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个人电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个人电脑产业的新机遇:区块链数字货币生产
vegagrid 2017-7-6 10:38
这个题目用通俗的说就是,传统PC有可能转型为矿机。 注意这里的矿机不是比特币矿机,而是用来生产以太币这类ASIC resistant数字货币的通用计算机 。 不久前一家国内PC厂商的市场部向我咨询桌面网格的事情,他们想策划一个市场活动,试图把他们已经售出的PC构建成志愿计算池。 而我对他们的建议是利用这些资源建立数字货币矿池可能是更好的方案,毕竟挖矿目前能有很好的收益,而不像志愿计算那样完全是无偿做贡献。当然,考虑到目前挖矿主要依靠GPU,这个方案可能需要对原有的PC进行升级,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实际上,更进一步的话,PC厂商实际上可以推出挖矿/办公双用途电脑,电脑空闲时可以去挖矿。考虑到现在PC的使用率越来越低,这种电脑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来说都是尽快收回硬件投资的可行方法。实际上,一些配备独立GPU的高端游戏主机在不运行游戏时可以转变成高性能的矿机,这对于一些游戏玩家以及网吧都是不错的主意。 后来不知这家PC厂商有没有考虑我的建议,不过要是有这样的电脑生产出来,我是很乐意尝试的。
个人分类: 数字资产与区块链|2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劇情] [史蒂夫·乔布斯(2015)][720p][美国][主演:迈克尔·法斯宾
lcj2212916 2016-7-18 20:32
《史蒂夫·乔布斯》是 阿伦·索尔金 根据传记改编,由 丹尼·鲍尔 执导, 迈克尔·法斯宾德 、 凯特·温斯莱特 、 塞斯·罗根 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5年10月9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由三段故事组成,聚焦乔布斯主导的Macintosh电脑问世、离开苹果创立NeXT以及回归苹果推出iMac三个关键点,讲述了他与工作伙伴及女儿丽萨之间的故事。 该片由三段故事组成,聚焦乔布斯三款关键性产品发布会的台前幕后。1984年,苹果第一台个人电脑Macintosh发布,它的“失败”也导致乔布斯被苹果开除。1988年,离开苹果的乔布斯一手创立了NeXT,与此同时,苹果正陷入困境,约翰·斯卡利离开后,苹果购买了NeXT的操作系统,乔布斯又回到了苹果。1998年,乔布斯再次推出iMac。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史蒂夫乔布斯”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03420.html
1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电脑狂人[第二季01 - 08]中英文字幕高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7-21 22:58
播出:AMC 类 型:剧情/励志/传记 地区:美国制作公司: 语言:英语首播日期:2014-06-02 周一 英文:Halt and Catch Fire 别名:奔腾年代 主演:李·佩斯 简介: 《电脑狂人》设置在IBM推出首个重要产品——IBM个人电脑之后。前IBM主管人员乔·麦克米伦(李·佩斯饰)打算逆向制造出其前雇主的旗舰产品,并逼迫其现在的公司,卡迪夫电子加入个人电脑之战。麦克米伦招来了戈登·克拉克(史库特·麦克奈利饰)和卡梅伦·豪伊(麦肯齐·戴维斯饰),前者曾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梦想着创造革命性的产品,同时还要应付来自妻子唐娜(凯芮·贝什)的反对,而后者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天才,为了加入麦克米伦的个人电脑项目,她堵上了自己的未来。《电脑狂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创新精神的故事,探寻一段不计后果,站在革命最前沿并为之努力的传奇。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107384102
1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脑?
