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青少年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怎样就能毁掉一个孩子?
xuequanhong 2020-11-4 09:59
今天凌晨从睡梦中醒来,突然想到两个问题:如何才能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才?怎样就能彻底毁掉一个孩子? 1. 废弃天赋能力 回答前一个问题是困难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但后一个问题,回答起来却很简单: 替孩子做完一切应该由孩子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这个孩子肯定就 “废了”, 或者,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就 “残了” 。 替孩子做完一切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这样的父母,不计其数。从表面上看,这是爱孩子,但这样的爱,将使孩子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动手能力差,遇事无主见,生存能力差,离开父母呵护就难以正常生活,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的 “异类” ,会将孩子送上一条初期甜蜜,终生坎坷的人生之路。 “用进废退”, 人体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但这些能力是潜在的,不激活,不练习,不强化,就不能发挥作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 ,即使名剑干将莫邪,不磨,也不会锋利。 孩子从懂事起,就处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学说话,学走路,学穿衣,学吃饭,学习上厕所,学习洗脸,洗脚,洗衣服,学习整理床铺,学习打扫房间卫生,学习做饭洗碗,学习做与人交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天天都必须做的事情。 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替孩子做了这些事情,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学习处理日常生活必须事务的机会。孩子不去“练习”和“实习”做家务,处理日常事务,必然不会做这些事情。当离开家长,进入社会后,生活不能自理;别的孩子会处理的日常事务,他都不会, 事事落后于他人,就会成为同龄孩子心目中的“低能儿”, 被其他孩子看不起,这将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孩子会误认为自己天生能力差,自暴自弃。 正常的孩子,每个人天生的能力都差不多。出生时,上天已赋于了一个人生存所需的全部功能,每个孩子都具备什么都能学会,都会做的能力,没有天生不会动手的孩子。但这些天赋能力的发挥需要“激活”,需要不断练习和强化。激活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动手的机会和“需求”:不自己动手不行。如自己不会做饭,不做饭,就要挨饿。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尝试做错的失败,享受做正确时的成功。当父母不给孩子提供动手机会和需求时,人体潜在的这些能力就永远保持“沉默”,就潜伏下来,甚至退化消失。 凡事,让孩子动手,鼓励孩子动手,就会激活、释放和激发强化孩子的天赋潜能。但是,家长不让孩子动手,孩子就没有必须完成某件事的迫切需求,就等于关闭了激活孩子各种潜能的按钮,就会浪费上天赋予孩子的宝贵资源。父母辛辛苦苦,事事亲自动手,孩子袖手旁观,培养出的却是动手能力差,事事离不开父母的孩子。 父母过度溺爱,娇生惯养,荒废了孩子的天赋资源,错过了激活与发挥孩子潜能的机会。单看体格体型,溺爱下成长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差异,甚至比别的孩子还强壮健康。但就其独立自强的人格,奋斗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抗逆境的能力等无形特质而言, 在父母“伺候”下长大的孩子 ,相比于其他一切自理的孩子,则望尘莫及。 2. 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语言,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即父母要给孩子创造出最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吃好,穿好,住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鸡蛋煮熟剥了皮,苹果洗净削了皮,脚伸出来给穿上袜子,上学时替孩子背上书包送到学校;放学回家,将饭菜端到孩子面前,甚至将油盐酱醋加到孩子的碗里,调好,尝好味道,再将筷子递到孩子手中,吃完饭从孩子手中接过碗筷,替孩子洗掉,晚上替孩子打好洗脚水。总之,一切不用孩子动手,不让孩子承担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家务,美其名曰,怕影响孩子学习。 如此下去,这个孩子与其他自己动手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孩子相比,就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言,就有天壤之别了。