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古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无中生有
sherrydssong 2016-3-7 17:31
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圣经:起初神创造天地。 不知道起点,亦不知道终结。我的认知就像光速是有限的。 那发生的必将结束。那无中生有的必将归于虚无。
个人分类: 文化思想|1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师大语文老师不要歪曲习总的意思
热度 18 bioxncai 2014-9-14 10:10
按语: 前几天习总在北师大考察时表达过不赞成将古诗从语文课本中删除的观点,北师大的一位语文老师旋即表态说:“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有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其反应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古典诗词在她的主持下要增加到22篇也是令人震惊的! 习总什么时候教你这么做了?我们不是经常说要科学地领会毛泽东思想吗?而不是形而上学、机械地、片面地理解对不对?道理不是一样吗?习总的原意是,中国既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也不要忘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中西优秀文化的融合,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完全可以从历年来国家领导人的言行,以及相关的决策看到这一点。 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了,中国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有正确逻辑推理能力的、富有创造力的公民,所以语文课本中如何编入古诗词、以什么形式、编入多少数量,都要本着合理、科学的原则,而不是随心所欲。这也是下面这篇文章所要说的。 看到北师大这位掌握着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编写大权的人的言行,我很理解那些担心“复古风”做过头的人士了。 原文标题: 诗词经典入课本谁说了算? 作者: 韩浩月 习近平于教师节于在北师大考察时,表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国家领导人就教材内容取舍所给出的建议,之所以能引起舆论强烈反响,恰是因为公众对课本内容的去留高度敏感。 上海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新课本把古诗全部删除,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每一次有人对教材“动刀”,都会被公众第一时间发现并酝酿成文化事件。这次,习近平站在捍卫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课本删除古诗词进行表态,具有指导意义,在传统文化日益冷落的今天,也契合公众文化心理。 但就怕有人会错意,做出矫枉过正的事情,比如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在习近平讲话发表后的第二天旋即表示,由她负责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有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发布这条新闻时,有条评论得到了诸多网友的点赞,“不要由极左变成极右!领导可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因点赞很多而排在评论前列的观点,带有丰富的意味,一方面肯定了习近平的好意,另一方面也对冒进的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批评。把《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由6到8篇增至22篇不是小事,哪怕是这本教材的主编,也无权作出这样的决定,以往一篇语文课中的内容被替换,都会引起关注,何况如此大换血? 无视老师与学生客观的教学、学习需求,张口就来增加多少多少篇,教材编写的随意性由此可见一斑。 即便是 习近平发表的讲话,也应被理解成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强制性的行政指令。 即便转化为全国推行的教材编写指导性意见,也应会同教育部门一起研究,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征求公众意见修改直至达成一致意见后,才可以执行。如果一位主编即可主导语文课本内容的“生杀大权”,那么很容易形成因主编口味、品位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版本教材的标准不一和水平混乱。 语文教育事关青少年眼界视野的形成和思想观念的培养,因此课本内容的变动不应该再是被一个小的研究团体甚至编写组所能左右的事情,他们更应该在技术性、专业化方面尽其职责。至于替换什么样的内容进入教材,应根据国家的整体文化氛围、青少年教育的现实需要,进行谨慎地编选,并且在编选过程中,综合教育界、学界、大众等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有必要的话可以启动投票的方式进行,请相信,公众不会把劣质的内容选进教材,千百年来,时间已经沉淀出优质的作品,它们也会以自己本身的质量说话。 有人负气地说,增加到22篇也不够,最好全部为古诗词。这显然没有可行性。我们再也回不到穿长袍、扎辫子、满口之乎者也的时代,算盘无论能否证明我们是最早精于计算的民族,也无法阻止电子计算器取而代之,毛笔书法再怎么充满美感,也已经不再是日常书写工具。重视传统文化没错,毕竟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但切忌冠以传统文化的名义,拒绝新思维、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以及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计划。 古诗词很美,有数不胜数的经典之作,有必要让它成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将古诗词全部从语文课本中删除,是难以理解的做法。 但古诗词在课本中的所占比例,也要控制在合适的数量, 毕竟课本容量有限,当学生在接受古诗词、散文熏陶的同时,也应接受那些批判文章带来的思维冲击,帮助学生树立独立精神,也应敞开怀抱拥抱世界经典文学,体会东西方文学的不同魅力,还应尝试了解贴近现实的新经典——课本不应该讲究论资排辈,而应注重多样性和实用性。 担忧传统文化的失势,从官方到民间,态度都是相同的,传统文化之美,需要从课本上认识,更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时代在更迭,社会在发展,人们自然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守卫传统文化,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也请多给公众一些发言权。 来源: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d5b04c0102v0cv.html?tj=1
3572 次阅读|48 个评论
谁说中国古典哲学没有逻辑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4-8-8 17:52
赵建民 2014-8-8 17:47 道非道,非常道 博主回复(2014-8-8 17:36):呵呵,落后就要挨打,这个不是什么“道非道,非常道”可以回避的 -------------------- |“道非道,非常道”这也是中国古典逻辑的典范之一,谁说中国古典哲学没有逻辑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5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区辉煌 2013-07-12 08:25
taodeng 2014-2-25 11:20
葡萄牙 里斯本 罗西奥 圣豪尔赫堡 1755年的大地震摧毁了若望五世奢华的都城,邦巴尔侯爵随后规划建设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古典主义市区。这里的街道对称排列,两旁是整齐的石砌楼房。一个个精致而宏大的广场穿插其间,而每一座修道院都是艺术的殿堂,即使废墟都令人震撼。站在高处眺望,圣豪尔赫堡雄踞山顶,红色的屋顶铺展开庄重的辉煌,一直延伸到特茹河边上。 蒂斯加街顶 国家大剧院 若望一世雕像 圣豪尔赫堡 股票交易所 何塞一世雕像 特茹河街区 卡莫修道院 卡莫大街 市政大楼拱廊 普拉塔大街 堂佩德罗四世雕像 圣居斯塔大街 堂佩德罗四世广场 奥里亚大街 光复者广场 罗西奥车站 无花果树广场 大教堂 阿尔坦德加路口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玛丽亚广场 2010-02-05 19:00
taodeng 2014-2-12 00:04
德国 巴伐利亚 慕尼黑 玛丽亚广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慕尼黑有许多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它们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最著名的莫过于建于15世纪的圣母教堂,它的绿色“洋葱头”双塔高高耸立,成为了以后巴伐利亚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市政厅塔楼上组钟的12个钟点由12个骑士组成,每到钟点就走马灯似地出来报时,一组彩塑人物则围成圆圈跳起欢快的舞蹈。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古典文化的几个鲜明特色
热度 29 stone1971111 2014-1-30 09:57
这几年由于工作生活中遇到了许多困惑,转而求之于书,读了一些中国古典文献。其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我的入门书,由此,看了《道德经》、《易经》、《庄子》、《论语》、《大学》、《中庸》以及各种注记。《史记》《战国策》翻了翻,没有通读。《资治通鉴》《吕氏春秋》《淮南子》类似,不深入。后来者如王阳明全集,朱子章句等稍有理解。顺便也看了《黄帝内经》等。有些理解的深入一些,有些则是半懂不懂。冯友兰、钱穆、梁漱溟等人的书对我有很大启发。 但是看了,自然就有些体会和感受。 就我粗浅的读经典的经验,感觉到中国古代经典文献有很多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特点,有些特点算是缺点,有些算是中国特色 。以下几个方面是一家之言。 特色一、藏头露尾 现代人的著作观是巴不得世界上所有人知道自己写了什么书,在中国古代,人显得非常谦虚,甚至不留名。 比如,著名的《道德经》作者连司马迁都迷惑,这是个千古之谜,迄今未解,虽然有些考证,但是估计没有进一步资料的情况下,不能确认谁是作者。《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入门经典,居然也没有作者,只能看做是汉代某些大牛的隐姓埋名之作。《庄子》中有许多篇的作者不能是庄子,可能是其门人。《易经》十篇中,好多篇的作者依然不能确认。这点和佛家经典类似。大多数依托某一名人或者干脆就是虚拟人物为作者,描写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大道藏几千卷书,都号称释迦摩尼口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很多书只能是后来得道高僧的演绎。 这种藏头露尾的习惯可能来自于一方面言论的风险较高 (这对于老子名字不可知不适用,不可解)。其次,在很早时代,写书乃贵族专权,普通人没有实力写书,即便有思想,也没有办法刻那么多的书简,更别说流传。 依托名人可能会得以流传。 特色二、述而不作 即便到近代,中国有思想的文人除了写日记,公开出书依然是非常吝啬, 大多数情况下是述而不作,就是只讲学,不写书 。如,论语就是头一个典型。《庄子》还自己写了几篇。后来的弟子们都附会老师的书上搭便车。到了王阳明,也是口述讲学,自己没有写书,只有书信和往来之作。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现象。佛经都是口头语录,圣经也不是耶稣的作品。在所有的宗教中,只有《古兰经》是穆罕穆德本人钦定的作品。《柏拉图》是语录。在中国,这和秦朝之后的言论自由有很大的关系,在某些集权时期,都出现因言获罪。因此,大多数有思想者不愿意自己写书,而让学生们记录。这也许只是其中一种猜测。也有人说,这些人得道了,觉得没有必要写,写出来可能会误导。但是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既然不想说,那就索性连讲学也不做了,何必如此。 一定另有原因,但是这种现象同时出现在世界各地,显然不是偶然的。 特色三、立而不论 中国古典文化的另一个特色是立而不论,就是光有论点,缺少论证。 不管是《论语》、《道德经》还是《黄帝内经》,只有很丰富的论点,没有论点的论据和深入的讨论和解释。这给后人带来了极大的理解障碍。尤其是《道德经》和《论语》,由于其语言的简练和时代特色,至今很多语句还不能精确的理解。《易经》更是晦涩,虽然有晋代和后来的很多注疏,都不能让一个有一定文学基础的人很容易读懂,这大大影响了这些思想文献的普及。同时,由于语言定义和理解不同,后学往往产生很大的分歧,当然这种分歧有时候是一种发展的必然。比如,孟子和荀子有不同的理解,王阳明的学生也分成了很多派, 固然跟学生们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也跟原始文献的粗糙性有很大的关系。 特色四、含糊不究 中国古典文献另一个特点在于很多地方是含糊的,但是这些含糊的地方居然遗留几千年不变。 《道德经》和易经等早期文献含糊的地方很多,中间很多版本不一致,缺漏之处甚多,伪造之处也不少。到了清代,考据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缺少实证,因此难免陷入争议。这是不够科学的一方面。另外,很多道理说得不清不楚,语言的含糊性增加了其神秘性。唐僧翻译的第一部书《瑜伽师地论》中,很多地方属于猜测,甚至到了神学程度,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习惯。 把不知放在那里,或者干脆用神秘去掩盖。这些阻碍了中国人深入的思考。 特色五、因循守旧 古典文献读起来还有一个明显的印象,就是前人的论点后人不敢碰,因为那些作者都已经被称为圣人 ,圣人的话是不能改的。实际上,很多时候,可能连圣人自己都不能解释那些他们自己说过的话。孔子自己就自相矛盾,因为《论语》的很多话是孔子在不同年代不同心情下说,他自己也认为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反之,他的早先的论点有些并不完整,也并不是都站得住。这种对古人的因循守旧式的继承往往会歪曲,甚至恶意利用。最有害的莫过于明朝开始的八股考试,用朱熹的语言论述自己的思想,这是一种思想的禁锢,因循守旧更加严重。 《瑜伽师地论 》我还没有看到更好的解释版,但是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一本百科全书,有地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包罗万象的书籍,用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其中很多现象,当然,该书总结的非常系统, 但是缺少现代科学的注解,就只能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就只能不断的读下去,不能深究,只能努力的揣摩其原意,而不能灵活的理解其含义。 中国文化是灿烂的,哲学、文学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几千年来继承下来的许多特色并不见得都是好事 。从西方哲学发展的路线能够看出明显的不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被人称颂,但是后来者往往不是简单的吹捧,而是否定中的前进,用新的思想去补充,用新的思想去提高,这可能才是对前人的智慧最好的尊重,也是最好的继承。 在科学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的情况下,很多前人的思想和看法应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唯有如此提高和改进,这些看似高高在上的理论和思想才能走入现代人的社会。 当然,解读者并不缺少。现代如南怀瑾、钱钟书等人,都有系统而又详细的注解。但是如南怀瑾等人, 摊子铺的太大,难免就有太多的不合适之处。 每个人最好都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角度进行局部化的改进和提高,似乎更为稳妥,而不是全面开花。 尽管我们相信一通百通,但是我们也知道人的知识的有限性和思想的局限性。 灵活的继承中国古典文化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阶段。 看到社会中有许多不当的解读古代文化经典,难免会误导一代人。这是学者的责任。 同时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人需要那些经典来充实自我,同时也可能是中国崛起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一个必然过程。经过了批判改进提高的过程,中国可能有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想出现,以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向危险的未来前进,这可能是中国给世界能够带来的最大的贡献,而不是那些GDP。 后记:过年了,本来想写点纪念春节的文章,后来发现很难写,还不如纪念一下古代的先贤。这里不算是批评的言论算是一种纪念。 silong.peng@ia.ac.cn 2014春节年三十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7963 次阅读|52 个评论
[转载]《古典力》
josh 2013-11-16 22:19
內容簡介 古典著作是人類信念與智慧的源起, 是人類感情的支柱和共同的記憶, 也是所有人本思想的出發點。   人與人對話、人與神對話、人與理想對話,都盡在於斯;人的善惡、是非、命運、邪惡等基本問題的討論也都在此。閱讀古典和現代經典,人才可超越自己的限制,被拉到更高的境界。閱讀經典,可以使人變得不同。   本書以陌生的「古典力」一詞為訴求主題,即是認為現在的時代,更需要活用古典的能力。   現代資訊環境隨著網際網路發達而劇變,我們每天接觸的資訊量有增無減,甚至在工作上也要求人們能夠處理龐大的資訊。   如今的環境,已能自由存取世界上任何知識與資訊。但是,人們是否因此建立紮實的素養?提升了對事物的判斷能力?或者擁有足以破除迷惘、克服人生困境的堅強意志力?   「只要搜尋,就會顯示出所有資訊。」這份安心感,往往阻礙自身培養知識的技能。各種資訊猶如在自己身邊流動的豐沛河水,人們只在必要時汲取河水(資訊)使用,用完了便倒回河裡。儘管十分便利,卻難以構成精神的支柱。   想要建立自己的精神支柱,需要的是一份機緣。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體會到這類機緣,可是閱讀時要與書本達到這種境界,讀者便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此時不能再像汲取資訊那樣用完即扔到一旁,而是要以全副心力品讀,才能提升閱讀的層次。   古今中外的名著典籍,具有構成精神支柱的生命力量。但是這種生命力就像包覆著堅硬外殼的種子,必須敲破外殼,將種子埋在土裡培育才行。這項作業看似吃力,不過以長遠的人生來看,卻相當值得付出。而支撐這項精神作業的力量,就是古典力。   齋藤教授所說的古典並不是古文而已,而是指文學、思想、哲學、科學等領域,堪稱人類精神遺產的重要著作。它不限於古代,也包括了現代經典。諸如馬克思、達爾文、韋伯、佛洛依德、海德格、尼采等也都在他的「古典」範圍內。只要足以成為精神支柱的書籍,都算是古典。難得的是,齋藤教授也用他的經驗,試著告訴讀者各種古典的閱讀方法。相信有心的讀者一定會深獲啟發。   作者在書中也提點了閱讀古典名著的十項秘訣,並舉出四位名人活用古典文學的技巧。並且在第三章介紹了五十部必讀古典名著(以及追加五十部),目的也是希望年輕人能夠認識古典。當然,值得一讀的古典並不是只有這一百部,每一個領域都有幾十部古典名著。第三章所選的是「不知道會汗顏」的典籍,每一部內容皆是意義深遠。但願能藉此引領入門,提升鑑賞古典的能力。 本書特色 古典超越時代,深受後世推崇。 也唯有古典,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備受尊崇與愛戴。   「古典」,並不限指古文,而是指思想、哲學、科學等各種領域中堪稱「人類遺產」的著作。對自己來說,足以成為精神支柱的書籍,都算是古典。   本書所提到的「古典力」,不是指「了解古典文法」的古文能力,而是吸收名著典籍的精髓,運用在日常生活與思考的能力。古典力不僅是「古典化的能力」,同時也包括具備古典相關知識的能力。擁有一定的古典知識,對自己是有益的。「具備古典素養」,可以說是「有教養」的必備條件。涉獵世界上各種古典,即可拓展自己的世界觀。   古典名著就像玄米或魷魚乾,愈嚼愈有味道。想要嚐到箇中滋味,只能使勁咀嚼。但是它吃起來實在太費力氣,因此人們很快就改吃柔軟的食物(書籍)。於是,咀嚼的能力愈來愈弱,下顎也跟著退化變小。久而久之,便只讀得懂猶如斷奶食物的淺白文章了。   閱讀古典,可鍛鍊咀嚼文字的「下顎肌力」,也能耐著性子閱讀有些艱澀枯燥的文章。人生不論從哪個時期開始訓練閱讀文字的能力,都能讓自己在一生中吸收到豐富的「精神養分」。一旦熟悉古典,反覆閱讀之後更覺值回票價。不僅愈讀愈輕鬆,可擷取的養分也愈來愈多。   每重讀一次,都會發覺一點新體悟,這就是閱讀古典的樂趣。值得一再回味的書籍,便稱得上是古典。 名人推薦   南方朔 作家、評論家   林水福 南台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教授   康來新 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楊哲銘 成功大學外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歐茵西 台灣大學外文系俄國文學退休教授 收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齋藤 孝   一九六○年 生於靜岡縣。   一九八五年 東京大學法學院畢業。   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   現職 — 擔任明治大學文學院教授。   專攻 — 教育學、身體論、溝通技巧。   著作 — 《教育力》、《溝通力》、《讀書力》、《朗讀日本語(声に出して読みたい日本語)》(1~6,草思社)、《齋藤孝 親子共讀詩‧俳句‧短歌‧童謠(齋藤孝の親子で読む詩‧俳句‧短歌‧童謠)》系列、《齋藤孝 親子共讀古典世界(齋藤孝の親子で読む古典の世界)》(以上為POPLAR出版社)、《齋藤孝 非讀不可!名作教室(斎藤孝のゼッタイこれだけ!名作教室)》系列(朝日新聞社)、《五十歲起的朗讀入門(50歳からの音読入門)》(海龍社)、《這樣學習改變了我:把杜拉克、村上春樹等16位名師帶回家,為你量身打造專屬學習法,陪你一起練出人生致勝球!》、《三色筆名作重讀教室(三色ボールペン読み直し名作塾)》(角川書店)等書。   www.kisc.meiji.ac.jp/~saito/ 譯者簡介 莊雅琇   畢業於淡江大學日文系、日本法政大學大學院 (國際日本學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社會學研究科)。   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稻盛和夫:愈挫愈勇的自傳》(合譯)、《入社第1年的50堂課》、《東大腦完全養成》、《Dr.南雲7日瘦身術》、《東西少一點,更幸福!》等。 目錄 推薦序 「古典力」是一切力量的源頭! 