odyssey 2014-1-7 08:38
十几年前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老板成功申请到一项自然科学基金好像也就能拿到七八万元的样子,而好一点的个人电脑接近两万。那个时候,电脑绝对是一种奢侈品,性能却不咋滴。与专业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都在装有UNIX操作系统的工作站上运行。当时的两大工作站品牌是SUN和DEC,不幸的是他们都已经作古。现在的研究生基本没有听说过这两个牌子。 背后影响他们的神秘力量是摩尔定律—CPU的性能大概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内存、硬盘的容量也存在着类似的定律。我上本科时候用的电脑的内存为640KB,硬盘为20MB。如今,个人电脑的内存很容易达到64GB,硬盘容量达到2TB,20年来容量整整提升了10万倍。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使用虚拟机
odyssey 2014-1-6 23:08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更离不开安装在电脑里的各种工具软件。每天,我们都会和常用的软件,如浏览器、Word、Powerpoint、Photoshop等等打交道。科研中时不时需要自己编写程序来处理数据,那么Matlab、C/C++编译器之类的开发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工作只需一种操作系统,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微软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天文领域(物理估计也差不多)有所不同,一般专业的数据处理程序都在Linux操作系下运行。相当一部分天文工作者可能有过这样一种痛苦的选择:从专业领域出发,他们更愿意使用稳定可靠、用户可灵活配置的Linux操作系统,然而现实又使得他们不能完全抛开Windows系统,比如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比如硬件电路的开发等等。 以前出过访问,发现不止一个研究所有这么一个习惯,大家平时工作都用UNIX(Linux的前身)工作站,在放打印机的小房间里专门一台微机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个人有需要就去用那台机器。这显然是一种比较优化的配置,大家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专业工作上,不会三天两头被要求安装系统补丁,重启系统。 这几年,笨重而性能又一般的工作站早就被扔进了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台笔记本或者移动工作站。然而操作系统的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微软的Windows还是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我们也还仍然需要它来完成一些重要的工作。于是很多同行选择安装双系统,开机可以选择进入哪个系统。相比于用两台机器安装不同操作系统的方案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不过双系统使用起来还不是特别方便,首先是系统切换费时费力;其次是安全性比较低,一旦引导分区被破坏,有可能损失整个系统的资料。 其实,近几年流行的虚拟机才是一台机器同时使用多个操作系统的最佳方案。虚拟机软件刚刚出现时,个人电脑还在普遍使用单核CPU,当时的内存、硬盘容量也不够大,所以虚拟机对用户来说吸引力不够大。到最近,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流CPU具备4个核心,16GB、32GB内存已经普及,硬盘容量则更不在话下。在这样高的配置下,同时运行2个甚至更多虚拟机完全不是问题。 一台机器同时运行两个操作系统,其便利性显而易见。首先,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随时共享、交换数据。例如,我们可以用Windows下面的Visio画一个流程图,生成PNG格式的图片,然后通过共享目录,导入到MacOSX操作系统的Latex文件中。其次,虚拟机有休眠模式,开关机几乎是瞬间就能完成的事情。 虚拟机中几乎所有的硬件设备、接口,包括硬盘、光驱、声卡、显卡、显示器、USB口等等,都是虚拟化的。一旦安装好一台虚拟机,意味着它是独立于特定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迁移和备份。例如,在Mac OSX操作系统下用虚拟机软件VirtualBox安装了一个Win7系统后,可以把该系统提取出来,记录成标准的OVF格式文件,然后拷贝到另一台安装了Linux操作系统的机器中,该机器使用的是另一种虚拟机软件——VMWare,把OVF文件导入进VMWare,一个一模一样的Win7系统就被克隆好了。整个过程可能不会超过10分钟。 很多领域已经在考虑建设一个基于虚拟机的专业数据分析环境。一位比较熟悉的同事加入了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科学工作组,他课题组的一项任务就是做一个虚拟机,然后把各种引力波数据分析软件安装到该虚拟机中,并精心配置好。这是一项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精力的工作。但是虚拟机做好之后,可以帮助其它大量的专业用户省下宝贵的时间。他们只需下载、导入虚拟机文件,一个专业、复杂的引力波数据分析环境便建好了。 