在人生的百米竞赛中,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在漫长的人生长征中,输在了起点。 3. 丧失了自主能力和奋斗动力 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了人生道路:选那个幼儿园,进哪所小学,中学,大学;大学,选什么专业,毕业后去哪个单位,父母都规划好了,孩子只需要按父母的安排去做就行了。 有的父母省吃俭用,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不论是否合理;不让孩子受一点累,吃一点苦;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勒紧腰带,购买天价学区房,送孩子进入贵族学校,贷款送孩子自费到国外留学,以为这样,孩子就能成材。 碰到问题时,父母告诉孩子,不要紧,我有熟人。于是,找熟人,托关系,走后门,用金钱打通路径,孩子不用努力,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父母是万能的,能解决所有问题,不需要自己勤奋努力,面包会有的,好工作会有的,房子车子都会有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没有独立的思想,主见,奋斗目标,庸庸碌碌的人生就注定了,这个孩子肯定就废了 4. “次品”下线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知感恩,不知珍惜,不知回报,对父母的血汗钱,挥之如流水,不愿吃苦受累;长大成人进入社会,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衣服不会洗,床铺不整理,房间不清理打扫,宿舍脏乱不堪;交流能力差,不会与人进行正常交往,以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紧张,办事能力差;处事无主见,遇事不知所措;不思上进,一切等待父母安排。有的大学毕业,对工作挑肥拣瘦,不愿就业,宁可在家啃老,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要父母抚养,甚至认为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把父母当成不花钱的保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可怜的父母,忘子成才的家长,殊不知,由于自己错误的养育,自己的孩子不仅输在了起跑线上,也丧失了后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不仅成了家庭的负担,父母的包袱,也成了社会的累赘,给国家养育出了堪称“次品”的人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种的是错误,收获的必然是失败。 一个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不容孩子教育失败。 家庭教育的失败,每个父母都承受不起,孩子也承受不起,不可挽回。 故人言, “爱子如杀子” ,金玉良言,入木十分。 5. 现实 在现代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 14 亿人口的中国,资源有限,好的岗位有限,好的工作机会有限,不需要精湛专业技术,上班轻松,不承担责任的高薪工作几乎没有。用人单位对聘用的员工要求很高:高学历,具有丰富且高精尖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强的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沟通及与人相处的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等等。而这些能力和品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都不具备。有的纵然有高学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高分低能,用人单位也不欢迎! 社会不需要、企业不接受在父母过度溺爱下成长的孩子。除了学历和专业,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品德,吃苦奋斗的精神,良好的动手能力等专业以外的品质。而这些弥足珍贵的能力,早已被溺爱孩子的父母从孩子身上剥夺了;这些优秀的品质,已被溺爱的孩子的父母忽略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教给孩子。 6. 父母的天职 人生,不能重复;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逆! 木若成舟,无法返工。一旦孩子不良习性形成,矫正难于登天。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才。 教育,不仅仅是教知识,教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做人。 教做人,是父母的天职;学做人,是孩子的必修课。 教做人,要教能力,教品质。 学做人,要学能力,要养成优秀品质。即不仅要学会 人独立生存必须具有的一切能力 ,能活下来;还要养成正常 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素养 。只有这样,人才能生存,才能融入社会,才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才能被用人单位接受,才能生活得如意幸福,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畅通无阻。 学知识,重要;学做人,更重要;优秀品德和高尚人格的养成,则是重中之重,尤为重要。 爱斯基摩人,射箭很准。