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航天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航天人为何关注脑科学?
dsm9393 2019-12-13 11:02
航天人为何关注脑科学? -----阅读“ 脑 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书有感 Why do spacemen care about brain science? 都世民( Du Shimin ) 摘要:本文阐述 “ 脑 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书读后感 。讨论什么是 脑科学 ?脑科学的研究范畴,航天人为什么关注 脑科学 ? 关键词: 脑 科学,脑开发, 航天人, 寻找宜居行星, 军事武器。 什么是脑 科学? “ 脑科学 ” , 狭义 的脑科学概念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研究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美国神经科学学会 SFN ) 广义 的脑科学概念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所有学科知识,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 ” 這是来自 百度百科词条 “ 脑科学 ”。 “ 脑 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书对此作了详解。对 脑科学 的各种解释以及研究范畴,与这本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多学科的问题上,书中对于脑科学的交叉学科,提出了以下方面: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信息科学、临床医学、认知科学、心理生理学、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计算神经科学、仿生学。确切的说 脑科学 与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关系,而且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也密不可分。也就是 脑科学 已经不限于人脑本身。因此 对脑科学的解释,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有不同的理解。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脑科学的领軍人物应该是哪个学科?各个国家的脑计划的领军人物是什么来历?为什么欧盟的脑计划领军人物中途换帅?不同学科的人制定的脑计划肯定不同。各个国家的脑计划,不会都完全相同,也不是分工合作,因为这里面有军事上的应用,军事应用是保密的。科学说起来是无边界,实际上是有边界,科学家头上的头衔,有多个国家院士称呼,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他们为哪个国家服务?与国籍有关。这与学术交流含义是不同的,有人主张科学接轨,国家之间怎么接轨?数据都能共享吗?谁来把握这之间的保密? 脑科学的研究范畴 “ 脑 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书对此作了详解,概括为三个方面: 脑 本身的研究;神经性疾病研究; 脑 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笔者认为还有一项,这就是人类开发自己大脑的研究。 1) 脑 本身的研究 脑 本身的研究应该包括大脑形成、大脑的结构、相互的关联、运行机理。大脑本身的研究不能局限大脑本身,因为没有感官信息传递,大脑与外界断绝,这就无法研究。另外,人是有意识的,与动物不同,而意识的研究至今没有解决,这说明大脑本身的研究,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这就是人的心,这是不是灵魂需要证实?另外大脑与血液的关系,是分离的,又是并存的,这是人的大脑与机器脑根本区别所在,机器脑 “吃 ” 电,它没有细胞,没有蛋白质,不需要光合作用,不需要食物。然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人脑与电脑类似,这表现在神经网络、运行机理、信息处理、离子通道等概念,没有离开电脑,特别是数字技术的介入,将人脑看成为数字电脑。 2) 关于神经性疾病的研究 神经性疾病的研究是基于 大脑 的结构及其相互关联和现有的观测设备,获得的相关认知,以此作为脑神经疾病的研究基础。然而当今的痴呆症和帕金森疾病相关研究,有多种说法,实际上对这些疾病的机理本身并不清楚,获得一些方法和药品,只能缓解不能根治。而人体的感官疾病,有些也与脑神经系统有关,同样也是机理不清楚,无法根治。 “ 脑 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书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神经性疾病,例如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综合症、 脑 性麻痹、忧郁症、焦虑症、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疾病、骨髓损伤、精神分裂症、中风、朊病毒病、儿童多动症、脑血管病、脑肿瘤、 睡眠障碍、脑衰老等 疾病。 3) 关于 脑 科学技术应用的研究 脑 科学技术应用的研究涉及的面就更宽。这主要是模拟人的大脑,仿效人的大脑。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因为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每个学科对这方面的理解也不同,因此提出的概念,有时相互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对人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否已经搞清楚,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对大脑的了解很皮毛,例如对人的意识的研究、人的记忆研究、人脑的数学模型、人脑的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也有些研究人员,不是这么看,认为大脑与电脑是类似,把电极当成了细胞,似乎脑控和控脑都可以实现了,认为人脑和机器脑可以相互嫁接,人的意识已经可以量化 。在不同学科之间出现这种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各个学科之间没有权威,只有在本学科才有权威,才有所谓的顶级科学家,这个世界上没有全能的科学家。 这方面研究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大脑的提法派生出很多新概念,例如类脑、透明脑、城市脑、再生脑、人工脑等。 