我带的课题组目前正在开发一个天文学家专用的Linux版本——AIRE(Astrophysical Integrated Research Environment) Linux。同样,我们也将以虚拟机的形式来发布该产品。与LIGO虚拟机不同的是,天文领域的数据分析软件数目比较庞大,每个软件有着特定的用户群。因此,把所有软件打包放进虚拟机,然后发布一个巨大无比的文件是不太现实的,用户也不欢迎这样的产品。我们发布的是一个虚拟的裸机,文件总共也就800M大,上面只配备了基本操作系统和图形化界面。用户下载安装虚拟裸机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把相应的软件包导入进来。 我们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后来通过虚拟机得到了完美的解决。2009年的时候,我参加一个中德合作项目,准备把德国科隆大学放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的一架口径为3米的亚毫米波望远镜搬迁到西藏的羊八井,那里的海拔更高,观测条件更好。望远镜本身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一些控制程序运行在很“古老”的DOS操作系统下面。软件本身不会老化,但是计算机硬件会。东挪西凑、修修补补用了十多年后,望远镜控制电脑的硬盘彻底坏了。当时市场能买到的硬盘根本装不上去,接口不兼容嘛,买类似的电脑哪怕旧电脑更是不太可能。怎么办?用虚拟机搞定。安装一个带DOS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再跑原来的软件,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原来控制望远镜和接受机要用多台电脑,现在更简单了,因为一台目前主流的计算机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机。 往前看,虚拟机是历史的产物。正因为存在着不同的操作系统,才催生了虚拟机。虚拟机像胶水,把不同的操作系统融合在一起,使得电脑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往后看,虚拟机会消失吗?或许会!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用标准的开放的产品替代混乱的封闭的产品。有可能将来推出一个关于操作系统的标准,彻底打破不同系统之间的壁垒。写好一个软件,便可以随处运行,虚拟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或许又不会!彻底的完整的标准化操作系统永远只是个梦想,多样化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如果是这样,虚拟机还将扮演它角色,为我们继续服务下去。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 次阅读|1 个评论
病毒来了
胡业生 2012-3-31 11:28
请收到的,马上转发给你所有亲人和朋友单位同事,请你一定帮忙转发。武汉公安网监 9:50:08紧急通告: 请大家要速传!如果你收到一张带有《女人必看》的图片文件、《2011年度工资调整方案》,在任何环境下请不要打开它,且立即删除它。如果你打开了它,你会失去个 人电脑上的一切东西。这是一个新的病毒,已经确认了它的危险性, 而杀毒 软件不能清除它。他的目标是摧毁个人电脑。请copy 这封信给你认识的QQ 群,为了大家,辛苦一下,这次病毒猛烈仅次于灰鸽子、熊猫烧香, 是永远也删不掉的
1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
jsujs982 2012-3-23 10:15
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  本文的目的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你解释这三个时下最流行的IT术语(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实质,分析它们的问题,并预测未来趋势。    什么是云计算   首先是云计算。时至今日,我的身边还常有朋友问起,这个喊得震天响的云计算,到底是什么东西?开始时我也会解释一大堆话,后来发现,简单记得住最管用。于是概括为一句:云计算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云计算。而云计算的用处,或者说目的,是要将个人电脑(台式机也好笔记本也好)放到互联网中。   什么叫个人电脑放到互联网中?举例来说,你能直接在网络上看电视剧,并且可以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接着看同一部电视剧。而在几年前,你可能得先把电视剧一集集下载到你的个人电脑里,还得先安装好暴风影音这样的播放软件。换句话说,原本属于个人电脑的功能,现在被互联网替代了。   云计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取代个人电脑的全部功能,这就叫把个人电脑放到网络里。云计算将最终让你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任何与电脑相关的事,还不用随身带着笔记本或者U盘,因为你需要的所有数据、软件都在云中,在你的网络账户里。   对IT圈外的朋友来说,“把个人电脑放到网络里”这句话听起来可能还不够刺激。充其量,它不过能让我们的信息生活更方便而已。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变化将造成曾经只手遮天的微软帝国的消失,那么你可能精神为之一振。有那么厉害吗?不过细想想也不奇怪,如果个人电脑都消失了,那么Windows还有什么用呢?   回顾一下我们如今的电脑操作,那种软件使用的最为频繁?