有人问爱斯基摩人,你们的箭上有漂亮的装饰,是你们射箭很准的原因吗?回答:不是。箭只要削得很直,射出去就准。 品行端正的孩子,削得笔直的箭。 能力与品德,犹如人的两条腿,两条都要长,一条短,都无法前行,远行,快步行! 孩子,只要学会了做人,做事,关乎人生前途命运的大事就尘埃落定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7. 反思 无数的父母,已尝到溺爱孩子的惨痛后果,但欲哭已无泪! 一代代,无数的年轻父母,正在前赴后继,继续着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还在浪费孩子的天赋资源,还在剥夺孩子的天赋能力,还在 “杀子” !这些父母还没有预料到和看到自己溺爱的苦果! 漠视失败的教训,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 在每个人的身边,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不乏成功的样板,更不乏失败的案例,但有多少人会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会吸取前人的教训,会从自己做起,拒绝对孩子的过度溺爱? 年轻的父母,总觉得,失败的家庭教育离自己很远! 当孩子离开自己,离开家庭,进入社会,溺爱的恶果就会成熟,恶果带来的厄运就会一个接一个出现。 木已成舟,船到江心补漏迟! 问题孩子,带来的问题,父母终其余生也解决不完! 问题孩子,一生也不会幸福:自己无能,社会不容! 过度溺爱,会彻底毁掉一个孩子,不仅毁掉孩子的一生,也会毁掉子子孙孙!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问题孩子会有幸福的家庭吗?有成功的人生吗?有能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吗? 答案,不是绝对没有,但概率很小。 相反的教育,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成功的家庭教育,不需要大量钱财,不需要学区房,不需要父母付出不必要的辛勤劳作, 只需要父母克服对孩子的无原则溺爱,只需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 ,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承受做错的失败,让孩子享受做正确时成功的喜悦,让孩子的天赋潜力充分发挥! 当孩子的各项天赋能力不断增强,独立生存的能力不断增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各种日常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品德不断提高时,父母的天职就完成了,孩子的一生,将是一帆风顺,一路顺风! 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个关于人如何成才的问题。 对每个家庭而言,是一个天大的课题,居万事之首,但却没有引起无数年轻父母的重视和深思! 父母纵然有亿万资产,显赫的社会地位,如果孩子走上了不归之路,自己拥有的一切又有何意义? 愿天下的无数父母们,深思这个关乎于家庭,关乎于国家,关乎于民族兴衰的永恒命题! 树人难,需百年;毁人易,仅数年。 过度溺爱,是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且最彻底的方法。 2020.10.25 于杨陵田园居
个人分类: 家庭教育|36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女儿要自杀——而习惯为自己辩护的“科研类”父母却不以为然
atpinter 2019-5-10 12:42
故事人物背景: (1)女儿G,16岁,高中辍学,就读网络职业学校,现在每周都看心理医生一次; (2)父亲D,老实憨厚; (3)母亲M,控制欲强,虎妈风格。 警官P来到家里,和父母谈话。首先,警官跟父母解释,他之所以来这里不是因为他们的女儿G打报警电话才来,而是因为:女儿的心理医生在和她交流的时候,发现G有消极轻生的念头,建议她拨打危机热线(防自杀),危机热线的客服和G交流之后,发现她有很强的自杀念头,不得已才拨打了警察的电话。 警官接着跟G的父母说,我已经告诉G,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第一时间打警察电话;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和她的问题已经有好几年了,你们觉得问题在哪里? 母亲M说,每次G打电话报警或其它电话,都是因为G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所以她是通过此类方法来获得她想要的。 警官说,刚才我和G交流了一个半小时,她告诉我她不需要什么东西,她不需要钱,她有自己的工作,自己努力养活自己;你们之间的问题已经好几年了,我来你们家都好几次了,请你们告诉我,你们觉得她具体想要什么? 母亲M说,我的意思也不是说G她具体想要什么,而是G想做的事情、做得决定。如果她告诉我们她想做什么,她就希望得到我们的同意和附和,这样什么事都没有;一旦我们表示不同意或反对,她就开始发脾气。比如,今晚上6、7点钟,G跟我们说,想让心理医生来家里跟我们也交流一下。我说,现在你看的这个心理医生没有家访服务。G就说找另外一家心理医生,能上家里给父母也交流的。我就说,那也不能现在马上就找啊,找医生也要慢慢来。 警官说,我想跟你们说几个事情:第一,从今天开始,我每天都会来跟进了解一下G的情况,我明天会在来;第二,G所提出的让心理医生家访跟父母交流并不是什么很难做到的事情。现在她在跟心理医生交流,她有自杀念头,而你们作为父母的,或者是不相信这一点,又或者是完全不在乎她想自杀的念头,我不知道哪种是事实。第三,你们的女儿没有上正常的中学。因为你们和一些缘故。 母亲M说,G现在有在看心理医生啊,一周一次。 警官说,然后呢? 