南方朔 推薦序 古典是什麼?古典有何力量? 林水福 推薦序 從古典中找尋生命的脈動 楊哲銘 推薦序 經典的幽徑與斑瀾 歐茵西 前言——推薦古典 第一章 培養古典力 為什麼現在需要古典力? 閱讀古典的十項祕訣 第一項 先掌握概略知識 第二項 培養「引用力」 第三項 追溯出處——無遠弗屆的古典影響力 第四項 大致瀏 序一 「古典力」是一切力量的源頭! 南方朔   我是個職業讀書人。近年來我的閱讀習慣已經大變,我幾乎只讀中外文的人文社會古典名著和西方當代學者最新的重要著作和論文選集。市面上流行的著作,我已很少問津。經過這樣的改變,我覺得我的智能程度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頭腦更為清晰,看問題時也更能提綱挈領抓到方向和重點。讀古典名著和現代經典是有大用的。   近代最有學問的文論學者哈洛.卜倫(Harold Bloom)前幾年陸續出版了《西方正典》、《如何讀西方正典》、《天才們:一百個創造心靈舉証》等重要著作。他在這幾本著作裡即指出,西方社會就是靠著古代和現代這些偉大的創造心靈,創造出時代的視野和格局。人類理性的發展、感性程度的提升,都是這些偉大心靈帶動的。哈洛.卜倫所談的雖然以文學為主,但也涉及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穆罕默德、聖奧古斯丁等哲學、神學及人文思想家。他們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人物。近代義大利文豪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也有一本《文學之用》文論集。其中就有一篇《為何要讀經典》。他即指出,所謂的「經典」不是我讀過的書,而是我又讀了一次的書。「經典」不厭百回讀,經典有著豐富的涵意,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啟發。   因此,古典和現代的經典都是極為重要的著作。研究智慧演化史的都知道,當人類脫離了榛莽階段,開始有系統的思考人與社會、人與國家的問題時,人類即進入智慧大爆發的年代。具有創造心靈的人物,他們會從人的整體性出發,來思考各種基本問題。在古典時代,具有原生性的智慧活力,有創造心靈的人物,他們會問人間的是非善惡、公理正義、以及人間百態、喜怒哀樂等一切最本質的問題。這也使得古典時代每個文化體,都聖賢哲人前後相望。古典時代人類的物質文明尚未高度發達,但古典時代的智慧文明卻未必遜於現在。古典時代也是後來各種學問的源頭。當我們重讀古典,才會有「不知古、焉知今」的深刻啟發。有了古典時代的出發,後來的人才一路相隨,而有了歷代的經典傳承。   因此,去讀古代及現代的經典,實在太重要了。這些經典都有相當密集的智慧容量。它們會開闊人的心胸視野。近代人已出現了一種現象,那就是資訊發達、知識降低、智慧停頓。人們只有片段式的資訊,而沒有整體式的智慧。當一個社會的人群缺少了智慧,整個社會當然日益偏狹,充滿了餖飣式的見解。當一個社會少了宏大的智慧,整個世界遂日益亂紛紛,也更庸俗。   因此,多年以來,我一直在為古代的經典和現代的經典呼號。讀書就要讀經典,不必去趕各種流行的資訊。資訊朝生暮死,只有智慧才會久長。我不但自己喜歡讀古代和現代經典,我也認為經典教育應該列為大學教育的重點。特別是文史法政學科,更應強化經典教育,讓自己國家的文化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   古典和現代的經典閱讀實在太重要了。對古代經典研讀得愈深,愈能有整體性的思維判斷能力。西方歷史上,我最佩服十六世紀的英女王伊利莎白一世和美國開國元勛,那一代的約翰亞當斯、傑佛遜等人。這些人物都對古典極有研究,能以開闊的心胸治理國事,並從事基本問題的改革,因而開創出一個時代:西方傑出的人文社會思想家,也無不對古典研究極為精深。所以才能站在古代聖賢的肩膀上看得遠、看得深。古典乃是現在人看問題的瞭望台。這個瞭望台可不能任它荒廢了。這也是西方頂級大學,像劍橋、哈佛等古典和古典教育特別發達的原因。   因為我喜歡漢文的古典和西方的古今經典,所以當我讀到日本明治大學齋藤孝教授所寫的這本《古典力》時,真是有相當大的驚喜之感。齋藤教授首創「古典力」這個概念,把古代經典視為一種力量,這真是點出了古典的精髓。古典著作是人類信念與智慧的源起,是人類感情的支柱和共同的記憶,也是所有人本思想的出發點。人與人對話、人與神對話、人與理想對話,都盡在於斯;人的善惡、是非、命運、邪惡等基本問題的討論也都在此。閱讀古典和現代經典,人才可超越自己的限制,被拉到更高的境界。閱讀經典,可以使人變得不同。   齋藤教授所說的古典並不是古文而已,而是指文學、思想、哲學、科學等領域,堪稱人類精神遺產的重要著作。它不限於古代,也包括了現代經典。諸如馬克思、達爾文、韋伯、佛洛依德、海德格、尼采等也都在他的「古典」範圍內。難得的是,齋藤教授也用他的經驗,試著告訴讀者各種古典的閱讀方法。相信有心的讀者一定會深獲啟發。   作為一個現在的人,特別是從事與智能有關工作的人,如政治工作、學術工作、文化教育工作,都特別需要古典的教養。古典不會教人枝枝節節的技術,但卻可以教人去開發自己的創造心靈。能夠去問各種根本性的問題。只有能去問根本問題,才可以促成改變和進步。   因此,「古典」是重要的。「古典」的定義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古典」是指「古代的經典」;廣義的「古典」,也將現代具有典範地位的經典列入。現在,一般的定義已根據廣義的解釋。由於「古典」的範圍浩渺,各種學問家都會有不同的「古典」書單。像齋藤教授,他除了列舉《古事記》《萬葉集》《福澤諭吉自傳》等日本經典外,也將中國的《論語》《史記》《孟子》《老莊》《孫子兵法》《阿Q正傳》等也列入。除了日本和中國的典籍外,西方的經典更是周詳。阿拉伯世界的《天方夜譚》和《可蘭經》,以及印度的《泰戈爾詩集》和《甘地自傳》等也都收錄在內。他的古典書單相當寬廣,已涵蓋了文學、哲學、神學、社會人文學及科學等領域。已屬最廣義的「人學」範疇。   「古典」是重要的,而且不是普通的重要。而是非常重要的那種重要。讀了古典,個人會和以前不同。一個重視古典的社會,整個社會與國家也必然會更有創造力。   因此,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來喜歡古典! (本文作者為名作家、評論家) 推薦序二 古典是什麼?古典有何力量? 林水福   天下雜誌要我為齋藤孝的《古典力》寫推薦序,我欣然接受。   連書都沒看就答應?或許有人會覺得太草率了吧!?   不是草率,而是我相信他。因為我讀過他的書,《朗讀日本語》與福澤諭吉的《勸學 現代語譯》。前者我上學期拿來當教材,後者我二年前在日本時讀過,覺得齋藤的見解頗多「合我意」。齋藤的看法,具時代性,現實性,不會艱澀難懂,不會術語掛帥。至於福澤諭吉的《勸學》原著,大學時曾讀過,也當過教材,最近我還介紹一位相當傑出的譯者重新翻譯。   「古典」是什麼?一般人往往認為「古典」就是「古書」或者是「古文」。沒錯,有些「古書」或「古文」可能成為「古典」,但不必然。反過來說,年代不久的著作也可以是「古典」。「古典」之所以需要「相當」時間,是因為人們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真正看清它,承認它是「古典」。齋藤說:「唯有經得起歷史考驗,直至現代依舊屹立不搖,且是舉世公認深具劃時代意義的偉大著作,才是古典。」本文所說的「古典」泛指古今世界名著,不全然是文學。   要能夠「屹立不搖」的一個要件必須是可以隨時代,甚至於地區賦予不同解釋。所以古今中外的古典,各時代會有不同的解釋。拿《詩經》來說,歷來多少人「今釋」還有現代語譯?為什麼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不同的「現代語譯」呢?因為各時代個人看法、見解不同之故。反過來說,著作本身必須是可以作不同解釋的。舉世聞名的《源氏物語》現代語譯就有円地文子、與謝野晶子、谷崎潤一郎、田邊聖子、橋本治、瀨戶內寂聽、尾崎永和子、中井和子、今泉忠義、玉上琢磨等。其中谷崎潤一郎還翻譯三次呢。   誠如書中說的,每一個人構築的世界各不相同,人生即使少了古典,或許能依然繼續走下去,但是養成結合古典經驗的習慣,可以豐富經驗的層次,同時產生強烈的決心。所以所謂「古典力」並不是指瞭解古文的能力,而是「吸收名著典籍的精隨,運用在日常生活與思考的能力」。例如日本的澀澤榮一即以《論語》打造具時代性的企業。   怎麼閱讀?挑適合自己的,或者說自己喜歡的。而且沒必要整本書都看完。「就算是片段,如果能觸動自己的心靈,也是意義非凡。」具體而言,有哪些《古典》,齋藤已為我們選出五十本,還有候補五十本。其實,不必拘泥這些,當作參考就行。也可以自挑「古典」,也就是作者說的私房經典。   以輕鬆的心情,認真的態度閱讀古典,即使只是一本、兩本的部分,相信會有收穫的! (本文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教授) 推薦序三 從古典文學中找尋生命的脈動 楊哲銘   自古希臘時代以降,有關文學的價值與社會功能就不斷地有許多辯論。迄今,還是有許多人(甚至是語文科系的大學生與研究生)不斷質疑是否應花費許多精力來研讀文學,特別是古典文學,當然這裡的古典文學定義就如同本書作者齊藤孝先生所指的古典文學作品一樣,亦即指涉經典文學作品。而「文學」的定義自古希臘羅馬時代以降,就非常的籠統;如同齊藤孝先生在本書當中精心選輯了古今東西方五十本經典著作,其內容涵蓋思想、哲學、科學等各種領域中堪稱「人類遺產」的著作。閱讀這些經典作品的效果,就如同本書前言所說:「可以使人具備古典素養,可以說是『有教養』的必備條件。涉獵世界上各種古典,即可拓展自己的世界觀。」   很多人一提到所謂的「古典」文學作品就肅然起敬,但是,「古典」一詞經常為人所濫用,在西洋文化當中,「古典」在不同的藝術領域指涉不同的時期;就文學而言,古典文學指的是古希臘與羅馬時期的文學作品,但是,後來也廣泛的指涉凡是受到古典主義(classicism)所影響的作品;特別到了十八世紀後期,又有所謂的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也就是要恢復或者是模仿古希臘與羅馬時代所強調之古典風格(antiquity),例如強調修辭的典雅與句子結構恢弘與對稱。至於有關對文學的價值與定義的爭議,追根究柢來說,這些針對文學的辯論與質疑不外乎是肇因于文學本質的定義與功能並不容易界定與察覺。   儘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文學的蹤跡,但大多數人並無法認同文學對社會大眾的影響。例如,大眾媒體與娛樂活動,也就是目前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如電視、電影、小說、漫畫與網路 序四 經典的幽徑與斑斕 歐茵西   行走在長天大地間,人類自知身軀渺小,且此生狹隘短暫,不免叩問,來到這世上究竟有何意義?長久以來,睿智的哲學省思與文學經典孜孜探索生命內涵,剝除世俗,洗滌心靈,使人精神高貴,柔軟善良,讓愛與關懷解除困阨,緩和苦難。故不僅如本書作者齊藤孝在前言與後記中所言:「經典超越時代」、「在苦惱迷惘之際,賦予力量」,事實上,它超越所有專業,引領讀者取得全人類的共通語言,使我們成為真正的文明人,這是本書的重要意旨所在。   齊藤孝推薦了百本東西方經典,包括俄國小說家杜斯妥也夫斯基(1821-1881)的《罪與罰》(1866)、《卡拉瑪佐夫兄弟》(1880),托爾斯泰(1828-1910)的《戰爭與和平》(1867)、《安娜‧卡列尼娜》(1877)、《復活》(1899),劇作家契訶夫(1860-1904)的《海鷗》(1896)、《櫻桃園》(1903),此一書單與我數十年俄國文學講堂上的選擇適巧一致。因為三位作家雖風格迥異,卻都具無可取代的代表性,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學生藉由這幾部作品最能了解他們的生命觀和宗教觀,並獲有益啟發。杜斯妥也夫斯基一生憂患,看遍人間痛苦,筆下角色敏感、緊張、分裂、矛盾,突顯人性的軟弱和渴望。   《罪與罰》男主角怨毒的恨、犯罪的衝動和贖罪過程,探觸人心幽暗深處。《卡拉瑪佐夫兄弟》以弒父情節問上帝是否存在、人應如何存在,無神論者與虔敬基督徒的對談都極繁複,也都深邃精彩。托爾斯泰則從「死」的必然和「生」的無常積極尋找生命意義,《戰爭與和平》是探討此問題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以女主角安娜的悲劇為主線,但讀者不應忽略第二男女主角列文和吉蒂對家庭幸福、對社會責任、對生活目的鍥而不捨的思索與追尋。托爾斯泰在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復活》中再次強調,面對死亡,世間勞碌、事業、榮譽、財富,都終須割捨,唯有實踐於生活之中的善和愛體現生命的永恆價值。   短篇故事及戲劇作家契訶夫以樸素的語言寫真實的小人物,寫他們偏狹的存在、夢想和苦悶。《海鷗》和《櫻桃園》是我個人特別深有所感的作品,也常能引發學生共鳴。我告訴自己,也勉勵學生,要學習《海鷗》女主角妮娜,要相信自己並誠懇喜歡自己的追求,才能不畏艱難,背負起十字架,勇敢飛翔。《櫻桃園》劇終時,櫻桃園賣了,櫻桃樹砍了,老一代離去,年輕一代接棒前行,契訶夫稱之為喜劇,也留予讀者和觀眾無限寬闊的,意味深長的空間! (本文作者曾任台大外文系俄國文學教授) 前言 推薦古典   古典超越時代,深受後世推崇。也唯有古典,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備受尊崇與愛戴。   本書所說的古典並不是古文,而是指思想、哲學科學等各種領域中堪稱「人類遺產」的著作。對自己來說,足以成為精神支柱的書籍,都算是古典。   我一直鼓勵人們「多閱讀古典」。有些古典確實艱澀難懂,或者枯燥乏味。由於時代不同,閱讀起來多少有些不適應。因此,許多人即使聽過某部古典名著,也因為遙不可及的距離感而對它「敬而遠之」,不肯閱讀。   古典名著就像玄米或魷魚乾,愈嚼愈有味道。想要嚐到箇中滋味,只能使勁咀嚼。但是它吃起來實在太費力氣,因此人們很快就改吃柔軟的食物(書籍)。於是,咀嚼的能力愈來愈弱,下顎也跟著退化變小。久而久之,便只讀得懂猶如離乳食的淺白文章了。   閱讀古典,可鍛鍊咀嚼文字的「下顎肌力」,也能耐著性子閱讀有些艱澀枯燥的文章。人生不論從哪個時期開始訓練閱讀文字的能力,都能讓自己在一生中吸收到豐富的「精神養分」。一旦熟悉古典,反覆閱讀之後更覺值回票價。不僅愈讀愈輕鬆,可擷取的養分也愈來愈多。   每一次重讀,都會發掘一點新體悟,這就是閱讀古典的樂趣。值得一再回味的書籍,便稱得上是古典。   閱讀古典是有訣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一八六四年~一九二○年。德國的政治經濟學家與社會學家,社會學科的主要奠基者,其著作被後人視為社會學經典)有寫一本《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吧?」如果有人提到這本書,你卻一頭霧水,對話便戛然而止。若是你能立即反應:「啊!有提到『天職』(beruf)的那本書嗎?」「書中提到禁慾反而助長資本主義吧?」話題便能延續下去。不必知之甚詳也無妨。「擁有一定的知識」,便是培養古典力的重要一環。   如果不曉得基本的世界經典名著,不免令人懷疑他的教養程度,甚至質疑他的人格。在人生某段時期大量接觸古典,將成為自己一輩子的資產。目前大學一、二年級大多是安排通識課程,而我覺得這段時期也很適合鍛鍊「古典力」。儘管有人認為上了大學後,應該從一年級起攻讀專業科目,但是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古典力,才是最優先的課題。   我在第三章介紹了必讀古典名著五十選(以及追加五十選),目的也是希望年輕人能夠認識古典的力量。當然,值得一讀的古典並不是只有這一百部,每一個領域都有幾十部古典名著。第三章所選的是「不知道會汗顏」的典籍,每一部內容皆是意義深遠。但願能藉此引領入門,提升鑑賞古典的能力。   本書所說的「古典」,不僅限於古文,而是泛指古今世界名著。例如柏拉圖的《申辯篇》以及笛卡兒的《談談方法》,皆可謂人類史上的古典著作。典籍與文化是我們這一代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而其中極具傳承價值的瑰寶鉅著,更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古典。   並不是年代久遠便稱得上是古典。唯有經得起歷史考驗,直至現代依舊屹立不搖,且是舉世公認深具劃時代意義的偉大著作,才是古典。以年代來說,披頭四的歌曲不過歷時半世紀之久,儼然已成流行音樂中的古典。它不僅是流行音樂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對後世的音樂創作影響甚遠。像流行音樂那樣發展歷程較短暫的音樂類型,也能選出古典之作。例如爵士樂,同樣可以基於爵士樂迷的共識,透過一定程度的公信力選出堪稱「摩登爵士古典」的專輯。   電影的領域也是如此,大多數人均肯定卓別林的電影與希區考克的驚悚電影是經典代表。蘇聯電影大師艾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以蒙太奇手法執導的《波坦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譯註:一九二五年的俄語黑白無聲片,為紀念一九○五年「波坦金」號軍艦起義而拍攝,為蒙太奇美學的開山之作。一九五八年國際影評人意見調查中,將本片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如今也成了電影的基本文法,為它奠定永恆的古典地位。後人愈是模仿改編,愈能顯出這部作品的經典價值。   至於漫畫、動畫這類創作新領域,一樣累積了不少古典作品,而且每個類別都有自己的經典之作。光是運動漫畫類,就有《運動員金太郎》、《巨人之星》、《小拳王》、《足球小將 翼》、《灌籃高手》,這些作品都因為知名度與影響力而獲得經典的地位。構成古典的條件,除了當時受歡迎的程度以外,也包括是否在該類別展現出新手法或突破一般常識,建立一套新的標準(基準)。   古典,是熟悉該領域的人們達成一致共識所選定的,但是其中也有「自己認定的古典」。即使並不那麼受矚目,對自己來說卻是具有絕對價值的作品,就是「私房經典」。最有趣的就是遍 的古典力,包含了「古典化」的過程,也就是遍 有這份機緣,就不會有現在的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體會到這類機緣,可是閱讀時要與書本達到這種境界,讀者便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此時不能再像汲取資訊那樣用完即扔到一旁,而是要以全副心力品讀,才能提升閱讀的層次。 古今中外的名著典籍,具有構成精神支柱的生命力量。但是這種生命力就像包覆著堅硬外殼的種子,必須敲破外殼,將種子埋在土裡培育才行。這項作業看似吃力,不過以長遠的人生來看,卻相當值得付出。而支撐這項精神作業的力量,就是古典力。 看完整內容連載 轉自: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6210
个人分类: 不一样的人生|1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A&HCI收录人文学科期刊131种目录
wanyuehua 2012-10-14 10:21
SSCI 、 AHCI 均收录人文学科期刊, 2012 年 AHCI 收录人文(多学科)期刊 131 种,其中被 SCI 、 SSCI 、 AHCI 共同收录人文学科期刊 1 种: 2008 年创刊的 Biosemiotics 《生物符号学》。 SSCI 、 AHCI 共同收录人文学科期刊 13 种,例如: 1846 年创刊的 Daedalus 《美国文理学会会刊》、 1977 年创刊的 Dutch Crossing: Journal of Low Countries Studies 《低地国家研究》、 1978 年创刊的 German Studies Review 《德国政治与社会》、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国际艺术管理杂志》、 1995 年创刊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 《国际文化遗产研究杂志》、 1967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大众文化杂志》、 1969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学术出版杂志》 、 1919 年创刊的 NWIG-New West Indian Guide 《新西印度指南》、 2006 年创刊的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美学、创新与艺术心理学》 、 1941 年创刊的 Slavic Review 《斯拉夫评论》、 1952 年创刊的 TRAMES-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AHCI 收录人文(多学科)期刊 117 种,例如: 1927 年创刊的 Aevum 《语言史学评论》、 1971 年创刊的 Amerasia Journal 《亚美杂志》、 1939 年创刊的 American Imago 《美国意象》、 1932 年创刊的 American Scholar 《美国学者》、 1968 年创刊的 American Studies in Scandinavia 《斯堪的纳维亚美洲研究》、 1933 年创刊的 Archiv Orientalni 《东方学文献》、 1946 年创刊的 Belfagor 《贝尔法哥》、 1952 年创刊的 Book Collector 《书籍收藏家》、 1960 年创刊的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英国美学杂志》、 1977 年创刊的 British Journal of Canadian Studies 《英国加拿大研究杂志》、 1965 年创刊的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加拿大美国研究评论》、 2009 年创刊的 Classical Receptions Journal 《古典文化接受探讨》、 1967 年创刊的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十八世纪研究》、 1971 年创刊的 Ethnologia Scandinavica 《斯堪的纳维亚民族学》、 1996 年创刊的 European Legacy 《欧洲遗产》、 1981 年创刊的 Great Plains Quarterly 《大平原季刊》、 2000 年创刊的 Hispanic Research Journal 《拉美研究杂志》、 1972 年创刊的 Index on Censorship 《检查制度备索》、 1994 年创刊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国际古典传统杂志》 、 1942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美学与艺术评论杂志》、 1971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欧洲研究杂志》、 1983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Modern Greek Studies 《现代希腊研究杂志》 、 1994 年创刊的 Modernism - Modernity 《现代主义与现代性》、 1896 年创刊的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纽约时报书评》、 1985 年创刊的 Portuguese Studies 《葡萄牙研究》、 1838 年创刊的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美国哲学会会报》、 1923 年创刊的 Revista de Occidente 《西方杂志》、 1911 年创刊的 Scandinavian Studies 《斯堪的纳维亚研究》、 1922 年创刊的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斯拉夫与东欧评论》、 1989 年创刊的 Southern African Humanities 《南非人文》 、 1980 年创刊的 Text and Performance Quarterly 《原文和表演季刊》、 1968 年创刊的 Victorian Periodicals Review 《维多利亚时代报刊评论 》、 1973 年创刊的 Women's Studies 《妇女研究》、 1985 年创刊的 Word Image 《语言与图像》、 1979 年创刊的 Zeitschrift fuer Semiotik 《符号学杂志》。 详细 2012 年 AHCI 收录人文(多学科)期刊 131 种目录请看附件。 附件: 2012年AHCI收录人文学科期刊131种目录.doc
个人分类: A&HCI投稿|5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秋日蕨叶之古典韵味
热度 5 turongl 2012-9-25 11:19
秋日蕨叶之古典韵味 蕨类的未展开的嫩叶,很有古典的韵味,如意吉祥。 1. 2. 3.
