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招生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什么是寒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ann236 2011-8-22 11:06
近来科学网大力转载和热议“寒门难出贵子”的感慨,作为研究人员的我们便开始思量:什么才是所谓的“寒门”? 要给“寒门”下一个准确的操作性定义,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确凿的定义恐怕都会引来批评。如果说“寒门”主要意味着贫困和社会关系的缺乏,那我觉得应该考虑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问题。 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应该还是有所增长的,“绝对贫困”的、连饭都吃不起的家庭应该是在减少甚至逐步消失。然而,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相对贫困”,比如你可以将家庭人均收入处于某地区/某国家下15%的人定义为贫困人群。而贫困的“代际传递”,我想也应该也是指相对贫困吧! “无论是招进来的,还是从来没机会进入我们视野的年轻人,他们都在复制父辈的模样。” ——《南方周末》报道中引用的这句来自复旦大学某招生办老师的话,以诗意的语言,描述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贫二代”继“富二代”之后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觉着是一件好事。作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我觉得应有更详尽的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去考察其中的机理,如贫困的代际传递的机制、打破这种传递的机制和可能性等。作为心理学研究人员,则可能更多的关注这其中的个体因素。比如,对于当前为数不多的“寒门贵子”,他们是否具有比同龄人更高的“心理弹性”?
6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预录取是拿学生的前途当儿戏!
热度 1 weiqiang037 2011-7-23 12:30
南大这种视学生青春和前途为儿戏的做法实在可恨! 以下是中国广播网采访新闻的摘录: 对于这种不规范的预录取行为,南京大学招生办表示,明年可能还会采取发预录取通知这种形式: 南大招生办:我们可能会更加谨慎的来开展这项工作。 家长和学生们都表示,他们当自己吃了个哑巴亏,只希望以后的考生和家长引以为戒。 家长:一定要掌握各方面确切的资料才可以把孩子的一生交付出去,否则如果还要重蹈我们这样的覆辙,那悲剧又会重演。 学生:念了这么多年的书结果志愿填报上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也很无奈,也很心酸。 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赵明:现在目前各个高校为了争抢优秀的生源各自都会有一些办法,他们这样子做其实也不是很特殊,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他们也很无奈,因为 安徽的平行志愿在预测分数的时候,其实本身很难预测,许多办法做不到很准确 。投档线分数出来以后,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导致这个分数无法预测以后,导致了这些签了预录的学生不能被录取。 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就说“很难预测”,“做不到很准确”(根据上下文语境,我觉得应该是 做不到 很准确,而原新闻采访稿是 做到 很准确)了?我想知道这些负责在安徽招生的南大老师有没有给当时的高分学生讲清楚:如果达不到分数线就不会录取?有人会说正因为会出现意外情况所以是预录取,但是,虽然是“预”录取通知书,可从负责招生的老师的宣传中是不是让这些学生觉得被南大录取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分数线还没公布之前就做出这么草率的决定,拿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开玩笑。 无为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项立群:这种上升可能与他这种承诺有着一定的联系。因为高考志愿填报,这里面影响因素很多,如果给一个考生家长一个定心丸,那么家长可能会大胆的填报,而我们这六位学生和家长,也正是因为有南大的这个定心丸,所以他们在B/C/D志愿没有做出一些慎重的考虑,因为他们认为肯定能上南大。 希望广大高校在录取期间不要再一味的使用“确保”“确定”这样的字眼,因为没有任何人有权利给考生和家长,送出这样的定心丸。也希望这类事件不要再次发生,学生这个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 PS:刚看到科学网首页的新闻,6位同学已被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录取了,这令人很欣慰,祝福他们!
398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