对人脑和机器脑的功能,也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机器脑会超过人脑,未来机器脑可以嫁接到人脑改善人脑,那么将人变成机器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人就可以永生了! 4) 关于人脑的开发研究 最近阅读一本 “ 解放您的大脑 ” 一书,是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2019 年 3 月 。作者是法国人,伊德里斯 ·阿贝尔坎,由刘莉翻译。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潜力巨大,研究认为有些天才可以在一秒钟内计算出一个百位以上的数字的 13 次方程。作者认为我们都有这种能力,由于我们平时使用大脑的方式,如同用小拇指提重物一样,没有发挥到正常水平,因此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来开发大脑潜能。很明显,这位作者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一样,他们认为人的大脑潜能没有足够发挥,也就是说不需要用机器脑来嫁接,这就与人工智能学科看法完全相反,哪一种看法对,谁来评判?没有权威! 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种概念,叫神经工效学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来说明人如何善用自己的大脑,创造了价值、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这本书介绍了一些最强大脑的实例,德国有一位选手,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计算出 201 位数的 23 次方根。还心算出两个是 13 位数相乘的结果,只用了 28 秒。在印度也有人用 43 秒的时间,计算出 500 位数的 73 次方根。同样在中国央视报道的挑战不可能和其他电视台报道的最强大脑,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人的大脑神经元和他的大脑的体积,不比常人大,作者认为产生这种差异不在于大脑结构本身、体积,而是他们使用大脑的方法不同,也不是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方法,而是在于他们采用的方式符合于人类工效学的方式。 笔者发现,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有人提出新的开发大脑的思维方法,这一类书籍都很畅销,很受人们的欢迎 。这本书也不例外。 航天人为何关注脑科学? 科学家钱学森是我们国家两弹一星的领军人物,他在晚年关注生命科学,他认为人体的小宇宙是一个巨型系统,这是没有人提出过的概念 。 2019-12-09 ,文汇网发表一文:“ 火星上如何生活!三大 “宇宙难题”“造就”未来设计……”。这篇文章提出 三大 “ 宇宙难题 ” :在未来,人拥有什么能力最重要?在未来,人是机器的主人还是奴隶?在未来,世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 不难看出,人类若到火星,怎么生存?如果人类对自己不了解,你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 2019-12-13 ,科学网转载中国新闻网一篇文章,“中国将启动“觅音计划” 探索太阳系近邻宜居行星”。文中提出: 太阳系外是否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如何寻觅这些行星?要对太阳系天体开展光谱巡天,揭示水的分布,以 0.01 角秒的空间分辨率开启中外红波段天文学观测的新纪元。文中列举了一些技术难点,但对人类的生存的很多问题尚未讨论,人的生存不单纯是水,按我们祖先所说的金、木、水、火、土,这些都需要去研究,可是这些又怎么去成像呢?空气怎么成像?星体表面温度怎么成像?星体会有什么灾难?人类怎么去预防?人类在地球已经生存了多少年?谁能够说清楚?人类到别的星球的寿命会是怎样的?这就是个新的问题,航天人需要研究人体科学 ! 最近马斯克,提出殖民火星计划,如果这个计划能得以实现,飞往火星的人怎么生存?马斯克为什么在人脑里植入千个电极?他从事航天技术的研究,为什么要去研究人的大脑?不难想象这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航天人需要关注脑科学 。 少数人反对跨学科研究,认为这就是民科,航天人跨学科不是民科。航天人蒋春喧从北航毕业,一直从事数学研究,如今已经 82 岁了,有人说他是民科,世界上有这样的名科吗?难道研究数学非得到数学研究所吗?哪个学科不用数学? “ 脑 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书是航天人所编写,他们做了系统的研究,更多的关注脑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海涛在解放军报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发文: “ 脑科学 “从军”会带来什么? ” ● 脑科学应用于军事领域,战争形态将向智能化演进 ●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攻坚克难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532735349824437wfr=spiderfor=pc ) 脑科学技术作为前沿技术的研究,应用于军事领域可望大幅提升武器装备智能化水平,对国防和军事能力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颠覆性影响。在现代和未来信息化和智能化作战模式下,在极端环境下的创伤性脑损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为代表的军因性脑损伤,仍将大量存在。因此,开发脑保护与认知增强方面的新型技术手段,是保障和提升军事作业效能的基本要求。在战场上,士兵的生理、认知和心理风险始终存在,保持高度的健康和认知状态,对于保障军事任务的顺利完成无疑至关重要。 2019-11-05 ,科技日报发表文章,“ AI 取代人类作战还为时尚早 ” ( https://tech.gmw.cn/2019-11/05/content_33293366.htm ) 文章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主席埃里克 ·施密特发表文章,寻求应对人工智能挑战、保护国家安全、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的方法,并提出了美国应开展开源军事研究以赢得人工智能竞赛的看法。近些年,世界各国越发重视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方面的研究。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深思考,人工智能与军事的未来结合前景如何?人工智能又能为军事领域带来哪些变革?