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王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比较教育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2-24 09:28
真理是什么?我们真能知道什么?我们如何确信我们具有真理?我们如何确定我们能完全知道任何事物?何为知识?它为什么重要?知识是一种心理的状态或只是一种信念的形式?如果我们知道某事,那么我们必然知道自己知道此事吗? ——波伊曼(Louis P. Pojman) 何为认识论? 认识论在一般意义上被认为是关于知识的哲学学说,是关于人们认识的研究。它涉及知识的性质与来源等有关人类认识的问题,是对人类认识本身的认识和反思,是关于认识的认识,是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哲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最早是基于一般认识问题的研究,即讨论人的认识何以可能。据说是英国哲学家洛克(J. Locke)开创了现代认识论的先河,他不再谈论人类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而是直接研究人类知识的来源,即著名的“白板说”。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学科分类也成为必然。与此同时,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如数学、科学、比较法学等不仅在自身研究领域已获得大量知识,而且对自身知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哲学研究,并形成了学科自身的认识论。可以这样说,凡是人类认识的各个领域,因其对象的特殊性,人们对其的认识及获得成果的过程都有差异,而对不同领域的认识之研究即可形成一门学科或一个领域的认识论。这是在目前诸多出版物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的现实成果。例如,数学有数学认识论、科学有科学认识论、哲学有哲学认识论,还有非理性认识论、社会认识论、社会科学认识论、媒介认识论、比较法的认识论及音乐社会学认识论,等等。 比较教育认识论的由来与意义 正如其他学科一样,教育这门学科也有自身的认识论。就我国而言,在教育研究中也已有人对其认识论进行过相关探索,并有专门的著作问世。而且,在其他教育认识论研究中均强调认知方式的转变,强调从原来唯科学理性认识论的弊端转向更为全面的认识论,教育学科的认识论将面临着重要转向。 比较教育作为与教育学科密切相关的一个分支,发展至今已近200年,从知识积累的角度看,现已具备大量有关教育事实与理论的各种知识,也具备将学科从知识积累转向学科知识本身的反思与研究所需的诸多可能条件。而且,如果比较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也必须对自身进行反思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比较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以进行系统探索的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时,任何一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都有赖于该学科学术共同体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及所积累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反思和研究,即对本学科自身的研究进行再认识。唯有如此,才有利于一门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也才能从认识论的视角确立一门学科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学科得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切实根基,比较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比较教育学科在此背景下关注其自身认识论的建构应该说是顺理成章之事。 从已有资料情况来看,虽然曾有人提出“比较教育认识论”这一术语,但并未对其进行系统究。也有人对比较教育的知识论问题进行过相关探索,但却并非从认识论视角进行分析与阐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 “比较教育认识论”这一问题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既是人们在比较教育理论研究偏弱的情况下试图加强其学科建设之理论研究的自觉性,进而巩固其学科地位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在学科认识论的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的前提下试图建构比较教育学科认识论的一种尝试。 比较教育虽然具有较为漫长的历史,但人们真正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与认识的时间又非常短暂。从法国朱利安(Marc-Antoine Julian)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1817)到现在不过近200年。在此期间,有关比较教育的认识与研究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它虽然在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为世界各国的教育做出了不小贡献,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资源,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应用研究的比例远远高于理论研究,而且在所做的贡献中,往往在极大程度上仅限于应用方面。