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三峡大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遭遇十年罕见大旱(图)
xupeiyang 2011-5-22 07:52
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遭遇十年罕见大旱(图) http://news.qq.com/a/20110522/000078.htm?pgv_ref=aio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峡的好坏,中国人都有资格说
热度 4 tarimriver 2011-5-21 11:56
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干旱少雨再加三峡大坝蓄水作用,下游地区紧连长江的著名湖泊纷纷干涸。在国务院都承认三峡蓄水对下游航运灌溉等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科学网上的水利专家们还是死不承认三峡对下游的负面影响。他们狡辩:说三峡不好的人都不是专业人士。这些不利影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还需要专业人士才能看到?你难道不知道王婆卖瓜的事情?况且,三峡建造是要为百姓谋福利的,如果百姓感觉不到好处,光几个水利专家在自夸有说服力吗? 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水利专家说,如果没有三峡,不仅湖干了,长江也干了。唉!这样的专家真是砖家啊!请问,三峡修建之前的几十万年长江和下游湖泊干了几次? 三峡水利工程现在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发电!现在三峡每年发电量在1000多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的价格却和用电地区的火电价格一样,也就是说,老百姓出钱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国家投资的钱就是老百姓的钱,另外,为了建三峡我们每用一度电要套7-8厘钱用来支援三峡),三峡水利挣的钱为什么不给老百姓分红? 其实,老百姓只有出钱出力受摆布,好处的事情一点别想。下面是2002年人民网记者采访三峡总公司老总的问答: 记者: 陆总,您觉得老百姓既然也都在交电费的时候支援三峡建设,当三峡建设发挥效应的时候,老百姓会从中尝到哪些甜头 ? 陆:这是一种国家的税收,资本金的概念,三峡建设基金资本金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税收的政策,不是一种股份制的性质。 因为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防护 。 你问钱,他给你回答三峡是为了防护。防护什么?就是水利专家们说的防洪抗旱。现在下游大旱,他们又说什么?他们会说三峡是为了发电,为了国家的碳减排。但为什么水电的价格和火电的价格一样?火电是个人或公司投资,他们发电的煤要买,水电用的是百姓的钱,现在下游干旱,他们为了自己发电迟迟不放水,而且还说什么没有三峡长江也干了,真是荒唐! tarimriver 2011-5-19 17:05 明明下游湖泊干涸了,还说对灌溉、航运没有影响,真是睁着眼说瞎话! 博主回复(2011-5-20 16:03) : 如果没三峡,不但小湖干了,长江也要干了。
4774 次阅读|9 个评论
孔庆东谈三峡问题
热度 2 泰山 2011-5-21 09:19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7495802 老是看到网民痛骂孔庆东先生,这次恐怕骂他的人不多了,孔庆东谈三峡大坝问题干脆,直截了当,或许诸位看后有不同意见,但是我们终于看到国务院在开会研究三峡大坝问题了,也看到社会知名人士开始谈到炸三峡大坝的问题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好事,笼罩在三峡上的一层层迷雾在逐渐消散,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谈三峡,将三峡大坝建设中被隐瞒的问题揭露出来.......
个人分类: 雨中漫步|362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三峡大坝的确加重了下游地区的旱情
热度 6 tarimriver 2011-5-18 21:17
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五月,洞庭湖鄱阳湖地区降水特少,而长江三峡大坝又没有及时放水以帮助缓解旱情,解决百姓生产生活用水,三峡大坝应有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虽然下游大旱不一定与三峡有密切关系,但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拦截水流,洞庭湖不会出现上百万人遭受旱灾,鄱阳湖也不会缩小80%,因为长江水可以进入湖区补充水分。 我前面博文提到三峡与下游旱情的关系,触动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经,又是说什么造谣、又是什么傻瓜地破口大骂。好像泼妇般叫骂就把真理哄到自己那边似的。今天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认为: 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你是夹起尾巴不做声呢,还是破口大骂他们? 正确的态度是正视问题,想法弥补,不要想故宫里的人那样,百般抵赖,最后难看的还是自己!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5/18/6474686_0.shtml 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七年艰苦努力,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问题有的在论证设计中已经预见但需要在运行后加以解决,有的在工程建设期已经认识到但受当时条件限制难以有效解决,有的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新要求。适时开展三峡后续工作,对于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提升其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更好更多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意义重大。 会议强调:要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工程整治,稳定河势,加固堤防,改善航道和取水设施功能。实施生态修复,改善生物栖息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观测研究,优化水库调度。
2613 次阅读|7 个评论
看看三峡总公司老总回答记者问,就知道三峡大坝对下游的影响
tarimriver 2011-5-17 17:16
看看三峡总公司老总回答记者问,就知道三峡大坝对下游的影响 来自人民网的报道: 三峡截流 婷婷 编者按 1997 年我们曾经共同见证过大江截流的场面,眼下 185 米 的三峡大坝已经雄伟地矗立在当年江水滔滔的地方。也就是在当年,一个叫导流明渠的人工河槽,开始承担起确保长江水的不断流和航运畅通的使命。而 2002 年 11 月,曾为三峡工程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功臣 —— 导流明渠,已被截断并从我们眼前消失,在它的上面将建造起的一段大坝,将使三峡大坝横贯长江,让 “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 的畅想变成现实。 为纪录这一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和瞬间,我们特意采访了当时就在截流现场的中央电视台记者范春国和 中国三峡总公司 陆佑楣 ,在三峡工程开工之后,所有建设和组织实施的工作都是由三峡负责的。 记者: 陆总,您觉得老百姓既然也都在交电费的时候支援三峡建设,当三峡建设发挥效应的时候,老百姓会从中尝到哪些甜头 ? 陆:这是一种国家的税收,资本金的概念,三峡建设基金资本金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税收的政策,不是一种股份制的性质。 因为三峡工程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防护 。 记者:陆总,三峡工程开始在国民经济中显现效应的时候,老百姓能在工程之中得到哪些好处? 陆:从工程当中,首先是下游的洪水灾害要大大地缓解,这是最主要的,下游有 1500 万人口, 每年都受到洪水威胁 。 有了三峡工程以后 ,可以减缓它威胁的程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效益。 第二,能够得到清洁的能源。三峡是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本身不污染一立方水,也不消耗一立方水,也不排放一立方有害的废气,也不排放一立方固体的污染物。所以,是一个清洁的能源。这个清洁能源,根据国家总体安排,准备送到华中、华东跟华南地区。这么大面积提供了清洁的能源,可以减少燃煤的电力。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1/8389/789556.html