母亲M说,然后今天她说要找心理医生来家访,我说要家访也不能现在马上就找一个啊,也得等明早上班时间才慢慢找啊。 警官说,请问你们是真正的爱你们的女儿吗? 母亲M说,当然啊,毫无疑问。 警官说,但是你们所表现出来的举动却不是这样。你们的女儿的要求并不过分。她16岁,没有任何朋友。她在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还有一份工作,现在正准备换工作。但是她的父母却以此为耻,认为一个小时赚8美元的工作太low,从来没有为她感到自豪。她说她想去教堂,教堂可以交朋友,像一位正常的16岁女孩一样。 母亲M赶紧辩解说,第一,我一直都鼓励她交朋友啊,我看到她整天在家上网、上课,我鼓励她出去上正常的学校,去交朋友;第二,我从来不认为她工作不好啊,她也不是经常能找到工作,上周六日她去做游泳池救生员,回来之后她自己告诉我,这个工作太晒了,有蚊子,皮肤都被晒伤了,她自己说她不想做;第三,我觉得你也要相信我们父母的话,而不是只相信她。 警官说,我最后跟你们说清楚,你们女儿的心理医生说你们女儿有自杀念头,我是来帮助她的,并不代表我不相信你们。如果我发现你们对她有忽视的态度,我会更进一步涉入到这个案子。因为一个16岁的女孩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编造一些事情出来。她不上正常的中学应该不是她的决定,而是你们成年人给她做得决定。她不是一定非要工作,只不过她想自己自立一点。我现在开始每天都会来查看她的情况。 父亲F说,G上这个网络学校是她自己闹着要上的,我们一直都希望她上普通中学。 警官说,这些我都知道。我举这个上网络学校的例子是为了说明G作为一个16岁的女孩,她的生活没有一样的正常的。比如她想去教堂交朋友,比如她喜欢弹吉他,想回到她以前的乐队里,这些都是小事情,但是这些小事却能给她提高自信。她觉得孤独,感受不到关爱,感受不到父母会为她自豪,从来没听过父母说类似关爱和引以为豪的话语。她感受到的都是忽视和无视。 母亲M赶紧狡辩说,不对啊,我以前陪她去教堂啊,后来她告诉我她同学都不去了,她也不想去了。我还劝她继续去呢。 警官说,没关系,我了解到的可能不完全符合事实。但是你们要清楚,G现在需要的是关爱,需要你们表示出来对她的爱,表示出来你们会以她为荣。作为一个16岁的女孩,她这些要求非常合理。但是她缺少的正是这些她所需要的。 父亲不禁感叹,是的,你说的对。我们没表示出过关爱和以她为荣。 警官说,感谢你们的时间,我明天会再来查看她的情况。
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几十年后的老同学群里会聊些什么”说起
热度 2 fdc1947 2018-1-13 08:18
从“几十年后的老同学群里会聊些什么”说起 老华:嘿!你也成了低头族? 老温:哈,他们刚才给我发来一条消息,我看看是什么? 老华:多半是谣言!老头儿传来传去的,谣言多,真事少。走吧,我们还是散步去。 老温:好!走!你不看这些? 老华:总要看看是什么的。老同学的聊天群,天天转发出来的消息或者视频,无非是养生的诀窍、食品的不安全,大小贪官污吏的胡作非为,还有那些把外国人都吓尿了的传闻,传了很多年还是当刚发生的“新闻”以及坐在那里装模作样胡说八道的假冒专家。 老温:我并不大相信这些消息和视频,也就是没有事情时,随便翻翻。你也不信这些? 老华:要都相信了这些,我们还活不活?吃的东西都是有毒的,大街上到处是骗子,政府老是把钱奉送给外国人。我也不知道这些老兄这么多年是怎么活过来的,在这样恶劣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下还竟然能够活得这样滋润,保养得如此水灵,还唱歌跳舞,出去旅游,莫非真学到了高人的养生秘诀。 老温:行了,不说这些了。我在想,假定微信很“长寿”,几十年之后仍然有这些老同学聊天群,当然,那时候我们这样的人早没有了,是我们的子孙们组成的群了。他们的群里会有些什么内容? 老华:你可真会想象,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后人的聊天群会有什么内容。 老温:具体说些什么我们当然无法知道,但是,可能会说那些方面的事情,我们还是能够猜测一下的。 老华:要猜测也要有点根据才行。 老温: 当然要有根据,根据就是看看他们现在的情况。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是很重要的,青少年时代养成的习惯很有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 。 老华:青少年的习惯影响一生倒是真的。你看我十七岁离开南方到北方读书,以后工作、生活都在北方,五十多年了,我就难以容忍这生葱生蒜。而且这口音也总是南方口音,说话时en和eng,in和 ing,怎么也分不清,听别人讲话,也分不清楚这些音的差别,再努力也没有用处。拼音打字就只能靠死记。 老温:很多习惯都是如此,青少年时候不肯读书的,很难希望他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变成为喜欢读书的人。青少年时代喜欢挑人毛病的,往往到老都喜欢对外界的事情评头品足。 老华:真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老温:思维习惯、思想方式也往往与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有关。你看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凑在一起讲话,或者微信聊天群里所转来转去的,很多都是与政治有关、与政治斗争有关的。大家在微信上聊天,说说就“斗”起来了,甚至弄得不欢而散。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青少年的时候,一切都是以“斗争为纲”。不学科学技术、不学文化知识,只是一心关心国家大事了。所以,现在一开口还是一国际二国内,还是斗争、还是权谋。 老华:对于人的思想和知识范围而言,对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所谓“青少年”的年龄范围可能还可以延长一点,延长到二十岁多一点。