 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 类》(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 )的论 文获得 博士学位。 1920 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7 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 1928 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 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 1933 年 4 月,竺可桢与 翁文灏 、 张其昀 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 1936 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 1949 年,为了婉拒 蒋介石 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诞生后,他担任 中国科学院 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 1962 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 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 可持续发展 的先觉先行者。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越是高级研究人员,越应带头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一个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成绩,应该计入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内。自 19161974 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书籍约 160 余篇,内容除 地学、气象学、物候学外,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许多学科,读者对象从科学技术人员到少年儿童多个层面。    1974 年 2 月 7 日 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83 岁。 ( from http://baike.baidu.com/view/21021.htm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德年:浙大是我美好的一站
kksonne 2009-10-16 11:08
( 10月15日下午,医学院名誉院长巴德年院士、医学部主任段树民院士聘任仪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举行。此文 根据巴德年在仪式上的讲话的录音整理 ) 在我的整个人生当中,在浙江大学、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对我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一站,在浙江大学工作的时光,令我感到高兴、令我感到喜悦。方才,杨校长对我的一番评价,说实在的,和我的自身评价相比,要高出许多。我给我自己,打了75分,可是,杨校长的评价,我估计,至少是95分,所以有20分的差距。差在哪里呢?我一直想在我的任期内,能够看到,紫金港医学中心的建成,我希望口腔医院能够有所扩大;在华家池,能有一个临床教学的基地,以及高级护理学专业能够创办成功。可是这些,在我的任期间,都没有完成,所以,我给我自己,打了一个劳动态度良好,但效果只能是75分。但我相信,刚刚接任的段树民主任,一定会把这些工作超额地、杰出地完成。 今天,我虽然结束了医学院院长的职务,但是,我愿,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永远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人。不管是做什么,也许会给大家带来麻烦,我还是愿意永远做浙医人。方才,杨校长对我在医学院期间所做的工作已经做了评价,让我想起了,在我结束医科院院长的工作、卸任协和大学校长职务的时候,张文康部长,曾经对我的工作有过很好的评价。可是今天浙江大学对我这样的评价,是对我的整个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对我鞭策和激励。至于授予浙江大学最高奖 竺可桢奖,说实在的,我已经70岁了,还能获此殊荣,应该说,对我的健康,对我未来,肯定有相当好的作用。我感谢学校,感谢在座的同志们。 当然令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我刚来的时候,可能像郑树森、罗建红、陈智、张苏展这些50年代,也就是70年代入学的,刚好是主宰着医学院的工作。最近,60后的,象在座的蔡秀军、王建安、许正平、沈华浩、陈忠,他们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次班子调整中,又有一批70后的年青人,如欧阳宏伟、周天华、叶旭军已经进了院系的领导班子,说明医学院后继有人,医学院前途似锦。人,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是我们浙大医学院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我院长虽然不做了,但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喜悦。 按我的标准,我应该算功臣。为什么?因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谁要是能找一个比他自己还强的来接替他自己的工作,他就是浙大医学院的功臣。今天,我找到了。今年4月的一次评审会上,我是评委,段院士也是评委。直到下午三点,评审会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对段院士说,我已经70岁了,我不能再做医学院院长了,我想让你来做,并且说了我的理由,我说你是学医的,又是研究神经的。你在科学院,你有研究神经科学的条件,但是你没有很好的研究神经疾病的条件,你到浙大来,又可以研究神经医学,还可以研究疾病,这是第一;第二,我今年什么都不干了,如果能把浙大医学院神经医学搞上去,我就干这一个事。他回答说,我同意。我们俩握了手。我们俩说了最后一句话。我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事儿,当天晚上我打电话给杨校长,我说,我找到了一个医学院院长的候选人,第二天早上七点钟,我又给倪校长打了电话。学校非常支持,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到今天,段院士终于到我们医学部,来做学部主任了。所以,按这个标准,谁能找一个比自己强的,谁就是功臣,我找到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杨校长,你应该表扬我! 当着杨校长的面,我比较过,我和段院士的情况。我衡量一个干部,靠三个条件,看经历、看能力、看潜力。和他比,论经历,段院士不如我,所以我给我自己打30分,给他打25分;论能力,他的科研能力比我好,我的管理能力也许比他强,所以,我们都得30分;论潜力,一个是70多岁,一个是50岁,相差 20岁,但也不能说我完全没有潜力,所以,我给自己打了2分,给他打了30分。所以,段院士打分结果,85分,我打分结果62分,所以我说,他比我强。 我临来之前,我想了一个对联,上联是,好队伍好作风好势头好上加好,下联是,新领导新思路新机遇欣欣向荣,横批是,求是求新一定一流。好,祝医学院兴旺发达,一定一流。 ( 录音整理:欣文 ) from http://www.news.zju.edu.cn/news.php?id=28400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29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涂序新,谁是矢村警长?