4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 三峡大坝建成后洞庭湖十年八旱
热度 7 tarimriver 2011-5-17 11:07
三峡大坝建成后洞庭湖十年八旱 湖广熟,天下足。如今湖广地区因遭受严重干旱,生产生活用水遭遇困难。 去年 11 月份以来湖北省降雨异常偏少,旱情严重。截至 2011 年 5 月 15 日,全省有 1392 座水库低于 “ 死水位 ” 运行,其中中型水库 4 座,小型水库 1388 座; 洞庭湖区水系发达,河湖密布,水资源丰富,俗称 “ 水乡泽国 ” ,可是近年来,却频受干旱困扰。查阅 2001 年以来的相关资料,洞庭湖区大面积的洪水发生除了 2002 年的外洪和 2010 年的内涝之外,干旱基本上取代洪灾而上升为 “ 主角 ” 干旱不再局限于丘陵山区和水利死角,而是呈全局性,滨江临湖的湖区堤垸也饱受干旱侵扰。 2001 年,岳阳市有 90% 的乡镇受旱,受旱耕地面积达 203.5 万亩; 2003 年旱灾,湖区县区无一幸免。 2011 年的旱情在湖区县体现尤为明显,华容、湘阴及君山区成为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县、区。 受降雨及上游来水偏少影响,近日鄱阳湖水位不断刷新历史最低值,历史同期湖面面积的多年平均值达 2300 平方公里,因干旱原因,目前鄱阳湖湖面积仅为 385 平方公里,湖面面积缩减了 82% 。 而南方的干旱并不是 2011 年偶然出现,像前文所说,洞庭湖地区自 2001 年以来,除了 2002 年和 2010 年外其它年份基本都是干旱。而 2010 年的西南干旱大家是有目共睹。 干旱的发生必有自然原因,但人类活动对干旱起到了什么作用?与三峡大坝建设有没有关系? 水利专家肯定说没有关系,但不是说三峡大坝的修建可以调蓄洪水,发生旱情时通过开闸放水,缓解旱情吗?从 2010 年底发生干旱,到 5 月份,湖北千湖都快消失了,鄱阳湖都缩水 80 %了,三峡才开始放水: 新华社宜昌5月16日电(按长江防总要求,三峡水库16日再度启动了抗旱调度,增大后的下泄流量比来水量高出3000立方米/秒,以缓解长江中游地区的旱情。这是三峡水库今年第二次启动应急抗旱调度。在5月7日至10日的首次抗旱调度中,三天时间三峡水库为长江中下游实施补水4亿多立方米。
7380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三峡工程对周边地区气候影响
热度 9 LEIVI 2011-5-2 23:45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加的趋势,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也出现过一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 2007 年 7 月的川渝特大暴雨、 2010 年西南部分地区出现的特大干旱等,但不时会有个别人把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三峡工程联系起来。 把三峡工程与周边极端天气相联系缺乏科学依据 说三峡工程建设对三峡周边地区的气候完全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以看到,有的人夸大了这种影响,认为三峡库区对三峡周边广大地区的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把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结为三峡工程的影响,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在自然降雨的情况中,大气中的水分有两种循环。一种是外循环,按地球自转规律水汽随大气环流进行输送的外循环;一个是内循环,是局部区域内大气局地环流中水分循环。局部地区的地表状况改变后,可以改变局地水分循环是内循环改变。 从气象学的角度来看,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体面积扩大了、水位升高了,是增加水分的内循环,到大气中的水分增多了。但对于一个大区域范围的水分循环来说,不会因为局部地区的地表改变而改变。水分内循环的增加相对于外循环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外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 95% ,内循环对降水的影响占 5% 左右。三峡周边区域比三峡水库面积大几千、几万倍,三峡及周边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三峡水库对三峡周边这么大区域的天气的影响是很小的。 三峡工程对周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 三峡水库与这个区域的降水,是一种很弱的因果关系,把三峡水库与周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联系起来,缺乏科学的依据,也很难得到科学界的认同。在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基本结论是: 三峡水库建库后对库区及邻近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 10 公里,水库附近表现最明显。 三峡水库对库区及邻近地区气候的影响毕竟是小尺度的,对局部气候起微调作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根据三峡蓄水前后的气候监测资料 分析表明,三峡水库对气温的影响结果是冬季有增温不足 0.5 ℃,夏季有降温不足 0.3 ℃的影响,对降水几乎没有影响。 硬要把这种微调作用和大气环流异常引起的大范围高温热浪、极端干旱、区域暴雨洪涝联系起来,至少是缺少科学依据。 ( 注:以上根据某媒体对中国气象局的访谈整理而得)
个人分类: 专业|808 次阅读|19 个评论
强烈要求停建巴斯夫污染厂-三峡大坝的定时炸弹
热度 3 冯用军 2011-3-28 12:48
强烈要求停建巴斯夫污染厂-三峡大坝的定时炸弹
年轻的直辖市要发展经济,当地居民要改善生活,吸引更多的工厂进驻无可厚非,但在三峡库区建造一座产能巨大的MDI化工厂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重庆MDI项目万无一失、绝不会危及三峡和长江的生态。也许正如当地人所说的,这座化工厂就是悬在三峡库区"天灵盖"上的一把利剑。 近日国务院发改委已于近日批准巴斯夫在重庆建设年产40万吨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项目。由于化工厂建在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三峡库区附近,引起人们对环境安全的争议。在国外,MDI化工项目一般都放在沿海,放在内陆的情况很少。化工本身就不适合放在偏远的内陆,因为对环境的潜在威胁比较大。在水库附近建化工厂这在全球来说都是首例,况且这一事件的主角又是安全事故多发的巴斯夫。 本文来源: http://discover.news.163.com/special/basfmdi/ 巴斯夫是来自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巨头,它的产品从农药到特殊塑料。在中国,巴斯夫的工厂遍布上海、南京、广州、吉林。重庆MDI是巴斯夫瞄准中国西部市场的生产基地。巴斯夫在中国拥有30个生产基地,分布在从吉林到广东的沿海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上海、南京等地。这其中,MDI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MDI的化学名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它是合成聚氨酯的原料。聚氨酯的简写叫PU,它是都市女性几乎人手一个皮包的原料,也是户外旅行者登山鞋底的原料。 