我看很多在80年代上大学的人,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他们对于武侠小说情节的熟悉程度大大高于中国的各代历史,对于小说人物的熟悉程度远远大于历史人物。即使在几十年之后,你看他们写文章、打比方,出口就是华山论剑、九阳真经什么的,而较少引用历史典故。 老温:在生活习惯方面,也是如此。在我们国家有一大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就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他们在需要上中学好好读书或上大学深造的时候失去了这个机会,到农村或农场去接受了“再教育”,去参加了农业劳动。他们吃苦耐劳,替国家承担了原本不应该由他们担起的责任,他们用青春岁月为国家作出了牺牲。 但是在艰苦的劳动中,他们中间许多人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那就是抽烟、酗酒。平时抽烟弄得烟雾腾天。一到聚会的时候,不要说老同学聚会要喝得烂醉,就是教授们开学术会议或举行学术活动,晚上老朋友相逢,喝得醉醺醺、又哭又笑的,甚至吵起来、打起来的,也不是个别现象。而这种不良的习性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中很多人的健康,甚至过早地失去了他们的宝贵生命。 老华:我又想起来人的美学修养。青少年时代养成的欣赏习惯,无论是音乐的、美术的、舞蹈形体的等等,都会影响人的一生。你看比我们年龄还大几岁的那些“50年代青年”,一提起俄罗斯音乐、苏联歌曲,他们往往老精神十足。与我们年龄接近或比我们小若干岁的“红卫兵”或“知青”,他们的音乐修养往往较差,也不识乐谱,但是,唱起“革命歌曲”或“革命样板戏”,还能够看到当年雄赳赳的青春影子。年龄再小一点的,那就是邓丽君的拥趸者了。年龄更小的,那就是五花八门的歌星的粉丝了。这种青少年时对于音乐的爱好程度,也往往是延续一生的。你看现在西方国家这些政治领导人,一本正经地玩着政治,但是,一说起他们年轻时的偶像歌星,就完全是另一副面孔,与普通粉丝几无差别。 老温:所以,我们从现在青少年的喜好、修养、思想方式等各方面,也能够猜测出当他们接近于或者成为老年人之时的可能模样。如果他们还能够有微信老同学群,肯定不会像你我的老同学群那样对政治和政治斗争有高度的兴趣,也不会有这么多牢骚话。我估计他们的兴趣不会像他们的前几代人那样单调,将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的。当然,我断定,流行歌曲、电子游戏之类的事情还是还给他们的将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老华:其实,我们现在去猜测他们将来会具体聊些什么并没有什么意义,你我刚才所说的,只是 说明了青少年的思想、行为、道德、风尚、习惯等等都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老温:你说的非常对。 现在的社会应当做的,就是如何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不要给他们造成终身的遗憾 。 老华:应当说,现在我们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还不能够说已经是非常好了。网络除了使青少年的思想比较开放、比较活跃之外,也有很多不良的信息。 老温:不光是网络环境,就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和家庭、学校环境也有很多值得很好地改进的地方。我觉得,有几个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 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说谎话,不要弄虚作假。可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却常常在弄虚作假,教唆甚至强迫学生这样做。很多学生对于作弊、对于作假已经不以为耻,而以作弊作假的成功为荣。 要使青少年有仁爱之心。除了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名誉,还要爱家人、爱同学、爱集体、爱国家、爱人类、爱自然。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老华:你说的不错。我觉得, 还应当有一个好的科学和文化环境 。要让青少年以有文化懂科学为荣,以能够理解和解释自然世界和社会现象为荣。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享受,以当官发财为荣。要让他们养成读书和研究的习惯,甚至爱好。 老温: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 需要一个好的法治环境 。青少年喜欢模拟成人社会,弄得不好,过去文艺作品中黑社会、流民社会就是他们的榜样。社会应当对以强凌弱的校园欺凌行为采取比现在更强有力的措施。那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往往是青少年的“偶像”,而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特别是涉及“黄、赌、毒”的行为,其危害极大,必须严加惩治。 老华:好了,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没法说得清楚。总而言之, 要很好地注意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工作,这是影响他们一生是否能够幸福生活的事情。做教育工作的就要看得远一点,要为子孙们“老了以后”着想 。 老温:是啊,这才是百年大计。今天不早了,该回家了。 老华:再见!