在现有的比较教育理论研究中,关于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其他社会科学理论以分析教育问题的研究较多,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较少,与整个成果相比又显得较为薄弱,尤其是关于比较教育认识论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应有完整的概念体系,这就有赖于学科理论研究。比较教育的学科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恐怕与其理论研究偏弱有诸多关联。比较教育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就需加强学科理论建设,就必须寻求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带有普遍性的法则,以形成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因为“任何特殊领域中的知识必须预设一套非常普遍的原则,并与这些原则相适应,否则它就不成其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与自然学科知识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在人文学科中,这些原则虽然也如同在自然科学中那样是有效的,但似乎是应用于更为特殊得多的问题,因而察知它们也要更加困难得多”。此外,全球化进程在当代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侧面都已得到充分体现,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已经历或正在经历全球化。在“全球化‘需要’国家,国家‘需要’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比较教育的发展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它已实现从最初对教育制度的关注与研究到学科方法论体系研究的转变,如今逐渐转向对教育中的知识之研究,尤其是知识与制度、知识本土化等问题逐渐成为当前比较教育研究的主题。也正因为如此,加强比较教育的理论研究,并对其认识情况进行系统探索与分析,从而逐渐建构比较教育的学科认识论就显得更加迫切。所以,在此背景下对比较教育认识论给予关注和研究,就是比较教育研究者们的应有之责。虽然有太多困难,但对比较教育自身学科的发展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比较教育认识论的内涵与要素 从认识论的视角考察比较教育,我们将其作为认识教育的一种方式或活动,是人类普通认识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有着不同的内涵。从认识对象的角度看,它是关于“他者教育”的认识,以及对这种认识的认识。从这种认识的性质层面讲,比较教育的认识既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就比较教育认识论的层次而言,它由四个层次的认识所构成。它的构成要素有主体、客体与中介,采用深度层面分析的方法,依据主体进入“他者教育”之文化的深浅程度,可将其分为纯粹本文化者、浅层异文化者、熟悉异文化者和高度异文化者四个层面;根据客体与中介的主体性体现程度,可将其分为教育设施客体、社会规范客体、制度系统客体、主体视域客体及活动主体客体和物理手段中介、相关理论中介、组织机构中介、教育文本中介及活动主体中介五个层面。 比较教育的认识动力与目的 比较教育的形成首先根源于人们的好奇心理,这是认识“他者教育”的原初动机,是人们最早认识“他者教育”的直接动力源泉;社会运动不仅促使人性得以解放并以理性的方式探索教育,而且由此产生的现代科学理性还直接影响到了比较教育的认知方式,从而使人们对“他者教育”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国际竞争则促使人们对“他者教育”制度进行系统考察,这缘于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使人们对“他者教育”的认识进入常规化发展阶段。比较教育的形成,也与人们认识“他者教育”的三类目的密切相关。其中,认识与求知是为满足人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比较教育的认识所具有的知识性目的;借鉴与改革是满足特定地域或国家的教育之现实需要,是人们为“应答”自身当下教育问题之“询问”而做出的寻求思想资源的不同路径之选择,这是比较教育所具有的实用性目的。比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际、民族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对话。理解是对话基础上的理解,对话是理解中的对话。通过理解和对话,使人们向世界教育敞开,从而揭示世界教育的真理所在。 比较教育的认识路径与理论范式 迄今为止,比较教育已从不同认识路径分析、认识与解读教育,时空路径是其中之一。在传统的时空观念中,比较研究的空间通常与民族和国家相关,空间就只意味着一种在感官角度的意义上能被固定的、定界和触及的空间,而时间概念通常指在西方现代历史中的线性的编年表。此外,比较教育分析和认识教育的科学路径也曾成为比较教育发展的主流路径,文化路径则是比较教育在以上两种路径之外认识和理解教育的另一出路。同时,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从不同认识路径分析和认识教育,由此形成了历史主义、功能主义、全球主义及文化主义等几种不同的理论范式。虽然各种理论都有其局限,但都从不同角度阐明了各自的观点和立场,对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各种理论基于不同认识路径,都有其相应的合理性。 