MDI原料有毒性:硝基苯曾污染松花江水源 据绿色和平科学总部实验室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的毒性极强,且很容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长期接触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造出苯胺,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高度有毒化学品。硝基苯和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硝基苯正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而苯胺装置的爆炸更直接引发了这场环境灾难。至于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中导致18人伤亡的元凶。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也包括40万t/a硝基苯生产装置和30万t/a苯胺生产装置。 巴斯夫被指环保"双重标准":在中国隐藏污染信息 12008年6月30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北京召开新闻会,曝光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双重标准",并且称其上海巴斯夫工厂还存在超标排污嫌疑。指责该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执行"双重标准"。他们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信息发现,尽管没有相应法律强制性规定,但巴斯夫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都主动通过官方网站直接向公众公开其详细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和国外工厂的做法不同,巴斯夫在中国大陆的15家生产型独资、合资公司均未向公众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巴斯夫工厂前科多:发生多起化学泄露和爆炸事故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巴斯夫在环境管理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但企业一旦做大,就会有一批周边配套的供应链企业,特别是原材料和运输等企业建设起来,由于在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上都会涉及到三峡这一敏感的区域,所以不能保证这些环节不会给三峡水域造成污染。据媒体报道巴斯夫其实也有很多化工事故的前科:2007年1月4日,巴斯夫在英国一家化工厂发生有毒化学物质泄漏,导致37人受伤;1998年6月7日,上海巴斯夫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也发生一起丙烯酸乙酯气体泄漏事故;2006年3月31日,该公司另一座位于上海金山的厂则又发生过一起泄漏;巴斯夫在美国辛辛那提的一家工厂还曾发生过爆炸事故,导致2人死亡及多人受伤。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曾指出:长江沿线的化工项目本来就很多,如果没有三峡大坝和三峡水库,则巴斯夫MDI项目要落户重庆也无不可。但正由于这个项目的所在地位于三峡水库上游靠近库围之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据翁立达介绍,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水文情势有所改变,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库内的水质更易受到污染。在水质保护现状仍然严峻的情况下,三峡水库上游是否能再容纳这样一个大型化工厂,很值得商榷。 三峡库区水质日益恶化,5-10月爆发水华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在三峡库区建设的多个污水处理厂,根本就没有除氮脱磷的技术,最终只能任由"水华"爆发,而且在爆发后也只是进行监测。这或许也是三峡库区支流"水华"肆意生长的原因之一。三峡成库以来,库区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水流缓慢,每秒流速多不超过0.01米。"流水不腐"效应失去后,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大量聚集到回水区聚集,遇到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自养型的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快速生长繁殖,水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出现"水华"现象。自三峡水库2003年初次蓄水后,"水华"现象更是长期存在。在三峡库区重庆段23条支流中,至少半数以上在每年的5月到10月,都会不同程度地爆发"水华"现象。 化工厂污水处理形同虚设,70%处理场不运行 环境学家、长江委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原局长翁立达透露,国家为三峡水环境保护投入巨资修建污水处理厂,但效果有限。国家环保总局在2005年到库区去检查时发现,有接近70%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有运行,或者只是偶尔运行。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需要,拼命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没有运行,或者半开半停。 三峡库区地质脆弱,不适宜建化工厂    5•12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化工企业要对本企业进行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各个已建和新建的重大次生灾害源进行单因素的危险性分析。但三峡库区地质却令人堪忧:三峡库区这一带由于地质原因,一直以来本身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在试验性蓄水以来,由于水位的提高,进一步诱发了库岸滑坡的地质灾害,对库区局部房屋、土地以及局部专业设施造成了损毁。2009年1月8日《时代周报》报道:至2008年11月2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上升到海拔172米。11月3日,巫山县巫峡镇龙江村1000米长地段出现重大滑坡险情;2009年1月8日《南方周末》报道:三峡古城奉节新县城的23平方公里内,有54处滑坡、300多处高边坡,全县已经调查的灾害点已经超过800处。 "三峡应是重要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本来是不允许投资大型化工企业的"但库区情况比较特殊,重庆为三峡牺牲了很多,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矛盾比较突出,三峡库区的长寿已经变成一座重化工城。在长寿,偶尔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土生土长的长寿人能准确地指点出,醋酸厂和生物厂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在哪座山头上能闻到哪些工厂的气味。当地人说,如果有人不舒服,在长寿检查不出来,去重庆检查,至少就是癌。 直辖市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转移至库区   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为求发展,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按照"退城进园"的思路,重化工业陆续搬迁出主城区,为新兴的轿车业、电子制造业提供空间,而距离其一小时高速车程、下游的长寿化工园区正是转移的重点。长寿在三峡库区的头顶上,被人比喻为三峡的天灵盖。长寿要迎接三个大项目:500万吨年产能的重钢、40万吨年产能的巴斯夫、千万吨年产能的中石油炼油厂。化工园区所在的晏家镇,村民口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即使长寿其他厂都垮了,就靠这三个项目,长寿经济也垮不了。   为发展经济三峡库区投资由紧到松   据重庆环保局公告,2009年底,环保部在渝组织召开了三峡库区化工、石化产业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三峡库区要加快发展,赞成在三峡库区发展化工石化产业,但三峡库区化工发展必须高起点,并且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这次会议被总结为———为重庆市的化工、石化产业发展理清思路,也为 MDI项目及重庆炼油项目的审批创造了条件。