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朱启超指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可以转化为无人化的军事平台、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灵巧的可穿戴设备、功能越来越先进的基础设施,因而人工智能正在给军事领域全面赋能。主要国家军队纷纷制定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的规划和路线图,希望抓住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不断革新军事教育训练模式,有望为大幅提升战斗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辅助作战能力等提供技术支撑。 然而,人工智能真的那么 “完美”吗?未来战争中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去执行作战指令吗?未来战场真是无人战场吗?从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战争中存在的很多人机融合隐患仍未解决。各国军队都有一种军事理论革新滞后于军事实践的危机感。 “ 人机融合 ”真的是人的大脑与机器脑嫁接吗?为什么美国国防部最近又提出“电子人”的新概念?他并不完全是机器人,也不完全是人,他是个怪物吗?如果未来发现人脑里有电磁波通道,这将会是什么变化?搞人工智能的人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人机融合 ”考虑了电磁波通道吗?根本没有。难道人体里真的没有电磁波通道吗?不可能!
个人分类: 航天|2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戴老师的“我国航天人缘何特别能战斗?”
热度 1 liwei999 2011-10-7 09:00
有感戴老师的“我国航天人缘何特别能战斗?” 作者: mirror (*) 日期: 10/04/2011 18:58:30 我国航天人缘何特别能战斗?——“天宫一号”飞天引发的思考 是戴老师对航天事业的感慨,并且给出了三点结论: Quote 一是有一流的帅才来领导和指挥航天事业发展。 二是有先进的学术思想指导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三是我国航天事业大力实行了自主创新的策略。 这样的说法、提法应该说是很耳熟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镜某有些本能性的怀疑。就没有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么?说个最简单的事例:办好结婚仪式比较容易,而要维持好婚姻则很难。有道是不能天天过年。航天的非日常属性就是“过年”、就是“娶媳妇”。因此许多事情办得好、办得精彩、漂亮。但用这样的标准去“过日子”,显然就不合适了。 航天的0-1性与一般的工程有很大不同,团队的人都具有项羽破釜沉舟的思考。在0-1之间没有0.8、0.9的档次,要么是1,要么是0,不要思考其它费用的问题。而做其他事情(工程)时的思考就不会是这样了。也许人们要思考0.8、0.9甚至是0.6的落脚点、着路点,因为这样做费用可以相差很多。借用“通识教育”的思考就是:航天是只考虑性能、不考虑价格的工程模式,而更多的日常工程项目则首先是要优先考虑 性能价格比 的问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航天人缘何特别能战斗?——“天宫一号”飞天引发的思考
热度 33 sqdai 2011-10-5 07:01
我国航天人缘何特别能战斗?——“天宫一号”飞天引发的思考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知道,是“中国年”。国庆节前,“天宫一号”飞天、入轨,翱翔太空;下个月,“神舟八号”将发射升空,并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嫦娥工程”正在顺利实施,中国人拜访广寒宫的日子已然为期不远!我国航天事业近十二年实现了“三步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中国正在逐步成为航天大国。 人们要问:辉煌业绩从何而来?因为中国的航天人特别能战斗。他们缘何特别能战斗?让我们先回顾十二年来我国航天的成功历程,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光辉历程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轨绕地球飞行 14 圈; 11 月 21 日 3 时 41 分,飞船返回舱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 2001 年 1 月 10 日 1 时 0 分,“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在轨绕地球飞行 7 天、 108 圈; 1 月 16 日 下午,飞船返回舱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 2002 年 3 月 25 日 22 时 15 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在轨绕地球飞行 7 天、 108 圈; 4 月 1 日 ,飞船返回舱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 2002 年 12 月 30 日 0 时 40 分,“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在轨绕地球飞行 7 天、 108 圈; 2003 年 1 月 5 日 19 时 18 分,飞船返回舱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 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 0 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首次载有航天员杨利伟,飞船在轨绕地球飞行 14 圈; 10 月 16 日 6 时 23 分,飞船返回舱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健康状况良好。 2005 年 10 月 12 日 9 时 0 分,“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载有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返回舱和轨道舱内完成了一系列预定的实验,飞船在轨绕地球飞行 5 天、 77 圈; 10 月 17 日 4 时 33 分,飞船返回舱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两名航天员自主出舱,健康状况良好。