个人分类: 野花野草|4451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事故致因链可分为古典、近代和现代链,粗浅看法
热度 1 Greg66 2012-9-3 21:31
古典事故致因链,只从事故引发者的个人特质上找原因,海因里希最终追溯到个人的血统因素和成长环境因素。 近代事故致因链,把管理因素作为事故的根本原因,但未将管理因素具体化,难于实践操作; 现代事故致因链,把管理因素作为事故的根本原因,且将管理因素具体化,便于实践操作。
49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华锺彦先生与古典诗歌吟咏活动
BMK 2012-8-30 20:09
中国被称为诗歌的王国,历代诗歌创作之繁盛,世界罕见。在中国古代,诗歌吟咏是一种高度普及的文学艺术活动。近代以来,诗歌的创作和传播,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变,诗歌吟咏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呼声的日益高涨,全社会对包括古典诗歌在内的传统文化日见重视,古典诗歌的吟咏活动逐渐恢复和开展起来。谈及这一历史过程,不能不提到华锺彦教授。 华锺彦先生系沈阳人,早年就学于东北大学和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毕业),曾师从高亨、俞平伯、许之衡、顾随诸先生,后由曾广源先生介绍为高步瀛(阆仙)先生入室弟子。华先生青年时期即以词曲名家,三十年代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花间集注》与《戏曲丛谭》两种词曲著作。华先生还是诗人,有《华锺彦诗词选》行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先生在精心培养古典诗词创作人才的同时,大力倡导诗歌吟咏活动,他是这一领域的拓荒者与学术研究的早期领军人物。 改革开放伊始,华先生即着力培养古典诗歌的创作人材,并在各种场合大声疾呼,提倡古典诗歌的吟咏。他在给古典文学界同仁有关吟咏的信函中痛惜“正声古调,势将废坠”,为了抢救这一文化遗产,恳请国内外之知音学者,积极协助。 在古典诗歌的吟咏理论方面,华先生进行了许多探索。有关格律诗的吟咏,华先生提出应该遵循“平长仄短、二四分明、声情并茂”的原则。这一原则现已为学界广泛接受。华先生提出,当代的古典诗歌吟咏当以普通话为主,但方言吟咏亦不可偏废。这种兼容并蓄的主张,符合我国语言艺术传播的实际,体现了先生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胸怀。 1982年,华先生受唐代文学学会的委托,负责筹建“唐诗吟咏研究小组”。自此,诗歌吟咏研究开始成为有组织的学术活动,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相关事迹,学界传为美谈。2011年,著名学者,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博士在“中华吟诵周”的发言中,回顾华锺彦先生新时期以来对古典诗歌吟咏活动的大力倡导,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反响。我本人尤为感动,因为华先生的一些前述相关活动,我曾追随左右,目睹亲历。 1982年,我考入河南大学,随华先生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常见他为诗歌爱好者复信答疑或批改习作,还时见他与同好切磋诗歌吟咏方法、撰文探讨诗歌吟咏理论。先生诲人不倦,在诗歌创作方面对我有意栽培,但我的兴趣在先秦两汉历史与文学的研究,对诗词创作不以为意,现在想来,悔之莫及。1984年春天,我随先生到江南访学,协助先生就诗歌吟咏研究进行考察,一路见闻,使我对这项活动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陪先生先后到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数省市。访问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学院、杭州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对程千帆、金启华、唐圭璋、钱仲联、马茂元、朱东润、王运熙、王璩常、刘操南、胡国瑞诸先生进行了访谈。我携箱式录音机一架,先生每与诸先生切磋吟咏方法,往往命我录下。在苏州大学钱仲联先生处的访谈,印象尤为深刻。钱先生方言很重,听来吃力。但他吟咏之情感表达,往往能得之字音之外。在钱仲联先生处,我们听到并转录了其所保存的唐文治先生《离骚》吟咏玉音,黄钟大吕,终生受益。附带说一下,唐文治先生清末曾任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改名高等实业学堂)监督,后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钱氏为其弟子。考察过程中,华先生还曾与镇江等地的中学教师们就诗歌吟咏进行了交流,亦有收获。 华先生晚年致力的诗歌吟咏及其研究方法,当时并不为人们广泛理解。现在我们知道,先生带我进行的前述活动是人类学中所称的田野调查,对我本人来说,这次调查与1983年李学勤先生带领我们进行的豫东考古调查一起,成为我早年学术训练中的宝贵经验。 诗歌吟咏活动现已渐呈燎原之势。2011年,中国吟诵学会成立,标志着古典诗歌的吟咏活动的发展得到各方面的肯定与支持。回忆先生早年开启山林之功,对后继者不啻莫大鼓舞。
2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鸿禧古典艺术馆藏五代贯休罗汉图材质分析
feiyizhai 2012-5-26 22:23
鸿禧古典艺术馆藏五代贯休罗汉图材质分析
鸿禧古典艺术馆藏麻本贯休作《罗汉图》材质分析 ——《中国文物报》 2009 、 3 、 25 朱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关键词: 贯休 罗汉图 材质 分析 正文:受委托, 为鸿禧古典艺术馆藏 麻本五代贯休作罗汉图进行材质鉴定。采取了现代科技检验手段对该画所用材质麻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考证。 一、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该画材质所做的检验及结果: 1 、检验目的:纤维种类鉴定及其它 受检人及单位:朱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检验单位:北京市纺织产品及染料助剂质量监督检验站 检验日期: 2007 年 11 月 6 日 检验内容:纤维种类 2 、、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2007 — 2189 检验报告内容:样品名称:古代画布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检验依据: FZ/T01057 — 199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检验项目:纤维鉴别 检验结论:古代画布:棉、苎麻、亚麻 贯休画作材质为棉、苎麻及亚麻三种成分,其中以棉含量居多。因样品数量不够,未能进一步做含量值分析。材质中棉、苎麻与亚麻经纬向纱线均为混纺纱。 以上为检验单位检验结果。 二、检验结果分析: 1 、组织结构 本文作者以高倍放大镜观察,该画布组织为 一上一下 平纹交织,经向纱线与纬向纱线密度相同,均约为 20 根 / 厘米。织造紧密、平实。经纬向纱线均无捻,且纤维较短,单根纱线内纤维排列整齐,纤维平滑有光泽,应经过脱胶处理。 2 、表面处理: 画布表面均匀涂布有糊料,呈褐色,糊料材质未明。后经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新鉴定,糊料系为蛤粉,其中掺杂有纤维 。 本文作者看到杨新研究员关于糊料的分析后,结合此件麻布画的保存情况,对其后整理工艺做了进一步分析,认为:与江苏昆山昆仑堂麻布本《罗汉图》相比,鸿禧堂藏麻布本《罗汉图》所以保存较好,可能由于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纤维加工精度较高,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光泽明亮,说明其前处理工艺较精。一是保存方式可能较妥当,较少卷折,采用平铺张挂,经纬线受到的不均匀张力较小,因而纱线强韧度保持较好; 一是画布的后整理工艺对画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将纱线锤打为扁形并经砑光,可使其表面更加平整,便于运笔作画;更可使得纱线内部纤维抱合更加紧密,增加了纱线强韧度。 一是正面涂布的掺有纤维的蛤粉对延缓画布的老化起到很好的作用,对绘画颜料亦起到较好的固着作用,有效防止了颜料的脱落。蛤粉即《考工记》所记之“蜃灰”,化学成分碳酸钙,弱碱性 , PH 值约为 9 · 5 , 是中国传统纺织练漂用碱剂。蛤粉中掺入的纤维可增加画布表面糊料抗拉伸强度。 一是画布背面涂布的厚胶使画布正反两面张力均匀,从而较好保持了画布的挺括。而昆仑堂本由于对画布的处理加工从各个环节讲,可能其精细度都不如鸿禧堂本,保存方法又不甚得当,因而造成画布及画面损毁较严重。但对昆仑堂麻本组织存在的“逢经必断”现象,因未看到实物,是否完全由于画布的反复卷折引起,尚有疑问。 3 、 织造工艺: 此件画作麻布的最大特点,是其纤维为苎麻、亚麻和棉三种纤维的混纺纱,其中尤以含棉量较多。此三种纤维混纺组成织纱的情况,据笔者所知,为目前国内出土纺织品中未见,敦煌现存传世唐五代及其后麻布画二百余件,但其麻布画作的纤维成分未见分析报告,含量也不得而知。 苎麻原产中国。苎麻织物见于中国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织物品种多、数量大,服用普遍,工艺成熟。 紵是苎麻的织物。《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苎”。《急就篇》:“綌紵枲裏约缠”。《左传》:“子产献紵衣”。《小尔雅·广服六》:“麻紵葛曰布”。《说文》:“粗者为紵”。苎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也有分布,但不很多。目前已发现的最早苎麻织物是距今四千七百年的钱山漾遗址出土的。 亚麻又名胡麻,非中国原产,据《三农记》,为张骞使西域时传入。宋苏颂《图经本草》记其形态、性味等。清《三农记》记载亚麻“皮可绩布”。古代中国亚麻布主要集中于新疆地区,最早的记载可见于唐,唐时的“课布”被认为可能是亚麻布。现已出土的亚麻布以南北朝为最早。 棉亦非中国原产。东汉时今新疆地区已经有植棉织棉,其后,《史记》、《汉书》、《魏书》、《新唐书》中都有记载。 以苎麻、亚麻、棉三种纤维混纺为纱线,在此前的出土及传世文物分析中尚未见。但中国先秦以前就可以织造非常精细的麻布,达到此件麻布本罗汉画纱线及织物所需纺、织精度,从纺织技术角度分析,完全可以达到。 三、结论: 此件麻布从纤维成分和织造工艺角度分析,在唐五代时,其原料较罕见,织造精细,应十分珍贵,为麻布中之上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 此件贯休画作麻布来源,若为唐五代时中国本土织造,则从纤维原料构成分析,具备条件;从织造工艺角度分析,完全可以达到。 此件画布为西方传入,亦有极大可能。古代印度植棉、织棉和植麻织麻的历史均有三千年以上。古代西亚情况亦如此。 考虑到当时佛教传入中国盛况,第二种可能性较大,且应为绘画专用织造之画布。 四、后记: 此件《罗汉图》经故宫博物院杨新研究员鉴定,认为即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中所记在四川魏城光德庵所见之贯休作罗汉图真迹。杨新《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刊于《文物》 2008 年 5 期。杨新著《五代贯休罗汉图》一书于 2008 年 9 月文物出版社出版。 贯休( 832 — 912 ),字德隐,兰溪(今浙江金华)人。俗姓姜,七岁出家,其事迹载入《宋高僧传》。他是一位诗人,有《西岳集》、《宝月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作有 900 余首,并被编入《唐才子传》。擅长书法,其草书,时人比诸怀素,因俗姓称为“姜体”。他还是一位画家,宋人所著《益州名画录》、《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均载其传略。其为人性格耿直,不畏权势,为人们传诵,被载入《唐诗纪事》。 罗汉画是唐五代流行的佛教绘画题材。贯休一生共绘有十六尊罗汉图,《益州名画录》曾记载,贯休“师阎立本画罗汉十六 幀, 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像,曲尽其态”。贯休所绘罗汉图,今日本宫内厅、高台寺均收藏有完整的《十六罗汉图》,此件《看经罗汉图》中国台北也有收藏。但以上所有收藏全为仿本。而此件罗汉图,经杨新研究员的反复认真鉴定及考证,为贯休真迹 。 本文作者所做的工作是为鸿禧古典艺术馆收藏的此件贯休《罗汉图》的画布做材质分析。杨新研究员在发表于《文物》 2008 年 5 期的《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一文中,引用了本文作者的分析鉴定结果:“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检验报告,其织物纤维系由苎麻、亚麻和棉混纺成纱,每厘米经纬线均为 20 根。结论是‘若为唐五代时中国本土织造,从纤维成分原料构成分析,完全可以达到’”,“‘古代印度植棉、织棉和植麻、织麻的历史均有三千年以上,古代西亚情况亦如此’”,“考虑到当时佛教传入中国盛况,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 杨新 《文物》 2008 年 5 期 P87 :“这件《罗汉图》除了织物特殊外,其画前对织物的加工也特殊。通过观察,应先是被锤打或磨压,使纱线变扁以堵塞漏眼,然后在布面上涂刷蛤粉,蛤粉中掺合了少许纤维。涂刷得比较厚实,并再一次砑光,胶着牢固。由于年代久远,胶粉已干裂成鳞片状,但未起甲。画布背面也涂了一层厚胶,并已干缩龟裂,估计是裱背时涂上的。据收藏者介绍,这件《罗汉图》是在四川藏区获得的,当时依托在一块木板上,混杂于唐卡中。据此推测,画像原来很可能为成都某寺庙中物,后流传到藏传佛教寺庙。笔者曾经考察过江苏昆山市 崑 仑堂收藏的一件麻布本十六罗汉之一的《迦里迦尊者像》,其对麻布的加工与此件类似,只是布面施粉较薄,也未掺入纤维,因后世装裱成轴,其蛤粉大面积脱落,纱线变得昏暗。又因反复被卷曲,其经线几乎全部折断,只能靠背纸保存,令人惋惜”。 《考工记》:“以 楝为灰 ,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 杨新:《五代贯休罗汉图》 2008 年文物出版社 一版一印。 日本高台寺本贯休罗汉图 鸿禧古典艺术馆藏贯休罗汉图
个人分类: 学术|7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视剧中一些高颧骨古典美的女子
热度 8 cutefay 2012-5-9 22:29
电视剧中一些高颧骨古典美的女子
好多具有古典美的女子都有些颧骨略高,最典型的莫过于赵雅芝。 胡静也是如此高颧骨。不过我总觉得胡静不够漂亮,不够轻盈脱俗,演个丫鬟还可以。 黄奕只是稍微有点高颧骨,很漂亮,我很喜欢她。 蔡少芬 刘诗诗,我很喜欢她 刘涛,我也很喜欢 黎姿,并不漂亮,但很会演戏 陶虹,并不漂亮 孙耀琦,演新版还珠格格中的金锁而被人们知晓,后来演《太平公主秘史》中的青年上官婉儿,就更加有名了。我觉得她演金锁显得很俗气,但是上官婉儿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涂黎曼 ,演 《太平公主秘史》中的中年上官婉儿,也很有古典美。 舒畅,她演《宫锁珠帘》中的云嫔很好。 贾静雯 孙菲菲,现在整容整得脸都变形了 斓曦
个人分类: 书评影评|9068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青葱时代美到窒息的古典诗句
lixiaotao 2011-4-21 21:10
引用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1057691653 1. 北城别。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诀。转身一世琉璃白。­ ­ 2. 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3.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4.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5.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 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7.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8.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 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9.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0. 那些繁华哀伤终成过往, ­ 请不要失望,平凡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 11. 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12.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13.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14.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 15. 清风湿润,茶烟轻扬。 ­ 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 16.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 ­ 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 ­ 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 17.红尘嚣 浮华一世转瞬空。­ 18. 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19.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20.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1.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 22. 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 23.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 24.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25.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6. 我宁可我们不曾相濡以沫,我但愿我们从来就向忘于江湖。­­ 27.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28. 离离渐渐长相忆,此情不关风与月。任时光如水,任红尘万丈。­ 29. 红 颜 弹 指 老 、 刹 那 芳 华 ­ ­ 30. 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2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徐戬:高贵的竞赛:施特劳斯与“主义”的彼岸
jiangjinsong 2011-4-7 22:19
转载请注明来自道里书院论坛 高贵的竞赛:施特劳斯与“主义”的彼岸 http://daoli.getbbs.com/post/topic.aspx?tid=204933 徐戬(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 Abstract: Leo Strauss has become a big hit i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 and his discourse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 the pluralistic reformulations of the problem of China. By sorting out the diversified meanings of the idea of republic, this essay aims to reveal Strauss’ painstaking reflections on the principles of civilization. This author maintains that the debat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is inextric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civilization, and that the revival of classical republicanism will be a global historic mission for future scholars. 当谈到人性的时候,人们通常基于如下的观念,亦即人性可能是这样的东西,它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使人出类拔萃,但实际上这种分离并不存在:“自然的”品性与被称为真正“人性的”品性并生为一。    ——尼采   世纪之交以来,施特劳斯的思想和著述逐渐进入中国学界的视域。西方思想家进入中国语境,是改革开放以来司空见惯的学术现象。与以往颇为不同的是,施特劳斯不但唤起相当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引发巨大的疑虑。当然,施特劳斯在西方学界本身就极具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并未爆发类似的激烈论争。如何理解这种疑虑与沉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论争不绝于耳。尽管对西学的引进突飞猛进,学界对“中国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分歧。{1}同过度的政治化一样,过度的非政治化同样不是社会常态。思想论争的一个积极成果在于,各种立场超逾了因早前社会过度政治化而滋生的逆反心态,开始正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所发生的急剧变迁。不但诸多学科在大学中迅速取得建制地位,而且均在深入西方学术的基础上从不同知识领域推进了对“中国问题”的理解。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身专业背景出发,形成了纷然杂陈的问题意识,自由主义、新左派、保守主义乃至种种“后学” (包括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乃至女性主义等等)构成了多元化的学术文化格局。这不禁让人想起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繁荣,无论是对康德、海德格尔抑或韦伯的引介,都在相当程度上深化了既有的历史意识——今天的几乎所有学术成就都归功于当时的个性解放思潮。有理由相信,迄今所取得的进步必将有助于破除真正的教条主义。   当然,在大学建制乃至学问论说中推进现代化,并未摆脱“中国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焦虑。当前,“文明复兴”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关于中国文明的实质内涵的理解却莫衷一是。近来关于“普世价值”的论争表明,如何安顿中西政教思想之间的张力仍是令中国思想无法释怀的负担。{2}尽管学界的知识言述呈现多元势态,然而各种立场均在不同程度上分享现代思想的基本前提。施特劳斯引起疑虑的原因或许在于,他看上去质疑了现代政治的诸多主流信仰,我们耳熟能详的种种观念——诸如文化多元、开放社会、价值中立、个体优先等基本价值——显得不再那么理所当然。甚至有论者认为,施特劳斯是现代社会的敌人。   上述论调不难反驳:面对希特勒和丘吉尔,施特劳斯的思想抉择不言而喻。只要阅读过《德意志虚无主义》的讲稿,很难会产生施特劳斯反对现代社会的印象。{3}曼斯菲尔德认为,恰恰是施特劳斯在挽救自由主义。