热度 2 yejian 2009-10-11 23:16
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你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往两边看。明白吗,杜丘?快,去吧 昭仓不是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啊!好,这下有决心了,嗯?怎么了,你害怕啦?你的腿怎么发抖啦? 这是电影《追捕》中的情节,矢村警长在引诱吃了药的硬汉高仓健跳楼。 土匪是他的初中时的外号,我曾经听他说,到了大学,他升级叫做屠夫了。一个身高和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帅哥摊上这么个名字还能沾沾自喜,應該知道他是一个乐观通达的人。随便说一下,我的绰号叫无赖,但是我却是小鸡肚肠耿耿于怀,谁这么叫我都会咬牙切齿一番的。 他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是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这点毫无疑问。如果说抛开他硕大的耳朵和手脚外,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的毛笔字是自小一直到大学还是没有停止.还有就是球打得好。我说的球是台球。在我们那个年代,那个没有丁俊晖和傅家俊的时代,打台球是街头混混才干的事情。我永远记得在海淀图书城附近,一干同学打台球被土匪涮的一塌糊涂的场景,他那谦虚的得色至今我还能回想起来。要说玩,他是一个会玩的人。简单的说,他是我们那批人中的牛人。要说吃,他也能吃,一次请客带我们去清华墙外的一个晒麦场,7块钱一斤的涮羊肉整整人人肚圆.一个会玩会吃的牛人倘若又是年年清华年级第一,世界顶级的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博士,那算不算一个super牛呢!顺便说一句,这小子口才和笔头功夫那也是一流的。倘若说一定要挑个毛病的话,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还有就是,他爱脸红. 这是新浪博主 OLD胡 悼念同学的文章。 从 OLD胡 的描写来看,这位同学涂序新也该是个硬汉,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甚至有些豪迈洒脱的汉子。 但是,矢村警长百般诱惑,杜丘也没跳。涂序新跳了。 跳楼本身一点也不稀奇,如今各大高校哪年没有?跳楼的人往往是忍受不了压力的学生居多,从适应不了从小地方的天才沦为大池塘的平凡的大学生,到忍受不了老板科研压力的博士生。但他们大多还是有些共性,就是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差。引诱他们跳楼的矢村警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他们自己。 这位涂博士却令人糊涂。十几年的求学压力,谈笑间就挺过来了,而且挺得很出色。如今刚从国外回来,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何不好好看看长安花?他的矢村警长是他自己、家人,还是另有其人? 不管是谁本博都觉得没道理。似乎是自己吃错了药。 所以本博觉得,说涂序新是堕楼,估计更有道理。见: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涂序新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参加告别仪式的有学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师生及涂老师亲属与同学,共100余人。 涂序新老师于2009年9月17日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终年32岁。 涂序新老师1977年8月生于浙江金华,1995年9月2001年6月就读于清华大学,2000年6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6月中旬回国到学院工作。 涂序新老师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同事细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对待学生,耐心解答疑问,多次深入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受到学生的爱戴。涂序新老师学识渊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对研究工作认真执着,精益求精。 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各部门及学院师生的关心! 附涂序新博士来学院的主要经历 2009年1月,涂博士通过电子邮件与学院岩土所联系,申请教师岗位; 3月24日,由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 4月21日,学院将《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发给涂博士,涂博士于次日通过电子邮件表 示本人愿意接受你们所提供的岗位和待遇;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聘用合同; 7 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 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 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 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9月1日到8日期间,涂博士参加了学校在之江校区举行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 9月8日,学校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 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 堂堂正正。 仁至义尽。 说明:本文只是本博基于网上材料的胡思乱想,请知情者指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008 次阅读|6 个评论