比较教育的认识条件与功能限度 比较教育作为认识“他者教育”的一种方式或活动,需要主体的个人条件和特定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这不仅要求其认识主体应具备相应的条件,认识活动的发生也需要耗费相应的各种成本,而且认识“他者教育”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同时,比较教育作为认识教育的一种方式还具有一定的功能。其中包括认识的功能、借鉴与改革的功能和对自身进行反思的科学功能。但不论哪种功能,都因各种条件限制而具有明显的限度。 比较教育的认识轨迹与知识特征 人们对比较教育发展历史的认识,一般将其学科诞生作为开端的标志,或将学科诞生之前的漫长时期作为学科的史前阶段或孕育阶段。但这种认识是基于比较教育是一门学科的基础而进行的认识,它未能明确比较教育这种认识活动久远历史发展轨迹的统一范畴。重新考察比较教育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展史就能发现,比较教育的整个认识轨迹是围绕教育及比较教育学科本身的实然与应然而展开的,并向全球的复杂性路向迈进。就比较教育的知识特征而言,不管是我们的单纯认识“他者教育”的活动,还是以“他者视域”反观“我者教育”的活动,都是认识主体从“他者视域”看待教育的认识活动。所以,比较教育知识的明显特征首先表现为“他者视域”。正如科学知识的建构一样,比较教育的知识是对教育知识的二次建构。人们在认识“他者教育”进而反观“我者教育”的基础上,试图建构适合人类发展的教育,以实现对整个全球教育的二次建构。从历史角度看,比较教育不仅天生具有跨越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而且还具有明显的跨越和解读全球的特征。 本文由李文超摘编自 王涛 著《 比较教育认识论 》前言,略有删减改动。 ISBN:978-7-03-046047-9 《比较教育认识论》从认识论视角考察比较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认为比较教育的初始目的是认识与求知 , 之后是借鉴与改革 , 以及理解与对话。 比较教育作为认识 “ 他者教育 ” 的一种方式 , 既需要认识主体具备相应条件 , 也需要认识活动得以展开的各种成本及技术要求 。 比较教育作为认识教育的方式 , 其认识轨迹始终是围绕教育及比较教育学科本身的实然与应然而展开 , 并向全球复杂性路向迈进 , 由此形成 “ 他者视域 ”、 二次建构及解读全球的知识特征 。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3182 次阅读|1 个评论
涛声依旧: 怀念院士王涛
热度 3 ffjjaa 2014-1-20 22:04
涛声依旧: 怀念院士王涛 范建 她在青岛海边长大。她爱大海,喜欢听海边的涛声。她的一生亦如奔涌的海涛,潮来潮去。 卷曲的发型,爽朗的笑声,就像波浪和海涛。她说,她爱大海,身后,她依然回归大海。 8月10日,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王涛院士走完了人生的75个里程。然而,留下的涛声依旧。我们依旧听到远处传来大海的涛声—— 清醒之后,想到“课题” 2月17日,王涛院士做完手术还在昏睡。这样的昏睡已有三周了。早晨,她终于醒来,只见她强忍刀口的剧烈疼痛,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小秦,我报的材料准备好了没有?”秘书泰兆宝急忙找出她带来病房的课题,她艰难地,断续地说着,应该怎样写,怎么报。还一一安排着别人的工作。 医生看到了,连忙劝她。她诙谐地说:“我知道,你们也搞科研,也要申请课题。以后,你们的课题,我也帮着申请。” 接着,她又给原林业部副部长蔡延松打电话,“我很快就会好的。病好后,我还能再继续工作。” 又一阵疼痛袭来,她强忍着,她问身边的工作人员王芳:家属怎么样了,孩子怎么样了。 “小秦,你要趁着年轻,把学历再提高一步。” 泰兆宝忍着泪水,“您不要说了,您都这样了,还想着别人。”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她听到了:“我没事了,你们走吧,过节去吧。”她又嘱咐小秦,给大家买点东西过节。“我要是好了,就是医学上的一大奇迹。也是一个大成果了。” 这是她醒来一周后,说话最多的一次。 人们好高兴呵。以为她转危为安了。可没有想到,只一天的功夫,情况就急转直下。 2月18日,她突然出现早博,出现血栓。医护全力抢救。终于把她从死神中夺了回来。可是,此后,她就在呼吸机的节律声响中一秒一秒地艰难度过,再也没有醒来。 面对死神,她淡定乐观 儿媳妇于海燕博士说,老人家在生病期间,是一个真正坚强的人,她得知癌症病情后,手术前,在我们面前,仍然谈笑风生。其实,我知道,术前,她一夜没睡。但在人前,她总是精神焕发,就像工作时风风火火一样。 确实,她住院后,张守攻院长每次看她,她都是乐呵呵的。相反,却安慰大家。“我没事,看把你们急的。”她还不让把她病情告诉年迈的老伴。“就是我把她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她还有说有笑。她知道自己得的是胰腺癌,买了三本专业书查看,但她表现得十分淡定、乐观,从不说一句泄气的话。” 于海燕说:每年,妈妈都要出差几十次。平时,她几乎没有假日,成天在忙。可我们从没有看到她显出疲劳的表情。每当出差,同行的人都能在车上发现,她大把大把地吃药。回家时,又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因为,她把事业看的比什么都重! 许多人记得,2010年9月,也就是她病前的三个月,王涛院士出差十多个省、市,参加生态环境、生态补偿、生物质能源转化课题的验收。 那次到邯郸,因为大堵车,他们从早上7点出发,走到晚上。到了驻地,一直坚持到夜里11点才把验收搞完。 去年12月5日、6日两天,她头晕、呕吐。她有极高危高血压,医生给她开了住院单,可她怎么也不住院。她的心脏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了,医生叫她做手术,可她就是不做。 每每感到难受,她也不说。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是,“我要到80岁退休。”她就是这样,没完没了的奔波。她,太坚持了。 今年8月9日,王院士的十二三位博士弟子,冒着大雨,从全国的四面八方赶到了北京。