根据重庆市2002年颁布的《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九条:禁止在库区流域建设严重污染水体或对水体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的项目。已经建设的,由环保行政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或改造。但对什么样的企业对水体污染存在严重隐患,《条例》里并未指明,而巴斯夫等大型化工企业显然被有关部门认为不在此范围之内 2005年,硝基苯曾致松花江严重污染。 2006年,位于上海金山化学工业园区的巴斯夫工厂发生泄漏,上万人被疏散。据了解,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也包括40万t/a硝基苯生产装置和30万t/a苯胺生产装置。 2006年,位于上海金山化学工业园区的巴斯夫工厂发生泄漏,上万人被疏散。据了解,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也包括40万t/a硝基苯生产装置和30万t/a苯胺生产装置。 位于长寿的重庆化工园区
个人分类: Nature Journal|50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历史会证明三峡工程是豆腐渣
热度 1 冯用军 2010-12-19 20:56
三峡工程是不是豆腐渣,不是你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潘家铮院士说了算,也不是我这个中国皇家科学院院长说了算,而是历史说了算、时间说了算、自然说了算,我敢打赌,快则500年,满则5000年,绝对不到一万年,必毁无疑(毁包括毁坏、废弃、倒塌、炸垮等)。万年说,那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极度的不负责任,我敢打赌,现在的宣传都是假的,什么抵抗万年一遇的洪水、到千年一遇的洪水,再到百年一遇的洪水,差点就没抵挡住2010年的洪水,要不是牺牲下游的诸多公民财产和国家财产、成段成段跨堤,2010年就很难扛住。 材料一: 新华社等权威报刊: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 2003 年 6 月 1 日 ),《三峡大坝将全面发挥抗洪功能,可抵御千年一遇洪水》( 2007 年 5 月 9 日 ),《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08 年 10 月 21 日 )。 又据《南方日报》(2010年7月22日)报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治河防洪工程系教授陈立认为,这几篇报道的用词并没有错,只是标题的涵义被读者误解。他解释说,“固若金汤,可抵挡万年一遇的洪水”是说,三峡大坝遇到万年一遇洪水的时候,三峡大坝仍然存在,不会被冲垮。“千年一遇”,指的是这个大坝是按照千年一遇的设计标准来做的。“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则是指防洪能力。而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的说法,与“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说法并不矛盾。 材料二: 张光斗在上书国家领导人汇报情况时却指出:“关于三峡工程的质量问题,我们的质量检查报告写得比较客气,主要是怕人家攻我们。质量一般……我给你们写了封信,全是真话,没有假话”。对媒体放出去的“质量百分之百合格,四分之三以上的个体工程质量为优秀”才是假话。 事实上,即使“质量一般”,我也不敢相信,张光斗向来有谎话连篇的习惯,这已是公认的事实,详情参看: 您可知隐藏在“给老百姓干活的工程师”背后的恶心嘴脸 。 材料三: 中国工程院17日发布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下称评估),承认了三峡工程的另一些问题(参见 http://news.sohu.com/20101218/n278372174.shtml ): 三峡工程导致移民生活艰难: 《评估》指出,部分靠农村移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生产生活困难,需要财政资金支持补贴。 三峡工程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改善期限遥遥无期: 上游来水氮磷污染较重,对三峡库区水环境影响较大,三峡库区污染物排放远高于环评预测。 需要说明的是,三峡工程上马后不久,张光斗到三峡库区和重庆视察,发现三峡库区的水质污染问题严重,于是提笔给中央领导人写信,建议为三峡库区水污染治理拨款30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三峡工程总造价也就2000多亿元人民币,再拨款3000亿是断不可能的事情,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能考虑到这一点。 鉴于此,解决三峡工程环境污染问题遥遥无期。 材料四:两院院士:三峡工程是钢铁长城万年不垮 2010-12-19 03:08:00 来源: 长江日报 (武汉)  长江日报12月18日报道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两院院士潘家铮17日在《三峡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首发式上称,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是那些提反对意见的人。 这位83岁的老人举例说,三峡工程在1985年就已基本决定,那时的总方案是蓄水到150米,并已基本上定案,工程要搞了,但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有些人认为150米的水位太低应该提高,有些人甚至认为工程根本就不该上马,所以中央决定把工作停下来,重新进行论证。 “幸亏有这些反对意见,不然三峡工程如果150米就建起来,现在该怎么办呢?防洪起不到什么作用,发电效益也很差、航运也不行,所以说反对意见就很重要”,潘家铮说。 潘家铮同时对社会上一些人有关三峡工程的误解给予澄清,他特别反对称三峡工程为“豆腐渣”工程的说法,并斥之为“谣言”。潘家铮称,三峡工程是“长江上的钢铁长城,千年万年不会垮,质量上非常好”。通过三峡工程,中国科技水平尤其是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个人分类: 国家水科学研究院|54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还说三峡,难道新闻标题就该不尊重事实和不尊重逻辑?
ssglwu 2010-9-21 07:07
吴国林评: 三峡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不能玩文字游戏,而且文字游戏的水平太差,概念不清,逻辑混乱,这就是说,这些人的逻辑表达能力太差,让这些人来做决策,其决策是否科学和合理,当然可想而知。 当然,还可以说,这表达是否就真是设计大坝时的理念?或逻辑本来就不清?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三峡设计究竟按什么来设计,其中有没有考虑生态标准等,都是值得我们认真考查的。三峡不是一省之三峡,而是全国人民的三峡。 三峡办:能挡千年一遇洪水别把几年标题连在一起说事 2010 年09月20日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0920/2639624.shtml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三峡工程近来被人提起,是缘于网上的一个段子,有网友摘出了从2003年至2010年的新闻标题,从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千年一遇到百年一遇洪水;直到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对此,国务院三峡办技术与装备司副司长周宪政回应说,从万年到百年,这种说法是概念上的混淆,是对防洪能力的一种误读。 周宪政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 国务院三峡办技术与装备司副司长周宪政:不能把几年前的标题连在一起说事儿。三峡的设计标准一直是一样的。设计标准是千年一遇,校核标准是万年一遇,所谓百年一遇是三峡水库保护荆江大堤的标准。荆江大堤在三峡前抵挡洪水的标准时是十年一遇,超过十年,挡起来就困难了。通过三峡,(荆江大堤)从原来抵挡十年一遇洪水提高到了百年一遇,三峡做出了贡献。 