浙大院士造假与天士力利益博弈
冯用军 2009-5-8 20:02
来源1-百度 李连达 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84271.htm 来源2-大河网新闻: http://jr.dahe.cn/html/zhengquan/shangshigongsi/200902/11-13653_2.html 来源3-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081226/n261428326.shtml 浙江大学李连达院士涉嫌造假、天士力集团主要药物复方丹参滴丸涉嫌毒副作用巨大、举报李连达等涉嫌造假的祝国光与天士力有利益关系.... 院士涉论文造假续:天士力集团为报复举报   2009-02-05 【星岛网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涉嫌论文造假事件牵涉中国医药企业天士力集团。李连达院士认为是他执意公布研究结果,导致天士力借论文造假对他进行报复。天士力总经理李文否认。   据《浙江经视》报道,祝国光天士力集团的高级顾问。一起普通的论文造假事件升级为院士造假,又引发复方丹参滴丸产品质量问题的曝光让人始料未及。   李连达院士即将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天士力的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有效成份低,疗效差,同时存在严重副作用。   天士力集团是国内制药的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5亿元,其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已经连续六年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这样一家企业牵涉其中,的确让人震惊。   李连达院士证实,随后出现大量寄往各部委和主管部门的举报信让他意识到:所谓的学术造假可能是对人不对事。他确认,2008上半年,他从事一项研究课题中涉及天士力集团的产品复方丹参滴丸。   李连达院士表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1%,一年大概有100万人用药,那么一年就要有三万多人有不良反应。这毒副作用发生率太高。   另外就是从症状上看比较严重,主要就是胃不舒服,胃肠道的症状明显,而且有休克的,有昏迷的,有尿血的还有皮下出血的,所以这些呢都比较严重。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用的药,一吃吃两年、三年,至少你要做一个长期毒性试验,这样我就知道长期吃了以后对于五脏六腑会引起什么毒性,他没做。   李连达院士称,他的研究内容很快被天士力集团得知。   厂里面就有人来找我,说你这个结果一公布,或会影响我们的销售量,影响我们的经济收入,所以你能不能把你的这个科研成果不要对外发表。或者你发表的话你发表些对我们有利的,证明我们这个比别人,比谁的都好,那这样的话我当然不同意,我们搞科研一是一,二是二。   他弦外之音就是这样的:那么你要是同意我这样做的话,那么我给你培养费,就说大量的钱,那不是一二百万,那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当时我拒绝了,拒绝以后他还不死心,就几次三番打电话给我的秘书。   但是,天士力总经理李文否认祝国光与天士力集团有关系。他还称从来没有见过李院士的研究课题。   天士力方面的矢口否认使整个事件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据了解,举报人祝国光不仅是天士力的高级顾问,天士力网站上力推的用于宣传药品的书籍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 就是祝国光和天士力总裁闫希军合着的;在荷兰成立的欧洲中药商会中闫希军和祝国光同任副理事长;在天士力的各种庆典活动中,祝国光也是频繁露面。 院士与天士力之争背后 天士力称将起诉李连达 来源: 北京商报 时间: 2009-02-1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国家药监局会对上市药品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做出安全性评价,保障用药安全,但不会针对所有上市药品进行监测。从2001年至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公布了1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其中未涉及复方丹参滴丸。   上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各监测中心都会对每种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得出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每个药品不一样,所以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是治疗癌症等的药物,可以允许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点儿,但如果是治疗感冒、慢性疾病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将严厉控制。   