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载有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在返回舱和轨道舱内完成了一系列预定的实验, 9 月 27 日 4 时 44 分至 4 时 59 分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活动,实现了太空行走,飞船在轨绕地球飞行 3 天; 9 月 28 日 17 时 37 分,飞船返回舱返回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三名航天员自主出舱,健康状况良好。 2011 年 9 月 29 日 21 时 16 分,“天宫一号”发射成功,顺利入轨,并几次按计划变轨,等待“神舟八号”前去相会。 从中可以看到,这十二年间,我国走了三步:第一步,从 1999 年到 2003 年,四次成功发射返回式无人航天器;第二步,在 2003 年到 2008 年这五年中,三次成功发射载人式航天器,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三步,成功发射“天宫一号”,不久将发射“神舟”八、九、十号,为创建“中国牌”的人造“天宫”——航天空间站迈出坚实的一步。 如果把 1956 年 2 月钱学森先生提出我国第一个航天计划设想作为起点,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充满艰辛的 55 年,期间经过了几代人的前赴后继、披荆斩棘,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制定航天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的第一代航天人中,已有很多人作古,包括杰出的航天事业指挥员聂荣臻、钱学森等人;第二代人也大多已垂垂老矣,现今活跃在航天战线的是第三、四代人,当然第二代人还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岁月嬗变,人员更替,不变的是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航天精神,永恒的是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让华夏民族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不可摧的决心! 战斗精神 去年 6 月 22 日, 我应邀出席了在西安召开的 第二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颁奖暨研讨会,会后,参观了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那里,领略了我国航天人的风采。 进了一个外表不起眼的大楼,那里的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我们有幸参观了总控制室和航天陈列馆。在楼道和大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幅标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发扬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誓夺国防尖端事业的新高点!”等等,看到这些熟悉的口号,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年前那个群情激昂的年代。 参观陈列馆时,看到记载我国航天历程的一张张老照片,上面这些口号已化为实际行动,老一代航天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硬是把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变成了一个个试验基地、车间、大楼、兵营 …… ,人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精心施工,换来了发射场上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看到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等航天器、火箭的复制件或原型,其中凝聚了几代航天人的几多心血!也看到了聂荣臻、张爱萍、钱学森等航天战线带头人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豪迈气概。讲解员的生动讲解,让我们懂得了这些骄人业绩真正来之不易。最令我动容的是,在一张照片里所展示的一个简朴的陵园,那里静静地躺着我国最早的一批航天人,他们把自己生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伟大事业,还要求身后也留在那里,想继续倾听航天器发射时的轰鸣声,继续凝视航天器升天的壮观场面!这是何等伟大的献身精神! 我又联想起,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胜利,来源于全国性的大协作。想起钱学森、郭永怀先生曾带领中科院力学所人员在怀柔试验基地研制第一代航天发动机的情景;想起他们决策研制的电弧加热风洞,用以研究航天器再入烧蚀问题;想起他们建立的团队通过多年探索实现超燃点火,就像在十二级大风里点燃了一根火柴,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并用以指导航天实践。 …… 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局部。航天人奏响的是成千上万人齐心合力奏响的航天交响曲! 自强不息 回到开篇提及的问题:航天人缘何特别能战斗? 这些年来,我陆续学习了解了一些航天人的光辉事迹,特别是读了“两弹一星”元勋的系列传记,看了描写钱学森、邓稼先等航天科学家的传记片,观看了航天战斗实录的电视片《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心中逐步有了较为明晰的答案。 战斗精神来自对祖国、对人民的一腔热忱和赤诚!老一辈航天人经历过祖国受尽列强欺侮的屈辱年代,新一代航天人也深深懂得“落后要挨打”的真谛,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开创一片前无古人的新天地!为了强国富民,他们愿意倾情奉献自己的一切:精力,热情,智慧,乃至生命! 战斗精神来自对完成事业的忠诚和对战胜困难的勇气。列强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于是就有了严密的技术封锁,有了处处掣肘设置障碍的诡计,有了撤专家、毁协议的恶劣之举。航天人充分认识到,航天技术是买不来的,“等、靠、要”是死路一条,唯一出路是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用周密的计划部署,踏实的科研实践,专心的求真务实来创造一切!我仔细阅读了九院那群中青年骨干拼全力进行原子弹、氢弹原理设计的历程,他们硬是用简陋的计算工具得到了令人折服的设计方案,让我感到由衷钦佩。 战斗精神来自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理念。