10日下午,他们一同来到导师的病床前,看着弥留之际的导师,真想放声大哭。看着昏迷的老师,往事,又一件件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失子之痛,她强忍悲伤 去年9月,她唯一的儿子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儿子樊力是北大考古学专家,“十大考古”发现人之一,那是她的骄傲和精神支柱。可如今,她失去了心中的唯一,她万箭穿心。她强忍着悲痛,第二天照例上班,人们看不见她一丝一毫的痛苦表情。 其实,只有海燕知道,好长时间,她是整夜整夜的难以入眠。可上了班,却像没事儿一样。“妈妈之所以这样,就是不想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别人。”于海燕说,“老人家是一位真正坚强的人,一个把苦痛留给自己的人。” 儿子去世,给她的内心打击很大。但她强忍悲痛,不停地工作,以此来冲淡锥心的痛楚。她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环保生态补偿、生物质能源研究以及生态恢复等国家重点、热点、 难点问题上。 她一年四季很少休息,总是奔波在办公室、实验室、实验基地以及学术报告会、农村调研等场合,常年的奔波劳顿,十分辛苦。70多岁的老人啊,让人敬佩和心疼。 去年11月的一天,课题组有个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要进行现场验收。早上七点出发,由于堵车,竟走了十几个小时。目的地一到,顾不得休息就开始了工作。其实,这一天的疲劳,使她十分难受,但她还是不说。 心想他人,她比父母还亲 王涛浑身上下插着管子,昼夜守着她、跟随她25年的王芳心如刀绞,泪如泉涌。“王老师,您醒醒吧。我是王芳呵。” 1986年,王涛在甘肃秦安县搞沙棘扦插,认识了小伙子高佳喜。他们一起搞试验,半年后,沙棘的扦插成功了。小高也被王老师选带到北京,当了她的助手。两年后,王涛又托人把王芳介绍给小高,使他俩有了美满的家庭。 多少个春节,王老师都来到办公室,喜滋滋地张罗着大家包饺子、买菜,快快活活地和大家在一起过新年。没有暖气,可大家的心里却热得很。 王芳还在呼唤,“王老师,您会挺过去的,我们还等着您和大家一起过新年呵!” 王芳记得,在护理的关键时期,她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这可怎么好。王老师对咱就像女儿一样。我不能离开。同事们劝她,如果王老师知道,推也要把你推回去。就这样,王芳赶到了家,可父亲也离开了人世。王芳收起悲痛,又火速赶到王老师的身边。 “如今,王老师不在了,我不仅要把王老师的未竟之事做下去。我还要照顾好樊爷爷。” 关心他人,善待他人,岂止是王芳一个。 任芳芳是“护林英雄”任长生的女儿。任长生牺牲时芳芳才两岁。烈士遗孤的成长牵动着王涛,她将2000元奖金转赠给任长生家属,还专程到他家乡看望。 谁家有困难,她都伸出援助之手,她是位乐善好施的母亲。不仅热情,而且好客。 副研究员邢友武动情地说:“我们下乡,按规定,一天只能住40元的标准,连歇大车店都不够。是王老师,专门拿出钱来给大家补贴。” 可她自己,一个全国人大常委,又是院士,却坐在这么小的不足15平方米的旧办公室,桌椅是旧的,房间也从来不装修。 孔凡斌博士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这八个字是她的座佑铭。 绿树对根 情意笃深 病房里很静,只能听到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有节律的声音。人们盼着她早点醒来。每一次,大家都有准备,只要她醒来,就决不再让她谈课题。课题!课题!她心里装的只有课题! 可她怎能忘记,20多年前,科研人员都在争大课题,轮上她的却是不起眼的小课题——“ABT生根粉研究”(复合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1000元的课题费,谁也看不起,可她喜上眉梢。没有助手、没有试验地、更没有设备。她就想着怎么去雇临时工;怎么张口去借人家的温室;用什么办法去捡人家处理的器皿。 就算这些粉有用,满世界有那么多的根,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一个囊中羞涩的女人,搞得起吗? 搞不起也得搞!她跑到医院捡小瓶子,装生根粉。她捡了一大堆,她好高兴。真好,一分钱都不花。 夜晚,她的温室灯光一直亮到午夜。她在毫无防护设备的实验室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实验,每次回来,脸色煞白。“你是不要命啦!”爱人心疼了。 “我不这样做就掌握不了外源激素在植物插条生根时的变化。” 复合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功了,她把它命名为“ABT”,她的笑容四处飞。 长途运输的几万株沙地柏又黄又枯,眼看就要死了,一用生根粉,活了。后来,这个歪打正着的小课题,竟拿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好几个大奖。但她从不拿金牌作广告。 “你知道耐冬吗?”青岛出生的王涛说,“崂山上,二丈高、数十围的耐冬,聊斋上叫‘花仙’,花开之时璀璨似锦,引得许多人慕名来崂山观赏……”呵,因为有了至情,才有了耐冬。王涛之于生根粉,亦如黄生对耐冬的至情。 粗壮之根 为推广正名    5克一小包的生根粉,溶于水,能浇几亩地,方便、节能、绿色环保。浸泡过的“生根粉”使人参树长得又高又大。农民笑得合不拢嘴:了不得了,观音菩萨的圣水救活了人参树,生根粉真是仙丹妙药呀!王涛也笑得前仰后合:这不是仙丹妙药,是科学的方法救活了你的苗木! 她在雪片似的来信中捕捉着难点、热点,并跟踪、服务。   她在茫茫的人海中,永不止息地推广,她的宏亮声音,像澎湃的涛声。 “ABT”这几个洋文,像曲里拐弯的枝杈,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谁会理睬它呢?她的心里也在打鼓。当她第一次来到推广现场,她惊呆了,黑鸦鸦一片人群,她的眼圈湿了:这是我的知音哪!这些年,我苦苦寻觅的就是这些知音,今生就是为农民知音累死,我也情愿。 用了ABT,东北红松扦插育苗成活率84%,日本的落叶松成活率达到96%。用它培育的苗木造林,可绕地球赤道148圈。ABT还对果树、花卉、农作物等 1582种植物有效。