没错,是浏览器。当云计算的终极目的成真,我们将只需要在本地电脑中留下一个浏览器,而不再需要Windows的其它复杂功能。到那时,我们甚至希望开机就直接看到一个运行之中的浏览器,而不再需要Windows本身(这正是Google的chrome os项目的目标)。   对于IT从业人士来说,个人电脑向互联网的迁移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机会和可能。以往我们熟悉的各种桌面软件,大到Office,小到记事本,在云时代都需要改写为互联网中的网页。仅这一条就意味着数以亿计的潜在财富价值。更不用说个人电脑向互联网迁移过程所伴随的另一个实质性变化——社交。   社交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个人电脑向互联网的迁移正好将为社交舞台提供远远超过今天的空前庞大的用户群体基础。我们知道,即使是在Windows和互联网共存的今天,社交网络服务都已经产生了如Facebook般市值估价超过千亿的超级大公司。换句话说,云计算孕育的不仅是再造一个微软帝国的潜力,更意味着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力的信息时代的真正来临。    云计算分析与预测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即使所有人都知道云计算的好处,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能真真切切地将它落到实处。表面轰轰烈烈的云计算产业建设,到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为多搞一些机房拉资金的噱头。落到实处的云计算就只是铺宽带、上机器?前车之鉴是,电信运营商们投入大笔资金砸向3G,等到管道铺好才最终发现自己更像是在为互联网公司们做嫁裳。   硬件投资是必须的也是赚钱的,但它只是行业生态系统中最低端的部分。这种技术门槛极低的基础建设就不要再拉上云计算的幌子了。   云计算的真正精彩在于软件行业。虽然以“互联网即云计算”的角度来讲,所有互联网公司都与云计算相关,但却并非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真实地参与云计算的发展进程。不是不想参与,是不知如何参与。   应该怎样将云计算落到实处?紧紧把握“个人电脑向互联网迁移”这一本质正是关键。遵循这一思路,网络操作系统,或者说online windows,也许正是云计算领域的头等发展大事。如果做不了OS,那么退而求其次,发展云时代的应用软件,或者说互联网服务,也是正解。   先来看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将是什么样的?有人认为浏览器即使未来云时代的操作系统。不对!请记住,云时代的特点是“一切皆在云中”。因此,浏览器这种本地软件注定了它与云无缘。在它身上下功夫,势必走本地化的老路,离云越来越远。归根结底,浏览器只是一个客户端,一个云的终端显示驱动,不可能成为网络操作系统。浏览器在当下仍是各大公司们抢得死去活来的网络入口,但那只是云中的世界还不够成熟时的假象。随着更多个人电脑功能迁移至云中,浏览器将最终成为一个不需要附加功能的躯壳,使用哪种浏览器接入云中将变得不再重要。   也有一些聪明的公司看懂了云的未来。就国内而言,腾讯在这方面的动作可谓领先一步。打开web2.qq.com,呈现在眼前的与其说是网页,不如说是在线的windows桌面。这种数据、软件、操作皆在云中的网络桌面,正是网络操作系统的雏形。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第三方应用被加入其中,企鹅帝国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辛运的是,云计算并非复制一个online windows那么简单。这才使云计算不至于被大公司们垄断,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参与的机会。问题在于,即使腾讯们把页面做得再像Windows,互联网的生态也不会遭到个人电脑时代的垄断之灾。门户主页、电子邮箱还是可以照常打开,丝毫不受所谓网络操作系统的约束。要知道,在个人电脑时代,任何软件没有Windows都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表明:看起来很像Windows的网络桌面只是一个桌面。你甚至可以将它理解为网络硬盘。无论如何,它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   尽管如此,网络桌面仍然是云时代生态系统中最接近操作系统的一环。只是,当年Windows的荣光再也无法复制,绝对垄断的可能也将连同这种并不光彩的荣耀一同褪去。某个优秀的网络桌面(比如Facebook)可能长期被大多数人设为主页,但这并不妨碍长尾用户群中的少数人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其它网络桌面。不同公司的网络桌面产品将共存于云中,而所有互联网服务都可以很好地在它们中运行,不受兼容性的困扰。因为,云时代的决定性标准不是由某一家制定,而是植根于已经深入人心的公共网络协议。   换句话说,云时代将不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网络桌面与其说是操作系统,不如说是另一种云中的应用软件。也可以认为,云时代的操作系统,由互联网中的所有服务共同组成。   因此,落实云时代的关键,最终归结为开发互联网服务。但是,互联网服务并不等于传统的互联网网站。最大区别,在于互联网服务于用户及其它服务交互的软件特性,而传统网站只是一段段静止的文字和图片,只相当于个人电脑中的一个个数据文件。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中为数众多的网站中,只有少数算是真正参与到了云计算的进程之中。