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动车故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铁何时让人放心?——轨道交通忧思录之三
热度 6 sqdai 2011-9-5 07:08
作为从事交通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近来一直在关注高铁事故的续闻。进入 9 月份,陆续获悉一些相关的正式消息,更增加了我的忧虑。 据报载, 7 月份,高铁发生故障 168 起,超六成源于高铁产品的质量问题。曾几何时,网上疯传京沪高铁列车出现车轴裂纹, 8 月 22 日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集团( CRH380BL 列车的生产者,以下简称为“北车”)正式予以否认;时隔 10 天,报上说: 9 月 1 日 ,对于此前媒体报道的车轴探伤过程中出现疑似裂纹,北车唐车公司工程师张雷表示,探伤过程中确实经常出现疑似裂纹的情况。 据我所知,零部件的无损探伤在实验力学上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已是一种成熟的技术,有无裂纹,可以明白无误地得知,何来“疑似”?叫人搞不明白。列车在高速运行中,车轴温度升高,能否经受住这种环境下的动态荷载?是一个常规性的技术问题,只要经过细致预研,事先就应该清楚。 我觉得,这里又遇到了“卡脖子”的材料和相关工艺问题。国产特殊材料相对落后,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记得听过一个关于“中国桥梁 60 年”的权威性报告,其中提到,尽管我国在桥梁建设中争来很多“第一”(如长度、跨度等),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特殊钢材,寿命问题不容乐观;还有一个关于国产大飞机研制的报告中说,由于材料不过关(也是寿命问题),首航的自主研制的大客机将采用引进的航空发动机。因此,动车车辆的车轴质量问题从根本上说来也是类似的,需要化大力气予以解决。 关于自行研制的 CRH 型动车列车曾有不少报道,引起人们的自豪感。然而,实际运行下来,故障频仍。四大动车制造商的产品的百万公里故障率在 1.04 ~ 9.32 件的范围里。最令人忧心的是多起“动车牵引力丢失”事故:列车走着走着,突然浑身乏力,瘫痪下来,要是正在过桥隧或上下坡,将会引发多严重的事故?此外还有热轴报警误报、自动降弓等事故,更增加人们的担忧。 从上述情况可见,高铁的高速发展蕴含着很多隐患,难以令人放心。对于一系列事故、故障,只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总能找出真实原因。问题是:找到原因后怎么办?是“头疼救头,脚疼治脚”?还是从根本上大力发展交通科技,努力解决材料科学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经谈及,这里不再赘述。 我在想,如果要大力开展高速轨道交通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我们力学工作者还是大有可为的。 本文资料来源: 北车承认车轴出现疑似裂纹,《扬子晚报》, 2011-9-3 , A14 版。本文中尽可能照录了该报道中的原话。 写于 2011 年 9 月 5 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 轨道交通忧思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65242 2 需要从深层次找原因——轨道交通忧思录之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68825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5560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