一般情况下,普通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该小于万分之一,如果高于万分之一,我们将对其进行评价,如高于千分之一,则将引起重视。杜文民表示,至于李连达所指的复方丹参滴丸3.1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要根据具体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去分析,如果普遍出现胃黏膜糜烂、出血等不良反应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杜文民还表示,由于我国大部分西药都是仿制药,所以西药的安全性标准多来自进口药的标准,目前西药安全性标准还比较完善,但中药不良反应的标准与研究尚不完善,中药缺乏权威合理的药效、安全性标准,这也严重制约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杜文民透露,上海已着手研究中药的安全性标准。   学界与商界   举报人与李连达的双重身份   在这场风波中,关键的两个人是李连达和祝国光。其实,李连达和祝国光都与浙江大学有一定的渊源。李连达目前是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而祝国光曾就读于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   李连达表示,祝国光是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后来在天士力工作。而他现在的工作所在地芬兰则有天士力的办事处,祝国光本人就负责该地区的药品推销业务。李连达还明确地告诉记者,所谓全欧中药商会和全欧中医药联合会,无论会长还是主席,都是天士力的董事长和祝国光本人。   公开资料显示,祝国光,医学博士,教授,全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全欧中药商会副会长,北欧现代自然疗法协会、世界中医药协会常务理事。曾任职于浙江金华雅畈区医院、天津医科大学、 法国里昂爱德华研究所、芬兰奥鲁大学生物医学实验室、北欧现代自然疗法协会。主要研究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欧共体植物药法规和世界各国植物药法规。主编《中药如何进入欧共体市场》、《复方丹参滴丸》等学术著作,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91篇。   记者发现,祝国光与天士力关系甚密。2003年出版的用于宣传复方丹参滴丸的书籍《复方丹参滴丸百问百答》由祝国光和天士力总裁闫希军合著;在荷兰成立的欧洲中药商会中闫希军和祝国光同任副理事长;更有传言,祝国光长期被天士力雇佣,在天士力有固定的住所和办公室,每年有固定的薪水,在天士力和荷兰神州合作的CMC Tasly Group BV公司中,祝国光是独立董事。但祝国光与天士力都坚决否认了上述说法,天士力只是表示,祝国光是该公司的顾问,同时也是国内多家公司的顾问。   举报人祝国光被指与天士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被举报人李连达一样被指与另外一家药企有着紧密的联系。白云山制药方面已经证实,李连达目前的确是其旗下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研究人员,职务是顾问。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便是复方丹参片。在去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上,李连达称其研究证明,复方丹参片更适合于医保用药和大众用药。   在同类药中,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已连续数年占据行业第一,白云山制药生产的复方丹参片目前排名第二。虽然承认了李连达是该公司的研究人员,但白云山表示李连达和天士力之间的纷争与其无关。   举报与被举报   天士力与院士的曾经接触   天士力是国内制药的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5亿元,其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已经连续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根据天士力总经理李文的说法,天士力在前几年就与李连达接触过。   李文表示,当时接触的内容就是李连达希望天士力资助其经费搞研究。李连达当时要200万元,但我们当时只同意资助50万元,所以没有合作成。之后就没有接触过了。李文表示,后来他就到另外一个复方丹参片的企业,也就是我们的最大竞争对手去做首席科学家了。现在他所有研究的目标就是证明复方丹参滴丸没有复方丹参片好。   对于是否向天士力提出过希望给予资助经费搞研究一事,李连达的助理表示无可奉告。   李文还认为,李连达这个时候指出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发生率3.11%完全是为了转移视听。在被举报论文造假之后,李连达为了逃避学术造假的社会压力、转移公众的注意,故意制造事端。李文强调。   李连达则认为,祝国光此次论文打假,根本原因出在自己一项即将公布的研究成果威胁到了天士力的商业利益。该研究结果表明(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的实际疗效与宣传效果不符,于是该公司试图收买李连达不成,便出现了祝国光的举报事件。   其实,最初这个研究不是要挑他们(天士力)的毛病,是考虑到药品比较混乱,比如复方丹参制剂,一个方子有片剂、丸剂、胶囊剂,生产厂家有800家,质量有好有坏,但是讲不清楚。因此我们就要进行再评价,就是虽然批准生产了,但是也要再研究比较一下。我在800家里挑了大家公认最好的两种做对比。它(天士力)的滴丸比别人的片剂稍微差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差一些,做动物试验药理作用差一些。