即使是Web2.0的兴起让许多网站开始重视与用户的互动,也很少有网站能够像Windows时代的软件一样,与外部数据一起与系统共生。换到互联网语境之中,这也可以理解为网站的开放性。在这方面,不仅需要胆略,更需要想象力。Facebook与Myspace的不同,正是因为前者将自己的社交资源向外界开放,才获得了决定性的质的飞跃。   简而言之,喧嚣的云计算其实很简单。无需长篇累牍的论文,无需盲目的政府投资。未来和机遇在于互联网服务的创新和细化。中小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平台和系统将不再重要,绝对性的垄断将分流到一些优秀的互联网服务之中。随着云计算的深入,优秀的互联网服务将越来越多,信息世界的秩序则将最终趋于平等和自由。    社交网络   相较于云计算,社交网络的概念容易理解一些。毕竟,人们对社交并不陌生。社交网络嘛,就是在网络上社交呗。用更广义也更简单的话来概括,社交网络就是多用户参与的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讲,Web2.0热潮的核心概念社交网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为人熟知的即时通讯软件如QQ,多人网络游戏如传奇,都是早在Web2.0之前就已经大获成功的社交网络服务。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Facebook、腾讯等巨无霸级的大型社交网站。这是否意味着社交网站已经发展到了熟透的阶段?是否意味着后人已经没有进入该领域的机会?   结论恰恰相反。随着以“个人电脑向互联网迁移”为核心的云计算进程的深入,使用网络的人群基数将远远超过今天的数量。同时,未来人们的每一次电脑操作都将与网络相关。云计算的模式结构与其用户总量的叠加结果,将是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交需求。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想象力,去挖掘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而完全无须担心今天看起来庞大的Facebook们。社交,依然前景无限。    第三方登录的深意   更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大型社交网站都已经陆续开放了第三方登录功能。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在很多中小网站中见到“用QQ账号登录”的选项。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已有的QQ账户登录,而无需另外注册。这既是所谓的第三方登录。对中小网站来说,这绝对是有效吸引用户流量的天大喜事。   为什么社交网站巨头们要做这样的慈善事业?要知道,今天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明天就可能成长为可怕的竞争对手?究竟其中有何玄机?   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解答,但深层的答案还是要从云计算之中寻找。我们之前讲过,云计算的生态将最终由许多互联网服务共同构成,这些互联网服务将呈现出一种开放可交互的状态,就如同个人电脑中软件与软件,软件与数据文件的关系一般。云中的“个人电脑”要求云中的“软件”们互通而不是各自为政,而互通的关键则是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   换句话说,用一个账户通行互联网是云计算的天然需求,而现行互联网中一个网站一套用户账户的格局已然成为了云计算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破除它势在必行。   这种技术发展所蕴含的自发动力才是巨头们开放用户资料行为的幕后推手。早在Facebook率先开放用户资料之前,用于账户互通目的的网络通行证技术OpenID就已经如暗流涌动,随时可能破冰而出。即使Facebook自己不开放,迟早也会有别的网站这么做。与其守住既得利益等到人老珠黄,不如顺势而为与世界共同前进。这也正是一流公司是否能够持续优秀的基因所在。   从长远看来,开放账户资料的确会逐渐削弱Facebook这样的巨头原先拥有的平台垄断优势,甚至有沦为账号提供商的风险。但这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从诞生之日其就担负着自由与平等的使命,任谁也改变不了。顺势而为,秉持开放的态度,反而能够在现有的优势基础上,集中精力做强做深具体的内容服务,从而在新的阶段持续保持优势。例如,在社交空间这项服务上,相信Facebook将长期保有优势(所谓社交空间,即用户进行经常性社交活动的场合。并非所有的社交活动都在社交空间完成,但社交空间却是社交活动最多的场合)。   对于广大IT从业人员来说,开放的互联网当然更意味着福音,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伴随着云时代的深入,社交这块大蛋糕将愈发显露出活力。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也许是时下最热的IT领域,连圈外的朋友们也很乐意将它作为时髦词挂在嘴边。毕竟,不懂云计算,不懂SNS,还不懂天天把玩的小手机吗?   然而,笔者要说的是,移动互联网恰恰是笔者最不看好的方向。一旦IT再次出现泡沫(但愿不会),其源头必然是今天投资人竞相追捧的所谓移动互联网。    手机≠移动互联网   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容易搞错的一点是:手机不等于移动互联网!