面对复杂的科学技术难题,航天人并非一味蛮干,而是以坚实知识基础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举国楷模 我认为,航天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全国各行各业应该将航天事业奉为楷模。 我国航天事业缘何一枝独秀?两年前,我以此为题写了一篇博文(见链接)。我的答案有以下三点: 一是 有一流的帅才来领导和指挥航天事业发展 。 二是 有先进的学术思想指导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 三是 我国航天事业大力实行了自主创新的策略 。 正是由于有了这三条,加上特别能战斗的航天人的努力践行,我国的航天事业才铸造了今天的辉煌。 如果拿近来不断为人们诟病的轨道交通事业与之比较,不是优劣立见了吗?不妨据此来问责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特别是“铁老大”): 有什么样的帅才对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做了战略性决策?是否对发展城际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进行过全面比较和考量?是否清醒地认识到“公交优先”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 有什么样的学术思想来指导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是否搞清了交通科学与交通工程的关系?是否用先进的系统科学理念走活全国交通一盘棋?是否发动了行业外的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实现科技大协作,并用所得的成果指导交通工程实践? 有什么样的自主创新策略来指导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怎么摆正发展自身创新能力与引进国外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否明晰地了解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如何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从上述三个层面来考察所有事业,就能得到很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鉴于上述,我认为,极有必要认真总结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加以发扬光大。 写于 2011 年 10 月 5 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我国航天事业缘何一枝独秀? 我国航天事业缘何一枝独秀?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几十颗中国制的人造地球卫星正在日夜运转,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相继上天,嫦娥工程正在顺利开展,国人“巡天遥看一千河”和“上九天揽月”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缘何我国航天事业能一枝独秀?我认为,原因至少有三个。 一是 有一流的帅才领导和指挥航天事业发展 。就科技事业领导者而言,先有陈赓大将披荆斩棘地铺路搭桥,后有聂荣臻元帅高屋建瓴的领导和指挥。我读过聂荣臻传记《山高水长》后,深切地体会到,我国航天事业的最大功臣当推这位元帅。他有卓越的大局观,从一开始,就把整个事业纳入了正确轨道,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知人善用,抓大放小,身体力行,求真务实,在一个国力不算最强的国度里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谱写了一曲曲航天凯歌。就航天事业的实施者而言,不能不提到航天大帅才钱学森院士,他有远见卓识和超人智慧,运用他长期积累的学识和经验,善于抓住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因地制宜,集中攻关,率领一大批以 22 位“两弹一星”元勋为代表的航天英才,攻克了一个个难关。 二是 有先进的学术思想指导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这就是钱学森所倡导的技术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思想,这些思想在航天领域里得到了最为深入的贯彻和最为淋漓尽致的发挥。具体来说,钱学森力主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和数理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密切结合,强调基础研究,强调预先研究,强调解决关键性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并在工程实践中发展航天科学。在航天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系统科学理念。他认为,航天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科学的观念, 将航天发展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系统地、动态地考察,从整体上指挥、运行这个复杂系统,将定量方法(如动态模拟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综合集成方法等)引入航天领域,使得我国的航天事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迅猛发展,与国际先进的水平的距离迅速缩短,而且在某些领域有了中国人的独创性成果。 三是 我国航天事业有力地实行了自主创新的策略 。大家知道,航天技术及其产品是花钱买不到的,除了自主创新之外,别无出路,所谓“引进消化”策略在这里行不通。“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这么一逼,把航天人逼上了自力更生的康庄大道!我们不排斥对先进科技的模仿和消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不妨把航天航空航海这“三航”作一比较,我们立即可以发现:最不能买到先进技术、先进产品的航天事业在我国反而发展得最快,个中哲理,不是很清楚了吗? 对于以上三点,每一点都可演绎成大文章,容日后细细分析。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大家是否同意我的上述想法? 写于 2009 年 4 月 29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72761.html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9244 次阅读|5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