还有安全性问题。另外,药费也贵4-6倍。李连达表示,天士力在试图收买其不成后,便出现了祝国光的举报事件。   天士力对李连达的说法一一进行了否认。如果谁提供说天士力因这个课题与李连达进行过接触,那么他得提供证据,时间、地点、谁、怎么接触的、说的什么,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提出诬告控诉。李文强调。   李文最后还表示,李连达通过大众传播而非学术传播的方式,夸大复方丹参滴丸的不良反应率,已严重影响了天士力的形象和声誉,天士力已保留和收集了证据,将采取法律措施,起诉李连达。   李连达的秘书昨日表示,李连达的生活近日虽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仍处在正常的工作学习中,昨日还在北京参加了学术会议。针对天士力将起诉李连达一说,李连达秘书笑称:让他们去起诉吧。 浙大一教授论文涉嫌造假 学校称当事人已被开除 2008年12月26日02:47 来源:现代金报 浙大一教授论文涉嫌造假?   浙大回应:涉嫌造假的当事人已被开除 知情人士称:这或许与高校考核体系有关   最近,在互联网上搜索浙大,出现了很多有关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涉嫌论文造假的帖子,甚至有网友用了很极端的词语:李连达院士的研究成果=剽窃+造假+一稿多投。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昨天,记者就此事展开了调查。    事件起因   浙大校长收到两封信   李连达院士论文造假    第一封信:   李连达署名的三篇论文学术造假   11月18日,全欧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特别专家小组的祝国光教授在芬兰给浙江大学的杨卫校长发去了一封题为《提倡严谨治学,反对学术造假》的信。   信中祝国光告诉杨卫:有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署名的三篇论文有学术造假问题。   经全欧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特别专家小组认真研究认为,论文作者不仅一稿多投,而且还存在严重造假。曾经刊登该研究小组论文的德国《NSA药理学杂志》、荷兰《人种药理学杂志》、英国《本草疗法研究》、波兰《药理通报》等先后公开发表声明,称这是科学的欺诈行为,并将这些已发表学术论文删除,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目前,国际上深入调查正在进行中。   祝国光教授在信中表示,浙江大学一直以严格治学著称于世,我们一直引以为荣,想不到会发生这论文造假之事,并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名下。    第二封信:   一稿多投,损害我国中医药在欧洲声誉   正当浙江大学对此事展开调查之际,12月6日晚,祝国光教授又给浙大杨卫校长发去一封信。   信中说,我们又发现李连达院士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两篇文章,先以英文发表在国外期刊,然后隔数月或年余,又在国内以变换第一作者为李连达院士的名义发表,并且中文的论文没有提及任何该文已经用英文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甚至在其参考文献中也未列上。说明作者是有意避开已经发表的相同文章!   祝国光教授表示,李连达院士研究组的造假论文一案,已经严重损害我国科学技术人员在欧洲的声誉,损坏了我们中医药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形象,影响了我们的中医药市场。    媒体调查   共有十三篇论文被指造假   此外,据人民网报道,一些专家、学者在互联网上揭发,近两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领衔的研究小组,在国际、国内多家著名医学杂志上采取剽窃、编造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手段,发表学术论文13篇,以骗取国家科研经费。这些由浙江大学药学院多名研究人员联合发表的论文都有李连达署名,其中,李连达作为第一作者署名的有两篇。研究小组以这些论文立项,分别得到国家博士后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要基础研究973计划以及浙江省教育厅、科技厅、中医药局等项目经费资助。    浙大回应   论文造假是其所带的博士后所为   昨天,浙江大学新闻发言人以书面的形式就此事对媒体公布了学校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称论文造假事件主要是李连达院士所带的博士后贺海波个人行为,其他作者并不知情。   文中说,2008年10月16日,浙江大学药学院常务副院长收到某教授的邮件,投诉他已经毕业的博士生、原浙大博士后、时任浙大副教授贺海波在论文中末经他本人同意使用了他的研究组的数据,属剽窃行为。浙江大学药学院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十分重视,当即开始了调查。贺海波已向学院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向他的博士导师当面作了检讨。   贺海波于2006年6月进入浙江大学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7月被浙江大学聘为副教授。浙江大学药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查明:贺海波在浙大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其论文存在剽窃、一稿二投、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文的事实等学术不端行为。