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鲁德教授较起真来,“王,你要是能让芒果扦插生根,我就替你推广”。一年后,王涛做成了。 有人要出高价买她的成果,这不能不使她心动,她需要这笔钱办大事,但她不能这样。 为什么? “因为ABT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繁殖特性,如果配套技术跟不上,难以达到应用效果。”她讲信誉,她要对农民负责。 ABT在全国的80%的县市,推广面积2.3亿亩,取得经济效益58.8亿元。她希望这个事实能感染有能力的人给以必要的投入。 那时,“推广是不务正业”又像病菌一样迅速地传染给稚嫩的幼树,使得刚刚成型的果实一天天腐烂。可她的根不屈,粗壮的根在为“不务正业”正名! 她在风头浪尖上行船,她在针尖麦芒上跳舞。为了成果推广,她跑遍了大江南北。 “张百万,你看谁来了。”她定睛一看,是山东那个种葡萄的专业户。怎么,两年没见,张本敬怎么就改名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王先生,小张可是发财了,用了你的生根粉扦插葡萄,成了百万富翁了。” 1989年,王涛被请到美国合作研究。同行戴维斯教授一再挽留她。她说:“我必须马上回国。”她急切地回来,是因为她挚爱的事业有了回音。回国后第二天,她就赶到国家科委,签署ABT生根粉系列推广合同。 有一天,她在和外国学者的切磋中,仔细端详那棵透着生根粉气味的又粗又大的树根,那圆圆的,曲里拐弯的形状,像地球的经纬线,这是她心系已久的推广新去处。 “当然,真要这么做,还是一道难题。我们如果只把推广当作口号,而不建立一套推广的机制,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都没有用。”她的话语像是电影里的话外音,至今回响在人们的耳边。 “她心里装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她为老百姓想的是怎样与生产实践结合。” 院长张守攻说,“她推广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这是别人无法比的独到之处,也是她的成功之处!” 社会林业工程 搞得生龙活虎 在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王涛的战略思考。2006年,她创新了社会林业工程这一庞大的项目。她在全国组织起社会林业工程大军—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的2万多人,又开始了新的长征。研究和推动了以社会经济与林业协调发展为中心的社会林业工程的实施。她还参与领导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相持阶段区域发展战略,林业资源核算纳入绿色GDP等宏观战略研究。 无论是农民、基层干部、还是企业家管理者,在她的身上,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学会了做人。 在科研和推广上,她能高屋建瓴,这与她领导的社会林业工程有密切关系。博士后丛日春说:开始我们不理解,成千上万的林业生态建设队伍,如何调动全社会力量做?可她却叮嘱大家,不要在办公室里写文章,要到林区和林场去。“我们在一起8年,我见她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出差、下乡。在31个省、市、区的300多个县市,深入千家农户调查” 社会林业工程还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与35个国家的专家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王涛获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正是她的正确决策,想人民所想,才能更好地调动队伍、整合队伍。她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是领路人。 战略眼光 瞄准生物质前沿 要问开车不用油而是树,你一定感到奇怪,你不会这样去想。可王涛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这是她的超人之想,过人之处。一切又都缘于她的科技战略眼光。 博士后丛日春说,“生物质能源是王老师最早提出的。她至少前瞻了三五年。” “十一五”规划前,她就看到石化燃料枯竭的危机。她在寻找着替代物。她在树木中寻找,找那些能让汽车跑起来的能源树种。能源树,多么诱人的名字。许多人看到了这样的树木,或被美丽的叶片,五彩的色泽,还有好的果实吸引。而它的内秀,看到了当没看到一样。 唯独王涛过目不放:黄连木、文冠果、光皮树、小桐子、油桐和乌桕等树种。这些油料树种在中国的面积超过135万公顷。年果实产量100万吨以上,如能全部加工利用,可获得40余万吨生物柴油。 王涛站得高、看得远,或许与她肩负的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的职责有关。她关注国家科技、经济的整体需求、目标和方向,以此把握整个前沿的攻关。 这是一双多么明亮的慧眼,那眼睛像是高倍显微镜。她看到其中的奥妙,黄连木果实含油率在35%左右,果肉含油率在50%左右,种子含油率在25%左右,2.5吨黄连木种子可以生产1吨生物柴油。 于是,全国“十一五”、“十二五”生物质能源课题的课题这个沉重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 生物质能源,由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在地球上的太阳能,经过提取加工,可生产出替代石化能源的燃料性油料物质,利用它,可以有效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还能环保。 张建国所长说,在林业研究所的十六个团队中,王涛的生物质能源研究是个新学科,但却最出色。它不仅在林科院担起了大梁,而且,还能领军全国的各路团队,她成了林业科研的女帅,全国的林业大军都服她。 她提出,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潜力巨大,我国有宜林荒山荒地5400多万公顷,部分可用来发展能源林。