回顾思想史,现代性向来是在经受批判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没有卢梭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根本不会有德国古典哲学的辉煌成就;没有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很难产生历史学派的丰硕成果;没有尼采对启蒙传统的攻击,今天的生活世界就全然无法想象……以为凭靠施特劳斯一人之力就可以阻断现代性的车轮,无论如何都过于夸张。几乎可以断言,施特劳斯反对的仅仅是那种“堕落的自由主义”,这种自由主义曲解了自由的原初含义,为虚无主义敞开方便之门。对施特劳斯最大的误解往往在于,把反对“堕落的自由主义”同反对“自由”等同起来。按照潘格尔的说法,施特劳斯是在为古典共和主义重新奠基。这种古典共和主义不但有别于辛亥革命所承接的现代共和主义,与阿伦特以及剑桥学派所主张的“共和传统”也有着深刻的差异。{4}施特劳斯对“古今之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思考,正是这种彻底性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百年来的“中国问题”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晚清知识人所面临的古今问题重新进入当下的学术视域,使以往的中西二元格局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只要尚未经过“古今之争”的洗礼,“普世价值”对于中国思想来说就始终是遥不可及的。   施特劳斯的学术影响首先体现在两个方面:对西方经典及其诠释的译介和关于素质教育的广泛讨论。刘小枫等学人主持的学刊《经典与解释》受到普遍欢迎,所编、译的丛书也引起广泛关注。经过编者和众多译者的努力,在西方经典及其诠释的译介方面已经有了可观的积累。众所周知,施特劳斯是所谓“自由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其主张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设计原则。近年来,各大高校借鉴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在本科课程设计上逐步推行通识课程。甘阳发表了多篇介绍美国素质教育的文章,强调美国崛起时期大学人文教育所肩负的文明使命。与此同时,不同背景的学人也热情参与了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   文明的底蕴基于历久弥新的经典,缺乏经典的传统没有资格承载伟大的文明。自由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天性的完善——只有通过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莘莘学子才能暂时忘却俗世的喧嚣,借助经典的阶梯使灵魂通向高贵、正义和美好,从而理解并恢复自由的原初含义。唯制度主义和唯法律主义是中立化技术理性的必然结果,任何现成的制度和法律都无法取代自由教育对德性的涵化作用——对人性的过低理解与对政治的过高期望往往是一体两面。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大学必须肩负起人文使命:对文明传统的自觉承负理应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主导原则。   不难猜测,施特劳斯的影响将会促成年轻一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普遍尊重。尽管如此,受到施特劳斯启发的学人仍在不断分化,不但远未形成所谓“中国的施特劳斯学派”,恐怕今后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原因不难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施特劳斯毕竟仅仅代表西学中的一家之言,只有将其置于现代中国不断奋发图强的语境之中,施特劳斯现象才会成为值得严肃对待的思想问题。可以接受的说法也许是,施特劳斯对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不懈批判为重新审理中国问题提供了独到视角。其意义无非在于,深化中国学人的问题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推进百年来思想前辈们的艰辛努力。在此必须指出,任何学术现象都难免鱼龙混杂乃至流俗化(无论是卢梭、尼采抑或施米特,在进入中国语境时都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对于施特劳斯的某些主张,无论是作牵强附会式的主观臆测,还是作削足适履式的简单比附,均无助于健康的学术探讨。有论者以为,施特劳斯著作中存在着某种“隐微教诲”,甚至同美国新保守派的帝国主义外交政策一脉相承——这显然是没有文本根据的传言。对此我们应持慎重的心态,避免把施特劳斯本人同“施特劳斯学派”混为一谈。施特劳斯对隐微写作的揭示本身实际上是显白的,对其文本不宜作过于字面化的理解。过度夸大作为思想史现象的隐微写作,只会形成新的教条主义。   伴随着中国崛起的一个基本社会现象是,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强烈的文明认同感。与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历史处境相当不同,粗暴对待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行为很难再取得广泛认同。这种心态转变当然值得积极肯定,否则文明自觉就永远是海市蜃楼。尽管如此,仍有必要一再强调:只有深刻了解西方的底蕴,才能切实推进我们对自身的理解。2008年11月底,云南大学承办了第6届“开放论坛”,会议焦点是“中国古典学”的重建问题。在西方大学中,古典学系始终占据着文明传承的担纲位置。令人叹息的是,这样的古典学系在秉有悠久文明传统的中国尚付阙如。论坛达成基本共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必须站在文明的高度来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5}因此,有必要重新修饬中国学术的古典家园,为真正的全球性文明对话铺设学术地基。就当下的思想现实而言,借助古典视域更能鉴照出现代性问题的本相。在这个意义上,在中国大学建制中补设古典学专业刻不容缓。 一、文明的概念   施特劳斯毕生学问宗旨或可一言以蔽之:站在虚无主义面前捍卫文明原则。在他笔下,文明是“有意识的理性文化”,有着至深的根基:      文明有一个自然基础,这是它发现而非创造的,它依赖于这个基础,对这个基础它只有十分有限的影响。征服自然,如果不被看成高度诗意的夸张,就是个荒谬的说法。{6}      在他看来,虚无主义堪称文明的最大威胁。然而,必须把文明同文化区分开来,因为许多虚无主义者都是“文化爱好者”。文明胸襟同民族主义判若云泥:      如果虚无主义是对文明本身的原则的拒斥,如果文明的基础是认可这样一个事实:文明的主体是人之为人本身,严格地说,凡根据种族、民族或者文化来解释科学与道德的,都是虚无主义……对科学或哲学的民族主义解释意味着,我们无法真正从我们的民族或文化之外的人学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7}      施特劳斯对虚无主义的探讨相当复杂,在此无法具体展开。回到中国语境,我们首先来关注文明和文化的区别。随着急剧的社会变迁,纷然杂陈的种种文化现象足令文化学者目眩。毫不夸张地说,只有把当代的思想格局同以“五四”传统为代表的个性解放联系起来,才能恰切理解我们今天的文化处境。按照通常的看法,“五四”传统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政治上的爱国主义和文化上的启蒙运动。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和“民主”迄今仍是现代文明的核心。{8}   改革开放以来,由海外学者发动的对“五四”传统的批判不绝于耳。然而,中西历史表明,对启蒙传统的简单批判是相当危险的。对自然正确的抛弃往往会导致历史主义——个性原则不过扩散为民族、文化、语言的独特性而已。如此一来,“普世价值”的问题就被消解掉了。真正的文明必然具有强烈的普世诉求,任何形式的地方主义都会与“普世价值”背道而驰。恰恰是保守主义立场与更为传统的天下观格格不入,从而违背了自身立场的初衷。当今新兴的知识门类层出不穷,旨在解构“普世价值”的各种后现代学术在社会科学中不断扩散。通过解构“普世价值”来获得文化平等的努力无异于文化自杀,最终更为彻底地否定了真正的文明的普世意义。实际上,这相当于默认了既有的全球性权力格局。知识工具的日趋繁复也可能掩盖真正的问题意识——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首先需要反省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   对于多元化的文化现象及其学问,值得提出两个初步的问题。首先,各个学科及其知识领域切割了社会现象,却没有针对社会整体问题的学科。各个学问领域的进步并不必然会推进对整体问题的理解,而是必须由整体问题所引导。那么,是否存在着超逾各种文化领域的更为基本的知识对象?其次,社会现实表明,价值分歧不仅会促进公民权利,也可能造成伦理空虚,而道德沦落恰恰足以威胁到社会正义。起码可以肯定,价值共识的重要性并不低于价值分歧,成熟的公民社会恰恰需要两者之间的平衡。按照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多元文化论基于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根据这一前提,理性只能审理关于事实的问题。那么,社会科学如何能够提供调和价值分歧的知识基础?   冷战之后,亨廷顿率先使用“文明”的范畴来研究国际冲突。如果文明具有冲突的潜在可能,那么从各种文化领域——无论是经济的、审美的、法律的抑或社会的现象——出发就无法把握这种冲突的实质。文明冲突论所提出的挑战在于,文明的概念无法化约为各种自主的文化领域。文明冲突的核心必然是使文明共同体休戚与共的根本原则,亦即这种文明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及其制度理想。政治社会的合法性最终来源于正当性,而正当性取决于这一社会的首要部分的信念。无疑,正当性更贴近文明的核心。{9}相对于社会科学中习以为常的“国家”、“社会”、“文化”乃至“民族”的概念而言,“文明”的概念能够更为恰切地描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命运的共同体。   显而易见,世界上存在着诸多的文化现象,但并非每种文化现象都符合文明标准。人们或许可以研究西藏农奴制度的“社会文化”、研究日本的切腹自杀现象的“美学文化”、研究十字军东征的“宗教文化”、研究法国拍卖圆明园文物的“法律文化”——然而,上述经济的、审美的、宗教的乃至法律的种种文化现象绝不符合文明的标准。由于用以衡量自身的价值尺标来自自身之外,这些“文化领域”必然是不自足的。如果社会科学不愿停留在价值盲目状态,就必须正视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区别,而不是把价值分歧本身视为唯一价值。“价值中立”作为原则无法应用于自身,实际上仍然是隐蔽的绝对主义。最终,文明共同体必然通过如下问题定义自身:什么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和而不同的文明秩序能够涵化多元的文化,却并不等于建立在价值中立基础上的“多元主义”,只有“自然正确”才能超逾多元文化论的相对主义。文明的概念凌驾于各个文化领域之上,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内涵。作为文明共同体自我认识的场所,政治哲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其研究对象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亦即文明之为文明的核心问题。如果文明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的话,我们必须超逾文化哲学所划定的相对主义景观,把文明同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所熟稔的文化的理念区分开来。换句话说,政治哲学与文明自觉有着深刻的关联——施特劳斯现象的首要意义莫过于砥砺了中国百年沧桑中被不断耽搁的文明自觉。   反观晚清时期,儒家士人仍然拥有理解现代性根本问题的原初视域。如今,作为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偏安一隅的“地方知识”,儒家思想实际上丧失了应对现代性挑战的思想担纲位置。{10}自由主义去政治化趋向的表征之一就是所谓文化哲学,亦即文化领域的自主性:各种自主的文化领域切割了对文明底蕴的原初理解。为了重新赢得理解现代性的原初视域,无疑需要一种“真正儒家式的尖锐化”。如此一来,势必提出如下问题:儒家思想为什么必须重审自由主义?儒家传统与这种重审有着怎样的关系?儒家能够提供“超逾自由主义的视域”吗?   只有对现代性的基本预设进行通盘反思,儒家传统才有可能绝处逢生。列文森对现代儒家的评述似乎表明,上述问题根本无需再问。{11}相当明显的事实是,无论是在施特劳斯之前还是之后,西方学界重审自由主义的思想家都不乏其人。关键在于这种重审的性质——在自由主义视域之内所进行的重审只会推进“堕落的自由主义”。尽管反自由主义的立场相当有吸引力,然而施特劳斯拒绝了这种诱惑。“超逾自由主义的视域”的提法来自他早年的一次精神转向。施特劳斯在其自传性序言中曾这样回顾自己的转向:      目前的研究以这样的一个前提为基础,回归到前现代的哲学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偏见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方向的改变迫使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开始比以往更为注意早期异教思想家的写作方式,而方向的第一次改变就并非完全偶然地体现在本卷的结尾所出版的文章中。{12}      这里提到的文章就是对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的评注。他并没有简单站到与自由主义相对立的立场,而是力图对反自由主义的立场进行彻底清理。施特劳斯的洞见在于:尽管施米特对自由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实际上不过是一种颠倒过来的自由主义。出于论战性的意图,施米特暗中接受了对手的预设。施特劳斯将“自然状态”的古今理解进行对峙,从而点中了施米特的死穴:      对于“什么是正确的?”这一问题,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最终相互对峙,均不允许任何调解和中立。最终,对施米特至关重要的事情并非反对自由主义的斗争。正因如此,对政治本身的肯定并不是他的最终结论。他的最终结论乃是“人类事物的秩序”。{13}      施特劳斯重审自由主义的重要结论在于,手段的同质性无法取消目的的异质性。“超逾自由主义的视域”的真正含义是:通过“纯然的知识”(这种知识绝不能是论战性的)为人类的文明秩序奠基。只有返回到“未经损害和败坏的自然”,才能重新赢得这种“纯然的知识”。他后来指出,德意志虚无主义反对现代文明的动机基于一种道德义愤:      这种异议出自这样一个确信:国际主义是现代文明固有的;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建立一个完美的开放社会(这种社会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目标),从而还有对这个目标的一切渴望,这些与道德生活的基本要求都格格不入。对现代文明的那种异议出自这样一种确信:一切道德生活的根基本质上都是(因之永远都是)封闭社会……只有其基础为时刻意识到牺牲(此乃生命之所归)、意识到牺牲生命与一切身外之物的必要与责任的生活才是真正人类的生活:崇高之事非开放社会所能知。声称渴望开放社会的西方诸社会,实际上是些处于分崩离析状态下的封闭社会:它们的道德价值与可敬之处,完全有赖于他们仍是封闭社会。{14}      施特劳斯其实是在告诫自由社会:纳粹的失败未必意味着德国虚无主义的终结,其根基远比纳粹运动更为深远。忽视自由主义所面临的思想挑战,对于维系现代文明有着致命的后果。只有从古典视域出发,才能为批判虚无主义找到坚实的地基。继1932年的“评注”之后,他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霍布斯,另一方面则把目光转向了“早期异教思想家”。1929 ~ 1938年的十年是施特劳斯走向成熟的关键十年,“苏格拉底问题”成为其思想转向的决定性标志。在1931年的讲稿《柯亨与迈蒙尼德》中,他以启蒙运动所引发的“犹太问题”起笔,通过深化柯亨对迈蒙尼德的理解,最终寻回了理解现代性的古典视域——柏拉图的视域。要想理解施特劳斯的“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首先要回溯到所谓“犹太问题”。 二、问题与主义   施特劳斯毕生都在同虚无主义搏斗,他在这种搏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毅尤为令人感叹。在这种坚毅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一种作为犹太人的尊严。在纳粹执政期间,施特劳斯有不少亲人不幸罹难。然而,施特劳斯并没有把矛头指向“反犹主义”,更没有去控诉“极权主义”。在施特劳斯看来,真正有自尊的犹太人绝不会在乎敌人对犹太人的看法。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施特劳斯默默地专注于思想问题,为后人留下一系列意蕴深远的讲稿。他看重的是思想的内在价值,绝不仅仅凭借“政治正确”就作出思想取舍——即便这位思想家是不折不扣的民族敌人。   在他看来,真正的大敌仍是虚无主义:纳粹运动不过是德国虚无主义的大众形式。后来,他在《自然正确与历史》的“导论”中援引特洛尔奇时进一步指出:   二十七年前对于德国思想所作的大致准确的描述,现在似乎适用于西方思想的普遍状况了。一个国家倘若是在战场上失败了,作为政治体遭受了猛烈的打击,她就通过给征服者们套上她自身思想的羁绊,而剥夺了征服者们最崇高的胜利果实,这在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了。{15}      作为思想问题,虚无主义不会随着一场政治运动的失败而烟消云散。纠缠于纳粹事件只会模糊真相:德国虚无主义就其动机而言并非是虚无主义的。真正的问题在于,德国哲学对前现代理想和现代理想的综合是失败的:      德国现在看到了,它的哲人们搞的那个前现代理想与现代理想的综合并未收效;她没有看到出路,除非完全清除现代文明观念对德国思想的影响,返回前现代的理想。纳粹主义是这一返转的最著名的例子,因为它是最下里巴人的例子。其最高水准则是返回哲学的所谓前文献记载时期,返回前苏格拉底哲学。不管在什么水准上返转,前现代理想都不是真实的前现代理想,而是德国观念论所解释的前现代理想(这种解释带着针对17和18世纪哲学的论争意图),因而是个被歪曲了的理想。{16}      从德国虚无主义者本身的视角出发,现代理想并非无可指责,况且,“始于1517年左右的时代”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17}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提出这样的疑虑:究竟魏玛政制有着怎样的缺陷,以致德国的年轻一代会被虚无主义所打动呢?对于崇敬德国哲学的我们来说,怎样才能“抵御塞壬歌声的诱惑”呢?在研究哲人著述的同时,如何确保这些著述不会成为某种“特洛伊木马”呢?   对于德国虚无主义,仅仅满足于政治评判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们无法真正克服自己并不理解的思想。为了理解德国虚无主义,我们不得不转向魏玛的政制危机。与俾斯麦时代相比,魏玛共和国无疑是政治虚弱的,正是这种“没有剑的正义”加速了自身的崩溃。透过“犹太问题”的特殊视角,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魏玛的自由民主为什么竟然无力抵御虚无主义。   众所周知,魏玛共和国赋予了犹太人完整的政治权利,这一历史进步完全是启蒙运动的功绩,这种政治局面一度是斯宾诺莎之后犹太人的精神寄托。当时的犹太人相信,自由民主政制在原则上已经提供了对“犹太问题”的最终解决,在宪政框架下,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已经不再成为问题。历史事实证明,犹太问题并未因此而得到解决,恰恰相反,犹太人的生存处境空前恶化,甚至比俾斯麦的帝制时期更为险恶。   面对“神学”和“政治”的严峻现实,施特劳斯没有去拥抱任何幻想,反而把目光出人意料地投向了“反犹主义”,他甚至认为,反犹主义者拉迦德的思想水准要远远高于复国主义的思想水准。拉迦德挑明了犹太问题的“非此即彼”: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消灭。他认为,“宗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同时也是决定各个民族之间自然差异的决定性要素——尽管自由主义宣布了各种价值之间的停战状态,诸神之间的斗争却从未止歇。暂时的停火协议并不意味着终止斗争,而是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斗争,以为自动放下武器就能换来敌人的仁慈是荒谬的。诸神之间不存在真正的中立者,停战协议未必不是一种瓦解对手的诡计。在残酷的斗争面前闭上眼睛不等于从世界上赶走了政治,即便是自由主义本身也难免沦为一种斗争工具。对于指望宪政制度的犹太人来说,拉迦德的立场说明:同化于德国社会的运动相当于在“诸神之争”的严峻现实面前闭上眼睛,或者更干脆地说,相当于文化自杀。把拉迦德简单视为种族主义分子,未免看轻了对手的分量。在施特劳斯眼里,拉迦德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拉迦德关注作为原初事实的“神学—政治问题”。   现代的自然权利论在1789年达到顶峰,法国大革命给犹太人的解放带来福音。现代政制基于个体优先的政治原则,其思想根源是霍布斯、洛克以及卢梭在不同程度上所主张的自然状态论。考察欧洲政治思想史,政治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人为的。按照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典立场,人依其自然就是政治性的。现代观念抹除了自然和技艺的区分,把政治视为一种人为建构,从而推导出个体优先于社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个体的自由权利成了最高的政治价值,国家不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于是,现代政治预设了国家和社会的分野,私人领域是去政治化的自主地带,国家面对私人领域中的价值分歧必须保持中立。结果,“价值中立”反倒成为掩盖实质性价值冲突的政治修辞:“价值中立”的原则相当于默认了既有的社会歧视,犹太人无法通过加入“开放社会”而获得尊严。事实上也是如此,一方面,对于德国社会的种族仇恨,国家不得不袖手旁观;另一方面,对犹太人政治归属的决定权取决于德国社会,正是“沉默的大多数”拒绝了犹太人的德国身份。宪政原则的抽象法理至多解决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却无法碰触私人领域实质性的社会歧视。在宪法权利的基础上,犹太人没有任何伸张民族利益的正当性。政治现实表明,同化于德国国家的政治渴望不过是犹太人的一厢情愿。由此可见,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根本无法保证政治的中立性,去政治化的理想未免过于天真。同化运动使政治诉求和传统血脉相互分离,无异于在身份认同上自欺欺人,从根本上取消了“犹太问题”。   现代方案的失败促使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复国主义拒绝同化运动对“犹太问题”的否认,犹太人的尊严问题成了核心诉求。年轻的施特劳斯曾一度热情参与这场运动,却在“文化复国主义”和“政治复国主义”之间艰难挣扎。政治复国主义的解决方案在于,通过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来恢复犹太人的尊严:犹太国家必须融入世界,取得同其他国家的同等地位,只有通过捍卫犹太国家的尊严,犹太人的个体尊严才能得到保障。文化复国主义则认为,单纯通过政治手段无法解决犹太问题,如果缺乏对自身传统的血脉相承,民族凝聚力就必然是空洞的。然而,文化复国主义把犹太教视为与其他传统并列的“文化”,无异于放弃了对自身传统的忠诚。施特劳斯看到,在现代前提下恢复传统的种种努力绝不可能成功,对这种“掺假”的犹太教他实在无法苟同。   我们还是先回到魏玛的政制危机,以便深入到犹太问题的深层困境。个体优先的原则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言论自由等个体权利是政治的首要问题。自由主义的价值宽容通常体现为言论自由——对错、好坏的问题可以先放到一边,首先需要问的是言论是否自由。既然言论自由具有优先性,这显然已经预设言论自由是“对的”或者“好的”,对此无法做到价值中立。这种预设意味着,“对错”和“好坏”才是首要问题。从根本上说,“价值中立”作为政治原则自相矛盾,因为这一原则本身是无法中立化的。“价值中立”基于事实和价值的区分,这种区分使价值问题无法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必然会导致相对主义。