11月13日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决定依据《浙江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撤销其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如发现任何与此相关的学术不道德的行为问题,都将一查到底。   浙大方面还表示,国外的这些期刊并没有刊登,只是录用。   新闻发言人表示,抵御学术腐败,维护学术道德,是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高等学校的共同责任。浙江大学一贯十分重视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学校把此事作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反面教材,加强对博士后和新进教工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的教育,采取进一步措施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部分专家   调查结果有疑点   不过,也有专家对该处理结果不满意。有专家认为:几篇论文中,其科研设计、思路、检测方法及项目,实验选择及搭配都有一定水平、英文水平也很好,不像出自博士后学生一人之手。而且,一个如此多项目的药学试验,并非一个人所能完成。而且,论文立项必须通过层层审批,其他作者不可能不知道,所获科研经费也不可能被某个人所用。而前三篇论文的中心课题,是李院士近几年最核心、最重要的课题,不知情有点说不过去。   不少专家认为,从学术规范来说,只要论文的作者对用自己的署名没有异议,一旦论文出问题任何人都难逃其责,而非一人承担。    知情人士   与高校教授考核体系有关   事实上,有知情人士称,之所以造成这样的不良后果,是高校对旗下老师的考核体系造成的,老师发表论文数量直接跟收入、晋升等有关。   记者在浙江某高校的考核体系上看见,申报正教授要求的论文基数是:文科8篇以上,理工科6篇以上,其中权威核心刊物2篇以上。其中,每一类刊物的发表都被分别记分。此外,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省、部级科研课题等也被分别记分。最后的总分将决定该教授在学校里的升迁。   因此,国内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学生在一些核心期刊上刊登论文,老师会要求学生带上自己的名字,有时候还是第一作者。每学年论文数量这么多,教授根本无法仔细查看每篇论文,涉及一些试验数据等更无法短时间内核实真伪。浙江某高校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说,也正因为如此,国内高校有不成文的规定,如果论文主要是学生完成的,无论指导教授名字放在什么位置,出了问题均只处理学生不处理教授。   记者 徐佳菁
个人分类: Life Comments|2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演讲语录
quaternary1 2008-10-18 17:15
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演讲语录理解更深刻的含义,狠不得要回到幼儿班重 作者:孙远涛 2006-12-24 13:45:54 一次犹如后天般的演讲 演讲人:浙大高分子物理郑强教授     地点:浙江图书馆报告厅     精彩语录节选:     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你能建10所世界一流大学,那美国有多少所?日本有 多少所?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世界上前200所大学,中国一所都排不进!在亚洲能排出几 所?我到国外去看了以后,感到要将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     以前说无知无畏,现在却是无知才无畏,许多企业把浙江省技术监督局、 科委的人请来吃一顿饭,喝一点酒,他就给你签个字,再把我们这些教授胁迫到那里去, 给你盖个章,然后就是填补国内外空白、国际先进水平,写论文则是国际领先水平 的研究成果、首次科学发现等等,这都是目前非常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教授, 我深深地为此担忧!这不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领导无知,是他们倡导了这个主流.我 知道在座的处长或老总日子很难过,因为你们不写这样的报表,就拿不到钱,项目就得不 到批准.教授也同样如此,天天写报告,而不是在实验室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这是很严 重的!     我们国家的现实和发展就是这样:凡是依赖不成的,我们自己都能搞得像模像 样,比如二弹一星;凡是能够引进的,就都搞不成.......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就这样,卖 点东西,而没有去考虑这些深层次的东西.殊不知,这就是社会的恶性循环!     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 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 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 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 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得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 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 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 学好!......