而一些盐碱地、沙地以及矿山、油田复垦地等不适宜农耕的边际性土地也有近1亿公顷,非常适宜培育特定的能源林。因地制宜种植生物质燃料油能源树木,不仅能为生产生物质燃料油提供原料,也保证了生态工程的可持续经营。 她从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根据林业的特点和优势,把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作为林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摆上了重要议程,并将培育和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列入国家林业局“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她带领着科研团队开始对全国主要主要生物质燃料油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筛选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主要木本能源植物并对其适生范围、分布特征、优良类型等进行研究。查明了油料植物中,种子含油量40%以上的植物有150多种,能够规模化培育利用的乔灌木树种有10多种。 她说,“我们就是要从树种里“挤”柴油,挖出一新的大金娃娃。”生态能源林建设不占用耕地,又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绿化进程、对环境友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多好。 复合型和无公害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社会林业工程、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与转化。是她科研一生的三步曲。她一步一个推进,一步一套战略。搞得生龙活虎,神彩飞扬。在林业科技史上,她做出了重要的建树。付出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 事业第一 总是玩命 多少年来,她每天早上都是匆匆上班,来不及吃饭,就到食堂买一个面包或二根油条,边走边吃。当年,儿子上幼儿园,她常常是最后一个接,或是没人接,儿子盼着妈妈,哇哇的大哭。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到了70岁,她依然这样。博士后敖妍说,经常是晚上11点,她还和大家在一起工作。年轻人都困得打哈欠了,可她还精神地交待这个,说着那个。直到其他人走光了,她的灯依然亮着。第二天早上七点,她准时来到了办公室。 有一年,王涛做了青光眼手术,她就把办公室搬到了北京昌平县基地。免得别人“监督”。她不能看材料,就让秘书念给她听。 正如与她风雨相伴多年的老伴说的那样:“她一生为了事业,别无他求。” 立法提案 从不人云亦云 她是林业界唯一的一位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也是人大环资委的委员。9年来,她虚心向领导和其他同志学习决策经验,提高自己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政策水平。每年“两会”,她就自己熟悉的科技、环境问题提出建议,有多条得到采纳。她参加和领导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被中央写入“新时期关于林业发展的决定”。 有一次,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开会,许多人见她没来,像少了点什么似的。谁都知道,王委员不是好好先生,不是举手委员。她敢于直言,语出尖锐。在科学面前,她决不妥协。蒋有绪院士说,“如果她因事没有到会,林口的问题就没有人能说话了。”王涛住院后,许多人都盼着她早一天康复,重返岗位。工作需要她,大家离不开她。 王院士是无党派人士。她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特色的最好说明。她说,只有深刻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才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定好位、尽好责。“而我们的体制决不能照搬国外的那一套。” 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博士说,“王老师虽是一位无党派人士,但她更爱党、更爱国爱和人民。 ” 2006年,她被中央统战部评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处处履行立法和监督的职责,是王涛院士的一贯所为。9年来,她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上,共发言217次,参加了29部法律的立法与修改工作以及立法调研。每一次,都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和坚持国家利益,圆满完成了任务。她认真处理群众来信,并积极反映林业界的呼声,尽到了一个人民代表和人大常委的应尽义务。 她还参加了几部法律的执法检查。有一次,在带队进行森林法执法检查中,她对六大工程的可持续经营投资与管理提出了意见,引起林业部门的重视。 在制定《防沙治沙法》时,争议较大,看法不 一。她作为此法的起草责任人,一方面协调专家意见,界定荒漠化、水蚀、风蚀及土地沙化与其他破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了解各部门的分工,尊重已建立的防止荒漠化网络体系。她还主动带队到沙区调研,了解防沙治沙的现状,协调部门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她妥善安排好时间,没有因为参政议政而影响了本职工作。 2004年,她在内瓦108次议员联盟大会上,介绍了我国防沙治沙的成绩,得到与会的各国议员的好评。大会主席和秘书长说,如果各国议会都像中国全国人大对履约和防治荒漠化这么重视,那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约必将取得预期效果。 