个人分类: 教育|560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新书推荐——国家杰青雍俊海的《清华教授的小课堂 魔方真好玩》
cscscs 2017-12-21 21:00
介绍这本书的pdf文件的下载网址为: 20180201_魔方_宣传_P2013.pdf 新书推荐——国家杰青雍俊海教授的 《清华教授的小课堂 魔方真好玩》 这本书介绍的三阶魔方复原方案是迄今转动步骤最少、情况覆盖最全、图解最丰富且最精致、讲解最详细、内容最生动且新颖的按层复原方案。 这本书非常精致。仅排版加插画就用了三年半,而且全书采用 128 克铜版纸全彩印刷,非常有质感。 1. 内容简介 《清华教授的小课堂 魔方真好玩》是清华大学雍俊海教授为魔方初学者精心创作的图书。区别于个人经验式的魔方图书,作者利用高等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编程科学破解魔方难题,提出了一种目前最快的按层复原魔方的方法,解法转动步骤毫不冗余,魔方的各种状态完全覆盖,任何一个打乱的魔方,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解法。作者还首创以西周取代殷商比喻魔方复原过程,每一段历史故事都与魔方复原进程完美契合,新颖有趣,易懂易学。每章内容后面,作者精心设计了小甜点环节,历史百科、魔方趣闻和花式玩法尽在其中,贯通文史理工,激发孩子多学科多维度思考力。 2. 作者简介 雍俊海: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硕士和博士,期间辅修应用数学专业;美国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现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荣誉。 3. 专家推荐 This is an amazing book: a fast solver withwonderful stories. 这是一本令人拍案称奇的书:在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阐明了魔方的快速复原方案。 ——法国科学院大奖获得者、法国计算机与自动化国家研究院教授 Jean-Claude Paul 复原魔方,提高空间想象力;思索其内涵,领悟人生哲理。 ——《图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华 一本奇妙的科普著作 : 玩魔方,学科学,掌握历史典故,三种功能融为一体。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季向阳 玩魔方,开发大脑,锻炼脑力,增强记忆力。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台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孟潭 高等数学、计算机软件和智力开发的完美结合,科普经典。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城建大学校长、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忠献 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易于掌握。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军 魔方解法全面,叙述细致。请尽情享受解开魔方的乐趣。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王进廷 最优的魔方解法,最少的步骤,十分贴切的历史故事,令人着迷。 ——南昌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熊金泉 神奇的魔方秘密,魔方引伸的故事,细致的魔方解法,到位的图示讲解。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滕东兴 炫目多彩,引人入胜,内容翔实,自学魔方的好教材。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陈飙松 看趣味故事,学会魔方复原和花式魔方,锻炼手脑,放松身心。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路德春 魔方解法讲解非常详细,图示一目了然;魔方故事富有哲理,引人入胜。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桂清 领略魔方的迷人之处,畅享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宝权 魔方入门书籍,思路清晰,简单易学。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孟祥旭 实用的魔方教程:魔方攻略新颖,步骤少;插图丰富,含有起始图、终止图和中间对照图等;文字说明详尽。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鲍虎军 4. 相关网站 购书网站: 当当自营 购书网站: 京东自营 , 京东(一键团图书专营店) , 京东(南京中译图书专营店) , 京东(朝远文化图书专营店) 购书网站: 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旗舰店(天猫) 这本书目前很火。由于受网站库存量的影响,各个网站经常断货。不过,当当,京东,天猫,亚马逊都有卖的。如果缺货,换个店即可。另外,还可以等几个小时到几天,这些网站会不断补货的。 新书推荐——雍俊海教授的《清华教授的小课堂 魔方真好玩》
1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末闲话-22:让他们从小就有大视野