自由主义以“价值中立”架空了实质价值,最终取消了实质性的是非、好坏的标准。从实践角度来看,过度的宽容不但没能达到抑恶扬善,反而造成了对恶的纵容。毋宁说,自由主义的本质仍然是一种绝对主义,只不过是把相对主义作为绝对价值。自由主义企图通过去政治化来掩盖各种价值之间的“诸神之争”,无非是在以非政治的手段来搞政治。   魏玛政制是基于人民主权的大众民主,既然自由主义取消了实质价值,人民的意志必然失去了实质价值的规约。现代国家虽然可以保障个体的权利,却无法规定个体的义务,事实上,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制约对自由权利的滥用。最终,“价值中立”使民意变成可以任意形塑的质料,民主制度成了滋生激进政治的温床。民主的激进化要么走向政治专制,要么导致社会失序——事实上,纳粹政权恰恰是大众民主的后果。   犹太教具有实质性的核心价值,这是犹太群族的凝聚力所在。犹太教的本质同基督教的本质本来就是“非此即彼”,如果贯彻“价值中立”的原则,犹太人必然无法在基督教的既有强势地位面前捍卫本己的民族价值。这种相对主义显然会涣散犹太群族的主导价值,最终使之无法达成有效的价值共识,并进而威胁到犹太传统的正当性与连续性。一旦丧失了判断是非、好坏的独立标准,犹太族群就会面临价值解体的危险。而价值共识的瓦解则意味着,面对德国社会的反犹主义丧失了抵抗能力。对于这种“神学—政治困境”,根本没有直接的解决方案。   施特劳斯极为重视反犹主义的内在线索,尤其关注这种“文明冲突论”背后的思想底蕴。他没有作出民族主义式的反应,并不表明民族感觉迟钝。为了超逾单纯与对手论战的水平,决不能停留在对手的视域之内。正是由于这种毫不妥协的坚毅,他同各种立场——政治复国主义、文化复国主义、宗教复国主义乃至新正统派——保持了冷静的距离。   德国的犹太人发现,除了形式上的平等权利之外,现代方案根本无法兑现成实质性的生存尊严。于是,回归自身的文化共同体就成了唯一出路。然而,这可能吗?启蒙思想不是已经彻底摧毁犹太信仰了吗?不可回避的是,犹太知识人必须首先面对知性诚实的考验。施特劳斯看到,正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历史主义成了保持传统连续性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纳粹当政期间,充满敌意的生存环境反而激发了施特劳斯作为犹太人的尊严感。在《德意志虚无主义》的结尾,他明白无误地传达出一种身为犹太人的气节:      目前的盎格鲁—日耳曼之战有着象征意义。英国人在德国虚无主义面前捍卫现代文明,这就是在捍卫文明的永恒原则。谁也无法断言战争的结果会怎样。可明白无疑的是:由于在紧要关头选择了希特勒做领袖,德国人的正当诉求也就到“成为一个地区性民族”为止了;应当是、应当仍是一个帝国性民族的是英国人,而非德国人:因为只有英国人(而不是德国人)才懂得,才应当实行帝国统治……这得花相当长的时间学会宽赦被征服者、制服傲慢自大者……   后来,施特劳斯致力于恢复自由主义的古典含义,力图区分讲究德性的古典自由主义和肆无忌惮的现代自由主义,这一思想立场无疑应该追溯到他在魏玛时期的亲身经历。政治的自然根基并非在于划分敌友,而是在于重新提出“苏格拉底问题”。为古典共和主义重新奠基,就是施特劳斯回应德国虚无主义的思想行动。对于魏玛时期的沉痛一页,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轻轻翻过——毕竟,施特劳斯是带着刻骨铭心的犹太问题走向“政治哲学”的。 三、共和理念的古今之变   19世纪晚期,不可一世的现代性方案遭遇到深刻危机,乱象纷呈的西方思想正值世纪性反思的转折关头。恰好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刻,西学大举进入中国,西方哲学的危机直接促发了中国思想的危机。当时的“中西之争”同时就是“古今之争”,即古学同新学的对抗。随着中国步入现代,既定的知识格局逐渐发生了深刻位移——“古今之争”让位给中西的现代化竞争。西方哲学进入中国是重大的现代性事件,原本异在于中国文明肌体的现代西方哲学术语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的思想质料。倘若离开西方哲学概念的语义支撑,现代中国思想必然会面目难辨。中国思想所纠缠的西方哲学是哲学的派生形态(实为对启示宗教的反动),并非西方哲学的本然形态。尽管国族危难一度耽搁了对文明原则的彻底追问,诸多思想前辈仍在颠沛流离中勉力维系着中国的文明命脉。   作为史无前例的历史性变局,西学的入侵不但架空了中国文明的正当性,同时也切割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中国学人所引介的西学相当驳杂,其中最为深刻的思想资源恰恰是德国哲学。受制于对手的视域,中国学人无论是依托西学对传统大肆攻讦,还是借助传统对西学负隅顽抗,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对传统的理解已然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理解。出于针对西学的论战性意识,中国学人批判地继承了现代思想的基本预设。在当代语境中重启“古今之争”的初衷无非在于:恢复理解中西之争的原初视域。施特劳斯把现代性喻为历史洞穴,无异于揭示了贫乏时代的思想困窘:在回返自然洞穴之前,真正的思想尚未开始。现代理性主义的自我瓦解让人不禁想起,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分才会起飞。   在施特劳斯那里,“耶路撒冷与雅典”乃是重大主题,这一主题在临终文集中处于核心位置。在《自然正确与历史》中,这一主题悄然出现在论述韦伯的第2章,并不引人注目。在第2章中,韦伯最著名的说法是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施特劳斯把韦伯的逻辑进一步推进,最终的世界图景乃是“诸神之争”。当然,这并非施特劳斯的最终结论,他的“更为精确的”说法是,诸神之争最终是哲学与神学之间的世俗斗争,是两种生活方式的争论。读者期待施特劳斯对此进行深入解释,可他并未进一步阐述这一主题,而是建议我们“迅速从可怖的深处返回到表层”。通过对诸神之争的深化,施特劳斯顺理成章地把我们带回前哲学的古代世界。   从《自然正确与历史》的论述结构来看,更为明显的主题是“古今之争”。在全书结尾,施特劳斯指出,“古今之争”的关键在于“个体性”的地位问题——简单说来,取决于“个体优先”还是“德性优先”。纵观全书,“自然正确”经历了古今之变。我们必须面临两种根本抉择:要么是古典的“自然正确”,亦即“自然正当”;要么是现代的“自然正确”,亦即“自然权利”。这一论题的展开或可概括如下:我们需要区分两种共和思想——古典共和主义基于自然正当,持守德性优先的原则;现代共和主义基于自然权利,持守个体优先的原则。就制度层面而言,古典德政落实为中和政制,现代宪政落实为民主政制。从表面上看,《自然正确与历史》的论述结构并没有按照线性的历史顺序。中间的两章处理古代部分,现代部分却前后一共四章。最后一章提到柏克为历史学派铺平了道路,而开始的一章虽然提到了历史学派,却没有提到柏克。对于施特劳斯相当复杂的论证而言,任何谨慎的读者都不得不承认,真正把握其内在思路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按照施特劳斯在《什么是政治哲学?》中的总结,哲学在于两类知识的联结:同质性知识和异质性知识。同质性知识以数学为代表,涵盖类似数学的知识,在派生的意义上还包含创造性的技艺。异质性的知识意味着目的的异质性,其最高形式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技艺。{18}这两类知识之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根本紧张,古典哲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力图保持两者之间的张力。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在于“尚同”,亦即同质化倾向失去了古典制约,最终通向了历史主义。简单地说,现代原则在哲学上体现为“形而上学的中立性”,而在政治哲学上则体现为“个体性”。   在古典思想中,中和原则对尚同理念起到了制衡的作用。这种德政原则由柏拉图奠基,经过亚里士多德推进,最终由西塞罗发扬光大。按照古典政治哲学,哲人德性和政治德性之间存在着根本紧张,如何安顿两种德性之间的张力,是古典共和主义的关键问题。古典哲人探究了各种政体,对于君主制、贵族制乃至民主制等政体的优劣有着深刻洞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和政制的审慎主张。就政治史而言,雅典有中和的灵魂,却没有中和的身体;罗马有中和的身体,却没能挽留中和的灵魂。既然中和原则基于人的自然理性,启示宗教的兴起必然会使古典社会发生根本变迁。   基督教是同质化的宗教,罗马采用基督教作为政教统一的基础,已然背离了古典的中和原则。基于此岸和彼岸的分裂,这种政教统一是脆弱的——不仅没能制衡诸神之争,反而使宗教残杀愈演愈烈。后来罗马帝国衰微,大一统的局面终归土崩瓦解。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重释了德性的含义,使文艺复兴成了现代性的起点。   马基雅维利引进“新的模式和秩序”,开启了征服自然的现代运动。他站在习俗主义立场上反对自然正当,使个体优先成了现代性的基石。从表面上看,《君主论》和《论李维》的教诲相互矛盾,实际上,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专制和共和融为一炉,从而用宪政取代了德政。在这个意义上,马基雅维利或许称得上是第一位尚同哲人。此后,现代政治哲学的发展几乎可以视为“西方思想的马基雅维利化”。   施特劳斯注意到,色诺芬对马基雅维利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在《君主论》和《论李维》中,色诺芬被提及的次数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加起来还多。将马基雅维利和色诺芬加以对比,最能体现马基雅维利同古典传统的决裂:      毋庸置疑,色诺芬并不是一位马基雅维利之前的马基雅维利:色诺芬的道德世界有两端,伟大的政治人物居鲁士指向其中一端,色诺芬的老师苏格拉底则指向另一端。但在马基雅维利的道德世界里,并没有苏格拉底的位置。要从色诺芬横渡到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就必须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一刀两断,必须发现一块道德的新大陆。{19}   无论任何时代,对“新的模式和秩序”的发现都是危险的:即便是声称“重新发现”也会冒犯当代的宗教。这种宗教教导人们,现代人效仿古典德性是不可能的,在道德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异教德性不过是一种“绚丽的邪恶”。这就迫使马基雅维利转而确立古代的权威:李维的史书成了马基雅维利的《圣经》。对于敌人的阵地而言,获得恰切理解的古学残余是居高临下的“要塞”。攻占这一战略高地,是颠覆现存秩序的战争的关键。为了看清马基雅维利的“精神战争”,有必要了解他为什么要进行“隐秘的渎神”:      如果有人公然表达或吐出渎神言论,所有好人都会不寒而栗并掉头而去,或者会使他罪有应得;他一人承担所有罪恶。可是,一种隐秘的渎神言论之所以如此阴险,不仅在于它使渎神者逃避了根据相应法律程序所作的惩罚,而且尤其在于它实际上迫使听众或读者自己去想渎神言论,从而迫使他们变成渎神者的同谋。{20}      基督教的胜利归功于宣传,马基雅维利则试图用基督教所发明的手段来摧毁基督教。作为没有武装的先知,他继承了基督教所运用的手段。目的本身就是对手段的辩护。为了保证身后的成功,他在现代思想家中第一个指望通过启蒙来建立“新的模式和秩序”。启蒙的终极目标是普世同质国家,为了达成这种尚同取向,政治哲学首先要颠覆德性和制度之间的关系,使目的的异质性被手段的同质性彻底拉平。马基雅维利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功”,这可以从现代共和理念的经典论述中得到证实:      建立国家这个问题不管听起来是多么艰难,即使是一个魔鬼的民族也能解决的(只要他们有此理智);那就是这样说:“一群有理性的生物为了保存自己而在一起要求普遍的法律,但是他们每一个人又秘密地倾向于把自己除外;他们应该是这样地安排并建立他们的体制,以致于尽管他们自己私下的心愿是彼此极力相反的,却又如此之彼此互相防止了这一点,从而在他们的公开行为中其结果又恰好正像他们并没有任何这类恶劣的心愿是一样的。”{21}   与中和政制不同,现代共和政制是一种混合政制。倘若囿于马基雅维利所开辟的现代新统,当然无法看清中和政制同混合政制的品质差异。这种混合政制有着诸如大众选举、分权制衡乃至政党轮替等制度设计,实际上无不首先基于对中和政制核心问题的误识。{22}古典政制的初衷在启蒙之后蔽而不明,这是现代政治失序的主要根源。尚同政治基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同质性,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德和民”的古典教诲——早在1903年,共和理论大师梁启超已然勘破尚同之弊:      波氏曰:国也者,何也?以平衡正义,调和社会上各种利害冲突之一团体也。而在彼共和国,则其统治之主体(按:即国家)与其统治之客体(按:即国民)同为一物。舍人民以外,则国家之要素,他无复存(按:君主之国亦非不以人民为要素也,而人民之外,尚有他要素。若英国,则合君主、贵族、平民三要素而成国者也。原文词简意赅,翻译殊窘,读者谅之)。夫无论何国,其社会上、宗教上、民族上及其他种种关系,莫不错综分歧。此之所利,或彼之所害。利害抵触,而必有冲突。此等冲突,即由人民本体而发生者也。以本体所发生之冲突,而还欲以本体调和之,是无异使两造之斗讼者,而自理曲直也。天下困难之事,孰过于此?君主者,则超然于此等种种利害关系之外,而代表大团体之国家,以调和之者也。所贵乎有国家者?其目的莫大于是。而君主国之达此目的,与民主国之达此目的,其难易判然矣(按:古今政治学者论国家之目的,言人人殊。波氏谓国家之正义,平衡之源泉,以调和国内种种利害而融合之为目的,是其创见,亦笃论也。学者不可不深察)。以是之故,凡共和之国家,大率革命相寻,使法制失其永续之性,而几于不国,殆非无故。{23}      回顾现代历史,尽管欧洲大国相继崛起,却始终无法长治久安,即便是施特劳斯似乎相当推崇的大英帝国也在劫难逃(这不免让人想起古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晚清之际,欧洲已然乱象纷呈,尼采早有预言,20世纪将是世界大战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始于1517年左右的时代”的终结?也许,世界大战仅仅是这一终结的肇端。施特劳斯后来作出这样的总结:      自由民主制的理论,还有共产主义的理论,源于现代性之第一、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的政治含义已经被证实为法西斯主义。然而,这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并不足以使我们回归现代思想的较早形态:不可忽略或遗忘尼采对现代理性主义或对理性之现代信仰的批判。这是自由民主制之危机的最深刻原由。总而言之,与法西斯主义相反,自由民主制的有力支持来自一种决不能被称为现代的思之方式:我们西方传统之前现代思想。{24}   纵观两千余年的欧洲历史,犹太民族的沧桑命运尤其令人感叹。是什么原因导致犹太人悠悠千载竟无容身之所?人类文明真的无法克服尚同理念吗?无论是政治民族主义抑或文化民族主义,难道不仍旧是一种现代方案?犹太问题是现代性危机的样板,逼迫我们反省尚同理念。{25}施特劳斯看到,犹太复国主义的正当性决不能基于现代原则:政治复国主义通过权力政治建立一个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却不必然的是“犹太的”;而文化复国主义不得不面对的是,犹太信仰至多是个同政治、经济、法律、审美同等重要的“文化省份”。   处于全球化时代,“普世价值”注定是中国思想无法回避的问题。{26}反省现代思想中的尚同理念,是认识真正的文明原则的前提,决不能把对尚同理念的彻底批判视为虚无主义——尚同哲学本身即为虚无主义的根源。现代政治不惜一切代价求同,实质上仍是一种特别的绝对主义,亦即把相对主义当作绝对价值。我们必须深思:尚同理念是否有资格成为社会的价值基础?人类文明难道应该被迫接受这种以绝对主义面目出现的相对主义?全球化究竟应该基于怎样的“普世价值”?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改革过程中不断积聚的各类社会矛盾必然日益凸显。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同阶层、族群、宗教和地域之间的裂痕,已经成为社会科学刻不容缓的课题。值得关切的问题始终是:如何才能建立起和而不同的文明秩序。与作为知识手段的工具性学科不同,政治哲学以目的的异质性作为知识基础。当我们谈到共和理念的时候,起码要清楚古典共和与现代共和之间的本质差异——“和”“同”之辩是理解共和国的歧义性的关键。 四、全球性历史重任      如果说《自然正确与历史》旨在引领读者走出历史洞穴,那么1964发表的《城邦与人》就具体呈现了政治的自然根基。通过依次解读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柏拉图的《王制》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施特劳斯对“神学—政治问题”作出了含义深远的回应。似乎可以断定,“未经损害和败坏的自然”就是他对现代境遇中的诸神之争的冷峻回应——对我们来说,堪称榜样的则是那种施特劳斯式的忠诚:对大地的自然根基的忠诚。   进入美国语境后,施特劳斯在大多数时间里对犹太问题不愿多言。与某些学术同胞迥然不同,他并不认为控诉“反犹主义”或“极权主义”是捍卫尊严的适当方式。当受到不公待遇的时候,正义诉求必须根据自身传统的正义原则。在敌人的十字架前下跪,无异于承认敌人才是裁决正义的法官。犹太教和基督教扞格难通,除非欧洲同化于犹太人的生活方式,否则“犹太问题”就不可能获得解决——这种“同化”显然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所以,他在多处讲过,“犹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当然,施特劳斯并未因此抛开对“做犹太人”的关切,当晚年再次提起同化的问题时,他把尼采关于犹太人的说法视为对同化问题的最高表达。{27}尽管施特劳斯将尼采视为现代性第三次浪潮的代表,但同时认为从未有人像尼采那样“将哲人之所是说得如此伟大和高贵”。在尚同道德已然造成全球僭政的时代,尼采的抗争行动无疑是一种“高贵的虚无主义”。{28}在临终文集中,施特劳斯最终承认,《善恶的彼岸》中的权力意志学说其实是一种“对上帝的辩护”。{29}   对于犹太哲学,施特劳斯最经常提到的思想前辈除了迈蒙尼德和斯宾诺莎,显然还有罗森茨威格和柯亨,他们对施特劳斯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其自传性序言中,他提到罗森茨威格对斯宾诺莎的批评:      也许可以把罗森茨威格的观点总结如下,柯亨是比斯宾诺莎更为深刻的思想家,因为和斯宾诺莎不同的是,柯亨并不认为哲学脱离或免于他自己民族的传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脱离是“非自然的”,不是原有的,而是从原有的附着中解放出来的结果,是疏远、破裂和背叛的结果;忠诚,以及与忠诚携手并进的同情和爱才是原有的。对传统的真正忠诚并不等同于泥古的传统主义,两者水火不相容。忠诚于传统并不在于单纯地保持传统,而是在于维护传统的连续性。{30}      施特劳斯始终在跟踪犹太思想前辈的思路,恰恰在启蒙运动的背后发现了一条极为隐秘的思想线索。他很早就置身“泛神论之争”这一思想事件的漩涡之中,后来坦言自己从莱辛身上洞悉到“古今之争”的关键。施特劳斯穷尽毕生精力解读西方经典,带着身为犹太人的尊严坚定地返回前现代的“自然正当”,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进步”还是“返回”的抉择,并为后学留下了令人瞩目的解经著作。   返回传统绝不意味着通常意义上的保守主义,他在《古今自由主义》的前言中指出,就“古今之争”而言,保守主义同自由主义乃至共产主义有着“共同的根源”。{31}古典政治哲学并非单纯的保守,而是崇尚“原初意义上的自由”,因为人依其自然所寻求的乃是“正确的”,而非“传统的”。   希腊哲学假定,大全本身即可被理知的大全。{32}施特劳斯强调说,犹太传统有助于限制希腊的理性主义,可谓“西方内部的东方”。如果说,犹太民族的命运就是流亡,那么苏格拉底问题所昭示的哲人命运则是一种“内在的流亡”。在施特劳斯笔下,苏格拉底和犹太先知都是人类最高类型的典范,两大传统的共同基础在于,苏格拉底和众先知都具有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出于对人类所依赖的共同体生活的关切,须臾不曾忘怀在私人的善和公共的善之间践履人之为人的最高职责。   施特劳斯认为,理性主义来自希腊哲学对存在的一种特别的理解,只有通过向东方尤其是中国学习,才能对希腊哲学进行“实质性的限制”,从而超逾“技术性大众社会”。言外之意似乎是,犹太传统对希腊哲学的限制并不彻底。至于如何对希腊哲学进行“实质性的限制”,施特劳斯语焉不详。他清楚地看到,如今中国正“屈服于西方式的理性主义”:      在当今思想的水准上,不可能有东西方之间的真正的交会;也就是说,当今思想是在东西方最浮躁浅薄的时期,在最夸夸其谈、最浮躁浅薄的代表者之间进行交会的。东西方之间的真正交会只能是两造之至深根源的交会。{33}      这话说得发人深省,俨然在提醒我们,只要继续徜徉于现代的种种“主义”之中,中西对话就难免言不及义。无论各种“主义”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立,其实无不基于现代性的尚同信仰。为了摆脱这种世俗化的政治神学,必须首先超逾“中西之争”的论战意识,重新提出亘古不移的切身问题:“什么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重新赢得政治的自然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古今之争”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对话的必要前提。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追求真理意味着超逾所有的偏见。尚同哲学源于针对偏见的斗争,但是这一斗争仅仅针对其他偏见,唯独无视自身的偏见,无疑丧失了古典哲学的彻底性。启蒙之后,更具历史意识的思想大家——孟德斯鸠、黑格尔、赫尔德——对中国文明极力诋毁,不过反映了欧洲在历史洞穴中越陷越深。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对西方的了解始终在步历史主义后尘,透过历史洞穴中的影像反观自己。人们不禁开始怀疑,这种历史意识是否仅仅是某一历史事件的最后回声。只有在自然的视域中,中西思想才能以一种原初的方式相遇。   海德格尔对西方根基进行了解构性回溯,中国学人指望从中窥见西学的根柢。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海德格尔对古典经学的恢复仍未摆脱历史主义的预设。潘格尔教授为《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的中文版撰写了前言,他在谈到海德格尔所忽视的“古今之争”时讲,只有“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学”才能使我们抵御现代技术对人类精神的毁灭性威胁。在收尾的时候,他忽然意味深长地说:      在我们的时代,东方和西方之间亟需在最深的层次上进行对话,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施特劳斯的毕生著述都是自觉为此进行准备的典范。但是施特劳斯已然逝去。他把这种典范和庄严职责遗留给我们生者来继承。面对这种典范和职责,在西方的我们尚未很好地恪职尽责。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们需要一种高贵的竞赛:你们告诉我们施特劳斯的引领和典范如何能够照亮东方至深的根基,明确地说,这是一种对西方的挑战和一种同西方乃至西方至深根基的对话。这可能会刺激并砥砺我们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得更好,并通过施特劳斯所不言而喻地指派给我们双方的全球性历史重任来验证自己的能力。{34}      潘格尔教授的意思不太容易琢磨,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全球化时代的重大挑战在于,技术理性已然把人类精神领向衰颓,只有潜沉到自身文明的至深根基,才能挽回这种精神颓势,从而使文明共同体“其命维新”。   施特劳斯的文体有如一面特别的镜子,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看到这样的异象:古典学问和现代学问在图书馆中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恍惚之间,笔者不由得生出一个惶恐的疑问:在美国的潘格尔教授有幸凭靠“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学”指引迷津,在中国的我们应该凭靠什么呢?表面上看不可能的事情,也许只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对更高理性的粗劣的复制和缩略,理性主义发明了全球化和所谓的“普世主义”。   *将此文献给我的祖母徐鲁瑞芝,谨祝她老人家康宁祥习! 注释: {1}参见许纪霖(编):《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 {2}在中西二元框架下,中国学人的知识反应或可大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去政治化的地方主义;第三,去政治化的普世主义;第三,政治化的地方主义;第四,政治化的普世主义。 {3}[美]列奥•施特劳斯:《德意志虚无主义》,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彭磊、丁耘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 ~ 130页。 {4}关于古今共和政制的品质差异,参见[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由教育与责任》,载刘小枫、陈少明(编):《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肖涧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版2005年版。 {5}对全球化的初步讨论,参见庞朴:《全球化与化全球》,载《二十一世纪》2000年10月号,总第61期。 {6} [美]列奥•施特劳斯:《德意志虚无主义》,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118 ~ 119页。 {7}[美]列奥•施特劳斯:《德意志虚无主义》,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119页。 {8}参见Leo Strauss,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And Other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9}[美]列奥•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危机》,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27页。 {10}[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 ~ 368页。 {11}列文森断言:“从那个时候起,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儒家像斯威夫特那样,为了古代而向现代宣战。”参见[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第368页。 {12}[美]列奥•施特劳斯:《〈斯宾诺莎宗教批判〉英译本导言》,载贺照田(编):《学术思想评论》第6辑,汪庆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13}[美]列奥•施特劳斯:《〈政治的概念〉》评注》,载[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14}[美]列奥•施特劳斯:《德意志虚无主义》,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104 ~ 105页。 {15}[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页。 {16}[美]列奥•施特劳斯:《德意志虚无主义》,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128页。 {17}[美]列奥•施特劳斯:《德意志虚无主义》,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114 ~ 115页。 {18}Leo Strauss, What Is Political Philosophy?And Other Studies, pp. 39-40. {19}[美]列奥•施特劳斯:《马基雅维利与古典文学》,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53页。 {20}[美]列奥•施特劳斯:《马基雅维利》,载[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7 ~ 338、344 ~ 345页。 {21}[德]康德:《永久和平论》,载《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5页。 {22}这种误识仍然源于马基雅维利的共和教诲,参见[美]曼斯菲尔德:《导论》,载[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参见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载《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2页。 {24}[美]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载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第46页。 {25} [德]哥尔维策尔:《黄祸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内部读物)。 {26}从一种“古老的神学……观点”出发,顾彬力图使中国和欧洲“相互对峙”。他反对而且仅仅反对美国式的汉学,却没有深思自己的历史主义前提是否同样是一种偏见。顾彬所提到的“美国汉学与欧洲汉学的决斗”,不过证明了欧洲汉学是颠倒过来的美国汉学。参见顾彬:《略谈波恩学派》,载《读书》2006年第12期。 {27}[德]尼采:《朝霞》,田立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 ~ 254页。 {28}[美]列奥•施特劳斯:《重述色诺芬〈希耶罗〉》,载[美]古热维奇、罗兹(编):《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何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9}Leo Strauss, Studies in Platonic Political Philosoph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3, p. 178. {30}[美]列奥•施特劳斯:《〈斯宾诺莎宗教批判〉英译本导言》,载贺照田(编):《学术思想评论》第6辑,第262 ~ 263页。 {31}蒋庆出于论战性的意图,用“讲政治”的道德观反对“不讲政治”的道德观。他仍然依赖于对方的道德观,并未深究这种道德观的正当理据。由于最终诉诸“超越神圣之价值信仰与是非善恶之道德抉择”,蒋庆并未超逾他所反对的立场。参见蒋庆:《政治的孔子与孔子的政治》,载陈来、甘阳(主编):《孔子与当代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21 ~ 327页。 {32}[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32页。 {33}[美]列奥•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式生存主义导言》,丁耘译,载贺照田(编):《学术思想评论》第6辑,第131页。 {34}前文提及的《古典政治理性主义的重生》中文版尚未出版,译者转来潘格尔撰写的前言,作者本人将之翻译成中文。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2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施特劳斯:论《游叙弗伦》
jiangjinsong 2011-4-7 19:54
转载请注明来自道里书院论坛 11-2-14 16:50:24 施特劳斯:论《游叙弗伦》 http://daoli.getbbs.com/post/topic.aspx?tid=204902 (一) 《游叙弗伦篇》的主题是虔敬。出于不止一个理由,《游叙弗伦篇》并没有告诉我们关于虔敬柏拉图是怎么想的。它的确没有向我们传递其最终或完整的虔敬观。然而,这部著作却向我们传递了柏拉图对虔敬所作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于是,通过研究《游叙弗伦篇》,我们所能学到的不外乎部分的真理(part of the truth),或用柏拉图的话说,是部分真理(a partial truth)――它也必然是部分虚妄(a partial untruth)。然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永远找不到如柏拉图所理解的有关虔敬的真理,除非在我们理解和消化了与其说是在《游叙弗伦篇》中还不如说是经由《游叙弗伦篇》而呈现给我们的半真理(half-truth)之后。经由《游叙弗伦篇》而呈现给我们的半真理并不属于习常类型的半真理。最习常的半真理告诉我们的是习常接受的意见。经由《游叙弗伦篇》而呈现的半真理并不是普遍接受的半真理。它是不通俗的。因为它是不通俗的,所以它是惹人气恼的。一种惹人气恼的半真理在某一方面高于通俗的半真理。要想抵达这一惹人气恼的半真理,我们必须作出某种努力。我们必须思考。但是,如果我们起初被迫去思考,而后所获得的奖赏却不外乎某种惹人气恼的临时结果,那可是最不能令人满意的。柏拉图给了我们两种安慰:首先,不管结果如何,思考本身就可以说是最令人满意的活动。其次,如若我们相信结果比获得结果的方式更加重要,则柏拉图的道德品格便是个保证:最终的结果,或者在他看来有关虔敬的完整阐述,将是令人满意的,且决不惹人气恼。 (二) 《游叙弗伦篇》是游叙弗伦和苏格拉底之间有关虔敬的对话。提出过虔敬的三个定义,而这三个定义都被证明是不恰当的。到了对话的结尾,关于虔敬我们却很困惑。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虔敬。可是,难道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虔敬的吗?虔敬就在于按照祖先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神祗。这也许是正确的,可虔敬被假定为一种德性。它被假定为善。可它真的是善吗?按祖先的习俗崇拜神祗就是善吗?《游叙弗伦篇》并没有给我们答案。更准确地说,也许应该是:呈现在《游叙弗伦篇》中的讨论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但任何一部柏拉图对话中的讨论,都只是对话的一部分。讨论、言语、logos(逻各斯),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ergon(行)、行为、行动、对话中所发生的、角色在对话中所做的和所遭受的。logos可以结束于沉默,而行动则可以揭示言语所遮蔽者。苏格拉底和游叙弗伦之间的对话发生在苏格拉底被控不虔敬之后。对话中充斥着对这一事实、这一行动的提示。因此,它迫使我们寻思:苏格拉底虔敬吗?苏格拉底按祖先的习俗去崇拜祖先的神祗了吗?于是《游叙弗伦篇》向我们提供了对虔敬的两重呈现:首先,有关虔敬是什么的讨论; 呈现了苏格拉底之虔敬的问题。这两个主题看来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有关虔敬是什么的问题,是哲学的。有关苏格拉底是否虔敬的问题,则看来属于流言而非哲学的领域。然而,尽管在某种意义上这么说是正确的,它也还是不得要领。因为哲学的问题乃是:在明确的意义上虔敬是不是一种德性。但是,就人所能具备一切德性的程度上,具备一切德性的人乃是哲学家。因此,如果哲学家是虔敬的,则虔敬是一种德性。但苏格拉底可是哲学的代表。所以,如果苏格拉底虔敬,虔敬就是一种德性。而如果他不虔敬,那虔敬就不是一种德性。因此,通过回答苏格拉底是否虔敬这一属于流言的问题,我们就能回答涉及虔敬之本质的哲学问题。如此,就让我们来看看从涉及苏格拉底之虔敬的《游叙弗伦篇》中我们是否能学到什么东西。 苏格拉底被控不虔敬。他被怀疑不虔敬。游叙弗伦则是个占卜者(soothsayer),他在虔敬这方面是个专家,他却确信苏格拉底是清白的。游叙弗伦担保苏格拉底的虔敬。但是游叙弗伦不知道什么是虔敬。然而,如果我们假定虔敬就在于按祖先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神祗,则每个人都能看到苏格拉底是否虔敬,苏格拉底是否按祖先的习俗去崇拜祖先的神祗。而尽管游叙弗伦在哲学上缺乏能力,可在这一关键性事实上他却可以是个好见证人。但真相倒是,游叙弗伦似乎并不太关注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就算退一步说,游叙弗伦自己的虔敬也还值得怀疑。因此,就让我们把游叙弗伦的证词排除在外,看看我们自己都能观察到什么。 我们从苏格拉底自己的口中听说,无论在他被控前还是被控后,他都认为认识神圣事物是重要的。显然,因为苏格拉底探索有关神圣事物的知识,控告者认为苏格拉底是个创新者(innovator)――也就是说,是谬误制造者。控告者自然认为他自己知道真理。事实上,他指控苏格拉底对神圣事物昧然无知。这一指控假定苏格拉底所谓的或真实的无知是不当心,但这种不当心不可能是有罪的,除非有关神圣事物的真理每个雅典公民都能轻易掌握。如果有关神圣事物的真理由祖先的习俗传给每一个人,那情况倒确乎如此。苏格拉底是在有罪的意义上对神圣事物昧然无知吗?他似乎承认他对神圣事物了无知识。但他似乎是这样为其无知作辩解的:这方面的事情太难。他的无知不是有意的,因此也就不是有罪的。而如果苏格拉底对神圣事物无知,他就不相信传统或祖先的习俗告诉他(同样还有其他人)的有关神圣事物的说法。他不会把那些故事看作知识。事实上,他提出,未经审察,人们不该同意有关任何结论的任何断言。他说得很清楚,有关祖先之神祗的祖先的记载无非是直白的断言。如果苏格拉底真的无知,极端地无知,那他甚至不知道祖先的神祗是否存在。那他又如何会按祖先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神祗呢?如果苏格拉底真的无知,且知道他真的无知,他就不可能虔敬。当然,他还可以继续做崇拜的动作,他可以在外表上与别人一致。但这种一致就不再是虔敬,因为一个明智的人怎么可能崇拜其存在仍可疑的东西呢?苏格拉底的外表上的一致可不是由于任何对神祗的恐惧,而是羞于被别人看作与他们不一致,或者说由于惧怕坏名声。惧怕坏名声乃是惧怕因坏而得名声。不相信祖先之神祗的人,就会被看作是坏人,看作什么坏事都干得的人,这一污点(stigma)尤其与哲学家分不开。在这种环境中,苏格拉底看来就不得不在外表上与别人保持一致,就算不是为了他自己,怎么说也是为了哲学。然而,如果苏格拉底在外表上保持一致了,人们又怎么知道他不虔敬呢?他们可以通过他的言论而知道。但苏格拉底把他想的每件事对每个人说了吗?他自己就惧怕别人认为他出于爱人之心(philanthropy)和每一个人谈每一件事,非但不受钱,倒还愿意掏钱――如果他有钱――别人只消听他说。我们得到这样的印象:雅典人所怨恨的,主要不在于其机智敏捷,或者其思想的异端特性,而是他那据说是传教士般的热忱。他真正的罪,致他于死地的罪,与其说是不虔敬,倒不如说是他明显的爱人之心,或者在指控中所说的“败坏青年”。 (三) 至此,我们已经在其表面含意上采纳了苏格拉底关于其对神圣事物之无知的言论。但如果我们再一次深入《游叙弗伦篇》,我们就会发现苏格拉底并不是对这方面的事物全然无知的。在对话接近结束时,他说他所具有的一切好东西,都是神给予的。在对话的稍早时,他指出,他厌恶那些有关神祗会做不义之事和相互争吵交战的流俗故事,而且他不相信这些故事是真的。他似乎相信他知道诸神既善良又正义,因而既是一切好东西――且唯有好东西――的提供者,又不可能相互交战。但确切地说,这种知识会使他不虔敬;因为他所拒斥的有关神祗的流俗故事,不仅是好画家们的创意,也是好诗人们的设想。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祖先崇拜之要素的一套理论。他不接受有关诸神交战的流俗故事这一事实,也许能解释为何他被控不虔敬。他自己就暗示了这一解释。但他是不是见人就说这些故事是不真实的?他是不是罪在爱人之心过度? 在他与游叙弗伦的对话中,他根本没有这样做过。他所做的不外乎指出对这类故事的某种不信任,或他不喜欢这些故事。他说他带着某种厌烦感接受这类故事。此外,他并没有找游叙弗伦对话。他并没有带着启蒙游叙弗伦的意图去找他。相反,这对话是游叙弗伦强加给他的。要不是游叙弗伦起了头,游叙弗伦可能永远听不到人可以、应该怀疑关于诸神之流俗故事的话。苏格拉底根本没有显露一丁点传道热忱的痕迹。 有关这,人们也许可以提出如下的反驳。在《理想国》第二卷,苏格拉底长篇大论地铺陈他的神学。但是,首先,《理想国》中与苏格拉底对话的角色,甚至在场的听众,都是一个特选的团体。游叙弗伦并不属于这一类型的人。他首先属于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大部分雅典人。其次,在《理想国》中他并没有明确地――一如在《游叙弗伦篇》的平行段落――提及这样的事实:有关诸神的错误概念,可以说就体现在雅典城邦的官方崇拜中。《理想国》中直言不讳的批评,是针对诗人――他们是平民――而不是针对祖先的习俗的。 我得出这一临时结论。在指控的意义上,苏格拉底的确是不虔敬的。但他并没有罪在爱人过度――他惧怕就此被人认为有罪。我说过,与游叙弗伦的对话是强加给苏格拉底的。的确苏格拉底并不寻求这一对话。这篇对话开头提到的苏格拉底的爱好,是最具启发性的。这一提示让我们想起了《卡尔米德篇》(Charmides)和《吕西斯篇》(Lysis)的开头――在那里苏格拉底自己描述他如何乐意寻找与年轻人对话的地点。苏格拉底并不乐意与游叙弗伦交谈。他与他交谈是因为出于责任他不得不谈,或者因为他认为这样做是正义的。这一对话便是个正义的活动。通过行动,苏格拉底展示了他是正义的。这一行动便证实了游叙弗伦的无声证词。退一步说,就算苏格拉底的不虔敬尚存疑问,他的正义则变得昭然若揭了。 但什么是正义?照游叙弗伦,严格意义上讲,正义等同于巧妙地照料属人的事物。由于这种巧妙照料,或牧养,属人事物会受益或变得更好。不管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的巧妙照料有几分成功,据描写,他的确费力使游叙弗伦变得更好――通过向自以为极端有智慧的他展示这一事实:他是极端蠢笨的。通过试图使他变得多少明白道理,通过这样的正当活动,通过试图使人们变得更好,苏格拉底相信他在审慎行事。因为每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希望自己和好人(因而是有益处的人),而不是和坏人(因而是有害处的人)相处。但正如一个想要唤住恶狗的人,也许会被恶狗咬伤,或者一位把危险的玩具从孩子手中拿走的父亲也许会激起孩子的愤怒,试图使人们变得更好的苏格拉底,也会引起人们的怨恨,并且因此陷入不幸。那么,甚至想要使雅典人变得更好难道是审慎的吗?尽管有这一困难,苏格拉底的努力还是为他和他的朋友们,并最终为我们带来了益处。因为在和人们――不管多么蠢笨的人――交谈时,他也在学习,他也在研究人性。没有这种研究,柏拉图的对话就绝对写不成。 (四) 但还是让我们回到主要问题:苏格拉底的不虔敬。苏格拉底是不虔敬的,因为他知道,或者他认为他知道,祖先的习俗背后的有关祖先神祗的祖先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一知识与苏格拉底对神圣事物昧然无知的可能性完全相容。他或许有足够的知识,知道有关诸神的流俗故事是不正确的,因而知道按祖先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神祗不是善,或者说,按祖先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神祗不是真正的虔敬。但他也许对神圣事物并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能肯定性地知道真正的虔敬到底是什么。这样,他就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虔敬。而假定其他人可能并不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也就没有人能够知道苏格拉底是否虔敬。这样的话,人们所能说的不外乎:他不应因其不虔敬而受惩罚。我个人相信这可能是个明智的决定。很可能这是《游叙弗伦篇》中最明显的讯息:若是能从法典中删除不虔敬之罪,那就太好了。但从柏拉图的观点看,这一讯息仅仅表达为一个虔诚的希望,一个不能实现的希望。 (五) 现在让我们转向对《游叙弗伦篇》的更精细的分析。且让我们先确定《游叙弗伦篇》在柏拉图全部对话中的位置。《游叙弗伦篇》探讨虔敬,即某种特定的德性。因而它和《拉凯斯篇》(Laches)(它探讨的是勇气)、《卡尔米德篇》(它探讨的是节制)、以及《理想国》(它探讨的是正义)属于同一类。而我们知道有四枢德――勇气、节制、正义、以及智慧。没有一部对话是专门探讨智慧的(我得说,除非《泰阿格斯篇》〔Theages〕是伪作,因为《泰阿格斯篇》是探讨智慧的)。相反,我们有一部探讨虔敬的柏拉图对话。难道要用虔敬来替代智慧?最清楚地阐明四枢德的对话是《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倒可以说是用智慧来替代虔敬的。在讨论哲学家的自然(本性)时――也就是说在《理想国》中道德讨论的最高层面――苏格拉底甚至没有提到虔敬。尽管或者正因为如此,没有一部柏拉图对话是专门探讨智慧的。然而智慧是某种科学,有一部对话是探讨科学的:《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这样,《游叙弗伦篇》和《泰阿泰德篇》又属于同一类,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探讨特定的德性,而且也因为它们是同一时期的:两次对话发生于同一时间,在被控之后判决之前。它们都属于苏格拉底生命的终点。因此,在这两次对话中苏格拉底都明确提到了其父母,或者确切地说,是其父亲的技艺和母亲的技艺,或者更加确切地说,是其父系祖先的技艺和母系祖先的技艺。他否认他的技艺与他父系祖先的技艺、与戴达洛斯(Daedalus)的技艺有何干系。其自身技艺与其祖先、与其父系的关系,仍存疑问。他对其祖先、对其父系的态度,仍存疑问。 《游叙弗伦篇》探讨虔敬,而它留下了何谓虔敬的问题。《泰阿泰德篇》探讨科学,因而其高潮是描述哲学的生活。进而,这一描述的高潮则是这样的论题:我们必须尽可能快地逃离此世;而这种逃离则是尽可能地趋同于神(assimilation to God)。 这种趋同在于变得正义和虔敬,还有变得审慎。在这一庄重居中的段落(篇幅上也近乎在对话的中间),有关虔敬是不是德性的问题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然而,这段话并不是完全没有模糊性,如我们从前后语境来考虑的话。人们不能仅仅通过引用柏拉图来解决任何重要的柏拉图式问题。《游叙弗伦篇》在全部柏拉图对话这的位置问题也是如此。 年老的苏格拉底被年轻的迈雷托士(Meletus)指控为不虔敬。游叙弗伦站在苏格拉底这一 ,反对迈雷托士。但游叙弗伦,年轻的游叙弗伦,却控告其年老的父亲不虔敬。游叙弗伦的行动与迈雷托士的行动相平行:年轻人控告老年人。游叙弗伦在苏格拉底和迈雷托士之间占了一个半当中的位置。他是哪一类人?在柏拉图唯一有关虔敬的对话中唯一的对话者的他,是哪一类人? 游叙弗伦对苏格拉底很有好感,而他又好自夸。他是个无害的自夸者。在他的自夸和他的无害之间有某种联系。是什么让他站在苏格拉底这一边?苏格拉底有一种卜知的力量――降临到他头上的魔力。而游叙弗伦是个职业的占卜者。他们都不同于常人。他们都有高于常人的禀赋,同一类高于常人的禀赋。因为这种高于常人的禀赋,他们为许多人所歆羡。游叙弗伦相信他和苏格拉底是同一条船上的。 游叙弗伦是个占卜者。他自夸对神圣事物他有高深的知识。因为他有这样的知识,他能够预知未来,从不失手。然而人们却会笑话他,当他是个疯子。他们并不拿他当回事。他们觉得他是没有危害的。但他对这高人之处深信不疑,因而这种嘲弄根本影响不了他。他以显得像个疯子而自豪。因为他多少也知道,在那些充其量也只有属人智慧的人眼中,神圣事物总显得像是疯狂。他以同样的口吻谈论他自己和诸神。他在他自己和人类之间划下了一条线。他十分肯定,只有一个神圣事物的专家,像他这样的人,才算是虔敬的。言下之意是,他根本否认寻常公民成为虔敬的可能性。他对众人极其蔑视。他把这种知识最巧妙的部分留给他自己,或少数精英。他隐匿起他的智慧。然而,他不是隐匿,而是宣称智慧。因而,有时他也不得不揭示他的智慧。人们不知道到底是他自愿隐匿他的智慧,还是因为这智慧找不到接受者。由于对神圣事物烂熟于心,他就轻视属人事物;因此,他差不多对属人事物一无所知。他似乎相信一切冲突都是有关原则、有关价值的冲突。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大部分冲突都是以对原则的共识作为前提的,大部分冲突都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不同的人都将同一事物视为好的,并希望每一件都归他自己。他似乎相信,被指控有罪的人是通过否认罪应受惩罚这一原则而为自己作辩护的,而不是通过否认他的犯罪事实。在其对神圣事物的知识的限度内,游叙弗伦是没有危害的。如果这一知识会驱使他损害属人的事物,他将毫不犹豫地去做。他会毫不犹豫地指控甚至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他的孩子、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不虔敬。他与苏格拉底现成了鲜明的对照,后者不会为任何事指控任何人。在对话一开始,游叙弗伦相信他与苏格拉底在同一条船上。苏格拉底使他注意到这一事实:游叙弗伦因为他高于常人的禀赋而受到人们的嘲弄,可苏格拉底因为他的禀赋却受到了迫害。作为对这一差异的解释,苏格拉底暗示说,游叙弗伦隐匿起他的智慧因而得到安全,而他苏格拉底被人认为四处传播他的智慧所以身陷危境。