如果你仔细读过本系列文章之前的部分,你应该明白,未来的互联网将成为每个人的“个人电脑”,而任何一种具备显示屏的终端,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手机、腕表、相机,又或是公共查询机甚至是ATM机,都将成为云中“个人电脑”的显示终端。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未来形态天生就是移动的,而与是否使用手机无关。我们将会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设备接入云中的“个人电脑”,这才是移动的真实含义。   那么手机将会是移动互联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吗?是,又不是。我们的确将经常使用手机来接入互联网,但同时大部分的工作仍然是通过其它设备,尤其是传统的配备有大屏幕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来完成。   原因在于,手机归根结底受制于屏幕大小和输入的流畅性,因而不可能成为大部分电脑操作的适用设备。你可以用手机编短信发微博,但你不会用它来编辑word或excel,甚至长一点的email也不会用它。同样的,你用手机来弹小鸟打僵尸,但你会长时间用它来玩魔兽或是使命召唤吗?甚至赛车游戏你也会觉得还是台式机来的爽快。   把手机屏幕做大点能不能有所帮助?君不见今天清一色苹果长相的智能手机们比拼的正是面子大小。只是实在怀疑,这种令广大MM们不爽的砖头风到底能持续多久?莫非我们真的想要吧笔记本揣到裤兜里逛街?NO!那还是手机吗?   手机的定义决定了它的体积不可能无限增长。它的输入方式从键盘、触摸再到语音、图像识别也就达到了想象力的上限。最顶级的设备也无法改变手机不利于阅读和输入的特性,因此已经和正在烧钱的朋友们请接受这个现实:手机≠移动互联网,手机只适合简单应用,最多是正常应用的简化版。   给手机设计开发者如下建议。你们开发的应用应该:   1.不需要总是看屏幕   2.不需要仔细看屏幕   3.如果你的应用必须随时看屏幕,仔细看屏幕,那就不用煞费苦心在手机上牵强附会了。配备有鼠标键盘和正常尺寸屏幕的传统电脑才是你应该考虑的目标。手机取代不了传统电脑。    第二个问题   笔者不看好移动互联网的第二个根本原因在于基础设施的不成熟。即使已经到了3G审美疲劳4G才是王道的21世纪,我们最缺的依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硬件环境,和我们刚跨入新世纪互联网刚抬起全民普及苗头时的那个年代极其相似。从业者一片热血沸腾,用户们却还在盘算30块钱包20小时还是80块钱包60小时划算。   历史的惊人相似实在无法不让人联想到曾经的泡沫危机。君不见,上一次的互联网喧嚣散尽之后,多少互联网先驱们被拍在岸边,死在明天。足足七八年之后互联网才盼到了复苏,结果是毛头小子开心网们捡了大便宜,而从之前的阴影中活下来的就只有利用互联网却不采用互联网思路的QQ而已。   除非基础设施足够成熟,否则进入移动互联网就是一种先烈式的冒险。笔者的建议是,五年之后再作打算也不晚。    智能手机误入歧途   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再来凑凑手机的热闹。乔帮主引领的智能手机革命成功击破了中国山寨头头们冒起的泡泡,搞得大大小小的手机店不换上清一色的苹果状砖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卖手机,也搞得稍懂一点时髦的年轻人不揣上一块砖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带了手机。但事实是,智能手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笔者升级过一次Android系统。从上网查资料下载升级包再到最后安装成功,总共花费两个小时。据说这已经算是好成绩。普通用户大概不会和系统较劲,但如果想要尝试某款新软件功能,也必须要经历先下载再安装后使用的过程。至于应对安装冲突、升级失败、运行异常,以及控制情绪避免系统设置查找抓狂症,乃至学习新型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用法,也是每个智能手机用户必须具备的常规素质。   这一切多像那令人怀念的Windows 95年代!可是拜托,我们里那个岁月已经不折不扣的过去了十六年的光阴。云计算都已经过喊得耳朵起了茧,微软都已经不再是历史舞台的主角,为什么手机开发者们还试图让我们重复那当年的往事?   不要下载!不要安装!手机软件应该直接做成网页应用,在浏览器中打开就OK!你说本地软件才能跑的顺畅,难道你不知道现如今连网络游戏都在转型网页版免安装?你说放在桌面的快捷方式才能吸引用户,难道你不知道网页图标也可以放到桌面上?顺便说一句,浏览器的开发者们应该好好学学UC,把浏览器的入口界面做得像桌面一点很难吗?   只有将你的手机软件变成即打开即用的云中应用,你的开发成果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也只有这样,用户在丢手机/换手机/换操作系统之后,你的开发成果才有更大的几率不被用户抛弃。   可以预言,手机操作系统的升级大战在一段时间之后将趋于平静。苹果的封闭还是安卓的开放,又或是Nokia的落伍都将成为不重要的过去式。在任何一部智能或非智能手机上所必须的,将只是一部功能完善的浏览器,而更多的热闹看点则将进入互联网,进入云计算的大舞台。   最后给出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建议:   1.五年后再进入   2.进入也是小市场   3.为手机开发特别版本   4.无论什么版本,记住做成云中的应用   笔者知道你有很多的不满。欢迎拍砖。   来源: genericengine 投稿,作者email:generic_engine@hotmail.com
个人分类: 物联网|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起笔者正式起用ThinkPad T420型个人电脑