热度 7 sqdai 2013-8-25 16:46
最近在银川出席第六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与力学界和科学史界的一批专家学者在一起交流,获益匪浅。且不说会议的精彩之处(请看日后的博文),只说说会议中听说的一件小事所引发的联想。 本届会议有不少中青年学者参会,他们不仅思维活跃,业绩优异,而且在儿女教育方面也独树一帜。有两位来自北京的与会者,他们的儿女一个在人大附中,一个在北大附中,他们“小荷已露尖尖角”,表现非凡。我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颇感兴趣:家长各自在岗位上拼搏,何以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女?他们具体地描述了自己的心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放开他们的手脚,拓宽他们的视野,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问观上下功夫。有一个做法令我耳目一新。几年前,当他们的孩子还是初二学生时,地处北大、清华、科学院这一“金三角”的几位初中生家长自发地组织了一个“科学沙龙”,不定期地聚会,特地聘请北京的一些资深教授、学界精英给他们做讲座报告。那些老学者无不尽心尽力,对这样的好事鼎力支持。讲课总得给点报酬吧!家长们凑钱给报告人一些象征性的讲课费,还常遭婉拒。 北大退休教授武际可享有“捞面条”教授的美名,这源于他的一次题为“捞面条的学问”的科普报告。他的讲座颇受小听众的欢迎,他用孩子们能接受的生动语言,讲述有点深奥的学问:从通过旋转搅动捞锅底的面条,讲到二次流,再讲到制造原子弹时的铀同位素旋转分离;从倒啤酒时为避免冒泡所采取的“杯壁下流”倒法,讲到螺旋桨空泡;从用洗衣机洗裤子时的裤兜翻转讲到壳体大屋顶的倒塌;从作用力的分布,讲到《格列佛游记》作者在力学上的错误 ……,听得中学生如痴似醉,从中学到了不少学问。据武际可教授说:这些小听众甚是了得,提出来的问题很有水平。在谈到“神五”飞行时还能对航天飞行器的结构提出想法。 在这种“科学沙龙”里,中学生们学到了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促使他们更直觉地学好正在学习的内容,并钻研更大范围的知识,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我认为,这比参加“奥数班”之类的课外活动更有效果。 我认为,作为比年青人早走一步的老师,有必要在启迪后来者方面多做工作。前些年,我经常为研究生做讲座报告,介绍学习攻略、科研方略。近来听众有逐步年青化的趋势。以今年为例,我已为本科生、中学生和小学生分别开了一次讲座,题目分别是:“与大学生谈学习”、“实现中国梦,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和“钱伟长爷爷的故事”。最后一个题目的听众是三年级小学生,他们在上海大学过校外活动日,我有一位同事有一对双胞胎儿子恰好在这个年级里,知道我有一肚子“钱伟长的故事”,就让我给这群九岁左右的小朋友讲讲老科学家的成功史。学生很喜欢听,我的那位同事问儿子们都听到了什么,这对双胞胎争先恐后地汇报:知道了钱伟长爷爷和华罗庚爷爷比起早比用功;钱爷爷什么都敢干做出了高能电池……。给中学生做讲座报告是应上大附中夏令营之邀,为了使讲座不流于说教,我给六、七、八、九年纪的少年们讲了170年前发生我的家乡定海的鸦片战争的故事,特别是1843年10月1日的战斗。定海、寿春、处州三总兵(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率5800名官兵同日在血战后殉难,而有坚船利炮的英国侵略军在伤亡数百人后占领定海。接着,我分析了双方的兵器实力,让少年朋友们领悟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之所以对做这样的讲座乐此不疲,是因为我觉得,如今的年青人太需要有人给他们做拓宽视野的引领了,而这种引领不能是居高临下或枯燥无味的,要让他们听得明白,乐于接受。 龚自珍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天公太忙了,管不了这许多,我们还得以正确的思路、多样化的思路培育年青一代,其中,让他们及早建立做学问的宽阔视野极有必要。 写于 2013 年 8 月 25 日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2787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坚决摒弃嘲笑他人和尖酸刻薄的恶习
lxj6309 2013-1-28 05:16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或缺陷,有的人嗓音不好,有的人语言迟钝甚至口吃,有的人有生理缺陷,……,还有的人性格特别,如比较喜欢表现。不少人自我觉得优秀,甚至只是在某方面有特长,或者只属于平均水平,就常常嘲笑他人的缺点或缺陷,似乎嘲笑了他人自己就很舒服,对待他人的行为出言尖酸刻薄。其实这种表现是最缺乏文明的表现。对人友好,宽容大度,善解人意是人类的优秀品德,而那种冷嘲热讽、尖酸刻薄的作风有时无异于图财害命!有人可能强调要培养青少年的屈辱忍耐力,培养他们各种情况下的坚强意志。这是不负责任的思想!从培养优秀社会成员甚或战士的角度,那确实是我们教育要做的功课,但是,同样,培养人类的美好感情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功课。我们不能期望每个人都是优秀的竞争者,大多数人只是常人,需要宽容,所以,我们提倡宽容的人格,反对刻薄的行为。让我们期待下面的悲剧不再发生! 耶鲁高材生求职信被评史上最差抑郁 6 年含恨自杀 2013-01-2706:17:05  来源 : 现代快报 据《纽约邮报》 1 月 26 日报道, 2006 年,时年 23 岁的美国纽约的耶鲁大学毕业生阿列克谢 · 韦恩纳在向一家大银行自荐求职时不仅寄去了求职信,还随信附上了一段自我介绍的视频。