在这一点上,似乎苏格拉底和游叙弗伦的差异仅在于游叙弗伦比苏格拉底口风更紧。 当游叙弗伦向吃惊的苏格拉底夸耀他的事迹――包括控告他自己的父亲不虔敬――以及苏格拉底指出对此事的智慧心存疑窦后,游叙弗伦似乎变得意识到他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于是,苏格拉底向游叙弗伦提出,为了能够使他不虔敬的罪名能够撤消,他希望作游叙弗伦的学生――后者声称对神圣事物什么都知道。他更进一步提出他想把游叙弗伦当作避雷针,以抵挡迈雷托士的雷击。他想藏在游叙弗伦和他那妥贴隐匿的智慧的背后。他让游叙弗伦注意这一事实:教了苏格拉底,游叙弗伦就走出了他迄今一直得享安乐的掩蔽所。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能够给游叙弗伦产生任何印象。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能够让他明白,他与苏格拉底不在同一条船上,或者他与苏格拉底之间隔着一片海湾。只有当苏格拉底指出他对有关诸神的流俗故事是否真理心存疑窦后,他才意识到这片海湾。因为在这之后,他才(尽管很不情愿)把苏格拉底划到众人那一类去。从那一刻起,他知道苏格拉底和他自己不在同一条船上了。可他仍然觉得苏格拉底――有别于众人――是可教育的,也就是说,愿意听取他游叙弗伦的智慧。然而,苏格拉底辜负了游叙弗伦的期待。很古怪的是,苏格拉底主要对没什么价值、不那么神圣、且事实上很琐碎的事物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虔敬的定义,而非有关神祗的作为和神祗对人类的命令这一类奇妙故事。苏格拉底似乎渴望一种在游叙弗伦看来不那么高尚的知识。不管怎么说,他曲意满足这一欲望。 结果,游叙弗伦明白他可能会输掉官司――毕竟,他必须在这世上,在人间的裁决人面前,在由众人组成的裁决人面前,打赢它――但游叙弗伦对这一前景会给属人事物带来的颠覆却毫不关心。相反,苏格拉底对属人事物出奇的熟悉――而且是以下等人做下等事的方式――让游叙弗伦确信苏格拉底属于众人,不是暂时而是一向如此;苏格拉底是不可教的,他不愿听取游叙弗伦的智慧,乃是由于他没有能力理解这一智慧。一言以蔽之,苏格拉底是个俗物。稍后,苏格拉底让游叙弗伦明白,他与他自己是大大地相矛盾的。虽然他知道自相矛盾是件坏事情,虽然他与别人辩论时也会求助于矛盾律,但游叙弗伦对其言语无力丝毫不感到困惑。事实上,他倒似乎期待类似的情况出现。他的自相矛盾仅仅向他证明,他不能向苏格拉底说出或表达他所想的或所意识到的。像游叙弗伦能够向一个从未尝试过神圣事物的人夸耀的体验,人们又如何能表达呢?在传达不可传达者时,人们不也不得不与自己相矛盾吗?再稍后,游叙弗伦几乎公开拒绝告诉苏格拉底有关神圣事物的真正秘密,虽然苏格拉底一再要求他这么做。他暗示苏格拉底,必须满足于寻常人也能明白的素朴真理。苏格拉底对这些真理――它们涉及献祭和祈祷――的奇谈怪论,显然向游叙弗伦揭示了苏格拉底身上一道无知的深渊。就在对话临近结束前,当苏格拉底要求游叙弗伦不要藐视他,他是极其严肃的,因为他确信游叙弗伦的确藐视他。对话结束了,因为游叙弗伦无望地放弃了,而他无望地放弃了,乃是因为他从这场对话中学到了:苏格拉底是个不可救药的家伙。游叙弗伦对苏格拉底的对话技艺具有免疫力。就像苏格拉底一样,经过这场对话他丝毫没有改变。他以自身的方式对苏格拉底有所了解,就像苏格拉底以自身的方式对游叙弗伦有所了解。就这么些。于是,在某种意义上,他真的和苏格拉底是同一条船上的。因为我们所提到的奇异性也就相当于本质上的相似性。游叙弗伦是一幅苏格拉底的漫画像。恰如苏格拉底,游叙弗伦超越了寻常技艺和德性的维度。但是,如果说苏格拉底从寻常技艺和德性转向哲学,而游叙弗伦则从它们转向了某种有关神圣事物的伪知识。可以这么说,游叙弗伦用某种有关神圣事物的伪知识替换了哲学。虽然游叙弗伦相信他比无论是迈雷托士还是苏格拉底都高明,但事实上他却占据了迈雷托士和苏格拉底的中间位置。我们现在必须来定义这一中间位置。 (六) 迈雷托士指控苏格拉底不相信城邦所相信的神。迈雷托士将他自己等同于城邦的信仰。迈雷托士将苏格拉底传到城邦的法庭上。迈雷托士将他自己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正统观点。到底什么是正统观点,待我们厘清了游叙弗伦的背离后,庶几可得澄清。游叙弗伦知道他与众不同,知道他背离了“属人事物”对虔敬的看法。他是如何理解虔敬的?在他对苏格拉底所提的何谓虔敬之问题的第一个答案中,他给出了一个形式上不完全的答案。他举了个例子,而不是下个定义。他的第二个答案形式上是充分的,第三个亦即最后一个答案也是如此。但无论是第二个还是第三个答案,都没有表达出形式上不完全的第一个答案背后的虔敬观。只有第一个答案与游叙弗伦的趣味、他的行动、他对其父亲的指控有直接的联系。只有第一个答案是与游叙弗伦的行为、他的生命、激励其生命的原则相协调的游叙弗伦的言语。因此,它是揭示为他所独有的虔敬观的唯一答案。柏拉图令游叙弗伦在一个形式上不完全的答案中表达其真正的虔敬观,可谓是一石三鸟。首先,他这样做就刻画出了游叙弗伦训练不足。其次,他这样做就让我们看到了,游叙弗伦从来没有透彻理解他对正统或 接受之观点的背离的全部意义。第三,他这样做就阻止了对真实问题的真实讨论。在这一环境中,就不能给出虔敬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会给出虔敬问题的解决方案,免得妨碍读者自己求索解决方案。然则,游叙弗伦在其第一个亦即形式上不完全的答案中所表示的虔敬观的形式上充分的表达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说:虔敬在于做神所做的事。我们也可以将此观点与正统的观点相对照,按后者,虔敬在于做神叫我们做的事。因为按祖先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神意味着――由于习俗可最终设想为由神创制的――做神让我们做的事。游叙弗伦通过行为,更通过言词,表达了他的虔敬观。与祖先的习俗相反,他控告他的父亲不虔敬。然而,据说虔敬就在于按祖先的习俗崇拜祖先的神。他的行为就等于拒绝承认这观点。他的行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虔敬在于做神所做的事。游叙弗伦的虔敬观是异端的(heretical)。或者,用一个时髦词,是异议分子的(deviationist)。这一点从以下的思考很容易看出。按正统的观点,虔敬主要在于――虽说不是排他性的――祈祷和献祭。但神并不祈祷和献祭。要是效仿诸神或诸神的行动,做诸神所做的事,那人就不会祈祷或献祭了。诸神并不虔敬。要是效仿诸神,人也不再是虔敬了。游叙弗伦观点的一个更恰切的表达因而就该是:为神所喜者乃是人做神所做的事,因而为神所喜者乃全然不同于虔敬者。但游叙弗伦不敢向自己承认其观点的这一含意。在他的第二个答案中,他将虔敬等同于为神所喜的东西。但苏格拉底向他展示了,他所真正意味着的乃是:虔敬和为神所喜是根本不同的。诚然,苏格拉底向游叙弗伦展示这一点的方式与我刚刚所指出的有所不同,但我们慢慢会看到,苏格拉底直白表示的论点只是对其隐含论点的表面上简化实际上像望远镜那样无限拉近的表达。然后,游叙弗伦坚持虔敬在于做神所做的事这一观点。他如何知道神做什么事?是从人们对神的信仰中;从人们关于神所一致同意的观点中,从他信以为真的有关神的流俗故事中。但这些流俗故事也同样说,人不应该做神所做的事,反倒应做神叫他去做的事。因而游叙弗伦的立场是不能成立的。他所求助的权威驳倒了他。他应该回到正统观点。 但一个人能回到正统观点吗?一个人能接受仅以故事为根据的立场吗?然而,如果我们抛弃了故事,关于神、关于虔敬,我们又能说什么呢?还有,我们推测诸神是超人的存在者,因而,人的最高类型给了我们有关神是什么的些许迹象。但是,人的最高类型乃是有智慧的人。因而,有智慧者的类比乃是我们探讨神的最佳线索。而有智慧者更爱那些和他一样行事的人,而不是那些仅仅做他让他们做的事但不是像他那样行事的人。因而,我们倾向于认为――考虑到我们将“诸神”理解为超人的存在者――神根本不是通过告诉人类该做什么,或者发布命令来行统治的。无论如何,有智慧者的类比――它是我们有关诸神,或者有关为神所喜者之知识的唯一向导――将引导我们明白这一点:从更高的角度看,游叙弗伦的虔敬观乃是半心半意的试图超越正统虔敬观的努力。游叙弗伦的确占据了迈雷托士和苏格拉底的中间位置。回到迈雷托士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就只有选择跟随苏格拉底前行。 这条道路的方向乃至终点,由游叙弗伦半吊子立场以及使其苦恼的困难所指明。然而,游叙弗伦的观点却高于正统观点,且游叙弗伦知道这一点。他的夸耀并非全然无根据。游叙弗伦超越了正统观点,因为他渴望比众人的眼界更高的东西。然而,这一观察却没他的份。他实在只是个吹牛者。当他说为神所喜者是虔敬而实际意思则是为神所喜者不是虔敬时,他与他自己相矛盾了。要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必须干脆否认为神所喜和虔敬的同一性。人们必须有勇气坚持这样的观点:即人们不能为神所喜,除非在城邦所理解的意义上成为不虔敬者。或更确切地说,人们必须勇于以某种方式成为不虔敬者。什么方式?游叙弗伦曾有这样的意思:如果人做神所做的事,就能为神所喜。但不同的神做不同的乃至相反的事。为此神所喜,便为彼神所不喜。如果不同的神喜悦不同的事,如果不同的神相互分歧,如果不同的神相互争斗,则不可能取悦诸神。游叙弗伦略微同意这一点。他在做最好最正义的神宙斯所做的事。在诸神中他选取最正义的神为其楷模。但要作此选择,他必须知道正义。他必须知道什么是正义。他必须知道正义的理念。因为最正义的神乃是最完美地模仿正义之理念的神。但如果某人知道正义的理念,那就没有理由说为什么他必须去模仿正义理念之最完美的模仿者。为什么不模仿正义理念自身呢?没有任何理由去模仿任何神。模仿诸神,因为神做某事便去做神所做的事,且因此而成为虔敬者,这只证明虔敬是多余的。我们必须再跨出一步,说不需要任何神。如果我们怀疑有关诸神的流俗故事,如果我们试着为自己而思考,那我们就会被引导至这一结论:被赋予诸神的一般意见实际上都属于各种理念。这些理念替代了诸神。由此出发,我们就能理解和判断迈雷托士的指控。 就此范围而言迈雷托士是正确的。苏格拉底的确不相信城邦的神。而他也真的引入了其他东西。但当迈雷托士以为苏格拉底引入的其他东西是神灵,他就错了。事实上,它们是理念。如果我们不想谈论神,那我们就必须说,苏格拉底引入的其他神乃是理念。人们也可以说,当迈雷托士谈论苏格拉底引入的新奇之物时大大地错了。因为先于一切模仿理念者的理念,也先于神。它们是最初、最古老的东西。沿着由游叙弗伦提供的线索,苏格拉底将迈雷托士的指控表达如下:苏格拉底创立新神(希腊文poiein,“创制”)。苏格拉底的辩护可陈述如下。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将那些决不可被设想为由他物所制作和能制作他物的东西视为原初事物的人。他的观点是极端非诗人的(unpoetic),诗人的意味着“制作”。他的指控者是个诗人。如果人们想要否认原初事物是理念,那就必得说原初事物是诸神,且诸神制作了理念(《理想国》卷十)。人们必得设想原初事物是能制作或产生他物的存在者。由游叙弗伦所提出的另一种观点太过极端,乃至于若能避免它人们会很高兴。如何能避免它呢?让我们回到游叙弗伦不知不觉滑离正确道路的那一点。 游叙弗伦曾否认做神所做的事高于做神告诉或命令我们做的事。但当他明白,不同的神做不同的、相反的事时,他就不知所措了。他不得不在诸神中作出选择,并因此不得不求助于选择或偏好的原则。这一原则被证明乃是正义的理念,即高于诸神的东西。但是,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在冲突的诸神中作出选择,而必得求助于理念,必得动摇虔敬的根基?确乎有。从祖先的观点看,善等同于祖先的,等同于古老的。因此最好的神乃是最古老的神。要想找出哪个神是最古老的,我们不必参考理念。我们只消查阅过往的记载。如果我们将流俗的故事看作这种记载,我们会知道最古老的神是乌拉诺斯(Uranos),宙斯的祖父。在做神所做的事意义上唯一可能的虔敬方式――按游叙弗伦的路线唯一稳妥的虔敬方式――就是做乌拉诺斯所做的事,或者说效仿乌拉诺斯。但乌拉诺斯做的是什么事呢?他伤害或者说损害他的孩子们。他损害年轻人。在希腊语中的说法,他败坏年轻人。也就是说,恰恰是败坏年轻人,苏格拉底才会是虔敬的。或者反过来说,虔敬的苏格拉底选择了唯一的虔敬方式――以最古老的神为楷模――并因此败坏了年轻人。然而乌拉诺斯不仅仅是个人格神,他也是天。而且从其他人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德性等同于效仿天。另一方面,控告年长苏格拉底的迈雷托士,以及想要消灭其老父的游叙弗伦,都是在效仿宙斯,一个相对年轻的神。他们是不虔敬的。此外,他们还前后不一贯,因为宙斯并不尊敬古老的神。因此,不是尊敬古老神祗的迈雷托士和游叙弗伦,而是不尊敬古老神祗的苏格拉底,在效仿宙斯。苏格拉底似乎无论从哪个观点看都是虔敬的,除了简单的正统观点。 人们会说这些都是玩笑。这些陈述的确展示了些许困难,其中之一就是,尽管乌拉诺斯据说是最古老的神,他却的确不是最古老的神灵。地母(Mother Earth)就比乌拉诺斯古老。而苏格拉底很可能不会同意:男人的德性是与效仿一个女神或一般女性的存在者不相容的。他自己的技艺不就是女人的技艺吗?因此,让我们重复我们的问题:我们是否能避免作这种选择,或者是理念或者是诸神?换句话说,为什么必须主张理念是第一性的?《游叙弗伦篇》暗示了一种选择。或者最高的存在者是争斗的诸神,或者最高的存在者是理念。如果否认理念是第一性的,那人们就到达了对争斗的诸神的信仰。为什么?为什么诸神要争斗?说到底,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作没有知识――译者)。但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关于不变者、关于必然性、关于智性的必然性、关于理念的知识。知识之所知识者,乃是先在的。理念先于关于理念的知识。如果没有理念的第一性,就不可能有知识。因此,如果人们否认理念的第一性,他就否认了知识的可能性。如果理念不是第一性的存在者,则首要的或原初的事物就不可能是能认识的事物(knowing beings)。它们的行动必定是盲目的。它们将相互抵牾,它们将相互争斗。换句话说,如果首要的事物是诸神,而非理念,则任何东西之为善和正义乃因为神爱它,而没有其他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内在的理由。首要的活动不是知识或理解,而是没有知识或理解的爱,即盲目的欲望。但这种情况不是在一神论中占了上风了吗?不可能以《游叙弗伦篇》为基础来决定这一问题,我相信在这篇对话中单数的“神(上帝)”从未出现。然而,《游叙弗伦篇》似乎暗示道:即便是最古老的神也必须被设想为服从理念。诚然,如果只有一个上帝,在思考虔敬在于效仿上帝时就不会有困难了。人们必须知道,上帝是善的或正义的或有智慧的,即上帝要依从正义的标准。如果这标准服从上帝,或依赖于上帝,或由上帝所创制,如果它可以为上帝所改变,它就不再能够作为标准了。上帝必须被设想为服从必然性,一种智性的必然性,它不是他所创制的。如果我们否认这一点,如果人们假定上帝高于智性的必然性,或并不为智性的必然性所约束,严格说来他就不能有认识 ,因为认识乃是对智性的、不可改变的必然性的认识。如果是这样,上帝的行动将全然是任意的。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比如说,他可以创造别的神祗,许多个神,当然它们不可能有知识,它们会争斗。 (七) 如果虔敬是多余的,如果诸神是多余的,那为什么似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虔敬是必要的、诸神也是必要的呢?为什么人需要神祗?在有关虔敬的第三个定义的讨论中,暗示了对问题的答案。照那定义,虔敬在于事神。更确切地说,虔敬在于以某种方式事神,类似于奴隶事奉主子,全然屈服于主子,唯主子吩咐是从。虔敬是某种服侍。对此,苏格拉底解释如下。虔敬是种服侍的技艺、服务的技艺、伺候的技艺。如此说来,它必定要服务于某种统治的或成体系的(architectonic)技艺。于是,虔敬的前提乃是,诸神是统治技艺的从业者。但每一种技艺都产生某种东西。那么诸神的统治技艺产生什么呢――当它以人类技艺为其仆役性技艺(ministerial arts)时?游叙弗伦只是回答:诸神产生了许多好东西。但他拒绝向苏格拉底这样不主动提出自己观点的人解释,这许多好东西是什么。毫无疑问,游叙弗伦心里所想的这许多好东西,不大会使苏格拉底感到满意,但苏格拉底在该语境中还是说,通过回答诸神的统治技艺所产生东西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会抵达某种对虔敬的恰切理解。紧接着苏格拉底所举的例子,就显明了他心目中诸神的特定产物到底是什么。苏格拉底用将军之技艺和农夫之技艺为例子来说明仆役性技艺。人们试图通过将军之技艺和农夫之技艺而获得的好东西,就是胜利和好收成。然而,要产生胜利和好收成,光有将军之技艺和农夫之技艺还不够。因为这些技艺并不能保证结果,而在这些技艺中,重要的只是结果。运用将军之技艺和农夫之技艺,所产生的结果是好是坏,依赖于偶然性(chance)。偶然性乃是不能为技艺或知识所控制者,或不能为技艺或知识所预言者。但人太依赖偶然性了,乃至于不屈从于偶然性。人作出非理性的努力,试图控制不可控制者,控制偶然性。然而,他知道他不能控制偶然性。正是出于这一理由,他需要诸神。诸神是用来做他自己做不了的事的。诸神是他相信可借此控制偶然性的引擎。他事奉诸神,为的是成为诸神的东家、诸神的主子。 然而,有一种特殊的技艺,一切人类技艺中最成体系的技艺,其结果尤其依赖于偶然性,而且它绝对需要诸神或取决作为其补充。那就是立法的技艺。立法的技艺关涉的是公正、高贵、以及善,即涉及其对象的真正知识比涉及度量衡的知识更为困难。因此,立法的技艺是分歧的自然领域。立法技艺的首要对象是公正。而正是作为正义的一部分,虔敬才在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定义中被定义的。虔敬是对诸神的正义,正如狭义的正义乃是对人的正义。对人的正义是善。我们已经知道这一点了。尚存疑问的是虔敬的地位,或者说对诸神的正义。看来,对虔敬的需要最好要从对人的正义的不足或限度出发去理解。而对人的正义之最严重的不足,乃是在非理性的人们眼中,它并不具备足够的正当性(sanction)。由虔敬或诸神所提供的,就是这一正当性。但要想完成这一任务,虔敬就必须服务于狭义的正义。狭义的正义首先是守法,或者说服从法律。因此虔敬必须是这一意义上的正义的一部分,它必须是服从法律的一部分。但法律首先是祖先的习俗。于是,虔敬就完全取决于(stands or falls by)服从祖先的习俗。正是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同意正统的观点,反对异端者游叙弗伦的。游叙弗伦通过控告其父不虔敬而践踏祖先的习俗。苏格拉底向游叙弗伦ad hominem(针对其个人)指出,他没有权利践踏祖先的习俗。于是,他在游叙弗伦的眼中显得是民众的一员,是个俗人,便不足为奇了。我们可以说无论是正统观点还是苏格拉底都是神智健全的(have common sense),而游叙弗伦则神智不健全(lacks common sense)。我的意思是说,一个社会无论基于正统观点还是苏格拉底的原则都是可能的,而基于游叙弗伦原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不是就实践而言将祖先的习俗视为神圣,则一个社会是不可能的。正是出于这一理由,柏拉图才坚持用法律去惩罚不虔敬的必要性。如我们这样的自由派,忍不住要以柏拉图自身的证言为基础去与柏拉图争辩。柏拉图不是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在一切神智健全的人――无论是众人还是苏格拉底――的眼中,游叙弗伦是个可笑的角色?可这个可笑的角色不是个无危害的缺陷吗?那为什么不宽容游叙弗伦呢?但我会马上就回到这篇对话。 (八) 《游叙弗伦篇》是篇非常矛盾的对话。的确每一篇柏拉图对话都是如此。《游叙弗伦篇》特有的矛盾之处则在于此。《游叙弗伦篇》所从属的这一类柏拉图对话的程序是这样的: 对话者先就讨论的主题提出一个定义,它表达了最寻常的观点,尔后他被逐步引向一个更高的观点。但《游叙弗伦篇》中所提出的第一个定义在最关键的方面却高于最后的定义,后者仅仅表达了流俗的虔敬观,即虔敬在于献祭和祈祷。更普泛地说,柏拉图对话的正常程序是从低到高的上升,而《游叙弗伦篇》的程序则是从高到低的下降。人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一矛盾。第一种,异端者游叙弗伦必须被领回至他所从属之地,即回到正统观点,重新遵从习俗。第二种,《游叙弗伦篇》是篇极不寻常的对话。它提出了有关虔敬问题的最坚定的表述。因此,这篇对话的结构有这一特色:A,揭示真理;B,解释基本谬误。在对话临近结束时,苏格拉底将游叙弗伦比作普洛透斯(Proteus)。普洛透斯是个狡猾的海神,要想抓住他是非常困难的。他会变成各种形状:雄狮、龙、豹、大野猪、流水、枝桠繁茂的树。游叙弗伦像普洛透斯,因为他不容易被抓住,而是总在改变立场。还有,游叙弗伦像普洛透斯,因为普洛透斯是不会错的(unerring):他知道诸神的一切秘密。而今,苏格拉底想要抓住游叙弗伦,逼他讲出真理。在神话中是谁想要抓住普洛透斯,逼他讲出真理的?墨涅拉俄斯(Menelaus)。正如游叙弗伦效仿普洛透斯,苏格拉底也在效仿墨涅拉俄斯。苏格拉底像墨涅拉俄斯。苏格拉底有什么与墨涅拉俄斯相同的东西?墨涅拉俄斯是海伦的丈夫,正如苏格拉底是赞娣痞(Xanthippe)的丈夫。这个方向走不了很远。让我们来看看,在什么样的背景中,出于什么理由,墨涅拉俄斯想要抓住普洛透斯的(《奥德赛》4.351以下)。墨涅拉俄斯自己说:“在埃及河边,我一心要往这儿赶,但诸神还是把我阻拦,因为我没有献上令神满意的祭礼。而诸神希望我们总是记得他们的要求”。 墨涅拉俄斯想要抓住普洛透斯,因为只有普洛透斯才能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可摆脱他因没有献上该献的祭礼而陷入的困境。苏格拉底想要抓住游叙弗伦,因为只有游叙弗伦才能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可摆脱他因没有献上该献的祭礼而陷入的困境。看来这些事情启发我们去理解《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对克里同说的最后一句话:“我们还该埃斯库拉庇乌斯(Aesculapius) 一只公鸡呢”,正如我们该好好地理解这段话。不管怎么说,苏格拉底失败了,而墨涅拉俄斯则成功了。理由很明显,苏格拉底并没有问他的普洛透斯他苏格拉底该做什么,而是问了他一个纯粹理论性的问题:什么是虔敬? (九) 开头我就说过,《游叙弗伦篇》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惹人气恼的半真理。这一惹人气恼的半真理说的是,虔敬是多余的,诸神是多余的,除了对众人。为什么说这是个半真理?因为我们知道诸神存在。当然不是雅典的诸神,而是活生生的神祗。我们如何知道的?通过论证。通过由什么现象出发的论证?从运动、自我运动、生命、灵魂的现象。柏拉图通过从未使用过“灵魂”这个词、这个术语,点出了经由《游叙弗伦篇》所传递的讯息的半真理特性。通过对理念的强调和对灵魂的沉默,柏拉图创造了这一表象:没有诸神的位置。柏拉图很可能会通过理念无论如何高于灵魂这样的考虑来证明这一半真理。 最后,我想就或许会冒犯你们当中某些人的东西――论证所具有的某种玩笑特性,而这论证又是探讨一切主题中最严肃者的――说几句。我请你们回想《会饮篇》的结尾,我指的是哲学独力完成悲剧和喜剧两者的任务。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下流行的对柏拉图的解释,都可以说是揭示了柏拉图思想的悲剧元素,但他们却忽视了喜剧元素,除非它打到了某人的脸。有许多理由可以说明这一不足之处。我只提一个。对柏拉图的现代研究发源于德国,没有喜剧的国度。要想指出为什么说喜剧元素在柏拉图那里是至关重要的,我给你们读几句话,出自我所认识的唯一一个欣赏这一元素的柏拉图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爵士。我引的是:“因为要想证明此世生命不是笑的时间而是哭的时间,我们发现我们的救世主自己哭过两三次,但我们没有发现他笑过哪怕一次。我不会发誓说他从来没有笑过,但至少他没有留下笑的实例。可另一方面,他却留下过哭的实例”( 《关于苦难之慰藉的对话》 ,章13)。如果我们将莫尔所说的耶稣和柏拉图所说的苏格拉底作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苏格拉底笑过两三次,但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他哪怕哭过一次”。偏爱笑反对哭似乎是哲学所固有的小偏见。因为哲学家所理解的哲学的开端就不是对主的畏惧,而是惊异。其精神不是希望、畏惧、和战栗,而是以退隐为基础的沉静。对于这一沉静,笑要比哭更近一些。到底是圣经正确还是哲学正确,当然是极端重要的唯一问题。但要想理解这一问题,人们必须首先去看看哲学自身到底是什么。人们不能一开始就透过圣经的眼镜去看它。不论我们的立场在哪里,我们都不能通过试图证明我们吃了饼且我们怀有它而服务于任何值得尊敬的目的。苏格拉底竭尽全力将那些能够思考的人从无思无虑的睡梦中唤醒。如果我们用他的权威使我们自己沉睡,那我们就根本没有学习到他的榜样。 注释: 医药神,阿波罗的儿子,有起死回生之术。冥王哈得斯(Hades)由此向宙斯抱怨,而宙斯也担心埃斯库拉庇乌斯把人都变成不朽者,就以雷电击杀了他。――译者注 ———— 徐卫翔译自The Rebirth of Classical Political Rationalism, Essays and Lectures by Leo Strauss, Selected and Introduction by Thomas L. Pange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pp. 187-206.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1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杭州——心灵深处的圣地
hjf306 2010-12-27 20:55
