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屈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端午话“流氓”
RongZheng 2009-5-30 09:23
夏娃和亚当受到蛇的引诱,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被上帝驱逐出伊甸园。他们的后代,从此失去了家园,生活在人和人无休无止争斗的土地上。一部分人用自己制定的善恶标准折腾另一部分人,有些人走上了漫长的寻找家园之路 现在一提起流氓,很容易联想到聚众斗殴、放刁撒泼、以及调戏妇女这些不法行为来。其实,流氓的原意,是指离开家园的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解释说:自彼来此之民曰氓,从民从亡,会意。因为流和亡同义,古时也将流氓写作流民。 《诗经》中有一首诗就是用氓(音meng)字为题的,开头四句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这是假借一位女子的口吻写的,译成白话,便是: 小流氓呀笑嘻嘻, 抱著布匹来换丝。 换丝不过是借口, 他想和我成好事。 显然这位抱布贸丝的氓的身份,是一个离乡背井的小商贩。 近人郭沫若发表于1924年的自传体小说《行路难》里有这么一段: 流氓流氓流氓 这是一个多么中听的音乐的谐调,这是一个多么优美的诗的修辞哟! 淡白如水的,公平如水的,流动如水的,不为特权阶级所齿的,无私无业的亡民! 啊,这把平民的尊严,平民的刚健,平民的勤勉,平民的辛艰,都尽态地表现出来了。 流氓流氓流氓 有闲有产的坐食的人们,你们那腐烂了的良心,麻木了的美感,闭锁了的智性,能了解得这流氓二字的美妙吗? 流氓流氓流氓 啊,你这尊贵的平民的王冠,我要把你来加在我自己的头上,加在我妻儿们的头上。 这段如同诗一般的流氓颂歌,用的也是流氓的原始含义。 说了以上这一大篇,是因为端午节。过端午节,自然就想起一个名字──屈原。许多年以前,我在墨尔本华人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提到上海有个评论家叫朱大可的说李白是流氓,还引了朱的一句话,大意是说,除了屈原以外,还没有谁比李白更流氓。我对此说颇以为然,觉得没有什么比流氓这顶尊贵的平民的王冠更能显示屈原的荣耀了。 屈原是贵族,但他心系平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他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橘颂》),坚守自我人格,因而遭谗见疏。他对内改革、对外抗秦的主张不被采纳。那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恶劣环境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幸抑或不幸,他被逐出郢都,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氓。他不仅身体饱受流放之苦,更是精神上的流浪者,终其一生,他不断寻求失落的精神家园。司马迁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在《离骚》这篇宏伟的抒情诗中,诗人让为月亮驾车的女神当他的前驱,让风伯当他的后卫,让俊鸟作他的卫士,让雷师作他的侍从,他驾驭着凤凰驰骋,上天入地追求他的理想,却以失望告终。这位既失去地上的家园又找不到精神家园的诗人,最后写下: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唉!举国没人理解我,我何必眷恋着故都?) 鲁迅写过一篇题为《流氓的变迁》的杂文,概述了中国的流氓变迁的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将自古以来不满于现状,要求改革的中国文人归结为儒与侠两类。用司马迁的话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鲁迅指出,乱和犯都不 是叛。这个分析也适用于屈原,他当然也不是叛,他心里不可能发出项羽那种彼可取而代之的声音,他也不可能象后世的陶渊明那样,心远地自偏,远离政治的旋涡。虽然同样是遗世独立的精神漂泊者,陶渊明能把梦和现实分开,创造一个内心世界的桃花源,故可以在艰辛的劳作生活中悠然见南山,而屈原却是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悲苦如斯,最终投江自杀应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了,非如此,则不是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作为政治家,他是失败的。他的爱国主义,在今天看来也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他的投江,更不值得效法。然而长期的漂泊生活,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最光耀千古的诗句,大概是这一句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个人分类: 门外诗话|852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屈子《思美人》中的美人到底是谁?
jlpemail 2009-5-25 07:40
屈子 《思美人》 中的美人到底是谁? 怀王?不对! 和香草、鲜花一样,都不过是屈子理想的象征物。就像许多游仙诗表达的失望一样,理想无法实现的惆怅,假借美人的失约曲折地表现出来。这在《山鬼》中也是如此,在《离骚》中的许多句子中,都是如此。 曲解屈子的原意,是一些无耻文人或者研究者的小动作。他们利用了诗歌含蓄的特点。胡说什么,美人就是楚怀王。在流放中,在痛苦中,在压抑和郁闷中,宁愿想象一些能引起快感的事物,接近哪怕很落后,但纯净的人,也不愿意接近那些有文化,没文雅,有地位没有品位的人。 无耻文人(研究者)为了讨好当时的执政者,竭力标榜的是:怀王受了下属的挑拨才流放屈原的,极力为他开脱。既然是 1 号人物,连那点分辨能力都没有?再者,那些排挤屈原的家伙们和无耻文人(研究者)志同道合,所以会惺惺相惜。 屈子,在那样的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问天,问地,苦苦思索的不会是如何如无耻文人讨好怀王,得到些须升官发财好处,而是不明白为何忠而被谤,信而见欺,真而被虐,美好的为什么总是遭到无情的践踏,丑陋的为什么时常得到极力的表彰? 所以,我宁愿认为 《思美人》 中的美人就是一美好的意象,也不愿意认为他和什么王有丝毫关联。哪怕和山谷石缝里寂寞开放的无名花联系起来,也比什么无德无能无勤无绩的 NO.1 ,更让人赏心悦目。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5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