热度 2 黄安年 2011-11-18 10:47
今天起 , 笔者正式启用 ThinkPad T420 型个人电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1 月 17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2007 年 10 月 --2011 年 11 月 16 日间 , 笔者一直使用的是 Lenovo (联想集团)的 ThinkPad T61 型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该型号电脑为联想收购美国 IBM PC 后开发的先进个人使用的电脑之一 , 但在配套兼容上存在问题较多 , 使用不便。由于个人的超强度使用 , 急需更新。 今天起 , 笔者正式启用新电脑,新电脑为 Lenovo (联想集团)的 ThinkPad T420 型,重 3.5 公斤 , 重量比以前减轻不少 , 功能过去有较大的提高 ,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 , 期望提高笔者使用电脑的效率。 2007 年的个人电脑售价在 1000 美元左右 , 而今仅为 780 美元,这个价格在中国是买不到的 , 尽管该电脑为中国造。 Quantity Part number Description Estimated ship Item price Line total 1 4177CTO ThinkPad T420 - 1 Yr Depot Topseller Warranty Estimated ship date: 11/10/11** $806.65 $806.65 Processor Intel Core i5-2520M Processor (2.50GHz, 3MB L3) Operating system Genuine 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 Operating system language Genuine 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 US English Display type 14.0" HD (1366 x 768) LED Backlit Anti-Glare Display, Mobile Broadband Ready System graphics Intel HD Graphics 3000 Total memory 4 GB DDR3 - 1333MHz (1 DIMM) Keyboard Keyboard US English Camera 720p HD Camera Hard drive 500 GB Hard Disk Drive, 7200rpm Optical device DVD recordable multiburner System expansion slots Express Card Slot 4 in 1 Card Reader Battery 6 cell Li-Ion Battery - 55+ Power cord Country Pack North America with Line cord 65W AC adapter PCI adapter IEEE 1394a port Integrated WiFi wireless LAN adapters ThinkPad b/g/n Integrated mobile broadband Integrated Mobile Broadband - Upgradable Language pack Language Pack US English Shipping Handling: $0.00 Tax: $53.54 : Total: $780.26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983 次阅读|2 个评论
那些国产的电脑操作系统
热度 9 outcrop 2011-11-3 12:29
“自主国产操作系统”如同其他“自主国产”标签,曾经多次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随着Linux、BSD等开源操作系统的逐渐成熟和积累,操作系统的开发,变得越来越世界化;也就越来越少的听到“国产操作系统”这个标签,或者卖点了。 实际上除了COSIX,其他“操作系统”只能算发行版或者仅仅一款软件,但极大的改变了中国人对个人电脑的学习与了解状况。 ================== 完全自主 ================== COSIX 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主研发的UNIX操作系统。1989年开始开发,被列入八五科学技术攻关计划。中软为COSIX开发者。COSIX的早期版本基于UNIX System V R4.0内核,后期64位版本基于Tru64内核(与Compaq合作开发)。1999年,中软推出基于Linux内核的COSIX Linux发行版,该版本与此前基于UNIX的版本并无技术关联。 2000年之后,原版的COSIX销声匿迹。这个操作系统,我只听到其传说,从未见其面目。 ================== DOS时代 ================== CCdos CCDOS是为中国第一台PC长城机做的汉字操作系统。CC是"长城"的两个拼音字母ChangCheng的字头字母。CCDOS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突出贡献就是解决了汉字在计算机内存储和显示的问题。其作者为严援朝,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UCdos UCDOS是北京希望公司研制的汉字系统。鲍岳桥个人开发PTDOS后,逐渐完善成为UCDOS,北京希望公司成为UCDOS的第一代承销商,后版权归希望公司。 