9年来,她参加各国议会联盟及相关会议6次。随副委员长出访3次,还参加接待了6个国家的议长访华活动。 培养人才 她认真严厉 王涛对年轻人的培养非常关注和重视。20多年来,她已培养出数十位博士和硕士。如今已成为江西财经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的孔凡斌博士后说:“为了使我更好地充实自己,她专门让我到北大、清华和人大旁听学习。还时不时地督促检查。”然而,王涛对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培养,更是倾注了心血。在她心里,一直企盼着,年轻人应尽快地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接过去。 正是有了这份急切的心理,她才表现出严厉而又苛刻的要求。 许多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都有被她修改的经历。左一遍,右一遍地改。不光是错别字,连句式不合适也改。邢友武博士说,“我的论文,她竟改了十遍之多。”她说要经得起推敲,有理有据,才有说服力。这是我的要求。王利兵博士说,“不光是论文,就是材料、稿子,她都自己写。从来不让别人代笔。”有时,为了不用讲稿,她就写好了背,背好后,脱稿讲。对她不了解领域的知识,她就学。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这是她倡导的学风。严厉的学风,又传承给了她的弟子。中南林学院教授,她的博士后邢友武说,“我现在对我的学生,也是按王老师的做法。” 在温室里搞树种扦插,她要博士生,采条、浇水,控温、放风,一定自己动手做。 能不能找些工人做帮手,“不行!你们必须自己做!” 那时,没有数据库,一切凭手工,多少年的期刊尘封着,又脏又乱,还要人工检索,非常费力,“费力也要去找。我们需要的是准确完整的数据!” 博士们想不通,怎么,别的导师手下的学生都很轻松,你干嘛那么严呢?”不解、委屈,以至于学生们一时误以为她的脾气不好。 她是北方人,心直口快,见到有人做的不对,她不留情面,当场批评。在学术上,她从不含糊。渐渐地,在她身边做研究的博士们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当年轻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才恍然大悟,正是导师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才使他们终生受益! 当然,她也有担忧,林口有多年没有出年轻院士了。后面的新人如何更好地跟上来。“我老了,林口需要培养一些“两会”代表、委员和两院院士。“林业界人大委员必须要有。林业要有发言权。要有新的年轻的院士来接班。” 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博士说,“我与王老师交往20多年,一直尊她为长辈,以她为楷模。‘胸怀宽广,追求执着,思维超前,为人直率’是她一生的写照!” 她去了。去了那个深邃而又宽广的大海。 她一辈研究推广了多少根深叶茂的成果?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没人说得清。那些树,那些根,那些花,那些叶,装点着万里河山。可她,却不带一根草去。 看着她给后人留下的这笔宝贵的财富。人们扼腕痛惜:王老师走了,我们的根也折断了。那么,她精心培育的根真的折断了吗?她的老伴樊映汉在告别仪式上却留下了这样两句话—— “人生苦短命难全,盼有来生仍相伴。”
555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王涛:政治教育是保存政体诸种方法之最重要者
tangminqian 2013-5-17 13:04
复旦新闻文化网 新闻 专家视点 http://news.fudan.edu.cn/2010/1021/25808.html 王涛:政治教育是保存政体诸种方法之最重要者 在博士毕业求职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成为一位思政课教师。那时由于个人视野与社会政治关怀的不足,我对政治教育的意义还缺少深刻的领悟和把握。对我来说,与生命中的大多数事件相似,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似乎是一种偶然,其中虽有选择的因素。 然而,在从事一段时间的近现代史的研究和教学之后,我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改变。通过批阅学生作业以及与学生课下交流,一方面,我强烈感受到他们真挚的心灵投射出对人类一切善好价值和理想的热烈追求、对这个与之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国家的深沉热爱以及对当下社会状况的关切和焦虑,另一方面我又发现他们对现代中国之历史起源、当下中国之处境以及人类本性之复杂充满了懵懂困惑乃至颇成问题的认知,他们想求解、求索,但却似乎无路可循。正是在以各种方式与他们的心灵的沟通之中,我才真正的意识到近现代史课程的所担当任务的严肃性。他们大多数都有可能成长为这个社会中的中坚力量,甚至会有人在未来影响这个国家的命运,而近现代史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因果之阐释、某一价值与德性之宣扬、某一社会政治规律与学说之解读,无论学生是接受还是与之辩驳,都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乃至若干年之后的行动,进而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往大里说,对于近现代史课程教师来说,他 不仅是在解读历史 ,而且 也是通过课堂影响一代代的学生,在创造历史 。就此而言,近代史教学既是以培养好公民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本身也是一种严肃的政治行动,而凡是政治行动,都应该具有与之相应的深思熟虑和责任意识。由此,近现代史教师也要具备审慎的这一政治德性,需要在历史探究的普遍性、现实政治必然性的约束之间,寻求、达致基本的平衡。 在有了这些教学实践体验之后,我对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五卷以及第八卷有关城邦教育所说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领悟。政治教育不仅是保存政体诸种方法之最重要者,因为它要培养与该政体相应的公民品质,有了公民品质的支撑,政体才能稳定与持久。此外,政治教育还是改善政体最终方法,因为有什么样的政体就有什么样的公民,而且有什么样的公民才会有什么样的政体,有了好的公民品质做基础,好的政体才得以存在。因而,政体的改善最终要通过公民品质的改善来实现。在我眼中,政治教育的基本风格是温和保守的,它绝不放弃社会与政治能够通过人的深思熟虑和选择而得以改善的希望和努力,但它也深知人类本性之复杂,人类社会变革之有限性。