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 机!     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 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 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 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 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 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你们都 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是经济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中小学的教育就是听话,老师管干部,干部管同学,孩子们都学会了成年化的 处世方式,这是害人啊!这样强迫性地做了一些好事后,没有把做好事与做人准则结合起 来去培养,而只学会了拍马屁、讨老师喜欢、说成人话.上次电视上就曾经播出,一个小 孩得了个奖,主诗人问他最愿意说什么,他说:我最愿意跟江爷爷说:我向你报告!江 爷爷是谁?还不是老师教的!孩子们在中小学活得很累,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了,所以就要 玩、就要谈恋爱.     我们有很多同学成绩好,却什么都做不了.在我们大学像我这种程度的人,招 博士生是从来不看成绩的,成绩算什么!现在我从事的这个领域在中国有叁个杰出的人 才,当初在读研究生时都补考过,而成绩考得好的几个人却都跑到美国去卖中药了,这说 明了什么问题?作老板的可不能这样啊!......人才的梯队一定要合理,而不要认为教授 就是万能的、博士就是万能的.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充满希望和理 想,教育孩子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实际上,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扫地能扫好,也应该受 到尊重;打扫厕所能打扫干净,也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动不动就要高学历.我要提醒的 是:在国外可不是这样,美国、日本的博士就很难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老板心疼钱,招 了博士要给他高工资,而他能做什么用呢?这是个具体问题.     科技到底该干什么?高科技到底该干什么?如果我是科技部长,该玩的就玩,就 像陈景润,他就是玩!陈景润如果是处在今天的中国,他绝对是要去讨饭的,因为他不会 去搞产业化,他的英语也不好,他说话都不流利,中文都讲不好,按现在标准,他是个文 盲,还谈什么教授!日本人就是喜欢美国人,我跟日本人说:你们这个民族爱谁,谁就要向 你们扔原子弹.日本人就是喜欢黑人也不喜欢中国人.......我特别对我们的女教授、 女同学说:在日本人面前一句日文都不要讲,会也不要讲;日本人一听说你讲英文,特别 是看到中国女孩讲英文,腿都要发软,这是真的!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年都往外跑,最 重要的是要让国民自己爱自己国家.......如果我是杭州的市长,我绝对不是狭隘的民 族自尊心──如果杭州有什么灾难,我就首先把杭州的老百姓安排在香格里拉,让外国人 在外面排队!(掌声!)这样,你才会让你的国民爱自己的国家!一个日本的农民跑到峨嵋 山去玩,骨头摔断了,你就用中国空军的直升飞机去救他,而在日本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 在宿舍里死了7天才被发现;名古屋大学的一对中国博士夫妇和孩子误食有毒磨菇,孩 子和母亲死了,父亲则是重症肝炎,在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门诊室等了12个小时,也没有 一个日本教授来看望!(中国人,你什么时候能站直了,别趴下!)而你们为什么还要 这么友好,以为自己很大度,实际上是被人家耻笑,笑你的无知!你们这个民族*!我们不 能这样!我们的领导人跑到国外去访问,看到有几个人在欢迎他们,就感到挺有面子;而 外国来了个什么人物,都是警车开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是自豪还 是悲哀?所有这些,对教育工作来讲,都是深层次的问题.所以我经常讲,我作为一位自然 科学工作者,我教育我的学生,首先是学会做人,没有这些,你学了高分子,外语都是花架 子,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观念或是一个问题:是不是技术越新越好?今天谈的就都是提醒大家 的......技术并不是越新越好,技术要有储备.日本的企业现在卖的东西大都是10年或 15年前的技术,好东西他不拿出来,他要等到现有的技术把成本收回并获得尽可能高额 的利润以后才会拿出来.其次,我的对手什么时候推出新东西时,我才会出手.不要以为 你今天好不容易搞了生产线,明天又有新的了,你的钱还没赚到就换新的,有什么用?我 这次到日本刚好谈到悬浮列车──即使何先生在我也要说,这是中国人又在玩高新科技. 悬浮列车目前在理论上都还不成熟.日本现在最完善,最经济的就是新干线!从经济和 市场的概念来讲,越先进的东西,风险越大,有可能得到的回报就越少!    大家看看吧,这就是我们一天到晚还说:我爱你,祖国!    谁能像鲁迅先生一样,用笔唤醒这个自以为是的东方巨人!
个人分类: 神秘自然|1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