自从2003年6月,三峡下闸蓄水至今,并未接受过大洪水的考验,直至2010年的夏季汛期里,三峡工程经受了投入运行以来最大洪水也是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第三大洪峰的全面检验,当时最大洪峰流量达到70000立方米/秒左右,超过1998年、1954年长江洪水的最高峰值。 周宪政对2010年的洪水与1998年做出了比较。 周宪政:2010年洪水比较大,流量是70000立方米/秒,1998年洪水流量超过60000立方米/秒,洪峰量级差不多,但洪量不同。所谓洪量就是来水的多少。1998年来了8场洪水,洪水总量比较大。2010年只是洪峰大,但洪量不大。对下游造成影响不同,当然,有了三峡的调蓄,从70000立方米/秒调到了40000立方米/秒,下游的压力自然是小多了。 俗话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三峡拦蓄洪水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处于下游148公里之外的荆江。荆江河段蜿蜒曲折,防洪难度大。对于三峡的防洪贡献,荆州的市民感受最直接。 荆州市民余景武:通过三峡大坝的调蓄,我们2010年的水位只达到设防水位。感觉防汛压力不是很大,安全感很强。 在荆州市下辖的公安县,是长江的分洪区。每年的汛期,当地群众担惊受怕,经济发展也被束缚住了手脚。 县长周昌俊:没有三峡的时候,谁也不敢投资。当地有分洪文化,老百姓随时准备走,有一个钱用一个钱,自己都不投资,哪还有外地人来投资? 但现在,正是有了三峡的存在,公安县的县城已从上世纪末的2.4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目前的规划面积28.5平方公里,翻了十倍。一大批项目如 中粮集团 加工项目、石化项目等纷纷落户这里。 从三峡坝区到荆州大堤,舞动长江这条巨龙的大脑是在下游的武汉。2010年的大洪峰没有造成灾害,长江水利委员会对三峡的调度功不可没。长江委防汛办主任吴道喜对记者说,调度要根据实时的雨情、水情,不断地做出调整。 长江委防汛办主任吴道喜:实施调度难在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很头疼,预报有一定误差。像2010年70000立方米/秒下来,要保证沙市不过警戒水位,三峡水库水位又不能太高,如果水位太高,来水风险更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在在汛期原则上防洪是首要任务,但是也要兼顾,充分发挥综合效益。2010年,我们考虑这个问题很细致,坚持滚动会商、滚动汇报。(记者 马闯 蒋琦)
个人分类: 杂记|23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记“十一”荆宜自行车之旅
estudy 2010-8-21 21:54
早就决定十一骑车去看三峡大坝了,十一前夕又详细规划了一下我们的荆(荆州市)宜(宜昌市)自行车之旅,行程三天:10月1日去, 2日玩, 3日回。 10月1日早晨7:07,我们在荆秘大道跨上各自的自行车,一百多公里的宜昌市之行就从长江大学西校区东南门开始了。我们迎着柔和的晨光前行,驶向第一个目的地:318国道黄墓冢路口。按计划,整个行程是沿着318国道西行的,这就得先上国道,黄墓冢路口是我们选定的上道的路口。 刚踏上行程,有一点淡淡的兴奋,天气也清爽,我们骑得很轻快。半个小时后就看到了一个写有318国道几个字的路碑,前面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道。明知那大道就是318国道了,但是由于从来没到过生怕上错了道,我们还是在大道两边各询问了一个人以确认自己的判断。 肯定自己没认错路以后,我们便坚实地踏上了318国道,按计划一路西行而去。国道上我遇到的第一个的路碑显示:318国道1165。以后又陆续看到318国道1166、318国道1167,后来才知道,每一个路碑标识1公里。路碑也因此成了我们掌握里程和制定任务的依据。我们把自己第一次休息的地点定在318国道1175路碑处。我们用40分钟走完了国道上的第一个10公里,这使得我们允许自己休息5分钟。第一次休息时我们都还没有感到一点累,只是觉得自行车的鞍座太硬,坐在上面屁股很难受,于是我们用衣物包在鞍座上,以期坐得舒服一点。再喝了口水,不到4分钟我们就又出发了。这一次的预定目标是行驶到318国道1200 路碑处。 这个25公里显然没有前面的路走的轻松。最大的困难还是坐得难受,我们觉得屁股下面那个窄窄的、硬硬的鞍座就像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一样,扎得人疼痛难忍。为了减轻痛苦,我们都不断地变换坐姿,尝试找到最舒服的坐法。但是每一种坐法都只能在几分钟内让我们觉得舒服点,石头的棱角很快又突兀出来折磨我们了。这让我们不但痛苦而且担忧:还没骑到全程的1/3就这么难受了,后面那么长的路我们能坚持下来吗,我们会不会到不了最后的目的地啊?尽管这么想,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我们谁也没有停下来,虽然没有交谈,我们都能感受到对方坚持到底的干劲。 除此之外,天也有点热了,人也开始感到一点累了。但我们并没有在意,都坚持着一个劲往前骑,没有太多地注意路边的风景,甚至慢慢忘却了座下之痛,那块坚硬的石头好像被磨得圆滑了。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似乎并不觉得坐得那么难受了,是习惯了还是麻木了,我们也不去管它,不痛了就加紧往前骑。不知不觉之中,我们走过了太湖进入万城,路碑上的数字由1185、1186变成了1195、1196,眼看就要达到既定目的地了。 经过一个半小时最为艰难的行驶,我们终于到达了318国道1200 路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15分钟。为了庆祝我们顺利地到达这个颇有意义的目的地,我们和路碑还有自行车留影。根据此前的行军速度40分钟左右10公里,我们估计了一下到达最终目的地的时间,大概为下午的五点。 经过这一番休整,再启程时我们已没有了任何倦意,仿佛回到了刚出发时状态。我们一路骑得轻快,很快经过万城大桥,跨越宜昌市界,进入枝江市境内。随即又经七星台镇、江口镇,过江口中桥到达枝江县城。枝江县城各大商场趁十一黄金周良机大做促销活动,鞭炮声、锣鼓声、歌声、笑声伴着我们一路穿过县城。出县城的最后一幢高大建筑物是湖北枝江酒业的综合大楼,它是湖北地区闻名遐迩的枝江品牌白酒的总部,无疑也是这座县城的现代工业的杰出代表。我们造访了这座具有代表意义的大楼,在楼前的广场上我们又一次拿出相机,跨着自行车留影。 告别了繁华喧闹的枝江县城街市和醇香四溢的枝江酒业广场,我们继续兼程 11:45,318国道1220路碑附近,我们用20分钟解决了午餐牛肉、巧克力、碳酸饮料。 补充营养之后,我们更是精力充沛、情绪高涨,一路乘风破浪:入董市、出白洋,一路飚至临近宜昌市郊的善溪冲。善溪冲这一段路则走得异常艰难。这一地段是一座座连绵的山丘,一路上又陡又长的坡一个接一个。长的坡路程可达1公里,有的是直的,有的则弯弯曲曲。直坡先是一段很陡的急坡坡陡角可达45度,车被急剧加速,后是一段长长的缓坡,凭借刚才的加速度车滑行很远的距离,我们行驶在这样的坡上不仅不用蹬车,还得握住车闸控制车速。弯破则弯曲回旋盘山而下,呈一个一个立体相连的横卧的U字或V字状,在这样的坡上行车我们不得不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仅要根据地形的变化调整方向,还要注意随时可能从弯道里出来的车辆。从这么长、这么陡的坡上一泻而下我们还是第一次,真是无比 惬意啊! 下坡轻松,上坡就累了。上坡也是又长又陡,我们骑着骑着就骑不动了,有时即便站起身子来骑,车也难前进一步,似乎两边的山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磁力阻止我们行动。因此我们不得不时常推着车爬坡,这反倒让我们有机会看看路边的风景了。大路两旁的山坡和山间的平地上都种满了橘树,郁郁葱葱的,现在正是橘树挂果的季节,所以每棵树上都挂着些或青色的、或橙色的桔子。放眼望去,附近几个村落除了种桔子没有种别的庄稼,想来在这样的丘陵地带,恐怕也只有种植桔子最经济可行了。家家户户都种桔,桔子就不显得稀奇,所以这边的桔田既不用设栅栏,也不需人看护。 我们一时蹬上车飞驰而下,一时又推着车缓缓爬行,几番周折,终于驶过了318国道1230到318国道1240这段不平坦的道路。从最后一段曲折的盘山长坡驶下后,我们便进入了宜昌市郊的猇亭区境内。宜昌市区近在咫尺,已胜利在望。稍事休息之后,我们一路沿江而上,马不停蹄,直抵伍家岗区的五一广场,这便是宜昌市中心了,我们比预期的早一个小时到达了最终目的地,全程历时8小时左右。荆宜自行车之行的去行就此结束。 翌日,我们在当地一个朋友的陪伴下,游览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主要游历三峡截流纪念园、坛子岭制高点、185观景平台和坝前平湖四个景点。我们在各景点观看、聆听、感叹、拍照、谈笑,气势磅礴的三峡大坝让我涌起一阵阵的豪迈之情,也增添着我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行的力量。 3日晨7:37我们踏上了返程。虽然沿原路返回,或许是由于多了些经验,或许是平添了几分力量,也或许返程中下坡较多,我们一路骑得飞快,下午2:00左右就回到了出发地长江大学西校区东南门,全程只用了6个半小时。与去行时一样,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疲劳,更多的是一种成功达成既定目标的喜悦。 我们三天的旅行结束了。三天的行程两天在赶路,一天在游玩,令我们尤为难忘的不是三峡坝区壮观的景致,而是一路兼程的艰辛历程和抵达目的地时的兴奋感觉。 2006年10月06日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3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峡大坝、三峡工程及其检验标准