个人分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1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午与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王涛主任为一血友病运动损伤患者手术
GaoXurenKnee 2013-1-3 23:12
下午与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王涛主任为一血友病运动损伤患者手术
下午,与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王涛主任医师同台为一血友病运动损伤患者行手部手术。 术程顺利、麻醉满意、出血量少、术后安返病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表示满意。 感谢王涛老师的指点!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膝肩肘踝腕髋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创伤方向 高绪仁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肩、肘、踝、腕、髋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肩、肘、踝、腕、髋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高绪仁的2013年:肩关节Style!
个人分类: 手、腕运动创伤|6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情、权术下的学术
miran 2011-11-17 09:13
[转载]人情、权术下的学术
人情、权术下的学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01do=blogid=508690 王涛 抛弃了人的情感来谈一个客观的标准,那么这种评论毫无疑问是看起来很美但是没有意义的。人情世故,在我们的现实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如果我去开一个学术会议,如果我知道会议中有我比较熟悉的科学网博友,那么我肯定会去问候一下,聊一聊。 那么放到学术中,这种人情世故也是非常常见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所以有的时候会暗地里帮着学生说话。学生也希望老师更有水平,于是也积极的宣传老师的学术内容。同事之间都会相互吹捧一些,写文章的时候也会相互引用。老师招博士的时候希望自己的硕士来读。学生希望出国深造,老师往往都会给些推荐信。如果学生想回到老师的学校工作,往往老师也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学生增加点砝码。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可以说,如果学术中只参杂了人情,那么学术是不会受到阻碍的,很多的时候往往会更好。看看那些学派的传承,以及一个学术团体内的相互抬举,结果往往是很不错的,会很好的推动学术的进步。虽然有一些人会很受伤,甚至有一些高水平的也会受到排挤,但是学术本身不会受到伤害。 为什么呢?因为人情就是人情,是代替不了学术水平的。如果我是老师,到我的学校找工作,有两个人应聘。一个是我的学生,一个是我不认识的。如果两人的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我会选择帮助我的学生。因为我的学生会更好的融入到我们现在的这个学术团队中去。如果我的学生和另外那个人差距不小,那么我会选择另外那个人,然后告诉我的学生,这个事情我不能帮他,这是学校的原则。然后,我会帮助我的学生联系别的学校。 人 情是替代不了学术的。表面上是人情,实际上还是为了学术的发展。 但是现实是,在中国,似乎人情阻碍了学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展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问题在于,这里不再是人情的因素,实际上也不是人情,而是权术。一些人在为自己培植个人的势力,人情和学术都成为了实现个人权术的手段。但是从外面来看的时候,我们很少看见权术的成分,看见的是人情和学术的联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权术的东西都是通过具体的程序来实现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基本上是哪里都有腐败,但是你具体去查的时候,会发现根本就不存在腐败,帐目是清楚的,都是按照程序走的。这是非常诡异,而又的确是事实的现实。在中国,权术已经程序化,甚至法制化。对于权力的维护,不仅在制度上提供保护,并且在那些看起来更加公平的手段上也实现了,比如一些选举。 如果没有思想,那么制度也是随风而倒的芦苇。在中国的学术界,我们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学术和权术的杂交。从院士选举到各种评奖,从大学建设到各种资助,这种杂交的影子处处存在。学术已经成为了权术者的衣裳,人情成了最好的挡箭牌。
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