随着DOS时代的结束,CCDOS和UCDOS也逐渐走下舞台。 ================== Linux ================== 蓝点Linux 曾经纳斯达克上市,中国Linux第一,世界Linux第一,英文名是BluePoint。蓝点软件自行开发并发行的首套真正中文内核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OS)于1999年10月被深圳市政府评为十一大重点推荐项目,2001年,蓝点软件被深圳市政府认定为第一批"软件企业",蓝点软件曾经为国内Linux技术界的一面旗帜。 但2002年IT股破灭之后,从此再无蓝点;这是我最初接触的中文Linux;之前的Linux,显示汉字都需要相当一番周折。 红旗Linux 红旗Linux是由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系列Linux发行版,包括桌面版、工作站版、数据中心服务器版、HA集群版和红旗嵌入式Linux等产品。目前在中国各软件专卖店可以购买到光盘版,同时官方网站也提供光盘镜像免费下载。红旗Linux是中国较大、较成熟的Linux发行版之一 http://www.redflag-linux.com/ OpenDesktop OpenDesktop.net是国内第一个以技术开发为主的大型开放源代码社区,致力于开发商品化的、与Windows高度兼容的、适合政府和企业商用的桌面Linux操作系统,这个系统的名称就叫OpenDesktop。 没怎么关注这个操作系统。 http://www.opendesktop.org.tw/ Magic Linux 2002年MagicLinux由一群国内的Linux爱好者开发的Linux发行版,是Linux公社的社区开源项目。MagicLinux最早以Redhat Linux 8.0为蓝本,目标是创建一个友好、方便、单CD、中文化的Linux本地化版本。 这是一个中文化比较好的Linux发行版,但目前Magic Linux社区已不怎么活跃。 http://www.magiclinux.org/ Ylmf OS 广东雨林木风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选择以独立研发的方式,推出完全基于Linux开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是一款在操作界面上尽量接近Windows操作系统的Linux发行版。 也许你还记得路边印着“雨林木风”的Windows光盘;没错,就是这个雨林木风。 http://www.ylmf.org/ ================== FreeBSD ================== 银河麒麟 麒麟操作系统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公司和民族恒星公司五家单位合作研制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按照麒麟官方的说法:"Kylin服务器操作系统是国家863计划的重大研究成果,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内核,与Linux在应用上二进制兼容,并支持64位,是中国独立研发成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2010年12月16日,“中标Linux”与的“银河麒麟”宣布合并,以“中标麒麟”品牌继续开发军民两用的操作系统。 然而,当初有评论认为,麒麟操作系统内核与FreeBSD内核有极大相似性;麒麟官方被迫承认麒麟操作系统与FreeBSD之间的关系;这是一款耗资7000万的科研项目成果,当年网上关于7000经费的质疑声很大。 http://www.kylinos.com.cn/ http://www.cs2c.com.cn RelaxBSD RelaxBSD是一套中国大陆用户在FreeBSD的基础上开发的,方便中文用户使用的BSD系统。RelaxBSD在BSD许可协议下发布,允许任何人在保留版权和许可协议信息的前提下随意使用和发行。我关注过这个发行版,其重要推动者网名“哈蜜瓜”。 http://www.relaxbsd.org/ 由于个人的知识面不够宽,只能记录一些我直接或间接有所了解的那些“国产操作系统”。 欢迎各位朋友补充、修正、完善。 参考资料: http://www.lupaworld.com/article-213387-1.html http://nb.intozgc.com/193/193464_6.html http://jdgcs.org/COSIX http://baike.baidu.com/view/863436.htm http://tech.163.com/06/0519/11/2HG0N7HB000915BD.html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11936 次阅读|17 个评论
紧急通告
热度 6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8-8 10:57
紧急通告: 刚接友人信,告知如下紧急通告,故发此,供参考! 原文如下: 根据公安厅发来的信息----当你收到名为:《2011年度工资调整方案》的邮件时,请注意! 《2011年度工资调整方案》的网址。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要打开它,且请你立即将其删除。 如果你打开了它,你会失去个人电脑上的一切东西。 这个网址隐藏新的病毒,已经确认了它的危险性,而杀毒软件不能清除它。 他的目标是摧毁个人电脑。 请传这封信发给你的圈子或是认识的QQ 群,为了大家,辛苦一下, 这次病毒猛烈仅次于灰鸽子、熊猫烧香,是永远删不掉的。 为了工作,请大家速传!
个人分类: 其它|2929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