ssglwu 2010-7-28 16:41
吴国林 近日来,大水令国人十分关心三峡大坝,不说不快!请见几个标题,都是来自新华社等权威报刊: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 2003 年 6 月 1 日 ),《三峡大坝将全面发挥抗洪功能,可抵御千年一遇洪水》( 2007 年 5 月 9 日 ),《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08 年 10 月 21 日 ) 又据《南方日报》(2010年7月22日)报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治河防洪工程系教授陈立认为,这几篇报道的用词并没有错,只是标题的涵义被读者误解。他解释说,固若金汤,可抵挡万年一遇的洪水是说,三峡大坝遇到万年一遇洪水的时候,三峡大坝仍然存在,不会被冲垮。千年一遇,指的是这个大坝是按照千年一遇的设计标准来做的。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则是指防洪能力。而长江水利委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上的说法,与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说法并不矛盾。 事实上, 概念不清,逻辑混乱,更不知道用什么标准去检验三峡工程 。 首先, 三峡工程不等于三峡大坝 。建三峡大坝的目标是什么?是防洪。三峡大坝是三峡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三峡大坝并不是三峡工程的目的。防洪仅是三峡工程的一部分,三峡工程还必须保证三峡上游有关地区的 生态安全 ,包括降雨、地震、滑坡、泥沙、导弹袭击等因素。这就是说,对三峡大坝的评价,不仅有技术标准、工程标准,还必须有生态标准,以及军事安全标准。假设国际和平,军事标准可以忽略,那么,我们对三峡大坝的评价必须是: 技术标准、工程标准与生态标准三位一体,少了一个也不行,即是一个系统的评价。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抵御万年一遇洪水。 三峡大坝将全面发挥抗洪功能,可抵御千年一遇洪水。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这三句的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陈述,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意味着说,三峡大坝是安全的,不论是 1 万年,还是 100 年大水。显然,这是有很大问题的。 仅用一个工程标准,去说明大坝的安全是非常片面的。从根本上讲,仅以大坝塌不塌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有很大的危险。 从根本上讲,是所谓的那些专家缺乏人文精神。 假设原来要 100 年才发生一次的大水,现在间隔大约 10 年就发生一次;原来要 1000 年才发生一次的大水,现在间隔大约 20 年就发生一次;原来要 10000 年才发生一次的大水,现在间隔大约 30 年就发生一次; 试想有什么后果? 事实上,现在的达州地区几乎每年的都有大雨,导致 滑坡、泥石流等。广安今年的大雨将其老城几乎全淹没了,今年重庆也不能在外。简单讲,三峡大坝蓄水后,三峡上游的 降雨量大增 ,进而增加了泥沙注入长江。 从技术标准来讲,现代科学才300多年时间,由现代科学所带来的现代技术及其标准,比如混泥土,它能否承受10000年的检验? 三峡大坝在设计时,是否考虑过降雨量有多大的增加?导致多大的灾害?又有多少的泥沙会沉淀在三峡库区?由此导致的损失又有多大?发电所赚的钱能弥补吗?更不可用说,对 人民群众的心灵 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至于地震、滑坡、泥沙等因素又计算到什么程度? 黄河三门峡工程还没有用100年就不行了,不是因为坝自身的塌陷问题,而是泥沙问题。长江又如何?!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427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从流体力学看三门峡和三峡大坝
dongping2009 2010-7-28 16:35
【作者:武际可】著名力学家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1608-1647)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他给出了液体在容器底部开孔时,流出射流速度的计算公式,并且作了实验验证。 ,这里 v 是孔口流速,g是重力加速度, h 是液面距孔口的高度。这一结果被称为托里拆利定律,之后推广到一般情形,称为伯努利定律。 这个公式当然讲的是理想的情形,没有考虑流体的摩擦阻力,也没有考虑流动的不均匀和回流紊流的复杂情况。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任何积了水的地方,水的下泄速度绝对不会比它大。而且可以断言,这个下泄速度,大致上和落差 h 的平方根成正比,不管水的下泄是库底开洞,还是水流沿渠道顺流而下,也基本上是正确的。 我国的第一大坝,三门峡大坝自 1958年开建,到1961年就导致关中平原的水灾。陕西省人民代表不得不于1962年正式向人代会提出议案要求解决三门峡大坝所带来的问题。 现在三峡大坝自 2003年拦洪以来,多次听到重庆闹水灾的报道。我很奇怪,便问一位80高龄的老同学,你生长在重庆,重庆以前是否总闹水灾。他只是笑笑,说没有见过。人们在忧虑,三峡大坝又在重复三门峡的错误。 从根本上说,在主干河道上修建水库,就会把上游地区的泄水速度减小。从而如黄万里先生所说,是把大坝下游的洪水灾害移到大坝上游去。这一点,从简单的托里拆利定律的分析便可以弄清楚。 在主河道上修建水库,就使坝的上游泄水不畅,上游泄水的的速度取决于当地高程与水库拦水高程之差 h 。 现在我们就以已经公诸报端的数据来看。三门峡1961年2月9日蓄至最高水位332.58m,而关中平原的海拔高度是325800米,就是说三门峡的蓄水水位和关中平原的径流的水位大致是在同一高程。渭河平原的积水,只能往三门峡水库排放,但是在同一个高程上,排放速度只能是零。这就难怪在1961年渭河平原出现水患,而 2003 年 8 月 24 日 ,一场特大洪灾突然降临陕西渭河流域,洪灾持续到 10 月 5 日 。在洪水肆虐之下,数十人死亡, 20 万人被迫撤离家园,大量农田、村庄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 亿元。 我们再来看三峡大坝。据 2009 年 8 月 6 日的数据,三峡大坝坝前水位为 145 米,而重庆朝天门的水位是 183 米。也就是说,这时,重庆的积水外泄的落差大致是 40 米。而没有拦洪时,大坝处的水位为 66 米。将朝天门的水位,减去 66 米,得 117 米。大致说来,三峡大坝拦洪,使重庆地方的洪水外泄的落差从 120 米,减少为 40 米。这个数字按照 托里拆利定律,大致相当于外泄的流速减少为1.7分之一,即减少为原来的0.6倍。流速的减少,意味着重庆方面积水增加。这就难怪重庆的水灾要增加了。 以上简单估算,只是按照外泄速度来说。还没有计入大坝拦洪后,由于整个库区的土壤已经变为饱和土,无法再吸收和储存更多的径流。而未拦洪时这部分土壤是非饱和的,还可以吸收部分径流。两相比较,大坝的拦洪就更加重了上游地区水患的可能性。 看官看到这里,也许会提出疑问:你说的这些都是妇孺皆知的常识,凡是文化程度上过中学的都知道。难道大坝论证会上那些专家,有教授、有院士,哪个在水利上都比你牛,你说的这些,没准他们都已经考虑过了。哪里有你插嘴的余地。 别忙,位卑未敢忘忧国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水库蓄水后,按照常识,是来流方向的水面要高。可是那些专家们都说是高峡出平湖,水库里的水从三斗坪到朝天门是一路平过去的。既然专家们会闹这样的笑话出来,我说的以上的计算,虽然简单,牛人们兴许也会失误的。何况,什么是牛人,也很难说。像李锐,当过水利部副部长,又当过老毛的秘书,在御前辩论会上还说服过毛主席。可是三峡的论证就是不让他参加。 咱们的话权当做给牛人们拾遗吧。 原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7980
个人分类: 分享图文|5234 次阅读|7 个评论
三峡大坝能抵抗多少年的超级洪水?