2010 年 12 月 26 日晚,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等主办的 2010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 20 座城市获得了幸福殊荣。 荣获 2010 中国最具幸福感 的 地级及以上 城市 为: 杭州 、成都、长沙、昆明、南京、长春、重庆、广州、通化、无锡 ;最具幸福感县级 市 为: 江阴、宜兴、长沙县、余姚、滕州、铜梁、海城、太仓、莱州、胶州 。 此外,杭州、成都市获得最高荣誉奖民生贡献特别大奖;昆明、长沙、长春市获得金奖;宜兴、余姚市获得民生贡献大奖;长沙市获得民生满意大奖。 在网上查询了前三年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结果如下: 20 09 年 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为 : 杭州 、成都、宁波、西安、昆明、长沙、南京、银川、南昌、长春。 10 个县级市为:山东邹平县、江苏宜兴市、江苏吴江市、湖南长沙县、江苏江都市、浙江余姚市、云南安宁市、四川都江堰市、辽宁海城市、广东增城市。 其中,杭州市因连续多年在这一调查推选活动中表现优异,成都市因为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对民生贡献突出,分获建国六十年特别大奖。宁波则因连续三年获奖,而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200 8 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为: 杭州 、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兴、长春、无锡、长沙。 其中杭州由于连续五年在调查推选活动当中名列前茅而获得金奖。 另有 10 座城市分获单项奖:鞍山获评最具人情味的城市;深圳被认为赚钱机会最多;威海交通满意度最高;生活便利则首推上海;医疗卫生水平最高的城市是北京;教育满意度最高的城市为南京;青岛最具安全感;海口环境质量最佳;大连文明程度最高;重庆则在发展速度方面居于首位。 200 7 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为: 杭州 、宁波、沈阳、青岛、台州、珠海、中山、上海、北京、成都 。 连续四年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杭州都能入围而且高居榜首。是什么样的魅力造就了杭州的这些荣耀呢?看看颁奖词也许就能明白了:天堂杭州,是人们对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山水与人文的韵致,古典与现代的竞放,杭州,一座天天传递着幸福感动的品质之城。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只在于它的高楼林立、灯火辉煌,更在于其独有的文化积淀和包容之态。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着 2200 年的悠久历史,经历多少文人志士的书写,文化积淀自然深厚。至于其包容心态,从杭州的缩影西湖便可看出。一个西湖,既可以容纳名妓苏小小的缠绵悱恻,也可以容纳英雄岳飞的悲壮激昂;即有儒家的平治天下,亦有道家的超逸飘然和佛家的晨钟暮鼓;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会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人妖相恋、仁义道德、梅妻鹤子、放逐山水凡此种种都可共溶于湖光山色之中。有这样的包容之态,自然能有杭州的雍容大气。 作为一个仍抱有些许幻想的读书人,杭州是此生不可错过的城市。也许湖水没有想象中的清,也许龙井没有想象中的香,也许梅花没有想象中的白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看待,用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受,千年沉香定会幽然而至,一如那十二月的水仙花,清香冷寂,不绝如缕。
个人分类: 情感体验|3498 次阅读|3 个评论
《江东古典诗词选 》
liwei999 2009-12-30 21:44
From: lio@sfu.ca (Wei Li) Subject: 江东古典诗词选 Date: 22 Aug 1996 11:18:54 GMT 作者:江东 江东古典诗词选 送剑声返浙 与我同行几度秋,浦江寒雨下归舟。尊前唱尽阳关曲,更约他年百越游。 淹留十载故幽州,携眷重为瓯北游。古寺江心凭 望,何需惆怅赋登楼。 寄江南故人 柴门薄暮望南天,人散高阳意索然。夜饮午桥犹记否?采茶朴蝶舞翩翩。 淀中春色兼寄亦孺 金钟河畔柳深青,入眼春光尽别情。料得明年携手处,蒙蒙烟雨锁江城。 寄芜湖五弟 别来犹忆旧音容,几度华胥国里逢,休说茱萸能遍插,春申江畔已秋风。 书剑飘零别沪江,阻归无计慰萱堂,池塘青草年年绿,客舍床前月似霜。 书怀 几载飘零海北头,旧欢唯向梦中求。少年同学今安在,独上西楼月似钩。 浣溪沙 剑石文峰笑语盈,南腔北调意难明,金丝巷底晓啼莺。 摄影山中酬旧雨,闲游郭外喜新晴,一花一木总关情。 如梦令 骤雨萧萧初歇,冀北离人愁绝。醉起复黄昏,又是落花时节。凄切,凄切,恰 见月圆还缺。 无题 漫步长街夕照红,楼头夜读伴寒蛩。迎春送酒心先醉,踏雪寻芳意正浓。学院 路旁清夜语,金钟河畔晓天钟。觉来不见斯人面,西望云山几万重。 和剑声 形销骨立卧孤村,寒雨连霄暗断魂。曾无旧帙依灯读,哪有良朋对榻论。方忧 耳畔多蚊子,又见眼前尽稻孙。剩得豪情能几许,涂鸦满纸荒唐言。 送剑声于光赴津转车返浙 临歧无语说还休,哪用空言慰客愁。幸有寸阴堪一醉,匆匆踏雪上樊搂。 感旧 轮台竹报今朝至,昨夜鱼书寄括州。举目家山何处是?天南地北旧沙鸥。 同侪张君归里戏赠 投笔从锄意淡然,依稀丰采似当年。悬壶门首丝瓜架,一闭柴扉别有天。 约世宜 寒雨潇潇锁茂陵,何当携手叙离情,陈年佳酿三千石,把剑长歌饮到明。 洗尘 七年人海隔参商,携幼重登君子堂。喜见风华依旧在,征尘洗尽引离觞。 别筵赠世宜 红烛幽光映别筵,葡萄正紫蟹犹鲜。若无东厂锦衣卫,已泛扁舟碣石边。 寒夜亦孺自津来访 一年一度一相逢,代酒清茶啜几盅。语罢沉眠天欲晓,驿边秃柳舞西风。 何处 遥知西子换新装,五老峰前泻瀑长。细雨霏霏湿江岸,骚人何处觅春芳。 夜雨话旧 当年此地曾为客,又见山桃旧识花。夜雨声中摘青韭,油灯影下啜新茶。闲谈 名胜愁羁鸟,纵论人情笑井蛙。明日送君登远道,猿啼峡口莫思家。 与世宜有约不至 临行败兴记前秋,重约斯人作壮游。不意竟如黄鹤去,凄风苦雨罩燕幽。 黄梅细雨满孤山,估客南游去不还。寄语扶余劳探问,苏堤翠柳系雕鞍? 订约 休说鱼书往来频,天涯何处有归津。兰亭盛会几时再?寄语轮台问故人。 自嘲 (勤杂工薛君尝云,予曾过三关:58年未累死,60年未饿死,66年未斗 死,语浅意深,有感焉,因为是诗。) 男儿有志卧东山,旧日朱颜揽镜看。焚尽书林何足惜,幸而无恙过三关。 咏史 少年热血寄刀弓,瀚海交河染尽红。最是凄凉凭吊日,朝朝礼拜颂元戎。 长恨 长恨平添九日愁,何当设奠浦江头。茫茫翰海交河畔,寂寞孤坟历几秋。 无题 满耳书声诵未休,喁喁低语小窗幽。遍山芳草寻游侣,彻夜弦歌约舞俦。骤雨已催 钗影去,罗绡尚有暗香留。当年多少牵情事,尽在东斋第二楼。 欣闻 闻说斯人万里来,匆匆定约羽书催。家肴胜似琼林宴,绿酒红灯玛瑙杯。 重会天云 轻车飞度玉门关,游子翩翩万里还。又作午桥桥上饮,何须日日叹东山。 香山 松林深处酒帘招,红叶萧萧映石桥。莫说香山清静地,也应难避座山雕。 良辰 良辰筹划已经年,站外言欢岂偶然。人道东家羊肉好,莫谈离恨在尊前。 夜访八姨家 尽兴遨游到日斜,今宵重访八姨家。此情此景真疑梦,品罢香茗又进瓜。 候人不至 蓬门秋色也凄迷,黄叶金风日向西。过尽千车人不至,孤琴独抱怅然归。 入京公干邂逅从弟 南腔北调意难通,喜得京华邂逅逢。笑问乡音曾改未,只今原籍是川蓉。 从弟来访 万里嘉宾至,蓬门笑语迎。明朝寻碣石,前日别神京。休说饔飧淡,且尝麦酒 清。几时乘逸兴,游遍锦官城。 新诗 新诗写罢寄芜城,犹是呕心沥血成。世上不平多少事,悲欢离合古今情。 菩萨蛮 催花还著熏风力,松江水满千山碧。向晚倦登楼,思君日日愁。 旧欢何处觅,游子无消息。临别枉叮咛,斯人忒薄情。 鹊桥仙 伤情晓色,恼人天候,往事那堪回首。着绯冠盖满京华,隔窗罅寒风声透。 斯人已杳,层楼依旧,又见镜中影瘦。昔年幽径独俳徊,且喜得新词赋就。 如梦令 遥望江南天阔,忽念当年迷辙。欲问旧时颜,犹带天山霜雪。休说,休说,九月未 曾芳歇。 游北戴河夜宿海边凉亭 戒律森严梦不成,满洲度牒也无灵。凉亭卧听潇潇雨,一夜涛声拍到明。 与世宜携幼同游山海关 游罢海滨访古城,尝心最是雨初晴。至今犹骂吴三桂,一怒红颜约虏兵。 剑声南归得意因赠 无庸千里共蝉娟,客梦乡愁着着捐。尽洗燕幽黄土气,一肩风月访名川。 剑声自江南来时已有秋意 翩翩重访旧亭台,犹带江南秀色来。花事何曾残欲尽,丛芳又向小窗开。 剑声来访同游塘沽遇雨 意兴未阑日未西,仓皇还似落汤鸡。归来品茗北窗下,且把诗文入话题。 送剑声赴晋 潮白河边访旧游,如何不雨也成秋。愁情已伴乡情去,又复悠然赴蒲州。 夏日即事 恼人长日卧西厢,茉莉花开满院香。帘外欢声谁唤我:丝瓜棚下最风凉。 长城 既登险峻几层台,意兴阑珊暮色催。毕竟雄关关不住,游人如鲫过墙来。 赠Y.L. 邂逅长廊语片时,重提旧事惹萦思。还期别后须珍重,莫教闲愁蚀玉肌。 咏史 简册成灰不世功,江山保得万年红。尽坑以古非今辈,偶语何人怨祖龙。 无题 读罢诗书结伴游,当时年少不知愁。才情直逼滕王阁,意气还如桔子洲。郭外寻春 倍亲切,床边问病益绸缪。犹思观剧三春夜,为惧丹平怕上楼。 再和剑声 竟夕长谈月已西,沉眠不觉五更鸡。梦中往往得佳句,急起披衣索墨题。 永遇乐 茅舍蓬门,终年长扃,又为君启。聚少离多,相逢不易,今夕须沉醉。 小栏独倚,低吟长啸,此意恐无人会。勿轻抛,千金一刻,明朝又与分袂。 依前丰采,才思如昨,问我新诗成未?雨横风狂,磋跎岁月,旧事休提起。 豪情不减,挥毫立就,心事万千凭寄。还甚喜,都磨不尽,书生意气。 津门一日游 风尘仆仆赴津门,小白楼边又见君。美满姻缘实堪羡,甘芳醇酒也销魂。频将急电 惊清梦,复把真心劝故人。一刻千金莫轻抛,纵谈犹得到黄昏。 赠圣慈 今夕应云喜,芳名久熟闻。热情勉嘉客,莺语怨郎君。逸气如清照,容光似硕人。 匆匆一为别,何日返乡 ? 江城子 案几零乱剩空房,忒匆忙,叹参商。暂别京华,仓促换行装,为访故人劳往返, 才踏雪,又经霜。 凭栏慢酌诉衷肠,论华章。鸾风和谐应切记,休辜负,好年光。 破阵子 恰去津门访旧,重来海角垂鞭。凛冽清晨欣雪霁,寂寞归途赏月圆,今宵抱恨眠。 竹报书成两页,新词草就三篇。画意诗情评旧赋,酒绿灯红醉别筵。相逢又隔年。 卜算子 抛笔望南天,墨客知何处。未晓今宵陌上游,抑听秦淮雨?题罢寄瓯江,又恐 迷津渡。一夜乡魂绕碧山,尽向三吴去。 无题 毕竟书生意气遒,闲要女伴作春游。清凉折得芙蓉叶,微喘轻摇舴艋舟。日暮 还归学院路,明朝又上解剖楼。临歧赠我花丝帕,几许深情在上头。 咏小园茉莉 谁云花事已凋零,绿腴红丰满后庭。无意争春偏后发,迎风摇曳也娉婷。 题无题后 秉得柔肠似玉溪,一般惆怅赋无题。新诗吟罢何处寄,遥望江东路欲迷。 无题 似水柔情一梦终,当时避面小廊东。凄风苦雨年年有,死别生离处处同。笑貌音容 犹宛在,长天碧海信难通。书声笑语俱沉寂,独倚西窗旧事空。 娇女诗 戏罢猫儿又逐蛙,千呼万唤始回家。携来闾左同游伴,犹自丁宁勿折花。 风雨 漫天风雨暖还凉,往事休提怕断肠。十七年前携手处,依然灯火小轩窗。 早春 依旧槐花十里香,夹衫犹着畏天凉。士林仍是花争艳,醉卧荒村梦洛阳。 永遇乐 践约黄昏,平林新月,华灯初上。水面风生,涛声拍拍,涨满桃花浪。隐隐车声, 层檐栉比,依约是长干巷。凭兰 ,喁喁絮语,今宵此景难忘。 心怀逸志,前程似锦,年少那知惆怅。临歧执手,殷勤嘱咐:明日重来访。 北园水暖,荷花十里,叶底堪停兰舫。回眸处,红墙绿瓦,遥遥在望。 燕立来访见赠 海角鱼书几度招,飘然重上蓟河桥。长谈一夕塞和狄,又向门前折柳条。 勉人 雨夜微吟别恨新,平生知己半沉沦。自来岭表多英士,毕竟幽燕有异人。碣石山头 观沧海,滦河渡口问归津。宜将砚墨时时拂,勿令鸡窗满暗尘。 海滨行 偕挚友,遣客愁,相将聊作海滨游。叵耐天公不作美,阴霾四合罩燕幽。清晨上道 雨来急,未曾登车衣已湿;日色向午彤云收,游人尽向滩头立。碣石山前浪接天, 乍晴乍雨雨连绵。击水中流去未得,徘徊沧海别业间。灯火阑珊到酒家,晶莹彩碟 贮明虾;融曳一堂齐举盏,无分夷狄与中华。游兴既阑酒亦足,奈何逆旅不留宿; 满洲度牒也无灵,十字街头犹踯镯。幸而海角有凉亭,可以高卧听涛声,心潮还似 浪头高,子夜披衣梦未成。遍体生凉送晓风,万籁无声睡意浓;觉来花影乱摇曳, 碧天云破月朦胧。黎明摄影白沙滩,乘兴登车向榆关,借问此行何所感?喟然浩歌 行路难。 泉城 (癸丑八月,余护送患者至德州,彻夜未眠。事竟,独赴济南一游) 竟夕辛劳忽到明,恼人天气访泉城。家家异卉飘香气,处处流泉淌水声。泉畔更无 香茗饮,湖滨尚有恋人行。低徊浩叹缘何事?细雨蒙蒙渡未成。 游济南,遇雨未能登历下亭 彤云密布暗齐鲁,荷伞携囊 行。倚柱方知泉水浅,凭栏顿觉远山青。 怀人漫步经三路,阻雨难登历下亭。枵腹从公真韵事,粗茶啜罢踏归程。 浦江寒士歌 霜风黄叶又穷秋,浦江寒士正凝愁。无限伤情思往事,极目八荒念旧游。当年负笈 渡河北,八月燕山犹翠色。繁红似锦桂飘香,击空鹰雏方展翼。骤雨连宵降玉京, 满庭花落寂无声。行吟泽畔寻常事,留得都中未了情。年来交结五都雄,江山人物 笑谈中。长恨人间欢聚少,迹同萍梗各西东。尚喜童心未尽失,几度欣然欲命笔。 仓皇避席且偷生,慎勿多言尊者叱。烟云缭绕帝舜居,何来高士结蓬庐。满怀锦绣 人莫识,书生无命欲何如。还凭鳞翼寄蒲关,故人万里几时还?笔砚勤亲须切记, 毋使怅然似去年。 永遇乐 跌躞长廊,低头暗问,伊人来未?邂逅相逢,应犹不识,缘是人憔悴。积年风雨, 尘埃满面,又见眼边纹细。思相见,又愁相见,见时羞愧无地。 京华课后,相携踏雪,夜雨幽窗还记。逸志仍存,天涯落魄,谁 英雄泪? 蓝桥路断,归舟何处?杳杳星河难济。从今后,悠悠不尽,此情谁寄。 望 人 年来未敢扫阶苔,又把柴扉尽日开。不烦频询青鸟使,几时带得故人来。 入京过访天云,知已返新 云是 轩已出关,茫茫白雪满天山。明朝又别京华去,堪叹相逢尔许难。 恨事 失之交臂悔难追,憾事连呼究怨谁?流水高山情不绝,与君重订隔年期。 燕立来小住 故人应我羽书招,荷橐轻歌过驿桥。今夕炉边提旧事:前年驿外折柔条。殷勤待客 情长在,即席吟诗志未销。读罢传奇聆妙曲,陈词慷慨话前朝。 久候天云来信,卒至 故人慰我远相思,怪道前宵鹊噪枝。海角平原日出早,西陲大漠夜归迟。香山寺外 长谈日,解放桥边话别时。莫怨人间欢聚少,自来离恨最催诗。 娇女诗 为踏单车盼日晴,之无早识尚髫龄。还能几句吴侬语,又傍人旁学粤声。 范阳行 饮马渡易水,琴书入范阳。无心干仕禄,有志辅明堂。边庭多俊杰,过从依雁行。 击剑新丰馆,青峰凛寒光。文笔缘事发,数上平戎章。高楼佩兰蕙,惹得满袖香。 风云多变幻,好景亦不长。奈何渔阳郡,六月严飞霜。胡骑忽奄至,郡斋化战场。 众芳尽摇落,壮士为国殇。流血成海水,万姓尽罹殃。连被数十创,只身窜蛮荒。 回顾登临处,迢迢隔河梁。叹息生民病,不觉泪沾裳。 重游海淀 也曾楼上浴春风,绿树红墙在望中。景色依前人去也,伤心还与旧时同。 诗题 恼人最是觅诗题,绿柳池边画阁西。絮语温情无奈事,清宵起舞不闻鸡。 秋日接故人书 接得鱼书带笑开,连宵梦里故人来。蟹肥果熟秋光好,水退庭前尽绿苔。 剑声北上出差,来此小住复又南返 盘盏散余香,金风玉簟凉。故人已归去,怅望倚西窗。 水调歌头 满阶唯落叶,凭槛恁凝愁。渤 长空帆影,计已过千舟。 游尽燕山翠色,留得松江胜景,何日莅燕幽?玉壶漾春醪,彩碟托珍馐。 人丰腴,乘豪气,偕鸳俦。长谈细酌,犹可慰我客中愁。 料得高堂倚望,正是鲈鱼堪脍,万里故园秋。不觉乡心起,梦绕浦江头。 而今 而今咫尺隔天涯,五月都城尽落花。夜雨潇潇人寂寂,鹅黄依旧透窗纱。 惊闻四叔于新疆病逝 噩耗传来竟失声,遥知阮籍陨边城。诗人沦落寻常事,魂绕珠江恨未平。 迎客歌 桥边驿外凝神立,年年相会北风急。含嫣拭镜入堂来,又唤娇儿敬父执。江南春早 柳拂堤,茫茫大漠玉关西。古往今来多少事,一朝尽遣入话题。莫道市远无兼味, 莫辞今朝尊前醉。酒酣歌舞谈平生,罗巾可 青衫泪。传言指日转震央,河东郡 里尽惊惶。摆手方休食海宝,神州处处养生方。卧听风声云遮月,寒梅吐蕊芳未歇。 订约毋作冰雪游,重来须待百花发。 无题 红妆艳服若为容,除夜联欢春意浓。絮语西窗纤手冷,高谈北阁醉颜红。轻扬彩纸 纷纷雪,曼舞鸳俦习习风。不觉更深弦管歇,斯人还候小楼中。 旧照 今朝睹玉照,顿忆旧时容。逸志如天阔,柔情似酒浓。深心形眼角,浅笑上眉峰。 夜读须要我,郊游总唤侬。无妨风猎猎,最爱月溶溶。留得愁千种,还余意万重。 廿载都中别,连宵梦里逢。天涯花落尽,何处觅芳踪。 重游 重游海服子云居,又见门前柳五株。一路名山观不尽,迩来更有新诗无? 赠李景春 茅蓬虽窄可长谈,游子何时始得还?应悔今朝相见晚,明宵又向玉门关。 怀人 唯将絮语寄相思,仿佛容光似旧时。终是依依人别后,归粹邢赂承率?? 接洪熹信,不通音问已十余年 鱼书未启泪先流,还记当年意气遒。遍插茱萸终不遂,年来憔悴懒登楼。 二十年来 当时曾画自由神,二十年来墨尚新。寄语斯人须勉力,洪钟惊醒梦中人。 自唐山至长春 煤都街市尽尘沙,又到春城赏菊花。名酒清香听夜雨,通衢整洁喜朝霞。流连水色 心欣喜,邂逅贫儿意不佳。大好河山今若是,何时重见旧繁华。 秋日游沈阳 由来景物胜幽燕,乘兴轻车入奉天。市容究是关东好,毕竟樊楼善敛钱。 赠Ubeko 依旧豪情似火红,寄怀瀚墨兴方浓。经年难灭书生气,历劫犹存国士风。咸菜稀粥 驱饿鬼,诗坛文苑助谈锋。人间尽是悲欢事,濡墨鸡窗也建功。 娇女诗 系颈红丝作领巾,回眸浅笑尚犹嗔。含羞发嗲缘何事?里外衣裳件件新。 谁言满纸乱涂鸦,写罢天人又画花。南北华夷俱去得,明珠毕竟在诗家。 赴约 连宵骤雨又多风,赴约棚居叹力穷。最是同年均好客,殷勤劝酒玉卮空。 剑声自沪飞京,来此小住 飞来鸿雁着轻裘,惹动乡心万里愁。一事无成君莫笑,年年长困海西头。 怡然携侣上碧天,犹戴儒冠数制钱。日诵新诗三百首,玉盘高烛醉华筵。 渔阳竟日尽飞沙,闻道文峰已着花。感得江南灵秀气,带来春讯到吾家。 无题 儒林旧事总难忘,年少风流类楚狂。芍药栏前携素手,绿纱窗畔习歧黄。清宵负笈 邀班女,丽日凝妆候董郎。最是销魂明月夜,连绵十里尽灯光。 喜讯 一旦抬头又见天,不知今夕是何年。幸而剩得童心在,陈事思来亦泫然。 重游校园 旧宅朱颜改,新楼建几层?梁园忽失道,停步问书生。 学府徘徊久,沾巾亦有因:眼前皆旧物,不见旧时人。 旧地 重睹纱窗念旧情,似闻帘下读书声。镜中又见朱颜改,不赋相思也泪盈。 十六号文件寄天云 恰接良朋降碧天,神州花发喜相连。剩得余生强震后,犹存丰采廿年前。如今但见 新人媚,终是毋忘旧雨癫。迩来新报三春讯,奋笔投书大漠边。 为风平足成一律,贺陈月笙女高考得中 (枯藤老树发新芽,)有志娇儿实可嘉。为国为家须努力,投书旧雨谩矜夸。 世谊一年之内二度来访 长谈把盏待晨钟,最喜今年两度逢。怪道日来天气暖,随行带得是春风。 落实政策途中频遇阻力 犹存理想与童心,泽畔行吟直到今。已到春时春未至,还能几日报佳音? 赠天云 旧日英风哪处寻?毋将豪气换尘心。碧桃已报三春讯,勿效庸人贱寸阴。 别十二年始一还沪 何期今日慰乡思,倦客天涯归也迟。解剖楼前风似剑,南京路上雨如丝。半生甘苦 无需说,廿载沧桑已尽知。莫话人生无再少,豪情不减少年时。 感事 历劫方知主义真,还同家国共浮沉。咸知赤胆能成业,孰料诤言可误身。莫说前宵 幽梦恶,且提今日物华新。豪情终是磨难尽,毕竟犹为壮岁人。 昨夜丹书降玉京,彤云散尽雨初晴。国事可为应谓喜,此身虽在亦堪惊。重宣旧日 曾宣誓,难了今生未了情。瞻望征途犹万里,旧狂收拾好登程。 亦孺来访,言将落实政策 午桥座上尽欢声,逐客明朝返洛城。闻道玄都花似锦,由来尚有赏花人。 亦孺来访, 适庭前韭菜兰盛开 似韭香兰傍宅开,故人带得春讯来。几时傍得金门住,且把繁花次第栽。 赠亦孺 且饮三杯酒,能清仆仆尘。壮士年年老,客愁日日新。难酬唯远志,知心是故人。 临歧无赘语,笔砚要勤亲。 咏史 雄图未展已相煎,父天天兄谅泫然。古来定鼎多如此,身退功成愧外贤。 后约 葡萄正紫稻初黄,野果青蔬劝客尝。何用淀中图一醉,且容京洛共飞觞。 新作 伏案东窗下,如何夜未央。旧题有新解,何日读华章? 五龙亭 追欢尚记五龙亭。别后年年梦不成。遍觅青山无倩影,周环绿水少歌声。繁花寸草 皆增秀,岸柳荷风尽有情。若教愁人停数日,谅来清泪使湖平。 新梦 新移玉枕近瑶台,倩影连宵入梦来。熏熏醉人花气暖,杜蘅傍得彩云栽。 别来 别来仍觉手纤纤,依约容光似旧年。毕竟同年如骨肉,今宵料得是无眠。 旧事 今宵又上大罗天,环 纶巾尽少年。月姊笑贻金锁钥,幽香熏醉药栏边。 无题 一自南头觅到东,袭人花气比情浓。未曾叩户心先跳,既已称名面尽红。为救同窗 亲翰墨,因怜骨肉奉茶盅。几时傍得天台住,还隔云山万万重。 三友 岁寒昔日称三友,一旦移来一处栽。曾有秦皇知误国,更无韩愈解怜才。娇儿茁壮 光生面,旧友飘零泪满腮。为救同窗须着力,又询别后几时来。 新诗 迩来逐日有新诗,赋罢罹忧赋远思。不是骚人贪弄墨,难将心事诉人知。 绍曾将去鞍山于五道口饯别 挚友明朝去遐方,何辞野店醉流觞。并陈水陆珍馐辣,交错觥筹玉液香。狂士谈文 欢语壮,燕姬逐客烬灰扬。迎头赶上毋稍懈,毕竟吾侪是栋梁。 79年赴定州看望病人 十日倥 古定州,田村病榻苦淹留。伯琴墓畔徘徊久,城北河边意兴稠。 信是中原无净土,由来赵国有明眸。难言病室离奇事,怨女痴男尽可收。 为S.C.作 难忘素手奉金尊,长恨当年误遇人。自古红颜多薄命,青绡何处 啼痕? 赠志峰 孰料今朝聚洛阳,重提旧事也牵肠。天成佳偶真堪羡,人世沧桑究可伤。切望娇儿 为大器,还濡饱墨伐强梁。何当乘兴出关去,家宴尊前醉一场。 游长城误交通车,幸截得卡车返城 留连景色兴方遒。健步相呼上敌楼。沐雨经风遗雉堞,出关入塞尽人流。红男绿女 多番客,北调南腔有粤讴。最饶风情天向晚,大蓬车上赏金秋。 从沪上修书寄剑声 灯下修书寄括州,年年百越只神游。兰亭旧友应无恙,沪上依然可唱酬。 寄剑声 咫尺神州也路遥,长谈把晤可终宵。何当夜宿金丝巷,探胜归来醉午桥。 何之 冬日晓来迟,凄风折桂枝。漫天尽飞雪,四顾欲何之。                寄LJ 长谈不觉泪沾襟,月傍西楼漏已深。万里知音何处觅,校园深处绿窗荫。 频将翠袖 啼痕,旧恨依前别恨新。盼到来年天气暖,修书万里慰斯人。 大家风范著千秋,最羡当年定远候。报国无门真恨事,天涯思念使人愁。 春节游无锡 凛冽霜风伴寂寥,来寻震泽度寒宵,轻舟直向鼋头潴,恰过梁溪第六桥。 无题 相知十载始相亲,几度良宵傍硕人。夜读西窗梅影瘦,晓桩东阁茜裙新。难通沧海 为连理,愿近蓬山作比邻。料得明朝辞别去,还应惆怅似刘晨。 (1996年8月寄自北京) 首发:
个人分类: 江东文集|8233 次阅读|4 个评论
古装电视剧中的一些外柔内刚的女子(图文)
cutefay 2009-1-2 23:15
我喜欢那种外柔内刚的女子,就是外表柔情似水,美丽动人,但是内心很坚强的女子。下面举一些我喜欢的古装人物的例子。 1、赵雅芝演的很多角色 赵雅芝的相貌一看起来就像个外柔内刚型的人,所以她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大多都是一些外柔内刚类型的女人,例如,《戏说乾隆》里塑造的三个女子的形象,《雪娘》中的雪娘,《秦始皇与阿房女》中的阿房,《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素贞我个人觉得赵雅芝是最具有古装气质的女子了。 《新白娘子传奇》的白素贞 赵雅芝把白娘子的角色演神了,就像陈晓旭演林黛玉一样,即使是后人再演,也觉得远远不如她演得好。 下图是戏说乾隆中的形象 《雪娘》 《秦始皇与阿房女》 2、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霍青桐 霍青桐是《书剑恩仇录》中的女一号人物,她秀美绝伦,典雅高贵。是武艺高强而又具有大型谋略智能,智勇双全的回疆奇女子,人称翠羽黄衫霍青桐。但无论她有多完美多优秀,也逃不过爱情的纠葛。 3、《天龙八部》中的阿朱 阿朱是聪明伶俐的, 阿朱是最精灵顽皮和柔媚的,阿朱的聪明调皮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其易容术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她是精灵古怪的精灵,她是天上仙子一显魅影。阿朱除了本身的聪明调皮以外还有着几分阿朱式的柔媚,阿朱笑时笑颜如花,就是那容颜秀丽的少女, 她的一颦一笑,让人心神俱醉,不可自拔,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这样的女子,确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让人为她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4《碧血剑》中的阿九 阿九高贵典雅,洁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兰,清丽脱俗,淡雅超群,气度清华,娇美却又不失典雅,清秀却又不失柔美,虽然幼小,但自有一股颐指气使的势派。 5、纪晓芙 性格出色的女子往往不是绝顶美人,纪晓芙也是如此,书中说她是长条身材,肤色雪白的美貌女郎,然而相貌酷似她的 杨不悔 和赵敏一比就远不可及。纪晓芙在倚天之中出场不多,着墨亦不多,个性却最是鲜明深刻,这实在有些像中国画里的留白,既突出了主题,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纪晓芙如同一种腊梅,不是红艳如火,而是俏丽的鹅黄色的,枝干峥嵘,骨骼坚定,清清幽幽的遗世而独立,在她的周围,是寒冷的冬日,是风,是雪。纪晓芙淡雅善良,秀丽柔和。虽为杨逍所虏,生下一女。却实实在在爱慕这个浪荡不羁风流潇洒的明教左使。对其一番神情永不悔,其女便名为杨不悔。诚挚之心,日月可鉴。对于固执的师父,她深感其教导之情感,对其决不做任何抵抗,却也不作出任何妥协。爱杨郎之心永不后悔,忠于恩师之情也无任何虚假。无愧为一个外柔内刚的坚强女子。 6、包惜弱 包惜弱的形象无非代表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体贴忠诚,善良贤惠。包的美貌可以算是不幸遭遇的根源,若包是个乡下粗俗丑陋农家妇女,即使好心救起了完颜洪烈,也未必能使完颜洪烈一见倾心。在做了王妃的岁月中,生活是何等的富足,身份又是何等的尊贵显赫,包却依然想念在牛家村的简陋生活,思念自己的丈夫。对杨铁心可说是忠贞不改,只是迫于生活和为杨家的唯一骨血着想,万般无奈之下,嫁给完颜洪烈。与杨铁心的意外重逢她又惊又喜,最后甘愿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儿子,实在可算是一位贞烈的女子。 新版射雕中周海媚塑造的包惜弱的形象,我觉得非常好。
个人分类: 书评影评|1184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