在视频中,吹嘘自己堪称 “ 十项全能 ” 。如此 “ 出众 ” 的求职方式不仅没让他得到工作职位,他的个人资料竟被外泄,这份求职信从此令他沦为全球数百万网民的笑柄。韦恩纳因此承受巨大精神压力,今年 1 月 19 日自杀身亡。 吹嘘自己 据报道,现年 30 岁的阿列克谢 · 韦恩纳是美国纽约的一名耶鲁大学毕业生,原籍乌兹别克斯坦。 2006 年,时年 23 岁的韦恩纳在仍就读耶鲁大学期间,决定毛遂自荐向瑞士联合银行( UBS )求职。随后,他将长达 11 页的求职信寄给了瑞士联合银行。在简历中,韦恩纳列出了多项令人深刻的非凡工作经验,比如自我吹嘘曾自设投资公司,曾创办儿童慈善机构,曾为中央情报局工作,还写过一本关于纳粹大屠杀的书籍。 韦恩纳同时还将一段自己拍摄的《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视频寄给了瑞士联合银行。在片中,韦恩纳号称自己是 “ 执行总裁和职业 运动 员 ” 双料人才,并且多才多艺,无论是滑雪、举重,还是打网球、跳舞等,通通难不倒他,堪称 “ 十项全能 ” ! 成了笑料 据悉,韦恩纳在这段 “ 求职视频 ” 中穿插了多个全方位展示 “ 个人才艺 ” 的镜头。比如韦恩纳在球场上打网球的英姿,及他在换装后和性感长发美女大跳社交舞的场面。最后,韦恩纳的自我介绍视频以他空手道劈砖而告结束。 然而,令韦恩纳沮丧的是,如此 “ 出众 ” 的求职方式,并未令他获得瑞士联合银行的垂青,他吃了闭门羹。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非但没得到工作,他的求职短片和个人简历不知何故外泄。那段视频短片很快以 “ 光速 ” 传遍华尔街各大公司,使看过的人无不捧腹大笑。不久,韦恩纳的 “ 求职视频 ” 就被传到世界最大视频网站 Youtube ,并以 “ 史上最差求职信 ” 之名迅速攀升到该网站的头号 “ 笑料 ” 之位,令韦恩纳一夜之间沦为全球笑柄! 抑郁 6 年 就这样,此后几个月里,来自网络的嘲讽和讥笑如同潮水一样将韦恩纳彻底淹没。许多网友嘲笑韦恩纳是个只会吹牛的 “ 大话王 ” ,笑他在录像中丑态百出。短片外泄后,韦恩纳一度被迫休学,同时,韦恩纳授权律师对瑞士联合银行提起诉讼,认为其应对 “ 求职视频 ” 的迅速传播负责任。 韦恩纳曾在 2006 年接受《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采访时,苦恼地称自己已经成为受害者,公众的关注 “ 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 ,他不仅被人嘲笑,而且还不断遭网络审判,人生也跌到谷底。 韦恩纳对媒体表示,自己制作这样一份简历只是想在华尔街谋求一份工作,而这是他从 12 岁时就开始的梦想,但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 含恨自杀 据悉,当韦恩纳从耶鲁毕业后,他曾自己开设了一家公司,并和女友结婚。但事实上,过去 6 年多来,韦恩纳一直无法从当年的阴影中走出来,由于终日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本来就患有心脏病的他染上了滥用药物的恶习。可悲的是, 1 月 19 日,韦恩纳突然在自己的纽约公寓中服用过量药物含恨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人生。据纽约市法医发言人 25 日称,韦恩纳是于 19 日早上 8 点在皇后区的牙买加医院去世的,他的确切死因还有待警方验尸确认。但韦恩纳的家人相信,他是因为服用过量药物而死的。 1 月 26 日,家人为韦恩纳举行了追思会,而韦恩纳的离世令许多网友震惊不已。一些网友自责称,他们为当年曾经嘲笑过韦恩纳而感到抱歉。 http://news.163.com/13/0127/06/8M73BAH20001121M.html
个人分类: 教育|1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海泛舟:好孩子一定是夸出来的吗?——关于教育的博文阅读笔记
热度 2 pww1380 2012-1-16 19:57
网海泛舟:好孩子一定是夸出来的吗? ——关于教育的博文阅读笔记 杨文祥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在我看来, 任何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具有两重性:有效性和有限性。 鼓励和表扬的确可以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从而佐证了 “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 这一结论。但是,这只能是从孩子的智力开发的角度而言的。如果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譬如从作为领袖人才不可或缺的意志力的培养的角度来说,单纯的鼓励与表扬显然是不可能奏效的。这就涉及到日常所说的挫折教育的问题。 人的意志,是在挫折和失败中,在冷酷的人世间的风雨中磨砺出来的,而不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呵护出来的,更不是在教育工作者简单甚或是言不由衷的鼓励和表扬中成长起来的。 参见:—— jzohan9340 孩子的心理温度表 (原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b0c6f0100tpzj.html#comment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359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