冯用军 2010-7-23 13:27
夏王述二 我一直对修建三峡大坝持保留态度。 2003年新闻,三峡大坝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http://news.sina.com.cn/c/2003-06-01/0854176837s.shtml   2007年新闻,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http://news.sina.com.cn/c/2007-05-08/085711774700s.shtml   2008年新闻,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http://news.sohu.com/20081021/n260148246.shtml   2010年新闻,三峡蓄洪能力有限,勿把希望全寄托在三峡大坝上    http://news.sohu.com/20100720/n273615755.shtml
个人分类: CNPI中国国家国力研究院|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主流媒体怎麽谎话联篇?
yangsk 2010-7-22 16:29
我们的主流媒体怎麽能谎话联篇? 三峡大坝不同年份报道的欺骗性新闻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题录如下: 2003年6月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遇万年一遇洪水 2007年5月 三峡大坝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 洪水 2008年10月 三峡大坝可抵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2010年7月20日 长江水利委:今年抗洪还不能全部指望三峡大坝 这就是我国开创的史无前例的沩尾大工程三峡大坝,自1993年起到今天已耗资1800亿元,换来的竞是如此结果,遭世人嘲笑。该项目的科学性在哪里?媒体的社会责任哪里去了?
个人分类: 科技评论|35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三峡大坝究竟能抵挡几年一遇的洪水?
sunapple 2010-7-21 09:10
三峡大坝究竟能抵挡几年一遇的洪水? 作者: MarkTwin 文章发于: 乌有之乡 2003年06月01日金羊网-新快报《 三峡大坝固若金汤,可以抵挡万年一遇洪水 》: 。。。按照设计, 三峡大坝必须抵挡万年一遇的长江洪水 。如此巨大的落差和库容压力,要求三峡大坝必须具备钢铁般的质量。。。 昨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几名三峡工程研究专家在三峡工程泄洪坝前观看江水下泄情况。当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20多名三峡研究专家来到三峡工地参观,并观看于今天开始的三峡水库下闸蓄水。(据新华社) 2006年05月22日新华网《 三峡大坝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三峡大坝的建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可使三峡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效益。 三峡大坝今年汛期将有能力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 李永安 2007年05月08日东方网-文汇报《 三峡大坝 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 》: 据新华社宜昌5月7日电今年三峡工程防汛腾库工作已经启动,至7日8时,三峡大坝上游坝前水位已降至147.51米。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人表示, 三峡大坝今年可以满足千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度汛标准 。 中国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主任冯正鹏 介绍说,如果遇到20年一遇的洪水,大坝上游坝前水位可控制为154.1米;百年一遇,坝前水位可控制为166.5米,控制枝城下泄流量在5.67万立方米/秒,保证下游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 千年一遇,坝前水位可控制在175米,控制枝城下泄流量在8万立方米/秒,保证下游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 。三峡大坝今年可按预定目标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 中国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主任冯正鹏 2010年07月20日CCTV-新闻1+1《 长江水利委:今年抗洪还不能全都指望三峡大坝 》: 三峡工程迎来建成后的最大洪峰,大坝防御能力如何? 白岩松转述长江水利委官员的话说,今年不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到大坝上 。。。 )/ig,""); var hwk="("; var hw=""; var keywords="三峡大坝"; var keys=keywords.split(","); var keylength=keys.length; var keywordscode=" 关键字 : "; if(keys!=""){ for(var ks=0;ks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87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三峡大坝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川剧——变脸
pukin 2010-7-20 21:38
据新华社报道,7月20日清晨,流量高达7万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直扑三峡大坝。三峡工程经受住了特大洪水洗礼,目前安全无恙,运行正常。 7月19日下午,三峡大坝开启7个泄洪深孔和2个排漂孔泄洪 但是媒体最近几年对三峡大坝功能的宣传,可谓是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川剧变脸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6456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科普:三峡大坝为什么要汛期泄洪?
热度 2 zbt92 2010-7-11 12:58
文 / 水博 最近,新华社的一则三峡大坝开始泄洪的新闻引起了一些网友的热议。尽管这条新闻的内容,对于具有一定的水利知识的人士来说,已经把问题说得非常明白了,但是,在普通公众中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在汛期三峡大坝为什么还要泄洪?有人质疑:既然在汛期也要泄洪,我们还修这个水库有什么用处?针对这一疑问,下面我们结合新华社的报道内容,对三峡大坝必须泄洪的理由进行解释。 据新华社宜昌7月10日电 (记者刘紫凌、冯国栋) 因近日长江上游连降暴雨,10日8时,三峡大坝迎来流量高达 36000立方米 / 秒的洪水。截至12时,大坝共开启1个排漂孔和3个泄洪深孔,以下泄漂浮物和部分洪水。这是三峡大坝今年入汛来首次泄洪。   该新闻说 此前在6月下旬,因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和两湖水系干支流水位猛涨,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当时按照长江防总的调度令,三峡工程于6月20日起发挥了今年入汛以来的首次滞洪调度作用。为减轻长江下游防洪压力,按照长江防总调度令,三峡大坝发挥拦蓄洪水作用,10日12时起,三峡出库流量控制在 32000立方米 / 秒以内。 这里首先要向大家说明泄洪的定义。所谓泄洪的通俗意义,就是水库里面的水来不急经过水轮机发电,而直接从大坝通过的一种方式。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单位时间内需要通过该水坝的水流量过大,单靠通过水轮发电机的水量,不足以满足防洪调度的需要的无奈之举。那么为什么非要进行防洪调度呢? 众所周知,一般来说,水坝、水库和水电站的作用就是通过拦蓄洪水,蓄洪补枯,在调节水资源的同时壅高水位进行水力发电。但是,由于水库的库容量都是有限的,通常很难无条件的满足蓄洪补枯的需要,所以,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和水电站的实际操作,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防洪调度。 以我们的三峡为例,长江的年径流量接近一万亿立方米,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水量集中在雨季。而我们三峡水库的总库容只有 392 亿,可调度的防洪库容仅有 221 亿。所以,如果不进行必要的防洪调度,一味的按照蓄洪补枯的原则在整个汛期进行蓄水,那么 221 亿的防洪库容肯定很快就会被填满。对今后再出现的洪水,三峡大坝将会完全失去任何防洪作用。因此,为了保障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存在,我们就必须对三峡水库实施防洪调度。让它在洪水期的水位不要太高,尽量保持具有 221 亿库容的防洪能力。按照这一防洪的要求,进入汛期后三峡水库的水位不得超过 145 米 高程(其专业术语叫做汛限水位),否则,在遭遇洪水的时候,三峡就不能发挥出消减 221 亿洪水的防洪作用。 ] 这样在汛期到来之前或者在汛期中,一旦三峡水库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发电把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的情况下,三峡大坝就必须通过泄洪的方式,让水库的水位尽量保持在汛限水位,保障三峡水库的防洪功能不受影响。不过,这个防洪调度的目的是要保障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所以,汛期泄洪只能发生在洪水并不是很大的时候。一但真正出现较大的洪水,三峡水库一般就要蓄水发挥防洪作用。 例如,新华社的这篇新闻报道也指出过 此前在6月下旬,因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和两湖水系干支流水位猛涨,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当时按照长江防总的调度令,三峡工程于6月20日起发挥了今年入汛以来的首次滞洪调度作用。 。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需要澄清。以往一些诬蔑三峡防洪功能的宣传说,三峡水库只能防止长江上游的洪水,而对长江下游发生洪水无能为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当长江的下游出现洪水的时候,我们通过三峡大坝减小、甚至截断上游的来水,也必然会产生减小下游洪水的防洪作用。今年的 6 月下旬,就是长江的下游首先出现了较大的洪水。三峡大坝就是通过发挥了今年入汛以来的首次滞洪调度作用的方式,减小了长江下游的洪水,发挥出了防洪的作用。现在,长江下游的洪水已经明显减退,三峡大坝选择这时候泄洪,就是要抓紧这一段洪水还不大的时间,尽快把三峡水库的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以保障今后任何时候长江再出现洪水时发挥出正常的防洪作用。 例如,新华社的报道最后说根据气象预测,10日至13日,长江沿江地区还将出现较强降雨,国家防总、长江防总要求加强三峡水库的调度,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这段报道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大家根据气象预测, 7 月 10 日 至 13 日,长江沿江地区还将出现较强降雨。为了保障三峡水库到那时候能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所以,现在需要抓紧时间在较大的洪水到来之前尽快泄洪。 总而言之,三峡大坝泄洪的作用就是为了保障其防洪功能的正常发挥。当然,并非是世界上所有的水库都必须要通过泄洪才能发挥出防洪作用。像美国的胡佛大坝一般就不需要泄洪。由于科罗拉多河的年径流量不大,胡佛水库本身的库容量已经超过了科罗拉多河的年径流量。加上科罗拉多河上其它水库的库容,人工水库的蓄水能力已经超过了科罗拉多河年径流量的 4 倍。也就是说只要调度合理,胡佛水库完全可以把科罗拉多河一年的水量全都拦蓄起来,所以,它基本上不需要泄洪。 目前,我们的长江三峡必须要泄洪,也是我们国家的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还比较落后的体现。目前我国长江上所有水库的蓄水能力,还不到长江年径流量的 20% ,不抓紧汛期洪水不太大的机会进行泄洪,就无法保障极为有限的水库库容发挥出可靠的防洪作用。今后随着我国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加速,和梯级水库群蓄水能力的提高,我们才能有更大的调蓄存储洪水的余地,更有效的发挥出水库的蓄洪补枯作用,逐步减少三峡水库的泄洪。
个人分类: 三峡|28391 次阅读|42 个评论
三峡大坝,你去看过了吗?
greentree 2008-10-23 22:38
2007年5月8日,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峡大坝旅游区于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现拥有三峡展览馆、坛子岭园区、185园区、近坝园区及截流纪念园5个园区,总占地面积共15.28平方公里。旅游区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国内外友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金秋十月(10月13日),我有幸跟团去三峡大坝进行了一天近距离的游览,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图片。 到三峡游览,安检比较严。物品、身上都要检查,下图是排队检查的情景。 进入坝前区,可以看到输电线路已经将三峡的点源源不断输送出去。 首先到达三峡工程模型室,这个三峡设计尽收眼底。包括坝体、船闸(小船爬楼梯,大船坐电梯)。五级船闸供大船通过使用。 出了模型室,可以看到一块万年江底石,有些年岁了啊。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我们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可能有些朋友会问这块巨石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它像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这是它的本来面目,挖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经过长期的江水冲刷而形成的。至于它的形状像什么,那就让各位自己去想象了 。 旁边是大江截流石。截流石,重达28吨,把它放在这里,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是镇水的标志。成 1981年 葛洲坝 大江截流用的石头只是它的1/2,这是放大了8倍的截流石。那么到了2003年,咱们把右岸的导流明渠截断的时候就又要用到这种规模的截流石。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形状很有特色--是三角形四面体。为什么是这种形状呢?现代的治水或水能的利用是以科学为依据的,工程中采用三维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三角体,当把它抛下水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从而能够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它已经成为现代水利工程的象征物。截流石的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广场,仔细一看是一个八卦图,象征着四面八方的人支援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三峡工程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旁边,有三层阶梯,我想中国人的思想都与三字有关,如三三得九,九九归一,而我们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的。因此,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 再走就可以看到三峡坝址基石。三峡大坝基础岩石是古老结晶岩基底的一部分,其主要岩石为元古代闪云斜长花岗岩,为基性岩浆岩侵入体,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至今约8亿年,灰白色至浅灰色,中粗粒结构,局部中细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田角闪石等组成,岩石坚硬,完整,透水率低,微新岩石其挖压强度为90~110MPa,变形模量30~40GPa 。三斗坪坝址属于地质构造上稳定,坝基岩体质量优良,外国专家评论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 。 坛子岭园区顶端观景台 坛子岭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三峡大坝的全貌,有雾,拍的不是很清楚 五级船闸 观景台下面有一本银版天书,这么大的书是不是可以入选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呢 往下走,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泄洪场景,雷霆万钧的洪流被踩在脚下,感觉比以前会更壮观、更直接。 站在坝顶上,看着脚下泄洪时白浪滔天的恢宏,远处又平静的江面,游客感受静韵与动美交相辉映。若是晴天,泄洪的巨浪上漫天的水雾里,还可看见一弯美丽的彩虹。江风轻拂,让心慢慢安静,看江水奔腾,听浪涛拍岸,惊叹的、激动的、振奋的、骄傲的,万千情感渐渐融入这一江山水。或许只有徜徉在大坝的怀里,才能愈发真切地感受当惊世界殊的惊喜。 在这里近观三峡大坝坝体,可是感觉不到他的威猛气势 目前的上游水深已经需到150多米,还要蓄20米。 最后到三峡截流纪念园进行游览。 截流用车是个庞然大物 三峡大坝正面图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从宜昌到重庆绵延650公里的人工湖,到那时,碧水连天,烟波浩淼,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将展现在世人面前。三峡大坝则宛如一条出海的蛟龙腾飞江中,又如一架美丽的彩虹横卧江上。两岸群山叠翠,绿水环绕,小岛星罗棋布,溪流蜿蜒曲折,峡谷纵横交错,秀美的自然风光必将令人们如游画廊,心旷神怡。 三峡大坝景区门票价格:105元/人(成人)60--70岁老人57元/人 70岁以上10元/人 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即可 游玩的时间比较短,就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现场感受一下,最好是夏天,能看到泄洪就好了。
个人分类: 旅游|6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